北村小说的变迁:神性的书写

北村小说的变迁:神性的书写

一、北村小说的流变:神性的书写(论文文献综述)

何蕊[1](2020)在《新世纪小说中的诗人形象研究 ——以《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人,继承着中国文学的精神血脉,从古至今在中国文化语境中都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称谓。19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诗人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越发向边缘处滑落。新世纪小说家延续着转型期的文学思考融入新的时代语境,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诗人形象。基于此,笔者以《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四种中国大陆较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为中心,选取了2000年至2018年间发表于上述期刊及其副刊上,以诗人为主要书写对象的小说,将“诗人形象”作为一类独特的文学形象进行研究,以探究社会转型期诗人作为时代最敏感的神经所经历的精神挣扎、感知的审美裂变及其独特的意义。绪论部分在第一章,主要厘清新世纪小说中诗人形象的独特性及其当前研究现状两方面的问题,并对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正文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四章。第二章,根据诗人以诗歌介入现实的姿态,将新世纪小说中的诗人形象划分为缺席者、误读者、迷失者、救赎者四种类型,剖析了新世纪语境下诗人形象的精神困境。第三章,从精神疾患与暴力行为两组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群入手,分别从诗性视角与意义指向两方面,探究了小说中以审美的方式呈现诗人形象精神图景的基本策略。第四章,从现实与文学的角度,探究了新世纪小说中的诗人形象作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精神标本”与“抒情传统现代困境的表征符号”的双重意义。从而在历史与审美的双重向度中显现出诗人形象的精神内核,也在社会与艺术的纵横发展中确定了新世纪小说诗人形象的文学坐标。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述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新世纪小说中诗人形象独特的价值意蕴。

雷玉新[2](2019)在《北村小说创作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文学繁荣的年代,各种文学思潮、文学作品及理论纷纷涌入。国内的作家们对文学创作的方法、文学语言的运用、文学主题的选择开始进行全新的探究,在这种国内外环境的滋生下出现了先锋派小说。先锋小说家们一出场就表现出了极强的反叛性和实验性,而北村又是先锋小说家中反叛最彻底者之一。80年代中后期,北村以具有极强先锋性的“者说”系列小说登上文坛,为我们展示了非一般的文本场景及精神视域。90年代初期,先锋作家转型大潮中,北村走向基督教,开始其宗教小说创作。新世纪,北村再出新作,一经问世便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篇论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比北村不同时期的小说作品,整体考察了北村小说创作的流变;从叙事学入手,探寻了作家小说创作中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叙事结构等多方面的转变;并从现象学和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北村文学转型的原因。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北村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系列小说。结合时代和作家自身的阅读经历等因素,透过作家这一时期的文本,梳理作家思想转变的轨迹,并对其早期文学创作的审美内涵进行挖掘。第二章以北村小说创作的转型为节点,分析其90年代初的作品。从社会历史批判的角度寻找北村小说创作转变的内外因,分析转型前与这一时期小说创作存在的异同,并对这一时期作品所呈现出的个体生命存在的精神困境进行勘察。第三章重点考察北村21世纪初的宗教小说。这一时期北村的宗教小说,为我们细密而生动地展现了生命个体在罪与罚的心灵辩证法熔炼中实现自我救赎的全过程。第四章考察北村沉寂十年后的新作《安慰书》。在这部小说中,同样面对罪与罚的主题,作家尝试跳脱宗教救赎的窠臼,寻绎人自身的成长与蜕变。这又一次体现出北村创作精神上的某种新变。

陈守湖[3](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研究指明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杨剑龙[4](2017)在《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研究现状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论题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在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台湾文学、北村与史铁生等作家的研究中产生诸多成果。其成就与价值主要表现在:接续了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研究,梳理了中国当代文学与基督教的关联,拓展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视阈和方法。研究也存在某些缺憾:研究过程中宗教、神学理论较为薄弱,一些研究牵强附会,一些研究缺乏文学史背景。

赵庆超[5](2015)在《论北村小说的终极情怀》文中研究说明北村创作于2003年的长篇小说《玻璃》,着重以罗达特、李文两个男人之间的生存故事和精神路标,表达出作家对现实人性和心灵皈依的审美认知。它剔除了笼罩在"玻璃"("BL"即"boy′s love")一词上的欲遮还羞的另类书写色彩,消弭掉关于男同性恋者因社会身份脆弱而需要借助朦胧夜色作为保护色的类似于玻璃的易碎性、透明性表征,决绝地转向了对不涉及欲望与爱恋

陈振南[6](2015)在《史铁生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位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很难简单归到任何一个流派中。他的创作似可称为“生命文学”,一种以生命主题扩展开去的文学。他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独立存在,代表了新时期文学的另一个高度。由于史铁生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过程都存在着复杂性,加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并没有受到主流文学史的青睐,所以对他的创作历程一直缺乏文学史意义上的整体性梳理。史铁生的经历是不幸的。坎坷的人生道路和对残疾人群体的熟悉,使他拥有了一个独特而幽深的领域——人的形而上的生命和精神世界。他的创作内容和创作手法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特立独行。史铁生的创作分期比较复杂,创作特点出现比较明显的重合和错综反复。史铁生的早期小说较多指向外在的社会,是对于一般社会问题的体察和思考。他的早期作品都采用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的方法,除了《爱情的命运》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较为明显地以回忆地笔法来叙事以外,其余都是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故事均在物理的时间秩序中发展。他的大部分作品的叙述都以事件为中心,结构与形式较为简单。史铁生中期创作开始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出发,将个体困境上升为整个人类的困境,不仅局限于思考残疾人的问题而且思考人的残疾问题和人本问题,为了艺术表达的需要开始尝试形式创新。若说双腿致残使他感到“毁灭”,那么婚姻则从生理到心理“拯救”了他。爱情消除了他的“心魔”,使他获得“平常心”。他越来越相信:每个人生都是从某个偶然的目的引出的美好故事。进入九十年代,史铁生的小说循着对生命个体存在的问询,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史铁生小说的母题主要涉及残疾的肉身、爱情、罪恶与忏悔,以及如何面对死亡。在这几个母题下,史铁生渗透了自己创作的人文精神。因为自身残疾的原因,残疾主题在史铁生的小说中频繁出现,贯穿于他的创作始终,他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几乎成为一种执着的创作倾向。残疾尽管只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它客观地存在于人类的现实生活之中,时刻都有可能伤害残疾者敏感的内心,造成他们严重的孤立感和心理障碍。在真切而且深刻的生存体验的支配下,史铁生将这种病痛和精神折磨下求生不得,渴望死亡的感受编织在自己的作品中,细腻地刻画了小说主人公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理。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正视苦难、坦然接受苦难的气度和魄力。史铁生将生活中善良的爱融入自己的小说中,展现了残疾的人并不残缺的爱心。他认为,爱情本身永远是生命的一种希望,爱是自己的处境,与别人无关。爱的本质是对爱的追寻,信仰不是终点,而是一条无终的皈依之路。如果人想以爱获得拯救,那么他必须在一种永恒的不确定状态中探寻和行进。只有在这种追寻的过程中可以和美、激情、真理相遇。史铁生从人对“上帝”的敬畏中唤醒了人的尊严,从对命运的反抗中看出了人的伟大。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与他对宗教信仰的思考联系起来,他的“宗教精神”的产生即是源于他对生命及其意义的追问。“死亡”也是史铁生作品着力表现的对象,如果说死亡主题在他的创作初期所表达的是他自己在面对残缺人生境遇时的一个难解的心结,那么当他的创作日渐成熟,写作不仅仅是活着的理由而且对自己来说是一种人生乐趣的时候,对死亡的演绎便跳出了以往的幽暗和沉重,代之以赴死之途的纵情欢乐与舞蹈,死亡便走向了一种审美的维度。史铁生小说也有比较突出的本体个性化特点。他不满足传统小说过分完整的故事模式,努力展示散碎、平淡的日常生活;厌倦那种性格化人物,着力发掘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显示了他的艺术创新精神。史铁生小说一个很鲜明的艺术特征就是散文化。他的一些主要作品在样式、写法、笔调上往往很像散文,以致个别作品在文体上很难归类。另外,象征主义、荒诞派、意识流、寓言手法等,在他的创作中得到了纯熟自如的运用,此外迷宫式叙事手法他也颇为偏爱。作者把典故、散文、哲理、戏剧、报纸等文体毫无顾忌地搬进小说中,写作突破了既定的法规。质朴的表达或叙述则是说史铁生在述说他自己或他虚构的故事、他的心绪与思绪时的自然、平和、直白与坦诚。这一点与其说是技术的,毋宁说是气质的,因为这一具有贯串性的特点是无力从技术巧的角度解释的。史铁生小说的哲学精神是他重要的创作标签。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中的一个独特的存在,无论就其对“自我”的拷问、人本困境的探索,还是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神性意义的探寻,都达到了形而上的哲学的高度,周国平就评价史铁生是当代“最具有自发哲学气质的小说家”。在绝大多数作家沉浸在现实的社会人生题材的时候,史铁生孤军深入到人的精神、灵魂世界乃至主宰宇宙的上帝那里。史铁生眼中的“存在”、强调“过程中”的信仰,以及“看”与“被看”的交流都是他对哲学的感悟。他的“过程宗教”的核心命题即是对目的与过程、信仰之果与信仰之行关系的悖论性理解。在他看来,“过程就是目的”,目的不是最终目标,过程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因为目的或虚妄无法实现或实现了又觉虚妄,而且人终有一死,再高的目标终究会化为空无。唯一无法被剥夺的生之意义在于过程的精彩。在史铁生的这些小说中,人的困境无一不是发生在“心魂”深处。在多数情况下,人都固守一己之肉身,结果导致人与人之间无法交流,也无法得到理解和宽恕,人的梦想与愿望也无法随“心魂”漫游到广阔的世界。因此,人只能做自己的囚徒,只能在有限的世界里体验孤独与绝望。史铁生选择在“心魂”漫游中写作,目的是要给破碎的灵魂带来安慰,给孤独的个体带来希望和梦想。就整个中国新时期文学而言,史铁生的文学史地位一直比较尴尬。史铁生的写作是一种复古和还原,返还到写作之初,重新接近人与语言、语言与思想、写作与生存的本原性的关系。与现代主义相比,史铁生显得相当人道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较,他拒绝商业化,拒绝无意义的写作,与现实主义相比,他是一种内向的趋于自我的写作,拒绝复制形而下的生活图景。当然,史铁生的创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无论道家还是儒家,都没有一种超越性的精神旨归。所以借助于这些古老的文化力量来力图求得对于人生中深创巨痛的解脱,确实是很难取得恒定性效果的。

韩慧玲[7](2014)在《苍茫尘寰与信仰之光 ——论新时期小说中的神性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性叙事乃指信仰叙事中的宗教信仰叙事,这既是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现象。新时期文学中出现了“神性复归”的现象,由政治信仰、世俗信仰和其它信仰的迷失而走向宗教信仰的追寻、由写作之路走向朝圣之途,从对现世的关注转向了对彼岸的追寻,有的作家甚至直接皈依了宗教。这一现象及其中所折射出的深刻复杂的文化与精神内蕴,是十分引人注目和值得深思的。本文以中国新时期小说中出现的神性叙事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划定的具体研究对象,为新时期文坛中出现的已皈依宗教、有明确宗教信仰或是表现出强烈宗教意识、宗教追求的作家及其创作的具有浓厚宗教意识、宗教情怀的叙事性作品。对这一现象,本文力求以多方位的视角进行全面考察和深入透视。首先,将神性叙事现象置于时代和文学的双重语境中去加以考察,梳理和描绘神性迷失与复归的脉络,并以揭示问题的属性和展开问题的幅度;其次,对神性叙事之思从存在与信仰、苦难与拯救这样两个方面加以探讨,探寻尘世与神光、灵魂与信仰、罪与罚、苦难与拯救之间的深刻关联;再次,从具体的作家作品出发,在与日常叙事的对比以及对不同叙事取向的分类阐释中打开新时期文学中神性叙事的维度——佛理禅意、残月孤旅、十字架下的神启和“匿名教徒”的朝圣;然后,驻足于神性和智性、神性与诗性相织相交的审美空间,并结合具体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感受和领悟神性叙事中所蕴含的神圣、神奇与神秘兼具的艺术魅力。最后,对神性叙事的意义与启示、局限与问题、走向与展望作一归纳。而此研究,不仅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拓展和深化新时期文学的研究,而且借助于对以神性叙事为表征的国人精神与信仰的历程和走向进行一个纵深的剖析,也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我们这一时代精神和文化现象的某些特征和脉动。

孙胜杰[8](2014)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河流原型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流是自然界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物质之一,它孕育了人类文明,是生命之源。在古人那里河流有着多重象征意味,形成了某种集体无意识,承载着人类复杂的精神蕴涵。河流作为一种原型意象大量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这些“河流”原型意象无论是从文化蕴藉还是精神内涵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地域特色。论文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层面对河流原型进行解读。从历时性角度,是对河流原型的生成及河流原型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呈现出的模式、特点的研究;从共时性角度,是对河流原型的文化意蕴及地域呈现的阐释。河流原型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在文学中通过“置换变形”的方式沟通远古与当代之间的联系,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和情感变化。论文通过梳理中国现当代小说中与河流原型相关的作品,总结出生殖原型、阴阳原型、阻隔原型、救赎原型、鲧禹原型、江流儿原型、神女原型七种不同的具体原型,并通过对这些具体原型的分析呈现出河流原型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衍变过程中所承载的家园、生命、死亡的文化意蕴和深层的地域精神内涵。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五章。绪论部分首先是对论文选题的对象——河流原型的揭示,对“河流”做出概念的界定,以区别于以往研究成果中的“水”及其它相关原型意象。其次,在此基础上梳理论文选题现阶段的研究现状。最后,对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价值以及论文的逻辑思路进行说明。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河流:流动的原型”。从总体上阐述河流作为承载着人类复杂精神内蕴的原型积淀在人类意识深处,并且通过置换变形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得到复现及其精神蕴涵的发展流变。第二章“河流的原生性原型”。论述河流的原生性原型,即生殖原型、阴阳原型、阻隔原型、救赎原型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置换变形及其精神蕴涵。第三章“河流的衍生性原型”。论述河流的衍生性原型,即鲧禹原型、江流儿原型、神女原型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置换变形及其精神蕴涵。第四章“河流原型的文化意蕴”。主要从家园文化、生命文化、死亡文化三个方面来论述作为孕育人类生命、人类生存之要素的河流所具有的个体特色的文化意蕴。第五章“河流原型的地域呈现”。这一章论述的地域呈现并不是对所有流域的河流的特征的展现,而是通过具有明显人为特征的河流的地域性的分析,主要以象征逸乐空间的秦淮河、象征新旧文明冲突的红水河和象征封闭停滞的呼兰河为例,揭示特色地域中的河流原型的呈现。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论文中心观点的提炼与归纳、一些还未来得及展开的想法以及论文的不足之处的说明。

张细珍[9](2013)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研究(1978-2012)》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对象,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是作为一类独特的文学形象提出来的,原因在于:一艺术家本身的独特性。作为人类的一个特殊族群,艺术家具有人类精神标本的丰富性、复杂性;二作家与笔下艺术家形象间书写关系的独特性。作家身为艺术家又书写艺术家,既能观照艺术家形象的精神图景,也能或隐或显映照出作家自身的精神镜像。作家以艺术家这一特殊族群为表现对象,既需驾驭艺术世界的表现力,还要有解剖艺术家及自身的穿透力。由此,对作家笔下艺术家形象的研究,既能发掘一些艺术家精神现象学与艺术发生学的问题,也能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拓展作家主体研究的视界。这是论文的理论意义所在。当代文坛出现了不少以艺术家为书写对象的小说,大体呈现了1978年以来的艺术家如何在社会转型中,如时代感应器般经历着精神的裂变与审美的变迁。由此,将1978年以来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作为当代文学的一种创作现象做类型学的考察,既能观照新时期以来艺术生态与艺术家心态变迁在小说中的影像投射,也能自照当代作家主体意识、审美观念的流变。这是论文的实际意义所在。论文立足文本,将文本的个案解读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侧重选取带有时代或个体精神症候、具有丰富个性与审美阐释空间的艺术家形象,作为文本阐析的对象。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探析社会转型期艺术家形象的身份认同问题,由此观照当代文化与艺术生态的症候,以及当代作家主体意识、审美观念的转变;二对艺术双刃剑下艺术家形象的精神悖论,作精神现象学与艺术发生学的考察;三由对艺术家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艺术双刃剑下精神悖论问题的探究,进而思考背后所启示的艺术疗救艺术家的可能性问题。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社会转型期艺术家形象身份认同的焦虑”,侧重从时代气候、社会思潮层面,考察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在社会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身份认同的焦虑。主要表现为极左思潮下艺术家身份的遮蔽;市场化时代饥饿与欲望两极经验中的精神起落与身份显隐;全球化语境下处于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场域中的身份定位,以及艺术创作的焦虑问题。小说中艺术家身份焦虑问题的凸显这一现象本身,便折射了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症候,而当代作家对艺术家身份焦虑的书写既释放着作家自身的认同焦虑,也是新时期以来作家主体自觉与身份建构的一种表征。第二章“艺术双刃剑下艺术家形象的精神悖论”,侧重从艺术心理、精神分析层面,从艺术家与艺术、与自我的精神关联角度,考察小说中艺术家形象更具普泛性、本体性的精神悖论,具体从艺术患“病”者、艺术着“魔”者、艺术中“毒”者三种类型展开。之所以如此称谓,只是为了强调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变量,介入艺术家的生命世界,影响艺术家的心性结构,从而产生精神的悖论。三者间有一种逐层递进的内在关联。艺术患“病”强调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心性结构,因艺术的诗性启蒙而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变化,既可能由此走向心性的审美觉悟,也可能因此心性迷失或病态,或由此更了然于现实的残缺等。艺术着“魔”指对艺术的痴爱与“着魔”状态,是一种执着地沉溺于某种东西而不能自拔的强有力的瘾,也可以说是一种天生的艺术情结与“残酷的激情”。在这种近于非理性的激情的驱使下,艺术家身心平衡被打破扰乱,从而呈现出某种精神悖论。这在小说中的艺术家身上,具体表现为:或跳来跳去,在飞扬的艺术与安稳的俗常间钟摆式地左右摇摆;或如停不下来的“红菱艳”,遭遇艺术激情或欲望的悖论,带来精神的自困与自苦;或在追求艺术至境的路上遭遇艺术之真与善的背离,陷入心魔难以自拔。艺术中“毒”指小说中有一群美而“恶”的艺术家,他们在将爱与美推向极致的同时,难免中艺术与爱情乌托邦的“毒”,成为戴着艺术面具的人格分裂者,或走向精神专制的审美洁癖者,或是爱与美的乌托邦幻想者,最终走向美与善的背离,成为美而“恶”的“恶之花”。第三章“艺术疗救艺术家的可能”,由对艺术家身份认同的焦虑与精神悖论问题的探究,进而思考背后所启示的艺术疗救艺术家的可能性问题。因为艺术家不管是面对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身份认同的焦虑,还是遭遇艺术双刃剑下的精神悖论,都关涉精神自救与自由,自我实现与超越等问题。而对艺术家来说,解决精神出路问题的根本,还在于艺术本身。那么,艺术疗救艺术家的可能性何在呢?说到底,这个问题,既是存在性的,也是本体性的。若说当代作家笔下作家的搁笔现象,表征了社会转型期作家未能从艺术中获得疗救的一种时代性的价值困境与艺术生态症候;那对艺术双刃剑下的艺术家而言,艺术未能让他们实现精神的超越与自由,而是患“病”、着“魔”、中“毒”,走向精神的自困与自苦,则触及艺术疗救艺术家的可能这一问题的更为本体性的层面。对此,可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艺术能疗救他人与社会,有时却不能疗救艺术家自身,艺术疗救艺术家的可能性何在?二、艺术可能是疗救艺术家的药方,有时又可能变成精神的“毒药”,让他们走向精神的自困,艺术艺术疗救艺术家的边界何在?若说艺术能在既定现实之外开启并建构生命的诸多可能,从而疗救艺术家与他人;那艺术家的患“病”、着“魔”、中“毒”是否也是艺术双刃剑下另一种难以避免的可能,或是艺术家的一种悖论情境?对艺术家而言,艺术既可能是疗救艺术家的药方,也可能是双面的风月宝鉴。当然,通往精神自救与自由的路很多,哲学、宗教、艺术都只是提供其中的一种可能。而对艺术家来说,通往自由的路径与方式,或许不是指向外在的终极价值,而应是转向内心的,超越自我亦深入自我。也许,艺术家未必能抵达自由之境,但他能建构抵达的可能。而可能本身便意味着自由。这恰是艺术的可能。或者说,艺术本身便意味着可能。论文第四章探析当代作家人物塑形方式上附魅式建构与祛魅式解构的不同。最后,本文认为小说中的这些艺术家形象可谓当代文化、思想、审美变迁的精神标本。对当代作家而言,这些艺术家形象具有替代式治疗与精神内视的叙事功能与美学意义。

王晶[10](2013)在《北村以基督信仰为支点的小说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村是以先锋作家的姿态进入小说创作的,其先锋小说在语言与叙事方法上的探索都颇具特色。然而北村受到读者以及文学评论界更多关注的作品,则是在他转型后发表的一系列小说。本论文的重点是北村转型后的小说,探求作家北村是如何将基督教信仰的主题融入到其小说创作中,以及给当代文坛带来的启示性意义。北村转向信仰后,其小说主题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开始以基督信仰为内核进行小说创作。北村后期小说常见的主题有罪性与罪行、真爱与伪爱、基督与救赎等,其主题上的这种变化也表明北村已经离弃了原先的先锋作家立场,从而把小说创作视为对信仰言说的一种方式。北村小说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类:首先是知识分子形象,包括作家、艺术家等。他们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寻求生存,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们的挣扎与沦陷令人同情。其次是拥有大量钱财的富翁形象。北村试图借此类形象以探求人的内心要如何获取平安与满足之道。第三是城市白领。他们勤勤恳恳为自己的婚姻、家庭、梦想努力着,他们的追逐与失去,体现了城市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最后就是农民工。在这里北村的笔触深入到了当今社会底层群体当中,他用悲悯的口吻讲述着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与贫穷。北村的小说有着丰富多变的叙述方式,作者善于使用人称变化和视角切换的手法,这往往会使读者对其小说感到新鲜有趣。但有时又因为作者对小说故事内容做较为极端的处理,创作上亦出现了一些缺欠与不足。北村的创作关注现实,敢于披露人性的真相并渴望予以医治,他的小说展示了一种作家的责任与良心价值。北村在文学创作中致力于解决人的精神困境,对个人灵魂的终极关怀充盈在字里行间。他以诚恳的态度,从当今社会人们生存的现实图景出发,用文学的语言来探寻生命的终极价值与意义。由此使得北村小说在当代文坛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价值。

二、北村小说的流变:神性的书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村小说的流变:神性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小说中的诗人形象研究 ——以《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提出
        1.1.1 “诗人”概念的厘定与诗人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流变
        1.1.2 诗人形象区别于其他文学形象的特殊性
    1.2 诗人形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将诗人形象置于知识分子形象中进行考察
        1.2.2 将诗人形象置于作家、艺术家等形象分类中进行考察
        1.2.3 直接将诗人形象作为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新世纪小说中诗人形象的类型
    2.1 世俗生活在场的缺席者
    2.2 诗意乌托邦的误读者
    2.3 卷入消费浪潮的迷失者
    2.4 退守边缘的救赎者
第3章 新世纪小说中诗人形象的呈现方式
    3.1 精神疾患的诗性视角
        3.1.1 分裂体验下的剖视与预言
        3.1.2 抑郁感受中的延宕与断裂
    3.2 暴力行为的意义指向
        3.2.1 以“暴”明志:终极意义的追寻
        3.2.2 以“暴”制暴:诗意情怀的祛魅
第4章 新世纪小说中诗人形象的意义
    4.1 现实意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精神标本
        4.1.1 悲剧意蕴:世纪末情绪的留存
        4.1.2 理想主义:1980年代影响的焦虑
    4.2 文学意义:抒情传统现代困境的表征符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本文所涉小说目录
附录 B 本文所涉诗人形象一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北村小说创作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和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路径
第一章 北村小说书写的源起
    第一节 在迷雾中探索的作者
    第二节 从形式迷宫到精神荒漠
第二章 宗教视域下的书写
    第一节 思想上与文学上的双重转变
    第二节 皈依的赞歌
    第三节 90年代初的探寻
第三章 从布道图式绘制到宗教经验书写
    第一节 救赎模式的突破
    第二节 宗教经验书写
第四章 从宗教主义写作到此在还原式书写
    第一节 从宗教经验到此在还原
    第二节 此在还原式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史铁生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史铁生的生平及创作经历
    第一节 史铁生独特的生命轨迹
    第二节 史铁生小说创作分期
        一、早期创作
        二、中期创作
        三、后期创作
第二章 史铁生小说的母题和人文精神
    第一节 残疾的肉身
    第二节 爆发的爱与勇气
    第三节 爱情的力量
    第四节 罪恶与忏悔
    第五节 如何面对死亡?
第三章 史铁生小说本体的个性化特点
    第一节 对小说经典模式的突破
    第二节 实在的日常叙事
第四章 史铁生小说的哲学精神
    第一节 史铁生眼中的“存在”
    第二节 强调“过程中”的信仰
    第三节 “看”与“被看”的交流
第五章 史铁生的文学史地位
    第一节 史铁生尴尬的文学史地位
    第二节 史铁生创作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7)苍茫尘寰与信仰之光 ——论新时期小说中的神性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神性之归
    第一节:时代与语境
    第二节:宗教与文学
第二章:神性之思
    第一节:存在与信仰
    第二节:苦难与拯救
第三章:神性之维
    第一节:神性叙事与日常叙事
    第二节:神性叙事与神性取向
第四章:神性之叙
    第一节:神性与智性
    第二节:神性与诗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河流原型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摘要(英文)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对象
    二、学术史回顾
    三、选题意义与思路
第一章 河流:流动的原型
    第一节 原型内涵及其置换变形
        一、原型及相关概念辨析
        二、原型的置换变形
    第二节 河流原型
        一、河流作为原始意象
        二、原型与文学原型意象
        三、河流作为文学原型意象
    第三节 文学中河流的古今精神流变
        一、河流与中国古典文学
        二、河流与中国现当代小说
第二章 河流的原生性原型
    第一节 生殖原型
        一、生殖崇拜与大母神
        二、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生殖原型置换
    第二节 阴阳原型
        一、阴阳原型与二项对立思维
        二、文学南方与二律背反叙事
    第三节 阻隔原型
        一、性禁忌与两性隔离
        二、河流阻隔与悲剧意识
        三、生命孤独与跨越阻隔
    第四节 救赎原型
        一、河流的救赎原型探源
        二、革命话语中的救赎之河
        三、宗教话语中的救赎之河
第三章 河流的衍生性原型
    第一节 鲧禹原型
        一、鲧禹原型与英雄崇拜
        二、感时忧国与国民性反思
        三、中国现当代小说中鲧禹原型置换
    第二节 “江流儿”原型
        一、“江流儿”原型及意义阐释
        二、中国现当代小说中“江流儿”原型置换
    第三节 神女原型
        一、女神崇拜与神女原型
        二、男性理想中的“女神”
        三、魂兮归来的“女神”
第四章 河流原型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家园:异乡者的梦想与现实
        一、“家园”概念及其精神载体
        二、情绪记忆中的家园小镇
        三、地理隔离中的家园情感
        四、忧患思考中的家园生态
    第二节 生命:美善的寻找和强力的崇拜
        一、美与善的生命寻找
        二、原始生命强力的崇拜
    第三节 死亡:向死而生的生命尊严
        一、投河模式与死亡恐惧
        二、河流的慈悲与向死而生
第五章 河流原型的地域呈现
    第一节 新旧文明冲突中的红水河
        一、民族作家对传统文化的固守
        二、“百越境界”对文明的渴望
    第二节 逸乐空间秦淮河
        一、秦淮空间及其传统文化特质
        二、怀旧:想象逸乐空间的一种方式
        三、新历史:秦淮空间的破除和拆解
    第三节 封闭停滞的呼兰河
        一、漂泊之痛与情感寄托
        二、生命泥淖与无望挣扎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当代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研究(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现状及创新
    二 医者亦患者:艺术家的两副面孔
第一章 社会转型期艺术家形象身份认同的焦虑
    第一节 极左思潮下艺术家身份的遮蔽
        一 “诗人之死”
        二 “习惯死亡”:意义的消解
        三 “我是谁呢”:身份的自问与自觉
    第二节 市场化时代饥饿与欲望的两极经验
        一 以饥饿为艺术的“饥饿艺术家”
        二 欲望浪潮下的精神抛物线
        三 饥饿与欲望的张力平衡
    第三节 全球化语境中海外与本土的观照
        一 走不出的本土记忆
        二 难以跨越的东西方想象
        三 自然与艺术联通的中西二重唱及其可能
    第四节 艺术创作的困境
        一 作家言说形式的焦虑
        二 行为大于艺术的偏歧
第二章 艺术双刃剑下艺术家形象的精神悖论
    第一节 艺术启蒙的悖论
        一 因艺术启蒙也由此堕落
        二 被艺术点亮灵魂也照见深渊
        三 残疾与艺术的隐喻:“命若琴弦”
    第二节 “残酷”的艺术激情
        一 “跳来跳去的女人”:飞扬与安稳的两难
        二 “红菱艳”:艺术欲望的悖论
        三 真与善的背离
    第三节 艺术家的美而“恶”
        一 人格分裂者的艺术面具
        (一) 诗与人的分离
        (二) 弱的强者
        (三) 艺术面具:精神盔甲,还是精神“毒”素?
        二 审美洁癖者的精神专制
        三 爱与美的乌托邦
        (一) 欲望、想象、自由的边界:丁一的“夜的戏剧”
        (二) 理想的边界:目的化,还是过程化?
第三章 艺术疗救艺术家的可能
    第一节 从当代作家笔下的作家搁笔现象说起
    第二节 艺术:疗救艺术家的药方
    第三节 艺术:双面的风月宝鉴
    第四节 艺术的可能
第四章 建构与解构:当代作家不同的塑形方式
    第一节 归来者说:“哀怨起骚人”或“感谢生活”
        一 劳心志者的苦难代偿心理
        二 回忆中美化苦难的思维定势
    第二节 历史的重述:蚌病成珠,还是蚌病成疾?
结语 艺术家形象的美学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10)北村以基督信仰为支点的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北村小说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论文研究的视角、思路与意义
第一章:北村为基督信仰而书写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北村的蜕变:从“先锋”迷津到信仰告白
    第二节:北村小说的主题类型:罪、爱、救赎
        主题一:罪性与罪行
        主题二:真爱与伪爱
        主题三:基督与救赎
第二章 北村笔下的人物形象与叙述特色
    第一节:北村笔下的人物形象:追寻与迷失
    第二节:北村小说的叙述特色:质朴而真诚
    第三节:北村创作的缺欠:单一与突兀
第三章 北村在当代文坛的意义
    第一节:关注现实:披露真相的写作
    第二节:创作立场:持守作家的良心
    第三节:价值探求:对灵魂维度的终极叩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北村小说的流变:神性的书写(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小说中的诗人形象研究 ——以《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为中心[D]. 何蕊.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2]北村小说创作转型研究[D]. 雷玉新. 郑州大学, 2019(08)
  • [3]“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4]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研究现状与思考[J]. 杨剑龙. 圣经文学研究, 2017(01)
  • [5]论北村小说的终极情怀[J]. 赵庆超. 小说评论, 2015(06)
  • [6]史铁生论[D]. 陈振南. 南京大学, 2015(01)
  • [7]苍茫尘寰与信仰之光 ——论新时期小说中的神性叙事[D]. 韩慧玲.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3)
  • [8]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河流原型论[D]. 孙胜杰. 兰州大学, 2014(06)
  • [9]中国当代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研究(1978-2012)[D]. 张细珍. 首都师范大学, 2013(12)
  • [10]北村以基督信仰为支点的小说创作[D]. 王晶. 海南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北村小说的变迁:神性的书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