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落春寒”冻害防治技术

茶树“落春寒”冻害防治技术

一、茶树“倒春寒”冻害的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姚智雄[1](2021)在《茶园主要病虫草害和冻害的成因分析及防控措施》文中研究说明由于高山茶园气候多变,因此在茶树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当干扰强度超过了茶树所能够忍耐的程度,会对茶树生长发育及品质产生影响。基于此,从栽培管理、气候方面分析了造成茶园病虫草害及冻害的原因,并针对性地制订出茶园病虫草冻害的防控措施。

莫振忠,山翠翠[2](2021)在《茶叶生长过程中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气象因子对茶树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太阳辐射、气候和水分等因素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与产量。结合气象条件,合理布局茶叶种植面积,对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具有实践意义。基于此,分析茶叶种植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茶叶生长过程中的气象灾害,并提出了相关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林雪鑫[3](2020)在《茶叶种植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与定价研究 ——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气象灾害的发生,农业生产首当其冲,面临着巨大的气象灾害风险。农业是一国之根本,作为农业大国,频发的灾害及波动的气候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为了满足不断提高的农业保险需求,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建设多元化、创新性的的农业保险市场。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驱动力量,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研究茶叶种植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与定价。通过分析安溪气候概况和茶叶的历史气象灾害,选取安溪茶叶气象灾害因子,构建天气指数。利用直线滑动平均法分离出气象单位产量,构造单位产量波动率和气象单位产量损失率。不断调整天气指数阈值和去趋势步长来匹配天气指数与气象单位产量损失率的线性关系,比较拟合优度R2确定最优关系模型和天气指数触发值。拟合天气指数分布,利用天气指数和气象单位产量损失率的最优关系模型,计算出保险费率,拟定赔付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如下几个方面:(1)相较于传统的农业保险,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优点是: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提高赔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缺点是:设计复杂、依赖长期的历史数据、基差风险。(2)我国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工作起步晚,但截止2017年12月,试点工作已超过40个,涉及十多个省份,20多种农作物。在试点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包括农户投保积极性不高、缺乏气象站点资源和一定水平的基差风险。(3)将安溪茶叶致灾因子指数化,利用相关分析筛选出3个对安溪茶叶单位产量具有显着影响的天气指数,分别是春茶采摘期连阴雨指数、萌芽至展叶期寒冻害指数、夏季高温指数。在最优关系模型下,滑动平均步长为5,天气指数萌芽至展叶期寒冻害(W1)的触发值为7℃、春茶采摘期连阴雨指数(W2)的触发值为5天、夏季高温指数(W3)的触发值为8天。(4)由相应的最优分布计算出天气指数期望,结合天气指数和气象单位产量损失率的最优关系模型,计算出保险纯费率为10.56%,毛费率为15.3%。

施云龙[4](2020)在《茶树抗炭疽病和抗冻机制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真菌病害和低温是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的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因素,对茶叶品质和产量有重要影响,备受关注。本研究以茶树炭疽病和冻害为研究对象,探索茶树抵御这两种胁迫的分子机制及调控网络,寻找可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利用的抗性相关分子标记,以期加快茶树的抗性育种进程,实现多基因有效聚合,促进茶树高抗多抗育种,为茶树高质量生产提供基础。本文以‘龙井43’为主的多个茶树品种为试验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转录组、双重转录组、基因克隆、高效液相色谱(HPLC)、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平行反应监测(PRM)、色差分析和叶绿体荧光参数(Fv/Fm)测定等技术,研究茶树炭疽病感病叶的真菌多样性,揭示病原菌种类及致病活力,为活体或者离体实验提供致病菌;建立茶树炭疽菌有伤接种和快速感染的方法,开发茶树炭疽病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了解关键基因、蛋白和植物激素的作用,明确茶树和炭疽菌的互作机制;开发茶树多品种抗冻性快速评价体系和相关分子标记,为抗寒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真菌多样性结果显示,茶树健康叶中枝孢属Cladosporium、柱隔孢属Ramularia丰度较高,炭疽病发病叶前中期炭疽病菌属Colletotrichum的菌群比例显着上升,发病中后期炭疽病菌属的菌群比例稍有下降,而假拟盘多毛孢属Pseudopestalotiopsis显着增加。炭疽菌属是茶树炭疽病的主要致病菌属,假拟盘多毛孢属菌群在中后期显着增加,与前者共同作用,扩大病斑和形成其它病症。(2)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结果表明,初代分离菌回接后,对新感染病斑再进行组织分离的方法,相比单一使用组织分离法或者稀释法,杂菌较少,效果最好。本研究分离的9株菌株中有6株是炭疽病菌,分离率67%。分子鉴定结果显示,涉及45种纯化菌株的种类,主要优势致病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或其复合种。(3)两个易感病品种(‘龙井43’和‘浙农139’)健康叶和感病叶的转录组分析表明,‘龙井43’叶片检出差异表达基因1621个,‘浙农139’则达到3089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传导和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这两条重要的KEGG代谢通路中,同时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催化活性、细胞壁变化等GO通路。对ALD1、NPR1和PR1等多个关键基因进行克隆,明确其核苷酸序列,并对其氨基酸序列在线分析,预测其蛋白理化性质和结构模型。HPLC结果显示茶树感染炭疽病后内源性水杨酸含量显着提高,qRT-PCR结果表明感病叶中的ALD1、NPR1和PR1等基因表达显着上调。在茶树上第一次证实PR1蛋白和内源性水杨酸是炭疽病感染过程的关键化合物,它们对茶叶抗炭疽病的免疫激活反应起关键作用,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4)建立改良的有伤接种和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茶树抗病性判断方法,检测表明:‘LCS’、‘4-52’和‘4-147’属于抗病品种,WM1、WM3和‘FZ-0’属于易感病品种。番红固绿染色法结果表明:茶树品种的抗病性差异可能源于细胞壁变化的快慢和木质素含量的增加量。建立2个茶树品种(‘LCS’和‘WM3’)和5个时间点(0 h、12 h、30 h、72 h和120 h)和炭疽菌TJB44的具有时间分辨的双重转录组数据库,结果表明:共有7425 DEGs参与茶树抵御炭疽病的过程,主要集中在细胞壁相关、次级代谢产物、酶类、植物激素、过氧化物、信号传递、转录因子、PR蛋白等过程,抗病性强的品种可能在感染初期能快速响应炭疽菌入侵信号,通过细胞壁的变化和植保素的产生等对炭疽菌的定植有减缓和阻止作用;共有3697个DEGs参与炭疽菌入侵过程,发现炭疽菌的致病能力与植物毒素(Cerato-ulmin、Cerato-platanin)、果胶裂解酶等破坏茶树细胞壁的酶类、伏鲁宁小体、CAP20蛋白和CFEM效应子等显着相关。PRM蛋白质定量验证结果表明:茶树几丁质酶(CHIT)、类甜蛋白(TLP)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72h处理组显着上调,这些酶降解炭疽菌细胞壁成分,与转录组结果一致;‘LCS’健康叶PR1蛋白含量显着高于‘WM3’;处理组该蛋白含量减少,而PR1基因显着上调,可能是PR1蛋白由于在抗病过程中发挥作用而被消耗,消耗量大于合成量。双重数据库揭示了炭疽菌入侵和茶树防御的相关基因及其编码产物,为深入研究茶树和炭疽菌互作分子机制提供基础。(5)使用田间观测法测定47个茶树品种的冻害系数(H),有效判断不同茶树品种的抗冻性差异。茶树枝条在-15℃冷冻2 h后置于室温5 h,其Fv/Fm、psbA基因的表达水平、色差中的绿红(a)指标与不同茶树品种的抗冻性差异相关。研究发现,a指标冷冻前后的比值Ra和Fv/Fm冷冻前后的比值RFv/Fm与H呈现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H=30.03-10.82Ra(n=47,P值<0.01)和H=60.31-50.09RFv/Fm(n=47,P值<0.01)。qRT-PCR结果显示抗冻性强的茶树品种在冷冻胁迫后仍能保持较高的psbA基因表达水平,有利于D1蛋白的从头合成和维持光系统2(PSII)活力。这些指标能快速评价茶树品种抗冻性,有利于加速茶树抗冻能力筛选进程。

郝心愿,王璐,曾建明,李娜娜,丁长庆,杨亚军,王新超[5](2020)在《低温冻害对茶树生理的影响及应对技术》文中提出茶树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是一种喜温暖气候条件的植物。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气候出现的几率越来越高,低温已经成为影响茶叶生产、茶树生长和地域分布的最重要环境因子之一。轻者减产,重者茶树死亡,尤其是"倒春寒"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每年给茶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低温冻害已成为我国茶叶生产的主要限制气候因子之一。本文综述了茶树对低温冻害响应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应对技术及未来的研究重点,供相关人员参考。

王庆志,翟书梅,孔倩[6](2020)在《信阳市浉河区茶叶生产灾害性气候特征及应对之策》文中指出浉河区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区,目前,茶农90%以上收益来自春茶,因此,春茶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茶农的经济效益。抓好春茶生产是保证全年收入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影响春茶生产的春寒、倒春寒、春旱灾害性气候分析,为预防或减轻灾害性气候对春茶生产的影响提出应对之策,以期为信阳毛尖生产进行指导。

周勍,孔洋,胡丹丹[7](2019)在《镇江地区茶园霜冻害等级预报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利用镇江市丹徒区1951—2015年65年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谷阳茶场2012—2016年3、4月份小气候站观测资料,研究镇江地区霜冻害发生的气候特征和茶园小气候的变化特点,建立潜在夜间防霜的茶树冠层极端最低气温和气温变化趋势的预测模型,并结合茶树霜冻害指标,进一步建立茶园霜冻害等级的预报预测系统,从而根据霜冻害等级,指导茶农合理开展茶园霜冻的防范工作,有效降低霜冻危害给茶园造成的经济损失。

杨小青[8](2019)在《GABA、绿藻粉、竹醋液对提高茶树抗冷性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低温是影响茶树种植与分布的重要生态因子,防御低温伤害成为提高茶树产量和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喷施外源抗冷物质防御低温伤害已成为一种有效途径。本试验以盆栽苗及大田茶树为试材,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溶液,研究低温胁迫下,这3种外源物质对茶树抗冷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蔗糖关键编码基因SPS、SUS4、INV4和INV5表达量及抗冷相关生理指标的分析,解析外源物质喷施影响茶树抗冷可能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以期为茶树抗寒剂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通过在低温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处理茶树盆栽苗叶片,测定其冻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等指标,发现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处理能显着降低茶树叶片的冻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进一步对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测定发现,喷施10mmol·L-1GABA、0.22mg·mL-1绿藻粉或2.5mg·mL-1竹醋液处理茶树盆栽苗后,茶树叶片丙二醛含量显着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显着提高。说明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能缓解低温胁迫对茶树质膜的伤害。2.本试验通过对低温胁迫下,喷施10mmol·L-1GABA、0.22mg·mL-1绿藻粉或2.5mg·mL-1竹醋液处理茶树盆栽苗叶片及田间平阳特早和福鼎大白茶树叶片,对盆栽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和田间茶树净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发现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处理茶树盆栽苗,其叶绿素a含量分别提高了7.18%、20.65%和12.05%;叶绿素b分别提高了13.81%、28.25%和14.84%;类胡萝卜素分别提高了7.74%、14.91%和6.21%;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56.54%、42.93%和39.79%;田间茶树净光合速率显着提高。3.通过对不同处理的茶树叶片进行可溶性糖、脯氨酸及蔗糖含量测定发现,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和蔗糖含量都呈上升趋势。与清水处理相比,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处理72小时后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21.06%、18.34%、17.66%;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0.18%、26.78%和23.67%;蔗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5.24%、11.39%和5.97%,差异显着。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作为植物渗透调节的小分子物质,其含量增加对于提高茶树的抗冷性具有重要意义。4.通过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处理的茶树叶片中蔗糖代谢关键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SPS、SUS4、INV4和INV5表达量呈显着上升趋势,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处理能进一步提高SPS、SUS4、INV4和INV5相对表达量。低温处理24-48h时,各基因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水平,48h时,GABA、竹醋液和绿藻粉溶液处理的SPS表达量分别提高了2.20倍、2.26倍和2.06倍;GABA、竹醋液和绿藻粉溶液处理的SUS4表达量分别提高了5.12倍、5.23倍和5.43倍;GABA、竹醋液和绿藻粉溶液处理的INV4表达量分别提高了3.24倍、2.86倍和2.50倍;GABA、竹醋液和绿藻粉溶液处理的INV5表达量分别提高了4.52倍、5.22倍和3.66倍,差异显着。表明GABA、竹醋液和绿藻粉溶液处理使SPS、SUS和INV等多种与蔗糖相关的酶活性或它们的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均被诱导,通过调控蔗糖代谢,对低温进行响应。

曾新晖,黄新洲,杨富曾,林诗诗,李南杰[9](2019)在《华安县气候条件对铁观音春茶产量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通过对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1-3月的气象观测资料和1981-2010年华安县铁观音春茶每666.67m2平均产量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华安县1-3月的气象条件变化对铁观音春茶每666.67m2平均产量的影响,同时研究2005-2010年出现的气象灾害对铁观音春茶每666.67m2平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漳州市华安县1-3月平均气温、1月平均降水量与铁观音春茶每666.67m2平均产量成正相关;而1-3月平均相对湿度、1-2月的平均日照时数与铁观音春茶每666.67m2平均产量成负相关。华安县1-3月出现的低温阴雨、倒春寒、霜冻、干旱等气象灾害对铁观音春茶每666.67m2平均产量会造成较大损失。

汪圣洪[10](2018)在《贵阳花溪久安茶叶园区气候适宜性分析及减灾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找出了久安茶叶园区茶树生长的气候适宜性及影响园区茶叶的气象灾害,提出针对茶叶园区茶树生产的防灾减灾建议,进而做好适应久安茶叶园区茶叶整个生育期的茶叶专题气象服务产品,并推广至贵阳市茶叶园区。根据前人研究汇总的适宜贵州茶叶生长气候指标,对贵阳花溪久安茶叶园区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找出适宜的气象条件和影响园区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气象灾害。结果表明,久安茶叶园区茶树生长期内气温适宜,降水充足,日照和日照百分比,相对湿度等条件均有利于茶叶生长和品质提高。影响茶叶园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冻害、倒春寒、雹害、暴雨洪涝和干旱等。该研究为贵阳市茶叶园区做好专项气象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茶树“倒春寒”冻害的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树“倒春寒”冻害的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茶园主要病虫草害和冻害的成因分析及防控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造成茶园病虫草害及冻害的原因
    1.1 栽培管理不合理
        1.1.1 偏施氮肥,没有均衡施肥
        1.1.2 未及时修剪
        1.1.3 清园工作不到位
        1.1.4 未及时有效防治病虫害
    1.2 气候的影响
2 茶园病虫草冻害的防控措施
    2.1 合理施肥,增强树体抗性
        2.1.1 结合深翻,增施有机肥
        2.1.2 合理均衡施肥
    2.2 合理修剪
    2.3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2.3.1 病害防治
        1)茶饼病。
        2)茶赤星病。
        3)茶云纹枯病。
        4)茶芽枯病。
        5)茶炭疽病。
        6)茶藻斑病。
        2.3.2 虫害防治
        1)茶小绿叶蝉。
        2)茶尺蠖。
        3)茶黑刺粉虱。
        4)茶红蜘蛛。
        2.3.3 草害防治
        2.3.4 冻害防治
        1)茶园规划。
        2)品种优化。
        3)科学管理。
        4)避寒技术。
3 结语

(2)茶叶生长过程中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叶种植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1.1 茶叶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1.2 茶叶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1.3 茶叶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2 茶叶生长过程中的气象灾害分析
    2.1 越冬期冻害
    2.2 春茶低温冷害
    2.3 高温热害
3 茶叶生长过程中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3.1 科学布局,创造适宜茶树生长的良好环境
    3.2 科学应用气象预报,预防冻害
    3.3 抗旱保墒
    3.4 加强茶叶气象服务产品研发
4 结语

(3)茶叶种植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与定价研究 ——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气象指数保险特性研究现状
        1.3.2 关于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气象指数保险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及不足
        1.4.1 研究内容
        1.4.2 本文创新处与不足
第2章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概述
    2.1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定义与特征
        2.1.1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定义
        2.1.2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特征
    2.2 国外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实践探索
        2.2.1 国外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实践情况
        2.2.2 国外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经营探索——以印度为例
    2.3 我国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试点现状
    2.4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原理及定价方法概述
        2.4.1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基本原理及流程
        2.4.2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定价方法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茶叶种植业气象灾害分析
    3.1 我国农业的一般性气象灾害
    3.2 茶叶种植的特定气象风险
        3.2.1 茶叶生长与气候关系
        3.2.2 茶叶种植的气象灾害
    3.3 福建安溪茶叶的气象致灾因子分析
        3.3.1 福建安溪气候概况及茶产业现状
        3.3.2 安溪茶叶种植业主要的气象致灾因子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福建安溪县茶叶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
    4.1 安溪茶叶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形态及其设计机制
        4.1.1 安溪茶叶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形态主要参数
        4.1.2 安溪茶叶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机制
    4.2 安溪茶叶天气指数选取
        4.2.1 天气指数构造
        4.2.2 筛选显着天气指数
    4.3 单位产量波动率与气象单位产量损失率
        4.3.1 单位产量去趋势化
        4.3.2 单位产量波动率
        4.3.3 气象单位产量损失率
    4.4 天气指数与气象单位产量损失率匹配模型构建
        4.4.1 基本模型
        4.4.2 去趋势步长与天气指数阈值的选择
        4.4.3 天气指数与气象单位产量损失率量化关系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安溪茶叶种植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定价分析
    5.1 安溪茶叶种植气象指数保险纯费率厘定原理
    5.2 安溪茶叶种植气象指数保险费率计算
        5.2.1 安溪茶叶天气指数分布拟合
        5.2.2 安溪茶叶单位产量损失率期望计算
    5.3 赔付方案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基于Python语言的匹配关系模型程序
附录B SAS数据处理脚本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4)茶树抗炭疽病和抗冻机制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进展
        1.2.1 危害和发生规律
        1.2.2 炭疽病菌的鉴定和分类
        1.2.3 分子机理研究
        1.2.4 防治措施
    1.3 炭疽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1.3.1 炭疽菌侵染过程
        1.3.2 炭疽菌相关分子模式
        1.3.3 效应子
    1.4 植物对炭疽病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1.4.1 细胞壁
        1.4.2 植物超敏反应
        1.4.3 R基因
        1.4.4 PR蛋白
        1.4.5 水杨酸
        1.4.6 植保素
    1.5 茶树抗冷指标的研究进展
        1.5.1 生理生化指标
        1.5.2 分子指标
    1.6 本研究主要内容和目标
第2章 茶树病害叶片真菌多样性测序和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和处理
        2.2.2 试剂与设备
        2.2.3 真菌总DNA提取和检测
        2.2.4 ITS序列片段PCR扩增和检测
        2.2.5 测序文库制备和高通量测序
        2.2.6 测序下游分析
        2.2.7 数据处理和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总DNA提取和PCR扩增质量
        2.3.2 测序质量和物种注释结果
        2.3.3 物种组成结果
        2.3.4 真菌多样性结果
        2.3.5 物种差异结果和主要优势菌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茶树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分子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和处理
        3.2.2 试剂和设备
        3.2.3 改良PDA培养基平板配制
        3.2.4 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
        3.2.5 病原菌致病力测试和菌株保藏
        3.2.6 病原菌菌种分子鉴定
        3.2.7 数据处理和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
        3.3.2 致病力测试结果
        3.3.3 菌种分子鉴定结果
    3.4 小结
第4章 茶树炭疽病转录组分析和水杨酸相关基因克隆表达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和处理
        4.2.2 试剂和设备
        4.2.3 RNA提取和质量检测
        4.2.4 cDNA文库建立和高通量测序
        4.2.5 转录本组装,功能注释和下游分析
        4.2.6 实时荧光定量qRT-PCR验证
        4.2.7 水杨酸含量HPLC法测定
        4.2.8 基因克隆和测序
        4.2.9 数据处理和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茶树炭疽病感染症状
        4.3.2 RNA提取质量
        4.3.3 转录组测序结果
        4.3.4 实时荧光定量结果
        4.3.5 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4.3.6 水杨酸测定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炭疽菌与茶树互作双重转录组的构建和相关蛋白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和处理
        5.2.2 试剂和设备
        5.2.3 接种叶片染色观察
        5.2.4 互作双重转录组的构建和高通量测序
        5.2.5 测序下游分析
        5.2.6 茶树叶片总蛋白质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5.2.7 蛋白质前处理
        5.2.8 目的蛋白PRM定量验证
        5.2.9 数据处理和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叶片有伤接种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5.3.2 叶片有伤接种的染色观察结果
        5.3.3 茶树叶片RNA和总蛋白提取质量
        5.3.4 互作双重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和比对
        5.3.5 茶树差异表达基因和富集分析
        5.3.6 炭疽菌差异表达基因和富集分析
        5.3.7 PRM蛋白定量验证结果
    5.4 小结
第6章 茶树抗冻评价体系的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和处理
        6.2.2 试剂和设备
        6.2.3 冻害情况的田间调查和统计
        6.2.4 冷冻处理
        6.2.5 Fv/Fm参数测定
        6.2.6 psbA和 psbD基因表达研究
        6.2.7 色差测定
        6.2.8 数据处理和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茶树冻害发生情况
        6.3.2 不同茶树品种的抗冻性情况
        6.3.3 不同茶树品种抗冻性对于Fv/Fm参数的影响
        6.3.4 不同茶树品种抗冻性对于PSII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
        6.3.5 不同茶树品种抗冻性对于叶色变化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7.2 展望
附录
    附表
    附图
    附录1 PRM验证蛋白序列
参考文献

(5)低温冻害对茶树生理的影响及应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茶树对低温冻害的生理学响应
二、应对低温冻害的技术措施
    1. 预防冻害措施
        (1)合理选址、科学建园,栽种抗冻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2)行间套种绿肥或培土增温
        (3)茶园熏烟、覆盖、喷淋或者安装防霜风扇
        (4)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树抗寒能力
    2. 冻害补救措施
        (1)及时整枝修剪
        (2)配合土肥管理
        (3)重视病虫综合防治
三、未来研究重点
    1. 加强茶树抗寒遗传机理基础研究
    2. 加强茶树“倒春寒”快速响应机制的研究

(6)信阳市浉河区茶叶生产灾害性气候特征及应对之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浉河区茶叶生产现状
2 浉河区春茶生产常见灾害气候类型及危害
    2.1 资料来源及方法
    2.2 春寒、倒春寒指标发生频次及危害
    2.3 干旱类型及春旱发生频次及危害
        2.3.1 干旱类型。
        2.3.2 春旱发生频次及危害。
3 防御春茶灾害天气的应对之策
    3.1 开展茶园水利配套设施建设
    3.2 提倡碎片化茶园规划,在茶园四周设防护林
    3.3 在全区推广茶园铺草和示范推广覆盖地膜
    3.4 春茶采后重修剪
    3.5 深耕伏挖
    3.6 秋季早封园,重施基肥,增强茶树越冬抗冻能力[8]

(7)镇江地区茶园霜冻害等级预报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镇江地区茶园霜冻害等级指标的制定
    2.3 茶园霜冻害防除等级预报模型的建立
        2.3.1 霜夜茶树冠层最低气温预测
        2.3.2 霜夜茶树冠层气温变化趋势
3 结果与分析
    3.1 镇江地区春季气温的大中尺度变化特征
    3.2 春季茶园气温的小尺度变化
        3.2.2 茶园气温空间变化
    3.3 茶园霜冻害防除等级预报系统的应用与检验
4 结论与讨论

(8)GABA、绿藻粉、竹醋液对提高茶树抗冷性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茶树抗冷性的形态学研究
        1.2.2 茶树抗冷性的生理生化研究
        1.2.3 茶树抗冷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2.3.1 保护基因
        1.2.3.2 调节基因
        1.2.3.3 其他相关基因
    1.3 茶树抗冷农业技术措施
        1.3.1 推广抗冷力强的优良品种
        1.3.2 加强茶园肥培管理
        1.3.3 茶园适时修剪和采摘
    1.4 茶树抗冷物理防护措施
        1.4.1 茶园行间覆盖
        1.4.3 熏烟防冷
        1.4.4 防霜除霜
        1.4.5 入冬培土
    1.5 茶树抗冷化学方法防护措施
        1.5.1 低浓度Na HS03溶液
        1.5.2 壳聚糖
        1.5.3 Ca~(2+)
        1.5.4 植物"胁迫激素"-ABA
        1.5.5 竹醋液
        1.5.6 超敏蛋白
        1.5.7 抗菌素
    1.6 其他作物化学防护技术
        1.6.1 绿藻粉
        1.6.2 GABA
    1.7 蔗糖代谢关键基因概述
    1.8 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处理
        2.1.1 外源抗寒物质浓度初筛
        2.1.2 抗寒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试验
        2.1.3 田间试验
        2.1.4 供试外源物质
    2.2 试验方法
        2.2.1 冻害指数测定
        2.2.2 叶片色素含量测定
        2.2.3 解剖结构观察
        2.2.4 根系活力测定
        2.2.5 相对电导率测定
        2.2.6 SPAD值、净光合速率测定
        2.2.7 脯氨酸含量测定
        2.2.8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2.9 MDA含量及CAT、POD、SOD活性测定
        2.2.10 蔗糖含量测定
        2.2.11 植物材料总RNA的提取
        2.2.12 RNA的浓度和质量检测
        2.2.13 模版cDNA的合成
        2.2.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2.3 本研究使用的软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低温胁迫下茶树幼苗叶面喷施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最适浓度的筛选
        3.1.1 不同浓度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冻害指数的影响
        3.1.2 不同浓度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3.1.3 不同浓度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2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3.2.1 茶树根系生长及活力
        3.2.2 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
        3.2.3 茶树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蔗糖含量的变化
        3.2.4 茶树叶片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3.3 茶树幼苗蔗糖代谢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大田茶树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3.4.1 低温对叶片结构的影响
        3.4.2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平阳特早和福鼎大白茶树叶片结构影响..
        3.4.3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平阳特早和福鼎大白茶树净光合作用的影响
4 讨论
    4.1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茶树细胞膜的影响
    4.2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茶树糖含量及糖代谢关键基因的影响
    4.3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的影响
    4.4 GABA、绿藻粉和竹醋液对低温胁迫下茶树根系活力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华安县气候条件对铁观音春茶产量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及处理方法
2 气象条件变化对春茶平均产量的影响分析
    2.1 气温变化影响
    2.2 降水量变化影响
    2.3 相对湿度变化影响
    2.4 日照时数变化影响
3 气象灾害对铁观音春茶每666.67m2平均产量的影响分析
    3.1 低温阴雨
    3.2 倒春寒
    3.3 霜冻
    3.4 干旱

四、茶树“倒春寒”冻害的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茶园主要病虫草害和冻害的成因分析及防控措施[J]. 姚智雄. 南方农业, 2021(11)
  • [2]茶叶生长过程中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分析[J]. 莫振忠,山翠翠. 南方农业, 2021(06)
  • [3]茶叶种植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与定价研究 ——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D]. 林雪鑫. 华侨大学, 2020(11)
  • [4]茶树抗炭疽病和抗冻机制及评价研究[D]. 施云龙. 浙江大学, 2020(01)
  • [5]低温冻害对茶树生理的影响及应对技术[J]. 郝心愿,王璐,曾建明,李娜娜,丁长庆,杨亚军,王新超. 中国茶叶, 2020(05)
  • [6]信阳市浉河区茶叶生产灾害性气候特征及应对之策[J]. 王庆志,翟书梅,孔倩. 中国农技推广, 2020(01)
  • [7]镇江地区茶园霜冻害等级预报模型研究[J]. 周勍,孔洋,胡丹丹. 安徽农学通报, 2019(17)
  • [8]GABA、绿藻粉、竹醋液对提高茶树抗冷性的作用研究[D]. 杨小青.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华安县气候条件对铁观音春茶产量的影响分析[J]. 曾新晖,黄新洲,杨富曾,林诗诗,李南杰. 福建热作科技, 2019(01)
  • [10]贵阳花溪久安茶叶园区气候适宜性分析及减灾建议[A]. 汪圣洪.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2018

标签:;  ;  ;  ;  ;  

茶树“落春寒”冻害防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