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囊肝病的外科治疗

严重多囊肝病的外科治疗

一、严重多囊肝的外科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谢峰,宫琳,王鹏[1](2020)在《多囊肝的外科及药物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囊肝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常伴有其他脏器的多囊病变,特别是肾脏。囊肿形成与胆管上皮细胞的过度扩增和液体过度分泌有关,环磷酸腺苷(adenosine cyclic phosphate,cAMP)是调控此过程的关键因素[1]。多数患者无症状,出现症状者多为30岁后,较大的肝囊肿可出现右上腹胀痛,压迫胆管引起梗阻性黄疸,压迫门静脉可致门静脉高压症,也可并发囊内感染、出血和囊肿破裂。大多数有明显肝肿大、质地充实、硬,可扪及结节。多囊肝大多数累及全

吕少诚,潘冰,李立新,贺强[2](2019)在《肝移植治疗成人巨大多囊肝1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报道1例巨大多囊肝患者行肝移植手术的诊治经过。方法 患者女性,38岁,因"发现多囊肝5年,顽固性腹水5个月余"于2017年9月4日入本院肝胆外科,并于2017年9月14日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结果 患者手术顺利,术中腹水18 000 ml,切除病肝大小57 cm×18 cm×9 cm,重10.6 kg,给术中肝门区显露和手术操作带来困难。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第22天出院。随访19个月,肝功能稳定。结论 肝移植术是晚期多囊肝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手术复杂程度高,患者预后良好。

李镇利,王正,韩骏,张汉,邢昊,沈锋,吴孟超,杨田[3](2017)在《多囊肝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进展》文中指出多囊肝(polycystic liver disease,PLD)是一类罕见的基因病,流行病学研究将其分为三类: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肝、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伴多囊肝和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伴多囊肝。囊肿形成有赖于胆管上皮细胞的过度扩增和液体过度分泌,环磷酸腺苷(cAMP)是调控此过程的关键蛋白。严重多囊肝患者会出现持续的腹痛、腹胀、胃食管反流、背痛以及肝静脉门静脉的压迫。对于有症状的患者,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但易发生并发症,复发率较高,远期疗效不理想。近年来,cAMP和Ca2+通路成为药物治疗的重要靶点,其中最重要的三类药物是生长抑素类似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和熊去氧胆酸(UDCA),动物试验证明其在缓解多囊肝临床症状方面有积极作用,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可观的前景。但在投入临床之前仍需要对其应用指征、治疗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综合的实验评估。本文主要针对近几年来PLD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连建安,傅永清,姜斌骅,伍登海[4](2016)在《腹腔镜下与开腹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对比》文中指出目的对比利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手术的肝囊肿病人38例作为观察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的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术后情况、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肝囊肿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的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两组术后的复发率比较无显着的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手术创伤小,能够加快术后的恢复,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施洋[5](2016)在《成人多囊肝病症状评分表的制定与验证》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多囊肝病患者大多数是没有症状的,少数患者会因为肝脏增大出现各种症状。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决定了是否需要进行治疗,而囊肿在肝实质的分布及肝脏的增大程度是选择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本研究的目的是制订有效的多囊肝症状评分表给临床医师提供量化数据的参考,同时搭建网站方便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研究方法本研究人群包括了112名于我院住院的多囊肝患者。通过在院调查、病例统计及文献检索收集评分表选项建立选项池,通过多个专家进行选项审核。将112名患者在性别比例一致的基础上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运用POLCA中文表及我们制订的CAPA表候选选项进行随访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删减项目从而完善评分表,最后对初步建立的评分表进行效度信度检验。此外,对研究期间在院手术的24例患者术后半年再次进行随访调查,通过前瞻假设验证CAPA评分表的校标效度。结果对本研究得出的POLCA中文表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Cronbach’sα在症状组、疾病严重程度组及所有项目中的数值分别为0.472,0.680,0.728,因子分析得出特征根>1的公因子7个,与POLCA文献相关数据不符,因症状组KMO数值<0.5无法行因子分析。在通过因子分析删减项目后对初步建立的CAPA评分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Cronbach’sα在症状组、疾病严重程度组及所有项目中的数值分别为0.818,0.758,0.698,因子分析得出特征根>1的公因子3个,累积贡献率68.64%,与CAPA评分表的理论框架相吻合。通过对手术前后CAPA分数下降的比例与统计术中切除的肝体积进行Spearman非参数相关性检验,相关性为0.771(p<0.01)表明评分表具有良好的校标效度。在CAPA评分表制定后我们搭建了随访网站http://iheal.cc,以期收集更多的相关数据进一步完善CAPA评分表。结论对比欧洲的POLCA评分表,我们制订的CAPA评分表对于我国多囊肝患者具有更好的效度及更准确的反应性,适用于我国多囊肝患者的症状评估。

王淑静,石春凤[6](2015)在《一例成人多囊肝病合并帕金森病患者术后并发胆漏的观察及护理》文中研究表明成人多囊肝(adult polycystic liverdisease,APLD)是一种家族性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1],有全身结缔组织病变并可累及全身尤其心脑血管,临床上较少见。APLD可单独或与多囊肾(autosomal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ADPKD)相伴发生,很多时候APLD是ADPKD的一个表现。无论是APLD还是ADPKD相关型APLD,大多数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少数患者由于囊肿增大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或者发生并发症而引起症状[2]。囊肿进一步增大可以引起腹胀、右上腹部隐痛以及早饱、厌食、疲乏、恶心、呕吐和平卧时呼吸困难等症状;囊肿压

于又曦,于刚,方喜洙,张平[7](2014)在《腹腔镜开窗术治疗严重多囊肝合并巨大肝脓肿1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严重多囊肝(severe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SPLD)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成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SPLD的外科处理方法有肝部分切除和(或)囊肿开窗术、脓肿穿刺抽液+硬化剂注射以及肝移植[1]。肝脓肿是外科常见的严重感染性和消耗性疾病,病情危重且易发多种并发症。对肝脓肿的治疗,已经从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转变为超声介入治疗[2]。但是,对于SPLD合并肝脓肿,尤其是巨大肝脓肿手术

丁涛,夏德明,匡勇军[8](2013)在《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临床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囊肿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目前,治疗肝囊肿的方法包括超声引导下的经皮穿刺囊肿抽液术、开腹囊肿开窗术、囊肿引流术或者囊肿切除术等。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被广泛应用与各医院中。腹腔镜开窗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及恢复快的明显优势,只要肝囊肿患者符合腹腔镜手术的适应征,即可选择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治疗。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安宁,王俭,杨训,周晓辉[9](2013)在《肝囊性占位的不同外科处理策略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不同外科手术治疗肝脏囊性占位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外科治疗策略的优缺点。方法对199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肝囊性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148例患者,其中单纯性肝囊肿患者86例(单发35例,多发51例),多囊肝病患者62例。43.9%(65/148)患者行腹腔镜囊肿开窗治疗,27.0%(40/148)患者行开腹囊肿开窗术,21.6%(32/148)的患者行经皮囊肿穿刺及硬化剂注入术,另有7.4%(11/148)患者行开腹肝部分切除联合囊肿开窗术。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率高达100.0%;术中患者出血量以经皮囊肿穿刺及硬化剂注入术最少,而以开腹肝部分切除联合囊肿开窗术最多。对于单纯性肝囊肿单发患者,不同手术治疗后均未出现症状复发;对于单纯性肝囊肿多发患者,肝部分切除联合囊肿开窗术治疗未出现症状复发,而经皮囊肿穿刺及硬化剂注入、腹腔镜囊肿开窗和开腹囊肿开窗治疗则分别有3、4、2例患者发生症状或影像学复发,总复发率为17.6%(9/51);对于多囊肝病患者,经皮囊肿穿刺及硬化剂注入、腹腔镜囊肿开窗、开腹开窗和肝部分切除联合囊肿开窗治疗则分别有2、7、3和2例患者发生症状或影像学复发,总复发率为22.6%(14/62)。结论目前常用治疗方式对于单纯性肝囊肿单发患者疗效均理想,但对于单纯性多发肝囊肿和多囊肝病患者远期效果均尚不理想。

阎峻,吴斌[10](2013)在《肝囊肿的外科手术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肝囊肿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46例肝囊肿的手术治疗回顾分析。结果:20例行开腹手术;26例行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在把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腹腔镜下手术优于开腹手术。

二、严重多囊肝的外科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严重多囊肝的外科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多囊肝的外科及药物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一、外科治疗
    1.穿刺引流+硬化疗法:
    2.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
    3.囊肿开窗术:
    4.肝切除及腹腔镜肝切除联合囊肿开窗术:
    5.肝移植:
二、药物治疗
    1.托伐普坦(tolvaptan):
    2.生长抑素类似物:
    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ein,mTOR)抑制剂:
    4.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acid,UDCA):
三、小结

(2)肝移植治疗成人巨大多囊肝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病例资料
    1 病史
    2 实验室指标及肝功能评分
    3 CT表现
    4 手术方式
    5 术后病理
    6 术后恢复及随访情况
讨论

(3)多囊肝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分类
    2.1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肝(ADPLD)
    2.2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合并多囊肝(PLD)
    2.3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RPKD)伴多囊肝(PLD)
3 发病机制
4 治疗
    4.1 外科治疗方法及常见并发症
        4.1.1 囊肿抽液及硬化治疗:
        4.1.2 腹腔镜下或开腹开窗去顶术:
        4.1.3 肝局部切除术:
        4.1.4 肝移植:
    4.2 药物治疗
        4.2.1 生长抑素类似物:
        4.2.2 m TOR抑制剂:
        4.2.3 熊去氧胆酸(UDCA):
5 结语

(4)腹腔镜下与开腹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研究方法:
    1.3 评级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以及术后情况:
    2.2 复发率:
    2.3 并发症:
3 讨论

(5)成人多囊肝病症状评分表的制定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方法
    一、POLCA评分表中文化及在中国多囊肝人群中的验证
    二、CAPA评分表的制定和验证
    三、统计方法
结果
    一、研究人群的一般状况
    二、POLCA评分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三、CAPA评分表的制定
    四、CAPA评分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五、CAPA评分表校标效度的检验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多囊肝疾病临床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7)腹腔镜开窗术治疗严重多囊肝合并巨大肝脓肿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1.2 手术方法
2 讨论

(8)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0.05) , 见表1。'>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51例, 分为腹腔镜组28例和开腹组23例。其中腹腔镜组男12例, 女16例。年龄31~65岁, 平均 (45.7±3.6) 岁。单发型肝囊肿者1 3 例, 多发型1 3 例, 巨大型2例。开腹组中男9例, 女14例。年龄33~71岁, 平均 (49.5±4.7) 岁。单发型肝囊肿者2例, 多发型16例, 巨大型5例。两组从年龄、性别、囊肿大小及位置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大 (P>0.05) , 见表1。
    1.2 手术方法腹腔镜组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头高30°, 术中根据需要调节手术台倾斜方向和角度。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患者腹壁情况选择各套管穿刺点, 一般采用3孔法。脐下缘做10 mm切口, 针穿刺成功建立气腹后置入10 mm套管及腹腔镜, 探查腹腔, 然后在剑突下、右肋缘下锁骨中线及右腋前线分别作3个5 mm切口, 分别置入5 mm套管针。穿刺点也可改在左侧肋缘下, 方便位于左肝的囊肿。根据术前CT定位及观察肝脏情况, 大致判断囊肿位置。找到肝囊肿后用电钩烧开囊肿的最薄处, 显露一个小洞, 将吸引器置入囊腔内并吸净囊液。待减压后, 可用腹腔操作组织钳提起囊壁, 用电凝钩切除较薄的囊壁部分, 使囊腔充分敞开, 达到通畅引流的目的。用电凝钩及电凝棒进行止血处理, 如果囊液内含有胆汁, 说明与胆道相通, 应仔细探查囊肿内壁, 找到胆汁漏出点, 予以钛夹钳夹可电凝, 然后用明胶海绵和生物蛋白胶封闭, 放置引流充分引流。囊壁一般不用电凝烧灼, 以免损伤血管或胆管, 较大血管的出血以钛夹钳夹。对多发肝囊肿要将囊肿逐个开窗, 对多房性囊肿将隔膜逐个切开。对巨大的囊肿必要时可将大网膜填塞在囊腔内, 用钛夹固定。冲洗创面并放置引流, 取出套管, 皮下缝合戳口, 若囊肿单发或者较小可不放引流管。切下的囊壁常规送病理学检查。患者无不适, 安返病房。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变化、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Chi-square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0.05) 。腹腔镜肝囊肿手术适合做单纯性及较小的囊肿, 在本组研究中, 两组患者的囊肿大小及囊肿分型相比, 具有差异 (P<0.05) , 见表1。'>2.1 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特征对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特征进行比较发现, 两组从年龄、性别和囊肿位置等方面差异不大 (P>0.05) 。腹腔镜肝囊肿手术适合做单纯性及较小的囊肿, 在本组研究中, 两组患者的囊肿大小及囊肿分型相比, 具有差异 (P<0.05) , 见表1。
    2.3 术后随访及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 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腹腔镜组有5例失访, 2例发生并发症, 包括胆汁漏1例, 引流管口积液1例;开腹组中有3例失访, 5例发生并发症, 包括粘连性肠梗阻1例, 胆汁漏2例, 引流管口感染1例, 腹部切口积液1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均经治疗后症状好转。
3 讨论
5 cm或<5 cm逐渐增大;2) 创伤性囊肿;3) 边缘性囊肿浅部囊壁离肝表面1 cm以内;4) 囊肿与胆管不相通;5) 多囊肝病Ⅰ型 (多发性囊肿主要位于肝脏表面Ⅱ~Ⅳ段) , 排除寄生虫性、肿瘤性的肝囊肿及肝内胆管囊性扩张。'>3.1 腹腔镜治疗肝囊肿适应证由于操作视野和器械的限制, 并非所有肝囊肿均适合腹腔镜治疗。结合本组资料, 我们认为最佳适应证为[9]:1) 有症状的先天性单纯性单发或多发肝囊肿, 直径>5 cm或<5 cm逐渐增大;2) 创伤性囊肿;3) 边缘性囊肿浅部囊壁离肝表面1 cm以内;4) 囊肿与胆管不相通;5) 多囊肝病Ⅰ型 (多发性囊肿主要位于肝脏表面Ⅱ~Ⅳ段) , 排除寄生虫性、肿瘤性的肝囊肿及肝内胆管囊性扩张。
    3.2 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注意事项进行囊壁分离和切除时, 超声刀较电刀安全, 不容易损伤旁边的胆管和血管, 尤其是需要肝叶切除时必须使用超声刀离断肝组织。处理囊肿时应注意仔细检查胆管开口, 细小胆管用钛夹夹闭或缝扎;多个囊肿应在B超监测下切除分隔, 一次切除或开窗囊肿不宜过多, 防止术后发生顽固性腹水、肝功衰竭等并发症;对于局限于Ⅱ、Ⅲ、Ⅵ、Ⅶ的肝多发囊肿, 开窗引流不彻底或囊肿间有多个分隔切除困难者, 宜行包括囊肿在内的肝叶或肝段切除, 降低术后复发率;对于肝脏周边的囊肿, 囊壁内无重要管道结构, 可用电凝棒凝固破坏囊壁, 防止术后囊壁分泌液体而复发;位于肝脏中央区域或临近肝门附近的囊肿, 囊后壁与下腔静脉、肝静脉及门静脉、胆管紧密粘连分离困难者, 用无水酒精处理, 使囊壁蛋白变性凝固破坏。祁军安等[10]对术中注意事项及如何预防并发症体会如下:1)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并发症;2) 术中充分游离显露囊壁, 利用超声刀紧切正常肝组织将游离面的囊壁完全切除, 做到充分敞开囊腔, 这可减少术后囊中复发;3) 对于残余囊腔, 应用无水酒精结合电凝破坏其内壁表皮细胞, 防止术后囊液分泌过多形成大量腹水;4) 对于术中囊液不清亮, 但未发现明显胆漏者, 术中应放置双套管, 以保证术后充分引流或灌洗;5) 对术中疑有恶变的者, 应作病理检查, 及时中转开腹。
    3.3 肝囊肿腹腔镜治疗的技术关键为避免肝囊肿切除并发症的出现, 降低术后复发, 术前需认真分析患者影像资料, 充分了解囊肿的数目、部位和大小, 选择合适的病例。囊肿切开前常规穿刺, 必须证实囊肿与胆管不相通, 方可切开囊肿, 深部小囊肿或残余囊壁过多是导致术后复发的常见原因之一。潘思波等[11]分析腹腔穿刺点的选择认为:由脐上缘切口送入腹腔镜对位于左、右侧的肝囊肿均可得到良好的视野, 自剑突下切口送入的操作器械可便于肝脏任何部位的手术操作, 而第三、第四个穿刺点的选择则可根据手术中所观察到的病变的部位, 做相应的调整;一般有2个器械在腹腔内操作, 就可完成手术, 而对于粘连较重或病变部位显露困难者, 则需要第三个操作孔协助完成手术。黄辉等[12]研究回顾分析腹腔镜治疗多发性肝囊肿39例临床资料, 发现有13例患者复发,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各囊肿之间平时处于相互制约、压力平衡的状态, 一旦大囊肿减压或开窗后, 小囊肿受压减少囊液分泌增加, 导致囊肿复发[13]。张小玲[14]等认为, 囊肿内先注入无水酒精再剪除囊壁可防止无水酒精流入腹腔烧灼腹腔内其他组织。穿刺液中含有胆汁说明囊肿与胆道相通, 可行术中囊肿造影明确诊断;如经证实, 需在镜下缝扎胆管囊肿开口处, 或中转开腹;如抽出囊液浑浊, 说明有继发感染, 可仅行囊肿穿刺置管, 吸净囊液后用无水酒精反复冲洗以破坏囊壁;巨大的肝囊肿, 切除囊肿顶部后需将腹腔镜伸入囊腔观察囊壁情况, 如囊壁有结节, 需做快速病理检查。Katkhouda等[15]认为严重的多囊肝腹腔镜下处理较为困难, 复发率可高达60%。Caetano等[16]认为多囊肝囊肿的增大有一定的自限性, 随着囊肿的增大, 腹腔内压力增高, 限制了囊肿的进一步增大, 手术引流后使腹内压降低, 其它小囊肿开始增大, 导致复发。

(9)肝囊性占位的不同外科处理策略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肝囊肿的诊断
    1.3 手术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及术后并发症
    2.2 术中出血量
    2.3 术后复发情况
3 讨论

四、严重多囊肝的外科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囊肝的外科及药物治疗[J]. 谢峰,宫琳,王鹏.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0(04)
  • [2]肝移植治疗成人巨大多囊肝1例报告[J]. 吕少诚,潘冰,李立新,贺强.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9(09)
  • [3]多囊肝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进展[J]. 李镇利,王正,韩骏,张汉,邢昊,沈锋,吴孟超,杨田.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7(03)
  • [4]腹腔镜下与开腹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对比[J]. 连建安,傅永清,姜斌骅,伍登海. 浙江创伤外科, 2016(05)
  • [5]成人多囊肝病症状评分表的制定与验证[D]. 施洋. 第二军医大学, 2016(04)
  • [6]一例成人多囊肝病合并帕金森病患者术后并发胆漏的观察及护理[J]. 王淑静,石春凤.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35)
  • [7]腹腔镜开窗术治疗严重多囊肝合并巨大肝脓肿1例报告[J]. 于又曦,于刚,方喜洙,张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4(12)
  • [8]腹腔镜治疗肝囊肿的临床体会[J]. 丁涛,夏德明,匡勇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3(06)
  • [9]肝囊性占位的不同外科处理策略综合评价[J]. 安宁,王俭,杨训,周晓辉. 华西医学, 2013(05)
  • [10]肝囊肿的外科手术治疗[J]. 阎峻,吴斌.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02)

标签:;  ;  ;  ;  ;  

严重多囊肝病的外科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