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容重与杏生长结果的关系

土壤容重与杏生长结果的关系

一、土壤容重与杏生长和结果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令狐伟[1](2021)在《杏树鬃球蚧对野杏生长的影响及其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杏树鬃球蚧(Sphaerolecanium prunastri Boyer de Fonscolombe)是伊犁野果林内野杏树(Armeniaca vulgaris Lamarck)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对野杏的生存和野果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通过野外调研与室内观测等方法,探索了杏树鬃球蚧与野果林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杏树鬃球蚧对野杏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同时开展了修剪技术和化学药剂筛选试验,为杏树鬃球蚧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开展了杏树鬃球蚧平均虫口数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明确不同环境因子对杏树鬃球蚧平均虫口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坡形、野杏枯枝率对杏树鬃球蚧平均虫口数量的影响显着(P<0.05),其余因子的影响不显着(P>0.05)。单一变量坡形对杏树鬃球蚧平均虫口数量的影响达显着水平,并呈正相关(r=0.406,P<0.05)。14个单一变量同时存在时,林分密度是对杏树鬃球蚧平均虫口数量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2)研究了杏树鬃球蚧对野杏生长的影响。野杏受害后一年生新梢长度、基径分别减少17.92%、16.61%;叶片鲜重、干重、长度、宽度、叶面积及叶片SPAD值分别下降13.14%、11.89%、9.90%、7.92%、14.03%、8.49%;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及单果重分别减少16.82%、0.91%、1.37%、7.31%。其中,杏树鬃球蚧对新梢基径、叶片鲜重、干重、长度、宽度、叶面积、叶片SPAD值及果实纵径影响显着,对新梢长度、果实横径、侧径及单果重影响不显着。(3)研究了不同虫口密度杏树鬃球蚧危害对野杏幼苗叶片SPAD值及其光合参数的影响。杏树鬃球蚧虫口密度不同,野杏幼苗叶片SPAD值差异不显着(P>0.05),而光合参数差异显着(P<0.05)。随着杏树鬃球蚧虫口密度增加,野杏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均先升高后降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升高;胞间CO2浓度先降低后升高。(4)研究了不同修剪时期和强度下杏树鬃球蚧虫口密度及野杏新梢生长的变化。修剪时期和强度对杏树鬃球蚧虫口密度和野杏生长均有影响。从对杏树鬃球蚧的控制效果来看,春季修剪>夏季修剪>秋季修剪,重度修剪>中度修剪>轻度修剪;而从野杏新梢生长情况来看,秋季修剪>春季修剪>夏季修剪,重度修剪>中度修剪>轻度修剪,但秋季中度及重度修剪均不利于野杏存活。即在春季对野杏进行中度或重度修剪为最适宜的修剪时期及强度。(5)在杏树鬃球蚧越冬2龄若虫膨大期、1龄若虫涌散期开展了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及田间防效试验。室内喷雾试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膨大期、涌散期若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分别为81.19%和73.24%。地面喷雾试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6 000倍液对膨大期若虫防效达91.33%;12.6%噻虫嗪+9.4%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悬浮剂1 000倍液对涌散期若虫防效达89.28%。无人飞机喷雾试验,7°Be石硫合剂水剂喷洒7-8 d后,对膨大期若虫的虫口减退率为50.96%;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 000倍液喷洒14 d后,对涌散期若虫的防效为36.23%。以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膨大期若虫进行地面喷雾,防治效果和防治时期最佳。

马芳[2](2021)在《红梅杏林地降雨集流渗灌系统集流能力及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宁南山区属于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土壤水分的储存主要来自天然降水的补给。由于气候条件、水资源短缺及水土流失严重等现象,使得该地区的水资源呈现“量少、质差、分散、蒸渗损失大、利用效率低”特点。为解决该地区小降雨无法入渗至林木根部供植被吸收利用,本文基于渗灌技术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降雨集流渗灌装置,该集流渗灌装置,能按照林木需水的特征,直接进行根部供水,最大限度的增加水资源的综合供给量,同时能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为作物根系创造最适宜的土壤环境。本文以自然条件下的降雨量为研究因子,红梅杏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大田试验,分析该地区天然小降雨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此为基础探究集流渗灌装置的集流能力及其不同降雨量条件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集流渗灌装置的野外推广使用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近60 a降雨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47.6 mm;小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比例逐年上升,1-3 mm的降雨量增加幅度较大;年降雨主要以10 a和28 a的周期变化趋势为主,3-5 mm和8-10 mm降雨量周期变化同年降雨的周期变化趋势相近。(2)2019-2020年,试验区降雨145次,其中<15 mm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83.46%,>15 mm的降雨占总降雨量的16.54%;试验区主要以高强度的小降雨为主,其中小于8 h的降雨占80%;集流渗灌装置在样地和红梅杏林地的临界截留量分别为0.4 mm、0.5 mm(6-9月),平均集流效率分别为74%、63%;<15 mm的降雨共发生25次,降雨总量为137.9 mm,渗灌系统总的集流量、截留量、林冠截留量分别为91.4 mm、30.2 mm、16.4 mm,各占降雨总量的66.3%、26.9%、11.9%。(3)集流渗灌系统下,降雨前后土壤含水率沿垂向深度均呈S型变化规律,土壤湿润体大致呈中心向下的椭球体形状;降雨后集流渗灌系统下土壤高含水率区分布在水平向0-15 cm,垂向15-35 cm的范围内,自然条件下土壤含水率主要分布在垂向0-15 cm的范围;相比裸地,集流渗灌装置可以抑制表层土壤水分蒸发,使得土壤水分主要分布在根区分布范围且更加节水;湿润体体积随降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扩大,且湿润体体积与降雨时间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结合根系分布范围,将5.4 mm降雨量定义为集流渗灌条件下红梅杏的最小有效降雨量。(4)集流渗灌条件下各土层的平均土壤含水率均大于自然条件,其中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 土壤的平均土壤水分前者分别比后者高2.4%、3.9%、8.7%、8.4%;随树龄的增长,安装集流渗灌器条件下的红梅杏平均树高比自然生长条件下红梅杏高30 cm,地径和叶面积指数前者均是后者的1.3倍;地径与树高、叶面积之间均呈极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0.591。

蔡依林[3](2021)在《氮肥运筹对土壤肥力及辣椒生长的影响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生产中氮素施用过度会对土壤肥力、作物产量和作物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减量施氮作为优化施肥的一种高效利用肥效的方式被广泛研究。本研究以泗洪地区设施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有机肥替代化肥(习惯施肥;有机替代10%;有机替代20%;有机替代30%;有机替代40%;有机替代50%;)、水肥一体化(习惯施肥;等磷钾施用量、减氮施用量10%;等磷钾施用量、减氮施用量15%;等磷钾施用量、减氮施用量20%;等磷钾施用量、减氮施用量25%;等磷钾施用量、减氮施用量30%)和不同氮磷钾配比(不施基肥;习惯施肥;高氮低磷钾(N:P2O5:K2O=15:15:15);低氮高磷钾(N:P2O5:K2O=30:7.5:7.5);低氮高磷低钾(N:P2O5:K2O=7.5:30:7.5);低氮低磷高钾(N:P2O5:K2O=7.5:7.5:30))等三种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从土壤肥力、辣椒产量及品质角度,研究氮肥减量对土壤肥力、辣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辣椒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30%有机氮替代无机氮)能够显着改善泗洪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土壤肥力。土壤pH由7.74降低到7.46,碱解氮含量由101.10 mg/kg提高到107.03 mg/kg,有效磷含量由58.60 mg/kg提高到90.59mg/kg,速效钾含量由283.90 mg/kg 上升到 345.70mg/kg,有机质含量由 15.39 g/kg 提高到 17.48 g/kg,土壤容重由1.42 g/cm3降低到1.18 g/cm3,80%的耕地质量等级综合评定等级跃升到I等。2)有机替代施肥能够显着改变辣椒的品质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对于辣椒的产量没有太大的影响。施肥能够明显增加辣椒中Vc、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有机替代显着降低硝酸盐的含量,在有机替代50%时,硝酸盐含量最低。随着有机替代肥比例的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呈上升趋势,有机替代10%~50%处理和CK相比显着增加,有机替代50%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其中,有机替代30%处理最有利于提高辣椒产量。3)水肥一体化中不同比例的减氮处理,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辣椒产量,对于辣椒果实品质影响不大,对糖度的影响最小,果实品质呈现小幅上升,其中硝酸盐变化最显着。不同比例的减氮对于土壤pH和容重并无显着影响。在辣椒品质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分析中,硝酸盐和全氮、碱解氮呈现极显着性正相关,而有机酸与其相反,呈现极显着性负相关,维生素C与三个土壤养分指标呈现显着相关。随着不同比例的减氮,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减氮处理对于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影响并不显着,但对土壤碱解氮影响较大,达到了 10.76%-42.42%。其中,减氮20%处理是最优的;从土壤养分来说,减氮15%处理是最合适的。4)不同氮磷钾配比中不同比例的减氮处理,低氮高钾具有更好的辣椒产量提高效果,低氮条件下磷和钾含量共同决定果实产量;高氮或高磷钾能够促进辣椒对氮素的吸收与转化,氮素是影响辣椒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因素;低氮水平更有助于辣椒Vc含量的增加,磷和钾对辣椒Vc含量的影响不大;高氮素水平抑制了辣椒糖分的积累,但促进了有机酸的分解,氮是影响辣椒糖分和有机酸累积的主要因素;高氮条件下,会促进土壤中的全氮和碱解氮不断增加,低氮条件下,高磷钾会抑制土壤全氮的增加;氮素水平是影响土壤有效磷含量的主要因素,高氮低磷钾和低氮低磷高钾抑制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提高。辣椒产量和硝酸盐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呈显着相关;辣椒Vc含量和糖度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显着相关;辣椒有机酸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呈显着相关。综合产量和成本等因素,低氮高磷钾(P2,2-5-5)处理在培肥耕地地力的同时,更有利于提升泗洪地区辣椒产量和品质。

赵培方[4](2020)在《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及萌发的影响》文中认为机收是降低甘蔗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然而,我国甘蔗机收率较低,机收宿根产量衰退是主要限制因素。因地形及户均面积限制,我国大部分蔗区应以小型机收为主,但目前针对小型机收相关农艺研究报道较为缺乏。地下芽库是宿根蔗产量积累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及萌发的影响为切入点,采用收获方式(机收和人工收获)为主区,五个甘蔗品种ROC22、GT32、YZ05-51、FN39和YT93-159为副区,在大田条件下连续三年研究收获方式、品种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紧实度、破蔸率、缺塘面积、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萌发成苗、甘蔗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影响,同时研究处理间地下芽库内源激素响应以及蔗茎纤维组分与破蔸率的相关性。在大田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盆栽模拟不同土壤紧实度处理对蔗芽内源激素、萌发形态和转录组差异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机收宿根蔗大生长期株高、成熟期株高、株高整齐度、有效茎数、蔗汁重力纯度显着低于人工收获;单茎重、蔗糖分和纤维分含量处理间无显着差异;机收处理第一、二年宿根分别较人工收获减产5.84%和15.64%;随宿根年限的增加,5个甘蔗品种两种收获模式下,甘蔗宿根力均呈降低趋势,但机收处理的宿根力明显弱于人工收获,人工和机收的宿根力分别在75.8%-101.14%和60.16%-90.43%之间;ROC22、YZ05-51和GT32机收甘蔗产量及宿根力优于另外两个品种,较适宜机收。由于收获方式及品种对成熟期株高整齐度、有效茎数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建议在机收处理下筛选适宜机收的甘蔗品种。2.机收显着增加土壤紧实度、破蔸率和缺塘面积。第二年和第三年宿根机收破蔸率与缺塘面积显着相关。缺塘面积与机收甘蔗产量呈极显着(P<0.001)负相关,而与人工收获甘蔗产量无显着相关性。到第二年宿根时机收甘蔗产量与破蔸率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而与人工收获甘蔗产量无显着相关性;随宿根年限的增加,人工和机收处理下,甘蔗地下芽库数量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人工收获呈增加趋势,而机收呈降低趋势;甘蔗地下芽库数量与上一季作物有效茎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地下芽库数量及萌发率与宿根发株成苗量和甘蔗产量呈显着正相关,表明机收处理下的宿根成苗量和甘蔗产量更依赖地下芽库的萌发率;机收处理显着降低第三年宿根蔗蔸芽数量和第二年、第三年宿根地下芽库数量,显着降低三年宿根四月份和五月份苗量;GT32、YZ05-51和ROC22第三年宿根五月份苗量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宿根蔗地下芽库数量是新植蔗地下芽量的7-15倍,但缺塘导致地下芽库分布不均匀,对机收宿根蔗采取地下芽库输入的农艺措施有望缓解机收宿根蔗衰退;收获方式和品种对破蔸率、缺塘面积和宿根四月份苗量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建议在机收条件下筛选适宜机收的甘蔗品种。3.机收处理显着增加近地端蔗茎纤维素含量,仅在第二年宿根时近地端蔗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处理间差异显着,人工收获半纤维素显着高于机收,木质素含量则显着低于机收;收获前甘蔗上部蔗茎与下部近地端20cm蔗茎纤维组分存在较大差别,近地端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与机收破蔸率呈负相关,与半纤维素含量呈正相关,其中,与木质素含量的负相关性最强,两年宿根均为显着负相关,两年宿根均值的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939(P<0.001),表明收获前近地端木质素含量可作为筛选机收破蔸率的间接指标进一步深入研究。4.地下芽库内源激素ZR、IAA、ABA和GA3,以及IAA/ZR和GA3/ABA比值处理及品种间均存在显着差异,且处理与品种存在极显着的交互效应,表明不同甘蔗品种在土壤紧实度胁迫下的内源激素调控机制存在显着差异。两种收获处理地下芽库内源激素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别,ZR与ABA、IAA与IAA/ZR、ABA与IAA/ZR、IAA/ZR与GA3/ABA在人工收获处理中无显着相关性,然而,在机收处理中呈显着相关性。机收处理的地下芽库IAA和ABA含量,IAA/ZR比值与地下芽库萌发率呈显着负相关,IAA和IAA/ZR与最终发株成苗量呈极显着负相关,而人工收获处理的相关性不显着。在五个甘蔗品种中,YZ05-51土壤紧实度胁迫下地下芽库内源激素响应幅度较强。在短期土壤紧实度胁迫处理下,YZ05-51四种内源激素和两种比值的相关性中,ZR含量与AB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GA3/ABA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ZR和ABA含量及GA3/ABA比值显着调控紧实度胁迫后2 d-6 d蔗芽长、芽宽和芽长×芽宽变化。机收配套立即消除土壤紧实度胁迫的农艺措施,将有望缓解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萌发的影响。5.以YZ05-51三个土壤紧实度胁迫下第5 d蔗芽为研究材料,三个处理共取9个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质控后,9个样本共获得96.63 Gb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鉴定出7个差异表达基因聚类模块。其中随着土壤紧实度胁迫增强,有4个模块基因呈现上升趋势,而2个模块基因则呈现下降趋势。含上升趋势基因的模块命令为Cluster 1,而含下降趋势基因的模块则命名为Cluster 2。其中Cluster 1含有9,574个差异表达的unigene,而Cluster 2则含有5,141个差异表达的unigene。为了进一步探究Cluster 1和Cluster 2中差异基因间的互作关系,本试验选择了Cluster 1和Cluster 2中显着富集到Metabolism和Membrane trafficking通路中的基因进行了分析,Cluster 1中有36个基因富集到代谢通路,而Cluster 2中有11个基因富集到细胞内吞信号途径中。这些基因应为土壤紧实度胁迫下蔗芽萌发相关的候选基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姚颖,刘建明,刘忠玲,温爱亭,吕跃东[5](2019)在《不同坡位山杏天然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全文替换》文中认为以山杏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位山杏林木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分析,了解不同立地条件下山杏天然林木生长和林地土壤肥力的差异,为山杏人工林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山杏天然林林下土壤成碱性,p H随坡位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随着坡位的降低,林木生长状况和土壤理化性质逐渐好转,呈正相关趋势,同一坡位表层土壤肥力状况优于深层土壤。因此,在山杏人工林立地选择时,若能充分考虑坡位的影响,优化经营方式,将有助于改善立地土壤环境,提高山杏人工林的生长质量状况。

席沁[6](2019)在《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文中认为典型栗钙土区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代表性地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明显,降雨少,蒸发强,土壤中的碳酸钙在部分土层中大量富集,形成紧密的灰白色钙积层。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双重影响,栗钙土区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近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工程造林在该区域相继开展,但成效不足预期。为深入探究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限制性因素,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本研究首次以深挖整地去除钙积层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提出钙积次生化并进行验证。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兴和县进行选点取样调查,探究了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钙积次生化过程与垂直分布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规律,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阐明了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环境的负面影响机制。依据碳酸钙沉积的过程与原理,本研究以抑制钙积次生化为出发点,从多角度选用造林技术,开展多重复大田试验,其中将一种林业新材料——酵母提取物试用于栗钙土造林研究中。试验后,通过分析各项造林技术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碳酸钙沉积、土壤理化性质和水分运移的影响,并比较造林苗木对各项造林技术的响应,探究能有效抑制钙积次生化,提高典型栗钙土区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造林技术措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少降雨强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深挖整地去除钙积层后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碳酸钙在约20 cm深度以下再次沉积,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现象得到证实。其中,20-40 cm是钙积次生化的主要层次,1-10年林龄间该层土壤碳酸钙含量平均由192.25 mg/g增加到289.87 mg/g。形成钙积层的厚度随着造林时间的增长平均由8.5 cm增加至35.7 cm,沉积过程在垂直维度上呈由浅至深积累的演变规律(从约20厘米延伸到约60厘米)。在碳酸钙沉积量和垂直分布位置上,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表现出向相邻自然栗钙土趋近的特点。(2)钙积次生化过程中,20-60 cm深度间的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表现为孔隙度和含水率下降、有机质及总氮、总磷含量降低,而pH和容重增大。由于碳酸钙沉积过程中,土壤毛管孔隙中随水分运移的Ca(HCO3)2转变为CaCO3沉积,导致造林地土壤物理结构破坏,养分运移受阻。线性回归的结果显示造林地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其理化性质之间有显着的负相关性。(3)造林地土壤中钙积次生化,使相应土层的水力传导度降低,水分入渗过程受到钙积层的阻碍,更多的土壤水分积蓄在表层中极易蒸发和散失,持水能力因此而降低。试验中水分运移特征的观测结果可与Kostiakov幂函数模型高度拟合,本研究据此进一步量化分析了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湿润峰位移、累积入渗量、入渗率、持水变化量)与钙积次生化的模型关系。(4)钙积次生化对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的运移特征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这是导致造林低效的重要原因。因此,抑制钙积次生化是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的关键点。各项造林技术的试验结果表明: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量与理化性质对添加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与单向渗水膜有显着的响应。而渗灌补水和集水坡面处理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与理化性质没有显着影响。由于极性氨基酸与Ca2+的矿化反应,根施酵母提取物对20-60 cm深度间造林地土壤碳酸钙沉积的抑制作用不显着。但因其充足的养分含量,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在根施20 g、30 g、和40 g酵母提取物后有显着的改善。(5)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结果为,保水剂的施用减缓了入渗过程,用量越大入渗越缓慢,但入渗总量和持水能力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四种覆盖保墒材料对土壤入渗形成阻碍,其中,秸秆毯覆盖后土壤的入渗过程相对最快,地膜覆盖后入渗过程最慢,单向渗水膜的微孔结构可使水分通过并缓慢入渗。造林地土壤的持水能力在覆盖单向渗水膜后最好,秸秆毯因具有遮光性也可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酵母提取物中富含的有机物等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含量,从而改善了土壤孔隙结构,随着根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入渗与持水能力均逐渐提高。(6)施用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单向渗水膜及根施酵母提取物均显着提高了 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 Litv.)、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和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Carriere)de Vos ex Henry)四种研究区常用造林苗木的保存率、生长量、苗木的根系发育特征以及叶水分特征。叶喷酵母提取物使四种苗木的生长和叶水分特征有明显改善,对1.5%和2%两个浓度水平中有较好的响应。酵母提取物富含生长激素和细胞分裂素,且能有效地帮助幼苗形成叶绿素,因而在出新叶后喷施,苗木生长量有更显着的提高,容器苗在萌出新叶后喷施叶水分特征更好,而裸根苗适宜在生长旺盛期喷施。综上所述,深挖整地后,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中会出现钙积次生化现象,进而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这是导致栗钙土区林业生态工程低效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抑制碳酸钙沉积为出发点,基于各项造林技术试用结果,提出施用30 g保水剂、覆盖秸秆毯或单向渗水膜、根施40 g和在适宜时间叶喷2%浓度酵母提取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水分环境,促进造林苗木生长。本研究结果可为典型栗钙土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提供参考和依据。

彭栋[7](2019)在《崇礼太子城河上游灌草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异质性关系》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讨太子城河上游灌草丛生物量、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按照海拔梯度选取典型样地进行地形调查、植被调查、土壤调查,通过最小显着性差异法分析得到灌草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异质性来源,最后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不同微地形的土壤理化性质与灌草群落各指标间以及灌草群落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灌草植被空间异质性地下生物量多于地上生物量1~27倍,地上生物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缓慢增加,地下生物量随着海拔升高基本保持不变。不同坡度、坡位下的生物量均差异显着。从变异性来看,变异系数0.03~2.09的地上生物量高于0.05~1.04的地下生物量。草本丰富度多于灌木,均匀度也优于灌木。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辛普森指数、香农-维纳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有下降趋势。25°时灌草多样性最大,下坡位是多样性最好的坡位。(2)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异质性土壤的物理性质含水量、容重、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化学性质pH值、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全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01~0.311、0.019~0.072、0.026~0.385、0.017~0.315、0.009~0.224、.0.002~0.250和0.001~0.060、0.013~0.252、0.018~0.168、0.019~0.167、0.025~0.290。海拔从 1500 升至 2300m,含水量几乎不受影响,容重减小了 41.42%,最大持水量增加了 61.45%,毛管持水量增加了 40.81%,孔隙度基本不变,pH值从9.65逐步减小并稳定在7.5左右,有机质增加了 17.24%,速效钾增加了 2.71倍,速效磷增加了 37.51%,全氮基本保持不变。坡度从20°升至40°,含水量降低了 25.95%,土壤容重基本不变,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分别增加了 9.33%、14.09%,孔隙度基本不变,有机质降低了 40%,速效钾、速效磷分别增加了 51.11%、84.01%,全氮下降了 70.83%。(3)灌草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异质性关系含水量、持水量、容重与生物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孔隙度与生物量呈现负相关关系。海拔越高,pH与生物量相关性越强,且由正相关变成极显着负相关。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全氮均与生物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土壤容重与多样性呈现负相关关系,含水量、持水量、孔隙度均与多样性呈现正相关关系。与多样性的相关性来看,全氮>pH值>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结合地形因子,可以探讨出太子城河上游最适合灌草植被生长的海拔、坡度、坡位分别为1700~1950m、25°、下坡位。本文通过研究太子城河灌草、土壤空间异质性及其关系,可为崇礼区山地灌草丛荒溪生态重建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建议。

王俊男[8](2018)在《林下套种楠木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Lamb.)Hook.)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在福建省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长期纯林连栽的经营模式中,造成杉木人工林林分结构单一、抗逆性下降、土壤肥力降低、病虫害加剧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有研究表明,林下套种模式是杉木人工林在经营过程中修复脆弱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营造生态位有差异的多层次垂直结构的复层林,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林地空间利用率,增强林分的抗逆性,增产增值,是促进林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的有效经营途径。近年来有关人工林套种经营模式成为林业领域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杉木林地进行林下套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作物、绿肥、中草药等方面,而对杉木林下套种阔叶树种,特别是对不同林分密度、不同坡向条件下套种阔叶树种的经营模式进行定位对比研究甚少。有鉴于此,本文以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22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材料,开展不同林分密度、不同坡向条件下杉木人工林林下套种楠木试验,对不同处理措施下的杉木人工林生长、林下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林下阔叶树种楠木的生长特性等进行分析测定研究,比较杉木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措施后,对杉木、楠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差异,为指导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杉木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措施对杉木人工林的生长指标有较大影响。在相同密度和坡向条件下,IC-Ⅱ(套种)处理下杉木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分别比IC-Ⅱ(不套种)处理高出15.2%、7.0%、25.9%和6.2%,其中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增量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在DS-密度处理中,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杉木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量分别比DS-Ⅱ(900株·hm-2)处理高出2.3%、3.5%和11.8%,但无显着差异,而平均蓄积量降低了 21.6%,且差异显着(P<0.05);在SP-坡向处理中,阳坡有利于杉木生长,SP-Ⅰ(阳坡)处理下的杉木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分别比SP-Ⅱ(阴坡)处理高出8.1%、6.9%、9.7%和25.3%,其中平均树高和蓄积量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2)不同杉木林下套种楠木处理对杉木冠幅、树冠圆满度和枝下高生长影响不同。IC-Ⅱ(套种)处理下能有效促进杉木冠幅和树冠圆满度的增长,与IC-Ⅱ(不套种)处理相比分别高出2.0%和11.1%,其中树冠圆满度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IC-Ⅱ(套种)处理其枝下高比IC-Ⅱ(不套种)处理降低了 17.5%,差异显着(P<0.05);在DS-密度处理中,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杉木冠幅和树冠圆满度与DS-Ⅱ(900株·hm-2)处理相比分别高出4.3%和6.7%,而枝下高降低了 17.8%,且差异显着(P<0.05);在SP-坡向处理中,SP-Ⅱ(阴坡)处理下的杉木冠幅、枝下高和树冠圆满度分别比SP-Ⅰ(阳坡)处理高出14.8%、3.1%和16.7%,冠幅增长差异显着(P<0.05)。(3)在IC-套种处理中,IC-Ⅱ(套种)处理可明显降低杉木林冠层冠下总辐射和天空开度,提高叶面积指数,与IC-Ⅱ(不套种)处理相比差异值分别为31.2%、21.5%和19.6%,且差异均达显着水平(P<0.05);在DS-密度处理中,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杉木林冠层冠下总辐射和天空开度分别比DS-Ⅱ(900株·hm-2)处理高出31.2%和33.8%,而叶面积指数降低27.3%,且差异均达显着水平(P<0.05);在SP-坡向处理中,SP-Ⅰ(阳坡)处理下的杉木林冠层冠下总辐射和叶面积指数分别比SP-Ⅱ(阴坡)处理高出4.8%和16.4%,天空开度降低7.6%,但均无显着差异。(4)杉木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下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的生长影响较大。DS-密度处理中,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有利于林下楠木的生长,套种楠木3年后其楠木平均树高和地径生长分别比DS-Ⅱ(900株·hm-2)处理高出5.8%和18.1%,其中地径增长差异显着(P<0.05);在SP-坡向处理中,SP-Ⅰ(阳坡)处理下的楠木平均树高和地径分别比SP-Ⅱ(阴坡)处理高出19.1%和13.1%,其中树高增长差异显着(P<0.05)。(5)杉木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措施中,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冠幅、树冠率、树冠体积和树冠圆满度分别比DS-Ⅱ(900株·hm-2处理高出11.3%、2.3%、15.2%和1.6%,但无显着差异;SP-坡向处理下的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的冠层结构的影响表现为:SP-Ⅰ(阳坡)处理下的楠木冠幅、树冠率、树冠圆满度分别比SP-Ⅱ(阴坡)处理高出5.6%、3.3%和28.6%,而树冠圆满度降低了 8.2%,差异不显着。(6)杉木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措施中,IC-Ⅱ(套种)处理下的林下草本植物种数为41种,IC-Ⅱ(不套种)处理下的草本植物为37种;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林下草本植物种数为45种,DS-Ⅱ(900株·hm-2)处理下的草本植物为41种;SP-Ⅰ(阳坡)处理下的林下草本植物种数为41种,SP-Ⅱ(阴坡)处理下的草本植物为38种。IC-Ⅱ(不套种)处理、DS-Ⅰ(600株·hm-2)处理和SP-Ⅰ(阳坡)处理下的林下草本生物量相较于IC-Ⅱ(套种)处理、DS-Ⅱ(900株·hm-2)处理和SP-Ⅱ(阴坡)处理均有较大优势,但无显着差异。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等物种多样性可以看出,DS-Ⅰ(600株·hm-2)处理和SP-Ⅰ(阳坡)处理下均有较明显的优势,但无显着差异。(7)杉木林下套种楠木3年后对林地表层土壤物理性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0-10cm,10-20cm 土层的土壤容重和质量含水量有所降低,最大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有所增高,但均无显着差异;20-40cm、40-60cm 土层土壤各项物理性质指标无明显变化;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各土层土壤容重都有所降低,而土壤质量含水量、最大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分别高于DS-Ⅱ(900株·hm-2)处理;而SP-坡向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不大。(8)IC-Ⅱ(套种)处理可有效改善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林下套种处理3年后0-10cm、10-20cm 土层的土壤全氮、全磷以及有效磷含量均高于IC-Ⅱ(不套种)处理,但差异未达显着水平;DS-Ⅰ(600株·hm-2)处理下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均高于DS-Ⅱ(900株··hm-2)处理,其中全钾含量差异显着(P<0.05);SP-Ⅰ(阳坡)处理下促进了各土层土壤全磷、全钾含量的增长。除了土壤的全钾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长以外,其余土壤的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9)IC-Ⅱ(套种)处理下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其中10-20cm 土层的土壤脲酶活性与IC-Ⅱ(不套种)处理相比高出12.7%,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在DS-密度处理中,表现为DS-Ⅰ(600株.hm-2)处理能够有效促进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但差异不显着;SP-Ⅰ(阳坡)处理下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高于SP-Ⅱ(阴坡)处理,其中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10)通过16S rDNA扩增子测序和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对杉木林下套种楠木处理林分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楠木处理土壤细菌种类有门38个,纲78个,目112个,科196个,属260个,种110个,其中6种优势细菌门分别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土壤细菌多样性上,按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进行排序,不同处理措施表现为:(IC-套种处理)IC-Ⅱ>IC-Ⅰ;(DS-密度处理)DS-Ⅰ>DS-Ⅱ;(SP-坡向处理)SP-Ⅰ>SP-Ⅱ,而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排序结果除了 DS-密度处理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排序不同以外,其他处理措施的排序结果均相同。变形菌门在每个处理措施的土壤细菌门中均为最高,其中,(IC-套种处理)IC-Ⅰ>IC-Ⅱ;(DS-密度处理)DS-Ⅱ>DS-Ⅱ;(SP-坡向处理)SP-Ⅰ>SP-Ⅱ。酸杆菌门是除了变形菌门之外在土壤中发现的第二大细菌门类,其中(IC-套种处理)IC-Ⅱ>IC-Ⅰ;(DS-密度处理)DS-Ⅱ>DS-Ⅰ;(SP-坡向处理)SP-Ⅱ>SP-Ⅰ。

孙蕊[9](2017)在《两个樱桃品种幼树生长生理特性及对土壤适应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种植在黏壤土和沙土的布鲁克斯和美早两个樱桃品种幼树为试材,研究其在天津地区生长生理特性及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为两个樱桃品种的推广种植以及制定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观测项目有物候期,新梢、根系和叶片的生长,叶片解剖结构,色素含量,生理及光合特性指标。结果表明:布鲁克斯和美早樱桃幼树在天津地区3月8日左右萌动,3月23日左右展叶,11月中旬落叶。新梢年生长有1个高峰(5月);根系生长有2个高峰(4月和9月),新梢与根系呈交替生长。布鲁克斯的新梢生长量、叶面积极显着大于美早,而美早的叶片厚度和干径增长量显着高于布鲁克斯。布鲁克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美早品种,而美早品种的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布鲁克斯。两个品种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chl)含量无显着差异。种植在黏壤土中的樱桃新梢生长量、干径增长量、叶片厚度、叶面积、Pn、根系活力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种植于在沙土中的,而种植于沙土中的樱桃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C)、胞间CO2浓度(Ci)、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着或极显着高于黏壤土中的。布鲁克斯品种的类胡萝卜素(car)含量、E、C和Ci在沙土中种植时高,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在黏壤土种植时高,美早则均与之相反。两个品种的叶片厚度、叶面积、Pn和根系活力均为种植在黏壤土中高,根系中可溶性糖和MDA的含量均为种植在沙土中高。两个品种各指标的隶属函数平均值均为在黏壤土中大,在沙土中小。结论:布鲁克斯和美早两个樱桃品种幼树在天津地区的物候期、新梢生长规律基本一致,生理生化及光合特性存在一定差异。两个樱桃品种幼树在黏壤土和沙土中均能正常生长,在黏壤土中的生长表现更好。

吕文强,党宏忠,王立,党汉瑾,何修道[10](2016)在《黄土高原带状植被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异特征》文中指出为探究带状格局植被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在空间上的差异,选取我国黄土高原柠条和山杏两种典型的带状植物篱为研究对象,并对其060cm土层理化性质空间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柠条植物篱系统内各部位土壤容重、最大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差异显着(P<0.05);山杏植物篱系统与梯田土壤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差异显着(P<0.05);各部位间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因植物篱类型不同而分异明显。(2)两种带状植物篱系统土壤小团聚体(粒径0.252.00mm)和微团聚体(粒径<0.25mm)各部位分异显着(P<0.05),植物篱对粒径<2.00mm的水稳性团聚体空间分异产生明显影响。(3)两种带状植物篱土壤砂粒(粒径0.052mm)、粉粒(粒径0.0020.05mm)、粘粒(粒径<0.002mm)含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植物篱能改变砂粒、粉粒、粘粒的相对组成。(4)柠条植物篱系统内各部位土壤有机质表现为带内(3.57%、Ⅱ级)>带后(3.09%、Ⅱ级)>带间(2.72%、Ⅲ级)>带前(2.64%、Ⅲ级),且各部位间分异明显;山杏植物篱系统土壤有机质表现为带间(1.47%、Ⅳ级)>带内(1.41%、Ⅳ级),分异不明显;不同植物篱类型间有机质分异不同。(5)植物篱土壤砂粒和水稳性小团聚体与有机质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粉粒和粘粒与有机质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容重、水稳性大团聚体、微团聚体均与土壤有机质无明显相关关系。

二、土壤容重与杏生长和结果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容重与杏生长和结果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杏树鬃球蚧对野杏生长的影响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杏树鬃球蚧虫口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杏树鬃球蚧对野杏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杏树鬃球蚧对野杏光合作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修剪对杏树鬃球蚧虫口密度及野杏生长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杏树鬃球蚧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红梅杏林地降雨集流渗灌系统集流能力及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雨水集流技术
        1.2.2 有效降水量
        1.2.3 土壤水分对小降雨的响应
        1.2.4 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4.1 固原地区年降雨与小降雨时空分布特征
        1.4.2 研究区降雨特征及集流渗灌系统集流能力分析
        1.4.3 集流渗灌系统条件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4.4 安装集流渗灌系统对土壤水分及红梅杏各生长指标影响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田间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方案设计
        2.2.1 降雨量和集流量方案设计
        2.2.2 试验降雨量设计
        2.2.3 土壤水分测定方案设计
    2.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2.3.2 降雨量的测定
        2.3.3 土壤水分测定
    2.4 红梅杏生长指标测定
    2.5 数据采集与处理
第三章 固原地区年降雨与小降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3.1 研究区自然降雨特征分析
        3.1.1 固原地区多年降雨特征
    3.2 小降雨量年际变化规律
        3.2.1 各等级降雨量与降雨天数的变化规律
        3.2.2 小降雨突变分析
        3.2.3 降雨量周期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试验期间降雨分布及集流渗灌系统集流能力
    4.1 研究区降雨特征
    4.2 降雨集流系统的集流原理
        4.2.1 集流渗灌系统的集流量
        4.2.2 林冠截留量、截留率与降雨量关系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集流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研究
    5.1 集流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5.1.1 水平土壤水分运移的变化
        5.1.2 垂向土壤水分运移的变化
    5.2 集流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的一维分布
        5.2.1 土壤含水率的垂向分布规律
        5.2.2 土壤含水率的径向变化规律
    5.3 集流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的二维分布
        5.3.1 降雨后土壤水分的二维分布
        5.3.2 集流渗灌与地面灌溉土壤水分的比较
    5.4 集流渗灌条件下红梅杏的最小有效降雨量
        5.4.1 降雨量与湿润体体积的关系
        5.4.2 集流渗灌系统最小有效降雨量的确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集流渗灌系统初步效果评价
    6.1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
    6.2 株高的年增长量分析
    6.3 地径年增生长状况
    6.4 叶面积指数的变化
    6.5 两种状况下对红梅杏生长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氮肥运筹对土壤肥力及辣椒生长的影响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氮肥运筹
    1.2 氮肥运筹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3 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3.1 有机氮肥替代化学氮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3.2 水肥一体化减氮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3.3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4 氮肥运筹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1.4.1 有机氮肥替代化学氮肥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1.4.2 水肥一体化减氮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1.4.3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有机氮替代尿素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pH值变化特征
        2.2.2 土壤碱解氮变化特征
        2.2.3 土壤有效磷变化特征
        2.2.4 土壤速效钾变化特征
        2.2.5 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
        2.2.6 土壤容重变化特征
        2.2.7 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特征
    2.3 小结
第3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3.1.2 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
        3.1.3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辣椒产量
        3.2.2 辣椒果实品质
        3.2.3 土壤养分特征
        3.2.4 土壤pH和容重
        3.2.5 相关性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水肥一体化减氮对辣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4.1.2 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
        4.1.3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辣椒产量
        4.2.2 辣椒果实品质
        4.2.3 土壤养分特征
        4.2.4 土壤pH和容重
        4.2.5 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5.1.2 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
        5.1.3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辣椒产量
        5.2.2 辣椒果实品质
        5.2.3 土壤养分特征
        5.2.4 土壤pH和容重
        5.2.5 相关性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及萌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1 前言
    1.1 机收对蔗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小型机收研究进展
        1.1.1 机收对蔗糖产业发展的意义
        1.1.2 小型机收甘蔗研究进展
    1.2 机收对甘蔗产量的影响
        1.2.1 机收导致宿根蔗减产
        1.2.2 机收破蔸率
    1.3 机收农机农艺融合
        1.3.1 机收农机农艺研究进展
        1.3.2 适宜机收品种选育
    1.4 土壤紧实度对植物的胁迫
        1.4.1 土壤紧实度增加对植物的影响
        1.4.2 机收土壤压实对甘蔗的影响
    1.5 地下芽库研究进展
        1.5.1 地下芽库概念
        1.5.2 影响蔗芽萌发的因素
    1.6 内源激素对逆境的响应
        1.6.1 植物ZR、IAA和 IAA/ZR对逆境的响应
        1.6.2 植物GA3、ABA和 GA3/ABA对逆境的响应
    1.7 转录组技术及其在逆境胁迫的应用
        1.7.1 转录组技术
        1.7.2 甘蔗抗逆转录组分析
    1.8 研究目的意义
    1.9 研究技术路线
2 机收对宿根蔗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田间试验概况
        2.1.2 收获处理
        2.1.3 数据收集
        2.1.4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机收对甘蔗株高及整齐度的影响
        2.2.2 机收对宿根蔗产量的影响
        2.2.3 机收对甘蔗宿根力的影响
        2.2.4 机收对宿根蔗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3 讨论
        2.3.1 机收显着影响宿根蔗株高及整齐度
        2.3.2 机收导致甘蔗显着减产并降低宿根力
        2.3.3 机收对宿根蔗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4 小结
3 机收对宿根蔗发株基础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田间试验概况
        3.1.2 收获处理
        3.1.3 数据收集
        3.1.4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机收对宿根蔗成苗基础的影响
        3.2.2 机收对不同品种地下芽库构成的影响
        3.2.3 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萌发的影响
        3.2.4 地下芽库与宿根蔗发株成苗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机收对地下芽库数量的影响
        3.3.2 机收对地下芽库萌发率和成苗量的影响
        3.3.3 收获方式及品种交互作用对适宜机收品种选育的影响
    3.4 小结
4 收获前蔗茎纤维组分与机收破蔸率的相关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田间试验概况
        4.1.2 收获处理
        4.1.3 数据收集
        4.1.4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机收对不同部位蔗茎纤维组分的影响
        4.2.2 品种间近地端蔗茎纤维组分含量差异分析
        4.2.3 近地端蔗茎纤维组分与机收破蔸率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 土壤紧实度胁迫对蔗芽萌发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田间试验
        5.1.2 土壤紧实度胁迫下蔗芽成苗指标差异比较
        5.1.3 短期紧实度胁迫下YZ05-51的蔗芽萌发形态及生理特性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机收对不同品种地下芽库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5.2.2 土壤紧实度胁迫下的蔗芽萌发响应
        5.2.3 土壤紧实度胁迫下YZ05-51蔗芽萌发的形态差异及生理特征
    5.3 讨论
        5.3.1 紧实度胁迫下蔗芽内源激素变化
        5.3.2 紧实度胁迫下内源激素对蔗芽萌发的调控
        5.3.3 紧实度胁迫下蔗芽萌发特性
    5.4 小结
6 土壤紧实度胁迫下蔗芽萌发的RNA-seq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蔗芽RNA提取及质量分析
        6.2.2 测序结果统计
        6.2.3 Unigene组装及注释分析
        6.2.4 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6.2.5 土壤紧实度胁迫下蔗芽生长的关键基因鉴定
        6.2.6 关键基因荧光定量q RT-PCR检测
    6.3 讨论
    6.4 小结
7 结论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不同坡位山杏天然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坡位山杏生长情况比较
    2.2 山杏林不同坡位土壤物理性质
    2.3 山杏林不同坡位土壤化学性质
    2.4 不同坡位土壤物理性质相关性分析
    2.5 不同坡位土壤化学性质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6)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说明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栗钙土分布与形成研究进展
        1.2.2 栗钙土理化性质与水分运移特征研究进展
        1.2.3 栗钙土造林研究进展
        1.2.4 栗钙土土壤改良研究进展
        1.2.5 酵母提取物应用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与植被
    2.6 林业生态工程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
        3.1.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3.1.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
        3.1.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3.1.5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3.1.6 栗钙土造林苗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3.2 研究方法
        3.2.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研究方法
        3.2.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演变规律研究方法
        3.2.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研究方法
        3.2.4 造林技术试验布设
        3.2.5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响应的研究方法
        3.2.6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研究方法
        3.2.7 栗钙土造林苗木对造林技术响应的研究方法
        3.2.8 数据分析
    3.3 技术路线图
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4.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过程
        4.1.1 不同林龄间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碳酸钙含量变化
        4.1.2 钙积次生化过程垂直分布规律
        4.1.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与自然土壤碳酸钙含量相关性
    4.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
        4.2.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演变
        4.2.2 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2.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演变
        4.2.4 钙积次生化对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5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演变
    5.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特征的演变
        5.1.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湿润峰位移的演变
        5.1.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累积入渗量的演变
        5.1.3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率的演变
        5.1.4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入渗参数的模型建立
    5.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能力的演变
        5.2.1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量的演变
        5.2.2 钙积次生化过程中土壤碳酸钙含量与持水能力的模型建立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6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1 造林技术对土壤钙积次生化的抑制作用
    6.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2.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毛管孔隙度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2.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2.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容重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2.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含水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3.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pH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3.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3.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氮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3.4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总磷含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6.4 讨论与小结
        6.4.1 讨论
        6.4.2 小结
7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1.1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湿润峰位移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1.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累积入渗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1.3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入渗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2 栗钙土造林地土壤持水能力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7.3 讨论与小结
        7.3.1 讨论
        7.3.2 小结
8 栗钙土造林苗木生长情况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1 栗钙土造林苗木保存与生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1.1 苗木保存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1.2 苗木的生长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2 栗钙土造林苗木根系发育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2.1 苗木总根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2.2 苗木根表面积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2.3 苗木根尖数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3 栗钙土造林苗木叶水分特征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3.1 苗木叶水势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3.2 苗木叶含水率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3.3 苗木叶水分饱和亏对造林技术的响应
    8.4 讨论与小结
        8.4.1 讨论
        8.4.2 小结
9 结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崇礼太子城河上游灌草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异质性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灌草空间异质性研究进展
        1.2.2 国内灌草空间异质性研究进展
        1.2.3 国外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异质性研究进展
        1.2.4 国内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异质性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自然资源
    2.5 区域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1.1 研究目标
        3.1.2 研究内容
        3.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2 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
        3.2.1 外业调查
        3.2.1.1 调查区区域布设
        3.2.1.2 取样方法
        3.2.2 室内分析测试及指标计算
        3.2.3 数据分析处理
        3.2.4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灌草空间异质性
        4.1.1 灌草生物量的空间异质性
        4.1.1.1 不同海拔高度下灌草植被的生物量空间异质性
        4.1.1.2 不同坡度灌草生物量空间异质性
        4.1.1.3 不同坡位灌草生物量空间异质性
        4.1.2 灌草多样性空间异质性
        4.1.2.1 灌草重要值的空间异质性
        4.1.2.1.1 不同海拔下的灌草重要值变化
        4.1.2.1.2 不同坡度下的灌草重要值变化
        4.1.2.1.3 不同坡位下的灌草重要值变化
        4.1.2.2 灌草丰富度的空间异质性
        4.1.2.2.1 不同海拔下的灌草丰富度变化
        4.1.2.2.2 不同坡度下的灌草丰富度变化
        4.1.2.2.3 不同坡位下的灌草丰富度变化
        4.1.2.3 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异质性
        4.1.2.3.1 不同海拔下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变化
        4.1.2.3.2 不同坡度下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变化
        4.1.2.3.3 不同坡位下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变化
        4.1.2.4 Shannon-Wiener指数的空间异质性
        4.1.2.4.1 不同海拔下的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
        4.1.2.4.2 不同坡度下的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
        4.1.2.5 Pielou均匀度指数的空间异质性
        4.1.2.5.1 不同海拔下的Pielou均匀度变化
        4.1.2.5.2 不同坡度下的Pielou均匀度变化
        4.1.2.5.3 不同坡位下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
    4.2 土壤空间异质性
        4.2.1 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异质性
        4.2.1.1 不同海拔高度下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异质性
        4.2.1.2 不同坡度下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异质性
        4.2.1.3 不同坡位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异质性
        4.2.1.3.1 含水量
        4.2.1.3.2 土壤容重
        4.2.1.3.3 最大持水量
        4.2.1.3.4 毛管持水量
        4.2.1.3.5 毛管孔隙度
        4.2.1.3.6 总孔隙度
        4.2.2 土壤化学性质的空间异质性
        4.2.2.1 不同海拔高度下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异质性
        4.2.2.1.1 pH值
        4.2.2.1.2 有机质
        4.2.2.1.3 速效钾
        4.2.2.1.4 速效磷
        4.2.2.1.5 全氮
        4.2.2.2 不同坡度下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异质性
        4.2.2.2.1 pH值
        4.2.2.2.2 有机质
        4.2.2.2.3 速效钾
        4.2.2.2.4 速效磷
        4.2.2.2.5 全氮
        4.2.2.3 不同坡位下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异质性
        4.2.2.2.1 pH值
        4.2.2.2.2 有机质
        4.2.2.2.3 速效钾
        4.2.2.2.4 速效磷
        4.2.2.2.5 全氮
    4.3 灌草植被生物量、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4.3.1 灌草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相关关系
        4.3.2 灌草生物量与灌草多样性的相关关系
        4.3.3 灌草生物量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关系
        4.3.4 灌草生物量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关系
        4.3.5 灌草多样性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关系
        4.3.6 灌草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关系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灌草植被的空间异质性来源
        5.1.2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异质性来源
        5.1.3 灌草植被与土壤的空间异质性关系
    5.2 讨论
        5.2.1 适宜生长海拔
        5.2.2 适宜生长坡度
        5.2.3 适宜生长坡位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校内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致谢

(8)林下套种楠木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林下套种对人工林的影响研究
    1.2 林分密度对人工林的影响研究
    1.3 坡向对人工林的影响研究
2 研究地区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3.3 试验方法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4.1.1 不同套种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4.1.2 不同密度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4.1.3 不同坡向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4.2 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对杉木林冠层光环境的影响
        4.2.1 不同套种对杉木林冠层结构的影响
        4.2.2 不同密度对杉木林冠层结构的影响
        4.2.3 不同坡向对杉木林冠层结构的影响
        4.2.4 不同套种对杉木林冠层光辐射的影响
        4.2.5 不同密度对杉木林冠层光辐射的影响
        4.2.6 不同坡向对杉木林冠层光辐射的影响
    4.3 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生长及冠层结构的影响
        4.3.1 不同密度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生长的影响
        4.3.2 不同坡向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生长的影响
        4.3.3 不同密度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冠层结构的影响
        4.3.4 不同坡向杉木林冠层光辐射对林下楠木冠层结构的影响
    4.4 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对林下草本植物的影响
        4.4.1 不同处理对林下草本植物种类的影响
        4.4.2 不同处理对林下草本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4.4.3 不同处理对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4.4 不同处理对林下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4.5 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5.1 不同套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5.2 不同密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5.3 不同坡向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6 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6.1 不同套种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6.2 不同密度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6.3 不同坡向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7 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7.1 不同套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7.2 不同密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7.3 不同坡向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8 林下套种楠木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类群的影响
        4.8.1 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种类的影响
        4.8.2 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优势门、纲的影响
5 讨论
    5.1 林下套种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5.2 林下套种对杉木林冠层光环境的影响
    5.3 林下套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两个樱桃品种幼树生长生理特性及对土壤适应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甜樱桃的研究现状
        1.2.2 相关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特色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两个樱桃品种幼树在天津地区生长生理特性研究
        2.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两个樱桃品种幼树对不同土壤条件适应性的研究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两个樱桃品种幼树在天津地区生长生理特性研究
        3.1.1 物候期
        3.1.2 干径、新梢、叶片和根系的生长表现
        3.1.3 色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比较
        3.1.4 生理生化指标比较
    3.2 两个樱桃品种幼树对不同土壤条件的适应性的研究
        3.2.1 土壤条件对参试植物生长的影响
        3.2.2 土壤条件对樱桃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3.2.3 土壤条件对樱桃叶片色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3.2.4 土壤条件对樱桃生理指标的影响
        3.2.5 樱桃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各指标的隶属函数分析
        3.2.6 两个樱桃品种幼树对不同土壤条件下生长及生理的响应
        3.2.7 隶属函数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两个樱桃品种幼树在天津地区生长生理特性的研究
        4.1.1 物候期
        4.1.2 两个樱桃品种的生长表现
        4.1.3 参试品种的生理及光合特性
    4.2 两个樱桃品种幼树对不同土壤条件的适应性的研究
        4.2.1 不同土壤条件对参试品种生长、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4.2.2 两个樱桃品种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表现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10)黄土高原带状植被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选择和样方设置
    1.3 指标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带状植物篱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空间分异特征
    2.2 两种带状植物篱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空间分异特征
    2.3 两种带状植物篱土壤机械组成空间分异特征
    2.4 两种带状植物篱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异特征
    2.5 带状植物篱土壤因子间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四、土壤容重与杏生长和结果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杏树鬃球蚧对野杏生长的影响及其防治技术研究[D]. 令狐伟.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红梅杏林地降雨集流渗灌系统集流能力及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研究[D]. 马芳. 宁夏大学, 2021
  • [3]氮肥运筹对土壤肥力及辣椒生长的影响特征[D]. 蔡依林. 扬州大学, 2021(05)
  • [4]机收对宿根蔗地下芽库构成及萌发的影响[D]. 赵培方. 广西大学, 2020
  • [5]不同坡位山杏天然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全文替换[J]. 姚颖,刘建明,刘忠玲,温爱亭,吕跃东. 森林工程, 2019(06)
  • [6]典型栗钙土区工程造林地土壤钙积次生化及适宜造林技术探究[D]. 席沁.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7]崇礼太子城河上游灌草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异质性关系[D]. 彭栋.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林下套种楠木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D]. 王俊男.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1)
  • [9]两个樱桃品种幼树生长生理特性及对土壤适应性的研究[D]. 孙蕊. 天津农学院, 2017(08)
  • [10]黄土高原带状植被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异特征[J]. 吕文强,党宏忠,王立,党汉瑾,何修道. 草业学报, 2016(10)

标签:;  ;  ;  ;  

土壤容重与杏生长结果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