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大众媒体和技术传播

美国的大众媒体和技术传播

一、美国的大众传媒与科技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刘晓倩[2](2019)在《媒介融合视角下武汉科技传播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将武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公众科学素质提高是武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技传播是公众接触科技信息的主要途径,对于公众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意义重大。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对科技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不仅改变了公众的科技信息获取方式和媒介使用习惯,还提高了科技传播受众的地位、模糊了科技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在此情形之下,必须改变武汉科技传播覆盖范围有限且缺乏影响力与号召力的现状,调动整合全社会的科技传播资源、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建设起武汉的科技传播体系。近年来科技传播研究逐渐受学界关注,但在媒介融合视角下对科技传播体系进行研究的文献寥寥无几。国内学者对于媒介融合与科技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科技传播中的媒介融合研究、媒介融合趋势对科技传播的影响研究;科技传播体系研究领域的重点是农业、农村科技传播体系研究。国外学者对于科技传播体系的研究集中于主体资源、场馆资源等体系的建设,由此可见,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仍待完善。本文在以往学者对媒介融合及科技传播的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系统科学方法以及信息研究方法,对科技传播研究领域中媒介融合的内涵、科技传播体系的概念、结构及功能进行界定和分析;剖析媒介融合趋势下科技传播体系的主体、受众、媒介三者的变化,以及媒介融合为武汉科技传播体系建设提供的新思路;通过对武汉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目标与任务,政策环境、主体队伍、渠道建设等现状的分析,提出武汉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政策不够完善、主体结构单一且资金匮乏等问题;结合国外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经验指导及其对于武汉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启示,在媒介融合视角下,提出武汉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框架结构、平台搭建、运作机制等对策与具体建议。

周盛楠[3](2019)在《社交媒体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全面普及,大大降低了虚假信息的传播成本。相比准确报道,假新闻和谣言在社交网络上却能触及更多的人群、渗透更深,并且传播更快。故而,“事实核查”信息的出现和兴起对打击不实信息、向公众传递事实真相起了重要作用。基于此背景,考虑到微博、微信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大社交媒体平台。因此,本研究选择微博、微信这两大社交媒体平台,以包含“事实核查”信息的社交媒体账号在一定时间段内发布的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效果影响因素。通过文献梳理,并结合当下新媒体特性,界定了属于本研究的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三个层面及其测量指标体系,分别是受众接触关注度、受众反馈和再传播行为、受众认知及信任度,并提出了相关研究问题。最终,本研究以主题类型、呈现形式、原创与否、标题形态、信源、传播主体六个因素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受众接触关注度、受众反馈和再传播行为、受众认知及信任度三个层面的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探析。综合运用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对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受众接触、关注度的影响因素包括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标题风格、篇幅长度、受众的学历水平和社交媒体使用频率;受众反馈与再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标题风格和社交媒体使用频率;受众认知及信任度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交媒体使用频率、学历水平、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是否原创、信息来源、呈现形式、传播主体和链接广告。基于该研究结果,本研究在最后的对策建议上将从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内容设置和传播主体两个角度出发,并对个人社交媒体的使用进行讨论。内容设置上建议主题类型与公众日常高度相关、贴合网络热点,采用两三种呈现形式相结合,篇幅长度3-4屏为宜;传播主体上利用微博、微信平台聚合资源,建立专业事实核查队伍,增强传播力度。

王玮[4](2019)在《科技短视频知识传播可视化研究》文中认为科技发展不断推动国民经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个严峻问题就是受众认知与科技知识传播的不匹配。2018年武志勇在《中国教育报》上就提到过,人们对科技信息了解和理解远远落后于科技发展的速度。但当时的他将这一问题直接归结于传播媒介的科技传播水平不够。笔者在经过多平台多媒介考察发现,即便近年来传播平台的种类日益增多,科技传播渠道也不断丰富,但人们仍对科技知识认知不够和理解不了。例如凭借网络和智能手机两大优势崛起的短视频,拥有从2017年2.42亿人到2018年3.53亿人的用户规模,吸引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人民网等机构加入,展开对科技视频的大量传播,传播者除了上千的PGC用户外,还有近万个UGC用户加入科技传播行列,如此传播力度始终摆脱不了武丹老师曾经提出的“科技传播与人们需求错位”问题,很多研究者将这些问题归结于受众的教育水平和文化背景,但是笔者在对所有媒介中用户规模最大的短视频平台进行分析,发现平台上传播的绝大多数科技内容种类集中,且基本与当下科技发展水平脱轨,人们仍停滞在早期科技知识普及阶段,认知水平受到一定阻碍。为进一步探讨上述问题,笔者选取了科技短视频的诸多平台中PGC身份认证最多,并且拥有最为权威的中国几大科普机构入驻的短视频平台西瓜视频为主要研究平台,考察2017年8月-2018年8月一年期间搜索排名前五、粉丝量最高、点击量最大的三个用户,分别是科普中国、中国科普博览、科普大世界共504个短视频的内容可视化情况进行探索,尝试分析目前短视频中科技知识可视化程度是否能满足受众认知需求以及提炼相关问题。同时汲取朱述超在看待受众与信息可视化问题时的观点,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共抽取了32位访谈对象进行初步访谈,结合形式和内容的两章节的分析情况制作访谈提纲,尝试着探索科技短视频可视化知识塑造的意义与受众认知得来的意义是否相同或相似。不同于过往科技传播期刊杂志出版传播,本文更着重于探讨科技传播与受众认知二者之间协调程度,即便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关注到视频平台的可视化问题,但大多从平台日、月访问量等着手,很少有学者考察科技视频本身。本研究将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结合任悦和赵慧臣对于图像和可视化意义表达和产生过程的探索,分析科技类短视频科技知识传播时将从形式(媒介)、内容(知识)、意义(受众)三部分进行,并紧扣符号、语言、叙事、图像、修辞等理论以及可视化相关理论知识,试图窥探科技传播中受众对科技知识的认知情况,并聚焦当下短视频平台上科技传播方式,总结短视频中科技知识传播可视化形式、内容,并进一步分析科技知识经过可视化的方式传播意义如何实现的。

向梦丹[5](2018)在《《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研究(1926-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科学救国”的呼声响彻大地,国民科技意识逐渐增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批早期留学生回国后开展“科学化运动”、“科技下嫁”运动进行国民性改造,力求提高民众科学素养。民国政府“注重实用科学”的教育方针以及促进工业发展的条例和办法,在政策和制度上形成了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诞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的《良友》画报,虽非专门的科技期刊,但却始终以“开导民智”“普及教育”“发扬文化”为宗旨、以“做各界民众的良友”为定位积极进行科技传播。其科技传播先后经历了1926-1928、1929-1935、1936-1945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传播的内容主要以科技知识为主,辅以科技新闻信息、科技相关广告、科学精神观念,这些内容经编辑严格“把关”,采用中英结合报道的文本形式,不仅实际趣味、贴近生活,还富有极强的指导功能;在传播形式上,《良友》画报主要采用“有趣而优美的”图像来进行科技传播,通过新颖美观的版面编排、灵活多样的栏目设置以及浅显通俗的表达方式强化科技传播的效果。《良友》画报虽非专门的科技期刊,在科技传播上也存在着内容时效性薄弱、图片主观性太强等不足,但与同时期的科技期刊相比,因发行时间长、发行量大、发行范围广以及拥有广泛而固定的读者群,在民国科技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传播的科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对民众起到了科学启蒙的作用;它提倡的科学精神,批判了当时的封建迷信,提高了民众的科学素养;它作为民国科技传播大军中的一员,宣传了科学化运动,为国民性运动扫除了障碍。

何苗[6](2018)在《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研究》文中提出科技传播促进科技本身的延续、积累和发展,以此带动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实力。科技传播是科学技术知识在不同传播主体之间传递并向社会扩散的过程,新媒体时代媒介的互动性特质和网络化思维使科技传播呈现“围观”的效应,不论是新闻还是事件,不论是科普还是教育,不断增大且无法确定变量的庞杂信息迅速扩充到传播过程中,新媒体作为传递信息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的媒介平台,如何与科技传播对内容严谨求实的要求相适应?科技传播生态是否与自然生态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特征?将生态学思维中的关联性与整体性,动态性和平衡性的视角,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生态学角度把握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本质和特点,分析现实问题,剖析其根源,以期能够实现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动态平衡目标。本文综合运用跨学科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和历史与逻辑统一法,在系统、特征和现象三个方面比较归纳科技传播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生态相似性,同时以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为基础,构建了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理论基础。从科技传播的存在方式、指引方式以及最终应达到的具有伦理意向性的澄明之境三方面剖析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本质。从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动态性的角度出发,在明确自然生态与科技传播生态的生态相似性基础上,分析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复杂适应性、过程混沌性和整体涌现性等特征。从具体案例出发,探究新媒体时代媒介特征变化,在梳理媒介发展线索的同时,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考察,从群体、资源和环境三方面揭示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结构构成。在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理论建构的基础上,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三个方面剖析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生态失衡现状:从传播主体看,意见领袖的舆论导向失衡和信源、受众的传播偏向失衡造成主体偏差;从传播内容看,新媒体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互动性的特点带来的信息虚假、信息超载和信息落差是造成内容污染冗余的主要源头;从传播媒介看,“媒介娱乐化”的科技传播叙事,一旦媒体行为与道德相违背,传播动机和方式偏离应有的伦理规范,更容易偏离科技传播导向。剖析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失衡表现,相对应地从主体根源、媒介根源和环境根源三方面进行反思。在科技传播传播主体根源中,自然责任感的缺位,人文关怀的缺失和娱乐至死的偏颇是造成科技传播主体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传播者的多元化,受众缺乏理性批判,传受界融合的“主体间性”引起传播主体异化;新媒体平台的把关转换和弱化是传播主体对消息源控制能力的消减。在科技传播传播媒介根源中,技术对新媒体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发展带来了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互动性和全球化等特征,也有巨大的科技资源共享等机遇,但另一方面,技术的风险也可能使新媒体科技传播的风险失控。在科技传播传播环境根源中,从文化环境看,反思科学主义,解构科学的特权,保障公众和科学家之间的平等和沟通,才可能弘扬真正的科学精神;从社会环境看,不论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应用过程,还是在公众了解和认知科学技术的层面,风险社会的现状都促使科学技术本身的知识鸿沟和不确定性更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从监管环境看,监管机构分散,法律规定缺陷及行业自律局限等方面导致了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社会监管弱化。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平衡目标的实现是最终目的。基于此,主体的自律与基本素养,媒介自由与媒介秩序和环境优化与管理完善三个方面是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平衡目标可能实现的途径。

郝帅[7](2017)在《我国科普功能实现的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未来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科普功能的实现程度。实践表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普工作仍较为落后,跟不上创新发展的步伐,制约着我国的创新发展,我国科普功能的实现状况令人堪忧。如何解决我国科普功能实现中面临的问题,使科普功能良好实现,促进我国科普事业稳定繁荣发展,正是本文的立足点与出发点。通过对科普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对科普发展史的研究,探讨我国科普的功能,明确科普对于创新发展的作用。面对我国科普功能实现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我国的科普功能实现中各要素进行全面剖析,通过研究科普各要素的现状及问题,发现科普功能实现中各要素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各科普主体责任缺失,缺乏客体主体化意识;传播媒介缺乏创新性及适应性;科普受体缺乏积极性;以及要素间缺乏协同发展问题,最重要的一点的科普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种种问题导致我国科普功能尚未得到良好的实现。借鉴国外先进做法以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通过对制约科普功能实现的各要素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提出促进科普功能实现的策略。单独针对某具体要素提出解决对策,未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背离了促进科普功能实现的初衷,而科普事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覆盖范围广,是全社会各要素合力的结果。既然是系统性工程,就应该从整体基础上,发现各要素的关联性,采取联动性机制,这样才能促进科普功能地实现,从而提出促进我国科普功能实现的策略:(1)重新审视科普功能实现各要素的关系——建立有效联动机制;强化政府对其他科普主体的监督管理,避免各科普主体失范;加强科学家及大众传媒科技工作者的沟通与理解,加强两者的团结协作;建立科普主体与受体的有效反馈机制,树立全面发展意识,提高科普受体的参与积极性与自觉性,从而使科普功能得到更好的实现。联动机制的建立,可以使科普各要素相辅相成,彼此间建立起无形的纽带,使之达成一股合力,实现单一要素而达不到的效果。极大的节约了科普资源,使科普工作最优化。(2)推进科普产业化,注入多元资金投入。科普产业化,资金投入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科普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经费充足是科普功能实现的重要保障。(3)革新传播方法与内容,明确受体需求,紧紧抓住“互联网+科普”以及媒介融合的的新趋势,让更多的科普受体享受到更全面及时的科普资源。针对各项策略,文章中有具体的实施方法,以期从整体上解决绝科普功能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参与”,促进我国科普功能得以良好的实现。

洪静华[8](2016)在《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大众传媒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科技信息传播体制,公民社会和大众文化的形成对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气象科技信息及相关知识的大众化传播因此逐渐兴起。气象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与社会公众基本生活与安全密切相关,对社会生产生活也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科技史的角度出发,把气象科技信息的传播、大众媒体的发展与气象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系统考察气象科技信息在大众媒体兴起后的传播历程,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社会气象信息需求变化与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关系。本文重点考察了从晚清至21世纪初气象科技信息在大众媒体上的传播式、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的变化,探讨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的发展规律,总结传播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传播系统发展的动因和制约因素,提出优化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是阐述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系统的概念、结构与功能。包括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含义,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和特征,以及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三大功能。二是分析整理晚清至21世纪初我国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至变革阶段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我国气象事业和大众传播系统的发展概况以及社会气象信息需求变化,并详细阐述不同历史时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发展概况、特征以及传播效果。三是基于前文对各个历史时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概况的分析,总结其传播规律,整理和归纳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结构特征,包含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专业化,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多元化,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科学化。四是探究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演进的动因、制约因素及优化策略。首先分析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演进的动因,包含科技水平因素,环境因素,政策因素,进一步阐述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发展的制约因素,对比国外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的优化策略。本文通过回顾气象科技信息在大众媒体上传播的发展历程,重点研究不同历史阶段气象科技信息的传播内容、形式以及传播效果,总结分析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结构特征和系统演进的动因以及制约因素,进一步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对我国大众媒体上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提供有益的借鉴,更好地实现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服务于民、服务于国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支持。

于洋[9](2016)在《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传播的异化现象,是指媒体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违背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名误导受众,打着科学的旗号宣扬伪科学和反科学内容的传播活动。这种现象并不是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性而产生的问题,因而并不包括那些处在科学假说阶段尚不精确的科学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在历史上存在但后来被证伪的科学研究成果。开展科学传播异化研究需要利用的相关理论资源,包括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科学传播的异化现象具有隐蔽性、盲从性、功利性、长期性的特点。本文着重研究以下四种科学传播的异化形式:第一,科普专题节目中的神秘现象。第二,在科幻作品中出现伪科学情节。第三,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第四,科学新闻报道的片面性。我国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产生,可以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的角度剖析其原因。首先有来自传播主体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科技工作者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有些科学家认为科学传播不应属于科学家的职责,而应该由媒体来承担。另一方面,非职业科学家的科学传播人员由于专业背景限制,使得他们不可能对所有传播内容都做出准确的判断。公众经由媒体获得的科学知识,是媒体根据其主观倾向重新建构的知识,这与科技发展的真实情况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其次有受众方面的原因。受传统思维方式注重直观体验特点的影响,使得很多人对科学采取盲目崇拜的态度,给披着“科学”外衣的科学传播异化现象创造了相应的社会氛围。传统思维方式对知识体系强调经世致用,导致许多人缺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的能力。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心态和价值取向,也会助长科学传播的异化现象。此外,行业审查和主流舆论监督的缺位,也是导致科学传播异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最后还有科学教育方面的原因。由于应试教育对人才考核上偏重分数,缺乏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方法的考核,造成了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缺陷,使得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发生难以根绝。借鉴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观念和方法,可以提出解决科学传播异化问题的相应对策。首先应建立一支专业的科学传播队伍,这支队伍应包括各个领域的专家和从事科学传播的专业工作者,这些人应具备识别和防范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能力。其次,向大众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培养大众尤其是学生运用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解决一般社会问题的能力。为防止科学传播异化的发生,应建立科学传播的专业评估机制和问责机制。科学传播的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应该上升为一种道德情感,进而指导其科学传播实践。要从根本上杜绝科学传播异化现象,还需要建立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社会环境。媒体应担负起社会责任,培养大众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伦理观。应鼓励公众对科学传播异化现象进行监督和揭发,使整个社会形成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良好氛围。

许建华[10](2013)在《科技传播在和谐成都建设中的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科技传播是惠泽全民之事,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大众传媒以其快速、高效、传播面广和易于接受等特点,成为科技传播、科学普及的发动机,已逐渐受到各界广泛重视。本文通过考查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在和谐成都城市建设中的现状,思考其得失,为和谐成都,也为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中,大众传媒如何高效传播科技献计献策。科技传播在和谐成都城市建设中的现状分析为了确切掌握大众传媒科技传播成都城市建设中的真实状况,笔者以部分

二、美国的大众传媒与科技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的大众传媒与科技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媒介融合视角下武汉科技传播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2 媒介融合发展与科技传播体系构建的内在动因
    2.1 媒介融合的内涵及外延
    2.2 科技传播体系的概念、结构及功能
    2.3 媒介融合发展与科技传播要素的变化
3 武汉科技传播体系构建的形势、目标与任务
    3.1 武汉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形势
    3.2 武汉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
    3.3 武汉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任务和要求
4 武汉科技传播体系构建的现状及问题
    4.1 武汉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4.2 武汉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困境
5 国外实践经验对武汉科技传播体系构建的启示
    5.1 国外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经验分析
    5.2 国外实践经验对武汉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启示
6 武汉科技传播体系构建的策略与路径
    6.1 搭建基本框架
    6.2 优化内部结构
    6.3 打通各类资源
    6.4 实现资源共融
    6.5 建立运作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3)社交媒体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定义和研究范围界定
        (一)社交媒体
        (二)“事实核查”
        (三)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
    三、文献综述
        (一)“事实核查”文献综述
        (二)科技传播文献综述
        (三)传播效果理论综述
        (四)社交媒体传播效果文献综述
        (五)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文献综述
    四、研究框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框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第一节 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界定
    第二节 内容样本选择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样本的选取
    第三节 类目的操作化定义与建构
        一、主题类型
        二、信息呈现形式
        三、信息原创与否
        四、标题句式
        五、信息来源
    第四节 数据分析方法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相关回归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受众接触关注度与反馈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主题类型
        二、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呈现形式
        三、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标题句式
        四、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是否原创
        五、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信源
        六、传播效果测量指标的数据统计
    第二节 微博微信平台影响因素分析
        一、微博平台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二、微信平台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阅读量和留言量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研究问题
        一、问卷内容设计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受调查者基本信息分析
        二、受众对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接触、关注度分析
        三、受众对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反馈与再传播分析
        四、受众对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的认知及信任度分析
    第三节 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一、受众接触、关注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受众反馈与再传播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受众认知及信任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实践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实践建议与讨论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社交媒体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调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科技短视频知识传播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问题提出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对象
    (六)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
二、科技短视频中知识传播可视化形式分析
    (一)静态图表的动态呈现
    (二)图表文字的显性表达
    (三)图表图形的符号结构
    (四)本章小结
三、科技短视频中知识传播可视化内容构建
    (一)可视化内容的构成分析
    (二)可视化对象间的关系分析
    (三)本章小结
四、科技短视频可视化知识的受众解读
    (一)受众对当下可视化的科技知识满意程度
    (二)受众对可视化知识的图解认知
    (三)本章小结
五、结语
    (一)推陈出新推动科技知识呈现形式创新
    (二)与时俱进与当下先进科技知识相接轨
    (三)合理规划和受众认知实际情况相结合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5)《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研究(1926-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良友》画报的研究
        1.2.2 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
        1.2.3 关于《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良友》画报发展历程及其科技传播概况
    2.1 《良友》画报的发展历程
        2.1.1 画报的诞生及发展
        2.1.2 《良友》画报的创办及发展
    2.2 《良友》画报科技传播概况
        2.2.1 社会环境
        2.2.2 宗旨定位
        2.2.3 时段分析
    本章小结
第3章 《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的内容
    3.1 科技传播内容概况
    3.2 科技传播内容构成
        3.2.1 科学技术知识
        3.2.2 科技新闻信息
        3.2.3 科技相关广告
        3.2.4 科学精神观念
    3.3 科技传播内容特色
        3.3.1 普及知识为主
        3.3.2 中英结合报道
        3.3.3 贴近生活生产
        3.3.4 选材实际趣味
    本章小结
第4章 《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的形式
    4.1 以图为主图文并茂
    4.2 版面编排新颖美观
    4.3 栏目设置灵活多样
    4.4 表达方式浅显通俗
    本章小结
第5章 《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的影响与意义
    5.1 《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的不足
        5.1.1 内容时效性薄弱
        5.1.2 图片主观性太强
    5.2 《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的影响
        5.2.1 从受众自身看其影响
        5.2.2 从发行状况看其影响
        5.2.3 从民众反响看其影响
    5.3 《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的意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审视
    2.1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界说
        2.1.1 新媒体的界定
        2.1.2 科技传播的概念
        2.1.3 科技传播生态的内涵
    2.2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何以必要
        2.2.1 生态学理论发展的现代意蕴
        2.2.2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生态隐喻
        2.2.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社会基础
    2.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何以可能
        2.3.1 时代特征:新媒体的时代发展
        2.3.2 理论基础:媒介技术哲学的延伸
        2.3.3 环境依赖:风险社会的科技传播生态
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理论构成
    3.1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本质特征
        3.1.1 科技传播的存在方式:展现和解蔽
        3.1.2 科技传播的指引方式:从空虚意向走向充实意向
        3.1.3 科技传播的澄明之境:伦理意向性
    3.2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分析
        3.2.1 科技传播生态的复杂适应性
        3.2.2 科技传播生态的过程混沌性
        3.2.3 科技传播生态的整体涌现性
    3.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结构:以雾霾事件为例
        3.3.1 雾霾事件回顾及社会认知过程
        3.3.2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群体
        3.3.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资源
        3.3.4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环境
4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失衡的现状剖析
    4.1 传播主体导向偏差
        4.1.1 意见领袖的舆论导向失衡
        4.1.2 信源和受众的传播偏向失衡
    4.2 传播内容异化表现
        4.2.1 信息虚假的网络谣言
        4.2.2 信息超载的选择泛滥
        4.2.3 信息落差的“数字鸿沟”
    4.3 传播媒介生态失衡
        4.3.1 媒介生态位重叠的同质化恶性竞争
        4.3.2 “媒介娱乐化”的科技传播叙事
        4.3.3 风险社会的媒介呈现
5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失衡的根源反思
    5.1 科技传播主体根源
        5.1.1 科技传播主体的伦理失范
        5.1.2 科技传播主体的异化
        5.1.3 科技传播主体把关缺失
    5.2 科技传播媒介根源
        5.2.1 技术对新媒体的影响
        5.2.2 新媒体自身的技术困境
        5.2.3 媒介的风险隐患
    5.3 科技传播环境根源
        5.3.1 科学主义反思
        5.3.2 风险社会存在
        5.3.3 社会监管弱化
6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平衡目标
    6.1 主体自律与基本素养
        6.1.1 发挥主体自律精神
        6.1.2 提升受众科学素养
    6.2 媒介自由与媒介秩序
        6.2.1 媒介伦理:实践中“善”的德行
        6.2.2 媒介融合: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6.2.3 媒介控制:自由与责任同在
    6.3 环境优化与管理完善
        6.3.1 风险社会责任
        6.3.2 健全监管过程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我国科普功能实现的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线
第二章 科普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科普的相关概念界定和所运用理论
        一、科学
        二、科学素养
        三、科普的起源及内涵
        四、科普所运用的传播理论
    第二节 科普的发展概述
        一、西方科普发展概述
        二、中国科普发展概述
    第三节 科普的功能
        一、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增加国家科技竞争力
        二、培育科学志向和科学理想,启迪科学思想,培养科技后备军
        三、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及创新发展
        五、促进科学自身发展
        六、提升生态意识,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章 我国科普功能实现的相关要素分析
    第一节 主体要素分析
        一、政府
        二、科学家及科技工作者
        三、科技新闻记者
        四、大学和科研机构
        五、企业
        六、社区
    第二节 受体要素分析
        一、未成年人
        二、农民
        三、社区居民
        四、城镇劳动者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
    第三节 科技传播媒介分析
        一、大众传媒科技传播
        二、科普基础设施
第四章 优化我国科普要素,提升我国科普功能实现的对策
    第一节 重新审视科普功能实现各要素的关系——建立有效联动机制
        一、加强政府对其它科普主体的引导,监管,强化强制力及约束力
        二、强化科学界与科技新闻记者的交流沟通
        三、加强受众对科普主体的反馈,建立新型的主受体关系
        四、树立全面发展意识
    第二节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
        一、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吸引社会各界投资
        二、推进科普产业化,注入多元资金投入
    第三节 革新传播方法与内容
        一、明确受体需求,由“重内容”转变为“重受众需求”
        二、紧紧抓住“互联网+科普”以及媒介融合的的新趋势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系统的概念、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诠释
        一、科技传播的内涵与发展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含义
        三、大众传播视域下的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
    第二节 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一、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的主体
        二、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的内容
        三、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的受众
        四、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媒介
    第三节 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功能
        一、服务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满足大众生活需求
        三、提升公众气象科学素养
第二章 晚清与民国时期我国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与发展(1840—1948)
    第一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我国气象事业发展与媒介系统的完善
        一、气象事业的萌芽与近代化实现
        二、大众传播系统的完善
        三、社会气象信息需求变化
    第二节 晚清时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1840—1911)
        一、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初步形成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社会效应
        三、晚清时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民国时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1912—1948)
        一、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发展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效率与效益提升
        三、民国时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建国至21世纪初我国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的完善与变革(1949—2012)
    第一节 建国至21世纪初我国气象事业发展与媒介系统演进
        一、气象事业发展与气象科技信息供给能力提升
        二、现代媒介传播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三、现代社会气象信息需求变化
    第二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时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1949—1977)
        一、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构建与完善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效果分析
        三、本阶段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气象科技信息传播(1978—2012)
        一、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方式与途径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效率与效益分析
        三、本阶段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结构特征
    第一节 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专业化
        一、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媒介的专业化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主体的专业化
    第二节 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多元化
        一、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内容的丰富度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媒介的多元化
        三、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受众的多元化
    第三节 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科学化
        一、传统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单向度、层级性
        二、现代气象科技信息传播:交互性、跨媒体交叉性
        三、微博、微信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双向性、去中心、碎片化
第五章 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演进的动因、制约因素及优化策略
    第一节 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演进的动因分析
        一、科技水平因素
        二、环境因素
        三、政策因素
    第二节 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系统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
        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队伍建设体系有待完善
        三、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四、违规传播气象科技信息行为较普遍
        五、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机构建制体系不完善
    第三节 国外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的先进经验—以气象科普为例
        一、气象科普机构的多渠道建制
        二、气象科普内容
        三、气象科普的规划与政策
        四、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五、气象科普活动的推广
        六、气象科普的学科建设
    第四节 气象科技信息大众传播的优化策略
        一、创新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形式
        二、丰富气象科技信息传播内容
        三、完善气象科技信息传播队伍建设
        四、完善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法规体系的构建
        五、健全气象科技信息传播机构建制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科学精神问题研究综述
        1.2.2 科学传播问题研究综述
        1.2.3 传播异化问题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对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理论分析
    2.1 科学传播异化的相关概念
        2.1.1 什么是科学精神
        2.1.2 什么是科学传播
        2.1.3 科学传播异化的界说
    2.2 科学传播异化研究的相关理论资源
        2.2.1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
        2.2.2 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
        2.2.3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2.3 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基本特点
        2.3.1 形式上的隐蔽性
        2.3.2 受众的盲从性
        2.3.3 媒介的功利性
        2.3.4 存在的长期性
3 从异化理论视角看科学传播异化的表现形态
    3.1 科普节目和读物中的神秘描述
        3.1.1 未解之谜的神秘化
        3.1.2 缺乏科学思想方法的猎奇叙事
        3.1.3 宣扬反科学的思维方式
    3.2 科幻作品中出现伪科学情节
        3.2.1 缺乏科学依据的随意幻想
        3.2.2 违背科学的价值观念
        3.2.3 以“科学”的形式展现巫术
    3.3 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
        3.3.1 产品宣传不符合科学原理
        3.3.2 特异效果未经过科学论证
        3.3.3 隐匿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3.4 科技新闻报道的片面性
        3.4.1 只报道科技成果正面作用而不报道负效应
        3.4.2 为追求新闻效果而片面夸大科研成果价值
        3.4.3 回避相关社会矛盾和争议
4 从社会建构论视角看科学传播异化产生的原因
    4.1 传播主体方面的原因
        4.1.1 科学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4.1.2 大众媒体工作者的原因
    4.2 传播受众方面的原因
        4.2.1 唯科学主义观念的影响
        4.2.2 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心态的影响
    4.3 科技监管的缺位
        4.3.1 行业审查的缺位
        4.3.2 主流舆论监督的缺位
    4.4 科学教育带来的问题
        4.4.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节
        4.4.2 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缺陷
5 借鉴媒介理论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可能路径研究
    5.1 为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提供保障
        5.1.1 构建专业的传播队伍
        5.1.2 建立科学传播主体间的整合机制
        5.1.3 完善科学传播的评价激励机制
    5.2 科学教育在防止科学传播异化中的作用
        5.2.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
        5.2.2 加强科学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
    5.3 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媒体人的责任意识
        5.3.1 科学传播的专业评估机制
        5.3.2 针对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问责机制
        5.3.3 科学传播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养成
    5.4 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社会环境
        5.4.1 科学传播主渠道的引导作用
        5.4.2 社会舆论的评价和监督作用
        5.4.3 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
        5.4.4 建构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文化氛围
6 结语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科技传播在和谐成都建设中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科技传播在和谐成都城市建设中的现状分析
    1.成都市民的科技素养普遍不高
    2.大众传媒并未充分发挥其传播科技知识的功能
    3.不同的群体对科技知识内容的选择侧重点有所不同
    4.市民普遍认识到科技知识的传播对城市建设很有好处
    5.对市民学习科技知识的态度满意度总体不高
发挥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在和谐成都城市建设中作用的对策
    1.成都市政府应重视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重要作用, 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建立长效机制, 鼓励地方媒体大力传播科技知识, 并给予政策支持
    2.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要全面创新, 立足本土、贴近民生, 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特点
    3.媒体、科技界和市民三方有效互动, 增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效果

四、美国的大众传媒与科技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媒介融合视角下武汉科技传播体系构建研究[D]. 刘晓倩.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3]社交媒体科技类“事实核查”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 周盛楠.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4]科技短视频知识传播可视化研究[D]. 王玮.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5]《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研究(1926-1945)[D]. 向梦丹. 湖南大学, 2018(06)
  • [6]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研究[D]. 何苗.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6)
  • [7]我国科普功能实现的要素研究[D]. 郝帅.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8]大众传播视域下气象科技信息传播研究[D]. 洪静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2)
  • [9]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D]. 于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10]科技传播在和谐成都建设中的现状与对策[J]. 许建华. 青年记者, 2013(05)

标签:;  ;  ;  ;  ;  

美国的大众媒体和技术传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