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对当代展览设计的启示

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对当代展览设计的启示

一、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对当代展示设计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王彦霖[1](2021)在《剧场与复象 ——基于安托南·阿尔托的戏剧理论研究的实验性舞台空间设计》文中研究表明

刘昕垚[2](2021)在《中国传统纹样图案在展示空间中的多维化表达及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展示设计的飞速发展已经势不可挡,而作为我国各个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传统纹样符号,则在独具风格的中国展示设计中体现出重要价值及意义。而如何将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并发扬优秀的灵魂与精髓,是我国设计师首先思考的时代命题。文章分五部分对论文进行阐述。第一章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等。第二章阐述了相关理论概念。首先论述了中国传统纹样图案与展示空间的基本内涵,并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构图、造型角度探索中国传统纹样对展示设计的影响,总结出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对我国展示设计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推动我国展示设计个性化发展的立足之本。第三章主要研究如何将多维化概念引入展示空间并探索其应用方法,目的在于将展示空间的信息以多维度的展示方式传递给受众,让受众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心理等多方位的感官体验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第四章对展示空间中传统纹样图案的创新应用进行深入探讨,选取国内外展示空间中传统纹样图案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借助数字媒体艺术以及现代设计中的新理念,将传统纹样图案进行创新性转化,使其符合现代审美要求,将民族文化深厚的精神内涵与现代展示相结合,使其走向国际化与创新化。并且以全新的形式面向大众,引起观众的共鸣,达到深化观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并有效传承和发扬我国优良文化精神的目的。第五章实践例证,以研究生毕业设计《“满绣”荷包刺绣工艺与纹样展》为例,以满族荷包刺绣中传统吉祥纹样作为基本设计素材,并在展示空间中以多维度的设计语言对其进行表现,注重元素与理念的创新,创造出符合满族文化的创新性展示空间。经过实践研究可知:多维化与创新型传统纹样图案同传统文化融入展示空间是展示设计专业中重要的可行性实践方法,通过深入挖掘与提炼民族的文化基因并对其进行提炼,并且融入现代元素与理念,使得展示空间可充分向受众传递文化内涵,创建中国现代展示空间表达的新风貌。

曹斌华[3](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李添[4](2021)在《基于环境心理学理论的公共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以孝义市民俗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时代发展所带来的进步让公众的生活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有较大的变化,公众开始逐渐注重关于自己内在的需求。伴随着这种进步,公众在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也开始浮现:网络交流的繁盛使得公众更愿意在虚拟空间中度过一个“独处”时光,公众彼此之间,公众与空间环境之间的交流变得生疏,同时技术的变革与新观念的出现,让传统的公共展示空间对于公众需求的满足变得局限,公众开始关注空间中的各种体验以丰富“观展”流程。这就要求公共展示空间需要针对这些新的现象而做出一定调整,这是顺应时代发展也是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本文尝试用环境心理学对空间环境的分析方法将公共展示空间的设计元素进行拆分,将公共展示空间环境心理需求分为环境认知的构建、环境安全感的构建以及环境舒适度的构建三个部分,并通过国内外公共展示空间的文献与案例,以及各层次观众对基于环境心理学相关设计要素的重视度调研加以佐证。最后将基于环境心理学理论的设计要素与公共展示空间的设计相结合,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流程:首先根据前期的策划确定设计主题与定位;再于设计执行阶段分析与构建环境认知相关的设计内容,包括组织空间功能与层次、叙事与表达方式、环境氛围的营造;以及分析与环境安全感、舒适度相关的设计内容即人体工学与尺度的应用,最终整合流程形成完整设计。

张铭隽[5](2021)在《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研究(1949年-2019年)》文中研究指明一门成熟的学科必然拥有一套完整的运作系统,这个系统内除了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外还应当对其历史有一份真实的、客观的、描述完整且权威可信的梳理。本文将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首先是上海解放初期对新式教育的初步探索,研究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起至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上海设计教育在经过政府对上海地区的民办、公办设计教育机构统一规划和管理后而形成的较为完整并具有强烈的现代色彩的工艺美术体系。其次是对文革初期的上海设计教育和上海文革期间的两种主要教学模式以及文革末期上海设计教育进行讨论,发现虽然上海的设计教育秩序在此时已经完全被打乱了,但它并没有停滞,而是换了一种依附于“七二一大学”和“半工半读学校”的形式存在。再者是对上海设计教育在改革开放时期,1977年高考恢复至1999年上海高校扩招的这二十多年期间,上海设计教育随着上海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以及国外“三大构成”课程的引入对上海设计教育的恢复、转型和发展的帮助。最后,针对二十世纪信息时代加速发展时上海设计教育在面对新时代、新环境、新目标所做出来的前所未有改变。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以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两条技术路线相结合,通过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田野考察法、文献研究法、相关分析法等方法,以科学、客观、严谨的态度对这70年期间上海设计教育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体制、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事实出发系统的探讨上海设计教育发展脉络和目的,通过对其间演变规律提出新的建议和想法从而形成一份可靠、可考、客观、严谨、真实的新材料。

李峰[6](202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前工业时代的产物,由于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变革,“非遗”在现代社会面临岌岌可危的生存境遇。但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工业革命给现代人所带来的精神危机与社会危机,中国与日韩等东亚国家对自身文化处境的焦虑尤其日益凸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非遗”对于个人在现代性的处境以及国族文化身份的建立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展示作为文化重构与传播的重要手段,是“非遗”在当代社会的“出场”方式之一。但目前的“非遗”展示面临着众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传统博物馆以“物”为中心的展示机制过于单一而造成“非遗”展示与社会现实的脱节,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脱节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反思当下国内博物馆的“非遗”展示及其研究的基础上,围绕“非遗”这一展示主体的功能与特点,将叙事学引入展示的研究中,以此展开对“非遗”展示理念与方法论的探讨。首先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非遗”所处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从而指出“非遗”作为展示主体的“非物质性”以及无文字、非线性等特征,并探讨了“非遗”所包含的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人与文本、文本与文本等多方面的关系。正因为“非遗”所处的地位与其“活态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传统博物馆中单一的、针对“已死”文物的展示体制无法满足“非遗”“活态性”、复合性展示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叙事学方法的引入,借鉴了叙事学中对文本内各要素及其所处原境的共时性研究方法,来探讨如何实现对“非遗”中人、事、物等各方关系的构建及其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对叙事视角、内部结构的分析,来确定“非遗”展示中包括策展人、传承人、观众、原境在内的多元的视角,以及叙事者与观众之间双向、开放的叙事结构。通过对比小说、电影等叙事媒介,来确定展示这一叙事媒介的“实体空间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如何在展示空间“弱强制性”的特征中实现叙事的连续性,指出叙事的连续性是确保“非物质性”出场的重要条件。通过对“非遗”展示中叙事时间概念的分析,对比得出“非遗”叙事中的时间概念与现代社会中所指向的时间概念之间的差异,从而分析前工业时代的旧文化体系与现代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指出现代文化中清晰、标准、理性的展示方式与“非遗”混沌、模糊、非理性的文化特性之间的内在冲突。本文的落脚点是如何建立好现代观众与旧文化体系之下的“非遗”之间的联系,完成“非遗”中的“非物质”因素的“出场”,最终实现“非遗”对于个体记忆与国家、民族文化身份构建的时代意义。在确定“非遗”中的“非理性”因素的同时,重新定义了观众在展示中的角色并指出观众的感性体验是“非遗”展示中叙事的切入点。通过叙事角色对观众的情感的代入,现场连续性场景对观众想象的引导,以及展览中各叙事要素的统一来实现观众在观展过程中完整的叙事体验。在对“非遗”展示叙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展示需求与策略,指出当下博物馆的“三部一室”的展示制度对“非遗”展示的制约,以及策展人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所致力于的展陈叙事研究并不能给出一个展示的准则,而是通过关系的研究让展示者/策展人注意到这些在传统的展示中没有被发现的要素和关系,通过设计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使“非遗”展示设计能够超越沿袭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单一而陈旧的展示方式,以便更充分地实现“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与价值。

刘秀娜[7](2021)在《博物馆展览中情境的剧场化研究》文中提出

赵艾茜[8](2021)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服装设计领域中,设计表象化倾向日益凸显,成为研究者和设计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近年来的美学和设计学相关研究中,设计东方学的观念成为热点问题。道家美学源于老、庄的哲学思想,其主要特征为重玄思、尚自然、主意象,不仅奠定了中国艺术精神和古典美学品格的基调,而且对现代服装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基于老、庄着作的经典文本,归纳道家美学风格及其服饰美学风格,并对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的表现形式、具体案例、流行原因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总结,以期为上述问题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论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进行概述,基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分析本文的研究意义。通过梳理数据库的文献记录,从美学、设计美学、服装设计方面的着作和学术论文分别进行整理,评述本论文的研究现状并总结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以及方法,完成研究技术路线,并对研究范围与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依据老、庄着作中的文本,结合文本的原文与古今经典注释注译,分析道家思想中以“无”为美、以“淡”为美、以“自然”为美的美学风格、探讨道家所主张的服饰美学风格,如“被褐怀玉”、“解衣般礴”、“气韵生动”等理念,并从极简化设计手法、可持续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意境营造三个方面,归纳总结道家美学为现代服装设计带来的启示意义。第三章主要探析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表现,以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廓形、色彩、面料、图案四大要素为基点,依据国内外的设计作品案例,分别从“形神统一”的廓形设计、“素雅淡泊”的色彩设计、“朴拙自然”的面料设计、“虚实相生”的图案设计四个方面展开进行分析。第四章根据国内外服装品脾案例,探析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设计师对于道家美学元素的设计应用以及对道家美学风格的营造。选取国内服装品牌无用、盖娅传说,国外品牌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分别对应道家美学中的“自然无为”、“境生象外”、“大象无形”、“无色之美”的美学理念,进一步总结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的表现形式和应用特点。第五章深入探析了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流行的原因,主要从社会发展、文化因素、大众审美的角度出发,具体涉及消费主义盛行、文化复兴热潮、服装审美变迁三个方面,对影响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流行的原因进行总结。第六章依据现代服装设计理论,从道家美学理念及美学风格中汲取设计灵感,完成相应的服装设计实践,主要包括系列的设计灵感阐释、效果图与打版图、制作过程说明以及最终的成衣效果展示。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研究认为:在文化自信与多元化审美时代背景下,道家美学介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对设计师的设计创作及设计风格,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应用原则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有助于丰富设计语义、提升设计的文化质感和文化自信。

宋哲琦[9](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于湾[10](2020)在《身体·媒体·戏剧 ——基于知觉·实验的创作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与科技的持续创新,人们的思维观念已进入一个动态多维、富于弹性的开放领域,建筑设计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语汇。一方面,建筑设计前所未有地拥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创新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问题——有些建筑设计正由于视觉的偏好而出现一些与城市发展不和谐的因素。鉴于此,本次研究期望达到的目标首先是整合新时代和新文化背景下的多种因素,将其应用到设计研究中,另外尝试将实验性的创作方法与感性的知觉体验结合,使得最终的研究成果既含有时代的符号意义,又能够丰富“知觉”的理论含义。本文受到迪勒与斯科菲迪奥跨学科交叉设计的启发,从身体、媒体、戏剧三个方面对建筑的创作方法进行了实验性探索。前四章除了对身体与建筑空间、媒体与建筑空间、戏剧与建筑空间进行相关理论与建筑实践的系统剖析以外,在研究过程中,还时刻含有对“知觉”的关照。最后,将研究中新的见解与方法融入进毕设创作中,以“日常之屋”为课题,用实验性的手法进行了创作实践。

二、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对当代展示设计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对当代展示设计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传统纹样图案在展示空间中的多维化表达及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1.1.2 大众对于传统图案的审美与情感诉求
        1.1.3 展示设计的时代需求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案例分析法
        1.3.3 跨界研究法
        1.3.4 总结归纳法
    1.4 研究框架
    1.5 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中国传统纹样图案与展示设计的理论概述
    2.1 中国传统纹样图案的概念
        2.1.1 中国传统纹样图案的基本内涵
        2.1.2 中国传统纹样图案分类
        2.1.3 中国传统纹样造型的特点
    2.2 展示空间设计的概述
    2.3 中国传统图案对展示设计的影响
        2.3.1 中国传统思维观念对展示设计观念的影响
        2.3.2 中国传统的构图方式对展示设计布局的影响
        2.3.3 中国传统纹样造型对展示设计外型的影响
    2.4 传统纹样图案融入展示设计的重要性
        2.4.1 提升民族文化认同
        2.4.2 现代语境下对本土传统文化进行开发
    2.5 中国传统纹样图案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2.5.1 中国传统纹样图案在展示空间中应用现状
        2.5.2 中国传统纹样图案在展示空间中应用前景
第3章 中国传统纹样图案在展示设计中的多维化表达
    3.1 多维化概念引入展示空间的理论依据
        3.1.1 多维化设计基本内涵
        3.1.2 引入的时代背景
        3.1.3 多维化表达引入展示设计的基本原则
    3.2 展示空间中的多维化表现形式
        3.2.1 空间维度下表现形式
        3.2.2 时间维度下的自然与文化体验
        3.2.3 多维化的科技手段
        3.2.4 多维化的感官体验
    3.3 中国传统纹样图案在展示设计中的多维化应用方式
        3.3.1 传统纹样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3.2 传统纹样图案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3.3.3 传统文化图案在视觉环境中的应用
        3.3.4 传统纹样图案在情感中的应用
第4章 中国传统纹样图案在展示设计中的多维化创新应用
    4.1 展示空间中的传统纹样创新遵循的形式美规律
        4.1.1 对比调和
        4.1.2 节奏韵律
        4.1.3 对称均衡
    4.2 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法
        4.2.1 夸张变形
        4.2.2 异质同构
        4.2.3 解构与重组
    4.3 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法
        4.3.1 展示结构创新
        4.3.2 展示道具造型创新
    4.4 科技手段创新应用方法
    4.5 精神内涵创新应用方法
    4.6 小结
第5章 实际案例——以满族荷包刺绣纹样展示空间设计为例
    5.1 项目情况及项目分析
        5.1.1 满族荷包文化的源流及现状
        5.1.2 满族荷包纹样艺术特色及刺绣技法
    5.2 展示空间中满族荷包纹样创新表达方法
        5.2.1 东北满族纹样符号提炼
        5.2.2 展示空间中满族荷包刺绣纹样现代化创新设计
        5.2.3 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突破
    5.3 展示空间中满族荷包刺绣纹样多维化应用方法
        5.3.1 多维化的空间应用
        5.3.2 多维化的时间体验应用
        5.3.3 多维化的视觉环境应用
        5.3.4 感官体验与氛围营造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环境心理学理论的公共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以孝义市民俗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理论背景简述
    1.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2.4 研究方法
    1.3 课题研究现状
    1.4 研究框架
2.环境心理学与空间设计
    2.1 环境心理
    2.2 环境心理学理论简述
    2.3 空间设计与环境心理学的关联
    2.4 公共展示空间的形式
    2.5 公共展示空间的介质性
        2.5.1 作为物的介质
        2.5.2 作为体验的介质
    2.6 公共展示空间体验的多样性
3.基于环境心理学理论公共展示空间设计要素分析
    3.1 知觉层面设计要素分析
        3.1.1 视觉相关设计要素
        3.1.2 听觉相关设计要素
        3.1.3 触觉相关设计要素
    3.2 认知层面设计要素分析
        3.2.1 主题带入感相关设计要素
        3.2.2 文化艺术感相关设计要素
        3.2.3 个性潮流感相关设计要素
    3.3 环境安全感设计要素
        3.3.1 空间的导向与指引
        3.3.2 特殊群体的安全感
    3.4 环境舒适度设计要素
        3.4.1 不同人群的心理特征
        3.4.2 物理环境
        3.4.3 情绪因素
4.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公共展示空间设计要素调查分析
    4.1 调查问卷
    4.2 调研目的与方法
    4.3 调研实施情况
    4.4 知觉层面设计要素重要度分析
    4.5 认知层面设计要素重要度分析
    4.6 安全感层面设计要素重要度分析
    4.7 舒适度层面设计要素重要度分析
    4.8 调查结论
5.基于环境心理学理论的公共展示空间设计方法与思路
    5.1 展示主题与定位
        5.1.1 确定主题
        5.1.2 突出核心内容
    5.2 空间功能与层次
        5.2.1 确定空间功能的分布
        5.2.2 确定空间层次的划分
        5.2.3 空间类型与心理
    5.3 叙事与表达
        5.3.1 空间递进的叙事与表达
        5.3.2 视觉元素的叙事与表达
        5.3.3 展览道具的叙事与表达
        5.3.4 展示手段的叙事与表达
        5.3.5 展品的叙事与表达
    5.4 空间氛围营造
    5.5 人体工学与尺度
        5.5.1 物理空间与尺度
        5.5.2 心理空间与尺度
        5.5.3 展品与空间尺度
        5.5.4 展品与道具尺度
        5.5.5 无障碍设计
6.探索与实践——以孝义市民俗馆为例
    6.1 场地分析
    6.2 基于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的孝义市民俗馆设计
        6.2.1 展示主题与定位
        6.2.2 空间功能层次的划分
        6.2.3 展览空间的叙事与表达
        6.2.4 空间氛围的营造
        6.2.5 人体工学与尺度
    6.3 设计实践总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 B:基于环境心理的公共展示空间室内环境调查问卷
致谢

(5)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研究(1949年-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概念辨析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五 主要内容
    六 创新观点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至文革前:上海设计教育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上海解放初期的设计教育(1949 年—1958 年)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上海设计教育(1958 年—1960 年)
    第三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整顿、调整时期(1960 年—1965 年)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上海文革时期的设计教育(1966 年—1976 年)
    第一节 上海文革初期的设计教育
    第二节 上海文革期间七二一大学
    第三节 上海文革末期的设计教育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文革后至20 世纪90 年代:上海设计教育的深入探索
    第一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恢复期(1977 年—1984 年)
    第二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转型期(1984 年—1992 年)
    第三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发展期(1992 年—1999 年)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21 世纪初至今:上海设计教育的加速发展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上海设计教育(2000 年—2010 年)
    第二节 上海设计教育学科升级及发展(2010 年—2019 年)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上海当代设计教育大事记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致谢

(6)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爬梳
        一、叙事学研究
        二、“非遗”理论研究
        三、博物馆展示研究
        四、“非遗”展示研究
第一章 非遗的现代起源及其含义
    第一节 全球化与现代性视野中的非遗问题
    第二节 机械复制时代的人文主义转向
    第三节 文字与技艺——反精英主义的历史书写
    第四节 地方性与他者
第二章 非遗展示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 什么是叙事性
        一、严格定义下的叙事
        二、叙事的转向: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
        三、叙事在非遗展示中的优势
    第二节 非遗展示叙事的属性
        一、非遗展示叙事的视角
        二、非遗展示叙事的语言
        三、非遗展示的叙事语境
    第三节 非遗叙事的结构
        一、非遗叙事的形式结构
        二、非遗叙事的内容结构
        三、非遗展示中的叙事元素
        四、非遗展示叙事中的修辞
    第四节 叙事性与展示性
        一、展示中的叙事性
        二、观众在叙事展示中的角色
    第五节 非遗展示叙事的独立性
第三章 非遗展示叙事的空间性
    第一节 展览中的叙事性空间
        一、真实空间下的“空间”概念
        二、弱强制性
    第二节 非遗展示叙事中的三个空间线索
        一、地域空间
        二、抽象空间
        三、文本空间
    第三节 非遗叙事展示中空间的转换方式
        一、不同媒介之间的转换
        二、非遗展示的叙事语言
        三、非遗展示空间的叙事结构
    第四节 非遗展示叙事空间的构建方式
        一、文字符号系统
        二、情景再现
        三、影视系统
第四章 非遗展示叙事中的时间概念
    第一节 非遗叙事中的“无时间性”与“确正性”
    第二节 非遗叙事展示中的“在场”
    第三节 非遗展示中的叙事转向
第五章 非遗展示的叙事策略与时代意义
    第一节 非遗展示机制与多元主体叙事
    第二节 非遗叙事中连续性场景的建构策略
    第三节 参观时间对非遗叙事空间的塑造
    第四节 现代性视野下的非遗展示与个体叙事
    第五节 非遗叙事展示与观众之间的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数据库文献分析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界定
        1.4.1 研究范围
        1.4.2 相关概念界定
2 道家美学风格及其启示意义
    2.1 道家美学风格
        2.1.1 以“自然”为美
        2.1.2 以“无”为美
        2.1.3 以“淡”为美
    2.2 道家服饰美学风格
        2.2.1 被褐怀玉
        2.2.2 解衣般礴
        2.2.3 气韵生动
    2.3 道家美学风格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意义
        2.3.1 “素朴”之感与极简化设计
        2.3.2 “自然”之道与可持续设计
        2.3.3 “意蕴”之美与设计意境营造
    2.4 本章小结
3 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表现
    3.1 “形神统一”的廓形设计
    3.2 “素雅淡泊”的色彩设计
    3.3 “朴拙自然”的面料设计
    3.4 “虚实相生”的图案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道家美学风格服装品牌案例分析
    4.1 国内服装品牌案例分析
        4.1.1 无用——“自然无为”
        4.1.2 盖娅传说——“境生象外”
    4.2 国外服装品牌案例分析
        4.2.1 三宅一生——“大象无形”
        4.2.2 山本耀司——“无色之美”
    4.3 本章小结
5 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流行的原因
    5.1 消费主义盛行
    5.2 文化复兴热潮
    5.3 服装审美变迁
    5.4 本章小结
6 道家美学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设计实践
    6.1 设计理念
    6.2 实践过程
    6.3 成衣展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10)身体·媒体·戏剧 ——基于知觉·实验的创作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成果
第一章 面向建筑设计的知觉·实验创作
    第一节 知觉·实验的基本内涵
        一、知觉
        二、实验
        三、知觉·实验
    第二节 知觉·实验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建筑学中知觉的理论基础
        二、关于建筑与实验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基于知觉·实验的建筑创作新思维
        一、观念性的探索
        二、再思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身体”的实验
    第一节 身体知觉与空间体验的理论
        一、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
        二、施莱默的“身体”概念
        三、柯布西耶的身体“模度”理论
    第二节 空间中的身体表达
        一、“糟糕的熨烫”
        二、“窥视孔”
        三、“退出的房间”
    第三节 与身体知觉相关联的建筑实践
        一、斯蒂文·霍尔作品分析
        二、尤哈尼·帕拉斯玛作品分析
        三、卡拉特拉瓦作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媒体”的实验
    第一节 媒体技术与空间体验的理论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二、史蒂芬·佩雷拉的“超表皮”理论
        三、德勒兹的“虚拟与真实”概念
    第二节 迷惑中的身体知觉
        一、“悠闲住宅”
        二、“寄生虫”
        三、“啤酒屋”
    第三节 与媒体技术相关联的建筑实践
        一、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作品分析
        二、史蒂芬·佩雷拉作品分析
        三、彼得·库克作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戏剧”的实验
    第一节 戏剧与空间体验的理论
        一、狄德罗的“情境说”理论
        二、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概念
        三、戈夫曼“社会戏剧”理论
    第二节 戏剧性与戏剧化的演绎
        一、“扶轮公证人和他的热盘”
        二、“壁画”
        三、“模糊建筑”
    第三节 与戏剧相关联的建筑实践
        一、丹尼尔·里伯斯金作品分析
        二、雷姆·库哈斯作品分析
        三、彼得·艾森曼作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知觉·实验的创作方法的景观实验性研究
    第一节 “日常之屋”的概念确定
        一、选题背景
        二、“日常之屋”的观念化营造
    第二节 “日常之屋”的仪式感氛围
        一、仪式感的生成与唤起
        二、仪式感价值观的空间营造
    第三节 “日常之屋”的安全感表达
        一、安全感的控制与释放
        二、安全感自体观的空间建构
    第四节 “日常之屋”的自恋情节
        一、自恋的能量与融入
        二、自恋认知观的空间表达
    第五节 “日常之屋”的欲望抒发
        一、欲望的本质与还原
        二、欲望人本观的空间塑造
    第六节 “日常之屋”的恐惧梳理
        一、恐惧的体验与整合
        二、恐惧情绪观的空间生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对当代展示设计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剧场与复象 ——基于安托南·阿尔托的戏剧理论研究的实验性舞台空间设计[D]. 王彦霖.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中国传统纹样图案在展示空间中的多维化表达及创新研究[D]. 刘昕垚.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基于环境心理学理论的公共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以孝义市民俗馆为例[D]. 李添. 中原工学院, 2021(09)
  • [5]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研究(1949年-2019年)[D]. 张铭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叙事研究[D]. 李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7]博物馆展览中情境的剧场化研究[D]. 刘秀娜.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8]现代服装设计中道家美学风格研究[D]. 赵艾茜.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9]《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10]身体·媒体·戏剧 ——基于知觉·实验的创作方法研究[D]. 于湾.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标签:;  ;  ;  ;  ;  

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对当代展览设计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