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传统 - 专业数码相机

挑战传统 - 专业数码相机

一、挑战传统——专业数码相机(论文文献综述)

杨朋朋[1](2021)在《数字图像与视频的源取证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的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也是一个由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信息交互的网络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成像技术以及日益成熟的制作工艺使得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数字媒体获取设备数量激增。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数字媒体编辑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人人都可以对数字媒体进行编辑修改,然后上传到社交媒体平台与其他人分享。这对于数字媒体真实性和完整性验证无疑是极大的挑战。因此研究新的多媒体取证方案迫在眉睫。本论文以数字图像和视频为研究对象,进行捕获场景、捕获设备、编辑软件三个方面的源取证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包括:1.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普拉斯卷积神经网络的重获取取证算法。在国际上首次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解决重获取图像取证问题。使用拉普拉斯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消除图像内容干扰的同时放大重获取图像和原始场景图像间的差异,提升卷积神经网络对重获取取证特征的表征能力。在四种不同图像大小的数据集上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2.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自适应融合残差网络的数字图像设备来源辨别算法。首先,探索自学习卷积预处理方式实现了取证信号的有效提取,其次设计了多尺度融合残差网络捕获更全面的设备取证特征;然后根据图像内容不同进行差异化处理并利用迁移学习技术精细化地提升网络性能。实验表明了提出方案对三个级别(品牌级别、型号级别、个体级别)设备取证任务的有效性。相比于基于传感器模式噪声的算法,提出的方案在低分辨图像情况下取得了更优异的性能。3.构建了高动态范围图像取证数据库,分析了高动态范围图像对基于传感器模式噪声设备取证方案的影响,发现了高动态范围图像成像过程中多曝光图像对齐操作引入的像素位移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块一致性特征的高动态范围图像设备取证算法。具体地,所构建的数据库考虑了图像捕获方式、捕获内容、以及捕获设备的多样性,共包含了成对的标准动态范围图像和高动态范围图像5415张,是目前第一个公开的高动态范围图像取证数据库。在构建的图像取证数据库上对基于传感器模式噪声的设备取证方案进行评估,对比了图像类型、设备指纹类型对设备取证方案的影响。设计了块一致性特征,解决高动态范围图像的设备取证难点。实验结果验证了提出的块一致性特征的有效性。4.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封装容器的数字视频完整性分析方案。首先,利用视频封装容器构建域-符号和值-符号,从而建立更好的视频封装容器特征表征方式;其次,通过似然比框架实现无关特征量的自动去除;最后构建决策树分类器,实现对视频源有效分类的同时,提供了简单的决策解释。我们在构建的包含7000条视频文件的视频取证数据库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可以有效辨别原始视频和篡改视频、以及视频编辑软件。即使对于经历了无重编码裁剪操作或者降采样到缩略图分辨率的视频,提出的方案依然可以进行有效辨别。另外,提出的方法不仅提升了运算效率、获得了更好的检测准确率,而且还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决策解释。

高天宇[2](2021)在《面向移动终端的摩尔纹去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了许多先进的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这些设备提供了快速记录信息的机会,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当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数字屏幕时,照片中会出现令人反感的摩尔纹。摩尔纹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图像的质量,并且还会影响到后续的分析和处理。摩尔纹去除是图像恢复任务的一种,旨在最大程度的恢复被摩尔纹污染的屏摄照片。由于摩尔纹广泛分布在图像的各个频带,传统的基于滤波的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摩尔纹去除的问题。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方面,已有的工作大多采用多尺度框架来应对摩尔纹的这种复杂物理特性。但是,不同尺度的特征映射之间的关系被严重忽略了,语义信息的缺少,往往会导致模型性能的下降。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尺度特征增强摩尔纹去除网络,并基于该网络从模型优化和模型部署框架两个方面重点研究了深度学习模型落地于实际应用的问题。主要贡献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尺度特征增强网络MSFE。利用多尺度的结构从多个分辨率上提取与摩尔纹无关的上下文。此外,本文设计了一个特征增强分支FEB,将高级特征和低级特征相结合,以对多个尺度的相关性进行建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每个尺度上学习到具有更丰富语义信息的特征。因此,不同频带上的摩尔纹可以被正确的去除。在大型摩尔纹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摩尔纹去除效果上优于最新的技术。(2)围绕提出的多尺度特征增强网络研发了一个可工作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摩尔纹去除APP。具体而言,一方面,本文在模型压缩加速算法上进行研究探索,设计了一个适合MSFE且加速性能良好的模型优化方案;另一方面,研发设计了一个基于Android平台的拍照框架,将优化后的模型通过Tensor Flow Lite提供的API部署到该框架中,即可实现用户点击拍照,并实时调用模型进行摩尔纹去除的功能。最终的模型压缩加速实验和APP测试评估结果表明,本文研发设计的摩尔纹去除APP可以在拍照后经过秒级以内的处理,完全去除屏摄照片中的摩尔纹。

张军[3](2020)在《影响无人机测绘技术获取测绘成果精度的因素分析及实用性处理方案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无人机测绘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信息获取的主要手段。以无人机为平台进行航空摄影对比传统航空摄影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低、操作简单、快速、灵活等方面,其不足点主要表现在无人机航空摄影获取的数据在影像质量方面有所不足。为了获取高精度测绘成果数据,以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为技术手段进行测绘工作,在外业数据采集及内业数据处理两个方面都与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有所区别,规范要求也有所不同。本论文研究影响无人机测绘成果精度的因素,基于无人机影像数据特点,研究提高无人机测绘成果精度的方案,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本论文从理论层面分析影响无人机测绘成果精度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影响无人机测绘精度的因素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影像采集所选地面分辨率,分辨率越高成果精度越高;第二是像点自身量测误差,这与影像自生坐标的准确率也有直接关系;第三是影像采集时所选用的基高比,基高比越大,高程精度越高,在硬件条件确定的条件下,这些是制约无人机测绘高程精度的主要因素,如何去控制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挥无人机快速测绘的优势。基于影响无人机测绘成果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给出了两项提高无人机测绘成果精度的方案,研究内容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1)从无人机自身特点出发,研究影响无人机大比例尺测图精度的因素,例如航摄相机、曝光延迟、飞行控制、控制点布设等对成果精度的影响因子,基于这些研究给出了控制无人机测绘成果精度的框架;(2)无人机搭载非量测数码相机不同于传统的量测型数码相机,不能用统一的畸变模型去模拟相机的畸变规律,容易出现模型差,本文给出基于格网的影像畸变纠正的方法,能有效模拟无人机搭载非量测数码相机的不规则畸变,提高影像坐标量测精度,并通过实验进行成果精度的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在无人机测绘工作中广泛推广;(3)无人机飞行高度较低,若测区内地形起伏较大,飞行安全就很难保障,对于航测本身来说会出现同一影像或相邻影像分辨率不一致的情况,且由于无人机姿态不稳定、相对航高差大,会造成相邻影像存在较大的几何畸变及辐射畸变,给影像匹配造成影响。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本文提出针对无人机的变航高航线设计的思路,并将设计思路进行了实践。

肖圣林[4](2020)在《基于心智模型的相机用户界面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本作为专业工具的相机伴随着数码化潮流的亲民化开始爆炸性的普及。为了提高相机的可用性,相机数字界面的交互设计也成为相机设计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相机的界面设计大多以功能性为主导,操作复杂。并且数字界面设计并不符合用户的心智模型,导致用户的拍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相机操作界面上组织任务路径的新方法,使之更直观、方便和高效。设计从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以及心智模型着手,挖掘数字界面理性的信息架构的组织方式,为用户提供简便的操作路径,满足他们的操作需求。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应用上述设计方法,为当今的数码相机设计一个满足大众使用习惯的数字操作界面,从而最大化的帮助相机厂商获得消费群体。

刘金杉[5](2020)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隧道衬砌病害实时检测系统初探》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铁路、公路、市政等领域投入运营的隧道里程与数量的增加,隧道衬砌结构的健康服役与长寿命运行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在隧道运营期内,衬砌常出现裂缝、孔洞、渗漏水、掉块等多种病害,这些病害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隧道工程的使用寿命与安全。开展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隧道衬砌病害实时检测系统研究对保障隧道安全运营,实现隧道衬砌的科学养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工程价值。计算机视觉作为人工智能方法中的重要分支具有非常独特的优越性与高效性,通过通用图像处理技术与智能算法使计算机拥有类似人类的视觉感知系统,对外界输入的图像、视频信息做出理解、分析与判断,从而实现针对特定目标物的识别与检测。为迅速、高效、准确地识别与检测隧道衬砌病害,计算机视觉技术在隧道工程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趋势。本文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在隧道衬砌病害识别与检测的实验装置研发、软件系统开发及实验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隧道衬砌病害识别与检测研究中的隧道衬砌检测模拟环境,自主设计研制了一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隧道衬砌缺陷智能检测模拟实验装置。该装置可满足隧道衬砌病害检测过程中检测设备与隧道衬砌的连续相对运动关系的同时,尽可能的缩小了实验所需空间,为在实验室内开展的初期探究实验提供了便利。(2)基于Python编程语言,运用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开发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可实现隧道衬砌病害实时检测的软件系统。该软件功能包括深度学习图片集的标记与构建,深度学习所需文件的生成,深度学习模型的选取与训练,以及运用深度学习训练结果进行静态图片、视频文件以及基于摄像头的实时特征目标物的识别与检测。(3)使用自主设计研制的模拟实验装置与自主开发的软件系统,基于配制的病害模拟试样与含病害衬砌图片,开展了识别与检测效果的研究工作,完成了软硬件系统的调试。同时,开展了干扰图像处理效果的光照与观测角度因素的实验研究。提出了“照度偏移”与“观测角偏移”概念,发现运用深度学习方法的隧道衬砌病害识别与检测的检出率、识别精确率与“照度偏移”以及“观测角偏移”呈负相关关系,而识别效率始终保持恒定。本论文共有32幅插图,8张表格,99篇参考文献。

刘景明[6](2020)在《影像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及创作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后工业时代、信息社会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这一思潮不仅是对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批判,也是一种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并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好契合了这一思潮。对于影像艺术而言,数字技术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耦合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形式上的转变,更是一种围绕视觉体验而展开的崭新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乃至整个世界观的变化。影像的数字化不仅在于表面形式的变化,同时它已演变为一种超媒介,连接着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成为我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新方式、新手段,可谓是一次巨大的转型。然而数字化带给影像艺术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诸多问题变得扑朔迷离,需待进一步探究,尤其是在创作上必然会面临的转型问题。本文以数字化的影像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中出现的表征危机和转向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技术”“形式”“观念”,乃至“社会文化生活”等要素为出发点,对数字化背景下影像艺术的转型及其创作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相应的创作策略。本文一开始以影像技术和艺术观念发展演进为线索,对影像艺术从传统的胶片形式发展到数码影像的流变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如此,一方面旨在理清影像艺术发展脉络,以便对影像艺术的演进有个总体的把握;另一方面在于明确了影像艺术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技术”与“观念”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形成和发展的。数字技术介入影像后,传统影像逐渐转型为数码影像,这也必然带来独特的表现形式。本文接着依据数字技术的发展历程,把数码影像界定为三个阶段:单机时代、网络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再按这一界定梳理和探讨了各个阶段数码影像的表现形式和技术特点,并归纳出数码影像艺术的基本特征。随后本文结合符号学、拟像理论,讨论了在后现代语境下,影像艺术在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表征危机,以及影像观念的非表征转向,即数码影像不再以客观再现和表意再现为己任,转而向多元化、过程化、体验化、关系化的非表征方向发展。并认为这一转向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数字技术的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影像艺术形式和观念的转型,必然反映到创作上,并通过创作展现出来。本文从以受众体验为核心的非表征创作观念(观念层)、数码影像独有的创作语言和创作范式(技术层)以及以交互本质的创作主客体关系(关系层)三个层面,来重构数码影像艺术的创作思维,并强调“创作权”转移在重构中的意义,因为它直接反映出数码影像作品中互动形式及关系的多样性。在此思维的指引下,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和自身实践,从受众的体验出发,依据相应的创作流程,从感知阶段、行为阶段和反思阶段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创作策略。最后提出从审美价值、社会效能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对创作实践进行衡量评价的观点。总而言之,本文基于当下的艺术思潮,从“技术”与“观念”相因相生的角度来探讨数字化背景下影像艺术的转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作策略,为数码影像艺术创作实践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支持,并给创作者带来一些启发。

韩雨江[7](2019)在《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是超验的精神实验,但植根于生活本原。物质生活的每一次重大变迁,都会引发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变革。论及20世纪中期以来对全球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生产革命,大概就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数字革命”了,有人甚至将其称为影响人类历史新走向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数字化”渐次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回首1952年,美国科学家、数学家、艺术家本·弗朗西斯·拉波斯基(Ben F.Laposky)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电子抽象(Electronic Abstraction)》被认为是计算机图像艺术的开始,也可以被认为是先锋计算机艺术的开端。艺术家开始尝试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艺术的新表达,并逐渐引发了当代视觉艺术的新潮流,在当代艺术的驳杂丛林中,绽放了“数字艺术”的奇葩,其中,以激发视觉审美感知为目的的“数字视觉艺术”成果最为引人注目。“数字视觉艺术”的萌芽、探索与新实验,逐渐走出了传统艺术的藩篱,对“前数字时代”的艺术实践史提出了颇具颠覆性的挑战。在创新、挑战、焦虑与再实验的摸索前行中,“数字视觉艺术”新现象为思考艺术本质提供了绝佳的案例素材,形成了卓具学理价值的艺术学前沿话题。本文以“数字视觉艺术”为第一关键词,旨在集中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究竟是不是一种颠覆了“存在决定意识”的“新物像”?具体而言,这个问题可以描述为:当代数字视觉艺术,在哪些方面超越了传统的艺术实践,又在何种意义上深植于生活与实践的传统?作为视觉艺术实践方式的“数字”,到底是本体和归宿,还是方式与手段?视觉艺术的“数字化”到底是在谋杀,抑或是在拯救看似无路可退,亦无路可进的当代艺术?面对数字视觉艺术的迷思与彷徨,我们应当如何扞卫人性自由创造的尊严,避免“人役于物”的“异化”结局。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按如下逻辑展开论证。首先,在第一章中追溯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在历史流变、思想演变和科学转变的语境中梳理视觉艺术这一重要转向的来龙去脉。其次,以第二章概述当代视觉艺术家以“数字化”媒介寻求传统艺术突破的努力过程,分析其中的代表人物及其视觉艺术“数字化”的呈现成果。再次,在前述背景交代的基础上,由具体而抽象,力图概括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的两大特征——“非物质”与“无边界”,分别用第三章和第四章两章的篇幅来讨论,为本文的重点。最后,进一步提高学理站位,站在艺术哲学或美学的视角来分析数字视觉艺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以实践唯物论和人本主义的立场予以解释和应答,此为文章的难点,但也最能表达作者的观点与心声。

朱宝洁[8](2019)在《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新兴的图像实践,自拍在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关于自拍的研究被千年前后迅速变化的社会趋势所引导,因为它们占据着社交媒体网站的动态、“光谱”墙,似乎显得无处不在。自拍所特有的自反性架构使其成为研究当代个体自我认同的重要载体。摄影为自拍提供了自我表现和可见性的潜力,使其成为当下个体进行身份重塑的有效工具。然而,在自拍的传播中,作为交往中介的自我图像在技术媒介的作用下混淆了真实与虚假的信息,这影响了对自我图像的接受,导致利用自拍进行身份重塑这一行为的失效。这一失效使自拍成为一种竭力塑造美好的自我形象以寻求认同的社会角色扮演,使原本以身份重塑进行自我认同的行为变成了一种自我陶醉。自拍在个体自我认同中的角色失效引导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究。立足于现代个体自我认同的视角,联系自画像、摄影自画像以及自拍之间的渊源关系,可以发现,通过反身性自我投射进行自我认同明显呈现下列转向:一方面,参与自我认同的主体范围呈现出明显的扩大化趋势;从镜子到相机的私人化占有,使通过自我的反身性投射进行自我认同的途径增多;自我认同的方式简化;另一方面,自我认同越来越倾向于表层的、浅层化、不稳定的认同;自我认同越来越容易受到来自外界言说语境的干扰;自我认同所寻找的关于生命的真实体验被置换成虚拟的表演。从传统、现代到后现代,个体自我认同建立基础有着明显的改变,各个阶段的改变也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总体而言,自我认同的基础从以身份认同为主到以形象认同为主的转变是在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来的;从以形象为主到以图像认同为主的转变则是在图像与媒介技术的进步与革新中呈现出来的;从以图像为主的自我认同到以影像为主的自我认同则是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中呈现出来的,这种反思是建立在对个体生命体验的缺失与被置换中的反问。从身份、形象、图像再到影像,是自我认同一步一步零散化、碎片化与不稳定化的过程。理解由自拍所引起的自我认同问题,首先需要对自拍的工具,即智能手机的技术化操作进行细致的思考,探讨智能手机的个性化设置、触摸手势以及APP代理如何将自我原本可以通过自我观看确认主体的过程变得异常艰难,从而导致了自我认同的困境;其次要认识和理解技术再现时代下个体的自我呈现与自我认识困境;除此之外,从本土文化的角度,对自拍所代表的审美、媒介、资本、图像合作的现象进行反思。自拍作为一个外来事物,对自拍的分析首先立足于西方视角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此之余,有没有一种新的可能,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重新认识自拍?这不仅是对自拍的重新认识,也是对现代自我的重新认识,这是后续需要继续关注的。

李欣[9](2019)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相机源取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图像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码相机的迅速普及,数字图像己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但是随之而来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图像信息安全问题:不法分子借助各种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篡改来达到违法犯罪的目的,以及非法利用他人拍摄的作品牟取利益等。因此数字图像取证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所研究的相机源取证技术是数字图像取证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该技术可以在图像来源不明的情况下,将数字图像与其拍摄的设备进行关联。相机源取证技术在版权保护、图像溯源、法医鉴定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图像取证以及相机源取证的历史和研究背景,介绍了数码相机的成像管线以及模式噪声,分析了目前现有的相机源取证算法,之后根据实际中不同的应用场景做了如下3个工作:1.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网络的大规模图像集相机源辨别算法。传统方法为手动设计特征并且可分类设备的数量较少(20部以下)。本文使用深度残差网络替代传统提取模式噪声的方法,将可用于设备分类的融合特征进行提取;并且设计了高通滤波器,在网络的输入端对低频的图像内容进行过滤,更有助于对模式噪声的提取。我们收集了多达65种型号,共119部设备的大规模图像数据集,算法在测试集上达到了型号级别87%、个体级别83%的平均分类准确率。2.提出了一种基于孪生网络的相机源两两匹配算法。针对另一种应用场景,当我们只有查询图像,没有源相机的信息时,通过该算法将图像进行两两匹配,判断图像对是否为相同的相机所拍摄。算法在孪生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双通道的特征提取器替换为本文第一个工作所提出的分类网络,对图像进行成对训练,相同相机拍摄图像标签设为0,不同设为1。算法对输入图像进行两两匹配给出预测结果。经过实验,算法在测试集上达到了89%的准确率。3.设计并实现了基于B-S架构的相机源取证分析平台。将本文提出的两个算法进行了模块化封装,通过将两个算法模块进行线上部署,构成了多维度的相机源取证分析系统。通过型号级别与个体级别的相机源分类与相机源匹配给用户提供多角度的相机源取证分析功能,将复杂的算法转换为网页这种简单易于操作的系统,让更多的用户可以使用我们的算法,在算法的应用以及推广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凡伟[10](2019)在《美术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以阜阳市第五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读图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随着手机、平板、单反等设备的普及和摄影功能的提升,摄影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用照片将自己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分享给朋友,但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摄影知识知之甚少。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中,《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明确将“现代媒体艺术”模块纳入了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课之列,并且增加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两个重要模块。课程标准指出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行为特征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状态就是“学科核心素养”。综合对比高中美术各学习模块,“现代媒体艺术”模块中摄影课程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不可小觑。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拍摄越来越频繁,摄影课程将会是美术课程教学模块中知识“转化率”和“使用率”比较高的课程之一。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高中摄影课程教学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并对学生的摄影常识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为课程教学了提供数据参考。第二章是将2017年版和2003年版的课程标准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说明新课标对摄影课程要求提升,在对模块内容中摄影课程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基础上制定摄影课程教学方案。第三章是根据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摄影教学中总结发现实践才能见真知。针对摄影教学中需要学生思考、教师示范讲解、完成主题式的目标任务,才能让摄影知识“落地生根”。第四章分析核心素养下摄影课程教学的目标,以及在上课时如何落实学生思考、教师示范、主题式教学进行教学实践。第五章是总结高中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的成果,反思本研究的局限之处和对摄影教学的展望。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调查与教学实践等方法,对美术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摄影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探讨与实践研究。探索出适合高中美术摄影课程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通过学习摄影课程积极参与到日常摄影创作中,以提高学生的摄影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二、挑战传统——专业数码相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挑战传统——专业数码相机(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图像与视频的源取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2 源取证研究进展
    2.1 传统方案
        2.1.1 镜头失真
        2.1.2 传感器模式噪声
        2.1.3 去马赛克特性
        2.1.4 其他统计特征
    2.2 数据驱动型源取证技术
        2.2.1 重获取图像取证
        2.2.2 设备来源辨别
        2.2.3 计算机生成图像取证
        2.2.4 GAN生成图像取证
        2.2.5 社交媒体源辨别
        2.2.6 反取证和反反取证
    2.3 本章小结
3 拉普拉斯卷积神经网络重获取图像取证算法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网络结构设计
    3.4 实验结果和分析
        3.4.1 重获取图像取证数据库
        3.4.2 实验设置
        3.4.3 性能评估
        3.4.4 信号增强层有效性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内容自适应融合残差网络的设备来源辨别算法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网络结构分析设计
        4.3.1 内容自适应分析
        4.3.2 内容自适应融合残差网络
    4.4 实验结果和分析
        4.4.1 数据集与实验设置
        4.4.2 品牌级别的设备来源辨别
        4.4.3 型号和个体级别的设备来源辨别
        4.4.4 传感器模式噪声算法比较
        4.4.5 图像篡改定位性能评估
    4.5 本章小结
5 高动态范围图像设备取证
    5.1 引言
    5.2 数据库构建
    5.3 基于传感器模式噪声的相机源辨别算法性能分析
        5.3.1 基于传感器模式噪声的相机源辨别算法
        5.3.2 设备指纹类型以及图像类型分析
        5.3.3 相机源辨别算法可靠性分析
        5.3.4 高动态范围图像低PCE情况分析
    5.4 基于块一致性特征的高动态范围图像相机源辨别
    5.5 实验结果和分析
        5.5.1 实验设置
        5.5.2 图像类型分析
        5.5.3 设备指纹类型分析
        5.5.4 混合类型设备指纹分析
        5.5.5 PRNU算法性能评估
        5.5.6 块一致性特征性能评估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视频封装容器特性的高效视频完整性分析算法
    6.1 引言
    6.2 视频文件格式
    6.3 视频完整性分析
        6.3.1 视频封装容器的向量化表示
        6.3.2 似然比框架
        6.3.3 决策树分类模型
    6.4 实验结果和分析
        6.4.1 视频完整性验证
        6.4.2 视频篡改特性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的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面向移动终端的摩尔纹去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工作与结构
2 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
    2.1 摩尔纹去除相关理论
        2.1.1 摩尔纹形成原理
        2.1.2 摩尔纹去除传统方法
        2.1.3 摩尔纹去除深度学习方法
        2.1.4 图像质量评价常用指标
    2.2 模型压缩加速算法概述
        2.2.1 现状分析
        2.2.2 常用轻量化结构
    2.3 深度学习边缘计算
        2.3.1 神经网络前向推理框架
        2.3.2 边缘计算
    2.4 本章小结
3 多尺度特征增强摩尔纹去除网络
    3.1 网络设计思路
        3.1.1 摩尔纹固有内在性质建模
        3.1.2 摩尔纹语义嵌入增强
    3.2 网络基本组分
        3.2.1 U型基本框架
        3.2.2 多尺度并行分支
        3.2.3 特征增强分支
    3.3 实验设置及结果分析
        3.3.1 数据库介绍
        3.3.2 实验设置
        3.3.3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需求分析与架构设计
        4.1.1 需求分析
        4.1.2 架构设计
        4.1.3 UI设计
    4.2 数据采集模块
        4.2.1 相机驱动
        4.2.2 数据预处理
    4.3 摩尔纹去除模块
        4.3.1 深度学习模型压缩与加速
        4.3.2 深度学习模型部署与调用
        4.3.3 APP测试与评估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影响无人机测绘技术获取测绘成果精度的因素分析及实用性处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无人机测绘技术研究动态及发展展望
        1.2.1 国内外无人机测绘技术研究现状
        1.2.2 无人机测绘技术发展展望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影响无人机测绘成果精度的原理分析
    2.1 影响无人机测绘平面精度的原理分析
    2.2 影响无人机测绘高程精度的原理分析
    2.3 影响无人机测绘空三成果精度的其他因素分析
第三章 影响无人机测绘精度的因素研究
    3.1 航摄相机的影响
        3.1.1 航摄相机成像质量分析
        3.1.2 从成像原理角度分析无人机航摄影像质量
        3.1.3 曝光延迟的影响
        3.1.4 像点位移的影响
    3.2 无人机的影响
        3.2.1 无人机拍摄影像与传统影像对比分析
        3.2.2 无人机自身特点对于航空摄影的影响
    3.3 像控点布设方案的影响
        3.3.1 无人机航摄像控点布设方案影响空三成果精度研究
        3.3.2 无人机航测免相控的可行性分析
    3.4 航测软件及从业者经验水平的影响
        3.4.1 航测软件对于内业数据处理的影响
        3.4.2 从业工作者经验的影响
第四章 控制无人机测绘成果精度的方案研究
    4.1 数字影像畸变纠正
        4.1.1 数码相机畸变的影响
        4.1.2 数码相机成像原理与影像畸变
        4.1.3 数码相机畸变模型
        4.1.4 数码相机检校方法
    4.2 参数畸变+格网畸变模型
        4.2.1 格网畸变模型的建立
        4.2.2 传统畸变模型与格网畸变模型精度对比分析
        4.2.3 格网畸变模型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4.3 航飞过程中的控制方案
        4.3.1 应用构架航线
        4.3.2 控制飞行质量
    4.4 自适应变航高航线设计
    4.5 其他控制精度的方案
        4.5.1 选择适合的空三处理软件及数据处理方案
        4.5.2 全自动处理减少人工交互
        4.5.3 倾斜摄影测技术的应用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心智模型的相机用户界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数码相机的操作界面现状研究
        1.2.1 相机操作界面
        1.2.2 交互设计在相机界面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
第2章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1 数码相机的界面交互研究
        2.1.1 数码相机种类分析
        2.1.2 数码相机的用户界面
        2.1.3 数码相机用户界面的设计准则
    2.2 相机的数字界面可用性工程
        2.2.1 可用性的定义
        2.2.2 可用性原则
        2.2.3 可用性测试
    2.3 心智模型
        2.3.1 心智模型的定义
        2.3.2 在交互领域的心智模型
        2.3.3 心智模型的特征
    2.4 调研方法和数据收集
        2.4.1 调研对象
        2.4.2 访谈
        2.4.3 问卷调查
        2.4.4 观察
        2.4.5 焦点小组
        2.4.6 心智模型的制作与分析
第3章 设计方案
    3.1 概述
    3.2 线框图和信息架构
        3.2.1 介绍
        3.2.2 早期原型测试
        3.2.3 结果
        3.2.4 第二版线框
        3.2.5 信息架构
    3.3 可用性测试和数据分析
        3.3.1 可用性测试
        3.3.2 测试结果与数据分析
第4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
    4.1 结论
    4.2 未来
附录
    附录1 问卷的调研结果
    附录2 焦点小组的测试和结果
    附录3 可用性测试:单任务和任务流任务
    附录4 可用性测试1&2
    附录5 可用性测试1&2结果
    附录6 迷失度测试
    附录7 新相机界面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隧道衬砌病害实时检测系统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隧道衬砌病害计算机视觉模拟检测装置的研制
    2.1 隧道衬砌病害类型与特点
    2.2 隧道衬砌病害模拟检测装置的设计
    2.3 计算机视觉模拟检测装置的应用方法
    2.4 实验实例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衬砌病害实时检测软件系统研发
    3.1 衬砌病害实时检测程序系统架构及功能模块
    3.2 程序界面设计及功能按钮设计
    3.3 程序主要处理功能编程实现
    3.4 本章小结
4 隧道衬砌病害实时检测系统应用研究
    4.1 模拟病害检测实验应用
    4.2 实际病害检测应用效果
    4.3 检测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影像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及创作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0.2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
        0.2.1 相关概念
        0.2.2 研究范围和对象
    0.3 研究概况及文献梳理
        0.3.1 国外研究概况
        0.3.2 国内研究概况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0.4.1 研究方法
        0.4.2 预期结果及创新点
    0.5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第一章 从银盐到数码——影像艺术的流变
    1.1 影像的源起——摄影术的发明和发展
        1.1.1 真实再现的极致追求催生了摄影术的发明
        1.1.2 早期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1.2 技术与观念相互作用下的影像艺术流变
        1.2.1 早期再现与表现观念下的影像艺术
        1.2.2 现代艺术表现观念下的影像艺术
        1.2.3 进入后现代艺术视野的影像艺术
    1.3 摄影衍生的其他影像形式——动态影像
    1.4 影像艺术的数字化
        1.4.1 数码影像的兴起和发展
        1.4.2 传统影像与数码影像的比较
        1.4.3 作为艺术的数码影像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数码影像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2.1 数码影像艺术表现形式演进
        2.1.1 优化与表现:单机时代的数码影像
        2.1.2 多元与互动:网络时代的数码影像
        2.1.3 影像的“内爆”:智能时代的数码影像
    2.2 数码影像的特征
        2.2.1 科技性
        2.2.2 虚拟性
        2.2.3 媒介性
        2.2.4 开放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码影像艺术观念的非表征转向
    3.1 数字化背景下影像的表征危机
        3.1.1 影像的表征观——从客观再现到主观表现
        3.1.2 影像数字化的表征危机
    3.2 “拟像理论”视野下影像艺术的非表征转向
        3.2.1 拟像理论
        3.2.2 影像艺术的非表征转向
        3.2.3 影像艺术非表征转向的影响
    3.3 数码影像艺术非表征转向的动因
        3.3.1 当下社会经济文化新环境是其转变的现实环境和时代需求
        3.3.2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其转变的意识动力
        3.3.3 数字技术是其存在的形式和物质力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表征观下数码影像艺术创作思维重构
    4.1 数码影像艺术非表征创作观念
    4.2 基于“人机”关系的数码影像创作思维
        4.2.1 数码影像创作中作为目标对象的“人”
        4.2.2 数码影像创作中作为本体语言的“机”
        4.2.3 构建数码影像创作中的“人机”关系
    4.3 基于场域理论的数码影像创作主客体关系嬗变与重构
        4.3.1 数码影像艺术的创作主客体关系和传受模式
        4.3.2 场域理论视野下的数码影像艺术
        4.3.3 数码影像艺术场域中主客体关系的嬗变
        4.3.4 创作主客体关系重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表征观下数码影像艺术创作实践策略
    5.1 创作流程三阶段
    5.2 数码影像艺术创作策略构建
        5.2.1 感知阶段策略:实现影像视觉新形式
        5.2.2 行为阶段策略:创建影像视觉新体验
        5.2.3 反思阶段策略:演绎拓展影像新境界
    5.3 创作实践评价
        5.3.1 审美价值
        5.3.2 社会效能
        5.3.3 创新发展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7)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关于论文研究概念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
    第一节 何谓“数字”:从“原子”到“比特”
    第二节 哲学思想流变引发的艺术观念变革
    第三节 数字技术发展对于艺术的启示
        一、科技进步引发的视觉艺术革新
        二、当代视觉艺术对于“数字”的回应
第二章 视觉艺术中的“数字化”呈现
    第一节 计算机图像艺术:从“蒙娜丽莎”的数字化再造说起
    第二节 数字摄影艺术:即时获取与无限延展
    第三节 数字影像艺术:视觉文化转向的新奇观
        一、影像艺术先行者白南准
        二、史丹·范德比克的电子科技创新
        三、用影像探索感知经验:比尔·维奥拉的超验世界
        四、俄罗斯AES+F艺术小组:一场荒诞的生活嘉年华
    第四节 虚拟现实艺术:超真实的沉浸式感官体验
        一、《渗透》:夏洛特·戴维斯穿越真实与虚拟的艺术媒介
        二、《洞穴》:丹·塞迪对柏拉图哲学观念的致敬
        三、超越时空对话:米开朗基罗与缪晓春的《最后的审判》
    第五节 数字互动装置:公众介入与作品重构
    第六节 人工智能艺术:超越“人”的技术造物
第三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非物质”特征
    第一节 不断被提及的“新”问题:数字化的“非物质”
        一、由工具自由引发的思想自由
        二、凌驾于物质之上的视觉艺术
        三、数字科技与视觉艺术的实验
    第二节 “信息物”与“物质物”的艺术表达
        一、虚拟的真实:无限性、非物质化的存在与虚无
        二、交互式体验:行动与知觉的融合
        三、无本体复制:抹杀“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鸿沟
第四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无边界”特征
    第一节 对话平台的打开:创作的自由
        一、打破观念的壁垒
        二、拓展时空的维度
        三、数字媒介的延伸
    第二节 艺术跨界融合的视觉重构
        一、跨越学科门类的艺术再造
        二、开放艺术自身限定的场域
        三、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无界互动
        四、数字视觉艺术的受众审美体验
第五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与应答
    第一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
        一、当代视觉艺术的“终结”
        二、视觉艺术的数字恐惧症
    第二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应答
        一、扞卫艺术:数字应忠诚于艺术的本体
        二、扞卫生活:数字记忆与艺术记忆
        三、扞卫人性:数字艺术的人本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问题与视角
    0.2 现状与前瞻
第1章 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呈现
    1.1 自拍中的自我建构——身份重塑的自主化
    1.2 自拍中的虚拟自我——自我认同的虚假化
    1.3 自拍中的角色扮演——日常行为的表演化
第2章 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转向
    2.1 身份——形象:自我认同的转向之一
    2.2 形象——图像:自我认同的转向之二
    2.3 图像——影像:自我认同的转向之三
第3章 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反思
    3.1 自我认同与个性化的技术幻象
    3.2 自我认同与自我呈现的困境思索
    3.3 自拍文化中自我认同的本土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自拍的调查问卷
附录B 自拍的神圣化:一种文化的历史
附录C 自拍的自反性:人们拍照的照片
附录D 把自拍定位在摄影史——甚至更久远的年代中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基于深度学习的相机源取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数字图像取证
        1.2.1 主动数字图像取证
        1.2.2 被动数字图像取证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
    1.4 本章小结
2 相机源取证技术
    2.1 引言
    2.2 数码相机的成像管线及原理
        2.2.1 经典数码相机的组成部分
        2.2.2 数码相机的成像管线
    2.3 相机源取证原理
        2.3.1 传感器模式噪声
        2.3.2 基于SPN的相机源识别
        2.3.3 基于SPN的图像聚类
        2.3.4 基于SPN的图像伪造检测
    2.4 经典相机源取证方案
        2.4.1 基于相机指纹SPN的相机源识别
        2.4.2 基于去马赛克插值方法
        2.4.3 周期性伪影
        2.4.4 基于SPN的图像聚类
        2.4.5 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的方法
        2.4.6 基于图聚类的方法
        2.4.7 基于分层聚类的方法
        2.4.8 其他聚类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残差网络的大规模图像集相机源辨别算法
    3.1 引言
        3.1.1 卷积神经网络基础
    3.2 方案的引出
    3.3 Resnet概述
        3.3.1 残差学习
        3.3.2 跨越式连接残差映射
    3.4 算法设计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6 对比实验设置与实验结果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孪生网络的相机源两两匹配算法
    4.1 引言
    4.2 孪生网络介绍
    4.3 算法设计及实验设置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B-S架构的相机源取证分析平台
    5.1 引言
    5.2 系统架构设计
    5.3 相机源识别算法模块
    5.4 相机源两两匹配算法模块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美术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以阜阳市第五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1、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2、“读图时代”的到来
    (二) 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内容
        3、研究的方法
        4、研究的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研究
        2、国外研究现状
一、高中摄影课程教学背景分析
    (一) 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
        1、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
        2、图像传播方式的变化
    (二)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现代媒体艺术
        1、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美术课程目标
        2、现代媒体艺术与摄影教学
    (三) 高中生对摄影常识的调查研究
        1、调查目的及对象
        2、调查过程及方法
        3、调查数据分析
二、现代媒体艺术模块摄影课程教学分析研究
    (一) 2017年版与2003年版高中美术的课程标准对比研究
        1、新课标更突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和根本任务
        2、美术课程结构及现代媒体艺术模块的关联整合
        3、现代媒体艺术课程教学的学业质量及建议
    (二) 现行人美版高中美术实验教材“摄影”课程分析
        1、摄影部分占全书比例分析
        2、摄影基本知识及操作
        3、摄影类型介绍及鉴赏方法
三、核心素养下摄影课程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 视图时代的图像识读及其延伸
        1、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图像识读
        2、课堂教学的感知解读
    (二) 实践现真知—知识的升华
        1、听视感知下的情景创设
        2、问答调动学生的思考
        3、教师示范激发的模仿
        4、主题任务触发学生的创作
四、核心素养下摄影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
    (一) 核心素养本位与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意图
        2、教学设计的目标
    (二) 核心素养下摄影教学设计与实施
        1、听视体验,学生畅游《摄影家的眼力》
        2、着重强调,学生理解《好照片的标准》
        3、生动比喻,学生掌握《相机拍摄的基本参数》
        4、后期处理,学生体验《如何突出拍摄主体》
五、高中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一) 本研究的成效及创新之处
        1、科技让摄影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技能
        2、听视感知下情景创设,带学生走进魅力摄影世界
        3、知识“迁移”解释枯燥的相机基本参数
        4、主题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 本研究局限之处
    (三)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关于多媒体艺术教学模块摄影常识的调查问卷
    (二) 阜阳五中梵苏摄影社摄影棚基础搭建预算申请表
致谢

四、挑战传统——专业数码相机(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图像与视频的源取证技术研究[D]. 杨朋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面向移动终端的摩尔纹去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高天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影响无人机测绘技术获取测绘成果精度的因素分析及实用性处理方案研究[D]. 张军. 长安大学, 2020(06)
  • [4]基于心智模型的相机用户界面设计研究[D]. 肖圣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8)
  • [5]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隧道衬砌病害实时检测系统初探[D]. 刘金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影像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及创作策略研究[D]. 刘景明. 上海大学, 2020(03)
  • [7]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D]. 韩雨江.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新媒体自拍文化中的自我认同研究[D]. 朱宝洁. 湘潭大学, 2019(02)
  • [9]基于深度学习的相机源取证研究[D]. 李欣.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美术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摄影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以阜阳市第五中学为例[D]. 凡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挑战传统 - 专业数码相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