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会计国际化的利益与我们的对策

争夺会计国际化的利益与我们的对策

一、会计国际化的利益争夺及我们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卜丽雅[1](2014)在《高校会计教学引入国际执业资格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国际会计方向班教学实践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客观上需要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通晓国际惯例的新型国际化会计人才。在我国会计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协调的大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本科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更新会计专业的教育理念、调整会计人才的培养战略是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同时对推动会计学科的国际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培养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国际会计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在会计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改革中在本科阶段引入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为研究对象,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国际会计方向班为典型个案,具体分析在高校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首先本文阐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客观需要会计国际化,从中引出在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不断趋同协调的同时,积极培养新型国际会计人才是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才市场的现实社会需求。其次在培养新型国际会计人才的诸多层次中,本文选取以做为输送专业会计人才重要渠道的高校本科会计教育为研究方向,具体探讨当前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中的若干问题,总结概括出“以人为本,侧重能力培养”的国际化教育理念是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逻辑思维的国际化是本质的观点。之后在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的诸多形式中,针对中国高校目前普遍盛行的采用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做为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下培养国际会计人才的方法,首先对国际会计执业资格做了介绍,然后对会计国际执业资格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国内外本科会计教育与执业资格教育相结合的情况进行了列举,并提出国内高校中存在以会计教育功利化为目的引进国际会计执业资格证书的问题。最后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在本科阶段引入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方案设想。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适度引入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通过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结构比例和课程分值多项评价机制,遏制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对高校本科基础性教育的冲击,并努力将中国会计知识理论与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相融合的意见;提出从长远角度来看,应通过完成中国会计教育国际化的专业教材建设和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实现会计国际化教学的意见;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的个案研究对其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健康发展及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崔英波[2](2013)在《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文中提出中国会计制度从建国以来,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段时间里,伴随着曾经的危机和如今的逐渐繁荣,中国会计制度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其结构日益复杂,功能也逐步完善。就其变迁的趋势而言,历经从简单到复杂,从混沌到有序,从初级到中高级的阶段,中国会计制度发展成拥有多元化的利益主体、有序的变迁机制、较低的交易费用以及严格的监管保护制度的体系。就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历史经验而言,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依据经济对会计制度的需求,经济体制的变化成为会计制度发展的主要外在表现。当原有的会计制度发展到一定时期、取得一定的进步后,其结构的不合理性就成为限制会计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此时,制度的平衡被打破,并产生较大的波动,这就要求改变和重组会计制度的结构要素,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会计制度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趋于复杂化和合理化。本文主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问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家对有关具体经济制度变迁的论述为指导,以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博弈均衡理论为直接理论基础,以中国会计制度变迁为基本线索,对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环境、变迁主体、变迁成本及路径依赖等诸多因素进行梳理,并考察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对中国会计制度变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会计制度如何在制度变迁各因素的推动下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升级。在此基础上,以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过程为对象,分别从宏观、微观以及制度这三个维度,以产权、交易费用、变迁路径以及博弈论为视角,考察其变迁的路径和机制。通过对中国会计制度与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在内的西方发达会计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国会计制度历史发展的复杂演进中提炼出贯穿于会计制度结构之中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中国会计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乔炜[3](2012)在《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合作机制是国际社会解决冲突、协调关系的重要手段。本文之所以选择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作为研究的课题,一方面是基于跨境市场会计监管冲突问题亟需解决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是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国际合作和境外上市相关工作的实践总结。经济的边界决定会计的边界,会计的边界影响并要求会计监管的边界与之相协调。跨境证券市场的发展使得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突破了国家界限,传统以国界作为会计监管界限的划分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跨境市场环境下,如果上市地(东道国)和所在国(母国)仍然坚持国家个体单独监管,那么一国的会计监管跨越国界就会产生监管冲突的问题。监管冲突是由于各国会计监管机构对跨境上市公司行使个体管辖权,导致个体监管的边界超出国界所带来的会计监管与国家管辖权的冲突。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的国际化客观上推动了会计监管的国际化进程。所谓会计监管国际化是指会计监管活动跨出国界,需要各国会计监管标准趋于一致以及执行相互协调的过程和状态。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已有126个国家或地区采用国际审计准则或将其作为制定本国(地区)准则的基础;截至2011年底,已有123个国家或地区采纳或接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监管标准逐步趋于一致更加凸显出在跨境会计监管执行中加强合作与协调的迫切需求。国际合作机制是调节国家间关系的一系列约束性的制度安排的总称。传统以国家个体为立足点的会计监管,难以单独应对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的财务信息质量风险,需要建立起有效的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维护国际市场秩序。毫无疑问,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监管标准是否一致、监管执行是否协调、跨境监管合作机制是否有效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完善跨境会计监管的有关制度体系,建立起有效的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2011年9月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指出,要“围绕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着力推动“上市公司国际板审计及跨境监管合作”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课题,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国际机制理论,深入分析了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演进和跨境会计监管的现实状况,基于国际合作机制的特征和变迁模式,结合跨境会计监管的特殊性,提出了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分析框架。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从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具体问题出发,对相关概念及冲突的原因做出剖析;对解决监管冲突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总结与评述;在国际机制理论基础上,提出构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解决跨境会计监管冲突问题的研究框架。本文认为,会计监管与国家管辖权之间冲突的原因在于会计监管地域性与市场全球化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境会计监管冲突问题需要通过各国会计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依靠机制化的手段来解决。第二,对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演进做出考察,剖析了国际合作机制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特征、变迁模式以及多层次、多元化国际合作机制现状的原因,就典型的全球性国际合作组织的职能、架构和工作程序做出了分析,为下文跨境会计监管的现状分析以及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分析框架的构建奠定基础。本文认为,国际合作机制历史演进中形成了由大国导向向规则导向转变、由个体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由相对权力向绝对收益转变的基本特征;在历史变迁中体现出四种模式,即经济进程、总体权力结构、具体权力结构和国际组织的变迁模式;在全球发展不均衡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国际合作机制的现状。第三,从标准与执行两个层面对跨境会计监管的现实状况做出分析。本文认为,跨境会计监管在标准统一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实践中将更多地依赖于执行层面的协调与合作;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执行方案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改善的方向在于相互合作基础上的制度约束;同时,跨境会计监管现实中的状况也体现出国际合作机制历史变迁中的转变特征和模式总结。第四,提出了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分析框架。本文比较了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与其他经济领域国际合作机制的共同及差异性特征;从全球、区域和国家个体三个层面归纳了构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构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分析框架,对多层次、多元化的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的构建。第五,基于分析框架的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境外上市的状况和特点,本文对中美跨境会计监管合作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同时从推动市场国际化、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和维护国家利益三个方面对我国在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构建过程中应采取的战略举措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实现了论据(会计监管与国际合作机制领域的大量分析案例)、论证(会计监管与国际合作机制理论相结合)与论点(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分析框架)等三个层面的创新。本文是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领域研究的初步尝试,希望这些研究创新和成果能够为这一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化打下基础。

刘锦霞[4](2012)在《中国会计国际化三维结构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发展,会计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各国会计国际化成为了大势所趋。在经济一体化国际环境背景下,只有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会计国际化进程,才能谋求自身长远的发展。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贸易国际化的高速发展,会计国际化的作用不容忽视。在2006年,我国财政部出台了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预示着我国会计国际化迈入了一个更快、更广、更深的一个层次。在过去,我国会计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应有的成就,但会计国际化仍然是当前会计学术界所关注的学术热点。为进一步提高中国会计国际化程度,我们需要更为透彻的研究、分析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选择一条适应中国特殊国情的会计国际化道路。本文主干分为三大块,它包含会计国际化速度、广度、深度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大块:首先,会计国际化速度内涵介绍,分析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的因素,其次,回顾各个历史阶段,分阶段研究会计国际化速度发展动态,然后,对目前中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的现状进行探讨,指出现实存在的困境,最后,对如何选择当前我国会计国际化适应的速度给出相应对策。第二大块:首先,会计国际化广度内涵介绍,分析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因素,然后探究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广度及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广度,分析中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现状,最后,对如何进一步拓宽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给出对策。第三块:首先,会计国际化深度内涵介绍,分析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的因素,其次,对我国会计准则深度、会计实务深度的现状进行研究,最后,探究我国如何进一步加深会计国际化。文章三大部分紧扣文章主旨,研究会计国际化三维结构——会计国际化速度、会计国际化广度、会计国际化深度,为我国会计国际化未来的发展给出相应的对策。三个部分研究了各自的影响因素,在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状况,根据会计国际化现实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对策。为探求我国适宜的会计国际化速度、拓展会计国际化广度、加深会计国际化水平,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本文为我国持续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路线实施过程中提供相应的理论价值。

刘丹丹[5](2011)在《对会计国际协调化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对国际会计协调的认识入手,如何恰当把握会计的国家化和国际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会计国际协调进程中的难点,在协调化的进程中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客观的面对现存的不足和障碍,以求找到相应的对策,在协调化的过程中争取主动权,促进我过的经济发展。

毛圆圆,尉京红,杨珣[6](2008)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利益争夺的博弈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从会计准则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后果出发,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过程中利益争夺的动因,论证了各相关利益集团为谋求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博弈,得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实质是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如何面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提出了对策建议。

刘长青[7](2008)在《会计国际化之国家利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会计国际化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然而自IASC成立以来,会计国际化的道路一直十分坎坷,究其原因,各国不同的国家利益是影响会计国际化进程重要而关键的因素。本文通过研究,试图从深层次揭示这一因素的内在实质,并为中国会计国际化中国家利益的维护与扩展,探索现实有效的途径。文章首先界定了国家利益的概念,指出:国家利益是国家满足和维护其生存与发展的一切需求,这种需求既体现了国家置身于其所处国际环境的客观状况,又反映了构建国家身份的主观判断,是国家权力、国际合作与利益认知三者关系的总和。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动态性和可变性,是权力、制度与认知的综合反映。文章对会计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及会计国际化中国家利益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会计国际化的经济后果有国际后果和国内后果两个方面。会计国际化中的国家利益在内容上可以分为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和安全利益,并分别有各种不同的利益表现形式。文章将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东盟等发展中国家的会计国际化状况作为全球会计国际化的缩影,分别分析了各自的会计国际化进程及其利益维护策略。指出美国在会计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及时修正其会计国际化策略,依靠其强大的资本市场和会计实力,积极主导IASB的改组,主动参与IFRS趋同项目的合作,顺利地将美国意志融入IFRS之中。欧盟则通过建立严密的会计咨询与监管机构,低成本追求内部协调,建立对IAS/IFRS的双重认可机制,积极推动IFRS与美国GAAP趋同及会计准则国际等效等方案,为自身谋取最大利益。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东盟各国亦紧跟国际形势变化,采取了各自相应的利益维护策略。本文的分析揭示,IASC/IASB作为国际准则的制定者和推动会计国际化的核心力量,在改组前后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利益协调取向与协调策略,但其根本立场是依靠大国、强国完善国际准则、推动会计国际化进程。通过深入分析中国的会计环境和中国的国家利益,本文认为,降低本国市场的交易费用是中国会计国际化的核心利益;与发达国家实行准则等效是中国的重要利益;与发展中国家实行准则等效是中国的一般利益。而从时间上判断,实行准则的国际等效,是中国的目前利益;构建与欧美相似或接近的准则应用环境是中国的中期利益,取得与欧美相同的国际准则制定地位是中国的长期利益。最后,根据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判断,文章提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国际化战略框架、改善会计国际化的内外环境、增强本国会计实力、加强国际合作等维护国家利益的具体策略。本文主要贡献有如下三点:一是从国际政治关系的角度出发,首次针对会计国际化中的国家利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二是对中国会计国际化之国家利益的判断和维护提出了具有一定创见性的学术观点;三是从历史的角度,比较完整地挖掘、分析了主要国家与国家联盟在会计国际化中维护其国家利益的策略,以及IASC/IASB协调各国利益的立场与措施,可为其他学者研究相关问题提供较为明晰的参考。

李芬[8](2006)在《我国会计国际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促进各国会计协调,不仅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益,而且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也很有帮助。会计国际化的实质是世界各国的利益之争,中国应当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努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大家一般都着眼于西方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缺乏了解。这充分说明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在国际会计大家庭中并无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会计研究水平上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作者将会计国际化与经济博弈论结合起来,是为了探索我国会计国际化策略的定量研究方法。 文中主要阐述了会计国际化的几种不同的观点,会计国家差异存在的客观性以及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简要介绍了经济博弈论及其相关理论,以及会计国际化的最新动态,重点分析了会计国际化的动因和障碍,通过建立静态和动态的博弈模型,对于我国相应的会计国际化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策略。文中主要采用了理论与实践,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数例分析方法。 通过静态博弈分析,认为可以针对四种不同的情况,采取四种不同的国际化策略。对于第一种情况,我国的会计国际化策略是帮助他国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他国对会计准则的理解能力,并且帮助他国建立强有力的会计职业团体。同时,呼吁国际会计界共同支持会计水平较低的国家的会计建设。对于第二种情况,我国的会计国际化策略是强化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建立强有力的会计职业团体,力争成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成员。在第三种情况下,我国的会计国际化策略是与他国在国际会计界形成联盟,共同强化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建立强有力的会计职业团体,成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成员。在第四种情况下,我国要强化会计实务、会计理论水平,降低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成本。通过进口关税税率选择的动态博弈分析,认为我国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对于进口关税的开放程度不能过快,进口关税并非越高越好,同一产品进口数量与出口数量最好相等。

姜琦[9](2006)在《国际贸易背景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会计国际化问题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都是各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争论之声此起彼伏。随着全球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跨国投资和融资、国际贸易等迅速发展,现代交通、通讯、网络等高科技手段使全球经济日益融为一体。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各国为促使本国经济的发展,必将扩大与国际间的经贸往来,这在客观上要求各国在会计处理上应提供足够的相通信息,并尽可能要求各国的会计处理方法趋于标准化、规范化。但是,由于受各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各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客观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所造成的“语言”障碍在经济发展不断国际化的今天,给各国经济交往带来的困扰日益增强。因此,增强会计信息在国际间的可比,促使各国会计的国际协调,成为会计趋于国际化的内在要求。时至今日,身处国际化浪潮中的世界各国对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都已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要不要国际化似乎己不是主要问题,相对而言,如何实现会计的国际化,采用什么方式来实现会计的国际化则成为各方所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拟就国际贸易迅猛发展这个背景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笔者首先是对当今世界的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进行了阐述,然后紧接着对会计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最后基于前面分析提出了相应措施。

杨敏[10](2006)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和应用中的利益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推进会计的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共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步确立了其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所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扮演了国际基准会计准则的角色,成为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参考的模板。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本身具有界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功能,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影响,即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不同的会计准则意味着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对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来说,它所影响的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资源的配置,从而直接导致国际间社会财富的转移。因此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和应用不仅仅是纯粹的会计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利益的选择与权衡问题。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方面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权展开激烈的争夺,另一方面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采纳上持谨慎态度,无不是从最大化本国利益的角度出发的。入世后的中国正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会计国际化是我国会计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依据的发达国家的经济背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在各国进行经济政治较量的环境中推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发展,维护我国的利益,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文章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出发,探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和应用中的国家利益问题,从利益博弈的角度分析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会计国际发展过程中的会计行为,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的利益维护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二、会计国际化的利益争夺及我们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会计国际化的利益争夺及我们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会计教学引入国际执业资格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国际会计方向班教学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
        1.3.2 引入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会计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社会需求
    2.1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1.1 经济全球化现状
        2.1.2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2.2 会计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2.2.1 会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产物和要求
        2.2.2 会计国际化为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
        2.2.2.1 国际上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趋同
        2.2.2.2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面临的困难
        2.2.3 中国经济发展客观需要会计国际化
        2.2.3.1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2.2.3.2 培养新型国际会计人才
3 对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认识
    3.1 国际化会计教育理念
    3.2 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3.3 国际化会计课程体系设置
    3.4 国际化会计教学方法
    3.5 国际化会计专业教材建设
    3.6 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4 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与高校会计教育国际化
    4.1 利用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培养国际会计人才
    4.2 国际会计执业资格
        4.2.1 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
        4.2.2 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
        4.2.3 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
        4.2.4 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
        4.2.5 其他在国际上认可的会计国际执业资格证书
    4.3 国外本科会计教育与执业资格教育相结合的做法
    4.4 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4.4.1 社会培训机构的国际会计执业资格课程培训
        4.4.2 国际会计师组织与中国高校的合作
    4.5 国内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国际化引进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的基本情况
5 华侨学院国际会计方向班引进国际会计执业资格的实践
    5.1 华侨学院引入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的具体做法
    5.2 华侨学院在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实践中的经验
        5.2.1 课程分值构成采用多项评价机制
        5.2.2 培养学生国际化会计实践能力
        5.2.3 采用原版英文教材,推行全英文授课
        5.2.4 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经验
6 对华侨学院会计教育国际化的认识与建议
    6.1 对华侨学院会计教育国际目标与定位的再思考
    6.2 华侨学院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设想
        6.2.1 处理好大学本科会计教育与会计执业资格教育目标与功能定位间的矛盾
        6.2.2 处理好国际会计执业资格教育与本土化的关系
        6.2.3 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设想
        6.2.4 课程体系设置中总学分过多的问题及其解决设想
7 结论
    7.1 本文基本结论
    7.2 本文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论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文献综述
        1.3.1 会计制度变迁研究之理论基础
        1.3.2 将会计准则引入新制度经济学
        1.3.3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特征分析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产权理论研究
    2.1 产权与会计
        2.1.1 产权与会计的本质
        2.1.2 产权理论与会计
        2.1.3 会计对产权的反映
    2.2 会计制度与产权制度
        2.2.1 会计制度属于产权制度的范畴
        2.2.2 中国产权制度变革影响会计制度变迁的分析
第3章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理论研究
    3.1 交易费用理论对会计准则的分析
        3.1.1 会计准则与交易费用
        3.1.2 交易费用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
        3.1.3 降低交易费用是会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
        3.1.4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几点建议
    3.2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社会成本研究
        3.2.1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社会成本
        3.2.2 降低中国会计制度变迁成本的对策
第4章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路径研究
    4.1 制度变迁与会计制度
        4.1.1 制度与会计制度
        4.1.2 制度变迁理论
        4.1.3 会计制度变迁的技术动因
        4.1.4 会计目标的变化决定了会计制度变迁的方向
    4.2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历程
        4.2.1 会计制度的借鉴和探索时期(1949 年——1978 年)
        4.2.2 局部借鉴国际惯例时期(1978 年——1992 年准则颁布以前)
        4.2.3 会计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时期(1992 年——2006 年准则颁布以前)
        4.2.4 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时期(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出台至今)
    4.3 基于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中国会计制度变迁及其特征
        4.3.1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主体分析
        4.3.2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
        4.3.3 导致中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因素分析
        4.3.4 中国会计准则变迁的趋势
第5章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5.1 会计制度与博弈论
        5.1.1 会计制度的含义
        5.1.2 从经济学角度看会计制度的变迁
        5.1.3 关于制度博弈论
        5.1.4 博弈论与会计制度
    5.2 会计准则制定主体及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均衡
        5.2.1 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的博弈均衡分析
        5.2.2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中各相关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5.2.3 对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政策建议
    5.3 从演化博弈视角看会计准则制度变迁
        5.3.1 从演化博弈论视角分析的理论依据
        5.3.2 演化博弈论理论分析的思路
    5.4 会计制度变迁的寻租博弈
        5.4.1 会计制度变迁与寻租博弈
        5.4.2 会计制度变迁与租金的产生
        5.4.3 会计寻租与博弈循环
        5.4.4 反寻租的政策建议
第6章 会计制度变迁的国际比较
    6.1 西方会计制度的变迁
        6.1.1 西方会计制度发展史
        6.1.2 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史
        6.1.3 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原则的进一步融合和发展
    6.2 中外会计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
        6.2.1 中美会计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
        6.2.2 中欧会计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
    6.3 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路径选择及其借鉴
        6.3.1 会计准则趋同的不同路径及其优缺点
        6.3.2 世界各主要国家会计准则趋同路径的选择
        6.3.3 中国会计制度改革的路径调整及未来改革方向
    6.4 会计准则全球化趋势分析
        6.4.1 会计准则全球化的必要性
        6.4.2 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会计准则全球化
        6.4.3 如何应对会计准则全球化
    6.5 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必由之路——国际化
        6.5.1 会计制度国际化是制度变迁过程
        6.5.2 中国会计制度国际化的动因
        6.5.3 中国会计制度国际化变迁所面临的困境
        6.5.4 中国会计制度国际化变迁的创新战略
        6.5.5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跨境会计监管标准方面的文献综述
        二、跨境市场监管机构合作方面的文献综述
        三、国际合作机制作用方面的文献综述
        四、相关研究文献的总结及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与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
第二章 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解决:理论解释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表象与根源
        一、跨境会计监管的相关概念
        二、跨境会计监管的标准与执行
        三、跨境会计监管与国家管辖权的冲突
        四、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具体表象
        五、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根源
    第二节 解决监管冲突的理论解释
        一、国际法视角的解决方案及评价
        二、经济学视角的解决方案及评价
        三、国际关系视角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 解决跨境会计监管冲突的方向:国际合作机制
        一、国际合作机制的相关概念
        二、国际合作机制的理论观点及分类
        三、国际合作机制的功能
        四、制度变迁对构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理论支持
        五、会计监管与国际合作机制:本文的研究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演进及特征
        一、政治领域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演进
        二、经济领域国际合作机制的历史演进
        三、国际合作机制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国际合作机制的变迁分析
        一、国际合作机制的变迁模式
        二、国际合作机制变迁中的国家主权让渡
        三、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机制
    第三节 国际合作机制与全球性国际组织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二、典型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及其代表的国际合作机制
        三、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共同特征
        四、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差异特征
    第四节 以WTO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合作机制的诠释
        一、国际贸易合作机制经历了四种变迁模式
        二、WTO承接了部分的国家管辖权
        三、WTO与IMF、巴塞尔委员会的对比分析
        四、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贸易合作机制
        五、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以WTO为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跨境会计监管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跨境会计监管标准的成果及不足
        一、国际会计准则的初步成果
        二、国际审计准则的初步成果
        三、其他领域国际组织的推动与成果
        四、跨境会计监管标准存在的不足
        五、标准趋同与执行等效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跨境会计监管执行中的美国方案及评价
        一、美国方案的产生背景及其监管政策
        二、美国方案的十年历程
        三、PCAOB联合检查协议的分析
        四、总结与评价
    第三节 跨境会计监管执行中的欧盟方案及评价
        一、欧盟方案的产生与发展
        二、独立审计监管机构国际论坛的成立
        三、总结与评价
    第四节 跨境会计监管的改善方向
        一、跨境会计监管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美国与欧盟方案所包含的机制化因素及其局限性
        三、改善的方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一个分析框架
    第一节 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比较特征
        一、共同性的特征
        二、差异性的特征
    第二节 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影响因素
        一、国家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
        二、区域层面的影响因素
        三、全球层面的影响因素
        四、其他领域国际合作机制的借鉴因素与互动
    第三节 构建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基本原则
        一、国际合作机制的普遍性原则
        二、会计监管的特殊性原则
        三、普遍性原则与特殊性原则的结合
    第四节 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尝试
        一、多层次、多元化会计监管国际合作机制的构建
        二、会计监管国际合作组织的构建
        三、跨境会计监管标准与执行问题的解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策建议
    第一节 现实状况及解决的思路
        一、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情况
        二、欧盟区域合作机制的有利因素
        三、内地与香港会计监管合作的有利因素
        四、中美跨境会计监管合作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第二节 下一步的政策建议
        一、推动国际化进程
        二、完善会计监管体系
        三、维护国家利益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4)中国会计国际化三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会计国际化进程的研究
        1.2.2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与会计实务的国际化
        1.2.3 中国会计国际化协调程度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研究
    2.1 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的内涵
    2.2 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的主要因素
        2.2.1 经济对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的影响分析
        2.2.2 科学技术对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的影响分析
        2.2.3 法律对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的影响分析
    2.3 我国会计国际化各历史阶段发展速度
        2.3.1 第一阶段:早期的缓慢发展时期(一九七八至一九九一年)
        2.3.2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时期(一九九二至二〇〇〇年)
        2.3.3 第三阶段:均衡调节趋同时期(二〇〇一至二〇〇五年)
        2.3.4 第四阶段:实质性趋同时期(二〇〇六以后)
    2.4 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现存问题分析
    2.5 我国会计国际化速度量度对策
第3章 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研究
    3.1 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内涵
    3.2 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主要因素
        3.2.1 社会文化对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影响分析
        3.2.2 经济对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影响分析
        3.2.3 科学技术对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影响分析
    3.3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广度研究
        3.3.1 我国会计准则内容覆盖范围的国际比较
        3.3.2 探析我国会计准则的空白领域
        3.3.3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广度现存问题
    3.4 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广度研究
        3.4.1 会计教学方式的国际比较
        3.4.2 会计课程设置的广度
        3.4.3 会计国际化的人才培养
    3.5 拓宽我国会计国际化广度的对策
第4章 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研究
    4.1 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的内涵
    4.2 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的主要因素
        4.2.1 政治对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的影响分析
        4.2.2 经济对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的影响分析
        4.2.3 社会文化对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的影响分析
    4.3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深度研究
        4.3.1 会计规范形式、准则制定程序及主体
        4.3.2 会计准则内容国际化深度研究
    4.4 我国会计实务国际化深度研究
    4.5 我国会计国际化深度现存问题分析
    4.6 加深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对策
第5章 研究结论
    5.1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5)对会计国际协调化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对会计国际协调的认识
    1、会计国际协调不是国际会计标准化, 而是指各国会
    2、会计国际协调的目的是追求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
    3、会计国际协调不是强制性的, 它是参与协调的各国
二、国际会计协调化产生的背景
三、我国进行国际会计协调化的动因
    1、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的现实需要
    2、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完善的需要
    3、国内会计服务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国际会计服务公司的推动
四、我国国际会计协调化的现状和障碍
    1、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 中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
    2、从企业业绩评价和监督角度看, 现行中国法律法规
    3、从会计行业自律程度, 我国尽管拥有1200万会计
五、我国对进行国际会计协调化的对策
    1. 不断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
    2. 进一步加强会计理论研究。逻辑严密的会计准则理

(6)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利益争夺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利益争夺的动因分析
    (一) 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的经济利益分析
    (二) 制度成本分析
二、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博弈分析
    (一) 参与和不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博弈分析
    (二) 各会计准则理事会成员国间的博弈分析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对策
    (一) 提高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质量
    (二) 争取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主导权
    (三) 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施加影响
    (四) 构建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环境适应机制

(7)会计国际化之国家利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论文的框架
    第三节 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国家利益概述
    第一节 国家利益的定义
    第二节 国家利益的内容及其特点
        一、国家利益的内容及其分类
        二、国家利益的特征
    第三节 影响国家利益的客观因素
        一、国际环境
        二、国家实力
第三章 会计国际化中的国家利益
    第一节 会计国际化的内涵
        一、会计国际化的定义
        二、会计国际化是一种国际制度的参与
    第二节 会计国际化中国家利益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一、会计国际化的经济后果
        二、会计国际化中国家利益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第三节 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利益的相互影响
第四章 主要国家及国家联盟会计国际化之利益维护策略
    第一节 美国会计国际化及其利益维护策略
        一、美国会计国际协调的态度及其动向
        二、美国国家利益的维护策略
    第二节 欧盟会计国际化及其利益维护策略
        一、欧盟会计国际化进程概况
        二、欧盟的利益维护机制及其策略
    第三节 加、澳、日三国会计国际化及其利益维护策略
        一、加拿大会计国际化及其利益维护策略
        二、澳大利亚会计国际化及其利益维护策略
        三、日本会计国际化及其利益维护策略
    第四节 东盟会计国际化及其利益维护策略
        一、东盟各国会计国际化状况
        二、东盟会计国际化的利益考量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 IASC/IASB的利益协调取向
    第一节 IASC/IASB推动会计国际协调的主要业绩
        一、重组前IASC的主要业绩
        二、重组后IASB的主要业绩
    第二节 IASC/IASB的利益协调取向及其策略
        一、IASC/IASB利益协调的处境
        二、IASC的利益协调策略
        三、IASB的利益协调策略
    第三节 IASB未来利益协调的困境
        一、准则解释和执行难以真正一致
        二、内部利益均衡始终是难点
        三、趋同步调难以统一
        四、各国会计环境的协调仍是障碍
        五、IFRS的固有缺陷难以消除
    第四节 启示
第六章 中国会计国际化之国家利益分析与判断
    第一节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历程
        一、会计国际化的启蒙阶段
        二、会计国际化初步协调阶段
        三、会计国际化提速阶段
        四、反思总结与国际趋同阶段
        五、向国际等效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利益分析
        一、中国会计国际化的政治利益
        二、中国会计国际化的经济利益
        三、中国会计国际化的文化利益
        四、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安全利益
    第三节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成本分析
        一、直接成本
        二、间接成本
    第四节 中国会计国际化之国家利益判断
        一、国家利益的判断原则
        二、从国际环境判断中国国家利益
        三、从综合实力判断中国国家利益
        四、从中国会计实力判断中国国家利益
        五、从重要性判断中国国家利益
        六、从紧迫性判断中国国家利益
        七、“中国特色”的国家利益解读
第七章 中国会计国际化之国家利益维护
    第一节 中国会计国际化之国家利益维护原则
        一、四代国家领导人的国家利益观及其给我们的指导与启示
        二、中国会计国际化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中国会计国际化之国家利益维护策略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国际化战略框架
        二、改善会计国际化的内外环境
        三、增强本国的会计实力
        四、加强国际合作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本文局限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本文局限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8)我国会计国际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
    2.1 会计国家差异存在的客观性
    2.2 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3 经济博弈论理论
第3章 会计国际化的动因和障碍分析
    3.1 会计国际化的内在动因
    3.2 会计国际化的外部动力
    3.3 会计国际化的障碍
第4章 会计国际化的总体策略
    4.1 会计国际化的最新动态
    4.2 协调化和标准化的辩证关系
    4.3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总体策略
第5章 我国会计国际化具体策略的博弈分析
    5.1 博弈模型建立的引论
    5.2 相关概念
    5.3 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5.4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具体策略
第6章 进口关税税率选择的动态博弈分析
    6.1 将进口关税税率的选择引入国际化策略
    6.2 相关概念
    6.3 进口关税税率选择的博弈模型
    6.4 给予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几点启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

(9)国际贸易背景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国际贸易发展现状、趋势概述
    1. 国际贸易的内涵
    2. 会计国际化及其实质
    3. 国际贸易发展现状与特征概述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给各国会计国际化带来的挑战
    1. 思想认识上的挑战
    2. 文化上的挑战
    3. 人员素质的挑战
三、在国际贸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相应举措
    1. 注册会计师制度走向国际化
    2. 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步伐
    3. 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
    4. 妥善处理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本国特色
    5. 加大国际贸易交往的力度,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结束语

(10)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和应用中的利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创新
        1.4.1 文章的主要内容
        1.4.2 文章的创新
第二章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产生和发展
    2.1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进程
        2.1.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产生与早期的国际会计准则
        2.1.2 可比性计划与国际会计准则质量的提高
        2.1.3 核心准则计划时期
        2.1.4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组
    2.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前景
        2.2.1 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2.2.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应用前景
第三章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和应用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3.1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和应用影响国家利益
        3.1.1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
        3.1.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经济后果
    3.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和应用中的利益博弈
        3.2.1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引发政治程序
        3.2.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和应用中的利益博弈
第四章 西方主要国家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和应用中的利益维护
    4.1 西方主要国家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和应用中的利益博弈
        4.1.1 欧盟
        4.1.2 美国
        4.1.3 澳大利亚
        4.1.4 英国
    4.2 西方主要国家在维护利益的过程中产成的负面影响
第五章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国家利益的维护
    5.1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应考虑的会计环境问题
        5.1.1 市场经济环境不够成熟
        5.1.2 缺乏有效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
        5.1.3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5.1.4 会计准则的执行机制不健全
        5.1.5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5.1.6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
    5.2 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维护我国利益的对策
        5.2.1 不断完善国内的会计环境
        5.2.2 加强同外界的联系
        5.2.3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四、会计国际化的利益争夺及我们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会计教学引入国际执业资格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国际会计方向班教学实践为例[D]. 卜丽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08)
  • [2]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D]. 崔英波. 吉林大学, 2013(05)
  • [3]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研究[D]. 乔炜.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01)
  • [4]中国会计国际化三维结构研究[D]. 刘锦霞. 湘潭大学, 2012(01)
  • [5]对会计国际协调化的思考[J]. 刘丹丹. 东方企业文化, 2011(02)
  • [6]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利益争夺的博弈分析[J]. 毛圆圆,尉京红,杨珣.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11)
  • [7]会计国际化之国家利益研究[D]. 刘长青. 厦门大学, 2008(08)
  • [8]我国会计国际化策略研究[D]. 李芬.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4)
  • [9]国际贸易背景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研究[J]. 姜琦. 商场现代化, 2006(18)
  • [10]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和应用中的利益问题研究[D]. 杨敏. 湘潭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争夺会计国际化的利益与我们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