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Web的话音实时数据处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孙云栋[1](2021)在《无人机战术链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网络中心战”的提出,作战信息网络愈发受到各国的重视。其中,无人机被广泛应用在多个军事领域,无人机蜂群网络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然而,基于现实设备的直接测试研究,取得的效果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本文为了帮助研究人员验证测试提出的研究方案,搭建仿真环境,最大限度实现对现实组网条件的仿真。本文设计了一个组网仿真模型,自下而上分为物理网络层、仿真网络层、控制层和可视化层。物理网络层为仿真部署的物理网络环境,设定为处于同一局域网中的全联通的分布式主机环境。仿真网络层是在物理网络之上仿真出作战网络环境,实现可能缩小的带宽和部分连通。控制层是仿真网络的控制平面,承担诸如全局邻接矩阵的维护,节点可达性判断,仿真数据的制定,仿真数据的收集转存等全局性的任务。可视化层是对外展示层次,提供仿真的直观结果。本平台的组网仿真部分以C语言编程为主体,使用Socket来仿真数据收发的功能,通过队列和控制时隙来限制带宽,利用Dijkstra算法实现路由等;平台的交互展示部分基于B/S模式,后端采用Spring Boot+My Batis的技术架构,前端使用ECharts等框架;利用Docker容器,轻松建立了分布式的组网环境;同时,MySQL数据库不仅承担数据的存储任务,而且作为两部分的信息交互媒介。经过前期的测试和仿真验证,当前本仿真平台已经通过验收并得到一定应用,平台为相关研究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了方便,降低了其研究的成本,提升了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曹帅[2](2020)在《基于Web技术的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集群调度系统是一种专用指挥调度系统,具有快速接入和安全性强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专业部门。数字集群用户直接接触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手持终端和PC端),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不但需要灵活的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而且还需要在PC端的网页上实现调度系统客户端的功能。软件开发工具包能够为用户提供软件开发工具接口的集合,满足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的开发需求。因此,基于Web技术的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数字集群调度系统的系统组成,分析了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与调度系统服务器的交互,给出了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主要功能。2.基于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的用户、语音、数据以及调度功能的信令流程,设计了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与调度服务器、Web服务器、媒体网关的接口,给出了软件开发工具包与调度系统服务器交互的数据格式。3.提出了一种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软件架构,由接口程序、Node.js服务以及后台语音程序组成,具有通用性,提供了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外部接口和软件开发工具包与调度服务器、Web服务器以及媒体网关间的接口。4.基于Windows系统,利用Java Script和C++编程语言,开发了数字集群调度系统软件开发工具包的接口程序、Node.js服务以及后台语音程序,实现了用户功能、语音功能、数据功能以及调度功能。5.搭建了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的测试环境,利用网页客户端调用软件开发工具包,对用户功能、语音功能、数据功能以及调度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开发的软件开发工具包能够满足客户端的基本功能需求。
刘伟[3](2020)在《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面移动通信网络受限于地理环境、建设难度,以及建设成本等原因,全球也尚未实现地面移动通信的全面覆盖,相比而言卫星移动通信可以实现广域乃至全球覆盖,能够为无地面网络覆盖的区域用户提供服务。近年来,随着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卫星通信的领跑者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简称Inmarsat)成功发射了第四代海事卫星,并已完成了卫星系统网络的部署,通过该系统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低延时、高带宽、全球无缝覆盖、灵活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本文便是设计和实现一款基于第四代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便携式户外陆用宽带终端,用户使用该卫星终端通过卫星移动网络即可快捷的连接到互联网,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获取到所需服务资源。本文采用了从系统到终端再到模块的层次化设计思路,重点研究工作是设计和实现一款基于第四代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陆用便携式终端。首先是介绍了第四代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即: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并从中分析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介绍了卫星系统的话音通信、数据传输等主要业务类型。然后介绍了卫星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终端具备的功能和性能、终端模块组成、终端搜星入网和业务建立的工作原理、终端在户外通信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本文终端的实现包括模块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具体包括:应用管理模块、基带处理模块、射频前端模块和天线单元的硬件设计以及各模块对应软件的设计和关键流程分析,关键流程包括:入网注册流程、NAT网络共享模式流程、PPPoE网络专用模式流程。最后介绍便携式卫星终端常用的测试方法和步骤,并对卫星终端的对星、入网建链、数据传输、电话话音等主要功能进行了详细测试,通过测试结果验证终端设计的正确性和指标符合性。该终端是国内首家基于Inmarsat基带处理模块开发的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其功性能方面可以完全替代国外厂家生产的同类型卫星终端产品,该终端的成功研制将以低成本、便携式、高效性等优势打破国外厂家在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终端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在抢占卫星通信领域市场、积累卫星通信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唐燕艳[4](2020)在《多协议实时仿真网络设计与数据可视化应用》文中提出数据链的研究和发展关系着信息化装备的能力和水平,是军事通信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建模与仿真技术对数据链系统进行设计和应用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本论文在分析数据链建模与仿真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多协议实时仿真网络的统一规划和整体设计,针对不同的战场态势,开展数据链系统级、网络级的建模与仿真,以评估数据链系统的作战效能。同时,借助数据可视化技术实现对仿真网络的管理,以及对仿真过程产生的数据从各个维度进行统计展示,“图示化”仿真场景,完整、准确、直观、生动的反映仿真态势和结果。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几部分工作:首先进行多协议实时仿真网络的设计,包括网络结构和业务流程的设计,旨在实现对Link11和Link16两种数据链路,栈网和多用户场景,软件模拟、DSP和嵌入式控制平台三种模拟器终端,进行软硬件相结合的仿真。然后在多协议实时仿真网络的设计基础上,搭建了仿真网络的运行环境,对Python应用程序中六个重要的模块进行流程设计和功能实现,并从数据库记录和服务器日志的运行结果上说明测试结果,验证仿真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最后,采用基于Vue.js前端框架和Echarts可视化库的技术方案,通过Nginx+uWSGI+Application的方式部署服务器实现数据可视化应用,并对表单提交和数据展示的相关页面进行接口设计、功能实现和测试结果分析,完成了对仿真网络的管理和反馈。多协议实时仿真网络在以ARM单片机为载体的物理模拟仿真基础上发展演进而来,是一个完整的、自主的、可控的数据传输网络,具有搭建成本小、可移植性高、网络设置灵活、仿真过程和结果可视等优点。本论文的研究课题具有可控、无破坏性、安全、允许重复多次、高效和应用广泛等突出特点,对军事通信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罗嘉鑫[5](2019)在《基于回归模型的多媒体数据传输抖动缓冲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快速融合发展,加上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为多媒体实时通信技术提供了更强大的网络传输支持和硬件基础。多媒体实时通信服务逐渐深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如视频聊天、网络直播、线上教育等。抖动缓冲在弥补抖动、平滑数据传输、提高播放质量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是影响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的抖动缓冲算法主要分为静态的抖动缓冲算法和动态的抖动缓冲算法。静态的抖动缓冲算法在通信过程中采用固定“深度”的缓冲区设置,无法适配变化的网络环境。现有的动态抖动缓冲算法,一部分通过设置上下阈值,当缓冲区内数据达到阈值时触发进行更新调节;一部分通过预测网络流量进行“深度”调节。这些算法普遍存在流量预测不准确,调节滞后,调整不合理等问题。本文深入剖析WebRTC(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网页实时通信系统)中的动态抖动缓冲算法的原理及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围绕抖动时延这一影响抖动缓冲工作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一种新的抖动时延计算策略:引入机器学习回归模型,基于网络环境和视频帧状态,根据抖动时延来预测系统的丢包率和端到端时延。在此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在基准值附近搜索最优抖动时延,并更新到视频帧中。解决了原方法调节滞后、抖动时延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为了对抖动缓冲模块的工作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基于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统计信息建立了传输质量评估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系统的丢包率、端到端时延和播放抖动情况,在相同网络环境和媒体处理引擎下,将传输质量评分作为抖动缓冲模块工作效果的反馈。最后,设计了不同网络环境下与WebRTC中现有抖动缓冲算法的对比实验。经测试,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本文提出的基于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抖动缓冲算法能提供更高的网络传输质量,保证用户的通信服务体验。
毕研涛[6](2019)在《面向抢险救灾的无线自组网通信/监控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当发生地震、洪水、泥石流等重大灾害时,固定通信基础设施往往被严重损毁,灾区的通信网络因此陷入瘫痪。一线救灾人员之间通信困难,实况灾情难以快速传回后方救灾指挥中心,严重阻碍了抢险救灾工作的开展。例如,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移动通信基站被毁,中国移动花费了近147小时才基本将通信服务恢复正常。然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地震救援的黄金时间仅为72小时。灾害发生时,如何在灾区快速部署灵活、抗毁性强的通信和监控网络,显然对抢救灾民生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面向抢险救灾的无线自组网通信/监控系统设计与原理样机研制展开。该系统由便携式无线自组网终端和指挥中心监控平台两部分组成。灾害发生时,抢险救灾人员携带无线自组网终端进入灾区。终端开机后,无需任何固定基础设施,即可在自组织网络协议的保证下,快速构建多跳、灵活、抗毁性强的通信网络,支持救灾人员之间视频、话音、文件和文本等多种业务的传输,为救灾人员协同完成救灾任务提供保障。同时,任一便携式终端可被指定为监控网关接入互联网。指挥中心监控平台可通过监控网关,访问任意救灾人员的便携式节点,并通过视频回传获知灾区实况,为救灾指挥决策提供支撑。基于上述设计思路,本文完成了系统原理样机的研制和测试,主要工作包括:(1)研制了便携式终端硬件和应用软件。终端采用三星Exynos4412处理器,本文设计并搭建了系统硬件板卡,提供丰富的在板资源,具体包括电源模块、USB模块、WiFi网卡模块、音视频模块、CPLD屏显模块等;基于Qt语言开发了便携式终端多功能触摸操作界面,支持视频、话音、文本、文件、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的采集和传输。界面友好,用户操作便利。(2)设计并实现了基于IP的多跳自组织动态路由协议。便携式终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采用标准的WiFi网卡。为实现便携式终端多跳自组织动态组网,本文采用动态源路由协议(DSR)的基本思想,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TCP/IP协议栈中实现了基于IP的多跳自组织动态路由协议。实测结果证明了该协议实现按需路由发现和路由维护过程的有效性。(3)设计并实现了指挥中心监控平台。本文采用HTML和JavaScript语言,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方式的指挥中心监控平台。将任一便携式终端设定为监控网关并接入互联网,其余节点即可通过多跳自组织的方式与网关互联,并最终接入互联网。救灾指挥人员通过监控平台即可访问任意救灾人员的便携式节点,获知灾情实况。实测结果证明了平台的有效性。
王晓鸣[7](2018)在《一种船载双模海洋数据卫星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在已有的船舶上加装海洋观探测设备,结合船舶海上航行,开展常态化的海洋监测,是认知海洋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依托国产自主通信手段,怎样实时高效的将船舶上监测的海洋环境数据实时传送到岸基接收中心,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S波段天通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特点和北斗卫星短报文通信能力,设计了适合船舶安装使用的海洋数据双模卫星传输系统。首先介绍了船舶通信和国内外常用的海上卫星通信系统,阐述了船舶数据传输的特点、规律和现状;其次从功能、接口关系、指标体系以及信息流程、体系结构等多个维度介绍了舰载海洋数据双模卫星传输系统的总体设计;接下来论述了双模卫通单元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双模卫通单元的天线设计、信道设计和软件设计;随后论述了多接口数据集成采集单元的设计思路和平台组成,详细阐述了多接口数据集成采集单元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关键技术;然后论述了岸基数据接收中心的组成、体系结构和软件设计,详细阐述了传输处理分系统、远程管理分系统的组成、内外部接口关系和业务流程以及详细设计。最后结合试验情况就本文工作做了总结,并给出了后续要完善的工作。测试和分析表明,本文所设计的船载双模海洋数据卫星传输系统,性能稳定,S波段移动卫通数据传输带宽较高,传输数据量大,北斗短消息传输覆盖范围广,两种手段互为备份,数据传输稳定、成功率高,可有效解决船舶航行过程中海洋环境数据采集传输问题。同时,数据传输的功能也适用于其他行业,相信通过本文的详细描述,能够帮助相关行业人员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船舶航行实时传输系统。
孙兆平,何作峰[8](2006)在《卫星通讯系统在青海油田勘探生产信息建设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青海油田勘探生产中的数据传输及生产指挥一直主要依靠微波电台负责通讯,由于微波电台不能满足勘探节奏的需求,阻碍了勘探信息的传递、交流,加之由于勘探野外作业流动性强,不能建立固定通讯系统,影响了生产指挥的及时、准确性。通过建立VSATKu波段星状通讯网络,并将其与基地程控电话网络相连,一方面实现了野外生产单位与基地通讯的畅通;另一方面,应用勘探生产信息系统实现随钻录井剖面图、测井曲线、录井秒数据回放、录井仪实时数据及试油、物探资料等专业数据的处理及Web发布功能,与现场生产传输系统发布的地质、钻井、试油日报共同作为勘探动态管理信息平台,为基地各级领导、研究人员、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集成的、具有丰富资料的井场随钻动态信息平台。
陈曦[9](2005)在《基于NGN的IAD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集成接入设备(IAD)系统是涉及到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电信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多学科的复杂的嵌入式系统,在下一代网络(NGN)中作为语音与数据综合接入的终端接入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存在巨大的市场。本文首先介绍 NGN、软交换(SS)等 IAD 系统所处的网络环境和相关的背景知识,然后系统地研究 IAD 系统的工作原理,探讨 IAD 系统中 CPU 最小系统, 网络接口单元,用户线接口单元,IP 电话(VoIP)处理单元关键硬件的选取。详细讨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并根据 IAD 系统对操作系统的要求选定 VxWorks 作为 IAD 的商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通过分析 IAD 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确定 IAD 系统的软件结构,将 IAD系统软件进行模块划分,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并且针对 IAD 系统的支撑软件模块和 Web 配置软件模块详细讨论软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接着分析 IAD 系统关键语音信号处理过程,介绍 IAD 系统实现 VoIP 的原理和采用的先进技术,探讨 VoIP 子系统的硬件实现和软件处理流程。最后总结全文,提出 IAD 系统改进的建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朱玮,谭菊仙[10](2004)在《基于Web的话音实时数据处理系统》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一个基于Web的集话音信息记录存储、调听、抄收、归档、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话音实时数据处理系统。系统采用三层结构 模型。融合了Web数据库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ActiveX技术。给出了话音数据的接收、存储及综合处理技术。
二、基于Web的话音实时数据处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eb的话音实时数据处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无人机战术链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 |
2.1 Spring Boot框架 |
2.2 MyBatis框架 |
2.3 ECharts框架 |
2.4 MySQL数据库 |
2.5 Docker容器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3 需求分析 |
3.1 系统需求分析概述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作战网络信息需求分析 |
3.2.2 作战网络资源管理分析 |
3.2.3 作战网络动态重构分析 |
3.2.4 作战网络的网络功能分析 |
3.2.5 Web端交互展示部分功能分析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安全性需求 |
3.3.2 易用性需求 |
3.3.3 可扩展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2 组网仿真架构设计 |
4.2.1 分布式仿真网络部署环境 |
4.2.2 仿真模型分层结构 |
4.2.3 仿真实验具体设计 |
4.2.4 仿真网络代码结构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逻辑结构设计 |
4.3.2 物理设计 |
4.4 Web端功能模块设计 |
4.4.1 带宽设定 |
4.4.2 信息发送 |
4.4.3 节点操作 |
4.4.4 数据统计 |
4.5 主要算法设计 |
4.5.1 伪位置更新算法 |
4.5.2 数据链划分算法 |
4.5.3 路由算法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实现 |
5.1 系统环境 |
5.2 组网仿真模型架构实现 |
5.2.1 采用技术 |
5.2.2 文件结构 |
5.2.3 重点代码介绍 |
5.2.4 伪位置更新模块功能实现 |
5.2.5 路由功能实现 |
5.3 交互展示部分实现 |
5.3.1 采用技术 |
5.3.2 代码结构 |
5.3.3 带宽设定功能实现 |
5.3.4 信息发送功能实现 |
5.3.5 节点操作功能实现 |
5.3.6 数据统计功能实现 |
5.3.7 数据链划分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功能测试 |
6.1.1 组网仿真模型功能测试 |
6.1.2 交互展示页面功能测试 |
6.2 网络性能参数测试 |
6.2.1 节点时延测试 |
6.2.2 数据包计数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Web技术的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数字集群调度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数字集群调度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数字集群调度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和论文结构 |
1.3.1 选题意义 |
1.3.2 论文结构 |
2 数字集群调度系统 |
2.1 数字集群调度系统的组成 |
2.2 客户端与调度系统服务器的交互 |
2.2.1 客户端与调度服务器的交互 |
2.2.2 客户端与Web服务器的交互 |
2.2.3 客户端与媒体网关的交互 |
2.3 PC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基本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3 软件开发工具包的设计 |
3.1 概述 |
3.2 软件开发工具包主要功能信令流程 |
3.2.1 用户功能 |
3.2.2 语音功能 |
3.2.3 数据功能 |
3.2.4 调度功能 |
3.3 软件开发工具包与调度服务器的接口 |
3.4 软件开发工具包与Web服务器的接口 |
3.5 软件开发工具包与媒体网关的接口 |
3.6 软件开发工具包的软件架构 |
3.7 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外部接口 |
3.8 本章小结 |
4 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实现 |
4.1 开发环境 |
4.2 Socket编程基本原理 |
4.3 软件开发工具包接口程序 |
4.4 软件开发工具包Node.js服务模块 |
4.5 软件开发工具包后台语音软件 |
4.6 软件开发工具包功能的开发 |
4.7 本章小结 |
5 软件开发工具包基本功能的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测试内容 |
5.3 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
5.3.1 用户功能 |
5.3.2 语音功能 |
5.3.3 数据功能 |
5.3.4 调度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的现状 |
1.2.2 海事卫星宽带终端技术的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卫星系统组成及功能 |
2.2 卫星系统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 |
2.2.1 主要技术指标 |
2.2.2 主要关键技术 |
2.3 卫星系统业务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便携式终端的总体设计 |
3.1 主要功性能 |
3.2 组成框图 |
3.3 工作原理 |
3.4 典型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便携式终端的硬件设计 |
4.1 应用管理模块 |
4.1.1 功能及组成 |
4.1.2 电路设计 |
4.1.3 模块调试 |
4.2 基带处理模块 |
4.3 射频前端模块 |
4.3.1 功能及组成 |
4.3.2 详细设计 |
4.3.3 模块调试 |
4.4 天线单元 |
4.4.1 主要功能 |
4.4.2 仿真设计 |
4.4.3 实物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便携式终端的软件设计 |
5.1 应用管理软件 |
5.1.1 软件运行环境 |
5.1.2 软件总体架构和功能 |
5.1.3 软件开发流程 |
5.2 射频前端控制软件 |
5.2.1 软件运行环境 |
5.2.2 软件功能组成与实现 |
5.3 手机APP软件 |
5.3.1 软件架构 |
5.3.2 软件功能实现 |
5.4 关键流程设计 |
5.4.1 用户登录注册流程 |
5.4.2 共享网络链路流程 |
5.4.3 专用网络链路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便携式终端的测试与评估 |
6.1 对星功能测试 |
6.2 入网建链测试 |
6.3 数传功能测试 |
6.4 电话功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多协议实时仿真网络设计与数据可视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MVC模式 |
2.2. 技术架构 |
2.2.1. B/S架构 |
2.2.2. C/S架构 |
2.3. 战术数据链 |
2.3.1. Link11数据链 |
2.3.2. Link16数据链 |
2.4. 中间件 |
2.4.1. 消息中间件 |
2.4.2. DDS中间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时仿真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
3.1. 实时仿真网络的设计目标 |
3.2. 实时仿真网络的结构 |
3.3. 实时仿真网络的业务流程 |
3.4. 实时仿真网络的环境搭建 |
3.5. 实时仿真网络主要模块 |
3.5.1. 网络管理与控制模块 |
3.5.2. 排队和分发模块 |
3.5.3. 接收发送控制模块 |
3.5.4. 中继处理模块 |
3.5.5. 模拟器终端转换模块 |
3.5.6. 统计与分析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可视化应用 |
4.1. 数据可视化的概念 |
4.2. 数据可视化库 |
4.3. Vue.js |
4.3.1. Vue.js的特性 |
4.3.2. Vue.js与其他框架的对比 |
4.3.3. Vue.js开发中管理定时器 |
4.4. Echarts |
4.4.1. Echarts的结构 |
4.4.2. Echarts的特性 |
4.4.3. 基于Echarts的开发 |
4.5. 应用部署 |
4.6. 数据可视化应用主要页面 |
4.6.1. 首页 |
4.6.2. 配置项 |
4.6.3. 无线设备状态 |
4.6.4. 时隙占用 |
4.6.5. 实时消息 |
4.6.6. 数据统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缩略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回归模型的多媒体数据传输抖动缓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静态的抖动缓冲技术 |
1.2.2 动态的抖动缓冲技术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背景知识 |
2.1 多媒体实时通信架构 |
2.2 网络传输协议 |
2.2.1 TCP网络传输协议 |
2.2.2 UDP网络传输协议 |
2.2.3 RTP网络传输协议 |
2.3 网络抖动平滑 |
2.3.1 抖动的产生 |
2.3.2 抖动的影响 |
2.3.3 抖动的弥补 |
2.4 小结 |
第3章 WebRTC抖动缓冲机制分析 |
3.1 WebRTC中的媒体数据 |
3.1.1 媒体流与线程关系 |
3.1.2 媒体数据特点 |
3.2 抖动缓冲模块 |
3.2.1 缓冲区数据包的接收 |
3.2.2 缓冲区内重排组帧 |
3.2.3 抖动时延的计算及视频帧输出 |
3.3 异常处理 |
3.3.1 丢包重传 |
3.3.2 前向纠错 |
3.4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网络排队时延差估计 |
3.4.1 卡尔曼(Kalman)滤波 |
3.4.2 估计网络排队时延差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机器学习预测的抖动缓冲算法 |
4.1 抖动缓冲预测模型 |
4.1.1 特征选择 |
4.1.2 数据处理 |
4.1.3 模型训练 |
4.1.4 训练结果 |
4.2 抖动时延更新策略 |
4.3 网络排队时延差估计 |
4.3.1 最小二乘线性回归 |
4.3.2 Trendline滤波估计网络排队时延差 |
4.3.3 Trendline滤波效果验证 |
4.4 传输质量评估模型 |
4.5 小结 |
第5章 实验设计与评估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环境 |
5.3 实验步骤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网络正常时的实验结果分析 |
5.4.2 网络拥塞时的实验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面向抢险救灾的无线自组网通信/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无线自组网通信/监控系统硬件搭建与设计 |
2.1 无线自组网通信/监控系统硬件搭建 |
2.2 无线自组网通信/监控系统印刷电路板设计 |
2.3 无线自组网通信/监控系统硬件测试 |
第三章 无线自组网通信/监控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软件平台环境搭建 |
3.1.1 嵌入式Linux系统概要 |
3.1.2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3.1.3 Bootloader移植 |
3.1.4 Linux内核移植 |
3.2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3.2.1 系统软件界面设计 |
3.2.2 通信信令的设计与实现 |
3.2.3 基于H.264 的视频传输 |
3.2.4 基于G729 的语音对讲 |
3.2.5 图文互传的设计与实现 |
3.2.6 文件可靠传输的设计与实现 |
3.3 DSR动态源路由协议介绍 |
3.3.1 路由概述 |
3.3.2 DSR路由介绍 |
3.4 基于IP的多跳自组织动态路由协议 |
3.4.1 Linux Netfilter介绍 |
3.4.2 路由缓存的设计与实现 |
第四章 指挥中心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4.1 指挥中心监控平台的设计 |
4.2 指挥中心监控平台的搭建 |
4.3 指挥中心监控平台界面介绍 |
第五章 无线自组网通信/监控系统实测与效果展示 |
5.1 测试场景 |
5.2 实测展示 |
5.2.1 自组网终端多跳通信实测 |
5.2.2 无线自组网后台监控实测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一种船载双模海洋数据卫星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船舶通信 |
1.2.2 国外常用海上卫星通信系统 |
1.2.3 国内海上卫星通信系统 |
1.2.4 船舶数据传输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整体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1.1 功能分析 |
2.1.2 连接关系分析 |
2.1.3 指标分析 |
2.2 设计原则 |
2.2.1 双模卫通单元设计原则 |
2.2.2 多接口数据集成采集单元设计原则 |
2.2.3 岸基数据接收中心设计原则 |
2.3 总体设计方案 |
2.3.1 总体结构 |
2.3.2 信息流程 |
2.4 双模卫通单元 |
2.5 多接口数据集成采集单元 |
2.6 岸基数据接收中心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模卫通单元 |
3.1 设计思路 |
3.2 工作原理 |
3.3 硬件平台设计 |
3.3.1 天线设计 |
3.3.2 信道设备硬件设计 |
3.3.3 接口设计 |
3.4 软件设计 |
3.4.1 议栈构架 |
3.4.2 信号捕获过程 |
3.4.3 同步过程 |
3.5 工作流程 |
3.5.1 数据采集应用 |
3.5.2 语音功能 |
3.6 关键技术 |
3.6.1 双模卫通单元小型化低功耗设计 |
3.6.2 双模动中通天线设计技术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接口数据集成采集单元 |
4.1 设计思路 |
4.2 平台组成 |
4.3 硬件设计 |
4.3.1 主处理器板 |
4.3.2 接口卡 |
4.3.3 电源模块 |
4.4 软件设计 |
4.4.1 软件模块组成与工作原理 |
4.4.2 操作系统 |
4.4.3 外部设备驱动 |
4.4.4 协议栈 |
4.5 关键技术 |
4.5.1 多源信息处理技术 |
4.5.2 高可靠性设计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岸基数据接收中心 |
5.1 组成 |
5.2 体系结构 |
5.2.1 总体结构 |
5.2.2 传输处理分系统结构 |
5.2.3 远程管理分系统结构 |
5.3 岸基数据接收软件设计 |
5.3.1 传输处理分系统软件设计 |
5.3.2 远程管理分系统软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试验与改进 |
6.1 航行试验 |
6.1.1 测试内容 |
6.1.2 东海海域测试 |
6.1.3 黄海海域测试 |
6.2 试验测试与问题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卫星通讯系统在青海油田勘探生产信息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卫星通讯网络实现勘探信息远程传输的意义 |
1.1 实现基地与现场实时数据传输, 信息交流速度快, 实现生产过程的集中监控管理和远程决策 |
1.2 提高现场资料应用的及时性和实时资料的利用率 |
1.3 提高资料信息化程度, 拓展资料的服务空间 |
2 VSAT卫星通讯网络 |
2.1 系统设计 |
2.1.1 系统组成及网络规模 |
2.1.2 网络设计 |
2.1.3 业务需求分析 |
2.2 地面站建设情况 |
2.2.1 中心站 |
2.2.2 远端站 |
2.3 业务功能实现方式 |
2.3.1 话音业务 |
2.3.2 数据业务 |
3 勘探生产信息系统 |
3.1 系统需求 |
3.1.1 业务需求 |
3.1.2 功能需求 |
3.1.3 数据需求 |
3.1.4 安全保密需求 |
3.1.5 实现目标 |
3.2 开发方案 |
3.2.1 原则 |
3.2.2 数据采集 |
3.2.3 数据发送 |
3.2.4 数据接收保存 |
3.2.5 信息发布 |
3.2.6 关键技术 |
3.2.6. 1 基于B/S查询模式的应用 |
3.2.6. 2 三层结构模式的应用 |
3.2.6. 3 动态平面图形绘制技术的应用 |
3.2.7 技术实现 |
3.3 系统构成 |
3.3.1 井场采集系统 |
3.3.2 实时数据传输系统 |
3.3.3 客户端程序 |
3.3.4 基地服务器代理程序 |
3.3.5 米数据入库模块 |
3.3.6 实时数据发布和监控系统 |
3.3.7 实时数据显示模块 |
3.3.8 数据显示模板编辑工具 |
3.3.9 录井曲线绘制 |
3.3.1 0 随钻剖面图绘制 |
3.3.1 1 数据系统维护 |
3.4 系统特点 |
3.4.1 实时性 |
3.4.2 实用性 |
3.4.3 易维护 |
3.4.4 易扩充 |
4 系统应用效果 |
4.1 数据录入与浏览 |
4.2 数据的发布 |
4.2.1 实时录井综合曲线 |
4.2.2 实时数据回放 |
4.2.3 非实时数据的发布 |
5 结语 |
(9)基于NGN的IAD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IAD 系统概述 |
1.2 理论背景 |
1.2.1 下一代网络(NGN) |
1.2.2 软交换(SoftSwitch)技术 |
1.3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IAD 系统关键硬件选取 |
2.1 硬件组织结构概述 |
2.1.1 功能及性能指标 |
2.2 CPU 及存储器的选择 |
2.2.1 CPU 的选择 |
2.2.2 ROM/RAM/FLASH 的选择 |
2.2.3 IAD 系统FLASH 地址空间的划分 |
2.3 网络接口芯片的选择 |
2.4 SLIC 接口芯片的选择 |
2.4.1 IAD 系统SLIC 接口功能 |
2.4.2 IAD 系统SLIC 接口芯片选定 |
2.5 VoIP 语音编解码芯片的选择 |
2.6 IAD 系统硬件功能模块图 |
第三章 IAD 系统 RTOS 的选取 |
3.1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
3.1.1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分类 |
3.1.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优缺点 |
3.1.3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应用 |
3.2 IAD 系统对RTOS 的要求 |
3.2.1 IAD 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要求 |
3.2.2 IAD 系统的多任务要求 |
3.2.3 IAD 系统对操作系统体积的要求 |
3.2.4 IAD 系统要求操作系统提供TCP/IP 协议栈支持 |
3.2.5 友好的集成开发环境 |
3.3 IAD 系统RTOS 的选定 |
3.3.1 种类繁多的RTOS |
3.3.2 为什么要选择VxWorks |
3.3.3 VxWorks 简介及在IAD 系统软件中的地位 |
3.4 用Tornad02.0 开发工具裁剪VxWorks |
3.4.1 Tornad02.0 简介 |
3.4.2 Tornad02.0 开发工具的特点 |
3.4.3 用Tornad02.0 裁剪VxWorks 操作系统 |
第四章 IAD 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工作原理简介 |
4.1.2 IAD 系统的 USERCASE 图 |
4.1.3 软件结构框架 |
4.2 IAD 系统软件体系结构概述 |
4.3 IAD 软件系统模块设计 |
第五章 IAD 系统支撑软件模块设计 |
5.1 支撑模块的功能 |
5.2 支撑模块用到的数据结构 |
5.2.1 任务调度及任务间通信的公共数据结构 |
5.2.2 定时器系统的公共数据结构 |
5.2.3 内存管理的公共数据结构 |
5.3 支撑模块处理流程 |
5.3.1 内存管理 |
5.3.2 定时器管理 |
5.3.3 任务调度及通信 |
5.4 支撑软件模块原语设计 |
5.4.1 支撑模块提供的原语简介 |
5.4.2 原语详细设计 |
5.4.3 支撑原语程序编制举例 |
第六章 IAD 系统 Web 配置软件模块设计 |
6.1 IAD 系统Web 配置模块介绍 |
6.1.1 嵌入式Web 服务器的特点 |
6.1.2 IAD 系统Web 配置模块处理流程 |
6.1.3 IAD 系统嵌入式Web 服务器软件模块组织 |
6.2 IAD 系统嵌入式Web 服务器的移植 |
6.3 构建IAD 系统配置页面 |
6.4 网络安全 |
第七章 语音数据的传输 |
7.1 VoIP 技术概述 |
7.2 VoIP 的基本传输过程 |
7.3 IAD 系统实现VoIP 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
7.3.1 信令技术 |
7.3.2 编码技术 |
7.3.3 实时传输技术 |
7.3.4 服务质量(QoS)保证技术 |
7.3.5 网络传输技术 |
7.4 IAD 系统VoIP 关键技术的实现 |
7.4.1 VoIP 子系统硬件结构 |
7.4.2 系统工作流程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10)基于Web的话音实时数据处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2 相关技术 |
2.1 Web与数据库 |
2.2 三层结构的概念 |
2.3 组件对象模型(COM)和ActiveX技术 |
3 系统实现 |
3.1 数据服务层的实现 |
3.2 Web服务层的实现 |
3.3 用户服务层的实现 |
4 结束语 |
四、基于Web的话音实时数据处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无人机战术链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D]. 孙云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Web技术的数字集群调度系统客户端软件开发工具包的研制[D]. 曹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 刘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多协议实时仿真网络设计与数据可视化应用[D]. 唐燕艳.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5]基于回归模型的多媒体数据传输抖动缓冲技术研究[D]. 罗嘉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6]面向抢险救灾的无线自组网通信/监控系统研究[D]. 毕研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7]一种船载双模海洋数据卫星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晓鸣.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8]卫星通讯系统在青海油田勘探生产信息建设中的应用[J]. 孙兆平,何作峰. 中国石油勘探, 2006(06)
- [9]基于NGN的IAD系统研究与实现[D]. 陈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04)
- [10]基于Web的话音实时数据处理系统[J]. 朱玮,谭菊仙. 计算机工程,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