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港含油污水处理改造工程实例

大连新港含油污水处理改造工程实例

一、大连新港含油废水处理改造工程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黄艳[1](2020)在《基于生态效率的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先进制造业的逐步推进,高智力值高附加值的自动化设备行业已成为我国一个独立且体量巨大的产业;自动化设备制造也成为“先进制造”和“生态制造”战略及布局中重要的环节。但是,该行业的生态效率研究很少报道,可能与其使用二次能源、产品种类繁多和排污量相对较小特点有关系。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切实需要对该行业的生态效率开展研究,形成一套适用于该行业的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在大量研究了环境绩效评价理论及文献的基础上,围绕生态效率的核心概念,系统分析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的工艺流程特点,识别了其环境因素及风险点,并以L公司为实例,借助生态效率评价理论为依据,参考环境风险相关法规的要求,开展了实例评价。研究中根据确定的研究方法,识别了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因素和风险点;在构建评价体系时,使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模糊综合分析法等方式,在体系中将生态效率指标创新性地纳入体系中,借助Python软件,形成了符合该行业实况的,基于生态效率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及各权重;论文利用研究结果对L公司开展了环境绩效评价,验证了论文形成的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及可靠性,结果发现自动化设备企业生态效率的优秀性,及引入生态评价的科学性;并提出了 L公司相关环境管理中的不足及环境绩效提高的建议。

王跃[2](2017)在《A/O+MBR工艺处理石化工业废水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石化工业废水是加剧环境破坏的一项重要因素。如何充分开发污水处理技术,以达到更高效的处理石化工业废水,成为目前一项重要课题。笔者以辽宁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改造为研究对象,分析原有污水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以A/O+MBR工艺优化、替代原系统的水解酸化和二沉池工艺,以确定A/O+MBR工艺在生产实际中的处理效果。通过检验改造后污水系统对COD、氨氮、SS、浊度等各项污染物质的处理效果,对比工艺改造前后的相关指标,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证明了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后的出水水质能够满足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水质标准,同时改造后的工艺稳定性也很好,能够达到预期。本文通过研究A/O+MBR联合工艺在石化工业废水中的实际应用,明确了 A/O+MBR联合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和条件,并证明了以A/O+MBR联合工艺为主的工艺改造,使石化工业废水处理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改造后的污水处理系统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均具有明显提高,为A/O+MBR工艺在石化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具体实例。

孙青亮[3](2013)在《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石化废水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化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污染物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其处理技术一直是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以某典型石化污水处理厂进水为研究对象,参考污水厂采用的工艺,设计了水解酸化-缺氧-好氧一体式小试装置,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工艺最佳运行参数,并重点对水解酸化单元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进行了分级解析,研究成果为污水厂的提标改造和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运行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本研究中,通过改变单一变量得出工艺的最佳参数如下:污泥回流比(R)为100%,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5h,污泥龄(θc)在17d-24d,曝气池的溶解氧(DO)应控制在2mg/L~3mg/L,该条件下出水水质最好,出水平均COD为62.5mg/L,去除率高达88%。研究表明,水解酸化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4h,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最佳配比为1:1,此时进出水的生化性最好、COD浓度最低、UV254值最小。投加聚氨酯改性填料可使水解酸化单元对COD的去除率提高至50%。通过水解酸化单元回流污泥和强化混合传质进行强化水解酸化,其出水的可生化性较进水提高98%。水解酸化单元进行微曝气可以起到强化混合传质的作用,微氧环境对水解酸化还原环境的破坏不大,对大分子物质的水解酸化影响不大。试验对水解酸化单元出水和最终出水行了分级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小试研究与污水厂水解酸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以分子量<1000的小分子物质为主,所占比例(以TOC计)分别为86%和54%。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水解酸化出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色氨酸芳香族类蛋白物质。亲水性物质和疏水酸性物质分别占水样中溶解性有机碳的49%和29%,是二级出水中的主要物质类别。亲水性物质含有较多的生物源腐殖质类物质,疏水中性物质含有较多的芳香族蛋白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类物质。红外光谱图中600cm-1~1200cm-1波数的指纹区波峰数量最多,多为芳香类同分异构体化合物。采用GC-MS对整个处理工艺各单元中的有机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污水厂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进出水水质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和烃系物。小试对水解酸化进行强化后出水中此类物质明显比污水厂水解酸化单元出水中含有的物质类型少,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后续工艺单元的处理压力。

吴莉娜,陈家庆,程继坤,彭永臻,孔惠,周翠红,朱玲[4](2013)在《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石油化工污水处理现状,重点阐述了含油污水、含硫污水、含环烷酸污水和含酚污水几类主要的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四川某大型乙烯项目和台湾某石化企业投资大陆某项目的石油化工污水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回用的三级处理流程,实现分级处理和相对集中的污水处理优化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石油化工污水的最新处理技术。对石油化工污水的处理技术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强化预处理技术和按照用水多元化、污水资源化原则,实行清污分流、污污分治,开发经济有效的污水治理新技术。

魏继苗[5](2013)在《Fenton氧化法处理石化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化工废水是工业污水治理领域中难度较大的种类之一,污染物成分非常复杂、排放量大、处理难度相对较大、处理时资源消耗量大、污染环境。现有的石化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化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方法。本研究以某大型石化工业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为对象进行试验,采用技术操作方便、设备简单的Fenton氧化技术对该石化二级出水进行再处理,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得出Fenton氧化石化废水的最佳运行条件,为同类石化二级出水的有效处理提供技术参考。在Fenton氧化处理试验中,主要研究了H2O2的投加量、FeSO4·7H2O的投加量以及初始pH值三个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确定了Fenton氧化试验原水的试剂最佳投加量:H2O2为0.12mL/L,FeSO4·7H2O为0.9g/L,此时的COD值为45.9mg/L,COD去除率为42.88%。通过对不同初始pH值试验原水处理效果对比得出结论:Fenton试剂对试验原水的氧化处理可在原水pH值(7.7)下直接进行并可取得预期效果。试验测定了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及反应后水样中絮体颗粒的粒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Fenton氧化试验原水的反应过程中既发生了氧化反应,同时也伴随有混凝反应的发生。同时,试验采用UV-vis光谱分析、三维荧光光谱分析以及GC-MS分析对处理前后的废水水质进行了分析。经过Fenton氧化处理,试验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得到了有效的分解而被去除。UV-vis光谱分析反映试验原水中存在共轭双键(共轭二烯烃、不饱和醛、不饱和酮)和苯环类有机物,处理后UV254值降低。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分析得知试验原水中主要有机物为色氨酸类芳香族蛋白质和酣类物质,反应后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的荧光特性峰大幅度降低。GC-MS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原水中检测出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得到有效降解,大部分有机物色谱峰均消失。

毕芳[6](2012)在《涡凹气浮—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的工程实践》文中指出含油废水是一种量大面广的工业废水,它来自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和油的转运等。目前常规的炼油厂含油废水的处理工艺是“隔油-气浮-生化”的“老三套”处理工艺。该工艺技术成熟、稳定可靠,但在实际工程中仍存在占地面积大、投资高,药剂费偏高等问题。因此,针对含油废水的特点,开展工程研究,以降低废水处理运行费用,加快处理速度,缩小占地面积,提高处理效果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石油工业炼油厂含油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对工艺比选,设计参数、运行参数的分析论证,确定采用涡凹气浮(CAF)-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通过工程实践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与结论:(1)CAF对石油类和悬浮物去除效果显着,去除率可达到90%,但CAF对炼油厂含油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甚微,有机物的去除还得依赖后续的生化处理系统。(2)在进水COD浓度较高(1000mg/L左右),有机负荷与COD去除率呈正相关,且COD去除率能维持在较高的去除水平(约90%);当COD浓度较低时(66?160mg/L),BAF有机负荷降低到0.2kgC〇D/(3md)以下,有机负荷与COD去除率之间无明显的线性关系,COD去除率维持在50%左右。(3)当进水石油类浓度为0?10mg/L时,BAF出水效果最好,BAF对油的去除率在90%以上;当进水石油类超过30mg/L时,BAF处理效率显着下降。(4)对本项目炼油厂含油废水,COD:P达到200左右,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最佳的效果,COD去除率可达90%。工程实践表明,炼油厂含油废水经涡凹气浮-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出水各项水质指标均稳定达到了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以处理规模为6003m/d的某炼油厂含油废水为例,其单位投资成本为8000-9000元/332m,单位运行成本为2.18元/m,建构筑物占地面积550m,单位用地面积为0.922m/3m。该组合工艺在炼油厂含油废水处理工程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董国松[7](2012)在《我国低碳绿色油港构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油港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长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大量老旧油船和老旧槽车在码头区域内运行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由于人们对海洋自净能力估计过高,导致海洋一度被视为天然的垃圾处理厂,陆地废弃物、船舶污水和垃圾向海洋大量排放,码头海域污染非常严重;北方许多油港的输油管路及储油罐需加热保持通畅,致使加热系统分散、效率低下,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油港不能为油船提供废水处理而导致私自排放到港区海域,导致海水污染;输油管路、储油罐区设备老化,得不到更新改造,稍有不慎就发生漏油事件;在管理方面,由于安全意识淡薄、操作规范不健全、员工长期工作紧张等导致事故发生等。这些不仅影响了油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港区员工及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生命财产构成威胁。因此,如何建设低碳绿色油港,使其既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油港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又能将其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已成为当前我国油港运营与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研究入手,提出了低碳绿色港口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港口生产活动运行高效、安全,能源消耗结构多样、合理,环境保护设施健全,管理先进,生态友好的港口的概念。并基于这一概念,指出低碳绿色油港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港口生产活动运行高效、安全,能源消耗结构多样、合理,环境保护设施健全,管理先进,生态友好的油港。并通过分析国内外低碳绿色油港的现状,指出了我国低碳绿色油港发展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低碳绿色油港发展缺乏系统评价体系的问题,结合油港的自身特点,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献,最终选取了油港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耗和工作安全等八项作为评价指标,参考相关法规、标准,构建了合理的、符合低碳绿色油港发展的评价标准,并运用云模型进行了实际评价;第三,论文系统分析了油港的油船装卸油品生产活动、辅助生产活动和生产服务活动三个生产流程,找出影响低碳绿色油港运行的重要环节和原因,构建了低碳绿色油港运行机制,以实现油港生产流程的低碳绿色运行;第四,针对低碳绿色油港发展缺乏纵向合作理念的问题,论文从合作主体及动力、合作协调关系和合作利益分配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从油港纵向供应链的角度确定了参与合作构建低碳绿色油港的合作主体,采用非对称情况下的静态博弈模型对企业间的合作协调关系进行研究,采用Stackelberg均衡模型对企业与政府间合作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第五,针对低碳绿色油港发展管理水平低下,保障措施不完善等问题,论文分别从油港和政府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并从监管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保障机制三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构建了低碳绿色油港的保障机制。论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一是构建了低碳绿色油港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云模型进行了实际评价;二是构建了低碳绿色油港运行机制;三是构建了低碳绿色油港合作机制,包括合作动力机制、合作协调机制和合作利益分配机制。上述研究成果对我国低碳绿色油港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董国松,范厚明,张晓楠[8](2011)在《中国油港低碳绿色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低碳绿色油港应首先明确影响中国油港低碳绿色化发展的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提出中国油港低碳绿色化发展的8个因素、21个子因素,以帮助识别油港发展的"非低碳、非绿色"因素并找出其薄弱环节,同时在国内低碳绿色油港的建设方面为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黎叩晨[9](2011)在《表层黄土对含油废水的处理研究》文中认为含油废水是一种常见的量大面广的工业废水,如石油的开采及加工运输、机电及机械加工、石油化工等行业每天排出大量的含油废水,严重危害着水环境的安全。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布气上浮法、溶气上浮法、电解上浮法、混凝法、过滤法、生物法等。研究表明表层黄土在水软化作用下,土体的物理力学与水理性质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黄土对水中废油有一定吸附性,可以处理含油废水。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改善土壤本性,可以提高渗透速度和处理效果,通过改变外部条件如pH值、温度、盐碱度等或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改变渗透速率的材料等,可以增强处理效果。本文研究了表层黄土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温度和pH值来研究其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确定了最佳的温度和pH值,再在该温度和pH值下通过改变土壤盐碱度,改变土壤渗透率来研究马兰黄土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然后,又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对表层黄土处理含油废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都使得其处理效果增强。

冷东梅[10](2009)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本文概括介绍了国内外石油化工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如物化法、化学法和生化法,并评述了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处理效果,总结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废水资源化,用高效的末端治理方法处理废水,是石油化工行业水污染控制的出路。

二、大连新港含油废水处理改造工程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连新港含油废水处理改造工程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效率的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创新点
第2章 企业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2.1 环境绩效评价的概念简介
        2.1.1 环境绩效评价的概念
        2.1.2 环境绩效评价与环境责任报告
        2.1.3 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
    2.2 环境绩效评价标准
        2.2.1 ISO14031评估体系
        2.2.2 生态效率评价
        2.2.3 国内环境绩效评价
    2.3 当前研究的不足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路线
    3.2 研究手段
    3.3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3.1 构建方法介绍
        3.3.2 构建方法的确定
    3.4 环境风险的分析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生态效率研究
    4.1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生产特点
    4.2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4.2.1 “3E3W7M”生态效率评价指标设计
        4.2.2 生态效率指标的优化策略
    4.3 生态效率指标在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4.3.1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统计
        4.3.2 生态效率关联指标确定及提升方案
        4.3.3 生态效率值的计算
        4.3.4 企业生态效率改善的效果评价
    4.4 生态效率评价在更优工艺选择上的应用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环境风险评价
    5.1 环境风险分析
    5.2 风险类型评价因子
    5.3 FM风险分析
    5.4 污染源分析及控制
        5.4.1 噪声排放
        5.4.2 废水排放情况
        5.4.3 废气排放情况
        5.4.4 固体废弃物情况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生态效率的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6.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6.2 评价指标设计
        6.2.1 设计思路
        6.2.2 建立指标体系流程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6.2.4 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6.2.5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结果分析
    6.3 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案例研究
    7.1 案例企业概况
    7.2 L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环境绩效评价评分
        7.2.1 L自动化公司环境绩效指标评价调查
        7.2.2 多层次的模糊分析
        7.2.3 评价结果分析
    7.3 对L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2)A/O+MBR工艺处理石化工业废水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石油化工工业废水的基本情况和属性
        1.2.1 石油化工工业废水的基本情况
        1.2.2 石油化工工业废水的基本属性
    1.3 石油化工工业废水的处理现状
        1.3.1 物化法
        1.3.2 化学方法
        1.3.3 生物方法
    1.4 A/O工艺概述
        1.4.1 A/O工艺简介
        1.4.2 A/O工艺的优势
    1.5 MBR技术概述
        1.5.1 MBR技术的简介
        1.5.2 MBR技术的优势
        1.5.3 膜污染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6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2.1 原污水处理单元基本情况
        2.1.1 原污水处理单元实际水质情况
        2.1.2 原污水处理单元存在的问题
    2.2 对原污水处理单元的改造
        2.2.1 改造基本原则
        2.2.2 A/O+MBR生物处理工艺
        2.2.3 方案确定依据
    2.3 改造后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2.3.1 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2.3.2 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工艺及主要装置
    2.4 小结
第三章 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研究
    3.1 A/O+MBR工艺装置启动情况
    3.2 A/O+MBR工艺运行效果
        3.2.1 COD去除效果分析
        3.2.2 氨氮去除效果分析
        3.2.3 悬浮物(SS)去除效果分析
        3.2.4 浊度去除效果分析
    3.3 A/O、MBR装置最优化运行调试分析
        3.3.1 在A/O工艺中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
        3.3.2 MBR系统的工艺运行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污水处理系统的效果及效益分析
    4.1 污水处理系统水质分析
        4.1.1 进水水质
        4.1.2 污水回用指标
        4.1.3 水质分析对比
    4.2 污水处理系统的效果
        4.2.1 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4.2.2 污水处理系统负荷量对比
        4.2.3 污水回用比率对比
    4.3 污水处理系统的效益
        4.3.1 环境效益
        4.3.2 经济效益
        4.3.3 社会效益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3)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石化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石化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1.1.2 石化废水的来源
        1.1.3 石化废水的危害
    1.2 石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石化废水处理技术——物理法
        1.2.2 石化废水处理技术——化学法
        1.2.3 石化废水处理技术——生化法
        1.2.4 石化废水处理技术——组合工艺
    1.3 国内石化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1.4 水解酸化工艺
    1.5 缺氧-好氧(A/O)工艺
    1.6 水解酸化+A/O工艺
    1.7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7.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7.2 课题研究的目标
        1.7.3 课题的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装置及分析检测方法
    2.1 工艺流程、试验用水及水质
    2.2 试验装置及运行方式
    2.3 分析仪器及方法
        2.3.1 常规分析项目分析仪器及方法
        2.3.2 非常规分析项目分析仪器及方法
第3章 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研究
    3.1 污泥回流和强化水解酸化单元混合传质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3.1.1 污泥回流位置和强化混合传质
        3.1.2 污泥回流比(R)对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的影响
    3.2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3.3 污泥龄(θc)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3.4 好氧段溶解氧(DO)浓度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3.5 pH值在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中的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解酸化单元的运行及优化研究
    4.1 水解酸化单元的运行条件及影响因素研究
        4.1.1 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对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
        4.1.2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配比对水解酸化的影响
    4.2 强化水解酸化对连续流出水水质的影响
        4.2.1 投加填料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4.2.2 强化水解酸化单元混合传质和增加生物量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4.3 微好氧和厌氧环境下水解酸化的对比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特性研究
    5.1 水解酸化池出水有机物分级解析研究
        5.1.1 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
        5.1.2 污水厂和小试试验强化水解酸化单元出水各分子量级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5.2 二沉池出水有机物分级解析研究
        5.2.1 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
        5.2.2 各组分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5.2.3 二级出水污水中各组分的红外光谱特征
    5.3 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各组分进出水气相色谱分析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4)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油化工污水的处理现状
    1.1 分离处理
        1.1.1 沉降
        1.1.2 气浮
        1.1.3 吸附与离子交换
        1.1.4 吹脱
    1.2 转化处理
        1.2.1 化学法
        1.2.2 生物处理
2 各类石油化工废水的处理
    2.1 含油污水
    2.2 含硫污水
    2.3 含环烷酸污水
    2.4 含酚污水
3 工程实例
    3.1 四川某大型乙烯项目
    3.2 台湾某石化企业投资大陆某石化项目
        3.2.1 炼油乙烯项目污水预处理
        3.2.2 炼油乙烯综合污水处理场
4 展望
    (1) 强化污水预处理技术
    (2) 开发高效、低耗石油化工污水治理新技术

(5)Fenton氧化法处理石化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1.2 石化废水来源及水质特征
    1.3 石化废水处理现状
        1.3.1 物化法
        1.3.2 化学法
        1.3.3 生化法
    1.4 高级氧化法技术概述
    1.5 Fenton 试剂氧化法
        1.5.1 Fenton 试剂氧化反应机理
        1.5.2 Fenton 试剂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
    1.6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课题来源
        1.6.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3 试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2.1 试验用水来源及水质
    2.2 试验仪器及药剂
        2.2.1 主要试验仪器
        2.2.2 试验所用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
        2.3.2 单因素试验
        2.3.3 理论投加量计算
    2.4 主要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2.4.1 常规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2.4.2 紫外-可见光谱的测定
        2.4.3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
        2.4.4 粒径分析方法
        2.4.5 GC-MS 分析方法
第三章 Fenton 氧化石化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3.1 Fenton 氧化试验原水的试验研究
        3.1.1 试验设计
        3.1.2 正交试验结果
        3.1.3 单因素试验结果
    3.2 初始 pH 值对 Fenton 氧化试验原水的影响
        3.2.1 试验设计
        3.2.2 正交试验结果
        3.2.3 Fenton 氧化处理过程中的 pH 值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enton 氧化石化二级出水的动力学研究
    4.1 试验设计
    4.2 处理过程中的絮体粒度变化特性
        4.2.1 Fenton 氧化试验原水反应后水样中絮体粒径分布
        4.2.2 初始 pH 为 6 Fenton 氧化试验原水反应后水样中絮体粒径分布
        4.2.3 初始 pH 为 4 Fenton 氧化试验原水反应后水样中絮体粒径分布
    4.3 反应动力学研究
        4.3.1 零级反应拟合
        4.3.2 一级反应拟合
        4.3.3 二级反应拟合
        4.3.4 Logistic 函数拟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enton 氧化过程中废水的光谱与色谱特性研究
    5.1 Fenton 氧化试验原水过程中的 UV-vis 光谱特性
        5.1.1 Fenton 氧化试验原水的 UV-vis 光谱特性
        5.1.2 初始 pH 值为 6 Fenton 氧化试验原水的 UV-vis 光谱特性
        5.1.3 初始 pH 值为 4 Fenton 氧化试验原水的 UV-vis 光谱特性
    5.2 Fenton 氧化试验原水过程中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
        5.2.1 Fenton 氧化试验原水过程中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
        5.2.2 初始 pH 为 6 Fenton 氧化试验原水过程中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
        5.2.3 初始 pH 为 4 Fenton 氧化试验原水过程中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
    5.3 Fenton 氧化石化二级出水过程中的 GC-MS 分析
        5.3.1 GC-MS 测定条件
        5.3.2 GC-MS 测定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涡凹气浮—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的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含油废水处理研究与应用进展
        1.2.1 含油废水的特性分析
        1.2.2 含油废水的一般处理技术
    1.3 含油废水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涡凹气浮-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方案
    2.1 涡凹气浮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2.1.1 气浮工艺简介
        2.1.2 涡凹气浮工作原理
        2.1.3 涡凹气浮的应用研究
    2.2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原理、主要形式以及研究与应用进展
        2.2.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原理
        2.2.2 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形式
        2.2.3 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进展
    2.3 涡凹气浮-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方案
第三章 CAF-BAF组合工艺工程设计与施工
    3.1 CAF-BAF组合工艺设计要点
        3.1.1 CAF工艺的设计要点
        3.1.2 BAF工艺的设计要点
    3.2 CAF-BAF组合工艺设计的关键环节
        3.2.1 pH值的控制
        3.2.2 石油类浓度的控制
        3.2.3 SS浓度的控制
    3.3 中海油湛江炼油厂处理工程设计
        3.3.1 项胃概况
        3.3.2 各单元处理效果分析
        3.3.3 主要建、构筑物
        3.3.4 主要设备及设计计算
        3.3.5 平面布置
    3.6 中海油湛江炼油厂处理工程施工
        3.6.1 中海油湛江炼油厂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3.6.2 中海油湛江炼油厂处理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
第四章 CAF-BAF组合工艺的启动与运行
    4.1 CAF-BAF组合工艺的调试与启动
        4.1.1 CAF-BAF组合工艺的调试方案
        4.1.2 CAF-BAF组合工艺的调试过程
    4.2 CAF-BAF组合工艺的运行规律
        4.2.1 CAF的运行规律
        4.2.2 BAF的运行规律
    4.3 CAF-BAF组合工艺的操作与控制
    4.4 CAF-BAF组合工艺运行数据
        4.4.1 CAF-BAF组合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
        4.4.2 CAF-BAF组合工艺对石油类的去除效果
        4.4.3 CAF-BAF组合工艺对NH3-N的去除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AF-BAF滤池组合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5.1 CAF-BAF组合工艺的技术特点
    5.2 CAF-BAF组合工艺的投资概算及运行成本分析
        5.2.1 工程投资
        5.2.2 运行费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我国低碳绿色油港构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碳绿色油港建设方面的相关研究
        1.2.2 低碳绿色油港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水平评价方面的相关研究
        1.2.3 低碳绿色油港运行机制方面的相关研究
        1.2.4 低碳绿色油港合作机制构建方面的相关研究
        1.2.5 低碳绿色油港保障机制方面的相关研究
        1.2.6 尚需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低碳绿色油港的相关概念及发展现状分析
    2.1 低碳绿色油港的相关概念
    2.2 国外低碳绿色油港发展现状
    2.3 国内低碳绿色油港发展现状
    2.4 我国低碳绿色油港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3章 低碳绿色油港发展水平的评价
    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思路
        3.1.1 构建原则
        3.1.2 构建思路
    3.2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构成
        3.2.1 水环境
        3.2.2 大气环境
        3.2.3 声环境
        3.2.4 固体废物
        3.2.5 生态环境
        3.2.6 二氧化碳排放指标
        3.2.7 能源消耗指标
        3.2.8 工作安全指标
    3.3 评价方法的选择
    3.4 基于云模型的我国低碳绿色油港评价
        3.4.1 云模型概述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3 基于云模型的评价模型的构建
    3.5 实例应用
        3.5.1 实测数据
        3.5.2 单因素评价
        3.5.3 综合评价
第4章 低碳绿色油港发展的运行机制
    4.1 油港生产运行流程分析
        4.1.1 油船在港装卸油品的生产活动流程
        4.1.2 油港辅助生产活动流程
        4.1.3 油港企业生产服务流程
    4.2 影响低碳绿色运行的因素分析
        4.2.1 影响装卸油品生产低碳绿色运行的因素分析
        4.2.2 影响辅助生产过程低碳绿色运行的因素分析
        4.2.3 影响生产服务过程低碳绿色运行的因素分析
    4.3 低碳绿色油港运行机制的构建
        4.3.1 油品装卸生产过程的低碳绿色运行机制
        4.3.2 辅助生产过程的低碳绿色运行机制
        4.3.3 生产服务过程的低碳绿色运行机制
第5章 低碳绿色油港发展的合作机制
    5.1 构建低碳绿色油港的合作主体构成及合作动力分析
        5.1.1 合作主体构成
        5.1.2 合作动力机制
    5.2 低碳绿色油港的合作协调机制
        5.2.1 合作协调博弈模型的建立
        5.2.2 合作协调关系的构建
    5.3 低碳绿色油港的合作利益分配机制
        5.3.1 合作利益的生成机理
        5.3.2 合作利益分配的依据及其分析
        5.3.3 合作利益分配模型的建立
第6章 低碳绿色油港发展的保障机制
    6.1 油港企业提供的低碳绿色运行保障
        6.1.1 建立低碳绿色油港发展的监管机制
        6.1.2 监测预警系统
        6.1.3 应急保障系统
    6.2 政府提供低碳绿色油港运行保障机制
        6.2.1 政府对低碳绿色油港运行提供的政策保障
        6.2.2 政府对低碳绿色油港运行提供的法律法规保障
        6.2.3 政府对低碳绿色油港运行提供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6.2.4 政府对低碳绿色油港运行提供的机构监督保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8)中国油港低碳绿色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研究综述
    (1) 大气环境方面。
    (2) 港口污水处理方面。
    (3)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
    (4) 生态方面。
    (5) 噪声方面。
    (6) 油污染清理方面。
三、影响中国油港低碳绿色化发展的因素
    1.水环境
        (1) 生活污水排放浓度 (mg/L) :
        (2) 油港污水排放浓度 (mg/L) :
    2.大气环境
        (1) 大气污染物浓度 (mg/m3) :
        (2) 油气污染物排放浓度 (mg/m3) :
    3.声环境
        (1) 码头工作区噪声排放量 (dB (A) ) :
        (2) 生活区噪声排放量 (dB (A) ) :
    4.固体废物
        (1) 生活垃圾的排放量 (kg/人天) :
        (2) 船舶垃圾的排放量 (kg/人天) :
    5.生态环境
        (1) 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影响程度:
        (2) 陆地生物多样性受影响程度:
        (3) 植被覆盖率 (%) :
        (4) 与生态敏感区的距离 (m) :
    6.二氧化碳排放
        (1) 船舶二氧化碳平均日排放量 (t/天) :
        (2) 油罐车二氧化碳平均日排放量 (t/天) :
        (3) 油港加热系统二氧化碳平均日排放量 (t/天) :
    7.能源消耗
    8.工作安全
四、结 语

(9)表层黄土对含油废水的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含油废水的概述
        1.1.1 含油废水的来源
        1.1.2 含油废水的分类
        1.1.3 含油废水的危害
    1.2 不同含油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
        1.2.1 浮油的处理方法
        1.2.2 分散油的处理方法
        1.2.3 乳化油的处理方法
        1.2.4 溶解油的处理方法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本课题的创新性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黄土
        2.1.2 含油废水
        2.1.3 仪器与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COD的测定
        2.2.2 SS的测定
        2.2.3含油量的测定
第3章 表层黄土处理含油废水影响因素研究
    3.1 温度
        3.1.1 静态吸附法
        3.1.2 土柱吸附法
    3.2 PH值
        3.2.1 静态吸附法
        3.2.2 土柱吸附法
    3.3 盐度
        3.3.1 静态吸附法
        3.3.2 土柱吸附法
    3.4 渗透速度
        3.4.1 加膜法
        3.4.2 加压法
    3.5 表面活性剂对含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3.5.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3.5.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5.3 阳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共同作用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大连新港含油废水处理改造工程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效率的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 黄艳.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2]A/O+MBR工艺处理石化工业废水的应用研究[D]. 王跃.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1)
  • [3]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工艺处理石化废水的试验研究[D]. 孙青亮. 北京化工大学, 2013(02)
  • [4]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研究[J]. 吴莉娜,陈家庆,程继坤,彭永臻,孔惠,周翠红,朱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15)
  • [5]Fenton氧化法处理石化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D]. 魏继苗. 长安大学, 2013(05)
  • [6]涡凹气浮—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含油废水的工程实践[D]. 毕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6)
  • [7]我国低碳绿色油港构建机制研究[D]. 董国松.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3)
  • [8]中国油港低碳绿色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 董国松,范厚明,张晓楠.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9]表层黄土对含油废水的处理研究[D]. 黎叩晨. 兰州理工大学, 2011(10)
  • [10]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 冷东梅.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12)

标签:;  ;  ;  ;  ;  

大连新港含油污水处理改造工程实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