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改革中崛起——张家港希望化工有限公司的几点启示

“希望”,在改革中崛起——张家港希望化工有限公司的几点启示

一、“希望”,在改革中崛起——张家港希望化学品有限公司改制的几点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秦童[1](2017)在《长江经济带背景下苏州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设立了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并推进区域创新驱动,逐渐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培育形成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和产业集群;到2030年,全面建成水脉畅通、功能完备的长江全流域黄金水道,全面建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示范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苏州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之一,如何利用长江经济带的“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对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水平的分析,运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对苏州、重庆、武汉和上海这四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排名,并对四大城市的41类制造业行业进行产业同构率的计算和产业梯度系数的测算,得出如下观点:(1)苏州同重庆、武汉、上海之间存在经济竞争力的差别,苏州较重庆和武汉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但苏州同上海存在竞争力差距,因此苏州应尽快融入产业双迁和转型升级中,推动苏州经济水平的提高。(2)苏州同重庆、武汉、上海之间的产业同构率较低,产业差异度较大,适合进行产业转移;同时根据各行业的产业梯度系数,得出苏州适合向重庆、武汉等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转移哪些产业,和苏州可以主动从上海承接哪些产业的建议。这将进一步为苏州,在长江经济带背景下如何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单建华[2](2014)在《传统道路客运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江苏苏汽集团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道路旅客运输是与公众利益、社会和谐关系密切的行业。传统道路客运企业作为行业的中间力量,肩负着为社会公众提供空间位移服务和振兴民族现代化道路客运事业的重大责任。在经历了“有路大家走车,有水大家行船,多种经济成份一起上”开放政策20年的冲击进入21世纪之后,传统道路客运企业面临着严肃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出路在哪里?采用什么改革措施和发展战略才能走上做大做强的腾飞之路?它是所有客运企业必须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江苏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汽集团或苏汽)是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传统道路客运企业,笔者作为企业的一名职工和这场改革大潮的弄潮儿,在实践总结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传统道路客运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战略问题作为研究题目,将研究心得与业内同行交流,期冀对民族道路客运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第一,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了发展战略的概念;研究了道路运输服务的定性和定位问题,利用经济学公共产品理论,并通过构建公共影响程度的数学模型进行的定量研究,给各类运输服务在纯公共产品与私有产品之间排序,确定不同客运服务在定性定位方面的差别;给出了“传统道路运输企业”的定义,这个名词是一个历史过程的概念;还阐述了本论文研究依托的规模经济理论、范围经济理论、网络经济理论及其在论文中的应用等。第二,研究苏汽集团发展的历史沿革和传统道路客运企业的改制问题。研究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包括现代道路运输企业的特征和结构组织等;研究了苏汽集团2001年的企业改制,包括改制背景、改制方案选择、改制过程和组织构建的重点内容等,结论是:苏汽集团企业制度的改革是成功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条件。第三,研究苏汽集团改制以来成功采用的3个主要发展战略:资产重组与合作战略、多元化大客运发展战略和公司化经营改革战略。笔者通过研究认为,三大战略对企业做大做强起了关键性作用,是传统道路客运企业发展的“三大法宝”。资产重组和合作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苏汽集团在实践中两个战略结合一起同时实施。论文以规模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企业间的合作机理,通过分析合作共赢、联合发展的典型案例。深入研究“苏锡常通”(苏汽集团、无锡客运集团、常州客运集团和南通客运集团)四强实施的战略联盟;组建“江苏大运”,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实现快速发展。笔者给出了多元化大客运的定义,研究多元化大客运组合力量1+1>2的原理。认为现阶段实施多元化大客运有三个途径,即客运主业的延伸服务、客运一体化、与高铁、航空等先进客运方式的非零和博弈,并对三个途径用理论和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实施的具体措施和步骤。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改革研究。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个体车主的短期经营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车主短期经营行为是现阶段运输服务质量低下和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源;指出公司化经营是解决道路客运短期行为的主要途径;论文从高速直达班线、普通公路客运班线和农村客运班线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实施公司化经营改革的措施和途径。第四,总结了论文的研究结论及主要观点;归纳了本文研究的创新;提出了道路客运今后的研究方向。

袁中金[3](2006)在《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城镇发展战略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要不要发展小城镇和如何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却存在巨大分歧,以至于中国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来对小城镇的功能与地位、发展的目标与原则、发展的重点与路径、以及制度和政策等保障措施进行统筹安排。整体发展战略的缺失导致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使人们进一步质疑发展小城镇的意义。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城镇发展的机遇期和转型期,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和国情的需求与限制,迫切需要对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本项研究以全国1800多个中心镇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作者近3年主持和参与的数十个小城镇规划实例和十余项有关城镇化、小城镇领域的重大科研课题所积累的文献、实地调查资料及理论思考成果为基础,首先对小城镇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国内外实践经验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进而在深入分析了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压力和经济与城镇化转型等国情演变,以及小城镇自身由量化扩张到综合功能提升为主的转型阶段特征等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解和把握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城乡二元分析框架,提出了2大功能、24字方针、5个战略重点的小城镇发展总体战略,并对5个战略重点及其实施的政策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全文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言。主要讨论了为什么要进行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以及研究的意义,重点论述了中国小城镇目前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急需对全国小城镇发展的宏观战略进行研究,以回答中国小城镇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问题。导言第二部分主要总结了小城镇发展当前面临的4个方面的背景情况,即巨大的人口和就业压力、紧缺的资源环境、转型的经济和城镇化、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导言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中小城镇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的基础材料情况。 第二章,小城镇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和理论评述。通过分析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了国际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在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有关小城镇发展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国内小城镇研究文献的阅读,从小城镇地位和发展模式、小城镇经济发展、小城镇社会转型、小城镇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小城镇研究的成绩和问题进行了剖析。 第三章,一个基于城乡二元关系演变的多维分析框架。通过对中国特殊城乡二元结构生成机理及其与小城镇关系的分析,认为乡村对城市的投资和发展红利的回馈乡村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只有把小城镇放在城乡二元框架下,从

谢晓波[4](2006)在《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以中国转型经济为背景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对现有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本文克服了以往研究文献都把地方政府竞争的产生笼统地归于追求辖区利益最大化的局限性,我们从中国转型经济的现实情况出发,构建了真正符合中国经济转型期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模式,即地方政府追求地方政府官员个人及集体(代理人)利益的最大化和辖区居民(委托人1)利益的最大化,但除此之外,还包括维护国家(委托人2)利益的最大化,即追求利益集合的最大化。这个目标模式的构建,不仅丰富了地方政府行为目标模式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对地方政府竞争产生的内在机理的分析思路更接近于现实。 地方政府追求利益集合最大化的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正效应,这种正效应表现在地方政府竞争对改善区域发展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产业配套环境和制度环境)的促进作用上。区域基础设施对区域发展环境具有支撑功能和引导功能,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地方政府要想在硬环境竞争中占有优势,就必须在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和产业配套条件上下功夫。在分析地方政府制度竞争的特点、地方政府制度变迁的路径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地方政府制度竞争推动区域制度转型的博弈模型,模型分析显示,在开放条件下,地方政府制度竞争会加快区域制度转型进程,这也说明,改革与开放的互动,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地方政府(代理人)在自身利益最大化及其辖区居民(委托人1)利益最大化与国家(委托人2)利益最大化发生冲突时,注重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辖区居民利益的最大化而轻视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由此进行的竞争,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负效应。本文建立了一个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博弈模型,并运用这一模型分析了在地方政府单纯追求辖区利益(包括自身利益和辖区居民利益)最大化并存在一定的外部性的条件下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冲突。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包括制度在内的广义的公共品,一个地方政府对公共品的投资可能会给其他地方政府的收益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根据投资的外部性不同,本文把地方政府公共品投资分为进取性投资和保护性投

戴联荣[5](2005)在《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文中研究说明论文用文化生态的观点和方法,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大学生态存在的问题和建构大学生态的框架理路,核心的观点,就是强调大学生态应建立在一个适宜知识人生存、能够激发其生命潜能、智慧和人格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同时要建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敬畏知识人价值追求的大学内、外生态的平衡发展环境。只有尊重知识人的文化特质,并营造促使其生长的人文氛围,才有可能化育、提升一代一代大学人的综合文化素质。 论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态的内涵和结构,包括大学内部生态结构和大学外部生态结构。大学内部生态,又分为精神生态、制度生态和物质环境;大学外部生态则分为法律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生态、国际文化生态。论文结合丰富、翔实的现实和历史的文本材料,阐述了大学内生态与外生态之间的共生关系,并指出这种共生关系,旨在凸显大学的法律主体、自主管理、学术自由、多元文化交流的生态存在,这是知识人的精神生长的重要生态基础,也是大学精神复归的迫切需要和重要的文化环境支持。 论文接着试图用文化生态概念与高等教育现存的理念结合起来,构筑新的大学精神、学术理念、管理理念。明确提出大学“生态管理”及其评价的新理念;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党的领导权力的平衡理念;研究型大学,应该打破大学垂直型学术组织结构,建构以多形态课题组为核心的扁平网络结构——这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既与时俱进,又不丧失传统;有利于凸显知识人的民主、科学、自由、独立、创新的精神和生命体验;有利于避免大学行政化、亲缘化和功利化。 论文还对一些重点大学的知识人进行了深入的质性访谈,积累了鲜活的、有说服力的教育体验素材,并结合学理分析,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新理念:大学一方面要实行专业教育的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其发展潜能;另一方面,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态的理念息息相通,特别注重知识人对精神生态的体验——即对大学内、外生态深切体验、互动,并全面发展知识人的智慧和人格。从大学生态的文化进化看,大学师生的人格与大学内、外生态之间的关系是共生的,是相互依存、激发、包容的,共处在一个有机的、开放的、异质性的、自主的、共存共荣的体系中。由师生的科研、社会活动、个人交往的体验,以及课程学习——这样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的纽带,形成师生彼此人格成长和创新的重要的文化源头——文化人格、不断超越自我和环境的能力就是在这样的共生环境中化育、熏陶出来的。 论文指出,大学重视生态知识和生态伦理的同时,更要重视学会用生态哲学、文化哲学来反思人的自我主宰观念和行为的缺失,重视人的心灵安顿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存在,重视通过改变人自身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来弘扬文化生态精神,寻求人的发展的精神、物质和行动的和谐,人的均衡、个性化的发展,这就需要加强生活体验、生态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这是大学生态——大学精神——通识教育的建构所共同追求的人格的终极目标。 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侧重精神的、人文意义上的生态理论分析,主张把学理的方法和质的研究方法、现象教育学的方法综合起来思考。

曹炳玲[6](2005)在《京郊城市管理模式研究 ——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各国城市的发展,对城市管理模式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由于不同城市在资源、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与条件、政策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在此地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彼地可能不一定很有效,即不存在一个通用的城市管理模式。但是,对于京郊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共同规律,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和改进京郊城市管理的公共政策,努力探求出一条具有京郊特色的城市管理之路,优化现有京郊城市管理模式,从而为实现京郊城市科学管理,促进京郊城市的有序发展,为北京早日实现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因此,本论文对京郊城市管理模式展开研究,是改革现有京郊城市管理体制的需要,也是提高京郊城市政府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根据目前的文献检索结果,从城市管理以及城市管理模式角度出发,对于京郊城市管理作全面系统研究和阐述的尚不多见。论文选择京郊城市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研究是围绕着京郊城市管理模式这一主题展开的,采取的技术路线是文献综述→理论阐发→案例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政策建议。论文较全面地分析了城市管理以及城市管理模式的概念、内涵,通过系统研究京郊城市管理的特征及存在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现有京郊城市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 通过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是: (1) 指出了研究目前京郊城市管理模式的方法论:从城市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上入手,找出城市管理模式基本内容的特征,再找出京郊城市管理模式的特征。 (2) 指出了京郊城市发展及城市管理在人口管理及规模控制、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再就业、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城市管理模式的综合改革。 通过研究,本论文提出了以下主要政策建议: (1) 化解京郊城市发展及城市管理问题的政策建议:一要适当控制京郊城市人口规模,市和京郊区县两级政府都要以提高人口质量为目标对放宽后的户籍政策作出进入量上的规定,并重建严格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二要在《城市规划法》的基础上,制定地方性规划管理法规,建立相应的监察执法队伍,注重市民的意见反馈。三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以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引导和刺激企业走联合、协作和合并的路子防止走重复建设路了,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本地优势产业,防止产业趋同。四要以分门别类实施不同的政策、加强更新就业观念宣传、培训和间歇就业方式解决再就业问题。五要寻求城管、交通、公安三方共建监控系统改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手段落后现状。六要严格挑选进入京郊城市的企业,严把企业入门关,发展循环经济;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封闭运输,提高垃圾的回收和综合利用率,对垃圾实施焚烧、填埋和资源再生相结合的无害化处理工程,解决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2) 进行城市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重点是加强政府的综合协调功能,理顺城市建设、管理和执法部门的关系。

韩福国[7](2004)在《市场、组织与国家——中华全国工商联及民间商会(ACFIC)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面对中国在 1978 年后的制度变迁的革命性和平稳性,理论界提出了成功的理论解释:渐进的制度转型路径。但是这一渐进路径如何得以实现?是什么内在的逻辑因素支撑着国家和社会在制度转型中采取渐进而不是苏东制度转型的激进?中国制度变迁最为激烈和明显的领域就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及其产生的社会结构带来的社会制度变迁,因此上述问题在这一领域就转化为非公有制经济及其社会结构所涉及的制度变迁的渐进路径何以进行?在对这一制度领域的具体考察过程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基本架设:非公有制经济的代理组织——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及民间商会 (All-China Federation of Industry & Commerce ,简称 ACFIC)提供了国家与社会在制度博弈中载体,从而使二者在制度变迁中的合作博弈得以实现,减少了制度成本。ACFIC 通过对国家和社会的双重代理功能而承担了这一博弈载体的功能。本文应用新政治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博弈分析的方法,采取实证研究路径,基于 ACFIC 成立后的历史发展,以及 1979 年后的具体功能发挥来论证这一假设。

张乐柱[8](2004)在《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纵向探讨与横向比较对合作金融进行了系统考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第一,合作思想基点问题的探讨。许多学者在探讨中国合作金融问题时,发现在指导思想上存在较大差异,也即“基点”不同,这种不同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不同?其制度环境是怎样的?它们存在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发现: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合伙制等都是社会化地运用社会资源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西方合作指导思想与中国合作的指导思想(即马列的合作思想)共同的基点是针对社会弱者的社会化地运用有限社会资源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第二,合作金融运行机理(内部运行规律)研究。产权(股权)决定企业的定位和性质,企业的定位和性质又决定了其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又决定了企业经营方式和模式的选择。企业的产权(股权)必然受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而变异。合作金融之合作,与其他合作形式不同,它是一个经营特殊商品——货币的联合企业。因此,其合作是资本基础上劳动的联合,它是劳动与资本两方面的共同联合与合作,其发展的过程必然是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博奕过程,并且两种联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出现不平衡博奕——在经济欠发达时,寻求互助和服务的劳动联合占主体地位,这时,合作金融组织的运行特征充分体现“合作”特色,人文关爱、友情互助色彩明显;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向发达经济形态的过渡,弱势群体相应缩小(期间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寻求互助的资金运用减少,寻求投资获利动机的资本联合的影响增大,合作制原则随之调整,在确保合作原则的前提下充分体现投资者的利益,股权结构必然分化,进而实现多元化。在此基础上,合作金融的经营目标必然多元化。这一规律从根本上解释了现代合作金融的发展方向——有限合作下的商业化经营。第三,对中国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的探讨。廓清了多年以来有关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中争论不休的许多问题——合作制与“三性”的回归、经营方式与多元化目标、发展方向与模式选择等等。首先根据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发展的阶段性,首次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阶段性理论,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权关系,由此决定不同的经营目标定位。第一次提出了农村信用社的转轨形态理论,系统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模式选择与经济发达程度的相关性,提出了应根据不同的形态 I<WP=8>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与发展阶段,结合当地经济发达程度,设定相应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股份制商业化是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在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调研,结合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制度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建议,对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对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第四,中国合作金融“变异”实质的再审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村信用社是集体经济而非合作经济。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户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既不存在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所具有的权利和生存空间,也根本不存在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的交易环境。农村信用社产权是“集体化”而非“集合化”产权,集合化是指个体产权的集合,个体产权仍然是被尊重的并且是可以获益的,集合产权为个体产权服务;而集体化是指集合并统为一体,不再划分你我,不存在个体产权独立的权益,股金是形成集体的手段。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作为国家金融的基层机构,作为国家计划配置资源工具的一部分,其积淀自然是(或者说主要是)国家财富的盈余,在不存在市场环境的情况下,整个机构与人员都在国家系统之内,也就不存在“社员股金盈余积累”的结果,何况社员股金占比极小。所以,资产的积累等大多是国家财政或其他政策支持的结果,政府必然主导其制度变迁。因而中国合作金融“变异”既有合作思想指导上的差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更是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第五,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金融的重塑。当前构建农村合作金融可以通过两条路径:其一,重塑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对农村信用社的股权设置为社员资格股和投资股,资格股主要面向弱势群体——农户、个体工商户等募集,凭资格股获得农村信用社的优先、优惠服务。投资股主要面向种养业大户、个体民营业主和企业法人募集,是为获取投资收益并承担相应风险的股金。股权的设置保证了民主管理制度的实行,进而体现并保护社员的利益,并实现对社员的利润返还,形成利益共同体。其二,培育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是指让民间金融合法化,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的融资需求。在催生新的合作金融组织方面,政府应当用诱致性的经济手段发挥导引作用,但最为现实的选择是新生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业性、专业性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资金联合。需要强调的一点,新生的合作金融组织必须按照“合作制”原则,充分体现互助功能。此外,在运用市场营销学的细分原则确定合作金融的市场定位;探寻合作金融运行环境与制度变异的相

许庆修[9](2002)在《金融创新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文中认为全文共分八章(从第0章到第七章),首先(第0章)是导论部分,在此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也就是通过考察在金融创新背景下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规律、发展障碍等现象,力图从理论上寻找出金融创新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之间的互动互利关系,即迅速发展的金融创新对于当代最具有经济活力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的潜在影响和巨大推动力,以及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金融创新的迫切需求、高度依赖和反向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创新的融资体系、制度、经验的比较分析,特别是对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的台湾地区的经验进行了概括总结,尝试性地提出了促进大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金融创新对策,作为对前面理论分析的一种运用。 第一章论述金融的作用及金融创新的内容与演变,本章说明金融体系应能够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而具有多层次、灵活多样的金融体系,其内部应是分工合作、功能互补、运作高效的金融体系,在现代经济中,表现为有序竞争、稳健经营、抗风险能力强。所以,经济越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金融的作用越强,金融对经济的促进和保证作用越大。 第二章论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特点,一般说来,中小企业同大企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中小企业创办容易,转向灵活,(2)中小企业分布广,(3)中小企业规模小,经济活动过程简单,(4)中小企业的产品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互补性,(5)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科技革命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高新技术的特点总的可以概括为七高七新,“七高”指高投入、高产出、高智力、高难度、高竞争、高风险、高势能;“七新”是指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新。 第三章分析了金融创新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影响。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金融创新的发展,随着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传统金融体系,已经不能适应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金融市场不断创新,包括一系列业务创新、工具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了发展风险投资的尝试,1985年和1986年,中国有关部门曾先后成立了“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和“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北京、山西、上海、天津、陕西等省市区,设立科技风险投资信托公司、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及科技信用社等风险投资机构。数目达到80余家,具备了35亿元的投资能力。加上各类创业中心,至今各类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已超过了100家。这些风险投资机构不仅仅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管理、市场等全方位的服务,而且更重要的是一项有利于发展高科技企业的制度创新。 第四章研究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对金融创新的依赖和反向促进,图4-1表达了风险资本在中小企业需求刺激和业绩的支持下不断得到发展的过程,也表达了中小企业,在风险投资支持下,不断得到发展的过程。从规模上看,当风险资本退出中小企业以后,中小企业已经从高风险企业阶段转入稳定发展阶段,不再是那些与风险资本共同分担风险的实体,而是那些可独立承担风险的企业。这一阶段的企业也不再需要风险资本,因为它可以自己建立风险投资,而没有必要将具有较高资本成本的风险资本引入企业。 第五章探讨台湾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台湾第一家半导体制造公司—联华电子,于1982年4月在新竹科学园区设厂,主要生产积体电路。1982年开工后,正逢美国市场开放的热,联华抓住这一机会,生产电话机的IC,在当年底就达到损益平衡点,营业额1.9亿,员工380人,1983年达到10亿元,短短两年内投资回收达七成,虽然获利良好,但联电开始研发工作,1985年应征管会要求,开始股票上市。到1995年时,营业颁已达200亿元,而其股权结构已经彻底民营化(官方股份占9.9%,即经济部4厂%,交通银行4.8%)。 第六章讨论了大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及国际比较。在企业数量和对社会贡献方面,大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至今,在数量上己经超过了37万家,创造了330多万个就业机会,在大陆的GDP中所占的比重也相当突出,与国外同类型的企业相比较,可以说毫不逊色。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带着科技“下海”创业,由于市场竞争的残酷,许多科技企业或半途夭折,或业绩平平,但杭州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却蒸蒸日上,业绩辉煌。本章就以恒生公司为例,来分析大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之路,探讨恒生公司成功的秘诀和发展经验。, 第七章提出了促进大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创新对策。台湾在发展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方面的经验,不仅对台湾本身的经济发展有意义,也对大陆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台湾还在不断总结经验,从自身的发展中获得启示,探索提高企业经济竟争能力的新途径。总之,中国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将己经得到充分发展的中小企业,转变为以高新科技为主的大批中小企业,从培育企业科技种子着手,从资本市场体系着手,?

李爱平[10](2000)在《“希望”,在改革中崛起——张家港希望化学品有限公司改制的几点启示》文中认为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说起来怎么也不能相信,张家港希望化学品有限公司从一个资不低债,亏损达3000万元、濒临倒闭的乡镇企业,经过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奇迹的产生来源于什么?公司总经理刘纪才深有体会地说,是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了企业的活力,给“希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1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这里已形成共识 转制后的希望化学品有限公

二、“希望”,在改革中崛起——张家港希望化学品有限公司改制的几点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希望”,在改革中崛起——张家港希望化学品有限公司改制的几点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经济带背景下苏州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2.1 产业同构率研究综述
    2.2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综述
    2.3 研究启示
第3章 相关理论探讨
    3.1 产业结构的内涵
        3.1.1 产业结构基本内涵
        3.1.2 三次产业分类
        3.1.3 产业结构转型
    3.2 产业转移的内涵
        3.2.1 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
        3.2.2 产业转移理论的发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
    4.1 长江经济带的提出与形成
    4.2 长江经济带总体发展水平解读
        4.2.1 长江经济带经济核算
        4.2.2 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结构
        4.2.3 长江经济带人口资源
        4.2.4 长江经济带投资消费
        4.2.5 长江经济带财政收支
        4.2.6 长江经济带对外贸易及外资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苏州同其他地区的互补性实证研究
    5.1 苏州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
    5.2 苏州同其他城市的产业结构分析
        5.2.1 四大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评价
        5.2.2 四大城市的产业同构率比较
        5.2.3 四大城市的产业梯度研究
第6章 苏州产业双迁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6.1 苏州产业双迁的具体内容
    6.2 四大城市的新一轮产业定位探讨
        6.2.1 四大城市的重点产业
        6.2.2 四大城市的新产业定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苏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7.1 苏州如何把握长江经济带新机遇
    7.2 苏州如何迎接长江经济带新挑战
    7.3 苏州如何发挥在长江经济带中的示范作用
        7.3.1 发展特色农业
        7.3.2 挖掘制造业潜力
        7.3.3 增强现代服务业
        7.3.4 优化高新技术产业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2)传统道路客运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江苏苏汽集团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选题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关于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理论研究
    2.1 企业发展战略
    2.2 道路运输服务社会公共影响程度的排序研究
        2.2.1 道路运输服务类别
        2.2.2 道路运输服务的准公共产品特性
        2.2.3 道路运输服务公共影响程度的判定因素
        2.2.4 道路运输服务公共影响程度定位
    2.3 传统道路运输企业的内涵与特点
    2.4 本文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
        2.4.1 规模经济理论
        2.4.2 范围经济理论
        2.4.3 网络经济理论
        2.4.4 其它理论的应用概述
本章小结
第3章 苏汽集团发展沿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1 苏汽发展沿革
    3.2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
        3.2.1 现代企业制度概念
        3.2.2 研究综述
    3.3 苏汽现代企业制度构建
        3.3.1 现代企业制度相关问题选择
        3.3.2 苏汽企业改制实施
    3.4 苏汽内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
        3.4.1 用工制度改革
        3.4.2 分配制度改革
        3.4.3 经济责任制度改革
    3.5 苏汽改制成果与经验
        3.5.1 改制成果
        3.5.2 改制经验
本章小结
第4章 资产重组与合作战略
    4.1 资产重组与合作战略概述
        4.1.1 实践简介
        4.1.2 资产重组与战略合作内涵研究
        4.1.3 研究综述
    4.2 苏汽在苏州地区的资产重组与战略合作
        4.2.1 实施概况
        4.2.2 资产重组、战略合作的典型案例分析
        4.2.3 资产重组中的组织结构创新:组建集团型二级企业
        4.2.4 中巴车收购:对个体车主的资产组合
    4.3 “江苏大运”的组建:在苏南地区的战略合作
        4.3.1 “江苏大运”的组建背景
        4.3.2 历史性探索,苏南四强联手创业
    4.4 江苏省长途客运的重组整合:接驳运输创新
        4.4.1 接驳运输概述
        4.4.2 前期开展接驳客运的探索与实践
        4.4.3 江苏大运对江苏省长途班线客运的重组整合
        4.4.4 江苏长运组建后的运作与成效
        4.4.5 评述
    4.5 走向省外,构建全国性道路客运大网络
        4.5.1 江苏大运向省外拓展
        4.5.2 江苏大运与南阳宛运集团合作
        4.5.3 评述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元化大客运发展战略
    5.1 多元化大客运含义和理论解析
    5.2 研究综述、理论分析和实施状况
        5.2.1 研究综述
        5.2.2 多元化大客运理论分析
        5.2.3 国内外实施多元化大客运战略介绍
    5.3 多元化大客运的资源组合
        5.3.1 企业人才、资金、信息、经营资源的优化组合
        5.3.2 站场资源的有效组合
        5.3.3 企业文化资源的组合
    5.4 多元化大客运实施途径之一:客运主业的延伸服务
        5.4.1 班线客运主业与其它道路客运服务相结合
        5.4.2 向物流产业延伸
        5.4.3 向机动车维修及配套服务延伸
        5.4.4 三产多元化
    5.5 多元化大客运实施途径之二:客运一体化
        5.5.1 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
        5.5.2 智能化与客运一体化相结合
        5.5.3 苏汽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体化
    5.6 多元化大客运实施途径之三:与现代化客运方式的竞争与合作
        5.6.1 与铁路客运的非零和博弈
        5.6.2 与民航的非零和博弈
        5.6.3 与水运的非零和博弈
本章小结
第6章 公司化经营战略
    6.1 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概述
        6.1.1 公司化经营背景:道路运输两次大改革
        6.1.2 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概念研究
        6.1.3 实施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的作用分析
    6.2 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的理论研究
        6.2.1 研究综述
        6.2.2 经营行为理论
        6.2.3 道路旅客运输的短期经营行为分析
        6.2.4 短期性目标是短期行为产生的原因
        6.2.5 解决道路客运短期行为的主要途径
    6.3 实施公司化经营的前期基础工作
        6.3.1 企业内部前期基础工作
        6.3.2 外部前期基础工作
    6.4 公司化经营的实施
        6.4.1 实施途径
        6.4.2 实施案例
    6.5 成效和经验
        6.5.1 公司化经营成效
        6.5.2 公司化经营经验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3)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2.研究背景
    3.概念界定和研究材料
    4.内容安排和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综述
    1.国外小城镇发展的有关理论观点
    2.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经验
    3.发展中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4.国内小城镇发展研究
    5 国内城乡二元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一个基于城乡二元关系的小城镇分析框架
    1.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机理
    2.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与小城镇产业发展
    3.城乡社会二元结构与小城镇人口吸聚
    4.城乡制度二元结构与小城镇制度创新
    5.城镇化二元结构与小城镇功能升级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贡献和问题
    1.明清以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史
    2.小城镇发展的贡献
    3.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
    4.关于我国小城镇发展几个争议问题的看法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总体战略
    1.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目的和小城镇的总体定位
    2.小城镇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中心
    3.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
    4.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方针
    5.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的要点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小城镇集聚农村人口战略
    1.主要理论观点
    2.小城镇集聚农村人口的特点和原因
    3 小城镇聚集人口的实证研究
    4.国外小城镇吸引农村人口就业的典型案例
    5.小城镇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6.小城镇社会保障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
    1.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
    2.中国小城镇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3.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
    4.促进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5.案例研究——常州东部小城镇主导产业规划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小城镇规模扩大和功能升级政策
    1.城镇规模分化的基本理论
    2.我国小城镇规模分化及其效应的统计研究
    3.小城镇规模扩大和功能升级的新市镇战略
    4.苏州新市镇规划案例
    5.小城镇功能升级的促进法律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小城镇制度创新
    1.与小城镇相关的制度变迁
    2.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3.小城镇土地制度创新
    4.市镇制度创新——县辖市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区域调控
    1.小城镇发展区域调控的主要理论
    2.我国小城镇东、中、西地带差异情况
    3.城市密集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与调控
    4.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与调控
    5.边缘地区小城镇的发展与调控
    参考文献
后记

(4)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以中国转型经济为背景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主要概念的含义
    1.3 基本假定
        1.3.1 “新经济人”假定
        1.3.2 “有限理性”假定
    1.4 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主要研究方法
        1.5.1 博弈论方法
        1.5.2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5.3 案例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目的、思路与框架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框架
    1.7 可能的创新
    1.8 进一步研究的启示
2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述评
    2.1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述评
        2.1.1 竞争理论的简要回顾
        2.1.2 政府竞争理论
    2.2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2.2.2 地方政府竞争与行政区经济的形成
        2.2.3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增长
    2.3 几点启示
3 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与地方政府竞争
    3.1 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
        3.1.1 地方政府概念
        3.1.2 地方政府职能
        3.1.3 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
    3.2 地方政府竞争
        3.2.1 地方政府竞争概念
        3.2.2 地方政府竞争的分类
        3.2.3 地方政府竞争的效应
    3.3 转型经济中地方政府竞争的特点
        3.3.1 谋取优惠政策是地方政府竞争的重要内容
        3.3.2 地方政府竞争的范围和重点在不断变化
        3.3.3 地方政府竞争缺乏良好的秩序
        3.3.4 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尚不完善
    3.4 本章小结
4 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正效应
    4.1 地方政府竞争促进区域发展硬环境的改善
        4.1.1 地方政府竞争对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
        4.1.2 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配套环境的改善
    4.2 地方政府竞争推动区域制度转型
        4.2.1 地方政府制度竞争概念
        4.2.2 地方政府制度竞争的特点
        4.2.3 地方政府制度变迁的路径
        4.2.4 制度竞争推动区域制度转型
    4.3 本章小结
5 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负效应
    5.1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困境
        5.1.1 地方政府竞争模型
        5.1.2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2 地方政府竞争与重复建设
        5.2.1 重复建设的表现形式
        5.2.2 重复建设的博弈分析
        5.2.3 重复建设的危害
    5.3 地方政府竞争与引资大战
        5.3.1 招商引资过度竞争的表现
        5.3.2 招商引资过度竞争的危害
    5.4 地方政府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
        5.4.1 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
        5.4.2 地方保护主义的博弈分析
        5.4.3 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
    5.5 根源与结论
    5.6 本章小结
6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典型案例
    6.1 洋山港案例
        6.1.1 基本案情
        6.1.2 案情分析
        6.1.3 简要评价
    6.2 铁本项目案例
        6.2.1 基本案情
        6.2.2 案情分析
        6.2.3 简要评价
    6.3 上海汽车牌照案例
        6.3.1 基本案情
        6.3.2 案情分析
        6.3.3 简要评价
    6.4 地方政府对烟草系统的过度干预案例
        6.4.1 基本案情
        6.4.2 案情分析
        6.4.3 简要评价
    6.5 盛泽污水案例
        6.5.1 基本案情
        6.5.2 简要评价
    6.6 本章小结
7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长三角区域案例
    7.1 长三角地方政府的竞争
        7.1.1 长三角地方政府竞争的积极作用
        7.1.2 长三角地方政府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7.2 规范地方政府竞争促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7.2.1 长三角经济走向竞合的历程
        7.2.2 长三角经济走向竞合面临的新形势
        7.2.3 规范长三角地方政府竞争的基本原则
        7.2.4 规范长三角地方政府竞争的对策
    7.3 本章小结
8 结束语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一、英文部分:(按照作者名字的字母为序)
    二、中文部分:(按照作者的姓氏拼音为序)
致谢

(5)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Summary
引论
    第一节 论文题目的选择背景和价值
        一、大学精神——人格教育的传统不可缺失
        二、知识人的精神、心灵的文化生态适切性建构,是大学管理的关键
        三、中国人文传统复兴依靠大学精神、人文传统的复归
        四、大学生态是适合知识人的心灵自由、多样学派争鸣的特殊教育环境
    第二节 关于研究方法
        一、把学理的方法和质的研究方法综合起来建构框架
        二、侧重从精神的、人文意义上的生态分析
    第三节 关键概念的厘定和边界
        一、生态
        二、大学生态
        (一) 大学生态概念的厘定和内涵
        (二) 大学生态的文化特性
        (三) 大学生态与大学环境、大学文化有明显区别
        (四) 大学生态的结构
        三、大学生态共生
        (一) 共生的内涵
        (二) 大学生态共生法则
        四、文化人格
        (一) 文化人格的价值和特性
        (二) 文化人格的结构
        (三) 适应性人格与非适应性人格
        (四) 文化人格与大学生态共生的机制
        五、知识人
        (一) 知识人的内涵
        (二) 知识人与知识分子、教师概念的边界
        (三) 大学知识人的特征:知识的生产与创生
    第四节 大学发展与大学生态生长的关系
        一、尊重大学传统与大学改革创新的关系
        二、大学的针对性与大学性格的关系
        三、知识人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四、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1、建构“共有文化”——人的文化化,是和谐的文化生态统一体
        2、两种文化的分离——和合的摆动
        3、人文知识人心态与文化生态的变异
        4、大学精神的重建,正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复兴之基
        五、大学与政治的关系
        1、大学外部环境是否宽松,政治因素对大学的干预是否过多
        2、大学是否具有清醒、完整的政治意识
    第五节 海内外研究的相关情况概述
        一、有关生态、文化生态、共生的研究
        二、有关文化人格的研究
        三、有关大学教育生态的研究
        1、泛教育理论
        2、生态教育的观点
        3. 生态艺术教育的观点
        4、学科生态管理的概念
        5、大学生态的观点
    第六节 论文的逻辑思路和框架
        一、论文第一章——大学内生态
        二、论文第二章——大学内生态与外生态的关系
        三、论文第三章——知识人的文化人格
        四、论文第四章——建构知识人体验的大学通识教育
    第七节 论文的收获或创新,以及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态
    第一节 大学精神生态——知识人的精神家园
        一、优选和拥有大学知识精英:精神家园和物质条件共在
        1、寻找直接影响人类精神花朵结果的“那一支队伍”
        2、营造安顿探究心灵的氛围
        二、兼容精神的自由生长——尊重大学生态共生法则
        1、尊重知识人的内在和外在自由
        2、大学是最适宜舞识人生存的社区
        三、弘扬大学知识人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敬业精神的融合
        1、敬业、尊重、科学,体现了人文精神
        2、敬业精神的基础是兴趣
        3、敬业的关键是尊重教育人,不是“管住人”
        4、大学教育的内核是科学精神
        四、体悟大学知识人的精神境界
        1、知识人的精神境界和洞察力的价值
        2、人格唤醒的教育
        五、追随大学师从环境
        1、博爱、大爱,是师从环境之本
        2、兼容并包不同人格的学生
        3、发现和提携英才
        六、习得大学知识人的话语生态隐喻
        1、大学话语生态能打开人的思维和精神世界
        2、克服教材的程式化对思维方式的顺应作用
        3、大学的人文教学观念是激发人的探究和创造精神
        七、尊重大学知识人愉快体验多样学派
        1、科学要有多元生态、多种学派共生
        2、愉快体验适切学术氛围,利于生成式思维发展
    第二节 大学制度生态:适宜知识人的文化生态管理理念
        一、大学知识人的文化生态管理理念
        1、文化管理——精神、道德的导引
        2、避免干涉知识人活跃因子的生长
        3、有所为,有所不为
        4、遵守规则生态
        二、大学知识人的生态评价理念
        1、遵循民心——公平向性
        2、注重公开、有序的外部生态因子的信息评价
        3、尊重评价过程中知识人的自我修复、调节和反馈过程
        4、激发人的潜能和发展的路向
        5、重视对学术创新“蘑菇氛围”的评价
        6、宽容人才的异质性
        7、重视个人经验的动力和生命的超越价值
        8、平衡人文知识产品以质为主和学术评估良知的尺度
        9、绿色大学评价不能忽视人文因子
        三、凸显大学知识人的学术权力
        1、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
        2、教师岗位聘任
        3、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党的领导权力的平衡关系
        四、构建大学知识人的扁平式发展平台
        1、淡化大学学术组织的行政意识
        2、重视大学学科平台的理念和价值
        3、由院系的垂直型学术基层组织向扁平型学科平台发展
    第三节 大学物质环境:知识人的人格濡化
        一、大学校园环境的生态观
        1、大学的本意应为随园
        2、人化自然之环境都事实上构成了大学生态的主要现实存在
        二、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理念
        三、大学园林:精神审美价值
        1、中国式大学校园自然——人文景观的调查和分析
        2、美国式大学自然——人文景观的典型文本分析
        3、大学自然——人文景观对知识人的精神濡化价值
        四、校园建筑是一首教育爱的诗
        1、大学建筑:凝固的宗教音乐
        2、大学建筑有情感交流价值
        3、中国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的审美文化——生态原则
        五、大学空间:适切的城市边缘存在
        1、大学的空间为交流而存在
        2、大学精神生态塑造人的灵性
第二章 大学内生态与外生态的关系
    第一节 大学生态与法律生态
        一、大学要有法可依,立法精神要保证学术生态的自由生长
        二、行政机关要依法尊重、保证大学的相对独立的生态空间
        三、确立和保护大学教授教依法治学
        四、确立和维护大学生的权益
    第二节 大学生态与政治生态
        一、政治生态不越位
        二、始终保护学术争鸣这个常态的学术生态环境
        三、中国政治生态的建设需要大学培育智囊者、参与者的智慧和人格
    第三节 大学生态与文化生态
        一、“宽容、宽松和宽厚”的文教政策
        二、一个国家,忽视精神的力量是会受到惩罚的
    第四节 大学生态与道德生态
        一、政府的道德行为,是营造社会道德生态环境的主体力量
        二、大学知识社区是教化道德传统和人类文明的重要力量
        三、文化生态:道德学习的重要“孵化场域”
        四、大学生的道德学习与教育:文化生态的整合与体悟
    第五节 大学生态与国际社会文化生态的关系
        一、大学生态的文化吸纳和创新价值
        二、中国的文化传统要通过大学生态与国际文化生态的网络传播出去
        三、制衡国际单边力量的文化越界
    第六节 重视借鉴现代大学的历史经验:文化生态共生才能孵化大师
        一、教育文化传统是由文化生态气候滋润而成
        二、大学知识人群体的文化生态体验:宽松、民主、自由、独立、诚信
        三、大学生态是发达国家科学创新和科学发现的“孵化器”
第三章 文化人格
    第一节 知识人的理想文化人格
    第二节 文化人格共生
        一、提倡多元化的人格发展观和教育观
        二、宽容和尊重人格的多样性,特别是非适应性人格的生存价值
        三、批判性、独立性、创新性人格的生长、共生环境
    第三节 人格发展的社会文化生态机制分析
        一、中国人性格生成、变化的文化生态理论
        二、人格的个人行动建构模型和意动走向
        三、人格——制度——民族精神的生态建构
        四、自立人格的生态适应机制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整体观
        一、从人的生存状态整体考察大学生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人格成长的文化生态压力
第四章 建构知识人体验的大学通识教育
    第一节 大学生态是一种体验的通识教育
        一、通识教育是和谐的、生长的教育观
        二、建构体验的通识教育整体框架
    第二节 大学通识教育遭遇功利主义侵染
    第三节 台湾大学与北京四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台湾大学通识教育
        二、北京四所高校的通识教育
        三、台湾与北京高校通识教育的异同比较
    第四节 大学生态的通识体验
        一、人格的浸润与大学精神和氛围
        二、知识人的后天社会经验积累——获得性遗传的价值
        三、知识人的政治生态位与大学班集体的尊重体验
        四、知识人对父母反哺的张力
        五、知识人的知遇与单位文化气氛
    第五节 以全球精神生态体验为复归的通识教育前景
        一、培养多样文化的沟通、理解和宽容精神和能力
        二、提倡传统中国哲学和生态思想的教育,提倡新的人文主义精神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被访人的基本情况
附录2 被访人所属学科与年级的分布
附录3 操作中的访谈问题提纲
衷心铭谢

(6)京郊城市管理模式研究 ——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3 其它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文献综述小结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管理模式的种类及特点
    2.1 国内外城市管理模式及特点
    2.2 京郊城市管理模式的特征
第三章 京郊城市管理现状分析(案例研究)
    3.1 昌平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能分工及其特点
    3.2 城乡结合部小城镇的城市管理
    3.3 卫星城的城市管理
    3.4 其他小城镇的城市管理
    3.5 京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现状分析
    3.6 管理经验及存在问题评述
第四章 京郊城市未来发展进程中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4.1 京郊城市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4.2 关于人口管理及规模控制问题
    4.3 关于城市规划超前与滞后的问题
    4.4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4.5 关于再就业问题
    4.6 关于城市综合执法管理问题
    4.7 关于城市环境的问题
    4.8 关于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正确认识
第五章 化解京郊城市发展及城市管理问题的对策探讨
    5.1 解决人口管理及规模控制的对策
    5.2 解决城市规划问题的对策
    5.3 解决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对策
    5.4 解决再就业问题的对策
    5.5 解决城市综合执法管理问题的对策
    5.6 解决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对策
第六章 优化京郊城市管理模式的思考
    6.1 加强京郊城市管理的进一步思考
    6.2 国内外城市管理成功经验的启示
    6.3 优化京郊城市管理模式的政策建议及体制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市场、组织与国家——中华全国工商联及民间商会(ACFIC)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理论与假设的缘起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的问题:工商联在社会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二) 研究的假设:ACFIC 组织功能发挥与制度变迁
    二 解释变迁的分析框架:制度博弈中的组织双重代理功能
        (一) 理论综述:中国制度变迁的研究视角
        (二) 方法论:新政治经济经学
        (三) 分析框架:制度博弈中的组织代理
第二章 ACFIC 双重代理人的形成和历史作用
    一 民营经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二 全国工商联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双重代理角色
        (一) 中华全国工商联的建立的基础是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正面评价
        (二) 中华全国工商联建立是国家与社会的共同行为
        (三) 全国工商联的双重代理功能的发挥
        (四) 对历史上全国工商联代理绩效的评价
    三 ACFIC双重代理在1978年后的定位
        (一) 工商联的制度规定
        (二) ACFIC 组织与政党、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和联系
        (三) ACFIC 双重代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背景
        (四) ACFIC 背后的经济和社会
第三章 ACFIC 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
    一 ACFIC 的代理功能
        (一) ACFIC 对私营经济的制度启动
        (二) ACFIC 代表阶层的制度需求和制度阻力
        (三) ACFIC 在产权制度变迁中的信息沟通
        (四) ACFIC 的政治表达:政党中的民营企业家
        (五) ACFIC 的组织安排:政协和人大中的民营企业家
        (六) ACFIC 对自己代表阶层的规制和引导
    二 ACFIC 双重代理下的制度博弈
        (一) 参与人的博弈函数与组织缺失下的博弈模型
        (二) 组织代理下的博弈模型
    三ACFIC双重代理的结果:博弈均衡与制度发展
        (一) 修改宪法将促使国家价值观发生改变
        (二) 政治结构的开放性
        (三) 多元社会结构的合作
        (四) 经济竞争与政治平等间的共同进展
第四章 、组织的双重代理与非均衡状态的渐进转型
    一、 非均衡社会制度转型结构与渐进转型路径
        (一) 非均衡制度转型结构的中国现实
        (二) 延续的组织为非均衡制度转型结构的渐进提供了载体和空间
    二、 以组织为支点实现渐进制度转型的理论意义
    三、 结论及其延展:ACFIC 类中间领域组织在社会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8)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 言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及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
    1.4 本研究内容的安排与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所涉及的中国合作金融组织的范围界定与说明
2 产权与制度的有关理论
    2.1 关于产权的不同定义及其解释
    2.2 制度选择的主要基准是交易费用
    2.3 市场经济存在环境分析
3 合作思想基点问题的探讨
    3.1 合作思想史概述
    3.2 合作思想基点的透视
4 合作金融发展史的回顾
    4.1 传统合作金融的组织形式
    4.2 现代合作金融的诞生与产生的基本条件分析
    4.3 合作金融原则发展变化历程的回顾
5 各国合作金融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5.1 德国合作金融的发展
    5.2 美国的合作金融概况
    5.3 日本合作金融概况
    5.4 独具特色的法国合作金融
    5.5 国际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6 中国合作金融发展历程回顾及异变分析
    6.1 我国现代合作社的起源
    6.2 新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历程回顾
    6.3 新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异变及原因分析
7 农村信用社所有制性质以及产权问题的再探讨
    7.1 “合作制”问题
    7.2 产权问题
    7.3 农村信用社所有制性质的重新定位
8 转轨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选择
    8.1 农村信用社的性质与其发展模式的选择
    8.2 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争议
    8.3 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比较
    8.4 农村信用社自身改革三种模式的比较与制度分析
9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9.1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管理体制
    9.2 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
    9.3 深化农村信用社内部经营机制改革
10 重塑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培育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10.1 新时代呼唤合作金融
    10.2 重塑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
    10.3 培育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11 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内容
    11.1 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因地制宜选择不同发展模式
    11.2 落实扶持政策,化解不良资产及金融风险
12 研究结论与遗留问题
    12.1 研究结论概要
    12.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致 谢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9)金融创新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0.4 基本范畴的界定
    0.5 研究的目标、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 金融的作用及金融创新的内容与演变
    1.1 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1.2 金融创新的概念及成因
    1.3 金融创新的理论
    1.4 金融创新的内容
    1.5 金融创新的进程
二.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特点
    2.1 中小企业的内涵及特点
    2.2 中小企业的作用与地位
    2.3 高新技术概述
    2.4 新技术革命与中小企业的发展
    2.5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特点
    2.6 孵化器形成的原因与特点
    2.7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与金融的关系
三. 金融创新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影响分析
    3.1 金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一般影响
    3.2 金融创新的经济效应
    3.3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3.4 金融创新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影响分析
四.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对金融创新的依赖和反向促进
    4.1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对金融创新的一般要求
    4.2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对金融创新的核心要求融资
    4.3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对金融创新的反向促进作用
五. 台湾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及教训
    5.1 台湾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发展历程
    5.2 台湾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台湾经济中的地位及特点
    5.3 台湾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政府的多方面支持
    5.4 台湾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存在的主要融资问题及困难
    5.5 台湾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5.6 台湾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剖析
六. 大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及国际比较
    6.1 大陆高新技术中心企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6.2 大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3 大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剖析
    6.4 大陆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借鉴
七. 促进大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创新对策
    7.1 台湾在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启示
    7.2 构建管理、融资服务体系
    7.3 构建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体系
    7.4 构建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管道
参考文献

四、“希望”,在改革中崛起——张家港希望化学品有限公司改制的几点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经济带背景下苏州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秦童. 苏州大学, 2017(04)
  • [2]传统道路客运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江苏苏汽集团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 单建华. 长安大学, 2014(04)
  • [3]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 袁中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4]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以中国转型经济为背景的分析[D]. 谢晓波. 浙江大学, 2006(06)
  • [5]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D]. 戴联荣. 南京师范大学, 2005(12)
  • [6]京郊城市管理模式研究 ——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D]. 曹炳玲.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7]市场、组织与国家——中华全国工商联及民间商会(ACFIC)在制度博弈中的双重代理分析[D]. 韩福国. 复旦大学, 2004(01)
  • [8]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D]. 张乐柱. 山东农业大学, 2004(01)
  • [9]金融创新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D]. 许庆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2)
  • [10]“希望”,在改革中崛起——张家港希望化学品有限公司改制的几点启示[J]. 李爱平. 苏南乡镇企业, 2000(01)

标签:;  ;  ;  ;  ;  

“希望”,在改革中崛起——张家港希望化工有限公司的几点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