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贸促会2004年境外展览计划

上海市贸促会2004年境外展览计划

一、上海市贸促会2004年出国展览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勇[1](2017)在《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展览业集政治、经济、科技、商业于一体,不仅具有带动地方发展的经济效益,还有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文明素质等社会效益,因此展览业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青睐。政府主导型展会作为中国特有的类型,往往借助一定的财政资金保障,不但提升了展会的整体影响力,而且为地区展览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同时应当看到有些政府主导型展会办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达不到预期效果,展会管理过程中存在展会审批管理的多头与无序、行政办展色彩浓厚、专业化程度不高、政府管理错位等问题,人们开始质疑,政府主导型展会现行管理模式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是否会影响展会市场运作和企业正常经营。随着政府主导型展会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凸显,许多学者也不断地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但是以前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对展览业的特点等方面研究,本文以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为研究对象,从近年来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数量、规模、主要形式等方面着手,准确把握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现状和本质,深入分析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积极作用及存在问题。企业型政府理论相对于传统的政府管理理论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之处,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重视战略的思考和长期性的规划,注重分权的管理理念,. 关注成本和效率关系,有使命感责任心,强调顾客导向,相信市场的力量,主张在公共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促进鼓励更多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供应商中来,依靠自由竞争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本文在相关研究基础上,从企业型政府理论视角等新公共管理领域相关理论,通过G市物流展案例分析,借鉴国内外展会发展方面的有益经验,立足我国国情实际,对进一步完善创新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推动展览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行研究。在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管理中应当加强宏观调控,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政府与市场分工;转变管理方式,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确自身定位,转变评价方式。同时应当完善相关政策,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展会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优化展览业营商环境。

刘显世[2](2017)在《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中战略转型的实施,会展业成为城市通往世界的大舞台,同时也是参与世界竞争的重要载体。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因其具有增长快、效率高的特点,更能够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国际上诸多发达城市每年都会凭借其优良的软硬件条件举办众多大型国际性会展,借助会展经济提高其国际知名度,对当地经济的繁荣和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大力发展契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会展业,有利于推动我国当前形势下的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中国的会展业逐步发展并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10余年间,中国的会展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构建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国内学界关于会展业的相关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恰逢国内会展业快速发展期,并在最近十余年逐步形成研究热潮。基于作者多年从业经历和学术专注考虑,本文选择该时期(1990-2014年)的山东会展业作为研究对象。20世纪90年代,山东省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加大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特别是教育、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力度。会展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业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山东省成功举办文博会、艺术节等各种大型综合展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省内会展场馆数量和质量,加强了与会展相关服务业的配套建设,提升了山东省承接、举办展会的能力,为今后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内容方面,本文从历史学学理逻辑出发,集合文化产业研究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文献学、社会学理论等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历史与现实,系统研究国内外及山东省会展业发展历程和趋势。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有针对性地对山东省重要的节庆、展会的案例分析,提出推动山东省会展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具体而言,本文的核心部分即四至九章,其中第四章综合评述了山东省会展经济的萌生、产业要素的培育,这一阶段的山东省会展活动对产业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五、六章主要评述山东省会展产业的形成期和成长期,即20世纪90年代初至本文的研究节点(2014年),在全国及山东省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形势下,处于形成期的山东省会展业在这一历史阶段发展的主要形式及产生的影响,提出山东会展业对城市品牌的成就。进入21世纪后,在这一阶段的特定环境下山东省会展业迎来了产业成长阶段,作为社会文化产业的主力形态,会展业成为山东省社会经济的新兴产业,着重分析了这一时期会展业的主要形式、产业的鲜明特征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第七、八章分别通过对山东省重要的节庆活动(中国十艺节和各地区的特色节庆)、会展活动(历届山东省文博会)的梳理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山东省会展业发展的理解。通过以上分析,第九章提出了山东省会展业要不断加强优势、突破瓶颈,对会展业的发展有了更加科学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对策建议列举如下:1.进一步加强山东省会展业的发展优势,包括高效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强化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和进一步做靓会展产业的品牌;2.对山东省会展业的问题进行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包括:(1)全面提升山东省会展业的市场化水平;(2)加大山东省会展业的品牌培育力度;(3)加快山东省会展业"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4)提高山东省会展业场馆建设与利用水平;(5)补强山东省会展业专业人才的短板;(6)提升山东省会展业配套服务功能;(7)健全山东省会展业相关政策法律体系。从目前已有的中外文献看,选取产业发展历史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主要对山东省会展经济从要素的培育、产业形成期、成长期的生命周期角度分析和研究会展业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对山东省会展业的形成及成长、典型案例进行考察,分析了各阶段会展业的市场环境和演化成长特征,实现了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的多维度研究。为全面了解山东省会展业,其中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经验,借鉴和探讨会展业的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孙颖[3](2015)在《大连市贸促会与政府合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在“小政府,大社会”新理念的指导下,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经济体制改革双重巨变的推动下,非政府组织在我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和空间发展条件。作为社会领域的多元治理主体之一,以其自身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在承接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关这些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也成为了公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从我国的现实社会状况来看,目前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政府在两者的合作过程中一贯性的处于强势主导地位,而非政府组织缺乏自主性导致难以发挥社会服务职能。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是我国最大的民间经贸交流机构,是中国典型的具有半官方色彩的非政府组织。在新中国建立的初期,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在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经贸关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现在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变革,原有机构功能和社会需求都已经发生变化。这意味着需要重新梳理其与政府的关系模式,以适应双重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发展。本文以大连市贸促会(大连国际商会)为例,对其与政府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实证考察总结出两者之间现有的合作模式-政府主导型合作模式并剖析了该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形成该模式的原因和条件。同时,借鉴国外相关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的宝贵经验,从中得到启示和创新理念并设计适合当今新形势下大连市贸促会与政府关系的合作模式即平等的合作伙伴模式。本文分别从政府和大连市贸促会两个维度,给出相应的具体建议以建立新型的合作模式适应中国政治经济格局的转变。本研究对我国在新时期如何根据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特性正确处理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贸易促进委员会作为我国经贸界较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梳理好其与政府的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其作为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颖[4](2011)在《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义的会展通常被称为MICE,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它的发展成为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文体活动、奖励旅游等,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当前,会展经济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会展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正因为会展业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日益显着,会展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不断提升。伴随着我国会展行业迅速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会展业发展规模与水平的差距也逐步拉开。尽管武汉是历史上着名的“会展名城”,但当前与国内许多会展业发达的城市相比,武汉市会展业发展水平是比较滞后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武汉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显着的带动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入开展关于会展经济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从而为武汉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运用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和政府经济学的理论,采用比较研究、案例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会展经济的优势机遇、制约瓶颈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结论,提出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本文对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会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展经济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带来信息传播效应,有效拉动内需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交流,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美誉度。会展经济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立足于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情况,本文介绍了武汉会展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共分三个阶段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计划经济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武汉会展业发展的情况。运用竞争力理论,对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进行分析,并指出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原因。会展业发展行业定位不明晰、相关产业发展滞后、未能依托优势产业、缺乏激励机制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制约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进一步研究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本文对中外会展发展的经验及启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指出武汉应当充分发挥人文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并紧密结合优势产业驱动会展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措施有:第一,要培植知名品牌。要合理制定发展战略和目标;注重会展品牌的塑造与经营;重视节庆会展活动的发展;联合旅游业打造会展品牌;加强会展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打造中国会展名城。第二,要构建政府、协会和企业互动机制。充分实现政府、行业协会和会展企业的互动,共同推动武汉会展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第三,要加强区域合作。无论是企业间,还是区域间都要大力加强合作,从而提高武汉会展业的竞争力。第四,要大力发展会展专业教育。充分发挥武汉教育资源优势,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当前,武汉正面临重要的历史机遇,各种现代化的会展基础设施不断建成。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展览馆规模大并不等于会展业发展水平先进。因此,伴随会展场馆大规模建设的兴起,必须结合科学的、先进的发展理念,借鉴其他城市会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从而共同推动武汉会展业实现大跨度发展。

陆红[5](2010)在《中国农业会展经济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会展是农业产业信息交流和产品交易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激励和各地区政府推动下,农业会展经济发展迅速,会展活动已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风向标。但在农业会展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的背后,真正形成品牌和特色的规模性、规范化农业会展很少,行业的混乱和低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国内外会展经济和农业经济现有研究成果中对农业会展问题的专门研究较少,难以为农业会展的深入发展和规范管理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会展经济的视角,结合产业经济和农产品贸易理论,以作者及所在单位对国内部分农业会展调研所得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为基础,对我国农业会展经济的现状、特点、满意度及宏观经济效果进行了初步的规范性研究,并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农业会展和农业会展经济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提出农业会展是以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投入品、技术、服务等展览为核心,包含带有经贸属性的农业会议、论坛和节庆活动等在内的会展活动,明确了研究对象。随后以2009年行业数据为基础概要分析了我国农业会展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和特点。第二章以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组织的农业会展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当前我国农业会展参展企业、观众的满意度评价、主要收获及继续参展意愿,以系统考察当前我国农业会展的总体运行情况。在对11个(次)农业会展的1213份展商问卷和1921份观众问卷的数据进行汇总后,利用SPSS分析其统计特性及分布规律,并借助对应分析的技术方法对其相关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第三章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农业会展与产业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农业会展对产业和宏观经济发展具有提升效应和关联效应两大效应,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及促进相关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章从农业会展推动农产品贸易发展和农产品贸易刺激带动农业会展发展两个层面分析了农业会展与农产品贸易之间的关系及二者互相影响的机制。第一部分着重指出了农业会展直接贸易功能和间接贸易功能的区别,第二部分则以茶叶、水产品和畜产品三个农业子产业为例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在总结全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对我国农业会展经济发展情况的初步结论,即行业发展处于上升期,但政府办展依然占主导地位;供给基本符合市场需求,但用户满意度还有待改进;会展对产业发展和农业贸易作用明显,但仍有提升空间,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林英华[6](2010)在《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及其在对外开放中的功能与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会展业被誉为21世纪“朝阳无烟产业”,其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业除了能为举办国家(地区)或城市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之外,还能加强国家(地区)与外界的经贸合作、政治外交以及文化交流,提升国家(地区)的国际知名度,因此,会展业被称为“触摸世界的窗口”。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以及会展业的不断发展,会展业与对外开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会展业的发展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的平台。本文以国际政治经济学为理论依据,采取比较分析、历史分析、归纳以及实证分析等方法,论述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与现状及其功能作用;并运用多个重大会展活动为案例分析,重点分析了会展业在中国对外开放中所发挥的功能与作用,认为在经济方面,会展业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促进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在政治方面,会展业为中国政治外交提供平等交流的平台,加快中国以及各大城市的国际化步伐;在文化方面,会展业为优化文化产业发展和促进各种文化交流铺垫了契机。两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会展业的发展促进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深化推动会展业的进一步繁荣;最后,对影响中国会展业在我国对外开放中进一步发挥其功能与作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

胡斌[7](2010)在《何以代表“中国” ——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展示与国家形象的呈现》文中提出在国际性展会中,涉及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社会效应最突出的展览便是世界博览会了。而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又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引人入胜的话题。本文试图将视野放到从晚清直至当下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整个历程,通过对其展品选择、展馆建设、陈列方式、组织及影响力量等因素的整体性梳理,以阐述中国透过这一窗口向世界呈现自身形象的时代变奏和文化要义。我们发现,中国在参展历程中,一直以传统型展品和带有传统符号的展馆建设及装饰为主要面目,且传统展品和符号的选择具有相当的恒定性。与传统相对的是,对于现代化的强烈诉求促使现代型展品所占比重逐步提升,展示技术也越来越现代化。发展到新中国阶段,对立两端的直接拼加,成为中国参展最为突出的模式。搜索其背后的决定力量,从晚清初期参展的炫奇心态到晚清后期及民国时期的维护国体、实行商战、推销国货主张,再到新中国力图在多元文化语境中弘扬本民族文化的意愿,其中始终没有舍弃对身份特色的强调。而定位自身特色只能依赖传统,矛盾的是,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常被视为落后的表现。这种矛盾性与在西方冲击下催生的学习西方、批判传统以及维系传统、以求民族自立的对抗性关系有关。在对抗间,传统中没有提取可作民族认同的核心,而民族主体性的缺失使得中国在传统与现代的对外表达上均不能充分展现。因为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展示显示出其较之日本远为迟缓的现代化步骤,西方留下了“中国落后”而“日本进步”的印象。中国被放在文明秩序的另一端,西方世界既会因为看到新奇的异域景象而赞叹,也会因为异域的景象离他们所定义的文明景观相距甚远而贬斥.当作为旧帝国的奇观色彩退却,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政治和经济实力日趋强大,但在文化上能否输出让外界折服的新形象还是一个未解的难题。本文就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展示问题,从表征到背后动因的探讨,提示出中国对外表达的几条建议:一是将现代化历程中遭遇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与当下的现实境遇连接起来作紧扣当代命运的表达,而不是执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之两端,将形象展示化为虚幻的符号;二是不囿于符号在具体传播情境中获得的一时回应,而是着意于当代中国的精神超越层面来选择贴切的符号;三是尊重文化艺术多样化的趋势,给予国家形象全面多元的呈现;四是推进制度和舆论空间的日益开放,在多种声音的交锋中逐步培育起新的民族主体性,并且以具有世界意识的眼光来构建全新的、自信的对外表达模式。如此,希望为世界格局中如何有效呈现国家形象和进行开放性的交流互动这一当下迫切问题提供某种启示。

张伟[8](2009)在《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状况研究》文中指出会展建筑因经济效益显着而诞生,又因社会效益巨大而受到人们青睐。在会展建筑蓬勃发展的形式下,对会展建筑建设的要求更加贴近时代发展步伐。北京地区会展建筑历史相对其它地区较悠久,且发展一直位于我国会展建筑的前列,对我国其它地区的会展建筑建设与发展有极大的参考性。目前,针对北京地区会展建筑发展状况的研究尚属空白,研究北京地区会展建筑的发展状况对我国会展建筑的整体发展有实际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北京地区展览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以综合性展览为主的会展建筑。从其发展历史和现状入手,系统考察了北京会展建筑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内在动因,在建筑设计理论框架指导下,通过整合建筑学、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及其相关学科等方面知识,围绕着北京会展建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系统阐述其发展脉络、型态、设计特点、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发掘出其自身生长规律。论文共分六个章节来对北京地区会展建筑发展状况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会展建筑的概念及分析会展建筑与会展业、会展经济之间的关系,明确研究课题的意义、目的和技术路线与方法,概述国内外会展建筑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对世界会展业和会展建筑的发展进行简要的概述。第三章对中国会展业和北京会展业及相关活动进行必要的论述。第四章先通过对于中国会展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的分析,提出居于其中重要地位的北京地区会展建筑的历史发展进程,以时间为序详实介绍了北京现存的13座会展建筑,并对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影响与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特点。第五章对比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会展业发达地区的会展建筑的现状,并结合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和2010年亚运会分别对这三个地区的影响和契机,提出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的机遇和对于其它地区的借鉴作用。最后结论与展望,总结出北京会展建筑的发展趋势和提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梳理出其在当今发展的机遇与现实挑战。论文的核心是提供一套完整而科学的针对我国北京会展建筑历史脉络与发展的研究方法,希望整个研究体系具有现实可参考价值。

张妍[9](2009)在《辽宁会展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交往不断加深的今天,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促进经济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会展业的相关研究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会展业的综合效应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旅游、酒店、住宿等某些相关产业,而是会对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会展业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经济形式,伴随着经济往来的加强和商品流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经济交流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辽宁省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各产业综合发展的经济发达地区,不但工业基础雄厚、城市化程度高,而且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十分便利,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从1994年大连市首先提出发展国际着名展览城市的目标开始,短短十几年,辽宁省已经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会展中心之一,其中大连和沈阳更是我国有名的新兴会展领军城市。目前,辽宁会展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会展企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会展业已经逐步成为拉动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选择辽宁会展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和辽宁的会展业、会展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一般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出辽宁会展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最后根据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果,对辽宁会展业和会展企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旨在通过对辽宁会展业的研究,为辽宁会展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更好地指导会展实践,促进辽宁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

张小涛[10](2008)在《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会展活动是集商品的展示、交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于一体的,实际上充当了扩大贸易、拓展市场、塑造形象的宣传者、探索者和先行者的角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会展经济应运而生。会展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服务业发展日趋成熟和完善后出现的一个综合性更大、关联性更强、收益率更高的经济形态,它是以会议、展览等各类会展活动为载体,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包括有形或无形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总和。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核心,辐射航空、旅游、商业、建筑、交通、餐饮、广告、通讯等领域。举办会展活动可以将一系列行业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这一联动效应无疑会引起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广泛关注。虽然陕西省会展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无论与国际上着名的会展城市相比,还是与国内其他同类城市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以及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龙头大省,陕西省经济的发展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巨大的意义。因此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的研究,试图寻找一种加快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的方法,充分发挥陕西省会展经济与其相关行业的相互带动作用,增强陕西省经济的区域竞争力,加快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步伐。本文所采用的是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内容是陕西省会展经济的发展状况,研究会展业与餐饮、旅游、运输等行业的关系。文章的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理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会展经济的概念界定、会展经济发展的理论支持体系以及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理论,此外这一部分还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等。文章的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实证部分,根据灰色相关理论,本文计算了旅游、餐饮等行业与会展经济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并对关联度的大小进行了排序,其中与会展经济发展关联度最大的是旅游业,其次是零售业、国际旅游业、客运量、餐饮业、邮政电信业、航空客运量。因此,发展会展经济对旅游业的拉动效应最大,其次是零售业、国际旅游业等;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会展经济的发展。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战略的角度来寻找陕西省会展经济的发展模式。本文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会展经济的增长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增长,同时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必然促进会展经济的发展。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二、上海市贸促会2004年出国展览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市贸促会2004年出国展览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1. 研究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的背景
        2. 研究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 国外展会管理研究的概况
        2. 国内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研究的现状
        3. 对我国政府主导展会管理研究的总体评价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主要理论基础
    一、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概念界定
        1. 政府主导型展会的概念
        2. 政府主导型展会的历史发展
    二、企业型政府理论基础
        1. 企业型政府的概念
        2. 企业型政府的主要内容
    三、企业型政府的分析借鉴
第三章 政府主导型展会现状与分析
    一、我国现有政府主导型展会发展现状
        1. 政府主导型展会总体情况
        2. 政府主导型展会的主要形式
        3. 政府主导型展会的积极作用
    二、目前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问题分析
        1. 存在的问题
        2. 原因分析
第四章 个案分析:G市物流展招展招商管理
    一、案例介绍
        1. 案例选取依据
        2. G市物流展总体情况
    二、展会的招展招商现状
        1. 实施方案
        2. 具体运作
    三、案例分析
        1. 招展招商策略分析
        2. 专业团队建设分析
        3. 市场化水平分析
        4. 展会综合效果分析
第五章 展览业发达地区展会管理模式分析借鉴
    一、展览业发达地区展会管理模式
        1. 政府驱动型
        2. 市场驱动型
        3. 双边驱动型
    二、经验和启示
        1. 三种管理模式比较
        2. 对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的启示
第六章 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
        1. 加强宏观调控,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政府与市场分工
        2. 转变管理方式,改善公共服务
        3. 明确自身定位,转变评价方式
    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2. 完善展览业标准体系建设
        3. 搭建行业诚信体系
        4. 推进行业统计制度
        5. 改善落实财税政策、金融保险服务
    三、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展会市场化进程
        1. 加强人才体系建设
        2. 培育品牌展会、提升组织化水平
        3. 明确展会产权关系助推项目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四、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激发展会活力
        1. 构建统一的行业协会
        2. 发挥贸促机构作用
        3. 创新展会项目运作模式
    五、优化展览业营商环境
        1. 营造城市氛围和改良基础设施及服务
        2. 完善展馆管理运营机制
        3. 健全展览产业链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观点创新
        一、研究框架
        二、观点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界定
    第一节 会展及会展业
        一、会展的涵义
        二、会展业的涵义
    第二节 会展业的相关内容
        一、会展业的特点
        二、会展业的属性
        三、会展业的功能
        四、会展业发展条件
    第三节 会展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会展产业生命周期概述
    第四节 山东省会展业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会展业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国际会展业发展述评
        一、国际会展业发展脉络梳理
        二、当今国际会展业发展格局评价
        三、国际会展业发展趋势探析
        四、国际会展业典型案例—德国汉诺威博览会
        五、国际会展业发展经验借鉴
    第二节 中国会展业发展述评
        一、中国会展业发展脉络梳理
        二、中国会展业发展格局评价
        三、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探析
        四、中国会展业典型案例—上海世博会
        五、中国会展业发展经验总结
第四章 山东会展经济萌生期(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产业要素的培育
    第一节 发展环境的评价与分析
        一、经济发展评析
        二、产业环境评析
        三、政策法规评析
        四、发展体系评析
    第二节 主要形式分析
        一、主体组织形式
        二、主要展示类型
    第三节 经济特征分析
        一、政治主体要素培育成熟
        二、市场主体要素程度加深
        三、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兴起
        四、知识资源要素储备积累
        五、组织体制要素不断提升
    第四节 主要影响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第五章 山东会展业起步期(20世纪90年代初—2000年):成就城市品牌
    第一节 发展环境分析
        一、涉外市场分析
        二、国内市场分析
    第二节 产业特征分析
        一、地域品牌化
        二、文化品牌化
        三、专业品牌化
        四、品牌格局差异化
    第三节 主要影响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第六章 山东会展业成长期(2000年—2014年):成为新兴产业
    第一节 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二、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三、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四、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第二节 产业特征分析
        一、基础保障扎实根基
        二、传统创新锋芒展露
        三、进军支柱创造新兴
    第三节 主要影响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第七章 案例分析(一):重要节庆活动
    第一节 山东省承办的重要节庆:中国艺术节
        一、中国艺术节概述
        二、十艺节的创新、影响与效益
        三、中国艺术节的优化发展
        四、问题与对策建议
    第二节 山东省地方节庆活动
        一、青岛国际啤酒节
        二、潍坊国际风筝节
        三、泰山国际登山节
        四、曲阜孔子文化节
第八章 案例分析(二):重要会展活动
    第一节 第一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一、确定主题
        二、商业运作
    第二节 第二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一、会场布局
        二、商业运作
    第三节 第三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一、创新主题
        二、商业运作
    第四节 第四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
        一、提升借鉴
        二、模式创新
    第五节 第五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
        一、组织形式
        二、商业运作
    第六节 山东文博会发展小结
第九章 未来展望:加强优势突破瓶颈
    第一节 强化山东会展业发展优势
        一、高效利用区位交通优势
        二、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三、大力巩固会展设施基础
        四、持续提升会展产业品牌
    第二节 突破山东会展业问题瓶颈
        一、探究山东会展业发展问题
        二、全面提高市场化水平
        三、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四、加快"引进、走出"步伐
        五、提高场馆利用水平
        六、补强专业人才短板
        七、提升会展配套服务
        八、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第三节 山东会展业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大连市贸促会与政府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键词阐释
        1.2.1 非政府组织
        1.2.2 贸促会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2 研究方法和路线
        1.4.3 技术路线
2. 大连市贸促会与政府合作模式现状
    2.1 大连市贸促会部门设置和职能
        2.1.1 大连市贸促会基本情况
        2.1.2 大连市贸促会各部门职能
    2.2. 大连市贸促会与政府合作模式实证考察
        2.2.1 政府主导的合作模式
        2.2.2 政府主导的体现
        2.2.3 大连市贸促会依附的体现
    2.3. 大连市贸促会与政府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2.3.1 合作途径单一
        2.3.2 双方职能定位不准确
        2.3.3 合作模式缺乏稳定性
    2.4. 大连市贸促会与政府合作模式存在问题的成因
        2.4.1 大连市贸促会诞生的历史局限性
        2.4.2 大连市贸促会与政府职能行使错位
        2.4.3 政府体制的弊端
3. 大连市贸促会与政府合作模式方案论证
    3.1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合作的理论基础
        3.1.1 政府失灵理论
        3.1.2 合约失灵理论
    3.2 国外类似机构经验启示
        3.2.1 美国商会团体的经验
        3.2.2 法国商会团体的经验
        3.2.3 日本商会团体的经验
        3.2.4 经验启示
    3.3 大连市贸促会与政府合作模式方案设计
        3.3.1 平等的合作伙伴模式
        3.3.2 合作模式的目标和原则
        3.3.3 合作模式的实现途径
    3.4 大连市贸促会与政府合作模式方案可行性分析
        3.4.1 商会与行政管理脱离的制度保障
        3.4.2 政府购买服务的立法支撑
        3.4.3 平等合作的理念
4. 大连市贸促会与政府合作模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4.1 政府角色转变
        4.1.1 管理由行政指导转为政策引导
        4.1.2 服务职能由垄断转为授权
        4.1.3 资金支持由财政性转为政策性支持
    4.2. 大连市贸促会职能和角色重新定位
        4.2.1 大连市贸促会角色定位
        4.2.2 大连市贸促会职能转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进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会展的形成与发展条件
        一、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二、会展产业形成的条件与特征
        三、会展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会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一、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二、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
        三、会展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第三节 会展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一、会展经济专业化水平日益提高
        二、会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 武汉会展业发展历程
    第一节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武汉会展经济发展
        二、计划经济时期武汉会展经济发展
        三、市场经济改革阶段武汉会展经济发展
    第二节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一、会展业发展规模逐步扩大
        二、展会专业化水平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第三章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优势
    第一节 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竞争力理论回顾
        二、会展目的地竞争力要素
    第二节 武汉会展业发展的优势
        一、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条件
        二、相关支持条件
        三、会展市场需求条件和发展规模
        四、政府支持政策和推广力度
        五、发展机遇
第四章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原因
    第一节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一、会展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二、面临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
        三、会展管理机制不健全
        四、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
    第二节 制约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原因
        一、会展业发展行业定位不明晰
        二、会展业关联性强的相关产业发展滞后
        三、会展业发展未能紧密依托优势产业
        四、缺乏有效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五、城市文化形象的美誉度不高
第五章 中外会展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会展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一、国际会展业发展现状
        二、国际会展业发展模式
        三、国际会展业发展经验的启示
    第二节 我国会展业发展模式及启示
        一、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二、我国会展业成功发展模式
        三、我国会展业发展经验的启示
第六章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培植知名会展品牌
        一、合理制定发展战略和目标
        二、注重会展品牌的塑造和经营
        三、重视节庆会展活动的发展
        四、联合旅游业打造会展品牌
        五、加强会展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六、打造中国会展名城
    第二节 构建三方互动的协调发展模式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二、完善行业协会的职能
        三、强化会展企业的规模与实力
        四、实现政府、协会和企业的互动
    第三节 加强会展在区域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一、加强企业间合作
        二、加强中部地区重要会展城市间合作
        三、加强跨区域合作
        四、加强专业会展人才的培训合作
    第四节 大力发展会展专业教育
        一、武汉会展教育发展现状
        二、发展武汉会展教育的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中国农业会展经济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农业会展的现状及特点
    2.1 会展、农业会展与农业会展经济
    2.2 我国农业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
        2.2.1 农业会展的类型多样
        2.2.2 农业会展数量多、规模小
        2.2.3 农业会展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
        2.2.4 农业会展市场定位以产销对接为主
    2.3 我国农业会展行业的特点
        2.3.1 农业会展规模普遍较小,展示效果和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2.3.2 农业会展专业化和市场细分程度较差,依然呈现"大而全"的状况
        2.3.3 农业会展政府参与度过高,行政化办展趋势严重
        2.3.4 农业会展准入门槛较低,国际化道路仍十分漫长
        2.3.5 重复办展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行业资源浪费严重
        2.3.6 农业会展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会展服务发展滞后
第三章 农业会展的满意度分析
    3.1 参展企业满意度分析
        3.1.1 满意度结果
        3.1.2 企业收获分析
        3.1.3 继续参展意愿分析
    3.2 参展观众分析
        3.2.1 满意度结果
        3.2.2 参展收获分析
        3.2.3 继续参展意愿分析
    3.3 满意度评价与继续参观意愿的对应分析
第四章 农业会展与产业发展
    4.1 农业会展的产业提升效应
    4.2 农业会展的产业关联效应
第五章 农业会展与农产品贸易
    5.1 农业会展推动农产品贸易发展
        5.1.1 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交易量
        5.1.2 通过品牌、市场、信息、政策等多方面间接促进贸易增长
    5.2 农产品贸易刺激带动农业会展发展
        5.2.1 茶叶会展与茶叶贸易关联度分析
        5.2.2 水产品会展与水产品贸易关联度分析
        5.2.3 畜产品会展与畜产品贸易关联度分析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我国农业会展行业发展处于上升期,但政府办展依然占主导地位
        6.1.2 我国农业会展的供给基本符合市场需求,但用户满意度还有待改进
        6.1.3 我国农业会展对产业发展和农业贸易作用明显,但仍有提升空间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及其在对外开放中的功能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术语界定
第一章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一) 背景
        (二) 现状
    二、中国会展业的功能
        (一) 会展业的基本功能
        (二) 会展业的带动功能
第二章 中国会展业在对外开放中的功能与作用
    一、经济开放功能
        (一) 促进对外贸易
        (二) 会展业已成为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
    二、政治开放功能
        (一) 构建政治外交平台
        (二) 提升国家(地区)或城市国际知名度
    三、文化开放功能
        (一) 优化文化产业发展
        (二) 促进各种文化交流
第三章 影响中国会展业在对外开放中发挥功能与作用的因素
    一、缺乏统一管理、宏观调控的会展机制和政府管理机构
        (一) 缺乏具有权威性、全国性、统一性的会展管理制度
        (二) 缺乏统一的、权威的会展管理机构
    二、缺乏健全的、有序的会展业大环境
        (一) 会展业市场化机制不健全
        (二) 政府办展行为的影响
        (三) 会展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7)何以代表“中国” ——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展示与国家形象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选题的缘起
    二、关于研究现状讨论的再讨论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主旨及构想
第一章 什么代表"中国"——世博会上的中国展品
    第一节 传统型展品所代表的古典国家形象观
        一、传统型展品的选择
        二、就展品问题而引起的维护国家形象的斗争
    第二节 现代型展品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形象
        一、围绕展品的现代化吁求
        二、展现中国现代形象的展品类型
    第三节 展品中的政治诉求
        一、清朝御容在世博会上的展示
        二、民国的领袖、党义、国家文化宣传
        三、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输出
第二章 如何呈现"中国"——世博会上中国的展馆及展示方式
    第一节 强调民族特色的展馆建筑
        一、作为国家象征的传统官式建筑样式
        二、传统构筑物:牌楼、亭子与长城
        三、传统符号+现代技术的建馆模式
        四、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的纷争
    第二节 试图既追寻时潮又立足本土的展示方式
        一、世博会展示体系的演变
        二、转向现代的中国展品分类体系
        三、新型展示模式:使用模型和力求立体全方位的陈列
        四、展示体系的转变与高科技手段的运用
第三章 谁的"中国"——中国参加世博会历程中的各方力量
    第一节 晚清政府:由漠视到重视
        一、赫德主导下的中国早期参展
        二、舆论浪潮中的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参展
        三、博览会承办权的转移
        四、学习仿效世博会的产物——南洋劝业会
    第二节 民国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境况下的官商合作
        一、参展巴拿马世博会:树立新造国形象,促进工商业发展
        二、孙传芳倡导参加费城世博会,以改良精品、发扬国华
        三、参展比利时世博会:发展国际贸易,提高国际地位
        四、参展芝加哥世博会:提倡国货,强调贸易竞争
        五、纽约、金门世博会,本欲参展以推销特产,反映新成就
    第三节 新中国政府:综合国力提升中的强力表现
        一、承担赴外展览任务的中国贸促会
        二、申办与举办上海世博会的组织架构
        三、参加和举办世博会中的公众教育与公众参与
第四章 世界视野中的"中国"——以中日在世博会上的展示比较为中心
    第一节 20世纪中叶以前世博会上的中国与日本
        一、早期世博会上,西方人眼中的中日之别
        二、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不对等的中日展示
        三、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的中国奇观与日本文明展示
        四、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方观照下的中日展示以及广受关注的中国展区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所注目的世博会上的中国
        一、诺克斯威尔世博会上的"中国热"
        二、爱知世博会:中国作为飞速发展的"世界工厂"
    第三节 上海世博会对于中国形象展示的意义
第五章 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形象展示的民族动因
    第一节 中国符号与创新焦虑
    第二节 视觉表征背后的民族动因
    第三节 形象展示与民族主体性
结论
    附录:表格1 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和获奖概况表
    表格2 世博会的中国展区概况表
    表格3 中国参加世博会历程中的政府反应简况表
    表格4 新中国(1949—1981)参加国际博览会简况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8)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1.1.1 会展的含义
        1.1.2 会展业
        1.1.3 会展经济
        1.1.4 展览会
        1.1.5 会展建筑的定义
        1.1.6 会展建筑的类型特征
        1.1.7 北京会展建筑发展阶段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1 会展业与会展经济的高速发展
        1.2.2 我国会展建筑的高速建设
        1.2.3 我国会展建筑由粗放型、单一型向集约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1.2.4 研究北京会展建筑的发展状况对我国会展建筑建设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5 研究工作基础
    1.6 本文的逻辑结构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1.7.1 国外研究现状
        1.7.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世界会展业及会展建筑发展概述
    2.1 会展活动、会展业和会展经济的发展历程
        2.1.1 会展业的特点
        2.1.2 世界会展业的发展历史
        2.1.3 世界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2.2 会展建筑的发展历史
        2.2.1 会展建筑发展的古代与近代时期
        2.2.2 现代时期
        2.2.3 当代会展建筑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会展业的发展
    3.1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回溯
        3.1.1 古代时期(原始社会末期~1840 年)
        3.1.2 近代时期(1840~1949 年)
        3.1.3 现代时期(1949~至今)
    3.2 中国会展业现状
    3.3 北京会展活动的历史回溯
        3.3.1 北京地区商业贸易活动的缘起(西周至清朝末年)
        3.3.2 建国前北京的商贸展览活动(清朝末年至1949 年)
        3.3.3 建国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1949 年~2001 年)
        3.3.4 入世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会展建筑发展历程
    4.1 中国会展建筑发展历程
        4.1.1 萌芽时期(解放初期至20 世纪80 年代)
        4.1.2 变革时期(20 世纪80 年代至本世纪初)
        4.1.3 发展时期
        4.1.4 当今我国展览场馆分布状况
    4.2 建国前北京早期商贸场所的建设情况及特点
        4.2.1 集市的出现
        4.2.2 市的发展
        4.2.3 商铺的出现
        4.2.4 街的产生
        4.2.5 封建王朝的首都商业产生
        4.2.6 庙市的兴盛
        4.2.7 专业集市的形成和庙会开始具有商业会展的功能
        4.2.8 北京劝业场——中国最早意义的展览馆
    4.3 建国初期北京会展建筑建设情况及特点
        4.3.1 北京展览馆
        4.3.2 全国农业展览馆
    4.4 改革开放后北京会展建筑建设情况及特点
        4.4.1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4.4.2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4.4.3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4.5 2001 年中国进入WTO 北京会展建筑建设情况及特点
        4.5.1 北京海淀展览馆
        4.5.2 北京经开国际汇展中心
        4.5.3 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
        4.5.4 北京锦绣大地展览中心
        4.5.5 国家会议中心
        4.5.6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4.5.7 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
        4.5.8 北京九华国际会展中心
    4.6 北京地区现存会展建筑的现状对比分析
        4.6.1 北京现有13 个会展场馆的历史及规模对比分析
        4.6.2 北京会展建筑分区的发展变化
        4.6.3 北京会展建筑的选址
        4.6.4 北京会展建筑的建造模式
        4.6.5 北京会展建筑的展厅设计
        4.6.6 北京会展建筑的室外场地
        4.6.7 北京会展建筑的会议室配比
        4.6.8 北京会展建筑的停车与交通环境
    4.7 北京地区会展建筑投资与经营管理现状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借鉴与比较
    5.1 当代北京、上海、广州会展建筑现状比较
        5.1.1 当代北京会展建筑基本概况与特点
        5.1.2 2008 年奥运会给北京会展建筑的契机与影响
        5.1.3 当代上海会展建筑基本概况与特点
        5.1.4 2010 年世博会给上海会展建筑的契机与影响
        5.1.5 当代广州会展建筑基本概况与特点
        5.1.6 2010 年亚运会给广州会展建筑的契机与影响
    5.2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6.1 制约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的主要问题
    6.2 当代北京会展建筑发展趋势
        6.2.1 北京会展建筑发展具有独特的条件和环境
        6.2.2 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的历史机遇
        6.2.3 北京会展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3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辽宁会展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工作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工作
第2章 会展业概述
    2.1 会展业的相关概念
        2.1.1 会展业概念界定
        2.1.2 会展经济概念界定
        2.1.3 会展企业概念界定
    2.2 会展业的特点和作用
        2.2.1 会展业的特点
        2.2.2 会展业的作用
    2.3 发展会展业的条件
        2.3.1 发展会展业的硬件条件
        2.3.2 发展会展业的软件条件
    2.4 会展业的综合效应
        2.4.1 会展业的经济拉动效应
        2.4.2 会展业的产业带动效应
        2.4.3 会展业的城市发展促进效应
第3章 国内外会展业发展分析
    3.1 国际会展业发展分析
        3.1.1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特点
        3.1.2 国际会展业发展的经验总结
    3.2 国内会展业发展分析
        3.2.1 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
        3.2.2 国内会展业发展趋势
    3.3 国内会展企业发展分析
        3.3.1 国内会展企业发展特点
        3.3.2 国内会展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4章 辽宁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辽宁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
        4.1.1 辽宁会展业发展特点
        4.1.2 辽宁会展业发展模式
        4.1.3 辽宁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4 制约辽宁会展业发展的因素
    4.2 辽宁会展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4.2.1 辽宁会展企业发展概况
        4.2.2 辽宁会展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5章 辽宁会展业产业带动效应的模型分析
    5.1 辽宁会展业产业带动效应的一般分析
    5.2 辽宁会展业产业带动效应的模型分析
        5.2.1 分析方法选择
        5.2.2 分析数据选取
        5.2.3 数据分析整理
        5.2.4 关联度计算
        5.2.5 结论分析
第6章 对策建议
    6.1 政府层面
        6.1.1 明确政府职能
        6.1.2 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6.1.3 完善会展法律法规
        6.1.4 健全审批协调机制
        6.1.5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6.2 行业协会层面
        6.2.1 加强与政府和会展企业的沟通
        6.2.2 建立会展信息中心
        6.2.3 健全会展业的监管和评价体系
        6.2.4 扩大会展业的对外开放
        6.2.5 加强会展业的产业发展研究
    6.3 会展企业层面
        6.3.1 推进资本运营,加快集团化进程
        6.3.2 加强企业间合作,提高经营档次
        6.3.3 细分会展市场,进行专业化经营
        6.3.4 提高服务水平,打造会展品牌
        6.3.5 加强会展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框架结构
2 会展经济的理论研究概述
    2.1 会展经济的概念界定
        2.1.1 会展、会展业与会展经济
        2.1.2 会展经济的功能
    2.2 会展经济的相关理论
        2.2.1 会展经济的理论支撑体系
        2.2.2 乘数效应与加速原理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3 评价
3 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及SWOT分析
    3.1 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
        3.1.1 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3.1.2 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 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3.2.1 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的优势
        3.2.2 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的劣势
        3.2.3 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的机遇
        3.2.4 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4 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西安市为例
    4.1 分析方法的选取及原因
    4.2 数据的来源及分析
        4.2.1 数据的来源及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确定
        4.2.2 数据的分析
    4.3 数据的处理及关联系数与关联度的计算
        4.3.1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4.3.2 各行业与会展业关联系数的计算
        4.3.3 各行业与会展业的关联度及排序
    4.4 结论
5 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模式选择
    5.1 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5.2 陕西省会展经济的发展规划
    5.3 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5.3.1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5.3.2 构建会展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
        5.3.3 构建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5.3.4 优化陕西省会展产业结构
        5.3.5 会展理论的研究与专业会展人才的培养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上海市贸促会2004年出国展览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政府主导型展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国勇.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3)
  • [2]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D]. 刘显世. 山东大学, 2017(08)
  • [3]大连市贸促会与政府合作模式研究[D]. 孙颖.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4]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 王颖. 武汉大学, 2011(07)
  • [5]中国农业会展经济的初步研究[D]. 陆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6)
  • [6]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及其在对外开放中的功能与作用[D]. 林英华. 暨南大学, 2010(10)
  • [7]何以代表“中国” ——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展示与国家形象的呈现[D]. 胡斌.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 [8]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状况研究[D]. 张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
  • [9]辽宁会展业发展研究[D]. 张妍. 大连海事大学, 2009(10)
  • [10]陕西省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 张小涛. 西北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上海市贸促会2004年境外展览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