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如何查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一、如何看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论文文献综述)

姜莹莹[1](2020)在《黑龙江省黑土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的“紧平衡”、粮食生产安全问题丞待改善的背景下,掌握耕地数量、质量及农田生产力变化情况,分析耕地利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于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黑土区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土地整治、中低产农田改造项目的实施及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对区域耕地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的耕地大规模开发利用、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等利用问题凸显,粮食增产压力逐渐增大。对耕地利用及农田生产力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定量评估耕地利用动态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对黑土区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保障耕地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黑土区为研究区,基于多期耕地利用数据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采用相关研究方法分析黑土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农田生产力变化时空特征,进一步定量分析耕地内部利用结构转换、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导致的耕地增减变化对农田生产力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耕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2000-2015年研究区的耕地面积在整体上呈增加趋势,面积由1079.99万hm2增加至1142.69万hm2;耕地内部利用结构也在逐渐调整,主要以旱改水为主,转化面积为110.06万hm2。各县域耕地、旱地、水田面积变化也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三江平原黑土区以水田种植为主,水田扩张趋势明显,松嫩平原黑土区主要以旱地为主,五常市、宾县等县市局部有水田分布其呈小幅扩张趋势。新增耕地主要以林草地及未利用地的开垦为主,占比分别为45.11%、35.75%;减少耕地主要以生态退耕及城市扩张占用为主,占比分别为49.52%、27.02%。(2)农田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2000-2015年研究区耕地、旱地、水田NPP的最大值、标准差、平均值与变异系数均呈波动性增长,耕地、旱地、水田NPP均值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2000-2015年耕地NPP、旱地NPP的变化趋势以基本不变为主,轻度增加为辅;水田NPP的变化趋势以基本不变为主,轻度减少为辅。低产耕地及旱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中产耕地、旱地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高产耕地、旱地面积则一直呈增加趋势;水田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黑土区,通过土地整治、旱改水项目的实施,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发展,低产水田面积呈“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趋势,中产水田面积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高产水田面积呈一直增加趋势。总体来看,耕地、水田及旱地均由低产向中产、中产向高产变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3)耕地利用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水改旱及旱改水两种耕地内部结构转换区内的NPP平均值均呈增加趋势,且水改旱区域内NPP平均值高于旱改水区域内NPP平均值,两种转换区内NPP变化趋势大体相同;内部结构转化导致面积变化与NPP变化以显着正相关为主,旱改水变化面积对生产力变化的影响强于水改旱变化面积。耕地变化面积与NPP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新增耕地、减少耕地面积与NPP主要存在正相关性;新增耕地的农田生产力平均值为2.36t/hm2,减少耕地的农田生产力平均值为3.24t/hm2,2000-2015年新增耕地的开垦导致农田生产力增加了309.94×104t,耕地转出导致农田生产力减少了223.56×104t,耕地动态变化导致研究区农田生产力净增加了86.38×104t;除耕地与建设用地转换使得农田生产力净减少外,耕地与草地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均使得农田生产力净增加。农田生产力占补平衡指数为16.19%,多数县市呈占补正平衡,其中五大连池市、富锦市、桦南县占补平衡生产力指数均高于50%,呈占补失衡状态;桦川县、青冈县、集贤县、明水县、讷河市、拜泉县呈占补负平衡状态;阿城区、肇东市、望奎县、双城区、依安县及兰西县处于几近平衡状态。

邢丹凤[2](2017)在《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耕地是一种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1.4亩,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城市周边土地被转为建设用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质量降低,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影响了耕地生态价值功能的发挥。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一项强制性措施,它减少了对耕地的盲目占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快速流失的势头,保证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为我国耕地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以占补平衡视角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估为研究对象,从耕地占补平衡出发,首先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研究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必要性、历史演变进程,重点分析近年来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关注。而后采用定量分析法,对区域耕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估,先从研究区域整体生态现状入手,以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生态安全整体性评价,而后构建区域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物元模型计算不同年份各评价指标关联度,分析各评价指标的安全等级及实证区域现阶段耕地生态安全现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对实证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等级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最后从占补平衡评价体系构成、生态安全维护、动态预警监测及加快耕地生态价值评估四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维护耕地生态安全的建议,在耕地占补平衡中注意生态安全因素的衡量。通过对实证区域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耕地占补平衡是一个时期问题,从近十年的工作来看,郑州市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开展基本顺利,2014年之前能够实现耕地数量动态平衡,2015年没有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从补充耕地质量及生产能力情况来看,在数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下,能够有效保证耕地质量、生产能力的动态平衡。(2)从生态足迹模型角度进行分析,郑州市耕地生态承载力目前处于生态盈余阶段,在当前阶段能够有效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3)在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上评估郑州市耕地生态安全等级,可以得出郑州市2005年2015年生态安全状况良好,在稳定中有所提升。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3](2017)在《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文中提出19582017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推动各地区逐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体制,拓展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保护节约集约使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征途上,拓展十二条途径:一是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三是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四是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五是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六是农村土地依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七是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八是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九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实施途径;十是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十一是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十二是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丁杨[4](2011)在《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化是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持续增长中的核心命题之一。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是工业与服务业发展的过程;是农民进城的过程;是土地用途改变的过程。总之,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正是基于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比发达国家在历史上城市化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更加棘手。粮食安全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正常发展与延续所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粮食安全与城市化的推进具有密切的联系。粮食安全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城市化的发展对于粮食安全而言,却具有双重意义: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耕地减少。但城市在土地整合方面的优势,又将使得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城市化的推进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高素质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但农业人口的减少,又有利于粮食的规模化经营;城市化的推进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但城市经济的发展,将会为粮食安全保障提供资金支持。鉴于此,我们在思考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法律保障时,有必要追问: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粮食安全意味着什么?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应包含哪些具体法律制度?这些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又是如何保障粮食安全的?本文站在肯定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逆阶段的立场,综合运用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就以上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粮食安全法律保障制度构建作了适当前瞻。全文由6章构成:第一章——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法律保障的理论概说。考虑到“城市化”这一概念源自国外,粮食与粮食安全的属性与性质在学界还存在一定争议,故本章以主流的观点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城市化”、“粮食”、“粮食安全”的概念,并对城市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作了一定的梳理与说明。本章的主要目的有二:其一,是通过主流理论观点对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说明,大致勾勒出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保障的意蕴,从而为下文的进一步展开奠定必要的观念基础。其二,是通过国内外学界关于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发现既往研究的缺憾,由此说明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保障的现时代意义和本文力图解决的困扰粮食生产的“地”、“人”、“钱”问题。第二章——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保障的路径选择研究的是“经济法为什么能作用于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这一命题。在简单分析了市场机制与政策手段对于粮食安全保障的缺陷之后,通过分析粮食安全保障彰显的法律价值、我国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的历史机遇和传统法对于粮食安全保障的局限等问题,建议粮食安全保障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尤其是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更需要通过各种手段相互配合,发挥经济法对于粮食安全保障的制度优势。第三章——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法律制度试图回答“在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保障如何破解土地资源难题”这一课题。本章无意于展现耕地保护法律保护制度的所引申出的所有问题,惟就粮食安全所需要的耕地保护要求做出追寻。笔者以为,若要保障粮食安全,则必须守住耕地保护这根底线,并用法律的形式将其确定化。第四章——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生产人力保障法律制度探究的是城市化背景下如何保障必要数量与素质的粮食生产劳动力的问题。提出在城市化的背景下,通过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法律支持体系,激发农民工返乡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吸引农民工返乡从事粮食生产,实现城市与乡村合理的劳动力流动。在一系列的支持制度中,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是其重点内容,并以此引领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生产人力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第五章——城市化背景下与粮食安全相关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探讨的是“如何落实粮食安全保障资金的来源与使用”这个问题。本章通过分析城市化进程对于国家公共财政的占用等问题,意在说明,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并对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我国农业补贴在粮食安全保障上存在着巨大的使用与操作空间,目前农业补贴使用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应借鉴发达国家在农业财政补贴法律制度上的经验,以为我所用。第六章——城市化背景下与粮食安全相关的金融支持法律制度延续了第五章的思维逻辑,将金融支持作为财政补贴的重要配套措施,共同破解城市化带来的种粮农民收入过低、农业机械化无资金推进和农民生产贷款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助力粮食生产法律保障。在本章中,笔者在金融支持的框架下,着力从发展金融组织、完善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的角度入手,对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金融支持的法律制度作出了一定的展望。

覃事娅[5](2011)在《耕地储备理论及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进一步增加,以及城市化的持续进行,我国耕地数量逐年减少,质量不断下降,耕地环境日益恶化,这种状况已满足不了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耕地实施储备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耕地生态环境,从而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论文首次对耕地储备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它将具有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空白的作用;同时可为耕地储备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还可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耕地储备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及实现小康社会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论文以土地供求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集约经营原理、生态经济理论、系统理论和动态平衡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量经济模型等基本分析方法,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耕地储备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探讨了耕地储备的涵义,对耕地储备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耕地储备的三阶段运作模式:拟储备耕地的准入、耕地储备、储备后耕地的投放利用。(2)分析了耕地价值的内涵,包括经济产出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介绍了拟储备耕地的六种价格评估方法: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成本逼近法、收益倍数法、置换成本法、长期趋势法;并针对不同的耕地价值构成设计了不同的价格评估方法。(3)在对耕地储备数量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不同储备类型的耕地储备数量模型。(4)分析了耕地储备的效益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选取了耕地单产增加率、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率等24个指标构建了耕地储备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5)分析了耕地储备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并提出了风险防范对策。对耕地储备政策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耕地储备的政策保障体系。(6)从政策环境与社会经济目标、运作模式、政府行为特征、补偿性质与补偿依据、储备数量与储备期限、储备效益及储备风险七个方面对耕地储备与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异同进行了比较。(7)介绍了湖南省耕地储备体系的建立及运作程序,分析了湖南省耕地储备主要以整理型储备为主、由政府主导政府或企业运作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对湖南省不同等级耕地的不同价值上的价格分别进行了评估,为湖南省确定耕地储备补偿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运用两种方法共同确定了目前湖南省的耕地储备量为30万公顷,为湖南省确定耕地储备量提供了参考;详细分析了湖南省耕地储备制度实施的效果——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出了湖南省耕地储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根据以上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现阶段我国的耕地储备应以政府主导型运作模式为主;(2)拟储备耕地的价格评估应根据耕地的不同价值构成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3)在确定耕地储备量时,可根据构建的耕地储备数量模型或耕地需求量和保有量共同参考确定;(4)不同储备形式的耕地储备效益是不一样的,对耕地储备效益进行评价时,应从耕地储备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出发选择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5)耕地储备存在一定的风险;(6)应建立耕地储备政策及保障体系来保证耕地储备制度的顺利运行;(7)耕地储备与城市土地储备存在一定差异,但相对成熟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可为耕地储备提供一些借鉴。本文设计的耕地储备运作模式、提出运用市场化方法对耕地的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构建的耕地储备数量模型、从多个目标对湖南省的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从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出发来预测湖南省耕地的保有量均具有一定创新性,可为各地耕地储备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

谭荣,曲福田[6](2010)在《中国农地发展权之路:治理结构改革代替产权结构改革》文中指出因为现阶段中国农地非农开发矛盾日益激烈和农民权益损害日趋严重,在中国建立农地发展权及其交易制度逐渐引起了理论和实践界的关注。然而,即使农地发展权在提高农地配置效率和保障农地产权公平上在西方国家获得了成功,但直接在中国现有的产权体系基础上,建立新的农地发展权,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制度成本。为了实现短期内既节省制度成本又实现与农地发展权改革相仿的制度绩效,本文尝试从农地非农开发治理结构层次上的制度创新来寻找中国农地发展权之路。借鉴成熟的排污权交易理论,本文将农地的非农开发看作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专用性的污染,并通过对比几种不同的排污权交易模式,为中国农地非农开发设计了各种情况下的配额交易模式,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这种治理结构制度设计替代产权结构改革的可能性和具体途径。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农地发展权中短期的制度改革方向提供了科学参考。

李月洁[7](2010)在《基于数量质量并重的全国耕地占补平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地矛盾的日益尖锐,粮食需求压力的逐步增加,迫使我们更加关注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正是在这样的现状下提出的,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对实现规划期内耕地保有量目标,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历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全国农用地分等数据为基础,对耕地资源数量、质量现状,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占补平衡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数量平衡和数量、质量双平衡两种情况对我国未来耕地占补平衡趋势进行预测,并针对占补平衡现状及趋势提出符合我国现状的对策建议。最后选取南水北调中线为实例,初步建立全国统一的按等折算系数,对其途经各省市补充耕地数量进行等别换算,不仅实现了全国耕地资源的协调补充,而且通过补充耕地数量与后备资源的对比,为判断哪些省(市)可调整补充耕地区域、哪些可作为补充耕地区域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过程表明:(1)我国耕地资源总量不足,总体质量不高,后备耕地资源有限;自1980开始我国耕地不断减少,近期减速趋缓,减少的速度最快的时间段为1985年和2002-2003年,减少最快的区域是北京、陕西、甘肃、内蒙古;(2)自2006年后建设占用耕地成为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补充的耕地大部分来源于土地开发,与补充耕地潜力的构成相反;西北地区以开发为主,东部发达地区则以土地整理复垦为主;(3)我国整体上耕地占补数量平衡有余,但各省(市、区)占补平衡工作实施情况差异较大,实现耕地占补质量平衡尚需时日;(4)根据预测可知未来各省(市)占补平衡可实现能力的差异悬殊:西北和东北地区后备资源多,经济发展较慢,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较小;东部地区由于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大,通过土地整理复垦仅能维持几年的占补平衡;西南地区,由于地形条件限制,后备资源不足,占补平衡压力很大;(5)在现状条件下,调节各区域补充耕地的有效途经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按等折算系数,调节各省市补充耕地的压力;控制城市盲目扩张,注重内部挖潜;优化非农建设用地选址,尽量少占耕地;优化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设计,提高耕地质量;因地制宜,根据土地资源区域差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赵月伟[8](2009)在《河南省耕地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维护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耕地保护形势极为严峻,具体表现为:耕地数量锐减、耕地质量日趋衰退和耕地保护环境恶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但是近年来经济发展占用了大量耕地,耕地数量每年都在成倍数的减少,因此协调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耕地保护绩效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需要大力加强对具有生态功能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如何合理的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制定科学的保护耕地方案,解决人地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经济发展占用了大量优质耕地,协调保护耕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耕地保护绩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研究耕地保护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系统总结了耕地保护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1)全面论述了耕地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为河南省的耕地保护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具体概述了美国、英国、德国等耕地保护制度和我国的耕地保护制度,为河南省耕地保护提供经验和借鉴。(3)从河南省耕地数量的空间变化趋势、时间变化趋势、减少途径三个角度对河南省的耕地面积变动进行分析。(4)建立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各个区域耕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分析,得出河南省耕地总体集约利用水平。(5)对河南省耕地保护目标的可行性分析,预测2020年的耕地需求量。

刘景刚[9](2006)在《耕地占补平衡收益评价及测算方法研究 ——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耕地大量减少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其中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家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而耕地占补平衡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根本措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耕地占补平衡的认识加深,耕地占补工作已经由简单的数量平衡迈向数量—质量双重平衡,将来还会实现数量—质量—收益平衡、数量—质量—收益—生态平衡的更高层面。本文从众多急需研究的内容中切其一隅,在进一步理解农地分等和耕地占补平衡含义的基础上,研究了分等成果与耕地占补平衡之间的嫁接理论和方法,为占补平衡耕地收益测算工作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分等资料,推动耕地占补平衡由数量—质量型向数量—质量—收益型升级提供参考。 本文对耕地占补收益平衡的涵义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同时也分析论述了耕地占补平衡与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内在逻辑关系。按照新时期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需要,针对实现占补耕地之间收益平衡的要求,提出了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经济收益评价模块和土地经济系数为嫁接点,在各个相同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内耕地的标准粮与经济收益之间的函数模型为嫁接通道,构建以因素组合—标准粮—总收益法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收益评价—测算方法体系。并提出了以耕地经济生产力平衡为基础,通过单位面积耕地的经济收益作为测算依据的耕地占补平衡收益当量系数的计算方法。为实现耕地收益占补平衡提供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的技术支撑体系。 本文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区为例,开展了耕地占补平衡收益评价实证研究,针对测区实际情况,建立了评价指标集,分析选择了测区121种因素组合。以经济收益为依据将测区耕地划分为五个耕地占补收益等别。采用了滑动平均法弱化了采样误差,通过数学统计分析,得到了生态区相同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内耕地收益与标准粮之间的函数模型。通过函数就能求出测区内耕地占补耕地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计算显示经济系数小于0.152的地块其经济收益为负数,在补充耕地时应不以考虑,应该补充经济系数较高的地块才能保证农业收入的稳步提高,才有利于解决现在农业的低收入问题。

黄郭城[10](2006)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护任务分配的博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用地需求强烈,导致了我国耕地面积急剧下降,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则一直呈上升趋势,人多地少的现状引起了国际国内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耕地保护在这一形势下成为了我国的基本国策。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种对一定区域范围内土地供给时间上和空间上做出统筹安排和战略部署的宏观措施,是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的规划保证,本文就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护的政府角度出发,利用博弈论的理论模型对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有量的确定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的监督等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耕地保护的政府行为进行了分析,从耕地保护的成本和收益角度,论证了耕地保护是一种国家的战略需要,而并不是地方的内在需要。以此引出了本文的出发点,即土地利用规划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行为的博弈分析。 (2)通过对博弈论的基础理论介绍,结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护中的行为分析,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保护耕地和利用耕地的双方利益代表,存在着决策的相互影响,提出了博弈论的可行性。 (3)通过博弈论模型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有量的合理确定问题,在本文中建立了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来计算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耕地保有量。模型的计算结果为政府部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确定耕地保有量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数量依据。 (4)利用博弈论的原理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耕地保护的监督问题,通过模型的讨论,提出了中央政府在监督地方政府是否违规占用耕地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策略。 (5)以舟山市定海区为例,用本文建立的模型对定海区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有量进行预测,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二、如何看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看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黑土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
        1.2.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1.2.3 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1.2.4 当前研究特点及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黑土区
        2.1.2 耕地
        2.1.3 耕地利用
        2.1.4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2.2.2 土地生产潜力理论
        2.2.3 农业系统理论
        2.2.4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自然地理条件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1.4 土地利用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2.1 行政区划数据
        3.2.2 耕地利用数据
        3.2.3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
4 耕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4.1 分析方法
        4.1.1 耕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4.1.2 耕地利用转移矩阵
        4.1.3 耕地利用相对变化率
    4.2 耕地数量变化特征分析
        4.2.1 耕地总量变化特征
        4.2.2 耕地数量变化区域差异
    4.3 耕地变化空间差异分析
        4.3.1 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4.3.2 耕地变化区域差异
    4.4 耕地资源转化特征分析
        4.4.1 耕地内部利用结构转化特征
        4.4.2 耕地与其他地类转化特征
5 农田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
    5.1 分析方法
        5.1.1 变异系数
        5.1.2 平均值法
        5.1.3 简单差值法
        5.1.4 一元线性回归方法
        5.1.5 距平分析方法
    5.2 农田NP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5.2.1 农田NPP年际变化特征
        5.2.2 农田NPP空间分布特征
    5.3 农田NPP变化程度及趋势分析
    5.4 农田NPP水平变化特征分析
6 耕地利用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6.1 分析方法
        6.1.1 基于像元的相关性分析
        6.1.2 耕地变化导致生产力的变化
        6.1.3 占补平衡生产力指数
    6.2 耕地内部利用结构转换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6.2.1 内部转换区内农田生产力变化趋势
        6.2.2 内部结构转换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6.3 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6.3.1 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对生产力的影响
        6.3.2 新增耕地导致的农田生产力变化
        6.3.3 减少耕地导致的农田生产力变化
        6.3.4 耕地变化导致的农田生产力净变化
    6.4 农田生产力占补平衡变化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耕地占补平衡
        1.2.2 耕地生态安全
        1.2.3 生态足迹
        1.2.4 生态承载力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土地稀缺理论
        2.1.2 人地关系理论
        2.1.3 动态平衡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耕地占补平衡相关研究评述
        2.2.2 耕地生态安全相关研究评述
3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演变及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关注
    3.1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发展演变
        3.1.1 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发展
        3.1.2 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基本特征
        3.1.3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影响作用
    3.2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背景
        3.2.1“人多地少”刚性制约
        3.2.2 城镇化发展耕地保护难题
        3.2.3 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导向
    3.3 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倾斜
        3.3.1 耕地占补平衡中的耕地生态安全问题
        3.3.2 耕地占补平衡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关注
        3.3.3 保护耕地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4 区域耕地占补平衡评价及生态安全评估模型构建
    4.1 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平衡评价
        4.1.1 耕地占补数量动态平衡
        4.1.2 耕地占补质量动态平衡
    4.2 生态足迹模型原理
        4.2.1 生态足迹的计算
        4.2.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4.2.3 区域生态赤字、生态盈余判定
    4.3 基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安全评估模型构建
        4.3.1 基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4.3.2 基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安全模糊物元模型
        4.3.3 基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安全评价经典域、节域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5 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实证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郑州市概况
        5.1.2 郑州市土地利用情况
        5.1.3 郑州市耕地资源现状
    5.2 郑州市耕地占补动态平衡分析
        5.2.1 占补平衡数量动态评估
        5.2.2 占补平衡质量动态评估
    5.3 郑州市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
        5.3.1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5.3.2 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提升策略
    6.1 构建“三位一体”的动态评价体系
    6.2 加强耕地生态恢复及生态环境治理
    6.3 建立动态预警监测及风险防控体系
    6.4 完善耕地生态价值评估及生态补偿制度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06年--2015年区域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关联度计算结果
个人简历
致谢

(3)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
    (一) 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管法制规则。
    (二) 农村土地所有、使用权利证明、变更、收回登记发证法制规则。
    (三) 农村土地所有权确认及其所属经管法制规则。
    (四) 农村土地使用权维护、补偿经管法制规则。
    (五) 农村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经管法制规则。
    (六) 农村土地征收、收回、购买依据法制规则。
    (七) 农村土地征收占用和购买使用实施法制规则。
    (八) 农村土地利用法制规则调整修正落实。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保障途径。
    (二) 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三、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
    (一) 农村耕地要坚定组织开拓全方位永久保护途径。
    (二) 农村耕地要全力组织拓宽科学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三) 农村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的途径。
四、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
    (一)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意义和特点。
    (二)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理念和标准。
    (三)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任务和要求。
    (四)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方式和做法。

(4)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本文研究的缘起
    二、相关研究的现状
    三、本文的结构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需要说明的问题
    六、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基本理论概说
    一、城市化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一)“城市”的定义与功能
        (二)城市化的意涵
        (三)我国城市化的历程
        (四)我国未来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二、对“粮食安全”的基本认知
        (一)中外关于粮食的概念
        (二)粮食安全的基本含义与特质
        (三)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
        (四)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成就
        (五)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三、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一)粮食安全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二)城市化进程对粮食安全的双重影响
        (三)城市化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突破口
第二章 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保障的路径选择
    一、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法律保障的理论解说
        (一)市场机制的无能
        (二)政策手段的不足
    二、粮食安全保障的法学基础
        (一)粮食安全保障彰显的法律价值
        (二)我国实现粮食安全法律保障的历史机遇
        (三)传统法对于粮食安全保障的局限
    三、粮食安全保障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
        (一)经济法语境下的“需要国家干预”
        (二)适合城市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保障的国家干预
        (三)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需要经济法进行干预
    四、结论
第三章 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法律制度
    一、城市化进程对于我国耕地保护构成的挑战
        (一)耕地数量急剧减少
        (二)耕地质量不断下降
    二、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
        (一)耕地资源保护的理论基础
        (二)城市化压力下的耕地资源形势分析
        (三)耕地保护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意义
    三、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演进趋势及不足
        (一)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形成路径
        (二)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考察
        (三)我国现行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缺陷
    四、国外部分国家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
        (二)欧洲国家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
        (三)亚洲国家耕地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四)国外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借鉴意义
    五、完善我国耕地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思考
        (一)耕地资源保护的目标——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二)城市化背景下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重点
第四章 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生产人力保障法律制度
    一、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
        (一)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与趋势
        (二)目前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三)农村人力缺乏威胁粮食安全
    二、粮食生产人力保障的时代背景及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意义
        (一)农民工返乡从事粮食生产的时代背景
        (二)农民工返乡从事粮食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意义
    三、制度化需求是粮食生产人力保障法律支持制度构建的依据
        (一)农民工返乡从事粮食生产依赖制度化保障
        (二)经济法是农民工返乡从事粮食生产制度化支持的承担者
    四、城市化背景下粮食生产人力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
        (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与粮食生产人力保障之间的关系
        (二)有益于粮食生产人力保障的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三)有益于粮食生产人力保障的农村合作医疗法律制度
        (四)有益于粮食生产人力保障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
第五章 城市化背景下与粮食安全相关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
    一、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化对粮食安全提出的挑战
        (一)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在财政支出上的“两对矛盾”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多元经济激励可能造成人力分化
    二、城市化背景下农业补贴对粮食安全的保障功能
        (一)农业补贴制度的基础理论
        (二)农业补贴制度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对粮食安全的保障
    三、国外农业补贴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农业补贴制度考察——以美国、日本粮食补贴制度为对象
        (二)城市化背景下对国外经验的借鉴与整合
    四、我国与粮食安全相关的农业补贴制度变迁及现状
        (一)与粮食安全相关农业补贴制度的历史变迁
        (二)我国与粮食安全相关的农业补贴制度现状
        (三)我国与粮食安全相关的农业补贴制度主要内容
        (四)从粮食安全保障看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粮食安全视域下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行动选择
        (一)城市化与农业补贴立法思维
        (二)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目标
        (三)农业补贴立法与实践模式选择
        (四)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具体构建与完善
第六章 城市化背景下与粮食安全相关的金融支持法律制度
    一、城市化进程对于我国粮食安全金融支持构成的冲击
        (一)关于农村金融组织在粮食生产支持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关于农村金融市场在粮食生产支持方面的突出问题
        (三)关于农村民间金融监管在粮食生产支持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粮食安全保障目标下的金融支持理论
        (一)农村金融支持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机理
        (二)农村金融支持制度保障粮食安全
    三、国外粮食安全金融支持法律制度分析与借鉴
        (一)国外农村金融组织的相关法律制度
        (二)国外农业保险的相关法律制度
        (三)发达国家农村民间金融监管法律制度考察
    四、与粮食安全相关的金融支持法律制度创新
        (一)粮食安全金融支持法律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二)粮食安全金融支持法律制度创新的完善措施
结语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5)耕地储备理论及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逻辑框架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3.4 论文的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外耕地储备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2.1 土地供求理论
        2.1.1 概述
        2.1.2 理论要点
        2.1.3 土地供求理论对耕地储备研究的指导作用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理论要点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耕地储备研究的指导作用
    2.3 集约经营原理
        2.3.1 土地集约经营
        2.3.2 土地集约经营原理对耕地储备研究的指导作用
    2.4 生态经济理论
        2.4.1 理论要点
        2.4.2 生态经济理论对耕地储备研究的指导作用
    2.5 系统理论
        2.5.1 理论要点
        2.5.2 系统理论对耕地储备研究的指导作用
    2.6 动态平衡理论
        2.6.1 耕地动态平衡
        2.6.2 耕地动态平衡理论对耕地储备研究的指导作用
    2.7 国外耕地储备实践
        2.7.1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农用地储备
        2.7.2 美国耕地储备实践
        2.7.3 前联邦德国耕地储备实践
    2.8 国外耕地储备经验对中国建立耕地储备制度的启示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耕地储备运作模式的构建
    3.1 耕地储备的涵义及类型
        3.1.1 耕地储备的涵义
        3.1.2 耕地储备的类型
    3.2 耕地储备运作模式的构建及模式类型
        3.2.1 耕地储备运作模式的构建
        3.2.2 耕地储备运作模式类型
    3.3 建立政府主导型耕地储备运作模式
        3.3.1 建立政府主导型耕地储备运作模式的必要性
        3.3.2 建立政府主导型耕地储备运作模式的可能性
        3.3.3 如何建立政府主导型耕地储备运作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耕地价值内涵及价格评估方法的选择
    4.1 概述
        4.1.1 耕地
        4.1.2 耕地价值
        4.1.3 耕地价格
    4.2 耕地价格评估方法
        4.2.1 收益还原法
        4.2.2 市场比较法
        4.2.3 成本逼近法
        4.2.4 收益倍数法
        4.2.5 置换成本法
        4.2.6 长期趋势法
    4.3 基于不同条件的耕地估价方法的选择
        4.3.1 基于不同耕地价值的耕地估价方法的选择
        4.3.2 基于不同储备形式的耕地估价方法的选择
        4.3.3 基于不同投放用途的耕地估价方法的选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耕地储备数量模型的构建
    5.1 耕地储备量影响因素分析
        5.1.1 耕地方面因素
        5.1.2 社会经济因素
        5.1.3 粮食安全因素
        5.1.4 政策因素
    5.2 耕地储备数量模型的构建
    5.3 耕地储备量的确定
        5.3.1 耕地储备数量模型确定的耕地储备量
        5.3.2 耕地需求量、供给量和保有量确定的耕地储备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耕地储备效益及评价
    6.1 耕地储备效益的含义
        6.1.1 耕地储备的经济效益
        6.1.2 耕地储备的生态效益
        6.1.3 耕地储备的社会效益
        6.1.4 不同储备形式的耕地储备效益
    6.2 耕地储备综合效益评价的意义
    6.3 耕地储备效益评价程序与方法
        6.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6.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6.3.4 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耕地储备效益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耕地储备风险分析及其防范对策
    7.1 风险的特点及种类
        7.1.1 风险的特点
        7.1.2 风险的种类
    7.2 耕地储备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分析
        7.2.1 基础研究落后于耕地储备实践的风险
        7.2.2 法律法规不健全带来的耕地储备风险
        7.2.3 储备规模、储备过程与粮食安全风险
    7.3 耕地储备风险控制对策
        7.3.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高耕地储备运作模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7.3.2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体系,为耕地储备运作提供制度保障
        7.3.3 制定耕地储备计划,控制储备规模,做好耕地储备的风险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耕地储备政策及保障体系的建立
    8.1 耕地储备政策
        8.1.1 储备者
        8.1.2 资金来源
        8.1.3 准入条件
        8.1.4 补偿形式及标准
        8.1.5 期限设置
        8.1.6 农民就业及安置
        8.1.7 耕地储备后的投放利用
    8.2 耕地储备保障体系的建立
        8.2.1 耕地保护制度
        8.2.2 农用地合理流转制度
        8.2.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8.2.4 农地金融制度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耕地储备与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比较
    9.1 政策环境与社会经济目标比较
        9.1.1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建立的政策环境与社会经济目标
        9.1.2 耕地储备制度建立的政策环境与社会经济目标
    9.2 运作模式比较
        9.2.1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运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特征
        9.2.2 耕地储备制度的运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特征
    9.3 政府行为特征与性质比较
        9.3.1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中政府行为特征与性质定位
        9.3.2 耕地储备制度中政府行为特征与性质定位
    9.4 补偿性质与补偿依据比较
        9.4.1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中的收购价格性质与确定依据
        9.4.2 耕地储备制度中的补偿价格性质与确定依据
    9.5 储备数量与储备期限比较
        9.5.1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数量与期限确定
        9.5.2 耕地储备的数量与期限确定
    9.6 储备效益比较
        9.6.1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效益
        9.6.2 耕地储备制度的效益
    9.7 储备风险比较
        9.7.1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中的风险
        9.7.2 耕地储备制度中的风险
    9.8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湖南省耕地储备实践
    10.1 湖南省耕地利用现状
        10.1.1 耕地利用结构现状
        10.1.2 耕地质量状况及生产力水平
        10.1.3 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0.2 湖南省耕地储备制度的建立
        10.2.1 耕地储备制度建立的背景
        10.2.2 耕地储备体系及运作机构的建立
    10.3 湖南省耕地储备制度运作特点及政策保障
        10.3.1 运作程序
        10.3.2 运作特点
        10.3.3 法律及政策保障
    10.4 湖南省耕地储备补偿标准的确定
        10.4.1 湖南省耕地价格的评估
        10.4.2 湖南省耕地储备补偿标准的确定
    10.5 湖南省耕地储备量的估算
        10.5.1 耕地储备模型确定的耕地储备量
        10.5.2 耕地需求量、保有量确定的耕地储备量
        10.5.3 湖南耕地储备量的确定
    10.6 湖南省耕地储备制度实施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0.6.1 湖南省耕地储备实施的效果
        10.6.2 目前湖南省耕地储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0.7 完善湖南省耕地储备制度建设的建议
        10.7.1 建立完善的耕地储备法律支撑体系
        10.7.2 加强耕地储备理论研究,制定并出台具体的耕地储备政策
        10.7.3 建立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
        10.7.4 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
        10.7.5 建立严谨有效的储备后耕地的投放利用机制
    10.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目录
附录二: 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6)中国农地发展权之路:治理结构改革代替产权结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排污权交易的发展:对农地发展权有益的参考
三、农地发展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的本质
    (一) 农地非农开发具有“污染”特征
    (二) 农地非农开发的空间异质性
    (三) 农地非农开发的时间专用性
    (四) 农地非农开发治理:不同的发展权交易模式
四、中国农地发展权交易:现有的制度基础
    (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3个配额:CAC模式
    (二)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从无差别配额到区划配额的交易模式
    (三)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区划配额交易+污染补偿的交易模式
    (四) 现有的经验和挑战
五、中国农地发展权之路:治理结构改革代替产权结构改革
    (一) 治理结构改革可以实现农地发展权的绩效
    (二) 治理结构改革可以应对现阶段农地非农开发面临的问题
    (三) 治理结构改革没有“万全之策”
六、结论

(7)基于数量质量并重的全国耕地占补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1.2 项目来源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数据的获取
    1.5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流程
第2章 耕地占补平衡的理论依据
    2.1 土地稀缺原理
    2.2 土地生产潜力理论
    2.3 动态平衡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耕地资源现状及占补平衡分析
    3.1 耕地资源现状及时空变化分析
    3.2 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情况分析
第4章 耕地占补平衡趋势预测
    4.1 未来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
    4.2 占补平衡趋势的预测
第5章 例证分析
    5.1 以南水北调中线为例
    5.2 以京沪高铁为例
第6章 完善全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建议
    6.1 建立全国统一的按等折算系数
    6.2 优化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设计,提高耕地质量
    6.3 控制城市盲目扩张,注重内部挖潜
    6.4 优化非农建设用地选址,尽量少占优质耕地
    6.5 因地制宜,采取差别化管理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河南省耕地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绪论
    1.1 耕地保护概念及内涵
    1.2 耕地保护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研究任务与技术路线
2.耕地保护的基础理论
    2.1 土地稀缺理论
    2.2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制度变迁理论
    2.4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3.以河南省为例分析耕地保护
    3.1 选河南耕地为研究区域典型性分析
    3.2 河南省省域概况
    3.3 河南省耕地面积变化分析
    3.4 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分析
4.河南省耕地保护目标分析
    4.1 研究提出耕地保有量目标,定耕地保护的规模
    4.2 河南省耕地需求量预测
5 河南省耕地保护目标解决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5.1 河南省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5.2 河南省耕地保护目标
    5.3 针对河南省耕地保护目标的耕地保护措施
6 结语
参考文献

(9)耕地占补平衡收益评价及测算方法研究 ——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土地评价及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土地评价的研究进展
        1.2.2 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耕地占补平衡的诠释及理论依据
    2.1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内涵
    2.2 耕地占补平衡理论内涵及其目标
        2.2.1 耕地占补平衡的理论内涵
        2.2.2 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与收益评价的关系
        2.2.3 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
    2.3 耕地占补收益平衡的理论依据
    2.4 耕地占补平衡收益评价测算体系的基本特征
3 耕地占补平衡经济收益测算体系的建立
    3.1 耕地占补平衡收益评价-测算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3.2 耕地占补平衡中影响耕地收益的因素分析
    3.3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分值的确定
    3.4 耕地占补平衡收益评价-测算方法
        3.4.1 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R)的计算
        3.4.2 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的采用
        3.4.3 总投入与总产出的计算
        3.4.4 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的采用
        3.4.5 确定各个土地经济系数下,耕地标准粮(P)与经济收益(G)之间的数学模型
        3.4.6 耕地占补平衡收益当量系数M的求算
        3.4.7 耕地占补平衡质量测算体系与收益测算体系的统一
4 耕地占补平衡评价实证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2 评价单元的划分
    4.3 评价指标的确定
    4.4 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的划分
    4.5 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的划分
    4.6 耕地总产出及总投入的确定
        4.6.1 耕地总产出的确定
        4.6.2 耕地总投入的确定
    4.7 耕地总收益及其收益等别的确定
        4.7.1 耕地总收益的确定
        4.7.2 耕地总收益等别的确定
    4.8 耕地收益当量系数的确定
5 结论
6 讨论
    6.1 自然质量等指数-标准粮-总收益检索表的完善问题
    6.2 进行不同经济系数等值区内农业生产条件大调查的构想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10)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护任务分配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对我国耕地保护认识的研究
    2.2 对我国耕地保护体系的研究
        2.2.1 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
        2.2.2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2.2.3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2.2.4 土地开发整理制度
        2.2.5 存在问题
3 我国耕地保护的政府行为分析
    3.1 我国耕地保护的历史沿革
    3.2 我国耕地保护的内涵及特点
    3.3 我国耕地保护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3.3.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3.3.2 耕地保护执行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3.3.3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为的原因分析
        3.3.4 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护的政府行为分析
4 博弈论概述及可行性分析
    4.1 博弈论概念与其发展
    4.2 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4.3 博弈论的可行性分析
5 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有量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决策模型
    5.1 博弈的参与人
    5.2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建立
    5.3 从中央政府开始的讨价还价模型求解
    5.4 从地方政府开始的讨价还价模型求解
    5.5 模型结果分析
6 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有量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决策模型
    6.1 贝叶斯法则
    6.2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建立
    6.3 模型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求解
    6.4 模型结果分析
7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耕地保护监督博弈
    7.1 土地利用规划在耕地保护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7.1.1 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不强
        7.1.2 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和修编频繁
        7.1.3 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不足
        7.1.4 缺乏规划实施管理与监督检查制度
    7.2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耕地保护的监督博弈模型
        7.2.1 模型建立
        7.2.2 模型的纳什均衡求解
        7.2.3 结论和建议
8 案例分析——以舟山市定海区为例
    8.1 舟山市定海区概况
        8.1.1 地理位置和人口状况
        8.1.2 社会经济情况
        8.1.3 土地利用情况
    8.2 舟山市定海区土地利用规划面临的耕地情况分析
        8.2.1 定海区耕地保护现状分析
        8.2.2 定海区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8.2.3 定海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8.3 规划期内必保耕地量预测
        8.3.1 人口预测
        8.3.2 规划期内必保耕地量预测
    8.4 规划期内基本建设净减少耕地量预测
        8.4.1 规划期内耕地减少量预测
        8.4.2 规划期内耕地增加量预测
        8.4.3 规划期内耕地净减少量确定
    8.5 舟山市定海区土地利用规划耕地保有量的确定
        8.5.1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8.5.2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9 结语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9.2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如何看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黑土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D]. 姜莹莹.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2]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问题研究[D]. 邢丹凤. 郑州大学, 2017(11)
  • [3]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J].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 经济研究参考, 2017(19)
  • [4]城市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丁杨. 西南政法大学, 2011(07)
  • [5]耕地储备理论及实证分析[D]. 覃事娅. 中南大学, 2011(12)
  • [6]中国农地发展权之路:治理结构改革代替产权结构改革[J]. 谭荣,曲福田. 管理世界, 2010(06)
  • [7]基于数量质量并重的全国耕地占补平衡研究[D]. 李月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8]河南省耕地保护研究[D]. 赵月伟. 河南大学, 2009(11)
  • [9]耕地占补平衡收益评价及测算方法研究 ——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区为例[D]. 刘景刚.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8)
  • [10]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护任务分配的博弈分析[D]. 黄郭城. 浙江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如何查看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