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家庭:亲子共同成长的必然选择

学习型家庭:亲子共同成长的必然选择

一、学习化的家庭:亲子共同成长的必然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姚鸿昌[1](2021)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家庭媒介素养教育》文中提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已经深处"媒介化"生存环境当中,新媒介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尴尬的问题,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与生活。媒介素养教育关乎社会和谐发展与人生幸福成长,是需要社会全方位关注、全成员参与的大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根基在于家庭,良好的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对家庭成员美好幸福人生的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孙庆松[2](2021)在《家长教育:理想家长角色重塑的新路径》文中研究表明家庭是人类的基本生活组织,更是一个抚育机构。所以家庭应该是将社会的道德规范、文化意识授予人,培育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最初社会机构。作为最早指导儿童社会生活的角色,家长要科学解读社会对人的期望,了解儿童成长发展规律,利用适当的方法系统地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从而不断将社会生活的规范、意识传授给子女。家长教育是指社会将有助于家庭教育效能发挥、教育目标实现以及家长素质提升的内容进行组织,进而将其系统地传授给家长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来看,人类婴儿期的羸弱状态和需要较长时期的发展才能走向独立这一客观现实,形成了家长对人产生教育影响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因此,家长需要认识亲子之间交往过程的教育生成机制、掌握育人的客观规律、理解社会存在的优秀文化资源。这有助于家长在家庭抚育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调动积极的影响因素,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可见,家长教育的价值归依,是塑造满足家庭育人需要的家长角色,帮助家长缕清家庭教育的内在规定性,激活家庭的教育力场,促进家庭功能和家长自我素质的有效提升。从而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育人中,认识自我边界和具体任务,有效发挥家长角色影响在人的成长中的教育合力。同时,在乡村振兴的宏大背景下,促进家庭的社会效益提升,推进家庭兴旺、乡村繁荣、社会和谐的现代化社会环境形成。当前,一方面传统优秀家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不足,形成指导家庭教育的理论资源空虚,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陷入观念迷茫。另一方面,功利化思潮入侵社会教育观念,推动制度化教育压迫家庭教育空间,致使家庭教育中家长角色异化。这体现了家长教育的价值实践不足,需要深入解读家长教育的价值逻辑,激活家长教育的价值功能,实现家长角色的重塑。故而,立足于家长教育的理想价值,从现实角度解读当前家长教育的价值缺憾,聚焦解析现实家长角色的迷失。从理论视角对家长之于子女教育影响的生成机制、家长角色上承载的教育影响、传统家教文化中的现代教育蕴意进行梳理,找出对儿童成长、家庭建设有利的家长角色要求,探析家长教育塑造理想家长角色的价值逻辑,并为家长教育的有效实施提出相应建议。

屠颖[3](2021)在《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研究 ——以南京市J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教育社会化潮流日益更新、更加宏阔,受教育强国、人才兴国战略影响,我国小学教育的普及性较高,应用面也较广,因优质的教资以及良好的教学环境等优势,以学校为主体的小学教育是目前认可度较高的一种教育形式,此外,“小学教育”还广泛存在于教育培训机构,青少年文化团体或教学网课平台等教育场景中,而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单元格——社区,它对小学教育的发展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小学与社区都拥有着不同且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当今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语境背景下,合理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以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展成效的有力举措。本文以南京市J小学与社区间教育资源互动现状为研究主体,按照从点到面的逻辑顺序,采用深度访谈、观察法、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优化局部推动整体的视角寻找校社资源沟通现状存在的问题,探索新时期如何开拓挖掘小学教育中的社区有效教育资源,同时给其他有关小学教育管理方面的发展提供借鉴。在对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之后,笔者发现资源的利用开发情况、对教育资源整合的认知、整合的形式内容及保障机制、对接J小学的教育效果、相关人群对此所持态度及其具体参与情况并不乐观,存在家长对校社资源整合的认可度低、校社沟通渠道不畅缺乏活力、政府保障不到位政策不明朗、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效果不显着以及相关组织参与校社资源共建面临障碍共建几个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善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家长认知;二是学校加强组织引导与沟通;三政府加强统筹管理与投入;四是政府加强统筹管理与投入;五是增强“互联网+”意识,追求互惠共生。有效开发利用整合小学与社区的教育资源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自身建设发展和双方的高效互动,优质资源开发使用的同时给两者提供了一个双赢互信的坚实平台,有利于共同谱写小学与社区共生和谐发展的大篇章。

吴雅竹[4](2021)在《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诉求与叙事策略》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扎根现实、揭示问题,以求用艺术之“真实”,展现中国教育之“现状”,解中国教育之“困境”。它敢于直面中国教育问题,着重关注中国家庭的“教育焦虑”并涉及到相关社会现实问题,触及了现实之痛和社会之痛。同时,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为观众提供了感知自我、反观自身的样本,是观众对现实生活的自我感知、自我审视和自我判断的镜像所在。它既能使受众与现实生活产生真切的共鸣,又为受众提供了审视和思考现实生活的场域;既抚慰人心,又给人们以乐观积极的精神引领和真善美的价值引导。本文主要以近五年(2015—2019)的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现实语境和教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发展趋向,以叙事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相关理论为支撑,从文化诉求和叙事策略两方面对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进行研究。一方面,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教育现状和影视文本的内涵,分析教育题材电视剧的诉求以及现实价值。另一方面,从人物设置、叙事风格、叙事方式等视角探究教育题材电视剧通过何种叙事策略来讲述故事、揭示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叙事策略的运用完成对现实问题的“想象性解决”,从而达成抚慰人心和价值引领的诉求。第一章,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概述。主要从概念界定和发展历程两个层面展开探究。首先,对教育题材电视剧的概念和文化诉求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教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将其发展历程概括为三个阶段。同时,以相关的典型作品为研究文本进一步阐释了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在不同阶段的创作规律和创作特征。第二章,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诉求。首先,从教育的理念问题、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以及教育的质量问题三个维度入手,对教育题材电视剧中呈现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对近年来教育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诉求进行探究,将其诉求总结为倡导健康正确的教育观、塑造平等融洽的亲子观和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观三个层面。第三章,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策略。本章主要从反差化的人物设置、轻喜剧的叙事风格、“生活流”和“大团圆”结局的叙事方式入手,研究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策略,总结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在叙事策略中的突破。首先,从塑造反差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差异化的家庭对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的人物设置策略进行阐释。其次,从轻喜剧风格的现实价值、喜剧化的人物和幽默化的语言以及设置“巧合”“误会”三个层面阐释轻喜剧叙事风格。最后,在叙事方式方面,近年来我国的教育题材电视剧在叙事方式上用家常里短的日常生活叙事呈现现实生活的真实面目,从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中洞察社会现实。同时,沿用了“大团圆”结局的叙事结构安排,把一切矛盾冲突终以圆满的方式加以化解,使观众实现了“在虚幻中寻找现实、在想象中满足自我”的诉求。第四章,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反思。本章从艺术表现同质化、反映现实浅层化以及表达问题极端化三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进行反思。首先,从人物脸谱化、情节模式化两方面探讨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在艺术表现中的同质化倾向;其次,从揭露现实浮于表面、反映问题不够全面以及解决问题过于理想这三个方面阐述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在反映现实方面浅层化的局限。最后,从过度渲染亲子矛盾、价值观偏差两方面分析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表现问题极端化和片面化的弊端,以求在反思中找出不足、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第五章,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展望。从拓宽发展路径、立足社会现实以及引领正确价值观念三个维度为教育题材电视剧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对教育题材电视剧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凌巧[5](2021)在《单亲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研究 ——基于成都市初中生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最初场所,对每个人一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离婚率逐年攀升,意味着单亲家庭数量与日递增。家庭结构裂变导致单亲家庭教育功能逐渐弱化,单亲初中生在学业、心理、行为方面的发展存在着更高的风险性,亟需为单亲初中生家庭开发社会性支持系统。本研究以人类发展生态学为理论框架,就单亲家庭初中生所处的四层生态系统展开调查研究。多次对单亲初中生、单亲初中生家长、学校教师、校长进行访谈,同时对成都市现有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通过资料整理和分析,发现单亲初中生所处的生态系统特征是:宏观系统下,尚未出台家庭教育专法,经费支持不足;外在系统下,单亲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专业性亟需提升;中介系统下,学校在集体中解决共性问题、学校老师顾不上单亲家庭、家长怕得罪学校老师;微观系统下,单亲家庭生态过渡期艰难、父母间共同养育关系破裂、父亲角色缺席、母亲缺乏教育知能、单亲初中生面临多重困境。各层生态系统之间未能通过交互作用,促进单亲初中生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单亲家庭教育指导策略:宏观系统下,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落实家庭教育经费政策、疏导单亲家庭刻板印象;外在系统下,促进单亲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发展;中介系统下,加强家校合作,使学校成为单亲家庭的支持性系统;微观系统下,建立单亲初中生家庭生态过渡预警指标、实施生态化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加强单亲初中生家长自觉学习意识。

李莹芳[6](2020)在《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经历与父女关系 ——基于M乡女青年的经验调查》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由“农业”向“工业”,“传统”向“现代”双重社会转型的新篇章,囿于我国户籍制度与城乡割据的特殊制度背景,“半工半耕”成为农村家庭普遍的生计模式,儿童在父母务工和教育监护的现实两难抉择下成为留守群体的大多数。留守儿童个人生命历程中极为关键的成长阶段与留守周期重叠,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亲密关系、家庭生活和社会效用的影响不可小觑。时间跨度上留守儿童进入成年并逐渐适应各自的社会角色,留守经历之于个体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被淡忘与忽略,因而本文以有留守经历的女青年这一群体为切入点,对留守家庭父女关系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追踪研究,对深入留守经历与父女关系研究,拓展与丰富家庭社会学的研究视角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视角,结合深入访谈法和过程—事件分析法,对M乡有留守经历女青年访谈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将父女关系建构的过程置于宏观社会时空场域和微观个体生命事件的关联中进行考察。聚焦于双系抚育解体后留守情境中父女互动与关系建构的过程,分析留守经历的劣势累积给成年早期的女儿造成的困境,剖析全新社会境遇下父女关系的动态演变,试图论证留守这一生命事件之于父女关系的形塑作用与特殊意义。研究发现,留守家庭内部的父亲“流动”与儿童“留守”是制度与文化双重强制的时空场域下农村家庭的自主理性决策。双系抚育的解构包含父亲缺位、母亲缺位与父母皆缺位三种形式,父女关系中重要他人的作用方式存在性别上的差异;留守情境中父女互动方式和内容的差异性建构出亲密型、矛盾型、疏远型和畏惧型的关系模式。留守期父女关系中劣势累积在女儿成年早期仍旧发挥作用,同时全新环境为留守中定型的父女关系带来新的转机,因而留守经历的累积效应与成年早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双重张力下,父女互动、父女地位、父亲评价和父女情感等维度呈现出动态性演变。

沈辰[7](2020)在《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文中指出关于女性犯罪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如何有效控制女性犯罪等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问题。女性作为家庭重要成员,一旦发生犯罪的行为,其家庭功能必然受损,所带来的是家庭功能和作用的剧烈变化。家庭是社会组织构建的基础,同时也成为多数人最初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与发展,存在着各种来自社会中的风险。暴露在风险中的群体会承受着多重压力。压力既能是正向的,促使家庭积极的发展,也可给家庭带来困境,使家庭承受消极的破坏性影响。首先,由于女性犯罪入狱,对于家庭本身和家庭其他成员有着巨大的影响;其次,当女性犯罪这一特定家庭遭遇压力与变故时,其个人与家庭其他内部成员在逆境中会产生多重困境,犯罪者本人以及其家庭其他成员如何面对压力与应对压力?再次,当女性犯罪者回归家庭后如何再次面对家庭及其社会的适应度等等,都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结合“社会适应”的概念整合,试图在结构、社会适应、与能动性的互动关系中,探索分析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形成与展现的动态过程。基于此,完成下列问题的解答:首先,在女性犯罪者入狱或出狱后,其家庭中有哪些变化及特点?女性犯罪的类型及各犯罪类型与家庭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其次,以女性犯罪者家庭为例,家庭在遭受变故后面对逆境的适应与不适应,在抗逆力过程中都有什么因素影响其社会适应度?最后,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帮助这一群体减弱甚至消解他们适应过程中的张力?论文研究不仅有理论价值,同时也有实践价值。从理论角度来说,本文在研究中通过对社会认同以及认同理论观点的整合,探究女性犯罪者家庭的抗逆力适应问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成员面对来自危机后的自我认同、角色认同和物质认同,开展了家庭抗逆力的社会适应研究模式。本文从家庭抗逆力视角出发,依托社会学基础原则和理论,通过理论和实践多层次的研究解析,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女性犯罪的关键成因、趋势,以及其对家庭造成的一系列实质性影响等问题。实践层面,抗逆力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是不断展开的,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结果。生活是不断展开的行动流,所谓的结果只不过是生活的过程。对于女性犯罪者家庭而言,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尝试突破结构的限制,利用自身能动性去重新进行社会适应,寻求支持从而回应生活的过程。当然,这样的突破在某种程度上是情景式的,并不能全然突破结构的制约。首先,本研究为女性犯罪者家庭和家庭成员提出家庭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和建议;其次,本研究从结构、社会适应度和家庭抗逆力视角研究在家庭逆境中的适应与不适应,通过实践依据证实分析家庭抗逆力的过程。已有国内有关女性犯罪问题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女性犯罪者本身。在女性犯罪的形成因素以及犯罪类型的研究视野上,对女性犯罪类别与控制研究较多,而关于这类群体家庭问题,目前社会上给予的关注度不足。从理论视角来说,由于不同学科分解,导致在进行家庭研究上没有融合观点出现。为此本文在进行阐释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社会认同、认同等理论的融入,深刻探究女性犯罪家庭成员经历家庭功能受损后在逆境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行为过程,从而可以动态地把握其整体家庭的抗逆力程度和社会适应过程。以往的抗逆力研究多见于心理学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缺陷在于过分强调量化,缺乏对社会实践脉络和个体能动性的关注与分析,且在抗逆力的测量理论和方法上至今难以形成科学的共识。有鉴于此,本文将立足质性研究方法,转换研究视角,研究焦点不再局限于“抗逆力”的测量高低,或具有抗逆力之类的表象性问题,而是将“抗逆力”视为一种动态过程,一个在结构、社会适应与能动性的交互作用之中展开的过程,并以此视角去深度观察和解析女性犯罪者家庭的抗逆力形成。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在困境中的适应表现,以及可能出现的家庭抗逆力。论文在观点剖析上,共计发放了300份调研问卷与500份抽样问卷,结合对这些问卷结果的整理、研究,确定此类家庭的危机程度;通过对33组家庭46人的深度个案访谈,对女性犯罪者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结构、社会适应过程和抗逆力的形成进行有效分析。则为本研究的核心叙述与类别分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本文中,我们先总结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女性犯罪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随后建设性地提出了重新进行社会学意义下的女性犯罪研究,进而总结阐述了女性罪犯这一类家庭的突出特点。根据研究当前我国女性犯罪主要类型和主要表现特征等发现,我国女性在犯罪后表现出的自身及家庭内部结构等矛盾状态,可以通过资源、压力事件、对压力事件的认知以及危机这四个因素进行研究。面对这些因素,我们从社会群体、文化、变迁、家庭抗逆力等层面出发,依托社会学基本原理对诱发女性实施犯罪的核心因素及犯罪后对家庭及其他各方面造成的深层次影响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在论文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扎根理论方法,基于家庭发生变故后,家庭成员应对方式问题出发,进行观点的分析,探讨女性罪犯家庭内部成员在“逆境事件”后的保护因子、风险因子,以及家庭成员在“逆境事件”应对举措,而后实现对其抗逆力呈现方式的探讨和概括论述。角色认同方面,本研究从家庭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层面出发,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群体在何种情境下产生困境与压力,存在矛盾和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紧张与不适。研究发现大多数女性犯罪者家庭对家庭生活、家庭收入、亲子关系、奉养关系等表示不满,这也是大多数女性犯罪家庭由于家庭功能发生改变而产生家庭压力的原因。大多数女性犯罪者家庭成员内心对原生家庭有较高的向往,其希望回归血缘家庭。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原生家庭非简单的生产与在生产的制度、架构,更是对抗外来风险与解决困境的避风港。笔者在论文中将充分的参考和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将立足于已有研究的盲点和缺陷,希望能够查漏补缺,同时立足于社会学的诸多研究优势,希望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不断深化和拓展女性犯罪问题研究,希望能够在女性犯罪对家庭功能的影响方面进行全面审视和思考,这么做一方面能够进一步的拓展社会学在犯罪领域和家庭领域两个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还能实现社会学同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流,提高社会学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理论支撑和指导价值。最后,我们站在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总结了我国女性犯罪的主要规律,与犯罪后家庭功能变迁的过程,分析在多重压力下此类家庭的抗逆力及其应对方法。探寻我国未来女性犯罪的趋势变化,以及她们回归家庭后的角色认同与家庭抗逆力的取向。本文挑战了现有的心理学和个体主义之抗逆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结构、社会适应、能动性三者的类属于动态的、关系主义之抗逆力的解释架构。这一架构既回应和弥补了现有抗逆力理论的不足,为女性犯罪者及女性犯罪者家庭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域,对于专业社会工作实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或实践价值。

欧阳鹏[8](2020)在《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发生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家庭德育是在“家庭场域”中培育和发展孩子的道德、思想、政治、理想、爱国精神、民族情怀、集体意识、民主理念、法治观念、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新时代国家发展中的新形势与新变化,以及家庭德育本身存在的许多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因素、不合时宜的因素、效率低下的问题等,呼唤家庭德育变革。变革,是一个“变”的过程,又是一个“革”的过程。“变”,意味着家庭德育中原有积极因素的强化、匮乏因素的补全;“革”,意味着家庭德育中负面因素的消弭。变革既是刊谬与补缺的过程,又是强化与增益的过程。研究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除明晰其基本内涵外,亦需厘清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或“关系”。人们的“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个人与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与儿童关系”的妥善建构与维持,各个家庭之“家格”的发展状况,人们对于“家庭与个人幸福、社会和谐之耦合关系”的理解,都与家庭德育的存续和变革息息相关。另外,以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为行动指南,从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近代以降中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中汲取充足“营养”,是新时代家庭德育实现科学、高效变革的必要前提。探赜新时代家庭德育为什么要变革,一方面,须揭示和正视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变化与新形势: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日益习见的特殊家庭现象。另一方面,须审视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当前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难题,引致家庭德育的诸多被动和无奈;在古今中外文化杂糅与冲突背景下,家庭德育面临文化选择与坚守之困局;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德育理论与方法自觉缺失;家庭“自我”发生疏离;德育智慧与家庭安全感缺位;“德育过度”;家长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欠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家庭“德育爱”出现“二律背反”;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缺失型”、“控制型”、“反面型”、“暴力型”、“威权型”为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深刻体认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是开展变革前最核心的准备工作。剖析制约因素,是因为变革会牵涉这些因素、变革活动将受到这些因素制约。唯有洞悉它们的本质内涵,才能顺利开展变革工作。制约因素主要涵括主体因素、结构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因素、功能因素等。明确基本原则,是为了充分保障变革的合理性、有序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是为了让变革活动的具体行为在秩序与“章法”的规范下更加有的放矢。变革过程应遵循方向正确与操作可行相结合、承继传统与前瞻未来相统一、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相协调、时代共性与家庭个性相洽同等原则。开展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既要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又要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第一,在国家层面,创新与优化相关制度,完善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在社会层面,整治和重构家庭外围的社会环境与道德生态;第三,在社区层面,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促进社区对家庭德育的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第四,在家校及个体层面,洞悉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之道,打造协作相通且互不从属的共育格局。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其一,从优化父亲角色、强化亲职教育、深化家长参与、统摄德育影响等方面着手,提高家长的德育胜任力,形成以能力发展与使命自觉为基础的家庭德育内生动力;其二,建立兼具个适性与社会性、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实效性与综合性的家庭德育目标结构,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其三,创新家庭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知识立场、时代立场、身份立场、生命立场和系统观导向;其四,在融贯并蓄、旁求博考、多元创生、用科技舆情之利、动“爱与关心”之情的方法求索中推动家庭德育质量提升。综上,论文采用思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含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等)、历史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变革是什么——为什么变革——准备变革——开展变革”为研究思路和逻辑线索,对中国家庭德育及其变革的内涵与理论、问题及归因、因素与原则、生态外铄与质量内求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吴重涵,戚务念[9](2020)在《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中的亲代在位》文中提出社会经济转型、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量地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留守家庭与隔代教养现象普遍存在。然而,父母缺场、亲子分离并不必然带来父母养育缺位、亲子关系断裂。主体的视角超越了二元对立的预设,在结构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留守儿童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亲子关系的感知、学校与社区重要他人的替代中,形成了基于自身视角的亲代在位的认知图式。儿童内心的亲代在位结构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层次(象征父母与先验父母)、核心层次(具象父母与责任父母)、支持层次(监护人对于父母形象的维系以及重要他人的代理父母位置)。这样一个儿童视角的亲代在位解释框架,对于学校做好同留守儿童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对于理性选择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具有启示意义。

屈梦莹[10](2020)在《3-6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测评与提升研究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媒介作为现代生活中扩大和延伸信息的工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随着媒介传播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媒介使用也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如何引导幼儿使用媒介并形成科学的媒介素养应引起重视。家庭教育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第一步,母亲是幼儿最重要的“初级群体”,是开展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能为抚育幼儿带来极大的帮助,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其自身的终身学习与自我完善。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3-6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进行了研究。研究思路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3-6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研究的相关支持理论,本研究采用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终身学习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第二章论述了提升3-6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分析了为何选择这一年龄段幼儿的母亲群体为研究主体,阐明了3-6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提升对社会、母亲自身及幼儿的重要影响。第三章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实施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江西省南昌市3-6岁幼儿母亲素养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从媒介接触情况、基本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观念、媒介素养教育态度与方法、亲子媒介互动能力等5个方面分析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3-6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总体水平处于中等程度,但仍有待提高。此外,对3-6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单位类型、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结构对幼儿母亲媒介素养水平有显着影响,年龄、家庭经济收入对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总体状况无显着影响。第四章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3-6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缺失表现,笔者认为幼儿母亲存在媒介信息的接触时间失衡、过分注重媒介的娱乐功能、媒介参与较为被动、欠缺媒介素养教育知识、未能掌握媒介素养教育方法、利用媒介进行互动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并对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缺失表现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从母亲、媒体、政府、社会四大主体提出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的发展策略和建议,建议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自我提升,政府部门教育政策的积极调整、大众传媒舆论作用的正向引导、各类良性社会资源的联动融合。

二、学习化的家庭:亲子共同成长的必然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习化的家庭:亲子共同成长的必然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时代下的家庭媒介素养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
二、媒介素养的概念及内涵
    (一)媒介的概念
    (二)媒介素养的概念及内涵
三、新媒体时代的家庭生活危机
    (一)亲情遇上“低头族”
    (二)“屏幕依赖症”
    (三)隐私公开化
    (四)厌学爱上网
    (五)知识碎片化
    (六)人格虚拟化
四、家庭媒介素养的教育策略
    (一)以人为本,陪伴孩子实现健康成长
    (二)家庭和谐,引领孩子共享网络生活
        1. 亲子陪伴:媒介时代共成长
        2. 提高警惕:网络生活守法规、防受骗
        3. 创新发展:网络时代机会多

(2)家长教育:理想家长角色重塑的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立德树人急需强化家长角色
        (二)乡村振兴亟需家长素质的整体提升
        (三)家长教育理应成为教育研究的关注点
    二、文献综述
        (一)家长教育的价值研究
        (二)家长教育的内涵研究
        (三)家长教育的实践研究
        (四)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家长教育
        (二)家庭教育
        (三)理想家长角色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六、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家长教育的价值辨析:理想家长角色的塑造
    一、家长教育的必要性
    二、家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三、理想家长角色的厘定
        (一)理想的母亲角色
        (二)理想的父亲角色
        (三)理想的祖父母角色
第二章 家长教育的价值缺憾:理想家长角色的“缺席”
    一、中华优秀家教文化继承不足导致家长角色弱化
        (一)传统道德教育内容式微
        (二)经典家庭教育方法失势
        (三)家国一体的教育目标淡化
    二、功利化社会思潮导致家长角色异化
        (一)物化思维导致的情感背叛
        (二)武化思维产生的竞争思想
        (三)观念异化导致的过度消费
        (四)家长教师化致使的教育闹剧
第三章 家长教育的价值回归:理想家长角色的重塑
    一、家长教育实践的价值动力
        (一)家长教育是家长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唯一道路
        (二)家庭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对家长职能的要求
        (三)教育的现代化变革需要家庭教育功能升级
        (三)振兴乡村的家庭外部化育需要
    二、家长教育实践的价值归宿
        (一)指导家庭完成道德形成的主要任务
        (二)引导家庭完成“成人”的教育目标
        (三)促进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必要手段
        (四)推进家长齐家立人的发展路径
第四章 家长教育的价值实践:重塑理想家长角色的路径思考
    一、倡导多元主体参与家长教育
        (一)家长学校的职能激活
        (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效能发挥
        (三)社会力量的功能调动
    二、优化家长教育的课程
        (一)构建学校教育的家庭课程
        (二)构建家长教育的培训课程
        (三)构建老年教育的家长课程
    三、营造家长成长的社会氛围
    四、完善家长教育的支持制度
        (一)赋予各类机构实施家长教育的权力
        (二)明确各类主体参与家长教育的责任
        (三)构建保障家长教育系统运行的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3)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研究 ——以南京市J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理性思考
    第一节 小学与社区组织特征相似点
        一、社会公共性
        二、文化服务性
        三、发展从优性
    第二节 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一、小学资源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二、社区资源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第三节 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支撑
        一、来自教育学的理论支持——终身教育
        二、来自社会学的理论支持——社会互动
第二章 J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现状调查背景
        一、现有教育资源概况
        二、J小学与社区的教育资源需求
        三、政府政策的颁布执行及配套情况
        四、外界组织机构的参与情况
    第二节 调查的内容与分析
        一、对教育资源整合的认知
        二、教育资源整合的形式
        三、教育资源整合的内容
        四、教育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五、教育资源整合的效果
        六、相关人群对整合的态度及具体参与情况
第三章 校社资源沟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校社资源沟通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对校社资源整合的认可度低
        二、校社沟通渠道不畅,缺乏活力
        三、政府保障不到位,政策不明朗
        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效果不显着
        五、相关组织参与校社资源共建面临障碍
    第二节 校社资源沟通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观念过于保守
        二、应试环境下资源整合意识降低
        三、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保障机制不健全
        四、资源利用不充分,缺乏创新教育
        五、社会组织运转机制不灵敏
第四章 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改善建议
    第一节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家长认知
        一、扩充宣传方式
        二、转变家长认知
        三、建立家庭-学校教育网络
    第二节 学校加强组织引导与沟通
        一、完善管理者队伍建设
        二、深化校社合作
        三、加速观念转化
    第三节 政府加强统筹管理与投入
        一、教育行政部门发挥合力
        二、合理借力社会组织
    第四节 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增强使命感
        一、发挥社区党组织效能
        二、强化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节 增强“互联网+”意识,追求互惠共生
        一、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模式
        二、自下而上整合社区教育模式
        三、建立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诉求与叙事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教育题材电视剧的界定
        二、文化诉求的界定
    第二节 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1985 年—1999 年):起步与成长
        二、第二阶段(2000 年—2014 年):突破与发展
        三、第三阶段(2015 年—2019 年):创新与繁荣
第二章 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诉求
    第一节 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的电视剧呈现
        一、教育的理念问题
        二、教育的不公平问题
        三、教育的质量困境
    第二节 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诉求
        一、倡导健康正确的教育观
        二、塑造平等融洽的亲子观
        三、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第三章 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反差化的人物设置
        一、反差化的人物
        二、差异化的家庭
    第二节 轻喜剧的叙事风格
        一、轻喜剧风格直击生活痛点
        二、喜剧化的人物与幽默化的语言
        三、善用“巧合”和“误会”增加喜剧性
    第三节 “生活流”和“大团圆”叙事方式
        一、 “生活流”叙事呈现生活本真
        二、 “大团圆”结局化解矛盾冲突
第四章 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反思
    第一节 艺术表现同质化
        一、人物脸谱化
        二、情节模式化
    第二节 反映现实浅层化
        一、揭露现实浮于表面
        二、反映问题不够全面
        三、解决问题过于理想
    第三节 表达问题极端化
        一、过度渲染亲子矛盾
        二、价值观念扭曲与极端化表述
第五章 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展望
    第一节 拓宽发展路径,丰富题材选择
    第二节 立足社会现实,揭露问题本质
    第三节 引领正确价值观念,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梳理(1985—2019年)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单亲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研究 ——基于成都市初中生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台湾地区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大陆地区研究综述
        1.2.4 已有研究总结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访谈法
        1.3.3 个案研究法
    1.4 研究对象的选择
    1.5 数据处理
        1.5.1 开放式编码
        1.5.2 轴心式编码
        1.5.3 选择式编码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家庭教育指导
        2.1.2 单亲家庭
    2.2 理论基础
3 发展生态学视角下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查
    3.1 宏观系统视角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政策分析
        3.1.1 强调政府主体责任,但尚未出台家庭教育专法
        3.1.2 家庭教育经费支持不足
    3.2 外在系统视角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现状分析
        3.2.1 家庭教育主管机构缺位
        3.2.2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缺乏统筹管理
        3.2.3 家庭教育市场亟需规范
        3.2.4 单亲家庭指导课程尚待开发
        3.2.5 家庭教育指导人员无专业标准
    3.3 中介系统视角下学校提供家庭指导服务现状分析
        3.3.1 在集体中解决共性问题——学校对家长学校的管理
        3.3.2 怕得罪老师,孩子有苦头吃——家长对学校老师的态度
        3.3.3 单亲太多,老师顾不过来——学校老师对单亲家庭的态度
4 微观系统视角下的单亲初中生家庭教育个案调查
    4.1 “每个阶段我都只能摇头叹息”——生态过渡艰难
        4.1.1 “离婚时暴瘦了二十斤”——家庭结构裂变时的痛楚
        4.1.2 “说不上两句就不欢而散”——离异后矛盾持续性发展
        4.1.3 “你谁啊?”——排斥继父继母
    4.2 “我不知道找谁商量,很痛苦”——共同养育关系破裂
        4.2.1 “好歹让我感受一下什么是父爱”——父亲角色缺席
        4.2.2 “除了绝食,我别无他法”——母亲缺乏教育知能
        4.2.3 “没想到她如此之糟糕”——单亲子女成长困境
5 单亲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策略
    5.1 宏观系统:提供政策、经费、文化保障
        5.1.1 推进家庭教育立法
        5.1.2 落实家庭教育经费政策
        5.1.3 疏导单亲家庭刻板印象
    5.2 外在系统:促进单亲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发展
        5.2.1 明确设立家庭教育管理机构
        5.2.2 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
        5.2.3 规范市场家庭教育指导机构
        5.2.4 高校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人才
        5.2.5 科研机构开发单亲初中生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5.3 中介系统:学校成为单亲家庭支持性系统
        5.3.1 提升教师指导单亲初中生家庭的意识和能力
        5.3.2 学校开设单亲初中生家庭家长课程和学生课程
        5.3.3 协同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干预单亲初中家庭教育问题
    5.4 微观系统:制定生态化单亲家庭指导方案
        5.4.1 建立单亲初中生家庭生态过渡预警指标
        5.4.2 实施生态化单亲家庭教育指导方案
        5.4.3 加强单亲初中家长自觉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经历与父女关系 ——基于M乡女青年的经验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父女关系相关研究
        1.2.2 留守经历相关研究
        1.2.3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群体研究
        1.2.4 既有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父女关系
        1.3.2 留守经历
        1.3.3 成年早期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理论基础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方法论
        1.5.2 资料收集方法
        1.5.3 资料分析方法
第2章 双重强制: “流动”与“留守”的时空场域
    2.1 M乡的资源与生活机会
    2.2 留守个案概况
    2.3 制度与文化的双重强制
        2.3.1 制度: 城乡二元割据
        2.3.2 文化: 流动中的父权
    小结
第3章 父亲外出与“双系抚育”的解构
    3.1 双系抚育的解构
        3.1.1 父亲缺位
        3.1.2 母亲缺位
        3.1.3 父母皆缺位
    3.2 留守场域中父女关系的“重要他人”
        3.2.1 “女性”重要他人
        3.2.2 “男性”重要他人
    小结
第4章 留守场域中的父女互动与关系建构
    4.1 亲子分离状态下的父女互动
        4.1.1 互动方式
        4.1.2 互动内容
    4.2 留守中父女关系的建构与情感体验
        4.2.1 亲密型:亲密而有“间”
        4.2.2 矛盾型:爱在心而口难开
        4.2.3 冷漠型:熟悉的“陌生人”
        4.2.4 畏惧型:敬而远之的“严”父
    小结
第5章 留守累积效应与父女关系的动态演变
    5.1 留守期父女关系的劣势累积
        5.1.1 不均衡的亲子相处模式
        5.1.2 理性而被动的情感表达
        5.1.3 异性交往观念消极
        5.1.4 婚育迟疑与焦虑
    5.2 留守终止后的父女关系新格局
        5.2.1 从“留守”到“流动”的女儿
        5.2.2 数字媒介下的“缺位”与“在场”
        5.2.3 父女角色的重新定位
        5.2.4 留守经历的综合性解读
    5.3 双重张力下的父女关系动态演变
        5.3.1 父女互动:亲子隔离到缺位在场
        5.3.2 父女地位:亲子依附到亲子平等
        5.3.3 父亲评价:依赖“他人”到自我确认
        5.3.4 父女情感:感性主导到理性主导
    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结论与讨论
        6.1.1 结论
        6.1.2 讨论
        6.1.3 对策与建议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6.2.1 研究创新
        6.2.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7)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架构
        1.3.1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
        1.3.2 质性研究架构
        1.3.3 研究设计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创新点与难点
        1.4.1 选择研究对象分类
        1.4.2 创新点
        1.4.3 研究难点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2.1 家庭抗逆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梳理
        2.1.1 家庭抗逆力的概念和具体内涵
        2.1.2 家庭抗逆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2.1.3 家庭抗逆力的模式
        2.1.4 家庭抗逆力与家庭功能的联系
    2.2 女性犯罪者家庭影响因素分析梳理
        2.2.1 家庭的角色情境
        2.2.2 家庭的冲突因素
    2.3 家庭社会适应理论发展
        2.3.1 哲学思源
        2.3.2 认同理论发展
    2.4 相关概念辨析
        2.4.1 女性犯罪者家庭
        2.4.2 结构
        2.4.3 社会适应
        2.4.4 家庭抗逆力
    2.5 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的理论维度
        2.5.1 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的理论整合
        2.5.2 抗逆力的社会适应理论内含
    2.6 述评
第3章 女性犯罪者家庭职能缺失及其困境生成
    3.1 普通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功能价值考察
        3.1.1 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
        3.1.2 女性影响家庭功能的形式
        3.1.3 女性在家庭中的职能作用
    3.2 女性罪犯者家庭职能缺失
        3.2.1 女性罪犯者承担家庭经济功能缺失
        3.2.2 女性罪犯导致家庭内部中的劳动功能资源缺失
        3.2.3 女性犯罪导致亲子关系中母亲角色缺失
        3.2.4 犯罪女性空间“不在场”导致社会交往资源缺失
    3.3 女性罪犯者家庭困境生成因素
        3.3.1 夫妻关系冲突导致情感关系弱化
        3.3.2 赡养关系缺损导致传承关系断裂
        3.3.3 邻里关系疏远导致社区交往资源缺失
    3.4 小结
第4章 女性犯罪者的家庭结构与其家庭抗逆力
    4.1 女性犯罪者家庭结构的重建
        4.1.1 家庭结构的资源扩充与抗逆力
        4.1.2 家庭内部组织结构的稳定与抗逆力
    4.2 女性犯罪者家庭内部仪式的可持续性
        4.2.1 在破裂中维持稳定
        4.2.2 适应改变后的能力
    4.3 女性犯罪者家庭的社会结构资源网络
        4.3.1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结构网络
        4.3.2 结构失能下的家庭结构网络
        4.3.3 亲属关系中的家庭结构网络
    4.4 女性犯罪者家庭情感沟通分享与合作解决问题
        4.4.1 家庭内部沟通方面的理解互动与抗逆力
        4.4.2 家庭内部信念方面的认知理性化与抗逆力
    4.5 小结
第5章 女性犯罪者家庭的社会适应与其家庭抗逆力
    5.1 家庭为逆境重新定义和社会积极适应
        5.1.1 保持生活统合感
        5.1.2 正面展望积极的意义
    5.2 家庭从时间维度克服逆境的积极认知
        5.2.1 分享情感
        5.2.2 爱包容差异
        5.2.3 促进正面互动
    5.3 家庭从空间维度培养克服逆境的积极认知
        5.3.1 发展区域
        5.3.2 公共空间
        5.3.3 社会环境
    5.4 家庭从自我角度调适逆境的积极认知
        5.4.1 减少家庭未成年人的负面连锁反应
        5.4.2 促进老人的家庭抗逆适应过程
        5.4.3 健全家庭中伴侣关系的平衡作用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概括
        6.1.1 家庭抗逆力的整合性解释
        6.1.2 家庭抗逆力整合性框架的应用
    6.2 社会适应过程的认同性
        6.2.1 角色认同决定社会适应程度
        6.2.2 社会适应过程的多维度认同性
        6.2.3 预期认同不清致社会适应不良
    6.3 对策及建议
        6.3.1 关注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家庭抗逆力研究
        6.3.2 关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家庭抗逆力研究
        6.3.3 以社区、政府抗逆力构建家庭抗逆力
        6.3.4 促进家庭结构的优化
        6.3.5 将家庭照顾纳入福利体系
        6.3.6 政府提升家庭结构功能失能后的家庭发展能力
        6.3.7 加强专业社工心理支持建设
    6.4 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特别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既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3 论文的研究进路
        1.3.1 研究目标与逻辑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内涵阐释与理论基础
    2.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之内涵梳理及概念界定
        2.1.1 新时代
        2.1.2 家庭德育
        2.1.3 变革
    2.2 家庭德育变革的相关概念、因素或关系剖析
        2.2.1 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
        2.2.2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2.2.3 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
        2.2.4 家有“家格”
        2.2.5 家庭与个人幸福及社会和谐的耦合性
    2.3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2.3.1 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2.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2.3.3 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其涵育之道
        2.3.4 近代以降中国学界家庭德育相关思想
        2.3.5 近代以降国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第3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3.1 新时代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3.1.1 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
        3.1.2 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
        3.1.3 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
        3.1.4 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
        3.1.5 特殊家庭日益习见
    3.2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主要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3.2.1 结构性难题
        3.2.2 文化杂糅与冲突
        3.2.3 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
        3.2.4 家庭自我的疏离
        3.2.5 智慧与安全感缺位
        3.2.6 德育“过度”
        3.2.7 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制约
        3.2.8 犯罪预防与德育爱背反
        3.2.9 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
    3.3 新时代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
        3.3.1 威权型家庭德育
        3.3.2 控制型家庭德育
        3.3.3 反面型家庭德育
        3.3.4 暴力型家庭德育
        3.3.5 缺失型家庭德育
第4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
    4.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
        4.1.1 主体因素
        4.1.2 结构因素
        4.1.3 环境因素
        4.1.4 时间因素
        4.1.5 功能因素
    4.2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基本原则
        4.2.1 目标导向、系统有序与操作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4.2.2 继承传统、立足现实与前瞻未来相融合的原则
        4.2.3 高新技术、传统方法与德育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4.2.4 借鉴国外经验与结合中国国情相统一的原则
        4.2.5 时代共性要求与家庭个性文化相洽同的原则
第5章 德育生态外铄: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宏观着力点及实践路向
    5.1 国家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1.1 加强党对德育制度变革的领导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5.1.3 价值取向转换
        5.1.4 制度内容嬗变
        5.1.5 社会主义法治、德治的体认与共生
        5.1.6 制度家庭德育与家庭德育制度互洽
    5.2 社会环境优化与整治
        5.2.1 重构社会环境与家庭德育的关系
        5.2.2 变革社会之“道”以引领个体之德
        5.2.3 强化“互联网+”社会之家庭德育担当
        5.2.4 完善社会工作嵌入融入
    5.3 社区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
        5.3.1 优化社区资源配置
        5.3.2 活用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5.3.3 空间重构与认同再造并济
        5.3.4 社区文化、环境、舆论建设
    5.4 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
        5.4.1 明晰家校德育联动分工之关系及边界
        5.4.2 学校对家庭德育的支持
        5.4.3 发展学校德育的个适性
        5.4.4 家校共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6章 德育质量内求: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微观着力点及实现方略
    6.1 家长德育胜任力提升
        6.1.1 深化家长参与和三向互通
        6.1.2 强化亲职教育与父母成长
        6.1.3 优化父亲角色投入
        6.1.4 统摄家庭德育影响
        6.1.5 创新多位一体家庭教育
    6.2 家庭德育目标变革
        6.2.1 协调个适性与社会性
        6.2.2 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
        6.2.3 讲求实效性与综合性
        6.2.4 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
    6.3 家庭德育内容变革
        6.3.1 内容设计求索
        6.3.2 时代特色彰显
        6.3.3 人与中国人身份体认
        6.3.4 内容衔接及阶段原则恪守
        6.3.5 系统观运用
    6.4 家庭德育方法变革
        6.4.1 把准德育方法的辩证与统一
        6.4.2 活用其它学科之育人方法
        6.4.3 促成家庭德育方法多元指向
        6.4.4 创生儿童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6.4.5 擅取时代科技与舆情之利
        6.4.6 让孩子在爱与关心中“动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卷)
附录C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
致谢

(9)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中的亲代在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本研究的视角
四、田野概况
五、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亲代在位何以可能
    (一)基础层次
        1. 文化观念中的形塑:象征父母
        2. 血脉的召唤:先验父母
    (二)核心层次
        1. 情感的记忆:具象父母
        2. 不在场的养育:责任父母
    (三)支持层次
        1. 监护人的守卫:父母形象的维系
        2. 重要他人:代理父母
六、研究结论
    (一)父母缺场并不必然带来亲代缺位,“张开”的家庭带来儿童内心的亲代在位的真实存在
    (二)亲代在位是儿童视角的心理亲代在位,同时也是家庭视角给予儿童的成长支持
    (三)亲代在位的要素及其生成
七、开放性讨论
    (一)学校如何正向增强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中的亲代在位,并通过亲代在位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 学校留守儿童家庭的家校沟通,找谁沟通
        2. 沟通什么
        3. 观察留守儿童的变化,特别是突然的消极变化,如学业的大幅退步或者消极孤僻,往往可以从外地打工父母的离异导致家庭解体中找到原因
        4. 留守儿童祖辈的养育,是一种父辈养育的替代性养育
    (二)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如何维持和加强儿童心理的亲代在位,并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1. 父母尽可能增加积极陪伴孩子的时间,提高亲子沟通交流的质量
        2. 留守儿童父母积极的人生态度、做事的认真程度、表现出来的工作责任心,对留守儿童的亲代在位具有显着的增强效应,从而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正向动力和榜样
        3. 权威型养育方式,提升亲代在位的品质,促进留守儿童更好成长
        4. 做好儿童养育的委托工作,保持与学校的良好沟通联系
    (三)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中“亲代在位”概念的后续讨论
        1. 亲代在位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对家庭共同居住生活方式的养育功能作出替代和补充
        2. 亲代在位的心理感受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也需要进一步讨论
        3. 如何将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中的亲代在位分析框架拓展到“分开的共同生活”中的亲代在位,是另一个有着现实意义的研究拓展

(10)3-6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测评与提升研究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关注:缘起于《媒介即按摩》一书
        1.1.2 发现:源自于个人的生活体会和见闻
        1.1.3 思考:肇基于成人教育学的专业知识
        1.1.4 聚焦:立足于幼儿母亲媒介素养发展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媒介素养研究现状
        1.2.2 国内媒介素养研究现状
        1.2.3 国内媒介素养现有研究的不足
    1.3 概念界定
        1.3.1 媒介
        1.3.2 素养
        1.3.3 媒介素养
        1.3.4 媒介素养教育
        1.3.5 3-6 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
    1.4 理论依据
        1.4.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4.2 终身学习理论
        1.4.3 人力资本理论
    1.5 研究意义
        1.5.1 科学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研究设计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方法
第2章 提升3-6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2.1 提升我国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战略
        2.1.1 媒介素养是新媒体时代人类生存的必备素养
        2.1.2 家庭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阵地
        2.1.3 母亲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族的素质
    2.2 全面促进母亲自我完善的必然要求
        2.2.1 母亲履行教育职责的需要
        2.2.2 母亲践行终身学习的需要
        2.2.3 母亲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
    2.3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
        2.3.1 3-6 岁是幼儿心智发展的关键阶段
        2.3.2 母亲的素质是影响幼儿素质的关键
        2.3.3 媒介素养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
第3章 3-6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过程
        3.1.1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3.1.2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3.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3.2.1 年龄分布
        3.2.2 工作单位类型分布
        3.2.3 受教育程度分布
        3.2.4 家庭经济收入分布
        3.2.5 家庭结构分布
    3.3 3-6 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调查结果分析
        3.3.1 3-6 岁幼儿母亲媒介使用情况
        3.3.2 3-6 岁幼儿母亲的媒介素养现状
        3.3.3 3-6 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总体状况
    3.4 3-6 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3.4.1 影响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个体因素
        3.4.2 影响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家庭因素
第4章 3-6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缺失表现及成因分析
    4.1 3-6 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缺失表现
        4.1.1 媒介信息的使用时间失衡
        4.1.2 过分注重媒介的娱乐功能
        4.1.3 媒介参与相对被动
        4.1.4 媒介素养教育知识较为欠缺
        4.1.5 媒介素养教育方法不够科学
        4.1.6 亲子媒介互动能力不足
    4.2 3-6 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缺失成因分析
        4.2.1 母亲媒介素养知识缺乏,认识不足
        4.2.2 大众媒介引导作用缺位,带动不足
        4.2.3 政府相应的支持政策缺乏,监管不足
        4.2.4 家长教育和社会关注缺失,重视不足
第5章 3-6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5.1 学会学习:幼儿母亲媒介素养的自我提升
        5.1.1 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5.1.2 积极利用媒介开展亲子互动
        5.1.3 增强媒介素养家园共育能力
    5.2 强化引领:大众传媒舆论作用的正向引导
        5.2.1 构建健康有序媒介运行环境
        5.2.2 加强社交媒体舆论引导作用
        5.2.3 提升媒体人自身的媒介素养
    5.3 百年大计:政府部门教育政策的积极调整
        5.3.1 完善幼儿母亲社会福利政策
        5.3.2 营造媒介素养教育文化氛围
    5.4 社会合力:各类良性社会资源的联动融合
        5.4.1 建立社区素养教育支持机制
        5.4.2 发挥幼儿园的教育指导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学习化的家庭:亲子共同成长的必然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时代下的家庭媒介素养教育[J]. 姚鸿昌. 中华家教, 2021(04)
  • [2]家长教育:理想家长角色重塑的新路径[D]. 孙庆松.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小学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研究 ——以南京市J小学为例[D]. 屠颖. 扬州大学, 2021(09)
  • [4]近年来我国教育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诉求与叙事策略[D]. 吴雅竹.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5]单亲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研究 ——基于成都市初中生的个案研究[D]. 凌巧.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经历与父女关系 ——基于M乡女青年的经验调查[D]. 李莹芳.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7]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D]. 沈辰. 吉林大学, 2020(01)
  • [8]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D]. 欧阳鹏. 湖南大学, 2020(02)
  • [9]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中的亲代在位[J]. 吴重涵,戚务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6)
  • [10]3-6岁幼儿母亲媒介素养测评与提升研究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D]. 屈梦莹.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学习型家庭:亲子共同成长的必然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