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积极哲学概论

20世纪中国积极哲学概论

一、20世纪中国实证哲学概观(论文文献综述)

张利红[1](2020)在《论文化本质再认识的批判性现实意义》文中提出文化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或体验积累而成的看待世界的一种总的态度,是全人类共享之财富。其整体性、民族性、地域性、全民性及可承传性特征决定了文化没有高低与优劣之分.进一步厘清文化的本质内涵和共同属性有利于辨明文化现象的真伪,树立大文化观及民族文化自信,从而明晰文化传播中应持有的态度和准则。

韩幸[2](2020)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正值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依次开展,社会中日益凸显的贫富差距、生态环境破坏、金融危机、网络安全、极端恐怖和局部战争等现实问题,对人类社会有机体带来了挑战。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重要时期,人们开始探讨世界未来发展之路,基于此,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为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该思想揭示出社会是由各种要素和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和结构之间发生着各种联系,并由于相互之间作用而引起社会的运行发展,展现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整体图景,能够为社会的全面共同发展提供借鉴。从这一点来讲,深入研究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正当其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分析与综合研究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进行研究,不仅在原着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也通过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际相结合,以期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本结构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包含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等。第二章,从背景和过程两个方面入手,着重突出相关的历史脉络,梳理马克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溯源,从历史实践角度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展开了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第三章,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有机体是包括“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和“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一切关系是囊括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在哪的总体性范畴”。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以现实的人为主体、政治、经济、文化等诸要素共同构成不断自我更新的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有机体。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主体构成入手,总结分析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五类十项特点从而认识社会有机体的整体系统,深刻领会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所坚持的“现实的人”这一出发点。第四章,社会有机体具有典型的社会属性,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总体性实践推动社会有机体的运行。辩证统一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方法。从社会有机体的形成机制、发展实质及构成维度,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结构做出更为全面而客观地解读。第五章,从理论的高度认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定位。本章节是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社会生产、社会结构、及人的本质和人类解放,等三方面进行论述,从而确定,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在唯物史观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历史来看,它影响和表征着唯物史观的成熟和完善程度。从理论逻辑上看,它使唯物史观真正体现为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从而与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层面上,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在唯物史观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第六章,本章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中国目前的新发展理念做了总结,再谈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五位一体理论的丰富及实践的推进,最后谈及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有力支撑。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当代价值和重要方法论进行了阐述。结语部分不是简单的对文章的总结,而是在分析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基本论述的情况下力求结合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试图寻找解决思路。有机体的理论特征与现代社会的治理目标之间实现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社会有机体的特点和规律。新形势下,要想更好地进行社会建设,必须对社会治理做出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探索构建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有机治理模式。

吴志军[3](2020)在《实证史学理念的巩固、强化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化进展(1983—1985)》文中指出1983年至1985年的中共党史研究从多个关键层面巩固和强化了拨乱反正时期业已初步形成的实证史学理念。"实事求是"精神与历史评价理论的进一步科学重塑、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学术转向和史实考证的价值强化、"整体性"研究思维和治学思想的型塑与发展、以"历史规律"为核心元素的宏观叙事取向的加强等共同构成实证史学理念的文化意涵。若欲真正坚持、实践和发展党史研究的实证属性,党史学界仍然需要重新认识实证史学理念及其历史与理论来源。

朱洪斌[4](2019)在《刘节的大学生活侧影及其学术思想之趋向》文中认为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刘节是一位擅长先秦史、思想史和史学史的名家,同时也是一个风骨奇崛、坚守理性批判精神的现代知识分子。1923年至1926年,刘节在上海南方大学、国民大学接受近四年的哲学教育,大学阶段的社会活动、学术训练及着译作品等情况,在刘节研究中还属于比较薄弱的部分,而且夹杂不少谬误,一些重要的史事仍隐没于迷雾之中。刘节走进"十里洋场",适逢国共合作、鼓吹国民革命之际,他一度为激进的社会政治学说所吸引,阅读革命期刊,加入国民党,却没有参加此后的"五卅运动",而是成为一场校园学潮"驱江运动"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从满怀革命激情的知识青年,转向潜心治学的职业史家,经历人生中重要的转折,暂时化解了内心世界的认同危机。《儒家贵学考》《性相两轮论》《实证哲学概述》是他在沪上完成的着译作品,可以视作其最初治学的路标。青年时代浸淫于欧洲启蒙思想、实证主义哲学,以及对于学术与社会、政治等问题的思考,为他日后的治史活动及思想演变埋下重要的伏笔。这主要体现在:既为学术,也为理念的治学宗旨;兼具考据求实与哲学思辨的治史风格。

韩琳琅[5](2019)在《焦虑中的嬗变 ——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更迭与转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实主义虽然难以界定,但无疑具有开放性。现实主义文学观念既可以呈现为体系性的理论形态,即现实主义理论,也可以隐藏在作品中。对文学创作中隐藏的文学观念的研究,可以使现实主义理论,褪却其僵化、封闭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开放的现实主义视野中,以对文学创作中隐藏的文学观念的研究为基础,以历时性的分析与共时性的比较,辅之以现实主义理论话语的论争、流变,能够分析并描述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实况与细节。基于进化论的信念和新文学的启蒙使命,并在时代的焦虑处境中,形成了“五四”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以鲁迅、茅盾、老舍为代表的三种现实主义范式,呈现出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经由现实主义在焦虑中通向极左化的一段弯路,向经典现实主义复归,并在新时期文学的诸多焦虑中,完成了自身的观念清理、观念更新。寻根现实主义,以对五四文学传统的继承,西方现当代文学技法的借鉴,实现了文学自立、文化续统、理性启蒙、民族主体性重构等诸多目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思潮,试图彻底地解决现实主义存在的诸多问题,借由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的思想资源及文学方法,在真实性、典型性、历史性等方面完成了对经典现实主义的全面更新。明证了观念更新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将现实主义由现代性的文学观念,更新为后现代性的文学观念,从而在哲学思想根基和艺术实现手法上,实现了与世界文学观念的同步。造成焦虑处境的中国特殊情形,导致了现实主义的畸变,形成了一条中国化、民族化的、实践性的道路。历时性地分析、考察、勾勒出文学创作中隐藏的文学观念,可以补足理论滞后的落差,明证现实主义的开放性,还可以呈现现实主义向何处开放的多重可能性,也明证了将“现实主义”界定为“一个跨越时代,容纳不同技巧和原则,并不拘泥于某种方法和样态,由关怀向度所指引的类型式话语存在”[1]的可行性。本项研究具有多重而重大的意义。

郭鑫涛[6](2019)在《逻辑实证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逻辑实证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的实证主义哲学,并在20世纪30年代初成为独立的思想运动,对于近代科学哲学与实证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逻辑实证主义在继承了以往实证主义的相关理论之后,形成了以经验证实,数理逻辑为基础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在科学、哲学领域,逻辑实证主义为科学标准的统一、科学的发展规律等问题都进行了建设性论述;在意识形态领域,它的理性思维模式、意义判断的标准等性质特征更是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有着重要影响。逻辑实证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意识形式,它的意识形态功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范围逐渐从科学领域扩展到整个社会大众领域。与传统意识形态鲜明的政治特征和阶级性不同,逻辑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逻辑合理性、无阶级性、影响方式的无意识性特征,使社会大众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其影响,导致整个社会呈现出理性的态势。同时由于这些特征,它本身特别容易被处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所影响、控制,成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因此,在后资本主义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地位的提高,一方面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理性思维发展,使社会大众更加理性,生产率也更加高效;另一方面由于过于强调技术理性,从而导致了科技异化,人文精神的缺失等相关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开始批判反思技术理性本身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但由于其时代的局限性并未看清这些问题的背后本质,忽略了技术理性背后资产阶级的统治影响,以及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的性质、特点与适用范围。因此,对于逻辑实证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化这一问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明确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特点、其本身与科学、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说明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所具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针对其局限性找到突破口,发挥它真正的作用。论文分为四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分析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论文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发展脉络,系统阐述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背景、概念、影响作用。论文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概念,以及意识形态化过程和所带来的影响。论文第四个部分,对于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所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进行论述,并针对其局限性所带来的相关问题进行哲学反思。

朱玉萍[7](2018)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统一组织和指导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从2014年开始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进行修订工作。此次课标修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明确了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课程,应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助于引导教师在进行历史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与学科有关的思想和思维品质。其中,《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能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增强实证意识。基于实证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基本方法与关键能力,笔者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势必给学生和教师带来无限益处。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为研究主题,以公开展示课为研究对象,分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实证意识培养的优秀经验和存在问题,探究学生实证意识培养的实施策略。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通过论述选题背景与意义、厘清选题的研究现状,明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证意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实证意识的相关概念进行介绍;第三部分,学生实证意识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体现和存在问题。对近三年来四川省的三十节高中历史教学公开展示课进行梳理和研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了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关学生实证意识培养的优秀经验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的第四部分对于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提出实施策略。第五部分,基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实证意识培养的思考。第六部分,结语。

王济民[8](2018)在《城市体验与体验型城市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消费文化的浸润和景观社会的兴起,都市人以城市为客体的体验成为都市人精神性存在的表征。都市生活与城市竞争不再局限于功能、物质层面,城市的酷与美、快与慢、静与动等特质组合的体验磁场,日益成为居民提升生活质量、游客提升满意度和城市导入流量资源、吸引人才资本、优化品牌形象进而实现超越崛起的重要因素。历史经验表明:城市的特质和体验是可以通过个性化设计、塑造、经营,进而被认可、被推崇的。适应都市人景观化生存方式,不断改进城市体验,形塑人的精神、心灵,是人本城市发展的方向;论文着眼于城市竞争与可持续发展,倾力营建体验型城市,促进城市系统性增值,也是众多城市谋求超越的重要建构维度。本研究主要在四个方面作了深化或创新:厘清了城市人与都市人的术语差异,凸显了都市人概念的研究价值。基于都市人的主客体二象性,将城市研究从以城市为客体,转向到人城并重,重点探讨了都市人及其现代性、都市人所处的场域与心灵图景、都市对人心灵空间的形塑。以体验为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梳理了体验的概念、产生的机制,并将体验哲学纳入都市人及城市研究的范畴,以期奠定城市伦理和评判价值。提出了基于IPEC(Image、Position、Event、Culture)范式的四维城市体验路径,从实证出发构建了城市体验的测度与比较模型。以城市意象(Image)、定位(Position)、事件(Event)、文化(culture)为体验维度,以城市空间、经济历史文化等体验界面和体验元素为数据,选择了我国40个地级市作为样本进行了定量研究。首次提出体验型城市的概念,探究了建设体验型城市及城市体验化的复合进路。即通过塑造人本城市、发展体验经济、增强城市粘性、提升城市识别度、营造城市记忆空间、保持城市多样性、挖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城市品牌,推动体验型城市的建构从初级阶段(City Of Experience)向高级阶段(City For Experience)飞跃。出于深化实证研究的需要,论文还提出了创设巴黎学的倡议。

冯露[9](2016)在《实证与批判:文化研究的方法及用途 ——以拉扎斯菲尔德与阿多诺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并广泛蔓延,人们的信息方式、文化方式与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面对“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媒介文化、文化工业、消费文化等大众文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学术思想界持续关注的前沿热点议题,不同思想学派的诸多理论家从不同的价值立场和方法视域出发,对大众文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作为一种新兴的跨学科研究,大众文化研究面临着诸多的疑难和困惑:文化研究的立场应如何选择?文化研究的用途是什么?文化研究的边界该如何规划?文化研究的方法和路径有哪些?所有的一切,似乎依然悬而未决。本文以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为历史背景,以当代学术思想的“文化转向”为思想语境,以哲学、社会学、美学、文艺学、文化研究、传播研究等跨学科交叉融合为研究视界,以哥伦比亚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在文化研究上的方法论论争为“理论事件”,重返方法论争的历史现场,探究学派合作的内在动因,反思不同观点的辩证融合,进而揭橥文化研究史上这一重要“理论事件”的学术思想史意义,为重新审视当代文化研究的方法及用途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视域。围绕实证与批判之争这一理论标志性事件,本文从方法论意义上,阐释了这一事件在文化研究学术思想史上的意义。正是由于这一事件才使文化研究的方法有了明晰的划分:一种是基于经验、事实、数据、调查的实证方法;一种是基于反思、批判,追问意义、价值的批判方法,进而确立了文化研究的两种路径和范式。通过梳理实证与批判的思想源流,回顾拉扎斯菲尔德与阿多诺的学术思想历程,还原学术事件的原初现场,在承认二者分野的前提下,强调指出实证与批判并非二元对立,而是在理论发展与学术实践中,呈现出辩证融合的趋势。二战期间,大批犹太学者为躲避纳粹迫害流亡美国。法兰克福学派主要由犹太裔学者构成,其成员霍克海默、皮洛克、洛文塔尔等于1934年起纷纷迁往美国。1937年,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阿多诺应拉扎斯菲尔德之约赴美参与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广播对于所有类型的听众的基本价值”项目。在研究中,阿多诺坚守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及其方法,拉扎斯菲尔德侧重于运用顺应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经验方法,两人因方法论冲突而产生论争。这一事件被后人称为当代大众文化或媒介文化研究的第一次方法论冲突,由此标示出批判学派与实证学派的分野,成为当代文化研究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事件”。实证与批判之争对二战以后文化研究方法的划分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这种影响建立在两者二元对立的刻板印象之上。部分学者一提到阿多诺,就会把他定义为一个偏激的、精英的,脱离实际,轻视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家;一提到拉扎斯菲尔德就把他视为一个刻板机械的方法论者。这种理解没有弄清楚阿多诺在这场争论中与拉扎斯菲尔德到底有没有那么尖锐的冲突;他对实证方法究竟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他所反对的是实证的方法还是实证主义;而除了反对,阿多诺对于实证的方法就是一种决然的蔑视与否定吗?同样,对于拉扎斯菲尔德来说,除了被定义为实证主义者,他是否对批判怀有一种深深的敬意?在他的研究中是否存有批判的隐性立场?拉扎斯菲尔德的实证方法是在何种背景下形成的?诸如此类的问题。结果,到目前为止,对于两人冲突的争论,仍然停留在传播方法论冲突的阐释范围,少有思考学术史的书写是否夸大了二者的对立,或者由于需要更为清晰决绝地划分实证与批判的不同而人为夸大了当事人之间的对立。重返这一理论事件的历史现场将表明,把这两个社会学家刻画成不能相容,截然相反的对立面,显然与历史原貌是相背离的。针对这一理论事件,本文提出如下观点:首先,实证与批判之争的学术意义并不局限于传播研究领域。它可以作为一个理论实践的逻辑交汇点,从此切入,上可回溯实证与批判辩证关系的哲学根源及脉络衍变,下可推衍实证与批判的现实流变和意义生成。本文认为,实证与批判之争在文化研究学术思想史上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这是因为,两者共同的研究对象——大众文化(在项目研究中具体表现为广播音乐)具有丰富性、多元性和复杂性,那么,两者的冲突反映了大众文化研究方法论的较量。大众文化是在现代传媒技术基础上生产和接收的文化,是人类在现代以至后现代转型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所以,大众文化研究反映了文化生产方式、文化交流方式以及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既不能囿于大众文化研究基于信息传递的经典实证研究,也不能局限于批判理论的理性思辨或任何一种形而上哲学思辨及文学领域的意义追寻及价值展演,而应尝试将大众文化研究置于更广阔的多学科视角,进行实证与批判互融的跨学科研究,不仅关注其内在价值,而且考察其外在的社会关系,将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及方法的碎片整合,形成范式。第二,本文指出,超越两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实证与批判之间没有固有的对抗。这是因为,一方面,阿多诺对实证的态度是反对实证主义,但对实证主义方法也有所保留和汲取,本文通过梳理法兰克福学派的学术研究历史及阿多诺的学术历程对这一论断进行了论证。另一方面,拉扎斯菲尔德的学术实践一直保有批判意识,这一论断通过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的合作及哥伦比亚学派其他主要成员的相关研究及成果得以证实。因此,在实证与批判之争中,拉扎斯菲尔德与阿多诺的相遇同时具有历史的缘由。其必然性在于,实证与批判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两大演变形态,必然在各自的发展中发生碰撞;其偶然性在于,学者各自的学术背景、社会经历、性格特征,使学术冲突呈现出个人因素影响下的戏剧性和独特性。此外,文化研究对实证与批判的刻板描述也导致了对实证与批判对立的夸大。第三,实证与批判是一种互融关系。首先,文化研究中实证与批判的融合确立在知识社会学背景下,在还原学术史的过程中,这种社会关联的建立与拉扎斯菲尔德和阿多诺的合作者们密切相关。他们包括:默顿、赫佐格、霍克海默、洛文塔尔、哈贝马斯、米尔斯等。其中,默顿受曼海姆知识社会学影响,通过“中间距离理论”和“科学社会学”将实证与批判的文化研究意识和学术实践意义激活并运用,为我们提供了文化研究更为开放的视角和理路。同样,对于法兰克福学派而言,运用社会科学的价值判断,高扬自由,寻求真理是它的宗旨,经验的方法丰富了理论研究的实践价值,在理论分析和实践活动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阿多诺的“权威人格”研究在科学和文化的相互依存中找到应有的位置,它开启了一种将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综合在一起,并且动员在不同的理论领域和经验调查中发展起来的各种方法和技术,为一个共同的研究计划而协作的尝试。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后来的发展中,洛文塔尔、哈贝马斯的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延续了实证与批判互融的视角和理路。如哈贝马斯后来充分注意到社会批判理论与当代其他有代表性的哲学、社会学理论之间的对话,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丰富了批判理论的当代意涵,拓展了社会批判理论的解释视域。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在大众文化兴起的今天,如果仍然以实证与批判二元对立的视角去研究和考察大众文化,那么,容易陷入对大众文化非此即彼的二元判断,而不是一种多元开放的学术视角。此外,实证与批判不仅有关方法论取向问题,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批判、文化价值判断及社会科学研究视角的重新定位。在今天的大众文化研究中存在一种普遍危机,即文化研究的碎片化。这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裹夹大众文化衍变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借助于技术,大众文化全面渗透到人类生活及思维的各个角落并占据现代人思维舞台的中心。在这种技术理性主导的大众文化氛围下的学术研究也具有比以往都强烈的实证主义倾向。集中表现在实证方法的大量运用上,很多实证研究为了实证而实证,大量运用统计方法进行盲目运算求证,而对问题的前提预设缺乏批判性思考。这种情形,印证了阿多诺当年对广播音乐效果研究的担心,也有悖于默顿当年对科学社会学构建寄予的初衷。这些实证研究是文化工业时代学术生态大众化及机械化的表现。若将实证等同于科学,打着科学的旗号进行缺乏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的文化研究,将使学术生态备受冲击。如果无以批判或抗拒批判,人类理性或将被悬置于虚无的理想世界,或将陷身远离生命追问的现实泥潭,重新焕发批判的理论效力也是当今文化研究的理论需要。不可否认,实证、批判及实证与批判方法的综合,学界在大众文化研究上已有意识地运用,但是囿于学科区隔的限制,目前,国内尚并没有专门的文化研究学科,大多数是将文学和传播学两个学科进行捏合,进而对文化研究进行杂糅涵盖。一般而言,在文学领域中更多地运用批判方法,但缺乏经验的支撑;在传播领域由于受到传播研究实证热的影响,对文化研究呈现出更为浓烈的实证热潮,由实证与批判的人为划分而形成的对立还将长期存在。这是对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一种僵化区隔,并使文化研究缺失了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传播研究的综合考量。因此,建立一种实证与批判辩证融合的大众文化研究观是本文的目的所在,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理论旨趣和学术追求。

贺磊,贺海波[10](2014)在《实证主义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证主义具有重视事实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其发展规律的精神。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这种精神首先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被引入中国,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改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推动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对实证主义利用和改造成为法学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实证主义成为中国管理学中情感逻辑的有效补充,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流方法,与史学的融合与排异,都体现着实证主义与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关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与中国社会科学当前仍需要积累经验的角度分析,实证主义对于中国社会的改造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将仍是不可或缺的。

二、20世纪中国实证哲学概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中国实证哲学概观(论文提纲范文)

(2)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基本思路
        (二)研究主要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注释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历史渊源
    一、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近代欧洲工业革命解放社会生产力
        (二)近代欧洲工人运动激化了社会矛盾
        (三)近代欧洲启蒙运动孕育社会有机体
        (四)近代自然科学重构社会的组织形态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产生的理论溯源
        (一)古希腊哲学中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二)中世纪神学中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五)近代社会学家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萌芽时期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时期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发展时期
        (四)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拓展时期
    注释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构成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内在构成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构成要素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特征分析
        (一)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整体性与主体性
        (二)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系统性与开放性
        (三)社会有机体思想自组织性与再生性
        (四)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辩证性与实践性
        (五)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自觉性与调节性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社会有机体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
        (二)社会有机体以人的实践性活动为主线
        (三)社会有机体以人的自由发展为落脚点
        (四)社会有机体表现为各个层次的整体性
        (五)社会有机体是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系统
        (六)均衡冲突是资本主义社会有机体特征
    注释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结构论析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形成机制
        (一)实践是社会有机体诞生的基本形式
        (二)总体性实践是社会有机体运行机制
        (三)辩证统一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方法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实质
        (一)关系综合体是社会有机体的实质
        (二)动态发展性是社会有机体的特征
        (三)物质交互性是社会有机体关键点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构成维度
        (一)自然环境是社会有机体诞生的前提
        (二)社会实践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内核
        (三)社会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横向构成
        (四)社会形态是社会有机体的纵向趋势
    注释
第五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唯物史观定位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社会生产
        (一)人的物质生活生产是社会有机体存在的基本前提
        (二)人的自身再生产是社会有机体运行的内驱动力
        (三)人的精神再生产指挥着社会有机体的运转
        (四)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协调着社会有机体的运转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社会结构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阶级及国家关系重构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三重结构的社会性分析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人的本质和人类解放
        (一)社会有机体对人生存制约
        (二)社会有机体中人的能动性
        (三)未来社会有机体的理想人
    注释
第六章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新发展理念
        (一)社会有机体思想为新发展理念提供理论依据
        (二)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三)新发展理念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实现路径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时代与“五位一体”
        (一)“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意蕴
        (三)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格局”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奠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基础
        (二)社会有机体思想升华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的发展蓝图
        (三)“一带一路”构筑社会有机体与命运共同体合作机制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刘节的大学生活侧影及其学术思想之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5)焦虑中的嬗变 ——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更迭与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现实主义概念界定的困难与歧途
    1.2 现实主义理论中的“不变者”
    1.3 现实主义的开放性
    1.4 现实主义的内涵
    1.5 现实主义理论与现实主义文学观念
    1.6 中西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嬗变的差异
第一章 五四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在焦虑中形成的三种模式
    1.1 鲁迅模式
    1.2 茅盾模式
    1.3 老舍模式
第二章 焦虑中通向极左化的现实主义
    2.1 30-40年代的现实主义观念变迁
    2.2 十七年时期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变迁
第三章 新时期文学在焦虑中的现实主义探索
    3.1 寻根文学的现实主义观念创新
    3.2 “新写实主义”的现实主义观念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6)逻辑实证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逻辑实证主义理论研究文献
        (二)意识形态性质概念划分文献
        (三)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哲学研究文献
    四、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特色
        (二)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逻辑实证主义的发展脉络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历史背景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时代背景
        (二)思辨哲学困境的理论背景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渊源
        (一)早期孔德、穆勒、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
        (二)马赫主义进一步发展
        (三)逻辑原子主义的补充发展
    三、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概念
        (一)哲学的性质与任务
        (二)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和对形而上学的拒斥
        (三)意义与证实理论
        (四)统一科学理论
    四、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
        (一)对学科的影响
        (二)对哲学的影响
        (三)对科学的影响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逻辑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化发展与影响
    一、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界定
        (一)传统意识形态概念性质
        (二)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性质
        (三)传统意识形态与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区别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化发展过程
        (一)科学地位的不断提高
        (二)工艺的合理性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形成
        (三)科技发展对社会制度框架的重构
    三、逻辑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化所带来的影响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化的积极影响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化的消极影响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化的哲学反思
    一、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化的合理性分析
        (一)哲学发展的历史选择
        (二)理性社会发展模式得以建立
        (三)科学由分散走向统一
    二、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化的局限性分析
        (一)还原论与价值论的混乱
        (二)科学标准的程式化
        (三)单向度思维模式的局限
        (四)形而上学与实证科学的割裂
    三、逻辑实证主义意识形态化的局限性突破
        (一)明确还原论的目标
        (二)实证与形而上学的辩证统一
        (三)变革单向度思维模式
        (四)提升人文学科的地位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3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1.6 研究的创新性
2 概念界定
    2.1 史料实证
    2.2 实证意识
3 学生实证意识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体现和存在问题
    3.1 学生实证意识培养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体现
    3.2 学生实证意识培养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4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实证意识培养的策略分析
    4.1 基于课程目标的实证意识培养策略
    4.2 基于教学内容的实证意识培养策略
    4.3 基于学习方法的实证意识培养策略
5 基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实证意识培养的思考
    5.1 实证意识培养与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5.2 重视“证伪”对学生实证意识培养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城市体验与体验型城市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标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文本阅读与城市阅读研究综述
        1.2.2 用户体验研究综述
        1.2.3 城市设计研究综述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理论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3.4 研究创新点
2 都市人
    2.1 从城市到都市
        2.1.1 城市与都市
        2.1.2 都市:现代化的城市
    2.2 城市人与都市人
        2.2.1 城市与城市人
        2.2.2 都市人
        2.2.3 同为主体与客体的都市人
    2.3 都市人所处的场域与心灵图景
        2.3.1 社会发展的都市化倾向与后现代流动空间
        2.3.2 景观社会与日常审美生活化
        2.3.3 欲望、享乐与当代都市人
    2.4 城市的语境呈现及对都市人心灵空间的形塑
        2.4.1 城市建筑的语境呈现
        2.4.2 城市对都市人心灵空间的形塑
3 体验
    3.1 “体验”的概念
        3.1.1 “体验”的词语史
        3.1.2 “体验”的概念史
    3.2 体验的产生机制和类型
        3.2.1 体验的产生
        3.2.2 体验的极致
        3.2.3 体验的分类
    3.3 体验哲学
        3.3.1 体验哲学的提出
        3.3.2 体验哲学即生命哲学
        3.3.3 以体验为哲学基础的城市研究
4 体验城市和城市体验
    4.1 体验城市
        4.1.1 体验城市的四种面向
        4.1.2 体验城市诸种路径
    4.2 城市体验
        4.2.1 城市体验的特性
        4.2.2 城市体验的共性
        4.2.3 城市体验的测度与比较
    4.3 城市声誉悖论
        4.3.1 遗产中的遗憾
        4.3.2 悖论不悖
5 城市体验四维模式
    5.1 城市意象对城市体验的影响
        5.1.1 城市意象与城市体验
        5.1.2 城市意象导向下的城市体验感知
    5.2 城市定位对城市体验的影响
        5.2.1 城市定位
        5.2.2 城市定位与城市体验的关系
        5.2.3 不同城市定位下的城市体验营造
    5.3 城市事件
        5.3.1 城市事件的多元性
        5.3.2 城市事件的功能性
        5.3.3 城市事件的体验性
    5.4 城市文化
        5.4.1 城市文化的形成、个性与传播
        5.4.2 城市文化与都市人
        5.4.3 城市人本体验与文化回归
6 构建体验型城市
    6.1 体验型城市及城市体验化
    6.2 使命
    6.3 构建体验型城市的路径与策略
        6.3.1 城市意象维度策略
        6.3.2 城市定位维度策略
        6.3.3 城市事件维度策略
        6.3.4 城市文化维度策略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城市体验可行性评价
    7.3 城市体验局限性评价
    7.4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实证与批判:文化研究的方法及用途 ——以拉扎斯菲尔德与阿多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2章 作为方法的理论事件:实证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历史性相遇
    2.1 哥伦比亚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概貌
        2.1.1 哥伦比亚学派概说
        2.1.2 法兰克福学派概说
    2.2 哥伦比亚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性交汇
        2.2.1 最初的相遇:权威与家庭研究项目
        2.2.2 艰难的开端:广播音乐研究项目
        2.2.3 差异的接合:权威人格研究项目
        2.2.4 影响的交汇:两种方法论的交互
    2.3 哥伦比亚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项目合作的基础
        2.3.1 流亡学者的亲缘关系
        2.3.2 左翼立场的相通倾向
        2.3.3 社会批判的共同旨趣
第3章 作为方法的理论资源: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分野
    3.1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区分
        3.1.1 自然科学及其研究方法
        3.1.2 社会科学及其研究方法
        3.1.3 人文学科及其研究方法
    3.2 以经验事实为准绳的哲学方法论
        3.2.1 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3.2.2 实用主义研究方法
    3.3 以人文价值为诉求的哲学方法论
        3.3.1 人文主义研究方法
        3.3.2 批判理论研究方法
第4章 作为理论事件当事人的阿多诺
    4.1 阿多诺其人
        4.1.1 欧洲时代:音乐社会学运思
        4.1.2 美国时代:批判社会学构思
        4.1.3 返德时代:批判美学反思
    4.2 社会批判理论构成及局限
        4.2.1 社会批判理论构成
        4.2.2 作为方法的批判与否定
        4.2.3 社会批判理论的局限
    4.3 阿多诺对实证主义的批判
        4.3.1 反对实证主义的经验主义原则
        4.3.2 拒斥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主张
        4.3.3 批判实证主义的肯定思维模式
        4.3.4 批驳实证主义的实用主义倾向
    4.4 批判方法论意义的多重指向
        4.4.1 从批判哲学转向批判社会学视角
        4.4.2 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理想主义形式
        4.4.3 批判理论与文化研究后现代转向
第5章 作为理论事件当事人的拉扎斯菲尔德
    5.1 拉扎斯菲尔德其人
        5.1.1 社会主义者的底色
        5.1.2 杰出的工具制造者
        5.1.3 被遮蔽的批判意识
        5.1.4 位于中心的局外人
    5.2 实证研究方法的范式开创
        5.2.1 实证研究方法与功能主义兴起
        5.2.2 媒介效果研究与实用主义思潮
        5.2.3 行政研究模式与私募基金推动
    5.3 科学社会学与实证主义方法论创新
        5.3.1 理论解释与方法运用的融合
        5.3.2 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的沟通
        5.3.3 社会科学与人文社会的互动
    5.4 实证研究范式的意义与局限
        5.4.1 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工具实证主义的哲学视角
        5.4.2 从经验主义到功能主义的社会学视角
        5.4.3 从价值中立到保守主义的文化视角
第6章 文化研究方法论论争的历史影响
    6.1 哥伦比亚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的人为分立
        6.1.1 传播学史的叙事:两个学派对立冲突的渲染
        6.1.2 经验模式的固化: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定型
        6.1.3 批判向度的激进:批判理论研究方法的偏激
    6.2 实证学派与批判学派的视界融汇
        6.2.1 影响的历史真相:两个学派交流互动的影响
        6.2.2 多学科视域的融合: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拓展
        6.2.3 事实性经验的注重:批判理论研究方法的调整
    6.3 实证学派与批判学派在中国的理论旅行
        6.3.1 实证学派方法的承袭与运用
        6.3.2 批判学派理论的轻略与反思
第7章 走向实证学派与批判学派的辩证融合
    7.1 科学方法与人文精神的辩证融合
    7.2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融合
    7.3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辩证融合
    7.4 经验描述与反思批判的辩证融合
    7.5 现实实证与意义阐释的辩证融合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实证主义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证哲学的特点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二、实证主义与中国相关社会科学发展的关系分析
    (一) 对实证主义的利用和改造是法学史发展的主要线索
    (二) 实证主义是管理学中情感逻辑的补充
    (三) 实证主义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流方法
    (四) 实证主义与史学的融合与排异
三、实证主义与中国社会科学关系的总结与前瞻

四、20世纪中国实证哲学概观(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文化本质再认识的批判性现实意义[J]. 张利红. 华夏文化论坛, 2020(02)
  • [2]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韩幸.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3]实证史学理念的巩固、强化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化进展(1983—1985)[J]. 吴志军. 中共党史研究, 2020(01)
  • [4]刘节的大学生活侧影及其学术思想之趋向[J]. 朱洪斌.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5]焦虑中的嬗变 ——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更迭与转换[D]. 韩琳琅. 西北大学, 2019(12)
  • [6]逻辑实证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化研究[D]. 郭鑫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7]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研究[D]. 朱玉萍.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8]城市体验与体验型城市构建研究[D]. 王济民. 武汉大学, 2018(03)
  • [9]实证与批判:文化研究的方法及用途 ——以拉扎斯菲尔德与阿多诺为中心[D]. 冯露. 辽宁大学, 2016(02)
  • [10]实证主义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J]. 贺磊,贺海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标签:;  ;  ;  ;  ;  

20世纪中国积极哲学概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