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和吡虫啉的 HPLC 分析

杀虫剂和吡虫啉的 HPLC 分析

一、杀虫单和吡虫林的HPLC分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春丽[1](2021)在《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农药的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然而当前农药用量大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仍客观存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2021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利用功能材料改性与负载技术设计农药缓控释制剂,进行农药高效对靶沉积和可控释放,在促进农药减施增效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农药使用与防控剂量需求不匹配导致用药量大的问题,本研究以无机材料介孔二氧化硅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多糖作为载体,创新农药负载方法,优化制备工艺,设计研发多功能性农药缓控释载药体系,并进行了释放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旨在为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二氧化硅及其界面修饰载药体系的设计和性能研究a)设计了碳量子点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丙硫菌唑缓释纳米载药颗粒,缓释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效果优异,碳量子点赋予的荧光性有助于载药颗粒在植株中和菌丝体内的可视化观察,对于探究农药在作物体内的传输和分布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b)发展了基于乳液体系的同步羧甲基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界面修饰和嘧菌酯负载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改性后修饰载药,农药的载药量显着提高约6倍。未界面修饰的载药体系中有效成分嘧菌酯不具有敏感释放特性,而改性后载药体系具有p H敏感的释放特征:在弱酸性环境48 h累积释放量达到45%,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48 h内累积释放量可达到66%。改性修饰前后载药颗粒的有效成分释放均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改性功能材料的引入可使载药体系的生物活性提高约17%,纳米颗粒可实现在菌丝体和植株内传输;c)构建了界面多巴胺和金属铜离子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嘧菌酯载药体系,以具有杀菌活性的金属铜离子可以作为药物分子和载体之间的“桥梁”,通过金属配位键调控农药分子的释放。金属配位纳米载药颗粒的释放为Korsmeyer-Peppas模型,金属配位调控后缓释效果更优异,在24h内累积释放分别达到59.8%,45.5%和56.1%。载体材料具有协同的杀菌活性,可以提高载药颗粒在靶标作物上的沉积效果。(2)天然多糖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a)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接枝共聚物,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微囊。载体材料的p H和温度敏感特性赋予微囊环境响应释放特性,吡唑醚菌酯的释放随着p H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微囊化后吡唑醚菌酯的光稳定性显着增高,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降低;b)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了金属锰基羧甲基壳聚糖基水凝胶,以丙硫菌唑为模式农药验证了负载不同的农药时所选用的金属离子具有特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分数4%;油/水体积比1:10;Tween-80的质量分数2.0%;Mn2+的浓度0.2 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2.17%±0.83%和68.38%±2.56%。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溶胀和有效成分的释放具有p H敏感特性,碱性条件下有效成分释放较快,酸性条件下释放最慢。在相同的有效成分剂量下,水凝胶载药颗粒与丙硫菌唑原药相比可以增强对小麦全蚀病的杀菌能力。载药体系对小麦的生长具有营养功能,还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降低丙硫菌唑在土壤中的脱硫代谢;c)以农药分子恶霉灵作为凝胶因子,以具有表面活性的海藻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创新制备了具有不同流变性能的水凝胶载药体系。通过改变材料的比例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水凝胶。水凝胶的溶胀具有离子和p H敏感特性,适用于土壤撒施场景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降低恶霉灵土壤中的淋溶,适用于茎叶喷雾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提高在靶标作物界面的沉积性能。本论文从载药体系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作为切入点,使载体材料在实现有效成分负载和控制释放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又赋予载体材料荧光性能、营养功能、靶向沉积和植物保护等功能特性。无机载体材料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在提高载药颗粒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其荧光性能可实现载药颗粒传输的可视化,界面修饰提高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同时调控有效成分的环境响应释放特性;有机载体材料壳聚糖基载药体系可以赋予有效成分温度和p H双敏感释放特性,同时发挥协同增效的生物活性和营养功能,提高农药靶向沉积和抗雨水冲刷能力。本研究充分围绕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界面修饰方法和高效的制备工艺,创新了农药负载方法,研发了功能型载药体系,为农药的减施增效和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对农药产品升级换代和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彭思雅,叶昊,韦婕,陈韦尾,李雪生[2](2020)在《噻虫胺、噻虫嗪、毒死蜱、杀虫单在土壤和甘蔗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文中提出[目的]建立了噻虫胺、噻虫嗪、毒死蜱及杀虫单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4种杀虫剂颗粒剂在甘蔗种植时以撒施方式施用后在甘蔗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方法]甘蔗样品用乙腈提取,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分别采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UVD)、气相色谱-ECD检测器(GC-ECD)检测。[结果]甘蔗种植时以撒施方式施用后,噻虫胺在广西和湖南甘蔗地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为0.121~0.709 mg/kg,半衰期为11.2~99.0 d;毒死蜱在2地甘蔗地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为21.04~40.39 mg/kg,半衰期为7.0~60.3 d;噻虫嗪在2地甘蔗地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为0.765~1.625 g/kg,半衰期为8.7~27.3 d;杀虫单在2地甘蔗地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为30.29~63.39 mg/kg,半衰期为1.9~3.1 d。种植时撒施待甘蔗植株生长至约50 cm高时开始检测甘蔗植株体内残留量,噻虫胺在广西和湖南2地甘蔗植株中的原始沉积量为0.229~0.397 mg/kg,半衰期为2.7~7.5 d;毒死蜱在甘蔗植株中的原始沉积量均<0.01 mg/kg;噻虫嗪在植株中的初始沉积量为0.005~0.069 mg/kg,最高值可达0.25 mg/kg;杀虫单(以沙蚕毒素计)在甘蔗植株中的原始沉积量均<0.01 mg/kg。[结论]甘蔗种植时土壤撒施后,烟碱类农药噻虫胺和噻虫嗪颗粒剂在土壤中表现出良好的缓释效果,在60 d的处理时间内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浓度,而毒死蜱和杀虫单则在土壤中较快的降解。新烟碱类杀虫剂在甘蔗植株中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这对于甘蔗苗期的虫害防治是有利的,而毒死蜱、杀虫单未发现明显植株传导性。

张瑛[3](2020)在《光学传感体系对沙蚕毒素类农药残留检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农药残留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沙蚕毒素类农药因可靶向作用于昆虫乙酰胆碱受体而杀死害虫,被广泛施用于农作物的害虫防治。但由于其过度使用、使用不当及利用率低等因素造成了食品的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和公共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威胁。因此,开发便捷、快速、灵敏的新型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利用荧光分析法与传感材料的优势,制备了具有操作简易、检出限低、选择性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的分子印迹荧光传感材料及多维光谱响应传感材料,实现了对沙蚕毒素类农药残留由一维光谱到多维光谱的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以高光致荧光的硫掺杂碳点(S-Cdots)为发光基团,杀螟丹(CP)为研究对象,制备了分子印迹发光传感材料(VBim BF4B-strengthened S-Cdots)并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在线性范围为1~100μg L-1内,VBim BF4B-strengthened S-Cdots发光强度与CP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F0/F=0.9119+0.0146[C](R2=0.9960),理论LOD低至0.86μg L-1。加标试验及大白菜等样品中CP的定量分析表明VBim BF4B-strengthened S-Cdots对检测食品中CP的残留具有切实可行性。2、以Mn-Zn S量子点为发光载体,杀虫双为模板分子,制备了分子印迹发光传感材料QDs-doped COFs@MIP并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QDs-doped COFs@MIP建立了在直接检测(SFLD)0~0.1μg g-1(R2=0.9699)与间接检测(SUVD)0.2~2.5 mg g-1(R2=0.9962)范围内的对杀虫双的同步定量分析,理论LOD为1.8μg kg-1(S/N=3)。通过加标试验验证了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对杀虫双的定量分析切实可行,有望进一步应用于食品中杀虫双的检测。3、通过在Mn-Zn S量子点表面锚定天线VBim BF4B/MAA后接枝于COFs,建立了新型多维度传感材料(V-M)/QD-grafted COFs,并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多维度传感材料的三重光谱性质(FL、Ph和LS),通过光谱滴定测定多维度传感材料对目标农药的FL、Ph和LS响应并绘制指纹图谱。采用PCA和CHA对多维度传感材料对目标分析物的响应进行分析,发现多维度传感材料可对七种农药实现区分(200μg L-1)并进一步实现了对食品中农药的区分,显示了多维传感材料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杨保军[4](2019)在《褐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褐飞虱是危害水稻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容易暴发成灾,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一直以来,防治褐飞虱的主要措施是使用化学杀虫剂,然而化学杀虫剂过度使用已经导致田间褐飞虱种群对大部分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为了解决褐飞虱防治中有效药剂品种不足、抗药性风险突出等问题,近年来加大了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chlorpyrifos)的用量,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毒死蜱抗性问题。阐明褐飞虱对杀虫剂产生抗性的生化与分子机制是抗性治理的基础,褐飞虱对杀虫剂的抗性主要涉及靶标不敏感和由解毒酶过量表达所引起的代谢抗性。乙酰胆碱酯酶(AChEs)点突变可造成昆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靶标不敏感。代谢抗性通常是由羧酸酯酶(CarEs)、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P450s)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等解毒酶酶系量或质的改变所引起。害虫抗药性伴随的适合度代价是抗药性治理的基础之一,对害虫的有效防治至关重要。为了明确褐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机制和由此带来的适合度代价,在室内筛选获得毒死蜱抗性褐飞虱品系的基础上,本研究着重从靶标变异和代谢增强两个方面阐明其抗药性机制,并对抗性试虫的适合度代价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褐飞虱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支撑。一、褐飞虱AChE点突变对毒死蜱敏感性的影响以田间褐飞虱种群为初始虫源,用毒死蜱连续筛选9代和不筛选获得了一个抗性品系R9和一个相对敏感品系S9,R9品系抗性倍数为253.08倍。在抗性品系中,增效剂 PBO(piperonyl butoxide)和 TPP(triphenyl phosphate)对毒死蜱均表现出一定增效作用,但增效倍数均在3.0以下,表明还有非代谢抗性机制如靶标抗性参与褐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与S9品系相比,R9抗性品系试虫AChEs粗蛋白对底物碘代硫代乙酰胆碱(ATChI)具有较低的亲和力(Km)和较低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表明靶标不敏感可能参与了褐飞虱对毒死蜱抗性的形成。对比R9和S9的AChE序列,在R9品系试虫乙酰胆碱酯酶1(NlAChE1)发现三个点突变(G119S、F331C和I332L),而在乙酰胆碱酯酶2(NlAChE2)没有任何点突变。异源重组NlAChE1的G119S和F331C突变体,发现这两个突变体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显着降低。虽然I332L并不影响毒死蜱对NlAChE1的敏感性,但可以增强对F331C的敏感性,即双突变F331C/I332L造成的NlAChE1敏感性下降更多;同时,I332L还可以弥补F331C造成的NlAChEl对内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催化效率下降的不利影响,从而维持AChE的正常功能,有利于双突变在抗性个体中的维持和稳定。二、羧酸酯酶和P450酶系在褐飞虱对毒死蜱抗性中的作用对R9品系进一步用毒死蜱筛选至16代,获得毒死蜱抗性品系R16(抗性倍数为404.33)。在R16品系中的增效实验结果显示,TPP的增效倍数为2.55,PBO为6.34,而DEM未表现出显着的增效作用,表明羧酸酯酶和P450酶系均参与了对毒死蜱的代谢抗性。从NCBI褐飞虱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得与杀虫剂抗性相关的羧酸酯酶基因11个、P450家族CYP3和CYP4家族的基因38个,并对这些基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褐飞虱R16抗性品系有4个羧酸酯酶基因出现过量表达,其中α酯酶NlXP一022186544.1基因的表达量增加最高,差异倍数大于12;有9个P450基因出现过量表达,其中Clade 3家族有4个基因过量表达,以CYP6AY1表达差异最高,达14倍;Clade4家族有5个基因出现过量表达,以CYP4C67表达差异最高,达6.6倍。RNAi分析了 4个过量表达的羧酸酯酶在毒死蜱对R16品系敏感性中的作用,发现N1XP022186544.1基因对抗性产生所发挥作用最大,表明这一基因可能参与褐飞虱对毒死蜱抗性的形成。此外还建立了褐飞虱体内毒死蜱代谢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检测方法,以4000 μg/mL毒死蜱(CPS)点滴处理褐飞虱4龄若虫,12 h后死虫样品中可检测到有毒死蜱生物增毒转化代谢物毒死蜱氧(CPO)出现。由于过量表达的P450基因较多,且P450涉及到毒死蜱的增毒和解毒代谢两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实验,挖掘参与毒死蜱抗性形成的P450基因。三、温度对褐飞虱抗毒死蜱品系适合度代价的影响以毒死蜱抗性品系R9和相对敏感品系S9为供试昆虫,比较了不同温度对抗性品系适合度代价的影响。构建的两个品系生命表结果表明,25℃条件下R9抗性品系的相对适合度只有S9的0.21。同时发现,R9品系适合度代价与温度有关,高温下适合度代价提高,而低温下适合度代价降低,比如32℃时的相对适合度为0.17,而18℃时相对适合度为为0.53。经恒温热激处理,与S9品系相比,R9品系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而在冷激处理后二者恢复时间相当。褐飞虱抗药性提升了抗性试虫对低温的适合能力,对环境因子适应能力的增强加大了褐飞虱对毒死蜱抗性扩散的风险。

吴亚坚[5](2018)在《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效及其在稻田的残留动态》文中提出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是由江西农业大学农药学实验室研制的新型复配杀虫剂。作者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在大田试验了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对天敌蜘蛛消长的影响,研究了该制剂的常量和残留分析方法,并测定了该制剂在水稻和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结果如下:(1)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11251500 g/hm2在水稻移栽前施用1次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45 d防治二化螟的保苗效果为68.09%81.80%,杀虫效果为66.67%86.41%;防治卷叶螟的保叶效果为63.12%77.87%,杀虫效果为68.67%81.24%;药后60 d对稻飞虱防效均在90%以上。试验药剂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对天敌蜘蛛有一定的杀伤力,7501500g/hm2处理药后30 d对蜘蛛的杀伤率为30.52%35.50%,药后45 d为22.13%25.40%,药后75 d蜘蛛虫口密度恢复到空白对照水平。(2)在吡蚜酮·杀虫双混剂常量分析中,以乙腈/水/磷酸盐缓冲液(体积比4∶86∶10)为流动相,采用ZorbaxEclipse XDB-C18反相柱对试样中吡蚜酮和杀虫双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42 nm,外标法定量。吡蚜酮和杀虫双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8,方法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008和0.0014,变异系数分别为0.76%和0.3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9%和99.23%。在吡蚜酮·杀虫双残留分析中,吡蚜酮的最小检出量为2.0×10-10g,在稻田水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2.5×10-3mg/L,土壤中为3.25×10-3mg/kg,稻株中为5.0×10-3mg/kg。杀虫双的最小检出量为2×10-10g,在稻田水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10-3mg/L,土壤中为5.0×10-3mg/kg,稻株中为10×10-3mg/kg。吡蚜酮在稻田水、稻田土壤、稻株、稻壳和稻米中添加0.021.0 mg/kg,平均回收率为84.69%95.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6%9.52%;杀虫双在稻田水、稻田土壤、稻株、稻壳和稻米中添加0.021.0 mg/kg,平均回收率为82.58100.2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6%8.62%。(3)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在水稻移栽前,以田间推荐使用最高剂量1500g/hm2施药1次,在稻田水和稻株中吡蚜酮和杀虫双含量均表现为先低后高再低的动态。吡蚜酮在早稻和晚稻土壤中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1.34 mg/kg和11.25 mg/kg,消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y=12.341e-0.0245x(R2=0.9645)和y=12.196e-0.0292x(R2=0.9566),半衰期(T1/2)分别为32.49 d和26.50 d;杀虫双在早稻和晚稻土壤中的初始浓度分别为45.78 mg/kg和46.20 mg/kg,消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y=46.560e-0.0322x(R2=0.9902)和y=45.598e-0.0387x(R2=0.9858),半衰期(T1/2)分别为22.05 d和17.57 d(图4-3)。在早、晚稻稻谷中,吡蚜酮的最终残留量为0.156-0.192 mg/kg,杀虫双的最终残留量为0.563-0.816 mg/kg。

赵钧[6](2018)在《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代谢抗性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于鳞翅目 Lepidoptera 螟蛾科 Pyralidae,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主要危害以水稻为代表的禾本科作物,对亚洲大多数地区的水稻种植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水稻耕作制度的改革,尤其是杂交稻的大范围普及,使二化螟种群出现上升趋势,为害情况日趋严重。二化螟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然而,化学防治的广泛应用导致二化螟对越来越多的杀虫剂产生了抗性,严重影响了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氯虫苯甲酰胺作为一种新型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由于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被广泛地用于鳞翅目害虫控制。但问世不足十年,其抗药性风险在小菜蛾和二化螟上已经初见端倪。尽管如此,在世界范围内,氯虫苯甲酰胺仍然是防治二化螟和其它鳞翅目害虫的重要杀虫剂。为了更好地使用这个新型的杀虫剂和延长其服务期限,弄清其抗性的深层机制成为当务之急。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已有一些研究报道,发现了类似小菜蛾的靶标突变,但频率较低,与其抗性水平不尽一致,推测还有代谢抗性机制参与。为此,本研究首先检测了二化螟的三大解毒酶,同时对可能参与抗性的次级解毒代谢酶和细胞分泌排毒的相关蛋白也进行了研究。先后在组学水平克隆验证了二化螟的UDP-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和ABC转运蛋白基因家族,比较测定了二化螟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P450)、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UDP-糖基转移酶(UGT)和ABC转运蛋白家族不同基因在抗感品系体内的表达水平,确定了可能的抗性相关基因,并对部分基因进行了抗药性功能验证,筛选出20个与二化螟抗氯虫苯甲酰胺有关的基因,证实了UDP-糖基转移酶在抗性中的作用,揭示了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代谢抗性分子机制,为建立合理的抗性治理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P450、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与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为了明确二化螟三大解毒代谢酶在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的贡献,本研究在田间采集对氯虫苯甲酰胺具有较高抗性的试虫,并以此为初始种群,于实验室内利用氯虫苯甲酰胺进行继代抗性筛选,以得到氯虫苯甲酰胺高抗品系;同时利用活体增效试验分别测定不同增效剂在二化螟抗性和敏感品系中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作用;并对不同品系中的三大解毒酶活力进行比较测定。结果发现:经过室内抗性筛选田间种群初孵幼虫和四龄幼虫的抗性分别由55.03和51.24倍上升到了 91.80倍和74.06倍,从而获得了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高抗品系YYR;增效试验发现,PBO、TPP和DEM在高抗品系YYR中的增效比分别为3.57、1.89和1.58,而在敏感品系S中的增效比则分别是1.81、1.59和1.29,统计分析显示,仅有PBO在高抗品系中的增效显着;对抗、感品系进行酶活力测试的结果显示,YYR品系的P450、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分别是敏感品系S的3.87、2.19和1.47倍,统计分析显示P450和酯酶在高抗品系中的活力显着高于敏感品系。综上所述,活体增效实验和解毒酶活力测定结果均一致证实,P450在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酯酶可能具有一定作用,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作用则不显着。2.二化螟不同P450基因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为了明确二化螟不同P450基因在抗、感品系中的转录水平差异,探究其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的贡献。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 69个二化螟P450基因在氯虫苯甲酰胺高抗品系YYR和敏感品系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在二化螟抗性品系中,69个P450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变化,其中相对于敏感品系表达倍数(RER)大于2且差异显着(p值小于0.05)的过表达基因共有14个,其中10个基因 RER 大于 3 倍,它们依次为:CsCYP9A68(RER=74.88;p=0.0189)、CsCYP6CV5(RER=10.58;p=0.0144)、CsCYP6CT1(RER=9.67;p=0.0001)、CsCYP6AB45(RER=8.08;p=0.0015)、CsCYP6(RER=7.09;p=0.0269)、CsCYP18A1(RER=6.79;p=0.0094)、CsCYP321F3(RER=6.63;p=0.0008)、CsCYP324A12(RER=4.48;p=0.0264)、CsCYP4AU11(RER=4.17;p=0.0068)和CsCYP341A15(RER=3.41;p=0.0177)。检测基因的组织表达分布发现,这10个基因主要分布在头部、中肠和脂肪体这三个组织内,其中基因CsCYP6CV5、CsCYP324A12和CsCYP321F3在中肠中相对表达量最高,CsCYP18A1、CsCYP6AB45、CsCYP6CT1、CsCYP6、CsCYP4A U11 和 CsCYP324A15在头部的表达量最高,只有CsCYP9A68在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讨论认为,本研究发现多个P450基因在抗性品系中过表达,进一步证实了 P450解毒酶活力增强是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性的机制之一。发现的14个显着过表达基因均可能与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相关,但过量表达超过3倍的10个基因,作为抗性相关基因的可能性更大,具体证实还需进一步研究。3.二化螟不同酯酶基因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为了明确二化螟不同酯酶基因在不同品系中的转录水平差异,探究其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的贡献。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 51个二化螟酯酶基因在氯虫苯甲酰胺高抗品系YYR和敏感品系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在二化螟抗性品系中,51个酯酶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变化,其中相对于敏感品系表达倍数(RER)大于2且差异显着(p值小于0.05)的过表达基因共有3个,且这3个基因RER 也均大于 4,它们依次为:CsEST36(RER=20.96;p=0.0409)、CsEST46(RER=4.83;p=0.02538)和CsEST7(RER=4.51;p=0.04496)。检测基因的组织表达分布情况发现,这3个基因均分布在头部表达量最高,其中基因CsEST7和CsEST46在中肠中相对表达量次之,CsEST36在体壁中的相对表达次之。讨论认为,本研究发现3个酯酶基因在抗性品系中显着过表达,进一步证实了酯酶解毒酶活力增强也可能是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性的机制之一。4.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基因的鉴定及其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贡献UDP-糖基转移酶是生物体内次级解毒代谢的重要酶类,近期发现该酶也在一些害虫抗药性中发挥作用。为了明确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及其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二化螟基因组数据库,搜索鉴定了二化螟不同UDP-糖基转移酶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这些基因在抗性YYR品系及敏感S品系中的表达水平,确定了抗性品系中过表达的基因,并检测其组织表达分布情况。最后用RNA干扰的方法检验候选基因对抗性的贡献。结果从二化螟基因组中鉴定出24个二化螟UGT基因并通过UGT命名委员会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命名。发现其中有3个基因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品系YYR中显着过表达,并发现这些基因在幼虫阶段主要集中表达分布在马氏管(CsUGT40AL1和CsUGT33AG3)和脂肪体(CsUGT40AP1)。更重要的是,当用RNA干扰的方法敲减这3个基因时,发现其中两个基因CsUGT40AL1和CsUGT33AG3的敲除,不仅都能使二化螟幼虫对氯虫苯甲酰胺更加敏感,而且发现抗性种群的敏感度比敏感品系增加得更高。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组学水平鉴定了 24个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基因,并且证实其中两个基因 CsUGT40AL1和CsUGT33AG3参与了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形成。该研究成果不仅发现了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新机制,提供了昆虫UDP-糖基转移酶参与杀虫剂解毒代谢和抗性形成的又一实例,同时为研究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5.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其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ABC转运蛋白是一类参与细胞解毒代谢的重要转运蛋白,为了明确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及其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二化螟基因组数据库,搜索鉴定了二化螟不同ABC转运蛋白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这些基因在抗性YYR品系及敏感S品系中的表达水平,并检测其组织表达分布情况;同时利用活体增效试验比较了 ABC转运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在二化螟抗性和敏感品系中对氯虫苯甲酰的增效作用。结果从二化螟基因组中鉴定出37个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并根据人类基因组机构批准的超家族基因命名规则对上述基因进行了系统的命名。定量PCR测定发现,其中有5个基因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品系YYR中过表达,并发现这些抗性过表达基因在幼虫阶段主要表达分布在中肠。活体增效试验显示,维拉帕米在YYR品系中的增效显着,增效比为2.72,而在S品系中增效作用不显着(增效比1.98)。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组学水平鉴定了 37个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利用增效实验证实了 ABC转运蛋白在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发现其中 5 个基因CsABCA3、CsABCA5、CsABCC1、CsABCC3和CsABCD2可能参与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形成。该研究成果不仅提供了昆虫ABC转运蛋白参与杀虫剂解毒代谢的又一实例,同时为研究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刘伟[7](2015)在《猕猴桃中农药残留的纳米金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猕猴桃是一种深受大众欢迎的水果,然而在其生产、贮藏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农药残留等危害物质污染。传统气相色谱等农药残留仪器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和准确性高的优点,但也存在操作繁杂、检测时间长、成本昂贵的问题,不能满足现场检测的需求。因此,开发灵敏、准确、快速的检测技术十分必要。本论文以猕猴桃中杀螟丹、沙蚕毒素类农药、啶虫脒和毒死蜱为检测对象,结合纳米金定位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特性、photoshop色值提取以及手机智能识别的优点,分别构建了猕猴桃中农药残留的纳米金分光光度以及视觉快速比色法,photoshop数字化识别方法以及基于智能手机的现场比色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杀螟丹与纳米金之间的分子识别机制,建立了一种以纳米金为比色探针,用分光光度计和肉眼观察快速检测杀螟丹的方法。通过加入0.9 m M的硫酸氢钠进行优化后,可在5 min内检测杀冥丹含量。借助分光光度计定量,该方法对杀螟丹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5 mg/kg~0.6 mg/kg,最低检出限为0.04 mg/kg。同时,该方法对杀螟丹浓度的颜色变化临界点为0.1 mg/kg,恰好是国内外杀螟丹最严格的限量值,因此,可直接用于农产品中杀螟丹农药残留是否超标的定性判别。实际样品检测时,本方法回收率在71.8%~104%之间,变异系数在4.5%~10.7%之间,表明本方法有较好的准确度与可靠性。2.依据沙蚕毒素类农药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沙蚕毒素,而沙蚕毒素会诱导纳米金聚集的现象,并结合数码相机图像采集以及phtoshop软件对颜色的数字化转换功能,本章中构建了一种沙蚕毒素类农药残留总量的数字化比色检测方法。优化后的检测条件是反应3 min、体系p H值4、并添加0.9 m M硫酸氢钠。用分光光度计定量沙蚕毒素总量的线性范围为0.05 mg/kg~0.25 mg/kg,最低检出限为0.04 mg/kg。借助phtoshop提取色值,将颜色变化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对RGB值进行分析。在0.05 mg/kg到0.25 mg/kg的范围内,R值与沙蚕毒素浓度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3 mg/kg。实际样品检测时,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表明本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沙蚕毒素类农药总量快速检测方法。3.在数字化比色的基础上,开发了智能手机的图像采集附件和智能手机App应用,构建了基于智能手机的猕猴桃中啶虫脒比色检测方法。检测的最优条件是反应6 min,p H值6,并添加30 m M的氯化钠。在最优条件下,基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比色法检测线性范围为0.04 mg/kg~0.6 mg/kg,检出限为0.02 mg/kg。进一步采用智能手机提取不同浓度目标物与纳米金的反应最终液的颜色,并进行RGB色值分析,以R值与啶虫脒浓度建立数字化比色定量模型(C=10^((45.02-R)/80.84)),以此为主要方程编写啶虫脒的手机智能识别软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智能手机比色体系对啶虫脒的线性范围为0.04 mg/kg~0.5 mg/kg,检出限为0.03 mg/kg。智能手机比色法对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分析结果较一致,同时具有良好的回收率,表明本方法在猕猴桃中啶虫脒的快速检测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在智能手机比色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毒死蜱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以及乙酰胆碱酯酶催化碘化乙酰硫代胆碱引起纳米金颜色变化的特性,构建了猕猴桃中毒死蜱的智能手机比色检测方法。通过研究卤化乙酰硫代胆碱引起的纳米金光谱变化,发现在较高浓度碘化乙酰硫代胆碱存在的情况下,纳米金也能保持分散状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型的较高浓度碘化乙酰硫代胆碱存在下的智能手机比色分析方法。通过条件优化,确定最优条件为底物碘化乙酰硫代胆碱的加入量为30μM,检测体系的p H值为8,酶的加入量为2 m U/m L,反应时间为8 min。在最优条件下,用手机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mg/kg~1.0 mg/kg,检出限为0.002 mg/kg。与已有文献相比,该方法酶用量较少,但是检测灵敏度较高。加标和真实样品检测时,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有望为猕猴桃中毒死蜱等有机磷农药的现场筛查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魏丹[8](2011)在《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污染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农药施用使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增长,但是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对农产品品质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危胁,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加强农药在土壤环境和农产品中污染行为研究,对于保护农业环境,促进农产品安全生产,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开展了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污染特征研究,建立了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同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在小白菜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及其最终残留量,以期为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在小白菜上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制订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为20%阿维菌素·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在小白菜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建立了阿维菌素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在本研究中,土壤用20 mL水和50 mL丙酮提取,二氯甲烷分三次萃取,小白菜用100 mL水和丙酮1:1混合液提取,再用石油醚和乙腈分步萃取,萃取液经过浓缩后用甲醇定容,液相色谱(DAD)测定。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以及精密度等均可达到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2.研究建立了杀虫单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本研究中,小白菜和土壤样品用0.1 mol·L-1盐酸酸化后,调节pH至8.59.0范围内,加入1 mol·L-1硫化钠4 mL,在水浴条件下转化为沙蚕毒素,用石油醚萃取,萃取液经过浓缩后用正己烷定容,气相色谱(ECD)测定。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以及精密度等均可达到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3.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在小白菜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及其最终残留量。本研究与2009年和2010年两年分别在天津、江苏两地进行了大田试验,20%阿维菌素·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在小白菜和土壤样品上的施药剂量均为1.5倍推荐剂量。试验结果表明,20%阿维菌素·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在小白菜和土壤中残留消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数学模型,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在小白菜上的残留半衰期均小于30 d,属易降解农药。4.按照田间试验设计方案,20%阿维菌素·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在小白菜和土壤上施药剂量分别为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各施药2次和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1 d、3 d和5 d时分别采集小白菜和土壤样品进行残留测定。两年两地试验结果表明,距最后一次施药5 d时,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在小白菜中的最高残留量分别为0.0436 mg·kg-1和0.0428 mg·kg -1。5.我国目前尚未制定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在小白菜中的最高残留限量(MRL)值,经检索国内外相关标准,日本肯定列表规定甘蓝中阿维菌素最大残留限量为0.01 mg·kg-1;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农产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 1500.1.11500.30.4-2007)规定,叶菜中阿维菌素最大残留限量为0.05 mg·kg -1,甘蓝中杀虫单最大残留限量为0.2 mg·kg -1。因此,参考我国农业行业标准《农产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 1500.1.11500.30.4—2007)规定的叶菜中阿维菌素最大残留限量值和甘蓝中杀虫单最大残留限量值,按照1.5倍推荐剂量5.40 g/20m2,在小白菜58片叶时手动喷雾施药处理,最多施药3次,两次施药间隔7 d,距最后一次施药5 d时,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在小白菜中的残留是安全的。

夏锦瑜[9](2010)在《毒死蜱稻田应用的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毒死蜱是当前我国水稻上最常用的杀虫剂之一,其对农产品安全与稻区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评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论文以江苏地区为对象,采用室内测定与条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毒死蜱稻田应用的环境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研究。1.毒死蜱稻田应用对主要靶标害虫的活性及桶混应用效果评价研究了毒死蜱、杀虫单、吡虫啉、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及毒死蜱与其它4种农药混配对褐飞虱和二化螟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毒死蜱等5种单剂对褐飞虱均有较高的活性,毒死蜱与吡虫啉、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按照3:2、3:1和5:1的比例混配对褐飞虱的毒力大于单剂,有明显的相加或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分别为117.05、178.25、125.63;5种单剂对二化螟的毒力表现为毒死蜱>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杀虫单,而毒死蜱与杀虫单、吡虫啉、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分别按照2:3、3:2、3:1和5:1的比例混配,均对二化螟表现出一定的相加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和吡蚜酮、氯虫苯甲酰胺按比例桶混的防效较其它混剂和单剂要好。2.毒死蜱稻田应用在重要产品与环境对象上的残留特性分析研究了毒死蜱在水稻植株和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其在植株、稻壳、稻米中的最终残留。结果表明,以推荐剂量最大量的2倍剂量施药一次,毒死蜱在水稻植株上的残留动态动力学一级方程式为Ct =8.1836e-0.1939x,半衰期为3.57d;在稻田水样中的残留动态动力学一级方程式为Ct =0.7891e-0.1267x,半衰期为5.47d。于收获前15d施药,至收获前1d,低剂量毒死蜱在水稻植株、稻壳、稻米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522mg/kg、0.584 mg/kg、0.385 mg/kg,高剂量毒死蜱在水稻植株、稻壳、稻米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804mg/kg、0.711 mg/kg、0.488 mg/kg。两种施药量下,稻米中的毒死蜱残留量均大于我国毒死蜱在稻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3.毒死蜱应用对稻区环境代表生物的生态安全性评价分析探讨了毒死蜱对鲫鱼和河蟹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效应及其在机体内的富集情况,为评价毒死蜱环境生态风险提供依据。参照我国《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评价标准,毒死蜱对鲫鱼和河蟹均为高毒。在亚致死作用剂量下连续暴露,毒死蜱对鲫鱼和河蟹不同组织的AChE和CarE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清水中恢复饲养后,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此外,在鲫鱼和河蟹各组织器官中均检测到毒死蜱,并且其较易在肝脏和鳃内富集。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建议近期稻田施用毒死蜱农药,可与吡蚜酮或者氯虫苯甲酰胺按比例桶混使用;并适当延长该农药在水稻上的安全间隔期;在靠近水体的农田或是稻渔共作系统应谨慎合理使用,以免对非靶标水生生物产生危害。

程欢,龚道新[10](2009)在《杀虫单在水稻和稻田土壤、水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水稻和土壤样品用HCl水溶液提取,NaOH溶液调节pH,经石油醚萃取,正己烷定容,气相色谱(GC-ECD)测定水稻和土壤中杀虫单残留,杀虫单的最小检测量为1.0×10-11g,在稻田土壤、水稻植株、谷壳和糙米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2.5×10-3mg/kg,在稻田水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5.0×10-4mg/kg。当添加浓度0.05~5.0mg/kg时,杀虫单在水稻植株、稻田水、糙米、谷壳和稻田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0.2%~99.3%、94.2%~98.7%、92.6%~99.1%、92.7%~99.1%、90.8%~101.2%;变异系数分别为2.2%~11.4%、1.5%~2.2%、4.3%~6.5%、1.3%~4.9%、2.1%~10.7%。

二、杀虫单和吡虫林的HPLC分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杀虫单和吡虫林的HPLC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
        1.1.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
        1.1.2 农药减施增效战略需求和零增长方案
    1.2 农药损失途径与影响因素
        1.2.1 农药损失途径
        1.2.2 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1.3 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研究进展
        1.3.1 农药载药体系的设计理念
        1.3.2 农药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1 无机材料
        1.3.2.2 有机材料
    1.4 农药控释放技术与研究进展
        1.4.1 控制释放途径及其分类
        1.4.2 控制释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5 释放机理研究
        1.5.1 零级释放动力学模型
        1.5.2 一级动力学模型
        1.5.3 Peppas模型
        1.5.4 Higuchi模型
        1.5.5 Gallagher-Corrigan模型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基载药体系设计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碳量子点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1 试剂与材料
        2.2.1.2 仪器与设备
        2.2.2 实验操作
        2.2.2.1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2.2.2.2 丙硫菌唑纳米载药颗粒的制备
        2.2.2.3 纳米颗粒的表征
        2.2.2.4 载药量与释放性能测定
        2.2.2.5 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活性测定
        2.2.2.6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在菌丝体及小麦植株的传输情况
        2.2.3 结果与分析
        2.2.3.1 纳米颗粒表征
        2.2.3.2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载药量及缓释性能
        2.2.3.3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杀菌活性
        2.2.3.4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吸收传导性能
        2.2.4 结论
    2.3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1.1 材料与试剂
        2.3.1.2 仪器与设备
        2.3.2 实验操作
        2.3.2.1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3.2.2 氨基化MSN的合成
        2.3.2.3 乳化法同步包封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3.2.4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2.3.2.5 载药量测定
        2.3.2.6 体外释放试验
        2.3.2.7 杀菌活性测定
        2.3.2.8 纳米载药体系在菌丝体及靶标作物的传输性能测定
        2.3.3 结果与讨论
        2.3.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2.3.3.2 纳米颗粒的表征
        2.3.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2.3.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2.3.3.5 载药体系吸收传导性能研究
        2.3.4 结论
    2.4 多巴胺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4.1.1 材料与试剂
        2.4.1.2 仪器与设备
        2.4.2 实验操作
        2.4.2.1 MSN的合成
        2.4.2.2 PDA修饰MSN的制备
        2.4.2.3 铜离子键合多巴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4.2.4 荧光标记功能化的纳米颗粒的合成
        2.4.2.5 多巴胺和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2.4.2.6 载药量测定
        2.4.2.7 体外释放性能测定
        2.4.2.8 杀菌活性测定
        2.4.2.9 靶标作物界面的接触角测定
        2.4.2.10 菌丝体对载药纳米颗粒的吸收测定
        2.4.3 结果与讨论
        2.4.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2.4.3.2 纳米颗粒表征
        2.4.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2.4.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2.4.3.5 载药体系接触角研究
        2.4.3.6 传输性能研究
        2.4.4 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温度和p H双重敏感壳聚糖微囊载药体系的构建及释放性能
        3.2.1 材料和方法
        3.2.1.1 材料和试剂
        3.2.1.2 仪器和设备
        3.2.2 实验操作
        3.2.2.1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3.2.2.2 载药微囊的制备
        3.2.2.3 载药微囊的表征
        3.2.2.4 载药微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3.2.2.5 环境响应型释放性能测定
        3.2.2.6 载药微囊的光稳定性测定
        3.2.2.7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测定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改性壳聚糖的表征
        3.2.3.2 载药微囊的表征
        3.2.3.3 载药微囊配方优化结果
        3.2.3.4 载药微囊环境响应性缓释性能研究
        3.2.3.5 载药微囊光稳定性研究
        3.2.3.6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研究
        3.2.4 结论
    3.3 协同增效锰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3.3.1 实验材料
        3.3.1.1 材料与试剂
        3.3.1.2 仪器与设备
        3.3.2 实验操作
        3.3.2.1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
        3.3.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3.3.2.3 正交实验设计
        3.3.2.4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3.3.2.5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
        3.3.2.6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3.3.2.7 水凝胶释放性能测定
        3.3.2.8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3.3.2.9 丙硫菌唑凝胶颗粒在小麦植株中的剂量分布规律
        3.3.2.10 样品准备
        3.3.3 结果与讨论
        3.3.3.1 水凝胶的制备
        3.3.3.2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3.3.3.3 不同条件对水凝胶微球成型的影响
        3.3.3.4 单因素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3.3.3.5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3.3.3.6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3.3.3.7 水凝胶释放性能研究
        3.3.3.8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3.3.3.9 丙硫菌唑在植物体内的剂量分布情况研究
        3.3.3.10 水凝胶营养功能研究
        3.3.4 结论
    3.4 农药作为凝胶因子的壳聚糖基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3.4.1 材料与方法
        3.4.1.1 材料与试剂
        3.4.1.2 仪器与设备
        3.4.2 实验操作
        3.4.2.1 水凝胶制备
        3.4.2.2 水凝胶表征
        3.4.2.3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设计
        3.4.2.4 水凝胶载药稳定性测定
        3.4.2.5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3.4.2.6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3.4.2.7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测定
        3.4.2.8 水凝胶土壤淋溶性能测定
        3.4.2.9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测定
        3.4.2.10 水凝胶的接触角测定
        3.4.2.11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3.4.3 结果与讨论
        3.4.3.1 水凝胶的表征
        3.4.3.2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制备影响因素
        3.4.3.3 水凝胶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测定
        3.4.3.4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3.4.3.5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3.4.3.6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研究
        3.4.3.7 水凝胶在土壤淋溶性能研究
        3.4.3.8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研究
        3.4.3.9 水凝胶的接触角研究
        3.4.3.10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3.4.4 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创新点
    4.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噻虫胺、噻虫嗪、毒死蜱、杀虫单在土壤和甘蔗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药剂和主要仪器
    1.2田间试验
        1.2.1消解动态试验
        1.2.2采样
    1.3样品前处理(提取和净化)
        1.3.1噻虫胺、噻虫嗪甘蔗植株与土壤的前处理方法
        1.3.2毒死蜱甘蔗植株与土壤的前处理方法
        1.3.3杀虫单(以沙蚕毒素计)甘蔗植株与土壤的前处理方法
    1.4仪器条件
        1.4.1噻虫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1.4.2噻虫嗪的气相色谱条件
        1.4.3毒死蜱的气相色谱条件
        1.4.4杀虫单(以沙蚕毒素计)的气相色谱条件
2结果与讨论
    2.1方法的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及检出限
    2.2噻虫胺、毒死蜱、噻虫嗪、杀虫单(以沙蚕毒素计)在甘蔗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2.2.1 4种药剂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2.2.2 4种药剂在甘蔗植株中的消解动态
3结论

(3)光学传感体系对沙蚕毒素类农药残留检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意义
    1.2 分子印迹荧光传感体系概述
        1.2.1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1.2.2 荧光分析法概述
        1.2.3 分子印迹荧光传感体系性能改善的方法
        1.2.4 分子印迹荧光传感体系的应用
    1.3 多维度传感材料概述
        1.3.1 多维度传感材料简介
        1.3.2 多维度传感材料的应用
    1.4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离子液体增强硫掺杂碳点制备的分子印迹传感材料及其对杀螟丹快速灵敏检测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S-Cdots与 VBimBF_4B-strengthened S-Cdots的合成
        2.2.2 荧光量子产率的计算
        2.2.3 表征
        2.2.4 荧光测试
        2.2.5 样品前处理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VBimBF_4B-strengthened S-Cdots的制备及检测机制研究
        2.3.2 VBimBF_4B-strengthened S-Cdots、VBim BF_4B和 S-Cdots的表征
        2.3.3 VBimBF_4B-strengthened S-Cdots与 CP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2.3.4 VBimBF_4B-strengthened S-Cdots对 CP的光学传感
        2.3.5 VBimBF_4B-strengthened S-Cdots对 CP检测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量子点掺杂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构建的分子印迹网及对杀虫双同步检测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Mn-Zn S量子点、COFs和 QDs-dopedCOFs@MIP的合成
        3.2.2 QDs-dopedCOFs@MIP对杀虫双的同时检测
        3.2.3 QDs-dopedCOFs@MIP的等温吸附实验
        3.2.4 QDs-dopedCOFs@MIP的选择性实验
        3.2.5 QDs-dopedCOFs@MIP的再生性实验
        3.2.6 QDs-dopedCOFs@MIP的应用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QDs-dopedCOFs@MIP的制备及对杀虫双的检测机制
        3.3.2 表征
        3.3.3 QDs-dopedCOFs@MIP对杀虫双的同时检测
        3.3.4 QDs-dopedCOFs@MIP的等温吸附
        3.3.5 QDs-dopedCOFs@MIP的动态吸附
        3.3.6 QDs-dopedCOFs@MIP的选择性实验
        3.3.7 QDs-dopedCOFs@MIP的重复利用性实验
        3.3.8 QDs-dopedCOFs@MIP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VBimBF_4B/MAA修饰Mn-ZnS量子点接枝COFs构建的三维传感体系及对农药识别与区分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Mn-ZnSQDs和 COFs的合成
        4.2.2 (V-M)/QD-grafted COFs的合成
        4.2.3 (V-M)/QD-grafted COFs的表征
        4.2.4 (V-M)/QD-grafted COFs的测试程序
        4.2.5 实际样品前处理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V-M)/QD-grafted COFs的制备及其对农药的识别
        4.3.2 (V-M)/QD-grafted COFs的表征
        4.3.3 (V-M)/QD-grafted COFs与农药的相互作用
        4.3.4 (V-M)/QD-graftedCOFs三维传感体系对农药在食品中的识别与区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褐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昆虫抗药性产生的理论基础与机制
        1.1 抗药性产生的理论基础
        1.2 抗药性产生的机制
    2 稻飞虱抗药性现状与机制研究进展
        2.1 稻飞虱对主要防控药剂抗性发展与现状
        2.2 稻飞虱对主要杀虫剂的抗性机制
    3 稻飞虱的抗药性治理
        3.1 抗性遗传
        3.2 交互抗性
        3.3 抗性适合度代价
        3.4 抗性治理的策略
    4 毒死蜱毒理学研究现状
        4.1 毒死蜱的使用
        4.2 毒死蜱作用机制
        4.3 毒死蜱在生物体内的代谢
    5 稻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研究现状
        5.1 解毒酶介导的稻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
        5.2 乙酰胆碱酯酶介导的稻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
    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褐飞虱AChE点突变对毒死蜱敏感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主要试剂
        1.3 生物测定
        1.4 AChEs粗蛋白的提取
        1.5 NlAChE活性测定
        1.6 褐飞虱AChEs基因克隆
        1.7 褐飞虱AChEs的突变检测
        1.8 NlAChEs在Sf9细胞系的表达
        1.9 NlAChE重组体敏感性测定
        1.10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褐飞虱对毒死蜱抗性选择
        2.2 增效剂在毒死蜱对不同褐飞虱种群毒力中的作用
        2.3 不同褐飞虱种群AChE粗提取物的鉴定
        2.4 抗性和田间褐飞虱NlAChEs的突变检测
        2.5 重组NlAChEs的动力学分析
        2.6 重组NlAChEs对抑制剂和杀虫剂的敏感性
    3 讨论
第三章 羧酸酯酶和P450酶系在褐飞虱对毒死蜱抗性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主要试剂
        1.3 生物测定和增效试验
        1.4 褐飞虱羧酸酯酶和P450s酶系基因序列的获取
        1.5 RNA提取
        1.6 实时荧光定量PCR cDNA合成
        1.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1.8 RNA干扰
        1.9 褐飞虱体内毒死蜱代谢物HPLC检测
        1.10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测定和增效实验
        2.2 增效剂对毒死蜱毒力的影响
        2.3 羧酸酯酶基因表达差异
        2.4 P450基因表达差异
        2.5 羧酸酯酶基因RNAi分析结果
        2.6 毒死蜱代谢物HPLC检测色谱条件
        2.7 毒死蜱代谢物HPLC检测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温度对褐飞虱抗毒死蜱品系适合度代价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试验药剂
        1.3 生物测定
        1.4 25℃下生命表构建
        1.5 不同温度下不同种群生命表构建
        1.6 温度敏感性检测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25℃下不同种群生命表参数
        2.2 不同温度下不同种群生命表参数
        2.3 热激和冷激的恢复能力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Ⅰ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授权
致谢

(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效及其在稻田的残留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不同剂型复配剂农药的研究进展
        1.1.1 我国现有农药剂型的现状
    1.2 我国农药混配现状及前景
        1.2.1 复配剂发展现状
        1.2.2 复配剂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2.3 发展混配农药的意见及建议
    1.3 吡蚜酮与杀虫双概述
        1.3.1 吡蚜酮的简介
        1.3.2 吡蚜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3.3 杀虫双的简介
        1.3.4 杀虫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4 水稻主要害虫的危害及化学防治
        1.4.1 水稻二化螟的危害
        1.4.2 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
        1.4.3 稻纵卷叶螟的田间危害
        1.4.4 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
        1.4.5 稻飞虱的田间危害
        1.4.6 稻飞虱的田间防治
    1.5 水稻田害虫主要天敌种类
        1.5.1 寄生性天敌
        1.5.2 捕食性天敌
        1.5.3 草间钻头蛛的分布和习性
        1.5.4 拟水狼蛛的分布和习性
        1.5.5 化学农药对田间蜘蛛的影响
    1.6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6.1 残留方法简介
        1.6.2 生物技术简介
        1.6.3 理化检测技术简述
    1.7 研究的内容、目的以及意义
        1.7.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7.2 试验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对水稻主要害虫的田间防效及天敌蜘蛛消长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药剂
        2.1.2 试验田处理与设计
        2.1.3 试验方法
        2.1.4 调查方法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2.2.2 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2.2.3 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2.2.4 对稻田蜘蛛消长的影响
    2.3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常量和残留分析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液相色谱条件
        3.1.3 测定步骤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常量分析
        3.2.2 残留分析
        3.2.2.1 方法的检测限
        3.2.2.2 方法的回收率
    3.3 小结
第四章 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在水稻环境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药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供试材料
        4.1.4 试验方法设计
        4.1.5 试验样品的提取
        4.1.6 样品净化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吡蚜酮和杀虫双在稻田中的残留动态
        4.2.2 吡蚜酮和杀虫双在稻谷中的最终残留
    4.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代谢抗性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二化螟概况
        1.1.1 二化螟发生现状及危害
        1.1.2 二化螟抗药性问题严重
    1.2 氯虫苯甲酰胺概况
        1.2.1 氯虫苯甲酰胺与其基本性能
        1.2.2 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及抗性发展状况
    1.3 昆虫对杀虫剂抗性分子机理
        1.3.1 昆虫的代谢抗性机制
        1.3.2 昆虫细胞色素P450酶
        1.3.3 昆虫酯酶
        1.3.4 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
        1.3.5 昆虫UDP-葡萄糖基转移酶
        1.3.6 昆虫ABC转运蛋白
    1.4 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研究现状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P450、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与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供试药剂
        1.3 仪器与设备
        1.4 毒力测定
        1.5 增效作用测定
        1.6 酶活力测定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系的抗性水平测定
        2.2 不同品系的增效作用测定
        2.3 不同品系的三种酶活力测定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二化螟不同P450基因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样品收集
        1.3 供试药剂
        1.4 仪器设备
        1.5 二化螟总RNA的提取
        1.6 二化螟第一链cDNA的合成
        1.7 二化螟P450基因序列的获得
        1.8 二化螟P450基因定量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1.9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条件
        1.10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化螟不同P450基因在抗、感品系中的表达量
        2.2 二化螟P450基因在幼虫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分布情况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二化螟不同酯酶基因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样品收集
        1.3 供试药剂与试剂
        1.4 仪器与设备
        1.5 二化螟总RNA的提取
        1.6 二化螟第一链cDNA的合成
        1.7 二化螟酯酶基因序列的获得
        1.8 二化螟酯酶基因定量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1.9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条件
        1.10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化螟不同酯酶基因在抗、感品系中的表达量
        2.2 二化螟酯酶基因在幼虫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分布情况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基因的鉴定及其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贡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样品收集
        1.3 供试药剂与试剂
        1.4 仪器与设备
        1.5 二化螟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1.6 二化螟UGT基因的搜索和鉴定
        1.7 二化螟UGT基因的命名与进化分析
        1.8 二化螟UGT基因定量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1.9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条件
        1.10 dsRNA合成及引物设计
        1.11 目的基因的RNA干扰
        1.12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化螟UGT基因的搜索、鉴定、命名和特性分析
        2.2 二化螟UDP-糖基转移酶基因的进化分析
        2.3 二化螟不同UGT基因在抗、感品系中的表达量
        2.4 二化螟UGT基因在幼虫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分布情况
        2.5 二化螟基因RNAi的时间效应
        2.6 二化螟基因RNAi干扰的死亡率统计
    4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其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样品收集
        1.3 供试药剂与试剂
        1.4 仪器与设备
        1.5 增效作用测定
        1.6 二化螟R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
        1.7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搜索和鉴定
        1.8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进化分析
        1.9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定量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1.10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条件
        1.11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的搜索、命名与鉴定
        2.2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的分类与进化分析
        2.3 增效作用测定
        2.4 二化螟不同ABC转运蛋白基因在抗、感性品系中的表达量
        2.5 二化螟ABC转运蛋白基因在幼虫不同组织内的表达分布情况
    3 讨论与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

(7)猕猴桃中农药残留的纳米金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1.1 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1.1.2 猕猴桃产业存在的问题
        1.1.3 猕猴桃质量安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1.4 猕猴桃农药残留安全现状
    1.2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药残留传统检测技术
        1.2.2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1.3 基于纳米金的比色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1.3.1 纳米金比色法的分类
        1.3.2 纳米金比色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1.4 智能手机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1.4.1 手机免疫分析
        1.4.2 手机横向流动层析
        1.4.3 手机集成电化学传感器
        1.4.4 手机表面等离子共振
        1.4.5 手机显微成像技术
        1.4.6 手机流式细胞术
        1.4.7 智能手机比色法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纳米金的杀螟丹比色检测方法
    2.1 前言
    2.2 材料
        2.2.1 仪器与耗材
        2.2.2 主要试剂与药品
    2.3 方法
        2.3.1 纳米金粒子的制备
        2.3.2 杀螟丹原药的检测
        2.3.3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纳米金比色法检测杀螟丹的原理
        2.4.2 纳米金比色法检测杀螟丹原理的验证
        2.4.3 杀螟丹存在下纳米金的聚集动力学
        2.4.4 硫酸氢钠优化后比色法的建立
        2.4.5 比色法的选择性
        2.4.6 实际样品的检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photoshop的沙蚕毒素类农药总量数字化比色检测方法
    3.1 前言
    3.2 材料
        3.2.1 仪器与耗材
        3.2.2 主要试剂与药品
    3.3 方法
        3.3.1 纳米金粒子的制备
        3.3.2 沙蚕毒素原药的检测
        3.3.3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纳米金比色法检测沙蚕毒素类农药总量的原理
        3.4.2 纳米金比色法检测沙蚕毒素原理的验证
        3.4.3 检测条件的优化
        3.4.4 沙蚕毒素类农药检测方法的建立
        3.4.5 实际样品的检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啶虫脒比色检测方法
    4.1 前言
    4.2 材料
        4.2.1 仪器与耗材
        4.2.2 主要试剂与药品
    4.3 方法
        4.3.1 纳米金粒子的制备
        4.3.2 啶虫脒原药的检测
        4.3.3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4.3.4 基于智能手机的比色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纳米金比色法快速检测啶虫脒
        4.4.2 基于智能手机的App应用和设备
        4.4.3 实际样品的检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毒死蜱比色检测方法
    5.1 前言
    5.2 材料
        5.2.1 仪器与耗材
        5.2.2 主要试剂与药品
    5.3 方法
        5.3.1 纳米金粒子的制备
        5.3.2 毒死蜱对乙酰硫代胆碱/乙酰胆碱酯酶/纳米金体系的作用
        5.3.3 毒死蜱的智能手机比色分析
        5.3.4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卤化乙酰硫代胆碱与纳米金的相互作用
        5.4.2 纳米金比色法检测毒死蜱的原理及其验证
        5.4.3 检测条件的优化
        5.4.4 智能手机比色检测方法的性能
        5.4.5 实际样品的检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污染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应用与农药残留
    1.2 农药残留的来源和危害
        1.2.1 农药残留的来源
        1.2.2 农药残留的危害
    1.3 农残的监管和控制
        1.3.1 合理使用农药
        1.3.2 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1.3.3 加强农药管理
        1.3.4 加强农药残留监测
    1.4 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研究进展
        1.4.1 样品前处理技术进展
        1.4.2 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5 农药阿维菌素简要介绍
        1.5.1 阿维菌素的理化性质
        1.5.2 阿维菌素的机理和毒性
        1.5.3 阿维菌素的防治对象
        1.5.4 阿维菌素的安全性评价
        1.5.5 阿维菌素分析检测方法
    1.6 农药杀虫单简要介绍
        1.6.1 杀虫单的理化性质
        1.6.2 杀虫单的机理和毒性研究
        1.6.3 杀虫单的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
        1.6.4 杀虫单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1.6.5 杀虫单分析检测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选题的意思和研究方向
第二章 阿维菌素在小白菜和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试剂和仪器
        2.1.1 试剂
        2.1.2 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制备
        2.2.2 标样制备
        2.2.3 样品提取
        2.2.4 样品净化
        2.2.5 仪器条件
    2.3 结果分析
        2.3.1 标准曲线
        2.3.2 农药残留量计算公式
        2.3.3 方法的灵敏度
        2.3.4 添加回收率、准确度、精确度
    2.4 分析方法讨论
        2.4.1 检测器的选择
        2.4.2 色谱柱的选择
        2.4.3 流动相配比的选择
        2.4.4 提取方式选择
        2.4.5 提取剂的选择
        2.4.6 萃取剂的选择
第三章 杀虫单在小白菜和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3.1 试剂和仪器
        3.1.1 试剂
        3.1.2 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制备
        3.2.2 标样制备
        3.2.3 样品提取和转化
        3.2.4 样品净化
        3.2.5 仪器条件
    3.3 结果分析
        3.3.1 标准曲线
        3.3.2 农药残留量计算公式
        3.3.3 方法的灵敏度
        3.3.4 添加回收率、准确度、精确度
    3.4 分析方法讨论
        3.4.1 萃取剂的选择
        3.4.2 衍生化反应不同pH 的筛选
        3.4.3 衍生化反应水浴锅的温度筛选
        3.4.4 衍生化反应水浴时间的筛选
        3.4.5 检测方法的选择
第四章 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在小白菜和土壤中残留消解规律研究
    4.1 田间试验
        4.1.1 实验时间
        4.1.2 试验地点
        4.1.3 试验农药
        4.1.4 试验剂量
        4.1.5 试验作物
        4.1.6 20%阿维菌素·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在小白菜上的消解动态试验
         4.1.7 20%阿维菌素·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在小白菜上的消解动态试验
        4.1.8 对照试验
        4.1.9 环境条件
    4.2 试验方法
    4.3 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在小白菜和土壤中残留消解规律
        4.3.1 阿维菌素残留消解规律
        4.3.1.1 阿维菌素在小白菜中的残留消解规律
        4.3.1.2 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
        4.3.2 杀虫单消解残留消解规律
        4.3.2.1 杀虫单在小白菜中的残留消解规律
        4.3.2.2 杀虫单在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
        4.3.3 安全性评价研究
第五章 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在小白菜和土壤中污染行为研究
    5.1 田间试验
        5.1.1 试验时间
        5.1.2 试验地点
        5.1.3 试验农药
        5.1.4 施药剂量
        5.1.5 试验作物
        5.1.6 最终残留田间试验
        5.1.7 对照试验
        5.1.8 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
    5.2 试验方法
    5.3 最终残留试验结果
        5.3.1 阿维菌素的残留污染行为
        5.3.2 杀虫单的残留污染行为
    5.4 20%阿维菌素·杀虫单可湿性粉剂在小白菜上的安全性使用评价
第六章 结 论
    1. 20%阿维菌素·杀虫单可湿性粉剂残留分析方法建立和优化
    2. 20%阿维菌素·杀虫单可湿性粉剂残留消解规律和安全使用评价技术研究
    3. 20%阿维菌素·杀虫单可湿性粉剂最终残留试验和安全性使用评价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毒死蜱稻田应用的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我国农药的使用概况及管理现状
        1.1 我国农药的使用概况
        1.2 我国农药的管理现状
    2 农药残留监控和治理研究进展
        2.1 农药残留标准化技术
        2.2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2.2.1 比色卡
        2.2.2 速测仪
        2.2.3 免疫分析法(IA)
        2.2.4 生物传感器(BS)
        2.3 农药残留色谱检测技术
        2.3.1 气相色谱法(GC)
        2.3.2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CGC)
        2.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2.3.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2.3.5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
        2.3.6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
    3 农药环境安全评价
        3.1 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
        3.2 农药环境安全评价方法
        3.2.1 急性毒性方法评价
        3.2.2 生物标志物与环境安全评价
        3.2.3 农药在生物体的残留及富集
    4 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毒死蜱及其混剂对褐飞虱和二化螟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1.2 室内供试昆虫
        1.3 室内饲养条件
        1.4 试验药剂的配制
        1.5 室内毒力测定
        1.6 田间药效
        1.7 数据分析
        1.7.1 室内毒力数据分析
        1.7.2 田间药效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药及其混剂对褐飞虱的室内毒力
        2.2 农药及其混剂对二化螟的室内毒力
        2.3 农药及混剂对褐飞虱的田间药效
        2.4 农药及混剂对二化螟的田间药效
    3 讨论
第三章 毒死蜱在水稻植株和田水中的消解动态及水稻最终残留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剂及仪器设备
        1.3 残留动态试验
        1.4 最终残留试验
        1.5 分析方法
        1.5.1 样品前处理
        1.5.2 标准溶液的配制
        1.5.3 气相色谱测定条件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曲线、灵敏度、准确性和精密度
        2.2 毒死蜱田间残留消解动态
        2.2.1 植株残留消解动态
        2.2.2 水样残留消解动态
        2.3 毒死蜱最终残留
    3 讨论
第四章 毒死蜱对鲫鱼和河蟹的毒性效应和机体富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急性毒性试验
        1.2.2 慢性暴露试验
        1.2.3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1.2.4 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1.2.5 鱼、蟹组织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毒死蜱对鲫鱼和河蟹的急性毒性
        2.1.1 对鲫鱼的急性毒性
        2.1.2 对河蟹的急性毒性
        2.2 慢性暴露对机体不同组织AChE 和CarE 活性抑制及其恢复
        2.2.1 对鲫鱼头部AChE 和CarE 活性抑制及其恢复
        2.2.2 对河蟹肌肉和鳃AChE 及CarE 活性抑制及其恢复
        2.3 鱼、蟹组织对毒死蜱的富集作用
        2.3.1 鲫鱼肌肉、鳃和肝脏对毒死蜱的富集作用
        2.3.2 河蟹肌肉和鳃对毒死蜱的富集作用
    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相关试剂的配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杀虫单在水稻和稻田土壤、水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方法
        1.2.1 样品及制备
        1.2.2 提取和净化
        1.2.3 气相色谱检测条件
        1.2.4 样品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虫单标准工作曲线
    2.2 方法的最低检出限
    2.3 添加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
3 结论

四、杀虫单和吡虫林的HPLC分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D]. 许春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噻虫胺、噻虫嗪、毒死蜱、杀虫单在土壤和甘蔗中的残留消解动态[J]. 彭思雅,叶昊,韦婕,陈韦尾,李雪生. 农药, 2020(11)
  • [3]光学传感体系对沙蚕毒素类农药残留检测的研究[D]. 张瑛. 北京工商大学, 2020(02)
  • [4]褐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机制研究[D]. 杨保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效及其在稻田的残留动态[D]. 吴亚坚.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6]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代谢抗性分子机制研究[D]. 赵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7]猕猴桃中农药残留的纳米金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刘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8]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污染行为研究[D]. 魏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9]毒死蜱稻田应用的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夏锦瑜. 扬州大学, 2010(02)
  • [10]杀虫单在水稻和稻田土壤、水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J]. 程欢,龚道新.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9(12)

标签:;  ;  ;  ;  ;  

杀虫剂和吡虫啉的 HPLC 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