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杜229断块边底水储层分析中的应用

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杜229断块边底水储层分析中的应用

一、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杜229断块边底水油藏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梦露[1](2019)在《KMK油藏热采井生产动态及产出水来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蒸汽吞吐是一种用于开发稠油油藏的成熟采油工艺,其主要机理是蒸汽对稠油的加热降粘作用,此外,还能起到改善油相渗透率、使岩石和原油受热膨胀、溶剂抽提的作用,且回采时注入储层的蒸汽具有一定驱动作用,能起到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效果。本文首先通过对KMK油藏蒸汽吞吐生产动态的分析,将KMK油藏的45口直井和126口水平井各周期的典型生产模式划分为:高含水低产油、低含水高产油、波动含水高产油和波动含水低产油四种模式,并总结出了几种主要的生产模式的变化规律。其次,对采用氮气泡沫凝胶调剖的井进行了生产效果评价,得出结论氮气泡沫凝胶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改善直井的蒸汽吞吐效果。然后,通过对数据分析方法的总结与对比,构建出一套蒸汽吞吐热采井产出水来源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KMK油藏产出水、地层水和注入水的离子浓度、总矿化度、p H值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判别主因子计算式,计算得出各井对应的判别主因子的值,进而计算出产出水中地层水和注入水的权重系数;同时,对各井回采水率的值进行正态分布处理,进一步划分出地层水中的边底水、层间水组成。最后,结合现场实际进行筛选并得到了不同生产模式的井位分布图和产出水来源的井位分布图。论文研究成果对于KMK稠油油藏亟需改善产液剖面、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也给其他同样处于蒸汽吞吐高轮次的稠油油藏提供一种新的增产方法,为蒸汽吞吐热采井的产出水来源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朱锦艳[2](2018)在《定边樊学油区井间示踪剂优选研究》文中提出樊学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属于低孔、低渗油藏,储层各向非均质性较强,长期注水开发对储层的冲刷作用导致注入水分配不均,注水效率下降,因此需对储层非均质性、井间连通性等进行分析,为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和增产措施的实施奠定基础。目前,油田井间示踪监测多采用化学示踪剂,但可用的化学示踪剂种类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油田多井组示踪监测;荧光示踪剂是一种新型微量物质示踪剂,具有易于检测、用量小、污染少的优点。因此本文选取化学示踪剂与荧光示踪剂开展井间示踪剂优选研究。根据油田示踪剂筛选原则,从化学示踪剂与荧光示踪剂筛选出性能良好的示踪剂开展室内评价优选。结合樊学油区水质分析结果,确定了示踪剂检测方法并对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种类的示踪剂在模拟地层条件下的配伍性、耐温性以及静态吸附性等进行了评价。化学示踪剂评价结果表明硫氰酸根与溴离子在地层中含量少,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耐温及吸附保留率均高于90%,适用于樊学区;而硝酸根与地层水配伍性差,在研究区不适用。荧光示踪剂评价结果表明三种荧光示踪剂在地层中含量很少,耐温性能优异,与地层水配伍,吸附保留率合格;但由于YG-1和YG-2发射波长接近不能同时使用,综合考虑二者性能,优选YG-1作为樊学油区荧光示踪剂,YG-3对延长组储层有伤害,只适用于延安组。在室内评价的基础上,选择YG-1荧光示踪剂开展示踪剂现场应用。利用示踪剂产出曲线分析了井间连通关系、注水分配情况,分析结果与油田生产数据相吻合,表明荧光物质示踪剂在油田现场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该区块多种示踪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焦健[3](2017)在《文119断块Es1、Es2段油藏剩余油评价》文中认为文119断块Es1、Es2段油藏为狭长形典型复杂断块油藏,含油区受主断层控制,在断层一线形成狭长的含油分布;断块为三角洲前缘河流相沉积,河道多呈“指状”分布,河道窄,与断层走向近似正交,使含油分布不连续,井间连通性差,是典型的岩性、构造复合控制的复杂断块油藏。断块于1999年1月正式投入开发,历史上共进行了五次开发调整,目前已经进入了开发末期。本文针对文119断块地质特征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工区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进而从开发特征研究入手,划分开发阶段,并详细分析了开发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经过大量研究与应用,本文进一步完善了累计产量曲线预测可采储量和动态分析的方法,并结合产量递减曲线法、水驱曲线法等油藏工程方法,对可采储量及采收率进行了预测并对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然后,利用产液剖面资料或地层系数KH值逐井进行产量劈分,通过单井累计产量曲线分析法,计算和预测了单井单层的剩余油可采储量,并结合含水率和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计算了单井单层剩余油潜力系数,最后,利用三维储层建模方法,展布了各小层的剩余油潜力系数分布,对油藏剩余油潜力的空间分布进行了三维展示。发现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和边水侵入,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原始狭长的含油分布,目前已经收缩为“牙刷状”形态的剩余油分布,且分布于主控断层的下降盘,以及其分支断层交接地区,分析认为是指状河道与主控断层近似正交造成的。参考国内外剩余油类型的划分方法,结合本地区剩余油特征,本文将文119断块Es1、Es2段油藏剩余油划分为5种类型:主断层遮挡致使注采井网不完善型剩余油、致密岩性切割分散块状剩余油、断层交叉切割型剩余油、井间平衡滞留型剩余油、井网未控制型剩余油。通过构造特征、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以及开发效果的综合评价,研究了形成剩余油的主控因素,并动静结合,预测了剩余油挖潜的有利地区。最后,在本文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研究了降低层间矛盾,协调产吸剖面,提高水驱动用程度的控水稳油技术措施,结合注采井网的适应性分析,研究了开发调整治理方案,提出了调整井位和挖潜措施,为油藏的进一步开发调整提供参考意见。

柴君良[4](2014)在《锦98块开发效果评价及注采井网调整研究》文中提出锦98断块区位于西部凹陷西斜坡的西南部,含油面积0.5kmm2,地质储量80×104t研究目的层为沙四段杜家台油层。该区属于西斜坡下台阶地区,东侧紧邻深陷带,油气源条件充足,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该块与1979年10月完钻探井锦2-12-05井,试采取得获得了良好油气流并投入开发,但受非均质性强,纵向矛盾突出以及老井压裂因素影响,裂缝方向油井水窜严重,高部位井注水难以见效,油井表现为低液低产。同时断块的的构造、储层、剩余油分布都不清楚,为进一步调整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落实区块的构造情况,开展锦98块油藏精细描述及注采井网调整研究。。应用地质、地震等技术,针对性地开展锦98块精细构造解释、沉积相研究;利用测井二次评价技术和生产测试资料对储层的开展研究工作,落实杜家台油层各砂体出油规律。通过开展综合地质研究,重新认识地质体,开展注采井网适应性评价,开展行列式注水试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同时为同类型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借鉴意义。成果应用于现场效果十分显着,按照方案转注4口水井,复注2口水井,形成三排注水井,4排采油井的行列式注采井网。实施后,裂缝两翼高含水井含水下降,油井受效方向增加,新增注水见效井7口,注水见效井占总井数的50.0%。区块日产油由30t/d上升到36t/d,含水由84.9%下降到76.4%,预计采收率可提高11.1个百分点。

程辰[5](2013)在《靖安油田张渠二区长2油藏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以沉积学、开发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油层物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在前人地质研究的成果上,以多类开发资料引证对比作为方法,对张渠二区长2油藏的油水运动规律、产能影响因素及水体能量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以油藏工程论证、数值模拟技术及现场指导三种方法相结合为主要手段,对开发中注采参数、压力系统、剩余油挖潜这三方面,确定相关合理参数并提出调整措施。得出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研究区历年来产能中部高,边部低。经研究发现,本区产能高低主要与隔夹层及底水发育、流动单元类属、油层改造措施相关。油井见效有三种类型,分别为:Ⅰ型产能大幅上升,Ⅱ型产能保持稳定,Ⅲ型产能下降快速水淹,总体油井以Ⅱ型见效为主,油井见效无明显优势方向。2、研究区见水类型有:层状型(39%)、条带型(28%)、水锥型(32%)、裂缝型(1%)。经研究发现,本区含水率上升的因素可分为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两类。结合见水特征及含水上升原因分析,得到影响研究区含水率的主要因素有:注入水、底水、非均质性、构造。进而将研究区划分为10部分,分别表征着各主要因素的影响范围。其中,注入水控制区在研究区均有分布,底水控制区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及中部,非均质性控制区分布在研究区边界及北部,构造控制区较少,分布于北部构造高点处。3、研究区地层压力历年来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特征,目前整体压力保持水平较高。少数压力异常高井的原因分别为:级差高、物性差、注水量过大。少数压力异常低井的原因分别为:周围油井采液强度过大、转注前能量不足。4、综合油藏工程论证、数值模拟计算、及现场实施,对开发中注采参数、压力系统、剩余油挖潜这三方面,确定相关合理参数并提出调整措施:(1)合理注采参数,实现油田高效开发:综合现场实施,油藏工程论证及数值模拟认为注水量50m3,注采比1.4,采油强度0.18-0.2t/md较为适宜。结合开发特征,最终将研究区划分为北部、中西部、中东部、南部四个注水单元,分别对其注采参数的下一步调整提出意见。(2)合理压力系统,保障油田稳产实现:综合油藏工程论证及现场实施,得到压力系统参数如下:流压保持在3MPa,压力保持水平为90-110%,注水井井口压力7-8MPa,油井合理工作制度分含水率阶段,含水率0~40%,压差为4MPa;含水率40%~70%,压差为5.5MPa;含水率70%以上,压差为6MPa。建议对北部少量低压油井以加强周边注水的方式补充能量,对异常压力的水井采用调剖措施降压及降低采液强度方法升压,另外需对26口油井调整工作制度。(3)实施针对性措施挖潜剩余油,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综合油藏工程论证、小层长213-2的目前剩余油分布以及数值模拟,认为目前由于张渠二区边部井网不完善,物性差,形成剩余油富集,所以建议张渠二区下一步可在东北部井网不完善区进行加密;对在长213-1层无射孔的20口井进行补孔:对中部地区针对水驱动用程度不均的井,实施油水井堵水调剖;对研究区的东北边部构造高点、非底水区,非均质性较强区块实施改变相渗压裂措施。

陈琦[6](2013)在《复杂小断块注水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老油田数量越来越多,油田投入开发以后,随着开发年数的上升,大部分油田面临二次开采,三次开采的问题,注水开发成为重中之重,开采时间越长,油藏面临着地层能量不断被消耗,地层压力下降的问题,地下原油大量脱气,粘度增加,油井产量大大减少,甚至会停喷停产,造成地下残留大量死油采不出来。为了弥补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地下亏空,保持或提高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并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必须对油田进行注水。但是,由于国内一些油田的特殊地质条件,复杂断块油气藏的研究在油藏开发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位置,所谓复杂小断块,就是该油藏的地质构造复杂,平面上的断层将油藏分割成了很多小块,这类油藏给开发井网的布置和注水井网的布置增添了很多困难。葡萄沟油田葡5葡10区块不仅仅属于复杂小断块油藏,而且还属于高饱和压力油藏。高饱和压力油藏的主要特点就是油气比非常高,原油体积系数比较大,以至于在压降过程中收缩非常厉害,还有地饱压差比较小。高饱和压力油藏在一次采油的开发过程中,存在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油层脱气严重,地层压力大幅下降,原油中气体逐步挥发,导致采出程度低。葡5葡10区块2003年底投入开发,油藏结构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小油藏,具有多套含油层系,且物性差异比较大,油水关系比较复杂,开发单元较多、较小。在开发阶段,油藏条件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油藏出现地层能量消耗过快,地层压力下降较明显,但是由于油藏结构较复杂,注水井位选取较困难,注水井网的布置也不理想,难以形成完善的注采网关系,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能有效解决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油藏开发的水平,进行注水开发的研究就非常重要了。鉴于目前葡萄沟油田的开发现状,从沉积微相、微型构造、断层封闭性、流动单元、储层非均质性和油藏数值模拟及注采关系等方面详细揭示了葡5葡10区块复杂断块油藏主力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在对油藏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全面认识后,通过分析开发历程,研究油井生产规律,分析水井生产规律,对油藏开发现状及适应性进行了评价,通过油藏工程方法进行吸水效果评价和注水井网适应性的分析在定量分析了剩余油的潜力及研究了剩余在平面和纵向的上的分布,根据剩余油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注入水利用率,改善非主力层的动用程度等技术措施,制定了多套注水井网的开发方案,并对开发方案进行了指标预测,最后选定了最优方案。

王革[7](2012)在《超稠油整体防窜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稠油在蒸汽吞吐开采阶段,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地层压力下降,汽窜现象变得严重,严重影响区块的开采效果,如何防止汽窜,确保油井有效开采,提高断块油藏的采收率,变成油田生产的重要课题。辽河油区杜229块超稠油开发逐步深入,油井蒸汽吞吐已经进入中高轮次生产阶段,高轮低效,汽窜严重等开发矛盾加重,单井蒸汽吞吐进一步提高采出程度难度大。论文从生产实际出发,分析汽窜的实质,利用目前技术现状,结合国内外防窜主要采取同注同采与化学封窜及关闭汽窜井等技术,开展调剖封窜,机械封窜,降速注汽防窜,一注多采,区域注汽,分层注汽,间歇注汽等多种手段,对杜229断块实施综合治理,并逐步由单井向多井组合整体蒸汽吞吐开发模式转化。根据油井分布、射孔层位对应情况及汽窜关系,将区划分为若干个井组开发单元,对井组单元实施整体有序集中注汽,全方位立体加热,利用井间汽窜通道,通过维持注汽压力均衡,抑制和避免井间汽窜,重新调整温度场、压力场和含油饱和度场,进一步提高区块采出程度,对提高区块的开发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见到的显着的经济效果,得出了治理汽窜的一些结论,为稠油油藏开采防治汽窜提供了经验。

蒋维红[8](2007)在《杜229块兴隆台油层超稠油油藏储层非均质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杜229块是辽河油田重点开发区块,目的层兴隆台油层属于典型的超稠油油藏,含油层系兴II-兴VI,其中兴II-兴V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兴VI为重力流沉积,油层埋深840m-1100m,油层厚度60-150米。自1998年投入开发以来,先后经历了快速上产、短期高产稳产、持续减产阶段,至今已经采出原油396×104t,采出程度达到19.2%,自2004年来依靠大修、调层等措施缓解减产压力且效果明显。当前生产矛盾突出,原有的蒸汽吞吐开发方式难以为继,需要转换开发方式。在本文中,运用油藏工程方法对杜229块进行了总体评价,分析了影响超稠油开发的各种因素,并对非均质进行了表征,认为油藏非均质是制约油藏开发效果的内因和主要因素,而沉积微相是油藏非均质的主控因素,开发工艺技术影响开发效果,在此基础上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剩余油分布规律从平面、层间、层内进行研究,认为平面上的热未连通井间、无井控制区为剩余油主要分布区域,受油藏地质和开发工艺两方面的影响,北部低效区和中南部受水侵影响的区域也是剩余油富集区,水下分流河道、心滩等主力沉积微相中剩余油总量最多,滩砂、分流间湾薄层砂等非主力沉积微相中剩余油总量较少;在垂向上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未射孔投产层段和大套层系开发时的未受效层位,总体上剩余油位于油层中下部,最后根据油藏地质和剩余油分布状况提出加密井网(包括直井和水平井)提高井控程度和层系调整以及开展分层注汽、层间调剖和多井整体吞吐以提高注汽开发效果等适合该区的挖潜措施。认为SAGD适合杜229块超稠油开发,可以在达到SAGD开发指标的区域全面转化为采用SAGD方式开发。根据在邻区的试验结果,预期杜229块超稠油采收率可以得到大幅提高。

支印民[9](2007)在《杜229块超稠油油藏整体评价及开发技术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杜229块是国内蒸汽吞吐开发超稠油最典型的区块,通过7年的开发,开采技术水平及配套技术日臻完善。本文从油藏地质分析入手,动、静态资料结合,系统的研究影响超稠油开发效果的各种主要油藏参数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油藏评价计算公式,建立杜229块油藏评价标准,并对该块进行了油层综合评价。分析生产特点,总结开发规律,从开发的角度对注汽参数、生产参数、举升工艺、经济界限等开发效果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目前生产形势和油层动用状况,评价整体开采效果,分析剩余潜力,为后期技术对策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对不同吞吐阶段的矛盾进行分析,结合高轮低效、出水、汽窜、出砂、套变等实际生产矛盾,提出相应可行的治理措施,根据目前的生产形势和影响开发效果的采出程度高、地层亏空加大、层间矛盾加剧等因素,研究改善高轮效果的技术对策,如间歇吞吐、一注多采、三元复合吞吐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吞吐后期的开发效果得到改善,可取得较好的效益。同时通过不断完善修井技术,试验水平井,低效注汽压力高区域使用亚临界锅炉注汽等技术对策的探索,也给杜229块的后期高效开发、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实现的基础。本文不仅是密切结合生产实践的一项研究成果,也是超稠油蒸汽吞吐技术的全面总结。

马红[10](2007)在《超稠油油藏高温水岩反应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高温水岩反应对超稠油的蒸汽吞吐开发影响很大,为了提高超稠油的开发效果,从油藏地质条件和开采方法及效果分析入手,对现场取得的岩心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对地层水、蒸汽冷凝水进行离子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蒸汽冷凝水与各种矿物(如石英、长石和粘土矿物)的高温反应研究,影响水岩反应的因素研究,分析了高温水岩反应的过程和规律,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表明,地层水中的Si离子浓度一般小于100mg/L,蒸汽冷凝水中的Si离子浓度一般大于100mg/L,随着温度的升高,蒸汽冷凝水中Si离子的浓度逐渐升高,而其它离子变化不大;随温度的升高,粘土矿物总量、钾长石增加,而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等减少,蒙脱石相对含量增加,伊利石、高岭石相对含量减少;随蒸汽冷凝液中添加NaCl浓度增加,其石英溶解趋势趋弱,钾长石含量减少,斜长石含量增加;反应后粘土绝对含量变化很小,粘土矿物中蒙脱石含量减小;随着蒸汽冷凝液PH值的增加,石英溶解加剧,粘土含量及蒙脱石相对含量均有所增加;添加蒸汽添加剂氯化铵后,石英含量反应前后基本没有变化,粘土矿物总量在反应后呈减小的趋势,蒙脱石相对含量也减小;现场中采用多离子检测技术,重点检测Si离子的含量,可弥补常规6离子法不足,用其识别吞吐井采出水水性是可行的。在现场实施后,有效地指导了出水井的早期识别,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杜229断块边底水油藏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杜229断块边底水油藏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KMK油藏热采井生产动态及产出水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出水来源判别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2 注氮气泡沫控水增油研究现状
        1.2.3 氮气泡沫凝胶的调堵机理研究
        1.2.4 小结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KMK油藏生产动态分析
    2.1 KMK油藏地质与油藏特征
    2.2 不同井型的生产特征分析
        2.2.1 典型直井生产特征
        2.2.2 典型水平井生产特征
    2.3 典型生产模式划分
        2.3.1 直井生产模式划分
        2.3.2 水平井生产模式划分
        2.3.3 典型生产模式分析
    2.4 调剖井生产效果评价
    2.5 小结
第3章 KMK热采井产出水来源分析方法研究
    3.1 水源分析方法及原理介绍
        3.1.1 不同分析方法对比
        3.1.2 SPSS软件因子分析方法原理及流程
    3.2 产出水来源的分析方法及流程
    3.3 产出水来源的分析方法建立
        3.3.1 产出水来源分析
        3.3.2 地层水来源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实际区块应用分析
    4.1 典型区块概况及参数
    4.2 不同生产模式的井位分布
    4.3 产出水来源的井位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KMK油藏热采井产出水判别数据
致谢

(2)定边樊学油区井间示踪剂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井间示踪技术
        1.2.1 井间示踪技术原理
        1.2.2 示踪剂流动机理
        1.2.3 示踪剂的分类
    1.3 国内外油田示踪技术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定边樊学油区基本情况
    2.1 区域概况
    2.2 储层特征
        2.2.1 岩石特征
        2.2.2 物性特征
        2.2.3 孔隙类型
        2.2.4 储层非均质性
    2.3 研究区注水开发现状
    2.4 研究区水质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化学示踪剂评价及优选
    3.1 化学示踪剂的初选
    3.2 化学示踪剂检测方法
        3.2.1 检测原理
        3.2.2 示踪剂标准工作曲线测定
        3.2.3 地层水对示踪剂检测的影响
    3.3 化学示踪剂适用性评价
        3.3.1 化学示踪剂评价方法
        3.3.2 化学示踪剂评价结果
    3.4 化学示踪剂优选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荧光示踪剂评价及优选
    4.1 荧光示踪剂的初选
    4.2 荧光示踪剂检测
        4.2.1 检测原理
        4.2.2 标准工作曲线的测定
        4.2.3 地层水对荧光示踪剂检测的影响
    4.3 荧光示踪剂适用性评价
        4.3.1 荧光示踪剂适用性评价方法
        4.3.2 荧光示踪剂评价结果
    4.4 荧光示踪剂优选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示踪剂现场应用
    5.1 应用井组基本情况
    5.2 示踪剂注入设计
        5.2.1 示踪剂背景浓度
        5.2.2 示踪剂用量计算
    5.3 应用结果分析
        5.3.1 示踪剂产出曲线
        5.3.2 注入水分配量的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3)文119断块Es1、Es2段油藏剩余油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的分布形式
        1.2.2 剩余油的成因类型
        1.2.3 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沉积特征
    2.3 储层特征
第3章 开发特征与效果评价
    3.1 文119断块开发历程
    3.2 文119断块开采特点及存在问题
    3.3 文119断块产量递减曲线分析
        3.3.1 产量递减类型判断和递减率计算
        3.3.2 产量递减曲线可采储量预测
    3.4 文119断块累计产量曲线分析
        3.4.1 累计产量曲线分析原理
        3.4.2 累计产量曲线分析和可采储量预测
    3.5 文119断块水驱特征曲线分析
第4章 剩余油分布与评价
    4.1 文119断块剩余油平面分布
        4.1.1 单井累计产量曲线特征
        4.1.2 单井剩余油可采储量分布特征
    4.2 文119断块剩余油纵向分布
        4.2.1 单井产量劈分
        4.2.2 分层剩余油分布
    4.3 文119断块剩余油潜力评价
        4.3.1 剩余油潜力分布特征
        4.3.2 剩余油潜力空间分布特征
        4.3.3 小层剩余油潜力分布特征
第5章 剩余油类型与主控因素
    5.1 剩余油类型
    5.2 剩余油主控因素
第6章 综合调整治理方案
    6.1 文119断块剩余油挖潜有利类型和井区评价
    6.2 文119断块剩余油挖潜措施
        6.2.1 剩余油挖潜措施
        6.2.2 综合调整治理方案
        6.2.3 方案实施注意事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锦98块开发效果评价及注采井网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概况
    1.1 油田地质特征
    1.2 油田开发历程
    1.3 课题工作思路
        1.3.1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3.2 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
第二章 油藏精细描述研究
    2.1 地层层序及层组划分
        2.1.1 地层、岩石组合特征
        2.1.2 地层对比划分
    2.2 构造特征研究
        2.2.1 区块构造特征
        2.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测井二次解释
        2.3.1 含油性标准
        2.3.2 岩性标准
        2.3.3 物性标准
        2.3.4 电性标准
    2.4 沉积环境描述
    2.5 储层特征
    2.6 储层敏感性分析
    2.7 储层渗流特征
        2.7.1 岩石润湿性
        2.7.2 水驱物模研究
    2.8 油水分布特征
        2.8.1 油层分布特征
        2.8.2 油藏类型
    2.9 流体性质
第三章 油藏开发效果评价
    3.1 水驱采收率分析
        3.1.1 纳札洛夫水驱曲线
        3.1.2 马克西莫夫-童宪章水驱特征曲线
        3.1.3 西帕切夫水驱曲线
        3.1.4 俞启泰水驱曲线
        3.1.5 衰减曲线法
        3.1.6 童氏曲线法
        3.1.7 无因次注入采出曲线
        3.1.8 水驱特征曲线交汇法
        3.1.9 水驱采收率的确定
    3.2 综合含水和含水上升率评价
        3.2.1 综合含水率评价
        3.2.2 含水上升率评价
    3.3 耗水量大小分析
        3.3.1 与同类型油田对比
        3.3.2 与理论曲线对比
    3.4 注水利用率分析
        3.4.1 采出程度与存水率关系分析
        3.4.2 存水率和含水关系分析
        3.4.3 相同注入倍数下采出程度分析
        3.4.4 阶段水驱指数分析
        3.4.5 相同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下存水率评价
    3.5 注入水波及体积大小分析
        3.5.1 矿场统计方法
        3.5.2 实验室资料统计法
第四章 油臧开发层系、井网、开发方式等综合评价
    4.1 开发层系适应性分析
        4.1.1 层系划分与组合的原则
        4.1.2 单井厚度较小,油井产能较低,一套层系开发比较经济
    4.2 井网适应性评价
        4.2.1 确定的原则
        4.2.2 油层连通程度评价
        4.2.3 水驱控制程度评价
        4.2.4 储量动用程度评价
        4.2.5 目前油水井数比较合理
    4.3 开发方式评价
        4.3.1 注水开发必要性评价
        4.3.2 注水开发可行性评价
        4.3.3 目前注水取得很好的开发效果
    4.4 注采压力系统评价
        4.4.1 注采压力系统评价标准
        4.4.2 流入生产特征曲线(IPR曲线)编制
        4.4.3 油层破裂压力
        4.4.4 工艺界限
        4.4.5 注采压力系统评价
第五章 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5.1 目前平均含油饱和度的确定
        5.1.1 物质平衡法
        5.1.2 水驱特征曲线法
        5.1.3 相渗曲线法
    5.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水淹特征分析
        5.2.1 动态分析法
        5.2.2 常规测井水淹层解释
        5.2.3 C/O测试资料统计
        5.2.4 吸水剖面资料
        5.2.5 水淹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特征
        5.2.6 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
第六章 注采井网调整研究
    6.1 行列式切割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
        6.1.1 面积注水出现的开发问题
        6.1.2 断块实施行列式注水可行性研究
        6.1.3 行列式注水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6.2 行列式注水开发实施效果
        6.2.1 裂缝两翼高含水井含水下降
        6.2.2 高部位油井由双向注水受效变成三向注水受效
        6.2.3 区块降水增油效果明显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5)靖安油田张渠二区长2油藏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1.2 油藏描述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工作量及成果
第二章 油藏特征简介
    2.1 构造特征
    2.2 沉积特征
    2.3 储层特征
    2.4 油藏特征
第三章 开发动态特征及油水运动规律
    3.1 开发效果评价
    3.2 水体发育特征
    3.3 产能特征
    3.4 地层压力特征
    3.5 油水运动规律
    3.6 剩余油分布特征
第四章 开发技术政策
    4.1 注采参数
    4.2 压力系统
    4.3 剩余油挖潜
    4.4 建议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复杂小断块注水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第2章 油藏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构造特征
    2.3 储层特征
    2.4 小层划分对比
    2.5 沉积微相特征
    2.6 油水分布特征
    2.7 流体性质
    2.8 温度、压力系统
    2.9 储量计算
第3章 油藏开发现状分析及适应性评价
    3.1 开发历程
    3.2 油井生产规律分析
    3.3 水井生产规律分析
    3.4 地层能量保持状况分析
    3.5 储量动用状况分析
第4章 复杂断块油藏注水效果评价及研究
    4.1 注水开发技术对策
    4.2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4.3 注水效果评价
    4.4 吸水面评价
    4.5 合理注采比研究
    4.6 注采对应关系
    4.7 井网及层系适应性评价
    4.8 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界限研究
    4.9 油田采收率评价
第5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5.1 剩余油影响因素
    5.2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5.3 剩余油分布类型
第6章 油藏挖潜及综合治理建议
    6.1 调整井建议
    6.2 局部注采井网完善建议
    6.3 侧钻挖潜剩余油建议
    6.4 油水井措施建议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7)超稠油整体防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稠油开采技术
    1.1 稠油的定义和标准
    1.2 稠油的一般性质
    1.3 稠油的基本特点
    1.4 影响稠油粘度的因素
    1.5 稠油的开采方法
        1.5.1 蒸汽吞吐采油技术
        1.5.2 蒸汽驱采油技术
        1.5.3 火烧油层采油技术
        1.5.4 热水驱采油技术
        1.5.5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
第二章 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2.1 杜229块地质概况
        2.1.1 构造特点
        2.1.2 储层特征与油层分布
        2.1.3 原油流体性质
    2.2 开发现状
        2.2.1 周期生产规律
        2.2.2 开发方式
        2.2.3 开发层系
        2.2.4 井网、井距
第三章 汽窜的机理分析
    3.1 汽窜的形成
        3.1.1 汽窜的构成形式
        3.1.2 判断油井发生汽窜的方式
    3.2 汽窜的危害
    3.3 汽窜的因素
        3.3.1 油藏因素
        3.3.2 开发因素
    3.4 杜229块汽窜特征
第四章 防窜技术研究
    4.1 优化运行方式
        4.1.1 区域整体蒸汽吞吐
        4.1.2 优化注汽参数
    4.2 优化配套工艺措施
        4.2.1 分注或选注
        4.2.2 高温调剖技术
        4.2.3 复合吞吐
        4.2.4 投球选注技术
    4.3 综合应用开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8)杜229块兴隆台油层超稠油油藏储层非均质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超稠油油藏剩余油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研究方法
        1.2.2 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及成果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主要成果
第2章 工区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构造位置及油区概况
    2.2 区域构造背景
    2.3 工区钻遇地层层序
    2.4 开发历程
    2.5 开发阶段的划分
    2.6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3章 超稠油油藏开发评价
    3.1 超稠油油藏开发特点及生产规律
        3.1.1 超稠油油藏开发特点
        3.1.2 超稠油油藏生产规律
    3.2 兴隆台油层开发状况评价
        3.2.1 不同开发单元效果差别大
        3.2.2 不同的开发层系开发效果差别显着
第4章 影响超稠油油藏开发效果的因素分析
    4.1 油层微型构造研究
        4.1.1 微型构造类型及特征
        4.1.2 微构造对生产开发的影响
    4.2 影响超稠油开发的油藏地质因素
        4.2.1 原油粘度
        4.2.2 有效油层厚度
        4.2.3 净毛比
        4.2.4 隔夹层分布
        4.2.5 地层压力
        4.2.6 水侵
    4.3 开发工艺对超稠油油藏开发的影响
        4.3.1 井网井距
        4.3.2 注采工艺参数的优化
        4.3.3 注采井况
        4.3.4 增产稳产措施
第5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5.1 工区沉积微相概述
        5.1.1 沉积微相的划分
        5.1.2 沉积微相的特征
    5.2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与表征
        5.2.1 流体非均质性
        5.2.2 平面非均质性
        5.2.3 层间非均质性
        5.2.4 层内非均质性
        5.2.5 微观非均质性
        5.2.6 动态非均质性
    5.3 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的关系
        5.3.1 沉积微相对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
        5.3.2 不同沉积微相砂体的非均质模式
        5.3.3 不同沉积微相生产特征
第6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6.1 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分析
        6.1.1 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6.1.2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6.1.3 非均质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6.1.4 开发工艺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6.2 剩余油分布研究
        6.2.1 平面剩余油研究
        6.2.2 油层纵向剩余油研究
    6.3 剩余油分布规律
        6.3.1 超稠油剩余油的平面分布规律
        6.3.2 超稠油剩余油的垂向分布规律
        6.3.3 与水驱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比较
    6.4 剩余油富集区分析
第7章 开发调整与挖潜措施优选
    7.1 增强储量平面控制程度
        7.1.1 加大储量的平面井控程度
        7.1.2 合理调整注采方式
        7.1.3 动用难采区
        7.1.4 水侵治理
    7.2 增加蒸汽纵向上有效动用井层
        7.2.1 转换开发层系
        7.2.2 调剖和分层注汽
    7.3 转化为SAGD 开发模式
    7.4 注入降粘剂动用个别的常停单井剩余油
    7.5 保持地层能量,同步加强完善油藏管理
    7.6 油藏开发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9)杜229块超稠油油藏整体评价及开发技术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超稠油开发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技术路线和技术难点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
第2章 开发概况及油藏地质特征
    2.1 开发概况
    2.2 主要地质特征
第3章 油藏地质对超稠油开发影响与评价
    3.1 油藏地质参数对超稠油开发效果的影响
    3.2 油藏评价系数的计算公式
    3.3 油藏分类评价
第4章 开采工艺对超稠油开发影响与评价
    4.1 开采技术及生产特点
    4.2 注采参数对吞吐效果的影响
    4.3 开发效果评价
    4.4 杜229 块潜力分析
第5章 吞吐暴露的矛盾及开发技术对策
    5.1 低周期阶段开发生产的主要矛盾及技术对策
    5.2 中周期阶段开发生产的主要矛盾及技术对策
    5.3 高周期阶段开发生产的主要矛盾及技术对策
第6章 吞吐后期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6.1 影响吞吐后期油井蒸汽吞吐效果原因分析
    6.2 改善高轮效果技术对策
    6.3 提高平面动用技术对策
    6.4 提高井间动用技术对策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10)超稠油油藏高温水岩反应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曙一区超稠油高温水岩反应研究
    2.1 储层岩性及流体特征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储层岩性分析
        2.4.2 地层水分析
        2.4.3 高温水岩反应前后离子分析
        2.4.4 高温下水岩反应前后粘土矿物的变化
        2.4.5 矿物—水反应在相图中的变化分析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高温水岩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3.1 蒸汽冷凝水中无机盐(氯化钠)浓度的影响
    3.2 蒸汽冷凝水PH值的影响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高温水岩反应研究在开发生产中的应用
    4.1 应用多离子法识别蒸汽吞吐产出水水性
        4.1.1 目前蒸汽吞吐产出水识别存在的问题
        4.1.2 本次室内实验与出水相关研究结果
        4.1.3 现场多离子检测分析水性变化规律
        4.1.4 制定判断水性标准
        4.1.5 6 离子法与多离子法综合应用
        4.1.6 实例分析
    4.2 在储层保护中的应用
        4.2.1 石英溶解对储层的影响
        4.2.2 蒙脱石生成对储层的影响
        4.2.3 防止粘土不稳定性引起的地层伤害措施
        4.2.4 缓解矿物溶解造成的地层伤害措施
        4.2.5 减轻凝析液与地层水不配伍引起地层的伤害措施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杜229断块边底水油藏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KMK油藏热采井生产动态及产出水来源分析[D]. 杨梦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2]定边樊学油区井间示踪剂优选研究[D]. 朱锦艳. 西安石油大学, 2018(09)
  • [3]文119断块Es1、Es2段油藏剩余油评价[D]. 焦健.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3)
  • [4]锦98块开发效果评价及注采井网调整研究[D]. 柴君良.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3)
  • [5]靖安油田张渠二区长2油藏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 程辰. 西北大学, 2013(S1)
  • [6]复杂小断块注水开发研究[D]. 陈琦. 长江大学, 2013(03)
  • [7]超稠油整体防窜技术研究[D]. 王革.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7)
  • [8]杜229块兴隆台油层超稠油油藏储层非均质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蒋维红.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3)
  • [9]杜229块超稠油油藏整体评价及开发技术对策研究[D]. 支印民.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3)
  • [10]超稠油油藏高温水岩反应研究及应用[D]. 马红. 中国石油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杜229断块边底水储层分析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