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阻滞在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作用

交感神经阻滞在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作用

一、交感神经阻滞在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南,杨晓秋[1](2021)在《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微创介入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好发于老年人,是难治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之一。本文就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相关概念、病理生理机制、临床分型、药物及微创介入治疗进展进行阐述。但因目前相关临床研究偏少,对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微创介入治疗仍缺乏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评估其长期疗效与安全性。本文就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相关概念、病理生理机制、临床分型及治疗,特别是微创介入治疗进行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郑贤程[2](2021)在《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从疼痛程度、焦虑抑郁状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观察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为针刺治疗PHN提供临床数据,并为未来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将32例PHN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毫针结合七星针进行治疗。1.取穴:太冲(双)、足三里(双)、中脘、关元、三阴交(双)、神门(双)、局部阿是穴。2.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太冲,直刺0.5~1寸;足三里,直刺1~2寸;中脘,直刺1~1.5寸;关元,排空膀胱后直刺1~1.5寸;三阴交,直刺1~1.5寸;神门,直刺0.3~0.5寸。以上诸穴毫针针刺得气后均施以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 min。起针后选择合适体位,充分暴露PHN区域,严格消毒局部阿是穴皮肤及七星针,持七星针用较轻的腕力叩刺至局部皮肤微微潮红。3.疗程:隔日治疗1次,1周治疗3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4.评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对患者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s,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分,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病例自身前后对照,评价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在改善PHN患者疼痛、情感障碍、睡眠障碍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研究过程中,共纳入32例,脱落3例,完成29例并纳入最终的统计分析。1.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75.86%,其中愈显率为13.79%;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3.10%,其中愈显率为68.97%。治疗4周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治疗2周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提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临床疗效更加显着。2.治疗2周与治疗4周的VAS评分、DLQI、HAMA总分、HAMD总分和PSQI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治疗4周与治疗2周的VAS评分、DLQI、HAMA总分、HAMD总分和PSQI比较也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4周的各项疗效指标均优于治疗2周的。结果提示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PHN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和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项疗效指标的改善更加显着。3.研究过程中共发生5例不良事件,包括与针刺相关的不良事件4例,均为局部血肿,未影响治疗,以及与针刺无关的不良事件1例,最终按脱落处理。结果提示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PHN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较好。结论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PHN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可以减轻疼痛,缓解PHN诱发的情感障碍和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临床疗效更加显着。本疗法治疗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并为进一步的深入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媛婧[3](2021)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的初步探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中医体质量表问卷调查,分析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以及与相关因素间的关系,从中医体质辨识角度为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方法:本课题为横断面调查,在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期间,对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门诊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量表问卷调查及患者基本信息采集,共收集到200份有效问卷,进而辨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中医体质。数据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统计处理。采用构成比描述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进行描述。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在身高、体重分布的差异。采用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在不同性别、年龄段分布的差异,比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在病程、吸烟、饮酒分布的差异,比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在运动情况、基础病史、不同诱因分布的差异,比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在责任神经、西医分型、前驱痛、疼痛频率分布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stic回归分析,分析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构成中偏颇体质最高(83.0%),构成比由大至小为瘀血质(21.5%),阳虚质(18.0%),阴虚质(12.5%),气郁质(11.0%),气虚质(10.5%),痰湿质(5.5%),特禀质(3.5%),湿热质(0.5%)。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为平和质占1 7.0%。各中医体质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病程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运动情况、基础病史、不同诱因、前驱痛、疼痛频率、西医分型、责任神经分布在中医体质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在性别分布上,男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主,女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体质类型以阳虚质为主。在年龄分布上,在20-59岁之间中医体质分布以阳虚质比例最高(23.1%)。60岁以上中医体质分布瘀血质最多(25.5%)。在病程分布上,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平和质和阳虚质比例最高(均为19.8%),病程3个月以上的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瘀血质为主(35.4%)。在吸烟、饮酒方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偏颇体质中气虚质、痰湿质吸烟人数最多,阴虚质饮酒人数最多。六种中医体质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年龄、病程与瘀血质呈正相关,说明年龄大、病程长是形成瘀血质的风险因素,年龄每增加1岁,发生瘀血质的风险增加1.042倍;病程每增加1个月,发生瘀血质的风险增加1.030倍。性别与阳虚质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女性发生阳虚质的风险是男性的3.056倍。结论: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以瘀血质、阳虚质、平和质、阴虚质为主,其分布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病程相关。2.经Logstic回归分析,年龄、病程与瘀血质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性别与阳虚质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王新星[4](2021)在《基于中西医因素用机器学习预测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后神经痛的概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疼痛科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疼痛迁延日久,难以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不少PHN患者因为疼痛而产生过自杀倾向。研究显示在带状疱疹早期进行额外的镇痛治疗诸如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脊髓电刺激镇痛术等可以降低PHN的发生率,中西医结合的疼痛治疗方式较单一模式的镇痛治疗有更好的疗效。但是额外的镇痛治疗也意味着额外的医疗风险和经济负担,并非每一名带状疱疹患者都需要进行额外的镇痛治疗来预防PHN的发生,年轻的带状疱疹患者很有可能在疱疹皮损愈合后不留下任何后遗症状,所以识别出哪些患者具有较高的PHN风险,对这些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额外镇痛治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临床决策。既往有不少研究揭示了与PHN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比如高龄、急性期疼痛强度等,但是这些研究仅仅是停留在定性研究的角度,对一个具有多重危险因素的患者无法给出比较明确的结论,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这种定性研究上升为定量研究,给出一个概率预测。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日益发达的今天,借助这些工具可以让我们的临床实践更加具体和精确,本研究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来分析PHN发生的相关因素,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预测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的概率。方法:首先进行病例回顾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的方式研究在该中心就诊的带状疱疹及PHN患者发生PHN的相关危险因素;其次将这些危险因素作为机器学习的特征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因为预测带状疱疹患者是否发生PHN是一个二分类问题,适合机器学习中的有监督学习方式,传统的有监督学习算法包括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本研究采用这三种算法分别建立预测模型,并比较这三种模型的预测效力,选出最佳的预测模型:然后将这个由既往病例数据建立的预测模型应用到新病例的预测中,检验其预测能力,同时在这些新病例中引入中医体质学分类的概念,检验其是否能作为一个与PHN发生相关的独立因素,并将其纳入机器学习模型中看其是否能提高模型的预测效力;最后将既往的数据和新病例数据进行融合,检验增加样本量是否会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前期共纳入706名患者病例数据,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与PHN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疱疹位置、NRS评分、CCI评分、抗病毒治疗以及免疫抑制状态。将这6个相关因素的数据纳入到机器学习中,三种算法的预测准确性分别为:逻辑回归0.77、随机森林0.83、人工神经网络0.81,其中随机森林算法还具有最高的查全率(0.76)和查准率(0.78)以及AUC值(0.88),可以认为是三种算法中表现最好的算法(P=0.01)。对新的204例带状疱疹和PHN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分析,发现PHN的发生与体质分类相关,瘀血质和气虚质患者更容易发生PHN,然后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其中111例初诊为带状疱疹的患者是否患PHN进行预测,预测准确率达到了 79.28%;在前6个影响因素之外加入中医体质学分类后,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的准确率提高到86.49%(P=0.04),其中这7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分别是NRS(0.23)、CCI评分(0.23)、中医体质(0.17)、疱疹位置(0.16)、年龄(0.11)、免疫抑制状态(0.05)、抗病毒治疗(0.05)。最后将新纳入的204例病例与前边706例病例进行融合,预测的准确性从0.83提高到0.86(P=0.07)。分析讨论:本研究首先通过回顾性分析挖掘出与PHN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然后将相关危险因素代入到机器学习模型中,用来预测带状疱疹患者是否发生PHN,预测的准确性达到八成左右。另外因为中医在PHN的治疗中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医的治疗需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目前暂无中医视角下的PHN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本研究纳入中医体质学分类的概念进行相关研究,发现不同的体质在PHN发生率方面存在差异,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将中医体质学分类也作为一个特征纳入机器学习模型后,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有了提高。本研究的创新点有以下几点:1.第一次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预测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的概率。2.引入中医体质学的概念作为一个相关的危险因素。中医体质学反映了人体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结合的体质状态,是一个整体性的分类标准,在中医临床上有较高的指导意义。3.在分析PHN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时,首次引入CCI评分这一概念,CCI评分可以作为评价合并症情况的一个指标,既往研究往往关注单个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等,无法从整体的合并症情况来分析,具有局限性。4.本研究认为越靠近头端的带状疱疹越容易出现PHN是因为头端脊髓神经元密度较高,单位面积下病毒可感染的神经元也就越多,产生的破坏性也更强,因此更容易产生PHN。这只是一个猜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1.纳入的样本量不够多,虽然本研究纳入910例样本符合样本量要求,但是研究性质决定了纳入样本多多益善,相比于动辄上万病例数的研究来说说服性不够强。2.纳入的相关因素不够全面。受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一些出现在文献研究中的相关因素并未被纳入本研究中,可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补充。3.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如果能纳入多中心的数据更能反应问题的全貌。

云梦真[5](2021)在《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与单独使用加巴喷丁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疗效差别及安全性、有效性,对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作用,为三叉神经HZ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12例三叉神经痛HZ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巴喷丁组(A组)和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组(B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抗病毒治疗。A组患者给予加巴喷丁治疗,从初始的低剂量逐渐增加,d1 300 mg口服,每晚1次,d2 300 mg口服,每日2次,d3300 mg口服,每日3次,之后维持治疗连续3个月。B组患者在A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用1%利多卡因1ml+地塞米松2.5mg+甲钴胺0.25mg共2ml止痛液注射于患侧行三叉神经分支痛点阻滞,每隔3天治疗一次,共治疗3次。在患者治疗期间,如果VAS≥4,则使用治疗性镇痛药物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观察治疗前后疱疹变化特征、疼痛持续时间,记录各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欧洲直观式健康量表(EQ-visual analogue score,EQ-VAS)变化,记录PHN(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发生率、和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VAS评分: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B组低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组的止疱时间、50%面积的结痂时间,以及溃疡的愈合时间比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睡眠质量评价:B组治疗后第30d、60d、90d的睡眠质量高于A组,两组治疗后均好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评价:B组在治疗后第30d、60d、90d评分高于A组,两组治疗后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叉神经PHN发生率:B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疼痛持续时间比较:B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A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三叉神经HZ的要比单独使用加巴喷丁治疗HZ效果更加显着,并且可以加速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的愈合过程,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缩短疼痛时间,降低三叉神经PHN的发生率,为联合治疗三叉神经HZ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姜睿[6](2020)在《皮内阻滞联合臭氧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国内临床采用局部皮内阻滞,即在疼痛部位皮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甲钴胺、利多卡因等药物,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此外,大量国内外研究显示臭氧经皮注射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也有较好的作用。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皮内阻滞疗法)基础之上联合臭氧皮内注射进行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观察常规治疗方法与联合治疗方法间疗效有无差异,探究开展联合治疗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收集2019年入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严格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选择受试对象,共有70人纳入本项研究。将70名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纯皮内阻滞治疗和皮内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其中,单纯皮内阻滞治疗组,根据疼痛范围取疼痛区域每间隔2cm-2.5cm取注射点15-25点,每点给予皮内注射甲钴胺(1mg)、复方倍他米松(1ml)、0.5%利多卡因(17ml)的混合液1ml。皮内阻滞联合臭氧治疗组在单纯皮内阻滞治疗基础上每点联合皮内注射35ug/ml臭氧1ml。在入院第1、4、7日进行治疗,3次为1疗程,观察记录患者进行1疗程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后当天、治疗结束后1月以及治疗结束后3月时的疼痛以及情绪评分,比较评估数值间是否存在差别。采集病患治疗前、治疗后1天、治疗后1月以及治疗后3个月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P物质、IL-6、IL-10、IL-17以及TNF-α含量。研究结果(1)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共70人,其中皮内阻滞联合臭氧组病例35人(男性15人),单纯皮内阻滞组病例35人(男性15人)。每组患者治疗的期间均未见明显的副反应。单纯皮内阻滞治疗组病例平均年龄为69.51±6.38岁,皮内阻滞联合臭氧治疗组病例平均年龄70.77±5.93岁,两组病例年龄无统计学差异。单纯皮内阻滞治疗组病例平均住院天数8.86±2.77天,皮内阻滞联合臭氧治疗组病例平均住院天数9.17±2.01天,两组病例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单纯皮内阻滞组含糖尿病患者9人,皮内阻滞联合臭氧治疗组含糖尿病患者8人,两组糖尿病患者分布无差别。(2)治疗后当天皮内阻滞联合臭氧治疗组疼痛评分显着低于单纯皮内阻滞组(1.80±0.99 VS 2.34±0.94,P<0.05);治疗3个月后皮内阻滞联合臭氧治疗组疼痛评分显着低于单纯皮内阻滞组(0.83±0.66 VS 1.43±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当天及治疗1个月后皮内阻滞联合臭氧治疗组情绪评分均低于单纯皮内阻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皮内阻滞联合臭氧治疗组情绪评分显着低于单纯皮内阻滞组(1.69±1.23 VS 2.49±1.12,P<0.05)。(3)按照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分层分析后发现,治疗后3个月皮内阻滞联合臭氧治疗组非糖尿病患者疼痛评分显着低于采用该疗法的糖尿病患者。治疗3个月后皮内阻滞联合臭氧治疗组非糖尿病患者情绪评分显着低于采用该疗法的糖尿病患者,且单纯皮内阻滞组非糖尿病患者情绪评分显着低于采用该疗法的糖尿病患者。(4)两组患者的血清IL-6和IL-10含量在不同检测时间点无差异;治疗结束后1天、1个月以及3个月时,皮内阻滞联合臭氧治疗组血清P物质和TNF-α含量均显着低于单纯皮内阻滞组;治疗结束后1个月以及3个月时,皮内阻滞联合臭氧治疗组血清IL-17含量显着高于单纯皮内阻滞组。研究结论(1)皮内阻滞治疗可减轻PHN患者的疼痛和不良情绪;(2)皮内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对于PHN疗效更佳;(3)血清P物质、IL-17以及TNF-α或许可用于预测PHN患者疾病的转归;

吕松谕[7](2020)在《腹针结合局部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旨在对比腹针结合局部艾灸疗法与口服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腹针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丰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手段。方法:本研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腹针结合局部艾灸的方法,每日1次,连续5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予连续口服卡马西平片15天,一次一片,一天两次。最高剂量每日不超过1.2g。用药期间可根据患者疼痛评分的变化、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忌食辛辣及发物。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治疗后疼痛减轻30%所需时间。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VAS评分、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效果:(1)VAS评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结束后,两组VAS评分均较前减低,治疗前后两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说明腹针结合局部艾灸、卡马西平均能减轻患者疼痛,但腹针结合局部艾灸止痛效果更好;(2)在疼痛减轻30%所需天数上,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时间更短,经统计学检验,P<0.01,表明腹针结合艾灸疗法的起效时间更快;(3)PSQI评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PSQ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结束后,两组PSQI评分均较前减低,治疗前后两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说明腹针结合局部艾灸、卡马西平均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但腹针结合局部艾灸效果更好;(4)治疗组30例患者中,痊愈16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显愈率76.67%,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显愈率46.7%,有效率83.4%。经统计学检验,P<0.01,说明腹针结合局部艾灸临床疗效更优。结论:1.腹针结合局部艾灸疗法能有效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并能改善睡眠质量,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卡马西平。2.腹针结合艾灸疗法疼痛减轻30%所需时间较卡马西平短,说明腹针结合艾灸疗法起效时间更快。3.治疗过程中腹针结合局部艾灸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腹针结合艾灸疗法安全、有效,能避免口服药物可能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嗜睡、疲劳等副作用。

刘国平[8](2020)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围刺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探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更优的临床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符合条件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予口服加巴喷丁基础治疗。A组(针灸围刺):于相应疱疹区域行针灸围刺,每日1次,连续治疗6次,休息1次,3周为1个疗程;B组(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1周2次,左右互换,3周为一个疗程;C组:针灸围刺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进行SF-MPQ、HAMA、HAMD、PSQI量表评分,观察患者疼痛、焦虑和抑郁状态、睡眠情况,最后对各组治疗后总体疗效进行分析。全部数据均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治疗前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SF-MPQ、HAMA、HAMD、PSQI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总有效率: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为96.7%,A组总有效率为83.3%,B组总有效率为73.3%,三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治疗有效率优于A组、B组(P<0.01)。3.SF-MPQ评分:三组在PRI、PPI、VAS方面具有差异性,治疗前后三组PRI、PPI、VAS评分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组优于A组、B组(P<0.05)。4.HAMD、HAMA、PSQI评分:治疗前后三组HAMD、HAMA、PSQI评分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组优于A组、B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围刺组对于缓解或消除头面部PHN患者的疼痛,改善头面部PHN患者睡眠障碍、抑郁和焦虑状态的疗效优于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和单纯针灸围刺组。

陈婷婷[9](2020)在《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比较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口服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并检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的水平变化,明确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的优势所在及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为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期间,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病房及门诊招募符合研究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60例。按照纳入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1:1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A组(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组)和治疗B组(药物组),每组各30例。治疗A组选取病变神经支配分布区域即病变同侧相应神经节段及上下各1节段的夹脊穴进行针刺,得气后根据首尾截断法连接电针,参数为直流电、频率2Hz、连续波、电流强度3mA,留针30min,取针后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在疼痛部位点刺5-10次,深度1-3mm,并在点刺部位拔罐3min。电针每日1次,刺络拔罐隔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B组患者给予每日口服普瑞巴林胶囊镇痛及甲钴胺胶囊营养神经治疗,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评分(PSQI)及外周血IL-6、TNF-α水平变化。结果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结束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A组30例患者中,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治疗B组30例患者中,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PHN均有明显疗效,但治疗A组综合疗效优于治疗B组(P<0.05)。2、两组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对PHN均有镇痛效果,但治疗后治疗A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B组(P<0.05),表明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止痛效果优于口服药物治疗。3、两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比较:治疗A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为(5.967±1.2726)天,治疗B组为(9.333±2.2335)天,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上存在显着差别(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治疗A组明显短于治疗B组,表明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相较于口服药物能更早的发挥镇痛作用。4、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显示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PHN患者睡眠质量,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A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治疗B组(P<0.05),表明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口服药物治疗。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变化:两组治疗前血清IL-6、TNF-α浓度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血清IL-6、TNF-α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A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含量下降较治疗B组明显(P<0.05)。结论1、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及口服药物治疗PHN均取得了显着的临床疗效,但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治疗PHN。2、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疗效颇佳,能明显缓解PHN患者疼痛,迅速发挥镇痛效应,改善患者睡眠质量。3、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能降低PHN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含量,调节机体免疫细胞因子释放,减少炎症反应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促进受损神经恢复。

邢秀芳[10](2020)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策略和发生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由潜伏在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再次激活引起,临床上常表现为单侧分布的簇状丘疹水疱并伴有相应皮区的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HZ最常见的并发症,它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在50岁以上的患者中发生率约为20%。PHN常表现为持续的自发性疼痛、阵发性射击样或电击样疼痛以及异常性疼痛。持续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中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并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但是PHN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其一旦发生治疗较为困难。因此,目前亟需寻求可有效预防PHN发生的治疗措施并探索PHN可能的发生机制。其一,本文就HZ急性期不同的额外镇痛措施和额外镇痛措施不同的开始使用时间对PHN发生率的影响展开临床研究以探索可预防PHN发生的急性期疼痛管理策略。其二,临床上发现HZ发生后只有小部分患者发展为慢性疼痛,然而根据当前已知的PHN预测因素只能部分解释个体间发生PHN的差异性的原因。近期的遗传学研究发现个体在疼痛的敏感性、对药物的反应性以及发生慢性疼痛的易感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疼痛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解释其中的某些变异,因此本文就遗传变异对PHN发生易感性的影响进行关联研究以提高对PHN高风险患者的预测能力并为了解PHN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其三,疼痛的变异性与疼痛调节有关的脑区活动存在密切相关性,因此通过功能神经影像技术对PHN患者进行影像遗传学分析可在神经系统水平上进一步探索遗传变异引起PHN易感性改变的生物学机制。由此本文进行了以下四个部分的研究。第一章带状疱疹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目的:研究在HZ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是否可以降低PHN的发生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中关于HZ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包括系统辅助镇痛药(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及阿米替林等)和介入治疗(神经阻滞、硬膜外镇痛及经皮电刺激等)对PHN预防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12月。两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使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对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抗病毒联合口服镇痛药)3个月后PHN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1757例患者(治疗组888例,对照组867例)。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可显着降低3个月后PHN的发生风险(RR:0.53,95%CI:0.34-0.81,P=0.004,I2=71%),进行敏感性分析后结果未发生明显改变(RR=0.65,95%CI:0.47-0.90,I2=30%)。对治疗措施进行亚组分析后显示:早期使用系统辅助镇痛药物治疗对3个月后PHN的发生风险无显着影响(RR:0.76,95%CI:0.46-1.26,P=0.290,I2=0);早期使用介入治疗可以显着降低3个月后PHN的发生风险(RR:0.45,95%CI:0.26-0.80,P<0.001,I2=80%),进行敏感性分析后结果亦无显着变化(RR=0.53,95%CI:0.31-0.91,I2=35%)。结论:研究表明在HZ早期使用额外介入措施治疗疼痛可以显着降低PHN的发生风险,而使用额外系统辅助镇痛药物治疗对PHN的发生风险无显着影响。因此,对于没有介入治疗禁忌症的患者,早期使用额外介入措施治疗HZ急性期疼痛可能是首选,但证据尚不充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来证实这些结果。第二章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的影响目的:探索对于HZ急性期伴有中重度疼痛的中老年患者,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是否会影响PHN的发生风险。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5月13日至2018年8月8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疼痛门诊就诊的HZ患者的急性期疼痛治疗情况并根据患者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判断其是否发生了PHN。使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索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对PHN发生风险的影响。额外镇痛措施定义为至少使用了阿片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或神经阻滞这三类治疗方式中的一种治疗措施。另外,根据患者额外镇痛措施的开始使用时间,将其分为早期治疗组(开始使用时间≤疱疹出现后14天)和晚期治疗组(开始使用时间>疱疹出现后14天)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134名年龄≥50岁、急性期伴有中重度疼痛(疼痛数字分级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分)的HZ患者,其中74名患者未发生PHN,60名患者发生了PHN。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14天(OR:4.11,95%CI:1.69-9.92,P=0.002)及急性期严重的皮损(OR:2.93,95%CI:1.22-7.01,P=0.016)是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患者额外镇痛措施的开始使用时间,将其分为早期治疗组(n=62)和晚期治疗组(n=72),在6个月的随访期内两组患者疼痛均有所缓解,但早期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更为迅速,疼痛持续时间更短。结论:疱疹出现至开始使用额外镇痛措施之间的时间间隔显着影响HZ患者的预后,间隔时间短的患者疼痛缓解的可能性更大、发生PHN的风险更低。因此,对于存在中重度急性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中老年患者,应考虑在疱疹出现后的14天内尽早使用额外镇痛措施控制疼痛以降低PHN的发生风险。第三章疼痛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疼痛相关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对PHN易感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70名PHN患者作为病例组和111名未发生PHN的HZ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每位受试者的唾液用于提取基因组DNA,使用KASP TM基因分型测定法对12个疼痛相关基因(IL1B,SCN9A,KCNK9,TRPV1,P2X7R,HTR1A,HTR2A,ADRB1,ADRB2,BDNF,COMT和OPRM1)中的24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候选基因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并使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索基因多态性对PHN发生风险的影响。使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和决定系数(R2)评估将遗传变异加入由HZ相关临床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中对PHN预测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12个候选基因中仅P2X7R与PHN发生风险相关。P2X7R rs7958311 AG基因型携带者在超显性模型中比GG/AA基因分型携带者发生PHN的风险更低(OR=0.40,95%CI:0.21-0.77,P=0.005)。将患者P2X7R rs7958311多态性加入到由HZ相关临床特征构建的模型后回归模型的AUC为0.698(95%CI:0.620-0.776),回归模型对结局变异的解释度(R2)增加了5%,达到15%。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嘌呤能受体P2X7R rs7958311可能与PHN的易感性相关,将遗传变异与疱疹相关的临床特征相结合可提高对PHN高危患者的预测能力。此初步发现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第四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静息态自发性脑活动与P2X7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PHN患者局部自发性脑区活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了31名受试者(PHN患者13例,健康对照1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评估大脑自发性活动,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探讨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PHN患者脑活动(ALFF)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PHN患者在右侧颞叶、右侧小脑后叶、双侧顶叶及右侧额叶的ALFF值存在异常;P2X7R rs7958311的AG基因型携带者和AA/GG基因型携带者在右侧顶叶、右侧枕叶及小脑后叶、右侧额叶和右侧颞叶的ALFF值存在显着差异;PHN与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脑活动的影响在右侧颞叶、右侧小脑后叶及右侧额叶存在交互作用:在右侧小脑后叶PHN患者中AG基因型携带者较AA/GG基因型携带者ALFF增加,而健康受试者中AG基因型携带者较AA/GG基因型携带者ALFF降低;在右侧颞叶及右侧额叶PHN患者中AG基因型携带者较AA/GG基因型携带者ALFF增加,而基因多态性在该脑区对健康受试者无显着影响。结论: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PHN易感性差异的影响可能与其对PHN患者右侧颞叶、右侧小脑后叶及右侧额叶自发性脑活动的特异性改变相关。

二、交感神经阻滞在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感神经阻滞在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微创介入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病理生理机制
二、临床分型
三、药物治疗
四、微创介入治疗
    1. 神经阻滞治疗(nerve block,NB)
    2. 神经调控

(2)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状疤疹后神经痛的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名沿革
        2 病因病机
        3 辨证分型
        4 中医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西医研究进展
        1 疾病定义
        2 流行病学
        3 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
        5 临床分型
        6 临床诊断
        7 西医治疗
        8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案
    3 疗效指标
    4 质量控制
    5 数据统计与分析
    6 技术路线
    7 研究结果
    8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1 人口学资料表
    附录2 视觉模拟量表(VAS)
    附录3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QI)
    附录4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附录5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附录6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的初步探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信息
    2 PHN患者的中医体质情况
讨论
    1 PHN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分析
    2 禀赋遗传论探讨PHN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结语
    结论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患者信息调查表
    附录二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60条目版(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中西医因素用机器学习预测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后神经痛的概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一 中西医对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认识
    1. 中医对带状疱的认识
    2. 中医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认识
    3.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及PHN的认识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机器学习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1. 机器学习概述
    2. 机器学习在医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 研究背景
    2. 一般资料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研究二 建立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的概率
    1. 研究背景
    2. 资料和方法
    3. 研究结果
    4. 分析讨论
    5. 小结
研究三 中医体质学作为相关危险因素对预测模型的影响
    1. 研究背景
    2. 一般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评分表
    附录2 中医体质分类评分表(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皮内阻滞联合臭氧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治疗药物
    3 细胞因子检测试剂
    4 评价量表
    5 分组方法
    6 治疗方案
    7 观察指标
    8 实验方法
    9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疗效比较
讨论
    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理
    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3、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机理
    4、臭氧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机制
    5、血清P物质
    6、TNF-α
    7、IL-17
    8、多因素分析
    9、总结
    10、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英汉缩略词表
致谢

(7)腹针结合局部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1.1 古代医家
        1.2 现代医家
        1.3 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2.1 发病机制
        2.2 流行病学
        2.3 相关危险因素
        2.4 临床表现
        2.5 西医治疗
    3 腹针的认识
        3.1 腹部的两个经络系统
        3.2 腹部的全息图(神龟图)
        3.3 腹针和经络的联系
        3.4 腹部八廓定位
        3.5 腹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前期基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观察
        2.4 疗效评定
        2.5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组内及相互比较
        3.3 疼痛减轻30%所需时间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组内及相互比较
        3.5 治疗效果评价
        3.6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选择腹针疗法的依据
        1.1 腹针的特色
        1.2 腹针疗法治疗PHN的选穴依据及机理探讨
        1.3 腹针针刺的深度
    2 选择艾灸的依据
    3 选择卡马西平片对比的依据
    4 研究结果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经历

(8)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围刺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及剔除标准
    6 脱落及剔除病例处理
    7 不良反应及处理
研究方法
    1 病例选择及随机分组
    2 治疗方案
        2.1 治疗所需药物及器械
        2.2 基础治疗
        2.3 A组:针灸围刺组
        2.4 B组: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组
        2.5 C组: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围刺
    3 质量控制
    4 观察指标
        4.1 临床症状评分表
        4.2 总体疗效评价标准
    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结果分析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2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3 三组治疗前各个观察指标变化
    4 三组治疗前后SF-MPQ各项评分指标变化
    5 三组治疗前后HAMA、HAMD、PSQI量表变化
    6 三组总体疗效比较
    7 不良反应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PHN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PHN的认识
        2.1 外周机制
        2.2 中枢机制
        2.3 炎性反应
        2.4 去传入、交感神经异常
        2.5 精神、免疫因素
    3 PHN的治疗概述
        3.1 中医治疗
        3.2 西医治疗
    4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理论探讨
        4.1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PHN理论基础
        4.2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PHN理论基础
        4.3 针灸围刺治疗PHN理论基础
        4.4 针刺镇痛机制探讨
    5 观察指标的选择
        5.1 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
        5.2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5.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6 结果分析
    7 安全性分析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统计学方法
3 治疗结果
    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比较
    3.4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变化
    3.6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中医学对PHN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PHN的认识
    3 本项目立论依据
    4 研究结果分析
    5 本课题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VAS表
    附录二 PSQI表
    附录三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四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策略和发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带状疱疹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
    1.1 前言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的影响
    2.1 前言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疼痛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3.1 前言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2X7R基因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静息态自发性脑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4.1 前言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交感神经阻滞在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微创介入治疗进展[J]. 李南,杨晓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1(06)
  • [2]毫针结合七星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郑贤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医体质的初步探查[D]. 张媛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基于中西医因素用机器学习预测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后神经痛的概率[D]. 王新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神经阻滞联合加巴喷丁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D]. 云梦真.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6]皮内阻滞联合臭氧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姜睿. 青岛大学, 2020(01)
  • [7]腹针结合局部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D]. 吕松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围刺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D]. 刘国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电针夹脊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陈婷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10]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策略和发生机制研究[D]. 邢秀芳. 浙江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交感神经阻滞在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