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科技思想初探

江泽民科技思想初探

一、江泽民科技思想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杰[1](2021)在《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产生,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有历史性机遇,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其理论渊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创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构建起关于科技创新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创新主体论、方向论、动力论、体制论和路径论。其中,科技创新主体论认为人才是进行科技创新的先决条件,必须大力推进人才建设并重点用好“三类人才”;方向论认为科技创新发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以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动力论认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形势所迫,应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制论认为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优化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做好“三个分工”和“一个加强”以及健全科技基础研究体制;路径论认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南针,具有重要意义,并随着实践发展而日臻完善。在理论意义方面,深化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理论研究,增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底蕴以及促进中国科技创新理论发展。在实践意义方面,有利于中国发展科技创新事业、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以及中国屹立于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莫艺祯[2](2020)在《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内容及演进趋势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形势和国家竞争的应对策略及我国建国以来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能够更加明确我国未来的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在之后的国际竞争和新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除绪论以外分为六章:第一部分,阐明了科技创新是创新的核心,是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新;科技创新思想与科技思想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创新。阐释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历史进程和现实实践提出的重要论断。论述了科技创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巩固了国家安全,维护了国家主权,发展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生产力,改善了民生,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主要是从探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创新思想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两个方面来探析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对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影响。同时,探究美国、德国和日本等西方国家的科技创新思想给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带来的经验教训。第三部分,研究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科技创新思想。主要以毛泽东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阐明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形势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并从实施对外开放、广泛培养无产阶级科技创新人才和注重协调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科技创新思想推动工业化起步。第四部分,研究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这一部分主要涉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党中央领导人的科技创新思想。这部分内容阐明了我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价值指引。第五部分,研究我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这一部分深扣我国当今时代发展愿景和任务目标。从科技扶贫、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角度来阐明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为我国时代发展带来的巨大贡献。第六部分,归纳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演进趋势,主要从三个方面阐明了我国五代党中央领导人带领下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脉络:不断深化对科技自主创新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能够更好地为总结我国科技创新思想的经验以及发展未来科技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通过研究表明:1.科技创新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着不同的历史价值,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地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深化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科学论断和政策体制。2.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建立初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习近平新时代,虽然历史背景不同,但是中国共产党从始至终都注重自主创新、注重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注重科技创新的时代价值。

王一淼[3](2020)在《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历史轨迹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而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也正在进行,中国面临的不仅有机遇,更面临挑战。面对全球科技革命新趋势,中国勇立潮头,迎难而上,积极与世界接轨,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努力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领头羊。新中国成立70年,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还需要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科技创新就是发展的利器。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纵观全局,紧密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的具体实际,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我国古代的科技智慧以及西方科技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根基。根据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早期探索阶段面临的问题,如科技发展的动力不足、缺乏创新精神和科技人才缺失等问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要“向科技进军”,随着改革开放实施,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发展具体情况汲取马克思主义养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断。随后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在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过程中提出科技创新战略和完整的创新理论,标志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形成并且走向成熟。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逐步完善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又迈上了新的历史台阶。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早期探索阶段到形成发展阶段具有独特的内在逻辑关系,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升华。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具有重视科技创新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重视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统筹协调;重视科技创新与机制改革同步发展的现实启示,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姚科敏[4](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武方略[5](2019)在《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紧密联系我国科技发展的实际,在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围绕科技创新发展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形成了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使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鲜明地提出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响亮口号。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具有时代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前瞻性的特征。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科技创新最核心的因素、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等方面。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科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开辟了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理论的新境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新时代我国未来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不竭动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关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在这一领域当前的研究状况、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的创新之处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第四部分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阐述了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当代价值。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及展望。通过对课题系统全面的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覃志威[6](2019)在《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科技创新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界发展大局,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全面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进程、脉络和规律基础上形成的,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科技创新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理论的最新思想结晶。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一个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内涵深刻的科学体系。它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中国优秀传统科技创新思想的基础上,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系统回答了在新时代我国如何夺取科技创新发展新胜利的重大问题。在科技创新地位方面,习近平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进一步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提升综合国力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科技创新方法方面,习近平创造性的提出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要求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此加速推进我国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在科技创新应用方面,习近平将科技创新应用到经济建设、绿色发展,军队建设和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解决了一系列关乎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难题。在科技创新人才方面,习近平指出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因此要强化科技人才培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并且要重视科普工作,着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在科技创新伦理方面,习近平指出科技创新要坚持安全底线,科研人员要恪守科研道德,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为人类造福。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表现出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忧患意识与坚定自信的统一、世界视野与中国特色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指导我国加快迈向世界科技强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指南和实践纲领。

李旭庆[7](2018)在《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最核心要义,是对前人科技创新思想论述的继承与发展,同样也是区别于前人科技创新思想最鲜明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围绕科技创新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他科学系统的回答了科技创新的出发点、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的举措、科技创新的落脚点等基本问题,最终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本论文系统分析研究并梳理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发展历程、科学内涵、鲜明特质、价值意蕴,并从三方面探讨研究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一是从主客体关系出发,分析研究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提出的主体条件,根据习近平总书记从七年知青岁月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成长经历,总结了他在不同时期对科技创新的新思考、新认识、新观点。二是从理论方面,分析研究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提出脉络、科学内涵及鲜明特质。三是从实践方面,分析研究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实践途径,以及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在实践中的创新与运用,他强调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紧抓关键核心技术环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激发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牢牢把握科技革命以推动产业革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坚持加强军民融合战略,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事业交流合作。总而言之,本文系统梳理、深入研究、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对指导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任文华[8](2018)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有力杠杆。从工业革命开始,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呼之欲出,为我国提供了全面超越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历史契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猛发展,相继取得了人工合成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巨型计算机、载人航天飞船等重大科技成就,堪称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才能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实现从“跟随者”向“并行者”的转变,在部分研究领域甚至已经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领跑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强化基础研究,瞄准科技前沿,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研究不仅利于我们理解、掌握这一理论,而且对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技术思想以及当代西方科学技术理论为依据;通过系统分析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脉络,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发展划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三个时期;从科学技术的功能属性、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科学技术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体制需求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风险防范等方面归纳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并阐释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历经考验的实践性、坚持不懈的创新性以及特色鲜明的民族性等特征,从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改革科技体制以及治理科技风险等方面指明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实践价值。

廉舒[9](2015)在《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学术研究较少,虽然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挖掘的不够深入,只是研究了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某个方面,不利于深入理解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内涵所在。江泽民的科技伦理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科技伦理思想为理论指导,是对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科技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与当代科技发展现状相结合的产物,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出现的科技负效应问题。论文以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其理论基础,分析了其形成过程,充分剖析了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共分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论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和评述,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述了研究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意义。第2章深入研究了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形成过程。从其形成的国内外背景入手,论述了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梳理了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形成的过程,即:酝酿阶段、雏形阶段和形成阶段。第3章论述了江泽民对科技伦理思想的定位与核心问题,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问题域,科技伦理问题的解决途径三个方面的内容。第4章阐述了其思想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深刻剖析了其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第5章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揭示了对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研究的重要性。

廉舒[10](2014)在《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研究综述》文中指出江泽民同志的科技伦理观的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观的新发展,它对我们在新时期加强科技伦理建设将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从研究概况、主体思想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三个方面,展示了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趋势和研究成果,以此来促进该理论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江泽民科技思想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泽民科技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参考文献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产生的时代背景
    2.1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产生的国际背景
        2.1.1 严峻的挑战
        2.1.2 历史性机遇
    2.2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产生的国内背景
        2.2.1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2.2 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第3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产生的理论渊源
    3.1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
        3.1.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
        3.1.2 列宁科技创新思想
        3.1.3 斯大林科技创新思想
    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
        3.2.1 毛泽东科技创新思想
        3.2.2 邓小平科技创新思想
        3.2.3 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
        3.2.4 胡锦涛科技创新思想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创新理念
第4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
    4.1 科技创新主体论
        4.1.1 正确认识人才价值
        4.1.2 大力推进人才建设
        4.1.3 重点用好“三类人才”
    4.2 科技创新方向论
        4.2.1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4.2.2 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4.2.3 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
        4.2.4 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4.3 科技创新动力论
        4.3.1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形势所迫
        4.3.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4 科技创新体制论
        4.4.1 重点:推动科技创新主体转移至企业
        4.4.2 目的:畅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
        4.4.3 方向:“三个分工”和“一个加强”
        4.4.4 重要任务:健全科技基础研究体制
    4.5 科技创新路径论
        4.5.1 立足自力更生
        4.5.2 发挥制度优势
        4.5.3 坚定创新自信
        4.5.4 着眼国际大局、紧跟时代
第5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
    5.1 理论意义
        5.1.1 深化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理论研究
        5.1.2 增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底蕴
        5.1.3 促进中国科技创新理论发展
    5.2 实践意义
        5.2.1 发展科技创新事业
        5.2.2 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5.2.3 屹立于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科技创新思想的概念界定及其意义
    第一节 科技创新思想的界定
        一、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二、科技思想与科技创新思想的辨析
    第二节 科技创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
        二、科技创新发展经济
        三、科技创新改善民生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创新思想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第二节 西方科技创新思想
        一、注重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二、注重科技创新教育和科研
        三、注重相关政策和战略指引
第三章 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化起步”: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科技创新思想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背景
        一、国际局势剧烈变革的国际背景
        二、百废待兴的国内背景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
        一、“对外开放”的科技创新思想
        二、广泛培养无产阶级科技创新人才
        三、注重科技创新“协调发展”
第四章 以科技创新“让中国富起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科技创新思想
    第一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国际背景
        二、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内背景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
        一、以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
        二、科技创新发展两大战略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五章 以科技创新“实现社会主义强国梦”:新时代的科技创新思想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科技创新的社会背景
        一、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迅猛的国际形势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内状况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提出的科技创新思想
        一、以科技创新实现国强民富
        二、全面推动中国科技创新的思想
        三、实现“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的思想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演进趋势
    第一节 不断深化对科技自主创新的认识
        一、“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二、“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三、走中国特色自主科技创新之路
    第二节 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的认识
        一、科技创新巩固国防、发展工业
        二、科技创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三、科技创新建成小康、实现强国
    第三节 不断深化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
        一、组建尖端科技人才队伍
        二、“人才是第一资源”
        三、“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历史轨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以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
        2.1.1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
        2.1.2 科学技术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智慧
        2.2.1 中国古代技术与生产的关系
        2.2.2 中国古代技术与道德的关系
    2.3 西方科学技术理论
        2.3.1 西方科学技术思想
        2.3.2 西方创新理论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早期探索
    3.1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萌芽阶段
        3.1.1 “向科学进军”思想
        3.1.2 科技现代化思想
        3.1.3 科技人才思想
        3.1.4 科技政策思想
    3.2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探索阶段
        3.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2.2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针
        3.2.3 科技人才思想
        3.2.4 进行科技体制改革
第4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形成发展
    4.1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形成阶段
        4.1.1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
        4.1.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4.1.3 人才强国战略
        4.1.4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4.2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发展阶段
        4.2.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4.2.2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4.2.3 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
        4.2.4 加快体制改革步伐
第5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逻辑沿革及现实启示
    5.1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逻辑沿革
        5.1.1 理论基础一脉相承
        5.1.2 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5.1.3 社会实践贯穿始终
        5.1.4 科技创新思想与时俱进
    5.2 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历史轨迹研究的现实启示
        5.2.1 重视科技创新与人的发展内在统一
        5.2.2 重视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统筹协调
        5.2.3 重视科技创新与机制改革同步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2.1.1 科技的含义
        2.1.2 科技观的含义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3.2.1 创新性
        3.2.2 人民性
        3.2.3 时代性
        3.2.4 前瞻性
        3.2.5 开放性
        3.2.6 保障性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4.1 科技创新观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4.3 科技战略观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4.4 科技人才观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4.5 科技伦理观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和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2.1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时代背景
        2.1.1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2.1.2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2.2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渊源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思想
        2.2.2 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科技创新思想
        2.2.3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科技思想
    2.3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实践基础
        2.3.1 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
        2.3.2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第三章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3.1.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3.1.2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核心的因素
        3.1.3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3.1.4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3.1.5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3.2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基本特征
        3.2.1 时代性
        3.2.2 实践性
        3.2.3 系统性
        3.2.4 前瞻性
第四章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价值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
        4.1.2 开辟了新时代国家科技创新理论的新境界
        4.1.3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理论指导
    4.2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实践意义
        4.2.1 为新时代我国未来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4.2.2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4.2.3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不竭动力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6)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与拟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研究拟创新点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国际背景
        (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蓬勃兴起
        (二)世界各国在科技领域进行激烈竞争
        (三)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二、国内背景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
        (二)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呈现新特征
        (三)我国科技创新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的形成逻辑
    一、理论逻辑
        (一)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创新思想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
        (三)中国优秀传统科技创新思想
    二、历史逻辑
        (一)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二)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科技创新发展
        (三)中西科技创新历程的比较与反思
    三、实践逻辑
        (一)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实践探索
        (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实践探索
        (三)实践特点及经验总结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科技创新地位论
        (一)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二、科技创新方法论
        (一)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
        (二)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三)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四)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三、科技创新应用论
        (一)支撑现代经济体系建设
        (二)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三)实施科技兴军战略
        (四)加快完善社会治理
    四、科技创新人才论
        (一)强化科技人才培养
        (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三)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五、科技创新伦理论
        (一)坚持造福人类
        (二)坚持安全底线
        (三)恪守科研道德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鲜明特色
    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一)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继承性
        (二)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创新性
        (三)继承性和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二、忧患意识与坚定自信的统一
        (一)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忧患意识
        (二)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坚定自信
        (三)忧患意识与坚定自信的辩证统一
    三、世界视野与中国特色的统一
        (一)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世界视野
        (二)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中国特色
        (三)世界视野与中国特色的辩证统一
    四、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一)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真理性
        (二)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价值性
        (三)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一、理论贡献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理论
        (二)开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理论新境界
    二、实践价值
        (一)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为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保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科技思想论述
    2.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科技思想论述
        2.2.1 毛泽东的科技思想论述
        2.2.2 邓小平的科技思想论述
        2.2.3 江泽民的科技思想论述
        2.2.4 胡锦涛的科技思想论述
    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术创新思想
    2.4 西方经典创新思想的借鉴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发展历程
    3.1 萌芽期——从陕北知青到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
    3.2 成长期——从正定县委副书记到中央书记处书记
    3.3 成熟期——从担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至今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4.1 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与战略目标
        4.1.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4.1.2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要素
        4.1.3 科技进步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4.1.4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
    4.2 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与关键环节
        4.2.1 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2.2 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4.2.3 把握关键核心技术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4.3 科技创新的科技人才与队伍建设
        4.3.1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3.2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4.3.3 充分激发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
    4.4 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与重大举措
        4.4.1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4.2 牢牢把握科技革命推动产业革命
        4.4.3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4.4.4 坚持加强军民融合战略
        4.4.5 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事业交流合作
    4.5 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鲜明特质
    5.1 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5.2 立足实际的实践性
    5.3 价值取向的人民性
    5.4 互利共赢的开放性
    5.5 引领时代的创新性
第六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6.1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6.1.1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核心要义
        6.1.2 赋予了我国科技创新思想新的时代内涵
        6.1.3 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6.2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6.2.1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指明方向
        6.2.2 为提升自主创新和掌握核心技术提供行动指南
        6.2.3 为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提供保障
        6.2.4 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体系提供范本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2 国内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科学技术思想
        1.4.2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
        1.4.3 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
2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
        2.1.1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
        2.1.2 科技创新源于社会需求并推动着经济发展及阶层变化
        2.1.3 科技人才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重大的价值
        2.1.4 技术异化是资本主义大生产的产物
    2.2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借鉴
        2.2.1 以道驭技的技术伦理思想
        2.2.2 经世致用的科技价值观
        2.2.3 义利合一的技术认识论
    2.3 当代西方科学技术理论的合理借鉴
        2.3.1 科学社会功能理论
        2.3.2 科技异化批判理论
        2.3.3 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
3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3.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3.1.1 我国面临着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3.1.2 建国初期我国科学技术实力落后
        3.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科学技术思想
    3.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3.2.1 和平与发展背景下科学技术推动着全球化发展
        3.2.2 科学技术发展面临市场经济与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
        3.2.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科学技术思想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3.3.1 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面临突破
        3.3.2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科学技术的需求
        3.3.3 十八大以来党的科学技术思想
4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科学技术的功能属性
        4.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1.2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4.1.3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
        4.1.4 科学技术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基础
    4.2 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
        4.2.1 技术革命推动社会变革
        4.2.2 高新技术发展引领科技创新
        4.2.3 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
        4.2.4 科技创新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
    4.3 科学技术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
        4.3.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4.3.2 科技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
        4.3.3 人才强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4.3.4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
    4.4 科学技术发展的体制需求
        4.4.1 科技体制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制度保障
        4.4.2 科技体制是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4.4.3 科技体制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内容
        4.4.4 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4.5 科学技术发展的风险防范
        4.5.1 发展科学技术服务人民大众造福全人类
        4.5.2 科学技术要为人类服务而不能威胁人类本身
        4.5.3 坚持以人为本使科技发展惠及全体人民
        4.5.4 依靠科学技术转换经济发展动力并推动绿色科技发展
5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特征及实践价值
    5.1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特征
        5.1.1 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5.1.2 历经考验的实践性
        5.1.3 坚持不懈的创新性
        5.1.4 特色鲜明的民族性
    5.2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实践价值
        5.2.1 推动科技创新环境优化
        5.2.2 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
        5.2.3 引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
        5.2.4 指明科学技术风险防范路径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9)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2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形成
    2.1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2.1.1 国际背景
        2.1.2 国内背景
    2.2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2.2.1 马克思的科技伦理思想
        2.2.2 毛泽东的科技伦理思想
        2.2.3 邓小平的科技伦理思想
    2.3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形成过程
        2.3.1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酝酿阶段(1989 年以前)
        2.3.2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雏形阶段(1989 年-1995 年)
        2.3.3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形成阶段(1995 年-2000 年)
3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江泽民对科技伦理的定位与核心问题
        3.1.1 江泽民对科技伦理的定位
        3.1.2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核心问题
    3.2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问题域
        3.2.1 生态伦理问题
        3.2.2 生命伦理问题
        3.2.3 网络伦理问题
        3.2.4 军事伦理问题
    3.3 科技伦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3.3.1 建立并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
        3.3.2 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
        3.3.3 改善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3.3.4 加强并改进科技职业道德建设
4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评析
    4.1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4.1.1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时代性
        4.1.2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创新性
        4.1.3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系统性
        4.1.4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实践性
    4.2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
        4.2.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的科技伦理思想
        4.2.2 对于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4.2.3 为我国伦理学科的建设拓展了研究视野
    4.3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实践价值
        4.3.1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4.3.2 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3.3 有利于正确处理科学自由与科学道德的关系
        4.3.4 有利于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问题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概况
二、主体思想的研究
    (一)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1.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 科技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形成过程
    (三)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1. 从伦理学学科角度来看:
        2. 从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框架上看:
        3. 从科学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与伦理道德来看:
        4.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导向来看:
    (四)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五) 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江泽民科技思想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研究[D]. 陈俊杰. 中原工学院, 2021(09)
  • [2]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演进研究[D]. 莫艺祯.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历史轨迹研究[D]. 王一淼.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4]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5]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研究[D]. 武方略.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6]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研究[D]. 覃志威. 武汉大学, 2019(06)
  • [7]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研究[D]. 李旭庆.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8]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 任文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18(12)
  • [9]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 廉舒. 辽宁工业大学, 2015(06)
  • [10]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研究综述[J]. 廉舒. 学理论, 2014(31)

标签:;  ;  ;  ;  ;  

江泽民科技思想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