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存在——海德格尔哲学思想探析

诗与存在——海德格尔哲学思想探析

一、诗与在——对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几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茹[1](2021)在《“看”的现代性体验 ——齐美尔城市美学思想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绣蕊[2](2021)在《心理空间的认知哲学研究》文中认为心理空间概念最早来自日常生活用语,如心胸宽广等,与个体自我认识和心理健康密切关联,少有研究者将其作为议题进行探讨,但是近代哲学研究孕育着它的诞生,其中想象空间和先验空间等理论提供形而上的本体论渊源,感知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有其浓厚的认识论根基,现象空间也给予其具身意义的启示。结合近现代相关研究尝试探讨以下四个内容:其一,心理空间概念及存在性论证。与精神空间、意识空间和虚拟空间等概念不同,心理空间是第一人称主体性体验,不仅集身体、社会、语言和生态等特性于一体,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内容,更是人与人、人与事、历时和共时、因果等共存的动态关系网络体系,在自我协调下具有语境同一性。其二,心理空间的结构探讨。具身空间是产生心理空间根源,个体具身体验到宽与窄等牵动机体紧张或放松,进而唤醒相应的认知和情绪。多重自我是心理空间的核心,自我因具有形而上、社会、生理和语言语境,经常以主体或客体视角处于多重动态语境对话中。经过几何学、心理发展视角、心理内容视角论证,心理空间具有拓扑结构,借助拓扑空间位移、区域和方向,有序建构各种关系。其三,心理空间的认知语境模型建构。认知语境是连接心理空间的内在脉络,依据其相关研究将心理空间分为感知空间、情境空间和语义空间三重认知语境维度,结合工作自我共同组成认知语境模型。该模型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工作自我是启动者与协调者,与自定义记忆共同组织和管理三重维度之间关系,使三者既独立运行又相互协调和相互融合。认知语境模型是心理表征更是建构生成,是心理内容更是一种功能结构,即有方向性又有边界,在现实生活中即有扩展现状又有被压缩的局势。其四,心理空间的应用及展望。心理空间在临床心理干预体现最大价值化,它与时代心理疾病产生的渊源相吻合,可以作为评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依据。治疗师也可以建立具体心理治疗方案,与患者重新建构积极心理空间。它可以作为起始域和目标域的中介,使空间隐喻理论能更好诠释概念何以产生意义,还可以补充知觉符号理论不足,引导知觉符号从静态转向空间拓扑动态结构。

江午奇[3](2020)在《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之路 ——一种基于发生诠释学视角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德格尔通过《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为其此在形而上学辩护时,紧紧抓住“人的有限性问题”,一再强调康德是在为人的此在的形而上学做奠基工作,而“实现”这种形而上学之任务的关键是要揭示人的问题与存在问题之间的关联。那么,海德格尔是如何在“人的问题”与“存在问题”的关联上进行思考的?“人的有限性问题”是如何发展为此在形而上学或此在现象学的?海德格尔是如何走向《存在与时间》的?要弄清楚这些海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必须对海德格尔哲思道路进行一番勘察。珀格勒、克兹尔等许多海学研究者都曾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专题的讨论。在充分吸收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项研究从发生诠释学视角,结合辩证法的一些因素,对海德格尔从1907年获得存在问题的激发开始直至1926年《存在与时间》完成的此在现象学探索道路进行了深入考察,把此“路”揭示为自身发展自身、自身赢获自身、自身诠释自身的活生生的动态进程。首先,1907-1911年间,海氏哲思在宗教中获得触发,亦活动在宗教领域内。在虔诚天主教信仰的滋养和促动下,作为此在的海德格尔经孔拉德·格勒贝尔,从布伦塔诺那里获得存在问题之激发。就海德格尔之能在来说,此“激发”作为其哲思之真正开端,展开了种种可能性,即其哲学活动要向之去存在的可能性。这种“激发”着的可能性之展开,从其作为一种解释活动来看,在根本上乃是源初“理解”所展开的可能性。于是,这种“激发”作为“开端”,就有了“理解的萌发”之意义(第一篇)。其次,1911-1918年间,海氏哲思展现出从“实在性”“有效性”引向“实际性”之势。在“外部世界实在性问题”上做短暂停留之后,海氏将其哲思聚焦于逻辑领域,经历了“逻辑研究Ⅰ”(《关于逻辑学的新研究》)、“逻辑研究Ⅱ”(《心理学主义的判断理论》)、“逻辑研究Ⅲ”(《邓·司各脱的范畴学说和意谓理论》)三大进程,并力图通过对历史和时间问题的思考将其对逻辑问题的研究统一起来。总的来说,这是在逻辑领域内思考存在问题,并展现出从“存在”走向“时间”之趋势。在研究过程中,海德格尔尝试着将现象学运用到逻辑领域之中。这种“尝试”,作为现象学与逻辑性东西的某种融合,当其运用到中世纪人的精神生活的分析之上时,在海德格尔哲思活动中激起某种共振。历史性的精神生活映入眼帘,逻辑东西的有效性与现象学、历史性精神生活和时间问题等纠缠在一起,为将海德格尔的研究引向实际生活奠定了基础。由于所有这一切哲学思考,作为解释活动,都是海德格尔自身之源初“理解”的展开状态,故而这个阶段的研究活动具有“理解的展开”之意义(第二篇)。再次,1919-1922年间,海氏哲思从“作为前理论的源始科学的现象学”推进到“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在此过程中,战时补救学期讲座率先提出“作为前理论的源始科学的现象学”,并初次触及影响整个此在现象学之建构的两大问题,即现象(前理解领域)的可通达性与可描述性。在《直观与表达的现象学》之后,从“第一路标”开始,海氏之哲思活动于“人的此在的存在论”之筹划中。此筹划在现实化的过程中,又被具体化为“存在论的现象学”,并进一步发展为“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由于这个阶段的主题乃是“前理解”领域的赢获(同时意味着诠释学处境的赢获),而海氏哲思作为解释活动,乃在源初“理解”的推动下实施的对“前理解”的占有,故而前述“赢获”和“描述”就表现为作为解释者的此在对其自身的拥有。因此,海氏本阶段的探索被诠释为“理解的自身拥有”(第三篇)。最后,1923-1926年间,海氏此在现象学,经“存在论:实际性的诠释学”和“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等形态,最终在《存在与时间》中达到成熟。通过《那托普报告》彻底赢得诠释学的源初处境之后,海氏将“存在论的现象学”与“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统一于《存在论:实际性的诠释学》之中,并初步专题地展开了对此在的现象学解释。在此基础上,《时间概念》从此在生存论分析和时间性分析两个方面奠定了此在现象学的整个格局。《时间概念史导论》在对现象学的发展历史做了告别性的梳理和回顾后,正式确立了其自身的现象学方向,即明确其研究论题乃是“起源于此在的无规定的前理解”的存在问题,研究目标是“对研究领域的准备性描述,借此显露时间现象”。在这里,海氏深化和拓展了对此在的解释,但并未完成“显露时间现象”之任务。这一任务最终在《存在与时间》中被充实,此在现象学在这里达到成熟。由于这个阶段的主题乃是此在之解释,而解释者本身亦为“理解”着的此在,故而有“理解的自身诠释”之义(第四篇)。海德格尔此在现象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其对此在的解释以及将此在存在之意义揭示为时间性,更重要的是,对“存在之理解”的现象学把握和诠释。这种把握和诠释,作为人的问题与存在问题之关联的一种揭示,蕴含着海德格尔解决支配西方哲学上千年的哲学难题的意图。从根本上讲,前述把握和诠释走过的道路构成此在现象学的发展之路。总之,从发生诠释学视角,对海德格尔此在现象学的发展之路进行全面、深入考察,揭示其哲思在不同阶段的“内在”关联和发展脉络,对于推进海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周婵[4](2019)在《《饥饿游戏》中的游戏、反抗与幸存》文中研究说明小说《饥饿游戏》三部曲是当代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的代表作品。该作品虚构了一个未来极权国度,通过主人公凯特尼斯在游戏中的求生、抗争与蜕变,详细地展现了“饥饿游戏”这一档电视直播杀戮游戏,并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塑造了众多的形象,表现出深刻的内涵。通过《饥饿游戏》我们可以了解到极权政府如何统治、压迫人民,消解人民的反抗,以及在这种极权统治下,以凯特尼斯为代表的被压迫者对统治者的反抗,和反抗后如何从自然获得救赎的力量,最终实现真正的身心痊愈。文章包括绪论、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在绪论部分,笔者首先从作家和作品两个角度介绍了苏珊·柯林斯与《饥饿游戏》的成功,以及《饥饿游戏》在中国的接受;其次,笔者对《饥饿游戏》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分别作出了综合评述;然后,笔者对本研究涉及到的两个重要的概念“游戏”和“自然”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重点概述了女性生态主义的自然观。最后,笔者对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进行简介。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三章。第一章分析了小说中《饥饿游戏》这一电视节目的设置,以及其中游戏与极权的关系。本论文指出《饥饿游戏》中的游戏区别于一般的游戏有其独特的特点,该游戏主要采取了游戏的竞技层面的含义,通过12区人民的生命竞技来实现维护和强化帕纳姆的极权统治的政治目的,结合了该游戏的传播特点,统治者一方面用恐怖手段压制十二区的反抗心理,另一方面则通过娱乐来麻木中心区的人民。这种所谓的游戏实际上只是血腥杀戮的表演,是一种阶级压迫的重要方式和借游戏之名实施的极权统治手段。第二章分析电视节目“饥饿游戏”本身,探讨了游戏的规则即丛林法则的特点,参赛者怎样利用游戏进行了联合反抗,战胜了丛林法则,推翻了暴政统治。本文指出“饥饿游戏”的精神内核在于丛林法则,丛林法则在真人秀“饥饿游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所有参赛选手互相厮杀,直至最后一人存活,成为游戏的胜利者。从“宙斯之角”到“人工火灾”,再到参赛者之间的残杀,都是这一法则具体的体现。游戏是统治者让参与者厮杀的竞赛,也为参与者提供了联合的机会,这也成为反抗的前提。丛林法则违背了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统治者实施丛林法则是帮助和强化极权统治的,对于这种极端的竞技机制和统治方式,参与“饥饿游戏”的选手就必须联合起来反抗,而凯特尼斯与露露、皮塔之间的联合就是对饥饿游戏及其丛林法则的对抗。第三章从参与过“饥饿游戏”而活下来的幸存者着手,分析幸存者的存活状态,探讨幸存者所受的精神层次的创伤,以及面对创伤,他们获得痊愈的前提和方式。本文认为凯特尼斯获得痊愈的精神救赎力量来源于自然,通过人性的选择以及对自然的了解、倾听,凯特尼斯逐渐走向痊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人如何与其他人相处,如何和环境相处,如何与自己相处。结语部分,笔者对全文进行了总结。首先,笔者对《饥饿游戏》中几重游戏的作用和内容分别进行了总结。笔者认为《饥饿游戏》的实质上是政府用来极权统治的方式,“饥饿游戏”中的丛林法则是统治者用来实现极权统治的工具。其次,笔者对“游戏”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幸存者获得救赎力量的来源进行了总结。正是因为对人性的坚守,各区被压迫的人们能联合起来推翻极权,也因为如此,他或她能在游戏结束、暴政颠覆之后修复身心创伤,走向痊愈。最后,笔者认为,通过对《饥饿游戏》的“游戏”与“自然”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作者所希望的实现人和自然的生态性的愿望,有助于每个人思考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与自我的共存。

郭芷华[5](2019)在《论“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殉情”书写》文中认为本文紧紧抓住“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殉情”书写这一中心议题进行论述。“殉情”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包含了文化的自发性与文学书写的继承性,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书写模式:相爱——干涉——殉情,模式所对应的角色分别是“殉情人物”、“殉情原因”以及“殉情”行为本身。因此,本文将在文学史、文化史的整体视野下,结合原型分析理论,运用归纳、比较等分析方法,将中心议题划分为殉情叙事的“动力探析”、“形象谱系”以及“诗学特征”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论述。这样一来,通过对每一部分的深入探究,可以更好地解决议题所包含的三个问题:其一,分析该研究对象的具体书写模式;其二,该对象作为一种文学表达,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殉情人物怎样的殉情动机以及在殉情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表述的背后又暗示了书写者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为何?其三,随着时代的变化,“继承”中往往包含着“裂变”,通过具体分析每个部分的书写,并在比较的基础上考察古今中外其它殉情故事,从而分析出该研究对象所体现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导论部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相关概念的厘定,并提出论文希望解决的三个问题;其次是对该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整合并思考;第三,提出本文所运用的理论依据以及切入分析的具体方法,并提出论文的整体框架结构。第一章主要是“殉情”书写的动力探析。随着社会的变化,殉情原因愈发多元化,概括起来主要分为四点。其中常见类型有三个:爱之信仰的追寻、传统文化的束缚、民族文化的碰撞。另外也出现了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作者抿去了殉情的具体原因,叙说模糊,本文将其概括为“非典型性殉情叙事”。第二章在动力探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殉情叙事中的形象谱系。这些人物既包括殉情者本身,也包括作品里与殉情相关的人物,例如旁观者。时代的变化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使得“殉情”书写中出现三个形象谱系:底层“小人物”、知识分子和都市男女。论述的重点在于探寻三个人物谱系在殉情叙事中分别体现出的殉情动机、行为模式、信仰追求乃至方式选择,以及作家在描述时采用的艺术手法。在此基础上,比较三个人物谱系之间的异同。第三章主要分析多元文化碰撞下所产生的“殉情”书写的诗学特征。所谓“多元”体现为:“殉情”书写属于爱情悲剧的范畴,而“悲剧”作为一个西方概念,与我国传统文化产生碰撞,自会形成独特的书写特色;其次,作为一个传统叙事主题,在当代背景下的书写中自要带上“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想特点。因此本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议题进行挖掘,从三个方面探讨其诗学特征,分别为:“哀而不伤”的悲剧色彩、宿命之下的无奈咏叹、激情缺失下的意义解构,在论述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发掘其所包含的继承与新变。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通过本文的探索所引申出的思考。“殉情”作为一个关联民族文化的话题,在提示民族文化反思的同时,也提示了我们对于民间文学中其它内容的研究。此外,“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殉情”书写在某种程度上带上了模式化的倾向性,并且缺乏生命的激情,这些是作家们需要再加考量之处。

赵兵[6](2018)在《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文中指出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章,分别从不同时段、不同主体来分析近代中国思想史上“民族精神”论的复杂内涵。第一章所关注的问题是清末民初的“国魂”、“国性”论。清末民初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的转型时代中具有转折性的时期。晚清以来新学与新政给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所带来的文化认同问题日趋严重。东渡日本的中国知识人从日语中发现了“民族”与“民族精神”这两个重要词汇,并将之传入国内思想界,极为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观念与民族想象。民初以降,诸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老新党”均开始讨论“国魂”与“立国精神”的问题,他们试图重建一个具有文化主体性与神圣性的“中国”。第二章着重论述1920年代醒狮派与学衡派的“国性”论。随着欧战中西方文明弊病的暴露以及战后世界性“东方文化热”的影响,中国知识人的民族与文化自信心逐渐凸显。盛极一时的东西文化论战,彰显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试图结合东西文明以创造世界新文明的野心。这一时期的“民族精神”论,多是对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和世界主义思潮之反动。醒狮派在德国古典哲学与法国实证主义的双重影响下,以实证方法阐释了国性或民族性的产生与存在,并认为此等“灵魂”对民族、国家之演进,具有决定作用;与此同时,以文化保守主义姿态出现的“学衡派”也十分重视“国性”与“民族精神”。学衡派学人在揭櫫古希腊与先秦的理性主义传统的同时,试图在学术上确证中国民族与文化上的独立性、本源性、甚至是世界性。第三章尝试阐释1930年代以降中国思想界多元竞争的“民族精神”论。这一时期的民族精神话语呈现出多极并进的局面,本章试图以几种代表性的论述来进行阐发——张君劢、贺麟等人的“文化建国”论;常燕生对于中华民族种族主体性的重新想象;以及1930年代以降,风靡一时的法西斯主义思潮在建构中国“民族宗教”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意义。第四章试图以中日战争为背景,从东亚现代性的视角呈现“天下”秩序崩解之后中日两国的“民族精神”论述对于各自文化主体性与超越性的思考——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官方民族主义秉持一种国家有机体论,“国魂”与“民族精神”成为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官方民族主义的主流词汇;中共开始注重“民族性”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建构出一种兼具主体性与普世性的“中华民族”理念;与此同时,敌伪地区的知识界也有着自己的民族主义话语,他们推崇类似于国家有机体论的“全体主义”(Universalismus),他们竖立起“民族精神”的大旗,宣扬“国性”、“国魂”与“东亚民族精神”。吊诡的是,敌对各方其实共享着类似的民族主义观念与“民族精神”话语,并围绕各自的立场与观念进行着“民族精神”的话语争夺战。

张勇[7](2017)在《《老子》阴阳五行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东方和西方都有经典诠释的传统,在经典诠释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新思想的创发。西方最典型的是对《圣经》的诠释。东方则有对《老子》、“四书”等经典的解释。专门研究《老子》诠释的学问称之为“老学”。熊铁基先生等撰写的《中国老学史》对于《老子》的“启后”——即对《老子》的后世影响研究很重视,对《老子》的承先——即《老子》的思想渊研究也比较重视。书中谈到《老子》对“天道”、“五行”、“辩证法”、“无为”、“自然”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饶宗颐先生则提出从思想史发展脉络上来研究,开辟出“先老学”一名词。而对《老子》本身的文字研究和思想内涵、哲学内涵发掘则对于无论是“先老学”还是“后老学”,都具有根本的价值。本文的主旨,一是就《老子》的“承先”部分,特别是对阴阳五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行论述;二是对《老子》本身的文本和哲学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对《老子》以前的阴阳五行思想的梳理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本文将《尧典》、《舜典》、《大禹谟》三篇文章合并研究,结合《洪范》篇的哲学思想,从而认为阴阳五行思想的成熟时间至少在商末周初。《老子》的思想底蕴是阴阳五行思想。阴阳五行思想是理解《老子》的一把钥匙,通过对阴阳五行思想的理解,可以深化和细化我们对《老子》的理解。本文理清了《老子》和阴阳五行思想之间的关系,也指出了《老子》道论的超越性。认为《老子》道论是《易经》阴阳哲学在新时代、新环境中做出的新解释。《老子》将一个普通的名词“道”抽象成专有的哲学术语,从而将之前的朦胧和萌芽状态的哲学思想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且体系完整,极具解释性和包容性,这是先秦传统思想和文明发展的一个高潮,是中国哲学的一个突破。阴阳和五行肇端于古天文学。阴阳源于先人对身内和身外的观察和探索,特别是对天象的归纳总结。阴阳思想和五行思想同源。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前七、八千年阴阳观念初步萌芽,传说中的黄帝时代阴阳观念已具雏形,而尧舜禹以及夏代是阴阳五行观念的发展期,而商末周初的《洪范》篇是阴阳五行观念成熟的标志性文献。周代阴阳五行思想的应用在《左传》、《国语》中有集中的反映。《老子》文本、修辞、结构、义理等方面均体现了阴阳五行思想。《老子》第二章“善恶相生”、第四十二章“负阴抱阳”最为突出。而第十二章“五色、五音、五味”、第十章“营魄抱一”、第四十五章“躁胜寒,静胜热”等则反映了五行思想,本文均——进行了辨析。本文认为《老子》书中蕴含不少的医学知识,《老子》和《黄帝内经》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天文学解老、医学解老可能会成为老学研究的新方向。本文从道论、物论和名论三方面对《老子》道论进行阐发。对道的属性和特点(自为性、自在性、自因性、自然性、无限性、圆满性、均衡性、超越性、终极性等)、道名关系、道物关系等方面做了一定论述,并努力尝试古今和中西理念的融合。最后,文章指出《老子》哲学及阴阳五行思想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地方知识”,对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应对“文明冲突论”做出了积极的回答。并且对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研究体系、话语体系都具重要价值。本文在研究《老子》的阴阳五行思想的过程中,运用了解释学、天文考古学、哲学、传播学、和文献学等方法,也综合运用了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分析和归纳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研究方法的汇通寻求新意。本文注意结构上的逻辑关系。第一章是《老子》以前阴阳五行思想发展的开端、发展与成型过程;第二章分析《老子》的阴阳学说;第三章分析《老子》的五行思想;第四章通过阴阳五行学说的视角研究《老子》道论的展开;最后讨论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王春莲[8](2017)在《论马尔库塞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谱系中,马尔库塞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首先是因为他以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法兰克福批判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三重维度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性;更重要的是他在新时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继续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为研究社会现实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而赋予历史唯物主义新的研究视角和丰富的理论内涵。本文正是以马尔库塞的“三重身份”为出发点,试图在此基础上对马尔库塞解读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建构历程进行梳理,厘清其思想的内在连贯性,阐明马尔库塞的思想经过海德格尔、马克思以及弗洛伊德的曲折发展,最终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本文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从马尔库塞思想发展过程的时间分期为线索对其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进行梳理;然后据此继续阐述马尔库塞解读历史唯物主义时,他思想的变化、发展理路,分析马尔库塞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存在主义式阐述、弗洛伊德式改造、社会批判理论式重释的基本内容;最后本文论述了马尔库塞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解读的理论意义及其局限性,以此表明笔者探究马尔库塞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表达了在秉持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论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一点理论思考。

王薇薇[9](2015)在《“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物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BKCI)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引文索引是利用文献引证关系检索相关文献的索引。在实际的工作中,研究人员通过引文来追溯文献之间的联系,发现某一研究领域或某一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从而可以获得该领域或该学科的研究现状、了解课题的研究和进展情况,同时也掌握了核心作者群的相关情况。这一伟大的发现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献分析和检索途径。上世纪30年代,英国的文献学家布拉德福提出的“离散率”是“引文索引”产生的理论依据。上世纪50年代,被誉为“引文索引”之父的尤金·加菲尔德受到检索工具《谢泼德引文》的启示,开发出利用计算机辅助编制的引文索引。1989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对我国引文索引的研究影响巨大。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些各有特色的引文索引数据库,其中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最受关注。从来源文献来看,这些引文索引数据库主要是以期刊为主,真正意义上的以图书为来源文献的引文索引数据库在国内还是空白。但是,学界对图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需求一直都很迫切,尤其是就学术图书而言。图书以及图书各章节引文索引的缺失一直以来被各界学者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缺陷,尤其在需要对人文社科类图书进行文献计量评价的时候,这一缺陷显得更加突出。①国际上也是直到2012年才有美国的汤森路透集团推出了图书引文索引(Book Citation Index),但是它也只是以英文版图书为主的图书引文索引。学术着作是人类精神创造的结晶,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的学术数据库的发展相对于国际社会还较为落后,学术评价体系也相对单一。2015年7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开发建设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物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BKCI)即将推出,该数据库将使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将从单一的学术期刊拓展至学术图书领域,从而形成涵盖整个学术出版领域的完整的基础数据库和学术评价体系,将为学术评价和出版业评估提供多元化、科学、全面的数据支撑,也为学者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有利于促进我国学术图书的出版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贾大飞[10](2013)在《论康德对自然因果性的重建》文中指出因果性问题无疑在康德哲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至于康德为何会重视因果性问题,国内学界存在一个较为流行的见解,即认为康德之所以重视因果问题是要回应休谟的怀疑论,以便化解科学知识大厦崩溃的危机。应该看到,上述观点忽视了因果性与因果必然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即使休谟的怀疑论确实取消了因果必然性,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对自然科学基础的动摇,因为现代科学的进程一再显示出它并非将自身建基于因果必然性之上。康德在解决因果性问题的理论进路的选择上,必须考虑两个方面因素:首先他必须因循休谟理论的内在逻辑来展开和回应“休谟的提示”;其次,为了重建因果必然性,康德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亚里士多德的原因学说传统,以便重新确立因果必然性得以可能的前提和基础。康德推进主观主义路向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解构了以往哲学对“客观主义”概念的理解。他把“客观性”解释为普遍必然性,即相对于所有主体的普遍有效,这样就把哲学的立足点从客观对象那里移向了认知主体,从而将“客观性”转变成“主观性”。由于休谟从普遍和个别两个层面提出了因果必然性问题,因此康德要重建自然因果性问题就必须相应地从普遍和个别两个方面进行:其一必须证明普遍因果律具有客观必然性,其二必须确定事实因果推理的有效性的前提和依据,前者可以归结为如何确证自然因果性的先天依据问题,后者则涉及普遍因果律如何运用于经验事实的问题。正如贝克所认为的,康德只是解决了普遍因果律的必然性问题,而并未解决事实因果推理的有效性问题,因为在康德看来,一旦普遍因果律的必然性得到解决,也就一并确定了事实因果推理的有效性的前提。具体地说,上述两部分的工作康德是借助对先天综合判断、知性范畴的先验演绎以及知性范畴的原理体系等内容的论述来完成的。其中,知性范畴的先验演绎不仅确证了普遍因果律的客观必然性,也证明了因果律运用于感性经验的正当有效,而经验的类比论证,尤其是第二个经验类比论证则进一步论述了因果律是如何运用到经验的问题。在解决了自然因果性的先天依据和因果律如何运用于经验事实的问题之后,康德的因果理论又进一步导向了自由问题.可以说,对自然因果性与自由因果性关系问题的论述才是康德因果学说的核心内容。所以,确定自然因果性的先天依据只是康德因果学说的出发点,他关于实践理性、审美判断力以及目的论判断力的论述才是因果性问题的全而展开。既然康德改变了“客观性”一词的含义,即把“客观性”解释为“普遍必然性”,那么“客观”就不再与以往所认为的自在之物有关,而是指相对于所有主体的普遍有效。可以说,康德这一做法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改变了传统认识论的符合说的真理观。由于对所有主体的普遍有效可以进一步被引申为所有主体的普遍同意,因此认识就可被归结为基于约定的普遍认同,而以往所认为的绝对真理也就只有相对的意义。康德虽然以由自然到自由的进路解决了自然因果性问题,但是他的解决依然存在问题:其一,康德并未能解决自然与自由、认识与实践两大领域的联结问题;其二,由于康德改变了“客观性”一词的含义,即把“客观性”解释为“普遍必然性”,这样“客观”就不再与以往所认为的自在之物有关,而是指相对于所有主体的普遍有效。那么康德就必须解决如何在认识中引入他人自我的问题,否则就会再次走向客观主义符合真理观的旧路。可以说,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从多个方而解决了上述问题,从而推进了康德对自然因果性的重建。康德重建自然因果性的理论进路对后世因果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他的理论本身就蕴含着解构决定论的因索,因此完全可以认为,康德重建自然因果性所采取的理论进路不仅影响了决定论者,对非决定论的现代因果理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诗与在——对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几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与在——对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几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心理空间的认知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研究的缘由、思路及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动态综述
    四、研究的思路
    五、研究的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心理空间的历史发展脉络
    1.1 空间实在论是传统空间哲学研究的开端
    1.2 心理空间的本体论渊源:从主观想象空间走向外在空间观
    1.3 心理空间的认识论渊源:从外部社会空间走向个体内在空间
    1.4 心理空间的现象学渊源:现象身体和现象空间
    1.5 心理空间历史发展脉络中的问题域
第二章 心理空间存在性论证
    2.1 心理空间的概念解析
    2.2 心理空间的神经生理证据
    2.3 心理空间的起源:具身空间
    2.4 心理空间的核心:多重自我
    2.5 心理空间的结构:拓扑空间
第三章 心理空间的认知语境模型建构
    3.1 三重认知语境维度成立的论证
    3.2 认知语境模型的工作机制
    3.3 工作自我:认知机制的启动者和协调者
    3.4 感知空间:多重语境同一性匹配机制
    3.5 情境空间:各元素间的协调机制
    3.6 语义空间:关系网络的建构机制
    3.7 心理空间认知语境模型的特征思考
第四章 心理空间理念的应用与展望
    4.1 心理空间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4.2 心理空间在空间隐喻中的作用
    4.3 心理空间对知觉符号理论的修正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之路 ——一种基于发生诠释学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实施方案及其可行性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篇 理解的萌发: 存在问题的激发与宗教因素作为哲思的源泉
    第一章 问题的起始: 此在现象学的问题缘起
        第一节 开端问题
        第二节 布伦塔诺的亚里士多德解释与存在问题的激发处境
    第二章 宗教因素作为哲思的源泉
        第一节 文化斗争的传统与海德格尔哲思的起源
        第二节 虔诚的宗教信仰与海氏从事现象学研究的关联
    本篇小结
第二篇 理解的展开: 从“实在性”、“有效性”向“实际性”的挺进
    第一章 外部世界的实在性问题
        第一节 外部世界实在性问题的“何所从来”
        第二节 外部世界实在性问题作为“可能性”所蕴含的何所向
    第二章 逻辑研究Ⅰ: 逻辑东西之现实性-有效性的初步研究
        第一节 逻辑的本质
        第二节 迈农和阿梅瑟德的对象理论
        第三节 判断与意义
    第三章 逻辑研究Ⅱ: 博士论文中的“有效性”与Dasein
        第一节 博士论文的结构所凸显的主导问题,及里普斯的有效性思想
        第二节 “前意识”的生活体验作为通达纯粹逻辑领域的入口,以及有效性与Dasein
        第三节 判断的意义、结构及其作为形式显示方法的可能性基础
    第四章 逻辑研究Ⅲ: “理解”将其自身引向“实际性”领域
        第一节 哲学的、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现象学的诠释学之先兆
        第二节 “存在问题”视域下的现实性领域之区分
        第三节 对意谓理论的现象学解读作为建构此在现象学之方法的准备
    第五章 早期思想的“合题”——时间
        第一节 “历史科学中的时间概念”在形式上的“合题”特征
        第二节 “历史科学中的时间概念”在内容上的“合题”特征
    本篇小结
第三篇 理解的自身拥有: 从“作为前理论的源始科学的现象学”走向“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
    第一章 源始科学的哲学观念作为此在现象学研究之指南
        第一节 源始科学的哲学观念: 海德格尔“看”之方式上的自身否定
        第二节 “前理解”处境之初步进入: 体验结构分析与世界现象的初步揭示
        第三节 此在现象学的预备: 从认识论循环到诠释学循环
    第二章 源始科学的初步建构: 现象学作为实际自在生活的源始科学
        第一节 对“本源”(Ursprung)之寻求的草描: 把“生活”确定为现象学的问题领域及把自身带入生活之方法
        第二节 “自在生活”的描述作为对世界现象的进一步揭示: 把自身世界确定为探入“本源”的基本方向
        第三节 “前理解”处境之赢获的尝试: 自身世界作为本源领域以及本源之探寻
    第三章 从“前理解”处境到“人”之此在: 将“源始科学的现象学”推进到“人的此在的存在论”
        第一节 “第一路标”与“人的此在的存在论”之筹划
        第二节 现象学解构方法之筹划
        第三节 “人是什么?”: 雅思贝尔斯对海德格尔的引导性问题
        第四节 生命哲学的核心任务: 实存现象之把握
        第五节 “第一路标”之意义
    第四章 理解处境的初步赢获: 从“人的此在的存在论”到“存在论的现象学”
        第一节 哲学的定义: 将“人的此在的存在论”具体化为“存在论的现象学”
        第二节 形式显示方法与理解处境的自身拥有
        第三节 对实际生活的现象学解释
    第五章 诠释学处境的显示与此在的正式出场: 从“存在论的现象学”到“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
        第一节 诠释学处境的六重构境与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
        第二节 此在的正式出场与“实际性的诠释学”的前奏
    本篇小结
第四篇 理解的自身诠释: 此在现象学之建构
    第一章 从“实际性之现象学诠释学”推进到“存在论: 实际性的诠释学”
        第一节 再论哲学的规定: 诠释学作为此在的自身解释
        第二节 对此在的首次生存论分析: 此在现象学建构之预备
    第二章 此在现象学的建构Ⅰ: 此在的存在与时间概念
        第一节 此在之存在论结构的揭示: 对此在生存论分析的推进
        第二节 自身诠释的彻底化——基于此在的分析探寻时间性问题
    第三章 此在现象学的建构Ⅱ: 从“存在论: 实际性的诠释学”到“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
        第一节 现象学的自身批判与人的规定性之解构
        第二节 “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的建构理路及其基本结构环节
    第四章 此在现象学的建构Ⅲ: 此在现象学的完成
        第一节 此在现象学在结构环节上的完善
        第二节 此在之存在意义问题的解决与诠释学循环的完成
    本篇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饥饿游戏》中的游戏、反抗与幸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苏珊·柯林斯与《饥饿游戏》的成功
        (一)苏珊·柯林斯及其作品
        (二)《饥饿游戏》及其它作品在中国的接受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游戏与自然
        (一)游戏的发展历程与研究
        (二)西方哲学与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中的自然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饥饿游戏》中的游戏与极权
    一、《饥饿游戏》中的极权
        (一)《饥饿游戏》的游戏特点
        (二)“饥饿游戏”的传播特点
    二、极权统治的压迫
        (一)反乌托邦中的极权
        (二)帕纳姆的权力关系
第二章 “饥饿游戏”中的丛林法则与反抗
    一、“饥饿游戏”中的丛林法则
        (一)丛林法则的传统定义
        (二)“饥饿游戏”中的丛林法则内涵
    二、对丛林法则的联合反抗
        (一)第一次联合反抗
        (二)第二次联合反抗
    三、反抗的必然性
        (一)反抗的基础
        (二)反抗行为的内涵
第三章 游戏中幸存者的存活与痊愈
    一、幸存者的存活
        (一)幸存者的生存状况
        (二)幸存者的创伤
    二、幸存者的痊愈
        (一)幸存者的人性选择
        (二)大自然的救赎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论“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殉情”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问题
    二、研究现状与思考
    三、理论依据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殉情”书写的动力探析
    第一节 爱之信仰的追寻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束缚
    第三节 民族文化的碰撞
    第四节 非典型性殉情叙事
第二章 “殉情”书写的形象谱系
    第一节 底层“小人物”谱系
    第二节 知识分子谱系
    第三节 新型都市男女谱系
第三章 “殉情”书写的诗学特征
    第一节 “哀而不伤”的悲剧色彩
    第二节 宿命之下的无奈咏叹
    第三节 激情缺失下的意义解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源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方法结构
第一章 “故国招魂”:清末民初中国民族精神论的发轫
    一、亡天下:近代中国的“天下主义”遗产
        (一)“天下”观与晚清思想界的普世性想象
        (二)康有为与章太炎:近代中国的两种文化观点
    二、东瀛之风:清季留日学界的“国魂”论
        (一)“民族”、“民族精神”:东西洋之间的概念旅行
        (二)“国魂”与“国学”:清季士人的文化主体性关怀
    三、再魅化:辛亥前后的“国魂”与“国性”
        (一)“政教革命”:辛亥革命与神圣中国的瓦解
        (二)“国魂”与“国性”:民初思想界重建超越性中国的思考
第二章 “再造文明”:五四前后的的世界主义与“民族精神”
    一、欧战与“新文明”意识
        (一)“二十世纪”:文明断裂意识的形成
        (二)欧战前后中国思想界的“新文明”论
    二、1920年代:“世界主义”与“民族精神”之彷徨
        (一)五四前后的世界主义激情
        (二)“民族精神”的反弹:国家主义者的文化关怀
    三、“欧化”与“国粹”:学衡派“民族精神”论的人文维度
        (一)作为“宗教道德之本体”的人文主义
        (二)对于中国文化的“中世纪”意识
        (三)文化有机体与中国文化的“肉身”
第三章 “主体之殇”:1930年代以降中国“民族精神”的激进化
    一、文化主体性之焦虑:“中国本位”与“文化建国”
        (一)“没有了中国”:1930年代中国知识人的文化焦虑
        (二)建构“文化民族”的尝试及其困境
        (三)生命史观关照下的“民族精神”
    二、种族主体性之重构:常燕生对于中华民族的种族想象
        (一)生物史观与中华民族的种族主体
        (二)“蛮人的出现”:以夷变夏的种族重构
    三、政治主体性之狂飙:1930年代中国的法西斯主义
        (一)作为传统主义的“法西斯”
        (二)“绝对之体”:对于民族宗教的重新思考
第四章 “文化战争”:抗战时期各方的“民族精神”话语之争
    一、所谓“大东亚战争”与“东亚民族精神”
        (一)“东亚民族精神”话语的诞生
        (二)汪派知识分子对于东亚文化领导权的争夺
    二、制造“正统”: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及其论争
        (一)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的“民族精神”论述
        (二)正统之争:关于《中国之命运》的争论
    三、中共的“民族”理念及其对蒋介石民族观念的批判
        (一)中共“民族”观念的主体性与普世性
        (二)中共对于《中国之命运》的批判及其“新中国”理想
结语
    一、“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近代中国的普世主义幽灵
    二、“主体性”: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内在追求
    三、“民族精神”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质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7)《老子》阴阳五行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思路
    四、研究重点、难点
    五、采用的研究方法
    六、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第一章 《老子》之前的阴阳五行思想
    第一节 原始人类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萌芽
        一、旧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种子开始萌芽
        二、干支文化与阴阳五行思想萌芽
    第二节 传说时代的阴阳五行思想起源
        一、距今8000年阴阳观念的发展
        二、距今5000年前后五行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尧、舜、禹时代阴阳五行学说渐具雏形
        一、尧、舜、禹的阴阳五行思想
        二、《尚书》载尧舜禹时代的五行学说
        三、前二千年左右“龙分阴阳”的观念
        四、从传播学视角看三代阴阳五行思想
    第四节 夏、商、西周阴阳五行学说的成熟和完善
        一、夏代的阴阳五行学说
        二、商代阴阳五行学说的成熟
        三、西周阴阳五行思想的完善
    第五节 《易经》的阴阳五行思想
        一、《易经》知识体系简况
        二、《易经》的内容和构成
        三、《泰卦》是阴阳思想的典型表达
        四、《老子》和《易》总体思想上的联系与区别
    第六节 《诗经》的阴阳五行思想
        一、《诗经》的产生年代、基本情况及其重要价值
        二、《诗经》与《老子》、《易经》的对比研究
        三、《诗经》中的阴阳五行思想
    第七节 《左传》、《国语》所载史官阴阳五行思想
        一、春秋时代的社会和学术变迁
        二、史伯的阴阳五行学说
        三、史墨的阴阳五行学说
        四、《左传》、《国语》等书中其他人物的阴阳五行思想
        五、阴阳五行学说发展概论
第二章 《老子》的阴阳思想
    第一节 《老子》其书简况
        一、《老子》的字数和体裁
        二、《老子》一书的音韵和文学色彩
        三、《老子》的文字与字义
        四、《老子》八十一章的四种段落结构
        五、《老子》的文学性
    第二节 阴阳学说的含义辨析
        一、阴阳学说的含义
        二、阴阳学说的现代话语新解读
        三、“一分为二”与阴阳观
    第三节 《老子》蕴含阴阳思想的文句研究
        一、《老子》蕴含阴阳思想的文本摘录
        二、《老子》含有阴阳思想的文句分析
    第四节 《老子》修辞中体现的阴阳思想
        一、对偶修辞与《老子》阴阳思想
        二、互文修辞与《老子》阴阳思想
    第五节 《老子》文本结构的阴阳逻辑分析
        一、《老子》正反相合的两段式结构文本分析
        二、《老子》总、分、合三段论式结构分析
        三、《老子》四八对应式结构分析
        四、《老子》章节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
第三章 《老子》的五行思想
    第一节 《老子》文本形式与五行思想
        一、战国时扩大了的五行模式图
        二、《老子》文句中的五行观念
    第二节 《老子》五行思想释要
        一、“五色”、“五音”、“五味”的总结
        二、“载营魄抱一”的五行哲学
    第三节 “躁胜寒,静胜热”与五运六气说
        一、“躁胜寒,静胜热”句意的几种解释对比
        二、《左传》“六气”说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说
        三、小结
第四章 《老子》道论与阴阳五行思想
    第一节 《老子》的道论
        一、《老子》对《易经》哲学思想的继承简述
        二、释《老子》之“道”
        三、《老子》道论的内容
        四、道的特征与属性
    第二节 《老子》的物论
        一、释《老子》之“物”
        二、论“道生万物”
        三、《老子》关于道物关系论的其他章句举要
        四、道物关系总结
    第三节 《老子》的名论
        一、论《老子》之“名”
        二、道的无可名与多名
        三、诠释学视野中的“道可道、名可名”内涵
    第四节 《老子》道论于阴阳五行视角下的展开
        一、《老子》道论于阴阳视角下的展开
        二、《老子》道论与五行思想的紧密联系
结语
    一、《老子》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突破
    二、《老子》道论的“天人合一”理念与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三、《老子》哲学及阴阳五行思想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8)论马尔库塞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2 马尔库塞解读历史唯物主义的缘起
    2.1 马尔库塞解读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背景
    2.2 马尔库塞解读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理论渊源
        2.2.1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
        2.2.2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与“异化劳动”理论
        2.2.3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
        2.2.4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3 马尔库塞解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3.1 存在主义式的历史唯物主义阐述
    3.2 弗洛伊德式的历史唯物主义改造
        3.2.1 人的解放即为爱欲的解放
        3.2.2 爱欲解放何以可能
    3.3 社会批判理论式的历史唯物主义重释
        3.3.1 经济上的异化、物化加深
        3.3.2 政治、文化上的极权主义倾向加剧
        3.3.3 社会、人的单向度形成
4 马尔库塞解读历史唯物主义的评析
    4.1 马尔库塞解读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意义
    4.2 马尔库塞解读历史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物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BKC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资料来源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2 我国学术图书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国内外相关数据库的发展现状
    2.1 我国学术图书评价体系的现状
        2.1.1 各类图书评奖
        2.1.2 图书评论
        2.1.3 文献计量法
    2.2 国内外引文数据库的发展现状
        2.2.1 国外图书引文数据库
        2.2.2 国内相关类型的数据库
3 “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物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BKCI)概况
    3.1 CSSCI-BKCI创建的必要性
        3.1.1 CSSCI-BKCI的创建是提高我国学术出版水平的需要
        3.1.2 CSSCI-BKCI的创建是我国文化输出产业的需要
        3.1.3 CSSCI-BKCI的创建是我国出版业产业化的需要
        3.1.4 CSSCI-BKCI的创建是建立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科学性评价体系的需要
        3.1.5 CSSCI-BKCI的创建是我国发展和提升学术研究的需要
    3.2 CSSCI-BKCI软件和硬件基础
        3.2.1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3.2.2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3.2.3 南京大学出版社
    3.3 CSSCI-BKCI图书遴选指标体系
    3.4 CSSCI-BKCI检索系统功能
        3.4.1 CSSCI-BKCI的检索系统分为图书检索和期刊检索
        3.4.2 CSSCI-BKCI数据库检索结果
4 “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物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BKCI)样本库数据分析
    4.1 数据说明
    4.2 马克思主义高被引文献数据分析
        4.2.1 领袖着作
        4.2.2 政治资料
        4.2.3 学术着作
    4.3 社会学高被引文献数据分析
        4.3.1 领袖着作
        4.3.2 学术着作
    4.4 哲学高被引文献数据分析
        4.4.1 领袖着作
        4.4.2 历史文献
        4.4.3 学术着作
    4.5 政治学高被引文献数据分析
        4.5.1 领袖着作
        4.5.2 政治文献
        4.5.3. 历史文献
        4.5.4. 学术着作
        4.5.5. 工具书
    4.6 高被引出版社数据分析
    4.7 高被引文献作者机构数据分析
5 对“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物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BKCI)的评价
    5.1 CSSCI-BKCI顶层设计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5.2 CSSCI-BKCI为学术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及学术价值提供了定量依据
    5.3 CSSCI-BKCI有利于学术出版的发展
    5.4 CSSCI-BKCI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术检索、分析与评价资源
    5.5 CSSCI-BKCI建立了新的学术评价体系
    5.6 CSSCI-BKCI是具有前景的数字化出版平台
6 对“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物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BKCI)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6.1 平台建设方面
    6.2 推介方面
    6.3 数据库建设方面
    6.4 人才建设方面
    6.5 数据评价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论康德对自然因果性的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状况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1、关于康德重建因果性的路向选择问题
        2、关于自然因果性与先天综合判断的问题
        3、关于康德的第二类比的问题
        (二)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论文选题意义和基本思路
第一章 康德因果理论的出发点——“休谟问题”
    一、“休谟问题”综述
        (一) “休谟问题”的界定
        (二) 休谟论证因果性问题的逻辑结构之分析
        (三) 休谟相关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二、康德与休谟的因果模式之比较
        (一) 对“变化”的不同理解
        (二) 对“事件”的不同理解
    三、关于康德是否回应了休谟的问题
        (一) 康德究竟解决了何种因果必然性
        (二) 关于康德的第二类比论证
        1、康德如何实现普遍因果原理与个别经验事实的统一
        2、第二类比与客观相继问题
第二章 康德重建自然因果性所采取的理论进路
    一、由客观主义到主观主义的转向
        (一) 关于“哥白尼革命”在主观主义转向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 本体论意义的方法——主观主义最为极端的体现
    二、康德本体论预设与亚里士多德本体论的比较
        (一) 亚里士多德本体论概述
        1、关于“是”与本体
        2、关于本原与原因
        (二) 康德的本体与先验对象
        1、“能思的主体”
        2、康德对“现象”所作的两种解释
    三、对康德重建自然因果性理论进路的具体分析
第三章 康德对自然因果性的重建
    一、关于自然因果性的先天依据问题
        (一) 先天综合判断在康德因果学说中的作用
        1、先天与后天
        2、康德先天综合判断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二) 关于范畴的先验演绎
        1、第一版演绎
        2、第二版演绎
        3、关于“先验自我”
    二、关于自然因果律如何运用于经验的问题
        (一) 先验图型的作用和意义
        (二) 关于康德的经验类比论证
        1、经验类比的目的和作用问题
        2、类比与联想——康德先验想象力在因果推理中的作用
    三、由自然因果性到自由因果性
        (一) 休谟“自然与自由的悖论”
        (二) 关于“二律背反”
        (三) 先验自由问题
第四章 康德重建自然因果性的进路在现代哲学中的回声
    一、康德重建自然因果性进路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 目的论在康德重建自然因果性中的意义和作用
        1、《判断力批判》与目的论
        2、目的论——重建因果必然性的最终出路
        (二) 在因果性问题上康德如何突破唯我论困境
        1、“唯我论”问题简析
        2、康德是如何在其因果学说中引入他人自我的
    二、现代因果理论对康德进路的回应
        (一) 从原因到根据——海德格尔对自由的现实性问题的解决
        (二) 彻底经验与先验——詹姆斯与康德理论进路的比较分析
        1、关于康德的感觉经验
        2、关于彻底经验在联结认识与实践中的作用
        3、关于生活世界
        (三) 归纳问题——现代因果论解决因果性问题的路向分析
        1、现代因果论在解决自然因果性问题上的新尝试
        2、现代哲学对归纳有效性问题的解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四、诗与在——对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几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看”的现代性体验 ——齐美尔城市美学思想初探[D]. 陈文茹.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心理空间的认知哲学研究[D]. 张绣蕊. 山西大学, 2021
  • [3]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之路 ——一种基于发生诠释学视角的考察[D]. 江午奇. 山东大学, 2020(08)
  • [4]《饥饿游戏》中的游戏、反抗与幸存[D]. 周婵.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5]论“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殉情”书写[D]. 郭芷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6]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思想系谱(1895-1945)[D]. 赵兵.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老子》阴阳五行思想研究[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8]论马尔库塞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D]. 王春莲.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9]“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物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BKCI)研究[D]. 王薇薇. 南京大学, 2015(01)
  • [10]论康德对自然因果性的重建[D]. 贾大飞. 山东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诗与存在——海德格尔哲学思想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