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经济学分析

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经济学分析

一、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经济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薇[1](2020)在《我国资源环境审计问题研究 ——以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硕果累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风貌得到极大改善,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伴随而来的是日益严重、无法忽视的资源环境问题。恶劣的生态环境状况、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迫切需要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解决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党中央、国务院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纳入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坚决做到层层抓落实。五千多年来的历史实践证明,建设生态文明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没有健康的自然家园我们终将无法生存。因此,将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列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议程,不仅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的现实需要,更是守护我们共同家园的必然选择。为精准掌握长江经济带地区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以便做到对症下药,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下,2017年12月国家审计署组织各地特派办以及地方审计机关对长江经济带范围内的11个省市开展涉及所有方面的资源环境审计。J市就在本次审计范围之内,J市作为当地机关也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到此次审计中。与其他审计相比,本次审计涉及的对象多,内容复杂,工程项目多,过程繁琐,难度更大,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平。从最终的审计效果来看,本次审计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长江经济带地区开展资源环境管护指明了更精确的方向,也为其他地区开展这类审计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意见。本文从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主要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受托责任理论、“两山”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对资源环境审计的起源、发展进行理论分析,系统阐述了资源环境审计的涵义、要素及特点。在我国现有关于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上,结合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的实施情况,对审计过程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其资源环境审计的对策建议,为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些素材。本文通过对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概况进行分析,首先总结了此次审计取得的成绩,然后进一步指出此次审计中存在的资源环境审计体系和评价标准不健全、审计结果的可靠程度不够高、审计时效性差且约束力不够强、审计过程执行困难、审计方法信息化运用程度不够高等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有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相对匮乏、具备环保知识的审计人才队伍力量薄弱、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且审计环境亟待优化、现行的资源环境审计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科技强审”战略实施不充分等原因。针对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况,在对其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从而使资源环境审计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一是从审计指标出发,健全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二是从审计力量出发,强化高素质专业型人才队伍建设。三是从审计支持出发,完善现有资源环境审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四是从审计组织出发,有效实现全方位联动合作。五是从审计方法出发,有效实现新旧技术科学利用。本文通过对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的探索,试图为完善国家区域性资源环境审计研究体系提供新的思考和证据,进而充实完善现有的资源环境审计理论,以便更好发挥审计作用。

李欣[2](2019)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C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和东北豹(Pantherapardua orientails)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关键。然而,截至2019年,东北虎仅存数十只在中俄、中朝边境地区游荡,由于森林的过度采伐、土地的过度利用和偷捕滥猎等行为,导致曾在我国东北广泛分布的东北虎和东北豹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根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公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个体约36只,野生东北豹个体约48只,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虎和东北豹的保护工作,并于2016年12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在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和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战略背景下,本研究为解决人虎冲突和东北虎豹生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利用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同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借鉴系统学和协同学的思想,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置于宏观的系统视野中,统筹EEES复合系统的原则、模式、内涵,研究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演化机理,对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涵义、目标、特征、机理、效应进行深入剖析。在微观层面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将复合系统各子系统内元素、主体行为的分析纳入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研究中,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的构建提供针对性的对策。其次,构建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状态参量测度体系。本研究在收集和比对大量指标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按照系统性、稳定性、科学性、普遍性等原则,根据复合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各子系统的逻辑关系为前提,从复合系统不同视角和层次来构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状态参量测度体系。再次,在构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状态参量体系的基础上,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发展水平、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状况、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应分别进行测度。利用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生态环境方面得出2007-2016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呈增长趋势,其中2013-2016年增长幅度较大,从0.243上升到0.438,年均增长4.87%;经济社会方面得出2007-2016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数呈增长趋势,其中2008-2009年增长较快,年均增长1.93%。在分析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复合系统亲合协同度测度模型对EEES复合系统的协同发展状况进行测度,得到除了 2008年复合系统的耦合处于磨合阶段,其他年份均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子系统有较高的紧密度,但在2007-2010年间,复合系统的协同发展处于失调状态,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子系统接近无序发展,在2011-2016年间协同发展度逐渐提升,处于低度协同阶段,复合系统的投入产出逐渐趋于合理,复合系统的主要行为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加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在宏观测度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入手,利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应进行测度,得出2007-2016年间复合系统的综合效度均小于1,非有效,复合系统整体的协同发展效应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但在2014-2016年的综合效度逐渐趋于1,要素结构和投入产出规模均有所改善,尤其在2015-2016年的协同效度为1,要素结构合理,但发展非有效,复合系统的投入产出规模仍需要改进。最后,根据测度结果,提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保障措施。基于复合系统主体行为博弈和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测度结果,提出复合系统主体层面的保护措施包括:建立政府协调机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清晰界定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建立政府间的协作机制。根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子系统的测度结果,提出建立生态保护机制,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建立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资源的管护机制的保护措施;根据经济子系统的测度结果,提出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利益的协商、分配、补偿、监督和特许经营等保护措施;根据社会子系统的测度结果,提出建立多方参与机制,增加社会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和志愿者服务等保护措施,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杨珂[3](2019)在《制度主义的环境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加快,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及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再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人们也开始认真地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反思。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不仅引起了自然科学家的关注,也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环境问题和环境政策。虽然首先将自然环境与经济问题相联系的并非新古典经济学,但作为经济学的主流,它们通过利用其庞大的知识网络及易于量化的分析方法,很快在环境经济理论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在西方各国的环境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在新古典范式中,自然资源及环境物品都被当作了经济过程中可以随时取用的一种要素投入,而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则被归结为系统之外的因素。这种观点无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复杂性,以及与社会系统的有机联系性,也没有关注生物圈中自我组织、调节、演化的原理和规律,仅仅用经济价值来代替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因此建立在此种基础上的环境经济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从根本上来解释经济过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受到了许多学派特别是非正统经济学的批评。作为非正统经济学中的重要流派,制度主义的整体主义思想和演化的发展观,使其充分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资源等生态要素之间普遍共生的关系;从嵌入的视角来看待经济过程,关注环境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及其复杂的、多维的社会特征;以开放的方式对社会制度及其结构变迁进行广义的理解和阐释,并将生态约束视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因此,制度主义的环境经济理论对于理解当代社会的环境经济问题有着天然的优势,由此提出的环境控制政策也更具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展开的,全文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阐明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环境经济思想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方法。第二章为理论研究的第一部分,阐述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分别从制度主义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出发,分析了制度主义的主要理论要素,强调了作为一门历史的、演化的、强调过程范式的经济学的总体特征。第三章讨论了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研究凡勃伦、J.M.克拉克等早期制度主义者的环境经济思想及其影响;而后来凯普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成本问题的深入剖析,则成为许多学派对环境问题研究的起点,也奠定了制度主义环境经济理论的基础。第四章对制度主义的生态发展观进行探讨。制度主义的价值原则、生态发展观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协同演化的可持续性原则,将制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扩展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应用之中。而斯瓦尼所提出的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模型,则进一步在制度调整的分析中加入了对生态约束的考虑,丰富了制度变迁理论的内涵。在第五章中,基于凯普等制度主义者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制度主义环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包括对环境问题的内涵、经济过程与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认识,制度视角下的环境评估指标和方法,以及基于制度安排的环境控制措施与环境政策等,从问题的本质、关系、特征、方法等方面来构建理论框架。第六章对制度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两个学派在环境经济的理论思想与政策主张上进行全面比较,并得出,相比于新古典环境经济学,无论是在理论基础、评估方法还是目标、工具的选择设定上,制度主义都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和更具实质性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七章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和评价。在对制度主义的研究范式和环境经济理论要点进行总结的同时,客观的评价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讨论了其作为新古典环境经济学替代理论的可行性。其中第五章及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对经济思想的梳理、理论框架的构建和横向比较,最终得出了本文的结论,即纳入了社会、生态协同演化视角的制度主义思想,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环境经济分析框架,它强调特定制度安排下社会系统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结果的决定性影响,并认为制度调整才是解决社会—生态系统失衡,从而环境经济问题的关键。

方传棣[4](2019)在《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区域之一,同时还是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区域之一。1949年以来,资源供应保障一直是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主基调,矿业产值及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然而,该区域长期过量的矿产开发导致生态退化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如何在环境约束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议题。现阶段,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已明确。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大国担当,而且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因此,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下,如何建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如何促进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呈现何种趋势;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效应等,是需要展开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的文献较为丰富,主要通过“耦合”模型对其进行模拟与评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一,梳理和总结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的现状特征,应用VAR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相互作用程度,深入理解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耦合关系。第二,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应用加权TOPSIS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探索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的耦合关系。第三,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情景分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并进行分地区的协调水平及发展趋势分析与讨论。第四,通过空间计量模型估算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并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大,而矿产资源开发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冲击期内矿产资源开发平均解释了经济发展5.98%的预测方差,经济发展解释了矿产资源开发79.05%的预测方差。表明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逐步由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迈进。第二,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环境影响仍需高度重视,同时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具有差异性。计算得出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值为0.36,评价等级为较差。其中,上海市的评价值为1.00,评价等级为良好;安徽省的评价值为0.47,评价等级为一般;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评价值分别为0.39、0.35、0.37、0.24、0.38、0.35,评价等级为较差;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评价值分别为0.15、0.15、0.11,评价等级为极差。第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大保护”情景下,与经济优先情景相比2016年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与之相似,2017年高出0.02,约高3.38%;预测到2025年较2018年增长0.04,涨幅6.34%,年均涨幅0.93%,较2025年经济优先情景高出0.06,约高9.82%。第四,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得出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收益水平和集约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别上升0.112%、0.149%、0.022%,产量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下降0.113%。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优化空间结构,减少布局性风险;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严格实行限采区限采制度,高污染和保护性矿种限量开采;推进矿山清洁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毛竹[5](2018)在《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在海岸带区域活动的不断发展,海岸带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已成为沿海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国在海岸带水环境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实现我国在2016年制定的“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中规定的海岸带水环境的治理目标,还任重道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对国内外该领域里的有关理论、实践和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环境生态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对我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及其制度安排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体制创新加强海岸带水环境制度建设,对海岸带水环境实施科学管理,加快实现我国的2030年海洋水环境的治理目标的建议。本文在第1章中重点介绍了选题背景与依据以及本研究的创新点。在第2章中回溯了相关基础理论后认为,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应以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制度建设的根本宗旨。制度安排在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支撑下更加符合海岸带水环境的自然属性,而应用海岸带综合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识别并解决矛盾的能力,以水资源的稀缺性为基础的环境经济学理论则为海岸带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激励机制。第3章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应用这些基础理论的典型案例,讨论了各个理论的特点和相互联系,进而发现这些理论的核心内容都具有对矛盾进行识别与处理的特质,与海岸带综合管理不谋而合。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助于识别和处理海岸带地区开发与利用水环境过程中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有助于解决海岸带各利益相关者对水资源环境扩张的需求与水资源环境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环境经济学则旨在解决海岸带水环境开发利用过程中个体利益取向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体与社会利益取向之间的矛盾。同时,各个理论也存在局限性,例如海岸带综合管理理论主要立足于政府制度供给层面,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决定了其难以在海岸带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流域发展规划等方面充分落实,而环境经济学理论则在应用中仍需政府的行政干预。本文进而认为,只有那些具有“导向能力”、“激励和约束机制”,且制度成本可以有效控制的制度才能在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第4章回归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的分析,重点研究了中国现行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并结合第3章将管理机制分为约束性机制、引导性(激励性)机制以及自愿性机制进行分类研究。研究发现,现行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的约束能力较强,但政府部门机构间协调的制度成本较高。虽然已经建设了一些激励和引导机制,但对企业和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引导能力仍然不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第5章中结合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研究了中国海岸带水环境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而给出中国海岸带水环境制度安排应具有的结构和功能的建议,并以环渤海区域为例讨论了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近、中、远期任务。第5章的最后一节专门研究了最近的国家机构改革对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意义,并认为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安排应从海岸带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水环境管理司法制度、水环境修复制度等三个方面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国家机构改革。第6章作者对研究做了总结和展望,认为进一步研究机构改革下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同时探讨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创新对国际环境治理影响和意义是本研究进一步拓展的两大方向。

刘洁新[6](2018)在《黑龙江省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生态资源丰富,生态产业和小城镇发展可挖掘潜力大,而且对小城镇建设与开发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国家“十二五”中长期规划和推进小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政策和背景下,如何提高黑龙江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生态化建设和低碳节能发展,以及寒地小城镇生态产业开发是重要而艰巨的课题,对于严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受“先生产、后生活”观念的影响,我国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土地规划不合理、资源利用率过低、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滞后、环境监管不力等状况,这将直接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用地比例失调等后果,进而制约城镇的发展与建设。本文以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空间发展的相关研究的梳理、总结与分析,以黑龙江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发展建设现状及存在的关键问题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黑龙江省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从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的空间发展规划、资源与生态规划、空间建设实施步骤、空间规划支持技术四个方面深入挖掘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的空间结构关系与生态资源利用的作用效应,从而有效推动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规划的研究方法创新,完善寒地规划理论并探索城镇发展建设的低碳化策略。本文的研究对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其发展提供了生态化的发展策略,促进了城镇空间组织与协同,以及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本文从背景分析、问题导向和解决途径进行系统研究,有效地把握了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结构整体的合理性,更加明确寒地生态规划的工具手段,从而为实现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于梦洁[7](2018)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土地资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规定》对我国现阶段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做出明确指导和展望。如何界定审计范围,怎样顺利开始审计工作,成为我国当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地区试运行过程中的难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仅仅影响当地政府的政策执行、制度建设,更会对当地自然资源有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产生影响。尽管我国目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已完成选择试点地区试运行过程,并从今年开始逐步向全国范围内推广,但在理论内容建立方面依旧有很多分歧,因此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进行更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可以填补其缺失部分并且让其理论内容系统更完备,同时审计结果能够充分反映领导干部任期内自然资源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为领导干部绩效评估提供参考。本文以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前提,分析并结合土地资源特点,建立了以土地资源为例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充实了审计相关理论知识。首先,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资产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概念做了界定。然后,本文查询了我国现阶段已经进行过离任审计的试点地区,对其审计内容及审计程序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到其审计重点。最后,本文以土地资源为例建立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从土地资源的“投入—过程—产出—成果—影响”等几个方面展开构建指标体系,同时列出利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的流程。另外对本文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即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已成为目前审计理论重要的发展方向,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映领导干部在其任期内对各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优劣,通过专家打分法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进行确定,能够反映审计内容的侧重点,着重审计部分指标内容,同时也能够反映领导干部履职较差的情况,促使领导干部改变其管理方式。

国常宁[8](2015)在《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文中认为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科学合理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体系则能够有效促进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并为环境经济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因此对其的价值评估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对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价值评估研究主要集中于价值分类、评估技术选择及具体区域测算等方面,但对其定价的理论基础较少涉猎,对其定价方法也缺乏系统化研究,更未能建立相应的全面客观的价值评估体系。为此,本文综合运用林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复杂系统的综合集成法为主要原则,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理论及其构成、定价方法比较与模型设定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系统化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价值评估体系。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价值评估除了要以相应的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之外,还要依托全社会保护意识的培养,价值观念的及时转变及统计口径的适时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概念进行了清晰地界定,介绍了其内涵、特性及在我国的分布特点,重点探讨了不同视角下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分类标准,剖析了我国现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扭曲现象的现状,阐述了定价过程中的种种分歧及其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完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构成、构建健全市场价格体系的具体思路。一直以来,由于传统的资源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就重新开展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分析,应用价值与价格理论探讨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在经济学上的真正含义,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分析了以外部成本内部化实现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的具体原理,深入剖析了该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并就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本文认为为保障经济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统一完善的资源市场定价机制,并通过价格手段来引导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分类及相关定价缘由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现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价值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其理论视角和分析层次的差异,使得任何理论都无法单独构筑出统一有效且各方认可的价值评估体系。同时,总结了现有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模型,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进行了系统疏理,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进建议。通过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特点及其基础价值理论和定价模型的综合分析,本文着重探讨了将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应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的可行性,全面阐释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的丰富内涵及其组成部分,并分别从资源再生产、代际均衡及生态环境损失等角度提出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的具体构成,从而构建出完善可行的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根据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的构成分析,并将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计量方法有机结合,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模型,通过引入平均增量成本的概念对边际成本作出广义上的定义,并用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系统建设期巨大的投资费用平均分摊到每年所增加的蓄积量上的方式求得边际生产成本;从代际公平的角度出发,用结合了供求关系调整的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推导出边际使用者成本的计算模型;又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和社会价值损失的视角重新归纳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边际外部成本,通过Logistic模型和因子分析确定造成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非参数模型计算出相应的平均支付意愿。最后,本文以闽江流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测算结果为1766.36元/m3(蓄积)。其中,边际生产成本为48.98元/m3(蓄积),边际使用者成本为954.39元/m3(蓄积),边际外部成本为762.99元/m3(蓄积),这既表明了现阶段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功能完善、作用巨大,又验证了将边际机会成本方法应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由此可见,本文开展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既包括了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内涵及其价值的全面介绍,又涵盖了对价值与价格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及市场失灵理论等传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基础的深入思考,同时还在此基础上结合边际机会成本理论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定价方法体系,并结合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具体情况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不但精确高效,而且有助于补充和完善现有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并最终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合理开发。

于红[9](2014)在《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工业化的进程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基础上的,这一过程产生的污染和大量废弃物严重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污染程度和速度超出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的补偿和修复能力。改革开放30年,惯性赶超战略引领下的高位增长中,我们付出了昂贵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对资源的的巨大需求和过度开采消耗浪费,导致我国资源基础的退化和枯竭,造成重要资源稀缺度加大,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与资源匮乏局面形成长列反差的是,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大量废弃污染物破坏生态环境,直接损害民众的生存与健康。如果政府不果断采取正确决策,势必会加剧资源与环境的风险,丧失发展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就难以实现。由于长期采取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资源环境风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严峻问题。虽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要求“制定和推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那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和税收政策》,包括考虑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经济核算体系”,但因“唯GDP至上”的惯性经济发展模式占据主流地位,如今,日益脆弱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资源环境风险仍不断加剧。由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到的“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到十八大报告的深度揭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昭示: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刻不容缓,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生态文明被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标志着中国正式跨入了新的阶段。生态文明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是衡量资源产业有序良性运转与否的重要标志,是最终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给子孙后代留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前提条件。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的最为深刻、全面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任何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地把生态文明发展作为立法最重要的理念。自然资源政府监管制度体系、地质灾害应急制度与新能源战略,无不体现着各个国家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发展的执政理念,经历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化转型的制度变迁。迄今为止绝大部分战争都是为了争夺资源,国家利益争夺最尖锐地表现在对世界资源的控制,因此,资源是各国战略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世界各国发展极不均衡,但发展进步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伴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全球资源发展目标协同一致,就是在保障资源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问题必须从改革创新政策和制度设计入手,本文所研究的财政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本文的“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的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始的。论文的研究路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风险——资源环境现状分析——资源环境问风险题的根源与成因——借鉴国外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问题的经验做法和财政政策——提出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与建议”的思路展开。本文首先对资源、环境、财政政策等与论题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论述,对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风险理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梳理与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问题进行了论述,为整个论文铺垫了理论基础。而后,本文对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从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方面的问题和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量化分析了我国资源环境付出的代价和面临的风险。同时,阐释了我国资源环境风险产生的根源与成因。在研究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定性分析基础上,构建我国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并利用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行分析,选取稀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案例,为探索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问题,提供了具体的量化分析依据。世界欧美等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资源环境风险的问题,他们探索和实施了大量的治理措施和创新政策制度举措,比如依靠技术创新和政府主导的财政政策等方式,较好地化解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为开拓研究视野,本文选定了世界上较有代表性的国家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问题的经验做法和财政政策,具体包括梳理国外政府资源环境治理政策制度、矿山生态环境保证金制度、国外政府应急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分析,以使研究成果更多地具有参考价值。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措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基于讨论中国资源环境现状问题,从需求、利用、配置、管理方面分析根源与成因,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强调财政改革要考虑生态文明假设的要求,也就是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在健全完善财政政策体系宏观思路设计、财政政策与制度性创新方面提出来具体举措与建议。

曹英志[10](2014)在《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域资源配置是海域资源与使用对象之间配置的过程。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直接目标是针对特定海域,运用配置方法,找到“适宜”的用海者。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最终目标在于既要实现海域资源的保值增值,还要最大程度地实现国家作为海域资源唯一主体的综合收益权,如国防安全、公益事业、环境保护等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实现海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海域资源作为国家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稀缺性十分突出。当前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工作中客观存在着行业用海矛盾突出、围填海用海过快过热、海域空间资源粗放利用、岸线资源利用水平低下、海域招拍挂中往往竞价高者取得海域使用权以及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现象。这些现象实际上反映的是我国海域资源配置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我国海域配置法律制度不健全、海域使用金对海域资源配置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有限以及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缓慢等。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目前主要是行政配置和市场配置,在行政配置中,一些政府部门往往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甚至忽视环境以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攫取“政绩”,在市场配置中,通常以竞价高者取得海域使用权,海域资源配置的结果与经济效益收益直接挂钩,海域资源的社会、资源环境等综合价值实际上未得到充分体现。当前,国家对资源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由“基础性”作用上升为“决定性”作用,客观上要求海域资源配置既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又要严格管理海域资源配置一级市场,加快流转海域资源配置二级市场。但是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现状与国家的要求和海域使用管理实践的需求有距离,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安全海洋生态环境的需求、沿海区域发展对防灾减灾的需求以及广大基层用海者对维护自身权益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研究,对我国现行海域资源配置做进一步细化、调整和改进,使得海域资源配置结果更加合理,遴选出的海域使用权人更加“适宜”,更能体现海域资源的综合价值,进而为我国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撑。本文首先对研究基本背景和国内外现状进行了论述,对海域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并回顾分析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发展历程,基于数据统计和实地调研分析了我国当前海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法律层面和区划、规划、政策、理论层面研究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基本依据,最后从海域资源配置的评价体系和配置流程两个方面研究了海域资源配置方法,并提出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具体建议。本文从内容框架上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0章、第1章、第2章、第3章)分析了论文的基本背景、基础理论和突出问题;第二部分(第4章、第5章)研究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基本依据,包括法律依据和区划、规划、政策、理论依据两个方面;第三部分(第6章、第7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重点研究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方法和具体措施;第四部分(第8章)是本文的总结。具体框架如下:引言和绪论部分(第0章、第1章)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关键问题、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以及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进行了阐述。第2章论述了海域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海域资源配置有科学的内涵;方式有市场配置和行政配置;主体是国家、单位和个人;客体是以海域和滩涂为依托的海域资源;直接目标是找适宜的海域使用权人;根本目标是促进海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发挥海域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实质是海域资源在沿海地区乃至全社会的利益分配关系。第3章分析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经历了萌芽、起步、确立、发展等四个阶段,且每个阶段有不同特点。当前,我国海域资源配置客观上存在着海域资源配置立法不完善、海域使用金对海域资源配置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未充分发挥、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滞后等主要问题。本章对2002年—2012年的辽宁、山东等11个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海域使用统计数据进行了比对和分析,在对《海域使用管理法》实施10周年来,11个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大连、青岛、宁波和厦门等4个计划单列市以及北海、南海和东海等3个分局,共计18个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剖析、总结了10年来我国海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回顾历史、厘清现状,以便更好的研究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第4章研究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法律依据。当前,我国以《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物权法》等3个法律为主干,以国务院、相关部委、国家海洋局和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关于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组成部分的海域资源配置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其主要内容涉及海域资源产权制度、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海域资源市场交易制度、海域使用论证制度、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方面。研究海域资源配置方法,必须以我国现行海域资源配置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法律依据。第5章分析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区划、规划、政策和理论依据。海洋功能区划是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科学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国家发展规划、指导方针和政策,以及包含着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产权等内容的海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也为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政策和理论依据。第6章研究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首先分析了本文所构设的海域资源配置方法与现行海域资源配置现状的关系,该方法定位于对现行海域资源配置的细化和调整、改进。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包括1个评价体系和1个配置流程。其中,评价体系包括4个环节,分别为评价指标选取——指标权重确定——评价分析——评价决策,其中最核心的是选取评价指标和确定指标权重这两个环节,本文选取了若干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体现了海域资源价值的多重性,为海域资源配置直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配置流程包括5个环节,分别为配置依据——配置启动——配置论证和配置环评——配置评价——配置结果,配置流程具有可操作性。第7章提出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具体建议。解决我国海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除了依靠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外,还需要大胆创设机制、体制,并做一些制度上的安排。我国海域资源配置在坚持行政配置和市场配置并用的同时,需开展配置方式转变,大力推行市场化配置海域资源。此外,还需要从完善立法、健全制度(建立海域使用收储制度、创新海域使用权出让机制、建立海域“招拍挂”出让年度投放计划)、建立全国或区域性海域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扩大融资范围以及完善辅助决策机制(区域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涉海行业协调管理机制、海洋部门内部配合机制)等方面全面推动海域资源配置。本文最后阐述了基本结论、不足及展望。本文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一)丰富了海域资源配置的理论体系。目前,关于“海域资源配置”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做出回答。本文结合海域资源的功能属性、资源配置的本质属性和我国海域使用管理的基本现状,对“海域资源配置”以及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概念和特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细分了海域资源配置的两个状态、两个时间阶段。同时,本文分析了海域资源配置的方式、主体、客体、直接目标、最终目标、实质等基本理论。紧密结合现有的资源市场交易、海域有偿使用、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分析论述了海域资源配置的一级、二级和中间市场,海域资源配置经济杠杆调节以及海域资源配置与资源使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结合现行海域使用管理现行法律法规,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法律框架体系,使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理论体系更丰富。(二)将海域使用管理中的表面现象上升到海域资源配置的理论问题,并紧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定位,将其纳入海域资源配置评价体系中,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配置方法和具体举措,如实行海域“招拍挂”出让年度投放计划制度、建立全国或者区域性的海域资源交易服务平台等,这些方法和措施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趋势和新要求的有力呼应,同时以解决我国海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为视角,也将促进和推动海域使用管理工作。(三)本文针对我国海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和海域使用管理的工作实践,构设了海域资源配置方法,包括1个评价体系和1个配置流程。在评价体系方面,构设了评价指标选取——指标权重确定——评价分析——评价决策等4个环节,其中在评价指标体系上选取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资源环境效益和其他效益等4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在社会指标中增加了就业水平指标、景观功能影响程度指标、公共服务程度等指标,在经济效益中增加了单位岸线产值、纳税水平等指标,在其他效益中增加了贷款偿还能力等指标,既充分考虑了海域资源的公共性、用海群体的广泛性,又充分尊重海域使用管理现状,同时兼顾国家和社会对海域环境、海域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客观需求,有利于实现海洋资源的综合价值;在配置流程方面,构设了配置依据——配置启动——配置论证和配置环评——配置评价——配置结果等5个环节,其中在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之后增加了海域资源配置评价流程,使得配置的依据更加充分、配置的结果更加合理,特定海域的海域使用权人“适宜”的标准更科学。该方法对现行海域资源配置做了细化、调整和改进,是现行海域资源配置的有益补充。总之,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要起“决定性”作用的提出,海域资源配置问题无疑成为当前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研究的热点、重点。海域资源配置是集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于一身,集海域使用管理、环境管理、资源管理为一体的研究课题,需要从生产关系、行政管理机构、管理机制、法律制度、管理职能调整、思想观念等方面综合考量。客观上说,本文关于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研究还仅是探索或初步研究,阐述的诸多理论、观点还需在海域使用管理工作实践中不断去补充和完善,一些措施、建议尚需在海域使用管理工作实践中逐渐去实证和健全。

二、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经济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资源环境审计问题研究 ——以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自然资源环境定义的研究
        1.2.2 关于资源环境审计的研究
        1.2.3 关于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和研究框架
        1.4.1 本文创新之处
        1.4.2 研究框架
2 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论概述
    2.1 自然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审计的涵义
        2.1.1 自然资源环境的涵义
        2.1.2 资源环境审计的涵义
    2.2 资源环境审计要素
        2.2.1 审计主体
        2.2.2 审计对象
        2.2.3 审计目标
        2.2.4 审计方法
        2.2.5 审计内容
    2.3 资源环境审计的特点
        2.3.1 审计范围广泛
        2.3.2 审计过程有难度
        2.3.3 审计内容专业性
        2.3.4 审计视角独特性
    2.4 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
        2.4.1 环境经济学理论
        2.4.2 受托责任理论
        2.4.3 “两山”理论
        2.4.4 国家治理理论
3 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的案例介绍
    3.1 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背景
        3.1.1 J市基本情况
        3.1.2 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结果
    3.2 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概况
        3.2.1 审计主体
        3.2.2 审计依据
        3.2.3 审计目标
        3.2.4 审计方法
    3.3 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取得的成果
        3.3.1 拓展审计人才,充实审计力量
        3.3.2 明确审计目标,突出工作重点
        3.3.3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施审计
        3.3.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进行审计评价
4 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4.1.1 资源环境审计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不健全
        4.1.2 审计结果的可靠程度不够高
        4.1.3 审计时效性差,约束力不够强
        4.1.4 审计过程执行困难
        4.1.5 审计方法信息化运用程度不够高
    4.2 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相对匮乏
        4.2.2 具备环保知识的审计人才队伍力量薄弱
        4.2.3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审计环境亟待优化
        4.2.4 现行的资源环境审计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4.2.5 “科技强审”战略实施不充分
5 完善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的对策建议
    5.1 在审计指标上,健全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
        5.1.1 加强内外合作,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理论
        5.1.2 积极深入研究,建立完善资源环境的指标和考核体系
    5.2 在审计力量上,强化高素质专业型人才队伍建设
        5.2.1 加大现有审计人员资源环境审计招录培养力度
        5.2.2 注重实施审计专家“人才引进”战略
    5.3 在审计支持上,完善现有资源环境审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5.3.1 在制定层面上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5.3.2 在执行层面上实行实时跟踪落实制度
    5.4 在审计组织上,有效实现全方位联动合作
        5.4.1 依托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上下联动制度体系
        5.4.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府和社会各届的重视程度
    5.5 在审计方法上,有效实现新旧技术科学利用
        5.5.1 注重传统审计技术方法的特殊运用
        5.5.2 加强前沿科技技术方法的创新运用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C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外国家公园知识图谱分析
        1.3.2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研究现状分析
        1.3.3 EEES复合系统研究现状分析
        1.3.4 EEES祸合协同研究现状分析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2 EEES复合系统协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公园的概念
        2.1.2 EEES概念界定
        2.1.3 耦合协同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系统论
        2.2.2 耦合理论
        2.2.3 耗散结构理论
        2.2.4 协同理论
        2.2.5 自组织理论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7 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论
        2.2.8 博弈论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发展现状分析
    3.1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和环境(EE)发展现状
        3.1.1 自然条件
        3.1.2 生物多样性
        3.1.3 保护现状
    3.2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经济(E)发展现状
        3.2.1 土地权属
        3.2.2 经济发展
    3.3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社会(S)发展现状
        3.3.1 周边社区居民现状
        3.3.2 科研现状
    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构成及其协同发展分析
    4.1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的特殊性分析
        4.1.1 生态子系统特殊性
        4.1.2 环境子系统特殊性
        4.1.3 经济子系统特殊性
        4.1.4 社会子系统特殊性
    4.2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的内涵与主体构成
        4.2.1 复合系统的定义
        4.2.2 复合系统的特征
        4.2.3 复合系统的原则
        4.2.4 复合系统的主体构成
    4.3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3.1 复合系统关系确定
        4.3.2 复合系统的结构
        4.3.3 复合系统的功能
    4.4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
        4.4.1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涵义
        4.4.2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
        4.4.3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特征
        4.4.4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内在逻辑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机理
    5.1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分析
        5.1.1 子系统内部的协同发展
        5.1.2 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
        5.1.3 复合系统整体的协同发展
    5.2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内各主体间互动机理
        5.2.1 EEES复合系统内部各主体间耦合互动机理
        5.2.2 子系统及其主体间耦合互动机理
    5.3 基于熵流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耦合演化机理
        5.3.1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耗散结构分析
        5.3.2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的熵函数模型分析
        5.3.3 基于熵流的复合系统耦合演化阶段
    5.4 基于logistic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
        5.4.1 基于Logistic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过程分析
        5.4.2 基于序参量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稳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主体行为分析
    6.1 复合系统主体行为分析
        6.1.1 利益主体界定
        6.1.2 利益主体分类
        6.1.3 主要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及原因分析
        6.1.4 主要利益主体利益冲突及原因分析
    6.2 复合系统主体间混合策略动态博弈
        6.2.1 动态博弈解析
        6.2.2 主体行为选择
    6.3 本章小结
7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
    7.1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的逻辑思路
    7.2 状态参量测度体系构建及数据获取
        7.2.1 构建状态参量测度体系的意义与原则
        7.2.2 状态参量的选取及计算
        7.2.3 数据处理及来源说明
    7.3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发展水平及复合系统整体测度
        7.3.1 基于综合评价模型的各子系统发展水平测度及分析
        7.3.2 基于耦合协同发展度模型的复合系统整体测度及分析
    7.4 基于DEA模型的复合系统子系统间及系统整体协同发展效应测度
        7.4.1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方法
        7.4.2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应分析模型
        7.4.3 复合系统多个子系统的协同发展效度测度
    7.5 多角度测度结果综合分析
    7.6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7.6.1 生态和环境子系统协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7.6.2 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协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7.6.3 EEES复合系统整体协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7.7 本章小结
8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S复合系统协同发展保障措施
    8.1 基于复合系统主体层面的保护措施
    8.2 生态和环境子系统协同发展保护措施
    8.3 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协同发展保护措施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3)制度主义的环境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二、新古典环境经济学存在缺陷
        三、制度主义方法的优越性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经济学在不同时期对环境问题的不同认识
        二、对生态环境问题根源的探讨
        三、国内研究综述
        四、文献研究小结
    第三节 论文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制度主义的起源和发展概述
        一、制度主义的起源
        二、代表人物
        三、制度主义的发展概述
    第二节 制度主义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
        一、哲学基础
        二、方法论
    第三节 制度主义的主要理论要素
        一、凡勃伦“二分法”
        二、艾尔斯的工具价值论
        三、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理
        四、社会价值理论
        五、制度调整原则
        六、制度结构与制度变迁理论
    第四节 小结:制度主义的理论内涵和总体特征
        一、制度主义的理论内涵:历史的、演化的经济学
        二、制度主义的特征
第三章 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的形成——从凡勃伦到凯普
    第一节 早期制度主义者的环境经济思想
        一、凡勃伦的环境经济思想
        二、J.M.克拉克的间接成本概念
        三、卡尔·波兰尼的社会成本思想
    第二节 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的奠基者:威廉·凯普
        一、凯普生平及学术简介
        二、凯普及其着作对学术界的影响
    第三节 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的核心:社会成本理论
        一、什么是社会成本
        二、社会成本的类型和来源
        三、社会成本的特征
        四、社会成本与外部性
    第四节 小结:作为环境问题根源的社会成本
第四章 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与生态发展观的结合
    第一节 制度主义的生态价值观
        一、制度主义的生态观
        二、制度主义的价值原则
        三、制度调整原则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适用性
    第二节 协同演化的可持续性原则
        一、“环境兼容”标准
        二、协同演化的概念和特征
        三、协同演化的可持续性原则
    第三节 制度主义的发展观
        一、发展的实质
        二、发展的原则
        三、作为阻碍因素的制度
        四、技术、资源和人的作用
    第四节 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
        一、社会系统的演化
        二、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模型
    第五节 小结:制度分析方法向生态环境问题的扩展
第五章 制度主义的环境经济理论框架
    第一节 对环境问题及其根源的再认识
        一、环境的涵义
        二、环境问题及其根源
        三、环境破坏的累积因果过程
        四、环境问题的性质
    第二节 经济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交换关系
        二、嵌入的经济过程与生态环境的交换
        三、从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角度看待环境破坏
    第三节 多维的环境评估指标和方法
        一、环境评估指标及其制定
        二、环境的最大容忍度和社会最低标准
        三、环境的多维评估方法——“位置分析”法
    第四节 制度性的环境控制措施
        一、间接控制措施
        二、直接控制措施
        三、事前预防与事后弥补
    第五节 实质性的环境目标与环境政策
        一、环境目标
        二、市场与“命令—控制”相结合的环境政策
        三、环境控制的制度安排
    第六节 小结:制度主义环境经济理论框架的特征
第六章 环境经济理论与政策:制度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
    第一节 新古典环境经济学概述
        一、新古典环境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三、对自然环境与经济系统关系的理解
        四、主要理论思想及研究方法
        五、环境政策及政策工具
    第二节 制度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环境经济理论思想的比较
        一、哲学基础和世界观的比较
        二、“经济人”与“政治经济人”
        三、环境问题的根源:“市场失灵”还是“市场体系的失败”
        四、对自然环境与经济系统关系的不同认识
    第三节 制度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环境政策的比较
        一、政策目标的区别
        二、环境评估指标的比较
        三、环境评估方法的比较
        四、环境政策的比较
        五、可持续发展观的差异
    第四节 新古典环境经济学的局限性
        一、还原的、机械的和静止的世界观
        二、理论假设不切实际
        三、忽略了社会的生态价值
        四、倒置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五、市场逻辑评估方法的局限
        六、环境目标与政策之间的脱节
        七、短视的环境政策
    第五节 小结:制度主义方法的优越性
        一、新古典范式存在固有缺陷
        二、制度主义的替代性方法
第七章 总结和评价
    第一节 总结:制度主义环境经济思想及理论要点
        一、制度主义的研究范式
        二、制度主义环境经济理论的核心思想
        三、环境政策及其制度理论基础
    第二节 评价:环境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替代
        —、对经济科学的主题的讨论
        二、制度主义环境经济理论的不足之处
        三、制度主义能完成替代吗
    第三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2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3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4 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论文工作量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方法
    2.1 概念界定
        2.1.1 耦合
        2.1.2 协调和协调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矿产资源经济理论
        2.2.2 环境经济与环境影响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2.2.5 系统科学理论
    2.3 定量分析方法
        2.3.1 向量自回归分析方法
        2.3.2 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
        2.3.3 空间自回归与空间误差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3.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与矿业发展
        3.1.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3.1.2 长江经济带矿业发展特征
    3.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3.2.1 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3 向量自回归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4.1 长江经济带环境现状与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4.1.1 长江经济带总体环境现状
        4.1.2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4.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识别
    4.3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4.3.1 空间占用影响
        4.3.2 污染排放影响
        4.3.3 土壤环境影响
        4.3.4 地质环境影响
        4.3.5 综合环境影响及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保护战略下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研究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5.1.1 耦合协调度测算
        5.1.2 耦合协调度预测
    5.2 情景设置
    5.3 指标体系与数据处理
        5.3.1 指标体系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4 耦合协调度分析
        5.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5.4.2 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5.5 耦合协调度预测及情景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6.1 空间相关性分析
        6.1.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1.3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6.2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2.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3 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7.1 优化空间结构
    7.2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7.3 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7.4 严格实行限采制度
    7.5 推进矿山清洁化和集约化发展
    7.6 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汇总表
附录2 长江经济带矿区与禁止开发区重叠情况汇总表
附录3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指标数据
附录4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环境指标数据
附录5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指标数据

(5)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1.2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
    1.3 我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1.4 文章结构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2.3 海岸带综合管理
        2.3.1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背景与基本原理
        2.3.2 以综合管理的视角认识海岸带水环境管理
    2.4 环境经济学理论
        2.4.1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与商品经济理论
        2.4.2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与产权理论
        2.4.3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与外部性理论
        2.4.4 水环境资源价值核算与生态补偿
第3章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案例分析
    3.1 海岸带综合管理(ICM)的有关实践
        3.1.1 美国海岸带管理法下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
        3.1.2 ICM在日本相关实践
        3.1.3 中国通过实施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推广和实践ICM
    3.2 环境资源承载力理论案例分析
        3.2.1 厦门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
        3.2.2 美国切萨皮克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
    3.3 环境经济学理论案例分析
        3.3.1 新安江生态补偿协议
        3.3.2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管理案例
        3.3.3 小结
    3.4 基于案例对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的讨论
        3.4.1 理论基础的讨论
        3.4.2 制度建设的讨论
第4章 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安排浅析
    4.1 我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基本机制
        4.1.1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约束性机制
        4.1.2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引导性管理机制
        4.1.3 自愿性管理机制—沿海流域水环境审计
    4.2 我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基本体制
        4.2.1 国家层面涉及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规划及部委规章
        4.2.2 中央政府推动地方政府主动落实规划的主要政策手段
        4.2.3 地方层面的组织机制
    4.3 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特色与不足
第5章 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设计
    5.1 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结构设计
        5.1.1 生态文明下的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基本原则和重点
        5.1.2 符合生态文明思想的海岸带水环境制度设计
    5.2 符合海岸带水环境特点的制度功能设计
        5.2.1 以水环境承载力预警作为制度主要功能
        5.2.2 以“空间综合”作为海岸带水环境管理体制整合的目标功能
    5.3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近期中期和远期任务-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5.3.1 环渤海地区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近期任务
        5.3.2 环渤海地区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中期任务
        5.3.3 环渤海地区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远期任务
    5.4 利用机构改革推进海岸带水环境管理
        5.4.1 中央机构改革对海岸带水环境管理的意义
        5.4.2 利用机构改革巩固和建设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
        5.4.3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1.1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理论研究的成果
        6.1.2 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实践研究的成果
        6.1.3 中国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研究的成果
    6.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

(6)黑龙江省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态势
        1.1.2 寒地生态资源驱动城镇化发展现状
        1.1.3 寒地地区生态资源型城镇转型发展现实诉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及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小城镇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
        2.1.1 环境经济理论
        2.1.2 资源经济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空间再生理论
    2.2 小城镇空间发展建设影响因素
        2.2.1 气候对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的影响
        2.2.2 资源使用周期与利用模式对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的影响
        2.2.3 资源利用模式对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的影响
    2.3 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发展建设目标
        2.3.1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2.3.2 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2.3.3 人居环境空间改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现状分析
    3.1 寒地小城镇资源开发及空间发展现状
        3.1.1 黑龙江省小城镇类型划分
        3.1.2 黑龙江省小城镇现状分析
        3.1.3 黑龙江省生态资源概况
        3.1.4 黑龙江省小城镇空间结构特点
        3.1.5 黑龙江省小城镇空间结构演变
    3.2 黑龙江省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3.2.2 各生态区城镇发展相互协调难度较大
        3.2.3 城镇建设用地不合理问题突出
        3.2.4 经济力量薄弱、建设资金短缺
        3.2.5 城镇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保护意识不强
    3.3 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潜力解决方略
        3.3.1 空间发展建设解决方略
        3.3.2 资源开发与城镇建设的矛盾解决方略
        3.3.3 土地利用与城镇建设解决方略
        3.3.4 生态环境保护解决方略
        3.3.5 技术支持解决方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4.1 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的空间发展规划
        4.1.1 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产业空间格局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4.1.2 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
        4.1.3 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内部功能区规划
    4.2 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的资源与生态规划
        4.2.1 土地利用与城镇建设协同规划
        4.2.2 生态景观建设规划的发展模式
    4.3 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建设实施步骤
        4.3.1 环境规划设计与实施
        4.3.2 空间形态和布局结构
        4.3.3 各分区规划设计与实施
        4.3.4 寒地特色景观规划设计实施
    4.4 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规划支持技术
        4.4.1 气候适应性规划发展的科学理念
        4.4.2 气候适应性规划发展的关键技术
        4.4.3 低碳小城镇的协同控制体系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土地资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主体
        2.2.2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范围及内容
        2.2.3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构建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3.1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概念
        3.1.1 自然资源资产的含义
        3.1.2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含义
    3.2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特点
        3.2.1 审计目标具有特殊性
        3.2.2 审计对象复杂化特点
        3.2.3 审计标准复杂化特点
        3.2.4 审计存在高风险性
    3.3 理论基础
        3.3.1 受托责任论
        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3 环境经济学理论
4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现状
        4.1.1 我国部分试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本内容
        4.1.2 我国部分试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具体方式
    4.2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4.2.1 相关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4.2.2 审计内容涵盖范围较广
        4.2.3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尚未完善
        4.2.4 部分数据收集困难
        4.2.5 领导干部责任界定难度大
    4.3 构建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4.3.1 促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顺利完成
        4.3.2 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4.3.3 督促领导干部重视环境保护
5 土地资源领域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原则
        5.1.1 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5.1.2 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 土地资源领域的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5.3 离任审计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5.3.1 全面包含性与具体性结合原则
        5.3.2 可操作性原则
        5.3.3 动态变化原则
        5.3.4 适应性原则
    5.4 离任审计评价指标内容分析
        5.4.1 审核土地资源投入情况
        5.4.2 审核土地资源管理过程
        5.4.3 审核土地资源产出情况
        5.4.4 审核土地资源管理成果
        5.4.5 评价土地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
    5.5 指标体系的评价
        5.5.1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5.5.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5.5.3 评价结果的确定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视角的选取情况
        1.2.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分类的研究情况
        1.2.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方法的研究情况
        1.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机制的研究情况
        1.2.5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研究实例
        1.2.6 研究动态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及其价值
    2.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及相关概念
    2.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特性及在我国的分布特点
    2.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特点与分类
        2.3.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特点
        2.3.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分类
    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现状分析
        2.4.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扭曲的现状分析
        2.4.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分歧及其原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
    3.1 传统的资源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
    3.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流经济学观点
        3.2.1 价值与价格理论
        3.2.2 公共产品理论
        3.2.3 外部效应理论
        3.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中的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
        3.2.5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边际理论分析
    3.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3.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功能
        3.3.2 经济发展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影响
        3.3.3 经济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有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方法比较分析
    4.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价值理论评析
        4.1.1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1.2 基于效用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1.3 基于均衡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1.4 基于生产要素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4.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的现有主要计量模型
        4.2.1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定价模型
        4.2.2 发展阶段系数法定价模型
        4.2.3 多目标规划法定价模型
        4.2.4 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4.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改进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工作的方法选择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理论及其构成分析
    5.1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及其应用
        5.1.1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
        5.1.2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在自然资源定价中的应用
        5.1.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方法的提出
    5.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可行性分析
    5.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构成分析
        5.3.1 边际生产成本(MPC)构成分析
        5.3.2 边际使用者成本(MUC)构成分析
        5.3.3 边际外部成本(MEC)构成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模型
    6.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目标
    6.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原则
    6.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测度方法及定价模型
        6.3.1 边际生产成本(MPC)
        6.3.2 边际使用者成本(MUC)
        6.3.3 边际外部成本(MEC)
    6.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步骤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
    7.1 闽江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7.1.1 地理位置
        7.1.2 地形地貌
        7.1.3 气候水文
        7.1.4 土壤植被
    7.2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服务功能分析
        7.2.1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概况
        7.2.2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特征
        7.2.3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
    7.3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生产成本测算
    7.4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使用者成本测算
    7.5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外部成本测算
        7.5.1 涵养水源损失
        7.5.2 土壤流失损失
        7.5.3 养分流失损失
        7.5.4 固碳损失
        7.5.5 吐氧损失
        7.5.6 参与土壤养分循环损失
        7.5.7 社会价值损失测算
    7.6 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尚待研究的问题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调查问卷

(9)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1.1 日趋严重的全球资源环境压力和风险
        1.1.1.2 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和风险
        1.1.1.3 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选择: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
        1.1.1.4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可发挥重要作用
        1.1.2 选题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关于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方法说明
    1.3 研究创新
    1.4 论文逻辑结构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1.4.2 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资源与环境的定义与特征
        2.1.2 资源与生态环境
        2.1.3 生态文明
        2.1.4 绿色财政
        2.1.5 财政政策
    2.2 相关理论
        2.2.1 发展经济学
        2.2.2 制度经济学
        2.2.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2.2.4 环境伦理学
        2.2.5 多中心理论
        2.2.6 贝克社会风险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2.3.1 资源约束与经济发展相关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2.1 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
        2.3.2.2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研究
        2.3.2.3 资源管制体制研究
        2.3.2.4 资源产权制度研究
        2.3.2.5 资源综合节约利用与有偿使用研究
        2.3.2.6 资源综合评价研究
        2.3.2.7 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研究
        2.3.2.8 资源价值核算与管理研究
        2.3.2.9 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发展研究
        2.3.3 国外研究现状
        2.3.3.1 资源环境经济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
        2.3.3.2 近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发展
        2.3.3.3 现代资源环境发展的研究进展情况
        2.3.3.4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的研究综述
        2.3.4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税政策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资源环境的现状分析
    3.1 土地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3.1.1 土地资源环境现状
        3.1.2 土地资源环境现状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3.1.3 土地环境现状对统筹城乡新发展的影响
        3.1.4 土地无法满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3.1.5 土壤污染与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3.1.5.1 土壤污染严重现状
        3.1.5.2 水土流失现状严峻
    3.2 水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3.2.1 水资源现状
        3.2.2 中国水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3.3 矿产资源与能源环境现状分析
        3.3.1 矿产资源环境现状
        3.3.2 能源供应基本情况
        3.3.3 矿产资源和能源环境影响分析
        3.3.3.1 水土流失现状严峻
        3.3.3.2 矿产资源能源环境经济发展现状影响分析
        3.3.3.3 矿产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资源环境付出代价与风险
    4.1 资源环境风险严重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
        4.1.1 粗放式发展加剧经济运行风险
        4.1.2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亟需调整升级
        4.1.3 资源配置低效率与不合理使用导致产能过剩
        4.1.4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4.2 水资源问题的经济代价和社会风险加剧
        4.2.1 水资源稀缺和水污染付出巨大经济代价
        4.2.2 水资源稀缺和水污染加剧社会风险
    4.3 土壤污染代价风险
        4.3.1 耕地土壤污染加剧风险
        4.3.2 城市土壤污染加剧风险
        4.3.3 资源开发损毁土地代价风险分析与预测
        4.3.3.1 煤炭生产损毁土地代价和风险预测分析
        4.3.3.2 金属生产损毁土地代价和风险预测分析
    4.4 资源开发利用与枯竭问题加剧风险
        4.4.1 典型恶性开发模式的代价与风险
        4.4.1.1 典型恶性开发模式
        4.4.1.2 典型恶性开发模式的代价和风险
        4.4.2 典型恶性利用模式的代价与风险
        4.4.2.1 典型恶性利用模式
        4.4.2.2 典型恶性利用模式的代价和风险
        4.4.3 资源开采破坏土地代价统计数据
        4.4.4 资源开采引发地质灾害损失代价统计数据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资源环境风险产生的根源与成因
    5.1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判断
        5.1.1 资源供给事关国家安全
        5.1.2 我国在全球格局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5.1.3 我国经济发展已严重受制于资源环境风险困境
        5.1.4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减排压力和环境约束矛盾凸显
        5.1.5 政府配置资源要兼顾代际公平
    5.2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与成因分析
        5.2.1 需求原因
        5.2.1.1 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主要特点
        5.2.1.2 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加大
        5.2.1.3 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大
        5.2.1.4 我国对矿产资源能源的需求加大
        5.2.1.5 我国对重要资源的需求
        5.2.2 利用原因
        5.2.2.1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5.2.2.2 资源分布不均衡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5.2.2.3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5.2.2.4 尾矿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5.3 配置原因
        5.3.1 资源产权配置不合理
        5.3.2 资源价格扭曲导致我国资源过度使用与浪费
        5.3.2.1 我国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5.3.2.2 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
        5.3.3 科技支撑乏力
    5.4 体制与制度原因
        5.4.1 管理体制机制未理顺
        5.4.2 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备
        5.4.3 制度和政策不健全
        5.4.4 财税政策与制度亟需优化创新
        5.4.4.1 缺乏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系统性的财税制度
        5.4.4.2 现行财税政策制度难以发挥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作用
        5.4.4.3 改革现行财税体制发挥资源环境风险调控功能的因素分析
        5.4.4.4 资源环境风险加重财政支出负担,亟需优化政策完善制度
        5.4.5 民众环保意识淡薄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与典型案例
    6.1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6.1.1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2 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6.1.3 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综合评价方法
    6.2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6.2.1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6.2.2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与模型
        6.2.3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
        6.2.4 资源开采与环境影响模型
    6.3 典型案例分析—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
        6.3.1 我国稀土资源分布
        6.3.2 稀土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
        6.3.2.1 南方各省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6.3.2.2 北方重稀土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
        6.3.3 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6.4 本章小结
7 国外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政策借鉴
    7.1 美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7.1.1 美国资源环境政策的发展历程
        7.1.2 美国实施全球资源战略的财政政策
        7.1.3 美国资源防范化解资源环境财政政策剖析
        7.1.3.1 美国的矿产能源政策
        7.1.3.2 美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7.2 欧盟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分析
        7.2.1 欧盟的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的历史沿革
        7.2.2 欧盟的资源环境政策
        7.2.3 欧盟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7.2.3.1 德国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政策案例
        7.2.3.2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政策制度
        7.2.3.3 德国资源开采保证金财政对策
    7.3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的财政政策分析
        7.3.1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政策的沿革
        7.3.2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
        7.3.3 防范化解韩国资源环境风险其他配套政策
        7.3.4 韩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的财政政策措施剖析
    7.4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分析
        7.4.1 防范化解日本资源环境风险政策的沿革
        7.4.2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
        7.4.3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的其他配套政策
        7.4.4 日本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措施剖析
        7.4.4.1 日本支持新能源替代等财政政策
        7.4.4.2 日本地质灾害预警应急对策
    7.5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7.5.1 各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比较
        7.5.2 各国能源财政政策比较
        7.5.3 各国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7.6 本章小结
8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建议
    8.1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的依据
        8.1.1 十八大报告与基本精神
        8.1.2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提高财政重要性促进社会公平
    8.2 破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资源约束困境的对策
        8.2.1 防范化解破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宏观政策体系设计思路
        8.2.1.1 推动顶层设计,形成完善的治理结构
        8.2.1.2 创新财政调控体制制度安排,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8.2.1.3 完善财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手段的激励作用
        8.2.2 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环境风险的财政对策
        8.2.2.1 财政支持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8.2.2.2 加大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励,财政支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8.2.2.3 调整资源消费结构,财政支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8.2.2.4 财政助推加大科研投入,以科技创新带动资源高效利用
        8.2.2.5 统筹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8.2.2.6 财政支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能源发展
        8.2.2.7 推进城镇化建设,注重资源节约,完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
        8.2.2.8 财政以加强污染治理为着力点,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
        8.2.3 防范化解我国资源约束环境风险的财政制度创新举措
        8.2.3.1 进一步完善资源开发市场的政府规制
        8.2.3.2 财政支持加快完善资源进出口机制和国家储备制度体系
        8.2.3.3 加快完善有关资源环境的法制体系的配套措施
        8.2.3.4 深化我国资源产业产权改革举措的说明
        8.2.3.5 财政政策驱动环境管理制度创新
        8.2.3.6 价值取向:用社会环境伦理创新化解中国资源环境风险制度创新
        8.2.3.7 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完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研究建议
        9.2.1 财政政策
        9.2.2 税收政策
        9.2.3 金融政策
        9.2.4 其他政策
    9.3 本文研究的主要局限性
    9.4 未来研究展望
    9.5 小结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1.1 研究目的
        0.1.2 理论意义
        0.1.3 实际应用价值
    0.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0.4 研究的技术路线
        0.4.1 基础研究
        0.4.2 理论研究
        0.4.3 应用研究
    0.5 研究方法
    0.6 创新之处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必要性分析
        1.1.2 可行性分析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本章小结
2 海域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
    2.1 资源配置的概念和特征分析
    2.2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概念和特性分析
    2.3 我国现行海域资源配置的方式
        2.3.1 我国海域资源行政配置方式分析
        2.3.2 我国海域资源市场配置方式分析
        2.3.3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分析
    2.4 海域资源配置的主体
        2.4.1 海域所有权的主体
        2.4.2 海域使用权的主体
    2.5 海域资源配置的客体
        2.5.1 海域
        2.5.2 海域资源
    2.6 海域资源配置的目标及实质
        2.6.1 海域资源配置的直接目标
        2.6.2 海域资源配置的最终目标
        2.6.3 海域资源配置的实质
    2.7 本章小结
3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历史与现状分析
    3.1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3.1.1 第一阶段(1993 年之前):萌芽阶段
        3.1.2 第二阶段(1993 年-2002 年):起步阶段
        3.1.3 第三阶段(2002 年-2011 年):确立阶段
        3.1.4 第四阶段(2011 年-至今):发展阶段
    3.2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2.1 现行海域资源配置法律不健全
        3.2.2 海域使用金对海域资源配置的引导和调节功能有限
        3.2.3 我国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滞后
    3.3 本章小结
4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法律依据
    4.1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
        4.1.1 国家法律层次
        4.1.2 法规层次
        4.1.3 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层次
    4.2 海域资源配置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
        4.2.1 海域资源产权制度
        4.2.2 海域有偿使用制度
        4.2.3 海域资源市场交易制度
        4.2.4 海域使用论证制度
        4.2.5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3 法律制度对海域资源配置的功能分析
        4.3.1 海域资源配置法律制度的特性分析
        4.3.2 法律制度对海域资源配置的功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政策与理论依据
    5.1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科学依据——海洋功能区划
        5.1.1 海洋功能区划的内涵、历史发展和特征
        5.1.2 海洋功能区划对海域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分析
    5.2 国家发展规划和政策依据分析
        5.2.1 国家发展规划依据分析
        5.2.2 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依据分析
    5.3 海洋经济学理论依据分析
        5.3.1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
        5.3.2 产业经济学理论
        5.3.3 区域经济学理论
        5.3.4 产权经济学理论
        5.3.5 海洋生态经济学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研究
    6.1 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的基本定位
    6.2 海域资源配置评价体系构建
        6.2.1 海域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2.2 海域资源配置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6.2.3 海域资源配置评价分析
        6.2.4 海域资源配置评价决策
    6.3 海域资源配置流程构建
        6.3.1 海域资源配置依据
        6.3.2 海域资源配置启动
        6.3.3 海域资源配置论证和配置环评
        6.3.4 海域资源配置评价
        6.3.5 海域资源配置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具体措施研究
    7.1 加快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方式转变
    7.2 加强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立法
    7.3 创新海域资源市场转让机制
    7.4 建立海域“招拍挂”出让年度投放计划制度
    7.5 创建全国或者区域性海域资源交易服务平台
    7.6 扩大海域使用权抵押和融资范围
    7.7 建立海域资源配置辅助决策机制
    7.8 本章小结
8 结论、不足及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存在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情况

四、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经济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资源环境审计问题研究 ——以J市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审计为例[D]. 李梦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2]东北虎豹国家公园EEEC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 李欣. 东北林业大学, 2019(12)
  • [3]制度主义的环境经济思想研究[D]. 杨珂. 云南大学, 2019(09)
  • [4]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方传棣.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5]海岸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D]. 毛竹. 厦门大学, 2018(06)
  • [6]黑龙江省寒地生态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研究[D]. 刘洁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7]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土地资源为例[D]. 于梦洁. 云南大学, 2018(01)
  • [8]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D]. 国常宁.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5)
  • [9]防范化解资源环境风险财政对策研究[D]. 于红.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10]海域资源配置方法研究[D]. 曹英志.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经济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