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分析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利他行为生成的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娇[1](2021)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利他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文[2](2020)在《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公益活动是主体化育人的新途径、隐性化育人的新方式、实践化育人的新载体,是大学生最为喜欢、真心接受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公益精神是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投身于面向某一群体或整个社会所开展的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公益实践活动,并在其中实现助人与自助、他利与自利相统一的一种综合品质。然而,大量文献和现实案例表明,在社会思潮、不良风气等多要素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公益心缺失、社会责任感下降、价值观错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亟待加强。通过对多所高校的实证调研,发现目前大学生公益精神及其培育现状不甚理想,阻碍大学生公益精神成长和培育的因素较多,因此,本文界定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涵,归纳总结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特征,解析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要素和内在结构,调研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现状并实证分析影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主要因素,系统总结和梳理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经验、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有效实践路径。本研究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和中央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高度、目前存在的不良社会风气、高校大学生公益活动存在的问题、高校公益教育实效性不足和大学生公益教育水平亟待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的选题。基于问题导向,理论分析结合实证调研系统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是本研究的现实逻辑。其次,用文献研究法从古代公益思想的滥觞和发展,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和西方现代公益精神的理论中吸取养分和借鉴经验,梳理马克思主义公益理论的发展,总结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脉络,这是本研究的历史逻辑。对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涵进行定义,归纳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四个特征,基于心理学和德育教育品德结构“知、情、意、行”四要素理论,从公益认知、公益情感、公益意志和公益行为四个方面解析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部构成要素,建构起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在结构,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思想基础以及培育的时代价值进行理论界定,这是本研究的理论逻辑。结合理论研究以社会调查法和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及影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内部原因、个体因素和外部影响,系统提出遵循方向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四性”原则,完善健全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组织体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的“三制”,从制度建设层面统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动力问题;推进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教材体系、融入教育教学体系、融入理论研究体系的“三融”,从学校教育层面着力提升大学生公益意识,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教育问题;拓展微感恩、微公益、微创业的“三微”,从个人行为体验层面切实推进大学生公益实践,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实践问题;协同家庭教育的协同力、学校文化的涵养力、“三社联动”的带动力的“三力”,从环境育人层面优化大学生公益培育氛围,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合力问题,从而建构起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路径,这是本研究的实践逻辑。西方国家对公益精神的研究对我国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和本质不同。本研究着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实践路径。

孔少楠[3](2020)在《私人诊所医生处方行为和利他性实验经济学研究 ——以青岛为例》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私人诊所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截至2014年,全国私人诊所数量达到149175家,占全国诊所数量的比例超过96%。私人诊所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主要原因是此类诊所可及性好、患者就医方便且就医成本较低。但是,由于私人诊所未被纳入HIS等其他医疗IT系统管理,对私人诊所医生的诊疗行为以及私人诊所的管理一直处于卫生管理研究的边缘。医生的处方行为直接决定了医疗服务质量,因此是非常重要的的医疗服务环节。我国私人诊所的卫生服务市场与公立医院的卫生服务市场不同,很少能够纳入医保报销,因其受到支付方式、医疗服务范围、医生执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医生处方不合理的现象极其常见。普通感冒是人民群众的常见病之一,虽然该病的发病率高且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但是普通感冒是自限性疾病,通常7天内可自愈。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在普通感冒的治疗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是诊疗过程不规范、抗生素不规范使用、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等。近年来,相关管理部门已经注意陆续出台了各种政策法规和监管措施来严格管理私人诊所的诊疗活动,希冀能够有效提高私人诊所的医疗服务质量,但是由于私人诊所缺乏具体的监管措施和手段,难以像对公立医疗机构那样对私人诊所进行管理。因此,通过对私人诊所医生诊疗行为的分析,探讨影响医生处方行为的因素,有助于政府优化相应的卫生政策,提高私人诊所的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及市场有两大特征,一个是不确定性,另一个是信息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会在市场上出现诱导需求。经济学家发现,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不能解释真实的经济社会中的一切现象,尤其是医生的种种行为,需要新的理论对此进行解释。麦克圭尔提出了医生利他主义模型,认为医生的效用来自于三方面,分别是净收入、闲暇时间和对患者无效用的诱导。对前人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由于利他主义存在测量难度、田野实验的难度也远远大于实验室实验,因此目前对利他主义和医生诊疗行为之间的研究仍然较少:(1)对于医生利他性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研究方面展开,缺乏实证研究的数据支持;(2)目前研究很少聚焦医生利他主义与处方行为、其他医疗行为的关系,以及医生的社会偏好是否保持一致性;(3)医生的社会性利他性仅仅从利他/利己两个角度进行区分,不够细致。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体目标:采用田野实验的方法,以青岛市私人诊所为例,采用匿名审计的方式对私人诊所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实验,借助普通感冒观察私人诊所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医生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水平、在医疗情境中的利他水平性别以及医生处方行为关系,探讨医生的社会利他水平对诊疗行为的影响,对现有的私人诊所医疗行为监管措施提出改善建议,促进全面健康水平的提升。本研究的具体目标为:(1)通过对私人诊所医生在普通感冒诊疗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匿名审计实验,对医生具体的诊疗行为进行量化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卫生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优化和制定相关监管政策、优化监管手段提供决策依据。(2)分析不同性别的私人诊所医生在普通感冒疾病的诊疗行为上的差异,探索性别与医生行为之间的关系。(3)通过基于社会规范的利他主义实验对医生利他性进行评估,结合医疗情景下的医生利他水平,分析医生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水平与医疗情景下利他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青岛市私人诊所以及诊所中的执业医生。从青岛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方网站正式注册的西医诊所中,随机化抽样选择133家诊所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计量经济学中随机配对的方法,保证了实验过程中私人信息保护问题。实验设计(1):匿名审计医生诊疗服务行为。本研究面向大学生进行招募,共招募了 36名女性大学生(17组试验人员+2位备份)作为审计人员。在正式实验之前,先对审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和预实验,确保审计员陈述普通感冒症状时能够严格按照拟定的台词进行陈述,并且与医生的沟通过程具有一致性,避免影响实验结果。在实验中,审计员假装是病人,到诊所自述自己的症状(同普通感冒),记录医生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离开诊所后填写本研究的“病人评估问卷”。实验设计(2):通过利他主义实验来观察医生的利他性。在本研究中,调查员扮演成普通感冒病人到私人诊所中就诊,在就诊结束后将预先留有“失主”信息以及其他物品的钱包悄悄放到诊所。我们根据医生是否与“失主”联系以及如何处理钱包中的现金来判断医生在利他主义程度,并将其分为在社会规范方面的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同时与实验(1)中所表现出来的医生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三组医生行为差异。同时,在本研究中也分析了医生性别与处方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应用SPSS22.0(中文版)软件、MicrosoftOffice 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对于连续性的因变量采用方差分析,并一般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对于分类变量类型的因变量采用卡方检验,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诊所诊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私人诊所中医生在治疗普通感冒时,存在诊疗不规范和用药不规范现象。例如,在问诊过程中,询问患者是否咳嗽或者咳痰的医生比例低于50%,使用听诊器的医生比例不足20%,询问患者是否药物过敏的医生比例不足30%。虽然病人并不需要服用任何药品,但是开具药品的医生比例非常高。其中,开具药品的医生所占比例为88.72%,开具抗生素的医生所占比例为48.87%,开具中成药的医生所占比例为72.93%,开具西药的医生所占的比例为64.66%,为患者开具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医生比例为70.68%。开具药品的医生比例高,但是提供药事服务的医生比例却不高,例如,告知病人用药方法的医生所占比例为64.66%;告知病人药物副作用的医生所占比例仅为9.02%,告知病人其他注意事项的医生所占比例为78.95%。诊所中存在大量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象,48.87%的医生为患者开具了抗生素处方,平均每个医生开抗生素0.49±0.91种。医生所开具的抗生素分为四类,其中,头孢菌素类占比最高,为56.92%,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占比为16.92%,再次为青霉素类,占比为13.85%,最次是喹诺酮类,占比为12.31%。没有医生为患者开具两类或两个以上的抗生素。本研究中,有1位医生为“患者”开具了利巴韦林,占医生总数的0.75%。本研究中,为“患者”开具中成药的医生为97位,占医生总数的72.93%。在本研究中,所有的医生均为西医,在为患者开具感冒类中成药时,实际上是不能够对患者进行“望、闻、听、切”的诊断的,从而不能辩证用药。同时,患者并没有提到心脑血管或者骨科方面的不适,但是部分医生为了患者开具了心脑系统的中成药以及骨科中成药,这属于明显的超范围用药。本研究中针对病人的最优治疗方案中是不需要开药的,但是88.72%的医生都为“患者”开具了药品,平均每位医生开药1.80土0.92种,平均每位医生开药的价格为38.35±25.19元,诊所中诱导需求现象严重。(2)利他主义与医生处方行为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主义实验(“丢钱包”)中,医生表现出了不同的利他性。在133家样本诊所中,有66家诊所打回电话,询问是否有人丢失了钱包,并在实验员的请求下将钱包及钱包内的东西寄回。有1家诊所打回电话,但要求“失主”上门领取钱包。利他主义可以分为自我利他主义(ego-altruism)和纯利他主义(pure-altruism)两种。自我利他主义(ego-altruism)是指个体同时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利益。纯利他主义(pure-altruism)是指个体仅关注他人的利益。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将38家寄回钱包且将剩余现金也归还的医生作为纯利他组,28家寄回钱包但未归还现金以及1家要求“失主”上门领取钱包的医生(共计29位)作为自我利他组,66家诊所的医生作为利己组。分析结果显示,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医生在开药总种类、抗生素种类、药品总价格、抗生素药品价格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对于是否开具抗生素,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医生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利己组,利己组的表现由于自我利他组。对于开药总种类数,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92),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较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65)。对于抗生素种类数,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较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药品总价格,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686),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较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抗生素药品价格,纯粹利他组和自我利他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粹利他组的表现优于自我利他组;纯粹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64),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性别与医生处方行为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医生和女性医生处方行为无显着差异。男性医生群体中开药医生占的比例90.91%(60/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药医生的比例86.57%(58/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抗生素类药品医生占的比例为50.00%(33/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抗生素类药品医生占的比例47.76%(32/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的比例为90.01%(60/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的比例83.58%(56/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中成药的比例为74.24%(49/66),女性医生群体中开中成药的比例76.12%(51/67)。男性医生群体中开药总价格的均值为38.55±23.23元,女性医生群体中开药总价格的均值38.72±26.93元;男性医生群体中开抗生素类药品的均值为5.55±7.23元,女性医生群体中抗生素类药品的均值6.20±8.05元;男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价格的均值33.00±22.29元,女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价格的均值32.52±26.06元;男性医生群体中开中药类药品价格的均值15.88±19.35元,女性医生群体中开非抗生素类药品价格的均值15.64±16.75元。(4)利他主义与医生其他医疗行为本研究发现,医生医疗行为中的部分其他医疗行为与社会利他性具有相关性,纯粹利他组、自我利他组和利己组医生在患者就医经历的总体评分和向父母推荐该医生的可能性得分以及诊疗时长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就医经历的总体评分和推荐可能性这两项的得分最能体现患者本次就医感受,我们对三组医生在这两方面得分进行比较,发现:患者在纯粹利他组医生诊所的就医经历总体评分为6.15±1.65分,患者在自我利他组医生诊所的就医经历总体评分为5.65±1.63分,患者在利己组医生诊所的就医经历总体评分为5.06±1.63分。患者对纯粹利他组医生诊所的推荐程度得分为5.42±2.17分,患者对自我利他组医生诊所的推荐程度得分为4.86±1.62分,患者在利己组医生诊所的推荐程度得分为4.34±1.90分。患者在纯粹利他组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9.21±3.38分钟,患者在自我利他组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7.12±3.45分钟,患者在利己组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7.27±4.05分钟。(5)性别与医生的其他医疗行为诊疗时长与患者就医满意度以及医生的利他偏好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对男女医生的诊疗时长进行比较,发现:患者在男性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7.06±3.87分钟,患者在女性医生诊所的诊疗时长均值为8.63±4.15分钟。对男女医生的诊疗时长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两组医生诊疗时长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研究通过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医生在社会规范下的利他水平、在医疗情境中的利他水平性别以及医生处方行为关系,探讨医生的社会利他水平对诊疗行为的影响,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私人诊所医生对于普通感冒的诊疗过程有待规范,例如诊疗流程不规范、抗生素使用不规范、违规使用利巴韦林、引致需求明显等。(2)私人诊所医生的社会利他性与医疗情景下的利他性相关。具有纯粹利他偏好的医生在抗生素的使用、药品种类、药品价格、患者满意度、诊疗时长方面的表现优于具有自我利他偏好和利己偏好的医生。具有自我利他偏好的医生的患者满意度虽然高于具有利己偏好的医生,但是在抗生素的使用、药品种类、药品价格方面的表现劣于具有利己偏好的医生。(3)私人诊所医生的性别与医生的处方行为无关,但与诊疗时长相关,女性医生的诊疗时长长于男性医生。基于本研究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进一步加强对私人诊所的监督力度,推广使用匿名审计。(2)对现有医疗价格体制进行调整和优化。(3)在私人诊所中也引入商业医疗保险或者社保,通过第三方监督降低居民医疗成本。(4)加强对普通感冒正确治疗方式的培训和教育宣传,减少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的现象。(5)提高医生的社会利他性水平,促进患者的健康收益。

宋宏达[4](2020)在《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新时代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青年人要成为“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的人,就是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心态,并能高效实践的人,能表现出高效能积极行为的就是这样的人。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管理,能有效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使中学生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访谈法,依据高效能积极行为特点和中学生行为特点,借鉴Parker(2010)关于积极工作行为测量量表,自编了《高效能积极行为测量问卷》,问卷分为八个维度高效能行为、利他行为、积极负责行为、反馈搜寻行为、建言分享行为、创新行为、任务协商行为、亲社会行为,包括35个题项。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分析发现,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管理中存在的原因,从中学生内部主观和外部客观来看,是中学生内部动力不足和外部推动不强,具体表现为:积极主动意识淡薄、存在焦虑情绪、缺乏合作意识、意志力薄弱、行为效能不高;教师效能缺失、班级自主管理氛围不强、学校文化效能作用不明显、家庭教育中对中学生高效能行为管理的忽视。基于此,本研究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学校层面提出了促进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管理的有效策略,分别是: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心态,用乐观解释风格解决人际关系困扰,培养学生坚韧意志品质,培养学生高效能行为习惯;教师效能训练,加强班级自主管理;建构高效能学校文化,打造高效能学习型组织,家校合作共同管理加强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建立有效的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评价机制。

李佩轩[5](2020)在《大学生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文中提出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对生活的积极影响不可忽视,网络利他行为是网络积极方面的典型代表,是指个体在网络中表现出的不期望任何回报的自愿行为。共情可能是利他行为发生在网络中的重要原因。道德认同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也很密切,以往研究认为道德认同是个体利他行为的重要动机。共情、道德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已有研究忽视对其内在作用机制的探究,本研究对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进行探究。本文采用问卷法对32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使用我国学者郑显亮编制的《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潘孝富编制的《大学生共情能力量表》、万增奎等人修订的《道德认同量表》。研究了道德认同在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探究共情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内部作用机制,为高校合理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交流沟通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以期发挥网络对个体心理、行为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共情在被试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年级、网龄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女大学生的共情水平显着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自我情绪识别与正向应对维度显着高于男大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共情水平显着高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情绪识别、他人情绪识别、一致性理解、正向应对维度显着高于独生子女。他人情绪识别、一致性理解、负向应对维度在生源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共情总分以及自我情绪识别、他人情绪识别、反向理解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着性差异。2、道德认同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年级、网龄上均存在显着差异。非独生子女的道德认同水平显着高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道德内在化维度显着高于独生子女。表征化维度在生源地上存在显着差异。3、网络利他行为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男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显着高于女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在是否独生子女、网龄上不存在显着差异;网络利他行为在生源地、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4、大学生共情、道德认同、网络利他行为两两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共情对道德认同和网络利他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道德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5、道德认同在大学生共情和网络利他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为79.25%。

贺菲菲[6](2020)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社会责任感作为个体积极帮助他人或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的核心素养,也是社会和谐与良好风尚的重要保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个民族未来整体素质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未来竞争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及国家未来发展的走势。家庭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首先受到父母的影响家庭的熏陶、家风的感染和家训的哺育。在日常社会中,父母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方式塑造了其子女的观念和行为,并且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中国传统的非理性的家庭教育模式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大学自我认知,进而影响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本研究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从家庭方面入手,探究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分析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因素(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构建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因子模型,从而探寻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是通过何种路径,何种机制对社会责任感造成影响的。本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有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的进展。第二部分:相关的理论支撑。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有关社会责任感、家庭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基础,为构建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机制模型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实证研究。该部分首先根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概念定义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卷进行编制修订,然后对当前中国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第四部分: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的实证研究。该部分通过构建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回归模型,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第五部分:探讨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差异的原因。该部分针对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当前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从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第六部分: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2)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除父亲控制)、自我效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男女性别、是否是学生干部、家庭经济状况上的差异上均达到了显着水平。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除父母控制)、自我效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父母学历、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不同年级学生在对自我的责任感中存在差异。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比未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其关怀较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也较高。独生子女要比非独生子女所获得的父母关怀较多,其自我效能和社会责任感也较高。(3)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母亲关怀、父亲关怀可以显着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母亲控制、父亲控制可以显着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显着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母亲关怀、父亲关怀可以显着正向预测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母亲控制、父亲控制可以显着负向预测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不仅父母教养方式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还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来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需要考虑从社会文化、家庭与自我三个方面,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教育方法和策略,倡导积极的社会文化导向,良好的家庭引导和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三个方面提出实践性较强,可操作性较高的建议。

谷涵岭[7](2019)在《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研究 ——基于对东北财经大学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尤其是利他行为的表现及发展规律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之前大部分的研究是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宏观层面探讨大学生道德行为受何种因素影响,很少有对微观层面的研究,这其中就包含了家庭教养方式。所以,探究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倾向是否会受到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不仅可以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家教的重要思想进行深入的论证,而且还可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家风家教思想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养方式的作用。因此,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有利于深化家风家教的经验总结,为高校德育提供重要借鉴,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高校、深入家庭,同时也能够为新时代父母的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尤其是德育的质量。本研究选取的研究样本为东北财经大学的440名学生,运用的工具为“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简式)”(“EMBU”),调查了东北财经大学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总体情况,并通过“独裁者博弈”范式,采用现场实验法研究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利他行为倾向的关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并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实践中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想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其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情感投入程度显着相关。父母的职业与其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拒绝程度、情感投入程度和保护程度都不存在关系。2.母亲对孩子的拒绝程度,对孩子的利他行为倾向都会产生显着影响;父亲对孩子的拒绝程度,不会对孩子的利他行为倾向都会产生显着影响。3.父、母对孩子情感程度的大小,对孩子的利他行为倾向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父亲对孩子的情感投入程度,不会对其利他行为倾向产生显着影响;反之母亲的情感程度就会十分影响孩子的利他行为倾向。4.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保护程度,都不会对孩子的利他行为倾向产生显着影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以增强大学生利他行为倾向的对策。从家庭层面来看,首先要加强父母自身的综合素质,先完善自身,才能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其次要提高父母科学家庭教养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最后,还应培养父母与孩子良好沟通的技术,通过良好的沟通,彼此之间才能明白各自的真正需求。从学校层面来看,首先要加强学校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而推行思政教育的创新和改变,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其次还要密切家校沟通联系,形成有效的家校合力。从社会层面来看,首先要加大家庭教养方式的科普力度,运用各种形式来提高大家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其次要形成重视家风家教的社会氛围。

杨超[8](2019)在《社区责任感的结构及其对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利他行为是个体自发地以他人增益为目的且不期待任何外部收益的一种社会行为。它对于生命的延续、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西方学者对社区责任感的研究已有十年之久,它是个体为了社区个人和集体幸福且不期望任何回报的一种责任感,它受到社会规范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和社区参与。目前有关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的直接关系及可能的原因并不知晓。早期的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人们对社会规范责任感知的影响,对自身能力的评估以及责任的感知是利他行为的基础。与此同时,研究者们发现个体对利他信息的无意识加工能有效的预测真实情境中利他行为的快速发生,并且以前额叶皮层为主的利他行为的脑区还与人们的道德判断、对记忆信息的加工和提取以及注意的分配相关联。因此,本研究猜想不同社区责任感水平的个体对利他信息的认知加工水平是存在差异的,进而影响真实情境中个体利他行为的发生。以前人有关责任感与利他行为的研究为基础,本文从社区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社区责任感—利他行为的假设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行为实验法并结合眼动技术开展了三个系列研究,旨在以我国的文化、社区特点为背景,对社区责任感进行中国化的研究,验证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的关系模型,并从认知加工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可能的原因解释。研究一,采用质性分析方法、问卷调查法对社区责任感的概念、测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假设为社区责任感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受到人口学变量、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包括三个子研究:研究1(N=184)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通过质性分析了解了居民社区责任感的特征表现,构建了居民社区责任感的理论维度。结果发现:(1)社区责任感既有对自我的要求,也有对客体的道德义务,行为应具有主观能动性。高水平社区责任感的个体应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决策判断中以社区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获得为价值标准。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和人际纽带是社区居民共识的责任因子。社区责任感是居民心理健康可能的影响因子,人们在践行社区责任行为中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2)社区责任感的理论结构包括社区责任认知、社区责任情感和社区责任行为(倾向)三个维度。结果表明社区责任感是个体对自我的约束,意识到自我对社区他人及关系的责任,愿意为了他人的福祉和集体利益投入情感,付诸言行并承担后果的态度。研究2(N=1013)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了中国居民社区责任感的结构特点,编制了相应的工具。结果发现:(1)社区责任感是一个多维的结构,与理论结构一致;(2)社区责任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与尽责性和幸福感显着正相关。结果表明社区责任感具有不同的成分,社区责任感问卷可作为居民社区责任感水平评估的有效工具。研究3(N=1019)采用问卷调查法进一步验证了社区责任感的信效度,了解了中国居民社区责任感的现状,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社区责任感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2)总体而言,我国居民的社区责任感水平较高,有着积极的趋势,但社区责任感行为维度的平均得分最低,离5点评分的“比较符合”还有一定的距离,部分居民依然存在社区责任感缺失的情况;(3)个体的社区责任感水平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数目、住房类型、健康水平以及社会经济地位上存在显着的差异。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剔除年龄后,这些影响因素对社区责任感有着显着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区责任感的结构是稳定的和可信的,我国居民的总体社区责任感水平良好,但是社区责任行为倾向较弱,个体的社区责任感水平受到人口学变量、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和主观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二,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行为实验法对利他行为的测量工具进行了修订,探讨了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假设为《利他自陈量表》是一个多维的结构,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正相关,且社区责任感对利他行为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包括三个子研究:研究4(N=490)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利他自陈量表》进行了修订。结果发现:(1)利他行为包括移情和社会责任两个维度;(2)修订后的《利他自陈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结构效度,与幸福感显着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修订后的《利他自陈量表》有着良好的统计学指标,比原始的英文版本和已有的中文版本更适用于社区居民。研究5(N=1052)采用问卷调查法初步探索了社区责任感和利他行为的关系,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中介变量。结果发现:(1)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社区认同两两正相关;(2)社区责任感对利他行为的直接效应显着,社区认同在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区责任感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利他行为的变化,而且可以通过社区认同间接预测居民的利他行为水平。研究6(N=109)采用重复独裁者博弈任务进一步验证了社区责任感与居民利他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显着正相关,社区责任感对居民的利他行为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2)随着分配任务次数的增加,居民的利他行为水平逐渐降低;(3)高、低社区责任感组的金钱分配差异显着,高社区责任感组的利他行为水平显着大于低社区责任感组。研究结果表明重复独裁者博弈任务是评估居民利他行为水平的一个有效范式,社区责任感越高的居民在独裁者博弈任务中更加利他。研究三,采用认知行为实验并结合眼动技术对居民利他在社区责任感水平上的差异进行了认知原因的分析。研究假设为不同社区责任感的个体对利他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这可能是导致行为差异的可能原因。包括三个子研究:研究7(N=217)参照经典的内隐联想测验,通过两个平行研究探究了社区责任感水平与居民内隐利他评价的关系。结果表明:(1)个体存在显着的内隐利他自我概念评价效应和内隐利他态度评价效应;(2)内隐利他与外显利他相关不显着;(3)社区责任感水平与内隐效应值显着正相关,无论社区责任感水平的高低,居民在相容任务的反应时都小于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4)高社区责任感组的IAT效应值显着大于低社区责任感组。研究结果表明社区责任感越高的个体越倾向于将利他与自我相关联并作出积极的评价,将非利他与他人相关联并作出消极的评价。研究8(N=102)采用加工分离程序探讨了个体在对利他信息的记忆提取中意识和无意识的贡献率及社区责任感的影响。结果发现:(1)无论是包含测验还是排除测验,被试对利他词汇的再认成绩都显着优于中性词汇的再认成绩;(2)具体的加工过程中,被试对利他词汇的提取比中性词汇需要更多的意识参与和更多的无意识参与,且无意识的贡献率大于意识的贡献率;(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词汇类型与加工方式的主效应显着,词汇类型、加工方式与被试类型的三重交互作用显着,进一步比较而言,社区责任感的个体差异只体现在对利他词汇的意识提取上,即高社区责任感的个体比低社区责任感的个体在对利他词汇进行加工时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加工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高社区责任感的个体比低社区责任感的个体在对利他词汇进行加工时需要更少的意识参与,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化的加工过程。研究9(N=77)采用视觉搜索任务范式和点探测任务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探讨了不同社区责任感水平的居民对利他信息和非利他信息在空间搜索上的速度差异和时间进程上的偏向成分差异。结果发现:(1)无论居民社区责任感的高低,人们都能在中性刺激背景中快速地识别出靶刺激(利他词语和非利他词语)。但是人们对非利他词语的反应时更短,正确率更高。且识别靶刺激的速度快于中性刺激;(2)在整个视觉搜索的过程中,人们在靶刺激的总注视次数和总注视次数比率上不存在显着的差异,但是在总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比率上存在显着的差异,个体对非利他词语的总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比率显着大于利他词语;(3)社区责任感水平与利他词语的总注视时间比率显着正相关并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4)无论社区责任感水平的高低,人们对利他词语和非利他词语的探测和注意脱离困难都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当利他词语、非利他词语分别与中性词语配对时,人们对利他词语表现出一致性促进效应(即利他词语一致探测点的反应快于中性词语一致探测点的反应),对非利他词语却没有注意偏向;(5)在整个探测的过程中,人们对利他词语与非利他词语首视点定向、首视点的潜伏期偏向、首视点注视时间偏向及总注视时间偏向都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同时人们对利他词语和非利他词语不存在显着的潜伏期探测偏向和最初的注意偏向,但是都表现出了总体的注意维持以及对非利他词语的早期定向偏向(即个体更多的将视觉空间注意指向了非利他词语);(6)当考虑社区责任感的水平时,研究发现社区责任感只对利他词语的总体的注意维持发挥了正向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区责任感越高的个体在利他词语的整体识别过程和总体的注意维持过程中会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本研究通过三个系列研究,明确了社区责任感的结构,验证了居民利他行为水平在社区责任感上的个体差异,及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同时采用认知研究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对其可能的认知原因进行了解释。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社区责任感中国化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为居民社区责任感、利他行为的评估提供有效的心理学测量工具,并为居民社区责任感的唤醒,利他行为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丰富我国社区心理学的实证成果,同时,研究成果还可以作为社区专职人员招聘的甄选工具,为社区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为我国社区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张雪[9](2019)在《公众获得感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术界对人民获得感的关注越来越多。获得感是个体对自身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实际获得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从心理学角度对公众获得感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社会心理的相关内容,也有助于政府把握百姓的生活状况,提升工作的针对性,促进社会和谐。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具有一定信效度的研究工具,考察了406名公众获得感的现状特点,分析了公众获得感与情感忽视、社会支持和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63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获得感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公众获得感包括住房获得感、医疗获得感和教育获得感三个成分,又各有认知、情感、行为倾向3个维度。(2)公众获得感的总均分为3.57。教育获得感存在年龄和工作单位差异,住房获得感存在工作年限差异,医疗获得感也存在工作单位的差异。(3)公众获得感在社会支持与利他行为之间起显着的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主要通过教育获得感起作用;社会支持中介了情感忽视对公众获得感影响,主要通过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两个维度起作用;公众获得感和社会支持在情感忽视与利他行为之间起显着的中介作用。(4)社会支持对获得感有显着影响;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可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

王凡[10](2018)在《多伦多共情问卷(TEQ)在大学生中的修订与初步应用》文中指出共情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共情主要涉及感知他人情绪体验并做出适当反应。共情的测量是共情研究的基础,已有量表在测量共情内涵时各有利弊。基于此,国外研究者R.Nathan Spreng(2009)参考Spearman研究智力时萃取“g因素”的方法,在多样的共情测量工具中提取一个潜在因子,以此编制了多伦多共情问卷(Toronto Empathy Questionnaire,TEQ)。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已被引入到多个国家作为有效的共情测量工具,但目前尚未将其引入中国进行共情测量。因而,本研究将TEQ引入中国,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修订,并进一步考察当前大学生共情水平的总体特点,探讨与相关变量的内在作用机制。本研究主要包含两个分研究,研究一多伦多共情问卷(TEQ)的修订。采用文献综述法研读相关文献。按照标准化程序将TEQ翻译成中文,并进行通俗性检验,以此形成初测问卷。在贵州大学城选取560名大学生开展调查,主要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9个条目的再测问卷。366名大学生完成了再测问卷,进行相同分析后,形成了9个条目的单维TEQ正式问卷。在贵州和四川的大学发放924份正式问卷,主要进行信效度检验。为考察修订版TEQ的推广性,采用Rasch模型进一步考察其信效度。研究二多伦多共情问卷(TEQ)的初步应用。452名大学生参与了调查,首先,对共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然后,检验道德推脱在共情与利他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最后,检验道德认同在共情→道德推脱→利他行为这一中介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20.0、Amos20.0、Mplus7.0、Winsteps3.74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平行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Rasch分析,相关分析,独立样本检验,方差分析,中介效应分析,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修订后的多伦多共情问卷(TEQ)删除了7个条目,剩余9个条目拟合良好,也得到了源问卷的单维结构。(2)修订的中文版TEQ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推广性,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共情水平的有效工具。(3)大学生的共情处于较高水平。女生的共情水平高于男生;大二学生在共情上的得分高于大一、大三学生,大一学生高于大三学生;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共情上的得分不存在显着差异。(4)道德推脱在共情与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5)道德认同在共情→道德推脱→利他行为这一中介过程中起调节效应。

二、影响利他行为生成的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利他行为生成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2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理论阐释
    2.1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2.2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要素和内在结构
    2.3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思想基础
    2.4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时代价值
3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调查研究设计
    3.2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分析
    3.3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调查研究结论
4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历史、现状及问题探析
    4.1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考察
    4.2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现状审视
    4.3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问题反思
5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探索
    5.1 坚持“四性”,遵循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原则
    5.2 完善“三制”,统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制度
    5.3 推进“三融”,着力提升大学生公益意识教育
    5.4 拓展“三微”,切实推进大学生公益实践锻炼
    5.5 协同“三力”,优化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环境
6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 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私人诊所医生处方行为和利他性实验经济学研究 ——以青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诊所发展现状分析
        1.1.2医生处方行为现状分析
    1.2 研究现状
        1.2.1 利他与医生行为
        1.2.2 性别与医生行为
        1.2.3 博弈论视角下的医患关系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2.2 医生行为模型
    2.3 社会偏好与行为博弈论
        2.3.1 人的社会偏好
        2.3.2 社会偏好的微观结构
        2.3.3 利他偏好下的行为博弈论
    2.4 利他行为的测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献综述
    3.1 利他主义及其基础
        3.1.1 利他的生物学基础
        3.1.2 利他的神经经济学基础
        3.1.3 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3.1.4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3.2 医生及其行为
        3.2.1 医生与医学中的利他行为
        3.2.2 医护人员的性别及诊疗行为
        3.2.3 不合理的处方行为
    3.3 利他主义与行为博弈论
        3.3.1 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与社会偏好
        3.3.2 行为博弈论
    3.4 关于利他主义的田野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原理、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4.1 实验原理
        4.1.1 关于实验经济学
        4.1.2 田野实验
        4.1.3 审计实验及其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4.2 实验设计和分析方法
        4.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4.2.2 伦理学问题
        4.2.3 实验设计
        4.2.4 质量控制
        4.2.5 数据分析方法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一般性结果
        5.1.1 样本诊所的基本情况
        5.1.2 样本诊所医生的基本情况
        5.1.3 利他主义实验的基本情况
        5.1.4 审计实验中医生诊疗行为的基本情况
    5.2 利他性、性别与医生医疗行为关系的分析结果
        5.2.1 利他性与医生处方行为的关系分析
        5.2.2 性别与医生处方行为的关系分析
        5.2.3 利他性与医生其他医疗行为关系分析
        5.2.4 性别与医生其他医疗行为的关系分析
    5.3 定性分析
        5.3.1 关于普通感冒的处方行为
        5.3.2 关于就医体验等其他医疗行为
    5.4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6.1 方法学的讨论
        6.1.1 田野实验在医疗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6.1.2 匿名审计实验数据具有高可靠性
        6.1.3 数据质量保证
        6.1.4 数据分析方法
        6.1.5 实验细节的设计
    6.2 实验结果的讨论
        6.2.1 诊所诊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6.2.2 利他主义与医生行为
        6.2.3 性别与医生行为
    6.3 结论与政策建议
        6.3.1 结论
        6.3.2 政策建议
    6.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6.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6.4.2 本研究的不足
附件1 病人评估问卷
附件2 病人台词
附件3 接线员台词
附件4 准考证
附件5 学生名片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效能行为
        (二)积极行为
        (三)高效能积极行为
    四、文献综述
        (一)高效能行为相关研究
        (二)积极行为相关研究
        (三)中学生行为相关研究
        (四)行为管理相关研究
        (五)小结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六、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理论基础
    一、积极行为支持理论
    二、积极人格教育理论
        (一)积极心理学中积极人格理论
        (二)高效能积极人格教育理论
第二章 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测量问卷调查设计
    一、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测量初测问卷项目编制
        (一)项目整理与归类
        (二)项目编制
    二、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测量问卷(初试问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被试
    三、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问卷正式问卷的确立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四)信度分析
        (五)效度检验
        (六)研究小结
第三章 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调查过程与统计分析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工具
    三、数据处理
    四、统计分析
        (一)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的特点
        (二)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检验
        (三)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关于独生子女情况的差异检验
        (四)初中生和高中生高效能积极行为的差异检验
        (五)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六)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关于担任班级干部情况的差异检验
        (七)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各维度对总体高效能积极行为水平的相关分析..
        (八)讨论
第四章 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中学生内部主观问题与分析
        (一)积极主动意识淡薄
        (二)存在焦虑情绪
        (三)缺乏合作意识
        (四)意志力薄弱
        (五)行为效能不高
    二、外部客观问题与分析
        (一)教师效能缺失
        (二)班级自主管理氛围不强
        (三)学校文化效能不明显
        (四)家庭教育中对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管理的忽视
第五章 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管理策略
    一、学生层面
        (一)培养学生的积极价值观
        (二)培养学生积极心态
        (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四)培养学生坚韧意志品质
        (五)培养学生高效能行为习惯
    二、教师层面
        (一)教师效能训练
        (二)加强班级自主管理
    三、学校层面
        (一)建设高效能学校文化
        (二)打造高效学习型组织
        (三)家校合作,共同加强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管理
        (四)建立有效的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评价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着作类
        (二)学位论文类
        (三)期刊类
        (四)其他类
    二、英文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论文类
附录
    附录1 :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管理访谈提纲
    附录2 :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得分的T检验
    附录3 :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表
    附录4 :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测量预测问卷
    附录5 :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测量正式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大学生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研究综述
    1.1 共情的研究综述
        1.1.1 共情的概念界定
        1.1.2 共情的理论研究
        1.1.3 共情的相关研究
    1.2 道德认同的研究综述
        1.2.1 道德认同的概念界定
        1.2.2 道德认同的理论研究
        1.2.3 道德认同的相关研究
    1.3 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综述
        1.3.1 网络利他行为的概念界定
        1.3.2 网络利他行为的理论研究
        1.3.3 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
    1.4 共情、道德认同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1.4.1 共情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1.4.2 共情与道德认同的关系研究
        1.4.3 道德认同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1.5 问题的提出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方法
        2.4.1 研究工具
        2.4.2 数据处理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2 大学生共情、道德认同、网络利他行为的描述统计
    3.3 大学生共情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3.4 大学生道德认同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3.5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3.6 大学生共情、道德认同、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
    3.7 大学生共情、道德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回归分析
        3.7.1 大学生共情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回归分析
        3.7.2 大学生共情和道德认同的回归分析
        3.7.3 大学生道德认同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回归分析
    3.8 大学生道德认同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4章 讨论
    4.1 大学生共情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4.2 大学生道德认同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4.3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4.4 大学生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影响的成因分析
    4.5 大学生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探讨
    4.6 建议
第5章 结论
引文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问题提出
        1.3.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现状
        1.3.2 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现状
        1.3.3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研究
        1.3.4 问题提出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
    1.7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责任感的理论基础
        2.1.1 责任感的概念
        2.1.2 马克思主义责任观
        2.1.3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
        2.1.4 心理学中责任感的相关理论
    2.2 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基础
        2.2.1 教养方式的概念
        2.2.2 马克思主义家庭教育观
        2.2.3 习近平新时代家庭教育观
        2.2.4 心理学鲍姆林德父母教养方式理论
        2.2.5 父母教养方式对责任感影响的相关理论
    2.3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基础
        2.3.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2.3.2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介绍
        2.3.3 自我效能感对社会责任感影响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研究
    3.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的编制
        3.1.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的理论构架
        3.1.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的初步编制
        3.1.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总体概况
        3.2.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良好
        3.2.2 女生社会责任感优于男生
        3.2.3 不同年级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分不存在显着差异
        3.2.4 学生干部社会责任感优于非学生干部
    3.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呈现的特点
        3.3.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特点
        3.3.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差异的特点
第四章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4.1.1 母亲关怀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正向影响
        4.1.2 父亲关怀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正向影响
        4.1.3 母亲控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负向影响
        4.1.4 父亲控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负向影响
    4.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4.2.1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总体状况
        4.2.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责任感有高度的正相关
        4.2.3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正向影响
    4.3 父母教养方式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4.3.1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4.3.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的中介作用
第五章 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原因分析
    5.1 社会文化因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1.1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5.1.2.不同的社会文化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2 家庭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2.1 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2.2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2.3 有无兄弟姐妹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3 个体因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3.1 自我成长经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3.2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3.3 社会角色期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第六章 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议
    6.1 倡导积极的社会文化导向,培植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环境
        6.1.1 国家政府要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6.1.2 各类媒体加强对责任教育的宣传
    6.2 主导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培育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家风
        6.2.1 家长应积极建设优良家风
        6.2.2 家长应转变教育方式
        6.2.3 家长应给大学生树立榜样
    6.3 引导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培育优良的社会责任感的品格
        6.3.1 大学生应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
        6.3.2 大学生应提高自我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研究 ——基于对东北财经大学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研究现状
        1.3.1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
        1.3.2 利他行为研究
        1.3.3 家庭教养方式与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1.4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家庭教养方式
    2.2 利他行为倾向
3 研究1:东北财经大学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方法
        3.2.1 调查工具
        3.2.2 样本选取
        3.2.3 调查过程及统计方法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样本基本信息描述统计
        3.3.2 父亲文化程度与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3.3.3 母亲文化程度与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3.3.4 父亲职业与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3.3.5 母亲职业与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4 研究2:东北财经大学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方法
        4.2.1 被试选取
        4.2.2 实验范式
        4.2.3 实验过程
        4.2.4 统计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父-拒绝”维度分析结果
        4.3.2 “母-拒绝”维度分析结果
        4.3.3 “父-情感”维度分析结果
        4.3.4 “母-情感”维度分析结果
        4.3.5 “父-保护”维度分析结果
        4.3.6 “母-保护”维度分析结果
5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分析
    5.1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分析
        5.1.1 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大学生能体验到的情感关怀之间的关系
        5.1.2 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大学生能体验到的拒绝感和被保护感之间的关系
    5.2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分析
        5.2.1 母亲的拒绝行为对大学生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
        5.2.2 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大学生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
6 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促进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对策
    6.1 家庭层面
        6.1.1 父母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6.1.2 父母要提高自身的科学家庭教养意识
        6.1.3 父母要钻研与子女良好沟通的方法
    6.2 学校层面
        6.2.1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6.2.2 密切家校沟通联系
    6.3 社会层面
        6.3.1 加大家庭教养方式的科普力度
        6.3.2 培育重视家风家教的社会氛围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社区责任感的结构及其对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责任感
        1.1.1 责任感的概念
        1.1.2 责任感的理论模型
        1.1.3 责任感的测量
        1.1.4 责任感的实证研究
    1.2 社区责任感
        1.2.1 社区责任感的概念
        1.2.2 社区责任感的理论模型
        1.2.3 社区责任感的测量
        1.2.4 社区责任感的实证研究
    1.3 利他行为
        1.3.1 利他行为的概念
        1.3.2 利他行为的相关理论
        1.3.3 利他行为的测量
        1.3.4 利他行为的实证研究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2.1 问题提出
        2.1.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1.2 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2.1.3 个体对利他信息认知加工的差异性
    2.2 研究方案
    2.3 研究意义
    2.4 创新之处
3 研究一社区责任感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1 研究1社区责任感理论维度的构建
        3.1.1 目的
        3.1.2 方法
        3.1.3 结果
        3.1.4 小结
    3.2 研究2社区责任感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3.2.1 目的
        3.2.2 方法
        3.2.3 结果
        3.2.4 小结
    3.3 研究3中国居民社区责任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3.3.1 目的
        3.3.2 方法
        3.3.3 结果
        3.3.4 小结
4 研究二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
    4.1 研究4利他自陈量表在中国社区居民中的修订
        4.1.1 目的
        4.1.2 方法
        4.1.3 结果
        4.1.4 小结
    4.2 研究5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社区认同的中介作用
        4.2.1 目的
        4.2.2 方法
        4.2.3 结果
        4.2.4 小结
    4.3 研究6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基于DG任务的研究
        4.3.1 目的
        4.3.2 方法
        4.3.3 结果
        4.3.4 小结
5 研究三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认知加工的影响研究
    5.1 研究7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的影响:来自IAT的证据
        5.1.1 研究7a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刺激自我概念评价的影响
        5.1.2 研究7b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刺激态度评价的影响
    5.2 研究8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信息记忆的影响
        5.2.1 目的
        5.2.2 方法
        5.2.3 结果
        5.2.4 小结
    5.3 研究9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5.3.1 研究9a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信息搜索速度的影响
        5.3.2 研究9b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信息注意成分的影响
6 总讨论
    6.1 社区责任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6.2 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
    6.3 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认知加工的影响
    6.4 研究的总结、不足与展望
7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公众获得感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研究背景
    1.1 概念界定
        1.1.1 获得感
        1.1.2 情感忽视、社会支持与利他行为
    1.2 研究进展
        1.2.1 获得感的研究
        1.2.2 情感忽视、社会支持与利他行为的研究
        1.2.3 四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1.3 小结
2 问题提出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
    2.2 研究设计
        2.2.1 研究方法
        2.2.2 研究内容
        2.2.3 研究假设
        2.2.4 研究程序
    2.3 研究意义
3 公众获得感的结构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程序
        3.2.4 数据处理
    3.3 初测问卷编制
    3.4 项目分析
        3.4.1 遗漏值检验
        3.4.2 区分度检验
        3.4.3 适合度检验
    3.5 探索性因子分析
        3.5.1 住房获得感
        3.5.2 医疗获得感
        3.5.3 教育获得感
    3.6 验证性因子分析
    3.7 信效度检验
        3.7.1 信度检验
        3.7.2 效度检验
    3.8 讨论
    3.9 结论
4 公众获得感的现状特点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研究工具
        4.2.3 数据处理
    4.3 研究结果
        4.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3.2 描述统计
        4.3.3 差异分析
    4.4 讨论
        4.4.1 描述统计结果的讨论
        4.4.2 差异分析结果的讨论
    4.5 结论
5 公众获得感与情感忽视、社会支持和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试
        5.2.2 研究工具
        5.2.3 数据处理
    5.3 研究结果
        5.3.1 相关分析
        5.3.2 获得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5.3.3 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分析
        5.3.4 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5.4 讨论
    5.5 结论
6 社会支持对获得感影响的实验研究
    6.1 实验目的与假设
    6.2 研究方法
        6.2.1 被试
        6.2.2 实验材料
        6.2.3 实验设计
        6.2.4 实验程序
    6.3 研究结果
        6.3.1 社会支持水平对获得感的影响
        6.3.2 获得感的性别差异
    6.4 讨论
    6.5 结论
7 总讨论与结论
    7.1 总讨论
        7.1.1 关于公众获得感结构研究的讨论
        7.1.2 关于公众获得感现状研究的讨论
        7.1.3 关于公众获得感与其他三变量关系研究的讨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7.3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及项目
    C.住房获得感问卷(样题)
    D.医疗获得感问卷(样题)
    E.教育获得感问卷(样题)
    F.情感忽视问卷
    G.幸福感问卷
    H.社会支持问卷
    I.利他行为问卷
    J.实验知情同意书
    K.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多伦多共情问卷(TEQ)在大学生中的修订与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共情的研究综述
        2.1.1 共情的概念
        2.1.2 共情的测量
        2.1.3 多伦多共情问卷(TEQ)的介绍
        2.1.4 共情的相关研究
    2.2 共情、道德推脱、道德认同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2.2.1 共情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2.2.2 共情与道德推脱的关系
        2.2.3 道德推脱、道德认同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3 研究一多伦多共情问卷(TEQ)的修订
    3.1 初测问卷的形成
        3.1.1 问卷翻译
        3.1.2 通俗度检验
    3.2 初测问卷分析
        3.2.1 研究方法
        3.2.2 项目分析
        3.2.3 探索性因素分析
    3.3 再测问卷分析
        3.3.1 研究方法
        3.3.2 项目分析
        3.3.3 探索性因素分析
    3.4 正式施测和信效度检验
        3.4.1 研究方法
        3.4.2 效度检验
        3.4.3 信度检验
        3.4.4 信效度的Rasch分析
4 研究二多伦多共情问卷(TEQ)的初步应用
    4.1 研究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工具
    4.2 统计方法
    4.3 共同方法变异检验
    4.4 研究结果
        4.4.1 大学生共情的特点分析
        4.4.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4.4.3 道德推脱的中介效应分析
        4.4.4 共情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5 讨论
    5.1 多伦多共情问卷(TEQ)的修订
    5.2 多伦多共情问卷(TEQ)的信效度检验
    5.3 大学生共情能力的特点
    5.4 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
    5.5 共情对利他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
    5.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四、影响利他行为生成的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利他行为研究[D]. 马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D]. 陈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8)
  • [3]私人诊所医生处方行为和利他性实验经济学研究 ——以青岛为例[D]. 孔少楠. 山东大学, 2020(04)
  • [4]中学生高效能积极行为管理研究[D]. 宋宏达.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大学生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D]. 李佩轩. 吉林大学, 2020(08)
  • [6]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贺菲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研究 ——基于对东北财经大学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D]. 谷涵岭.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8)
  • [8]社区责任感的结构及其对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超. 西南大学, 2019(05)
  • [9]公众获得感的初步研究[D]. 张雪. 重庆大学, 2019(01)
  • [10]多伦多共情问卷(TEQ)在大学生中的修订与初步应用[D]. 王凡.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