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植酸酶在肉鸡和蛋鸡生物测定中的作用

确定植酸酶在肉鸡和蛋鸡生物测定中的作用

一、用肉鸡和蛋鸡生物测定法测定植酸酶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清,关文怡,周珍辉,王振铃,马建民,姜葱,黄会贤[1](2017)在《苏氨酸对蛋雏鸡生产性能和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苏氨酸对蛋雏鸡生产性能和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均匀一致1日龄伊莎粉父母代蛋雏鸡324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A、B、C和对照组D,每组810只,分6个重复,每重复135只鸡,试验A、B、C组雏鸡分别饲喂苏氨酸0.70%、0.75%、0.80%的试验日粮,对照组D雏鸡饲喂不外加苏氨酸的常规基础日粮。6周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苏氨酸在雏鸡日粮中添加,可以提高雏鸡成活率(P>0.05);促进雏鸡生长发育,提高雏鸡平均体重、增重、群体体重均匀度(P<0.05),提高饲料转化率(P>0.05)等生产性能。(2)雏鸡日粮中添加苏氨酸可提高雏鸡对新城疫病毒的抗体效价,与对照组相比,试验A、C都提高了2.33%(P>0.05),试验B组降低6.98%(P<0.05)。(3)本试验以雏鸡日粮苏氨酸水平0.75%时,伊莎粉父母代蛋雏鸡生产性能较好,新城疫抗体效价最高。

马尹鹏[2](2016)在《不同地区小麦、大麦主要营养成分差异比较及黄羽肉鸡对其代谢率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旨在对6个不同地区的小麦和3个不同国家的大麦作为研究对象,利用Weende法和NIRS法比较小麦、大麦DM, CP, GE, AA指标成分差异;利用全收粪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黄羽肉鸡对小麦、大麦的TME及DM, CP, AA代谢率。为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饲料成本,丰富我国黄羽肉鸡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动态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试验一:用Weende法和NIRS法比较我国6种不同地区饲用小麦和3个国家饲用大麦的DM、CP、GE、AA指标的营养成分差异。结果表明:1)偃师、邳州、临邑、周口、沭阳、涡阳6个地区的小麦常规养分含量差异较小,变异度均在10%以下,DM含量为78.1%-88.96%,CP含量为13.00%-15.34%,GE为15.16%~16.67%, EAA含量为3.16%~3.41%, TAA含量为11.76%-12.81%。与中国饲料标准比较,仅偃师小麦CP含量比标准高2个百分点,其余地区小麦营养成分与标准相近。2)中国、法国、澳洲3个国家的大麦常规养分含量中CP和AA的变异度较大,均在10%以上,DM和GE变异度较小,在10%以下。CP含量中国大麦最高,法国大麦最低。EAA和TAA含量澳洲大麦最高,法国大麦最低。大麦的DM含量为82.63%-88.68%,CP含量为9.30%~12.45%,GE为16.12%~16.64%, EAA含量为2.44%~4.05%,TAA含量为8.01%~12.24%。3)用Weende法和NIRS法比较不同地区小麦DM、CP含量除偃师小麦外其他地区差异度均在10%以下。小麦AA含量除偃师小麦Lys含量、沭阳小麦的Cys外其它地区两种方法测定AA含量差异在10%以下。4)用Weende法和NIRS法比较3个国家大麦DM、CP含量相近,差异度均在10%以内。中国大麦除Met外,测定的其他AA两种方法的差异度均在10%以下;法国大麦除Met、Val、Arg、Cys外,其他AA两种测定方法差异度在10%以下;澳洲大麦除Cys外,其他AA含量两种方法差异度均在10%以上。试验二:利用全收粪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黄羽肉鸡对我国6种不同地区饲用小麦和3个国家饲用大麦的代谢率。选用25日龄健康的黄羽肉仔鸡200只,随机分成10个处理(1个基础日粮组,6个地区的小麦替代组和3个国家大麦替代组,替代比例为40%),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试验采用套算法+全收粪法,测定6个不同地区小麦和3个不同国家大麦的AME及DM、CP、AA利用率。结果表明:1)偃师小麦、临邑小麦、涡阳小麦在黄羽肉鸡上的DM利用率均显着高于周口小麦、沭阳小麦(P<0.05);偃师小麦、邳州小麦、临邑小麦、沭阳小麦、涡阳小麦在黄羽肉鸡上的CP利用率均显着高于周口小麦(P<0.05);偃师小麦、邳州小麦、临邑小麦、涡阳小麦在黄羽肉鸡上的AME均显着高于沭阳小麦、周口小麦(P<0.05),沭阳小麦AME显着高于周口小麦(P<0.05);黄羽肉鸡对临邑小麦TAA利用率显着高于偃师小麦、邳州小麦(P<0.05),周口小麦TAA利用率显着低于其他5种小麦(P<0.05)。不同地区的6种小麦在黄羽肉鸡上的DM、TAA利用率及AME差异不大,变异度均在10%以下;CP、EAA利用率差异较大,变异度在10%以上;按照CP利用率从高到低排序:沭阳小麦>临邑小麦>偃师小麦>涡阳小麦>邳州小麦>周口小麦;按照EAA利用率从高到低排序:临邑小麦>涡阳小麦>沭阳小麦>偃师小麦>邳州小麦>周口小麦。2)中国大麦、法国大麦、澳洲大麦在黄羽肉鸡上的DM利用率、AME差异均不显着(P>0.05);澳洲大麦在黄羽肉鸡上的CP利用率显着高于中国大麦和法国大麦(P<0.05);澳洲大麦在黄羽肉鸡上的TAA、EAA利用率显着低于中国大麦和法国大麦(P<0.05)。3个不同国家的大麦在黄羽肉鸡上的DM、TAA利用率、EAA利用率、AME差异不大,变异度均在10%以下;CP利用率差异较大,变异度在10%以上,按照CP利用率从高到低排序:澳洲大麦>中国大麦>法国大麦。3)小麦的DMA与AME值呈显着正相关(P<0.05); CPA与EAAA. TAAA及GE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 AME值与EAAA、TAAA及GE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 EAAA与TAAA及GE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 TAAA与GE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CP含量与EA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EAA含量与TA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偃师、邳州、临邑、周口、沭阳、涡阳6个地区的小麦DM、GE、CP、AA养分含量相近。中国大麦与法国、澳洲大麦常规成分含量差异主要是CP和AA含量不同,中国大麦CP含量较高,澳洲大麦EAA和TAA含量较高。不同地区对小麦和大麦GE影响较小,不同地区对大麦CP、AA含量影响较大。近红外技术可用于小麦DM、CP、Leu、 Val、Thr、Phe、Ile、Arg、His的预测,Lys、Cys尤其是Met,不适近红外技术预测。近红外技术可用于大麦DM、CP的预测,除Met外,中国大麦AA可用近红外技术预测,法国大麦和澳洲大麦不适合。偃师、邳州、临邑、周口、沭阳、涡阳6个地区的小麦在黄羽肉鸡上的DM利用率、TAA利用率、AME差异不大,主要是CP利用率的不同,沭阳小麦CP利用率最高,其次是临邑小麦、偃师小麦、涡阳小麦、邳州小麦、周口小麦。3个国家的大麦在黄羽肉鸡上的DM、AA利用率、AME差异不大,主要是CP利用率的不同,中国大麦CP利用率最高,法国大麦最低。小麦的DMA与AME;CPA与EAAA.TAAA及GE;AME与EAAA.TAAA及GE;EAAA与TAAA及GE;TAAA与GE;CP与EAA;EAA与TAA有一定的相关性。

接永泽[3](2013)在《玉米DDGS家禽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包含四个试验,试验一和试验二为玉米DDGS饲料概略成分分析和公鸡代谢试验,系统的评定了玉米DDGS的营养价值。试验三和试验四为蛋鸡饲养试验,研究产蛋后期玉米型和小麦型蛋鸡日粮中玉米DDGS的最适添加比例。(1)试验一应用强饲代谢法测定30种玉米DDGS的AME和TME。根据玉米DDGS的常规化学成分和色泽数据建立ME回归方程。试验分三期进行,每期强饲95只公鸡(2.00±0.1kg),90只强饲DDGS样品,5只进行绝食代谢测定内源能量。结果表明,玉米DDGS的表观代谢能值范围为5.93到12.19MJ/kg,真代谢能值范围为7.28到13.54MJ/kg;代谢能与粗纤维含量和黄度值呈显着相关(p<0.05);AME的回归方程为AME=6.57111+0.51475GE-0.10003NDF+0.13380ADF+0.07057fat-0.57029ash-0.02437L(R2=0.70).。TME的回归方程为TME=7.92283+0.51475GE-0.10003NDF+0.13380ADF+0.07057fat-0.57029ash-0.02437L(R2=0.70)。(2)试验二应用强饲代谢法测定30种玉米DDGS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AAAD)和真氨基酸消化率(TAAD)。试验设计与试验一相同。结果表明,DDGS家禽可利用Lys范围为0.31%到1.46%,家禽可利用Met范围为0.32%到0.92%,家禽可利用TSAA的范围为0.61%到1.96%;可利用Lys的含量与色泽指标呈显着相关(p<0.05);Lys的回归方程为Lys=0.57592-0.04748EE+0.00993L-0.01939a+0.01142b(R2=0.66)。Met的回归方程为Met=-0.53401+0.03929CP+0.02773EE+0.00458a-0.00373b(R2=0.44)。TSAA的回归方程为TSAA=-1.46055+0.08833CP+0.03299EE+0.01888NDF-0.04286ADF-0.00734L (R2=0.40)。(3)试验三选用45周龄的京红蛋鸡675只(1.8±0.1kg),随机分为5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蛋鸡。五种小麦型日粮分别为对照组(0%DDGS)、6.05%DDGS、12.10%DDGS、18.15%DDGS和24.20%DDGS添加组。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型日粮中添加玉米DDGS对蛋鸡产蛋率、产蛋量、采食量、饲料转化率、蛋鸡体重和鸡蛋哈氏单位没有影响。日粮中添加玉米DDGS会显着影响蛋均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p<0.05)。随DDGS添加比例的提高:蛋均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呈线性变化。综上,小麦型日粮中添加玉米DDGS对蛋鸡生产性能没有显着影响,但会提高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4)试验四的试验设计与试验三相同。五种玉米型日粮分别为对照组(0%DDGS)、11.25%DDGS、22.50%DDGS、33.75%DDGS和45.00%DDGS添加组。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试验组相比:玉米型日粮中添加45.00%玉米DDGS显着降低了蛋鸡产蛋率、合格蛋率、产蛋量、饲料转化率和蛋鸡体重,显着提高了料蛋比。添加11.25%和45.00%DDGS日粮显着降低了蛋均重。玉米型日粮中添加玉米DDGS会显着影响蛋壳强度和蛋黄颜色(p<0.05)。随DDGS添加比例的提高:蛋鸡产蛋率、合格蛋率、产蛋量、饲料转化率、体重、蛋壳强度和蛋黄色泽呈线性变化。综上,蛋鸡玉米型日粮中添加33.75%玉米DDGS对蛋鸡生产性能没有显着影响,但日粮中添加45.00%玉米DDGS会显着影响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壳强度。

陈佳[4](2013)在《味精废水与棉粕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及其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味精废水是生产味精过程中排放的废液,含有大量的非蛋白氮,若直接排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是资源浪费。棉粕是优良的植物源蛋白之一,因含有游离棉酚等一些抗营养因子,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本文拟将非蛋白氮含量丰富的味精废水与棉粕混合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微生物的作用,降低底物中的游离棉酚,将非蛋白氮转化为微生物蛋白质,将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易吸收的小分子蛋白质或肽,提高产品蛋白质的质量。并以蛋公鸡和肉仔鸡为试验动物,研究比较味精废水与棉粕发酵生产的蛋白饲料产品、棉粕及豆粕的代谢能利用率和氨基酸消化率。1.味精废水和棉粕混合固态发酵菌种的筛选以棉粕、味精废水、玉米粉及麸皮粉按质量比7:1:1:1均匀混合作为发酵原料,首先考察不同单菌发酵后产物中游离棉酚脱毒率和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Bl2降游离棉酚效果最佳,游离棉酚从576.2μg/g降到258.6μg/g,脱毒率为55.1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s3有较高的酶活,同时发酵后水溶蛋白和小肽的含量较高;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Cul氨基酸总量较高,为36.6%,较发酵前增加了6.3个百分点。其次,选择降游离棉酚效果较好和蛋白含量较高的几株菌进行复配,以游离棉酚脱毒率和17种氨基酸总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混菌组合。结果表明:味精废水和棉粕固态发酵最佳菌种组合为地衣芽孢杆菌B12和产朊假丝酵母Cul,发酵产物中游离棉酚含量201.1μg/g,脱毒率达到了62.19%,总氨基酸为39.11%。2.味精废水和棉籽粕混合固态发酵条件优化以产朊假丝酵母Cul和地衣芽孢杆菌B12为出发菌株,通过对培养基和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出味精废水及棉粕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的较优工艺。首先选择pH、味精废水添加量、葡萄糖添加量及温度四种因素,以48h活菌数为评价指标,对产朊假丝酵母Cul和地衣芽孢杆菌B12种子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表明:Cul较适生长条件为pH6.0,味精废水10%,葡萄糖1.5%,温度28℃;B12较适生长条件为pH7.0,味精废水10%,葡萄糖1.5%,温度37℃。其次,选择味精废水添加量、料水比、接种量和接种比例四种因素,以脱毒率和17种氨基酸总量作为评价指标,得出味精废水及棉粕固态发酵最佳条件为:味精废水10%,料水比1:0.8,接种量为15%,Cu1和B12接种比例为3:1。3.味精废水与棉粕发酵产品营养价值的评定通过分别研究蛋公鸡和肉仔鸡对味精废水与棉粕发酵产品(以下简称发酵产品)、棉粕和豆粕的代能值和氨基酸消化率,探讨发酵产品主要养分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发酵产品、棉粕和豆粕三个样品的表观代谢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中豆粕的表观代谢率最高,发酵产品次之。发酵产品的真代谢率显着低于豆粕的真代谢率(P<0.05),略高于棉粕的真代谢率,但差异不显着(P>0.05)。发酵产品总氨基酸的表观和真利用率显着高于棉粕(P<0.05),但与豆粕差异不显着(P>0.05)。本试验充分利用了味精废水和棉粕资源,利用微生物发酵,降低了底物中的游离棉酚,并将非蛋白氮转化为微生物蛋白质,提高产品蛋白质的质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岩岩[5](2013)在《应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仪评价小麦日粮添加木聚糖酶效果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利用第三代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Ⅲ)观测添加木聚糖酶后小麦体外消化率的变化与酶添加量间的关系,并用肉鸡排空强饲法验证加酶饲料仿生消化率变化规律的重现性。旨在探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用于评价加酶饲料的可行性。试验共分三部分。试验一仿生消化系统运行稳定性及鸭饲料仿生法消化估测值的实验室间平行性研究按照SDS标准操作流程,利用经软件和硬件升级改造后的SDS和模拟消化液标准试剂盒,在本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18个批次玉米-豆粕标准样品的干物质消化率,分析测定结果的批内、批间变异度,并与中国农科院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可重复条件下的实验室间重演性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同一批次内DMD最大绝对差值≤0.9%,批内变异系数≤0.59%;不同批次间,DMD最大绝对差值≤1.3%,批间变异系数≤0.57%;两种原料的总变异系数≤0.59%。不同实验室间,批内变异系数≤0.66%,批间变异系数≤0.79%;实验室内变异系数≤0.84%,实验室问变异系数≤1.7%;总变异系数≤1.9%。在本实验室对两种饲料标样分别进行了15次重复测定,玉米和豆粕DMD的最大绝对偏差控制在0.6%、0.9%之内的概率>99%(P<0.01)。以上说明本试验所用的SDS在本实验室运行稳定,测定结果与国内同类实验室的结果具有可比性。试验二用仿生消化系统(SDS)评价小麦中添加木聚糖酶效果的研究试验选取4个不同产地的小麦样品,分别添加0、500、2000、8000和12500U/g5个剂量的木聚糖酶,共20个供试样品。每个样品测定时,并做添加与不添加内源消化酶2种处理方式,利用SDS-Ⅲ测定各供试样品的DMD,比较木聚糖酶添加量、小麦来源和内源消化酶添加与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旨在探讨添加木聚糖酶对小麦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添加内源消化酶虽然极显着提高了4个来源小麦的DMD测值(P<0.01),但对小麦DMD测定结果的变化规律均无影响,4个小麦样品添加与不添加内源酶DMD测值间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51、0.758、0.789、0.679,回归显着性概率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4个来源小麦样品的DMD均随着木聚糖酶添加剂量的升高表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每个小麦样品DMD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但4个来源的小麦样品DMD测值对木聚糖酶添加量的反应并不同步(P<0.05),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综上可见,小麦DMD测值与木聚糖酶添加剂量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即存在对应DMD测值最大的最适木聚糖酶加入量;超量添加木聚糖酶对小麦DMD测值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暂称为“高剂量负效应”。同时,小麦DMD最大测值对应的最适木聚糖酶加入量还可能随小麦来源(品种)而异。利用SDS研究DMD测值与木聚糖酶加入量间的关系可能并不需要加入昂贵的内源消化酶。试验三用排空强饲法测定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鸡小麦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排空强饲法研究木聚糖酶添加剂量与小麦养分体内表观代谢率变化规律的关系,旨在验证试验二中利用SDS-Ⅲ测出的小麦DMD与木聚糖酶添加量间的“高剂量负效应”是否在体内法中重现,并通过深入分析体内和仿生消化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解释引起“高剂量负效应”的可能原因。进一步验证SDS-Ⅲ用于评价加酶饲料的可行性。试验选用18周龄以上,体重2.5±0.2Kg,健康成年黄羽肉用公鸡48只,设木聚糖酶添加量和小麦来源2个因子,每个因子含3个水平,其中3个小麦来源分别为选用试验二中的1号、2号、4号小麦,酶的添加水平为0、2000、12500U/g,共9个处理。实验分两批次测定,第一批次每个处理设8个重复,第二批次每个处理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一只鸡。按照排空强饲法操作流程收集试验个体粪样,并测定各试验鸡内源消化剩余物中主要养分的变化。结果显示,除粗灰分外,添加木聚糖酶对小麦其他营养物质代谢率并无显着影响(P>0.05),剂量效应不显着。主要养分的体外消化率与体内代谢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呈显着正相关(P<0.01),但灰分和非淀粉多糖消化率呈显着负相关(P<0.01)。无论体外消化或体内代谢,干物质和粗蛋白均是小麦的主要成分,二者体内消化率和体外代谢率间的高度正相关说明,添加木聚糖酶后,小麦体外消化率的变化规律在体内代谢中有类似表现,但小麦NSP和动物内源蛋白生成量可能掩盖了部分相似性。同时体内法结果变异度大也可能是掩盖木聚糖酶添加剂量效应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综上说明SDS体外法可以反映日粮主要成分的体内代谢率,但受NSP和灰分等指标的干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准确度。

王永伟[6](2009)在《肉仔鸡小麦表观有效能值测定》文中提出本论文通过3个试验对肉仔鸡小麦表观有效能值进行了3种生物学方法的评定,并建立了采用小麦理化指标预测其有效能值的最优回归方程,同时就2种木聚糖酶制剂对4种小麦表观有效能值的改善效果进行了评定。试验一从不同地方采集14种小麦,选用2631日龄的AA肉仔鸡480只,随机分为15个处理,采用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回肠食糜法三种生物学方法,结合套算法测定14种小麦的AME、AMEn和IDE,同时比较三种方法所得表观有效能值平均值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全收粪法测定小麦的AME1、AMEn1平均值分别为13.27 MJ/kg、12.95 MJ/kg;指示剂法所得的小麦的AME2、AMEn2平均值分别为12.64 MJ/kg、12.01 MJ/kg;回肠食糜法所得小麦的回肠表观消化能(IDE)为12.40 MJ/kg;(2)全收粪法所得的AME1和指示剂法的AME2、AMEn2、回肠食糜法的IDE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指示剂法AME2、AMEn2与回肠食糜法IDE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AME1与AMEn1之间、AME2与AMEn2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并且IDE除稍高于AMEn2之外,比其余3者均低;(3)14种小麦的有效能值的变异系数(C.V),回肠食糜法的较大为13.81%,其余依次为AMEn2、AME2、AMEn1、AME1,其变异系数分别为10.86%、10.44%、10.40%和10.18%。试验二在试验一的基础上,利用实测的AMEn分别与小麦的粗蛋白(CP)、总能(G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β-葡聚糖(β-glucan)、黏度(V)、容重(VW)等理化指标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CP对AMEn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其值为0.581,其次是V对AMEn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531;EE对AMEn的间接通径系数最大,其值为0.983,其次是ADF、β-glucan分别为-0.837和-0.74;(2)在建立肉仔鸡小麦类饲料AMEn的预测方程时, CP、V为最佳预测因子。本试验建立的逐步回归方程为:AMEn = 10.319 + 0.323 CP– 0.010 V(R2 = 0.9534,P < 0.05);(3)CP和V是影响AMEn的主要因素,根据小麦CP和V建立的回归模型能较好的预测小麦的AMEn。试验三选用624只AA肉仔鸡随机分为1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其中1组为基础日粮对照组,另外12个处理组组成一个3×4二因素(小麦和木聚糖酶)完全随机试验。其中小麦设4个水平(样本),木聚糖酶设3个水平(不加酶,加酶A 400 mg/kg,加酶B 257.56 mg/kg),利用指示剂法测定添加2种木聚糖酶制剂后小麦代谢能值的变化,从而就2种木聚糖酶对4种小麦表观代谢能改善效果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1)添加2种木聚糖酶均显着提高了小麦的AME和AMEn(P<0.01),酶B的效果显着优于酶A。添加1500 U/kg木聚糖酶A将4种小麦平均AME和AMEn分别提高了420 KJ/kg和300 KJ/kg;而添加相同活性的木聚糖酶B将4种小麦的平均AME和AMEn分别提高了790 KJ/kg和710 KJ/kg,其效果比木聚糖A高50%左右;(2)在本试验条件下,木聚糖酶能降低4种小麦AMEn的变异,小麦品种和木聚糖酶之间交互作用不显着(P>0.05),显示2种木聚糖酶的作用效果基本不受小麦品种的影响。

贾代汉[7](2005)在《植物甾醇对肉用仔鸡养分利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植物甾醇(phytosterols,PS)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选用肉用仔鸡为试验动物,进行了三个试验: 试验1选用756羽健康0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重复。第1组为空白对照,第2~6组分别添加5、10、20、40和80 mg/kg PS。研究PS对肉仔鸡21和42日龄生产性能,42日龄血清胆固醇、蛋白水平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①日粮中添加40mg/kg植物甾醇可提高肉仔鸡前期日增重(P<0.05)和饲料转化效率(P>0.05),极显着提高前期平均体重(P<0.01),对后期和全期增重及饲料效率亦有提高趋势,42日龄平均重也最高(P>0.05)。②日粮中添加20mg/kg植物甾醇能显着降低肉仔鸡血清TC水平(P<0.05),极显着降低LDL-C水平(P<0.01),10、40和80mg/kg植物甾醇添加组均能显着降低LDL-C水平(P<0.05),对HDL-C有提高趋势,对TG浓度没有显着影响(P>0.05)。③日粮中添加40mg/kg植物甾醇有提高血清TP和A/G,降低球蛋白水平的趋势(P>0.05),并能显着提高白蛋白水平(P<0.05)。④日粮中添加80mg/kg植物甾醇能显着提高前期和后期肉仔鸡血清T-SOD活性(P<0.05),20、40和80mg/kg添加组对血清GSH-Px活性亦有提高趋势(P>0.05)。 试验2设3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和第3组日粮分别添加20mg/kg和40mg/kg PS,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选用0日龄AA肉仔鸡21羽,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研究PS对肉仔鸡21日龄和42日龄生产性能、42日龄屠宰性能及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①在夏季热应激条件下,日粮中添加20mg/kg和40mg/kg植物甾醇有提高肉仔鸡饲料转化效率的趋势,其中20mg/kg组全期饲料效率提高显着(P<0.05)。对肉仔鸡的增重效果与试验一相似,以40mg/kg添加组效果较好。②日粮中添加植物甾醇有降低肉仔鸡腹脂率,提高胸肌率、腿比率及翅膀率的趋势,其中20mg/kg添加组能显着提高胸肌率(P<0.05)。植物甾醇添加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均有降低趋势(P>0.05)。③日粮中添加植物甾醇能极显着降低肉仔鸡肝脏胆固醇水平,胸肌和腿肌胆固醇有降低趋势;肝脏、胸肌和腿肌总蛋白质水平有提升趋势;肝脏粗脂肪有降低趋势,胸肌和腿肌粗脂肪均有提高趋势,差异均不显着(P>0.05)。

于会民[8](2004)在《生物素对肉仔鸡生理生化特性与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通过七个试验系统研究了生物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肝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组织脂肪酸沉积、肠道微生物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生物素的免疫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试验一:研究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生物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肝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生物素的适宜添加水平。将96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公母各半);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 mg/kg、0.2 mg/kg、0.3 mg/kg、0.4 mg/kg和0.5 mg/kg等5个水平的生物素,包括对照组总计6种日粮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对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影响都不显着(P>0.05),但添加生物素提高了肝脏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其中0.3 mg/kg、0.4 mg/kg和0.5 mg/kg处理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生物素添加组之间无显着性筹异(P>0.05);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和肝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等指标,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肉仔鸡生物素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3 mg/kg。 试验二:研究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对肉仔鸡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和组织脂肪酸沉积的影响。将18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30只鸡(公母各半);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 mg/kg、0.2 mg/kg、0.3 mg/kg、0.4 mg/kg和0.5 mg/kg等5个水平的生物素,包括对照组总计6种日粮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生物素对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影响不显着(P>0.05),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呈下降趋势(P>0.05):总蛋白和球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钙、磷、葡萄糖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下降趋势(P>0.05);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呈上升趋势(P>0.05);胰高血糖素呈下降趋势(P>0.05),而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原氨酸T3、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呈上升趋势(P>0.05);(2)生物素添加促进了肉仔鸡组织脂肪酸的沉积,①显着提高了肝脏组织中总脂肪酸(TFA)、饱和脂肪酸含量(SFA)、C16:0、C18:1和C24:0等脂肪酸的含量(P<0.05);②提高了肌肉组织中总脂肪酸(SFA)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P>0.05):显着提高了C20:0、C20:2和C20:4ω-6等脂肪酸的含量和C20:4ω-6/C18:2ω-6的比值(P<0.05),促进了亚油酸向花生四烯酸的转化。 试验三:研究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将60只1日龄AA雄肉仔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20只鸡: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mg/kg和0.4 mg/kg等2个水平的生物素,包括对照组总计3种日粮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素改变了肠道的微生物菌群,促进了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1)显着提高了回肠中乳酸杆菌数量(P<0.05),需氧菌总数、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呈上升趋势(P>0.05),而厌氧菌总数呈下降趋势(P>0.05);(2)显着降低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0.4 mg/kg处理组的需氧菌总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厌氧菌总数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数量呈上升趋势(P>0.05),乳酸杆菌数量没有变化。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试验四:研究了不同生物素供应状况(缺乏、充分和超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其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将576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公母各半);在小麦一酪蛋白一鱼粉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o.30m叭g、0.90m叭g和2.7m眯g等3个水平的生物素,包括对照组共计4种日粮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生物素缺乏将严重抑制肉仔鸡的采食和生长,生物素缺乏组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极显着低于各生物素添加组(P<0.01),各生物素添加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5)。(2)添加生物素提高了血清磷脂水平(P二0.075),0.9m叭g处理组的血清磷脂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 (P<0 .05);就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酷和胆固醇含量来看,添加生物素提高了其含量,但效果不显着(P>0.05)。(3)添加生物素后,血清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而胰高血糖素呈下降趋势(P>0.05)。 试验五:系统研究了生物素对肉仔鸡免疫器官发育、机体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将4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加只鸡(公母各半):在小麦一酪蛋白一鱼粉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30m叭g、0.90m眺g和2,7 mg/kg等3个水平的生物素,包括对照组共计4种日粮处理。试验结果表明:(l)生物素缺乏抑制了免疫器官的发育,降低其重量指数;添加生物素可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其重量指数。 (2)生物素添加促进了体液免疫反应,提高了血清中球蛋白水平,但处理效应不显着(P>0.05);提高了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滴度和IgG水平。就新城疫抗体滴度而言,0.9m叭g和2.7m叭g处理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和o.3m叭g处理组(P<0 .05);就血清l药水平而言,2.7m眺g处理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 .05)。(3)添加生物素促进了细?

朱连勤[9](2004)在《不同的日粮磷水平下蛋用鸡生长、骨骼发育产蛋性能以及植酸酶应用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试验一、不同日粮磷水平对雏鸡生长、骨骼发育及组织钙、磷含量的影响 本试验选择96羽1日龄健康的罗曼商品蛋雏鸡,随机分成4个组,分别饲喂含非植酸磷为0.11%、0.20%、0.40%和0.60%的日粮。试验30天。结果表明,低磷、高磷日粮显着降低增重和耗料量(P<0.05);食欲减退和生长迟缓是该病的固有症状。低磷日粮(0.11%)可导致雏鸡磷缺乏症及高死亡率,以胸骨弯曲为早期的临床指征。试验至30天,低磷日粮显着降低血浆磷含量(P<0.05)。试验至20、30天,低磷日粮显着降低胫骨磷含量(P<0.05)。胫骨磷可作为雏鸡磷缺乏症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指标。日粮磷水平过低对肾脏产生严重的损伤。日粮非植酸磷低于0.11%可引起雏鸡磷缺乏症,日粮非植酸磷低于0.20%即可对雏鸡产生不利的影响。 试验二、不同日粮磷水平对育成鸡生长、骨骼发育、组织矿物质沉积以及后期产蛋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选择48羽78日龄健康的罗曼商品育成鸡,随机分成4个组,分别饲喂含0.10%、0.20%、0.30%和0.40%非植酸磷的日粮。试验60天。结果表明,低磷日粮显着降低增重(P<0.05);对耗料量、蛋重、蛋壳厚度均无明显的影响;低磷日粮使开产时间早,初产期产蛋率高(P<0`05)。但提高日粮钙水平后(达到产蛋鸡水平),正常磷日粮组产蛋率显着高于低磷日粮组(P<0`05)。低磷日粮(0.10%)可导致育成鸡呈现磷缺乏症,食欲减退和生长迟缓是该病的固有症状,以胸骨弯曲和胸部囊肿为早期的临床指征。低磷日粮显着降低血浆、全血、羽毛、胫骨和肾脏磷含量(P<0.05)。胫骨磷可作为育成鸡磷缺乏症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日粮非植酸磷低于0.10%可引起育成鸡磷缺乏症,日粮非植酸磷低于0.20%即可对育成鸡产生不利的影响。 试验三、不同日粮磷水平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钙、磷含量的影响 选择48羽178日龄健康罗曼商品蛋鸡,随机分成4个组,分别饲喂含非植酸磷0.08%、0.12%、0.15%和0.25%的日粮。试验60天。结果表明,低磷日粮显着降低产蛋率、饲料消耗量和蛋重(P<0.05);日粮非植酸磷为0.12%—0.15%显着提高蛋壳厚度(P<0.05)。产蛋率降低、食欲减退是该病的固有症状。饲喂含磷0.08%的日粮,至45天鸡呈现胸骨弯曲;至50天表现以瘫痪为主要特征的产蛋鸡疲劳综合症。胸骨弯曲、轻瘫为早期的临床指征。低磷日粮显着降低血浆、全血、胫骨、肝脏、心脏、肾脏和蛋黄磷含量(P<0.05)。蛋黄磷可作为产蛋鸡磷缺乏症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日粮非植酸磷低于0.12%可引起产蛋鸡磷缺乏症,日粮非植酸磷低于0.15%即可对产蛋鸡产生不利的影响。 试验四、在日粮中添加VD3和无机磷对雏鸡磷缺乏症防治效果的研究 首先,建立磷缺乏症病例模型。从患有磷缺乏症的鸡群中,按有或无胸骨弯曲,各选24羽,分别随机分配到4个组中,每组设3个重复。第1、2、3和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非植酸磷为0.11%)、基础日粮+0.29%无机磷、基础日粮+0.29%无机磷+500 IU/kgVD3和基础日粮+0.49%无机磷。试验20天,结果显示,第2、3、4组增重、血浆、全血和胫骨钙、磷显着高于第1组(P<0.05);第1组胸骨弯曲率显着高于第2、3、4组(P<0.05);第2、3、4组各项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当鸡患有磷缺乏症时,按营养需要量补添无机磷即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试验五、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产蛋鸡消化代谢的影响 选48只237日龄的健康罗曼商品蛋鸡,随机分成12个组,每组4只。采用3x4因子设计,3种基础日粮总磷水平,分别为0.33%、0.39%和0.49%(植酸磷水平分别为0.13%、0.22%和0.31%);4个植酸酶水平分别为o、ZooFTU/kg、300FTU瓜g和40oFTU爪g。研究植酸酶对总磷、植酸磷、钙、蛋白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酸酶水平对饲料有机物、蛋白质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着的影响(P>0.05)。在含0.13%植酸磷的日粮中,添加ZooFTu爪g、300FTu爪g和400FTU爪g植酸酶比不加酶组,提高植酸磷消化率达到13.52、18.71和21.85个百分点:在含0.22%植酸磷的日粮中,添加ZooFTU爪g、300FTU爪g和400FTU瓜g植酸酶比不加酶组,提高植酸磷消化率达到15.08、17.74和22.09个百分点;在含0.31%植酸磷的日粮中,添加20oFTU爪g、300FTU爪g和40oFTU吨植酸酶比不加酶组,提高植酸磷消化率达到7.28、24.33和27.26个百分点。 试验六、日粮植酸磷和植酸酶水平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体内矿物质沉积的影响 选936只28周龄健康的罗曼产蛋鸡,随机分成13个组,每组设6个重复。采用3 x4因子设计,3个日粮植酸磷水平,分别为0.巧%、0.20%和0.25%;4个植酸酶水平,分别为o、ZooFTU瓜g、300FTU吨和400FTU/kg。研究在不同植酸磷水平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生化指标、血浆、组织和粪便钙、磷、镁、锌、铜和锰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饲喂含植酸磷0.巧%的日粮,添加400FTU瓜g植酸酶时产蛋鸡增重、产蛋率、饲料消耗量及饲料转化率显着高于不加酶组及其它加酶组(P<0 .05);饲喂含植酸磷0.20%日粮,添加植酸酶可显着提高产蛋率、饲料消耗量(P<0.05),有提高增重的趋势(P>.05);饲喂含植酸磷0.25%日粮,添加植酸酶可显着提高蛋鸡增重(P<0 .05),

KorinL.Leske,李凯年[10](2000)在《用肉鸡和蛋鸡生物测定法测定植酸酶的作用》文中提出 目前,来源于家禽废物的磷(P)已经成为一个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因为鸡不保留的饲料P最终都可能进入并污染水源(Sharpley等,1993,1994)。家禽日粮中的P大部分都以一种有6个磷酸盐基的肌醇环的形式(1P6)存在,一般称为植酸P。家禽对这种形式的P利用率很低。Ravindran等(1995)曾对文献进行综述并制成一个饲料成分植酸P含量、影响家禽利用植酸P的因素以及植酸P对日粮中其他养分可能产生影响的综合一览表。作者发现,家禽对日粮中植酸P的利用率很不一致(0~50%)。利用率的差异如此之大,是因为有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植酸P的利用率,如植酸盐的来源、鸡的年龄、日粮中钙(Ca)的水平以及所用的试验方法不同等等。 业已证实,植酸酶可以提高P利用率和鸡(Nelson等,1971)、火鸡(Ravindran等,1995;Qian等,1996)和猪(Simons等,1990)对P的利用。为了测定植酸酶对提高植物P利用率和减少家禽P排泄的影响,已经进行了许多测定生长参数和性能的研究(Nelson等,1971;Ballam等,1984;Nahashon等,1994)。用测定日粮和排泄物中植酸P计算了加或不加植酸酶时日粮植酸P的消化率或保留(Nelson,1976;Sooncharenying等,1973)。

二、用肉鸡和蛋鸡生物测定法测定植酸酶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肉鸡和蛋鸡生物测定法测定植酸酶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苏氨酸对蛋雏鸡生产性能和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动物
    1.3 试验分组与设计
    1.4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5 饲养管理与免疫
    1.6 测定指标及方法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0~6周蛋雏鸡试验生产性能结果 见表1。
    2.2 雏鸡新城疫抗体效价
3 讨论
    3.1 对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对雏鸡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影响
4 小结

(2)不同地区小麦、大麦主要营养成分差异比较及黄羽肉鸡对其代谢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黄羽肉鸡的概况
        1.1 黄羽肉鸡类型
        1.2 黄羽肉鸡的养殖现状
        1.3 黄羽肉鸡的特点
    2 小麦的研究进展
        2.2 小麦的营养价值
        2.3 小麦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
    3 大麦的研究进展
        3.1 大麦的分类
        3.2 大麦的营养价值
        3.3 大麦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
    4 小麦、大麦在饲料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5 禽营养物质代谢率研究进展
        5.1 全收粪法
        5.2 指示剂法
        5.3 快速测定方法
    6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6.1 选题背景
        6.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全收粪法和近红外法测定不同地区小麦、大麦主要营养成分差异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仪器及软件
        1.3 试验方法
    2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Weende法测定不同地区小麦、大麦主要营养成分
        3.2 不同地区小麦、大麦DM、CP、AA含量Weende法和NIRS法差异分析
    4 讨论
        4.1 Weende法测定不同地区小麦能量和粗蛋白的比较分析
        4.2 Weende法测定不同地区大麦能量和粗蛋白的比较分析
        4.3 不同地区小麦、大麦DM、CP、AA含量Weende法和NIRS法差异分析
    5 小结
第三章 全收粪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黄羽肉鸡对不同地区小麦、大麦主要营养成分代谢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动物
        1.2 实验设计
        1.3 试验饲粮与饲养管理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利用全收粪法研究黄羽肉鸡对不同地区小麦、大麦主要营养成分的代谢率
        3.2 不同地区小麦养分利用率及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之间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利用全收粪法研究黄羽肉鸡对不同地区小麦主要营养成分的代谢率
        4.2 利用全收粪法研究黄羽肉鸡对不同地区大麦主要营养成分的代谢率
        4.3 不同地区小麦养分利用率及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之间回归分析
    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玉米DDGS家禽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DDGS在家禽日粮中的应用
    1.4 DDGS在猪和反刍动物中的研究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不同来源玉米DDGS鸡代谢能的测定和预测方程的建立
        摘要
        2.1.1 前言
        2.1.2 材料与方法
        2.1.3 结果
        2.1.4 讨论
        2.1.5 小结
    试验二 不同来源玉米DDGS鸡标准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和可利用氨基酸预测方程的建立
        摘要
        2.2.1 前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结果
        2.2.4 讨论
        2.2.5 小结
    试验三 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玉米DDGS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摘要
        2.3.1 前言
        2.3.2 材料与方法
        2.3.3 结果
        2.3.4 讨论
        2.3.5 小结
    试验四 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玉米DDGS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摘要
        2.4.1 前言
        2.4.2 材料与方法
        2.4.3 结果
        2.4.4 讨论
        2.4.5 小结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
    3.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3.2 本研究的创新点
    3.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味精废水与棉粕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及其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味精废水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1.1.1 物化技术处理味精废水
        1.1.2 微生物发酵味精废水技术
    1.2 棉籽粕的营养特性
    1.3 棉粕中的毒素及脱毒的方法
    1.4 固态发酵棉粕的研究
        1.4.1 固态发酵技术的特点
        1.4.2 固态发酵棉粕的特点
        1.4.3 固态发酵棉粕的工艺流程
        1.4.4 固态发酵棉粕存在的问题
    1.5 固态发酵产品营养价值评定
        1.5.1 代谢能的测定
        1.5.2 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的问题
        1.5.3 内源氨基酸的估测对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原料与菌种
        2.1.2 主要仪器
        2.1.3 种子培养基
    2.2 方法
        2.2.1 味精废水和棉籽粕混合固态发酵菌种的筛选
        2.2.2 味精废水和棉籽粕的混合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2.2.3 味精废水与棉粕混合固态发酵产品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味精废水和棉籽粕混合固态发酵菌种的筛选
        3.1.1 单菌发酵对发酵底物的影响
        3.1.2 混菌发酵对底物的影响
    3.2 味精废水和棉籽粕的混合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3.2.1 种子液培养基的优化
        3.2.2 味精废水和棉籽粕的混合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3.3 味精废水与棉粕混合固态发酵产品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3.3.1 蛋公鸡对发酵产品的代谢利用
        3.3.2 肉仔鸡对发酵产品的代谢利用
4 讨论
    4.1 味精废水及棉籽粕混合固态发酵菌种的筛选
    4.2 味精废水和棉籽粕的混合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4.3 味精废水与棉粕混合固态发酵产品营养价值评定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应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仪评价小麦日粮添加木聚糖酶效果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1.1 传统生物学法
        1.2 化学分析法
        1.3 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技术
        1.4 体外酶水解法
        1.5 仿生消化酶解法
    2 木聚糖酶在家禽麦类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1 小麦饲用优势
        2.2 小麦的抗营养作用
        2.3 木聚糖酶在家禽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目的与意义
        3.2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仿生消化系统运行稳定性及鸭饲料干物质仿生法消化率测值的实验室间平行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试剂和仪器
        1.2 试验原料
        1.3 饲料酶水解物消化率的测定方法
        1.4 模拟消化液试剂盒的使用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同一仿生消化系统测定的标准样品干物质消化率批次间比较
        2.2 标准样品干物质消化率测值的批内与批间变异
        2.3 仿生消化系统对饲料标样干物质消化率测值的实验室间比较
        3 分析与讨论
        3.1 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酶促反应控制精度的测试
        3.2 仿生消化法测定鸭饲料干物质消化率的实验室间重演性
        3.3 仿生消化系统饲料样品干物质消化率测值的精度
        4 小结
    第二章 用仿生消化系统(SDS)评价小麦中添加木聚糖酶效果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试剂和仪器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原料与试验用酶
        1.4 试验样品DMD测定方法
        1.5 测定指标
        1.6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外源木聚糖酶添加量和内源酶对小麦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3 分析与讨论
        3.1 外源木聚糖酶添加水平和内源酶添加与否对小麦SDS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3.2 小麦SDS干物质消化率随木聚糖酶添加水平变化趋势的假设解释
        3.3 体内试验的小麦品种和木聚糖酶添加剂量筛选
        4 小结
    第三章 用排空强饲法测定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鸡小麦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试剂和仪器
        1.2 试验用粮与试验用酶
        1.3 试验设计与试验动物
        1.4 表观消化率测定方案
        1.5 试验日程安排
        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1.7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小麦体内的表观干物质消化率
        2.2 体内体外灰分消化率和体内矿物质含量
        2.3 体外粗蛋白消化率和体内氨基酸消化率
        2.4 体内体外非淀粉多糖消化率
        2.5 体内体外各指标汇总表
        3 分析与讨论
        3.1 木聚糖酶对小麦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3.2 木聚糖酶的剂量效应分析
        3.3 体外现象是否体内重现
        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肉仔鸡小麦表观有效能值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饲料有效能评定体系研究进展
        1.1 消化能体系
        1.2 代谢能体系
        1.3 净能体系
    2 家禽饲料原料代谢能值评定方法
        2.1 AME 传统测定法
        2.2 AME 的快速测定方法
        2.3 TME 的快速测定方法
        2.4 离体测定法
        2.5 代谢能的回归预测
        2.6 近红外光谱法(NIRS 法)
        2.7 小结
    3 家禽饲料代谢能测定的影响因素
        3.1 动物因素
        3.2 饲料因素
        3.3 外界环境温度湿度
        3.4 饲喂方式和采食量
        3.5 绝食排空和排泄物的收集时间
        3.6 屠宰方式
        3.7 温度、性别、饲料等因素互作
        3.8 小结
    4 小麦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
        4.1 小麦籽粒结构特征
        4.2 小麦的分类
        4.3 小麦的饲用价值
        4.4 影响NSP 酶在饲料中应用的因素
        4.5 小结
第二章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 立题依据
    2 研究内容
    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小麦理化指标和表观有效能值的测定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和日粮组成
        1.3 饲养管理
        1.4 测定项目
        1.5 有效能的相关计算公式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14 种不同来源小麦相关理化指标的测定
        2.2 小麦的表观有效能值测定
        3 讨论
        3.1 表观代谢能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
        3.2 三种生物学方法所得表观有效能值的比较
        3.3 不同小麦之间表观有效能值变异度分析
        3.4 本试验实测小麦表观有效能平均值与文献报道结果比较
        4 小结
    试验二 小麦氮校正表观代谢能预测模型的建立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试验日粮
        1.4 代谢试验及饲养管理
        1.5 样品制备与分析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表型相关分析
        2.2 通径分析
        2.3 表型相关系数的剖分
        3 讨论
        3.1 纤维对AME_n 的贡献
        3.2 CP、GE、EE 对AME_n 的贡献
        3.3 V、VW、葡聚糖对AME_n 的贡献
        4 小结
    试验三添加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小麦表观代谢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样品来源
        1.3 日粮
        1.4 饲养管理
        1.5 指标及测定方法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3 讨论
        3.1 木聚糖酶对小麦AME、AME_n 的影响
        3.2 小麦NSP 含量对AME、AME_n 的影响
        3.3 木聚糖酶对小麦AME、AME_n 变异度的影响
        3.4 日粮类型对AME、AME_n 的影响
        3.5 饲料加工方式对AME、AME_n 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1 本论文主要结论
    2 本论文的创新点
    3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植物甾醇对肉用仔鸡养分利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本文部分缩写词的中英文对照
前言
文献综述
    一.植物甾醇简介
    二.植物甾醇的降胆固醇作用
    三.植物甾醇抗氧化作用
    四.其它生理功能
    五.植物甾醇开发与应用研究现状
    六.植物甾醇在饲料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参考文献
试验研究
    试验一 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甾醇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血清胆固醇及血清抗氧化酶水平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试验二 日粮中添加植物甾醇对肉仔鸡屠宰性能、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试验三 不同蛋白水平饲粮中添加植物甾醇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4.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附录
致谢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生物素对肉仔鸡生理生化特性与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略缩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研究历史概述
    2 化学结构、物理化学特性和颉颃因子
    3 分析方法
    4 消化吸收和代谢
    5 生理功能
    6 生物素来源
    7 缺乏症
    8 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
    9 应用效果研究
    10 对免疫机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11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第三部分 试验研究
    试验一 肉仔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生物素适宜添加水平的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3 试验小结
    试验二 生物素对肉仔鸡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和组织脂肪酸沉积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3 试验小结
    试验三 生物素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3 试验小结
    试验四 半纯合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3 试验小结
    试验五 生物素对肉仔鸡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3 试验小结
    试验六 生物素促进免疫因子IL-2和IFN-γ合成的机理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3 试验小结
    试验七 生物素促进脾脏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3 试验小结
第四部分 论文总结
    1 基本结论
    2 创新之处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主要指标测定方法
    附录1: 脾脏PCNA、γ-IFN和IL-2基因的mRNA表达量的检测
    附录2: 肝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的测定
    附录3: 全血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附录4: 脾脏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附录5: 食糜稀释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附录6: 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不同的日粮磷水平下蛋用鸡生长、骨骼发育产蛋性能以及植酸酶应用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不同日粮磷水平对蛋用鸡生长、骨骼发育、产蛋性能和矿物质沉积的影响
    第一节 不同日粮磷水平对雏鸡生、骨骼发育及组织钙磷含量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不同日粮磷水平对育成鸡生长、骨骼发育、组织矿物质沉积及后期产蛋性能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不同日粮磷水平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及组织磷、钙含量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在日粮中添加VD_3和无机磷对雏鸡磷缺乏症防治效果的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产蛋鸡消化代谢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
第五章 日粮中不同植酸酶和植酸磷水平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体内矿物质沉积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表
个人简介

四、用肉鸡和蛋鸡生物测定法测定植酸酶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苏氨酸对蛋雏鸡生产性能和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影响[J]. 李玉清,关文怡,周珍辉,王振铃,马建民,姜葱,黄会贤. 山东畜牧兽医, 2017(08)
  • [2]不同地区小麦、大麦主要营养成分差异比较及黄羽肉鸡对其代谢率研究[D]. 马尹鹏. 扬州大学, 2016(02)
  • [3]玉米DDGS家禽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D]. 接永泽.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4]味精废水与棉粕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及其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D]. 陈佳.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5]应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仪评价小麦日粮添加木聚糖酶效果的可行性研究[D]. 李岩岩.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6]肉仔鸡小麦表观有效能值测定[D]. 王永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7]植物甾醇对肉用仔鸡养分利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D]. 贾代汉. 南京农业大学, 2005(05)
  • [8]生物素对肉仔鸡生理生化特性与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于会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04)
  • [9]不同的日粮磷水平下蛋用鸡生长、骨骼发育产蛋性能以及植酸酶应用效果的研究[D]. 朱连勤.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4)
  • [10]用肉鸡和蛋鸡生物测定法测定植酸酶的作用[J]. KorinL.Leske,李凯年. 中国动物保健, 2000(01)

标签:;  ;  ;  ;  ;  

确定植酸酶在肉鸡和蛋鸡生物测定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