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病毒病综合防治措施

大菱鲆病毒病综合防治措施

一、大菱鲆病毒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冯丽娟[1](2021)在《致刺参腐皮综合征溶藻弧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刺参腐皮综合征因其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已成为公认的最为严重的疾病。而实际生产中主要依赖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来控制,但长此以往细菌耐药性会愈加严重,同时药物残留、生态环境失衡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诸多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开发绿色、安全且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已迫在眉睫。为探究大连地区某刺参养殖场刺参溃烂死亡的病因,本研究从患病刺参病灶处分离出一株优势菌株AP-1,经形态学观察、16S rR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鉴定,确定其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人工回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除浸浴感染未出现病变症状外,其它2种攻毒方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剂量依赖性致死,且体壁创伤浸浴攻毒的半数致死浓度为5.23×106 CFU/mL,腹腔注射攻毒的半数致死量为3.08×104 CFU/g。此外,对其毒力相关基因进行PCR检测,发现其携带有toxR、FlaA、Collagenase、fur、Asp A、ompW和tlh 7种毒力相关基因。药敏结果表明,该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奥格门汀、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及阿米卡星6种抗生素耐药;对其它受试抗生素处于中介或敏感。以灭活的溶藻弧菌为抗原制备卵黄抗体,通过水稀释—冻融—盐析—超滤浓缩法对蛋黄分离纯化,其纯度可达到90.13%。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得其抗体的最高效价为1:64000,可持续2周,水溶性组分溶液中的总IgY含量基本都保持在1.6 mg/mL左右,特异性IgY的含量最高值达到0.256±0.032 mg/mL,占总IgY的比例为16.06%。免疫荧光电镜和透射电镜实验结果显示,IgY能够与溶藻弧菌AP-1的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使细菌发生凝集。体外抑菌生长实验发现特异性IgY能显着抑制细菌的生长,细菌活性检测实验表明其活性降低,且病原菌的内部结构显示,菌体出现表面模糊,胞质空泡化程度加大等现象。结晶紫染色法和微生物碳氢吸附能力实验表明,特异性IgY能够减少溶藻弧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增强细菌表面的疏水性。动物实验中,腹腔攻毒后注射IgY、浸浴IgY后体壁创伤浸浴攻毒两种方式均可以显着提高感染刺参的存活率,表明特异性IgY能够对刺参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显示,健康刺参浸浴IgY后,其体腔液中在24 h后仍具有IgY活性;免疫荧光实验显示IgY在呼吸树上有分布,推测呼吸树为IgY由海水进入体腔液及其它组织内的途径之一。综上,本研究以分离获得的溶藻弧菌AP-1为抗原制备的卵黄抗体对感染刺参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可为IgY抑菌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刺参的病害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史谢尧[2](2018)在《副溶血弧菌口服缓释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副溶血弧菌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动物病原菌,可引起鱼、虾、贝类等多种水产养殖动物发生“弧菌病”,造成巨额经济损失。目前,对于水产动物弧菌病的治疗仍然是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然而,药物的大量使用会导致水产品药物残留、水环境污染和耐药菌株出现等问题,开展疫苗的研究或许能为弧菌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口服免疫具备操作方便、安全易行、不受鱼类个体大小限制等优势而备受关注,但由于口服疫苗的免疫原容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以及在前肠被分解吸收导致其免疫效果不佳。本研究以饲料为载体,对制备的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进行吸附后,利用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柠檬酸三乙酯为包膜材料对其进行包被制备成缓释口服疫苗。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缓释疫苗的缓释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1、2、5、10、15 min等不同的时间点,缓释疫苗中的副溶血弧菌的释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7.6%,36.2%,23.3%,31.5%和29%。表明该疫苗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30%为最佳包被量。利用制备的缓释口服疫苗对大菱鲆进行口服免疫,特异性抗体效价从免疫后的第2周开始上升,在免疫后的第4周达到1:256-512,利用副溶血弧菌对受免大菱鲆进行攻毒试验,缓释口服疫苗组大菱鲆的免疫保护率为51.71%,且受免鱼血清能显着抑制副溶血弧菌生长。以上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制备的缓释口服疫苗能通过对抗原进行包被,减缓抗原的释放,并能有效激活大菱鲆的体液免疫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许悦[3](2018)在《海南地区养殖石斑鱼两种细菌性疾病病原病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的发展,石斑鱼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然而,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石斑鱼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其已经成为限制石斑鱼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石斑鱼养殖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积极开展产业病害现状调查和对疾病病原病理学的研究成为了疾病综合防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海南地区养殖石斑鱼主要细菌病调查分析2016年11~12月,对海南主要石斑鱼养殖区中的三种主要养殖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 ×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和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细菌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养殖石斑鱼流行病症状、养殖环境、养殖模式和危害状况等。结果发现,细菌性疾病是海南养殖石斑鱼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其中,细菌性皮肤溃疡病和肠炎病发病面积广、死亡率高,对养殖石斑鱼危害严重。2、海南地区养殖石斑鱼皮肤溃疡病病原病理学研究养殖石斑鱼皮肤溃疡病在海南全岛11个采样点中的9个采样点有发现,发病严重养殖场累积死亡率高达95%。其主要患病症状为:患病初期摄食能力下降,游泳活力差,体表或鳍部局部充血,并出现点状溃疡;患病后期病鱼基本不摄食,反应迟钝,侧身游泳,体表出现大面积溃疡,甚至出现烂鳍、烂尾等症状,眼膜发白,眼睛红肿或烂眼,鳃丝溃烂、发白;有些个体有体表发黑和腹胀等现象,最后沉底死亡。解剖病鱼发现:患病前期肝脏和脾脏充血、肿大;患病后期肝脏发白、脾脏黑褐,肠道充血发红,伴有腹水现象。从9个采样点患皮肤溃疡病石斑鱼样品中分离得到9株优势菌株,人工回感试验表明其感染特征与自然病症一致,根据科赫法则证明这9株细菌均为皮肤溃疡病的致病原。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这9株细菌均鉴定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其中,菌株SSY-1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毒力最强,其14天半致死浓度LD50值为7.18×104CFU/g鱼体重。药敏实验结果表明,这9株病原菌对34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谱基本一致,均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四环素等药物高度敏感。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病理学研究表明,患病鱼的鳃丝、皮肤、肌肉、肝脏、脾脏、肾脏、肠道和脑等组织器官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属于全身性感染。3、海南地区养殖石斑鱼肠炎病病原病理学研究养殖石斑鱼肠炎病在海南全岛11个采样点中的7个采样点有发现,发病严重养殖场累积死亡率达40%。其主要患病症状为:患病前期停止摄食或者摄食后吐出,游泳无力;患病后期腹部扁平下陷,体色发黑,身体严重消瘦,最后沉底死亡;解剖发现病鱼内脏团明显萎缩,肠道内无食物,胃壁和肠壁变薄且透明,肠道内充满大量粘性白色物质,有白便现象。从7个采样点患肠炎病石斑鱼样品中分离得到7株优势菌株,人工回感试验表明其感染特征与自然患病一致,根据科赫法则证明这7株菌株均为肠炎病的病原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这7株细菌均鉴定为欧文氏弧菌(Vibrioowensii)。其中,菌株EDF-1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毒力最强,其14天半致死浓度LD50值为2.63×105CFU/g鱼体重。药敏实验结果表明,这7株病原菌对34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谱基本一致,均对菌必治、头孢他啶、氟苯尼考、阿米卡星等药物高度敏感。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病理学研究表明,患病鱼的肠道、肝脏、脾脏、肾脏和鳃丝等组织器官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4、病原菌哈维氏弧菌毒力基因PCR检测分析使用 17 个常见的毒力基因(luxR、toxRvh、chiA、vhpA、vhml、serine protease、vhs、vhh、toxRvc、hlyA、tcpA、zot、ctxA、tdh、trh、flaC、wh)引物对从上述患病石斑鱼中分离的22株哈维氏弧菌进行了毒力因子PCR检测,结果显示,22株哈维氏弧菌主要携带luxR、serine protease、chiA、vhh和vvh等5种毒力基因,检测率分别为100%、100%、100%、95.5%和59.1%,表明该5个毒力基因可能是该地区哈维氏弧菌的主要毒力因子。本论文主要调查了海南岛沿岸养殖石斑鱼细菌病发病状况,确定了两种主要细菌性疾病皮肤溃疡病和肠炎病的致病原并测定了其药敏谱,分析了两种疾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特征,对主要病原菌哈维氏弧菌进行了毒力基因检测分析,为石斑鱼的健康养殖和细菌性疾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路瑶[4](2018)在《PolyI:C、LPS刺激下翘嘴鳜转录组的初步研究及2个toll样受体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文中提出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鳜亚科(Sinipercinae)、鳜属(Siniperca),是我国的名贵经济鱼类和重要淡水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我国翘嘴鳜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种质退化和滥用鱼药等现象比较普遍,鳜鱼疾病日益猖獗,加大了养殖风险,每年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开发抗病遗传分子标记,选育抗病品系是解决翘嘴鳜病害发生的有效方法。为此,本实验首先采用比较转录组测序策略,分析和筛选出多种免疫相关通路和差异表达基因,以初步解析翘嘴鳜的抗病相关分子模式。然后选取TLR通路中的2个toll样受体基因(TLR3和TLR7)进行全长克隆,研究在Poly I:C、LPS刺激下TLR3-TRIF和TLR7-Myd88两个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为深入挖掘其TLR通路相关分子标记及阐明该通路在抵御病原入侵过程中的分子应答模式提供基础数据。结果如下:1、构建了Poly I:C、LPS以及PBS刺激下的3个翘嘴鳜转录组文库,每个文库Clean Data均达到7.08 Gb,共得到Clean Data23.77 Gb,从头拼接组装得到209854条Transcript和87,628条Unigene,平均长度分别为1833.16 bp和944.25 bp,平均GC含量为48.72%,各样品Q30均不小于91%;两个差异表达集合共检测到DEG1140个,其中,LPSPBS集共有差异表达基因896个,上调基因599个,下调基因297个;Poly I:CPBS集共有DEG244个,上调基因97个,下调基因147个。KEGG分类和DEG富集分析显示:许多免疫相关通路(如JAK-STAT、TLR、NOD、RIG等)与其中显着富集到的差异表达基因(如EP300、IL-1β、IL-8、MAPK8、TNF-α3等)都参与到了翘嘴鳜抗病的免疫反应;q 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中基因的趋势基本一致,说明了本次测序结果是可靠的,为后续研究翘嘴鳜免疫机制提供有了价值的线索。此外,还开发到翘嘴鳜的干扰素相关基因、炎症因子家族基因以及一些其他免疫调节因子,为开展翘嘴鳜应对不同病原刺激的免疫反应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分子基础。2、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翘嘴鳜TLR3、TLR7,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c DNA全长分别为3181 bp、3408 bp,各有一个ORF区,长度分别为2769bp、3156 bp,分别编码922、1051个氨基酸,均具备TLR受体家族成员典型的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氨基酸组成分析发现,TLR3编码的蛋白中疏水性氨基酸所占比例达到43.0%,亲水性氨基酸占51.4%;TLR7编码的蛋白疏水氨基酸占39.7%,亲水性氨基酸占55.8%。氨基酸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TLR3、TLR7氨基酸序列与鲈形目鱼类亲缘关系最近;两个基因分别含有3个和1个内含子,TLR3外显子2和3以及TLR7外显子2与本实验中比对的多数鱼类长度基本一致。3、根据获得的翘嘴鳜TLR3和TLR7的c DNA全长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这两个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显示:TLR3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最高,达到15.35;肠道次之,为8.85;其余组织中表达均很低;TLR7在脾和头肾中表达量最高,分别为94.02、87.93;肌肉次之,为29.41;在其他组织中均为微量表达,表明翘嘴鳜TLR3、TLR7基因为组织特异性表达。4、TLR7-Myd88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显示:Poly I:C刺激下,头肾中TLR7和Myd88在3 h分别出现显着上调,而IRAK1于48 h极显着上调(P<0.01);这三个基因在Poly I:C刺激下表达量的时间变化规律符合通路响应过程的先后顺序,极有可能与它们分别位于通路中上游和下游的地位有关;同时,脾脏组织中的Myd88于6 h极显着上调(P<0.01),表明翘嘴鳜Myd88参与了Poly I:C刺激下的免疫应答。IRF7和IFN-α3在Poly I:C刺激后脾脏中6 h均出现显着上调(P<0.05),但作为诱导干扰素分泌的IRF7表达量上调幅度较小,推测IFN-α3的上调还受到了TLR3-TAK1通路上其他主效基因的间接作用。在LPS刺激下,TLR7在脾脏中3 h时的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于头肾12 h也被极显着诱导升高(P<0.01),说明翘嘴鳜TLR7能响应LPS的诱导。IRAK1基因在LPS刺激下脾脏3 h-48 h间表达量均显着上调(P<0.05),这可能是除TLR7之外,IRAK1同时还受到由其他TLRs通路传递来的信号作用所致。Myd88在LPS刺激后3 h和6 h在脾脏中均被显着诱导(P<0.05),推测翘嘴鳜Myd88能够响应LPS的影响。IRF7基因在LPS刺激后于脾脏中3 h出现上调,且IFN-α3也于24 h表达量显着上升(P<0.05),推测LPS激活了翘嘴鳜干扰素相关基因的表达,以促进机体分泌干扰素抑制抗原的增殖。TLR3-TRIF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显示:Poly I:C刺激下,翘嘴鳜TLR3于刺激后3 h时头肾中表达极显着上调(P﹤0.01),可能是由于TLR3作为病毒ds RNA的受体,受到了Poly I:C的诱导作出的快速响应;而TLR3在脾脏中表达量延迟至24 h才显着增加(P<0.01),可能是与具有中枢免疫器官及外周免疫器官双重功能的头肾相比,脾脏则主要具备外周免疫器官功能,因此在受到抗原刺激产生的应答反应较为滞后。头肾中,TLR3和TRAF6基因均在3 h极显着达到峰值(P﹤0.01),而TAK1则延迟至48 h才显着上调(P<0.01),这3个基因在Poly I:C刺激下表达量的时间变化规律符合该通路响应过程的先后顺序,与它们各自在通路中的上游和下游的地位相符合。在LPS刺激下,翘嘴鳜TLR3于脾脏中3 h表达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TLR3可能不是LPS的识别受体。TAK1在Poly I:C刺激后的头肾中3 h表达量极显着上升(P﹤0.01),ikkβ也上调到对照组的9.51倍(P<0.05),且在头肾中IL-8和IFN-α3也3 h于出现显着上调,由此推测IL-8和IFN-α3的表达量上调可能是受到了TAK1和ikkβ的诱导。

李鹏飞,余庆,覃仙玲,李菲,陈宪云,董德信,秦启伟[5](2018)在《广西北部湾海水养殖业现状与病害防控技术体系研究展望》文中指出广西北部湾海域的海水养殖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但是随之而来的病害暴发、渔药滥用、养殖污染、优质种苗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峻。本文分析了广西北部湾海域海水养殖现状和病害情况,就未来广西海水生态养殖与病害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赵凤娇[6](2014)在《大菱鲆白便病病原、病理及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菱鲆作为欧洲市场上一种名贵鱼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其养殖业在我国北方沿海迅速兴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河北省内,大菱鲆的养殖主要集中于秦皇岛等地,沧州及唐山等地区尚有大量适宜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建设的荒滩盐碱地有待开发,因此,相对而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生态不断恶化,种质退化、管理混乱、病害频发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细菌性疾病,成为限制大菱鲆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根据我们对河北省内及邻近地区沿海的六家大菱鲆养殖场进行的调查结果发现,白便病在我省内大菱鲆养殖过程中已成为最常见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尤其在每年的6月10月。该病极具传染性,且死亡率非常高,如果控制不力,日死亡率可达0.5%1.0%,累积死亡率可达30%以上。为保证大菱鲆养殖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实现白便病的早期诊断并制定该病的有效预防及治疗措施,对典型的白便病进行病原分离及致病机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我省大菱鲆白便病流行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本次研究系统描述了其流行特征、发病症状及危害程度;通过对来自不同的养殖场的各时期大菱鲆典型患病鱼进行病原分析及细菌分离,共得到8株纯化菌落,用注射的方法对健康大菱鲆进行人工回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其中优势度最高的一株菌落可引起健康大菱鲆出现与自然养殖状态下患白便病的大菱鲆完全相同的症状,并再次分离得到大量该菌,从而证实该菌为我省内大菱鲆白便病的病原菌,同时证实高浓度该菌对大菱鲆具有明显的致病致死作用;另外经梯度浓度回感试验结果计算得出:一周内,该菌对体重(7.5±2)g的大菱鲆半致死浓度LD50=3.91×105cfu/ml;对牙鲆的致病性感染试验结果显示:一定浓度该菌也能引起牙鲆患白便病并致死;运用常规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出的该病原细菌进行鉴定,得出该菌为一株野生型迟钝爱德华氏菌。对患病的大菱鲆肝脏、肾脏、鳃等组织进行病理学研究发现:患病鱼肠道组织具有明显的病理变化,为其主要作用器官,此外该迟钝爱德华氏菌还可感染大菱鲆的多种内脏组织器官,产生溶血等病理变化,结合病原菌的检出结果可证实,该菌对大菱鲆的感染是全身性的。药敏试验结果得出五倍子等中草药对该株迟钝爱德华氏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杀灭作用,其MIC、MBC值分别为12.5mg/ml,25mg/ml;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类药物效果较好,其MIC、MBC值分别为0.125μg/ml,0.25μg/ml,另外该菌对其他多数抗生素类药物如美洛培南等也有较强的敏感性,生产实践也能够证实一系列抗生素药物对大菱鲆白便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根据大量的体外抑菌试验及生产实践研究结果,在敏感药物筛选的基础上我们还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药物配方,同时总结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并证实该成果对于大菱鲆白便病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的急需。

原媛[7](2013)在《大菱鲆红体病的病原检测研究》文中提出大菱鲆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但是近年来大菱鲆红体病的频繁暴发,已严重影响了大菱鲆的健康养殖。大菱鲆红体病通常表现为鳍基部和腹面脊椎骨沿线充血发红。但是,人们随后发现大菱鲆红体病的病原是多样性的,既有病毒性的,也有细菌性的,甚至某些寄生虫的感染也使大菱鲆呈现相似的红体症状,因而给大菱鲆红体病的及时诊治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运用可靠有效的大菱鲆病原检测技术和方法,及时诊断大菱鲆红体病病原,以对症下药,对于保证大菱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于2011年3月、9月、10月和12月以及2012年1月,分别从山东半岛沿海的4个大菱鲆养殖场先后收集了5个批次的疑似红体病的患病大菱鲆,对其分别进行了病理症状观察和病原检测,共发现了3种病例,即细菌性红体病、病毒性红体病以及弧菌与病毒混合感染红体病。病理症状观察的结果表明,2012年1月所收集病鱼的症状不属于红体症状,其他4个批次患病大菱鲆均呈现明显的红体症状,其无眼侧皮肤均可见到不同程度的皮下组织出血发红,但不同病原所引发的红体病症状存在一定的差异:由致病性弧菌感染致病的红体大菱鲆,其鳃丝为鲜红色,而感染病毒的红体大菱鲆,鳃丝通常为暗红色,或是呈贫血灰暗。可见,鳃丝颜色是否灰暗贫血是病毒性红体病区别于细菌性红体病较明显的病理特征。另外,当病情严重时,皮肤溃烂流血是细菌性红体病的最有力的病理特征。水浸片光镜检测寄生虫的结果显示,所有批次的病鱼中均未检测到寄生虫,因此,可以确定的是,所检各批次大菱鲆红体病都不是由寄生虫感染所引起的。弧菌选择性培养基检测致病性弧菌的结果表明,2011年9月、10月和12月所收集的3个批次的红体大菱鲆均感染了弧菌,选择性培养基TCBS培养基上均长出黄色的弧菌菌落。电镜负染检测和组织超薄切片电镜检测的结果显示,2011年3月和12月收集到的红体大菱鲆均检测到了病毒粒子。因此,病原检测的诊断结果为,9月和10月收集的大菱鲆红体病为细菌性红体病;3月份收集的红体大菱鲆为病毒性红体病;而12月份收集的红体大菱鲆既感染了弧菌,又检测到了病毒,因此该批次大菱鲆为弧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红体病。在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和混合感染红体病中,所观察到的病毒粒子的形态结构均一致。病灶组织所制备的病毒粗提液经负染,在电镜下观察到球形的病毒颗粒,直径为120130nm,有的具囊膜,有的无囊膜。在病鱼皮肤病灶组织的电镜切片中也观察到病毒粒子,位于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病毒颗粒为球形,直径约130nm,与负染结果一致,同时还观察到感染细胞内的线粒体肿胀,嵴崩解。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检测方法验证了分离出的病毒粒子能够使牙鲆鳃细胞(FG)出现CPE效应。本文用病毒粗提液去感染FG单层培养细胞,3天后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变圆、脱落;9天后,大量细胞变圆、脱落和聚缩成团,细胞病变效应加剧;11天后,大部分细胞崩解死亡。可见CPE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剧,最终导致细胞系统崩解。同时采用电镜观察了病变FG细胞的病理变化,虽然在感染病毒的FG细胞中未观察到典型的病毒粒子,但发现细胞中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增多增大,细胞质匀质化并形成大量空泡,并有疑似病毒包涵体的结构,而且病变细胞的体积比对照细胞肥大。本文用病变细胞上清培养液制备成的病毒浓缩液去感染正常FG细胞,也出现CPE现象,只是CPE现象推迟了4天,由此证明了新扩增的病毒仍具有侵染力,但其感染力有所下降。综上所述,本文采用水浸片光镜观察、电镜检测(负染和病灶组织超薄切片观察)、弧菌选择性培养、牙鲆鳃细胞系病变效应检测以及PCR特异性扩增方法,对红体大菱鲆进行了病原诊断,并且对大菱鲆红体病的具体病例进行了分析总结。针对红体病病原的多样性,运用可靠有效的大菱鲆红体病病原检测技术,快速鉴别红体病的病原,对于大菱鲆红体病的对症治疗和大菱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曹宝祥,张天时,刘宝锁,孔杰[8](2012)在《大菱鲆家系生长和耐热性状对比分析》文中指出利用40个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家系进行耐热性实验,测定相应生长和耐热性状指标,对耐热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并分析生长与耐热性状的相关情况。结果表明:在各家系生长前期,快速生长家系6个,生长较快家系26个,生长速度一般家系8个。在生长后期阶段,快速生长家系9个,生长较快家系28个,生长速度一般家系3个,仅有8号家系一直为快速生长家系。在耐热性状方面,各家系耐热性平均值在1 367.30~836.30℃.h之间,总体平均值为1 113.00℃.h。高耐高温家系为8号、33号和37号家系,其中33号家系耐热性数值最高,其耐热性平均值为1 367.30℃.h,不耐高温家系为3号、9号、16号、38号和40号家系,其中38号家系耐热性数值最低,其耐热性平均值为836.30℃.h。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家系间耐热性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不同生长阶段与耐热性呈现不同的相关性。旨在探明生长性状与耐热性状的相关性,为大菱鲆的耐热家系选育奠定研究基础。

刘宝锁[9](2012)在《大菱鲆幼鱼生长和耐高温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与家系筛选》文中研究说明大菱鲆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其自然群体主要分布在大西洋东北部,北起冰岛,南至摩洛哥附近的欧洲沿海,我国于1992年引进。自苗种生产关键技术突破后,大菱鲆养殖业蓬勃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但由于大菱鲆生长和抗病等重要性状的遗传育种和系统人工选育未得到充分重视,现已出现遗传多样性降低、近交系数增加、白化个体频现和达到商品规格时间延长等情况。为保障大菱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培育生长快、抗病力强的新品种。选择育种能够使动物适应人工环境并改良重要性状。在水产动物中,生长速率和存活率是两个重要的经济性状,大菱鲆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是评估选择潜力和最大化产量的基础。大菱鲆属于冷水性种类,其最适生长温度在18~20℃之间,高于26℃可能引起鱼体的高温应激反应,导致存活率、生长速度和抗病力下降。我国北方夏季自然海水温度往往会超过26℃,这就需要加入深井海水进行降温,而大量抽水则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和水量不足。本文利用2011年构建的大菱鲆选育家系,进行了幼鱼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参数估计,比较了表型值选择和育种值选择效果,筛选了生长速度快和存活率高的家系。此后又利用60个家系共计2400尾幼鱼分别进行了慢速升温方式和快速升温方式的耐温实验,借鉴虹鳟耐高温性状和凡纳滨对虾抗WSSV性状的评定指标和统计模型,进行了大菱鲆耐高温性状的遗传分析,并综合不同升温方式筛选出了耐高温家系。结果显示:1.统计40个家系50天和80天的鱼体个数,计算各家系存活率,并称量80天体重,利用线性动物模型和阈值公母畜模型分别进行体重和存活率的遗传分析。40个家系的存活率范围为65.80%~97.75%,估计的体重和存活率遗传力分别为0.195±0.292和0.098±0.096,二者家系育种值相关系数为0.494。2.利用40个家系体重和存活率数据进行表型值和育种值选择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对于生长性状,无论是进行育种值的个体选择还是家系选择,其选择效率均高于表型值选择。存活性状的家系育种值选择效率也明显高于家系表型值选择。综合考虑生长和存活性状,筛选了12个生长速度快和存活率高的家系。3.耐温实验按照26℃之前每天升温1℃,26℃之后每天升温0.5℃的方式进行升温,升至29℃后停止升温,并维持此温度直至实验结束,当个体全部死亡时停止实验。采用耐热性作为评定耐高温性状指标,体重作为生长性状指标,运用动物模型和平均信息约束极大似然法进行方差组分估计,得到体重和耐热性的遗传力分别为0.268±0.408和0.027±0.066。4.快速升温方式为由22℃开始每小时升温1℃的方式进行升温,升至29℃后停止升温,并维持此温度直至实验结束,当实验进行21天时停止耐高温实验。采用了3种耐高温性状定义方式(二元数据、径向数据和测定日数据)和8个统计分析模型(二元线性模型、阈值(Probit和Logit)模型、径向线性模型(1和2)、线性重复力模型和阈值(Probit和Logit)重复力模型)进行性状的方差组分、共同环境系数和遗传力估计,其中二元线性模型和阈值模型分析二元数据,径向线性模型分析径向数据,重复力模型分析测定日模型数据。所有统计模型估计的遗传力范围为0.003±0.007~0.272±0.188,且大部分遗传力数值均较低,为低等遗传力,只有阈值Probit模型(h2=0.272±0.188)和阈值Logit模型(h2=0.218±0.152)的估计值为中等遗传力。通过统计模型对各缸数据家系育种值的相关系数分析表明,线性重复力模型的相关相关系数最大,表明该模型较适合进行大菱鲆耐高温性状的遗传评估,各模型家系育种值的秩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用于分析相同性状定义数据的各统计模型间具有较高的家系排序一致性。5.通过对两种不同升温方式下耐高温家系表型值和育种值选择的比较研究,发现,无论在慢速升温方式还是在快速升温方式下,家系育种值的选择效率均高于表型值选择。综合考虑两种不同的升温方式,筛选出10个耐高温家系。本文估计了大菱鲆幼鱼的生长、存活率和耐高温性状的遗传参数,比较了不同性状的表型值和育种值选择方法的效率,筛选出了生长速度快、存活率高和耐高温能力强的家系,为大菱鲆的良种选育提供了家系材料。

韩金钢[10](2011)在《鳗鲡致病菌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流行规律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鳗鲡是中国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自70年代末以来,很快发展成为中国出口创汇最多的单项水产品之一。目前中国大陆的主要养殖品种有日本鳗鲡、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环境日益恶化,鳗鲡病害成为困扰鳗鲡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细菌性病害,发病广、传播快、死亡率高,给鳗鲡养殖业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快速的诊断疾病是有效防治的关键,但是目前对鳗鲡致病菌的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究缺乏,对鳗鲡细菌病害的流行规律调查也甚少。鉴于此,本试验研制了15株主要鳗鲡致病菌免疫血清,并和实验室以往研制的20株主要鳗鲡致病菌免疫血清,制成35种快速诊断试剂盒,对鳗鲡主产区福建省不同养殖种类、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规格的患病鳗鲡进行了检测,主要结果如下:1.抗血清的制备。本试验采用静脉注射免疫法制备了15株鳗鲡致病菌的兔抗血清,并应用玻片凝集法对血清效价进行测定,结果显示:7株菌的抗血清效价达到2048,占46.7 % ;3株达到1024,占20 %;3株达到512,占20 %;2株达到256,占13.3%。2.抗血清交叉反应去除。采用玻片凝集法测定了每种免疫血清与其它34株鳗鲡致病菌(与血清对应的致病菌株除外)的交叉反应效价,并采用非特异性吸附沉淀法对存在交叉反应的血清进行了交叉去除,结果显示:具有明显交叉反应的血清有15种,占42.9 %;其中9种通过非特异性吸附沉淀法可完全去除,占存在交叉反应血清总数的60 %,且7种去除交叉后的血清效价没有下降,2种效价降低了1倍,去除交叉后的血清具有较高的效价和特异性;其余6种不能完全去除交叉反应的血清,在实际检测时可通过稀释血清使交叉反应不明显。3.抗血清的检测灵敏度。采用玻片凝集法测定了35种血清的检测灵敏度,结果显示:检测灵敏度在1×108 cfu/mL以上的24种, 1×107 cfu/mL以上的9种, 1×106 cfu/mL以上的2种。4.应用乳胶凝集实验方法检测鳗鲡致病菌的研究。为了提高试剂盒检测灵敏度,防止漏检,本试验在玻片凝集试验的基础上对乳胶凝集试验条件进行了探索。应用A蛋白亲和层析纯化后的抗体(S18和S31)致敏乳胶,并设计了不同偶联时间、抗体加入量、致敏时间和封闭时间的乳胶致敏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碳化二亚胺(EDC)偶联3 h,加入纯化抗体量588.6μg/ml(S18); 568.7μg/ml(S31),25℃、200 r/min致敏10h,然后加入甘氨酸于25℃、200 r/min封闭30 min,得到的致敏乳胶抗体与对应抗原反应效价最高,达到512,抗原检测灵敏度最高,达到1×106 cfu/mL,且特异性强,重复性好,4℃保存4个月效价不变,室温保持1个月效价不变。乳胶凝集试验方法较直接玻片凝集法检测灵敏度高,但检测成本高于玻片凝集。5.不同种类鳗鲡致病菌检测结果:3种养殖鳗鲡共检测到致病菌28株,共同的致病菌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主要感染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11株鳗鲡致病菌分别仅在一种鳗鲡中检出,其中欧洲鳗鲡、日本鳗鲡、美洲鳗鲡分别占5株、4株和2株,说明相当数量的致病菌具有种类特异性。6.不同季节鳗鲡致病菌检测结果:3个季节共检测到28株致病菌,8株全年流行,嗜水气单胞菌是全年最主要的致病菌,但在不同季节检测到的具有血清型差异。13株致病菌在单一季节出现,包括春季7株,夏季4株,秋季2株,显示了较强的季节特异性。春季主要致病菌是酸克雷伯氏菌、嗜水气单胞菌(血清Ⅲ型,B18)和温和气单胞菌;夏季主要嗜水气单胞菌(血清Ⅱ,B15)和鳗弧菌;秋季以嗜水气单胞菌(血清Ⅷ型,B31)为主。7.不同地区鳗鲡致病菌检测结果:检测到28株鳗鲡致病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不同血清型)分布范围广,在4个地区均出现,鲁氏耶尔森菌和霍利斯弧菌只在闽南出现,迟钝爱德华氏菌和溶解阴沟肠杆菌流行于闽西;10株在2个不同地方同时检出;9株致病菌菌仅在单一地区出现,说明部分鳗鲡致病菌具有地域差异。8.不同规格鳗鲡致病菌检测结果:从5个规格共检测到28株鳗鲡致病菌,其中8株在所有规格都能检出,共同的主要致病菌为不同血清型的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和威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7株在单一规格检测到的致病菌中有5株出现在10g以下的鳗鲡,它们是鲁氏耶尔森菌、霍利斯弧菌、腐败希瓦菌、1株非发酵菌和1株未鉴定结果的菌(B34),鳗弧菌主要危害10-50g的鳗鲡,50g以上的鳗鲡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为主,溶解阴沟肠杆菌唯一在200g以上的鳗鲡中检出。说明一些致病菌具有种类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注射鳗鲡致病菌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可以制备高效价的免疫血清,而非特异性吸附法能够对大多数存在交叉反应的血清进行交叉去除,去除交叉后的免疫血清诊断试剂盒特异性高,检测快速、操作简便,可以在现场对鳗鲡致病菌进行准确检测。不同血清型的嗜水气单胞菌是三种主要养殖鳗鲡的主要致病菌,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养殖鳗鲡的主要致病菌具有一定的种类、季节、地区和规格的特异性。

二、大菱鲆病毒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菱鲆病毒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致刺参腐皮综合征溶藻弧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刺参腐皮综合征研究进展
        1.1.1 刺参生物学特性及其营养价值
        1.1.2 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病症状及病因分析
        1.1.3 刺参免疫防御机制
        1.1.4 刺参腐皮综合征的防治概况
    1.2 卵黄抗体研究进展
        1.2.1 IgY的发展历程
        1.2.2 IgY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1.2.3 IgY的作用机制
        1.2.4 IgY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菌AP-1 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动物
        2.2.2 仪器设备
        2.2.3 引物合成
        2.2.4 实验试剂
        2.2.5 溶液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形态学观察
        2.3.2 人工回接感染试验
        2.3.3 16S rRNA及生理生化鉴定
        2.3.4 致病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2.3.5 药敏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病原菌的分离及形态观察
        2.4.2 人工回接感染试验
        2.4.3 16S rRNA及生理生化鉴定
        2.4.4 致病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2.4.5 药敏实验结果
    2.5 讨论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抗溶藻弧菌特异性IgY的制备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动物
        3.2.2 仪器设备
        3.2.3 实验试剂
        3.2.4 溶液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疫苗的制备
        3.3.2 蛋鸡的免疫
        3.3.3 IgY的提取纯化
        3.3.4 IgY纯化效果的检测
        3.3.5 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Y的效价
        3.3.6 IgY含量的测定
        3.3.7 IgY与其他水产常见致病菌的结合活性
    3.4 实验结果
        3.4.1 BCA法测定提纯各阶段的蛋白质浓度
        3.4.2 IgY纯化效果的检测
        3.4.3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的确定
        3.4.4 抗溶藻弧菌特异性IgY的效价检测
        3.4.5 WSF中总IgY及特异性IgY含量的测定
        3.4.6 IgY与其他水产常见致病菌的结合活性
    3.5 讨论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特异性IgY对溶藻弧菌的体外作用及感染刺参的保护效果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动物
        4.2.2 仪器设备
        4.2.3 实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IgY与病原菌结合情况的观察
        4.3.2 IgY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生长试验
        4.3.3 IgY对病原菌活性的影响
        4.3.4 IgY对病原菌内部结构的影响
        4.3.5 IgY对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4.3.6 IgY对病原菌疏水性的影响
        4.3.7 注射IgY对感染刺参存活率的影响
        4.3.8 浸浴IgY对感染刺参存活率的影响
        4.3.9 刺参浸浴不同浓度IgY 的体腔液中总IgY 的检测
        4.3.10 刺参体腔液中不同时间的特异性IgY浓度的检测
        4.3.11 免疫荧光检测刺参呼吸树内IgY的分布
    4.4 实验结果
        4.4.1 免疫荧光
        4.4.2 透射电镜
        4.4.3 IgY对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
        4.4.4 IgY对细菌活性的影响
        4.4.5 IgY对病原菌内部结构的影响
        4.4.6 IgY对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4.4.7 IgY对病原菌疏水性的影响
        4.4.8 注射IgY对感染刺参存活率的影响
        4.4.9 浸浴IgY对感染刺参存活率的影响
        4.4.10 刺参浸浴不同浓度IgY的体腔液中总IgY浓度变化
        4.4.11 刺参体腔液中不同时间的特异性IgY浓度变化
        4.4.12 IgY在刺参呼吸树的分布情况
    4.5 讨论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副溶血弧菌口服缓释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水产养殖产业病害现状
    1.2 鱼类主要病害的介绍
        1.2.1 病毒病
        1.2.2 细菌病
        1.2.3 寄生虫病
    1.3 鱼类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
        1.3.1 药物防治
        1.3.2 人工免疫
        1.3.3 生态预防
    1.4 鱼用疫苗的种类
        1.4.1 传统疫苗
        1.4.2 新型疫苗
    1.5 免疫评价指标
        1.5.1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1.5.2 特异性免疫指标
        1.5.3 免疫评价指标的目的与意义
    1.6 鱼类副溶血弧菌的研究概况
        1.6.1 副溶血弧菌的分类地位
        1.6.2 流行病学及危害
        1.6.3 防治技术
    1.7 目标与意义
第二章 副溶血弧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主要耗材与试剂
        2.2.3 主要实验材料
        2.2.4 实验所用溶液的配制
        2.2.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6 副溶血弧菌的培养
        2.2.7 副溶血弧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2.8 副溶血弧菌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2.3 实验结果
        2.3.1 PCR扩增副溶血弧菌gyrB基因片段
        2.3.2 副溶血弧菌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副溶血弧菌缓释疫苗的制备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实验仪器
        3.2.2 主要耗材与试剂
        3.2.3 主要实验材料
        3.2.4 副溶血弧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3.2.5 副溶血弧菌全菌灭活疫苗的制备
        3.2.6 缓释口服疫苗的制备
        3.2.7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副溶血弧菌生长曲线
        3.3.2 口服疫苗缓释效果的测定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缓释口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主要实验仪器
        4.2.2 主要耗材与试剂
        4.2.3 主要实验材料
        4.2.4 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的制备
        4.2.5 缓释口服疫苗的制备
        4.2.6 大菱鲆的免疫
        4.2.7 抗体效价检测
        4.2.8 血清抑菌实验
        4.2.9 免疫保护实验
    4.3 实验结果
        4.3.1 抗体效价测定
        4.3.2 血清抑菌试验
        4.3.3 免疫保护实验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海南地区养殖石斑鱼两种细菌性疾病病原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石斑鱼及其研究进展
        1.1 石斑鱼分类地位和地理分布
        1.2 石斑鱼的人工繁育状况
        1.3 石斑鱼人工养殖状况
    2 养殖石斑鱼常见疾病
        2.1 养殖石斑鱼的主要细菌性疾病
        2.2 养殖石斑鱼的主要病毒性疾病
        2.3 养殖石斑鱼的主要寄生虫性疾病
    3 哈维氏弧菌致病因子的相关研究
        3.1 哈维氏弧菌及其危害
        3.2 哈维氏弧菌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1 本研究的目的
        4.2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海南地区养殖石斑鱼主要细菌病调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鱼样品采样
        1.2 调查采样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皮肤溃疡病调查结果
        2.2 肠炎病调查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海南地区养殖石斑鱼皮肤溃疡病病原病理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用鱼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2.2 病原菌确定
        2.3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
        2.4 病原菌16S rDNA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2.5 病原菌半致死浓度LD_(50)测定
        2.6 药敏实验
        2.7 显微病理和超微病理切片的制备与观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细菌分离
        3.2 病原菌确定
        3.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
        3.4 16S rDNA序列扩增结果及系统发育分析
        3.5 病原菌SSY-1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LD_(50)值测定
        3.6 药敏实验结果
        3.7 显微病理分析
        3.8 超微病理变化
    4 讨论
第四章 海南地区养殖石斑鱼肠炎病病原病理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用鱼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2.2 病原菌确定
        2.3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
        2.4 病原菌16S rDNA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2.5 病原菌半致死浓度LD_(50)测定
        2.6 药敏实验
        2.7 显微病理和超微病理切片的制备与观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细菌分离
        3.2 病原菌确定
        3.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
        3.4 16S rDNA序列扩增结果及系统发育分析
        3.5 病原菌EDF-1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LD_(50)值测定
        3.6 药敏实验结果
        3.7 显微病理分析
        3.8 超微病理变化
    4 讨论
第五章 病原菌哈维氏弧菌毒力基因PCR检测分析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哈维氏弧菌DNA提取
        2.2 毒力基因PCR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4)PolyI:C、LPS刺激下翘嘴鳜转录组的初步研究及2个toll样受体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翘嘴鳜疾病的研究与防治
        1.1 翘嘴鳜细菌性疾病
        1.2 翘嘴鳜病毒性疾病
        1.3 翘嘴鳜疾病防控防治措施现状
    2、转录组测序技术概述
        2.1 转录组测序的简介
        2.2 转录组测序在水生动物免疫系统的研究
    3、TLRs和TLR通路的概述
        3.1 TLRs受体概述
        3.2 TLR的信号通路
    4、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试验一 PolyI:C或LPS刺激下翘嘴鳜头肾转录组的比较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试验方法
        1.3 质控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2.结果
        2.1 RNA-seq数据质量评估
        2.2 Denovo组装结果统计
        2.3 Unigene功能注释统计
        2.4 Unigene在Nr库的注释结果
        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分析与讨论
        3.1 转录组测序的数据产量及数据库注释情况
        3.2 LPS或PolyI:C刺激下免疫通路中关键基因的筛选
        3.3 免疫相关因子
试验二 翘嘴鳜TLR3和TLR7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2.结果
        2.1 翘嘴鳜TLR3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翘嘴鳜TLR7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翘嘴鳜TLR3和TLR7的gDNA的获得
        2.4 翘嘴鳜TLR3和TLR7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分布
    3.分析与讨论
        3.1 翘嘴鳜TLR3和TLR7基因序列特征及与其他物种同源性比对分析
        3.2 翘嘴鳜TLR3和TLR7基因组序列特征
        3.3 翘嘴鳜TLR3和TLR7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试验三 PolyI:C或LPS刺激下翘嘴鳜TL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2.结果
        2.1 PolyI:C刺激下翘嘴鳜TLR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2.2 LPS刺激下翘嘴鳜TLR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3.分析与讨论
        3.1 PolyI:C或LPS刺激后翘嘴鳜TLR7-Myd88依赖型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3.2 PolyI:C或LPS刺激后翘嘴鳜TLR3-TRIF依赖型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研究资助项目
致谢

(5)广西北部湾海水养殖业现状与病害防控技术体系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广西北部湾海水养殖病害情况与病害防治研究现状
2 广西北部湾海水养殖病害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趋势
    2.1 广西海水养殖病害流行病学调查
    2.2 病原快速检测与实时诊断技术
    2.3 海水养殖抗病害药物的研究与筛选
    2.4 免疫功能产品研发
    2.5 现代海水养殖模式的研究与推广

(6)大菱鲆白便病病原、病理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一览表
第一章 引言
    1 大菱鲆的生物学性状及养殖现状
        1.1 大菱鲆生物学性状
        1.2 大菱鲆养殖背景及国内养殖现状
    2 大菱鲆疾病研究方法与进展
        2.1 大菱鲆流行病调查及疾病诊断程序
        2.2 大菱鲆疾病组织病理分析
        2.3 常见大菱鲆疾病研究分析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大菱鲆白便病流行病学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1.2 大菱鲆白便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1.3 病鱼样品的检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菱鲆白便病的流行情况调查结果
        2.2 大菱鲆白便病的发病症状
    3 讨论
第三章 大菱鲆白便病病原研究
    1 大菱鲆白便病病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研究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2 大菱鲆白便病病原菌的鉴定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3 大菱鲆白便病病原菌对牙鲆的致病性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大菱鲆白便病的组织病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的准备
        1.2 石蜡切片的制备与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肝脏
        2.2 肾脏
        2.3 脾脏
        2.4 鳃
        2.5 前肠及胃
        2.6 中后肠
    3 讨论
第五章 大菱鲆白便病的防治研究
    1 大菱鲆白便病病原的药物学试验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2 大菱鲆白便病的生产性实践防治研究
        2.1 基础设施与养殖管理
        2.2 发病情况的不同处理及效果评价
        2.3 大菱鲆白便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大菱鲆红体病的病原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鱼类常见疾病的研究概况
        1.1 病毒性疾病
        1.1.1 疱疹病毒
        1.1.2 弹状病毒
        1.1.3 呼肠孤病毒
        1.1.4 双 RNA 病毒
        1.1.5 野田村病毒
        1.1.6 虹彩病毒
        1.2 细菌性疾病
        1.3 寄生虫性疾病
        1.4 其他疾病
    2 鱼类疾病的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2.1 鱼类致病性病毒检测技术
        2.1.1 电子显微镜技术
        2.1.2 细胞培养技术
        2.1.3 免疫学技术
        2.1.4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2.2 鱼类致病性细菌检测技术
        2.2.1 细菌快速诊断系统
        2.2.2 选择性培养基鉴定
        2.2.3 免疫诊断技术
        2.2.4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2.3 鱼类致病性寄生虫诊断技术
    3 大菱鲆简介
    4 牙鲆鳃细胞系简介
    5 论文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大菱鲆红体病的病原检测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大菱鲆红体病病鱼的取材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相关溶液的配制
        2.2.2 大菱鲆红体病病鱼的病理症状观察
        2.2.3 大菱鲆红体病病鱼的病原检测
    3 实验结果
        3.1 大菱鲆细菌性红体病例
        3.2 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例
        3.3 混合感染病例
    4 讨论
第三章 大菱鲆红体病病毒在 FG 细胞中的增殖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鱼
        2.1.2 细胞系
        2.1.3 实验药品
        2.1.4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培养用液和试剂的配制
        2.2.2 FG 的细胞培养
        2.2.3 大菱鲆红体病病鱼病毒粗提液的制备
        2.2.4 FG 细胞病变效应(CPE)检测
        2.2.5 病变 FG 细胞的电镜观察
        2.2.6 病毒扩增
        2.2.7 病变 FG 细胞中病毒的 PCR 特异性扩增
    3 实验结果
        3.1 FG 细胞病变效应(CPE)
        3.2 病变 FG 细胞的病理变化
        3.3 FG 细胞扩增病毒感染力的验证
        3.4 病变 FG 细胞 PCR 特异性扩增结果
    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大菱鲆家系生长和耐热性状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1.3.1 耐热性状指标
        1.3.2 数据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家系生长性状统计描述
    2.2 不同家系耐热性状统计描述
    2.3 耐热性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分析
    2.4 各家系生长和耐热性状的相关分析
3 讨论

(9)大菱鲆幼鱼生长和耐高温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与家系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大菱鲆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1 杂交育种
        1.2 选择育种
        1.3 雌核发育与多倍体
        1.4 分子标记技术研究
    2 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
        2.1 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2.2 选择育种的技术路线
    3 相关鲑鳟鱼类重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研究进展
        3.1 生长和存活性状
        3.2 抗病性状
        3.3 其它性状
第二章 大菱鲆幼鱼生长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与选择方法比较
    1 大菱鲆幼鱼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家系构建和培育
        1.1.2 数据收集
        1.1.3 统计分析
        1.2 结果
        1.2.1 家系生长和存活性状的表型参数
        1.2.2 生长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
        1.3 讨论
    2 大菱鲆幼鱼生长和存活性状选择方法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家系构建和培育
        2.1.2 数据收集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生长性状选择方法比较
        2.2.2 存活性状选择方法比较
        2.2.3 优良家系筛选
        2.3 讨论
第三章 耐高温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统计模型分析及耐高温家系筛选
    1 大菱鲆幼鱼生长和耐高温性状的遗传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家系构建和培育
        1.1.2 家系标记
        1.1.3 耐温实验
        1.1.4 统计分析
        1.2 结果
        1.2.1 生长和耐高温性状的描述性统计量
        1.2.2 耐温实验分析
        1.2.3 生长和耐高温性状的方差组分、共同环境系数和遗传参数
        1.3 讨论
    2 应用不同统计模型分析大菱鲆耐高温性状的遗传参数和选择准确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家系构建和培育
        2.1.2 家系标记
        2.1.3 耐温实验
        2.1.4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耐温实验分析
        2.2.2 不同统计模型下耐高温性状的方差组分、共同环境系数和遗传力
        2.2.3 统计模型比较
        2.3 讨论
    3 大菱鲆耐高温家系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家系构建和培育
        3.1.2 家系标记
        3.1.3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慢速升温方式下家系选择方法比较
        3.2.2 快速升温方式下家系选择方法比较
        3.2.3 耐高温家系筛选
        3.3 讨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发表的论文与获奖情况
致谢

(10)鳗鲡致病菌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流行规律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养殖鱼类疾病的研究进展
    1.2 养殖鳗鲡主要疾病的研究现状
        1.2.1 寄生虫性疾病
        1.2.2 主要病毒性疾病
        1.2.3 真菌性及其他疾病
        1.2.4 主要细菌性疾病
    1.3 鱼类细菌性疾病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1 传统检测技术
        1.3.2 免疫诊断技术
        1.3.3 分子生物学技术
        1.3.4 PCR 与免疫学技术的结合应用
    1.4 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第2章 鳗鲡致病菌兔抗血清的研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免疫后不同时间的血清效价变化
        2.2.2 玻片凝集检测方法与判断标准
        2.2.3 新制备15 种免疫血清的交叉凝集效价
        2.2.4 非特异性吸附沉淀去除血清交叉反应
        2.2.5 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与对应菌反应灵敏度的测定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第3章 应用抗血清检测鳗鲡致病菌方法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致病菌
        3.2.2 葡萄球菌 A 蛋白亲和层析纯化 IgG
        3.2.3 血清蛋白含量的测定
        3.2.4 间接Elisa 法测定两种兔抗血清纯化前后的效价
        3.2.5 免疫血清纯化后 SDS-PAGE 电泳
        3.2.6 羧化乳胶致敏最佳条件的确定
        3.2.7 羧化乳胶最佳工作浓度
        3.2.8 羧羧化乳胶的的检测灵灵敏度
        3.2.9 羧化乳胶的特异性试验
        3.2.10 羧化乳胶的重复性试验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4章 鳗鲡致病菌的现场检测与流行规律调查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检测地区及鳗场基本情况
        4.2.2 不同种类鳗鲡检测
        4.2.3 不同季节鳗鲡致病菌检测
        4.2.4 不同地区鳗鲡致病菌检测
        4.2.5 不同规格鳗鲡致病菌检测
        4.2.6 欧洲鳗鲡致病菌检测
        4.2.7 日本鳗鲡致病菌检测
        4.2.8 美洲鳗鲡致病菌检测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成果与创新之处
        5.1.1 主要成果
        5.1.2 创新之处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或撰写学术论文

四、大菱鲆病毒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致刺参腐皮综合征溶藻弧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D]. 冯丽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副溶血弧菌口服缓释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果研究[D]. 史谢尧. 天津农学院, 2018(07)
  • [3]海南地区养殖石斑鱼两种细菌性疾病病原病理学研究[D]. 许悦. 海南大学, 2018(08)
  • [4]PolyI:C、LPS刺激下翘嘴鳜转录组的初步研究及2个toll样受体基因的克隆和表达[D]. 路瑶. 苏州大学, 2018(12)
  • [5]广西北部湾海水养殖业现状与病害防控技术体系研究展望[J]. 李鹏飞,余庆,覃仙玲,李菲,陈宪云,董德信,秦启伟. 广西科学, 2018(01)
  • [6]大菱鲆白便病病原、病理及防治研究[D]. 赵凤娇.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7]大菱鲆红体病的病原检测研究[D]. 原媛.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8]大菱鲆家系生长和耐热性状对比分析[J]. 曹宝祥,张天时,刘宝锁,孔杰. 中国水产科学, 2012(06)
  • [9]大菱鲆幼鱼生长和耐高温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与家系筛选[D]. 刘宝锁. 上海海洋大学, 2012(03)
  • [10]鳗鲡致病菌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流行规律调查[D]. 韩金钢. 集美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大菱鲆病毒病综合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