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例HBeAg阳性和HBs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HBV-M演变分析

132例HBeAg阳性和HBs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HBV-M演变分析

一、132例HBeAg阳性HBs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HBV-M演变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伟娟[1](2021)在《GPX3基因表达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肝癌(Liver cancer)是目前全球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epatitis B virus,HBV)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目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近年来虽然在诊治HCC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HCC患者的预后依然不能令人满意。我国对HCC的高危人群筛查不够,早期HCC患者人数较少,大多数诊断的HCC患者是晚期,因此我国HCC患者长期生存率较低。目前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是检测和筛查HCC最常用的非侵入性生物标记物,然而AFP因其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而受到质疑。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有效的生物标志物以改善HCC的检测和诊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众所周知的直接参与人类多种疾病(包括癌症)有关的细胞毒性分子。ROS是潜在的致癌物,因为它促进诱变并促进肿瘤进展。此外,ROS参与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并起着重要作用,包括细胞增殖、粘附和存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 peroxidase 3,GPX3)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可清除ROS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据报道GPX3的表达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转移等过程。GPX3在肺癌、胃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低表达。研究目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评估了 HBV 相关肝细胞癌(HBV 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s)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中 GPX3mRNA 的水平,然后分析了 HBV 相关肝细胞癌中GPX3mRNA水平与肝细胞癌的严重程度的关系。此外,我们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了GPX3 mRNA表达在鉴别HCC与CHB中的诊断价值,以探究GPX3基因表达在HBV相关肝细胞肝癌的潜在诊断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共243例,其中包括78例CHB患者、132例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者(HCs)。我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了所有研究对象的GPX3mRNA表达水平,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中GPX3水平差异。结果1.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特征:三组研究对象在性别(P=0.068)和年龄(P=0.079)上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在 ALT(P<0.001)、AST(P<0.001)、TBIL(P<0.001)、ALB(P<0.001)、TBA(P<0.001)、INR(P<0.001)、PTA(P<0.001)、Cr(P<0.001)、PLT(P<0.001)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HCC组、CHB组在HBsAg(P=0.291)无统计学意义,而在 HBeAg(P<0.001)、AFP(P<0.001)、HBVDNA(P=0.032)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2.三组之间GPX3 mRNA表达水平不同。与CHB组(Z=-3.395,P=0.001)和HCs(组Z=-3.595,P<0.001)相比,HCC组的GPX3 mRNA水平显着降低。3.与HBeAg阴性的HCC患者相比较,HBeAg阳性HCC患者中GPX3mRNA水平是显着降低的(Z=-9.120,P<0.001)。存在腹水的HCC患者中GPX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腹水的HCC患者(Z=-8.613,P<0.001)。HBVDNA(+)组的HCC患者GPX3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HBV DNA(-)组(Z=-8.886,P<0.001)。HE(+)组与HE(-)组的HCC患者中GPX3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Z=-0.466,P=0.664)。此外,Spearman’s相关分析显示GPX3的mRNA 水平与 HCC 患者的 ALT(r=-0.293,P<0.001)和 AST(r=-0.203,P=0.020)明显相关,而在HCC患者中GPX3的mRNA表达水平与HBsAg(r=-0.0483,P=0.588)、TBIL(r=-0.162,P=0.064)、INR(r=-0.069,P=0.432)、ALB(r=0.136,P=0.120)、PTA(r=0.062,P=0.481)、TBA(r=-0.141,P=0.107)、AFP(r=-0.044,P=0.619)无明显相关性。4.肝硬化和非肝硬化HCC患者中GPX3的mRNA表达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Z=-0.142,P=0.887)。CTP 分级 A 级、B 级、C 级的 HCC 患者中 GPX3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170)。TNM分期(Ⅲ/Ⅳ)的HCC患者GPX3 mRNA水平显着低于TNM分期(Ⅰ/Ⅱ)的HCC患者(Z=-2.409,P=0.016)。存在血管浸润的HCC患者中GPX3 mRNA水平明显低于无血管浸润的HCC患者(Z=-2.311,P=0.021)。肿瘤直径(<5cm)组与肿瘤直径(≥5cm)组的HCC患者GPX3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Z=-0.640,P=0.522)。此外,我们的研究发现,HCC患者中GPX3的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与中分化HCC 患者(Z=-4.398,P<0.001)和高分化 HCC 患者(Z=-2.843,P=0.004)相比,低分化HCC患者GPX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5.选用ROC曲线评价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PX3 mRNA水平在HBV相关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对于区分CHB和HCC,GPX3mRN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9(95%可信区间0.706-0.833,灵敏性为60.3%,特异性为78.8%)明显高于AFP的ROC曲线面积(AUC=0.661,95%可信区间0.588-0.733,灵敏性为 53.8%,特异性 79.5%,P=0.0287)。6.与 CHB(Z=-9.024,P<0.001)和 HCs(Z=-6.050,P<0.001)的患者相比,HCC患者的血浆GPX3水平显着降低。结论1.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PX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HB患者和HCs,这提示GPX3基因的低表达可能参与HCC的发生。2.HCC患者中GPX3 mRNA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关,TNM分期(Ⅲ/Ⅳ)GPX3 mRNA水平显着低于TNM分期(Ⅰ/Ⅱ)的患者。GPX3 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肿瘤分化较差的HCC患者中GPX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肿瘤分化较好的。有血管浸润的HCC患者中GPX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血管浸润的HCC患者。GPX3 mRNA表达水平与HBeAg、HBV DNA、ALT、AST临床指标相关。提示GPX3 mRNA表达水平可能预示肿瘤的严重程度。3.GPX3 mRNA表达水平在HBV相关肝细胞癌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这提示GPX3基因表达可能是潜在的诊断HCC的标志物。4.HCC患者的血浆中GPX3水平明显低于CHB患者和HCs。

刘晓红,单颖,孙朝庆,纪玉红,郭静[2](2021)在《HBsAg阴性伴HBcAb阳性患者血清HBV-DNA含量检测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出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伴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患者血清的HBV-DNA含量检测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检出价值。方法:收集1138例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且筛查结果提示HBsAg阴性伴HBcAb阳性的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血清样本进行HBV-DNA含量复筛,对OBI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PCR共检出35份HBV-DNA阳性,OBI检出率3.08%,其中HBcAb、HBsAb阳性和HBcAb阳性HBV-M模式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11%、4.04%,HBV-DNA载量均<200 IU/ml,其中25份OBI样本HBV-DNA载量<20 IU/ml,占71.43%。随着血清HBcAb样本吸光度/临界值(S/Co值)升高,反应性A组、B组、C组HBV-DNA阳性检出率依次升高,且组间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不同HBcAb反应性组间HBV-DNA分布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596例患者接受肝功能检查,肝损伤占22.99%,且肝损伤组HBV-DNA阳性率、HBcAb高反应性(S/Co值≥10.0)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结论:常规检测HBsAg阴性伴HBcAb阳性提示存在OBI可能,且OBI发生风险随HBcAb反应性S/Co值升高而升高,应进一步行HBV-DNA含量检测判断OBI,降低OBI漏诊和临床HBV传播风险。

姚自力[3](2020)在《云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HBV和HCV相关HCC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 的]通过搜集并整理我院首次确诊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相关肝细胞肝癌(H 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住院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全面分析HBV和HC V相关HCC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旨在为临床诊治和预防工作提供一定帮助。[方 法]本研究共纳入380例HBV和HCV相关HCC患者。选取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诊断标准且病历资料完整的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的住院患者。统计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个人史、家族史。临床资料包括首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影像学检查资。其他资料包括: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持续时间、抗病毒具体用药、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癌BCLC分期等。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 果]1.人口统计学特点,380例HBV和HCV相关HCC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性334例(占87.89%),女性46例(占12.11%),男女比例7.26:1。年龄分布情况:总体年龄分布在18-85岁之间,其中40岁以下30例(占7.89%);40岁至49岁110例(占28.95%);50岁至59岁148例(占38.95%);60岁至69岁63例(占16.58%);70岁以上29例(占7.63%)。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小学及以下107例(占28.16%),初中159例(占41.84%),高中57例(占15.00%),大专及以上57例(占15.00%)。职业分布:农民194例(占51.05%),公司职员58例(占15.26%),公务员9例(占2.37%),退休人员54例(占14.21%),无业人员20例(占5.26%),其他职业45例(占11.85%)。个人史:有长期饮酒史126例(占33.16%),有长期吸烟史138例(占36.32%)。家族史:有肝癌、肝硬化家族史85例(占22.37%)。男女HCC发病年龄比较:334例男性HCC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2.49±10.78岁,中位年龄52岁。46例女性HCC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8.20±7.89岁,中位年龄58岁。两组资料比较分析结果提示,男、女在HCC发病年龄(t=-3.459,P=0.001)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临床特征,380例HBV和HCV相关HCC患者中,HBV相关HCC共计328例,HCV相关HCC共计52例。HBV相关HCC组(328例)患者中:有肝硬化病史278例(占84.76%),有糖尿病病史34例(占10.37%);HCV相关HCC组(52例)患者中:有肝硬化病史42例(占80.77%),有糖尿病病史13例(占25.00%)。两组HCC患者之间,在合并肝硬化病史方面(χ2=0.537,P=0.464)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合并糖尿病病史方面(χ2=8.869,P=0.00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有:腹部隐痛不适187例(占49.21%),腹胀119例(占31.32%),无症状81例(占21.32%),乏力72例(占18.95%),纳差63例(占16.58%),肤黄、眼黄、尿黄41例(占10.79%),呕血黑便10例(占2.63%),体重下降8例(占2.11%)等。4.380例HBV和HCV相关HCC患者中,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情况如下:Child-pughA 级 159 例(占 41.84%),Child-pughB 级 145 例(占38.16%),Child-pugh C 级 76 例(占 20.00%)。其中,328 例 HBV 相关 HCC组患者中,A级、B级、C级分别为:139例(占42.38%)、123例(占37.50%)、66例(占20.12%);52例HCV相关HCC组患者中,A级、B级、C级分别为:20 例(占 3 8.46%)、22 例(占 42.31%)、10 例(占 19.23%)。两组 HCC 患者在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上(χ2=0.454,P=0.797)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80例HBV和HCV相关HCC患者中,肝癌BCLC分期情况:0期 4 例(占 1.05%),A 期 91 例(占 23.95%),B 期 79 例(占 20.79%),C期 130例(占34.21%),D 期76(占 20.00%)。其中,328 例 HBV 相关 HCC患者组中,0期、A期、B期、C期、D期分别为:4例(占1.22%)、74例(占22.56%)、66例(占 20.12%)、118例(占 35.98%)、66 例(占 20.12%);52例HCV相关HCC患者组中,0期、A期、B期、C期、D期分别为:0期0例(占0.00%)、A期 17 例(占 32.69%)、B期 13 例(占 25.00%)、C期 12例(占23.08%)、D期10例(占19.23%)。基于0期病例数较少,将其纳入A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HCC患者在肝癌BCLC分期上(χ2=4.140,P= 0.247)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380例HCC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分布:AFP<20μg 71例(占18.68%);20μg≤AFP<400μg 109 例(占 28.68%);400μg5≤AFP<1000μg 115 例(占 30.26%);AFP≥1000μg 85例(占22.38%)。抗病毒治疗与血清AFP水平相关性分析:HBV相关HCC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AFP水平分布(χ2=4.127,P=0.248)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CV相关HCC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AFP水平分布(χ2=5.545,P=0.1142)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AFP水平与影像学特征及BCLC分期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AFP水平升高与与肿瘤数目(rs=0.080,P=0.119)、肝外转移(rs=0.098,P=0.057)无相关性(均P>0.05)。而与肿瘤最大直径(rs=0.193,P=0.000)、PVTT形成(rs=0.232,P=0.000)、肝癌 BCLC 分期(rs=0.121,P=0.018)呈正相关(均P<0.05)。6.HBV相关HCC患者中,HBeAg 阳性患者共计84例(占25.61%),HBeAg阴性患者共计244例(占74.39%)。52例HCV相关HCC中有明确HCV基因分型资料的病例共17例。其中1b型6例(占35.29%),2a型3例(占17.65%),3a 型1 例(占 5.88%),3b 型 7 例(占 41.18%)。7.328例HBV相关HCC患者中,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共1 18例,其中接受单用NAs抗病毒治疗102例(LAM14例、ADV21例、LDT4例、ETV46例、LAM联合ADV11例、TDF4例);单用普通干扰素治疗患者1例(占0.85%);单用Peg-IFNα抗病毒治疗10例(占8.47%);Peg-IFNα联合NAs抗病毒治疗5例(占4.24%)。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共210例,设为对照组。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在APTT(Z=-1.417,P=0.156)指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ALB(Z=-4.469,P=0.000)、ALT(Z=-3.113,P=0.002)、AST(Z=-5.834,P=0.000)、ALP(Z=-4.651,P=0.000)、TBIL(Z=-3.706,P=0.000)、γ-GGT(Z=-5.954,P=0.000)、PT(Z=-3.479,P=0.001)等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肿瘤数目(χ2=24.939,P=0.000)、肿瘤最大直径(χ2=42.081,P=0.000)、门静脉癌栓形成(χ2=31.221,P=0.000)、肝外转移(χ2=10.474,P=0.001)、肝脏储备功能 Child-pugh 分级评分(χ2=25.381,P=0.000)、肝癌 BCLC 分期(χ2=62.282,P=0.000)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8.52例HCV相关HCC患者中,既往曾行抗病毒治疗患者共计23例作为抗病毒治疗组,其中DAA治疗11例(索磷布韦7例,索磷布韦联合达卡他韦2例,索磷布韦/维帕他韦2例),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2例;对照组为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共计29例。抗病毒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验室检查资料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ALB(t=2.970,P=0.005)、ALT(Z=-3.013,P=0.003)、AST(Z=-3.012,P=0.003)、ALP(Z=-2.036,P=0.042)、PT(t=-2.071,P=0.044)、APTT(Z=-2.392,P=0.021)等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在TB(Z=-0.369,P=0.712)、y-GGT(Z=-0.765,P=0.444)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影像学资料比较结果表明:在肿瘤数目(χ2=6.766,P=0.034)、PVTT形成(χ2=4.388,P=0.036)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在肿瘤最大直径(χ2=3.106,P=0.212),肝外转移(χ2=0.126,P=0.714)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资料在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χ2=6.024,P=0.049)、肝癌BCLC分期(χ2=8.704,P=0.033)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9.HBV相关HCC患者影像学表现有肝外转移共计61例(占18.60%),无肝外转移共计267例(占81.40%)。两组患者在饮酒史(χ2=5.775,P=0.016)、肝脏储备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χ2=12.249,P=0.020)、肿瘤数目(χ2=34.652,P=0.000)、肿瘤最大直径(χ2=18.366,P=0.000)、门静脉侵犯(χ2=35.579,P=0.000)、抗病毒治疗(χ2=10.474,P=0.000)、HBV-DNA(χ2=18.775,P=0.000)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纳入二元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数目(OR=2.082,95%CI:1.326~3.270,P=0.001),门静脉侵犯(OR=2.447,95%CI:1.084~5.524,P=0.031)是HBV相关HCC发生肝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就肿瘤数目、门静脉侵犯,两组患者资料再次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AUC=0.713,95%CI:0.645~0.782,P=0.000),门静脉侵犯(AUC=0.707,95%CI:0.638~0.779,P=0.000)能显着预测HCC肝外转移的发生。10.以HCC介入治疗术后,Peg-IFNα联合免疫调节剂作为辅助治疗病例共计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一直单纯接受NAs抗病毒治疗,HCC介入治疗术后继续NAs抗病毒治疗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有一例联合靶向药物索拉菲尼治疗。15例HBV相关HCC总体中位随访时间为29.5个月。随访终点观察组HCC复发共计2例(占28.57%),对照组HCC复发共计6例(占75.00%)。观察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是49.43个月[95%CI(32.34,66.52)个月],对照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是20.38个月[95%CI(15.88,24.87)个月]。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25)。[结论]1.HBV和HCV相关HCC患者以中年男性患者群体居多,40-59岁的人群属于高发病群体;在低文化水平、低收入水平群体中显着流行;女性在更年期后HCC风险会增加。此外,HCV相关HCC中合并糖尿病几率显着高于HBV相关HCC患者。临床表现多以腹痛腹胀、乏力、纳差、肤黄、眼黄、尿黄、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2.血清AFP水平升高与更大的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形成、更晚期的肝癌BCLC分期呈显着正相关性。3.既往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发生HCC时表现出更好的预后状况。4.门静脉侵犯和肝内肿瘤多发,是HBV相关HCC发生肝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5.Peg-IFNα联合免疫调节剂作为HBV相关HCC介入术后的辅助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

范晶华[4](2019)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与乙肝病毒准种异质性及进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前期研究聚焦早期准种变化对短期(一般3年或以下)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本研究前瞻性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长期(近10年)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抗病毒治疗关键时间节点的乙型肝炎病毒准种异质性及其进化机制,进一步明确抗病毒治疗效果差异的病毒学机制。[方法]本研究的第一部分纳入107例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开展为期111.83月的前瞻性、开放性、观察性的真实世界研究。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治疗药物为恩替卡韦)和非恩替卡韦组(治疗药物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或替比夫定)。每24~48周进行一次随访,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长期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学、生化及血清学应答情况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本研究第二部分采用第一部分的24例慢乙肝患者进行HBV准种研究。首先,我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三组间无配对关系),即未治疗组、治疗1年组和治疗10年组(病毒学突破组),分别取不同时期的患者血清进行HBV准种研究。对于治疗1年组,我们根据患者治疗1年以后病毒应答的时间情况,分为A组(1年<HBV应答时间<3年)和B组(3年<HBV应答时间<6年)。采用PCR产物克隆测序的方法对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RT)区准种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时间点的HBV准种差异,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1年时HBV准种的特征与之后病毒学应答的关系及RT基因的准种进化规律。本研究第三部分对一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抗-HBs共存的HBV准种基因组进行克隆、测序、生物信息学比较及荟萃分析。[结 果]第一部分:经过长期NAs抗病毒治疗,HBVDNA的对数值(log10 IU/mL)治疗后降为 1.28(1.28,1.40)IU/mL 低于治疗前的 6.92(5.06,7.89)IU/mL(P<0.05),恩替卡韦组较非恩替卡韦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随访结束时,病毒学突破人数为28人,突破率为26.17%,恩替卡韦组与非恩替卡韦组无差异(P>0.05)。治疗1年时HBV DNA不可测为病毒学突破的保护因素(HR=0.235(0.103,0.538),P<0.05)。67.9%患者 HBsAg 定量低于 1500 IU/ml,6.54%(7例)患者HBsAg消失并于治疗24~48周时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消失率为 71.21%,血清转换率为 40.91%。患者HBeAg消失与基线HBV DNA、ALT水平、HBV DNA转阴时间无关(P>0.05)。6 例患者(5.61%,6/107)发生恶性肿瘤,其中 3 例(2.80%,3/107)发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均为恩替卡韦治疗患者。APRI指数治疗后为 0.44(0.31,0.56),低于治疗前 1.05(0.53,1.75)(P<0.01),随访结束后患者肝硬度值为4.9(4.0,6.2)KPa。第二部分:我们采用24例慢乙肝患者451条HBV RT克隆序列用于下游分析,研究不同抗病毒效果患者的病毒学机制,结果如下:1.A组40%(2例)患者检测到耐药突变,B组75%(6例)患者检测到耐药突变,治疗10年组50%(3例)患者检测到耐药突变。B组和治疗10年组均有50%的患者积累了插入、缺失或终止密码子突变。2.在RT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治疗1年组的复杂度均显着高于未治疗组(P<0.05),而且治疗1年或10年组的平均遗传距离均显着高于未治疗组(P<0.05)。在RT基因的核苷酸水平,A组复杂度(Sn=0.9734)均显着高于 B 组(Sn=0.8875,P=0.0393)和治疗 10 年组(Sn=0.8524,P=0.0141)。A组和B组的平均遗传距离、平均同义替换数目及平均非同义替换数目水平相当,均低于治疗10年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T基因的氨基酸水平,A组复杂度(Sn=0.8874)显着高于治疗10年组(Sn=0.7098,P=0.0473),但三组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无显着差异(P>0.05)。3.与治疗1年组(A组和B组)相比,未治疗组和治疗10年组的系统进化树具有较为简单的拓扑结构。治疗1年组(A和B组)平均枝长(0.0029±0.00029)显着大于未治疗组(0.0012±0.0003,P=0.0137)。A 组平均枝长(0.0028±0.0005)和 B 组的平均枝长(0.003±0.0004)均显着大于治疗10年组(0.002±0.0004)(P<0.001),但A组和B组的平均枝长差异不显着(P=0.6368)。4.我们对三组患者HBVRT的选择压力(ω=dN/d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组患者HBV均经历了正选择,治疗10年组积累了更多的正选择信号。在基因型B、C及B/C中,三组患者具有相似的ω值分布趋势。在B/C基因型中,A组的选择压力(ω=0.296±0.0332)和B组的选择压力(ω=0.291±0.0469)没有差异,均低于治疗10年组(ω=0.5679±0.1722)。5.治疗1年时RT准种复杂度(核苷酸水平)与相应的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P=0.0163,R=-0.6493)。RT的准种复杂度(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与相应的ALT 水平呈负相关(P=0.0437,R=-0.5661;和 P=0.0117,R=-0.673)。平均遗传距离、平均同义替换数和平均非同义替换数与相应的HBV DNA载量、ALT水平无统计学相关性。第三部分:本研究分析1例HBsAg和抗-HBs共存的基因型为Ⅰ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准种基因组特征,该病毒准种基因组具有高度复杂的准种异质性和高频的HBsAg突变,其中69%的克隆发生PreS缺失和HBsAg氨基酸变异。Meta分析结果表明,PreS缺失与HBsAg和抗-HBs共存具有相关性,总体风险估值为 4.09(95%CI(2.18,7.68))。[结 论]NAs长期抗病毒治疗可以使患者不同程度获益,与HBV准种异质性密切相关。在抗病毒药物压力下,HBVRT准种的异质性与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应答早晚有关,该基因的准种的高复杂度可能提示治疗应答佳。在治疗1年时,高复杂度的HBV准种,有利于HBV DNA和ALT水平下降,但低水平的ALT反而不利于HBVDNA清除。抗病毒治疗效果差的患者积累了较多的耐药突变、缺失、或终止密码子突变,提示这些突变不利于病毒学应答,可能与免疫逃逸有关。治疗10年组具有较为简单的进化模式与更多的正选择信号,提示这些变化可能与病毒学突破有关。个案HBV基因组准种分析与Meta分析表明,高频的preS1缺失,与HBsAg与抗-HBs共存相关。

袁锦鑫[5](2019)在《HBV-M定性与HBV-DNA定量联合检测在诊治乙型肝炎中的临床价值》文中认为目的 观察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同时观察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定性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0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FQ-PCR技术对其血液标本进行HBV-M定性、HBV-DNA定量检测。分析不同HBV-M模式下HBV-DNA检测结果。结果 HBV-M共检出8种模式。HBV-DNA检测阳性率为55.00%(495/900);HBsAg+HBeAg+HBcAb模式下HBV-DNA的阳性率高于HBsAg+HBeAb+HBcAb、HBsAg+HBeAb、HBsAb+HBeAb+HBcAb模式的阳性率(P<0.001或P<0.05)、HBsAg+HBeAg模式阳性率显着高于HBsAg+HBeAb+HBcAb、HBsAg+HBeAb、HBsAb+HBeAb+HBcAb模式(P<0.01)。HBsAg+HBeAg+HBcAb模式的HBV-DNA含量显着高于HBsAg+HBeAg、HBsAg+HBeAb+HBcAb、HBsAg+HBeAb、HBsAb+HBeAb+HBcAb模式(P<0.001)。结论 不同HBV-M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故联合HBV-M定性与HBV-DNA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治意义重大。

侯志君[6](2019)在《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理念,旨在评估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并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5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其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中西医结合队列261例和西医队列260例,对两队列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阴转率、抗-HBs阳转率、肝功能(TBiL、ALT、AST、ALB复常率)、肝组织病理学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长期中医药治疗在延缓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作用。结果:1.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均为8年。两队列治疗5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5%vs 11.9%,治疗7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5%vs 13.5%,治疗10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9%vs 13.5%,两队列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随访终点,中西医结合队列有18例进展为肝硬化,西医队列有35例进展为肝硬化,两队列总体肝硬化发生率为6.9%vs 13.5%,有统计学差异(P=0.013);2.在治疗0.5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HBVDNA阴转率为64.4%vs55.76%,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时,两队列的HBVDNA阴转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耐药发生率为8.81%vs 1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治疗5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3.48%vs 24.43%,治疗7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9.16%vs 24.28%,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随访终点,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HBsAg阴转率为10.73%vs 6.54%,但统计学比较提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抗-HBs阳转率为5.7%vs 3.5%,统计学比较提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治疗3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ALT复常率为90.04%vs 80.77%,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队列治疗5年、7年、10年时两队列AL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年和10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AST复常率分别为86.9%vs 77.3%、93.24%vs 81.2%,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5年、7年,两组队列间的AS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年和5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的ALB正常率为96.93%vs 90%、98.21%vs 94.6%,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7年、10年时,两组队列间的ALB正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共有38例患者完成治疗前后肝穿刺组织检查,其中中西医结合队列20例,西医队列18例。治疗后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纤维化分期总改善率为45%vs 11.11%,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中医证候总体有效率为95.4%vs 83.1%(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在治疗3年、5年、7年和10年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基于基线资料的肝硬化发生情况的单因素分析,男性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女性(P=0.038),年龄≥40岁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年<40岁的患者(P=0.012);HBV感染病程10~15年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0~5年的患者(P=0.007),HBV感染病程>15年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0~5年的患者(P=0.001);治疗前HBeAg阳性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P=0.04);治疗前HBV DNA载量≥107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HBV DNA≥载量103的患者(P=0.036);有HBV相关家族史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无HBV感染家族史的患者(P=0.022),有饮酒史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无饮酒史的患者(P=0.000);不同ALT水平之间的肝硬化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542);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肝硬化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653);7.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95%CI:0.080-0.917,P=0.031)、年龄≥40岁(95%CI:1.001-1.050,P=0.040)、有HBV感染相关家族史(95%CI:1.335-4.327,P=0.006)、饮酒史(95%CI:2.477-11.174,P=0.000)、HBVDNA定量≥ 107(P<0.05)、HBeAg 阳性(95%CI:1.032-4.563,P=0.041)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中医辨证治疗是延缓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保护因素。8.在接受中医药长期辨证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的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指标,结果提示患者在接受长期中医辨证治疗期间,未出现病情加剧或恶化。9.药物频数分析显示,累积使用频率达到30%以上的中药包括炒白术、苍术、延胡索、茵陈、茯苓、炒山栀、六月雪、乌贼骨、制半夏9味;药性频数统计结果显示以寒性药为主,温性药和平性药次之,凉性、热性药物使用频率较低,热性药物使用频数最少;药味频数统计结果显示以苦、甘味药为主,辛味药次之;药物归属足厥阴肝经最多,其次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和足少阴肾经。结论:1.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2.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相对提高病毒学应答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ALT复常率,显着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肝脏组织学和影像学,治疗安全性良好。3.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男性、年龄≥40岁、有HBV相关家族史、饮酒史、HBeAg阳性、HBV DNA定量≥107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4.导师陈建杰教授主张从“湿”论治慢性乙型肝炎,强调“清热化湿,顾护中州”的治疗原则,同时认为当以“和”为主,攻补兼施,不忘兼症,讲究用药剂量,用药平和轻灵。5.真实世界研究符合中医临床实际情况,可为评判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耿乾时[7](2019)在《慢性HBV感染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体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发病阶段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比较慢性HBV携带、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不同阶段患者的体质差异,探讨慢性HBV感染者体质与疾病转归的关系,为临床实践中“辨体施治”和“治未病”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评估。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居住地、疾病诊断以及患者的HBeAg状态等资料。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表》并依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判定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输入数据库并通过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的712例患者中,男性416人(58.4%),女性296人(41.6%);18-40岁年龄段有370人(52.0%),41-65岁年龄段有342人(48.0%);单一体质者240人,2种体质兼夹者412人,3种体质兼夹者60人;慢性HBV携带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以平和质(33.6%)和阳虚质(30.3%)最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气虚质(53.8%)和湿热质(37.8%)最多,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以血瘀质(62.7%)和阴虚质(38.1%)最多。(2)慢性HBV感染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体质分布相比较,慢性HBV携带患者平和质和阳虚质占比均显着高于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气虚质和湿热质占比均显着高于慢性HBV携带和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而阴虚质、气郁质占比也显着高于慢性HBV携带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血瘀质和阴虚质占比均显着高于慢性HBV携带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气虚质、湿热质和气郁质占比也显着高于慢性HBV携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不同性别慢性HBV感染患者之间比较体质差异,慢性HBV携带阶段男性出现痰湿质32次(27.1%)、湿热质12次(10.2%)、血瘀质0次(0.0%),女性出现痰湿质14次(11.7%)、湿热质0次(0.0%)、血瘀质12次(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阶段男性出现湿热质74次(50.7%)、血瘀质4次(2.7%)、平和质0次(0.0%)、阴虚质32次(21.9%)、气虚质70次(41.9%),女性出现湿热质16次(17.4%)、血瘀质12次(13.0%)、平和质4次(4.3%)、阴虚质34次(37.0%)、气虚质58次(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阶段男性出现痰湿质30次(19.7%)、湿热质40次(26.3%)、平和质0次(0.0%)、气郁质36次(23.7%),女性出现痰湿质4次(4.8%)、湿热质2次(2.4%)、平和质4次(4.8%)、气郁质30次(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年龄段慢性HBV感染患者之间比较体质差异,慢性HBV携带阶段18-40岁患者出现平和质74次(38.1%)、气虚质34次(17.5%),41-65岁患者出现平和质74次(38.1%)、气虚质34次(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阶段18-40岁患者出现血瘀质4次(3.0%),41-65岁患者出现血瘀质12次(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阶段18-40岁患者出现痰湿质12次(27.3%)、血瘀质4次(9.1%),41-65岁患者出现痰湿质22次(11.5%)、血瘀质144次(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不同HBeAg状态患者之间比较体质差异,HBeAg(-)患者出现平和质70次(18.7%)、阳虚质 82 次(21.9%)、阴虚质 84 次(22.5%)、湿热质 14 次(3.7%),HBeAg(+)患者出现平和质18次(5.3%)、阳虚质26次(7.7%)、阴虚质110次(32.5%)、湿热质130次(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在慢性HBV感染中,男性较女性更易患病并发生疾病进展;随着患者年龄增大,疾病总体呈进展趋势;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兼夹体质;慢性HBV携带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平和质和阳虚质为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气虚质和湿热质为主;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以血瘀质和阴虚质为主。(2)推断在慢性HBV携带患者中,具有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和气郁质的患者可能更易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血瘀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和气郁质的患者可能更易进展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而具有平和质和阳虚质的患者则可能更不易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具有血瘀质和阴虚质的患者可能更易进展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3)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体质与性别相关,总体男性湿热质、痰湿质较女性多见,女性相比男性血瘀质、平和质更多,在慢性乙型肝炎阶段女性亦多见阴虚质、气虚质,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阶段女性亦多见气郁质。(4)慢性HBV感染患者体质与年龄相关,在慢性HBV携带阶段,年轻患者多见平和质,年老患者气虚质更多;在慢性乙型肝炎阶段,年老患者相对血瘀质更多;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阶段,年轻患者多见痰湿质,年老患者血瘀质更多。(5)慢性HBV感染患者体质与HBeAg状态相关,HBeAg(-)患者相对多见平和质和阳虚质,HBeAg(+)患者多见阴虚质和湿热质。

彭婷婷[8](2019)在《HBV母婴传播的病毒学特征及脐带血和外周血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HBV母婴传播有三种可能的传播方式:宫内传播,分娩时传播和产后传播。实施联合免疫后,大多数研究认为联合免疫失败的婴儿可能发生了宫内感染。一些学者用新生儿出生时HBV-M特征分析HBV母婴传播。有些研究认为脐带血安全,操作简单,家属易接受,所以用脐带血HBV-M分析母婴传播。也有研究认为脐带血容易受到母血的污染,故新生儿出生时外周血分析HBV母婴传播。我们的研究同时采集新生儿脐带血和外周血。重点是对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HBV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新生儿外周血和脐带血的HBV标记物进行定量的检测和比较分析,通过其消长和变化的随访分析,进一步探讨其作为HBV母婴传播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招募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2016年期间分娩的750例慢性HBV感染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本试验对386例签署知情同意书的HBsAg阳性的孕妇留取分娩前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带血和外周血;对新生儿随访至7-12个月,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记物和HBV DNA的检测。本研究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滴度。结果:(1)在本研究中,我们共招募750名HBsAg阳性孕妇,其中高病毒载量(2×105 IU/mL以上)占30.5%(229/750)。207名产妇的新生儿完成7-12月随访,62名产妇的婴儿已在外院检测,不愿再次抽血;95名产妇的婴儿在外地老家,无近期来深圳完成随访的打算;22名产妇更换预留手机号码,无法进行回访。(2)386名新生儿脐带血HBsAg,HBeAg,HBcAb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28.1%,39.2%,98.5%和6.2%;相似地,新生儿出生时外周血中HBsAg,HBeAg,HBcAb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4.2%,37.3%,98.8%和2.3%。(3)高病毒载量或e抗原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出生时HBV血清学标记物阳性率明显高于低病毒载量或e抗原阴性的孕妇(P<0.05);发生HBV母婴传播的婴儿,均来自高病毒载量和e抗原阳性的孕妇。(4)发生HBV母婴传播的婴儿,其脐带血HBV DNA滴度的中位数与未发生HBV母婴传播的婴儿的HBV DNA滴度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对于发生HBV母婴传播的婴儿,其脐带血HBV DNA滴度的中位数与这些婴儿出生时的外周血中HBV DNA滴度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脐带血和外周血中HBV-M既有相似又有差异,其经过胎盘的率和滴度与其母亲HBV-M的滴度有关。出生时HBsAg、HBV DNA阴性可排除母婴传播,但是出生时HBV-M阳性不能诊断母婴传播。脐带血中HBV病毒载量的高低可以推测是否发生HBV母婴传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陈意[9](2019)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与甲胎蛋白相关性及乙型肝炎e抗原血清学转换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我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病历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完善该群体的特征资料,并以期为临床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高危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884例出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立432例感染HBV但并未发生PLC患者的对照组,收集包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入院后治疗情况等资料。按HBV感染至发生PLC时所处阶段(单纯携带者/肝炎/肝硬化)、HBV DNA水平(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年龄(<40岁/≥40岁)、HBeAg状态(阴性/阳性)等方式根据需要分组。主要通过对884例HBV感染后PLC患者病历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研究,分析血清HBV DNA与甲胎蛋白(AFP)的关系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的相关因素,并分析该群体其它特征资料。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版本。结果:884例HBV感染后PLC患者平均年龄及性别构成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携带者组、肝炎组、肝硬化组之间的男女性别比差异较大且比值逐渐增大,分别为2.5:1、3.5:1、8:1,有16.9%的HBV感染者未经过肝硬化期,直接由单纯携带者或慢性肝炎发展成PLC。研究组所有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模式多达12种,以“小三阳”最为多见,共552例(62.4%),其次为“大三阳”,217例(24.5%),第三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二项阳性60例(6.8%)。比较HBV-M与HBV DNA的关系,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小三阳”模式中HBV DNA高水平患者数量差异存在显着性(p=0.003),而“大三阳”模式中两者HBV DNA高水平患者数量差异不存在显着性(p=0.373)。研究组患者发病高峰年龄段在50-59岁,共有293例(33.1%)。AFP平均值均在30-39岁年龄段达到高峰,此后HBeAg阴性患者的AFP平均值逐渐呈下降趋势;HBeAg 阳性患者的AFP平均值总体也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在50-59岁年龄段时AFP平均值再次升高,随后继续下降。研究组所有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趋势与“携带者→肝炎→肝硬化”这一肝癌发展过程基本一致,三组肝功能指标依次趋向恶化。分组分析肝功能指标,单纯携带者组中,年龄<40岁、年龄≥40岁两年龄段患者有5项指标:ALT、TBIL、GLB、ALP平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炎组中,两年龄段患者有2项指标:GLB、AFP平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中,两年龄段患者有3项指标:TBIL、ALB、GLB平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BeAg阳性患者共有259例,发生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者共有107例,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率为41.3%。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HBV DNA水平和是否最终接受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这三项与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相关(p均<0.001)。外科或介入治疗的术式选择对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并没有影响(p=0.63 8)。定性分析AFP水平与HBV DNA水平的关系,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31.86,p<0.001,Cramer’s V=0.19,结果提示HBV DNA水平与AFP水平之间之间存在着弱强度正相关,HBVDNA低水平患者其AFP水平更倾向于阴性,HBVDNA高水平患者其AFP水平更倾向于阳性,HBV DNA中水平患者其AFP水平与HBV DNA无明显相关性。定量分析AFP水平与HBV DNA水平的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V DNA水平与AFP水平存在极弱正相关(r=0.190,p<0.001)。进一步分组分析显示年龄<40岁的单纯携带者组,其HBV DNA与AFP水平存在强正相关(r=0.631,p=0.028);年龄≥40岁肝炎组,其HBVDNA与AFP水平存在弱正相关(r=0.234,p=0.036);年龄≥40岁肝硬化组,其HBV DNA与AFP水平存在极弱正相关(r=0.106,p=0.017)。结论:(1)HBV感染者无论处于何种阶段及HBV-M模式均可发生PLC,应加强监测和早期预防;(2)应重视以下几类患者的PLC发生风险:①女性单纯携带者或女性肝炎患者②中老年单纯携带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改变时③HBeAb阳性患者④HBV感染者发生血清学转换后处于HBV DNA高水平状态;(3)HBV感染后PLC患者评估病情应重视ALB、GLB这两项指标;(4)年龄小、HBV DNA低水平、进行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是HBV感染后PLC患者中发生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的3个影响因素。不同的外科或介入治疗干预类型对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并没有影响;(5)HBV感染者HBV DNA与AFP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特别是对于青中年单纯携带者,HBV DNA水平与AFP水平之间呈强正相关。可以通过HBVDNA的水平大致评估PLC的风险,用于早期发现PLC患者。

盛敏敏[10](2018)在《替诺福韦预防高病毒载量乙肝母婴传播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一、目的:比较乙肝病毒高载量孕妇孕中期服用和未服用替诺福韦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服用替诺福韦的安全性。二、方法:(1)选择HBsAg阳性孕妇进回顾性统计分析,HBeAg+且HBV-DNA>2.0E+06IU/mL,孕24-28周口服替诺福韦300mg/d抗病毒治疗直至分娩后4周的孕妇为替诺福韦组;HBeAg+且HBV-DNA>2.0E+06 IU/mL,孕期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孕妇为对照组,了解各组孕妇的病毒学应答、生化学指标、不良反应及孕期并发症。(2)两组婴儿产后立即抽血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DNA并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0、1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及0、1、6月注射乙肝疫苗10ug。定期随访至7月龄,记录婴儿生长发育情况(身长、体重、头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乙肝母婴传播等情况。三、结果:(1)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住院分娩的HBV感染的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其中替诺福韦组81例,对照组106例。治疗前两组HBeAg、HBV-DNA、AL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分娩前替诺福韦组HBV-DNA水平为(3.82±0.80)logioIU/mL,对照组HBV-DNA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0)。随访至7月龄,替诺福韦组婴儿宫内感染率为0%,低于对照组2.8%,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30)。(2)随访至产后28周,两组产妇孕期、分娩时及产后并发症、合并症、分娩方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替诺福韦组于产后4周停药,随访至产后28周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ALT异常率高于替诺福韦组,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替诺福韦组与对照组均无先天性畸形的发生,两组婴儿出生时及出生后6、12、28周生长发育指标(身长、体重、头围)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结论:(1)HBV高载量孕妇孕中晚期服用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2)HBV高载量孕妇孕中晚期服用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孕妇外周血HBV-DNA水平,可能对有效控制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风险有益。

二、132例HBeAg阳性HBs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HBV-M演变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32例HBeAg阳性HBs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HBV-M演变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GPX3基因表达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HBsAg阴性伴HBcAb阳性患者血清HBV-DNA含量检测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出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血清样本采集:
        1.2.2 HBV-M检测:
        1.2.3 HBV-DNA含量检测:
        1.2.4 肝功能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1138例患者不同HBV-M模式间HBV-DNA阳性情况比较
    2.2 1138例患者不同HBcAb反应性间HBV-DNA阳性情况及分布比较
    2.3 596例患者不同肝功能间HBV-DNA阳性情况及HBcAb反应性比较
3 讨 论

(3)云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HBV和HCV相关HCC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一 380例HBV和HCV相关HCV相关HCC回顾性分析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 结果
    1.3 研究一讨论
    1.4 结论
2. 研究二 HBV相关HCC介入术后PegIFN-α联合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疗效分析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2.4 结果
    2.5 研究二讨论
    2.6 结论
3.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HBV和HCV相关HCC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与乙肝病毒准种异质性及进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HBV RT区准种进化模式与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应答关系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HBsAg和抗-HBs共存乙肝病毒基因型Ⅰ感染者HBV准种特征及相关文献回顾Meta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准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HBV-M定性与HBV-DNA定量联合检测在诊治乙型肝炎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选取和排除标准
    1.3 检测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HBV-M定性检测结果
    2.2 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2.3 不同HBV-M模式下HBV-DNA检测结果
3 讨论

(6)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样本量的计算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设计类型及队列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
        2.4 临床随访
        2.5 疗效指标及判定标准
        2.6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病例纳入情况
    2. 两队列基线资料的分析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基线HBV DNA比较
        2.3 基线肝功能比较
        2.4 基线AFP水平比较
        2.5 基线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比较
        2.6 中医证型分布
        2.7 病例随访情况
        2.8 抗病毒治疗情况
    3.临床疗效分析
        3.1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病率
        3.2 不同基线特征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
        3.3 HBV-DNA阴转率
        3.4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3.5 HBsAg阴转率
        3.6 抗-HBs 阳转率
        3.7 耐药的发生率
        3.8 肝功能主要指标比较
        3.9 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善情况
        3.10 中医证候学改善
        3.11 影像学改善率
    4.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5. 安全性分析
        5.1 血常规正常率的比较
        5.2 肾功能正常率的比较
    6. 中药处方分析
        6.1 药物频数分布
        6.2 药物四气五味统计
        6.3 药物归经统计
讨论
    1 真实世界研究与中医临床研究
        1.1 真实世界研究的研究现状
        1.2 RWS与RCT的比较
        1.3 中医药临床研究与RWS
    2 长期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转归的影响
        2.1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自然史
        2.2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现状
        2.3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和诊断方法
    3 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
        3.1 中医病因病机转化
        3.2 中医辨证论治
    4 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4.1 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
        4.2 不同基线特征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关系
        4.3 HBV DNA阴转率
        4.4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4.5 HBsAg阴转率和抗-HBs阳转率
        4.6 对生化学的影响
        4.7 对肝脏组织学的影响
        4.8 对中医证候学的影响
        4.9 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4.10 长期使用中药的安全性分析
        4.11 导师陈建杰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和临证经验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文献综述 中医药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3. 查新报告

(7)慢性HBV感染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体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2.5 评估方法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慢性HBV感染患者的性别分布
        3.2 慢性HBV感染患者的年龄分布
        3.3 慢性HBV感染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体质分布
        3.4 慢性HBV感染不同疾病阶段中医体质与性别的关系
        3.5 慢性HBV感染不同疾病阶段中医体质与年龄的关系
        3.6 HBeAg状态与慢性HBV感染中医体质的关系
讨论
    1. 慢性HBV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单一及兼夹体质分布规律
    2. 慢性HBV携带患者的中医体质规律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体质规律
    4.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中医体质规律
    5. 慢性HBV感染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体质差异
    6. 慢性HBV感染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体质与性别的关系
    7. 慢性HBV感染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体质与年龄的关系
    8. HBeAg状态与慢性HBV感染患者中医体质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HBV感染不同疾病阶段中医体质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8)HBV母婴传播的病毒学特征及脐带血和外周血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主要试剂、材料、仪器
        2.2.2 受试者信息及样本采集
        2.2.3 联合免疫
        2.2.4 检测方法
    2.3 技术路线
    2.4 婴儿产后就诊随访计划
    2.5 研究行为
        2.5.1 研究对象的获益
        2.5.2 研究对象的风险与不便
        2.5.3 安全监测
        2.5.4 伦理学
        2.5.5 签署知情同意书
    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招募研究对象
    3.2 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HBV血清学特征
    3.3 新生儿HBV血清学标记物滴度与其孕母亲滴度的对比
    3.4 新生儿HBV血清学标记物与其孕母亲HBV标记物的关系
    3.5 HBsAg阳性孕妇HBV母婴传播的发生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性 HBV 感染母婴管理及对妊娠的影响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与甲胎蛋白相关性及乙型肝炎e抗原血清学转换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索引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患者入选及排除标准
    2.2 数据收集
    2.3 分组及分析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HBV感染后PLC患者年龄和性别分布的比较
    3.2 HBV感染后PLC患者HBV-M模式及与HBV DNA的关系
    3.3 HBV感染后PLC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3.4 HBV感染后PLC患者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的影响因素
    3.5 HBV感染后PLC患者AFP的年龄分布
    3.6 HBV感染后PLC患者HBV DNA和AFP的关系
        3.6.1 HBV感染后PLC患者HBV DNA定性水平与AFP定性水平的关系
        3.6.2 HBV感染后PLC患者HBV DNA定量水平与AFP定量水平的关系
4 讨论
    4.1 HBV感染后PLC患者年龄和性别分布的比较
    4.2 HBV感染后PLC患者HBV-M模式及与HBV DNA的关系
    4.3 HBV感染后PLC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4.4 HBV感染后PLC患者HBeAg阴转或血清学转换的影响因素
    4.5 HBV感染后PLC患者AFP的年龄分布
    4.6 HBV感染后PLC患者HBV DNA和AFP的关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替诺福韦预防高病毒载量乙肝母婴传播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高病毒载量孕妇孕中晚期应用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
    3 高病毒载量孕妇孕中晚期应用替诺福韦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替诺福韦
    2 孕中晚期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
    3 孕中晚期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132例HBeAg阳性HBs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HBV-M演变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GPX3基因表达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中的研究[D]. 孙伟娟. 山东大学, 2021(12)
  • [2]HBsAg阴性伴HBcAb阳性患者血清HBV-DNA含量检测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出价值[J]. 刘晓红,单颖,孙朝庆,纪玉红,郭静. 陕西医学杂志, 2021(03)
  • [3]云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HBV和HCV相关HCC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D]. 姚自力.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4]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与乙肝病毒准种异质性及进化机制研究[D]. 范晶华.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2)
  • [5]HBV-M定性与HBV-DNA定量联合检测在诊治乙型肝炎中的临床价值[J]. 袁锦鑫.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03)
  • [6]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D]. 侯志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慢性HBV感染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体质研究[D]. 耿乾时.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8]HBV母婴传播的病毒学特征及脐带血和外周血的诊断价值[D]. 彭婷婷. 南华大学, 2019(01)
  • [9]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 DNA与甲胎蛋白相关性及乙型肝炎e抗原血清学转换影响因素分析[D]. 陈意. 浙江大学, 2019(03)
  • [10]替诺福韦预防高病毒载量乙肝母婴传播的临床分析[D]. 盛敏敏. 苏州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132例HBeAg阳性和HBs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HBV-M演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