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已知,寻找未知——浅谈研究生学习

探索已知,寻找未知——浅谈研究生学习

一、遍览已知求未知——略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谢春艳[1](2020)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代数推理及其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代数推理是构成数学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体现的对数量关系的挖掘,有助于学生转变程序思维,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质的丰富性。本研究将代数推理聚焦于小学阶段算术教学中的渗透,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学习代数知识存在困难,而小学算术教学中的数字事实本就是构成关系结构的重要基础,代数推理教学更能帮助他们紧密把握看似琐碎的算术操作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本研究通过梳理“代数推理”相关研究发现,国内研究仍以关注中学的代数推理能力发展较多,而且以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为主,集中于学生代数推理的问题与一般教学策略研究,缺乏规范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支持。所以,本研究把握影响代数推理教学质量的两条线索,一是课程中的知识逻辑,二是学生与教师对代数推理的认知情况,以此为分析要素展开代数推理的研究。首先,结合国内外的代数推理研究成果,聚焦代数内容的三个部分,认识到代数推理可划分为分析性推理、创造性推理和实践性推理三种推理方式,旨在由数学的或现实的问题情境寻求突显代数特有的等价关系和变化关系的结论。其中,纯粹代数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有不同的代数推理过程,基于分析代数推理过程的考虑,本研究结合SOLO分类理论展开对小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发展水平的初步划分。其次,以《课程标准》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文本分析对象,了解小学数学实际培养学生代数推理能力的基本要求、可选内容与方式,并整体把握早期代数内容的分布情况、推理方式和推理发展水平。经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均体现了阶段性与层次性,但在聚焦代数推理内容的核心思想上尚待教师的整理。然后,本研究选取了三所不同层次类型学校的学生和33名小学数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编制问卷工具了解学生代数推理的思考表现和教师对代数推理及其教学的认识。小学生代数推理能力发展水平以多点结构水平、多点至关联结构的过渡水平为主,影响他们顺利展开代数推理的因素,既有代数推理实施规范的缺乏,也有对相关抽象的代数概念的陌生。相较之下,教师具有较好的代数推理能力,但有关代数推理的核心思想有待掌握,教学理解缺乏一定的过程性。最后,本研究认为在小学数学代数推理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算术和代数的区别与联系,从基础性、过程性和结构性来引导教学实施,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可帮助挖掘学理、设计教学活动。具体如下:广义算术中,要拓宽学生对数字模式的体验,联结书面记录、展示思考过程,聚焦等价关系、实现自然过渡,充实探索过程、创生符号意识;函数思维中,要积累计数活动、促进一般化表达,充分利用数量关系问题、渗透变化观念;建模语言中,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转换问题形式、促进知识建构。

叶晓兰[2](2020)在《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学者对美的价值定位,主要着眼于美育层面。但从历史来看,中国美学与政治的关系从来密切。自周公“制礼作乐”开始,中国的政治就充满了浓郁的美治主义色彩。近年来,随着“美丽中国”“弘扬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提出,曾经局限于个体层面的审美价值观,借助国家政治的激励开始发生转变。美的价值已从传统个体层面的“以美育人”转化成为现实政治层面的“以美立国”。由此,美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在当代中国被重新激活。鉴于现代美学理论普遍被西方学者规划的事实,站在中国的立场,研究者一方面要对西方美学的普世性提出质疑,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完善中国美学的话语建设,而以礼乐为本位的美学思想研究理应成为伸展民族立场的重要部分。正是基于以上三点的考量,本研究最终聚焦于宋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一)宋徽宗绘画创作的历史语境。通过分析北宋中晚期的政治、文化背景及徽宗的社交轨迹,从身份制度的困境、文化氛围的熏陶、交游雅集的影响三个维度还原其生存状态和社会环境,以便了解其选择绘画素志的深层原因。(二)宋徽宗绘画作品的风格演变。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先分析“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形成原因,并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后形成自己的判断。随后,从文献记载和作品图像两方面考察徽宗画作的题材和风格,揭示其绘画创作的规律。(三)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架构。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宣和画谱》的案例品评,从审美本质、审美功能、审美创作、审美境界四个方面,探讨其绘画美学思想及作品图载的精神内涵。这种表现性的思想认识体系是他对审美对象美的认识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凝聚,融入了他的思想情感,并充分体现出时代的审美理想。(四)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文化成因。借以外观的方式把个案研究与文化史的研究联系起来,从二元的宗教信仰、人文的审美情趣等外部原因,考察影响其绘画美学思想形成的隐性文化因素。(五)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着眼于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诠释,把美学理论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整合研究,力图切入当代文化语境并服务于建构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时代新范式。本研究通过比对相关文献记载和徽宗现存作品,尤其以《宣和画谱》对宋代当朝画家的品评为主要依据,系统的论述了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并从中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徽宗习画之初衷主要是为了摆脱宗室制度限制与隔绝的压抑,赋予其存在的意义与人生价值,他于绘画领域的努力追求更是为了这一素志,并使绘画等艺术活动成为其政治生涯的一个缓冲地带。其二,受朝廷推动的宗室文人化发展的影响,徽宗的画作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貌,一方面,作品显现出从严谨写实的设色工笔向情性抒发的水墨写意的完整演变轨迹;另一方面,作品又在形似的极致与笔墨的韵致中努力寻找沟通彼此的桥梁。其三,作品风格的演变不仅意味着绘画从装饰宫室的实用性向陶冶性情的欣赏性转变,更标志着绘画从偏于儒家教化功能向偏于道家审美功能的转变;而理趣与诗意相融的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则体现了传统绘画美学思想和即将到来的文人绘画美学思想的新主张。其四,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是时代美学思潮的凸显,它呈现出一种多样的、复合的逻辑结构,具有极为丰富的艺术内涵,它可以在代际之间轮回重生,其顺应时代而又推动时代的艺术精神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血脉相连,并在现代审美价值的重塑过程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在还原徽宗绘画美学思想全貌的基础上,本研究有助于整全认知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了解中国绘画思想文化,乃至理解中华美学性格。而在当下的绘画创作和美术教育层面,其绘画美学思想亦有其不可取代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闫广芬,张先璐[3](2019)在《研究生成长进阶之路:点、线、面的渐进与共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点、线、面的逻辑路径看待研究生成长进阶之路。研究生成长要确立自我定位的基准点、寻找探索式学习的方法线以及领悟人生真谛的境界面。点线面三者之间不仅渐进,而且共构。在循环开放的动态发展过程中,面向未来,共筑研究生学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坚实基础与时代进路。

徐思凡[4](2019)在《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再思考:印刷文化视域下的宋明儒学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其媒介理论的着名命题——“媒介即讯息”。该命题强调了长期以来被研究者忽视的“媒介”的重要性,并以其独特的神喻式表达方式提示了有关媒介的丰富思想,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指出真正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乃是不断发展变革的媒介,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内容,这使得人们重新审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形态及其原因。美国媒介环境学者伊丽莎白·爱森斯坦花费十七年时间写出的巨着《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则从欧洲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三个方面出发,论证了印刷媒介为近代欧洲带来的巨变——它是欧洲走进现代的“动因”,有力地证明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由于麦克卢汉神喻式的表达方式,人们对这一命题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解。他关于“媒介窃贼,内容鲜肉”的比喻带有一定的“技术决定论”倾向,极易使人们忽视“内容”在传播过程中重要性。然而,中国社会并没有产生类似西方的社会巨变,与爱森斯坦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印刷媒介反而给宋明社会带来了某种程度的稳定,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印刷媒介所承载的内容——宋明理学。因此,本文将从内容重要性的角度来反思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命题。本文重点梳理了中国印刷媒介从唐末至宋明的发展史略,并结合科举制度史、宋明理学史来阐释权力对印刷媒介内容的利用与控制。经过深入研究,本文现有以下研究发现:首先,媒介本身的技术属性固然重要,但其在内容方面的影响力仍旧不容忽视。在内容方面,西欧印刷媒介承载了大量有关变革甚至革命的内容,而中国印刷媒介则被用来传播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宋明理学。随着宋明理学的广泛传播,异端言论渐渐失去了生存的舒适土壤,任何有违正统的言行都会招致大众的反对。其次,中国印刷媒介的发展与儒学复兴运动相伴而生。在印刷媒介的助力下,儒学重新占据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流位置。宋初儒学一反汉唐儒学的繁杂与琐碎,大胆地吸收佛老思想,建构起思辨性更强的思想体系——宋明理学。得益于科举制的推动作用,印刷媒介成为宋明理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从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其三,统治者对王朝稳定的追求改变了中国印刷媒介发展轨迹。在印刷媒介诞生之初,统治阶级并不了解这种新媒介所具有的优势,直到五代末期,政府才开始组织大规模的典籍刊刻活动。进入两宋以后,统治者逐渐意识到印刷媒介之于政治的重要性,他们成立了专门的官方出版机构,出台各类相关法令,严厉打击不利于王朝统治的出版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从整体上看,中国印刷媒介承载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宋明理学思想而不是引发社会动荡的变革性内容,这间接地促进了宋明社会的稳定,体现了权力和内容对印刷媒介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既不能对麦克卢汉“媒介窃贼,内容鲜肉”的比喻做出过度解读,走上技术决定论的道路;又要考虑“媒介即讯息”命题在中华文明中的适用性,批判地审视不合乎我国媒介发展特点的媒介理论。

杨志瑞[5](2018)在《2006-2016年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科研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迅速发展,知识分享速度加快,社会对于综合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会,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毕业论文是衡量其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往往是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是学科研究的重点和焦点。羽毛球的科研发展在我国尚处于一个平稳的前进状态,本文对我国不同时期羽毛球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析,有利于该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积累,经验总结和问题发现。运用文献计量学对羽毛球研究进行定量分析,以文献学为研究视角,客观公正的展示我国羽毛球研究的分布情况,对文献进行评价,为羽毛球研究的发展方向提供预测,总结发展规律,为羽毛球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研究利用中国知网进行题名和关键词检索,共检索到651篇有关羽毛球硕士学位论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学方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06-2016年11年间我国651篇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年代分布、来源单位、研究性质、研究主题、热点前沿、研究方法、引文量与被引量等统计指标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揭示其中规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羽毛球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羽毛球的科研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2006-2016年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科研论文的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且论文研究的时间主要集中于2015年。2.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的数量最多,其次是湖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作为代表的师范类别高校。3.在651篇硕士学位论文中,应用性研究较多,基础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较少,尤其是开发性研究的论文仅占据了 3.84%。4.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羽毛球技战术、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实验研究、俱乐部现状对策研究等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学科间的交叉深入是研究的需要;羽毛球的技战术及现状对策研究仍将是研究热点。5.羽毛球方向的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使用较广泛,但以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为主,这三种研究方法使用的次数最多,尤其是文献资料法,使用率达到了 95.08%,95%以上的论文使用3种以上的研究方法,使用4种研究方法的论文最多。6.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论文平均引文为49篇,引用文献的语种多为中文,只有13.78%的硕士学位论文引用了外文文献,说明我国硕士学位论文的引文量有待提高,应该多引用外文文献。7.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科研论文存在着论文数量不断上涨,被引用率逐渐降低;应用性研究为主,开发性研究较少;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难以结合;技战术及现状对策研究多,选题类似等问题。8.我国羽毛球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影响因素包括(1)羽毛球硕士个人(2)高校(3)导师的指导。

张立恩[6](2018)在《元代春秋学研究》文中认为从《春秋》学史的角度而言,元代《春秋》学在《春秋》学史上无疑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受到清代学者评价的影响,现代学术界对元代《春秋》学多不甚措意。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人们对经学的重新认识和理性评判,元代《春秋》学亦重新进入学术研究视野,并产生了一些研究着作,但无论就横向的地域分布、纵向的发展历程,还是文献的考据整理、《春秋》学家思想内涵的掘发和诠释方法的呈现,皆有未尽之处。基于这一问题意识,本文以元代《春秋》学研究为题,在力图全面考证元代《春秋》学着述的基础上,着力对上述问题进行揭示,以期能客观、逻辑地呈现元代《春秋》学之思想面貌,并由之对其学术史价值做出评述。文章除导论、结语外,共七章内容。首章论元代《春秋》学之理论渊源与发展历程,二章论元代《春秋》学之地域分布与学术师承,三至七章论草庐学派、程端学、黄泽、徽州学派及其他《春秋》学家的《春秋》学思想。在具体论述上主要围绕《春秋》学家之《春秋》观、诠释方法等内容展开,将其对《春秋》学问题的思考置入《春秋》学史的发展脉络之中进行考察。草庐学派《春秋》学代表为吴澄,其秉持朱子《春秋》学观念并综合啖助、赵匡、刘敞之说而试图统一经说。在《春秋》观上,吴澄持朱子据实直书说,但认为《春秋》所据之“实”为“非常之事”,包括:有违典礼者、有关训诫者、变异者。吴氏反对以《春秋》为文辞褒贬之书,以别嫌明微为孔子之意,以《春秋》为孔子之刑书。在解经方法上,其发挥传统的属辞比事之法,并以“属辞所以合,比事所以析”对“属辞比事”提出新解。吴澄门人在《春秋》学上承继吴氏而又有发明,虞盘之《春秋》学如朱子、吴澄一样,重视《左传》事实,而尤能纠左氏“夸于辞”之偏,李衡之《春秋》学不但推尊吴澄,而且亦如吴氏《春秋》学一样贯穿着统一经说的意识。元明善则发挥《春秋》经世之旨以评论时事。程端学亦本朱子观念而建构《春秋》诠释体系,其以《春秋》为“圣人之实录”,而所书皆“非常之事”。基于这一理解,在褒贬观上,程氏一方面反对文辞褒贬之说,但另一方面又主张《春秋》以事见贬。程氏认为以往褒贬凡例之说盛行的原因是“后世但知圣人议人罪恶而已”,其所主以事见贬之说就是要克服文辞褒贬之弊而导人为善。在此意义上,他指出《春秋》宗旨在于使后世读《春秋》者“克己复礼”,所谓“使人知其非礼,则礼有在矣”。程氏还区分《春秋》大义、正义与小义、余义,二者之间有严格的价值层级关系,前者可含蕴后者,后者无法含蕴前者。在解经方法上,针对单个事件,程氏主张发挥“即其因以见其情”之法,针对复杂的、长时段的事件,则主张诉诸于“属辞比事”之法。程氏还将“属辞比事”分为“大属辞比事”与“小属辞比事”。前者是说“合二百四十二年之事而比观之,后者是说“合数十年之事而比观之”。黄泽的《春秋》学继承朱子的基本观念。在《春秋》观上,黄氏主张孔子亲览国史以作《春秋》,故“经所书者,皆是史,先有其文,非是夫子创书,”但他反对经文实录说,而认为经文有正例、变例、义例,以此对朱子据实直书说之内在困境进行调适。在诠释方法上,黄氏主张兼综汉宋,认为“《春秋》是事,须先考事实,而后可以求经旨。”考证“事情”则要发挥“向上工夫”,其含三个环节:比事而观、逻辑推证、静定涵养。徽州学派学宗程朱,而尤宗朱子,其《春秋》学以赵汸、郑玉、汪克宽、俞皋为代表。赵汸继承黄泽“先考史法而后经义可求”的解经理路。在《春秋》观上,其以《春秋》为孔子经世之书。圣人籍笔削以表达其经世之志,笔削八义为:存策书之大体、假笔削以行权(不书、变文、特笔)、因日月以明类、辞从主人。变文又分为变文以示义、辩名实之际、谨中外之辩。圣人经世之志主要体现为:谨夷夏之辨、正名、明世变。在诠释方法上,赵汸主张解经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知足以知圣人,二是遵从属辞比事之法。郑玉《春秋》学推崇程朱之说,其《春秋阙疑》即折衷程朱之说而为之。在《春秋》观上,其对《春秋》之名及《春秋》之始隐终麟的解释皆有所发明。他认为“《春秋》有鲁史之旧文,有圣人之特笔”,是以在解经方法上提出“固不可字求其义,如酷吏之刑书,亦不可谓全无其义,如史官之实录也。”在这一基本立场下,在以往经学家那里相为扞格的解经方法,在此却变得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他发挥孟子“事”、“文”、“义”之说阐发《春秋》宗旨,以尊王为《春秋》大义之核心,以存理灭欲为《春秋》旨归。汪克宽的《春秋胡传附录纂疏》主于疏通胡《传》,不过,这是由于胡《传》颇能推广程子之说且受到朱子之推举。在《春秋》观上,汪氏继承胡《传》“《春秋》,鲁史尔,仲尼就加笔削,乃史外传心之要典”的说法,并引朱说对之有所推进。他认为《春秋》所记皆非礼之事,有“因史旧文”“存而弗削”之处,亦有圣人笔削,乃圣心之理的呈现,故学《春秋》而格物穷理,则可以贯穿内圣外王之道而实现修齐治平。在诠释方法上,汪氏基于属辞比事而发挥直书见义、特笔见义、互文见义等方法。其所谓“属辞比事”首先是指意味着“连上下文并前后事迹”、“合上下文”来分析经义。其次,指对同类事件及对该事件相关联的其他事件的比较分析,这一分析大抵遵循着事→辞→义的逻辑顺序。第三,指不仅综合经文,亦包含对传文的比较分析。俞皋《春秋》学“一以程朱为断”而尤为推崇程子“以传考经之事迹,以经别传之真伪”的解经观念,力图建立系统的义例之学。其义例之说可概括为义例与非例,义例16种,所谓“以事同、义同、辞同者定而为例十六条”。“非例”即“非可以例拘”者,分为三类:一是辞同义不同者,二是事同辞不同者,三是程子所谓微辞隐义、时措时宜者。俞氏对义例和非例的划分并非绝对意义上的,而是相对意义上的,按照不同的层次,例和非例可以相互转化。陈深《春秋》学之特点是综合以程子、胡《传》为代表的发挥文辞微言之解经路向与朱子为代表的据实直书经学风格,并总之以己意以解经。陈则通之《春秋》学善于通过对二百四十二年之经文及《左传》的比事而分析世变,并对《春秋》书法多有阐扬。王元杰《春秋》学之特点亦为综合程、朱、胡《传》及三传而又断之以己意以解经。其以《春秋》为“王者代天理物”、“代天以示赏罚”之书,是以其解经无论是对文辞褒贬的发挥,还是对据实直书的运用,目的皆在呈现圣人借《春秋》书法以经世之意。无论就汇集、整理、考辨前儒经说而言,还是就对后世《春秋》学之影响而言,元代《春秋》学皆具重要价值。仅就接续宋代《春秋》学的意义上来看,由于程朱于《春秋》无成书,因而接续程朱——尤其是朱子——以统一经义成为元代《春秋》学之首务。朱子基于其“圣人”观念而反对前儒文辞褒贬与史例褒贬之说,并通过吸收左氏家说及“据实直书”方法而建立了以史视《春秋》说。但其说无法担保圣人之意与经义之关联,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朱子又不得不退回到圣人“有意”作经,“笔削”鲁史而成之的立场上。这一理论困境反映出朱子实际上并未真正突破汉唐《春秋》学的“辞”→“义”诠释模式。随着宋元鼎革,元儒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吴澄、程端学主张《春秋》“非常而书”,藉由诠释进路的转换以证成朱子之说。黄泽则将“据实直书”整合为获取《春秋》书法的环节,赵汸通过“策书之例”与“笔削八义”的提出,进一步将“直书”置于《春秋》书法系统中,以此实现对朱子理论困境的解决。

陈昊[7](2018)在《朱子涵养论研究 ——形成与内涵》文中研究指明朱子学八百年来发展演变,是围绕“朱子之学”而展开的一部精彩纷呈又充满意外的诠释史。其中最大意外在于,朱子推崇的“格物致知”,越来越被理解为“向外穷理”,甚至被解说为获取客观知识的“科学方法”。经由学术史爬梳可知,历来对“格致说”的步步歧解,既源于学者落入朱陆二元对立的“门户窠臼”,也由于近代以来“知识与道德两分”的时代潮流,归根结底,源于历代诠说者将“格物致知”从朱子涵养工夫系统中抽离出来,作出“支离”理解。朱子涵养工夫系统即朱子涵养论。追究其形成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朱子涵养论的起点。朱子从游受学延平时期,接受延平之学部分教导,“理会分殊”、“求圣贤经义”及“日用做工夫”,但未能理解延平“兼动静体用”的综合工夫架构,并对“体验未发”、“静坐”等涵养本原的未发工夫,疑惑不解。第二阶段,朱子涵养论架构逐渐形成。朱子参究中和问题,其重心与成果并不落在单方面建立“心性情三分”心性架构,而是在心性论述与工夫操作两方面“相互校正”中,建立一套“以心为主”的心性论述,并确立“以敬为本、敬贯始终”的涵养工夫架构。此外,围绕明人李默《朱子年谱》“朱张二先生论《中庸》义三日夜不能合”一条记载所展开考辨,可确知朱子建立中和旧说在戊子(1168年)初,不在丙戌(1166年)。朱子参究中和问题最大成果,当为“一而二,二而一”的一套“综合辩证”思维结构与方法。朱子涵养论根据,非历来所论宇宙论与本体论,也不源于“不离不杂”理气论而推导的“心性情三分”之心性论,而是根源于此“综合辩证”的思维与方法(“两一思维”)。以往“朱陆二元对立”、格物与敬非此即彼的支离之见,皆不契朱子此一思维结构与方法。朱子涵养论,首先意味着朱子继承二程以来“涵养成圣”的道学宗旨,朱子提倡诸项工夫均旨在“涵养成圣”,因此格物致知也是一种涵养工夫。其次,朱子涵养论构成一套工夫活系统,诸涵养工夫操作项目无论分作知与行、或涵养与穷理、或敬与格物,两方面非“截然两事”,彼此处在互相渗透与交相发明的动态工夫过程中,如“鸟两翼”、“车两轮”与“人双足”,而朱子对任一工夫项目的个别说明,又据具体情况而灵活调整。第三,朱子涵养论核心内涵,浓缩于“涵养为穷理之本”这一根本要义之中,涵养穷理交融互摄、归根结底又以涵养为本,明乎此,则围绕朱子涵养工夫的诸般误解尽可消除。

浦晗[8](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研究说明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倪璐璐[9](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徐晓楚[10](2016)在《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程朱理学是晚清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四书》学则处于程朱理学的核心地位。在当时物质条件局限下,思想的传播,主要通过图书的传布来实现。因此对《四书》学着述的创作、出版情况进行考察,可以管窥晚清社会思想的状况。当前对晚清《四书》学的基础研究尚比较薄弱,已有成果以少数知名人物或着述的个案研究为主,缺少对当时《四书》学着述总体状况的考察;而既有的晚清理学史、出版史的研究,视角均较为宏观:理学史更关注晚清理学与西学、汉学等思想的关系,出版史则偏重于新印刷手段的传入和拓展。至于这一时期《四书》着述的刊刻情况,发展规律,变化原因,种种探究则仍待开拓。本文对晚清初次刊印的二百多种《四书》学着述进行了寻访,并逐一编制书志,这是首次进行的晚清时期的《四书》学着述情况全面梳理工作,下编《晚清新刊印<四书>学书志》对晚清《四书》学着述的版本情况、创作出版过程、主要学术价值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整理和概括。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对这些着述的体例、撰着者、出版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宏观的数据分析与个案研究,归纳出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总体特征,为今后的《四书》学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在书志撰写过程中还对一些流传已久的版本着录错误进行了辨正。本文通过对晚清《四书》学着述体例的数量变化、名称错位、边界模糊、相互融合等情况的分析,探究其所反映的晚清学术思想变化;通过对晚清《四书》学着述地理分布的分析,补充完善了以往晚清理学研究的地域观。此外,还发掘了时局变化对当时《四书》学着述出版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些案例。

二、遍览已知求未知——略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遍览已知求未知——略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代数推理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中小学代数推理研究的现状
        二、国外中小学代数推理研究的现状
        三、代数推理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数学推理
        二、代数思维
        三、代数推理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代数推理解析
    第一节 代数推理的内涵及分类
        一、代数推理的内涵
        二、代数推理的分类
    第二节 代数推理的主要形式
        一、分析性推理
        二、创造性推理
        三、实践性推理
    第三节 代数推理的基本过程
        一、纯粹代数知识学习中的代数推理过程
        二、问题解决学习中的代数推理过程
    第四节 代数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章 小学数学“代数推理”课标要求之分析
    第一节 “代数推理”课程目标的定位分析
    第二节 “代数推理”内容标准的水平分析
    第三节 “代数推理”实施建议的三维分析
        一、对教学建议的分析
        二、对评价建议的分析
        三、对教材编写建议的分析
    第四节 小结与思考
第三章 小学数学“代数推理”教材内容之分析
    第一节 “代数推理”教材内容分布的整体分析
    第二节 “代数推理”教材内容的推理方式分析
        一、“广义算术”中的代数推理方式分析
        二、“函数思维”中的代数推理方式分析
        三、“建模语言”中的代数推理方式分析
    第三节 “代数推理”教材内容的推理发展水平分析
        一、“广义算术”中的代数推理发展水平分析
        二、“函数思维”中的代数推理发展水平分析
        三、“建模语言”中的代数推理发展水平分析
    第四节 小结与思考
第四章 小学数学代数推理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材料
    第二节 学生测试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一、三所学校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发展之总体差异分析
        二、学生在“广义算术”中展开代数推理的具体表现
        三、学生在“函数思维”中展开代数推理的具体表现
        四、学生在“建模语言”中展开代数推理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一、教师对代数推理的认识与使用情况分析
        二、教师对学生使用代数推理过程的判断与评价情况分析
        三、教师对代数推理教学的设计情况分析
    第四节 小结与思考
        一、小学生代数推理表现的特点
        二、小学数学教师代数推理表现的特点
第五章 小学数学代数推理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施建议
    第一节 小学数学代数推理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事实与意义:紧抓代数推理教学的基础性
        二、个别与一般:体会代数推理教学的过程性
        三、程序与关系:注重代数推理教学的结构性
    第二节 小学数学代数推理教学的实施建议
        一、基于教材分析,发展教师专业化教学
        二、透过学情分析,着眼学生素养生长
        三、具体把握学理,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结论与展望
附录A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代数推理”内容具体分布
附录B 小学生代数推理能力发展水平的双向细目表
附录C 小学生代数推理能力发展的测试问卷
附录D 小学数学教师对代数推理及其教学的认识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2)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徽宗绘画创作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内苑寒梅欲放春”——身份制度的困境
        一、身份的转变
        二、制度的约束
    第二节 “君王笔下春风生”——文化氛围的熏陶
        一、“右文”的文化政策
        二、“人文”的文化精神
        三、“文玩”的文化心态
    第三节 “独向城西寻隐君”——交游雅集的影响
        一、端王的交游
        二、皇帝的雅集
第二章 宋徽宗绘画作品的风格演变
    第一节 “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困惑
        一、“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形成原因
        二、“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重新解读
    第二节 文献记载作品的统计归类
        一、作品统计
        二、题材归类
    第三节 现存传世作品的甄选分析
        一、作品甄选
        二、风格分析
第三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架构
    第一节 生命之美——审美本质观
        一、怡情适性
        二、生命求真
    第二节 和谐之美——审美功能观
        一、宣功颂德
        二、伦理教化
        三、粉饰天下
        四、政治隐喻
    第三节 理趣之美——审美创作观
        一、格物穷理
        二、格法明理
    第四节 诗意之美——审美境界观
        一、“与诗人相表里”
        二、“得诗人之清丽”
第四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文化成因
    第一节 二元的哲思体悟
        一、“格物致知”的理学
        二、“道法自然”的道教
    第二节 人文的审美情趣
        一、“皇家富贵”的画院传统
        二、“文墨涵濡”的学术精神
第五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
    第一节 艺术精神的引领
        一、凸显:生命精神
        二、弘扬:家国情怀
    第二节 美术教育的借鉴
        一、谨严:办学之道
        二、性灵:为艺之源
    第三节 绘画创作的启迪
        一、继承:文化基因
        二、构建:时代范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记载的宋徽宗绘画作品
附录二 宋徽宗的御笔画和御题画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出版的论文和着作
后记

(3)研究生成长进阶之路:点、线、面的渐进与共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守住本分、不忘初心———确立自我定位的基准点
二、面向未知, 创新理念———寻找探索式学习的方法线
三、追求真理, 奉献社会———领悟人生真谛的境界面
四、融会贯通, 复杂互动———点线面三者的渐进与共构
五、结语

(4)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再思考:印刷文化视域下的宋明儒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作为技术发明的印刷术研究
        1.2.2 中国学者对印刷媒介起源、发展和影响问题的关注
        1.2.3 外国学者对印刷媒介与中国社会互动关系的探讨
        1.2.4 媒介理论研究: 基于媒介环境学的探讨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比较研究法
    1.5 研究意义
        1.5.1 以中国印刷媒介与宋明王朝的关系为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进行补充
        1.5.2 从媒介与社会发展的角度丰富了华夏传播的研究成果
2. “媒介即讯息”命题的缘起、内涵与应用
    2.1 命题的缘起与内涵
        2.1.1 缘起: 麦克卢汉的生平和学术历程
        2.1.2 内涵: 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解读
    2.2 命题的应用: 媒介环境学派与印刷媒介研究
        2.2.1 深化: 爱森斯坦的尝试
        2.2.2 呼应: 站在电子媒介时代回望印刷技术革命
3. 前奏: 印刷媒介的诞生与儒学复兴
    3.1 雕版印刷术和印刷媒介的诞生
        3.1.1 前印刷时代的儒学传播媒介
        3.1.2 雕版印刷术诞生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3.1.3 孕育雕版印刷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3.1.4 中国印刷媒介的诞生、早期应用及主要特征
    3.2 儒学复兴的尝试
        3.2.1 科举制: 儒学与最高权力结盟的制度保障
        3.2.2 文以明道: 儒学复兴的萌芽
4. 从边缘到中心: 成长中的印刷媒介与理学
    4.1 印刷媒介的兴盛: 繁荣的两宋出版业
        4.1.1 序曲: 五代十国的印刷出版活动
        4.1.2 奠基期: 北宋出版业的发展
        4.1.3 兴盛期: 厚积薄发的南宋出版业
    4.2 好风凭借力: 印刷媒介与理学的良性互动
        4.2.1 于无色处见繁花: 理学的勃兴
        4.2.2 “道统”的承续与传播: 理学家的出版实践
    4.3 沉默的螺旋: 权力阴影下的印刷媒介与理学
        4.3.1 “致君尧舜”: 理学的实践性与批判性
        4.3.2 作为统治工具的印刷媒介: 皇权对理学势力的打压与理学的“内倾化”
5. “正统”的胜利: 印刷媒介与理学正统地位的维系
    5.1 “正统”的确立: 理学的意识形态化
        5.1.1 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5.1.2 正统的维系: 印刷媒介的政治角色
    5.2 “心学”的崛起与沉寂: 中断的启蒙
        5.2.1 思想多元化的起点: 从陈献章到王守仁
        5.2.2 觉民救世: 泰州学派的启蒙实践
        5.2.3 特立独行者的背影: 禁而不止的异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2006-2016年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科研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现状
        2.1.1 关于体育学学位论文研究
        2.1.2 体育学各专业方向学位论文研究
    2.2 我国羽毛球项目学位论文的研究现状
    2.3 文献计量学概念
    2.4 国外文献计量学的发展
    2.5 文献计量学方法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6 我国体育领域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现状
    2.7 羽毛球方向科研文献的文献计量学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文献计量学方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2006-2016年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论文基本情况分析
        4.1.1 2006-2016年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和年代分布
        4.1.2 2006-2016年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论文来源单位分析
        4.1.3 2006-2016年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作者所属专业分析
    4.2 2006-2016年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性质分析
    4.3 2006-2016年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科研论文的研究方法分析
        4.3.1 2006-2016年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科研论文的研究方法数量分析
        4.3.2 2006-2016年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类型分析
    4.4 2006-2016年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科研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4.5 2006-2016年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科研论文热点前沿分析
    4.6 2006-2016年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科研论文引文量与被引量分析
        4.6.1 引文量分析
        4.6.2 引文语种分析
        4.6.3 被引分析
    4.7 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论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4.7.1 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科研论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7.2 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科研论文影响因素分析
    4.8 提高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科研论文质量的建议
        4.8.1 重视羽毛球学科课程改革,完善硕士研究生知识结构
        4.8.2 切实增强研究生导师队伍,提高研究生整体水平
        4.8.3 完善、统一论文评审标准,提高论文质量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6)元代春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元代《春秋》学之理论渊源及其发展历程概述
    第一节 元代《春秋》学之理论渊源
    第二节 元代《春秋》学发展历程概述
第二章 元代《春秋》学之区域分布与学术师承
    第一节 元代《春秋》学之区域分布与学术师承考述
    第二节 元代《春秋》学之分布格局与师承特点
    第三节 元代《春秋》学之师承谱系
第三章 草庐学派的《春秋》学
    第一节 吴澄的《春秋》学
        一、吴澄生平及其《春秋》学着述
        二、吴澄对《春秋》性质的理解
        三、吴澄对《春秋》宗旨的理解
        四、吴澄《春秋》诠释的方法
    小结
    第二节 草庐学派传人之《春秋》学
第四章 程端学的《春秋》学
    第一节 程端学生平及其《春秋》三书
    第二节 程端学对《春秋》性质之认识
        一、《春秋》之名
        二、论《春秋》撰作与笔削之法
    第三节 论褒贬与《春秋》宗旨
        一、文辞褒贬与以事见贬
        二、“《春秋》为克己复礼之书”
        三、《春秋》之义
    第四节 程端学《春秋》诠释的方法
    小结
第五章 黄泽的《春秋》学
    第一节 黄泽生平与《春秋》学着述
    第二节 论孔子观史作经与《春秋》之例
    第三节 黄泽对三传之反省
    第四节 黄泽《春秋》诠释的方法
    小结
第六章 徽州学派的《春秋》学
    第一节 赵汸的《春秋》学
        一、赵汸生平及其《春秋》学着述
        二、论“圣人制作之原”
        三、《春秋》笔削之权
        四、《春秋》经世之志
        五、赵汸《春秋》诠释的方法
    小结
    第二节 郑玉的《春秋》学
        一、郑玉生平及其《春秋》学着述
        二、郑玉对《春秋》性质的诠释
        三、郑玉对《春秋》宗旨的认识
        四、郑玉《春秋》诠释的方法
    小结
    第三节 汪克宽的《春秋》学
        一、汪克宽生平及其《春秋》学着述
        二、汪克宽的《春秋》观
    小结
    第四节 俞皋的《春秋》学
        一、《春秋集传释义大成》之体例及其宗旨
        二、论《春秋》义例
    小结
第七章 其他《春秋》学家的《春秋》学
    第一节 陈深
        一、陈深的《春秋》观
        二、陈深《春秋》学之特点及其诠释方法
    小结
    第二节 陈则通
        一、比事论世变
        二、陈则通对《春秋》书法的阐扬
    小结
    第三节 王元杰
        一、王元杰《春秋》学宗趣考实
        二、王者“代天理物”、“体元居正”:王元杰之《春秋》观
    小结
结语元代《春秋》学之特点及其学术史地位
参考文献
附录元代《春秋》类着述考
    例言
    元代《春秋》类着述207种考
    辨非28种
后记

(7)朱子涵养论研究 ——形成与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涵养论”的提出
        一. 重述“朱子”的必要与可能
        二. 朱子“格物”说的历史流变
        三. “涵养论”的提出与界说
    第二节 “涵养论”研究综述
        一. 走出“朱陆二元”与“知识道德两分”
        二. “中国哲学史”范式与涵养工夫之地位
        三. 性理学的“本体论”倾向
        四. 来自“他者”的刺激与启发
        五. 朱子涵养工夫当代研究概说
第一章 道学涵养宗旨的建立
    第一节 近世“道学”称谓论争探隐
        一. 名称混用与冯友兰主张“道学”
        二. “道学”与“理学”之争
        三. 经学与史学之间的“宋学”
        四. Neo-Confucianism与新儒学
    第二节 道学的涵养宗旨
        一. 道学兴起的“思想场域”
        二. “涵养成圣”的道学宗旨
        三. 明道伊川异同辨:同归于“涵养”
        四. “圣贤气象”与“孔颜乐处”
第二章 朱子涵养论的起点
    第一节 延平之学的“真相”
        一. 对延平之学的误解与缘由
        二. 据《延平答问》看延平之学
        三. 延平之学:兼动静、重分殊与求用力处
    第二节 朱子自佛归儒的涵养体悟
        一. 学禅形成的“忌讳”
        二. “本末”之悟与受学延平
        三. 朱子丁丑后诗文与《延平答问》比照
    第三节 延平“发脱不出”与朱子“涵养之要”
        一. 延平的“发脱不出”
        二. 《延平行状》与朱子“涵养之要”
        三. “所见不同”与“孤负此翁”
第三章 朱子涵养论架构的形成
    第一节 “中和旧说”年代考辨
        一. 旧说不在丙戌(1166年)
        二. 旧说在戊子(1168年)
        三. 新证:“论《中庸》义三日夜不能合”
    第二节 旧说四书递进
        一. 第一书:寂然本体“随处发见”
        二. 第二书:“一念体用”与“来得无穷”
        三. 第三书:“大化”更有“安宅”
        四. 第四书:未发“不待安排”
    第三节 “中和新说”的心与敬
        一. 旧说到新说的延续:“心体流行”
        二. 心性论述:“此理以心为主而论”
        三. 平日涵养:本领工夫与初下手处
        四. 敬贯动静无间断
    第四节 “中和新说”与涵养论架构
        一. “新说”论敬之突破
        二. “心与敬两分”的工夫间架
        三. 从“两一思想”到“两一思维”
第四章 朱子涵养论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朱子《大学》诠释中的涵养论
        一. 以“格物补传”为定本之反省
        二. “明明德”的心体工夫
        三. “实有实发”的诚意工夫
    第二节 “格物致知”是涵养工夫
        一. 格“事物道理”与致“吾心知觉”
        二. 两端之间的“格物穷理”之学
        三. “理一分殊”的道德世界
        四. 真知与贯通的“格物疑难”
    第三节 涵养论核心:“涵养为穷理之本”
        一. “涵养为本”说的历史形成
        二. 此学以尊德性为主
        三. “主敬立本”与“敬贯始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一 宋杂剧说
        二 诸宫调说
        三 傀儡戏说
        四 民间剧曲说
        五 宗教仪式说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后记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一、换译称名梳理
        二、换译称名溯源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第二节 换译内涵
        一、换译的特点
        二、换译的本质
        三、换译的定义
    第三节 换译外延
        一、换译的类型
        二、换译的目的
        三、换译的原则
        四、换译的领域
        五、换译的地位
        六、换译的联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第一节 有形换译
        一、单位换译
        二、标点换译
        三、形象换译
    第二节 无形换译
        一、词类换译
        二、语气换译
        三、语态换译
        四、视角换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一、概念替代机制
        二、意象替代机制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晚清《四书》学着述研究的意义
    二、前人对晚清《四书》学着述的研究状况
    三、本文的定位与基本思路
上编 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概况
    第一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与体例
        第一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分类
        一、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内容类别
        二、《四书》合刻总义着述内容类别统计考辨
        第二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体例分类
        一、传注义疏
        二、讲章
        三、札记
        四、其他
        第三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体例特点
        一、传统体例名称混用
        二、体例边界模糊
        三、不同体例相互融合
        四、体例名称与内容的错位
    第二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撰着者探析
        第一节 撰着者生活年代与科第仕宦情况
        第二节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撰着者地理分布
    第三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出版者探析
        第一节 官府背景刻《四书》学着述
        一、官书局刻《四书》学着述
        二、书院、学堂刻《四书》学着述
        三、官员在任刻刻《四书》学着述
        第二节 民间私人刻《四书》学着述
        第三节 书坊刻《四书》学着述
        一、新印刷技术的普及和新出版中心的出现
        二、石印技术对《四书》学着述印行的影响
        三、盗版对坊刻《四书》学着述的影响
    第四章 晚清《四书》学着述的主要学术特色
        第一节 “汉宋调和”在晚清《四书》学着述中的反映
        第二节 “引史证经”的新发展
        一、“引史证经”溯源
        二、《论语衍义》中“引史证经”的新特色
        三、晚清新思想与“引西事证四书”
        第三节 四书义选本的兴废与晚清时局
        一、晚清首次废八股及“四书义”的定名
        二、光绪二十四年的四书义选本刊行情况
        三、戊戌政局与《四书义选本》的刊印
        四、第二次废除八股时期的四书义选本刊印
下编 晚清新刊印《四书》学书志
    凡例
    清同治元年家刻本吴嘉宾《求自得之室四书说》六卷
    清同治元年虔州刻本黄之晋《铁禅四书说剩》一卷
    清同治三年刻孙奇逢《晚年批定四书近指》十七卷
    清同治三年刻本陈震《筤墅说书》十九卷
    清同治三年刻本张承华《学庸补释新编》二卷
    清同治三年刻本张承华《学庸臆解》一卷
    清同治初刻《单氏全书》本单为鏓《四书述义》五卷、《四书述义续》四卷
    清同治初刻《单征君集》本单为鏓《四书乡音辨讹》一卷
    清同治四年曾氏金陵节署刻《船山遗书》本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十卷
    清同治四年刻《求志居经说》本陈世镕《大学俟》一卷、《中庸俟》二卷、《论语俟》三卷、《孟子俟》一卷
    清同治四年忠恕堂刻本童械《四书正本》十九卷
    清同治五年刻本刘宝楠、刘恭冕《论语正义》二十四卷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群经平议》本俞樾《论语平议》二卷、《孟子平议》二卷
    清同治六年寿经堂刻本黎翔凤《四书讲义萃精》十八卷
    清同治六年刻本秦东来《论语赘解》二卷
    晚清刻本王[纟寻]《中庸解辨》一卷
    清同治七年江汉书院刻雨香书屋藏板本雷以諴《大学圣经贯珠解》附《读学庸杂记》
    清同治八年刻本袁秉亮《四书条辨》六卷(中科院图书馆刻本)
    同治四年刻本张定鋆《四书训解参证补遗》四卷、同治九年刻本《四书训解参证续补编》四卷
    清同治十年刻槐阴书屋藏板本王汝谦《四书记悟》十四卷
    清同治十年刻退补斋藏板本丁守存《四书虚字讲义》一卷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第一楼丛书》本俞樾《论语小言》一卷
    同治十年刻本戴望《论语注》二十卷《释文》二卷
    清同治十一年吴下刻本俞廷镳《四书评本》十九卷
    清同治十一年山东书局刻尚志堂藏板《十三经读本》本《大学校刊记》、《中庸校刊记》、《论语校刊记》、《孟子校刊记》
    同治十一年两广运署刻本林文竹《四书贯珠讲义》十九卷
    清同治十一年刻姚氏墨君轩藏板本姚绍崇《论语衍义》八卷
    清同治十二年刻本梁章钜《论语集注旁证》二十卷
    清同治十二年刻袖珍本许兆培《乡党萃珍》二卷
    同治十二年书业德刻本周小鸾《学庸便览》一卷
    同治十三年刻本王汝谦《孟子读本》二卷
    同治十三年三山王氏刻《羲停山馆集》本王景贤《论语述注》十六卷
    同治十三年刻赐葛堂藏版《求在我斋全集》本陈濬《论语话解》十卷
    同治十三年霍山刘氏五忠堂刻本刘启发等《四书或问考异》一卷
    同光间刻《钟山别业丛书》本陈宗谊《读论语日记》一卷
    清同治光绪间刻本刘恭冕《何休注训论语》一卷
    清光绪元年福州刻本杨希闵《四书改错平》十四卷
    清光绪元年成都尊经书院刻本缪荃孙《孟子音义札记》一卷
    清光绪二年刻本孙观光《大中合一》三卷
    清光绪二年一席居刻本董蕙芝《乡党考便读》一卷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曲园杂纂》本俞樾《何劭公论语义》一卷
    清光绪二年刻弌笑山房藏板本毕梅、史梦兰《论语说》二卷
    清光绪二年刻本塾藏板本刘豫师《刘氏家塾四书解》不分卷
    姑苏刻经处光绪三年刻本朱斯行《四书小参》一卷附《四书问答》一卷
    清光绪三年润州榷廨刻《话山草堂遗集》本沈道宽《论语比》一卷
    清光绪三年刻强恕堂藏版《乔勤恪公全集》本乔松年《论语浅解》四卷
    清光绪三年刻强恕堂藏版《乔勤恪公全集·纬攟》本乔松年《论语纬》一卷
    清光绪三年刻《务实胜窝汇稿》本张楚钟《四书理话》四卷、《四书理画》三卷
    清光绪三年莲池书局刻《蒋侑石遗书·滂喜斋学录》本蒋曰豫《论语集解校补》一卷
    清光绪四年刻致远堂藏板本沈辉宗《大学参证》二卷、《中庸参证》二卷、《中庸心悟》一卷
    清光绪间刻志学堂家藏板《柏堂遗书》本方宗诚《读大学中庸笔记》二卷、《读论孟笔记》二卷《补记》二卷
    清光绪五年刻本李林松《乡党礼说》一卷
    清光绪五年黔南节署刻《郑小谷先生全集》本郑献甫《四书翼注论文》十二卷
    清同治光绪间刻《春在堂全书·俞楼杂纂》本俞樾《论语郑义》一卷、《续论语骈枝》一卷、《论语古注择丛》一卷、《孟子古注择从》一卷、《孟子高氏学》一卷、《孟子缵义内外篇》一卷、《四书辨疑》一卷
    清光绪五年刻本唐圻《大学总论》一卷、《中庸总论》一卷
    清光绪初年定州王氏刻《畿辅丛书》本翁方纲《论语附记》二卷、《孟子附记》二卷
    清光绪初年定州王氏刻《畿辅丛书》本杨亶骅《古本大学辑解》二卷、《中庸本解》二卷、《中庸提要》一卷
    清光绪初年刻本王树枏《中庸郑朱异同说》一卷
    清光绪六年刻《味义根斋全书》本潭沄《孟子辨证》二卷
    清光绪七年刻本叶秉纯《四书征引录》五卷
    清光绪七年江苏书局刻本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十卷《论语考》一卷
    清光绪八年金陵刻石埭务本堂桂氏藏版本桂含章《四书益智录》二十卷
    清光绪八年刻本李林松《乡党私塾课本》一卷
    清光绪八年河北道署刻《李文清公遗书》本李棠阶《四书约解》一卷
    清光绪八年长沙退思斋刻本王廷植《四书疑言》十卷
    清光绪八年黄楼刻《还砚斋全集》本赵新《还砚斋学庸题解参略》三卷
    清光绪八年刻彭邑迂拙斋藏板本杨得春《四书指韵》一卷
    清光绪八年刻问经堂存版本乳山山人《学庸训蒙琐言》二卷
    晚清间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大学古本述注》一卷
    清光绪九年刻临潼横渠书院藏板本王巡泰《四书札记》十卷
    清光绪九年刻本张恩霨《大学阐要》一卷、《中庸阐要》一卷、《论语论略》一卷、《孟子论略》一卷
    清光绪九年上海文衡社石印本谭义《四书义史证》六卷
    清光绪九年梧州刻本徐绍桢《四书质疑》十九卷
    清光绪间湖城义塾刻《湖州丛书》本徐养原《论语鲁读考》一卷
    清光绪十年江苏臬署刻本张瑛《论孟书法》二卷《读四书》一卷
    清光绪十年上海王氏刻本郭衷恒《四书五经字考》二卷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陆思诚《陆批四书》十九卷
    清光绪十一年旧可轩藏板活字本吴国濂《四书质疑》八卷
    清光绪十一年致用精舍刻本王辂《致用精舍讲语》十六卷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吴大澂《许氏说文引论语三十六条》
    清光绪十一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梁有成《学庸理镜》二卷
    清光绪十一年刻小石渠阁藏板本林庆炳《四书注解撮要》二卷
    清光绪十二年刻《有深致轩集》本刘遵海《四书存参》五卷
    清光绪十三年上海大文书局铅印本张江《四书绪余录》二十卷《补》三卷、《四书识小录》十卷、《四书武备编》四卷、《四书乐器编》五卷、《四书拾遗》五卷
    清光绪十三年维心亨室刻本陆殿邦《四书讲义》十二卷
    清光绪十三年躬耻斋刻本宗稷辰《四书体味录残稿》
    清光绪十三年会稽王氏刻本王珠樵《四书便蒙添注》十九卷
    晚清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中庸古本述注》一卷
    清光绪十四年刻尊经馆藏板本彭天埰、汪之棠《四书精义补》十九卷附汪之棠《四书讲义辨正》
    清光绪十四年浙江书局刻《郑氏佚书》本袁钧《论语注》十卷、《孔子弟子目录》一卷
    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蒋仁荣《孟子音义考证》二卷
    清光绪十四年会稽董氏取斯堂木活字重刻《琳琅秘室丛书第一集》本董金鉴《论语竢质续校》不分卷
    清光绪十四年刻彭门吴下藏板《观象庐丛书》本吕调阳《大学节训》一卷、《中庸节训》一卷、《论孟疑义》一卷
    清光绪十四年李书翰活字印本孙葆田《孟志编略》六卷
    清光绪十四年湘乡谢氏揅经榭刻本谢崧岱、谢崧岷《论语章数字数表》二卷
    清光绪十四年同文书局石印本陈子骥《四书子史集证》六卷
    光绪十四年石印本点铁斋主人《四书典类渊海》五十二卷
    清光绪十五年刻《春晖杂稿》本郭阶《大学古本释》一卷、《中庸释》一卷、《学庸识小》一卷
    清光绪十五年德清傅氏日本东京刻《籑喜庐丛书》本黎庶昌《论语附录》一卷
    清光绪十六年山东书局刻《通德遗书所见录》本孔广林《论语注》十卷、《论语篇目弟子》一卷
    清光绪十六年思贤讲舍刻本郭嵩焘《大学章句质疑》一卷、《中庸章句质疑》二卷
    清光绪十六年桂垣书局刻本马否瑶《四书考》四卷
    清光绪十七年浙江书局刻本潘衍桐《朱子论语集注训诂考》二卷
    清光绪十八年曲园署检木活字印本顾成章《论语发疑》四卷
    清光绪间刻《灵峰草堂丛书》本陈矩《孟子外书补注》四卷
    清光绪十八年成都古卧龙桥黄文舫斋刻本查体仁《学庸俗话》十三卷
    清光绪十九年南陵徐氏积学斋刻《积学斋丛书》本张宗泰《孟子七篇诸国年表》二卷
    清光绪十九年刻《南海桂氏经学丛书》本桂文灿《孟子赵注考证》一卷
    清光绪间小邹鲁居刻本张大仕《四书音补》一卷
    清光绪二十年鄂藩官廨刻本王夫之《四书笺解》十一卷
    清光绪二十年泾阳刘文在堂刻本刘绍放《四书凝道录》十九卷
    清光绪二十年澹雅书局刻《四书异同商》本黄鹤《四书异同商补订》六卷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胡垣《四书通叙次》一卷、《四书通疑次》一卷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王肇晋、王用诰《论语经正录》二十卷
    清光绪十九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四书古注群义汇解》九种九十四卷
    清光绪二十年刻本崔暕《论语参注》二十卷
    清光绪间刻本马銮宇《中庸时习录》二卷
    晚清刻《慕皋楼杂刻》本易顺鼎《大学私订本》一卷
    晚清刻本李辀《学庸注释》二卷
    清光绪间刻《守中正斋丛书》本姜国伊《孟子外书补注》一卷附《考》一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珍艺书局石印本沈诵清《皇朝四书汇解》二十二卷
    清光绪间衡阳东洲讲舍刻《湘绮楼全书》本王闿运《论语训》二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刻忠信东堂藏板本韩濬《大中遵注集解》四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庐州刻本王世溥《周易论语同异辨》二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汪宗沂《孟子释疑》一卷
    清光绪二十三年羊城链雪山房刻本钟颖阳《大学纬注》一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鹤寿堂丛书》本王士濂《四书集注考证》九卷、《四书集释就正稿》一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本刘可毅《宋四书文正义》一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常熟俞氏刻本王伊《四书论》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刻中一堂藏版本徐天璋、徐浚仁《四书集注笺疑》八卷,徐昌龄、徐天璋《大学章句厘订》一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学翼斋石印本学翼斋主人《增补四书义经义式》一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温振翔《四书经义策论启蒙》四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烟台成文信刻本《精选四书义》二卷
    清光绪二十四年石印本《四书义汇编》一卷
    清光绪刻《灵峰草堂丛书》本陈矩《孟子弟子考补正》一卷
    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杨愚斋先生全集》本杨丕复《朱子四书纂要》四十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华阳苏氏刻本苏兆奎《辑宋四书五经义式》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修竹主人《四书论义统编》四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三鱼书屋《四书义经正篇》二卷、首一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湘南校经阁石印本颂经居士《四书新义》一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荣记石印本《历代名儒精选四书义》一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书局石印本旷园居士《四书义》一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文汇书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初编》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石印书局石印本蔡启盛《四书经义》四卷
    晚清焕文书局石印本朱钧《四书义正鹄初编》不分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长沙湘潭叶氏刻《观古堂所着书》本叶德辉《天文本单经论语校勘记》一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长沙湘潭叶氏刻《观古堂所着书》本叶德辉《孟子刘熙注》一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四书新义》六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江左书林石印本守拙庐主人《四书义精骑集》四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图书集成局铅印本双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大全》五十六卷首一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浙杭编译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续编》三卷(苏州大学图书馆藏本)
    清光绪二十八年浙杭编译局铅印本崇实斋主人《四书五经义策论续编》清光绪二十八年梦孔山房刻本《制义蜚英四书义》一卷
    清光绪二十九年鸿文书局石印本凌陛卿《皇朝四书汇解》七十五卷
    清光绪二十九年云南官书局刻本孙光亭《孟子要略集注》五卷
    清光绪二十九年普通学堂刻本《读孟子札记》一卷
    清光绪三十年集虚草堂刻《集虚草堂丛书甲集》本马其昶《中庸篇义》一卷
    清光绪三十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续四书新义》六卷
    清光绪三十年申江书局石印本《张太史评选四书义三集》六卷
    清光绪三十一年上海鸿宝斋石印本沈祖燕《四书合纂大成》三十七卷
    清光绪三十一年刻本杨祖涟《四书达》三十六卷
    晚清铅印近义轩藏板本石企嵋《论语补注》二卷
    清光绪间铅印本《四书全注》一卷
    清光绪三十二年南洋官书局石印本《绘图四书便蒙课本》
    清光绪三十三年刻主敬堂藏板本姜郁嵩《孟子说》七卷
    清光绪三十三年贵池刘氏玉海堂景宋丛书之四《论语注疏解经附论札》本刘世珩《论札》一卷
    清光绪三十四年衡州活字印本尹桐阳《论语笺》二卷
    晚清刻本高赓恩《周易大象应大学说》一卷
    晚清铅印本江瀚《论孟卮言》一卷
    晚清木活字印本江夏高等小学堂辑《修身科论语课程》一卷
    晚清刻《成氏遗书》本成孺《论语论仁释》一卷、《明明德解义》一卷
    清光绪三十四年黄县丁氏海隅山馆刻本王渐鸿《乡党图考补证》六卷附张庭诗《乡党图考补证札记》一卷
    光绪间刻彭崧毓《大学章句增释》一卷、《中庸章句增释》一卷
    晚清吴县孙氏长沙刻本许克勤《论语古注集笺补正》一卷
    晚清石印本陈学受《孟子说春秋两章口义》
    晚清刻本杨守敬《论语事实录》一卷
    清光绪末重庆正蒙社石印本施崇恩等《绘图四书速成新体读本》二十卷
    清宣统元年北京救世堂铅印本《四书不二字》一卷
    清宣统元年南洋官书局铅印本曾广俊《论语发明汇编》一卷
    清宣统二年济南日报馆铅印本翟师彝《孟子札记》一卷
    清宣统三年刻及时山房藏板本王熙章《论语讲义》十卷
    清宣统间刻《怡云堂全集》本沈保靖《读孟集说》七卷
    清宣统间铅印本董鸿勋《读四书记》五十四卷
    清宣统三年刻福州萨氏莳花吟馆藏板本萨玉衡《赵氏孟子章指复编》一卷
    清宣统间陇右乐善书局刻本安维峻《四书讲义》四卷
    清宣统间铅印本李滋然《四书朱子集注古义笺》六卷
    晚清刻《咫学读经史并杂记略》本杨澄鉴《咫学读四书记略》一卷
    晚清石印本姚惟寅《四书札记》二卷
附录一: 《中国古籍总目》着录晚清初刊印《四书》学着述辨误
附录二: 晚清新刻《四书》学着述序跋题记汇编
附录三: 晚清时期《四书》学着述翻刻情况
结语
主要考文献
后记

四、遍览已知求未知——略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代数推理及其教学研究[D]. 谢春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 叶晓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研究生成长进阶之路:点、线、面的渐进与共构[J]. 闫广芬,张先璐.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02)
  • [4]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再思考:印刷文化视域下的宋明儒学发展研究[D]. 徐思凡. 厦门大学, 2019(07)
  • [5]2006-2016年我国羽毛球方向硕士学位科研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D]. 杨志瑞.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元代春秋学研究[D]. 张立恩.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朱子涵养论研究 ——形成与内涵[D]. 陈昊. 厦门大学, 2018(07)
  • [8]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10]晚清《四书》学着述及其出版研究[D]. 徐晓楚.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1)

标签:;  ;  ;  

探索已知,寻找未知——浅谈研究生学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