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应力环境下​​岩体弱夹层的渗透特征

低应力环境下​​岩体弱夹层的渗透特征

一、低应力环境岩体软弱夹层的渗透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邹会松[1](2021)在《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含水软弱夹层地下洞室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地下工程常会遭遇超预期的软弱夹层带,尤其夹层含水时,强度进一步弱化,对工程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在研制专用模型试验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对含水软弱夹层地下洞室进行研究,通过开挖试验以及长时间蠕变试验,模拟地下工程的开挖和运营阶段,得到夹层含水对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影响,并用数值模拟加以验证。为保证长时蠕变试验的稳定运行,论文研制了由模型架、加载系统、测量系统组成的新型杠杆式物理模型试验系统,模型架设计成便于组装的框架组合式结构,加载系统采用二级杠杆,重力式加载,具有压力输出范围大、力值恒定,成本低廉等优点,测量系统包括非接触式的位移测量和接触式的应力测量。系统的成功搭建为后续试验提供了硬件保证。模拟材料配制中,按照相似原理,确定几何相似比为50,密度相似比为1.5,推导出应力相似比为75及其他相似比。模型试件主岩体的相似材料选用石英砂和石膏,加入有机硅调节渗透性和吸水率;软弱夹层的相似材料选用石英砂、石膏和高岭土等,保证低强度和膨胀性。通过常规力学实验和水理实验确定主岩体配比方案为6120,软弱夹层配比方案为855。考虑软弱夹层在地下洞室中的赋存状态,以夹层厚度、夹层位置和含水状态为因素,按照正交试验方案设计,开展开挖试验以及长时间蠕变试验,对洞室特定部位应力变化和洞室周边测点的位移进行监测和分析,得出:随着开挖的进行,距离洞室越近,应力的变化越大,洞室收敛变形量随着开挖的进行逐渐增加;开挖后的蠕变试验中,测点部位的应力与洞室收敛变形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后慢慢趋于稳定。对比开挖完成后和蠕变试验完成后洞室收敛变形量,可以得出:软弱夹层因素对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为:软弱夹层含水状态>软弱夹层位置>软弱夹层厚度。具体而言,随着软弱夹层厚度的增加,洞室的变形量增加,洞室的稳定性减弱;软弱夹层距离洞室越远,洞室收敛变形量越小,洞室越稳定;软弱夹层含水后,夹层软化,强度降低,洞室收敛变形量增加,洞室稳定性减弱。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模型试验进行数值验证。在开挖模拟中,洞室的应力变化规律与试验基本保持一致,在洞室上方出现应力减小区,并随着距离洞室越远,应力变化越小,随着开挖的推进,洞室收敛变形量增大,对洞室表面的变形影响越来越小。蠕变试验中,测点应力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增加,增加速率逐渐减小,洞室收敛变形量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增大,后期逐渐趋于稳定。对开挖阶段与蠕变阶段的洞室收敛变形量进行整理,得出软弱夹层各因素对洞室稳定性影响的规律,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基本一致,互为补充。

孔美婷[2](2020)在《海州露天矿北帮顺层岩质边坡蠕变特性及变形预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工业的日益发展,露天矿的生产安全越来越被重视,其中边坡问题成为焦点。据不完全统计,从1951年至今,海州露天矿北帮边坡发生滑坡90余次,经过多年的治理,北帮边坡已形成18~20°的边坡角,坡形较缓,整体稳定性较高,但根据现场勘查和监测发现,北帮边坡仍存在变形破坏并有加剧的趋势。结合海州露天矿的实际情况,认为海州露天矿北帮边坡主要发生蠕变变形。本文为探究海州露天矿北帮边坡的蠕变特性及其变形破坏,主要进行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1)使用Geo Studio-SLOPE/W软件,基于极限平衡理论采用Morgenstern-Price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计算结果显示,边坡稳定且地下水的存在并未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认为北帮边坡的破坏并不是整体性的滑移失稳,而是由于边坡蠕变导致的蠕变变形破坏。(2)对岩土体的蠕变特性及其经验本构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对7种经验本构模型的对比分析,认为伯格斯模型和西原体模型虽较常用于分析边坡蠕变,但其仍存在不足点,即二者均无法反映边坡的加速蠕变阶段。(3)为了更加完整的描述边坡的蠕变过程,选用Burgers-Mohr模型对边坡蠕变进行分析。介绍了Burgers-Mohr模型的原理,并对其蠕变参数进行确定。从微观、宏观及强度的角度对边坡的蠕变变形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蠕变的诱导作用,分析验证边坡的蠕变会导致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随时间的延续而减小。(4)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赋予边坡内的软弱夹层以蠕变效应。为明确变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蠕变时间分别选取5年、10年、15年和20年。通过对各时间段内的最大主应力、位移及塑性区的对比分析,研究海州露天矿北帮边坡在岩体的蠕变作用下发生的蠕变变形。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增加,北帮边坡存在蠕变变形且变形值不收敛,分析结果与实际相符。该论文有图52幅,有表7个,参考文献62篇。

胡晶[3](2020)在《含软弱夹层隧道围岩渗流破坏机理及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隧道工程的飞速发展,大规模的隧道建设不可避免地面临地质构造复杂化的挑战。其中,地下水与软弱夹层等不良的地质条件已成为隧道建设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已有研究多是针对地下水或软弱夹层单一因素对隧道破坏机理影响的研究,但实际工程中,山岭隧道的开挖过程经常同时遇到地下水和软弱夹层,使得隧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机制更为复杂,然而目前相关研究甚少。因此,针对这种工程地质情况,揭示隧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提出合理的考虑渗流和软弱作用下围岩压力计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采用室内相似模型试验方法,对有无渗流及渗流作用下软弱夹层的倾角、位置及条数对围岩破坏机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试验研究结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不同渗透率软弱夹层以及渗流作用下不同倾角,不同位置的软弱夹层对围岩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最后从渗流、软弱夹层倾角和软弱夹层位置三个方面对普氏理论进行了修正,得到了一定条件下考虑渗流作用和不同软弱夹层产状共同作用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为了研究渗流和软弱夹层共同作用对围岩破坏模式的影响,设计了3组模型试验,即有、无渗流作用,软弱夹层倾角为40°和70°及软弱夹层穿越隧道拱顶和距离隧道洞壁0.3倍跨径位置。分别对比分析了有、无渗流作用及不同软弱夹层产状(夹层角度和夹层位置)对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应变场及裂隙扩展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渗流作用会减小隧道开挖后松动破坏区围岩压力,增大围岩变形,改变裂隙传播方向;软弱夹层倾角为40°~70°时,两模型应力场的变化规律总趋势大致相同;软弱夹层距隧道的距离由穿越拱顶变为距隧道洞壁0.3倍跨径距离时对围岩应力场和位移场分布规律影响更小。(2)为了进一步分析渗流对软弱夹层破坏模式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与缩尺模型试验对应的实际尺寸隧道围岩中的透水型、与围岩渗透性相同及隔水型软弱夹层存在下的围岩破坏模式。发现当软弱夹层为隔水层或透水层时,软弱夹层与围岩渗透系数相差4个及以上量级时,软弱夹层初始渗透系数对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及渗流场影响较大。(3)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软了弱夹层产状对围岩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分别模拟计算了软弱夹层倾角为0°~90°和距离隧道洞壁距离为0.1D~0.5D时的隧道围岩破坏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软弱夹层倾角为0-25°时,围岩应力场、围岩场和渗流场随倾角变化最为明显,随着倾角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小。倾角超过55°以后,影响基本保持不变。软弱夹层距离隧道洞壁距离对围岩影响表现为,距离0-0.3D内对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和渗流场影响逐渐减小,距离超过0.3D以后,夹层对围岩破坏的影响显着减小,夹层左侧应力增加,左仰拱在左拱脚的拉剪作用下发生向左的偏转,应力、位移和渗流的不对称的分布逐渐消失。(4)由于多条夹层情况较为复杂,本文仅研究了无渗流情况下含两条软弱夹层的围岩破坏机理。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无渗流状态下单条和两条夹层存在的隧道围岩裂隙损伤演变过程及应力场、应变场、塑性区和位移场差异性。结果表明,含两条软弱夹层围岩的破坏过程、破坏模式和破坏机制较含单条软弱夹层隧道围岩的显着不同。因此,若仅参考含单条夹层围岩的支护方案进行支护设计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5)由于模型试验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定量研究夹层倾角、空间位置以及渗流对围岩支护结构荷载的影响,首先采用FLAC3D分析了开挖过程中软弱夹层倾角、位置以及渗流对隧道支护结构围岩压力的影响规律。然后通过拟合,对普氏理论进行了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普氏理论计算实际工程支护结构的围岩压力。与实测数据对比发现较另外两种方案的计算结果更为契合,说明修正后的普氏理论可以用于考虑渗流作用下含软弱夹层的重庆某地区山岭隧道围岩的支护荷载计算,为支护方案的设计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孙元田[4](2020)在《深部松散煤体巷道流变机理研究及控制对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深度的增加,大量深部煤层巷道变形的时间效应显现加剧。对于围岩强度极低的松散煤层巷道,流变大变形现象十分普遍。鉴于此,本文紧紧围绕松散煤体巷道流变问题,采用人工智能、室内实验、理论分析、工程调研、数值计算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煤岩参数反演模型,实验室构建了等效松散煤体试样,揭示了松散煤体的流变特性,建立了符合该类煤体的流变模型,反演了巷道煤体流变参数并揭示了巷道流变机理,提出了旋喷注浆加固松散煤体的控制对策并试验其可行性,探索了旋喷加固技术抑制巷道流变机理,为研究与治理松散煤体巷道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搭建了煤岩体参数反演的算法模型。在分析参数的反演必要性前提下,采用人工智能手段对本文松散煤体研究涉及的两类物理力学参数即“构建参数”和“流变参数”进行反演模型搭建。将机器学习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和高效寻优的生物启发式天牛须算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的建立起基于天牛须搜索的进化支持向量机参数反演模型(BAS-ESVM),确定了该模型反演实现的主要步骤。其中天牛须算法不仅对支持向量机的参数(核参数和罚参数)进行调优形成进化支持向量机(ESVM),还对待反演参数进行寻优输出。利用该模型对室内煤体构建的参数和巷道煤体的流变参数进行了精确反演。(2)提出了室内构建煤试件等效于现场松散煤体的方法。鉴于典型的松散煤层实际赋存状态,常规手段难以对其开展煤岩物理力学试验。该法以松散煤体坚固性为纽带,旨在将室内的成型煤体的孔隙率和强度与现场煤体孔隙率和强度等效。实验室测定了现场煤体的孔隙率(9.8%)和坚固性系数的反算强度(2.5MPa),并提出了成型煤体的孔隙率测定方法。理论分析确定了“成型压力、成型时间和成型水分(含水率)”为煤体成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参数,确定了煤体成型工艺并分析了成型机理及影响成型效果的因素,得到了煤体成型过程中的三阶段曲线即“初始压密变形、塑性变形及弹性变形阶段”。通过试验得到成型煤体的孔隙率和强度样本数据,揭示了成型煤体破坏的五阶段曲线即“孔隙裂隙压密、弹性变形、稳定破裂、加速破坏和峰后破坏阶段”。基于“BAS-ESVM”模型反演得到了现场原煤孔隙率和强度下的实验室型煤体构建参数即成型压力23.7MPa,成型时间33.5 min,含水率4.82%。按照该参数成功建立起试验煤体,成型煤体测试强度为2.52 MPa,孔隙率为10%,与原煤高度接近,验证了该模型和参数的合理准确性。(3)揭示了松散煤体流变特性并建立了相适应的流变模型。基于已构建的高度等效现场的松散煤体试样,采用分级加载方法,测得其单轴流变全过程蠕变曲线,揭示了松散煤体的流变变形特性即松散煤体存在“瞬时变形、减速蠕变、等速蠕变及加速蠕变阶段,卸载后存在残余变形”。得到了试样轴向四阶段应力应变规律即“孔隙裂隙压密阶段、线性变形阶段、裂隙孔隙发育阶段、加速破坏阶段”,分析了蠕变煤体受长时蠕变损伤下的等时应力应变曲线和瞬时加载变形模量规律。在松散煤体流变元件模型选取原则指导下,提出了适合松散煤体流变特征的改进型CVISC流变模型,推导了相关蠕变方程及其差分形式。提出了对添加的粘性单元参数计算方法,对松散煤体的流变参数进行了辨识,后经数值模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合理与正确性。(4)反演了深部巷道松散煤体流变参数并揭示了巷道流变机理。基于一个具有典型流变性质的松散煤层巷道工程案例,分析了其流变规律即该松散煤巷具有“前期减速大流变和后期等速大流变”特征,确定了帮部软弱松散煤体长时流变是巷道失稳破坏的关键因素。理论分析选取了适合松散煤体的流变模型及相关流变参数的取值范围,通过正交流变参数组合设计,并经三维巷道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含有时间序列的巷道位移。基于现场流变位移数据,通过“BAS-ESVM”模型反演得到了实测变形下的巷道煤体流变参数,经正算验证了所反演的流变参数及整体模型的建立是合适与正确的。进一步,通过对该流变巷道围岩水平与垂直位移、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塑性区扩展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分析,揭示了松散煤体巷道的不稳定变形时间长,煤体内高应力积聚,塑性区扩展范围远超支护范围等破坏机理。(5)提出了高压旋喷加固流变巷道的技术对策并试验其对松散煤体的扩孔成桩效果。理论分析了控制流变巷道的根本是提高松散煤体的自身性质,探索性的提出通过高压旋喷技术深度改性松散煤体,从而抑制巷道流变。深入分析了高压旋喷的“剪切、拉伸及内损伤”破煤机理,讨论了高压射流在煤体中扩孔范围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了水泥浆旋喷成桩作用与改性固结煤体机理。讨论了旋喷技术在深部松软煤层适用的可行性,计算选取了旋喷相关设备,分析了射流流量及压力对煤体作用,并在地面预先验证了设备和参数设置合理性。确定了两套旋喷工艺及流程,现场试验结果显示高压旋喷射流技术对坚硬的泥岩体扩孔范围有限,而对松散煤体扩孔成桩效果较好,尺寸在400 mm~500 mm左右,满足预加固支护要求,但也仍需优化选取试验地点和部分旋喷参数。(6)探索了旋喷加固控制松散煤巷方案并分析了其抑制流变机理。基于旋喷注浆成型桩体在松散煤层中的存在状态,实验室内构建了旋喷煤浆固结体,理论计算确定了煤与水泥浆液的合理比例为1.3,设计了煤浆混合物并测定了其坍落度。从宏观微观角度试验分析了水泥浆对煤体的改性作用,认为煤浆固结体是介于混凝土和煤体之间的在强度和延展性上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试验确定了该材料力学参数的尺寸效应和抗流变的特性。提出了旋喷注浆加固巷道的设计思路、原则和关键技术,建立了以“旋喷改性加固为主体,联合喷射混凝土和U型棚强化”的松散煤层巷道控制方案并确定了相关参数,概括为“浅表改性、预先加固、提高承载、边放边抗、柔中有刚、多重支护”的基本控制思想。建立了含有旋喷加固体的三维数值模型,合理选取了本构模型和相关参数。探索了两种旋喷方案在巷道流变变形抑制、围岩应力优化及塑性区扩展控制上的机理,综合对比分析认为旋喷注浆加固松散煤体技术可以明显降低顶板和帮部变形,最大分别减小69%和78%;减少巷道稳定时间,从60天减少至15天;优化围岩应力,应力集中系数可最大降低35%;大幅度减小围岩塑性区,顶板塑性区范围减小84%,帮部塑性区范围最大降低42%;对松散煤巷流变的研究与治理进行了新的尝试并提供了新的思路。该论文有图130幅,表39个,参考文献282篇。

陈海雄[5](2020)在《二元边坡滑坡机理及低掺量固化土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湖南某边坡滑坡造成抗滑桩断裂的工程实例为本文的研究背景,通过研究边坡地质报告和进一步勘察分析得出结论,认为降雨入渗导致二元结构(黏土-软岩)边坡中的碳质页岩软化形成软弱夹层,在开挖卸荷引起应力重分布和降雨形成的水压力作用时,边坡发生滑坡导致抗滑桩断裂的工程问题。因此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很少同时考虑低应力水平及水力作用的叠加效应对二元结构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影响,文中认为推导二元结构边坡水力学分析模型的表达式需采用应力分区强度计算才更符合实际工程情况,因此根据分析渗流的动态性提出了4种可能的二元结构边坡水力学模型,并通过分析计算推导出本工程案例的安全系数需在理论计算满足边坡安全等级的基础上再折减1.32才能保证边坡安全。水泥固化土能够有效利用原有支护结构和资源以及快速抢险加固治理的作用,而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固化土的研究集中在高水泥掺量条件下的一系列物理化学特性,如水泥掺量多在20%、30%甚至40%以上,龄期也多分布在7d、14d和28d,很少有研究固化土在低水泥掺量时的水分变化及强度增长特性,因此文中通过分析低水泥掺量固化土在早期(1~6小时)时的抗剪强度试验、风干试验、落锥试验,来研究其强度变化规律及评价标准;又通过分析不同水泥掺量(6%、8%、10%)、龄期(1天、3天、5天、7天)、初始含水率(28%、32%、36%、40%)对固化土的强度影响,为低水泥掺量固化土强度的研究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以及为内置式固化土重力挡墙结构选取最佳掺配比时的试验参数提供支持。为了采取有效的加固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施工工艺和加固方法——内置式固化土重力挡墙结构,由于目前国内工程加固中未曾有过用低水泥掺量固化土形成的重力式挡墙来治理二元结构边坡的案例,因此文中介绍了详细的施工工艺以及结构的优缺点,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内置式固化土重力挡墙结构加固边坡前后的有限元分析云图、安全系数和抗滑桩剪力变化情况,以此来说明新结构的可靠性。

姚刚[6](2019)在《东滩煤矿高应力复杂围岩条件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随着煤炭的连续开采,工程上应用了多种煤炭开采技术,其中综放机械化开采技术较为成熟,但是仍然面临回收率低的问题,对此,工程界设计出采空区一侧回采巷道采用留窄煤柱沿空掘巷的方法。对于深部开采沿空巷道,巷道围岩条件较为复杂,而且存在应力集中的情况,传统的煤巷锚网支护技术难以为继,无法将巷道支护安全控制在合理水平。推进沿空巷道相关研究,能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降低巷道支护成本,从而整体上减少煤炭开采损失,实现经济增收的目的。因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对于高应力、高煤帮、顶板富含软弱夹层、留小煤柱等复杂围岩条件下的沿空巷道的变形规律及支护优化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采用断裂损伤理论、弹塑性理论建立巷道煤璧围岩层裂板结构力学模型,分析了煤帮随高度增加而出现突变式剪滑变形的失稳特征,证实当巷帮围岩支承压力超过了最小临界失稳载荷的时候就会引发片帮现象。得出了高煤帮沿空巷道中必须对帮部采取相应措施,加大锚固支护范围以减少高煤帮的剪切滑移破坏的结论。通过软弱夹层在顶板相对位置分为锚杆锚固区内、锚固区边缘、锚固区外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层位对巷道顶板稳定性的影响结论。通过FLAC对东滩煤矿1306轨顺顺槽围岩受临近工作面采动影响及掘巷期间的应力特征和变形特征,分析不同宽高比小煤柱对支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宽高比小煤柱护巷。(2)针对东滩煤矿3煤综放沿空巷道复杂围岩条件,确定合理的煤柱宽高比、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提出了“三高三强化”控制技术,形成了主要采取包括顶板高强长锚杆与锚索联合支护辅以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加强、大孔径高预紧力锚索梁(桁架)控制高煤帮剪滑变形、小煤柱全螺纹锚杆支护等手段控制巷道围岩变形。(3)根据控制技术原理,对于1306轨顺沿空掘巷制定了具体的支护方案与参数设计并进行了巷道变形监测、监测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巷道成型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地控制东滩煤矿高应力复杂围岩条件下沿空巷道的变形,有效的保持了围岩的稳定。

崔圣华[7](2017)在《强震过程软弱层带地震动响应及大型滑坡启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全球地震频发区,强震不断,面临严重地震地质灾害问题。滑坡灾害是最为突出的地震地质灾害之一,尤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甚,是迄今记录到的单次地震产生滑坡数量最多的地震事件,仅滑坡面积>0.5km2的大型滑坡就达百余处,造成了灾难性损失。然而,与大型滑坡运动和堆积相比,启动由于留下的证据较少,导致研究难度较大,但启动研究对于地震斜坡稳定性评价、地震地质灾害预测、主动防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在构造活跃的高山峡谷区,斜坡内部广泛发育原生或次生弱带,如层间构造带、软弱岩层带、矿带、风化壳等,越来越多实例揭示它们是控制地震斜坡稳定性的关键带,如汶川地震最大滑坡-大光包滑坡,滑带背景即是先期深埋层间构造带。已有研究虽在斜坡地震动方面取得大量成果,但对此类斜坡关键弱带动力响应认识不足,对其控滑机理重视不够。本文以大光包滑坡为研究实例,基于9年持续工程地质调查和多手段滑带材料室内外静动力学特性测试,设计系列含d软弱层带地质体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软层动力响应。通过试验,(1)揭示了软弱层带基本响应特征,总结了4种动变形模式、6种动力学行为:地震中软弱层带与上下硬层产生动力非协调变形,导致软层内土压力较顶底硬层放大数十倍,在软层内产生强大振动冲压-张拉、振动剪切、上硬层加速度放大、对下硬层振动冲击等动力效应;(2)初步获得了2大类8小类因素的影响规律:地震强度和频率与软层非协调变形变形呈复杂非线性关系、与软层土压力基本呈线性正相关,地震持时增加导致软层阻尼比逐渐增加、自振频率逐渐减小;随软层厚度增加,内部土压力先减后增,深埋软层、双软层和斜软层土压力均大于单一水平浅埋软层;(3)探讨了动力非协调变形的工程地质意义:实际中,软层振动冲压-张拉效应、对软层振动剪切效应可造成滑坡潜在滑带碎裂扩容,上硬层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可放大地表破坏程度,对下硬层振动冲击效应可导致滑床岩体碎裂,双软弱层效应可导致斜坡硬层碎裂,斜软层效应可导致滑坡锁固段破坏。影响因素的频率-强度耦合现象可表明,若频率条件不具备,一次强震不一定产生大的破坏;相反,若含有敏感频率,即使小震也可能产生大破坏;影响因素的激振持时效应可表明,中长持时小震也可能产生较大破坏。基于振动台试验认识,引入弹性波动力学理论和地震波射线理论,建立了软弱层带动力非协调变形响应数学模型,揭示了由振幅衰减系数和延迟时间决定的变形差异、应力分异和叠加是动力非协调变形的内在机理;揭示了拉压交替作用下,由非均质岩体动力非协调变形导致的差异性卸荷回弹、局部应力集中、封闭应力是岩体动力致损成因;总结了由岩体屈服前动力非协调变形致损扩容和屈服后传统剪胀、拉张扩容组成的动力扩容成因。基于流体力学Joukowsky瞬态流方程和水击理论建立了扩容软层水击力计算模型,提出强震过程由层间错动带主控、动力非协调变形致损、地下水激发的大光包滑坡启动地质模型:强震过程、层间错动带动力非协调变形响应→岩体动力损伤、碎裂、扩容→超孔隙水压力→滑坡启动。

马冲[8](2017)在《含水软弱夹层非线性流变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中,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国中西部与西南地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大范围存在含缓倾软弱夹层(岩层和夹层倾角均小于25°)的二叠系石灰岩地层,该地层拥有丰富的优质石灰石矿产资源,是我国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建材来源。随着开采不断向深部和高处进行,矿山所揭露的地层越来越多,所揭露的地层越来越复杂,面临的矿山水文地质条件也愈加复杂,加剧了对边坡岩体的扰动,导致岩体力学性能劣化。各种软弱地层的暴露、边坡临空面的扩展都严重影响着矿山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软弱夹层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往往成为矿山边坡的潜在滑动面,对矿山过程边坡和终了边坡的稳定性起着控制作用。同时软弱夹层也是水的良好的渗流通道,水岩作用加剧了夹层本身的力学性能的劣化,使软弱夹层的流变特性愈发明显。因此研究水对软弱夹层的力学参数的劣化规律对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价和安全施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研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降雨和爆破反复作用下高边坡缓倾软弱夹层的流变特性及其致滑机理研究”(41672317)和横向项目“峨胜采矿场露采高陡边坡稳定性论证与优化研究”,以四川峨胜矿区所揭露的二叠系茅口组含炭质泥页岩软弱夹层为研究对象,考虑四川峨胜采矿区所处的水文地质环境和气象条件,对其进行不同含水率下常规环剪试验、环剪蠕变试验。基于常规环剪试验结果,探讨了不同含水率下的软弱夹层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将含水率作为损伤变量的软弱夹层力学参数劣化规律分析。开展不同含水率不同法向压力下的环剪蠕变试验,在对环剪蠕变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分数微积分提出了考虑软弱夹层的含水率引起的流变模型参数变化作为损伤变量的非线性粘弹塑性流变本构模型(DNMAP模型)。推导了DNMAP流变模型有限差分格式,采用FLAC3D二次开发平台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0编程实现了新建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并对其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以二叠系茅口组软弱夹层作为潜在滑动面的“1270-1380m”开挖平台变形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渐进性破坏分析及长期稳定性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本文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以四川峨胜采矿场“1270-1380m”开挖平台出露的二叠系茅口组含炭质泥页岩软弱夹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沉积环境和构造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软弱夹层的形成过程。利用矿物鉴定、X射线、激光粒度分布仪等手段对二叠系茅口组软弱夹层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粒径组成等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开展一系列物理力学试验获取了软弱夹层的基本物理特性参数。研究表明:二叠系茅口组软弱夹层矿物成分主要以粘土矿物、方解石为主。因粘土矿物的亲水性较强,因此含水率对软弱夹层的力学特性具有显着的影响。(2)对二叠系茅口组软弱夹层开展常规环剪试验,研究了相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重塑软弱夹层试样在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的剪切变形破坏特征。研究表明:法向应力是影响软弱夹层应变硬化及软化特性的重要因素。随含水率及法向应力的增大,较低法向应力下表现应变软化特性的试样,在环剪试验过程中的法向位移特征表现为由剪胀为主转变为剪缩为主。高法向应力下表现应变硬化特性的试样则表现出速率逐渐趋于稳定的剪胀特性。环剪应变特性受法向压力和含水率的影响,法向压力越大、含水率越高,试样的应变硬化特性越明显。分析了含水率与法向应力对于软弱夹层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显示软弱夹层试样的峰值剪应力、残余剪应力及其对应的剪切位移均与试样的含水率和法向应力呈正相关关系。基于摩尔-库仑强度准则与损伤力学原理研究了含水率对于软弱夹层等效抗剪强度参数的损伤劣化规律,得到了抗剪强度参数损伤率与含水率的函数关系式。对试样环剪破坏后的环剪面进行微观电镜扫描,讨论了应变软化与应变硬化试样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性,并指出环剪试验过程中颗粒位移、破碎与定向排列的差异是影响试样宏观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3)基于常规环剪试验成果,对二叠系茅口组软弱夹层开展不同含水率、不同法向压力下的环剪蠕变试验。对不同含水率下夹层试样的剪切蠕变变形和应变速率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两种方法确定了不同含水率下软弱夹层的长期强度,并与残余强度进行了对比。通过电镜扫描对不同含水率试样环剪蠕变破坏之后的破坏面进行了微观特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在低于饱和含水率时,含水率越高,瞬时剪切应变随应力等级的增加而变形增量变大;而高于饱和含水率之后,瞬时剪切应变增量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增量最大值出现在饱和含水率附近。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试样累计蠕变增量也呈增大的趋势。从蠕变曲线达到稳态蠕变的变形量与瞬态弹性应变的比值来看,随着环剪应力等级的增加,稳态蠕变的变形量与瞬态弹性应变的比值逐渐增加。应力等级越大,蠕变变形量在总变形中的比重增大,蠕变特性表现得愈发明显。(2)含水率对蠕变变形速率的规律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蠕变衰减段持续时间的影响上。研究表明,蠕变衰减持续时间随含水率的改变大致呈线性变化规律。随着应力等级的增加,0.6倍的残余应力作用下拟合直线的斜率大于残余应力的拟合直线斜率。环剪应力水平越高,蠕变衰减持续时间的增长率越缓。(3)等时应力-应变曲线法所确定的长期强度均大于稳态蠕变速率法所确定长期强度,但量值相差不大。通过对不同含水率下夹层的长期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发现长期强度与含水率呈线性负相关,含水率越高,软弱夹层的长期强度越低。(4)不同含水率试样在蠕变破坏之后的微观特性存在着显着差异,含水率较低的试样,破坏面光滑,变形擦痕较为清晰,片状结构明显;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试样逐渐软化,由于试样含有膨胀性的粘土矿物,颗粒由于膨胀性变强排列变得致密,各向同性明显。由于试样破坏前变形量变大,破坏面上多空隙和裂缝出现,表现出延性破坏特征。(4)详细介绍了分数阶微积分的几种常用定义,并基于分数阶微积分对现有的几种常见流变元件模型进行了改进,分别给出了蠕变本构方程。通过对饱和状态下软弱夹层试样蠕变破坏前试验曲线的拟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取基于分数阶微积分改进的Maxwell元件模型作为新建蠕变本构模型的粘弹性部分。同时,分析发现非定常参数Abel粘壶能够描述蠕变加速破坏段的特性,因此将其与塑性元件并联组合成粘塑性体与前面改进Maxwell元件模型串联构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剪切蠕变本构模型(NMAP),对其蠕变本构方程进行了推导。通过对试样环剪蠕变加速破坏段的拟合发现,新建立的NMAP元件本构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蠕变全过程试验曲线。(5)基于损伤理论将软弱夹层的含水率引起的流变模型参数变化作为损伤变量引入到NMAP模型中,建立了考虑含水率损伤的非线性黏弹塑性剪切流变本构模型DNMAP模型。通过对环剪蠕变试验结果曲线的拟合,可以看出DNMAP模型对不同含水率试样蠕变全过程特别是对加速蠕变阶段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6)对新建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本构模型(DNMAP)进行了详细的公式推导,对其蠕变本构方程进行三维差分形式离散,得到了应力增量的差分表达式。利用FLAC3D内置的FLAC3D500VS2010Addin.msi插件,在Visual studio2010软件中实现了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新建蠕变本构模型的开发。并通过建立一个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来模拟计算其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证明了新建DNMAP损伤流变本构模型的合理性,也说明其在FLAC3D中的二次开发实现过程的正确性。(7)在介绍峨胜矿区“1270-1380m”平台变形体的基本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基础上,考虑软弱夹层的应变软化和流变特性,对变形体进行了渐进性破坏分析和长期稳定性预测研究。在对变形体进行渐进性破坏分析时,分别采用了极限平衡法和基于应变软化模型的容重增加法。结果表明:容重增加法计算所得到的稳定状态的安全系数要略大于极限平衡法运用残余强度所得的安全系数。将容重增加法数值计算过程中不同时步下的剪应变增量分布的变化趋势来表示变形体的渐进性破坏的发展过程。剪应变增量经历从出现、扩展直至稳定的过程。当计算时步达到一定值时,剪应变增量分布趋于稳定,边坡安全系数也不再发生变化。基于边坡位移反分析法利用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对流变模型参数进行了反演,通过实测值和计算值的对比证明了反演参数的合理性以及本文所提出的DNMAP蠕变本构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变形体位移变化和剪应变增量的计算对其稳定性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史岩[9](2017)在《如美电站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及岩体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拟建的如美水电站最大坝高达315m,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坝之一。如美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境内的澜沧江上游河段,谷坡陡峻,河谷为高陡“V”形峡谷地形。坝区结构面非常发育,岩体结构非常复杂。因此需要查清坝肩岩体的结构特征,建立如美坝区岩体结构面分级体系,岩体结构分类体系,弄清坝肩岩体不同类型结构面的方位、形态发育特征,合理划分岩体质量等级,正确提取岩体和结构面的物理力学参数,从而为大坝建基面选择及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地质依据。本文在阐明如美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如美坝区岩体风化卸荷带划分的量化指标。在对岩体风化特征量化分析时,提出了结构面风化回弹指数RHI这一新的指标来对岩体风化特征来进行分带。基于现场调查,提出了左岸中坝址坝肩岩体卸荷模式有5类:倾外断层及陡缓裂的滑移-拉裂型、长缓裂控制的滑移拉裂型、陡倾裂隙控制倾倒-拉裂型、平缓裂隙控制的滑移-拉裂型和压致拉裂型。根据岩体的风化卸荷特征,将岩体主要分为强卸荷、弱卸荷、弱上风化、弱下风化、微新岩体等五个分带。根据现场调查及搜集的资料对左岸Ⅲ级和Ⅳ级结构面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左岸多发育横河向的断层或长大裂隙,其中的L72规模最大,属Ⅲ级结构面,为左岸中坝址区的控制性断层。基于平硐调查成果,对坝址区Ⅴ级结构面发育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采用RBI(岩体块度指数)和RSI(岩体结构指数)等指标对平硐岩体结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和对比,发现RSI指标能够更好地体现如美坝区岩体结构的特征。在大量室内和现场原位大剪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性状结构面和各风化卸荷岩体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取值研究,建立起与各类结构面和岩体配套的力学参数指标。并结合现场对试验段的岩体结构和回弹测试结果,建立起岩体结构特征参数与力学参数的对应关系。运用现场定性分级、BQ分级、RMR分级、Q分级等方法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如美现场工作情况,对分级方法进行了改进,综合分级后发现坝基岩体质量等级以Ⅲ、Ⅳ级岩体为主,其中BQ分级结果结果最为乐观,RMR分级结果次之,Q分级结果最为保守;Ⅳ级岩体主要位于强卸荷带、弱卸荷上带、裂隙密集发育带及挤压错动带,Ⅲ级岩体主要位于弱下风化—未卸荷带、弱上—未卸荷以及微新岩体中,并结合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给出各级岩体的力学参数建议值。作为科研项目“澜沧江如美水电站复杂地质环境岩体工程特性与应用研究子课题四—坝基岩体工程特性及应用研究”的一部分,本论文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高土石坝对坝基岩体的要求,进行坝基岩体可利用性评判,提出中坝址左岸侧建基面的选择建议。

朱赛楠[10](2016)在《厚层基岩滑坡软弱夹层演化过程及控滑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层状基岩斜坡是指岩体内分布有一组占绝对优势结构面的斜坡,优势结构面一般为层面、软弱夹层或者是节理面,它们是复杂岩体的典型特征之一。厚层状基岩斜坡在我国川滇、黔渝、鄂湘等西南山区广泛分布,该区域层状结构山体往往发育有数层岩性为泥岩、粘土岩或页岩的软弱夹层(带),与岩体内部岩溶带或节理面构成岩体与山体的分离面,经过长期蠕滑变形失稳,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灾害往往规模巨大、危害性极高。本文以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为例,对受软弱夹层控制的厚层基岩滑坡失稳机理开展了研究。在详细的现场地质调查基础上,查明了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理清了滑坡的基本特征与变形历史,阐明了滑坡的失稳模式和成因机制。从导致滑坡蠕滑变形的关键因素——软弱夹层和岩溶带的强度衰减问题入手。结合现场地质调查成果和室内岩石分析试验,探讨了软弱夹层的沉积环境与物质基础、发育演化特征和岩层结构,提出了鸡尾山型滑带软弱夹层的演化模式与演化发展阶段:原生软岩→层间剪切带→滑带,从矿物学、力学和物理化学等方面解释了层状基岩软弱夹层的演化机制。开展了软弱夹层剪切流变力学试验,建立了适合软弱夹层各演化阶段的非线性损伤流变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了岩溶发育带不同岩溶程度的剪切破坏特征。基于鸡尾山后部驱动块体驱动,前缘关键块体阻滑的滑动机制,推导并建立了受软弱夹层控制的厚层状基岩滑坡的三维极限平衡分析力学模型,计算了不同方案滑坡体的下滑推力与安全系数的变化趋势,从力学上揭示了受软弱夹层控制的层状基岩滑坡的失稳机理。并将三维极限平衡分析力学模型推广应用到变岩层倾角的条件下层状基岩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中,得到了变倾角条件下不同方案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以上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层状基岩滑坡的稳定性受地形地貌、地层组合、岩体结构、岩溶发育等方面的控制,具有后部驱动块体驱动,前缘关键块体阻滑的滑动机制。滑坡体的变形历史追溯久远,底部软弱夹层强度降低与侧边界岩溶发育带剪断构成了层状基岩滑坡蠕滑变形的关键因素。(2)分析了软弱夹层形成滑带的发育特征、矿物成分、微结构等方面的演化过程,提出了鸡尾山型滑带软弱夹层的演化模式,将其分为三个演化阶段:原生软岩→层间剪切带→滑带,并从力学、矿物学和物理化学等多学科角度揭示了鸡尾山型软弱夹层的演化机制。(3)开展了剪切流变试验,获取了软弱夹层各演化阶段的力学强度参数,并通过流变力学特性研究,解释了软弱夹层在演化中强度参数逐渐衰减的过程。引入损伤变量,建立了适合软弱夹层各演化阶段的非线性损伤流变力学模型。同时,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了不同岩溶发育程度溶蚀岩块的剪切破坏特性,定量评价了溶蚀岩体的强度衰减过程。(4)基于鸡尾山关键块体理论,分别讨论了边界强度条件的不同方案组合,推导并建立了受软弱夹层控制的层状基岩滑坡的三维极限平衡分析力学模型,计算了几种方案条件下滑坡体稳定性的三维变化趋势,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力学上揭示了受软弱夹层控制的层状基岩滑坡的失稳机理。(5)将三维极限平衡分析力学模型推广应用到变岩层倾角条件下滑坡的稳定性评价中,讨论了滑坡处于临界状态时,底滑面与岩溶带抗剪强度参数组合的变化范围,并建立了不同倾角条件下关于边界强度参数的滑坡稳定性的三维临界曲面。

二、低应力环境岩体软弱夹层的渗透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应力环境岩体软弱夹层的渗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含水软弱夹层地下洞室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模型试验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相似材料的研究现状
        1.2.3 软弱夹层对围岩稳定性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软弱夹层及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
    2.1 软弱夹层
        2.1.1 软弱夹层的定义
        2.1.2 软弱夹层的分类及特征因素
    2.2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
        2.2.1 影响洞室围岩变形的因素
        2.2.2 洞室围岩失稳的判断
        2.2.3 洞室围岩稳定性理论
    2.3 地应力
        2.3.1 初始应力
        2.3.2 自重应力
    2.4 本章小结
3 物理模型试验系统
    3.1 模型架
    3.2 加载系统
        3.2.1 设计要求
        3.2.2 设计原理
        3.2.3 系统组成
    3.3 测量系统
    3.4 组装调试
    3.5 本章小结
4 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的选择
    4.1 相似理论
        4.1.1 相似三定理
        4.1.2 相似条件
    4.2 相似关系确定
    4.3 相似材料选取
    4.4 相似材料配制
        4.4.1 主岩体相似材料的配比方案设计
        4.4.2 软弱夹层相似材料的配比方案设计
    4.5 相似材料性能测试
        4.5.1 常规力学与水理性能实验
        4.5.2 性能参数计算
    4.6 实验结果分析
        4.6.1 主岩体相似材料配比确定
        4.6.2 软弱夹层相似材料配比确定
    4.7 本章小结
5 含水软弱夹层地下洞室稳定性模型试验
    5.1 模型试验方案
    5.2 模型试验实施
        5.2.1 试验前准备
        5.2.2 开挖试验
        5.2.3 蠕变试验
    5.3 模型试验监测
        5.3.1 应力监测
        5.3.2 位移监测
    5.4 试验结果分析
        5.4.1 开挖阶段地下洞室稳定性
        5.4.2 蠕变阶段地下洞室稳定性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COMSOL的含水软弱夹层地下洞室稳定性模拟
    6.1 模型建立
    6.2 结果分析
        6.2.1 开挖阶段地下洞室稳定性
        6.2.2 蠕变阶段地下洞室稳定性
    6.3 数值模拟试验与模型试验对比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海州露天矿北帮顺层岩质边坡蠕变特性及变形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2 海州露天矿概述
    2.1 矿山地质概况
    2.2 矿山地质灾害现状
    2.3 北帮边坡破坏现状
3 边坡稳定性及其变形破坏分析
    3.1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3.2 海州矿北帮边坡稳定性分析
    3.3 顺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分析
4 边坡的蠕变模型及其蠕变变形研究
    4.1 岩土体蠕变特性及其本构模型
    4.2 边坡的蠕变模型及其蠕变参数的确定
    4.3 边坡蠕变特性及破坏机理
    4.4 边坡蠕变的诱导作用
5 边坡蠕变的数值分析
    5.1 数值分析软件简介
    5.2 边坡蠕变变形模型的建立
    5.3 边坡蠕变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含软弱夹层隧道围岩渗流破坏机理及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评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弱夹层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1.2.2 渗流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1.2.3 围岩压力计算理论
        1.2.4 目前研究中存在或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渗流作用下含软弱夹层围岩模型试验设计
    2.1 引言
    2.2 隧道模型试验相似关系和相似材料
        2.2.1 隧道模型试验相似关系
        2.2.2 隧道模型试验相似材料
    2.3 隧道相似模型试验设备
        2.3.1 模型试验加载设备
        2.3.2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方法试验设备及原理简介
        2.3.3 模型箱的加工监测元件布置
    2.4 隧道模型试验过程
    2.5 本章小结
3 渗流与软弱夹层对围岩破坏模式影响试验结果分析
    3.1 引言
    3.2 有、无渗流作用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3.2.1 有、无渗流作用围岩应力场差异性
        3.2.2 渗流作用对围岩位移场差异性影响规律
        3.2.3 有、无渗流作用围岩渐进破坏模式的差异性
    3.3 渗流作用下不同夹层倾角围岩破坏模式试验结果分析
        3.3.1 不同夹层倾角围岩压力演变规律
        3.3.2 不同夹层倾角围岩位移场变化规律
        3.3.3 不同夹层倾角围岩裂隙与应变演变
    3.4 渗流作用下不同夹层位置的围岩破坏模式试验结果分析
        3.4.1 不同夹层位置围岩压力演变规律
        3.4.2 不同夹层位置围岩位移场变化规律
        3.4.3 不同夹层位置裂隙与应变演变
    3.5 本章小结
4 渗流对含软弱夹层围岩破坏模式影响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FLAC3D数值分析方案
        4.1.1 FLAC3D软件的适用性
        4.1.2 软弱夹层与渗流作用下隧道数值模型的建立
    4.2 有、无渗流作用下围岩破坏机理
        4.2.1 渗流作用下围岩应力场变化规律
        4.2.2 渗流作用对围岩位移场的影响
    4.3 不同渗透率软弱夹层对围岩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
        4.3.1 含不同填充软弱夹层的围岩应力场分析
        4.3.2 含不同渗透系数软弱夹层围岩位移场变化规律
        4.3.3 软弱夹层的不同渗透系数对围岩渗流场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不同夹层产状对围岩破坏模式影响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5.1 引言
    5.2 软弱夹层角度对围岩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分析
        5.2.1 夹层角度对围岩应力场影响规律
        5.2.2 夹层角度对围岩位移场影响规律
        5.2.3 夹层角度对围岩渗流场影响规律
    5.3 软弱夹层位置对围岩破坏机理的影响规律
        5.3.1 不同软弱夹层位置对围岩破坏机理的影响规律分析
        5.3.2 夹层位置对围岩位移场影响规律
        5.3.3 夹层位置对围岩渗流场影响规律
    5.4 本章小结
6 含两条软弱夹层隧道围岩破坏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基于试验结果的含两条软弱夹层围岩破坏机理分析
        6.2.1 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裂隙损伤演变过程
        6.2.2 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场的变化规律
        6.2.3 隧道开挖过程中应变的变化规律
    6.3 软弱夹层对围岩破坏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6.3.1 含两条软弱夹层隧道塑性区分析
        6.3.2 单条和两条软弱夹层破坏模式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软弱夹层渗流有限条件下普氏理论围岩压力分析
    7.1 普氏理论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的修正
    7.2 夹层的倾角对围岩压力的影响
        7.2.1 左拱腰围岩压力变化规律
        7.2.2 右拱腰围岩压力变化规律
        7.2.3 围岩拱顶围岩压力变化规律
    7.3 渗流作用下夹层的位置对围岩压力的影响
        7.3.1 左拱腰围岩压力变化规律
        7.3.2 右拱腰围岩压力变化规律
        7.3.3 围岩拱顶围岩应力变化规律
    7.4 渗流作用下不同倾角与位置的软弱夹层对围岩压力影响规律
        7.4.1 拱顶垂直围岩压力计算的修正
        7.4.2 左拱腰围岩压力计算的影响
        7.4.3 右拱腰围岩压力计算的修正
    7.5 渗流作用下不同倾角软弱夹层对隧道的围岩压力的影响
        7.5.1 工程背景
        7.5.2 初期支护监测方案
        7.5.3 采用修正后的普氏理论计算结果试算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C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深部松散煤体巷道流变机理研究及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煤岩体参数反演的算法及模型
    2.1 参数反演的意义及对象
    2.2 支持向量机原理
    2.3 天牛须算法原理
    2.4 进化支持向量机(ESVM)
    2.5 煤岩参数反演的BAS-ESVM模型
    2.6 本章小结
3 实验室构建等效松散煤体
    3.1 典型松散煤层实际赋存状态
    3.2 成型煤体等效于现场松散煤体的方法
    3.3 原煤分筛与含水率测定
    3.4 实验室成型煤体及样本构建
    3.5 基于BAS-ESVM反演模型构建等效型煤
    3.6 本章小结
4 松散煤体流变特性与模型研究
    4.1 煤体试样单轴流变试验
    4.2 流变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松散煤体蠕变方程的建立
    4.4 松散煤体流变模型参数辨识
    4.5 本章小结
5 深部巷道松散煤体流变参数反演与机理分析
    5.1 典型松散煤巷流变工程案例
    5.2 基于BAS-ESVM模型的巷道煤体流变参数反演
    5.3 流变参数反演结果分析
    5.4 松散煤体巷道流变失稳演化机理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高压旋喷加固松散煤体现场试验研究
    6.1 高压旋喷注浆破煤与加固机理
    6.2 高压水平旋喷扩孔成桩现场试验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煤巷旋喷加固数值模拟研究
    7.1 煤浆固结体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7.2 高压旋喷加固技术方案初步设计
    7.3 旋喷加固巷道数值模型建立
    7.4 旋喷加固控制巷道流变机理分析
    7.5 旋喷加固技术方案优化及控制效果分析
    7.6 支护方案的综合对比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二元边坡滑坡机理及低掺量固化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降雨作用下二元结构边坡的稳定性研究
        1.2.2 水泥固化土理论研究
        1.2.3 二元结构边坡加固措施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二元边坡滑坡案例及力学模型分析
    2.1 工程概况
        2.1.1 气象及水系情况
        2.1.2 区域地质构造及稳定性
        2.1.3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2.1.4 地层岩土性质
        2.1.5 边坡加固前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2.2 局部断桩原因分析
    2.3 二元渗流边坡力学模型分析
        2.3.1 二元边坡滑坡特征
        2.3.2 基本假定
        2.3.3 不考虑应力分区效应
        2.3.4 考虑应力分区效应
        2.3.5 理论计算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分迁移试验
    3.1 理论依据
        3.1.1 开展水分迁移试验的原因
        3.1.2 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
    3.2 试验结果分析
        3.2.1 直剪试验
        3.2.2 风干试验
        3.2.3 落锥试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4.1 试验方案设计
        4.1.1 试验依据
        4.1.2 试验过程
    4.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4.2.1 固化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4.2.2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4.2.3 固化土的变形系数E_(50)
        4.2.4 抗剪强度参数转换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置式固化土重力挡墙施工工艺及稳定性
    5.1 内置式固化土重力挡墙施工工艺
        5.1.1 结构优点
        5.1.2 施工难点
    5.2 ABAQUS分析内置式固化土挡墙稳定性
        5.2.1 软件介绍
        5.2.2 计算模型
        5.2.3 强度折减法在ABAQUS中的应用
        5.2.4 参数确定
        5.2.5 稳定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东滩煤矿高应力复杂围岩条件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高应力复杂围岩条件沿空巷道围岩变形分析
    2.1 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理论分析
    2.2 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现场分析
3 高应力复杂围岩条件沿空巷道失稳特征
    3.1 高煤帮剪切滑移失稳特征
    3.2 厚顶煤含软弱夹层层位对巷道稳定性影响研究
    3.3 巷道围岩稳定对煤柱宽高比响应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高应力复杂围岩沿空巷道支护优化研究
    4.1 巷道地质条件
    4.2 支护优化方案研究
    4.3 东滩煤矿1306轨顺具体方案与参数设计
    4.4 矿压监测及支护效果分析
    4.5 试验效果
5 主要结论及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强震过程软弱层带地震动响应及大型滑坡启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场地地震动力响应研究现状
        1.2.2 层状及含软弱层带斜坡地震动力响应研究现状
        1.2.3 斜坡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现状
        1.2.4 大光包滑坡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2章 大光包滑坡及软弱层带工程地质研究
    2.1 概述
    2.2 大光包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2.2.1 汶川地震动
        2.2.2 地貌及地质环境
        2.2.3 滑坡区不连续地质特征
        2.2.4 气象水文条件
    2.3 软弱层带地质原型研究
        2.3.1 岩体建造及改造特征
        2.3.2 软弱层带构造类型
        2.3.3 构造分带及构造岩划分
        2.3.4 物质组成及定名
        2.3.5 岩体结构描述
        2.3.6 水文地质特征及渗透特性
    2.4 滑坡地质原型研究
        2.4.1 滑坡运动、堆积特征
        2.4.2 滑坡启动地质原型的建立
第3章 软弱层带岩体静动力学特性研究
    3.1 概述
    3.2 基于室内直剪的剪切力学特性分析
        3.2.1 试验方案
        3.2.2 试验结果
        3.2.3 层间错动带剪切强度特征
        3.2.4 破碎程度对抗剪强度影响
        3.2.5 水对抗剪强度影响
        3.2.6 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3.3 基于现场大剪的剪切力学特性分析
        3.3.1 试验方案
        3.3.2 剪断面特征
        3.3.3 剪切变形与强度
        3.3.4 剪切扩容特征
        3.3.5 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3.4 基于DPRI环剪的不排水剪切力学特性分析
        3.4.1 材料、设备和方法
        3.4.2 干燥材料剪切行为与强度
        3.4.3 饱和排水剪切行为
        3.4.4 不排水静力剪切液化特性
        3.4.5 不排水动力剪切液化特性
    3.5 基于MTS三轴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3.5.1 材料、设备和方法
        3.5.2 动应变与动强度特性
        3.5.3 动弹模与动阻尼比特性
        3.5.4 动孔压特性及影响因素
        3.5.5 双向振动液化特性
    3.6 小结
第4章 振动台试验设计
    4.1 概述
    4.2 振动台试验模型概化
    4.3 振动台模型量纲及相似关系确定
        4.3.1 量纲选择
        4.3.2 相似定理
        4.3.3 相似系数
        4.3.4 相似系统的误差评价
    4.4 振动台模型相似材料研究
        4.4.1 软弱层带相似材料研究
        4.4.2 硬层相似材料研究
        4.4.3 相似材料配比及静力学特性
        4.4.4 材料动力学特征
    4.5 振动台设备及传感器
        4.5.1 振动台及模型箱
        4.5.2 传感器类型
    4.6 模型制作及传感器埋设
        4.6.1 模型制作过程及质量控制方法
        4.6.2 传感器布置方案
        4.6.3 测量方法
    4.7 振动波及其输入方案
    4.8 振动台模型试验过程及数据分析方法
        4.8.1 试验过程
        4.8.2 试验数据采集
        4.8.3 试验分析方案
        4.8.4 分析参数
第5章 强震过程软弱层带动力学行为
    5.1 概述
    5.2 软弱层带动力响应基本特征
        5.2.1 土压力响应
        5.2.2 加速度响应
        5.2.3 位移响应
        5.2.4 误差分析
    5.3 动力非协调变形概念及特征
        5.3.1 动力非协调变形概念的提出
        5.3.2 动力非协调变形模式
        5.3.3 动力非协调变形与动力响应关系
    5.4 动力非协调变形响应的工程地质效应
        5.4.1 对软层振动冲压-张拉效应
        5.4.2 对软层振动剪切效应
        5.4.3 上硬层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
        5.4.4 对下硬层振动冲击效应
        5.4.5 双软层效应
        5.4.6 斜软层效应
第6章 软弱层带地震动响应影响因素
    6.1 概述
    6.2 地震因素
        6.2.1 激振强度效应
        6.2.2 激振频率效应
        6.2.3 激振强度-频率效应
        6.2.4 激振持时效应
    6.3 地质因素
        6.3.1 软弱层带厚度
        6.3.2 软弱层带埋深
        6.3.3 软弱层带组数
        6.3.4 软弱层带产状
    6.4 小结
第7章 强震过程软弱层带动力损伤、扩容及大光包滑坡启动机理研究
    7.1 概述
    7.2 大光包滑坡滑带损伤、扩容与水文地质现场特征研究
        7.2.1 滑带地震损伤碎裂特征
        7.2.2 滑床地震损伤碎裂特征
        7.2.3 滑带扩容特征
        7.2.4 滑带水文地质现象
    7.3 软弱层带动力非协调变形响应、动力损伤和扩容机理
        7.3.1 软弱层带动力非协调变形响应数学模型及机理讨论
        7.3.2 软弱层带岩体动力损伤机理
        7.3.3 软弱层带岩体动力扩容机理讨论
        7.3.4 软弱层带动力扩容过程分析
    7.4 扩容软层的水击效应模型及大光包滑坡启动过程机制
        7.4.1 水击效应理论模型
        7.4.2 滑坡滑带水击力估算
        7.4.3 大光包滑坡启动过程机制模型
    7.5 小结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含水软弱夹层非线性流变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第二章 茅口组软弱夹层成因分析与基本物理特性
    §2.1 引言
    §2.2 峨眉山区二叠系软弱夹层成因分析
    §2.3 茅口组软弱夹层基本物理特性试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茅口组软弱夹层抗剪强度特性的环剪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茅口组软弱夹层的环剪试验
    §3.3 不同含水率下软弱夹层环剪特性分析
    §3.4 试验前后试样微观结构特征差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茅口组软弱夹层环剪蠕变特性的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茅口组软弱夹层的环剪蠕变试验
    §4.3 不同含水率下岩样环剪特性分析
    §4.4 蠕变试验后试样环剪面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损伤流变本构模型研究
    §5.1 引言
    §5.2 分数阶微积分基础
    §5.3 流变元件组合模型
    §5.4 饱水状态(23%)下茅口组软弱夹层的流变本构模型
    §5.5 含水率损伤下夹层损伤流变本构模型的建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分数阶流变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实现
    §6.1 引言
    §6.2 NMAP模型的二次开发差分形式
    §6.3 FLAC~(3D)新本构模型程序开发流程
    §6.4 DNMAP本构模型算例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峨胜矿区“1270-1380m”变形体稳定性研究
    §7.1 峨胜石灰石矿区概述
    §7.2 “1270-1380m”平台变形体地质概况
    §7.3 “1270-1380m”平台变形体稳定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1

(9)如美电站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及岩体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工程概况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岩体结构特征研究
        1.3.2 岩体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1.3.3 水电站建基面选择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4.1 区域地质特征概述
        2.4.2 坝区地质构造
    2.5 水文地质条件
    2.6 地震
第3章 岩体风化卸荷特征研究
    3.1 岩体风化特征研究
        3.1.1 岩体风化特征调查
        3.1.2 坝区岩体风化带划分
    3.2 岩体卸荷特征研究
        3.2.1 坝区岩体卸荷特征调查
        3.2.2 坝区岩体卸荷分带划分
    3.3 坝区风化卸荷综合分带
        3.3.1 风化卸荷定量分析的综合指标
        3.3.2 坝区风化卸荷空间变化特征及规律综合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
    4.1 岩体结构面工程分级及岩体结构分类
        4.1.1 岩体结构面工程分级
        4.1.2 岩体结构类型及其划分
    4.2 Ⅲ级和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4.2.1 左岸Ⅲ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4.2.2 左岸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4.3 Ⅴ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4.3.1 缓裂发育特征
        4.3.2 陡倾结构面发育特征
    4.4 岩体结构类型量化分析
        4.4.1 根据RBI指标量化分析中坝址岩体结构特征
        4.4.2 岩体结构指数(RSI)提出及岩体结构量化研究
        4.4.3 RSI与 RBI、RQD指标相关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分析
    5.1 室内试验成果分析
        5.1.1 试验方案
        5.1.2 室内试验结果分析
    5.2 基于原位试验成果的综合分析
        5.2.1 岩体结构面力学参数的取值研究
        5.2.2 岩体强度参数的取值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岩体质量分级
    6.1 岩体质量现场定性分级
    6.2 岩体质量的定量分级
        6.2.1 分级方法的介绍
        6.2.2 具体分级结果及评价
    6.3 各方法分级结果的评价
    6.4 岩体质量综合分级
    6.5 岩体力学参数综合取值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如美电站左岸侧建基面选择研究
    7.1 土石坝建基面选择原则及依据
    7.2 坝基岩体可利用性评判
    7.3 建基面选择综合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厚层基岩滑坡软弱夹层演化过程及控滑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厚层基岩滑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层状基岩软弱夹层研究进展
        1.2.3 岩石流变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1.2.4 岩质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鸡尾山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2.1 地质环境背景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质构造
        2.1.3 地层岩性
        2.1.4 水文地质特征
        2.1.5 采矿活动
    2.2 鸡尾山滑坡基本特征
        2.2.1 滑坡边界
        2.2.2 滑体特征
        2.2.3 滑坡分区特征
    2.3 鸡尾山滑坡历史变形特征及遥感解译
    2.4 鸡尾山滑坡失稳模式与成灾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弱夹层的发育演化特征
    3.1 软弱夹层沉积环境演化特征及其形成的物质基础
    3.2 软弱夹层形成的岩层结构
    3.3 软弱夹层分布发育特征及规律
    3.4 软弱夹层的演化过程特征
        3.4.1 软弱夹层岩石矿物组分的演化过程
        3.4.2 软弱夹层物理性质的演化过程
        3.4.3 软弱夹层微结构与连接类型的演化过程
        3.4.4 软弱夹层物理化学性质的演化过程特征
    3.5 软弱夹层的演化阶段划分
    3.6 软弱夹层的演化机制
    3.7 软弱夹层的演化模式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弱夹层的力学强度特性分析
    4.1 试验设备
    4.2 试样制备
    4.3 软弱夹层的常规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4.3.1 试验方案设计
        4.3.2 强度和变形特性的试验结果
        4.3.3 剪切面破裂形式
    4.4 软弱夹层的剪切流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4.4.1 试验方案设计
        4.4.2 剪切位移变化规律
        4.4.3 剪切流变速率变化规律
        4.4.4 长期抗剪强度分析
        4.4.5 剪切面破裂形式
    4.5 常规抗剪强度与长期抗剪强度的关系
    4.6 溶蚀带的强度特性研究
        4.6.1 概化模型建立
        4.6.2 数值分析计算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弱夹层剪切流变本构模型与参数辨识
    5.1 软弱夹层非线性损伤流变力学模型研究
        5.1.1 软弱夹层的剪切流变特征
        5.1.2 软弱夹层非线性损伤流变力学分析
        5.1.3 软弱夹层非线损伤流变力学模型建立
    5.2 软弱夹层流变模型参数辨识
        5.2.1 非线性损伤流变模型的辨识方法
        5.2.2 非线性损伤流变模型的辨识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软弱夹层不同演化阶段的层状基岩滑坡稳定性分析
    6.1 滑体几何特性及矢量推导
    6.2 基于关键块体理论的解析解
    6.3 驱动块体的稳定性计算
        6.3.1 方案 1:驱动块体主剖面稳定性计算
        6.3.2 方案 2:驱动块体三维稳定性计算
    6.4 基于关键块体理论的三维稳定性计算
        6.4.1 方案 3:T2的抗剪强度为定值,R2、R3演化阶段相同
        6.4.2 方案 4:T2的抗剪强度为定值,R2、R3演化阶段不同
        6.4.3 方案 5:T2的溶蚀率增加,R2、R3演化阶段相同
        6.4.4 方案 6:T2的溶蚀率增加,R2、R3演化阶段不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软弱夹层不同倾角的层状基岩滑坡稳定性分析
    7.1 不同倾角时驱动块体的稳定性分析
        7.1.1 方案 1:不同倾角驱动块体主剖面的稳定性分析
        7.1.2 方案 2:不同倾角时驱动块体整体的稳定性分析
    7.2 基于关键块体理论的不同倾角稳定性分析
        7.2.1 方案 3:T2的抗剪强度为定值,R2、R3演化阶段相同
        7.2.2 方案 4:T2的抗剪强度为定值,R2、R3演化阶段不同
        7.2.3 方案 5:T2的溶蚀率增加,R2、R3演化阶段相同
        7.2.4 方案 6:T2的溶蚀率增加,R2、R3演化阶段不同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低应力环境岩体软弱夹层的渗透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含水软弱夹层地下洞室稳定性研究[D]. 邹会松.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2]海州露天矿北帮顺层岩质边坡蠕变特性及变形预测研究[D]. 孔美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3]含软弱夹层隧道围岩渗流破坏机理及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研究[D]. 胡晶. 重庆大学, 2020
  • [4]深部松散煤体巷道流变机理研究及控制对策[D]. 孙元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二元边坡滑坡机理及低掺量固化土应用研究[D]. 陈海雄.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6]东滩煤矿高应力复杂围岩条件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研究[D]. 姚刚. 山东科技大学, 2019
  • [7]强震过程软弱层带地震动响应及大型滑坡启动机理研究[D]. 崔圣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8]含水软弱夹层非线性流变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马冲.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9]如美电站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及岩体质量评价研究[D]. 史岩.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10]厚层基岩滑坡软弱夹层演化过程及控滑机理研究[D]. 朱赛楠. 长安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低应力环境下​​岩体弱夹层的渗透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