鞣酸酶催化反胶束中没食子酸烷基酯的生物合成

鞣酸酶催化反胶束中没食子酸烷基酯的生物合成

一、反胶束中单宁酶催化没食子酸烷基酯的生物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薛铁钢[1](2016)在《没食子酸烷基酯合成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没食子酸烷基酯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饲料工业等行业。基于此,本文研究了Fischer酯化法合成没食子酸甲酯(MG)、没食子酸十二酯(DG)和没食子酸十八酯(SG)的反应规律、工艺条件及产物的分离提纯方法;并初步探讨了电子级没食子酸甲酯的合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MG合成方法研究中,分别采用了树脂和硫酸作催化剂合成没食子酸甲酯;探究了以树脂为催化剂时酯化反应的规律,分析了反应的热力学特征及动力学特征;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硫酸催化的酯化反应的醇酸投料比、硫酸用量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参数,获得了最优酯化工艺条件:工业级没食子酸0.05 mol,甲醇50 mL,催化剂用量为0.6 mL,回流反应12 h,产物收率达95%以上。此外,对电子级MG合成进行了初步探究;(2)在DG合成工艺研究中,通过单因素实验,选择了合适的催化剂、带水剂和溶剂,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优酯化工艺参数:工业级没食子酸2.0 mol,月桂醇2.4 mol,溶剂500 mL,催化剂用量为20 g,油浴加热搅拌反应1216 h,酯化率达97%。此外,对反应产物的分离及粗酯的纯化、未转化原料及溶剂的分离回收、分析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究;(3)在SG合成工艺研究中,采用非氧化性的有机固态酸作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考察了反应的条件,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了醇酸投料比、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参数,获得了最优酯化工艺条件:溶剂加入量与没食子酸的物质的量比为200mL:1mol,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5:1,催化剂与没食子酸的物质的量比为0.1:1,反应时间为16 h,酯化率达98.4%。放大试验结果表明:MG、DG和SG小试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

黎高翔[2](2015)在《中国酶工程的兴旺与崛起》文中指出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生物催化技术被认为是继医药、农业之后的第三个浪潮。在25年中,中国在酶工程领域研究中取得很大进展,本综述集中介绍在中国酶工程会议上,酶的基因工程、酶的蛋白质工程、生物合成、微生物转化和生物传感器方面的成果和我国酶制剂工业的进展。

祝岱桢[3](2015)在《4-甲基儿茶酚及没食子酸十八酯合成工艺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部分的内容开展研究工作:(一)4-甲基儿茶酚合成工艺研究;(二)没食子酸十八酯合成工艺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4-甲基儿茶酚合成工艺研究4-甲基儿茶酚不仅可以作为防腐剂与香料,而且还是橡胶、染料、医药、农药和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料与中间体。但目前两条合成工艺都存在生产成本较高、实验操作复杂、对环境污染较大等不足。本文受现有两条工艺的启发,以4-甲基苯酚作为原料经醇镁法高效的合成4-甲基水杨醛,再经双氧水处理得4-甲基儿茶酚。通过对镁粉、甲醇与多聚甲醛的投料比,加入甲醛后4-甲基苯酚甲酰化反应的温度与时间等几方面的详细考察,寻找到最佳反应条件,以较高收率得到目标产物4-甲基儿茶酚,经过重结晶后收率为70.1%,纯度达到99.7%,而且已经在实验室完成中试。该路线克服了现有两条合成工艺的缺点,在不增加反应步骤的基础上去掉了用量很多的固体物质氯化镁或三氯化铝,反应所需溶剂的量也大大减少,降低了反应成本与环境污染,该路线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第二部分没食子酸十八酯合成工艺研究没食子酸十八酯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氧自由基,被广泛的用于化妆品和食品中。此外,没食子酸十八酯作为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病毒性疾病、细菌感染性疾病等均有一定的疗效,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药物。虽然没食子酸十八酯的合成在实验室中取得了较大成功,但是对于没食子酸十八酯的工业化生产却一直未能寻找到廉价的原料以及简洁的合成工艺,阻碍了其大量应用。本文从直接酯化法出发,采用没食子酸和十八醇作为原料直接进行酯化反应,通过对反应所需催化剂、溶剂以及反应温度等条件的深入细致研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以较高的收率和纯度得到目标产物没食子酸十八酯,经过两次重结晶后收率为80%,纯度达到99%。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实验操作简单,实验成本低廉、易于大量生产的合成没食子酸十八酯的工艺路线,为没食子酸十八酯大量工业化生产及大规模应用提供可能,为进一步研究没食子酸十八酯的生物药理活性奠定基础。

严东[4](2014)在《无花果曲霉产单宁酶发酵条件优化、酶学性质及其固定化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利用无花果曲霉Gim3.6作为生产菌株,采用五倍子生料发酵方法获得单宁酶,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反胶团体系萃取单宁酶,并进一步对其酶学性质及固定化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生料发酵产单宁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为:以氯化铵为氮源、麸皮为碳源,初始pH为5.0,培养基装量为5g,五倍子0.55g、培养温度30℃、接种量1.22mL。在此条件下通过72h的恒温培养,单宁酶活力可达28.64U/gds。利用CTAB/正丁醇/异辛烷反胶团体系萃取单宁酶并优化工艺参数,最佳萃取工艺为:前萃取CTAB浓度50mmol/L,助溶剂添加量为1/5,震荡时间15min,萃取温度45℃;反萃取水相pH3.8,正辛醇添加量3mL,两相比例1:1,混合时间10min,氯化钠浓度为0.25mol/L。在上述条件下,经过一个萃取和反萃取循环后,单宁酶的酶活回收率可达75.5%,纯化倍数为5.64。无花果曲霉Gim3.6产单宁酶的酶学性质为: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6.0。Fe3+, Ba2+的添加对酶活力影响不大,Fe2+则会有轻微的促进作用。Mg2+、Al3+和EDTA对单宁酶都有抑制作用。以没食子酸丙酯为底物时,单宁酶米氏常数Km为0.6144mmol/L,最大反应速度为Vmax=65.359μmol/L·min。单宁酶最佳的固定化工艺为:壳聚糖浓度1.5%,海藻酸钠浓度2%,戊二醛浓度0.2%,钙离子浓度为0.25mol/L,交联时间5.5小时,在此条件下,酶活回收率达82.57%,经过7批次的重复酶促反应后酶活力下降为原来的51.25%,固定化酶的稳定性较好。

张帅,陈遂,黄景晟,林健辉,农嘉仪,朱华伟,曹庸[5](2014)在《黑曲霉T3-5-1高活力单宁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用黑曲霉T3-5-1生产单宁酶,将粗酶液分别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和透析法初步纯化,结果表明,使用截留分子量12 kDa的透析袋对粗酶液透析后的比活力(3108.58 U/mg),高于硫酸铵沉淀法处理后的比活力(2939.38 U/mg)。然后对透析样品用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层析法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单宁酶,通过与单宁酶A及单宁酶B进行GPC色谱图比较发现,其分子量基本一致,但黑曲霉T3-5-1单宁酶的比活力(5304.78 U/mg),远高于单宁酶A(1788.15 U/mg)和单宁酶B(935.07 U/mg)的比活力。该单宁酶性质研究表明:其最适pH值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40℃,且其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良好。当底物为没食子酸丙酯时,最大酶促反应速率Vmax为81.96μmol/(L·min),米氏常数Km为0.85 mmol/L。最后考察了该单宁酶的催化合成能力,结果表明,在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中,该单宁酶可催化没食子酸和丙醇反应合成没食子酸丙酯。

李付丽,吴鑫颖,邱树毅,何顺荣,黄兴[6](2013)在《没食子酸烷基酯的研究现状》文中指出没食子酸烷基酯类化合物是以没食子酸为原料与烷基醇进行酯化反应所得到的,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菌能力。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饲料工业等行业中。就没食子酸烷基酯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合成、应用现状予以综述,并对合成方法中的酶法合成进行了重点阐述,对其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新的观点。

聂光军[7](2012)在《有机相生物催化酯转换合成没食子酸丙酯的研究》文中指出非水相生物催化是工业生物催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提高非水相生物催化效率是生物催化技术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没食子酸丙酯是一种优良的抗氧化剂和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本文研究以单宁酶为催化剂,以单宁酸和正丙醇为底物,在有机溶剂中一步酯转换合成没食子酸丙酯的生物催化过程。由于酶在水相构象可调、在非水相构象相对刚性,印迹技术可以用于非水相催化中生物酶的超激活。为提高酶的有机相酯转换催化性能,综合应用酶蛋白印迹、抗冻保护和固定化技术,结果显示pH调节、底物印迹和界面激活能显着提高单宁酶的活性,其酯转换催化性能较对照提高了123倍;固定化印迹酶可显着降低由印迹导致的酶团聚,提高印迹酶的表观活力,将印迹酶的表观活力提高了近一倍,底物转化率达到了40%;组合使用TritonX-100、甘露糖和镁离子降低了冻干对酶活性的损失,将酶的底物转化率提高到49%。本研究不仅拓宽了印迹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为生物酶的修饰改造提供了参照。热稳定性分析发现印迹酶Ed为85.54kJ mol-1,半衰期为1710h,明显高于已有报道;热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在40-60℃内,酶催化酯转换合成没食子酸丙酯的一步催化反应的AG和△Hd分别为97.1~98.4kJmol-1和82.77~82.94kJmmol-1,均低于单宁酶水解、酯化两步反应自由能叠加,表明一步酯转换效率优于两步反应;该一步反应△S为-0.047~-0.045kJ mol-1K-1,显示该反应为非自发过程:反应动力学研究显示40℃时,其Km值为0.054mM,低于文献报道的单宁酸酶解反应的Km值,表明印迹提高了单宁酶的底物亲和力,进而提升了酶的催化性能。为进一步提高酶促酯转换反应的效率,对有机相生物催化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有机溶剂的极性对反应影响显着,极性低有利于酶促酯转换反应,体系中的水份和正丙醇含量也显着影响反应;采用半连续催化将使催化效率提高约2.5倍,底物转化效率提高到75%。表明有机相生物催化过程中,反应过程控制可以有效提高酶的催化效率,为工程放大提供了依据。采用菌丝体直接催化可降低酶分离纯化成本。本研究以黑曲霉菌丝体为催化剂催化单宁酸到没食子酸丙酯的酯转换一步合成,通过反应体系优化和催化方式优化底物转化率也达到43%,说明菌丝体为催化剂用于有机相催化也是可行的。论文研究结果将为农、林业废弃物到没食子酸丙酯绿色生物合成提供技术支撑;所采用的酶印迹强化措施对非水相酶生物催化有普适意义,为有机相生物合成化学品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手段。

王挥[8](2012)在《黑曲霉产单宁酶与固定化酶制备没食子酸及其丙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单宁酶是一种酰基水解酶,是在单宁酸等诱导剂存在下合成的诱导酶,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和饲料工业等方面。但由于目前酶法的生产水平较低,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同时,没食子酸及其没食子酸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医药和化工原料,市场上的这类产品基本是由五倍子单宁及塔拉单宁酸水解生产而来的,因为酸碱法水解会造成的环境污染、设备腐蚀等问题。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用单宁酶法来生产没食子酸及其没食子酸酯类化合物方法来替代原有工艺。因此,开展相关研究以提高单宁酶生产水平及酶法转化没食子酸及其没食子酸酯类化合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实验室保藏的黑曲霉菌株为产单宁酶的出发菌株,采用紫外和氮离子注入方式对其进行诱变选育,并对黑曲霉发酵产单宁酶条件、黑曲霉发酵动力学、单宁酶的固定化及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对固定化单宁酶转化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丙酯条件进行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产单宁酶菌株选育以黑曲霉产单宁酶菌株为试验菌株,经筛选培养得到酶活为86U/mL的菌株N5。以N5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诱变,得到酶活为158U/mL的菌株N5-U5-3。用N+离子对N5-U5-3进行诱变选育,经过筛选后得到编号为03号的菌株,酶活力为198U/mL。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是一株比较理想的单宁酶高产菌株,命名为黑曲霉111(Aspergillus niger111)。产单宁酶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对黑曲霉的产单宁酶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对发酵产酶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单宁浓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以及其最适产酶条件为:30℃,转速180r/min,单宁浓度1.76%,初始pH6.0,接种量10%.,装液量20%,培养时间82.2h。在此条件下,发酵单宁酶活力可达380.34U/mL。黑曲霉发酵动力学研究以Aspergillus niger111为实验菌种,对其进行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以该菌株在5L发酵罐中分批发酵的数据为依据,建立分批发酵生产单宁酶的菌体生长、单宁酶合成以及基质消耗动力学模型。单宁酶固定化筛选LX-1000HA树脂作为载体,对游离单宁酶进行固定化,通过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和RSM,对LX-1000HA树脂固定化单宁酶的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液/载体比17.6(v/m)、pH6.9、时间24h、温度36.5℃,该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力达到(18495±200)U/g,对温度和pH的适应性更广,酶活回收率为45.25%。固定化酶制备没食子酸及其丙酯固定化单宁酶作为水解五倍子单宁转化制备没食子酸的催化剂,优化工艺条件,在pH6.5、温度50℃、固定化酶酶量4.5g、时间30h的条件下,没食子酸浓度达到27.93mg/mL,单宁酸转化率为93.1%。筛选环己烷为有机介质,在非水相中用固定化酶催化合成没食子酸丙酯,优化工艺条件,在温度52℃、环己烷和正丙醇比例4:1、没食子酸浓度1.8%、时间40h条件下,没食子酸丙酯得率90.64%。

陶素芬[9](2011)在《单宁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文中提出单宁酶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类具有降解没食子单宁作用的酶类,在食品、饲料、化妆品、医药和制革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课题从选育单宁酶产生菌的基础性工作开始,对初筛得到目的菌株进行了诱变处理,对选育到突变菌株产酶发酵条件和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菌株产单宁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探究。从富含单宁的自然环境中取样,经富集培养、平板分离筛选、固体发酵初筛等方法筛选得到46株产单宁酶的菌株。再通过固体发酵复筛,获得一株产酶活性较高的菌株1-39,酶活力为1.58IU/g(干基)。依据菌株菌落、菌体形态观察,该菌株属于丝状真菌霉菌,命名为DNM1-39。以菌株DNM1-39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硫酸二乙酯单独和复合诱变处理,筛选获得一株酶活有明显提高的突变株UD-6,其固体发酵酶活力达到2.55IU/g(干基),较出发菌株提高了62.8%。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菌株UD-6发酵产酶条件和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经过极差、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确定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盐溶液pH值6.0,培养基装量12g/250mL(三角瓶),发酵周期60h;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麸皮做培养基的固体支撑物和碳源,固液比1:1,盐溶液的成分(g/100mL)为单宁0.75、氯化钠0.5、七水硫酸镁0.5、硫酸铵1.0、硫酸锰0.1、硫酸锌0.05、氯化铵1.5。此条件下,菌株UD-6产酶活最高可达到5.61IU/g(干基),比优化前提高了120%。酶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菌株UD-6产单宁酶在23-30℃之间保温处理160min内活性稳定,50℃以上迅速失活;酶促反应的最适缓冲体系为pH值5.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金属离子中Cu2+、Al3+、Ag+对单宁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n2+和Zn2+稍有一些促进作用,其余离子的影响不明显。

倪田表[10](2010)在《黑曲霉产单宁酶的纯化和性能研究及其在非水介质中应用的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宁酶(Tannase EC3.1.1.20),又称单宁酯酰水解酶,是一种由某些微生物在单宁酸等诱导剂存在下合成的诱导酶。单宁酶在食品、饮料、精细化工、皮革、饲料、化妆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单宁酶不仅能催化水解反应,还能催化酯化反应,例如它可将单宁酸中酯键转移给醇类直接合成没食子酸酯类。没食子酸酯类是没食子酸的重要衍生物之一,能促进纤维蛋白和血栓的溶解、扩张血管、增加冠动脉血流量及有效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在医药领域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前景,其中没食子酸丙酯(propyl gallate, PG)表现得尤为突出。论文首先从黑曲霉、黄曲霉、米曲霉、根霉四种菌中选取本实验用产单宁酶菌,分别采用水解圈法初选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复选;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单宁酶高产黑曲霉的发酵条件,考察了单宁酸含量、KH2PO4含量、(NH4)2SO4含量、MgCl2·6H2O含量、温度、pH值、摇速7个因素对单宁酶产量的影响;简便而有效地分离纯化出电泳纯的单宁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SDS-PAGE法分别测定了其纯度和分子量;同时研究了粗酶、纯酶和固定化酶(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共混凝胶作为固定化酶支持物)三种类型酶的性质,包括酶对温度的耐受性、稳定性,pH耐受性、稳定性,酶的底物专一性以及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和离子液体等对酶活的影响;最后探讨单宁酶在非水相介质中的酯化反应,以没食子酸及正丙醇作为反应的底物,分别研究酶在三氯甲烷、丙酮、[bmim][BF4]和[bupy][BF4]四种非水介质中的酶促反应特性,包括底物摩尔比、水活度等对反应的影响等。结果:通过初选和复选结合法选择黑曲霉为本题课实验菌,在基本培养基中单宁酶活达到2.414 U/ml;由正交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得出单宁酸含量对产酶量影响比较显着,并确定黑曲酶发酵产酶的最佳条件为:2%单宁酸、0.1% KH2PO4、0.7%(NH4)2SO4、0.1% MgCl2·6H2O、温度40℃、pH 5.5、摇速140rpm。在此最优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酶活达到5.215U/ml,比优化前的酶活提高了2.16倍。发酵上清液分别经过过滤、离心、超滤和层析得到电泳纯单宁酶并且SDS-PAGE法测定该酶为二聚体,分子量为119KD,1L培养液最终可以收获6.4毫克酶蛋白;粗酶、纯酶和固定化酶三种类型酶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45℃、5.5。在温度稳定性实验中,三种类型酶随着时间推移酶活逐渐损失,12h后粗酶、纯酶和固定化酶酶活分别损失9.9%、10.2%和8.3%。单宁酶对两种底物单宁酸和没食子酸丙酯的Km值分别为4.6 mM和5 mM,故单宁酶对单宁酸的亲和力大于没食子酸丙酯。单宁酶酶活被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吐温-80完全抑制,而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中酶活保持稳定。在20%有机溶剂溶液(丙酮、三氯甲烷和异丙醇)中培育5 min,单宁酶剩余酶活分别为71%、76%和80%。亲水性离子液体[bmim][BF4]和[bupy][BF4]对酶活有抑制作用。单宁酶在含20 % [bmim][BF4]和[bupy][BF4]的离子液体中培育5 min后,剩余酶活分别为95%和93%。单宁酶在1mMβ-巯基乙醇、溴乙酸和氨腈三种抑制剂中培育30 min后,剩余酶活分别为41.2%、54.6%和66%。通过非水相中单宁酶促合成没食子酸丙酯的实验可知,当正丙醇与没食子酸的比例为1: 2时,反应转化率最高,为92.6%;当反应的初始水活度为0.55时,反应转化率和初速度达到最大,分别达92.3%和0.63 mM/h;经对不同反应介质中酯化反应的对比,离子液体是一种很好的酯化反应介质,其中亲水性[bmim][BF4]中的酶促酯化反应转化率和初速度最大,分别达92.5%和0.65 mM/h。

二、反胶束中单宁酶催化没食子酸烷基酯的生物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胶束中单宁酶催化没食子酸烷基酯的生物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没食子酸烷基酯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没食子酸研究现状
        1.1.1 没食子酸的性质及用途
        1.1.2 没食子酸的提取方法
    1.2 没食子酸烷基酯研究现状
        1.2.1 没食子酸烷基酯性质及用途
        1.2.2 没食子酸烷基酯的合成方法
        1.2.3 没食子酸甲酯的合成方法
        1.2.4 电子级没食子酸甲酯的合成方法
        1.2.5 没食子酸高级酯的合成方法
    1.3 本论文工作内容
第2章 没食子酸甲酯合成方法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
        2.2.1 试剂
        2.2.2 没食子酸甲酯的合成
        2.2.3 后处理
        2.2.4 电子级没食子酸甲酯的制备
        2.2.4.1 重结晶
        2.2.4.2 EDTA和EDTA二钠盐络合
        2.2.4.3 阳离子树脂交换
        2.2.5 产品分析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酯化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2.3.2 酯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2.3.3 树脂催化剂的活性
        2.3.4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2.3.5 Fischer酯化工艺研究
        2.3.5.1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2.3.5.2 甲醇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2.3.6 浓硫酸催化合成没食子酸甲酯
        2.3.6.1 正交实验
        2.3.7 电子级没食子酸甲酯重结晶
    2.4 结论
第3章 没食子酸十二酯合成工艺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
        3.2.1 试剂
        3.2.2 没食子十二酯的合成
        3.2.3 后处理
        3.2.4 产品检测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正交实验
        3.3.1.1 醇酸摩尔比的影响
        3.3.1.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3.1.3 溶剂用量的影响
        3.3.1.4 反应时间的影响
        3.3.2 重结晶实验
        3.3.2.1 重结晶溶剂的选择
        3.3.2.2 重结晶对没食子酸十二酯纯度影响
        3.3.2.3 乙醇浓度对没食子酸十二酯收率影响
        3.3.2.4 不同结晶温度对没食子酸十二酯提纯收率的影响
    3.4 Fischer酯化法合成DG的工艺流程
    3.5 原材料消耗及成本估算
    3.6 结论
第4章 没食子酸十八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
        4.2.1 主要试剂
        4.2.2 没食子十八酯的合成
        4.2.3 后处理
        4.2.4 产品检测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正交实验
        4.3.1.1 醇酸摩尔比的影响
        4.3.1.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4.3.1.3 溶剂用量的影响
        4.3.1.4 反应时间的影响
        4.3.2 重结晶实验
        4.3.2.1 重结晶溶剂的选择
        4.3.2.2 没食子酸十八酯的重结晶
        4.3.2.3 乙醇浓度对没食子酸十八酯粗酯提纯的影响
        4.3.2.4 不同结晶温度对没食子酸十八酯提纯收率的影响
        4.3.3 Fischer酯化法合成没食子酸十八酯的生产工艺
        4.3.3.1 生产方法
        4.3.3.2 工艺流程
        4.3.3.3 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成本概算
    4.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酶工程的兴旺与崛起(论文提纲范文)

1 酶的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
2 酶与微生物细胞的生物合成与催化
3 生物传感器
4 我国酶制剂工业发展现状

(3)4-甲基儿茶酚及没食子酸十八酯合成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4-甲基儿茶酚合成工艺的研究
    第一章 4-甲基儿茶酚合成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4-甲基儿茶酚合成方法综述
        1.2.1 液化木质素法
        1.2.2 直接羟化氧化法
        1.2.3 4-甲基愈创木酚水解法
        1.2.4 卤代苯水解法
        1.2.5 达金(Dakin H D)氧化法
        1.2.6 Fries重排法
        1.2.7 酚镁-甲醛法
        1.3 本章小结
        1.4 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4-甲基儿茶酚合成工艺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典型实验操作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镁粉与甲醇投料比对反应的影响
        2.3.2 4-甲基苯酚与多聚甲醛的投料比对反应的影响
        2.3.3 镁粉与多聚甲醛的投量比对反应的影响
        2.3.4 甲酰化反应温度的影响
        2.3.5 甲酰化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2.3.6 溶剂中水含量对反应的影响
        2.3.7 粗产品重结晶
        2.4 4-甲基儿茶酚的合成工艺流程图
        2.5 本章小结
        产物结构鉴定与纯度分析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3.2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没食子酸十八酯合成工艺的研究
    第四章 没食子酸酯合成研究进展
        4.1 前言
        4.2 没食子酸酯的化学合成法
        4.2.1 直接酯化法合成没食子酸酯
        4.2.2 羟基保护-酯化法
        4.2.3 DCC缩合法[32]
        4.2.4 其他化学合成方法
        4.3 酶催化合成法
        4.4 本章小结
        4.5 课题的提出
    第五章 没食子酸十八酯合成工艺的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5.2.2 实验操作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反应溶剂的影响
        5.3.2 反应除水剂的影响
        5.3.3 催化剂的影响
        5.3.4 反应原料配比对没食子酸十八酯合成的影响
        5.3.5 反应母液的第二次提取
        5.3.6 没食子酸十八酯的分离纯化
        5.4 没食子酸十八酯的合成工艺流程图
        5.5 本章小结
        产物结构分析鉴定与纯度测定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无花果曲霉产单宁酶发酵条件优化、酶学性质及其固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单宁和单宁酶简介
        1.1.1 单宁
        1.1.2 单宁酶
    1.2 单宁酶的研究进展
        1.2.1 产单宁酶微生物
        1.2.2 单宁酶的物理化学性质
        1.2.3 单宁酶的酶学性质
    1.3 单宁酶的分析方法
    1.4 单宁酶的发酵生产
        1.4.1 液体发酵工艺
        1.4.2 固体发酵工艺
    1.5 单宁酶分离纯化
    1.6 单宁酶固定化
    1.7 单宁酶的应用
    1.8 本课题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8.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无花果曲霉产单宁酶发酵工艺优化
    2.1 材料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2 菌种
        2.1.3 培养基
        2.1.4 溶液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发酵方式的选择
        2.2.2 单宁酶酶活力测定
        2.2.3 固体发酵产酶培养基优化
        2.2.4 固态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
        2.2.5 验证试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绘制
        2.3.2 不同发酵方式产酶结果
        2.3.3 菌株Gim3.6发酵产酶培养基优化
        2.3.4 菌株Gim3.6发酵工艺参数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反胶束体系萃取纯化单宁酶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2 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蛋白质含量测定
        3.2.2 单宁酶酶活力检测方法
        3.2.3 有机溶剂沉淀
        3.2.4 反胶团体系萃取单宁酶研究
        3.2.5 透析
        3.2.6 单宁酶的Sephacryl S-200层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胶团体系的选择
        3.3.2 前萃取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
        3.3.3 后萃取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
        3.3.4 单宁酶的分子筛层析
        3.3.5 单宁酶分子量测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宁酶酶学性质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1.2 菌种
    4.2 试验方法
        4.2.1 单宁酶粗酶液的制备
        4.2.2 酶活力检测方法
        4.2.3 单宁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4.2.4 酶在冷藏条件下存储稳定性研究
        4.2.5 温度对单宁酶活力影响及热稳定性研究
        4.2.6 pH对单宁酶活力影响
        4.2.7 单宁酶的米氏常数Km和Vmax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酶在4℃条件冷藏存储稳定性
        4.3.2 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4.3.3 单宁酶的热稳定性
        4.3.4 酶促反应最适pH
        4.3.5 pH的稳定性
        4.3.6 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
        4.3.7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影响
        4.3.8 Km和Vmax的确定
        4.3.9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催化反应产物
        4.3.10 发酵产物薄层层析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单宁酶的固定化研究
    5.1 材料与仪器
        5.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单宁酶酶液的制备
        5.2.2 固定化单宁酶酶活力的测定
        5.2.3 固定化载体的选择
        5.2.4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固定化单宁酶条件优化
        5.2.5 正交法优化固定化条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固定化单宁酶载体的选择
        5.3.2 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单宁酶条件的确定
        5.3.3 固定化酶操作稳定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主要试剂
附录Ⅱ 主要仪器设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黑曲霉T3-5-1高活力单宁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1.1.1 菌种
        1.1.2 试剂
        1.1.3 培养基
    1.2 实验方法
        1.2.1 黑曲霉T3-5-1 生产单宁酶
        1.2.2 单宁酶粗酶液的提取
        1.2.3 单宁酶活力测定
        1.2.4 硫酸铵沉淀
        1.2.5 透析
        1.2.6 葡聚糖凝胶层析
        1.2.7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2.7.1 标准曲线的建立
        1.2.7.2 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2.8 凝胶排阻色谱法检测单宁酶纯度
        1.2.9 酶学性质测定
        1.2.9.1 单宁酶最适p H值和酸碱稳定性
        1.2.9.2 单宁酶最适反应温度和热稳定性
        1.2.9.3 单宁酶动力学性质
        1.2.10 单宁酶在反胶束体系中催化合成没食子酸丙酯
        1.2.10.1 没食子酸与丙醇的反应
        1.2.10.2 反应体系样品的处理
        1.2.10.3 HPLC色谱条件
2 结果与讨论
    2.1硫酸铵沉淀
    2.2 透析
    2.3 葡聚糖凝胶层析
    2.4 不同来源单宁酶的比较
    2.5 酶学性质测定
        2.5.1 单宁酶最适p H值和酸碱稳定性
        2.5.2 单宁酶最适反应温度和热稳定性
        2.5.3 单宁酶动力学性质
    2.6 单宁酶催化合成没食子酸丙酯
3 结论

(6)没食子酸烷基酯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没食子酸烷基酯的生物药理活性
    1.1 抗氧化性能
    1.2 药理作用
2 没食子酸烷基酯的合成现状
    2.1 化学合成法
    2.2 生物酶合成法
3 应用现状
4 结论和展望

(7)有机相生物催化酯转换合成没食子酸丙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印迹的研究进展
        1.1.1 印迹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1.1.2 印迹因子类型及作用
        1.1.3 印迹的应用
        1.1.4 问题及展望
    1.2 有机相生物催化
        1.2.1 有机介质对酶的影响
        1.2.2 影响有机相生物催化反应的因素
        1.2.3 其他
    1.3 单宁酶活性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1.4 没食子酸丙酯的功能及生产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单宁酶印迹及抗冻保护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仪器
        2.1.3 印迹酶制备及固定化
        2.1.4 酯转换反应
        2.1.5 没食子酸丙酯含量测定
        2.1.6 数据分析
        2.1.7 产品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印迹单宁酶
        2.2.2 印迹单宁酶的抗冻保护研究
        2.2.3 印迹温度和印迹顺序对印迹效果的影响
        2.2.4 印迹酶固定化
        2.2.5 没食子酸丙酯鉴定
    2.3 小结
第3章 印迹单宁酶特征及热、动力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仪器
        3.1.3 印迹酶制备
        3.1.4 酯转换反应
        3.1.5 没食子酸丙酯测定
        3.1.6 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印迹酶的相关特征研究
        3.2.2 印迹单宁酶的热、动力学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有机相生物催化酯转换反应体系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仪器
        4.1.3 印迹酶制备
        4.1.4 没食子酸丙酯检测
        4.1.5 不同反应方式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反应体系研究
        4.2.2 催化反应方式研究
    4.3 小结
第5章 黑曲霉全细胞催化酯转换反应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与仪器
        5.1.2 菌株
        5.1.3 培养基
        5.1.4 培养方法
        5.1.5 发酵方法
        5.1.6 干菌丝制备
        5.1.7 全细胞催化
        5.1.8 没食子酸丙酯检测
        5.1.9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干菌丝制备
        5.2.2 不同处理对细胞催化活性的影响
        5.2.3 溶剂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5.2.4 干菌丝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5.2.5 水含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5.2.6 正丙醇含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5.2.7 催化方式对反应的影响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总结
        6.1.1 建立一个有效的单宁酶激活方法
        6.1.2 绿色、高效制备没食子酸丙酯
    6.2 研究展望
        6.2.1 单宁酶应用开发研究
        6.2.2 有机相生物催化体系的理性设计
        6.2.3 过程放大及反应器设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黑曲霉产单宁酶与固定化酶制备没食子酸及其丙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单宁酶研究进展
        1.1.1 单宁与单宁酶
        1.1.2 单宁酶的来源
        1.1.3 单宁酶的性质
        1.1.4 单宁酶的分析方法
        1.1.5 单宁酶的制备
        1.1.6 单宁酶的应用
    1.2 单宁酶研究发展趋势
    1.3 本研究的意义、目的与内容
2 紫外诱变选育产单宁酶菌株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黑曲霉菌株筛选结果
        2.3.2 紫外诱变选育结果
    2.4 小结
3 氮离子注入诱变选育产单宁酶菌株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氮离子注入单宁酶产生菌的诱变条件的选择
        3.3.2 氮离子注入诱变的初筛和复筛结果
        3.3.3 遗传稳定性研究
    3.4 小结
4 产单宁酶条件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种
        4.2.2 培养基
        4.2.3 试剂
        4.2.4 主要仪器
    4.3 培养方法
        4.3.1 斜面种子的活化
        4.3.2 摇瓶种子培养
        4.3.3 单因素试验
        4.3.4 酶活力测定
    4.4 实验结果
        4.4.1 温度对单宁酶活力的影响
        4.4.2 培养时间对单宁酶活力的影响
        4.4.3 诱导物浓度对单宁酶活力的影响
        4.4.4 中心组合实验
        4.4.5 实验复证
    4.5 小结
5 黑曲霉发酵动力学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种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
        5.2.4 培养基
        5.2.5 实验方法
        5.2.6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单宁酶发酵过程代谢变化特征
        5.3.2 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
        5.3.3 单宁酶合成动力学
        5.3.4 基质消耗动力学
    5.5 小结
6 单宁酶固定化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与仪器
        6.2.2 试验方法
        6.2.3 固定化单宁酶的酶学性质实验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载体对单宁酶固定化的影响
        6.3.2 中心组合试验
        6.3.3 验证实验
        6.3.4 固定化单宁酶的酶学性质
    6.4 小结
7 固定化酶转化制备没食子酸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实验材料
        7.2.2 主要仪器
        7.2.3 实验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7.3.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7.4 小结
8 固定化酶催化合成没食子酸丙酯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实验材料
        8.2.2 试剂
        8.2.3 主要仪器
        8.2.4 实验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3.1 有机介质的确定
        8.3.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8.3.3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果
    9.2 主要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与论文相关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单宁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单宁和单宁酶
        1.1.1 单宁
        1.1.2 单宁酶
    1.2 单宁酶的研究现状
        1.2.1 产单宁酶微生物种类
        1.2.2 单宁酶发酵工艺
        1.2.3 单宁酶的提取纯化方法
        1.2.4 产单宁酶微生物基因工程手段的研究
        1.2.5 单宁酶产品的开发
    1.3 单宁酶的应用
        1.3.1 单宁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1.3.2 单宁酶在制革行业中的应用
        1.3.3 单宁酶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应用
        1.3.4 单宁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1.3.5 精细化工与制药工业
    1.4 立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1 单宁酶产生菌的筛选
        1.5.2 单宁酶产生菌的诱变选育
        1.5.3 菌株UD-6 产单宁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及酶学性质的初步探究
第2章 单宁酶产生菌的筛选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分离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器材
        2.2.4 培养基
        2.2.5 菌株筛选方法
        2.2.6 粗酶液的提取方法
        2.2.7 单宁酶活性测定方法
        2.2.8 菌种初步鉴定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宁酶产生菌的筛选
        2.3.2 DNM1-39 菌株形态特征
    2.4 小结
第3章 单宁酶产生菌的诱变选育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出发菌株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2.4 培养基配置
        3.2.5 诱变方法及筛选方法
        3.2.6 单宁酶活性测定方法
        3.2.7 遗传稳定性试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紫外诱变(UV)结果
        3.3.2 硫酸二乙酯(DES)诱变结果
        3.3.3 UV-DES 复合诱变结果
        3.3.4 突变株的诱变选育谱图
    3.4 小结
第4章 菌株 UD-6 产单宁酶发酵条件的优化及酶学性质初探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菌种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器材
        4.2.4 培养基
        4.2.5 培养方法
        4.2.6 酶活力分析方法
        4.2.7 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菌株UD-6 发酵条件的优化
        4.3.2 菌株UD-6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4.3.3 优化前后菌株UD-6 发酵进程的比较
        4.3.4 菌株UD-6 产单宁酶粗酶性质的初步研究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黑曲霉产单宁酶的纯化和性能研究及其在非水介质中应用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目的与意义
        1.1.1 单宁酶概况
        1.1.2 单宁酶的酶学性质
        1.1.3 单宁酶催化机理
        1.1.4 没食子酸酯类
    1.2 单宁酶的产生菌
    1.3 酶工程下游技术
        1.3.1 单宁酶的筛选方法
        1.3.2 单宁酶的液体发酵法
        1.3.3 单宁酶的分离纯化
        1.3.4 单宁酶的固定化
    1.4 单宁酶的应用
        1.4.1 食品工业
        1.4.2 制革工业
        1.4.3 化妆品行业
        1.4.4 饲料工业
        1.4.5 化工与制药工业
        1.4.6 生物催化领域
    1.5 单宁酶研究的发展趋势
    1.6 本课题的工作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单宁酶高产菌株的选择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种与培养基
        2.1.2 仪器与试剂
        2.1.3 菌种选择
        2.1.4 单宁酶粗酶液提取、酶活力测定和定义
        2.1.5 菌丝体生物量(干重)的测定
        2.1.6 不同浓度单宁酸对产酶的影响
        2.1.7 产酶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
        2.1.8 菌株生长与产酶的时间曲线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初选结果
        2.2.2 菌种液体培养胞外酶活比较
        2.2.3 不同培养基对黑曲霉产酶的影响
        2.2.4 多因素综合优化的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2.2.5 黑曲霉的生长产酶曲线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酶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单宁酶粗酶液提取、酶活力测定和定义
        3.1.3 酶分离纯化
    3.2 酶性质的研究
        3.2.1 温度耐受性
        3.2.2 温度稳定性
        3.2.3 pH耐受性
        3.2.4 pH稳定性
        3.2.5 底物专一性
        3.2.6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3.2.7 有机溶剂的影响
        3.2.8 离子液体的影响
        3.2.9 抑制剂的影响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单宁酶的分离纯化
        3.3.2 单宁酶纯度测定
        3.3.3 单宁酶分子量的测定
        3.3.4 单宁酶的性能酶学性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水相中单宁酶催化合成没食子烷丙酯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培养基
        4.1.2 试剂
        4.1.3 实验设备
        4.1.4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离子液体和有机溶剂中酶促酯化反应比较
        4.2.2 离子液体[bmim][BF4]反应体系中两底物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4.2.3 离子液体[bmim][BF4]反应体系中初始水活度对反应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反胶束中单宁酶催化没食子酸烷基酯的生物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没食子酸烷基酯合成工艺研究[D]. 薛铁钢.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2]中国酶工程的兴旺与崛起[J]. 黎高翔. 生物工程学报, 2015(06)
  • [3]4-甲基儿茶酚及没食子酸十八酯合成工艺的研究[D]. 祝岱桢.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4]无花果曲霉产单宁酶发酵条件优化、酶学性质及其固定化研究[D]. 严东. 广西大学, 2014(02)
  • [5]黑曲霉T3-5-1高活力单宁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J]. 张帅,陈遂,黄景晟,林健辉,农嘉仪,朱华伟,曹庸. 现代食品科技, 2014(03)
  • [6]没食子酸烷基酯的研究现状[J]. 李付丽,吴鑫颖,邱树毅,何顺荣,黄兴. 酿酒, 2013(06)
  • [7]有机相生物催化酯转换合成没食子酸丙酯的研究[D]. 聂光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
  • [8]黑曲霉产单宁酶与固定化酶制备没食子酸及其丙酯的研究[D]. 王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09)
  • [9]单宁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D]. 陶素芬.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1(10)
  • [10]黑曲霉产单宁酶的纯化和性能研究及其在非水介质中应用的初探[D]. 倪田表.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4)

标签:;  ;  ;  ;  

鞣酸酶催化反胶束中没食子酸烷基酯的生物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