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环境下的应用程序设计研究

C/S环境下的应用程序设计研究

一、C/S环境下应用程序设计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蔡文站[1](2021)在《基于虚拟调试的复杂零件机器人打磨轨迹规划研究》文中提出航空发动机叶片作为飞机发动机的关键精密零件,其表面完整性和型面精度对发动机的气流动力学性能、使用寿命、可靠性等方面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叶片属于典型薄壁件,具有易变形、弯扭度大的特征,剧烈的表面曲率变化使叶片在打磨过程中难以保证其表面质量,所以研究叶片高效高精度自动化打磨技术,对提升叶片生产效率和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机器人打磨叶片逐渐代替人工打磨成为主流打磨技术。在机器人打磨叶片过程中,良好的打磨轨迹能有效地提高叶片的表面质量与加工效率。利用虚拟调试技术可以按照用户设计的技术参数要求对工业实际机器人打磨叶片进行仿真模拟,从而有效降低实物打磨的风险。本论文着重研究机器人打磨叶片系统的叶片模型重构、轨迹规划与联合虚拟调试技术,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系统进行联合调试与优化,对机械设计、工艺仿真、轨迹规划、电气调试进行整合,不仅提高了调试效率,还可以在安装设备之前发现并解决问题,降低实物调试风险与成本。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航发叶片点云处理与模型重构。首先采用华朗三维扫描仪采集实体叶片的点云数据;然后对初始叶片点云数据进行去除噪声点,以及基于K-means算法对叶片点云数据进行精简处理;其次基于NURBS曲面实现了叶片曲面重构,并对重构后的叶片曲面进行误差分析,得出重构后的叶片曲面偏差的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偏差均在0.05mm之内,符合精度要求;最后在NX中实现航发叶片三维模型的重构。(2)研究了一种面向叶片的机器人打磨轨迹生成方法。以Visual Studio 2017为开发平台,结合NX二次开发工具NX/OPEN API实现了基于等残留高度的打磨轨迹开发。首先通过对叶片曲面微分几何的分析,建立了百页轮打磨工具与叶片曲面之间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Douglas-Peucker算法计算变打磨步长,并将叶片曲面状况分为平面、凸曲面和凹曲面三种状况,分别计算对应的打磨行距,最终在三维叶片模型表面自动生成符合叶片表面形貌的打磨轨迹和轨迹点数据,并进行仿真验证生成的打磨轨迹是否可行。(3)建立机器人打磨叶片运动学模型。首先通过D-H参数法建立了川崎RS20N关节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推导了川崎机器人运动学正解和逆解的求解过程。然后对机器人在关节空间与笛卡尔空间的轨迹规划进行了理论研究,并进行了轨迹运动仿真,验证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保证了理论的可行性。最后基于蒙特卡罗法对机器人工作空间进行求解,绘制了机器人工作空间的点云图。(4)设计了一种基于NX MCD与TIA Portal的机器人打磨叶片联合虚拟调试系统。首先基于NX MCD仿真平台设计并建立机器人打磨叶片数字化工作站;然后采用TIA Portal软件进行PLC程序设计和HMI组态并下载到硬件设备;其次通过OPC UA通讯协议实现机器人打磨叶片系统软硬件联合虚拟调试。最后给出适用于实际叶片打磨的工艺参数,并通过实际叶片打磨实验证明参数合理可行。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验证和优化了机器人打磨轨迹,同时可以缩短现场调试周期,降低设计阶段电气硬件的调试风险和成本投入。

高嘉材[2](2021)在《六轴协作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提出《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知识经验积累,持续提升自主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实现制造业重点领域的智能化。机器人作为智能装备的代表,其相关技术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传统机器人一般应用于重复劳动的场景,缺少主动碰撞检测功能,安全性低。随着应用场景的丰富,市场对能够实现人机协作生产的机器人需求量加大,具有完善安全功能的协作机器人成为未来发展的突破方向。控制系统的性能决定了协作机器人的工作效率,碰撞检测算法的有效性决定了协作机器人的安全性。本文针对六自由度协作机器人设计了一种控制系统,选用倍福工控机作为控制主站,通过EtherCAT总线实现控制器与机器人的通讯;在机器人与环境障碍物的碰撞检测方面,提出了一种判断规划轨迹与环境障碍物碰撞情况的双层次检测算法,有效的提高了机器人的碰撞检测效率。本文设计了协作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选用倍福C6920-0060工控机作为控制器,科尔摩根RGM模组作为机器人关节轴,通过EtherCAT总线串联控制器与机器人实现通讯;在机器人运动算法方面,采用运动学方法建立机器人各轴转角参数与末端位姿的关系模型,使用D-H法建立协作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求解并验证机器人模型的正运动学及逆运动学问题。结合五段速度S型曲线算法及严格同步规划策略,实现对各关节轴速度的同步控制规划,使机器人的运动过程保持平稳,避免了速度过冲问题;本文结合协作机器人连杆的形状特点,建立了胶囊体碰撞检测模型,采用几何体模型法的思想实现机器人各连杆间的碰撞检测,解决了协作机器人自身连杆间的碰撞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检测机器人与环境障碍物碰撞情况的双层次检测算法。初次判断过程利用自适应动态碰撞检测法快速筛选出运动轨迹中可能与障碍物球体模型发生碰撞的轨迹范围,二次判断过程采用分离轴法准确判断该范围内的轨迹点与障碍物有向包围盒(Oriented Bounding Box,OBB)的碰撞情况。在Matlab环境中与自适应动态碰撞检测法及几何体模型法进行对比,验证了双层次检测算法在确保实时性的同时,检测结果更为准确,解决了协作机器人与环境障碍物的碰撞检测问题;研究选用Twin CAT NC PTP(Numerical Control Point To Point)的PLC FIFO(First Input First Output)功能控制协作机器人各轴,使六个关节轴在位置耦合的前提下,严格按照规划的无碰撞轨迹值运动,实现了协作机器人多轴同步运动;基于Matlab平台分别进行了机器人运动学算法、碰撞检测算法、五段速度S型曲线算法的仿真实验,并在搭建好的六轴机器人控制平台上进行“屏幕人脸跟随”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各运动学相关算法的准确性,表明控制系统的性能稳定,同步性好,能够可靠的完成控制任务。本文通过设计协作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完成了机器人运动算法的研究以及机器人各关节同步运动控制方法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双层次检测算法实现协作机器人与环境障碍物的碰撞检测。实验表明,双层次碰撞检测算法比几何体模型法的检测速度快,比自适应动态碰撞检测算法的结果准确,更适用于机器人控制系统;本系统能够正确实现运动学求解、轨迹规划、碰撞检测以及多轴同步运动等功能,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

张晓坤[3](2021)在《基于云平台的太阳能利用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我国面临着能源短缺与生态保护两大问题,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发展将是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太阳能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应用技术已经得到极大的发展。但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运行维护不当等原因,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效率往往较低。因此,为促进太阳能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必要对太阳能利用过程中的系统性能及运行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太阳能利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展开了研究。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本文在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可视化显示过程中,采用了云平台、物联网、数据库、无线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监测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终端和监测平台组成。数据采集终端以工业级的Edge Box-RPI作为硬件基础,采用高级编程语言Python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上传的程序设计。其中数据上传程序以“断点续传”的方式进行设计,以保障数据上传的完整性。数据存储采用Mysql数据库。在通信设计方面,数据采集终端采用“Rs485+Modbus”的通信方式与传感器设备进行通信,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工作,采用“4G+HTTP”的通信方式与监测平台进行通信,以完成数据上传的工作。此外,数据采集终端还安装有远程控制软件,以方便用户对其进行远程控制操作。在监测平台的设计开发中,本文以Web应用程序开发的方式来建立监测平台,并将其部署在云服务器上。监测平台的服务器采用了B/S模式和“Flask+Nginx+gunicorn+Mysql”架构进行开发。在前端,监测平台基于Admin LTE模板进行Web页面的设计与开发,并使用了Bootstrap、Jquery、Ajax和Echarts等前端技术。监测平台设计并实现了用户登录管理、实时数据显示、数据下载和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最后,本文通过搭建光伏发电系统实验装置对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研究。在应用过程中,对监测系统的设计功能以及长期运行效果进行检验和分析。此外,还尝试利用BP神经网络来搭建光伏系统瞬时发电功率的预测模型,并将预测模型加入监测系统,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在线故障报警的功能。

陈娟[4](2021)在《基于物联网的家禽孵化环境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禽蛋肉类的社会需求量不断增长,给位于家禽养殖上游的孵化产业带来了活力,促进了孵化产业朝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孵化产业所使用的人工孵化技术是利用仿生学思想,通过模拟家禽孵化的自然环境,人为创造蛋种胚胎发育所需条件,以达孵化出幼禽的目的。本文针对目前孵化产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孵化环境参数调控实时性差等不足,设计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禽孵化环境监控系统。该系统综合应用了传感器技术、NB-IoT物联网技术、通信网络技术、OneNET云平台、Web开发等技术,其中引入的OneNET云平台是作为整个系统信息传输的中转站,搭建了Web端与终端设备的信息通道,缩短了Web应用的开发周期。本文从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等四层结构对系统进行设计。感知层选用STM32作为主控芯片,考虑低功耗、可移植性、性价比等因素选择出合适的终端传感器、执行器以及NB-IoT通信模块,为提高数据的精准性,将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数据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滤波处理;传输层使用面向NB-IoT物联网应用的LwM2M协议实现感知层和平台层的通信;OneNET云平台具有HTTP数据推送和API调用等功能,实现数据推送至Web服务器以及接收Web服务器的命令下发;Web应用系统选用Tomcat作为Web服务器,采用B/S开发模式、SSM(Spring+Spring MVC+Mybatis)网络框架,利用JSP、My SQL数据库、Ajax异步请求等技术,完成对Web端数据流通及页面功能模块的设计。针对孵化环境温湿度具有非线性、滞后性等特点,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糊PID(BP-模糊PID)控制算法,该算法的既解决了传统PID难以在线整定参数问题,又解决了模糊控制器算法无自学习能力导致控制速度较慢的问题。经MATLAB仿真验证表明,该算法的控制效果优于传统PID以及模糊PID。系统设计完成后,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多次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各项功能运行稳定,控制效果良好,操作简单,稳定性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李政[5](2021)在《基于SCA的射频收发模块软件设计》文中认为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oftware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SCA)是在软件定义无线电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统一性和可移植性的框架结构。该结构借助面向对象的编程设计方法针对软件无线电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计了抽象接口。降低了软件无线电维护和重复开发的成本,提升了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可拓展性和兼容性。本论文在SCA结构的基础上针对空中防撞(TCAS)测试系统的射频收发模块进行了软件设计,并将其应用在TCAS测试系统中,发挥SCA结构的优点,提高TCAS测试系统的兼容性和拓展性。论文主要内容如下:一、对SCA软件结构进行了研究,逐层设计了符合SCA结构规范的射频收发模块软件结构。为符合SCA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模式,论文使用了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在实时操作系统层设计了不依赖具体操作系统底层功能的多线程调度系统和软件模拟中断及优先级系统,使系统软件操作环境符合SCA的要求。在中间件的选择上,论文对当前常用中间件进行分析比较后,选用开源的Omni ORBA作为CORBA中间件,进行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数据交互。在核心框架层,论文分析了核心框架接口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应用程序的实现建立调用逻辑关系。二、以AD9361射频收发器为硬件基础,论文在SCA核心框架基础上实现射频收发功能。借助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特性,论文针对射频收发功能抽象了一套核心框架内部的功能函数接口。这些内部功能接口规范了TCAS测试中具体应用的实现,也方便了软件模块在不同硬件平台上的移植和使用。三、射频收发软件模块设计完成后,论文将其部署在TCAS测试系统中,通过客户端上位机的数据配置和调用,实现了A、C、S等多种模式下询问和应答射频信号的收发,并应用于TCAS主机和S模式应答机的模拟测试流程中。借助本论文设计的射频收发模块,提高了TCAS综合测试系统在软件和硬件上的兼容性,大大降低了重复开发和维护成本。

高煜腾[6](2020)在《多旋翼无人机机载框架式三轴惯性稳定平台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文中研究说明惯性稳定平台系统由于其能有效隔离基座的角运动与振动,在多旋翼无人机的成像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别于其他惯性稳定平台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多旋翼无人机在工作过程中旋转运动幅度较大,给无人机搭载的各类传感器带来的不等幅的低频扰动,来自基座的运动耦合将极大的影响系统稳定精度。并且无人机加减速运动频繁、将给惯性稳定平台使用的惯性传感器带来难以抑制的干扰。为此本文针对多旋翼无人机机载三轴惯性平台展开了以下研究工作:(1)建立了三轴惯性稳定平台框架的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惯量耦合的问题,并给出了减小惯量耦合的条件。在多轴基座扰动的条件下,进行了框架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在基座的多轴运动干扰下,俯仰框与航向框间的耦合比俯仰框与横滚框中的耦合更加严重,为惯性稳定平台的稳定控制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2)对无人机惯性稳定平台搭载的MEMS惯性测量单元中的陀螺仪、加速度计以及磁力计进行了测试校正,同时研究四元数与欧拉角在刚体转动中的对应关系。重点研究了运动状态下多源信息融合的干扰抑制问题。结合卡尔曼滤波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段无迹卡尔曼滤波与连续外部加速度矢量估计的姿态解算方案。横滚轴的姿态解算仿真结果表明,在静止状态下,二阶段卡尔曼解算方案能够有效地针对不同的传感器特点进行数据融合;在运动状态下,对比阈值切换算法,连续外部加速度矢量估计算法对的外部加速度干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显着提升惯性稳定平台的姿态解算系统的精度。(3)针对惯性稳定平台模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控制系统,借助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能力,将其与普通PID控制器相结合,实现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以适应惯性稳定平台的系统变化,并进行了多种基座扰动下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PID控制器,本文设计的控制器更能有效缩减基座多方向大幅扰动对惯性稳定平台稳定性能的影响,提升系统的跟踪稳定精度。(4)用MATLAB语言基于面向对象的方式编写设计了惯性稳定平台的姿态解算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仿真程序。由于需要针对不同仿真模型、多组仿真条件进行仿真,为减小代码冗余,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引入了各种接口,并重点分析了程序中关键类的UML静态结构与主要算法过程的UML序列。所设计的卡尔曼滤波系统可选择不同的系统对象,控制系统可在普通PID控制器和神经网络PID控制器间切换,提高了程序的可扩展能力。

孙学凯[7](2020)在《车辆自动化称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很多企业中,车辆的称重是整个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益等各个方面。但如今仍有不少企业在车辆的称重环节上没有采用自动化称重的方式,并且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车辆称重管理系统。这使得企业不得不在车辆称重环节上投入人力、物力资源,给企业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此外还造成了人工记录称重数据易出错、查询统计不方便的问题。本课题以青岛某再生能源公司的实际需求为背景,设计了一套车辆自动化称重管理系统,以达到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的。本课题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通过分析行业背景与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设计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包括对系统硬件架构、软件架构、车辆自动化称重业务流程的设计以及系统功能划分。(2)以企业需求为基础,完成了系统硬件的选型与配置。这些硬件包括PLC控制器、称重仪表、RFID读卡器、语音控制器、监控设备等,对这些设备进行选型与配置使它们达到了系统的使用要求。(3)开发一套在车辆自动化称重管理软件。软件通过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以C#作为开发语言,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软件实现了系统用户登录、用户管理、系统设置、数据查询统计等功能。上位机也可以与PLC、称重仪表、RFID读卡器等各类硬件通信。上位机通过与PLC的通信,操控PLC对挡杆、信号灯、语音控制器等的动作控制,完成车辆自动化称重过程。(4)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基于Modbus_RTU协议开发了向DCS远传数据的程序。可将数据库中的称重数据通过RS485通信远传到DCS中,以便DCS实时监视称重数据。车辆自动化称重管理系统经过安装调试,已经应用于青岛某再生能源公司并平稳运行,在一年多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郭良振[8](2020)在《ZigBee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的调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化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NCS)也得以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工业企业正逐步采用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智能终端设备,取代传统仪器仪表,以减少传统传输媒介限制,克服有线方式带来现场设备可能面临的旋转缠绕或者移动难题,解决可能遇到的现场环境恶劣致使人员无法到达的弊端情况。某仪表自动化公司为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市场规模,降低开发成本,委托本论文研究者所在的实验室开发了一个低成本、小规模的ZigBee网络控制系统,该ZigBee网络控制系统可快速准确地完成节点的组网、组态和在线轮询功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本论文在继承现有成果基础上,针对ZigBee网络控制系统,开展了新型网络系统拓扑设计,研发了多信道组簇新技术,增强了协调器与各簇首主从通信、簇内节点隐性令牌通信这两者之间的并行同步工作能力,提高通信效率,扩大了网络控制系统在线轮询的接入设备数,建立了面向应用的容错及健康诊断机制,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设计。ZigBee网络化控制系统由上位机、协调器网关和令牌簇三部分组成,基于多信道分簇的技术思想进行系统框架方案设计。上位机通过工业以太网与协调器通信连接,协调器与令牌簇通过ZigBee无线模块进行通信。令牌簇结构包括一个簇首节点和多个簇内节点。簇首节点配置两个ZigBee模组,分别工作在不同的信道上,用于区别簇内通信和簇间通信,互不干扰。协调器与各簇间使用固定信道通信,严格遵守主从轮询通信;单个网络簇内则分配全网唯一数据通信信道,采用令牌通信。令牌组簇的思想在于,簇内节点自定义协议组网,将簇内各智能设备节点之间的通信机制改造成隐形令牌传输机制,收到轮询请求命令的簇内节点抢占令牌,获得簇内信道使用权,将采样数据与请求命令打包作为新的令牌传递给簇内下一个指定节点,完成簇内节点数据逐一向后传递,同时释放令牌使用权。采用隐形令牌通信机制,与点对点主从通信相比,减少数据通信传递次数,并且去除冗余的报头报尾,提高网络带宽资源利用率;簇内通信、簇间通信各自独立,可同步进行,互不影响。结合网络控制系统令牌簇技术,设计相应的容错和健康诊断机制,令牌簇内节点发生故障,响应超时,簇内下一指定节点依自定义协议组帧作为令牌定时触发、主动上传,避免簇内节点故障造成该簇崩溃,保障系统鲁棒性。2)硬件设计。完成簇首节点硬件方案设计,能够使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令牌组簇通信正常运行。为满足簇首节点和令牌组簇网络的工作性能,同时基于功耗和成本考虑因素,选取STM32F072作为MCU主控制芯片;设计簇首节点最小系统电路作为网络控制系统多信道组簇技术能够正常实现的基础;设计ZigBee、USART串口通信和USB串口调试的硬件接口电路,用于实现通信及在线调试功能;为提高数据采样速度、精度及数据准确度,采用片外ADC芯片并设计相应外围电路;使用MCU片内FLASH的存储能力进行网络控制系统令牌簇的簇成员和数据管理。3)软件开发。完成网络控制系统多信道资源分配和令牌组簇的各个功能模块的程序编写与实现。主要包括协调器节点协议转换与数据转发,令牌簇内节点数据通信收发协议的制定与实现;借助协调器协议转发功能,上位机对令牌簇内节点组网组态参数配置;根据数据实时性优先级不同,进行通信调度策略的设计实现;令牌簇内的容错机制设计,通过协议自定义建立的隐形令牌和协议帧头记录的健康节点ID值范围,实现了系统的健康诊断,并使用定时触发、主动上传的设计思想,解决了因节点损坏,后续节点无法上传数据的问题。4)实验验证。通过将上位机与协调器网关、令牌簇的簇首节点及簇内采样节点构建一个完整的实验平台,在平台上完成系统联调,测试,以及系统运行测试改进,完成项目开发;针对本文设计的多信道组簇和网络容错机制和健康诊断进行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ZigBee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各项功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邹雨航[9](2020)在《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工业设备振动状态监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正朝着大型化、自动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越来越为重要,对旋转机械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可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在工业生产中也逐渐广泛应用,本课题针对传统有线监测系统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C/S结构机械振动状态监测系统。首先,进行了系统方案的整体设计,选择硬件设备并确定了选用Zigbee通讯方式以两级星型结构来实现无线传感网络的搭建,然后对系统所选用的无线传感器等硬件做出简要介绍,并对所拟定的通信协议进行详细的阐述。其次,以LabVIEW为开发环境,编写了包括采集客户端、服务器、诊断客户端的上位机程序,涵盖用户登录、无线通讯、数据采集、参数控制、诊断报警、显示储存、历史数据查看等功能。本系统针对工业现场大规模监测节点,可实现对传感器的批量操作和数据的自动采集,并且具有对无线传感器的故障统计功能。最后,搭建了基于C/S结构的可视化监测平台,完成了整个监测系统的设计,并以故障设备为参照,对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监控系统操作便捷、简单易学,用户可通过友好的操作界面,精准操控整个监测系统,满足系统的监测、控制和诊断需求。

李凯[10](2020)在《井下电视微型网络视频编码器开发》文中研究表明VideoLog井下电视系统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能将井下复杂、不易观察的情况以图像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的新一代测井系统,随后测井人员把图像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对井下的各种问题进行监测、处理。随着测井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意识到传统的VideoLog网络视频编码器已经不能满足VideoLog井下电视系统的测井需要,主要的不足有:不支持双通道码流传输、不支持视频存储功能、不支持串口透明传输、编码器尺寸不合适等。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采用海思3518芯片自主研究设计了一款新一代VideoLog井下电视专用的微型网络视频编码器。本次编码器设计分为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本文首先从VideoLog网络视频编码器设计相关的理论技术着手,研究了 VideoLog井下电视系统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工作过程、H.264编码技术、流媒体技术、嵌入式系统组成及开发流程、Web服务器模型,为软硬件设计提供技术基础。在硬件设计时,首先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VideoLog网络视频编码器进行了硬件整体设计,并选择了海思3518芯片作为编码器的视频处理芯片,然后根据海思官方参考手册提供的硬件接口依次设计了编码器的视频采集模块、SD卡存储模块、以太网模块、电源模块、UATR模块、NANDFlash模块。在软件设计时,首先搭建嵌入式开发环境,接着向编码器移植了 Linux操作系统,之后根据海思的软件接口与Linux环境下的系统函数了依次设计开发了 VideoLog网络视频编码器的视频采集程序、视频传输程序、视频参数配置程序。最后,在实验室环境下对编码器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分别验证了编码器在局域网中能正常进行视频传输、串口通讯、视频存储,编码器软硬件工作正常,能采集、传输、存储高清的井下视频图像。之后在实际测井过程中进行了多次应用测试,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为井下套管监测与事故处理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

二、C/S环境下应用程序设计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S环境下应用程序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虚拟调试的复杂零件机器人打磨轨迹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机器人打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机器人打磨轨迹规划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虚拟调试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叶片CAD模型的逆向重构
    2.1 叶片逆向重构流程
    2.2 叶片点云数据采集
        2.2.1 点云数据类型
        2.2.2 叶片点云数据采集方法
        2.2.3 扫描仪校准
        2.2.4 标记点放置
        2.2.5 扫描仪采集参数设置
    2.3 叶片点云数据预处理
        2.3.1 叶片点云数据的噪声处理
        2.3.2 基于K-means聚类的叶片点云数据精简
    2.4 叶片曲面重构
        2.4.1 基于NURBS曲面的叶片曲面重构
        2.4.2 孔洞修补
        2.4.3 模型误差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等残留高度的叶片打磨轨迹规划
    3.1 NX二次开发
        3.1.1 二次开发流程
        3.1.2 二次开发基本工具
        3.1.3 环境配置
        3.1.4 二次开发程序编译
    3.2 自由曲面微分几何特性分析
        3.2.1 曲面第一和第二基本齐式
        3.2.2 短程线与短程曲率
    3.3 等残留高度轨迹规划算法
        3.3.1 等残留高度法原理
        3.3.2 Douglas-Peucker变打磨步长的计算
        3.3.3 打磨行距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器人打磨叶片运动学模型
    4.1 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4.1.1 运动学模型建立
        4.1.2 机器人正运动学求解
        4.1.3 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
    4.2 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
        4.2.1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方法
        4.2.2 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方法
    4.3 机器人运动仿真
        4.3.1 关节空间运动轨迹仿真
        4.3.2 笛卡尔空间运动轨迹仿真
    4.4 机器人工作空间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MCD的机器人打磨叶片联合虚拟调试
    5.1 机器人打磨叶片虚拟调试系统构成
    5.2 基于MCD的机器人打磨叶片数字化平台
        5.2.1 创建机器人打磨叶片工作站模型
        5.2.2 打磨样机功能属性定义
        5.2.3 创建机器人打磨的MCD信号
        5.2.4 仿真序列设计
    5.3 TIA Portal组态与编程
        5.3.1 打磨PLC程序设计
        5.3.2 HMI界面设计
    5.4 机器人打磨叶片联合虚拟系统通讯
        5.4.1 MCD与PLC通讯
        5.4.2 信号映射
    5.5 MCD与PLC联合虚拟调试
    5.6 叶片打磨实验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六轴协作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外协作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
    1.3 国内协作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2章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2.1 控制方案
    2.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2.2.1 机器人本体设计
        2.2.2 控制器选型
    2.3 控制方案软件设计
        2.3.1 TwinCAT简介
        2.3.2 ADS通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器人运动算法分析
    3.1 机器人运动学基础
        3.1.1 刚体位姿描述
        3.1.2 机器人位姿描述
        3.1.3 齐次坐标变换
    3.2 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3.2.1 机器人连杆坐标系的建立
        3.2.2 被控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3.2.3 被控机器人正运动学求解
        3.2.4 被控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
        3.2.5 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的选取方法
    3.3 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
        3.3.1 机器人插补速度控制
        3.3.2 应用五段速度S型曲线法实现关节路径规划
    3.4 多轴同步规划
    3.5 笛卡尔空间直线轨迹规划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器人碰撞检测方法研究
    4.1 机器人本体的碰撞检测方法
        4.1.1 机器人结构等效模型
        4.1.2 数学计算基础
        4.1.3 被控机器人碰撞检测过程
    4.2 机器人与环境障碍物的碰撞检测方法
        4.2.1 机器人及障碍物模型
        4.2.2 自适应动态碰撞检测算法
        4.2.3 双层次碰撞检测算法流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器人关节同步运动控制
    5.1 TwinCAT NC系统
        5.1.1 TwinCAT NC概述
        5.1.2 FIFO功能概述
    5.2 同步运动控制程序设计
        5.2.1 PLC程序设计
        5.2.2 C++与PLC通讯程序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机器人运动控制功能实验
    6.1 机器人运动学验证
        6.1.1 正运动学求解方法验证
        6.1.2 逆运动学求解方法验证
    6.2 机器人连续轨迹规划实验
    6.3 机器人碰撞检测仿真实验
    6.4 屏幕人脸跟随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云平台的太阳能利用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数据传输技术
        1.2.2 物联网技术
        1.2.3 云平台技术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第2章 监测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
    2.1 监测需求与应用技术分析
    2.2 整体设计方案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采集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3.1 硬件设计
    3.2 数据通信设计
        3.2.1 数据采集部分的通信设计
        3.2.2 数据上传部分的通信设计
        3.2.3 数据采集终端的远程控制设计
    3.3 程序设计
        3.3.1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3.3.2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3.3.3 数据上传程序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4.1 监测平台的架构设计
        4.1.1 阿里云服务器
        4.1.2 监测平台服务器的搭建
        4.1.3 数据库设计
        4.1.4 网页页面设计
    4.2 监测平台的功能设计
        4.2.1 用户登录管理
        4.2.2 实时数据显示
        4.2.3 数据查询与下载
        4.2.4 进程守护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
    5.1 监测系统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1.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实验装置
        5.1.2 实验台测量系统
        5.1.3 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
    5.2 光伏发电系统在线故障报警功能的设计与开发
        5.2.1 BP神经网络
        5.2.2 光伏发电瞬时功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5.2.3 实时在线故障报警功能开发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物联网的家禽孵化环境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物联网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研究现状
        1.3.2 禽类孵化环境远程监控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和分析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家禽孵化环境对孵化的影响
        2.1.2 系统需求分析
    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3 物联网通信技术选择
    2.4 物联网云平台的选择
    2.5 NB-IoT核心网络架构与数据通信协议分析
        2.5.1 NB-IoT核心网络架构
        2.5.2 数据通信协议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及分析
    3.1 硬件总体架构
    3.2 STM32F103ZET6 控制芯片
    3.3 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3.3.1 温湿度传感器
        3.3.2 二氧化碳传感器
        3.3.3 氧气传感器
    3.4 控制模块设计
        3.4.1 孵化环境加热加湿控制模块
        3.4.2 孵化通风控制模块
        3.4.3 翻蛋控制模块
    3.5 NB-IoT模块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终端嵌入式软件设计
        4.1.1 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
        4.1.2 系统初始化
        4.1.3 系统嵌入式开发总体结构
        4.1.4 孵化环境参数采集
        4.1.5 数据滤波处理
    4.2 OneNET云平台设计
        4.2.1 OneNET云平台资源模型
        4.2.2 模组侧接入OneNET云平台
        4.2.3 M5310-A模组侧操作
        4.2.4 OneNET触发器管理
        4.2.5 终端与OneNET云平台交互流程
    4.3 Web应用程序设计
        4.3.1 C/S与B/S网络结构模式
        4.3.2 Web端需求分析
        4.3.3 开发环境搭建
        4.3.4 Web端数据库设计
        4.3.5 MVC架构
        4.3.6 Web端与OneNET通信设计
        4.3.7 Web端控制流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控制策略的选择
    5.1 PID控制
        5.1.1 PID控制原理
        5.1.2 PID控制算法的应用
    5.2 模糊PID控制
        5.2.1 模糊控制概要
        5.2.2 模糊控制的原理
        5.2.3 模糊PID控制器原理
        5.2.4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5.3 BP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
        5.3.1 人工神经网络
        5.3.2 BP神经网络结构及原理
        5.3.3 BP-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5.4 仿真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硬件模型搭建
    6.2 云平台功能测试
        6.2.1 数据流查询
        6.2.2 云平台阈值触发测试
    6.3 Web端系统管理
        6.3.1 登录与注册页
        6.3.2 数据实时显示页面
        6.3.3 历史数据页面
        6.3.4 控制设置页面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基于SCA的射频收发模块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发展和研究现状
        1.2.3 TCAS测试系统发展和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TCAS测试系统原理和软件需求
    2.1 TCAS系统工作原理介绍
        2.1.1 二次监视雷达系统
        2.1.2 TCAS系统结构
    2.2 TCAS测试系统射频收发模块软件需求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CA的射频收发模块软件结构设计
    3.1 SCA系统软件参考结构
    3.2 硬件平台介绍和资源访问层设计
    3.3 面向对向编程
    3.4 中间件的选择和使用
        3.4.1 常见中间件介绍
        3.4.2 SCA环境下的中间件选择分析
        3.4.3 CORBA中间件的使用
    3.5 多线程系统环境搭建
        3.5.1 多线程调度设计
        3.5.2 优先级系统设计
    3.6 核心框架
        3.6.1 基于UML的建模
        3.6.2 基本应用接口
        3.6.3 基本设备接口
        3.6.4 框架控制接口
        3.6.5 框架服务接口
        3.6.6 核心框架中的各接口关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射频和TCAS收发应用设计
    4.1 兼容不同射频收发器的功能接口抽象
    4.2 射频收发模块功能设计
        4.2.1 初始化功能设计
        4.2.2 射频和数字基带频率配置
        4.2.3 增益控制配置
        4.2.4 发送衰减配置
        4.2.5 滤波器配置
    4.3 TCAS测试功能设计
        4.3.1 TCAS测试信号数据结构设计
        4.3.2 TCAS测试功能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验证与测试
    5.1 测试平台介绍
    5.2 功能验证与测试
        5.2.1 系统初始化测试
        5.2.2 本振频率和衰减测试
        5.2.3 滤波器配置测试
        5.2.4 多种询问应答信号测试
        5.2.5 TCAS主机测试
        5.2.6 S模式应答机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射频收发功能涉及的部分寄存器

(6)多旋翼无人机机载框架式三轴惯性稳定平台动力学建模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无人机搭载的惯性稳定平台
        1.2.2 惯性传感器数据采集融合与姿态解算技术
        1.2.3 惯性稳定平台系统建模与控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三轴惯性稳定平台系统模型的建立
    2.1 三轴惯性稳定平台框架模型
        2.1.1 三轴惯性稳定平台的结构以及坐标变换
        2.1.2 三轴惯性稳定平台的框架运动学分析
        2.1.3 框架之间的惯量耦合分析
        2.1.4 三轴惯性稳定平台框架动力学分析
    2.2 系统动力学的数值仿真
    2.3 三轴惯性稳定平台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惯性稳定平台姿态解算系统设计
    3.1 惯性传感器及其校正
        3.1.1 惯性传感器概述
        3.1.2 惯性传感器的误差模型
        3.1.3 惯性传感器的校准
    3.2 基于四元数的姿态解算系统模型
        3.2.1 基于四元数姿态旋转矩阵与欧拉角的姿态解算方法
        3.2.2 基于四元数的系统状态方程
        3.2.3 三轴加速度测量方程与三轴磁力计理想测量方程
        3.2.4 运动状态下的二阶段无迹卡尔曼滤波器设计
    3.3 算例仿真验证
        3.3.1 静止状态下的姿态解算
        3.3.2 运动状态下的姿态解算
    3.4 本章小结
4 三轴惯性稳定平台控制器设计
    4.1 PID控制器设计
        4.1.1 PID控制基本原理
        4.1.2 三轴惯性稳定平台控制环路设计
    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设计
        4.2.1 BP神经网络简介
        4.2.2 BP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理论
    4.3 控制器仿真验证
        4.3.1 神经网络PID控制器下的位置阶跃响应
        4.3.2 多轴连续正弦跟踪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三轴惯性稳定平台系统仿真软件设计
    5.1 面向对象编程与统一建模语言
    5.2 姿态解算系统仿真程序设计
        5.2.1 姿态解算系统的UML静态结构
        5.2.2 姿态解算系统的UML序列
    5.3 惯性稳定平台控制仿真程序设计
        5.3.1 控制系统的UML静态结构
        5.3.2 控制系统的UML序列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车辆自动化称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历程以及现状
        1.2.1 国外发展沿革与研究现状
        1.2.2 国内发展沿革与研究现状
        1.2.3 对比分析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系统设计
    2.1 问题分析与需求确定
        2.1.1 问题分析
        2.1.2 系统功能需求
        2.1.3 系统运行需求
    2.2 系统功能与业务设计
        2.2.1 系统功能划分
        2.2.2 自动化称重流程设计
        2.2.3 系统防作弊措施
    2.3 系统硬件架构
        2.3.1 架构体系选定
        2.3.2 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2.3.3 系统设备布局设计
    2.4 客户端软件架构设计
第三章 系统硬件配置
    3.1 PLC选型与IO分配
        3.1.1 PLC选型
        3.1.2 PLC的IO分配
    3.2 RFID读卡器选型与设置
    3.3 称重仪表选型与设置
        3.3.1 称重仪表选型
        3.3.2 称重仪表设置
    3.4 监控视频采集硬件选型与配置
    3.5 语音控制器选型与配置
    3.6 服务器称重数据远传至DCS硬件配置
    3.7 其他硬件选定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数据库设计
        4.1.1 数据库选用
        4.1.2 数据库E_R图设计
        4.1.3 数据库表设计
    4.2 上位机管理软件设计
        4.2.1 系统登录
        4.2.2 系统状态监视
        4.2.3 系统硬件设置
        4.2.4 数据库设置
        4.2.5 系统信息维护
        4.2.6 称重数据查询与统计
    4.3 上位机与PLC的 Fins TCP协议通信程序设计
        4.3.1 PLC与上位机通信目的
        4.3.2 Fins TCP协议简介
        4.3.3 基于Fins TCP协议的通信实现
    4.4 上位机与称重仪表的Ether Net/IP通信程序设计
        4.4.1 Ethernet/IP通信建立
        4.4.2 称重仪表数据输出格式
        4.4.3 重量数据处理
    4.5 上位机与RFID读卡器的RS485 通信设计
        4.5.1 RS485通信建立
        4.5.2 RFID卡号读取
    4.6 监控视频信息采集
    4.7 PLC程序设计
    4.8 服务器称重数据远传至DCS软件设计
        4.8.1 DCS系统与Modbus_RTU协议
        4.8.2 数据远传方案
        4.8.3 数据远传软件实现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ZigBee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的调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ZigBee工业无线技术发展现状
        1.2.3 多信道技术研究现状
    1.3 涉及到的重点考虑问题
        1.3.1 实时性问题
        1.3.2 网络规模问题
        1.3.3 网络健康诊断及容错问题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特色
    1.5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2章 相关技术基础
    2.1 概述
    2.2 无线短距离通信比较
    2.3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2.3.1 ZigBee网络设备
        2.3.2 ZigBee组网方式
    2.4 ZigBee多信道网络
        2.4.1 ZigBee协议栈基础
        2.4.2 ZigBee多信道技术
    2.5 主从通信技术
    2.6 令牌通信技术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3.1 概述
    3.2 需求分析
        3.2.1 功能性需求
        3.2.2 非功能性需求
    3.3 基于ZigBee的多信道网络化控制系统设计
    3.4 现场测控节点组簇的簇首节点设计
    3.5 现场测控节点组簇的通信数据封帧和解析
    3.6 网络规模能力计算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场测控节点组簇的簇首节点硬件设计
    4.1 概述
    4.2 簇首节点硬件设计框架
    4.3 组簇的簇首节点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4.3.1 组簇的簇首节点微控制器介绍
        4.3.2 组簇的簇首节点核心电路设计
    4.4 簇首节点的ZigBee模块电路设计
    4.5 簇首节点的AD采样电路设计
    4.6 簇首节点的电源电路设计
    4.7 簇首节点的调试接口设计
    4.8 簇首节点PCB板设计与实物验证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的节点软件开发
    5.1 概述
    5.2 程序设计框架
    5.3 ZigBee通信程序设计
    5.4 参数配置的程序设计
    5.5 关闭轮询消息传播程序设计
    5.6 令牌组簇的程序设计
    5.7 容错机制及健康诊断方案设计
        5.7.1 令牌簇内节点类型故障诊断设计
        5.7.2 令牌簇首节点类型故障诊断设计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6.1 概述
    6.2 ZigBee通信功能检测
        6.2.1 ZigBee单播通信测试
        6.2.2 ZigBee广播通信测试
        6.2.3 ZigBee单播/广播通信测试
        6.2.4 ZigBee多信道通信测试
    6.3 AD采样功能检测
    6.4 现场测控节点组簇的簇首节点切换目标地址时间检测
        6.4.1 切换目标地址时间检测的ZigBee模块参数配置
        6.4.2 切换目标地址时间测试数据结果
    6.5 现场测控节点组簇的簇首节点切换无线信道时间检测
        6.5.1 切换无线信道时间检测的ZigBee模块参数配置
        6.5.2 切换无线信道时间测试数据结果
    6.6 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节点组簇通信测试
    6.7 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构建及联调
    6.8 多信道网络系统控制回路功能测试及分析
    6.9 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健康诊断功能检测
    6.10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致谢

(9)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工业设备振动状态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无线传感网络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本文的研究目标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监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1 系统平台的需求分析
        2.1.1 硬件平台的需求分析
        2.1.2 软件平台的需求分析
    2.2 系统平台的框架设计
    2.3 监测系统的通信方案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平台和通信协议设计
    3.1 硬件设备的选择
        3.1.1 ZD-710无线振动传感器
        3.1.2 ZD-860无线通讯转发器
    3.2 WSN的组网方式选择
    3.3 通信协议设计
        3.3.1 采集协议
        3.3.2 诊断协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平台设计
    4.1 数据库设计
    4.2 程序设计
        4.2.1 登录界面
        4.2.2 程序初始化
        4.2.3 系统的采集状态控制
        4.2.4 传感器的状态控制
        4.2.5 传感器采集参数控制
        4.2.6 系统的通讯程序
        4.2.7 系统的数据分析处理程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与应用
    5.1 试验台搭建
    5.2 通信配置
    5.3 系统的功能应用
        5.3.1 采集客户端
        5.3.2 诊断客户端
    5.4 系统的可靠性测试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井下电视微型网络视频编码器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视频监控技术发展现状
        1.2.2 视频编码技术发展现状
        1.2.3 视频解决方案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井下电视微型网络视频编码器开发相关理论及技术研究
        1.3.2 井下电视微型网络视频编码器硬件设计研究
        1.3.3 井下电视微型网络视频编码器应用程序设计研究
    1.4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井下电视微型网络视频编码器相关理论技术研究
    2.1 VideoLog可视化测井系统
    2.2 H.264 编码技术
        2.2.1 H.264 编码器原理
        2.2.2 H.264 解码器原理
    2.3 流媒体技术
        2.3.1 TCP/IP协议
        2.3.2 RTMP协议
    2.4 嵌入式系统组成及开发流程
    2.5 Web服务器模型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井下电视微型网络视频编码器硬件设计
    3.1 井下电视微型网络视频编码器硬件整体设计
    3.2 视频编码器处理芯片选择
    3.3 视频编码器视频采集模块设计
    3.4 视频编码器SD卡存储模块设计
    3.5 视频编码器以太网模块设计
    3.6 视频编码器电源模块设计
    3.7 视频编码器UART模块设计
    3.8 视频编码器NAND Flash模块设计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井下电视微型网络视频编码器应用程序开发
    4.1 VideoLog视频编码器硬件开发环境搭建
    4.2 VideoLog视频编码器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4.2.1 Linux虚拟系统搭建
        4.2.2 交叉编译工具安装
        4.2.3 海思SDK安装
    4.3 VideoLog视频编码器U-boot移植
        4.3.1 U-boot编译
        4.3.2 U-boot烧录
    4.4 VideoLog视频编码器Linux内核移植
        4.4.1 Linux内核裁剪
        4.4.2 Linux内核编译
        4.4.3 Linux内核烧录
    4.5 VideoLog视频编码器根文件系统移植
        4.5.1 jffs2 根文件系统制作
        4.5.2 根文件系统烧录
    4.6 VideoLog视频编码器视频采集程序开发
    4.7 VideoLog视频编码器视频传输程序开发
        4.7.1 VideoLog视频编码器流媒体服务器移植
        4.7.2 VideoLog视频编码器视频推流程序设计
    4.8 VideoLog视频编码器视频参数配置程序开发
        4.8.1 VideoLog视频编码器Web服务器程序设计
        4.8.2 VideoLog视频编码器视频参数配置界面设计
        4.8.3 VideoLog视频编码器视频参数配置功能实现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应用
    5.1 系统测试环境搭建
    5.2 系统功能性测试
        5.2.1 Linux系统加载性能测试
        5.2.2 视频采集传输性能测试
        5.2.3 双码流性能测试
        5.2.4 串口透传性能测试
        5.2.5 SD卡存储性能测试
        5.2.6 Web服务器视频参数配置性能测试
    5.3 系统应用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四、C/S环境下应用程序设计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虚拟调试的复杂零件机器人打磨轨迹规划研究[D]. 蔡文站.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六轴协作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D]. 高嘉材.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云平台的太阳能利用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D]. 张晓坤.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基于物联网的家禽孵化环境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D]. 陈娟. 广西大学, 2021(12)
  • [5]基于SCA的射频收发模块软件设计[D]. 李政.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多旋翼无人机机载框架式三轴惯性稳定平台动力学建模与控制[D]. 高煜腾.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车辆自动化称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孙学凯. 青岛大学, 2020(01)
  • [8]ZigBee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的调度方法研究[D]. 郭良振. 西南大学, 2020(01)
  • [9]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工业设备振动状态监测系统设计[D]. 邹雨航.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10]井下电视微型网络视频编码器开发[D]. 李凯.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C/S环境下的应用程序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