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国的房价

如何看待我国的房价

一、怎样看待我国的住房价格(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特[1](2021)在《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维护社会公平是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手段,维护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内涵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较为重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公平统一”作为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通过公平实现普惠性特征,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挖掘社会公平理念的基本内涵,比较了不同公平观的特点与区别;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论述与思想,比较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公平理念;通过回顾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发展,阐释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变化特点;通过总结成就与问题,把握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通过对于理念、目标与路径的解读,明确了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从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定位、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选择、社会保障的发展道路三个问题入手,论证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以社会公平视角对社会保障问题进行解读,既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内涵,也定位了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基本视角。文章对现有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梳理、分类:纵向来看,关于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的研究可分为理念探索阶段、共识形成阶段以及新时代以来的理念定型阶段;横向来看,相关的研究又可以划分为规范性研究、实证分析研究以及基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构建视角进行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文章主要采用了跨学科综合分析法、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以及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支撑。首先,在概念界定的章节,明确了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阐明了新时代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以及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念,也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依据公平观的不同,社会保障模式可分为完全自由主义模式、重视公平的自由主义以及马克思公平观下的社会保障模式。其次,阐明了文章的的理论基础:按照“最大幸福”原则,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古典功利主义持有的公平观可以总结为经济公平。福利经济学接受了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旧福利经济学将公平视为效用的均等化,同时指出,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的存在,国民财富必须均等分配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新福利经济学采用了序数效用论,在公平的问题上存在着价值中立的倾向。罗尔斯的公平观有着对于功利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于福利经济学的超越。罗尔斯将公平作为社会的首要价值,并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不同于上述学者。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是衡量社会公平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以公平为主线,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孕育出真正的社会公平。此外,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可以概括为社会保险思想、社会救助与福利思想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理论。第三章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理念的论述与思想。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特点的变化,来源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社会公平问题认识上的变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得社会公平从根本上得以实现。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社会公平通过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重要再分配手段之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公平的关键标准。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应该允许一定程度的合理差距。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公平理念,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意义上的平等。而社会保障制度则被视为稳定社会的有效途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将公平问题提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同时还将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社会建设,纳入到“四位一体”的总布局当中;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建设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表述。这都使得社会保障的公平问题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一时期的公平观,开始由经济公平向社会公平转变,由形式意义上的公平向实质公平深化。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公平正义问题。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了社会公平问题的基本向度。公平可持续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继续坚持的方向。习近平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问题进一步具象化为“底线公平”。“底线公平”的提法,突出了社会保障“社会生活安全网”的基本定位,也调和了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内在矛盾。第四章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由理念到实践,从顶层设计到制度实施。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变化,也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变革。本章以社会保障的公平问题为主线,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划分为共3个时期:(1)计划经济时期。(2)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探索时期。(3)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公平性矫正的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政权的确立,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国家—单位”的社会保障模式。虽然保障水平尚不发达,保障覆盖存在薄弱环节,但总体来看,由于实行均等化原则因而公平程度较好。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确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中国开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之路。这一时期改革的阶段性与非同步特征,客观上影响了社会保障公平性的实现。在第三个时期,城乡社会保障公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随着新农合、新农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先后确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得以补足。另一方面,城乡地区社会保障公平性不断完善的阶段。随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的确立以及城镇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社会保障公平性进一步提升,由“全面覆盖”开始走向“全民覆盖”。此外,本章还以公平性为视角,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历史演进特点:在建国初期,由于采取了国家保障模式,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绝对公平的特点;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念的提出,社会保障制度被视作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配套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弱化了其公平内涵。党的十七大以后,随着“建设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理念的提出,社会保障又被强化为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手段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越发趋于成熟。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就成为了社会公平的具象化体现。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实现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就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总而言之,从理念、实践两方面进行把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有着如下特点:在理念层面,社会保障首先由计划经济时期的起点公平,让位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公平,并在十八大前后再度向社会公平复归;在实践层面,由统一的国家保障,转变为带有城乡分立特点的自助与共济相结合,并在新时代以来随着制度实践的不断补足,向着提供均等社会保障服务的弥合化方向发展。第五章首先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视角解读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问题的内涵。其次,梳理了新时代以来社会保障公平问题建设取得的成果:在社会救助领域,通过脱贫攻坚专项计划,完善了以低保制度为代表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在社会保险领域,解决了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城乡分立问题;整合了城镇地区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现状。在社会福利领域,社会福利由狭义制度向广义制度拓展,由特殊性制度向普惠型制度扩充。最后,指明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着的公平问题:其一,社会保障存在身份公平问题。新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明确,社会保障制度的准入资格是以职业、收入、户籍归属等要素差别化对待,还是一视同仁地以国民身份作为前提。其二,社会保障制度区域公平问题仍然严重。区域公平问题既包括各省份地区之间,社会保障发展的协调问题,也包括城乡社会保障实际待遇水平的均衡问题。其三,在老龄化加剧,人口出生率减少的背景下,防范社会保障制度可能出现的代际问题风险,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需要面对另一重大课题。本章还就身份公平问题、区域公平问题、代际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了分析。第六章提出了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并从理念、总体目标、实现路径共三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原则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根本宗旨;共享发展理念是建设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价值引领。其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七有”。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最后,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适度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以上基本内容从社会保障制度的适用范围、保障对象、责任主体、保障水平、体系构建等五个方面,对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明确的路径指引。这其中,兜底线”通过完善底线性、普惠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底线公平;“织密网”侧重于调节非均等公平;“建机制”通过法制化与体系化共进并举,体现规则公平;“覆盖全面”、“城乡统筹”保障主体公平;“保障适度”、“可持续发展”助力代际公平的实现;“权责清晰”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协议公平。

管桦[2](2021)在《甘肃省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始终与人类物质资料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如今的社会对学历水平重视程度的加重,使我国农村文化教育也在逐渐与城镇对接,随着很多农村家庭在解决了吃饱穿暖的难题后,逐渐开始重视子女教育。尽管近年来对农村地区教育财政投入持续增加,但由于历史性因素和经济因素,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仍然落后于城镇地区。21世纪初农村地区实行的“撤点并校”政策在现在仍然对农村家庭的教育资源有着极大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为了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为了对孩子安全和学习考虑,选择将孩子送往教育条件更好的城镇求学,家长进城陪读。农村进城的陪读家长能否在城镇完成社会发展融入适应,关系着孩子教育的顺利完成、陪读家长生存状况和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本文以甘肃省通渭县的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为研究对象,研究理论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和社会化理论,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群体社会适应困境,研究主体部分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形成进行介绍。主要从通渭县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口状况和教育水平说明当地情况,以社会和家庭因素解释说明陪读兴起原因和过程,最后,简要说明通渭县高中生陪读家长的特点。第二部分,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就业困境。主要分析其就业困境原因、表现和影响。第三部分,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住房困境。主要分析其住房困境原因、表现和影响。第四部分,第四章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交往困境,主要分析其交往困境原因、表现和影响。第五部分,第五章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前景抉择困境,主要分析其前景抉择困境原因、表现和影响。第六部分,通渭县农村高中陪读家长走出社会适应困境的路径。主要从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提出建议措施。

李皖[3](2020)在《房地产市场限购令的法治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衣食住行是民生之本,对于拥有故土情节的中国人来说,房子更是人生头等大事,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房子。近些年很多城市的房价持续上涨,国内房地产市场经济火热发展,不断升高的房价给基层群众带来了很多压力,逐渐成为阻碍人们提高幸福感的门槛,房价问题成为基层群众关心的焦点。为了有效遏制国内房价持续的过快上涨,国务院出台了“新国八条”等一系列措施,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限购政策来响应号召。由于限购政策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一出台便引起各方激烈讨论。很多学者认为限购令既不合法也不合理,很多学者认为特殊问题要特殊对待,所以有必要从法律运行的角度探讨和思考限购政策的利弊。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权利对倡导建设法治政府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限购令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介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过程,梳理房价持续过快上涨的背景,总结限购令概念。通过整理典型城市商品房限购政策的相关信息,并结合自身所学相关法律专业知识,梳理限购令有关法律问题。对限购令进行定性,并从合法性和正当性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限购令自出台以来,在调控房产市场方面发挥作用,遏制房价快速上涨和规范房产交易,但是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引起了很多质疑,所以有必要将有关限购政策纳入到现行法律体系,赋予其明确的合法性。结合限购令的功能、目的,以限购令存在和合法性质疑,即商品房限购令作为政府的干预措施,对公民交易权和平等权产生重大影响,认为限购令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扩张政府行政权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正当性依据,但是缺乏合法性依据,其产生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出台程序也不透明,所以有必要尽快规范相关立法,尽快统一其合法性衡量标准,使政府行使调控管理房产市场时时时处于法治监督下。接着对限购令实施的现状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实施过程中所引发的质疑分析原因,一是在限购过程中政府的权力来源不明确,政府这种干预市场主体的规制行为无法律依据。二是限购令的出台和制定程序不透明,缺少基本的告知、参与和监督机制等。最后,作者利用自己略显匮乏的法律知识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利用好限购令在房地产调控工作中起到作用。首先是强调依法调控在房地产市场调控过程中的重要性:一是加强树立依法调控的法治观念,二要厘清政府权力和市场的边界,三是要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立法体系。接着就是要纠正调控过程中违法的调控方式:一是取消户籍捆绑限购措施,二是规范政府保障职能。最后通过提供多种监督方式吸收民意:一是完善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二是完善限购令的救济途径,三是调动公民参与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任雨欣[4](2020)在《变译理论下中国诗句口译策略研究 ——以2004-2012温家宝总理记者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变译理论指导下中国诗句口译,以2004年至2012年总理记者发布会上引用的诗句为例进行具体案例分析。本文主要针对中国诗句的特点及其口译难点,探讨变译理论翻译策略的应用,从而解决诗句口译的难点,更好地传达说话者的意图。变译理论由黄忠廉教授提出,是一种强调翻译变化的翻译理论。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其应用到翻译作品的过程中。然而大多数变译理论应用的研究都集中在笔译活动上,其对口译活动的指导性研究仍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变译理论的指导下诗句口译的研究则更为罕见。实际上,变译理论的一些翻译策略可以更好、更有效地解决诗句口译所特有的难题。本文主要探讨该理论如何帮助译者解决诗句口译的难点。凝练,追求音韵和对称之美,以及多变的古汉语语法都是中国诗句的特色。针对其特点,口译员需要处理如何化繁为简,删除冗余部分以及消除古今语法差异。本文依据变译理论的翻译策略在诗句翻译中的应用,探讨变译理论的三种翻译策略(阐译、摘译、编译)如何解决中国古诗句口译中的困难,总结合适有效的诗句翻译方法,并为研究者和口译人员提供相关理论和应用参考。

张阳阳[5](2020)在《智能全屋新风系统设计研究 ——以墙式新风机设计为例》文中指出当今城市中,高度密闭的住宅建筑和严重的空气污染带来了一系列通风问题,都市人群对洁净空气的需求日益增涨。在此背景下,具有空气处理功能的新风系统产品逐渐兴起,其生产厂家众多,竞争激烈。因此,发掘新的设计机会、进行产品升级成了相关企业的必然选择。本课题顺应新风系统的发展契机与智能化的时代趋势,确立了智能全屋新风系统的研发目标,并通过与之相关的理论应用、设计机会及产品策略研究来指导产品设计实践。在理论应用方面,主要从应用环境、功能升级和标准评价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其中,应用环境研究旨在通过对新风系统的安装和运行环境进行特征总结,为后续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需求调整产品形式及工作状态奠定基础。功能升级理论则从效率提升、能耗降低和智能控制三点切入,为新风系统的产品改进提供指导。最后,参考法律与国家标准展开评价理论分析,确立新风机设计中必须遵循的产品规范。在设计机会方面和产品策略方面,首先通过市场、产品及宏观环境相结合的方法,对新风系统的市场现状、产品现状、宏观背景(政策、经济、社会、技术)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与之对应的机会要点作为初步参考。其次,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对新风系统使用周期内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进而调查用户对产品的改进期望,制定产品的开发策略。最后,在应用理论、设计机会和产品策略的研究基础上,从使用场景、用户群体、主体功能、外观造型以及市场价格五个方面对目标新风系统进行设计定位并展开设计实践,完成目标墙式新风机和配套控制应用的设计。之后,以原理样机制作、外观模型制作和原型模拟测试对设计进行评估,证实方案在体积优化、智能控制等方面的有效性。课题设计一方面丰富了新风系统类的产品形式,另一方面验证了在当前技术背景下,传统家电智能化升级的可行性,为未来空气处理产品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宋明[6](2020)在《“政府主导合作型”社会治理模式研究 ——以上海长宁区“代理经租”试点改革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全球已进入高风险社会,社会问题频发,社会事务尤其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复杂性、易变性和动态性日益增强,政府部门越来越难以独自解决面临的棘手的社会性问题,如何对社会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对面临的棘手问题进行有效治理成为政府考虑的重点与核心。在此背景下,本文回顾前人关于社会治理研究的成果,发现国外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相当成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基础,国内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则方兴未艾,还存在诸多不足,尤其在社会治理创新研究方面,大多局限于宏观的公共服务等领域,忽视了社会治理创新所嵌入的客观条件与情境,即使发现和提炼出的各种社会治理模式也大多陷入困境,如何发展出一套真正扎根于本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中国的社会治理模式值得探究。本研究选取上海长宁区“代理经租”试点改革作为研究案例,运用访谈法、问卷法,获取研究资料,对“代理经租”改革进程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长宁区“代理经租”试点改革蕴含着整治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外来人口监管、创新社会治理结构系统等价值,既是一项公租房供给模式创新的基层实践,也是一项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草根创新。在对改革进程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合作治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本文最终凝练出“政府主导合作型”社会治理模式这一创新,在该治理模式中,政府面对难以单独解决的复杂、棘手问题,寻求合作力量,携手共同解决问题,达成对社会有效控制和管理、对社会棘手问题有效治理的目标。最后,本文还对“政府主导合作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几条建议。

张惠娟[7](2020)在《在正规性与非正规性之间 ——上海外来环卫工的工作与生活状况研究》文中认为环卫工人是城市正常运转必不可缺的职业群体,其中外来环卫工构成环卫工人主体,外来环卫工人的工作性质、户籍身份和流动状态呈现特殊性,使得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非正规性理论为框架,选择外来环卫工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和时空间行为研究法收集了上海30位环卫工作人员的资料,其中3位为沪籍环卫管理人员,其余均为外来一线环卫工,此外,还辅以上海环卫发展相关历史档案的文本分析。论文分别从工作状况、户籍身份和流动状态与居住状况论述外来环卫工的工作与生活中所呈现的正规性与非正规性,并解释外来环卫工对这两者的认知状况以及如何就此展开行动。在环卫行业经历市场化改革的时代,外来农民工逐渐以非正规的“替补军”身份进入正规环卫系统。不过,本文所调查的外来环卫工属于正规环卫公司的正式合同工,享有社保、公积金、住房等各项权益。因此大多数外来环卫工非常看重这份工作的正规性。从日常工作安排来看,正规环卫系统表现出非正规性趋势,外来环卫工或被动或主动成为非正规性的实践者。外来环卫工亦呈现较强的能动性,在正规工作中开辟有利的非正规地带,并普遍在主职工作之外从事非正规兼职,用以弥补正规工作收入之不足。从户籍身份和流动状态及居住状况来看,外来环卫工多为农村户籍,属于城市非正式居民,但环卫工作的正规性让外来环卫工享有部分城市公共福利,例如社会保险,或借由正规工作办理居住证可能获得部分教育、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然而,整体而言外来环卫工要么没有居住证,要么不持有有效期内居住证,或者有居住证但达不到标准分,并且几乎不可能通过特殊渠道落户获得永久市民资格,其市民身份介于正规性和非正规性之间。这样的身份特征也决定了大多数外来环卫工的住房贫困现象。大部分外来环卫工租住在非正规住房中,甚至环卫公司提供给外来环卫工的部分住房也属于非正规的临建。总体而言,在以户口和居住证制度为基础的城市治理之下,外来环卫工的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有限,仅凭正规环卫工作难以转为永久市民,无法被纳入正规性的治理范畴。碍于制度设计,外来环卫工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一直处于正规性和非正性之间,他们在两者的连续轴上不断往复穿行,试图利用两者的优势并多样化组合以此理性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正规性和非正规性更多地反映了城市治理模式的特征,在具体的生活和工作中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补充。

张惠兰[8](2020)在《壮族村落消费文化研究 ——以广西宁明县那党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消费全球化背景下,消费主义蔓延到了边境少数民族村庄各个角落,并直接参与村落消费文化构建中,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消费文化。在广西宁明县那党屯——中越边境地区的一个壮族村落,村落消费文化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与之相应的变化。在以农耕经济为主导的阶段,那党壮族村民的生活消费品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的;进入林下经济为主导的阶段以后,随着松脂经济的开拓,当地村民的收入总量较大增加,因而消费方式出现向外扩展购买;第三阶段是多元化经济时期,当地村民的收入来源多种多样,消费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作为消费的主要场所,那党壮族村民的消费环境持续变化。随着中越关系的正常化,口岸贸易经济持续升温,带动了区域性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变化。从消费内容的角度看,当代那党壮族民众的消费文化常态主要体现在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三方面。与内地村落不同的是,那党壮族民众的消费文化呈现出强烈的边境特色:从消费来源上看,数量众多的越南进口商品为那党壮族民众提供了更多选择;从消费住房上看,虽然住房消费与其他村落一样为大宗,但那党壮族民众却更多地将消费目光投向了城镇;从精神消费上来看,伴随着村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投入,其力度超越了很多内地村落。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那党壮族村民的消费文化持续发生嬗变。当前,那党壮族民众追求“物欲至上、享乐第一”的思想、“追求名牌”消费欲望,“无时不可,无处不在”的消费时空更是一种趋势。特别是茶叶茶具、汽车的消费,显示出背后隐含的阶层划分,说明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攀比和炫耀的成分。因此,在那党屯,消费主义已逐渐转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和部分价值观念,部分物品逐渐成为展示村民身份构建的重要符号。随着中越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们家庭收入的持续增加,那党壮族民众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都随之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从而正在衍生一种新的消费文化。一方面,新的消费观念带动了商品物质化,推动了边境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民众极度追求物质性,继而造成了不必要浪费现象,与生态消费观念背道而行。因此,边境农村新消费文化的树立,应继承传统消费文化的优良元素,同时提倡适度消费的理念,引导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

赵跃[9](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提出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王婧媛[10](2020)在《上海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人才是上海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资源。住房政策作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载体,对于上海吸引人才,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城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高房价给人才在上海生活增加很大成本,成为制约上海城市吸引力、影响人才留沪的瓶颈。本文对上海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进行评价,找出当前人才住房政策存在的问题,探究导致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破解的对策框架,为解决上海人才住房问题提供依据,促进上海构建更加完善、更贴合人才对美好生活向往意愿的人才住房体系。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以3E理论为指导,构建了上海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评价体系,分别从经济性、效率、效果三个维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第一,本文收集相关面板数据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横向地对上海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进行经济性分析,探求上海人才住房政策投入与产出实际状况并进行评价,得出政策实施无法保证其经济性;第二,通过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从纵向上对上海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的效率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政策实施未形成稳定性的增长机制;第三,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方法,针对问卷以及访谈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统计满意度相关数据以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上海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得出人才居住满意度效果差强人意,并综合实地访谈得出,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上海人才住房政策实施过程中供给具有单一性、人才住房政策不完善、人才住房政策未精确定位人才需求等,由此本文尝试提出基于精细发展、分类供给、多种层次供应、多渠道解决问题、保障全面的基本思路以及人才住房的目标定位、角色定位、政策定位重新构建上海人才住房政策体系框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加人才住房政策供给途径、提升人才住房政策的系统性、分层分类为人才提供精准保障与服务相关对策。本文的创新点在:第一,采用3E理论构建了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的三层评价体系,为人才住房政策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第二,采用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对统计年鉴、官方网站等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问卷调查统计的数据分别计算分析得出相应结果,在研究的方法上具有一定新意;第三,本文基于精细发展、分类供给、多种层次供应、多渠道解决问题、保障全面的基本思路构建人才住房政策体系,其中建议进行可转化的优惠政策。同时根据问题及原因提出针对性的相关对策,在观点上具有一定创新性。

二、怎样看待我国的住房价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看待我国的住房价格(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社会公平视阈下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资源与基础
    2.1 概念辨析与关系界定
        2.1.1 社会公平的概念界定
        2.1.2 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
        2.1.3 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
        2.1.4 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
    2.2 西方学者的理论资源
        2.2.1 功利主义的公平观
        2.2.2 福利经济学的公平观
        2.2.3 “福利国家自由主义”的公平观
    2.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公平思想
        2.3.1 社会公平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3.2 以公平为主线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判
        2.3.3 对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探索与构想
    2.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2.4.1 基于再生产理论的社会保险思想
        2.4.2 基于劳动力相对过剩的社会救助与福利思想
        2.4.3 基于平均利润率理论的保险基金理论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1 毛泽东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1.1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公平的权利基础
        3.1.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前提
        3.1.3 社会保障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
    3.2 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2.1 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公平的物质保证
        3.2.2 按劳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阶段性体现
        3.2.3 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使命追求
    3.3 江泽民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3.1 确保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实现的要求
        3.3.2 社会保障制度是推进社会公平的基本措施
        3.3.3 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3.4 胡锦涛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4.1 拓展了社会公平的维度
        3.4.2 深化了社会公平的认识
        3.4.3 强化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公平取向
    3.5 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5.1 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向度
        3.5.2 共享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实现形式
        3.5.3 公平与可持续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原则
        3.5.4 底线公平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4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
    4.1 以公平为主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4.1.1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理念与制度实践
        4.1.2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探索
        4.1.3 以社会公平理念为先导的社会保障公平性矫正
    4.2 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特征的发展趋势
        4.2.1 理念:由起点公平到经济公平,并向社会公平复归
        4.2.2 制度:由单位保障到城乡分立,并向城乡一体迈进
第5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5.1 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公平维度
        5.1.1 权利公平之维
        5.1.2 机会公平之维
        5.1.3 规则公平之维
    5.2 新时代以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取得的成就
        5.2.1 社会救助
        5.2.2 社会保险
        5.2.3 社会福利
    5.3 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公平问题
        5.3.1 身份公平问题
        5.3.2 区域公平问题
        5.3.3 代际公平问题
    5.4 新时代社会保障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
        5.4.1 立法进程严重滞后引发身份公平问题
        5.4.2 制度统筹层次不高引发区域公平问题
        5.4.3 转制成本责任归属不清引发代际公平问题
第6章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6.1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理念之基
        6.1.1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原则立场
        6.1.2 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根本宗旨
        6.1.3 共享发展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引领
    6.2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
        6.2.1 幼有所育
        6.2.2 学有所教
        6.2.3 劳有所得
        6.2.4 病有所医
        6.2.5 老有所养
        6.2.6 住有所居
        6.2.7 弱有所扶
    6.3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
        6.3.1 “兜底线”完善底线公平
        6.3.2 “织密网”调节非均等公平
        6.3.3 “建机制”强化规则公平
        6.3.4 “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实现主体公平
        6.3.5 “保障适度”、“可持续”凸显代际公平
        6.3.6 “权责清晰”、“多层次”确保协议公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甘肃省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文献简评
    三、概念界定
        (一)陪读家长
        (二)社会适应困境
    四、理论工具
        (一)理性选择理论
        (二)社会化理论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半结构访谈法
        (四)观察法
        (五)个案分析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兴起
    一、通渭县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二)经济发展
        (三)人口状况
        (四)教育水平
    二、农村陪读家长兴起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三、陪读家长兴起的过程
        (一)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二)撤点并校的客观推动
        (三)不同家庭的理性选择
    四、通渭县高中生陪读家长的特点
        (一)以亲代、女性为主的陪读群体
        (二)短期性、两栖性的陪读现象
        (三)以生活照顾为目的的陪读生活
第二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就业困境
    一、就业困境的原因
        (一)以配合学校时间为第一选择
        (二)家庭内部的不稳定
        (三)用人单位的优胜劣汰
    二、就业困境的表现
        (一)想就业无岗位
        (二)有岗位无技能
        (三)有技能无渠道
    三、就业困境的影响
第三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住房困境
    一、住房困境的原因
        (一)城镇房价的迅速增长
        (二)住房保障制度存在一定问题
        (三)不同家庭的住房选择
    二、住房困境的表现
        (一)城镇无住房
        (二)买房无能力
        (三)租房无市场
    三、住房困境的影响
第四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交往困境
    一、交往困境的原因
        (一)户籍角色的不认同
        (二)生活方式的不适应
    二、交往困境的表现
        (一)交际圈层的固化
        (二)交往时间的局促性
        (三)交往空间的狭窄性
    三、交往困境的影响
第五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前景抉择困境
    一、前景抉择困境的原因
        (一)农村土地的约束
        (二)城镇生活的压力
        (三)赡养老人的义务
    二、前景抉择困境的表现
        (一)留在县城的迷茫
        (二)回到老家的不甘
    三、前景抉择困境的影响
第六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陪读家长走出社会适应困境的路径
    一、政府支持
        (一)完善制度体系
        (二)提供就业岗位和组织技能培训
        (三)规范租房市场
    二、社会援助
        (一)企业援助
        (二)城镇居民接纳
    三、家庭关心
    四、个人努力
        (一)理性选择学校
        (二)关注自身发展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深入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通渭县统计局基本情况数据资料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房地产市场限购令的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房产限购令概况
    第一节 限购令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史
        二、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演进
        三、我国房产限购令的发展进程
        四、房产限购令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第二节 限购令的法律概念
        一、房产限购令的法律属性
        二、限购令的功能
        (一)市场规制
        (二)宏观调控
        三、现实意义
    第三节 限购令引发的质疑
        一、限购后的市场反应
        二、房产限购令现状
        三、限购令引发的合法性问题
        (一)实质层面
        (二)形式层面
        四、限购令的正当性分析
第三章 房产限购令的法治化程度
    第一节 法治化的概念与标准
    第二节 一线城市的限购令细则对比
        一、北京
        二、上海
        三、广州
        四、深圳
    第三节 限购令的实施困境
第四章 限购令合法性质疑的起因
    第一节 权力来源不明确
    第二节 实施程序不完善
第五章 房产限购令的法治化途径
    第一节 房地产市场的依法调控
        一、树立依法调控法治观念
        二、政府权力与市场自治的界限
        三、完善立法体系
    第二节 纠正违法调控
        一、完善户籍捆绑限购措施
        二、履行政府保障职能
    第三节 拓宽监督渠道
        一、完善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二、加强行政和司法监督
        三、设立非政府组织监督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变译理论下中国诗句口译策略研究 ——以2004-2012温家宝总理记者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Methods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Development on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2.2 Studies on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2.3 Studies on Interpretation on Press Conference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AND INTERPRETING OFVERSES OF CHINESE POEMS
    3.1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3.1.1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3.1.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pragmatic value of the TVT
    3.2 Interpreting of Verses of Chinese Poems
        3.2.1 Chinese poetry itself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3.2.2 Difficulties of interpreting of verses of Chinese poems
Chapter Four CASE STUDY---STRATEGIES EMPLOYED IN CHINESE VERSES INTERPRETING
    4.1 Explaining Interpreting
    4.2 Selective Interpreting
    4.3 Edited Interpreting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5)智能全屋新风系统设计研究 ——以墙式新风机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现有研究方向概述
        1.3.2 暖通空调领域研究现状
        1.3.3 材料加工领域研究现状
        1.3.4 控制领域研究现状
        1.3.5 现有研究状况概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方法
    1.6 创新要点与架构
        1.6.1 创新要点
        1.6.2 文章架构
第二章 新风系统相关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
    2.1 新风系统应用环境特征分析
        2.1.1 新风系统安装环境分析
        2.1.2 新风系统运行环境分析
        2.1.3 运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2.2 新风系统功能优化理论研究
        2.2.1 新风系统效率理论研究
        2.2.2 新风系统能耗策略研究
        2.2.3 新风系统智能升级研究
    2.3 新风系统标准评价理论研究
        2.3.1 新风系统相关法律标准
        2.3.2 新风系统主要标准参数
        2.3.3 新风系统性能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风系统市场研究和产品相关分析
    3.1 新风系统市场研究
        3.1.1 市场兴起与增长
        3.1.2 品牌格局波动变化
    3.2 新风系统产品分析
        3.2.1 产品类别划分
        3.2.2 产品功能分析
        3.2.3 产品竞品特征
        3.2.4 产品对比分析
        3.2.5 产品外观分析
    3.3 新风系统产品宏观环境分析
        3.3.1 新风系统产品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3.3.2 新风系统产品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3.3.3 新风系统产品技术环境因素分析
    3.4 新风系统产品机会整理
        3.4.1 产品机会来源
        3.4.2 产品机会概括筛选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用户研究为基础的智能全屋新风系统产品策略分析
    4.1 研究方法流程概述
    4.2 基于访谈法的新风产品用户定性研究
        4.2.1 新风机用户访谈目标
        4.2.2 新风机用户访谈提纲
        4.2.3 访谈记录与总结
    4.3 基于问卷法的新风产品用户定量研究
        4.3.1 新风机用户问卷设计
        4.3.2 问卷试用和修改发放
        4.3.3 受测试群体基本特征信息统计
    4.4 调查结果处理与分析
        4.4.1 新风机安装类型统计分析
        4.4.2 新风机启用及功效分析
        4.4.3 新风机使用问题分析
        4.4.4 新风机操控方式分析
        4.4.5 新风机外观期望分析
        4.4.6 新风机用户购买因素考量
    4.5 用户角色与情境构建
        4.5.1 用户角色分析
        4.5.2 用户角色构建
    4.6 目标新风机产品策略分析
        4.6.1 产品需求汇总
        4.6.2 产品设计策略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能全屋新风系统设计实践
    5.1 智能全屋新风系统整体定位
        5.1.1 系统设计定位
        5.1.2 系统构成定位
    5.2 墙式新风机功能模块分析与设计
        5.2.1 现有墙式新风机功能模块
        5.2.2 目标墙式新风机功能模块
        5.2.3 目标墙式新风机结构排布
    5.3 智能控制工作逻辑分析
        5.3.1 工作逻辑初步方案
        5.3.2 检测指标分析与处理
        5.3.3 工作逻辑方案确立
    5.4 产品相关尺度分析
        5.4.1 产品人机尺度分析
        5.4.2 产品自身尺度分析
    5.5 目标墙式新风机外观设计
        5.5.1 目标墙式新风机造型设计
        5.5.2 目标墙式新风机CMF设计
        5.5.3 目标墙式新风机工作结构
    5.6 智能全屋新风系统控制应用设计
        5.6.1 现有新风系统APP分析
        5.6.2 控制应用架构分析
        5.6.3 低保真原型制作
        5.6.4 基础功能测试
        5.6.5 原型问题修改
        5.6.6 原型修改后测试
    5.7 主要功能模块模拟评估
        5.7.1 空气污染物数据的获取处理
        5.7.2 受控电机分析与模拟
        5.7.3 室内空气流动状态模拟
        5.7.4 产品外观方案模拟
        5.7.5 整体方案评估
    5.8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主要内容记录
附录二 :新风系统产品调查问卷
附录三 :系统控制应用原型页面及其基础功能测试
附录四 :方案用户评估
附录五 :方案相关专利书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政府主导合作型”社会治理模式研究 ——以上海长宁区“代理经租”试点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社会治理相关研究
        1.2.1 国外社会治理相关研究
        1.2.2 国内社会治理相关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委托代理理论
        1.3.2 合作治理理论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田野研究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上海长宁区“代理经租”试点改革
    2.1 改革运作主体及试点小区
        2.1.1 上海长宁公租房运营公司
        2.1.2 改革试点小区概况介绍
    2.2 新泾北苑“代理经租”试点改革的进程
        2.2.1 调研、讨论、提出试点创意
        2.2.2 公司出头,负责具体事务运作
    2.3 新泾北苑“代理经租”试点改革的成效
        2.3.1 集体配租,成功解决目标人群住房问题
        2.3.2 治理群租,轻松解决社区管理难题
    2.4 改革实质:资源整合下社会治理的新思路
第三章 政府主导合作型社会治理模式
    3.1 政府主导合作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内涵
        3.1.1 综合治理的理念
        3.1.2 委托代理的特征
        3.1.3 政府主导下的合作
    3.2 委托代理:改革的基础与共识
        3.2.1 政府与公司:授权与代理
        3.2.2 房主与公司:协议与代理
    3.3 综合治理:改革的思路与保障
        3.3.1 政府力量:积极扶持、相互协作,职能后置
        3.3.2 市场配置:正规化运营、人性化管理
第四章 政府主导合作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未来
    4.1 适用性:政府主导合作型社会治理模式广大前景
    4.2 推广性: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4.2.1 更新治理理念,提倡综合治理
        4.2.2 下放政府权限,坚持委托代理
        4.2.3 调整政府、市场关系,形成合力
结语
    研究不足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访谈记录(摘录)
附录 C 田野调查日志(节选)
附录 D 调查问卷
附录 E 结果分析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在正规性与非正规性之间 ——上海外来环卫工的工作与生活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垃圾处理行业末端从业者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外来流动人口就业的相关研究
    三、理论框架
        (一)理论基础:非正规性
        (二)中国语境下的非正规性分析框架
    四、研究内容及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
    五、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进入正规系统:大时代与流动个体
    一、环卫系统的部分非正规化:吸纳外来环卫工为“替补军”
        (一)环卫专业化系统出现与单位制时代的正规性高峰
        (二)市场化改革与二元户籍并行时代下的外来“替补军”
    二、被公用事业的正规性吸引的流动个体
        (一)享有社保的合同工:被正规系统认可的劳动关系
        (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杂牌军”也是军
        (三)生意不好做:城市拆违后的安身之处
第三章 正规环卫工:日常工作安排下的非正规实践
    一、隐性剥夺:正规名义下的非正规实践
        (一)垃圾分类:以环境治理的名义
        (二)本地人和外地职工:以户籍身份的名义
    二、自发实践:积极开辟和利用非正规空间
        (一)灰色地带:马路上“不受管制”的公共空间
        (二)非正规兼职:环卫工作之外关键的补充收入来源
第四章 有限市民权:在正规系统工作的非正式居民
    一、城市中的非正式居民
        (一)没有城市户籍和居住证的外来环卫工
        (二)办理居住证的外来环卫工
    二、获取部分市民权下的应对安排
        (一)有限的社保:“交金”和退休外来女工
        (二)有限的教育权:“小孩上学”和后来者
第五章 住房:正规经济系统中的正规与非正规居住
    一、外来环卫工的租房支出与住房贫困
        (一)城市非正式居民:维系低成本的租住生活
        (二)牺牲居住质量:陷入过度拥挤与住房贫困
    二、正规和非正规住房并举及动态转换
        (一)住房来源:自主解决与依赖环卫公司
        (二)流动不居:往复跨越正规与非正规领域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讨论:中国治理模式下城市的正规性与非正规性
    三、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壮族村落消费文化研究 ——以广西宁明县那党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消费
        二、消费文化
        三、消费主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消费人类学研究
        二、民族地区消费文化研究
        三、壮族村落消费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田野工作情况
        一、研究方法
        二、田野工作情况
    第五节 研究设计和框架
第一章 那党:一个传统的边境壮族村寨
    第一节 自然与人文图像
        一、自然环境与经济生活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习俗
        三、独特的民间信仰
    第二节 生计方式
        一、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传统生计方式
        二、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生计方式
        三、2015 年以来的多元化生计方式
    第三节 村民消费环境
        一、街集贸易
        二、店面贸易
        三、口岸贸易
        四、网络贸易
    第四节 消费群体的类型及特征
        一、儿童消费群体(0—6岁)
        二、少年消费群体(7—17岁)
        三、青年消费群体(18—40 岁)
        四、中年消费群体(40—65 岁)
        五、老年消费群体(66岁及以上)
第二章 消费文化常态:分类与特征
    第一节 物质消费文化
        一、日常生活消费
        二、住房消费
        三、汽车消费
        四、生产性消费
    第二节 精神消费文化
        一、传统节日消费
        二、教育消费
        三、随礼消费
        四、休闲消费
    第三节 生态消费文化
        一、绿色消费
        二、循环消费
    第四节 消费文化的特征
        一、消费品异常丰富,部分充满异域风情
        二、消费理念较为超前,崇尚精神和绿色消费
        三、消费结构向城镇看齐,主食消费以外购为主
        四、消费方式多种多样,传统与现代共存
第三章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嬗变
    第一节 消费主义对村落的全面渗透
        一、“物欲至上,享乐第一”的思想
        二、“追求名牌”的消费欲望
        三、“无时不可,无处不在”的异化时空
    第二节 茶与汽车:两个典型消费品的分析
        一、茶的案例
        二、汽车的案例
    第三节 个性消费中的攀比和炫耀
        一、攀比消费
        二、炫耀消费
第四章 冲突与融合:新消费文化衍生?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消费观念的冲突
        一、传统消费文化观念
        二、现代消费文化理念
        三、两种观念的冲突
    第二节 “现实”和“欲望”:无奈的背离
    第三节 新旧消费文化的融合与选择
    第四节 新消费文化的衍生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上海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人才住房政策评价相关文献综述
        1.2.2 居住满意度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1.2.3 文献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创新点
        1.3.1 基本内容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评价的相关概念及实践基础
    2.1 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评价的相关概念
        2.1.1 人才的概念
        2.1.2 人才政策的概念
        2.1.3 住房政策的概念
        2.1.4 政策效应评价的概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顾客满意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住房过滤理论和住房梯度消费理论
    2.3 人才住房政策的实践经验
        2.3.1 上海住房保障体系发展历程
        2.3.2 上海人才住房政策梳理
        2.3.3 上海人才住房个例情况
        2.3.4 人才住房政策的特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评价框架构建
    3.1 理论依据
        3.1.1 3E理论
        3.1.2 3E理论的评价维度
        3.1.3 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评价层次的关系
    3.2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3.2.1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原则
        3.2.2 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原则
    3.3 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的经济性评价
        3.3.1 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经济性内涵
        3.3.2 经济性评价指标体系
    3.4 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的效率评价
        3.4.1 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效率内涵
        3.4.2 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3.5 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的效果评价
        3.5.1 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果内涵
        3.5.2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的经济性分析
    4.1 人才住房政策经济性评价的方法
        4.1.1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4.1.2 人才住房政策经济性评价的方法
    4.2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4.2.1 DEA效率评价模型
        4.2.2 DEA效率评价实施步骤
    4.3 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经济性评价模型建立
        4.3.1 样本决策单元的选取与评价指标
        4.3.2 指标数据的统计与描述
        4.3.3 评价指标的因子相关性分析
        4.3.4 实例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的效率评价
    5.1 指标数据的收集
        5.1.1 投入(输入)指标
        5.1.2 产出(输出)指标
    5.2 投入(输入)指标变化趋势与增速情况
        5.2.1 土地出让面积
        5.2.2 住房保障支出
        5.2.3 公积金增值收益
    5.3 产出(输出)指标变化趋势与增速情况
        5.3.1 公租房供应数量
        5.3.2 住宅建筑面积竣工率
        5.3.3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
        5.3.4 住房消费支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的效果评价
    6.1 问卷的基本情况
        6.1.1 调查方式
        6.1.2 问卷设计
        6.1.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6.1.4 样本概况
    6.2 满意度的评价分析
        6.2.1 居住条件满意度
        6.2.2 小区环境满意度
        6.2.3 公共服务满意度
        6.2.4 保障情况满意度
        6.2.5 人才居住总体满意度
    6.3 基于AHP模型的满意度评价分析
        6.3.1 模型的建立
        6.3.2 基本结果
    6.4 访谈调查
        6.4.1 访谈内容
        6.4.2 访谈案例与解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上海人才住房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7.1 上海人才住房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7.1.1 人才住房政策的实施无法保证经济性
        7.1.2 未形成稳定性的人才住房增长机制
        7.1.3 满意度效果差强人意
    7.2 导致上海人才住房政策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2.1 人才住房政策供给单一性导致经济性不足
        7.2.2 人才住房政策不完善导致增长速度不稳定
        7.2.3 人才住房政策未精确定位人才需求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人才住房政策体系框架的构建
    8.1 人才住房政策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原则
        8.1.1 基本思路
        8.1.2 基本原则
    8.2 国内外经验借鉴
        8.2.1 国外经验借鉴
        8.2.2 国内经验借鉴
    8.3 人才住房政策体系构建的基本定位与框架
        8.3.1 人才住房保障的目标定位
        8.3.2 人才住房保障的角色定位
        8.3.3 人才住房保障的政策定位
        8.3.4 上海新型人才住房政策体系框架构建
    8.4 思考与对策
        8.4.1 增加人才住房政策供给途径
        8.4.2 提升人才住房政策的系统性
        8.4.3 分层分类为人才提供精准保障与服务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成果
        9.1.1 创造性成果
        9.1.2 预测与评价
    9.2 展望与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怎样看待我国的住房价格(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李思特. 吉林大学, 2021(01)
  • [2]甘肃省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D]. 管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房地产市场限购令的法治化研究[D]. 李皖.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变译理论下中国诗句口译策略研究 ——以2004-2012温家宝总理记者会为例[D]. 任雨欣.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智能全屋新风系统设计研究 ——以墙式新风机设计为例[D]. 张阳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政府主导合作型”社会治理模式研究 ——以上海长宁区“代理经租”试点改革为例[D]. 宋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在正规性与非正规性之间 ——上海外来环卫工的工作与生活状况研究[D]. 张惠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壮族村落消费文化研究 ——以广西宁明县那党屯为例[D]. 张惠兰.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9]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10]上海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效应评价[D]. 王婧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如何看待我国的房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