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治理方法在施工中的应用

“重大危险源”治理方法在施工中的应用

一、论“重大危险源”控制法在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薛振宁[1](2020)在《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逐年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也日益增大。在大规模开展水利基础建设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护好参建单位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工程建设按序时保质保量完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011年,国务院安委会明确了通过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促使安全行为得到规范,完善安全工作条件等具体措施,以达到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有效防范和控制。根据国务院工作精神和安排,水利部结合行业特点,也将水利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作为首要工作。自此,标准化建设成为项目法人安全工作的重点,但如何全面、系统开展项目法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准确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工作问题成了建设管理者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以水利工程建设中项目法人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为背景,以标准化建设评价体系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在全面细致剖析国家现行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咨询业内专家,结合各类水利工程建设中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将评审标准内8个方面评审项目,细化为28项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体系。(2)通过对主客观赋权方法的研究,分别使用序关系分析法进行主观计算,熵权法进行客观计算,再使用理想点法进行权重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糊评价模型,使评价体系更加客观,也提升了实用性。(3)借助标准化评价体系及模糊评价模型,对刘北山站拆除重建工程、某水厂工程的项目法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评价计算,将得出结论与工程安全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是可以满足标准化建设工作需要。(4)为了便于从业人员使用评价体系及模糊评价模型,通过使用Visual Basic6.0进行了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系统的开发,将赋权计算及模型计算过程纳入系统后台,输入评价体系中各项目标得分即可得出结果。

孙帮巨[2](2020)在《基于BIM的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行业是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产值和工作人员数量不断的增加,但与此同时,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这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极大地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的威胁也会对企业和社会产生了不好的影响。由于大型建筑施工过程庞大,时间长,施工阶段会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大大的加强了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的难度。在现阶段,我们国家建筑施工进行中会有很多重大危险源的事故经常出现,对临时发生的事故监查,对重点危险性的建筑施工重危险源的分布及其变化无法掌握,这些都是在建筑施工中经常发生的重大危险的问题所在。那么,我们就必须掌握在建筑施工中重大危险源存在的区域。随着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有些落后,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模型。BIM技术的出现预示着我国建筑行业已迈入信息技术时代,在推动建筑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将BIM技术加入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探讨中,探索基于BIM的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本文首先讲述了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方法的局限性,以及目前安全管理的理论成果,并讲述了BIM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根据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将BIM技术应用在施工安全管理的期望进行了展望。然后讨论了BIM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在建筑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可行性和优点。BIM信息集成,协作,可视化等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功能是:信息集成有助于在施工过程进行全面安全管理;通过信息交流可促进施工参与单位,不同参与单位的协作工作,并在建筑安全方面共享和协作管理;三维视图使管理职员员和作业人员能够实时高效地进行交流,将安全管理目标进行一体化,并确保安全计划的进行。最后,研究了BIM技术在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建立基于BIM的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模型框架。分析并使用BIM建立模型,4D施工模拟和碰撞检测技术,建立可视化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平台,将建筑施工进行动态分析。经过对建筑施工进行优化,制订保护制度和应急管理举措,减免安全隐患,避免或减少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事故的出现,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目标。

李兴林[3](2019)在《武汉HL深基坑支护工程危险源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深基坑支护工程作为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的有效手段,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地下管廊、地下轨道交通等地下民用和工业设施的工程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深基坑工程受支护设计方案、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复杂程度以及人为等因素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风险,对于造成这些安全风险的危险源,若不加以辨识、评价与控制,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对于深基坑支护项目开展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控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采取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以武汉HL深基坑工程为依托,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对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根据不同的危险源对基坑支护结构、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将其分为基坑支护结构失效性危险源和非结构失效性危险源。考虑到两类危险源之间的差别,前者往往造成整体的破坏,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较多,因此采用FTA分析法由整体到局部进行逐层逆向分析,绘制出导致整个基坑失效的事故树,通过布尔运算及简化找出造成基坑结构失效的重大危险源;后者造成的破坏一般是局部的,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更大,采用了基于专家经验评价的LEC法进行分析,编制评价表格并组织专家及一线管理人员进行危险源评价确定非结构性失效的重大危险源。通过两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对深基坑项目中不同属性的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最终确定基坑结构失效的五项重大危险源和非结构失效的八项重大危险源。针对不同的危险源采取不同的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对整个基坑项目重大危险源的有效管控。

王婷[4](2019)在《基于BIM和RFID的模板支撑体系安全预警与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安全生产意识的不断强化和对安全生产管理方式的不断改进,我国各行各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在某些特殊行业如建筑施工领域的脚手架、模板支撑架行业,由于其在搭拆、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可控及不可控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其较大及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故类型为坍塌事故与高处坠落事故,其事故发生率分别占事故总量高达60%和50%以上的比例。究其原因是其采用的安全管理方式落后,未紧随建筑施工领域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而转变其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为此本文提出将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运用较为广泛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模板支撑体系安全预警与管理中,从引发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及高处坠落事故的重大危险因素出发,构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模板支撑体系安全预警管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研究主要探讨利用BIM的数字化建模技术、信息关联技术及可视化协调技术,RFID的实时信息采集及动态跟踪技术,构建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及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预警与管理系统,进而实现对坍塌事故及高处坠落事故重大危险源的实时监测与预警,为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管理朝信息化方向发展提供借鉴。2)根据模板支撑体系相关安全管理规范、原理及危险源辨识法等理论,进而引出导致坍塌事故及高处坠落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对BIM技术的理论及运用进行研究以及对RFID技术的理论及适用性进行分析;同时对BIM和RFID技术的集成运用原理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上内容均为构建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及高处坠落事故预警管理系统奠定理论依据。3)从系统功能需求、系统总体架构、RFID标签的选用与布设以及对三类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的系统运行流程等四个方面对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预警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构建;从系统功能需求、系统总体架构、系统初始化设计、危险源人员感知能力培训以及对两类危险源监测预警的系统运行流程等五个方面对模板支撑体系高处坠落事故预警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构建。4)以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某大剧院工程为例,该大剧院的机械式升降舞台需搭设模板支撑体系配合施工,通过对该大剧院工程中的机械式升降舞台进行建模分析,运用Microsoft Access建立坍塌事故及高处坠落事故危险源数据库,并将数据库同BIM模型进行关联;运用RFID技术收集施工现场模板支撑体系搭拆及使用过程中的实时状态信息及作业人员的属性信息与实时位置信息,并将收集到的信息作为BIM的分布数据。通过将两类数据库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可实现对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预警与管理,进一步验证了该预警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梁红忠[5](2018)在《七冲村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的规模也快速增加,中国隧道建设已经进入高数量、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四高建设期,开展隧道工程建设阶段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也日益重要。隧道工程面临着更多、更大风险以及隧道工程建设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本论文首先在分析七冲村隧道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说明了危险源辨识的手段,并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方法(LEC法)对七冲村隧道施工两类危险源进行了评估。其中,第一类危险源中一级施工风险有:洞口坍塌。三级施工风险有:高处坠落、突泥突水、爆破伤亡、隧道弃碴、机械伤害、触电。四级施工风险有:瓦斯爆炸、洪水与泥石流。五级施工风险有:起重伤害、物体打击、火灾、车辆伤害、中毒窒息、摔倒与翻倒。第二类危险源中二级施工风险有:安全生产责任制、材料的存储与保护、人员技术素质。三级施工风险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作业环境、事故应急机制、安全管理机构。四级施工风险有:隧道的开挖技术、材料的正确使用、主要材料的质量。五级施工风险有:是否培训上岗、作业面气候条件、施工监控测量、初级支护的管理、洞内的运输方式。然后,在前期评估的基础上对七冲村隧道工程施工第一类危险源中的一、二、三级风险:洞口坍塌、高处坠落、突泥突水、爆破伤亡、隧道弃碴、机械伤害、触电,第二类危险源中的一、二、三级风险:安全生产责任制、材料的存储与保护、人员技术素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作业环境、事故应急机制、安全管理机构,提出了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戴天齐[6](2018)在《“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国实施了“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多的建筑公司走出了国门,为“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建设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国内的房屋建筑面积和总产值在持续上涨,我国建筑业一片欣欣向荣。但根据2017年建筑安全事故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建筑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因此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刻不容缓。首先,本文详细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采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概括了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然后,介绍了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并对“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指出项目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薄弱,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安全应急机制缺失等问题。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建筑项目危险源及PDCA理论的有关概念,通过综合运用专家调查法和安全检查表法辨识“金玺天郡”项目中的危险源,并应用LEC法评价危险源的危险等级。根据危险源控制的原则和方法,针对不同的危险源采取相对应的控制管理措施。最后,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体应用到“金玺天郡”项目的安全管理上去,以完善优化项目的安全管理。P阶段,明确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对项目现场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从而确认重大危险源;D阶段,加大安全宣传,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的落实,开展安全技术交底,重点对分包单位和重大危险源实施全面管理,保证安全物资的质量和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C、A阶段就是根据安全管理目标和有关标准开展安全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汇总、改进,将成功的安全管理经验提升为制度进行推广。按照这样的步骤循环前进,促使项目安全管理的水平持续提高,圆满的完成项目安全管理的目标。该论文在借鉴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将PDCA理论具体应用于改进优化项目的安全管理,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宋四新[7](2018)在《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分类与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安全技术难度大,施工期长,施工过程劳动密集,大型设备高空交叉作业频繁,且易受自然灾害影响,施工期间安全风险极高,事故多发,施工安全倍受关注。不难发现,大型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多且动态变化,是造成大型水电工程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如何采取措施有效辨识大型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类危险源,针对性加强监测和控制,有效避免一些安全事故,以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意义重大。本文首先辨识大型水电工程施工过程危险源并划分三大类,接着开展施工危险源监测预警研究,最后建立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监控平台,并在大型水电工程施工中成功推广应用,深受用户好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系统安全工程为理论基础,以危险源导致事故为切入点,研究大型水电施工过程危险源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大型水电施工过程危险源的辨识的依据、内容和方法。同时,提出利用关联规则对历史事故信息运用数据挖掘的危险源辨识技术;在对能量理论与MORT分析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能量理论与MORT分析的危险源辨识方法。(2)结合危险源显着特征,研究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理论和预警体系的功能,以及建立原则,提出了危险源预警体系和流程;同时,作为对预警体系的重要补充,还研究了反馈控制的流程和方法以及应急处理的相关技术。(3)根据第一类危险源预警系统“小样本、贫信息”的灰特征,从含参函数数据变换、等维新信息引入以及时变参数建模三个角度,提出了改进传统灰模型的方法,由此建立了充分考虑数据光滑度和新信息作用的时变等维新信息灰模型。(4)通过对第二类危险源预警机制研究,利用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多指标预警模型,提出了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多指标预警方法,解决了第二类危险源预警定量分析困难和不确定性强等问题,并提出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建立多指标预警模型和安全分析的方法。(5)研究了大型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监控平台的功能和系统结构,提出了模块化开发的方法,并利用Delphi可视化编程语言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了大型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监控平台。

许月[8](2018)在《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风险等级与控制能力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工作既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为了准确分析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等级,为建筑企业制定危险源控制措施、评判风险是否处于可控状态提供参考依据,在重大危险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施工现场五大危险源类型划分,构建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作业条件风险法对危险源结果进行等级确定,结合风险初值以数据包络分析相关理论判断危险等级有无增大的可能性。最后根据危险源控制能力的评价来判断A项目风险是否处于可控状态,对规范、指导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建设有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对建筑施工危险源的概念和目前现场常用的辨识方法进行介绍,根据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型,以五大类型为基准,对施工重大危险源风险因素进行划分,构建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模型,具体因素层指标的选取以现场辨识出的危险源为准。(2)基于A项目重大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运用作业风险评价法对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进行量化评价,以数据包络分析理论预测风险等级变化的趋势和危险发生的概率,使建筑施工现场风险控制环节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现场的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控制能力应与现场危险源的风险等级相匹配。(3)利用粗糙集指标约简模型,对管理控制和人的行为控制角度指标进行筛选,构建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控制能力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原理,利用Yahhp软件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集对分析四元联系数模型,对A项目现场控制能力进行评判,比对危险源风险等级结果,判断出现场风险能够处于可控状态。

于鑫[9](2017)在《基于网格化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环保、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了缓解国内各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很多城市相继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开工面多、建设难度大、参建单位多、工期紧张等特征,使得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形势严峻,必须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轨道工程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模式。本文以北京轨道工程建设为背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献研究与现场调研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经验总结与统计归纳相结合等方法,探索了基于网格化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具体创新点总结如下:(1)将网格化管理理论引入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领域。网格化管理理论是管理学中一个新的管理理论,基于系统论、控制论、协同论的网格化管理方式具有数字化、精细化、动态化的管理特征,是一种典型的闭环管理模式。通过对霍尔的三维结构进行分析,并借鉴了美国杜邦公司的安全管理理论,结合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全流程管理模式,将网格化管理理论与安全管理理论相结合应用与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可以提高轨道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达到一个良好的安全管理效果。(2)构建了网格化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模式。首先阐述了目标结构化符号表示方法,并结合北京市轨道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风险控制措施,明确了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总目标,并建立了基于GSN方法的安全管理目标模型。同时,结合网格化安全管理理论,提出了北京市网格化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总模式,并分别对安全管理组织网格的运行机制中涉及的业务单位级、项目管理中心级以及施工单位级的网格化安全管理进行详细阐述;对任务网格中涉及的安全管理流程及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最后对连接组织网格与任务网格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详细阐述。(3)提出了轨道工程建设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轨道工程建设危险源的特征,危险源识别的原则、依据;然后通过对危险源进行定性分析,建立了四级危险源级别,再通过定量分析,建立了识别危险源重要程度的模型;最后提出安全风险控制方法,包括最小系统仿真试验平台和独立第三方监测。(4)提出并建设了面向网格化安全管理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监控中心。首先将网格化安全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大数据库的理论相结合;分别介绍了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监控中心信息系统的构成,详细介绍了施工安全风险监控子系统、盾构施工实时管理子系统、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子系统、安全质量隐患子系统、动调管理、试运行故障统计子系统、应急视频会商子系统、基础支撑系统以及安全监控应急指挥平台。(5)工程案例。首先,阐述了北京市轨道工程建设特点及安全现状;然后将网格化安全管理理论应用于北京地铁六号线;并介绍了危险源排查系统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白宇[10](2016)在《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与预控》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如火如荼,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监管与预防对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实施中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频频发生,对突发事件监控、预防的应急处理系统尚未完全建成,无法有效识别重点施工区域内的重大危险源及其分布情况,对其动态变化更是无法掌控,这些都使得我国建筑业施工中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控制就成为必须。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以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的重大事故的类型及特征以及施工过程中对重大危险源的几种识别方法,并利用LECD方法、故障树分析方法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性作了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针对性提出了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办法,希望对我国建筑工程相关企业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监管的力度,提高监管效率,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全文主要分五个章节来分析,第一章主要从整体架构上重点分析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并综合整理国内外文献综述,提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强调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必要性,分析出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分析出危险源与安全隐患的关系;第三章采用LECD方法、故障树分析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包括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以及安全评价分析;第四章分析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的现状,分析我国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监管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事前预控与施工监管的对策,强调了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事前预控管理的重要性,制定出重大危险源的事前安全管理体系与实施办法,分别对深基坑坍塌、高大模板施工坍塌以及起重机械设备危险源三个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文提出的重大危险源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督管理的建议有助于我国建筑工程相关企业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监管的力度,提高监管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论“重大危险源”控制法在施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重大危险源”控制法在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构建安全标准化建设评价体系
    2.1 标准化评审标准剖析与建设工作明确
        2.1.1 评审标准剖析
        2.1.2 标准化建设工作明确
    2.2 项目法人安全标准化评价体系构建
        2.2.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2.2.2 评价体系的建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糊评价模型构建
    3.1 评价赋权方法研究
        3.1.1 主客观赋权方法选择
        3.1.2 权重融合(理想点法)
        3.1.3 评价体系子目标的权重赋权计算
    3.2 模糊评价模型
        3.2.1 模型基本情况
        3.2.2 模型构建步骤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项目法人标准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4.1 待评价工程概况
        4.1.1 刘山北站工程项目概况
        4.1.2 某水厂工程项目概况
    4.2 标准化评价体系实证
        4.2.1 刘山北站拆除重建工程安全标准化评价
        4.2.2 某水厂工程安全标准化评价
    4.3 评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安全标准化评价系统
    5.1 软件编程语言的选择
    5.2 Visual Basic语言简介
    5.3 评价系统的总体设计
        5.3.1 系统的总目标
        5.3.2 系统分析
    5.4 实例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BIM的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目标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重大危险源理论分析
    2.1 重大危险源
        2.1.1 定义
        2.1.2 法律标准依据
    2.2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理论
        2.2.1 LEC法
        2.2.2 重大危险源风险度
    2.3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
        2.3.1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定义
        2.3.2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性分析
    3.1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
        3.1.1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3.1.2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
    3.2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性分析
        3.2.1 起重机械设备事故分析
        3.2.2 高大模板施工坍塌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与流程
    4.1 BIM建模技术
    4.2 设计阶段建模技术的应用
    4.3 4D虚拟施工技术
    4.4 冲突碰撞检测
    4.5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框架设计
    4.6 基于BIM的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流程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BIM的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
    5.1 项目概况
    5.2 施工安全管理具体应用
        5.2.1 施工场地规划
        5.2.2 施工过程模拟
        5.2.3 塔吊施工安全管理
        5.2.4 临边、洞口防坠落保护
    5.3 效果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武汉HL深基坑支护工程危险源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2.1 深基坑
        2.1.1 深基坑的基本概念
        2.1.2 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
    2.2 危险源
        2.2.1 危险源分类
        2.2.2 重大危险源的内涵
    2.3 危险源的辨识及评价方法
        2.3.1 基于FTA方法的危险源的识别及评价
        2.3.2 基于LEC的危险源的识别及评价
3 武汉HL深基坑支护项目工程概况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基本概况
        3.1.2 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3.1.3 水文地质条件
    3.2 基坑支护方案
        3.2.1 基坑支护形式及工艺流程
        3.2.2 工程总量
    3.3 设备及人员投入
        3.3.1 设备投入
        3.3.2 人员投入
    3.4 项目的施工特点与难点
4 武汉HL深基坑支护项目危险源辨识及评价
    4.1 基坑结构失效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4.1.1 基坑结构失效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流程
        4.1.2 基坑结构失效性危险源识别
        4.1.3 基坑结构失效性危险源评价
    4.2 非结构失效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4.2.1 非结构失效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流程
        4.2.2 非结构失效性危险源的辨识
        4.2.3 非结构失效性危险源的评价
        4.2.4 评价结果
5 武汉HL深基坑支护项目中危险源的防范措施
    5.1 重大危险源的全过程控制
        5.1.1 事前控制
        5.1.2 事中控制
        5.1.3 事后总结、提升管理经验
    5.2 重大危险源(结构失效)防范措施
        5.2.1 工程材料
        5.2.2 设计施工
        5.2.3 地下水
        5.2.4 周边环境
        5.2.5 地勘数据及模型参数
    5.3 重大危险源(非结构失效)防范措施
        5.3.1 高空坠落防范措施
        5.3.2 物体打击预防措施
        5.3.3 起重吊装伤害预防措施
        5.3.4 机械车辆伤害预防措施
        5.3.5 触电预防措施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BIM和RFID的模板支撑体系安全预警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模板支撑体系的发展及其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1.2.2 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2.3 RFID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管理及危险源辨识分析
    2.1 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管理分析
        2.1.1 模板支撑架安全管理规范
        2.1.2 模板支撑架安全管理原理
    2.2 模板支撑体系危险源辨识
        2.2.1 危险源及辨识理论
        2.2.2 基于WBS-RBS的模板支撑体系危险源辨识法
        2.2.3 模板支撑体系全寿命期危险源的辨识
    2.3 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分析
        2.3.1 立杆垂直度
        2.3.2 架体位移量
        2.3.3 节点处连接性能
    2.4 模板支撑体系高处坠落事故重大危险源分析
        2.4.1 人员类危险源的辨识与分析
        2.4.2 物体类危险源的识别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BIM/RFID在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
    3.1 BIM技术理论及运用研究
        3.1.1 BIM技术的特点
        3.1.2 BIM在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3.2 基于BIM的模板支撑体系编码与族库的创建
        3.2.1 盘扣式支撑体系编码
        3.2.2 盘扣式支撑架族库的创建
    3.3 RFID系统理论及适用性分析
        3.3.1 RFID系统的运行原理及无线定位算法分析
        3.3.2 RFID系统在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
    3.4 BIM与 RFID技术的集成运用研究
        3.4.1 集成运用原理分析
        3.4.2 集成运用在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管理中的关键技术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BIM/RFID的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预警管理系统构建
    4.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4.2 系统总体架构
    4.3 坍塌事故重大危险源RFID标签的选用与布设定位
        4.3.1 重大危险源RFID标签的选用及功能编码
        4.3.2 基于VIRE算法的立杆垂直度标签布设及定位
        4.3.3 基于TDOA算法的架体位移与节点处连接性能标签的布设及定位
    4.4 坍塌事故重大危险源监测与预警
        4.4.1 立杆垂直度的实时监测与预警
        4.4.2 架体位移量的实时监测与预警
        4.4.3 节点处连接性能的实时监测与预警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BIM/RFID的模板支撑体系高处坠落事故预警管理系统构建
    5.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5.2 系统总体架构
    5.3 预警管理系统初始化设计
        5.3.1 模板支撑架高处坠落事故危险区域界定
        5.3.2 模板支撑架高处作业人员分类及权限设置
        5.3.3 模板支撑架高处坠落人员预警等级界定
    5.4 高处坠落事故危险源人员感知能力培训系统模块
        5.4.1 人员感知能力培训系统需求分析
        5.4.2 人员感知能力培训系统总体框架
        5.4.3 人员感知能力培训系统运行流程
    5.5 高处坠落事故危险源监测与预警模块
        5.5.1 危险源实时监测
        5.5.2 危险源实时预警
        5.5.3 危险源实时监测与预警运行流程
    5.6 本章小结
6 模板支撑体系安全预警与管理系统案例分析
    6.1 工程概况
        6.1.1 项目概况
        6.1.2 支模方案
    6.2 BIM和 RFID在安全预警与管理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6.2.1 施工场地建模规划
        6.2.2 模板支撑体系建模分析
        6.2.3 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预警管理系统应用
        6.2.4 模板支撑体系高处坠落事故预警管理系统应用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七冲村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基本思路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隧道施工安全的特点
    2.2 隧道施工重大危险源
    2.3 危险源辨识
    2.4 隧道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控制
第3章 七冲村隧道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3.1 七冲村隧道工程概况
    3.2 危险源辨识的手段
    3.3 危险源类型
    3.4 危险源等级辨识方法
    3.5 危险源等级评估
    3.6 危险源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第4章 七冲村隧道工程施工第一类危险源安全风险控制
    4.1 洞口坍塌安全风险控制
    4.2 高处坠落安全风险控制
    4.3 突泥突水的安全风险控制
    4.4 爆破伤亡安全风险控制
    4.5 隧道弃碴安全风险控制
    4.6 机械设备安全风险控制
    4.7 触电安全风险控制
第5章 七冲村隧道工程施工第二类危险源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5.1 人员技术素质安全风险控制
    5.2 材料的储备维护与保养安全风险控制
    5.3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风险控制
    5.4 安全管理机构安全风险控制
    5.5 事故应急机制安全风险控制
    5.6 作业环境安全风险控制
    5.7 对自然环境影响安全风险控制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分析
    2.1 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
        2.1.1 安全的含义
        2.1.2 安全管理的含义
        2.1.3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2.2 “金玺天郡”项目简介
        2.2.1 项目基本情况
        2.2.2 项目施工条件
    2.3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及特点
        2.3.1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现状
        2.3.2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特点
        2.3.3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3章 建筑项目危险源及PDCA理论的概述
    3.1 建筑项目危险源的辨识
        3.1.1 危险源的基本理论
        3.1.2 危险源的辨识
    3.2 建筑项目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方法介绍
    3.3 建筑项目危险源的控制
        3.3.1 危险源控制的原则
        3.3.2 危险源控制的方法
    3.4 PDCA理论概述
        3.4.1 PDCA理论的内涵
        3.4.2 PDCA理论的基本内容
        3.4.3 PDCA循环模式的特点
第4章 “金玺天郡”项目危险源的辨识及评价与控制
    4.1 “金玺天郡”项目危险源辨识
    4.2 “金玺天郡”项目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
    4.3 “金玺天郡”项目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第5章 PDCA理论在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5.1 PDCA理论在建筑项目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5.1.1 建筑项目安全管理计划阶段(P)
        5.1.2 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实施阶段(D)
        5.1.3 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检查阶段(C)
        5.1.4 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处理阶段(A)
    5.2 PDCA理论在“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5.2.1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计划(P)
        5.2.2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实施(D)
        5.2.3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检查(C)
        5.2.4 “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处理(A)
    5.3 “金玺天郡”项目运用PDCA理论进行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分类与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形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1.4 小结
第二章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事故危险源分析
    2.1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分析
        2.1.1 重大危险源发生成因
        2.1.2 大型水电工程危险源发生常见事故类型
        2.1.3 大型水电工程重大危险源的来源
    2.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分类及特征分析
    2.3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
        2.3.1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法
        2.3.2 基于管理疏忽与能量理论和危险树分析的危险源辨识
        2.3.3 危险源辨识注意事项
    2.4 危险源监测数据野值诊断技术
        2.4.1 野值分类与野值成因分析
        2.4.2 野值模型和粗差的R- F概率分布密度模型
        2.4.3 野值诊断模型及数据野值诊断流程
    2.5 危险源的监测与分析
        2.5.1 对塌方、滑坡体等实测型危险源的监测
        2.5.2 监测实例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预警体系
    3.1 概述
    3.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理论
        3.2.1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预警术语及概念
        3.2.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的结构
    3.3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体系构建
        3.3.1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必要性和特殊性
        3.3.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体系构建原则
        3.3.3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体系目标及功能
    3.4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体系框架与流程
        3.4.1 危险源预警体系框架
        3.4.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体系流程
    3.5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体系反馈控制及应急处理技术
        3.5.1 预警体系反馈控制
        3.5.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事故应急处理技术
    3.6 小结
第四章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模型与方法
    4.1 概述
    4.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一类危险源预警模型
        4.2.1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一类危险源预警特点
        4.2.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一类危险源预警模型
    4.3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二类危险源预警方法
        4.3.1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二类危险源预警特点
        4.3.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二类危险源预警方法
    4.4 实例分析
        4.4.1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一类危险源预警实例分析
        4.4.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二类危险源预警实例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监控平台开发
    5.1 系统总体规划
        5.1.1 系统研发原则
        5.1.2 建设目标
        5.1.3 系统功能
        5.1.4 主菜单设计
    5.2 技术方案
        5.2.1 系统总体框架
        5.2.2 系统应用架构
        5.2.3 数据库配置方案
        5.2.4 服务器架构
        5.2.5 网络架构
    5.3 系统开发和研制
        5.3.1 系统操作模块设计
        5.3.2 测点管理子模块设计
        5.3.3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5.3.4 基于事故树的危险源分析模块设计
        5.3.5 定量分析模块设计
        5.3.6 图形绘制模块设计
        5.3.7 LECM分析模块设计
        5.3.8 文档管理模块设计
    5.4 危险源监控平台的实施效果
        5.4.1 安全管理的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5.4.2 危险源监测成效明显
        5.4.3 重大危险源受控
        5.4.4 事故起数显着下降
        5.4.5 经济与社会效益突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风险等级与控制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危险源相关理论
    2.1 建筑施工危险源及辨识
    2.2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理论
    2.3 危险源控制能力相关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
    3.1 重大危险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A项目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
    3.3 风险变化趋势预测
    3.4 本章小结
4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能力评价
    4.1 危险源控制能力评价必要性
    4.2 重大危险源控制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4.3 基于集对分析的现场控制能力评估模型
    4.4 A项目现场控制能力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网格化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1.2.2 危险源分析与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1.2.3 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与标准建设
    1.2.4 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1.3 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内容安排
1.6 本章小结 2 轨道工程建设网格化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基础研究
2.1 引言
2.2 网格及网格化管理
    2.2.1 网格的概念及特征
    2.2.2 网格技术
    2.2.3 网格化管理的概念、特征及方法论
    2.2.4 网格技术与网格化管理的对比
2.3 网格化管理理论基础
    2.3.1 系统论
    2.3.2 控制论
    2.3.3 协同论
2.4 安全管理理论基础
    2.4.1 霍尔三维结构模式
    2.4.2 “杜邦”安全管理理论
    2.4.3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理论
2.5 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网格化管理的基本要素
2.6 本章小结 3 网格化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
3.1 引言
3.2 基于GSN的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目标体系的建立
    3.2.1 GSN方法概述
    3.2.2 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目标体系构建
    3.2.3 基于GSN方法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目标体系
3.3 网格化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总体模式
    3.3.1 安全管理总体模式
    3.3.2 安全管理组织网格设计
    3.3.3 安全管理任务网格设计
3.4 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组织网格运行机制分析
    3.4.1 业主单位级网格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
    3.4.2 轨道项目管理中心级网格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
    3.4.3 施工项目级网格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
3.5 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任务网格运行机制分析
    3.5.1 四级任务网格
    3.5.2 任务网格中的危险源安全管理流程及协同机制
    3.5.3 网格化安全管理监控流程
3.6 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信息系统
    3.6.1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背景
    3.6.2 项目建设目标及建设原则
    3.6.3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构成
3.7 本章小结 4 轨道工程建设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危险源识别概述
    4.2.1 轨道工程建设危险源识别的原则
    4.2.2 轨道工程建设危险源识别的特点
    4.2.3 轨道工程建设危险源识别的依据
4.3 危险源识别的定性分析
    4.3.1 危险源识别的类别
    4.3.2 危险源识别定性分析
4.4 危险源识别的定量分析
    4.4.1 危险源量化分析的相关理论
    4.4.2 危险源量化分析基本流程
    4.4.3 确定危险源量化分析指标体系
    4.4.4 确定模糊矩阵
    4.4.5 计算模糊综合重要程度值
    4.4.6 计算各因素的相对权重
    4.4.7 合成绝对权重
    4.4.8 综合评价
4.5 危险源控制的原则与特征
    4.5.1 危险源控制的原则
    4.5.2 危险源控制的特征
4.6 危险源控制方法—独立第三方监测与评估
    4.6.1 独立第三方监测内容
    4.6.2 独立第三方监测流程
    4.6.3 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4.6.4 独立第三方安全评估
    4.6.5 安全评估组织架构
4.7 危险源控制方法—最小系统仿真方法
    4.7.1 最小系统测试仿真试验平台
    4.7.2 M-SYS仿真试验平台的设计
4.8 本章小结 5 面向网格化安全管理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监控中心研究
5.1 引言
5.2 网格化安全监控中心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5.2.1 安全监控中心信息系统网格化应用
    5.2.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格化安全管理监控平台
5.3 安全监控中心信息系统构成
    5.3.1 信息系统构成
5.4 施工安全风险监控子系统
    5.4.1 施工安全风险监控子系统构成
    5.4.2 系统功能
5.5 盾构施工实时管理子系统
    5.5.1 盾构施工实时管理子系统构成
    5.5.2 系统功能
5.6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子系统
    5.6.1 施工现场视频教监控子系统构成
    5.6.2 系统功能
5.7 安全质量隐患管理子系统
    5.7.1 安全质量隐患管理子系统构成
    5.7.2 系统功能
5.8 动调管理、试运行故障统计及处置子系统
    5.8.1 动调管理、试运行故障统计及处置子系统构成
    5.8.2 系统功能
5.9 应急视频会商子系统
    5.9.1 应急视频会商系统构成
    5.9.2 系统功能
5.10 安全监控应急指挥平台
    5.10.1 安全监控应急指挥平台构成
    5.10.2 系统功能
5.11 本章小结 6 北京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实践
6.1 引言
6.2 北京市轨道工程建设特点及安全现状
    6.2.1 轨道工程建设特点
    6.2.2 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现状
6.3 轨道工程建设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以六号线为例
    6.3.1 六号线安全管理的组织网格
    6.3.2 六号线安全管理的任务网格
    6.3.3 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信息系统平台
6.4 六号线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应用分析
    6.4.1 六号线一期轨道工程概况
    6.4.2 六号线一期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
    6.4.3 六号线一期轨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详细摘要

(10)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与预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分析
    2.1 建筑工程施工的重大危险源
        2.2.1 建筑工程重大危险的主要类型
    2.2 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隐患分析
        2.2.1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特点
        2.2.2 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的管理
        2.2.3 工程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2.3 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与安全隐患的关系
第3章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性分析
    3.1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辨识
        3.1.1 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
        3.1.2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
    3.2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事故原因分析
        3.2.1 深基坑坍塌分析
        3.2.2 高大模板施工坍塌分析
        3.2.3 起重机械设备事故分析
第4章 我国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监管存在的问题
    4.1 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现状
        4.1.1 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普遍性和规律性
        4.1.2 我国建筑行业施工中伤亡事故
    4.2 我国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监管存在的问题
        4.2.1 重大危险源识别预控不到位
        4.2.2 对重大危险过程中监管不到位
第5章 建筑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事前预控与施工监管对策
    5.1 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事前预控管理建议
        5.1.1 重大危险源的事前检查与分析
        5.1.2 重大危险源的事前备案和公示
        5.1.3 重大危险源的事前安全管理体系的制定与实施
    5.2 重大危险源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督管理建议
        5.2.1 深基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建议
        5.2.2 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建议
        5.2.3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论“重大危险源”控制法在施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体系研究[D]. 薛振宁. 扬州大学, 2020(04)
  • [2]基于BIM的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研究[D]. 孙帮巨.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3)
  • [3]武汉HL深基坑支护工程危险源管控研究[D]. 李兴林.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4]基于BIM和RFID的模板支撑体系安全预警与管理研究[D]. 王婷.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5]七冲村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D]. 梁红忠. 南华大学, 2018(02)
  • [6]“金玺天郡”项目安全管理研究[D]. 戴天齐.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4)
  • [7]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分类与监测预警技术研究[D]. 宋四新.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8]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风险等级与控制能力评价[D]. 许月.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9]基于网格化的轨道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研究[D]. 于鑫.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7(02)
  • [10]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与预控[D]. 白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重大危险源”治理方法在施工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