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驱稠油井产液剖面测井资料分析与解释

蒸汽驱稠油井产液剖面测井资料分析与解释

一、蒸汽驱稠油井产液剖面测井资料分析与解释(论文文献综述)

陶冶[1](2019)在《普通稠油油藏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以中亚M-Ⅲ油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全球石油剩余地质储量中,稠油(含沥青和油砂)储量占70%以上。蒸汽驱是最为有效,也是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且成功的稠油热采技术,主要应用于地下原油粘度在1000 mPa×s以上的稠油或特稠油油藏。油藏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油气田开发过程,拟合动态开发历史,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开发指标预测及参数优选等有效的工具。对于在地下原油粘度低于500 mPa×s的普通稠油油藏进行蒸汽驱,由于其剩余油分布规律、合理井网井距和最优注采参数均不同于地下原油粘度大于1000mPa×s的稠油油藏,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本文以中亚M油田M-Ⅲ油藏为例,对浅层普通稠油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利用动态监测资料和实际生产数据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蒸汽驱剩余油分布规律、蒸汽驱开发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油藏工程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以及蒸汽驱中后期转换开发方式的时机与可行性的策略。取得以下认识:(1)蒸汽驱在浅层普通稠油油藏(M-Ⅲ油藏)的应用已取得成功,但也暴露出注汽速率低、层间矛盾突出、蒸汽前缘突进不均匀、井网井距不合理、油层厚度大导致开发效率低、稳产难度大等一些问题和矛盾;(2)普通稠油流变性实验结果反映出,当油藏温度在60 oC以上时,研究区原油为牛顿流体,油气渗流符合达西定律。不同温度下热水与蒸汽的驱油效率实验证明,蒸汽驱驱油效率明显高于热水驱,温度越高驱油效率越高;(3)蒸汽驱开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沉积微相、油层有效厚度等,以及注汽量、注汽干度和完井方式等方面;(4)经过论证,合理井网密度在0.3-0.5ha/井之间,合理井距在73-114m之间;(5)对于地下原油粘度小于500mPa×s的普通稠油油藏,注汽速率应不低于1.0t/(d×ha×m),井底蒸汽干度大于30%,采注比大于1.1;(6)井网二次加密试验区生产实际反映出,油藏开发平面矛盾得到了改善,采油速度提高了0.5%,最终采收率达43%以上,与现井网相比提高11个百分点;(7)对油层厚度超过10m的区域应实施避射顶部油层,充分提高蒸汽热利用率,对油层厚度大于24m的区域应实施分层蒸汽驱开发,以提高纵向蒸汽驱波及系数;(8)通过论证对比蒸汽驱接替技术方案,水-汽交替段塞驱的开发效果优于热水驱、间歇蒸汽驱、连续蒸汽驱,综合考虑推荐水-汽交替段塞驱为蒸汽驱后期开发方式转换的接替技术。通过以上研究和取得的认识,明确了下步M-Ⅲ油藏蒸汽驱开发调整优化思路,即现阶段在平面上全面推进井网二次加密,纵向上在D2层和J1层之间实施分层注汽,同时优化注采参数,蒸汽驱后期适时转换开发方式为水-蒸汽交替段塞驱。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浅层普通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李开远[2](2018)在《沉积和构造因素对多元热流体技术应用效果的影响》文中认为中国的稠油资源十分丰富,集中分布在新疆克拉玛依、辽河油田、胜利油田等油区。但由于其本身粘度高、流动性差等物化特征,开发程度始终不高。目前阶段蒸汽吞吐、蒸汽驱、水平井重力泄油等工艺为稠油热采最为有效的常规技术手段,包括我国国内各大油田针对稠油油藏普遍以蒸汽吞吐作为主要开发方式。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稠油油藏已经处在蒸汽吞吐的后期,此时油藏的油气比低、含水高、地层压力不足,开发成本很高,产油更加困难。多元热流体提高采收率技术与传统蒸汽吞吐相比拥有多方位的驱油机理,其降水、增油效果在多个油田不同类型油藏的开发及实验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验证。但在区域性开发的应用上,不同井之间的提高采收率效果仍存在的显着的差异。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多元热流体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新疆油田克拉玛依采油一厂红浅1井区具体生产作业情况,结合目的油藏的具体沉积、构造特征,以探究该工艺针对不同特征的油藏表现出不同开采效果的原因。研究认为红浅1井区内的红001井区多元热流体的开发效果,受到工区构造和储层岩性的控制作用,开发区内构造高部位、心滩沉积微相发育部位、油层厚度大的部位开发效果最好,但工区内高渗层可能导致汽窜,同时施工工艺对局部区域的实际开发效果存在明显影响。整体而言多元热流体提高采收率技术在稠油老井上的增产效果明显,应进一步结合施工区域的具体特征选取合适的井以优化的施工方式进行生产,以求达到最好的开发效果。

薛强[3](2018)在《红浅1井区优势通道识别及调堵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红浅1井区稠油油藏注蒸汽热采过程中,由于地质和开发因素的影响易形成优势通道,造成汽窜频繁发生,亟需对优势通道进行识别和调堵,以期抑制汽窜,改善开发效果。本文采用秩相关系数识别、灰色关联度识别和模糊综合识别等方法,对红浅1井区优势通道进行了研究,判别出了急需要调堵和需要调堵的井组。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耐高温堵剂,对堵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探讨了堵剂的成胶机理。本文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秩相关系数、灰色关联度和模糊综合识别三种方法对优势通道进行了识别研究,分析识别原理并确定了评价标准,通过示踪剂资料检验,综合误差最大为6.25%。通过hTD1005井组生产井实例分析得出,三种方法识别出的优势通道不尽相同,为了使识别结果更加准确,综合三种方法对整个加密区进行识别,并画出了优势通道平面分布图,结果显示优势通道在西南部较为发育。(2)为了便于优势通道处理,对优势通道发育的井组进行了筛选,按急需要调堵、需要调堵和不需要调堵三种类型进行了分类。筛选结果表明:hTD1006、hTD1013井组优势通道发育程度较高,急需要调堵;hTD1005、hTD1007、hT1014、hT1019、hT1027井组需要调堵;hT1012、hT1020、hT1021、hT1026、hTD1028井组不需要调堵。(3)通过配方筛选,得出耐高温栲胶体系的配方为:栲胶浓度6.0g/L+交联剂浓度2.0%+稳定剂浓度500mg/L+调节剂浓度600mg/L~900mg/L+除氧剂浓度100mg/L,成胶时间11h~25h,成胶强度H级以上,可根据现场实际要求进行调整。栲胶体系在250℃条件下老化60天后,体系少量脱水,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老化稳定性能;该体系在不同倍数地层水矿化度条件下,成胶时间和强度基本保持不变,表明该体系在油藏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盐性;该体系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成胶效果表明,适宜的pH值为6~10。(4)栲胶体系注入压力小,说明栲胶体系注入性良好;当栲胶体系用量达到0.5PV时,三根不同渗透率的填砂管封堵率都在97%以上,说明该栲胶体系的封堵性能良好;注入不同PV数的栲胶体系,填砂管的封堵率先增加后基本保持不变,适宜的PV数为0.3PV~0.5PV;当连续蒸汽驱替6PV时,填砂管封堵率仍能达到92.7%,表明该栲胶体系耐冲刷性能良好;吸汽剖面改善率实验表明,两组并联填砂管的吸汽剖面改善率都在90%以上,这表明栲胶体系能有效地改善吸汽剖面。

袁丹丹[4](2017)在《H-1区齐古组低效生产因素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注蒸汽热采是当前稠油开发的重要方式,但在此过程中蒸汽易沿高渗层窜流并发生粘性指进,从而导致驱油效率低下,最终采收率不高。H-1井区齐古组属于中孔中渗的岩性构造稠油油藏。该区块探明地质储量732万吨,动用储量328万吨,区块目前采用注蒸汽吞吐开发,受汽窜严重、含水率高、开井率低等影响,区块开发效益低下,采出程度仅15.8%。本文以H-1区为例对影响其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相应技术措施以提高采收率,对改善该区块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提高采收率提供积极参考和重要借鉴。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研究区块的油藏地质特征、开发动态情况及低效生产因素的分析,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油藏的地层特征、构造特征、岩石特征、物性特征以及沉积特征和油藏特征的地质要素,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地质基础;并从区块开发历史到目前的生产动态,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区块当前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地质基础分析其形成原因和低效生产的因素。对研究区进行开发动态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研究明确了制约区块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油层厚度和原油粘度、吞吐注汽参数、开发井网等。针对制约该区块开发效果的各因素,提出了三种提高采收率的治理方案:a.注采参数优化及注汽模式调整,分别提出了当前注汽模式下的注汽速度、注汽强度和注汽压力优化;以及改进的注汽模式,包括面积组合式注汽、一注多采、交迭吞吐等模式。b.汽窜治理,分别从汽窜通道产生、识别、描述进行了研究,指导实践中尽早发现汽窜以提前治理减少损失。c.井网加密,结合当前注汽模式下的加热半径模拟和新疆油田其它区块加密案例、及本区块已实施的加密区域生产动态分析,证明了加密措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徐金华[5](2017)在《N1区J层剩余油及开发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N1区J层油藏包括J1、J2、J3三个层段。目前开发层段为J2层,经过多年热采开发,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效果日渐变差,如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J1层未形成注采井网,有过生产史的井仅有25口,平均单井采油2156.6t,具有规模井网开发的潜力。为了改善J层油藏整体开发效果,本次研究在进行油藏动态分析基础上,对开发特点和生产规律再认识,对影响开发效果的注采参数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影响开发主要矛盾,结合剩余油分布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开发调整方案。以前期精细油藏描述成果为基础,运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形成了目标油藏的三维地质模型,为研究剩余油分布奠定基础。采用油藏工程方法,对油藏目前的生产动态进行分析,对蒸汽吞吐、蒸汽驱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油藏数值模拟成果为基础,分析了蒸汽吞吐、蒸汽驱过程中,剩余油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结合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完善汽驱井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优化注采参数、间歇汽驱、改善射孔工艺、封窜调剖等措施,并给出了具体的参数界限。主要成果:1)结合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建立了目标油藏数值地质模型,能较好反映油藏特征。2)数值模拟成果研究表明,目前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分别为有效厚度大、原始储量大的主体部位、部分注采井间及汽驱受效差的井周围、未整体动用的小层,后续开发调整应该以这三类剩余油为主要调整对象。3)对J2主力层段,推荐间歇注汽方式,同时保持井底注入蒸汽干度,并配合井组封窜等工艺措施;对于油层中下部动用较差的层段,以定向注汽为主要措施手段。4)J1层开发方式选择吞吐加后期蒸汽驱开发方式,最终采收率可以达到46.4%。

赵广大[6](2015)在《锦91块扩大蒸汽驱试验井网优选及注采参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蒸汽驱是稠油油藏开发的主要方式,其核心是提高注采井间的油层温度场。随着汽驱开发的深入,液相前缘波及范围逐渐扩大,井组间热流体由于渗流环境的不同极易发生不均匀突进发生汽窜现象,汽窜发生后生产井一般采用减小排量、提高动液面高度等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可对汽窜起到缓解的作用,但会造成井组单元注入的蒸汽越过该生产井,外溢至邻近的井组或试验区块,从而造成井组注采关系失调、蒸汽热量的浪费和井组原油储量的外溢。基于上述问题论文在原开发井网的基础上,提出全新的布井方式,其目的是充分利用井组注入单元注气过程外溢至邻近的井组或试验区块的蒸汽,提高稠油开发经济效益。论文以辽河油田锦91区块稠油油藏为研究背景,该区块于2008年6月在锦91断块西北部于I组开展了蒸汽驱先导试验,经历3个月的热连通阶段,在2008年9月试验区内部采油井逐渐受效达到汽驱高峰期,高产期试验区为了扩大蒸汽波及范围,采用反九点法高注气强度开发4年,造成了部分井组出现了蒸汽能量外溢的情况。2012年6月试验区块进入汽驱后期开发阶段减小注汽量,但是蒸汽外溢能量区域还是不断扩大,至今蒸汽波及范围已达到167m。以上问题说明试验区块反九点井网采注比偏低、汽窜现象严重、油汽比低于经济开发极限,认为先导试验区块,在蒸汽开发末期存在较大问题。需要转变开发方式,在即将扩大开发的试验区采用合理的井网布置,延长区块生产时间。针对先导试验区蒸汽驱反九点开发井网井组能量外溢、汽窜等问题,论文应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对锦91断块于楼油层进行精细地质建模,利用稠油CMG数值模拟软件对区块进行生产历史拟合。针对试验区块存在的问题,以反九点法井网为基础创新提出了反九点抽稀、小回字形和大回字形井网调整模式。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反九点、反九点抽稀、小回字形和大回字形井网进行优选对比,得出小回字形井网可以通过内线井和外线井的调整,适当的降低采油速度,同时具有较高的采注比,可以控制井网蒸汽扩散的方向及速度。认为较符合扩大蒸汽驱生产要求,利用创新的蒸汽驱物理实验模拟方法,针对小回字形井网的注采参数及开发方案进行优化和验证,最终得出采用小回字形井网,间歇性开关内线井的开发方案具有较高的采收率,可提高蒸汽的利用率具有较高的采出程度和较低的采油速度。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为油田现场解决注入单元注气过程蒸汽外溢问题的提供技术依据,同时为锦91块蒸汽驱扩大试验的成功和创新井网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张博[7](2015)在《克拉玛依油田某区砂砾岩稠油油藏蒸汽驱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克拉玛依油田S区K组下段稠油油藏岩性以砾岩、砂砾岩为主,与普通砂岩稠油油藏相比其渗透率偏低,国内外对此类稠油油藏蒸汽驱实践经验较少。为了探索该区蒸汽吞吐转蒸汽驱的可行性,于2003年开始陆续选取井组进行蒸汽驱先导试验生产至目前。由于转驱后的井组整体汽驱见效较差,故需要找出影响汽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接替生产措施。本文对试验区油藏地质特征、蒸汽驱实践开发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试验区范围内的井组按开发效果进行分类,分别研究了地质特征与开发系统对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井距偏大、油层吸汽剖面不均是导致汽驱效果较差的主要因素。通过油藏工程与数值模拟方法对试验区进行潜力分析,认为目前试验区采出程度较低’注采井间剩余油饱和度较高,纵向上存有厚度大、分布广且动用程度低的层位,应对原井网进行加密调整以提升开发效果。

赵磊[8](2015)在《克拉玛依油田古133井区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指出古133井区位于克拉玛依油田四2区,地质特征和试采资料证明该区地质条件复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认识不清。本文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化验分析、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储层建筑结构分析法、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分析了该区地质特征,以及稠油油藏经过热水驱和蒸汽吞吐后的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取得主要的成果和认识如下:1、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旋回-厚度对比方法,将克下组划分为S6、S7两个砂组并进一步细分为14个小层;构造主体为一宽缓的丘状背斜。2、在前人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和过程恢复的思想,对本区发育的辫状河、曲流河、冲积扇等沉积微相,提出储层建筑结构单元分级方案,并对辫状河储层提出了心滩坝顶和心滩坝坝核的概念。3、在三维随机建模过程中,利用垂向和平面双地质趋势约束的方法,建立了三维沉积相模型,并使用相控约束的方法建立了属性模型;将地质储量作为不确定性分析的定量参数,设计定量实验,对模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采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P10,P50,P90概率储量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对多个随机概率模型进行优化排队,选择优化模型进行粗化。4、从地质和油藏工程两个角度对剩余油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辫状河储层中,心滩坝顶、心滩坝核、辫状河道内易形成剩余油富集;曲流河储层中点坝易形成剩余油富集;扇根储层在主槽和槽滩的边部易形成剩余油富集;扇中储层在辫流水道和砂坝的边部易形成剩余油富集。采用物质平衡的方法进行剩余油分布研究,与储层建筑结构分析对比,验证了其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通过数模,经过精细历史拟合研究对剩余油的影响,认为井网、原油粘度、注采关系、注汽强度、蒸汽吞吐加热半径是工程上剩余油富集的主因。5、对于剩余油展开挖潜措施,采用数模方法,建议采用多轮次吞吐之后转蒸汽驱的开发方式进行开采,按反五点井网进行加密,预计新增采出程度2.29%。该论文紧密结合古133井区的开发现状,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中,为油田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并形成了适于该类油藏的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罗川[9](2014)在《J230井区北部实验区蒸汽驱综合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稠油资源相当丰富,随着对稠油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一些特殊油藏越来越引起石油工作者的重视。目前技术上和经济上最成功的办法是蒸汽吞吐和蒸汽驱。本文所研究的J230井区齐古组油藏,由于其原油粘度大,原始温度和地层压力低,天然驱动能量小,目前该试验区在吞吐两轮后已转蒸汽驱开发。为了验证新疆油田J230井区齐古组油藏转蒸汽驱的可行性,对加密转汽驱区域沉积及储层非均质性综合描述,发现北部加密汽驱区域整体上油层发育好,但受沉积环境控制,而且平面上剩余油分布、油水关系较为复杂,目前注采参数不能有效保证蒸汽驱的全面均匀推进,急需调整注汽开采。由于采用蒸汽驱时,其蒸汽波及规律受储层物性、沉积特征的明显影响。对加密汽驱实验区进行开发效果分析评价,找出汽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针对目前汽驱现状,对油藏北部注汽参数进行了合理优化;针对不同的汽驱矛盾,分别对汽窜井组和未见效井组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建议,最终达到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的目的。

李怀志[10](2014)在《长春岭油田主体开发技术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如何经济有效地开发难动用油气藏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难题。国内外油田开发中,油田主体开发技术评价研究成为油田勘探开发关键研究。长春岭油田勘探工作先后进行了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普查及石油钻探等工作。在确定长春岭地区具有可开发价值后,需要对长春岭地区的精细油藏研究,开展流体性质研究,明确制约油田开发的主要因素,明确油田开发的主体技术。长春岭油田属于裂缝-孔隙砂岩油藏,适合长春岭油田的开发方式主要有蒸汽驱、热水驱和火驱。蒸汽驱采油是稠油油藏经过蒸汽吞吐采油之后,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而采取的一项热采方法,因为蒸汽吞吐采油只能采出各个油井附近油层中的原油,在油井与油井之间还留有大量的死油区。蒸汽驱采油,就是由注入井连续不断地往油层中注入高干度的蒸汽,蒸汽不断地加热油层,从而大大降低了地层原油的粘度。注入的蒸汽在地层中变为热的流体,将原油驱赶到生产井的周围,并被采到地面上来。热水驱是三次采油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法,对于低渗透低原油黏度的油藏注热水也是提高采收率的措施之一。对于低渗、低黏油藏,注热水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在于:降低黏度和改善流度比。对于低渗透、低原油黏度油藏,温度升高,油水黏度都会降低,原油黏度降低较为明显,从而导致油水流度比的减小。残余油饱和度的变化和相对渗透率的改变。当温度增加时,残余油饱和度显着降低,并且温度增加能改善相渗曲线。流体和岩石的热膨胀。注热水会引起地下流体和岩石的热力学膨胀,并且原油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水的热膨胀系数,这一作用可以使地层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降低界面张力。热水驱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使吸附在岩石表面的原油脱落,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火驱是一种用电的、化学的等方法使油层温度达到原油燃点,并向油层注入空气或氧气使油层原油持续燃烧的采油方法。

二、蒸汽驱稠油井产液剖面测井资料分析与解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蒸汽驱稠油井产液剖面测井资料分析与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稠油油藏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以中亚M-Ⅲ油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蒸汽驱技术研究进展
        1.2.1 稠油开采技术
        1.2.2 蒸汽驱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1.2.3 稠油热采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2.4 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进展
    1.3 蒸汽驱现场应用现状
        1.3.1 美国克恩河油田(Kern River Field)
        1.3.2 印度尼西亚杜里油田(Duri oilfield)
        1.3.3 中国新疆油田六、九区
        1.3.4 中国辽河油田齐40块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基础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油田地层特征
    2.3 油田构造特征
    2.4 油田沉积特征
    2.5 研究区储层特征
        2.5.1 岩石学特征
        2.5.2 储层物性特征
        2.5.3 砂体和油层分布
        2.5.4 含油饱和度分布
        2.5.5 隔夹层分布
        2.5.6 储层非均质性
        2.5.7 储层敏感性评价
        2.5.8 岩石润湿性评价
    2.6 油藏性质
        2.6.1 油藏温度和压力系统
        2.6.2 原油性质
        2.6.3 地层水性质
第三章 普通稠油油藏渗流机理实验研究
    3.1 普通稠油流变性评价
        3.1.1 实验设计
        3.1.2 屈服应力
        3.1.3 流变性与本构方程
    3.2 高温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3.2.1 实验设计
        3.2.2 热水驱油效率
        3.2.3 蒸汽驱油效率
    3.3 温度对储层渗流特征的影响
        3.3.1 实验设计
        3.3.2 热水驱油相渗特征
        3.3.3 蒸汽驱油相渗特征
第四章 蒸汽驱开发效果与调整潜力分析
    4.1 开发历程与开发现状
    4.2 蒸汽驱生产特征与开发效果
    4.3 蒸汽驱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4.3.1 地质因素
        4.3.2 油藏工程因素
        4.3.3 完井工艺方式
    4.4 开发调整潜力研究
        4.4.1 采收率评价
        4.4.2 平面潜力分析
        4.4.3 纵向潜力分析
第五章 蒸汽驱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5.1 蒸汽驱油数学模型
    5.2 地质油藏模型
        5.2.1 油藏地质建模
        5.2.2 历史拟合
    5.3 剩余油分布特征
    5.4 注采参数优化
        5.4.1 注汽速率
        5.4.2 蒸汽干度
        5.4.3 采注比
        5.4.4 应用实例
    5.5 井网三次加密可行性
第六章 开发方式转换接替技术可行性分析
    6.1 间歇蒸汽驱
    6.2 热水驱
        6.2.1 热水驱原则
        6.2.2 转热水驱方案可行性及预测
    6.3 水-汽交替段塞驱
        6.3.1 作用机理
        6.3.2 方案预测与优选
    6.4 开发方式对比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基本情况
    教育背景

(2)沉积和构造因素对多元热流体技术应用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稠油油藏的开发现状
        1.3.2 蒸汽吞吐热采稠油的应用现状与技术特点
        1.3.3 多元热流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条件
    2.2 地层概况
    2.3 构造概况
    2.4 沉积概况
    2.5 稠油开发现状
第3章 工区构造特征研究
    3.1 工区构造概况
    3.2 构造描述
        3.2.1 连井剖面确定断层形态
        3.2.2 地震剖面确定断层展布
        3.2.3 连井剖面确定断点位置
第4章 工区沉积特征研究
    4.1 沉积背景
        4.1.1 沉积环境
        4.1.2 沉积模式
    4.2 沉积相研究
        4.2.1 单井相
        4.2.2 剖面相
        4.2.3 平面相
第5章 工区储层特征研究
    5.1 准备工作
    5.2 储层发育特征
        5.2.1 储层纵向分布特征
        5.2.2 储层平面分布特征
    5.3 储层物性分布
        5.3.1 物性特征
        5.3.2 孔隙度模型
        5.3.3 工区物性分布
第6章 生产资料整理与分析
    6.1 多元热采开发概况
    6.2 生产资料类型
        6.2.1 原始资料类型
        6.2.2 统计报表格式
    6.3 生产评价
        6.3.1 整体开发效果评价
        6.3.2 措施后生产情况
第7章 影响开发效果的因素
    7.1 地质因素
        7.1.1 构造因素的影响
        7.1.2 沉积环境因素的影响
        7.1.3 储层特征因素的影响
    7.2 其他因素
        7.2.1 汽窜影响
        7.2.2 施工工艺影响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红浅1井区优势通道识别及调堵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红浅1井区加密区油藏地质特征
        1.1.2 油藏开发现状
    1.2 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优势通道识别研究现状
        1.3.2 耐高温调堵剂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红浅1井区优势通道识别
    2.1 优势通道秩相关系数识别
        2.1.1 基本思路
        2.1.2 秩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2.1.3 实例分析
    2.2 优势通道灰色关联度识别
        2.2.1 基本思路
        2.2.2 评价指标选取
        2.2.3 参数处理及计算公式
        2.2.4 评价标准
        2.2.5 实例分析
    2.3 优势通道模糊综合识别
        2.3.1 基本思路
        2.3.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2.3.3 计算公式
        2.3.4 评价标准
        2.3.5 实例分析
    2.4 优势通道识别结果
        2.4.1 优势通道平面分布
        2.4.2 优势通道调堵井组筛选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耐高温栲胶调堵体系配方优选
    3.1 实验条件、实验仪器与实验药品
        3.1.1 实验条件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药品
    3.2 栲胶体系评价方法
        3.2.1 成胶时间的确定方法
        3.2.2 成胶强度的评价标准
    3.3 栲胶体系组分类型筛选
        3.3.1 交联剂类型筛选
        3.3.2 稳定剂类型筛选
        3.3.3 除氧剂类型筛选
    3.4 栲胶体系组分浓度优化
        3.4.1 栲胶浓度优化
        3.4.2 交联剂浓度优化
        3.4.3 稳定剂浓度优化
        3.4.4 调节剂浓度优化
        3.4.5 除氧剂浓度优化
    3.5 栲胶堵剂的成胶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栲胶堵剂体系的性能评价
    4.1 栲胶体系静态性能评价
        4.1.1 老化稳定性评价
        4.1.2 抗盐性评价
        4.1.3 pH值对栲胶体系成胶效果的影响
    4.2 栲胶体系岩心流动实验评价
        4.2.1 实验条件与实验仪器
        4.2.2 栲胶体系注入性能评价
        4.2.3 栲胶体系封堵强度测定
        4.2.4 不同PV栲胶体系封堵性能评价
        4.2.5 栲胶体系耐冲刷性能评价
        4.2.6 吸汽剖面改善率研究
    4.3 本章小节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与认识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H-1区齐古组低效生产因素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稠油油藏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1.2.2 蒸汽驱效果改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质特征研究
    2.1 地层特征与小层划分
    2.2 构造特征研究
        2.2.1 区域地层构造特征
        2.2.2 研究区油藏构造特征
        2.2.3 三维构造解释
    2.3 储层岩石特征
    2.4 储集空间类型及结构
    2.5 沉积特征研究
        2.5.1 沉积环境特征
        2.5.2 沉积相标志
        2.5.3 沉积相分布特征
        2.5.4 沉积相与储层及油气分布关系
    2.6 油藏特征分析
    2.7 储层四性关系及解释模型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发动态及低效生产因素分析
    3.1 区块开发历史
    3.2 开发动态分析
        3.2.1 生产动态分析
        3.2.2 产能分析
        3.2.3 吞吐轮次分析
        3.2.4 采油井分类
        3.2.5 生产指标分析
    3.3 存在问题分析
        3.3.1 采出程度低,剩余油丰富
        3.3.2 汽窜严重
        3.3.3 低效井增多
        3.3.4 油汽比递减较快
    3.4 低效生产因素分析
        3.4.1 油藏性质影响
        3.4.2 注汽参数影响
        3.4.3 井网影响
        3.4.4 井况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提高采收率措施研究
    4.1 注采参数优化及注汽模式调整
        4.1.1 注采参数优化
        4.1.2 注汽模式调整
    4.2 汽窜治理
        4.2.1 汽窜通道形成条件
        4.2.2 汽窜通道识别
        4.2.3 汽窜通道特征描述
        4.2.4 汽窜治理
    4.3 井网加密
        4.3.1 加热半径分析
        4.3.2 含油饱和度分析
        4.3.3 类似油藏加密实例
        4.3.4 现场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N1区J层剩余油及开发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关键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
    2.1 地层特征
    2.2 构造特征
    2.3 沉积相特征
    2.4 储层特征
        2.4.1 储层岩性特征
        2.4.2 储层物性特征
        2.4.3 地质储量
    2.5 流体性质特征
    2.6 油藏压力温度特征
    2.7 小结
第三章 油藏开发效果评价
    3.1 开发历程
    3.2 开发效果评价
        3.2.1 蒸汽吞吐效果评价
        3.2.2 先导试验效果评价
        3.2.3 蒸汽驱效果评价
    3.3 小结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4.1 油藏三维建模
        4.1.1 数据准备和网格设计
        4.1.2 构造建模
        4.1.3 储层建模
        4.1.4 储层参数建模
    4.2 数值模拟研究
        4.2.1 模型建立
        4.2.2 地质参数修正
        4.2.3 历史拟合结果
    4.3 蒸汽吞吐阶段剩余油分布规律
        4.3.1 纵向动用程度
        4.3.2 平面动用程度
        4.3.3 剩余油分布规律
    4.4 蒸汽驱阶段剩余油分布规律
        4.4.1 纵向动用程度
        4.4.2 平面动用程度
        4.4.3 剩余油分布规律
    4.5 小结
第五章 综合开发调整方案
    5.1 开发潜力分析
    5.2 开发调整思路
    5.3 汽驱平面调整措施
        5.3.1 完善注采井网
        5.3.2 注采参数优化
        5.3.3 水平井开发薄层区域
    5.4 汽驱纵向调整措施
        5.4.1 提高射开程度
        5.4.2 井组封窜调剖措施
        5.4.3 挖潜未动用层段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锦91块扩大蒸汽驱试验井网优选及注采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蒸汽驱概述及驱油机理研究
        1.2.1 蒸汽驱概述
        1.2.2 蒸气驱采油机理研究
    1.3 蒸汽驱研究现状
        1.3.1 稠油注蒸汽驱技术应用现状
        1.3.2 蒸汽驱采油工艺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锦91断块地质概况及蒸汽驱开发现状
    2.1 地质概况
        2.1.1 先导试验区地质概况
        2.1.2 扩大试验区地质概况
    2.2 开发现状
        2.2.1 先导试验区开发现状
        2.2.2 扩大试验区开发现状
    2.3 锦91断块蒸汽驱先导试验开发效果分析
        2.3.1 先导试验区动用程度
        2.3.2 先导试验区蒸汽腔扩散规律
    2.4 先导试验及扩大试验转蒸汽驱条件
        2.4.1 先导试验区转蒸汽驱条件
        2.4.2 扩大试验区转蒸汽驱条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锦91断块先导试验区精细地质模型建立及历史拟合
    3.1 地质模型概况
        3.1.1 建立地质模型数据准备
        3.1.2 地质模型平面网格划分
    3.2 构造格架模型
        3.2.1 断层模型
        3.2.2 层面模型
        3.2.3 构造格架模型特征
    3.3 相控岩性建模
        3.3.1 沉积微相模型
        3.3.2 砂岩、泥岩井点数据分析
    3.4 储层参数模型
        3.4.1 孔隙度模型
        3.4.2 含油饱和度模型
        3.4.3 净总比模型
        3.4.4 渗透率模型
    3.5 地质储量计算
        3.5.1 容积积分法计算原理
        3.5.2 储量计算结果
    3.6 地质模型蒸汽吞吐历史拟合
        3.6.1 地质储量拟合
        3.6.2 产液量拟合
        3.6.3 注气量拟合
        3.6.4 试验区单井拟合
    3.7 试验区转区前三场数值模拟
        3.7.1 油藏平面温度分布
        3.7.2 油藏平面含油饱和度分布
        3.7.3 油藏平面压力分布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锦91断块扩大蒸汽驱注采井网优化设计
    4.1 井网设计
    4.2 数值模拟井组区域划分
    4.3 井网形式优选
        4.3.1 蒸汽驱调整依据
        4.3.2 反九点井组数值模拟结果
        4.3.3 反九点抽稀井组数值模拟结果
        4.3.4 小回字形井组数值模拟结果
        4.3.5 大回字形井组数值模拟结果
        4.3.6 四种井网形式对比优选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回字形井网注入方式与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5.1 注采参数优化
        5.1.1 注汽速率优化
        5.1.2 蒸汽干度优化
        5.1.3 采注比优化
    5.2 先导试验区生产方案
        5.2.1 初期注采参数
        5.2.2 驱替阶段注采参数
        5.2.3 突破阶段注采参数
        5.2.4 汽驱过程调整
        5.2.5 汽驱预测结果
    5.3 多次变速注汽调整生产方案
        5.3.1 初期注采参数
        5.3.2 驱替阶段注采参数
        5.3.3 突破阶段注采参数
        5.3.4 汽驱过程调整
        5.3.5 汽驱预测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小回字形井网注入方式与参数优化物理模拟研究
    6.1 小回字形蒸汽驱物理驱油实验研究
        6.1.1 相似原理
        6.1.2 模型与原型中的参数转换
    6.2 小回字形井网蒸汽驱三维实验设计
        6.2.1 三维岩心模型制作
        6.2.2 蒸汽注入井设计
        6.2.3 实验流程
    6.3 小回字形井网注入参数优化物理模拟实验结果
        6.3.1 注汽速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6.3.2 注汽干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6.4 小回字形井网注入方式优化物理模拟实验结果
        6.4.1 小回字形井网内线井不进行关井调整
        6.4.2 内线井高含水阶段关井调整
        6.4.3 内线井间歇性关井调整实验结果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克拉玛依油田某区砂砾岩稠油油藏蒸汽驱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试验区油藏特征
    2.1 试验区地质概况
        2.1.1 构造特征
        2.1.2 油层分布特征
        2.1.3 岩性电性特征
        2.1.4 油层物性特征
        2.1.5 油藏温度压力
        2.1.6 流体性质
        2.1.7 储量估算
    2.2 试验区稠油油藏井组分类
        2.2.1 按原油粘度分类
        2.2.2 按埋藏深度及油层厚度分类
    2.3 稠油油藏参数对比与蒸汽驱适应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蒸汽驱实践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3.1 试验区生产效果及特征
        3.1.1 油藏开发历程
        3.1.2 蒸汽吞吐阶段效果及特征
        3.1.3 蒸汽驱阶段效果及特征
    3.2 影响蒸汽驱开采效果的因素
        3.2.1 油层厚度的影响
        3.2.2 吸汽剖面不均衡的影响
        3.2.3 油层渗透率与地层系数的影响
        3.2.4 原油粘度与流动系数的影响
        3.2.5 转驱时机的影响
        3.2.6 井况的影响
        3.2.7 井距的影响
        3.2.8 注汽速度与注汽强度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试验区潜力分析与挖潜措施研究
    4.1 潜力分析
        4.1.1 采收率预测
        4.1.2 剩余可采储量
        4.1.3 油藏纵向动用情况分析
        4.1.4 潜力井组
    4.2 特征井组数值模拟研究
        4.2.1 稠油蒸汽驱数学模型
        4.2.2 模拟区的选择
        4.2.3 模拟井组分层以及网格划分
        4.2.4 油藏参数的选取
        4.2.5 历史拟合结果
        4.2.6 通过历史拟合得到的认识
        4.2.7 加密新井模拟
    4.3 试验区挖潜部署方案
        4.3.1 挖潜依据
        4.3.2 部署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克拉玛依油田古133井区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学科研究现状与热点问题
        1.2.1 油藏描述发展历程
        1.2.2 .油藏描述中的热点问题
        1.2.3 油藏描述发展趋势
    1.3 工区开发历程及存在问题
        1.3.1 开发历程
        1.3.2 开发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路线
    1.5 工作量
    1.6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1.7 创新性成果
2 工区地质概况
    2.1 区块地理位置
    2.2 油藏地质特征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特征
        2.2.3 沉积特征
        2.2.4 岩石学特征
        2.2.5 储层物性特征
        2.2.6 油藏性质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与构造特征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3.1.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原理及对比原则
        3.1.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3.1.3 层序地层划分标志
        3.1.4 层序地层格架
    3.2 构造研究
        3.2.1 构造形态
        3.2.2 断层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4.1 沉积背景
    4.2 储层建筑结构分析法
        4.2.1 起源
        4.2.2 层次界面分析
        4.2.3 岩相
        4.2.4 构型单元
        4.2.5 储层建筑结构分析法
    4.3 辫状河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4.3.1 辫状河构型单元层次划分
        4.3.2 辫状河构型单元特征
        4.3.3 辫状河构型单元叠置关系
    4.4 曲流河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4.4.1 曲流河构型单元层次划分
        4.4.2 曲流河构型单元特征
        4.4.3 曲流河构型单元叠置关系
    4.5 扇中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4.5.1 扇中构型单元层次划分
        4.5.2 扇中构型单元特征
        4.5.3 扇中构型单元叠置关系
    4.6 扇根储层建筑结构分析
        4.6.1 扇根构型单元层次划分
        4.6.2 扇根构型单元特征
        4.6.3 扇根构型单元叠置关系
    4.7 洪积平原相
    4.8 分层沉积微相
    4.9 本章小结
5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5.1 储层地质建模基础
        5.1.1 储层地质模型的类型
        5.1.2 储层建模基本步骤
        5.1.3 储层建模方法
    5.2 地质知识库
    5.3 构造模型建立
        5.3.1 三维断层模型
        5.3.2 三维网格模型
        5.3.3 地层框架模型
    5.4 沉积微相建模
        5.4.1 数据粗化
        5.4.2 沉积相模拟约束条件
        5.4.3 相模拟单元的确定
        5.4.4 统计特征参数
        5.4.5 沉积相不确定性分析
        5.4.6 沉积相模拟结果
    5.5 储层属性建模
        5.5.1 数据粗化
        5.5.2 数据分析
        5.5.3 储层属性模拟结果
    5.6 储量计算
        5.6.1 储量计算方法
        5.6.2 储量拟合
    5.7 不确定性分析及模型优化
    5.8 模型粗化
    5.9 本章小结
6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6.1 油藏工程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
        6.1.1 物质平衡剩余油研究方法
        6.1.2 剩余油分布状况
    6.2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
        6.2.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6.2.2 历史拟合
        6.2.3 剩余油分布特点
    6.3 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分析
        6.3.1 地质因素
        6.3.2 工程因素
    6.4 挖潜建议
        6.4.1 开发方式
        6.4.2 加密部署依据
        6.4.3 加密部署原则及部署结果
        6.4.4 开采指标预测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J230井区北部实验区蒸汽驱综合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蒸汽驱研究现状
        1.2.2 国内蒸汽驱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内容
        1.3.1 存在的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油藏基本地质特征
    2.1 基本情况
    2.2 构造特征
    2.3 储层特征
        2.3.1 砂体展布特征
        2.3.2 沉积特征
        2.3.3 储层特征
        2.3.4 油层分布特征
        2.3.5 隔层分布特征
    2.4 油藏性质
        2.4.1 原油性质及分布规律
        2.4.2 地层水性质
        2.4.3 油藏温度及压力
        2.4.4 油藏类型
第3章 蒸汽驱生产特征开发效果评价
    3.1 北部加密汽驱生产特征
    3.2 蒸汽波及规律
    3.3 汽驱开发效果评价
        3.3.1 加密汽驱试验区开发效果评价
    3.4 汽驱开发主要矛盾
        3.4.1 受效程度不均衡
        3.4.2 油层纵向上动用差异大
        3.4.3 注采井间热连通程度低
        3.4.4 窜扰井温高、汽大、产油低
        3.4.5 注采参数差异较大
第4章 汽驱综合调整
    4.1 汽窜防治措施
    4.2 实际资料分析
    4.3 数值模拟研究
        4.3.1 模型的选取及地质模型建立
        4.3.2 历史拟合
    4.4 汽窜治理方案研究
    4.5 注采不对应调整
    4.6 汽驱不见效井调整
    4.7 注采参数优化
    4.8 汽驱调整建议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长春岭油田主体开发技术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1.1 地理概况
    1.2 区域地质概况
    1.3 勘探开发历程及资源量情况
第二章 三维地震解释处理技术研究
    2.1 地震资料叠后目标处理
    2.2 小层顶面精细标定
    2.3 精细构造解释
    2.4 速度研究及变速成图
    2.5 断层特征
    2.6 构造特征
第三章 储层砂体沉积特征分析
    3.1 区域沉积背景
    3.2 沉积相标志
    3.3 单井相分析
    3.4 连井剖面沉积相分析
    3.5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6 沉积相序列和沉积模式
第四章 储层的特征与研究
    4.1 储层发育特征
    4.2 油层分布特征
    4.3 储层岩石学特征
    4.4 储层成岩特征及孔隙类型
    4.5 储层物性特征
    4.6 储层裂缝发育特征
    4.7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4.8 储层孔喉结构研究
    4.9 粘土矿物分析
    4.10 储层岩石敏感性
第五章 油藏地质建模
    5.1 区域成藏条件
    5.2 油水分布规律
    5.3 油藏类型
    5.4 工作流程及建模网格的选取
    5.5 构造模型
    5.6 沉积微相模型及岩相模型
    5.7 属性模型
第六章 长春岭地区主体开发技术研究
    6.1 油藏温度、压力
    6.2 原油性质
    6.3 地层水性质
    6.4 大然气性质
    6.5 储层渗流物理特征
    6.6 试油试采特征分析
    6.7 开发试验效果分析
    6.8 开发方式优选
    6.9 水驱油藏工程设计
    6.10 长107区块热采油藏工程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四、蒸汽驱稠油井产液剖面测井资料分析与解释(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稠油油藏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以中亚M-Ⅲ油藏为例[D]. 陶冶. 西北大学, 2019(01)
  • [2]沉积和构造因素对多元热流体技术应用效果的影响[D]. 李开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3]红浅1井区优势通道识别及调堵对策研究[D]. 薛强.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 [4]H-1区齐古组低效生产因素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措施研究[D]. 袁丹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5]N1区J层剩余油及开发调整研究[D]. 徐金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6]锦91块扩大蒸汽驱试验井网优选及注采参数研究[D]. 赵广大.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1)
  • [7]克拉玛依油田某区砂砾岩稠油油藏蒸汽驱实践[D]. 张博. 西安石油大学, 2015(12)
  • [8]克拉玛依油田古133井区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赵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9]J230井区北部实验区蒸汽驱综合调整研究[D]. 罗川.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5)
  • [10]长春岭油田主体开发技术评价研究[D]. 李怀志.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7)

标签:;  ;  

蒸汽驱稠油井产液剖面测井资料分析与解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