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盘上的苹果树——论铁凝小说的主题

白瓷盘上的苹果树——论铁凝小说的主题

一、白瓷盘上的苹果树──谈铁凝小说创作主题(论文文献综述)

郭晶,卢志宁[1](2011)在《不惜进取,追求完美自我——铁凝探索转变期的中短篇小说创作》文中研究指明铁凝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纵观其探索转变期的文学创作过程,几乎贯穿于她的整个80年代的文学活动之中。本文主要讲述铁凝1982以前的中短篇小说创作,从80年代早期的以《灶火的故事》、《那不是眉豆花》为代表的发轫期始,到以《没有纽扣的红衬衫》(82年)为代表的初创期,主要论述了这段时期铁凝中短篇小说创作的特点及变化。

杨晓宇[2](2009)在《“和”视阈下的铁凝女性小说》文中研究表明铁凝是当代文坛颇负盛名的女作家,其人生经历和政治身份都很特殊。家庭出身和童年经验影响着她的创作,农村生活的特殊经历赋予她洞察生活的独特视角,所以,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多姿,富含生命意蕴和哲理。同时,独特的政治身份也让铁凝对人性的思考更加透彻、深刻。铁凝25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7岁成为作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理事,39岁担任作协副主席,49岁当选作协主席,这些经历都给了她洞悉世界的双重视角:城里的、乡下的;男人的、女人的。所以她能不断变换角度去思考历史与现状,对女性意识进行反思。铁凝是一位女性作家,却能跳出性别自赏的圈子去描述女性的生存状态。本文正是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铁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归类分析,探讨作家对女性关注角度的变化。在聚焦女性的同时铁凝瓦解了笔下的男性,所以文章也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铁凝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进行了归类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利文艺的发展,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变得更加宽容,中国当代文坛呼唤“性别诗学”的诞生。它与儒家“和”思想有某些相似点,追求“阴阳互补”、男女两性“和而不同”。铁凝意识到了解构并不是女性主义的出路,寻求双性和谐之途才是最切要的问题。于是她在两性不可或缺,互相依存的认知前提下,对两性关系进行反省。于是,在她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笨花》中,实现了她对男性形象的修复,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铁凝向男性社会的妥协,而是昭示了其对两性关系的重新思考,体现了一种更为温和宽厚的理解和关怀,大大地拓宽了女性文学的精神空间。前言部分概述铁凝及其创作。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和”的文化内涵及铁凝女性小说的题材来源。第二章深入文本,分析铁凝笔下四个主要类型的女性形象,四种类型的女性体现着铁凝人生阅历的丰富及其对女性思考层次的深入。早期,以香雪为代表的女性,体现的是少女时代的铁凝对理想纯真女性的赞美,这是远离世俗的一类女性;“司猗纹系列女性”和“尹小跳系列女性”体现了逐渐走向成熟的铁凝对女性的生存状态进入了历史性思考;“同艾系列女性”是铁凝对传统母性形象的描摹,这类女性性格隐忍而不甘,包容而无奈,在她们身上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第三章重点分析铁凝笔下的男性形象,通过探讨铁凝在塑造男女形象时的不同立场,发掘她对两性关系的思考。第四章阐述铁凝对女性意识的反思及其对性别二元对立的诗意超越。结论部分探讨铁凝在拓宽女性文学方面作出的贡献。

苏晓芳[3](2002)在《论铁凝小说的忏悔意识》文中研究表明铁凝是新时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生命力的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中表现出鲜明的忏悔意识。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探讨铁凝小说的忏悔意识。 首先,在厘清儒家的“反省”与基督教的“忏悔”的基础上阐述铁凝忏悔意识形成的中西方文化背景,铁凝的忏悔意识是在中西方文化交汇中形成的。并且,忏悔意识是她小说创作中一个逐渐深化、日渐明晰的主题。 其次,将铁凝的小说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即香雪时代、玫瑰门时代和大浴女时代,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论述铁凝小说中忏悔意识的流变,梳理出从儒家式的自我反省到女性世界的自我审视,再到基督教式的自我拷问这样一条发展轨迹。在不同的创作阶段,铁凝小说中忏悔意识的出发点、忏悔意识的内涵均有所不同。儒家式的自我反省偏重于与全民族共同忏悔;带有强烈的社会历史性质;女性世界的自我审视是基于性别的忏悔,具有女性主义色彩;基督教式的自我拷问则是个人的忏悔,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关注。 最后,从铁凝小说文本中抽取三种人物关系,即姐妹关系、两性关系与母女关系,以此来探究忏悔的原罪之源与救赎之道。铁凝小说中的姐妹关系并不对“姐妹情谊”予以充分肯定,而是潜藏着个人对另一半自我的审视,在审视中发觉原罪潜藏在自己的内心;两性关系侧重于对人类情欲的审视,原罪表现在失控的欲望冲动,唯有个人的道德自律才是救赎之道;对于母女关系的描绘,透射出对社会历史的审视目光,原罪在于社会之恶,社会个体要在忏悔与救赎中更新自我。 铁凝小说的忏悔意识从新时期文学中“忏悔的人”推进到与全民族共同忏悔,最后走向“人的忏悔”,无论是对于文学中忏悔主题的深化还是对于女性文学的开拓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丽萍[4](2000)在《白瓷盘上的苹果树──谈铁凝小说创作主题》文中提出

二、白瓷盘上的苹果树──谈铁凝小说创作主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瓷盘上的苹果树──谈铁凝小说创作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2)“和”视阈下的铁凝女性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和"的文化内涵及铁凝女性小说的题材来源
    第一节 "和"的原始意义及文化演进
    第二节 知青生活与乡村视角
    第三节 家族记忆、童年经验与城市关照
第二章 梦想·现实·理想——女性形象的逐层展开
    第一节 诗意的女人——香雪系列女性
    第二节 病态的女人——司猗纹系列女性
    第三节 自救的女人——尹小跳系列女性
    第四节 传统的女人——同艾系列女性
第三章 "和"视阈下的性别书写——和谐理想下男性形象的呈现
    第一节 软弱的男性——缺席的在场者
    第二节 暴虐的男性——压抑女性的他者
    第三节 理想的男性——与女性相和的仁者
第四章 重建两性和谐的性别诗学
    第一节 话语·女性主义反思
    第二节 寻找女性主体意识的史学意义
    第三节 性别二元对立的诗意超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论铁凝小说的忏悔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铁凝忏悔意识形成的文化语境
    一、 儒家的“自省”与基督教的“忏悔”
    二、 铁凝忏悔意识形成的两重背景
第二章 铁凝小说的分期及忏悔意识的流变
    一、 香雪时代(1975—1984):儒家式的自我反省
    二、 玫瑰门时代(1985—1996):女性世界的自我审视
    三、 大浴女时代(1997—):基督教式的自我拷问
第三章 铁凝小说对原罪之源的探究
    一、 姐妹关系:对另一半自我的审视
    二、 两性关系:对人类情欲的审视
    三、 母女关系:对社会历史的审视
结语
    附录一: 铁凝小说目录
    附录二: 铁凝研究资料小辑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四、白瓷盘上的苹果树──谈铁凝小说创作主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不惜进取,追求完美自我——铁凝探索转变期的中短篇小说创作[J]. 郭晶,卢志宁. 作家, 2011(10)
  • [2]“和”视阈下的铁凝女性小说[D]. 杨晓宇. 首都师范大学, 2009(10)
  • [3]论铁凝小说的忏悔意识[D]. 苏晓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02(02)
  • [4]白瓷盘上的苹果树──谈铁凝小说创作主题[J]. 孙丽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0(01)

标签:;  ;  ;  ;  ;  

白瓷盘上的苹果树——论铁凝小说的主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