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文献综述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文献综述

问:分析评价邓宁(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优缺点
  1. 答:优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几乎对各种直接投资理论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和概括性,行成了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不仅可以解释不同类型的直接投资行为,而且可以解释其他国际经营方式,还可以解释企业的地理分布以及企业跨国兼并的行为等。
    缺点: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中,邓宁偏重内部化理论,但是其使用的概念本身妨碍其达到上述目标。邓宁没有坚持其内部化理论中的制度分析方法。
问:请详述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及其优势
  1. 答:1、企业在供应某一特定市场时要拥有对其他国家企业的净所有权优势。这些所有权优势主要表现为独占某些无形资产的优势和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
    2、如果企业拥有对其他国家企业的净所有权优势,那么,对拥有这些优势的企业来说,他自己使用这些优势时,必须要比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去使用更加有利。即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经营活动,将优势的使用内部化要比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市场交易将优势的使用外部化更为有利。
    3、如果企业在所有权上与内部化上均有优势,那么,对该企业而言,把这些优势与东道国的区位因素的结合必须使企业有利可图。区位因素包括东道国不可转移的要素禀赋优势以及对外国企业的鼓励或限制政策,要素禀赋一般指东道国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容量等。
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结论问题
  1. 答:折衷理论的分析过程与主要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跨国公司是市场不完全性的产物,市场不完全导致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该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
    二是所有权优势还不足以说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还必须引入内部化优势才能说明对外直接投资为什么优于许可证贸易。
    三是仅仅考虑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不足以说明企业为什么把生产地点设在国外而不是在国内生产并出口产品,必须引入区位优势,才能说明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的选择。
    四是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
问: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局限性
  1. 答: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局限性: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所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过于绝对化,有一定的片面性。邓宁强调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具备,一国企业才可能跨国投资,并把这一论断从企业推广到国家,因而解释不了并不同时具备三种优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特别是向发达国家的大量直接投资活动。该理论对这三种理论的简单综合缺乏从国家利益的宏观角度来分析不同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它局限在从微观上对企业跨国行为进行分析上,并且没有摆脱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区位优势理论等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它对三种优势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停留在静态的分类方式上,没有随时间变动进行动态分析。邓宁所论述的决定依据侧重在成本分析基础上,但它假定企业不同进入方式的收入是相同的,这不符合实际。一般来说,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收入流量最大,出口次之,而许可证贸易最低。事实上,企业在决策最赢利的进入方式时是考虑收入差别的。
问:什么是折衷主义理论
  1. 答:国际生产折衷论(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国际生产折衷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英国瑞丁大学教授
    邓宁
    (John
    HDunning)于1977年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方法探索》
    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年,他在《
    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一书中对折衷理论又进行进一步阐述.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