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社会互动的结果与表现

科技与社会互动的结果与表现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及表现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汤文卿[1](2021)在《女性社会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015年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信任作为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对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正处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过程的中国社会来说,随着日益频繁的社会流动,进入陌生人社会后,原有的社会信任模式并不能够有效地调节人际间的社会信任关系,社会信任水平的下降以及社会信任缺失的问题不断地冲击着社会的发展。联合国人口时钟显示中国目前有14亿人口,其中女性人口占全部人口的48.1%,约为678171205名女性,将近占我国人口的一半,因此女性的社会信任是我国整体的社会信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女性不仅具有女儿、母亲、妻子、工作者等多重社会角色,女性同时也是独立的个体,其具有独特的视角使得女性看待世界的方式多样化,其信任模式也会具有一定的特点。本研究以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女性社会信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女性的社会信任水平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国社会信任水平的不断提升。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设计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介绍了女性的三个社会信任因子的基本状况和自变量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从社会资源、社交参与、社会环境态度三个维度分析具体变量对于女性社会信任的影响;第四部分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女性社会信任的建议,为营造高信任水平的社会献言献策。本研究的结果如下:第一,女性社会信任结构仍然具有“差序性”。女性的信任呈现为强关系信任水平到一般关系信任水平到弱关系信任水平逐渐递减。第二,社会资源对女性社会信任的影响不显着。这与大部分持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个体如果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占有量越多对其社会信任具有影响的观点有所冲突。第三,社交参与对于女性社会信任具有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女性通过增加社交频率对女性社会信任具有双面影响,与他人建立熟悉感并不一定是促进信任水平提升的,因此,从表面社交转向深入社交更有利于女性做出更有益于自己的信任决策。第四,社会环境态度对于女性社会信任具有显着影响。尤其是社会公平感和幸福感对于女性社会信任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因此,构建公平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女性社会信任水平的提升。

吕嘉璐[2](2021)在《中小学运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社会互动的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可以被数字化和数据化,新媒体所能提供的资讯和服务已远超传统媒体,话语权和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提高。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校进行社会互动的重要渠道,是学校对外树立良好形象、对内强化自身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新闻宣传、品牌树立、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小学进行社会互动应顺应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把握机遇,转变方式,主动利用新媒体发布信息,建立微信公众号等属于自己的社会互动平台。本研究针对区域教育信息化中的实际问题,以议程设置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对区域内中小学运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社会互动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选取了上海市某区的86所中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同时结合网络调查法和专家调查法的研究手段,调查区内86所中小学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情况,并向区内共1992名中小学在校学生家长发放问卷,以了解中小学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使用情况。通过综合分析两方面调查所得数据,得出初步结论,将初步结论征询行业内专家建议,梳理出了最终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在运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基本信息规范性问题、公众号内容建设问题、运营团队建设问题、互动的多渠道可能性问题和区域学校公众号建设与效果差异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改进与发展建议:(1)重视公众号建设与使用的规范性,考虑用户动态需求;(2)加强议题规划和内容导向性,提高信息质量;(3)完善学校微信公众号管理机制,立足兼职人员,规范工作流程;(4)完善反馈机制,发挥公众号入口作用,统合各类互动途径。

陈予欢[3](2021)在《基于准社会互动视角的VLOG新闻受众粘性研究 ——以央视“康辉的VLOG”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8年以来,VLOG形式被主流媒体广泛应用,VLOG新闻成为一股热潮,众多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但目前VLOG新闻也面临着“可持续不足”、“粘性不足”的问题。鉴于目前对VLOG新闻的研究较少有从实证分析角度展开研究其受众粘性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现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VLOG新闻的受众粘性展开质性和实证研究,以期探讨VLOG新闻受众粘性的影响因素,为VLOG新闻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遵循现象发现——理论探索——理论应用的研究路径。通过对VLOG新闻的观看和观察,本研究发现受到较大关注的VLOG新闻作品中,其主持人(VLOGGER)往往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且拥有众多的粉丝。因此,本文以霍顿和沃尔提出的准社会互动理论为基础,以2019最具传播影响力的VLOG新闻作品“大国外交最前线——康辉的VLOG”为研究案例,探讨VLOG新闻产生受众粘性的特点,并通过文本分析、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VLOG新闻的受众粘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增强VLOG新闻受众粘性的方法。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综述,主要梳理了文中出现了三个重要概念和理论,并且梳理了VLOG新闻,受众粘性以及准社会互动在社交媒体情景下应用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网络文本分析,主要以康辉的VLOG为案例,抓取其微博评论区内容,进行文本分析,观察受众对康辉的VLOG的反馈与关注重点,从而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方向参考和内容佐证。第四部分是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主要在前文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变量的定义,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研究模型。第五部分是模型验证,主要通过设计问卷,抽取样本,获得研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假设和研究模型进行检验。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展望,研究得出,准社会互动对受众粘性有显着正向影响,且VLOGGER的物理吸引力和社交吸引力是受众感知准社会互动的要素,并因此影响受众粘性。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文对VLOG新闻如何增强受众粘性提出了建议与参考。

王倩雯[4](2020)在《技术的不均衡赋权 ——以中国保健食品监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技术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治理能力、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而科技与政治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中历久弥新的深刻议题。技术赋权论是有关这一议题的主流回应之一,它强调技术一方面增强了国家监管能力,另一方面也扩大公民参与,从而促使国家与社会之间相互改造,使得所有行为者都收益。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观察到政府监管失灵现象却仍然时有发生,由此确定研究问题为:在技术对国家和社会双向赋权的情境下,政府在某些领域监管失灵的原因是什么。围绕这一研究问题,本研究确定了以国家—社会互动关系理论为分析框架。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国家与社会基于资源和机会,建立起有效社会关系,从而围绕社会控制展开争夺。国家—社会互动关系理论框架提供了资源、机会和社会控制等分析要素,以及国家、社会、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三个分析维度。通过这一理论框架,对于技术赋权的研究就可以通过对技术所引入的资源和机会的分布特征,以及新的互动场域中社会控制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基于理论需要,本研究确定了以保健食品监管中的技术应用为案例,通过访谈、文件、档案记录等多种来源的证据进行定性研究,以拓展技术赋权论。监管是政府针对市场失灵现象进行的干预,而造成市场失灵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不对称,包括监管部门和被监管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在客观上成为保健食品监管的阻碍。而现代技术在资源的配置和传播等方面产生的新特点,对保健食品的监管效果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案例,即技术在保健食品监管中对不同行为主体的赋权特征的分析,对技术赋权做出定性研究。研究成果包括:首先,技术对国家的赋权呈现出不均衡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垂直架构下,资源和机会向中央倾斜;二是在各地方不均衡发展的现实情况下,技术赋权的效果向资源优势地方倾斜。其次,技术对社会的赋权效应在网络话语生态中表现为向占据资源优势的“强人”倾斜的特征,即技术所引入的资源和控制机会向“强人”倾斜。最后,在国家—社会互动过程中,技术所引入的资源和机会发生资本俘获权力和话语权力压缩话语权利两个方面的动态变化。由此,研究结论为:技术对国家和社会在不同维度的不均衡赋权导致了政府在某些领域的监管失灵。这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技术赋予了互动关系中各个行为者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另一方面,所赋予的资源和机会在不同行为者之间呈现出不均衡分布的特征,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赋权特征。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技术赋权理论的拓展,并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程秀[5](2020)在《效用错位视角下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及仿真研究》文中认为绿色生活方式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的一种生活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绿色生活方式变革正逐步从国家主导的“政府行动”转向社会主导的“集体行动”,政策效用正逐渐成为实现这种转向的关键因素。然而,在政策制定者与目标群体两类行为主体分离的现实情境下,目标群体对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响应并不理想。绿色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表现为单一、强势的政府行动,而目标群体的行动严重滞后,结果导致政策意图落空甚至政策失灵。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这些政策更多属于制定者视角的政策,而不是目标群体视角的政策。或者说,制定者视角的决策效用与目标群体视角的体验效用并不一致,甚至存在很大的“效用错位”。二者的错位暗含着政府在引导城市居民绿色生活过程中出现了微观个体接受意愿层面与政策方向层面的分离,致使相关政策达不到预期的实施效果。因此,有必要从效用错位的视角剖析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解析政策对绿色生活方式变革的引导效果。论文以政策效用错位为突破口,以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结合管理学、行为决策学、行为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社会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实证研究和仿真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效用错位视角下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理论框架建构。从二元视角解构政策效用,将政策效用错位界定为决策效用与体验效用的差值;从政策本身、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企业和社会环境五个维度论述了政策效用错位产生的原因;从组织基础、现实可能性和主观动机三个方面解析了政策效用错位的形成机制;将政策制定者与目标群体两个行为主体纳入同一测量框架,构建了具有可测量特征的政策效用错位度模型;发现了政策效用错位度的异质性、非负性、对象性和内隐性四个基本属性并设计了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测量流程。(2)政策决策效用评估模型的构建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的测算。构建了包括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反馈的政策决策效用四维评估模型;设计了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反馈的赋值标准;从中央政府各部委网站、北大法宝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了1991至2019年我国颁布的447条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从颁布年度、政策数量、发布主体、主体间合作和政策类型等方面展示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基于赋值标准完成了对政策文本的量化,采用模糊粗糙集方法计算了四维评估模型中各维度的权重,发现四个维度对政策决策效用的影响具有显着差异性,影响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政策措施(0.304)、政策目标(0.292)、政策反馈(0.218)和政策力度(0.186);基于四维评估模型计算了1991至2019年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实证结果显示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在波动中呈显着的增加趋势,且2019年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最高,达到3.79。(3)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测量及其影响机理理论模型的构建与验证。在文献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厘清了政策体验效用的多维概念框架,将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界定为功能体验效用、成本体验效用、社会体验效用、情感体验效用和绿色体验效用五个维度;将社会互动分解为结构特征、功能特征、关系特征和信息特征四个维度;构建了包括阶层认同、自主学习能力、偏好、象征价值关注度、规范内化、专业知识水平、社会互动等新变量的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理论模型;利用正式调研数据测量了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并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均值为3.18;在五个维度上的测量均值具有显着差异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绿色体验效用(均值为3.87)、社会体验效用(均值为3.21)、情感体验效用(均值为3.15)、功能体验效用(均值为2.93)和成本体验效用(均值为2.76);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存在7类主范畴影响因素,且它们之间存在5种典型关系结构,分别为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性,个体因素和群体因素直接作用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个体因素和群体因素通过心理授权感知作用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反作用于心理授权感知,社会互动和推行程度、实施成本等政策因素能够调节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4)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计算与仿真。首先,基于文本量化测算的政策决策效用和问卷调查测量的政策体验效用,计算了1991年以来我国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发现我国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存在显着的政策效用错位,并且政策效用错位度在波动中呈增强态势,近三年的效用错位度约在0.50至0.60之间。其次,依据政策效用错位度测量模型和修正后的政策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理论模型,利用Matlab2017b软件对情境干预下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演化进行了仿真。发现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受到社会互动和政策因素等情境变量的影响,表现为社会互动结构特征越高、功能特征越高、关系特征越高、信息特征越高、政策普及程度越高、政策执行效度越高,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越低,均衡性越好;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货币成本越高、非货币成本越高,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越高,均衡性越差。同时,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与其均衡性还受到互动信息发送方选择方式的影响。在随机关系网络、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中,错位优先方式下居民的政策效用错位度低于随机选择与关系优先方式,关系优先方式下政策效用错位度的均衡性优于随机选择与错位优先方式,且随机选择方式下政策效用错位度最高,均衡性最差。最后,论文提出错位容忍系数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政策决策效用与体验效用的比值;从社会互动产生规范性影响和信息性影响两个方面构建了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函数,基于问卷调查的第一手数据对相关参数进行设定,利用Anylogic 8.3软件探究在社会互动情境下,感知便利性和错位容忍系数对城市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群体决策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错位容忍系数和感知便利性显着促进城市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此外,本研究发现错位容忍系数在低感知便利性情境中呈“钝化”现象,即随着感知便利性的降低,错位容忍系数对城市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小。(5)降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促进政策研究。从目标群体、社会环境、政策本身以及政策执行四个方向,个体与群体因素、心理授权感知、社会互动与政策因素、人口统计学特征、政策体验和政策决策六个层面构建了降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政策建议框架,提出了源泉型建议、枢纽型建议、助推型建议、靶向型建议、内促型建议和滋养型建议。论文有图93幅,表121个,参考文献246篇。

吴畏[6](2020)在《网络社会互动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换代更新,包含零售业在内的众多行业在互联网的热潮下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更高效、便捷的网购,由于地理空间和消费者自身知识的限制,网购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存在。为了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弊端,企业和平台在持续不断地寻求突破口。面临商品质量判断的困境,消费者若要做出合理的决策,需参阅企业和平台提供的三类信息,第一类是企业对于产品的描述信息,第二类是平台的统计信息,第三类是消费者对于产品或服务的评价信息。前人研究多专注于研究第三类信息,而前二类信息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计划行为理论、刺激-机体-反应范式、消费者决策过程理论为理论基础,阐述了消费者在信息搜集和筛选过程中,会通过与其他消费者社会互动,来制定相应的购买决策。本文假设网络社会互动会通过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进而影响其购买意向,同时考虑两种不同类型的平台,在网络社会互动和消费者感知价值之间起到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研法和统计分析法,通过正式调研并线上搜集675份问卷,研究发现,网络社会互动的两种类型,电子口碑与观察性学习显着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继而影响购买意向,感知价值起到中介作用。其中,电子口碑质量、电子口碑效价、来源专业性、同质性和观察学习对感知价值和购买意向的假设均显着成立。而相比内部平台,外部平台来源专业性对于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更加显着。在一定程度上,本文的研究弥补了前人对于社会互动研究的不足,将网购情景拓展到理性、有计划的情景下,区别于前人的冲动性购买意向,同时关注两种不同类型的平台,为网络社会互动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拓展了相关理论的研究范围。本文的研究结论启发企业和平台应做出必要的改变,企业应重视电子口碑的管理,强化观察性学习信号,注重外部平台向内部平台的引流;平台应与企业紧密合作,并使用适当的信息展示策略,采取措施使感知价值向消费者购买意向的转化。结尾给出了本文的局限和展望。

王泽民[7](2020)在《多重制度逻辑下企业社会认同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剧增,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宏观环境背景下,企业国内外经营管理活动将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只有采取措施增强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产品与服务的认同,强化企业社会认同,才能稳定企业产品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此外,面对信息时代带来信息、知识的碎片化,人们对企业的认知日益模糊,企业社会认同面临认同解构的风险,亟待企业重塑社会认同,明晰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身份和形象。在这一背景下,制度逻辑作为宏观环境的反映,与企业合法性关系密切,故可以作为影响企业社会认同的前因变量,对企业社会认同塑造乃至重塑发挥作用。在梳理制度逻辑发展历程的过程中,本研究发现制度逻辑理论起源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在“文化效应”和“结构效应”的理论引导下被制度逻辑学派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制度理论,并逐渐形成了以国家、市场、公司、社区、宗教和家族为核心的制度逻辑分类。据此,本研究给出符合中国情境的制度逻辑,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制度逻辑、政府逻辑、社会逻辑的文化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实现制度逻辑微观基础整合模型与管理学理论内容的融合,一方面,本研究认为制度逻辑所彰显的文化内容嵌入在组织中,会成为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且制度逻辑理论关于文化知识激活在可用性、可获取性与活性三个方面的理论阐述同企业信息配置能力存在理论互通;另一方面,本研究从认知图式出发,通过整合组织学习能力、环境动态性与组织认知图式、企业战略导向之间的相互关系,架构了组织意向性四方格图,实现了管理学层面组织意向性与心理学层面图式理论、制度逻辑理论有界意向性的有效衔接。结合上述两方面在管理学上的理论拓展,以及制度逻辑宏观-微观跨层次模型的研究范式,本研究给出了多重制度逻辑对企业社会认同的影响机理。在系统阐述多重制度逻辑对企业社会认同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重制度逻辑量表、企业社会认同量表、管理者注意力量表、企业信息配置量表、组织意向性量表(包括组织学习能力量表和环境动态性量表两部分内容)和社会互动量表,本研究运用Mplus 7.4对该影响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多重制度逻辑对企业社会认同的影响存在两条作用路径,一是多重制度逻辑对企业社会认同存在直接效应,且会受到类社会互动的调节;二是管理者注意力在制度逻辑与企业社会认同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且会受到企业信息配置能力和社会人际互动水平的调节,组织意向性则会调节企业信息配置能力的调节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结合本研究为推动制度逻辑现实应用讨论的关于联想、华为和宝洁的案例,给出企业塑造社会认同在制度逻辑视角下的对策建议。

张德彭[8](2020)在《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农业转移人口既是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三农”问题突破的关键。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的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其职业转换和生活、工作地域发生转变过程中,在内外驱力的作用下,放弃在农村原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重新确立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所需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的过程。该问题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推进,既关乎到对成人发展相关理论的内涵再认识与实践验证,也关乎到城市化的进程与农业转移人口个体的发展。因此,以成人教育研究“直面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给予成年群体在劳动、生存与生活等终身发展需要的真切关怀”的特定使命为引领,将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历程以叙事的方式展现出来,便成了对“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研究范式指向。农业转移人口的再社会化主要包括:内在维度再社会化(价值观念、生活认知)、外在维度再社会化(生存方式、社会规范)、个性再社会化(社会角色、个性心理)。通过对江宁(到城市谋生的过客)、周鑫(在城市创业的农村人)、余华(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三位研究合作者的再社会化历程进行叙事与现状解析,有如下结论:(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特征:1.价值观念:从单一、感性、封闭走向多元、理性、开放;2.生活认知:从生存型目标走向发展型、享受型、实现型目标;3.生存方式:从体力型、模仿型式的生存走向技能型、创造型的生存;4.社会规范:从被动式、生活化、跟随式走向主动式、市场化、自主式的模式;5.社会角色:从显性农村人转为“城市-农村人”;6.个性心理:从物质心理、经验思维走向双重心理、创造思维。(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变迁、家庭、大众传媒;个体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学习方式;中介因素,主要指社会实践、社会互动。(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发生机制:一个“三元交互作用”理论模型的现实写照,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体行为、个性自我、发展环境皆是个体行为、社会环境、个体内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总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既是社会阶层流动背景下人的价值转变问题,也是社会矛盾与危机之下人的发展的理论问题。一方面,该问题的实践推进应当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阶层形成的总目标,遵循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系统协同三个主要原则,为其营造良好的再社会化环境,搭建再社会化平台,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形成适宜的生存方式和社会规范行为,同时农业转移人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再社会化;另一方面,其理论问题的研究应当以“直面社会运行的成人发展研究、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现代化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为主要轮廓,在自然情境下深入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与工作中进行。

杨征[9](2020)在《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职场地位作为技能人才密切关注的工作认知和心理状态,对其创造力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智能化趋势下,组织结构逐渐扁平化,权力也逐渐下沉,职场地位对于技能人才创造力的形成将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究职场地位对于技能人才创造力的影响作用。尽管已有少量文献关注了这一话题,但是学者们并没有就职场地位和创造力之间的作用关系形成统一结论。而且现有关于职场地位的研究主要以西方为主,关于中国情境下的职场地位研究还处于起步的探索阶段,缺乏相应的本土化职场地位量表制约了职场地位的本土化研究的进程,有必要在本土文化背景下对职场地位进行重新建构,开发出适合中国情境的职场地位量表,丰富职场地位的理论研究。首先,本研究构建并验证了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三维结构模型,开发了技能人才职场地位测量量表。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了技能人才内涵、工作特征演化趋势和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跨文化差异,采用理论推演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概念模型,并且对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独特诠释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综合质性研究结果和国外已有的成熟量表,形成了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初始量表。随后本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验证了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三维模型,并开发出包含12个条目的技能人才职场地位三维量表,为后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依据。其次,本研究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对创造力影响的作用模型,深入探讨了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与创造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探索了创新绩效期望和创新角色认同在其中的链式双中介机制。基于创造力互动理论,本研究发现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及各子维度均能够显着提高技能人才创造力。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在中国情境下,拥有较高的职场地位能够带来个体的内在期望和角色认定,形成创造力相关的“期望-认同”效应,进而激发技能人才创造力。由于技能人才的创新不同于知识型员工和科技研发人员,他们的创造力往往出于自发的内在兴趣和创新期待。其中,创新角色认同是技能人才关于创造力的重要角色认知,对于创造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在组织内部社会化过程中,职场地位能够显着提高技能人才感知到的创新绩效期望,并且通过提高技能人才对于自我工作身份的创新角色认同,进而激发技能人才创造力。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发现了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之间存在的“期望-认同”效应,有效揭示了职场地位作用下技能人才创造力的内在形成机制。再次,本研究探讨了亲社会性在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更有利于组织发展和更多考虑他人利益的亲社会性往往更符合组织内部规范,因而技能人才具有更强的亲社会性,能够充分激活组织内部的内生创新资源。因此,技能人才不仅要自身技术过硬,还要有很强的亲社会性,并且关怀集体和他人利益,这样才能具有更高的创造力。此外,本研究探索了亲社会性作为调节变量对于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之间链式双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不仅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之间的直接效应受到了亲社会性的影响,其内部存在的基于创新绩效期望和创新角色认同的链式双中介效应也受到了亲社会性的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亲社会性是技能人才创造力形成过程中“期望-认同”效应的心理边界。随后,基于本研究的理论研究结果,本文分别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提出了有效激发技能人才创造力的管理启示和对策建议。最后,总结分析了本研究的研究局限和不足,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展望。

王宇飞[10](2020)在《社会临场感视角下社区电商平台的体验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消费者在线下商场购物时,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深刻影响着其惠顾体验,这种社会影响是助长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这种影响对消费者的线上购物活动依然奏效。社群经济下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社区电商平台的兴起特别印证了这一点。在设计的助力下,消费者即使隔着手机屏幕也能形成与他人面对面互动的感觉,即形成社会临场感。社会临场感作为中介因素成功地将消费者的人机互动体验转化为人际互动体验,从而影响了其惠顾体验过程。首先,本课题对“人”和“场景”进行分析,以社会临场感为视角将消费者在社区电商平台中的惠顾体验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消费意识觉醒阶段、搜索与互动阶段、决策与购买阶段、消费与传播阶段、形成粘性阶段。同时探讨了消费者在惠顾过程中会通过哪些方面来深度感知他人的临场,将社会临场感细分为认知社会临场感、情感社会临场感、信念社会临场感。并发现这三类社会临场感交叉影响了消费者的六类惠顾体验:功利体验、信任体验、享乐体验、求知体验、成就体验、归属体验。其次,本课题对“产品”进行分析,以小红书等社区电商平台为研究案例,从功能机制、信息内容、交互行为、感官知觉这四个层面来分析现有产品的体验设计特征。并探究了这些体验设计特征对消费者形成社会临场感和惠顾体验有何促进作用。随后,本课题将前文的分析内容进行梳理、关联,提出了社区电商平台的三个体验设计要点:把握社会临场感在体验形成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注意短周期体验与长周期体验的关系、重视社区电商平台中消费者的共同体验。最后,本课题提出了社会临场感视角下社区电商平台的体验设计策略。通过整理深度访谈内容,将目前社区电商平台中存在的体验问题归纳为五类,确立了相应的体验设计目标。并结合之前的体验设计要点,提出了短周期和长周期的体验设计策略,对社区电商平台的设计实践作出一定指导。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及表现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及表现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1)女性社会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015年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社会信任研究的学科视角
        (二)关于社会信任分类的研究
        (三)关于社会信任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关于女性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五)文献简评
    三、概念界定
        (一)社会信任
        (二)社会资源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视角
        (四)研究假设
        (五)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描述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女性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及构成分析
    一、女性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
    二、女性社会信任的因子结构
        (一)因变量介绍
        (二)女性社会信任因子结构分析
        (三)变量汇总
    二、女性社会信任基本状况分析
        (一)人口学特征的基本情况
        (二)女性社会信任的描述性分析
        (三)人口学特征与女性社会信任的方差分析
第二章 社会资源对女性社会信任的影响
    一、社会资源中的女性
        (一)社会资源的内涵与获取
        (二)女性拥有社会资源的表现
    二、社会资源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三、社会资源与女性社会信任的方差分析
        (一)收入与女性社会信任
        (二)受教育程度与女性社会信任
        (三)政治面貌与女性社会信任
        (四)社经济地位感知与女性社会信任
        (五)主观阶层认同与女性社会信任
    四、社会资源与女性社会信任的相关分析
    五、女性通过获取社会资源提高社会信任的方式
第三章 社交参与对女性社会信任的影响
    一、社交参与对女性社会信任的意义
        (一)社交参与的含义
        (二)社交参与对女性社会信任的意义
    二、社交参与变量与女性社会信任的描述分析
    三、社交参与类变量与女性社会信任的相关分析
    四、以社交参与提升女性社会信任的路径
第四章 社会环境态度对女性社会信任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态度及其对女性社会信任的意义
        (一)社会环境态度的内涵
        (二)社会环境对女性社会信任的意义
    二、社会环境态度与女性社会信任的描述分析
    三、社会环境态度变量与女性社会信任的相关分析
    四、适应社会环境以提升女性社会信任
        (一)理想的社会环境对女性社会信任的影响
        (二)女性应客观认识所处的社会环境
        (三)调节自我适应社会环境
第五章 女性社会信任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影响女性社会信任因素的回归模型
    二、女性社会信任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
        (一)女性社会信任水平分析
        (二)女性社会信任线性回归结果的分析
    三、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思考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一)为女性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社交参与中的诚信评价体系建设
        (三)通过提升幸福感来提升女性社会信任
    三、研究局限及展望
        (一)样本数据本身的局限性
        (二)缺乏系统信任理论的支持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2)中小学运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社会互动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媒体时代到来
        1.1.2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以及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
        1.1.3 中小学转变社会互动方式的需要
        1.1.4 中小学加强社会互动工作的需要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标
    1.4 概念界定
        1.4.1 微信公众号
        1.4.2 社会互动
第2章 文献综述
    2.2 理论基础
        2.2.1 议程设置理论
        2.2.2 使用与满足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学校微信公众号相关研究
        2.3.2 学校社会互动相关研究
        2.3.3 简要述评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4.1 公众号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3.4.2 公众号建设情况访谈提纲
        3.4.3 公众号用户使用情况问卷
    3.5 研究过程
        3.5.1 公众号建设情况研究过程
        3.5.2 公众号用户使用情况研究过程
第4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中小学微信公众号建设情况
        4.1.1 基本情况
        4.1.2 平台管理
        4.1.3 信息推送
        4.1.4 建设效果
        4.1.5 学校所提问题与建议汇总
        4.1.6 访谈结果分析
    4.2 中小学微信公众号用户使用情况
        4.2.1 基本情况
        4.2.2 使用情况
        4.2.3 偏好与需求
        4.2.4 评价与建议
    4.3 建设情况和用户使用情况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
    5.1 专家调查
        5.1.1 调查对象
        5.1.2 研究工具
        5.1.3 研究过程
    5.2 中小学运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社会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5.2.1 存在的问题专家调查结果
        5.2.2 存在的问题
    5.3 中小学运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社会互动的改进与发展建议
        5.3.1 改进与发展建议专家调查结果
        5.3.2 改进与发展建议
第6章 研究总结与思考
    6.1 研究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中小学微信公众号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B:中小学微信公众号建设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C:中小学微信公众号用户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D:中小学微信公众号开通与认证情况
附录E:中小学微信公众号自定义菜单栏设置情况
附录F:中小学微信公众号一年内发文情况
附录G:中小学微信公众号一年内建设效果
附录H:中小学运用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专家调查表
附录I:中小学运用公众号的改进建议专家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准社会互动视角的VLOG新闻受众粘性研究 ——以央视“康辉的VLOG”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案例价值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
        2.1.1 VLOG新闻
        2.1.2 受众粘性的概念界定
        2.1.3 准社会互动的内涵与概念界定
    2.2 准社会互动理论、VLOG与受众粘性
        2.2.1 社交媒体、VLOG与准社会互动相关研究
        2.2.2 准社会互动对受众粘性影响相关研究
        2.2.3 VLOG新闻受众粘性相关研究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网络文本内容分析
    3.1 数据采集
    3.2 文本分析
    3.3 总结
第4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4.1 准社会互动的前因变量
        4.1.1 吸引力
        4.1.2 专业性
    4.2 准社会互动的结果变量
        4.2.1 准社会互动对受众粘性的影响
    4.3 准社会互动的中介作用
    4.4 研究模型构建
第5章 模型验证
    5.1 研究设计
        5.1.1 变量的测量
        5.1.2 问卷设计
        5.1.3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5.1.4 问卷的正式发放与回收结果
    5.2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5.2.3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与假设检验
        5.2.4 中介效应检验
    5.3 总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的展望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4)技术的不均衡赋权 ——以中国保健食品监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的论争
        (二) 以“国家—社会”为研究框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技术赋权论与国家—社会互动关系框架
    一、技术赋权论中的赋权构念
        (一) 赋权理论
        (二) 技术赋权
    二、国家—社会互动关系框架
        (一) 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
        (二) 社会控制的表现形式:监管
    三、研究分析框架
第二章 保健食品监管图景
    一、案例选择:保健食品监管
    二、保健食品行业政府监管图景
        (一) 国外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及监管
        (二)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的监管图景
        (三) 技术在保健食品监管中的体现
第三章 保健食品监管中技术对国家的赋权
    一、技术对国家的赋权要素
        (一) 服从指标
        (二) 参与指标
        (三) 合法性指标
    二、技术增加国家的社会控制力
        (一) 监管工具的使用扩大服从程度
        (二) 渠道的拓展增加参与范围
        (三) 监管程序的健全增加合法性指标
    三、央地关系下的不均衡赋权
        (一) 保健食品监管中的垂直分权
        (二) 垂直分权模式下不均衡赋权效应
        (三) 来自地方保健食品监管的证据
    四、地方差异化发展下的不均衡赋权
        (一) 地方政府间的经济水平差距
        (二) 地方政府间的技术环境差距
    五、小结
第四章 保健食品监管中技术对社会的赋权
    一、社会关系的建立: 保健食品行业的新业态
        (一) 技术变革与行业发展
        (二) 市场渗透与社会关系的建立
        (三)技术为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便利
    二、资源和机会的分布: 来自“权健事件”的证据
        (一) 技术对社会的赋权要素
        (二) “权健事件”中的信息资源配置
        (三) “权健事件”中的控制机会分布
    三、小结
第五章 国家—社会视角下的技术不均衡赋权
    一、技术在国家-社会互动中的动态赋权特征
        (一) 监管俘获:网络互动场域的控制权被资本俘获
        (二) 社会监管:话语权力压缩话语权利
        (三) 小结
    二、保健食品监管中的技术赋权
    三、与理论的对话
        (一) 技术赋权与社会控制
        (二) 技术赋权与资源配置
结语
附录
    附录一:《地方保健食品监管中的技术应用问题访谈提纲》
    附录二: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效用错位视角下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绿色生活方式的内涵研究
    2.2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相关研究
    2.3 决策效用的相关研究
    2.4 体验效用的相关研究
    2.5 效用错位的相关研究
    2.6 研究述评
    2.7 本章小结
3 政策效用错位的概念、形成根源与量化模型
    3.1 政策效用错位的概念范畴
    3.2 政策效用错位的产生原因
    3.3 政策效用错位的形成机制
    3.4 政策效用错位量化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决策效用测量
    4.1 决策效用的量化标准与评估模型
    4.2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梳理
    4.3 决策效用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
    5.1 影响因素的选择与界定
    5.2 影响机理的研究假设提出
    5.3 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阐释
    5.4 本章小结
6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量表开发与数据收集
    6.1 研究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6.2 正式量表与样本情况
    6.3 正式量表的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体验效用的测量及影响机理分析
    7.1 体验效用的测量与差异性分析
    7.2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7.3 体验效用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7.4 个体-群体因素对体验效用的影响效果分析
    7.5 心理授权感知的中介效应分析
    7.6 体验效用对心理授权感知的影响效果分析
    7.7 社会互动的调节作用检验
    7.8 政策因素的调节作用检验
    7.9 体验效用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修正
    7.10 本章小结
8 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的效用错位度与仿真
    8.1 效用错位度的测量
    8.2 情境干预下效用错位度的仿真
    8.3 效用错位对群体决策影响效果的仿真
    8.4 本章小结
9 降低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效用错位度的政策建议
    9.1 源泉型建议
    9.2 枢纽型建议
    9.3 助推型建议
    9.4 靶向型建议
    9.5 内促型建议
    9.6 滋养型建议
    9.7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网络社会互动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图
        1.2.4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2.1 网络社会互动相关研究
        2.1.1 网络社会互动的概念
        2.1.2 网络社会互动的类型与表现形式
        2.1.3 网络社会互动中的口碑相关研究
        2.1.4 网络社会互动中的观察学习相关研究
    2.2 消费者感知价值相关研究
        2.2.1 消费者感知价值的概念
        2.2.2 消费者感知价值的维度
    2.3 平台类型相关研究
        2.3.1 平台类型的划分
        2.3.2 内部平台和外部平台相关研究
    2.4 消费者购买意向的相关研究
        2.4.1 购买意向的概念
        2.4.2 购买意向相关研究
    2.5 理论基础
        2.5.1 计划行为理论
        2.5.2 刺激-机体-反应模型
        2.5.3 消费者决策过程理论
    2.6 研究述评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模型
    3.1 研究假设
        3.1.1 电子口碑质量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
        3.1.2 电子口碑效价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
        3.1.3 电子口碑来源专业性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
        3.1.4 口碑发布者与接受者同质性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
        3.1.5 观察性学习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影响假设
        3.1.6 消费者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向
        3.1.7 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假设
        3.1.8 平台类型的调节作用
    3.2 研究模型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预调查问卷设计
        4.1.1 变量定义
        4.1.2 研究变量的测量
        4.1.3 问卷设计说明
        4.1.4 问卷访谈
    4.2 问卷预调查
        4.2.1 信度分析
        4.2.2 效度分析
        4.2.3 正式问卷
第5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人口统计学特征
        5.1.2 数据描述性统计
    5.2 信度分析
    5.3 效度分析
        5.3.1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2 聚合效度
        5.3.3 区分效度
    5.4 假设检验
        5.4.1 基本假设检验
        5.4.2 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检验
        5.4.3 平台类型调节效应检验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多重制度逻辑下企业社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社会认同理论
        2.1.1 认同理论
        2.1.2 社会认同理论
        2.1.3 社会认同解构与危机
        2.1.4 企业社会认同建构
    2.2 制度逻辑理论:起源与发展
        2.2.1 新制度主义下的制度逻辑:起源
        2.2.2 制度逻辑学派下的制度逻辑:发展
    2.3 评述与理论拓展
        2.3.1 制度逻辑研究评述
        2.3.2 制度经济学与制度逻辑理论
        2.3.3 多重制度逻辑的理论拓展
第3章 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模型
        3.1.1 文化知识激活与企业信息配置
        3.1.2 有界意向性与组织意向性
    3.2 研究假设
        3.2.1 制度逻辑的主效应
        3.2.2 管理者注意力的中介效应
        3.2.3 企业信息配置被调节的调节效应
        3.2.4 社会互动的调节效应
        3.2.5 管理者注意力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3.2.6 影响机制的概念模型
第4章 指标设计选取与数据收集
    4.1 问卷设计与指标测度
    4.2 数据收集
    4.3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4.3.1 问卷信度检验
        4.3.2 问卷效度检验
第5章 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5.1 制度逻辑的主效应检验
    5.2 管理者注意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5.3 管理者注意力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5.4 社会互动的调节效应检验
    5.5 影响机制两条路径的综合分析
        5.5.1 直接效应路径的综合分析
        5.5.2 管理者注意力中介路径的综合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现实背景再讨论
    6.3 对策建议
        6.3.1 理解制度逻辑,精确把握文化符号
        6.3.2 完善信息配置,提升组织学习能力
        6.3.3 协同利益群体,丰富社会人际互动
        6.3.4 平衡品牌塑造,优化关注焦点配置
        6.3.5 互补逻辑内容,彰显企业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读
        一、农业转移人口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镜中我”与初级群体理论
        二、生命历程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三、研究目标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选择
        六、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叙事: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第一节 江宁的故事:到城市谋生的“过客”
        一、深圳之旅:酸甜苦辣中求生存,努力与上进处见机遇
        二、重庆之旅:一波三折中尝创业,踏实与真诚里获回报
        三、南昌之旅:再开超市与兼任驾校教练
        四、思想之旅:身份再认同
    第二节 周鑫的故事:在城市创业的边缘人
        一、结束学业,遇就业窘境
        二、跨行就业:习得技能,学得管理
        三、两次创业:遍历能力与思想成长之艰辛
        四、对比与反思: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
    第三节 余华的故事:于郊区解放的农村人
        一、从农活到手艺活的转变
        二、生活的对比:过去与现在
        三、新工作,新环境
第三章 解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现状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内容
        一、社会化内容
        二、再社会化内容
        三、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目标与结果
    第二节 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第三节 解析(一):江宁再社会化现状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四、总评
    第四节 解析(二):周鑫再社会化现状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四、总评
    第五节 解析(三):余华再社会化现状
        一、内在维度再社会化
        二、外在维度再社会化
        三、个性再社会化
        四、总评
第四章 探析: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
    第一节 回顾: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历史观点
        一、社会化及其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二、社会化与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第二节 分析: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社会环境
        二、内在因素:个体因素
        三、中介因素:社会实践与社会互动
    第三节 探究: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基于“三元交互作用”理论的分析
        一、“三元交互作用理论”及其模型
        二、三元交互作用下的“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第一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的再认识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问题之根源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内容
        三、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特征
        四、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
        五、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发生机制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实现原则与推进对策
        一、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指导原则
        二、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具体推进策略
第六章 研究启示、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启示
        一、关于成人教育研究的启示
        二、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影响因素的启示
        三、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的启示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关于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二、关于访谈过程的得与失
        三、研究故事的撰写与解读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永不停歇的成人发展研究
        二、继续扩展的再社会化研究
        三、深入的农业转移人口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图表索引
    附录二 协助访谈提纲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创造力互动理论
        2.1.2 期望地位理论
        2.1.3 角色认同理论
    2.2 职场地位研究综述
        2.2.1 职场地位的概念和内涵
        2.2.2 职场地位和相关概念辨析
        2.2.3 职场地位的维度和测量
        2.2.4 职场地位的研究视角
        2.2.5 职场地位的影响研究
    2.3 个体创造力研究综述
        2.3.1 个体创造力的概念和内涵
        2.3.2 个体创造力的维度和测量
        2.3.3 个体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2.4 职场地位和个体创造力关系的研究综述
    2.5 文献述评
3 研究构思和理论推演
    3.1 研究总体构思
    3.2 技能人才概念内涵和工作特征演化趋势
        3.2.1 技能人才的概念内涵
        3.2.2 技能人才工作特征的演化趋势
    3.3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概念推演
        3.3.1 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关键要素
        3.3.2 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基本特征
        3.3.3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跨文化差异
    3.4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的关系推演
        3.4.1 职场地位影响技能人才创造力的期望-认同效应
        3.4.2 职场地位影响技能人才创造力的心理边界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内容结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质性研究
        4.2.1 研究方法
        4.2.2 内容分析
        4.2.3 质性研究结果和讨论
    4.3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的量表开发
        4.3.1 初始量表编制和研究设计
        4.3.2 项目分析
        4.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4.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4.3.5 信度效度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对创造力影响的理论构建和实证设计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提出
        5.2.1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的关系
        5.2.2 创新绩效期望的中介作用
        5.2.3 创新角色认同的中介作用
        5.2.4 亲社会性的调节作用
    5.3 实证研究设计
        5.3.1 研究工具
        5.3.2 研究对象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对创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量表信效度和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6.2.1 量表的信度分析
        6.2.2 量表的效度检验
        6.2.3 量表的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3 假设检验
        6.3.1 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的关系分析
        6.3.2 创新绩效期望的中介效应分析
        6.3.3 创新角色认同的中介效应分析
        6.3.4 创新绩效期望和创新角色认同的链式双中介效应分析
        6.3.5 亲社会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6.4 分析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管理实践的启示与建议
        7.3.1 社会层面的管理启示和建议
        7.3.2 组织层面的管理启示和建议
        7.3.3 个体层面的管理启示和建议
    7.4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企业技能人才职场地位访谈提纲
附录 B 企业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和创造力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社会临场感视角下社区电商平台的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2 研究背景
        1.2.1 市场与科技的成熟推动社区电商平台的发展
        1.2.2 电子商务内涵的深化推动理论研究的发展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体验设计的研究现状
        1.3.2 社会临场感的研究现状
        1.3.3 社区电商平台的研究现状
        1.3.4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社会临场感理论
        2.1.1 社会临场感的本质与影响因素
        2.1.2 社会临场感对人的社会助长作用
        2.1.3 社会临场感与消费者体验的关联性
        2.1.4 社会临场感理论在消费领域中的研究
    2.2 体验设计理论
        2.2.1 体验概念的溯源
        2.2.2 从用户体验到体验设计
        2.2.3 体验设计的其他发展动态
    2.3 社区电商平台的概念以及与其他理论的关联性
        2.3.1 社区电商平台的概念
        2.3.2 社区电商平台、社会临场感与体验设计三者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临场感视角下消费者的惠顾体验分析
    3.1 用户调研的方案规划与内容确立
        3.1.1 用户调研的目的、任务与方法
        3.1.2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3.1.3 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及结论
        3.1.4 基于问卷分析的目标用户特征
    3.2 社会临场感视角下消费者的惠顾体验阶段
        3.2.1 划分惠顾体验阶段的理论依据
        3.2.2 关于惠顾体验阶段的深度访谈分析
        3.2.3 社会临场感视角下消费者惠顾体验阶段的划分
    3.3 社会临场感视角下消费者的惠顾体验类型
        3.3.1 社会临场感与惠顾体验的关联性
        3.3.2 关于惠顾体验类型的深度访谈分析
        3.3.3 社会临场感与惠顾体验的关联性解释
        3.3.4 各个惠顾体验阶段中的体验类型分析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社区电商平台的体验设计特征及体验设计要点
    4.1 社会临场感视角下社区电商平台的体验设计特征
        4.1.1 体验设计的层面划分
        4.1.2 社区电商平台的体验设计特征分析
        4.1.3 社区电商平台的体验设计特征归纳
    4.2 体验设计特征与社会临场感的关联性分析
        4.2.1 体验设计特征刺激消费者意识到他人临场
        4.2.2 影响消费者意识到他人临场的关键要素
        4.2.3 关键要素的解释与分析
    4.3 社会临场感视角下社区电商平台的体验设计要点
        4.3.1 把握社会临场感在体验形成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4.3.2 注意短周期体验与长周期体验的关系
        4.3.3 重视社区电商平台中消费者的共同体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临场感视角下社区电商平台的体验设计策略
    5.1 体验设计的目标确立和策略规划
        5.1.1 关于消费者的体验洞察和问题归纳
        5.1.2 短周期和长周期的体验设计目标
        5.1.3 体验设计策略的初步规划
    5.2 社会临场感视角下短周期的体验设计策略
        5.2.1 利用从众心理将个人兴趣与群体兴趣相关联
        5.2.2 提供细节信息以深化消费者对他人的认知
        5.2.3 借鉴他人的经验来选择适合自身的商品
        5.2.4 增强消费者的助人动机以刺激其分享行为
    5.3 社会临场感视角下长周期的体验设计策略
        5.3.1 将消费者关键的体验碎片串联成线
        5.3.2 将消费者的个人价值与社区价值关联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和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与表格来源
附录二 网络购物中的社会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附录三 深度访谈问卷
附录四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及表现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女性社会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015年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D]. 汤文卿.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小学运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社会互动的调查与分析[D]. 吕嘉璐.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基于准社会互动视角的VLOG新闻受众粘性研究 ——以央视“康辉的VLOG”为例[D]. 陈予欢.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4]技术的不均衡赋权 ——以中国保健食品监管为例[D]. 王倩雯. 山东大学, 2020(02)
  • [5]效用错位视角下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政策及仿真研究[D]. 程秀.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网络社会互动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D]. 吴畏. 吉林大学, 2020(08)
  • [7]多重制度逻辑下企业社会认同研究[D]. 王泽民. 吉林大学, 2020(08)
  • [8]农业转移人口再社会化叙事研究[D]. 张德彭.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9]中国情境下技能人才职场地位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 杨征.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社会临场感视角下社区电商平台的体验设计研究[D]. 王宇飞. 江南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科技与社会互动的结果与表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