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医学期刊国际化的思考

现阶段中国医学期刊国际化的思考

一、对现阶段我国医学期刊国际化的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朱本华,温优华[1](2021)在《运用“期刊塔论”探析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强国建设相关问题》文中研究说明"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陈浩元的"科技期刊金字塔论"蕴含系统思维,有助于对科技期刊发展道路的整体把握。从系统思维来看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道路是一项复杂的、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工程。办好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强国要尊重科技期刊的发展规律,深化我国科技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一流科技期刊与非一流科技期刊两手都要抓;并且要处理好中英文科技期刊分工;构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学术话语权。

赵卓[2](2021)在《辽宁省中医药期刊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L期刊为例》文中认为

吴昭宏[3](2020)在《国内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期刊读者面临着诸多困境,“信息超载”“信息迷航”等问题使得读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繁复地删减排查,才能找到自己希望阅读到的内容。伴随着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的进行,属于出版学的学术期刊也日趋完善,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核心学术期刊,但编辑出版学作为应用性学科,期刊类型多数为综合性期刊,包含了太多的研究方向与细分领域,期刊读者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得或关注到自己感兴趣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对学术期刊的内容质量、服务评价、影响力等各个方面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文献调查与研究总结出精准推送服务在学术期刊知识服务中具备时效性、精确性、一致性等优势,而在对出版类学术期刊与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相关研究的梳理中,发现出版类学术期刊对精准推送服务上的研究不足且在实践生产中有所欠缺。因此,本文以出版类学术期刊作为研究主体,以入选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的该类期刊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精准推送服务作为切入点展开调查与分析,期望出版类学术期刊能够通过精准服务的开展与优化,改变单一、被动的传播模式,转换期刊运营心态,主动提供精准推送等相应的增值服务,完成向知识服务商的转变,以满足市场与读者的需求。本文在第二章对出版类学术期刊的出版概况与数字化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一方面使从该类学术期刊的专业特点、读者群体、办刊单位、期刊定位、刊载内容等方面总结该类学术期刊的专业特点、读者特点,使文章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精准推送服务的效率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期刊数字化程度,所以本文从网络期刊数据库、自建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3个方面对该类期刊的网络化情况进行介绍,结合精准推送服务的优势与该类学术期刊的特点对精准推送服务应用环境进行分析,阐述出版类学术期刊优化精准推送服务的必要性。通过前文分析,在第三章从读者选择层面、内容制作层面、渠道拓展层面、知识服务层面四个方面对现阶段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第四章选取四本有一定读者基础与影响力、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出版类学术期刊,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一是对该类学术期刊在精准推送服务中可借鉴的经验进行总结,二是对服务中产生的不足进行归纳。最后,在第五章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从读者选择、内容制作、渠道拓展、知识服务四个层面对国内出版类学术期刊在精准推送服务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发展策略,期待出版类学术期刊转化运营思路,整合期刊内容资源与读者信息,提供以读者为中心的精准推送服务。

陈思[4](2020)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域下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往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军事权力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体都更倾向于通过对话、谈判等方式来表达自身立场、维护国家利益,争夺国际话语权成为了国际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一直以来,中国以和平发展为理念,却不断遭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话语诋毁和压制,在一次次西方强势话语权打压的深刻教训中我们认识到国际话语权的缺乏,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掣肘。基于此,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体育国际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组成部分,在实现民族复兴、建设体育强国、维护世界体育运动公平秩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多年来中国体育实力飞速发展,然而话语权却没有获得相应程度地提升,对国家未来发展形成制约。基于此,本研究以体育国际话语权为研究对象,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论视域下对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概念、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据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应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认识论,国家体育实力与体育国际话语权之间不构成因果关系,属于建构关系,应该考虑观念因素的影响。中国诉求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提升,除了重视硬实力的积累之外,还应该加强观念层面的建构。在此思想指引之下,本研究首先明确了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概念,依据学者对国际话语权权力结构中各要素地分析,将体育国际话语权进行分解研究,依权力要素将其分为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体育传媒国际话语权、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和体育文化国际话语权四个部分,分别阐释各部分的内涵,进行实力层面和观念层面存在问题地分析,并依据存在问题提出了提升策略。

郝林玉[5](2020)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国家间的交往变得日益密切,这在促进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交流的同时,给各国国家认同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指向。而语文教科书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更是顺应了新时代我国注重国家认同教育的潮流。基于此,探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家认同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的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地理认同和身份认同五个方面,是促进和提升学生国家认同感的有效方式。基于此,本文在对已有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地理认同和身份认同五个维度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课文系统和栏目系统共有173处子系统中含有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其出现的频次共计为376次。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培育学生国家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融入程度较高,涉及范围广泛;二是国家认同教育内容较为丰实,且尤为强调文化认同;三是有利于全面培育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切实提升民族凝聚力;四是凸显了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旨在培育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目的和要求。因此,为更好地增进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本文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修订改编方面和教师教学方面提出了建议。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修订改编方面,一是要在教科书中适度增加新世纪以来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二是要注重各年级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均衡性与连续性;三是注重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与其他学科的互补性。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教学使用方面,一是教师要合理利用教科书中的国家认同教育资源;二是教师要适度补充政治认同、历史认同、地理认同与身份认同教育内容;三是教师要注重自身国家认同素养的提升。

郎朗[6](2019)在《我国5种医药大学学报在国内外数据库中的高被引论文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我国5种医药大学学报在国内外数据库中的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了解我国医药大学学报的国内外影响力;探索我国医药大学学报在国内数据库中的高被引论文在国外的被引情况、以及在国外数据库中的高被引论文在国内的被引情况,并分析国内外被引频次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通过对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和关键词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医药大学学报引用的异同点,以期为医药大学学报的组稿、约稿和办刊提供参考。对象与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7核心版)》,在“医药大学学报”类中选取“综合评价总分”最高的5种期刊,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检索、筛选并最终选定国内高被引论文512篇和国外高被引论文486篇,并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选择不同的研究指标对其被引情况和高被引论文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做统计学处理,检验水平取α=0.05;采用Bicomb 2.0软件统计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等信息。结果1、对于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以及WoS高被引论文在CNKI中的被引频次而言,5种期刊之间的差距较小;而无论是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还是CNKI高被引论文在WoS中的被引频次,期刊之间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2、WoS高被引论文施引文献的来源期刊有80%以上来自美国、英国、希腊等学术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世界知名期刊,但施引文献中来自中国的作者占比最多,其次为美国作者,其他国家的作者施引较少。3、整体来看,5种期刊的CNKI被引频次均远高于WoS被引频次。4、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WoS中的被引频次、以及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CNKI中的被引频次之间大多无相关性(P>0.05),个别期刊二者之间相关但其相关性不大(r=0.242,P<0.05)。即5种期刊国内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越高,并不代表其国外的被引频次也较高;国外高被引论文亦然。5、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学科集中于内科学、外科学和肿瘤学三大类,而部分学科的高被引论文产出较少或无高被引论文。6、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和关键词分布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CNKI高被引论文占比最高的学科是内科学,WoS高被引论文占比最高的学科是肿瘤学;CNKI高被引论文偏重于临床研究,且对特殊人群的研究、对精神心理疾病的研究多于WoS高被引论文;WoS高被引论文涉及了更多的肿瘤类型且与肿瘤相关的总词频更高,相对于CNKI高被引论文而言偏重于基础性研究。7、国内外高被引论文中,有83.69%和87.23%关键词都仅出现了 1次,且最高词频也偏低,关键词的分布比较分散。8、从5种医药大学学报来看,某些期刊在某一学科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和占比均远高于其他期刊,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学科特色,说明该学科可能是该刊的优势学科或编辑部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结论1、5种医药大学学报在国内均属于高影响力的综合性医学期刊,但国际影响力却存在明显的差距。2、本研究中5种医药大学学报虽然逐渐开始获得来自世界的关注,但其国际影响力仍较低,作为中文期刊仍主要被国内学者引用。3、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和关键词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特点鲜明,这反映了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医药大学学报的引用存在差异,引用的倾向不尽相同。4、具有明显学科特色的医药大学学报可进一步加强对相关学科论文质量的把关,更加突出期刊特色,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作用,以更好地提升我国医药大学学报的国内外影响力。

许天虎[7](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民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同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中的信号(或讯息)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要想提高传播效率,就要努力去消除这些干扰,即“降噪”。本文以传播学中的“降噪”为研究视角,以传播学中施拉姆的“经验场”观点和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医药文化英译中如何降低读者阅读难度和消除误解即翻译“降噪”的问题。本文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了译本的翻译年代、读者对象、翻译风格与策略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了研究对象比较的有效性。在文本分析中,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性、学科专业性和翻译准确性等角度进行了条分缕析,为中医药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在中医药文本的英译研究中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文字处理问题或仅从宏观战略视角对中医药文化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全面探讨“降噪”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医翻译研究拓宽视野;二是以“经验场”和“视域融合”度为衡量标准,不再拘囿于笼统的“归化”和“异化”探讨,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向读者呈现各译者的“降噪”策略与不足,为中医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在我国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让译文以更加“亲近”读者的方式准确阐释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愿笔者的拙作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闫伟[8](2018)在《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系统评价及“脉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全面收集国内外中医药治疗眩晕的随机对照文献(RCT),通过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深入挖掘眩晕的证治规律,探讨“脉证治”关联性,为眩晕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决策证据和诊治经验。方法:1.制定检索策略,检索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等,制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纳入的文献应用改良Jadad量表评分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文献的一般资料、研究设计类型、患者基本情况、干预措施、结局指标、随访情况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对同类研究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不能合并的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评价中医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选取中医药为主治疗眩晕的随机对照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名称、作者、出处、发表年代及中医脉象、证型、中药等资料,进行统一规范输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表格建立原始数据库,并转换为标准数据库,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性别、年龄、病程、证素、脉象、证型、中药等进行频数、频率分析、聚类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用频数、频率描述;应用SPSS Modeler18.0统计软件建立模型,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统计分析,通过反复设置相应的置信度和支持度寻找最佳置信度和支持度数值,挖掘脉象、中药自身的关联规则以及脉象、证型和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并做网络关联图。结果:1.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1)单纯中药治疗:在整体疗效、眩晕障碍评分量表(DHI)、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TCD)平均血流速度、眩晕复发率、人体健康状况(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方面作用优于西药对照组;中药组不良反应轻微,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临床使用安全性好。(2)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在整体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TCD)平均血流速度、血浆粘度、眩晕障碍评分量表(DHI)、欧洲眩晕评价量表、血浆NO水平方面作用优于西药对照组;中药联合西药组不良反应轻微,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可安全使用。2.眩晕证治规律及“脉证治”关联性。(1)证治规律:(1)病因病机:男女性患眩晕的比例基本一致,主要发病年龄段为4565岁之间,病程自数分钟至数年不等,常见既往疾病有高血压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循环缺血、颈性眩晕、梅尼埃病等;眩晕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以痰、血瘀、气逆、阴虚、阳亢为主要证素,痰浊、瘀血为其主要致病因素;(2)证型分布:常见中医脉象有弦脉、滑脉、细脉、涩脉、弱脉等,常见脉象组合有数弦脉、濡滑脉、实弦脉、缓弱脉、弱细脉等;痰浊上蒙型、肝阳上亢型、痰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等是现代文献中眩晕的常见中医证型;(3)用药规律:常用中药为黄芪、泽泻、葛根等;常用的药物种类有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等;通过聚类分析,药物聚为13类,分别为健脾益气化痰类、平肝潜阳类、活血化瘀通络类等;常见的中药配伍规律:杜仲与牛膝、杜仲与钩藤配牛膝,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眩晕;钩藤与天麻、石决明与钩藤、桑寄生与天麻配牛膝等,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之眩晕;生姜与白术、陈皮与茯苓,可用于脾失健运,痰浊上蒙之眩晕等。(2)眩晕“脉证治”关联性:(1)脉象与证型的关联分析:关联度较高的组合:实弦脉与肝阳上亢证、濡滑脉与痰浊上蒙证、弱涩脉与气虚血瘀证等。(2)证型与中药的关联分析:关联度较高的组合:痰浊上蒙证常用陈皮、半夏、白术、茯苓、天麻;肝阳上亢证常用钩藤、牛膝、天麻;痰瘀阻络证常用川芎、半夏、茯苓、天麻等。(3)脉象与中药的关联分析:关联度较高的组合:弦脉常用天麻、钩藤、牛膝、杜仲、石决明;滑脉常用陈皮、白术、半夏、茯苓、天麻;弱脉常用黄芪、党参、白术、升麻、当归等。3.通过深入挖掘分析眩晕现代证治规律,发现眩晕病位在清窍,主要病因病机为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积滞、体虚久病、劳倦失血等因素引起的气运动失常,产生气虚或气机失调。气机失调包括气逆、气滞、气郁、气闭、气脱等气的运动变化,并进一步演化为化火、生痰、饮停、血瘀等,形成演化病机,产生风、火、痰、瘀、虚等病理变化,使清窍被扰,清阳不升,或精血亏虚,脑窍失养而发为眩晕。提出气的运动失常是眩晕产生的基本病机。临床辨证分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进行论治。治眩以调气为先,调气包括补气和调节气机。临证应注重脉诊应用,发挥脉诊的客观诊断优势,采用“脉证治”一体化诊疗模式,结合其它三诊,辨治眩晕,提高疗效。结论:1.中医药治疗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评分量表、临床生化指标等方面均优于西药组;其产生的不良反应较轻微,与西药组无明显差异,临床应用安全性好。2.眩晕证治规律及“脉证治”关联性:(1)证治规律:眩晕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均可患病,无明显性别差异。眩晕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主要致病因素为痰、血瘀、气逆、阴虚、阳亢、气虚等。引起眩晕的主要病因病机为痰浊上蒙、肝阳上亢、痰瘀阻络、肝肾阴虚型及气血亏虚,其中痰浊上蒙是最常见病因病机,其次是肝阳上亢、痰瘀阻络,再次为肝肾阴虚、气血亏虚,认为眩晕产生与痰、风、瘀、虚密切相关。(2)“脉证治”关联性:对脉象、证型、中药进行脉-证、证-药、脉-药的相互关联,发现存在脉证相应、证药相应以及脉药相应,“脉-证-治”三者关系密切,具有一致性,有其内在的关联规则。3.系统总结并提出眩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疾病过程,气的运动失常为眩晕的基本病机,“痰瘀”为眩晕的基本致病因素,眩晕病性虚实夹杂,临证应从“气痰瘀”论治,治疗以调气为先,包括补气和调节气机。临证应注重发挥脉诊的客观诊断优势,通过“脉证治”一体化诊疗模式,结合其它三诊,辨治眩晕,为临床诊治眩晕提供新思路。

郝爽[9](2018)在《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期刊的专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目前解决我国科技期刊小、散、弱局面的主要发发展方式之一,而以网络平台的形式集聚行业期刊群,汇集期刊集群优势,以满足各学科、各行业用户的知识需求,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是未来科技期刊集群化数字化发展的核心模式之一。目前,国外先进的科技期刊出版商依托其集团化、规模化的期刊集群管理模式,已经形成了其难以撼动的行业优势,并依托其内容资源优势建成了成熟完善的知识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数字出版、资源检索及获取、行业交流及互动等多方面的知识服务。与之相比,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仅有少数的行业和学科建成了期刊集群平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研及梳理,对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的模式及特点进行总结;选取国内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差距;以产业区理论、集群治理理论和知识基础观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发现我国在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在成文结构层面,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简要叙述了出版业数字出版转型中科技期刊集群化的必然趋势以及研究科技期刊集群化服务平台的具体意义,并简要对本文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进行归纳。接着,对本文的相关概念、所采用的理论进行介绍,并且系统化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科技期刊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的研究现状,包含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之后主要介绍了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的几种模式,并对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的特征进行归纳。结合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发展知识服务平台发展现状,总结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建设中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缺乏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主办单位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及运营能力不足、依赖资金扶持、盈利及营销模式缺失四大方面。案例研究部分,选取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华医学期刊网和材料期刊网作为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典型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分别从平台发展概况、产品及内容建设、知识服务路径、盈利及营销模式四个方面对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其可借鉴经验。以现状不足和典型案例分析为基础,为我国建设科技期刊集群化服务平台提出了发展建议,主要包含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改革主办单位内部组织机制、提升科技期刊集群平台的知识服务及运营能力、建立多元的盈利和营销模式几大方面。最后—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未来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发展的展望及研究不足之处。

罗巧[10](2017)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路径及实施对策》文中指出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析对当前对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影响较大的优秀稿源不足、编辑体制陈旧、编辑力量薄弱等问题,建议从政府层面加强对不同发展层次科技期刊的政策扶持,同时通过提升科技期刊内在实力和外在吸引力等途径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程度,探索适合当前国情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道路。

二、对现阶段我国医学期刊国际化的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现阶段我国医学期刊国际化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运用“期刊塔论”探析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强国建设相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期刊塔论”
    1.1“期刊塔论”及其前瞻性
    1.2“期刊塔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1.2.1整体性和结构性
        1.2.2动态性和开放性
2 一流科技期刊与非一流科技期刊
    2.1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2.2 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要尊重期刊发展规律
    2.3 一流科技期刊与非一流科技期刊两手抓
3 中文科技期刊与英文科技期刊
    3.1 中文科技期刊、英文科技期刊并举
    3.2 双语同步出版模式
4 科技期刊国际化和国际学术话语权问题
    4.1 打造国际出版传播平台,实现“造船出海”
    4.2 建立自己独立的学术话语和标准体系
5 结束语

(3)国内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出版类学术期刊
        1.2.2 精准推送服务
    1.3 文献综述
        1.3.1 出版类学术期刊研究现状
        1.3.2 学术期刊的精准推送服务研究现状
        1.3.3 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出版类学术期刊发展概况
    2.1 出版类学术期刊出版概况分析
        2.1.1 专业建设与办刊水准
        2.1.2 期刊信息量与读者群体
        2.1.3 办刊单位与整体布局
        2.1.4 期刊定位与刊载内容
    2.2 出版类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现状
        2.2.1 网络期刊数据库
        2.2.2 自建门户网站
        2.2.3 微信公众平台
    2.3 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应用环境分析
        2.3.1 学术领域扩大,研究边界模糊
        2.3.2 期刊各自为政,出版效率低
        2.3.3 数字化程度不高,期刊发行模式单一
        2.3.4 期刊间能缺少合作,未形成学术共同体
3 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中的问题
    3.1 读者选择层面:订阅、推送被动,服务意识单薄
    3.2 内容制作层面:推送内容单一,反馈机制欠缺
    3.3 渠道拓展层面:开放程度不够,媒体融合程度低
    3.4 知识服务层面:平台功能缺失、推送流程粗糙
4 案例分析
    4.1 期刊简介
    4.2 期刊数据库推送分析
    4.3 自建门户网站订阅分析
    4.4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分析
    4.5 期刊APP分析
    4.6 其他推送渠道分析
5 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发展建议
    5.1 定位读者群体,建立长期服务
        5.1.1 维护已有推送对象
        5.1.2 获取更多被动粉丝
        5.1.3 开发PC阅读模式群体
    5.2 丰富推送内容,提高产品质量
        5.2.1 明确推送定位,分类设计推送模板
        5.2.2 根据专业特性和学术水平,分组推送内容
        5.2.3 根据读者了解程度,推送不同内容
        5.2.4 注重信息反馈整理,实时调整推送内容
    5.3 拓展推送渠道,增强传播效能
        5.3.1 增加开放内容
        5.3.2 拓展社交媒体
        5.3.3 拓展大众媒体
        5.3.4 开展专业领域合作
    5.4 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双向互动
        5.4.1 重视期刊网站建设,简化用户注册流程
        5.4.2 提供更加差异化的增值服务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域下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 研究背景
        1.1.1 体育国际话语权是助力民族复兴的时代需要
        1.1.2 体育国际话语权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发展需要
        1.1.3 体育国际话语权是维护体育运动公平公正的大国责任需要
        1.2 研究问题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现实意义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3.2.3 专家访谈法
    4 小结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本文创新
    1 文献综述
        1.1 体育国际话语权概念内涵地理解
        1.2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历史回顾
        1.3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弱势原因分析
        1.3.1 客观原因分析
        1.3.2 主观原因分析
        1.4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建议
        1.4.1 提升国家体育文化吸引力
        1.4.2 提升国家传媒影响力
        1.4.3 输送优秀体育人才进入国际体育组织
    2 文献评述
        2.1 研究成果
        2.1.1 对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概念形成初步认识
        2.1.2 对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2.1.3 对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2.2 研究不足
        2.2.1 缺乏研究的理论基础
        2.2.2 缺乏对概念的深刻剖析
        2.2.3 存在问题分析缺乏主线且缺少客观数据依托
        2.2.4 提升策略的实用性有待增强
    3 本文创新
        3.1 视角创新:以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3.2 思路创新:以权力要素为主线进行存在问题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3.3 策略创新:与“一带一路”相结合进行提升策略研究
    4 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1 理论基础
        1.1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论体系
        1.2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 概念界定与权力要素分析
        2.1 话语权内涵分析
        2.1.1 福柯的话语权力观
        2.1.2 当今时代话语权的内涵分析
        2.2 国际话语权内涵分析
        2.3 体育国际话语权概念界定
        2.4 体育国际话语权权力要素
        2.4.1 产生权力的话语形式
        2.4.2 国际话语权权力要素分析
        2.4.3 体育国际话语权权力要素分析
    3 小结
第三章 中国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
    1 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概念分析
    2 中国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存在问题分析
        2.1 奥林匹克制度体系
        2.1.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
        2.1.2 奥林匹克三大支柱
        2.1.3 奥林匹克制度体系的形成
        2.2 中国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存在问题分析
        2.2.1 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情况分析
        2.2.2 中国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存在问题分析
    3 中国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
        3.1 提升自身实力
        3.1.1 加强冬季奥运项目实力
        3.1.2 促进夏季奥运项目的全面发展
        3.1.3 加强体育组织领导层人员能力培养
        3.2 获取体育组织中的更多支持
        3.2.1 争取欧洲国家的认同
        3.2.2 争取非洲国家的支持
    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体育传媒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
    1 体育传媒国际话语权概念分析
    2 中国体育传媒国际话语权存在问题分析
        2.1 缺乏体现自身优势的体育话语传播内容
        2.2 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话语传播载体
        2.3 缺乏西方受众接受的体育话语传播策略
        2.3.1 思维理念差异
        2.3.2 表达风格差异
    3 中国体育传媒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
        3.1 发掘更多有吸引力的中国体育话语传播内容
        3.1.1 现代体育话语传播内容
        3.1.2 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传播内容
        3.2 多借助国际媒体发布中国体育声音
        3.3 话语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应更贴近国外受众
        3.4 体育对外传播过程中树立“体育身份认同”观念
    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
    1 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概念分析
    2 中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存在问题分析
        2.1 中国体育学术期刊存在问题分析
        2.1.1 客观原因
        2.1.2 主观原因
        2.2 中国体育智库存在问题分析
        2.2.1 自身定位缺失
        2.2.2 运营模式陈旧
        2.2.3 理论与实践脱节
        2.2.4 国际视野缺乏
    3 中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
        3.1 提升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3.1.1 转变办刊理念,以国际化期刊为办刊目标
        3.1.2 开设学术省思和批判专栏,增强学术自主性
        3.1.3 完善网络版期刊构建,提升期刊网站影响力
        3.2 提升中国体育智库的现实效用
        3.2.1 拓宽智库人才构成渠道
        3.2.2 建立智库成果推广机制
    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体育文化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
    1 体育文化国际话语权概念分析
        1.1 思想层面——体育精神文化
        1.1.1 普适性体育精神
        1.1.2 民族体育精神
        1.2 活动层面——体育产业文化
    2 中国体育文化国际话语权存在问题分析
        2.1 现代体育中精神文化价值缺失
        2.1.1 自身定位缺失
        2.1.2 西方认同观念缺失
        2.2 国际体育产业文化影响力缺失
    3 中国体育文化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
        3.1 明确中国体育精神文化价值定位
        3.2 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扩大中国体育精神文化影响力
        3.3 以武术进奥运为持续发力点
        3.4 深度发掘体育产业文化资源
        3.4.1 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资源的开发
        3.4.2 创建国家体育品牌文化
    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
    1 界定了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概念
    2 分析了构成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权力要素
    3 对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进行了研究
    4 对体育传媒国际话语权进行了研究
    5 对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进行了研究
    6 对体育文化国际话语权进行了研究
第八章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1 研究局限
        1.1 未查找到相关外文文献
        1.2 对于各权力要素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展开
        1.3 没有形成“权力结构”层面的完整运行机制
        1.4 存在问题分析还需要更多实证数据依托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1 学术着作
        原着
        译着
    2 期刊论文
    3 网络资料
    4 外文文献
附录
致谢

(5)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党和国家注重强化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教育
        2.“国家认同”是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要义之一
        3.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水平仍待提升
        4.语文教科书是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核心概念界定
        1.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
        2.国家认同教育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思路
        3.研究方法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1.关于美国国家认同的教科书研究
        2.关于法国国家认同的教科书研究
        3.关于韩国国家认同的教科书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1.关于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般研究
        2.关于国家认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反思
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呈现与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整体情况
        1.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在两大系统中的融入情况
        2.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在五个维度中的融入情况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类目的具体分析
        1.崇尚党和国家领导,促进政治认同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文化认同
        3.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历史经典,强化历史认同
        4.赞颂祖国锦绣江山,传承地理认同
        5.树立爱国意识,培育身份认同
四、研究结论
    (一)国家认同教育内容融入程度较高,涉及范围广泛
        1.国家认同教育的价值取向较为明显
        2.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在课文系统和栏目系统中均有体现
        3.国家认同教育内容数量随年级的递增总体呈现曲线式上升
    (二)国家认同教育内容较为丰实,且尤为强调文化认同
        1.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在五个维度的类目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2.文化认同占比最大,且传统文化内容融入较多
    (三)有利于全面培育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切实提升民族凝聚力
        1.强化了政治主体的楷模作用,坚固政治认同
        2.促进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提升文化认同
        3.深化了学生对我国奋斗史的理解,增进历史认同
        4.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促进地理认同
        5.加深了“中国人意识”和国民责任感,牢固身份认同
    (四)凸显了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旨在培育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目的和要求
五、研究反思与建议
    (一)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修订改编的思考
        1.在教科书中适度增加新世纪以来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
        2.注重各年级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3.注重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与其他学科的互补性
    (二)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使用的思考
        1.教师要合理利用教科书中的国家认同教育资源
        2.适度补充政治认同、历史认同、地理认同与身份认同教育内容
        3.教师要注重自身国家认同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
    (二)外文类
致谢

(6)我国5种医药大学学报在国内外数据库中的高被引论文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被引论文的研究现状
        1.2.2 关键词的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1.3 研究意义
        1.3.1 客观认知我国医药大学学报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现状
        1.3.2 探索我国医药大学学报在国内外的差异,为医药大学学报办刊提供参考和建议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5.1 我国5种医药大学学报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被引情况
        1.5.2 国内(外)高被引论文在国外(内)的被引情况
        1.5.3 分析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和关键词分布,深层次对比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异同点
    1.6 本研究中概念的界定
        1.6.1 高被引论文的界定
        1.6.2 国内外数据库的界定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指标
    2.2 研究方法
    2.3 数据的统计分析
    2.4 高被引论文的检索和选取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5种医药大学学报CNKI高被引论文的基本情况
        3.1.1 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情况
        3.1.2 CNKI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机构分布
    3.2 5种医药大学学报WoS高被引论文的基本情况
        3.2.1 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情况
        3.2.2 WoS高被引论文施引文献的期刊和作者国别(地区)分布
    3.3 5种医药大学学报CNKI高被引论文在WoS中的被引情况
        3.3.1 CNKI高被引论文在WoS中的被引频次
        3.3.2 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WoS中被引频次的相关分析
    3.4 5种医药大学学报WoS高被引论文在CNKI中的被引情况
        3.4.1 WoS高被引论文在CNKI中的被引频次
        3.4.2 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CNKI中被引频次的相关分析
    3.5 5种医药大学学报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对比
        3.5.1 CNKI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
        3.5.2 WoS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
    3.6 5种医药大学学报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分析
        3.6.1 CNKI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分析
        3.6.2 WoS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分析
第4章 讨论与建议
    4.1 5种期刊在国内的被引差异不大,国外被引差异明显
    4.2 高被引论文的国内被引频次远高于国外被引频次,国外被引多来自中国学者
    4.3 国内外数据库中高被引论文的相关性不明显
    4.4 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和关键词分布较为分散,内外科和肿瘤学是研究热点
    4.5 国内与国外高被引论文之间、以及5种期刊之间的学科和关键词分布存在差异
第5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1.2.1 研究理论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2.1 概念的界定
        2.1.1 “中医药”
        2.1.2 “中医药文化”
        2.1.3 “降噪”
    2.2 中医药文化英译史简述
        2.2.1 17—18世纪:中医英文译介的起步阶段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医英文译介的发展阶段
        2.2.3 20世纪初—文革前:中国译者开始参与译介的阶段
        2.2.4 文革—80年代末:中医译者广泛参与及中医翻译理论初探阶段
        2.2.5 90年代初—今:理论争鸣阶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医药文化英译“噪音”源及“降噪”策略研究
    3.1 传播学中的“降噪”理论
        3.1.1 传播学发展概述
        3.1.2 “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
    3.2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与“降噪”
        3.2.1 宏观“噪音”源
        3.2.2 宏观“降噪”策略
        3.2.3 微观“噪音”源
        3.2.4 微观“降噪”策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帝内经·素问》9译本的英译“降噪”策略对比
    4.1 《素问》英译现状简述
        4.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4.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
    4.2 各译者翻译“降噪”策略分析
        4.2.1 伊尔扎·威斯的“以介为主,贴近读者”
        4.2.2 文树德的“保留文化元素,遍列各家观点”
        4.2.3 李照国的“译古如古,求同存异”
        4.2.4 罗希文的“简化医理,面向大众”
        4.2.5 吴氏父子的“注重医理阐释”
        4.2.6 倪懋兴的“大胆增删,为我所用”
        4.2.7 吕聪明的“尊重传统,适度阐释”
        4.2.8 朱明的“通俗阐释,精简内容”
        4.2.9 杨明山的“保留古体风格,注重结构对应”
    4.3 各译本“降噪”策略的综合对比分析
        4.3.1 增译—充分运用文本的阐释功能
        4.3.2 省译和改译—避免译文产生理解“噪音”
        4.3.3 考证—中医文本准确翻译的重要手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5.1.1 翻译的本质
        5.1.2 可译性问题
        5.1.3 如何译的问题—“降噪”与“视域融合”
        5.1.4 文本分析所得结论
    5.2 创新、局限与展望
        5.2.1 创新
        5.2.2 局限
        5.2.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8)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系统评价及“脉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系统评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检索策略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资料提取方法
        (七)文献的质量评价方法
        (八)统计学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文献的质量评价
        (二)系统评价结果
第二部分 眩晕证治规律研究及“脉证治”关联性探讨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检索策略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资料提取
        (七)统计学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文献检索结果
        (二)统计结果
讨论
    一、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系统评价
        (一)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现代文献质量评价
        (二)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三)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四)本研究的局限性
    二、眩晕证治规律
        (一)中西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二)眩晕证治规律探讨
    三、眩晕“脉证治”规律探讨
        (一)脉象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二)“脉证治”历史来源
        (三)眩晕“脉证治”规律探析
        (四)眩晕“脉证治”一体化诊疗模式典型医案举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查新报告
致谢
发表论文

(9)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研究述评
        1.2.2 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研究述评
        1.2.3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5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科技期刊
        2.1.2 期刊集群化
        2.1.3 知识服务平台
    2.2 研究理论
        2.2.1 集群治理理论
        2.2.2 知识基础观理论
        2.2.3 研究理论与研究内容的关系
3 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发展现状
    3.1 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路径
        3.1.1 大型出版商主导型期刊集群平台
        3.1.2 行业组织主导型期刊集群平台
        3.1.3 龙头期刊主导型期刊集群平台
    3.2 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平台发展概貌
        3.2.1 基于全国学会的地域分布统计
        3.2.2 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平台搭建情况统计
    3.3 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发展特征
        3.3.1 主办单位多元,发展各异
        3.3.2 以点带面,逐步发展
        3.3.3 重网络平台搭建,轻知识服务转化
4 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的问题
    4.1 缺乏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
        4.1.1 知识服务领域法律体系及相关规范不健全
        4.1.2 未形成公平合理的市场化竞争环境
    4.2 主办单位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
        4.2.1 期刊集群组织成分复杂
        4.2.2 缺乏有效的内部集群管理机制
    4.3 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及运营能力不足
        4.3.1 功能过于简单,页面设计粗糙
        4.3.2 出版流程管理松散
        4.3.3 内容资源质量参差不齐
        4.3.4 知识服务技术相对落后
    4.4 依赖资金扶持,盈利及营销模式缺失
5 典型案例对比分析
    5.1 案例概况及选取缘由
        5.1.1 中国光学期刊网概况
        5.1.2 中华医学期刊网概况
        5.1.3 材料期刊网概况
        5.1.4 选取案例缘由
    5.2 知识服务产品对比分析
        5.2.1 网站功能及设计风格
        5.2.2 内容资源建设
        5.2.3 移动端产品
    5.3 知识服务模式对比分析
        5.3.1 基于期刊集群出版的全流程服务
        5.3.2 基于行业资源汇聚的个性化知识服务
        5.3.3 基于产业集群优势的多样化增值服务
    5.4 盈利及营销模式对比分析
        5.4.1 盈利模式
        5.4.2 营销模式
6 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的发展建议
    6.1 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6.1.1 建立健全科技期刊集群化知识服务法律体系及规范
        6.1.2 塑造政府扶持与自由竞争相结合的市场化环境
    6.2 改革主办单位内部组织机制
        6.2.1 鼓励龙头科技期刊单位集团化发展
        6.2.2 探索科技期刊集群组织集约化管理模式
    6.3 提升科技期刊集群平台的知识服务及运营能力
        6.3.1 完善功能建设,提升设计审美
        6.3.2 建立一站式投审稿平台
        6.3.3 严格把关平台内容质量
        6.3.4 引进行业先进知识服务技术及理念
    6.4 建立多元的盈利和营销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10)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路径及实施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优质稿源大量外流, 国内期刊影响力不足
    (二) 编辑体制陈旧, 整体力量薄弱
    (三) 编辑队伍良莠不齐, 编辑水平有待提高
    (四) 开放存取 (Open Access, OA) 程度较低
    (五) 在线优先出版未引起足够重视
二、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路径
    (一) 政策支持, 构建期刊国际化发展平台
    (二) 提高办刊质量, 夯实内在实力
        1. 加强编辑体制建设, 建立国际审稿人队伍。
        2. 提升论文编校的规范化和论文编排的国际化。
        3. 重视英文摘要, 增加论文可检性。
        4. 规范出版流程, 缩短出版时滞。
    (三) 拓宽来稿渠道, 吸引优秀稿件
        1. 关注重点稿源, 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2. 调动编委、审稿专家积极性, 加强约稿。
        3. 建立学术品牌, 加强学术会议组稿。
    (四) 积极举措, 提升外在吸引力
    (五) 加强与海外出版机构合作
三、结语

四、对现阶段我国医学期刊国际化的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 [1]运用“期刊塔论”探析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强国建设相关问题[J]. 朱本华,温优华. 编辑学报, 2021(04)
  • [2]辽宁省中医药期刊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L期刊为例[D]. 赵卓.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3]国内出版类学术期刊精准推送服务研究[D]. 吴昭宏. 南京大学, 2020(02)
  • [4]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域下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D]. 陈思.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研究[D]. 郝林玉.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6]我国5种医药大学学报在国内外数据库中的高被引论文对比分析[D]. 郎朗. 南方医科大学, 2019(10)
  • [7]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D]. 许天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系统评价及“脉证治”规律研究[D]. 闫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知识服务平台研究[D]. 郝爽. 南京大学, 2018(01)
  • [10]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路径及实施对策[J]. 罗巧. 传播与版权, 2017(02)

标签:;  ;  ;  ;  

现阶段中国医学期刊国际化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