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面积流失及成因分析

湿地面积流失及成因分析

一、湿地面积的丧失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祁辉[1](2020)在《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与森林、海洋合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着防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作用。湿地不光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资源,而且还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随着人口压力的日益上升、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日趋扩大,而对湿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不仅造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湿地环境的日趋恶化,也大大降低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使湿地成为退化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了。汉江滨河湿地位于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我省引汉济渭的引水水源地。近年来,由于对汉江及其滨河湿地管理保护不力,导致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严重,湿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对汉江滨河湿地退化研究及修复,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通过湿地退化因素的文献调研、典型湿地修复案例分析、湿地资源评价三个方面来分析汉江滨河湿地退化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修复策略。研究内容及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全国51个已经退化的湿地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调研,归纳总结了不同湿地的退化特征和退化原因,得出了7条湿地退化的一般特征以及12条影响湿地退化的主要因素;运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将这些退化因素划分为A、B、C、D四类,构建出湿地功能退化因素的评价体系。2)对我国4个典型滨河湿地修复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按照修复效果差异总结出可以借鉴的修复经验与技术,归纳出滨河湿地的一般修复方案与措施。3)通过建立汉江滨河湿地资源指标体系,对汉江滨河湿地进行湿地资源综合评价。其中首先将湿地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3个层次,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然后将准则层分成5个部分,将指标层细化为对应的17项指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各个层次、各项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汉江滨河湿地进行资源综合评价。结合专家综合赋分的方式,通过相应的矩阵计算确定出相应的评价指数,结合对评价结果做出的相应分析,得出汉江滨河湿地资源的现状评价结论。4)结合前面的研究内容,综合分析判定出汉江滨河湿地的8条退化因素,并提出了6条对应的修复策略。

徐文婵[2](2020)在《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和海平面持续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强。如何构建一个有适应性的城市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传统规划中以抵抗为主防御思维,形成了灰色防御性基础设施占主体的风暴潮防御体系。这种体系不仅隔绝了城市生活与自然环境,同时增加了城市应对灾害时的风险与成本。因此本文欲引入城市韧性的视角,试图构建对风暴潮灾害具有适应性的景观设计框架,应用于我国各大沿海城市。首先论文对几个关键词进行剖析:对城市韧性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总结出提升城市韧性的理论原则以及对城市规划领域的启示;剖析风暴潮的危害以及现代防御风暴潮的手段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城市韧性和风暴潮适应性景观结合的可行性和必要价值,为后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通过对风暴潮适应性景观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例进行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雨水消化、海岸防御、生态环境、滨海空间和防灾避难体系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包括构建蓝绿网络系统,制定两栖海绵城市;海岸线韧性加固,建立多层次综合的防御网络;营造复合型生态系统,恢复自然生境;增加海岸可达性和活力,优化空间利用;增设防灾避难空间,加强灾害监测。最后,本文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研究案例,对前文总结的策略进行应用,构建具有韧性的宝安西海岸,提高其风暴潮适应性。文章将城市韧性理论作为切入视角,以风暴潮适应性景观为研究对象,对文中总结的设计策略进行应用。并以应用实践总结相关经验,完善理论在海岸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有助于促进沿海城市对风暴潮灾害的适应性、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的韧性发展,营造更具有韧性、适应性的海岸带景观。

黄建涛[3](2019)在《近30年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主要驱动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滨海湿地由于位于海陆交汇地带,是全球环境变化的缓冲区,也是人类活动最频繁、方式最为多样的地区。莱州湾滨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依托港口的临港物流业、制造业区、养殖区和制盐基地,人类活动频繁,开发方式多种多样,围填海活动频发,导致滨海湿地本身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因此研究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及破碎度变化过程,分析围填海的时空变化进程,剖析景观格局变化和围填海变化的驱动因素,可以为莱州湾滨海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相关参考,有利于促进滨海湿地景观和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莱州湾滨海湿地为研究区,运用Landsat遥感影像,根据莱州湾滨海湿地特征并结合野外调查结果,揭示1990—2018年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结合景观指数分析莱州湾滨海湿地异质性,通过海岸线变迁情况分析围填海强度变化。结果如下:(1)1990—2018年莱州湾天然滨海湿地面积减少了154.1 km2,人工滨海湿地面积增加了322.2 km2,湿地总面积以平均每年6km2的速率增加。至2018年莱州湾天然滨海湿地面积约811 km2,人工滨海湿地面积约1143 km2,分别占42%和58%。天然湿地中水域和湿地植被为主要类型;人工湿地中盐田为主要类型,至2018年,盐田面积为848.7 km2,占人工湿地面积的74.2%,占滨海湿地面积的43%。(2)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情况上看,自然湿地类型逐渐向人工湿地和非湿地类型转化,人工湿地逐渐向非湿地类型转化。其中1990年-2000年滩涂向农田和裸地转化最多,转化面积分别达到约34 km2和29 km2;2000-2009年滩涂向养殖池盐田转化最多,转化面积分别达到约47 km2和37 km2,农田向建设用地转化最多,转化面积约602 km2;2009-2018年滨海湿地向建设用地转化趋势明显,其中养殖池、盐田分别向建设用地转化约12 km2和98 km2,农田向建设用地转化约226 km2。对土壤因子的调查结果显示:莱州湾滨海湿地氮元素、有机质含量较为缺乏,速效磷含量适中,速效钾含量较为丰富,植被覆盖区的土壤养分含量较高。(3)建设用地的斑块数远远高于其他景观类型,表明建设用地的景观破碎度较高;盐田和农田所占研究区面积较大而斑块数量并不是很多,说明其中存在着大量的优势斑块;研究区景观SHDI和SHEI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表明研究区景观多样性丰富,各种景观斑块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增加且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的分布趋向均匀。(4)28年间,莱州湾海岸线前进65482.8 hm2,前进速度为2338.7 hm2/a,后退1030.2 hm2,后退速度为36.79 hm2/a。其中前进面积最多的为潍坊市,前进面积为36554 hm2;后退部分基本都位于垦利县境内。(5)莱州湾滨海湿地不同岸段之间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不完全一样,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自然因素有河口冲淤、降水量变化等;人工驱动力主要为城市、港口码头、集约用海区的建设以及养殖业和制盐业的开发利用等。

王敬哲[4](2019)在《内陆干旱区尾闾湖湿地识别及其景观结构动态变化 ——以艾比湖湿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湿地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在全球生态系统之中,湿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易于退化,在干旱地区湿地的干缩则表现的更为显着,而湿地作为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其生态功能不可替代。干旱区湿地对于气候因素的波动以及人为因素的响应更为敏感,湿地所在区域的环境变化可以通过湿地的流转、消亡、干缩、发育等进行深刻反映,湿地的时空变化势必会对干旱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尤其是水资源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开展干旱区湿地研究对区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系统运行功能、生态系统价值、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本研究以国家重要湿地——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靶区,收集了近30年来(1991年、1994年、1997年、2000年、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2015年与2017年),春、夏、秋三个季节的卫星遥感数据,区域的高程数据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以及对应的水文气象数据。此外,为了进一步说明2017年艾比湖的动态变化,还收集了Sentinel-1A遥感影像。在空间尺度上,以随机森林RF(Random Forest)算法为主要分类器,通过筛选出的最优变量对艾比湖湿地不同湿地类型的面积进行动态提取,借助ArcGIS、Geoda、FRAGSTATS、Graphab等软件操作平台,对湿地的空间结构变化、转移特征、时空关联模式、景观格局、空间连通性等进行分析。在时间尺度上,借助收集到的气温、降水、水文站的径流以及入湖径流量等气象水文数据,以线性倾向估计、R/S分析、突变分析、小波周期分析等方法为主要手段,在分析这些主要气象水文要素的多尺度变化的基础上,探索湿地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主要得出的结论如下:(1)在基于RF分类器为框架的背景下,经过反复试验本研究固定决策树的颗数N为100,特征变量的个数x为25,在该种参数设定下识别精度最优,并将其视为最优参数设置方案进行具体的分类工作。(2)1991-2017年整个研究区的各种地类发生了极为显着的时空变动。尤其是在春、夏、秋3个不同季节,各类湿地的面积与时空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艾比湖保护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沼泽湿地、盐沼湿地、以及非湿地的多年平均面积分别为110.00 km2,604.92 km2,17.08 km2,760.41 km2,322.02 km2,1296.02 km2,非湿地的面积占比最大。(3)提出了一种新的SAR水体指数(改良的Sentinel 1A水体指数,MSWI)。基于这一新指数和Sentinel 1A数据,采用Otsu方法选择动态分类阈值对湖泊湿地2017年的年内特征进行提取,结果表明分类结果可接受,其最佳总体准确度为99.94%,Kappa系数为0.9971。季节性变化显示湖泊湿地在年内呈现出“急剧上升”—“显着下降”—“逐渐稳定”的变化趋势。(4)艾比湖湿地的湿地率整体空间自相关水平呈波动趋势,而严重枯水期的年份(如2015年)的年自相关水准极低,说明这一时期的艾比湖湿地的空间集中效应较差。时空演变过程可以得知,近30年间艾比湖湿地保护区的湖泊湿地逐渐向西北部转移。不同季节当中,春季的湿地率普遍高于其他季节。最大的湿地率全部出现在春季,其次为夏季、秋季。春季最高的湿地出现时间为2003年,最低则在1991年。夏季最大对应时期为2017年。而对于秋季而言,最高的湿地率也出现在2003年。湖泊湿地是保护区十分重要的湿地的类型。(5)从空间视角而言,河流湿地的丧失主要发生在保护区东南部阿其克苏河一线(桦树林站-鸭子湾站),北部的科克巴斯陶站山前水系区域与桑德库木站的山前区域。湖泊湿地很少会直接从本体干缩为非湿地,艾比湖本体可能会发生萎缩,但通常会转化为沼泽湿地或盐沼湿地,但这种情况偶有发生在阿其克苏河临近的河成湖泊上。沼泽湿地的丧失主要发生在湖区北部(受科克巴斯陶站水系发育的沼泽湿地)以及艾比湖湖滨东部的间歇性风浪带。盐沼湿地的丧失在研究区是很明显的,且主要分布在沼泽湿地的边缘、鸭子湾站-阔克塔拉站沿线以及研究区东北部桑德库木站与五道泉站附近的山前区域。(6)不同季节中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以及非湿地的连通程度最强。秋季的斑块现状最为复杂。春季的湿地空间连通性最优,夏季次之,秋季最不理想。季相变化主要受到区域的气候条件与外界因素影响。大型湿地斑块(≥100 ha)与全局图论指数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对艾比湖湿地整体的空间连通性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各种不同类型的湿地在春季节点度指数NDI较高的斑块数量更多。各类湿地斑块的NDI与其面积均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湿地斑块的面积(规模)越大,NDI也就越大。细碎小斑块在大斑块外围聚集的变化趋势,以及大斑块临近的小尺度斑块对湿地全局空间连通性的显着作用。(7)当前气候情景下艾比湖湿地保护区内部河流湿地的中度、高度适宜分布区集中在阿其克苏河沿岸、奎屯河沿岸以及博尔塔拉河入湖区域。未来情景下中度适宜区最大则出现在基于RCP 8.5情景下的2050年(32.47%),高度适宜区对应在RCP 8.5情景下的2070年(1.66%)。对此贡献程度前5个最高的因素依次为:温度季节变化标准差>年平均气温>最寒冷月份极低温>最干燥季节降水量>最湿润季节降水量。当前条件下,湖泊湿地的非适宜区占保护区的34.10%,高度适宜区则可能在RCP 4.5情景下的2070年达到极高值,其面积占比为4.32%。沼泽湿地与盐沼湿地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时空分布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这与当前的情况是比较一致的。本研究抓住湿地扩缩与继发的环境效应的这一核心问题,为以内陆干旱/半干旱区尾闾湖泊湿地的时空演变过程中其景观格局特征的变化规律提供应用参考,增加对内陆干旱区尾闾湖泊湿地的认识,以期为湿地生态系统生态保育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理论基础,为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水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及远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孟令彧[5](2019)在《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地公园中许多问题的产生与相对滞后的规划和设计方法密切相关。由于缺乏系统的湿地公园理论体系和国家相关规范,导致了我国现阶段湿地公园景观规划建设水平的相对落后,这势必影响湿地公园的建设和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湿地公园建设是实现生态系统平衡、人居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国外取得了相关的成果,并对我国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湿地公园景观的规划方法研究,以期为我国湿地公园景观的规划提供一个新的思路,重新认识湿地公园的本质内涵,优化我国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我国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本文引入生态服务功能的理念,从而建立符合湿地公园特征的景观规划方法,科学合理地推进湿地公园景观的规划与建设。本文的研究是在国家湿地公园尺度范围内,探索适宜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原则,通过湿地水体景观、生物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分析,进一步提炼湿地公园景观的优化原则,在优化原则中特别考虑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并对富锦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践研究,从而得出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的基本原则与具体策略。从加强国家湿地公园内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视角开展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综上所述,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将有着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的原则,从水体、生物、人文景观三方面分别提出具体的景观优化对策,在满足景观效果的同时最大化的实现其生态服务功能,充分利用湿地水域的季节性特征、湿地植物丰富的多样性、独特的文化元素等对园内的景观优化和重建,促进国家湿地公园的高质量建设,对今后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平衡、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富锦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王朝霞[6](2019)在《太湖沉水植物种子库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全球大部分水域都面临着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水域内的藻类疯狂生长,水体浑浊,导致沉水植物接收的光照不足。这将严重制约沉水植物生长,最终引起沉水植物大量丧失。作为恢复受污染或退化湖泊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沉水植物的恢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种子库是湖泊水体完全退化前,湖泊原生植物自然再定植的最佳修复工具。对湖泊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沉水植物,其种子可能深埋在沉积物中并保存多年。而在自然湖泊中,沉水植物的种子数量和萌发能力决定了沉水植物的发育和潜在发展能力。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太湖沉水植物严重丧失。利用种子库恢复沉水植物是修复太湖沉水植被和改善该区域水质的首要思路。为了探索太湖沉水植物种子库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潜在的萌发能力,在曾经分布着丰富沉水植物的太湖东岸采集了32个样点的沉积物柱子,将沉积物按0~5 cm、5~10 cm、10~15 cm、15~20 cm、20 cm以上分层后进行室内培养,通过辨识种子萌发形成的幼苗,分析太湖沉水植物种子库的物种组成、种子密度和空间分布状况,并进一步分析种子库与植物之间的相似性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根据太湖种子库在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状况,在光照培养箱中模拟种子处于的不同埋深,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沉水植物种子埋深实验,以苦草为例探究不同埋深、基质和光照对沉水植物萌发的影响,以了解太湖种子库中种子所处环境状况下的萌发潜力即种子库进行植被恢复潜力的研究。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1)太湖大型沉水植物种子库数量缺乏,物种有限。目前发现的太湖种子库中仅有7种沉水植物物种,以苦草、轮藻和菹草为主,还有少量的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和东方茨藻。在32个样点中,有9个样点共萌发了34颗沉水植物种子,主要分布在贡湖湾、胥口湾以及东太湖南部,梅梁湾也有少量种子分布。沉水植物种子分布的地点大部分都是过去或现在生长有沉水植物的地点。且太湖沉水植物种子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数量减少,表层(0~5cm)萌发的种子最多,占总萌发种子数目的44%。同时,表层萌发种子的物种数最多,物种多样性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2)当埋藏深度大于3 cm时,苦草种子难以发芽,萌发率随埋深的增加而降低,0 cm埋深下的苦草种子萌发率高达90%。基质会影响沉水植物种子萌发,塘泥作为基质时,萌发率高于琼脂。随埋藏深度增加,萌发率下降的规律可能是通过影响光照条件导致的。(3)太湖东岸大部分水域的水质处于中营养程度,少部分水域的水质处于贫营养状态。贫营养状态的水域主要位于贡湖湾、胥口湾和东太湖南部,这些水质较好的水域同时也是太湖沉水植被和沉水植物种子库分布的地点。通过对比沉水植物修复区、藻区和大太湖区的水和沉积物环境后发现:藻区的环境条件较差,修复区和大太湖区的环境条件接近,修复区的环境条件略优于大太湖区。这说明了沉水植物能够很好地改善水质条件和提升透明度,且大太湖水域的水质和沉积物环境状况接近修复区,具有使用沉水植物进行生态修复的基础条件。(4)太湖沉水植物种子库数量匮乏、物种多样性低、空间分布不均匀,部分种子埋藏较深,难以萌发。总的来说,即使水环境条件改善到沉水植物适应生长的水平,想要通过太湖种子库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植被修复的希望也依然很渺茫,需要寻求其它技术手段如人工种植或撒播沉水植物种子等进行太湖植被恢复。

张如强[7](2018)在《黑河上游水文情势与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与森林、海洋并称为最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福祉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文情势在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流域水文情势发生变化,尤其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干旱地区,水文情势的变化更为显着。开展干旱地区内陆水文情势变化研究,并分析其驱动力,探讨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背景下湿地面积和格局的变化,对于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内陆河流域-黑河上游为研究区。首先基于地形信息改进流域水文模型,并验证了模型模拟效果。其次,通过Mann-Kendall检验识别径流突变点,基于水文变化指标法和变动范围法计算突变点前后径流情势的整体改变度,并对比分析了黑河上游降水和蒸散发的变化情况。再次,设置不同的情景,定量分析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最后,计算了流域湿地面积及湿地景观指数,结合水文情势的变化探讨流域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为流域湿地的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地形信息改进流域水文模型结构,提高了模型模拟效果。通过地形将流域划分为高地、坡地和低地三个模拟单元,对模型结构进行调整和改进,使模型以不同的产流机制模拟不同单元的水文过程。改进后模型率定所得帕累托前沿明显优于改进前,表明模型模拟精度得以提高。改进后模型率定期(1990~2002年)和验证期(2003~2015年)的纳什系数分别为0.85和0.82,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91,表明该模拟效果可靠。(2)黑河上游的径流情势发生显着变化。黑河上游1960~2015年径流的突变年为2002年。相比1960~2002年,2003~2015年各月平均流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8~10月的增幅最大,接近50%;年极端流量中,最小1日、3日、7日和最大7日流量减小,最大1日、3日、7日、30日、90日流量等指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最大和最小1日流量发生时间分别推迟32天和7天;高流量发生次数增加1次,但平均历时减少1.5天,而低流量发生次数和平均历时分别增加1次和1.5天;流量变化改变率中,平均增加率和减小率以及逆转次数分别增加了 0.8 m3/(s·d)、1.1 m3/(s·d)和7次。结合径流典型年份(丰、平、枯水年)的变化,计算所得径流情势的整体改变度为74.62%,大于67%,属于高度改变。(3)黑河上游降水量和蒸散发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采用改进后的水文模型,模拟1960~2015年黑河上游的水文过程,对比分析2002年前后流域降水和蒸散发的变化,结果表明2002年前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443.85 mm和501.56 mm,多年平均蒸散发量分别为273.88mm和303.18mm;12个月份中,降水量在3、4、11、12月略有减少,其余月份呈不同程度的增加,9月的增加量最大,为21.97 mm;12个月份的蒸散发均增加,夏、秋季增幅最大。(4)黑河上游降水量和温度的增加导致径流量和蒸散发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黑河上游温度的升高和降水量增加的综合作用导致多年平均流量增加10.41 m3/s,温度的升高导致多年平均流量减少2.43 m3/s,而降水的增加造成多年平均流量增加12.83 m3/s,降水频率的增加导致多年平均流量减少1.34 m3/s。温度的升高和降水增加的综合作用导致多年平均蒸散发增加26.97 mm,温度的升高导致多年平均蒸散发增加8.17mm,降水的增加导致多年平均蒸散发增加18.80mm,降水频率的增加造成多年平均蒸散发增加3.19 mm。(5)黑河上游湿地面积减小,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不显着。对比分析了湿地面积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湿地总面积减少1973.59 hm2,湿地景观斑块总数几乎没有变化,形状趋于不规则,集聚程度微弱增加,连通性无显着变化,多样性微弱增加。其中,黑河上游主要的湿地类型为河流和沼泽,河流湿地面积、斑块数微弱增加,斑块形状趋于不规则,聚合度和连通性变化不显着;沼泽湿地的面积减小2435.07 hm2,斑块数减少,斑块趋于规则形状,聚合度和连通性变化不显着。黑河上游的水文情势(降水、径流和蒸散发)、湿地面积与格局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河川径流的增加为黑河中下游湿地的修复以及绿洲的保护提供了必要的水资源保障。沼泽湿地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变化较为敏感,进行流域湿地保护时应给予足够重视。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流域水资源的管理以及湿地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参考。

胡畔,王宗明,李春景[8](2017)在《三江平原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有效性遥感评价》文中指出以三江平原国际重要湿地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得到2000年和2013年的土地覆盖数据,对比分析国际重要湿地景观指数动态变化,并对干扰保护成效的自然及人为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有效性不明显,自然湿地仍呈损失趋势,自然湿地景观趋于破碎;斑块不规则程度增加;2000—2013年,三江平原6个国际重要湿地自然湿地主要转化为耕地,占自然湿地损失总面积的79.73%,其中,三江湿地自然湿地减少面积最多,兴凯湖湿地自然湿地面积增加最多,但破碎化程度增加;2000—2013年,三江平原气候条件适宜湿地保育和恢复,但受人为因素影响,保护区自然湿地损失趋势严峻。

罗舒心,万新月,熊欣悦,毕莹,邵冬冬[9](2015)在《海岸挤迫现象对滨海湿地丧失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受海平面上升和海岸带人类活动加剧的双重胁迫,国内外滨海湿地退化严重。海岸挤迫(coastal squeeze)现象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滨海湿地退化或丧失的重要方向之一。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滨海湿地对海平面上升的适应机制,阐释了海岸挤迫的成因、表现和影响,列举了不同代表性国家因海岸挤迫造成的湿地受损情况,以及相应的评估方法和应对策略。综述海岸挤迫现象的成因、影响和对策,可以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滨海湿地的保护、恢复和修复提供借鉴。

刘峰[10](2015)在《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污染、退化与湿地修复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湿地污染、退化、生态修复和保护等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黄河三角洲湿地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带,生态敏感脆弱,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已存在湿地污染、退化和生态功能下降等诸多问题。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湿地水生态系统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系统退化特征与过程分析、系统退化评价、以及芦苇湿地修复等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污染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黄河三角洲湿地淡水区域水质轻度富营养化,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TN)、总磷(TP)、石油烃、汞(Hg)、氨氮(NH4+-N)等;黄河干流与静态水域污染较轻,以广利河、挑河、神仙沟、小岛河、孤东油田排涝沟、潮河为代表的支流水体污染较重:湿地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较为明显,陆源输入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无机氮是造成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表层沉积物受到氮污染及轻微的磷污染,重金属污染总体属于中度水平,Hg和镉(Cd)是潜在污染风险源,石油烃和多聚联苯(PCBs)存在点源污染威胁;湿地渔业资源生物受到铅(Pb)和铬(Cr)的污染,污染超标率均为100%。2、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生态系统退化与评价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特征与功能现状分析,从物理、生物和化学三方面研究其退化过程。物理方面表现为:自然湿地面积锐减,景观多样性水平下降;生物方面表现为: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量和生产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化学方面表现为:湿地水土、生物体污染与土壤盐渍化。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湿地退化指标体系,基于PSR模型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退化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呈现出整体退化的趋势,退化等级为轻微退化。农业围垦、陆源污染、石油工业开发、黄河断流、海岸侵蚀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湿地资源利用过度、生物入侵、风暴潮与海平面上升等都是导致湿地退化的主要因素。3、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修复:芦苇湿地净化的初步研究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芦苇湿地、神仙沟流域人工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黄河调水调沙来水、人工提取神仙沟来水,进行芦苇湿地生态修复与污染物净化研究。结果发现,天然芦苇湿地总氮、氨氮、硝态氮、总磷、磷酸盐去除效率分别为24.495、13.190、2.238、0.824、0.353 mg/(m2·d),据此估算,每年灌期保护区大约可以去除总氮138.7 t、总磷4.7 t、氨氮74.7 t、硝态氮12.7 t;人工芦苇湿地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去除速率分别为42.42、0.786、78.793 mg/(m2·d),人工湿地去除效率显着高于天然湿地。生态补水、污染防控和保护区建设是最有效、最快速的湿地修复途径。

二、湿地面积的丧失及其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湿地面积的丧失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2.1 国外湿地退化研究现状
        1.2.2 国内湿地退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湿地的基础概述
    2.1 湿地的概念及分类
        2.1.1 湿地的概念
        2.1.2 湿地的分类
    2.2 湿地的基本功能
        2.2.1 调节功能
        2.2.2 供给功能
        2.2.3 文化功能
        2.2.4 支持功能
3 湿地退化因素的文献调研分析
    3.1 具体湿地的文献调研
    3.2 湿地退化的特征总结
        3.2.1 物理方面特征
        3.2.2 化学方面特征
        3.2.3 生物方面特征
    3.3 湿地退化因素的评价体系
4 典型滨河湿地修复案例分析
    4.1 鹤壁淇河滨河湿地修复
        4.1.1 鹤壁淇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1.2 淇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1.3 经验借鉴
    4.2 晋城丹河滨河湿地修复
        4.2.1 晋城丹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2.2 丹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2.3 经验借鉴
    4.3 顾洞河滨河湿地修复
        4.3.1 顾洞河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3.2 顾洞河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3.3 经验借鉴
    4.4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修复
        4.4.1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概况及生态问题
        4.4.2 小浪底大坝下游滨河湿地的生态修复
        4.4.3 经验借鉴
    4.5 案例比较分析及总结
        4.5.1 案例比较分析
        4.5.2 滨河湿地修复小结
5 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概况及湿地资源评价
    5.1 汉江上游(陕西段)流域的概况
        5.1.1 自然概况
        5.1.2 社会经济概况
        5.1.3 汉江滨河湿地概况
    5.2 汉江滨河湿地的资源现状评价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2.2 指标权重确定
        5.2.3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的模糊层次评价模型
    5.3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结果与分析
        5.3.1 生态功能
        5.3.2 水资源
        5.3.3 生物资源
        5.3.4 旅游资源
        5.3.5 保障体系
6 汉江滨河湿地退化因素分析及相应的修复策略
    6.1 汉江滨河湿地退化因素分析
        6.1.1 全球气候变暖
        6.1.2 盲目开垦,围滩造地
        6.1.3 湿地水体污染
        6.1.4 湿地资源过度利用
        6.1.5 湿地旅游业盲目发展
        6.1.6 公众对湿地的保护意识淡薄
        6.1.7 湿地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健全
        6.1.8 政府投入湿地的保护设施及资金不足
    6.2 相应的修复策略
        6.2.1 加强对汉江上游流域的植被建设
        6.2.2 加强对汉江上游流域的水污染治理
        6.2.3 完善湿地的保护设施建设,加大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
        6.2.4 可持续发展湿地生态旅游
        6.2.5 健全湿地管理机制,完善湿地保护法制体系
        6.2.6 实施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培训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1 具体湿地文献调研情况表
附录2 汉江滨河湿地资源评价问卷

(2)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使风暴潮防御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工作
        1.1.2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压力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2 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相关概念与研究
    2.1 城市韧性
        2.1.1 城市韧性理论
        2.1.2 相关理论:海绵城市、景观生态学
    2.2 风暴潮
        2.2.1 风暴潮与风暴潮灾害
        2.2.2 风暴潮的危害
        2.2.3 风暴潮防御手段
        2.2.4 风暴潮防御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3 适应性景观
        2.3.1 适应性景观的概念
        2.3.2 灾害和环境领域适应性
        2.3.3 气候适应性
    2.4 风暴潮适应性景观与城市韧性的契合度
        2.4.1 内在的动态适应性
        2.4.2 功能的复合多样性
        2.4.3 空间的网络层次性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所面临的问题
    3.1 风暴潮适应性景观中雨水消化利用问题
        3.1.1 城市绿地雨水消化利用能力差
        3.1.2 城市街道排涝压力大
    3.2 风暴适应性景观中海岸防御问题
        3.2.1 自然海岸线减少
        3.2.2 海岸侵蚀严重
        3.2.3 严重威胁城市安全
    3.3 风暴适应性景观中生态环境问题
        3.3.1 土壤盐碱化严重
        3.3.2 湿地景观的损失和退化
        3.3.3 河流污染严重
    3.4 风暴适应性景观滨海空间问题
        3.4.1 灰色基础设施对滨海景观的影响
        3.4.2 海岸空间破碎化,缺乏活力
    3.5 风暴适应性景观防灾避难体系问题
        3.5.1 缺乏防灾避难空间
        3.5.2 土地利用不合理
    3.6 本章小结
4 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策略
    4.1 设计原则
        4.1.1 安全性原则
        4.1.2 地域性原则
        4.1.3 场地唯一性原则
        4.1.4 生态环境优先原则
        4.1.5 “减、防、避”御灾原则
    4.2 设计策略
        4.2.1 构建蓝绿网络系统,制定两栖海绵城市
        4.2.2 海岸线韧性加固,建立多层次综合的防御网络
        4.2.3 营造复合型生态系统,恢复自然生境
        4.2.4 增加海岸的可达性和活力,优化空间利用
        4.2.5 增设防灾避难空间,加强灾害监测
    4.3 本章小结
5 韧性城市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内容
    5.1 防洪海绵景观
        5.1.1 海绵城市格局
        5.1.2 针对不同区域布置雨水管理设施
    5.2 对海岸线的保护
        5.2.1 自然沙丘的保护
        5.2.2 红树林湿地的保护
    5.3 海岸带植物景观
        5.3.1 合理选择具有韧性的乡土树种
        5.3.2 不同区域的植物群落配置
    5.4 滨海公共空间系统性构建
        5.4.1 加强海岸带公共空间与周边的联系
        5.4.2 海岸带公共空间的串联组织
        5.4.3 海岸工程的景观化
6 韧性城市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实例——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例
    6.1 项目背景
    6.2 宝安西海岸自然条件分析
        6.2.1 地理位置
        6.2.2 气候及降水分析
        6.2.3 地形地貌分析
        6.2.4 河流水系
        6.2.5 潮水位分析
    6.3 宝安西海岸风暴潮灾害分析
        6.3.1 宝安西海岸风暴潮历史
        6.3.2 宝安西海岸应对风暴潮相关工程设施
        6.3.3 宝安西海岸未来面临风暴潮的脆弱性
    6.4 设计策略
        6.4.1 活水策略——蓝绿交织的海绵城市
        6.4.2 韧性策略——硬质防护与软质防护的结合
        6.4.3 生态策略——构建复合生态体系
        6.4.4 连通策略——提升海岸带活力
    6.5 总体设计
        6.5.1 总体方案设计
        6.5.2 功能分区
        6.5.3 交通流线
        6.5.4 种植设计
        6.5.5 景观结构
        6.5.6 岸线利用
    6.6 节点设计
        6.6.1 都市港口区
        6.6.2 过渡区
        6.6.3 机场片区
        6.6.4 宽阔海岸区
    6.7 专项设计
        6.7.1 绿道设计
        6.7.2 驳岸设计
        6.7.3 铺装设计
        6.7.4 植物配置
7 结论
    7.1 研究成果
    7.2 创新点
    7.3 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3)近30年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主要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湿地研究现状
        1.3.2 景观指数研究
        1.3.3 围填海活动对滨海湿地的影响研究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自然、社会条件
第3章 数据来源及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不同指标的提取方法
        3.2.1 景观类型之间转移及变化信息提取
        3.2.2 土壤因子测定
        3.2.3 景观结构指数提取
        3.2.4 不同时期莱州湾滨湿地岸线提取
第4章 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
    4.1 莱州湾滨海湿地面积及景观类型演变
        4.1.1 莱州湾滨海湿地面积动态变化
        4.1.2 莱州湾滨海湿地各景观类型间转移情况
        4.1.3 遥感影像分类结果精度分析
        4.1.4 土壤因子分布情况
    4.2 景观指数结果
        4.2.1 斑块类型尺度
        4.2.2 景观水平尺度
    4.3 莱州湾滨海湿地岸线时空变化
第5章 莱州湾滨海湿地演变驱动机制
    5.1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机制
    5.2 岸线时空变化驱动机制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改善开发利用方式
        6.2.2 生态保护
        6.2.3 陆海统筹统一规划
    6.3 文章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4)内陆干旱区尾闾湖湿地识别及其景观结构动态变化 ——以艾比湖湿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湿地遥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及应用
        1.2.3 图论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1.2.4 湿地的情景模拟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范围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2.5 土壤与植被特征
    2.6 社会经济特征
    2.7 主要环境问题与管理成效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遥感数据源及预处理
        3.1.1 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
        3.1.2 Sentinel-1A遥感影像
        3.1.3 地形数据
    3.2 原位踏探数据
    3.3 气象水文数据
    3.4 随机森林算法及其实现
    3.5 时序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5.1 线性倾向估计
        3.5.2 R/S分析
        3.5.3 突变分析
        3.5.4 小波周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艾比湖湿地不同湿地景观类型的面积变化序列
    4.1 分类系统的确定
    4.2 特征变量分析
    4.3 特征变量的筛选与RF参数设定
    4.4 随机森林RF分类的精度评估及结果
    4.5 艾比湖湖泊湿地年内动态变化
        4.5.1 背景与方法
        4.5.2 MSWI指数的构建
        4.5.3 2017 年湖泊湿地的年内动态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艾比湖湿地的动态变化过程
    5.1 湿地空间格局变化
    5.2 湿地转移特征
    5.3 湿地时空关联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艾比湖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与空间连通性
    6.1 不同湿地种类的景观指数统计
    6.2 基于图论指数的空间连通性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艾比湖湿地的气候水文因子变化及情景模拟
    7.1 气温的多尺度变化
        7.1.1 气温的年内变化
        7.1.2 气温的年际变化与突变分析
        7.1.3 气温的周期性
    7.2 降水的多尺度变化
        7.2.1 降水的年内变化
        7.2.2 降水的年际变化与突变分析
        7.2.3 降水的周期性
    7.3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多尺度变化
    7.4 出山口径流的水文过程变化
        7.4.1 出山口径流的年内变化
        7.4.2 出山口径流的年际变化与突变分析
        7.4.3 出山口径流的周期性
    7.5 入湖径流的水文过程变化
        7.5.1 入湖径流的年内变化
        7.5.2 入湖径流的年际变化
    7.6 气候水文因子与湿地景观的耦合关系
    7.7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湿地分布预测
        7.7.1 背景与方法
        7.7.2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湿地潜在分布
        7.7.3 不确定分析
    7.8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国外湿地保护与利用实践
        1.3.2 国内湿地保护与利用实践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湿地概念
        2.1.2 湿地公园的概念
        2.1.3 国家湿地公园的概念
        2.1.4 寒地湿地景观
        2.1.5 景观优化
        2.1.6 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要素构成
        2.1.7 生态服务功能
    2.2 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
        2.2.1 水体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2.2.2 生物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2.2.3 人文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2.3 相关理论的应用研究
        2.3.1 恢复生态学
        2.3.2 景观生态学
        2.3.3 湿地生态学
    2.4 本章小结
3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
        3.1.4 土壤
    3.2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组成
        3.2.1 动物资源
        3.2.2 植物资源
        3.2.3 水文资源
        3.2.4 湿地资源类型
    3.3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景观要素构成
        3.3.1 水体景观
        3.3.2 生物景观
        3.3.3 人文景观
    3.4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3.4.1 水体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3.4.2 生物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3.4.3 人文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原则与优化策略
    4.1 优化原则
        4.1.1 保护优先
        4.1.2 科学恢复
        4.1.3 合理利用
        4.1.4 可持续发展
    4.2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水体景观优化策略
        4.2.1 充分保证水体景观的多样性
        4.2.2 软化人工与自然的连接方式
        4.2.3 增建水体构筑物丰富近岸陆域空间
    4.3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生物景观优化策略
        4.3.1 丰富湿地植被景观
        4.3.2 营造湿地野生动物栖息生境
    4.4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人文景观优化策略
        4.4.1 增强建筑地域性特征
        4.4.2 提升景观小品文化内涵
        4.4.3 丰富地域文化特色
        4.4.4 增设服务设施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太湖沉水植物种子库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基础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1.2.1 水生植物种子库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相关环境条件影响水生植物种子萌发的研究进展
        1.2.3 存在问题
    1.3 太湖沉水植物空间变化
        1.3.1 太湖沉水植被空间分布变化
        1.3.2 影响太湖沉水植被空间分布变化的因素
        1.3.2.1 人为活动
        1.3.2.2 自然因素
        1.3.2.3 其他水生植物对沉水植物的影响
    1.4 科学问题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技术路线
    2.3 实验设计
        2.3.1 种子库调查实验
        2.3.2 模拟太湖自然埋深状况的萌发实验设计
        2.3.3 探究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种子萌发率的实验设计
    2.4 样品采集、处理与数据分析
        2.4.1 采样方法
        2.4.2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太湖沉水植物的变化及其对沉水植物种子库的影响
    3.1 沉水植物种子库水平分布
    3.2 太湖沉水植物种子库的数量比例及其物种组成
    3.3 太湖沉水植被过去和现在的分布状况及其对沉水植物种子库的影响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太湖东部水环境与沉积物环境现状及其对太湖沉水植物种子库的影响
    4.1 水环境状况
    4.2 沉积物环境状况
    4.3 修复区、藻区、大太湖区的各环境指标对比
    4.4 太湖沉水植物种子库中物种的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沉水植物种子库垂直分布格局及埋深等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5.1 太湖种子库垂直空间分布格局
    5.2 埋深及其他影响种子萌发因素的实验研究
    5.3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太湖种子库修复潜力
    6.3 研究创新点
    6.4 研究建议与展望
        6.4.1 研究建议
        6.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黑河上游水文情势与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径流情势变化的评价方法
        1.2.2 水文模型在水文情势变化中的应用
        1.2.3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1.2.4 目前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及覆被情况
        2.1.4 水文与地质条件
        2.1.5 研究区湿地及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数据收集
        2.2.1 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
        2.2.2 DEM及土地利用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MANN-KENDALL检验
        2.3.2 水文变化指标法及变动范围法
        2.3.3 水文情势整体改变度
        2.3.4 小波分析
        2.3.5 重标极差分析法
        2.3.6 景观格局指数
3 基于地形的流域水文模型改进
    3.1 模拟单元的划分
    3.2 模型的原理与结构
        3.2.1 FLEX模型
        3.2.2 FLEX-T模型
    3.3 模型的率定算法与目标函数
        3.3.1 模型的率定算法
        3.3.2 目标函数
    3.4 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流域水文情势的变化
    4.1 径流突变点识别
    4.2 径流的变化
        4.2.1 IHA指标变化分析
        4.2.2 径流情势的整体改变度
    4.3 径流的周期性分析
    4.4 降水和蒸散发的变化
        4.4.1 降水的变化
        4.4.2 蒸散发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5 流域水文情势变化驱动力分析
    5.1 气候因素的变化
        5.1.1 降水的变化
        5.1.2 温度的变化
    5.2 气候因素对径流情势的影响
        5.2.1 温度和降水变化的综合影响
        5.2.2 温度变化的影响
        5.2.3 降水变化的影响
    5.3 气候因素对流域蒸散发的影响
    5.4 降水和温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5.4.1 降水的变化趋势
        5.4.2 温度的变化趋势
    5.5 本章小结
6 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
    6.1 流域湿地面积的变化
        6.1.1 不同湿地类型面积的变化
        6.1.2 湿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分析
    6.2 湿地景观指数的变化
    6.3 流域湿地保护的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导师简介
致谢

(8)三江平原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有效性遥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2.2.2 湿地时空动态变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地覆盖分类及精度验证
    3.2 自然湿地动态分析
    3.3 自然湿地景观分析
    3.4 湿地变化驱动因素
        3.4.1 人为因素
        3.4.2 自然因素
4 讨论与结论

(9)海岸挤迫现象对滨海湿地丧失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滨海湿地对海平面上升的适应机制
    1.1 植物的物理机制——沉积物变化
        1.1.1 纵向沉积物积累
        1.1.2 横向沉积物转移
    1.2 植物的生物机制——植物演替
2 海岸挤迫现象的成因、表现和影响
    2.1 海岸挤迫现象的成因
        2.1.1 海平面上升对滨海湿地向海侧的侵蚀
        2.1.2 陆向挤迫
        2.1.2.1 自然因素
        2.1.2.2 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向陆迁移的阻碍
    2.2 海岸挤迫现象的表现和影响——各国海岸挤迫现象典型案例
3 海岸挤迫现象的评估方法
4 应对海岸挤迫的策略
    4.1 撤堤还海管控
    4.2 生态岸线
    4.3 其他对策
5 结语

(10)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污染、退化与湿地修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第一章 综述
    1 湿地
        1.1 湿地概念与分类
        1.2 湿地退化
    2 黄河三角洲湿地
        2.1 湿地概况
        2.2 研究进展
第二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
    1 黄河三角洲湿地淡水水质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
        1.1 材料与方法
        1.2 实验结果
        1.3 讨论
    2 黄河三角洲湿地主要入海河流水质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3 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水质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4 黄河三角洲湿地表层沉积物污染现状与质量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讨论
    5 黄河三角洲湿地渔业经济动物污染现状与质量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2 实验结果
        5.3 讨论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评价与驱动力分析
    1 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退化研究
        1.1 水生态系统特征
        1.2 湿地水生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2 基于PSR模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生态系统退化评价
        2.1 退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 权重赋予和层次分析
        2.3 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退化评价结果
    3 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生态系统退化驱动力分析
        3.1 农业围垦
        3.2 陆源污染
        3.3 石油工业开发
        3.4 黄河断流、海岸侵蚀与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
        3.5 湿地资源利用过度
        3.6 生物入侵
        3.7 风暴潮与海平面上升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修复的初步研究
    1 保护区芦苇湿地生态修复的初步研究
    2 人工芦苇湿地污染物截留的实验研究
    3 湿地生态修复——以芦苇湿地为例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湿地面积的丧失及其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江滨河湿地功能退化因素分析[D]. 祁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例[D]. 徐文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近30年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主要驱动因素分析[D]. 黄建涛.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4]内陆干旱区尾闾湖湿地识别及其景观结构动态变化 ——以艾比湖湿地为例[D]. 王敬哲. 新疆大学, 2019(12)
  • [5]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研究[D]. 孟令彧.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6]太湖沉水植物种子库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朝霞. 云南大学, 2019(03)
  • [7]黑河上游水文情势与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 张如强.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三江平原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有效性遥感评价[J]. 胡畔,王宗明,李春景.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7(02)
  • [9]海岸挤迫现象对滨海湿地丧失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综述[J]. 罗舒心,万新月,熊欣悦,毕莹,邵冬冬. 湿地科学, 2015(06)
  • [10]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污染、退化与湿地修复的初步研究[D]. 刘峰.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湿地面积流失及成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