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攻克18微米铜箔技术难关

我国攻克18微米铜箔技术难关

一、我国攻克18微米铜箔技术难关(论文文献综述)

魏润宏[1](2021)在《硅基和锡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目前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开发新能源和解决存储问题已成为当前的主要能源战略。高性能的储能设备是新能源利用的重要支撑,其中绿色环保的锂离子电池因其工作电压适宜、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大、自放电小等优点被应用到新能源汽车、风光发电储能、信号基站、小型可移动设备等诸多领域。随着经济需求的增大,市场也需要更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目前商业化的石墨负极材料因其较低的理论容量难以满足高能量密度的要求,高容量负极材料成为一种趋势。硅基和锡基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高、电压平台低、储量丰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体积膨胀率大、导电性差严重阻碍了该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如何解决硅基和锡基材料循环性差、倍率性差等缺点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分析硅基和锡基负极材料的失效机制,设计出纳米硅-多孔碳、SnO2-多孔碳结构,使硅基和锡基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得到明显提升。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以淀粉为原材料,通过环保的生物酶解法制备出多孔淀粉,采用单一变量法探索制备过程的最佳酶解量,最佳酶解时间,碳层作用和硅含量,探索出最优条件:酶解量100:5,最佳酶解时间12h。(2)将多孔淀粉和纳米硅封装并碳化制备出硅碳复合材料,多孔碳的导电框架作用、体积膨胀缓冲作用、促进离子传输作用和碳层的保护作用,使硅基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极大改善。随着硅含量的增加,硅碳复合材料容量稳步提升。硅含量为30%的复合材料,在0.2A g-1的电流密度下,复合材料的初始可逆容量达到1490m Ah g-1,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仍为850m Ah g-1。(3)引入尺寸微小的SnO2进入多孔淀粉并进行封装,制备出多孔碳-SnO2复合材料,有效的解决了多孔淀粉的微孔的利用问题。由于氮掺杂、多孔结构、Sn-O-C键和小尺寸的SnO2纳米颗粒等有利因数的协同作用,大大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使得PSC-12/SnO2/C复合材料在锂电中以0.2A g-1的条件循环100次,比容量达到700m Ah g-1。即使在5A g-1的大电流密度条件下,容量依然高达320m Ah g-1。

张凯博[2](2020)在《ZIFs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储锂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能源技术变革以及新型科技产业的发展,人类对新型储能电池的需求日显迫切,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兴能源储存装置也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开发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超长循环寿命、安全系数高及低成本的锂离子电池也成为当前科学界的研究热点。高性能电极材料的构筑和开发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石墨烯为基础,设计并构筑了一种沸石咪唑酯骨架化合物(ZIFs)基石墨烯复合材料,考察了其作为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储锂性能,并进一步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储锂机理及锂离子在储锂过程的传输动力学与电容定量分析。论文主要工作归纳如下:(1)以氧化石墨烯(GO)为基底,原位生长ZIF-8纳米粒子,并进一步通过一步热解技术制备出由二维(2D)夹层状框架构筑的超高氮掺杂多孔碳石墨烯纳米片(NPC@GNS),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进行探索应用。研究结果表明:NPC@GNS复合材料在电流密度为0.5 A/g时循环100次后可保持906.6 mAh/g的高比容量,在大电流密度5 A/g下经过1000次超长循环后仍可提供378.2 mAh/g的平均比容量。复合材料优异的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证实了丰富的“点和平面”2D夹层结构的可靠性,部分微孔和大量优选的介孔通道有助于电荷快速转移。电荷储存机理经计算表明超过41.30%的电荷储存来源于活性物质表面电容效应产生更多的非法拉第电流贡献。总容量中较高的电容贡献率和NPC@GNS的独特结构在大电流密度下能实现优异的电荷储存能力,也展现出快速充放电性能。(2)以Fe-ZIF为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与GO复合,进而通过高温煅烧成功制备得到Fe3O4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片(Fe3O4@NGNS)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氮含量高达6.02%的Fe3O4@NGNS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2 A/g时循环100次后可保持912.8 mAh/g的可逆比容量,在大电流密度2 A/g时经过200次超长循环后仍可提供502.3 mAh/g的可逆比容量。复合材料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和倍率性能主要归因于原位合成策略可以有效地避免纳米球状Fe3O4的团聚,同时复合材料中的石墨烯可以缓冲Fe3O4的体积变化。电荷储存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超过33.87%的电荷储存来源于活性物质表面电容效应产生的非法拉第电流贡献,电化学储锂性能增强的原因归因于Fe3O4特有的纳米球状结构均匀分散并牢固锚定在石墨烯网络上,保证复合材料夹层状结构的稳定性,而纳米球状Fe3O4和石墨烯组成特殊的球面结构为电解液提供更多流动通道,以增强离子传输,展现出快速充放电特性。

孔凯捷[3](2020)在《锂离子电池晶体硅负极材料表面氧化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人们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就正极材料而言,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脱嵌锂容量已经达到极致,技术较为成熟,很难再发生质的变化。但是,目前商业化的石墨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仅为372 mAh g-1,相比其他新型的负极材料而言,仍具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比如,硅负极材料的理论嵌锂比容量为4200mAh g-1,是石墨负极材料的十倍。此外,硅作为负极材料不仅安全性能优异,而且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因此,硅有望成为下一代的高比容量负极材料。但是,硅作为半导体,不仅电导率低,而且在脱嵌锂过程中会发生剧烈的体积膨胀效应,因此,其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基于这些问题,本论文分两部分对晶体硅负极材料进行了表面氧化改性研究。第一部分,采用了高压湿氧化的方法制备出了具有不同氧化层厚度的核壳结构的硅/氧化硅颗粒(Si@SiOx指代该核壳结构),主要研究了不同的氧化层厚度对电池循环稳定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出了电化学性能最佳的氧化层厚度。第二部分,在氧化层厚度合理的基础上,通过在管式炉中分别对硅颗粒进行不同温度的干法氧化热处理,使氧化层的结晶度不同,从而研究了不同结晶度的氧化层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出了更有利于电荷传递的氧化层结晶度。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不同的氧化层厚度使核壳结构的Si@SiOx颗粒产生了明显的电化学性能差异,且适当提升氧化层的厚度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其中,中位径为0.78 μm的球磨硅颗粒表面所制备出的3.3 nm左右的氧化层厚度被认为是合理的。结果表明,在0.1 C的倍率下循环100圈后,Si@SiOx2.37%样品(即氧化处理后氧的质量分数为2.37%的样品)比Si@SiOx-0.98%样品(即未经氧化处理的质量分数为0.98%的原料样品)的放电比容量高出了1068 mAh g-1。但随着氧化层厚度的继续提升,因为氧化层和锂离子之间的不可逆反应,导致了电池的容量逐渐衰减。(2)通过不同温度的干法氧化热处理,在晶体硅颗粒的表面形成了具有不同结晶度的氧化层。其中,550℃处理的样品具有厚度合理且结晶度低的氧化层,这种低结晶度的氧化层为电荷传递搭建了更为开放的骨架,在倍率性能测试中,该样品在2 C时的放电比容量能保持在1072 mAh g-1,但1150℃样品的放电比容量仅为278 mAh g-1。当倍率恢复到0.1 C时,该样品的放电比容量保持在2492 mAhg-1,但1150℃样品的放电比容量仅为1141 mAh g-1。因此,550℃样品比具有高结晶度氧化层的样品更加优异的倍率性能。另外,低结晶度的氧化层具有非晶体力学上各向同性的特点,各方向上的力学性能均衡,550℃和1150℃样品在0.5 C倍率下循环100圈后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08 mAh g-1和143 mAh g-1,因此表现出了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3)干氧化比湿氧化工艺所制备出的氧化层更为连续、均匀,这两部分的工作结果表明,氧化层不仅应该具备合理的厚度,而且,连续、均匀且结晶度低的氧化层更有利于Si@SiOx颗粒在晶体硅负极材料中表现出更加优异的电化学综合性能。

周凯强[4](2020)在《先进钠/锂离子电池负极的设计与表界面改性研究》文中指出设计与制备新型储能材料并研究其电化学性能是能源储存器件开发的关键研究内容。过去几十年,锂离子电池(LIBs)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而成为主流的二次储能电池。电池的能量密度主要由正负极材料性能决定,当前石墨是广泛商业化的负极材料,但存在能量密度较低和安全问题。钠离子电池(NIBs)因其原料来源丰富、廉价和高倍率性能等优势,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器件,特别是在大规模储能领域。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开发成为储能材料的新研究焦点。转化型储钠/锂负极材料基于转化储能的电化学机理拥有高比容量的突出优势,但存在着体积变化大和较差的导电性等缺点。本论文主要围绕转化型储钠/锂负极的主要成分活性物质和粘结剂作为中心,对活性物质的微纳结构和电极表界面优化设计,解决材料的体积膨胀和电子导电性问题,揭示材料的电化学能源存储机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第一,采用钴基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前驱体衍生出Co3O4/Co/C纳米笼。在经过碳化和氧化之后,获得了空心十二面体的COCCNCs。COCCNCs拥有大的比表面积(183.9 m2·g-1)和均匀分布的孔径,当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了较高的可逆容量(850 m Ah·g-1:100 m A·g-1)、优化的库仑效率、优异的倍率性能(485 m Ah·g-1:5000 m A·g-1)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600次循环后保持505 m Ah·g-1:2000 m A·g-1)。其表现出如此显着的储锂性能可能时因为其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由N掺杂石墨化的碳笼作为骨架,Co3O4(ca.9 nm)和Co(ca.5 nm)纳米晶体均匀分布在这些骨架上面。这种特殊的结构不仅可以避免循环过程中颗粒的团聚和结构动荡,而且还能够为离子和电子的快速传输提供一个稳定的导电碳网络。第二,Fe2O3空心纳米结构通过溶解-重结晶过程制备获得,再由Fe2O3空心纳米结构的相变合成了分层级Fe3O4空心纳米结构。分层级的Fe3O4空心纳米结构用作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显示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对于Fe3O4负极,在50个循环后,在100 m A·g-1时可保持150 m Ah·g-1的可逆容量。分层Fe3O4的优异钠离子存储特性可以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钠离子插入和提取过程中稳定的电极结构。相反,Fe2O3负极表现出高的初始放电容量(686 m Ah·g-1),但是由于电极的显着粉碎而使其循环稳定性差。第三,我们设计了锚固在还原氧化石墨烯上的碳包覆TiO2介晶的杂化材料(TiO2@C-r GO)用于提高TiO2作为钠离子电池(NIBs)负极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能和容量,。此类复合纳米结构是通过简便的一步法制造的,包括在GO上原位生长TiO2中间晶体的定向自组装。TiO2@C-r GO具有非常大的表面积(279 m2·g-1)、介孔特性和单晶结构。我们还发现在低电流密度时碳包覆层可以提高TiO2电极对NIBs的容量,但是纯相TiO2的速率性能优于TiO2@C。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设计这种复合结构的材料可以同时实现改善了电化学动力学和高比容量。TiO2@C-r GO在100m A·g-1时可提供出300 m Ah·g-1的高可逆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在1 A·g-1下进行1000次循环后可保持159 m Ah·g-1的稳定容量)。TiO2@C-r GO的优越的钠离子存储能力主要归因于锚固在导电石墨烯网络上的分散良好的碳包覆介孔TiO2介晶的特殊复合纳米结构,从而增强了电化学动力学,并为钠离子与材料反应提供了足够的活性位点。第四,在本章节里,我们引用了一种绿色多功能粘合剂阿拉伯胶(GA)用于制造Ni Fe2O4纳米管电极(NFNTs-GA),从而改善NFNTs在锂/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首先,与NFNTs-PVDF电极相比,NFNTs-GA电极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比如更高的摩擦系数、更好的弹性回弹力和更高的模量和硬度。其次,NFNTs-GA电极可抑制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副反应,从而在放电和充电过程中形成非常稳定且薄的SEI膜。第三,KPFM测试结果证明NFNTs-GA电极具有更合适的表面电性能和较低的电子逸出能量。因此,NFNTs-GA电极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时,其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和库仑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它在0.5 A·g-1倍率下恒流充放电500次循环后可以保留770 m Ah·g-1的稳定容量。更重要的是,当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时,NFNTs-GA电极具有73%的高初始库仑效率(对于NFNTs-PVDF电极而言仅为48%)和增强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在钠离子电池的应用中具有显着优化的氧化和还原峰。第五,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转化型负极材料——过渡金属硼酸盐,并发现其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钠离子存储候选材料。过渡金属硼酸盐(Fe3BO5和(Ni3BO3)2)通过便捷的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当它们被首次用于钠离子存储性能时,与过渡金属氧化物相比,它们具有更好的钠离子传输动力学和更高可逆容量。值得注意的是,过渡金属硼酸盐可以在脱嵌钠的过程中完全实现转化反应,并伴随着B-O配位的变化。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与过渡金属氧化物相比,在能量上更有利于钠离子嵌入到过渡金属硼酸盐中。此外,设计并首次制备了碳包覆的硼酸盐,其显示出良好的速率能力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此外,Fe3BO5/Na2V3(PO4)2F3全电池具有150.1 W·kg-1的高功率密度和180.3 Wh·kg-1的高能量密度。这项研究发现了过渡金属硼酸盐是一类新的有前途的转换型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证明了过渡金属硼酸盐在钠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中具有高能量/功率密度。

朱紫涵[5](2020)在《小功率直线电机驱动电源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直线电机驱动对象做直线运动无需添加运动转化的中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效率高等优势,使其在交通、物流、航空航天工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驱动电源能为直线电机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保持电机的工作状态,是直线电机的核心装置。驱动电源的质量能直接影响电机性能,为了保证电机长时间地处于高品质的工作状态,必须根据直线电机的类型及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优质的驱动电源。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以直流直线电机为研究对象,根据电机的输入需求对驱动电源的拓扑结构、调制方式、驱动芯片、功率开关管、功率因数校正方式以及反馈电路等完成了对比和选择。根据电源的技术指标对电路进行具体的设计以及参数计算,并详细阐述了各个模块电路的主要功能;(2)完成了对驱动电源的软件仿真分析和硬件电路的通电实验,对芯片输出、电源输出等波形进行测试,并分别对不同负载状态和不同电机状态下的驱动电源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了测量和详细的分析;(3)为了进一步提高驱动电源的性能,通过软件仿真的手段对驱动电源的变压器结构重新进行了设计。将变压器由传统的立体式替换为平面型,并通过Maxwell软件选择出结构最优的模型。软硬件测试结果与设计目标基本一致,证明了驱动电源模型设计的正确性。

葛成利,李枝芳,朱红军,刘萌[6](2019)在《四氟乙烯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以及在高频覆铜板中应用》文中指出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低的介电常数(Dk)、低的损耗因子(Df),在高频覆铜板中广泛使用。聚四氟乙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本文对国内外四氟乙烯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四氟乙烯乳液在高频覆铜板中应用做了介绍。

陈昱[7](2018)在《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存储与转化装置,具有高效率,低污染,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开发具有优良储锂性能的负极材料是当前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本论文针对目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存在的一些问题,致力于合成三种不同类型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溶剂热法和空气煆烧法制备了 Fe2O3纳米粒子,然后在NH3氛围下对前驱体煅烧,即得到Fe2N纳米粒子。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500℃下煆烧的样品Fe2N-500拥有最佳的储锂性能。电流密度为100 mA·g-1时,在经过10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Fe2N-500的可逆比容量可达到565 mAh-g-1。(2)实现氧化石墨烯泡沫与Fe2O3纳米粒子的有效混合,再在NH3氛围下煅烧混合物制得石墨烯泡沫包覆的Fe2N纳米粒子。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明显优于纯Fe2N纳米粒子。在电流密度为100 mA·g-1时,经过12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可逆比容量可保持在867 mAh-g-1。(3)以脱脂棉为原料制备了纯碳微米管,并尝试三种不同的掺杂源对碳微米管进行杂原子掺杂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其储锂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100 mA·g-1时,氮硫共掺杂的碳微米管储锂性能最佳,在经过10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可逆比容量可保持在575 mAh·g-1。

陈绪超[8](2018)在《高密度柔性基板视觉检测中的图像分割与圆孔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柔性集成电路基板(Flexible Integrated Circuit Substrate,FICS)是为集成电路提供连接作用的特殊组件。随着集成电路的高集成度发展,FICS也逐渐地向高密度的方向发展,目前FICS的线宽、布线距离及钻孔尺寸已达到微米的级别。在FICS生产制造过程中,对其进行质量检测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目前该环节主要采用人工目检的方式完成。但随着FICS产量增大、布线密度更密集,低效的人工目检方式已逐渐满足不了实际生产中的检测需求。采用自动光学检测(AOI)是提高检测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高密度柔性基板的检测问题,搭建了自动光学显微检测系统,并对检测算法中的图像分割和圆孔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文章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高密度柔性基板的检测,搭建了满足高精度与高效率需求的光学显微检测系统,对系统设备的硬件进行了选型,并设计了合理的软件系统框架。(2)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隶属度信息的SVM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利用图像像素的模糊隶属度信息与空间结构信息构建像素的特征向量,并采用SVM模型对像素点进行分类,从而完成FICS图像的分割,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3)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直方图的快速阈值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根据FICS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形状特点,通过寻找图像铜箔与背景的灰度范围来确定合适的阈值,能够快速且精准地分割FICS图像。(4)设计了一种基于轮廓提取与有效性判定的快速圆孔检测算法。首先采用本文提出的阈值图像分割方法分割FICS的铜箔区域,进而提取铜箔的轮廓,并利用轮廓的圆度信息构造圆孔的候选集,然后对候选的圆孔根据赫姆霍兹原理进行有效性判定,最后采用一种迭代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计算有效圆孔的参数。该圆孔检测算法速度快、精度高,且具有很低的错误检测率,对FICS的实时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为高密度柔性基板制造过程提供了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的参考。

张方方[9](2017)在《激光烧结Si-Sn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组织与性能》文中认为清洁高效的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方面。但是,目前商业化的碳负极材料由于比容量偏低,已渐渐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因此高容量、高比能、循环稳定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目前开发的热点。在诸多高比能负极候选材料中,Si因在室温下嵌锂时形成Li15Si4合金,其理论储锂容量为3579mAhg-1,几乎是石墨负极的10倍,已使其成为最有潜力的商业化负极材料之一。但是Si在嵌脱锂时巨大的体积效应,导致电极结构易崩塌、粉碎,破坏原有的导电网络,使得电极容量快速衰减,循环性能变差。为解决Si负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采用激光烧结制备复合化和纳米化的Si-Sn负极材料来缓解Si充放电时的体积效应。采用激光烧结法制备了Si-Sn锂离子电池负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电化学工作站和电池测试系统,系统分析了激光扫描速度对电池负极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激光扫描速度下电池负极皆是由分布于Si基体上的颗粒状Sn组织所构成。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增加,组织中Sn颗粒数量逐渐增多,表面微裂纹逐渐减少,电极片的结构完整性越来越好。当激光扫描速度为60mm/s时,电池负极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其在100mAg-1的电流密度下,首次可逆容量和首次库伦效率相较未激光烧结的试样分别提高了130mAhg-1和12.30%,且其电化学阻抗也有明显降低。为进一步改善Si-Sn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选取粒度约为20nm的Si取代微米尺度的Si,在上述优化参数下激光烧结制备Nano-Si-Sn锂离子电池负极。结果表明,Si粉体粒度的改变并未导致电极的相组成发生相应改变,其仍是由Si和Sn两相所组成。但因纳米颗粒高的表面能,在电极局部微区出现了纳米Si团聚现象。Nano-Si-Sn锂离子负极不仅具有良好的结构完整性,而且其在100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充放电的首次库伦效率即可达到65.02%,10次循环后库伦效率保持在95%以上,100次循环后的可逆容量仍在300mAhg-1,与微米级Si-Sn锂离子电池负极相比,其电化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周俊[10](2017)在《锂离子电池钴基负极材料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锂离子电池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能量存储器件。虽然目前已经在3 C产品(计算机、通信及消费类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上实现了商业化应用,但是在大倍率放电和续航时间上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其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其次是钛酸锂,两者都有理论比容量低等缺点,所以这两种负极材料都难以满足发展需求。本论文以寻找新的可替代负极材料为目标,主要对过渡金属钴基负极材料进行了以下研究:(1)铜箔上直接生长的Co2(OH)2CO3@rGO纳米片阵列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在集流体上直接生长材料不仅可以简化工艺节省时间而且避免使用粘结剂从而增加导电性,是提高电池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案。本论文中经过水热反应得到了铜箔上直接生长的Co2(OH)2CO3纳米片和CoO纳米线混合相,加入的少量石墨烯对两种物相的比例和材料的整体性能有很重要影响。经测试,在100 mA g-1电流下可逆容量可达2100mA h g-1,即使在5000 mA g-1电流下放电比容量也可达1240 mA h g-1,在1000 mA g-1电流下循环100圈容量保持率可达85%。(2)构建TiO2包覆的多孔CoMn2O4亚微米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会造成材料体积膨胀,严重时可导致材料粉化使得电池性能急剧下降,包覆其他材料或者构建特殊形貌能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体积膨胀改善性能,本论文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得到Co0.33Mn0.67CO3前驱体,随后通过煅烧得到多孔的CoMn2O4,最后通过水解和聚合作用包覆TiO2。经测试,在1000 m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圈后可逆比容量可达940 mA h g-1,在5000 mA g-1电流下仍可达196 mA h g-1,优于单纯CMO。(3)模板法合成Co9S8/C纳米粒子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材料的形貌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而模板法在合成各种不同形貌的材料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本论文中,使用经济简单的NaCl作为模板首先合成了Co/C纳米片前驱体,经过硫化得到Co9S8/C复合材料,使用模板得到的材料颗粒尺寸较小、团聚少,能够与电解液充分接触且包覆的碳更加均匀,比未使用模板法一步合成的材料性能有很大提高。经测试,Co9S8/C-T纳米粒子在200 mA g-1电流下循环100圈后可逆容量仍然高达631 mA h g-1,即使在5000mA g-1的电流下,可逆容量仍然有362.5 mA h g-1。

二、我国攻克18微米铜箔技术难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攻克18微米铜箔技术难关(论文提纲范文)

(1)硅基和锡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1 锂离子电池简史
        1.2.2 锂离子电池结构和工作原理
        1.2.3 锂离子电池工作特点
    1.3 LIB 负极材料
        1.3.1 嵌入型负极材料
        1.3.2 转化型负极材料
        1.3.3 合金型负极材料
    1.4 硅基/锡基高容量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1.4.1 硅基负极材料
        1.4.2 锡基负极材料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内容及表征方法
    2.1 主要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2 材料表征方法
        2.2.1 表面形貌及结构分析
        2.2.2 物相元素及价态分析
        2.2.3 其他分析
    2.3 电化学性能表征
        2.3.1 电池电极的制备及电池的组装
        2.3.2 交流阻抗测试
        2.3.3 循环伏安测试
        2.3.4 恒流充电测试
第三章 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表征
        3.3.1 酶解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3.2 碳包覆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3.3 硅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锡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PSC-SnO_2-C复合材料的制备
    4.3 PSC-SnO_2-C复合材料的成分和结构表征
    4.4 PSC-SnO_2-C复合材料的形貌特征表征
    4.5 PSC-SnO_2-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4.6 PSC-SnO_2-C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改善机理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文的特点和创新点
    5.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国家专利
    附录 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荣获奖励

(2)ZIFs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储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一览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锂离子电池现状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简介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2.3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储能机理
    1.3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1.3.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简介
        1.3.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特点
        1.3.3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
    1.4 石墨烯简介
        1.4.1 石墨烯结构特点
        1.4.2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材料的制备
        2.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2.2.2 ZIF-8 基复合材料衍生NPC@GNS的制备
        2.2.3 Fe-ZIF基复合材料衍生Fe_3O_4@NGNS的制备
    2.3 材料的结构及表征
        2.3.1 X-射线衍射仪
        2.3.2 拉曼光谱分析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2.3.4 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
        2.3.5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7 循环伏安测试
        2.3.8 充放电测试
        2.3.9 电化学阻抗测试
    2.4 实验电极制作和半电池组装
        2.4.1 电极片的制作过程
        2.4.2 半电池装置的组装程序
3 ZIF-8 基复合材料衍生NPC@GNS的制备及储锂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NPC@GNS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3.2.2 ZIF-8 基碳材料的SEM、TEM微观分析
        3.2.3 组成与结构表征分析
        3.2.4 ZIF-8衍生碳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储锂性能分析
        3.2.5 NPC@GNS复合材料的电荷储存机理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Fe-ZIF基复合材料衍生Fe_3O_4@NGNS的制备及储锂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Fe_3O_4@NGNS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4.2.2 XRD和 Raman表征分析
        4.2.3 SEM、TEM微观分析
        4.2.4 XPS组成分析
        4.2.5 TGA测试
        4.2.6 BET表征分析
        4.2.7 Fe-ZIF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储锂性能分析
        4.2.8 Fe_3O_4@NGNS复合材料的电荷储存机理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及所获奖励

(3)锂离子电池晶体硅负极材料表面氧化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1.2.3 锂离子电池的未来规划与挑战
    1.3 新型硅基负极材料的发展
        1.3.1 硅基材料的特点
        1.3.2 锂离子电池中硅负极材料的研究意义
        1.3.3 硅负极材料的改性方法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
    2.2 材料的制备方法
        2.2.1 原料制备
        2.2.2 不同氧化层厚度的Si/SiO_x核壳结构颗粒的制备
        2.2.3 不同氧化层结晶度的Si/SiO_x核壳结构颗粒的制备
    2.3 材料的主要表征手段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CR2025扣式电池制备
        2.4.2 交流阻抗测试
        2.4.3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第3章 氧化层厚度对Si/SiO_x核壳颗粒性能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湿氧化工艺的调整
    3.3 不同氧化层厚度的Si/SiO_x核壳颗粒的材料性能表征
        3.3.1 硅颗粒的形貌和粒径分布
        3.3.2 Si/SiO_x核壳颗粒的成分和结构
    3.4 氧化层厚度对Si/SiO_x核壳颗粒的电池性能的影响
        3.4.1 交流阻抗分析
        3.4.2 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析
        3.4.3 倍率性能分析
        3.4.4 循环性能分析
        3.4.5 极片的结构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氧化层结晶度对Si/SiO_x核壳颗粒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干氧化工艺的调整
    4.3 不同氧化层结晶度的Si/SiO_x核壳颗粒的材料性能表征
        4.3.1 硅颗粒的形貌和粒度分布
        4.3.2 Si/SiO_x核壳颗粒的成分和结构
    4.4 氧化层结晶度对Si/SiOx核壳颗粒的电池性能的影响
        4.4.1 交流阻抗图谱分析
        4.4.2 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析
        4.4.3 倍率性能分析
        4.4.4 循环性能分析
        4.4.5 极片的结构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先进钠/锂离子电池负极的设计与表界面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钠/锂离子电池概述
    第二节 锂离子电池简介
        2.1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
        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 钠离子电池简介
        3.1 钠离子电池发展历史
        3.2 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 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4.1 碳基负极材料
        4.2 钛基负极材料
        4.3 合金型负极材料
        4.4 转化型型负极材料
    第四节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设备和材料表征方法
    第一节 材料制备方法
    第二节 实验药品和主要仪器
    第三节 样品表征仪器
    第四节 纽扣式电池组装
    第五节 电化学测试
第三章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Co_3O_4/Co/C纳米笼储锂性能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
        2.1 材料合成
        2.2 材料表征
        2.3 电池组装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由Fe_2O_3的相转变合成中空结构Fe_3O_4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
        2.1 材料合成
        2.2 材料表征
        2.3 电池组装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组装合成介晶TiO_2@C-RGO纳米材料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
        2.1 材料合成
        2.2 材料表征
        2.3 电池组装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功能阿拉伯树胶粘结剂改善Ni Fe_2O_4纳米管储锂/钠性能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
        2.1 材料合成
        2.2 材料与电极表征
        2.3 电池组装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碳包覆过渡金属硼酸盐储钠性能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实验
        2.1 材料合成
        2.2 材料表征
        2.3 电池组装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小功率直线电机驱动电源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课题研究意义
        1.1.2 直线电机及其驱动电源的研究背景
    1.2 直线电机及其驱动电源的发展现状
        1.2.1 国内现状
        1.2.2 国外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论文各章节主要内容
        1.3.2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驱动电源的方案设计
    2.1 驱动电源的需求设计
        2.1.1 直线电机驱动电源的功能需求
        2.1.2 直流直线电机驱动电源的技术指标
    2.2 驱动电源拓扑结构的选择
        2.2.1 CCM模式
        2.2.2 DCM模式
        2.2.3 电源工作模式的选择
    2.3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选择
        2.3.1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2.3.2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2.3.3 PFC电路的选择
    2.4 驱动电源调制方式及控制芯片的选择
        2.4.1 驱动电源的调制方式
        2.4.2 驱动电源控制芯片
    2.5 功率开关管的选择
        2.5.1 双极型功率开关管
        2.5.2 MOSFET功率开关管
        2.5.3 开关管的选材
    2.6 反馈电路的选择
        2.6.1 基本反馈电路
        2.6.2 改进型基本反馈电路
        2.6.3 光耦反馈电路
        2.6.4 三种反馈电路的比较与选择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驱动电源的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
    3.1 驱动电源的结构组成
    3.2 驱动电源输入端电路的设计
        3.2.1 浪涌保护电路
        3.2.2 EMI滤波电路
        3.2.3 整流滤波电路
        3.2.4 PPFC电路
        3.2.5 降压电路
        3.2.6 芯片外围电路
        3.2.7 电源输入端电路的参数计算
    3.3 变压器及电源输出端电路的设计
        3.3.1 缓冲电路
        3.3.2 电源输出端电路
        3.3.3 驱动电源输出端电路的参数计算
    3.4 驱动电源整体电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驱动电源的软件仿真和硬件测试
    4.1 驱动电源的软件仿真
        4.1.1 PPFC电路的仿真分析
        4.1.2 芯片外围电路的仿真分析
        4.1.3 驱动电源输出电路的仿真分析
    4.2 驱动电源的硬件电路测试
        4.2.1 硬件电路设计
        4.2.2 驱动电源硬件电路的示波器测试
        4.2.3 驱动电源硬件电路的计算机测试
        4.2.4 不同负载状态下的电源参数
        4.2.5 不同电机转速下的电源参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驱动电源变压器结构的对比分析
    5.1 变压器结构
        5.1.1 平面变压器类型
        5.1.2 磁芯类型
        5.1.3 线圈绕制方式
        5.1.4 平面变压器参数设计
    5.2 传统变压器与平面变压器的对比分析
        5.2.1 集肤效应与邻近效应
        5.2.2 传统变压器与平面变压器的对比
    5.3 平面变压器的结构设计
        5.3.1 线圈绕组厚度选择
        5.3.2 线圈放置方法选择
        5.3.3 原边线圈层数选择
        5.3.4 绝缘层材料选择
        5.3.5 平面变压器模型参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和构造
        1.2.1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
        1.2.2 锂离子电池的构造
    1.3 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3.1 石墨烯负极材料
        1.3.2 碳纳米管负极材料
        1.3.3 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1.3.4 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
        1.3.5 硅负极材料
    1.4 选题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主要的化学原料和仪器设备
    2.2 结构和组成的表征方法
        2.2.1 X射线衍射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
        2.2.5 Raman光谱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的方法
        2.3.1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2.3.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2.3.3 循环伏安测试
第三章 Fe_2N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组成和结构表征
        3.3.1 XRD表征
        3.3.2 XPS表征
        3.3.3 SEM和TEM表征
    3.4 电化学性能测试
        3.4.1 充放电曲线
        3.4.2 CV曲线
        3.4.3 循环稳定性
        3.4.4 倍率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墨烯包覆Fe_2N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前期的探索性工作
    4.3 实验部分
    4.4 组成和结构表征
        4.4.1 XRD表征
        4.4.2 XPS表征
        4.4.3 SEM和TEM表征
    4.5 电化学性能测试
        4.5.1 充放电曲线
        4.5.2 循环稳定性
        4.5.3 CV曲线
        4.5.4 倍率性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微米管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的探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构和组成表征
        5.3.1 XRD表征
        5.3.2 XPS表征
        5.3.3 SEM表征
        5.3.4 Raman表征
    5.4 电化学性能测试
        5.4.1 充放电曲线
        5.4.2 CV曲线
        5.4.3 循环稳定性
        5.4.4 倍率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与作者简介
附件

(8)高密度柔性基板视觉检测中的图像分割与圆孔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来源和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FICS检测手段现状
        1.3.2 图像分割现状
        1.3.3 圆孔检测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难点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硬件结构与软件系统
    2.1 高密度柔性基板检测系统需求分析
    2.2 硬件结构设计
        2.2.1 显微图像采集模块
        2.2.2 运动控制模块
        2.2.3 上位机
    2.3 软件系统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柔性基板的图像分割技术
    3.1 引言
    3.2 基于模糊隶属度信息的SVM图像分割方法
        3.2.1 模糊C均值算法介绍
        3.2.2 FGFCM-SVM算法流程
        3.2.3 像素空间模糊特征向量的构建
        3.2.4 特征降维
        3.2.5 建立图像分割的SVM分类模型
        3.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基于灰度直方图的自适应阈值分割方法
        3.3.1 灰度直方图中的相关定义
        3.3.2 灰度直方图滤波
        3.3.3 搜索目标区域灰度范围
        3.3.4 阈值确认与分割
        3.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柔性基板的圆孔检测技术
    4.1 引言
    4.2 圆孔检测算法流程
    4.3 圆孔检测算法具体实现
        4.3.1 目标轮廓提取
        4.3.2 圆孔候选集构建
        4.3.3 候选圆有效性判定
        4.3.4 圆孔参数计算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轮廓提取性能比较
        4.4.2 有效性判定性能比较
        4.4.3 圆孔参数计算性能比较
        4.4.4 圆孔检测性能比较
    4.5 系统钻孔参数检测模块
    4.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激光烧结Si-Sn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组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3.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概述
        1.3.2 硅基负极材料概述
        1.3.3 改善锂二次电池硅基负极材料性能的方法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2 实验方法和内容
    2.1 实验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和材料
    2.2 材料预烧结
        2.2.1 粉体制备
        2.2.2 粉末涂布
        2.2.3 激光烧结
        2.2.4 电池组装
    2.3 分析及表征方法
        2.3.1 X射线衍射法(XRD)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 电学性能测试
        2.4.1 循环伏安测试
        2.4.2 电化学容量测试
        2.4.3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3 Si-Sn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分析
        3.2.1 Si-Sn负极材料物相分析
        3.2.2 Si-Sn负极材料组织结构与表面质量分析
        3.2.3 Si-Sn材料负极循环性能分析
        3.2.4 Si-Sn材料负极的充放电曲线
        3.2.5 Si-Sn材料负极的伏安特性曲线
        3.2.6 Si-Sn材料负极的阻抗特性
    3.3 小结
4 Nano-Si-Sn负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分析
        4.2.1 Nano-Si-Sn负极材料物相分析
        4.2.2 Nano-Si-Sn负极材料组织结构与表面质量分析
        4.2.3 Nano-Si-Sn材料负极的循环伏安曲线
        4.2.4 Nano-Si-Sn材料负极的电压-容量曲线
        4.2.5 Nano-Si-Sn材料负极的循环性能曲线
        4.2.6 Nano-Si-Sn材料负极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曲线
        4.2.7 Nano-Si-Sn材料负极的阻抗特性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锂离子电池钴基负极材料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进程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3.1 插入反应型负极材料
        1.3.2 合金反应型负极材料
        1.3.3 转换反应型负极材料
    1.4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及前景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材料表征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2 拉曼光谱(Raman)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电池的组装
        2.4.2 循环伏安(CV)
        2.4.3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2.4.4 交流阻抗(EIS)
第三章 铜箔上直接生长钴氧化物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样品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和形貌表征
        3.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oMn_2O_4@TiO_2复合材料合成及储锂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构和形貌表征
        4.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板法合成Co_9S_8/C复合材料及储锂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样品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四、我国攻克18微米铜箔技术难关(论文参考文献)

  • [1]硅基和锡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D]. 魏润宏.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ZIFs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储锂机理研究[D]. 张凯博.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锂离子电池晶体硅负极材料表面氧化改性研究[D]. 孔凯捷. 南昌大学, 2020(01)
  • [4]先进钠/锂离子电池负极的设计与表界面改性研究[D]. 周凯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小功率直线电机驱动电源的研究与设计[D]. 朱紫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6]四氟乙烯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以及在高频覆铜板中应用[A]. 葛成利,李枝芳,朱红军,刘萌. 第二十届中国覆铜板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9
  • [7]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的研究[D]. 陈昱.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1)
  • [8]高密度柔性基板视觉检测中的图像分割与圆孔检测技术研究[D]. 陈绪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9]激光烧结Si-Sn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组织与性能[D]. 张方方. 大连理工大学, 2017(11)
  • [10]锂离子电池钴基负极材料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 周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我国攻克18微米铜箔技术难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