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菌对人体的危害

书本菌对人体的危害

一、图书细菌对人体的危害(论文文献综述)

吴梅风[1](2020)在《有害生物对图书储存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文中认为微生物和虫害对馆藏图书造成巨大的损害,且防治难度较大。本文对图书馆藏书中的微生物和虫害种类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对有害生物危害防治的具体措施。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谢成龙[3](2020)在《雾霾对人体危害的图解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推进的很快,许多农村人住进了大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我们的祖国在走向繁荣昌盛,但在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国的环境遭到了一定破坏,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例如近些年城市的雾霾现象出现的频率很高,雾霾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为了让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到雾霾对人体危害的严重性,以及如何预防雾霾对人体的危害,本文通过对雾霾对人体危害的图解设计与研究,希望人们快速准确地了解雾霾对人体危害的相关信息,做好自我保护,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们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查阅文献资料、跨学科研究、实地调研、个案调查、实践应用法等,综合全面的收集研究信息。主要研究结果,对雾霾对人体危害的相关知识、图解设计的特点和方法原则有了很深入的认识,为雾霾对人体危害的图解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知识保障。论文的创新,以图解的形式系统、完整、全面的对雾霾和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设计研究,对以后研究雾霾和雾霾对人体危害的图解设计提供宝贵的参考价值,丰富了预防雾霾对人体危害的图解设计方面的知识,利于人们减少雾霾的侵害。

沙凯强[4](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选取部分);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新疆艺术》(选取部分);《幸福生活小百科》(选取部分)》文中研究表明

孔强强[5](2019)在《某高校图书馆真菌气溶胶分布特征分析及通风控制策略》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空气环境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微生物气溶胶是室内空气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包含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当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真菌气溶胶环境中时,患肺炎、支气管炎、损害皮肤的风险大幅增加。当北方地区如西安,进入秋、冬季,室外空气质量由于气候等多种因素而变得较差,建筑室内空气往往也会受到影响。高校图书馆人员流动频繁,且储藏大量珍贵的图书文献,为真菌气溶胶提供了合适的生存条件,易导致其浓度过大形成真菌气溶胶污染。不仅增加了人体患哮喘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还会加速纸张发霉减少图书的储藏年限。因此,针对高校图书馆真菌气溶胶分布特征及多样性进行研究,对师生健康及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择秋冬季西安某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密集书库、中文书库、中文现刊阅览室、自习室、楼梯间及室外设置采样点。为了更加全面的分析秋冬季真菌气溶胶分布特征,通过固体撞击法与液体采样法采集真菌,并结合ITS高通量测序对真菌群落结构组成进行检测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通过空气质量检测仪监测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冬季图书馆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大于秋季,其浓度分别是秋季的2.6倍与2.3倍;室外颗粒物浓度在所有采样点中最大,为121.3μg/m3;可吸入颗粒物中细颗粒物相对含量较大,占61.8%。采样期间记录采样点周围的温度、相对湿度与风速,室内温度范围为17.329.0℃,相对湿度范围为23.6%67.3%,风速为00.04 m/s。通过固体撞击法采集真菌分析可知,所有采样点秋季真菌平均浓度高于冬季,密集书库为671.8 CFU/m3、466.1 CFU/m3,中文书库为658.1 CFU/m3、433.2CFU/m3,室外为887.8 CFU/m3、604.8 CFU/m3,楼梯间为734.1 CFU/m3、537.1CFU/m3,中文现刊阅览室为895.8 CFU/m3、486.7 CFU/m3,自习室为786.1 CFU/m3、467.3 CFU/m3;所有采样点中室外与中文现刊阅览室真菌浓度最大,分别为718CFU/m3、650.4 CFU/m3,楼梯间与自习室次之,分别为615.9 CFU/m3、594.8 CFU/m3,密集书库与中文书库最小,分别为548.4 CFU/m3、523.1 CFU/m3;真菌气溶胶粒径分布为从第一级到第四级逐渐增加,然后减小,在第四级最大,在第六级最小;通过观察真菌菌落形态特征发现优势菌属为曲霉菌属、枝孢霉菌属和链格孢菌属;真菌浓度与颗粒物浓度、温度与相对湿度、人员数量、书籍年代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通过液体采样法采集真菌,并结合ITS高通量测序进行检测分析得到,在门水平上子囊菌门与担子菌门占比最多,在属水平上轮枝菌属(Verticillium)与膝节霉属(Gonatophragmium)为优势菌属,分别占总序列的15.9%、4.7%。曲霉菌属、隐球菌属、篮状菌属和赭霉菌属为致病真菌属,其中曲霉菌属占比相对较多为2.1%;测试馆室中中文书库真菌群落丰富度最高,中文现刊阅览室真菌群落多样性最高。根据真菌气溶胶与PM2.5的室内外浓度分布特征,在自然通风控制策略方面,建议在秋季上午开窗通风稀释污染物,冬季全天室外污染物浓度高于室内不建议开窗通风。通过相关文献参考,推荐换气次数为3-4次/h。

陈佳丽[6](2018)在《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文中研究指明知识是时间延续的问题,它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中进行传承;知识的流通并非单向度传递,它在不同的时空中进行传播;知识拥有不同的面貌,新旧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每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媒介都可能为知识传承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介或许能为看待历史提供新的思考与视野。通过媒介,能将此处与彼处相连接形成社会,将过往与当下相连接形成延续。于是媒介如何将新知识传递扩展到更宽广的空间,便被赋予了新意义。熟悉并认同陌生的知识或许是关于传播的问题。西方卫生知识与其他知识不同,社会变革使它上升至关乎社会文明、国家兴盛、种族存亡的层面,进而完成由外来知识到常识准则的演变。从卫生史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多关注卫生的政治性,或卫生是非对错的讨论。但值得思考的是,如若将西方卫生知识放置到传播过程中去探讨,便会发现其他值得讨论的问题。当有悖于传统知识体系的西方卫生知识传入时,媒介扮演了什么角色?时人因何理由、经由何种媒介接受了这种陌生的知识?其中是否存在争论?知识的传播者如何使它被信任?本文的主旨便是讨论近代中国媒介环境的变化与西方卫生知识生产流通之间的关系。全文按时间顺序铺成,以不同的媒介环境为分期,探寻每个社会阶段媒介对西方卫生知识传播产生的影响。将西方卫生知识的传播过程放在政治变革和技术发展的整体背景中去看待,阐述新知识经过何种媒介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进而探究媒介与知识、媒介与社会等诸多层面的关系。根据媒介学理论对媒介的解释,每一章节阐述不同的媒介形态对知识的影响。具体分为译着对明清时期西方卫生知识输入的作用、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的建立、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的塑造、新式出版环境对西方卫生知识的普及四个阶段。依托史料,从媒介环境的视野揭示作为外来知识的西方卫生知识逐步成为国人常识的过程。通过具体论述可以发现,不同的媒介形态呈现出西方卫生知识不同的面貌,它表现为处方和就医环境、政治观点、新政实践、行为准则……耶稣会士翻译的译着使知识局限在特定阶层,内容以西方古典医学知识为基础;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使知识摆脱空间限制和阶层局限流传开来,内容集中在用水、环境与防疫方面;现代报刊呈现了知识精英将西方卫生与民族、文明、国家相关联的过程,传统知识改造与西方知识认同同步;教科书等出版物和视觉媒介将知识精英与政府机构挑选的知识普及给民众,最终成为国民认知的现代卫生常识。总体而言,每一种新的媒介都会带来新的环境。将媒介的政治经济属性与知识的社会属性相连接,便会发现不同知识间此消彼长。当媒介史、知识史与社会变革等时空背景在一起时,媒介形态演变与叠加所带来的变化,使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过程更为清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媒介史的视角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生产流通的过程。第一,通过对大量报刊、书籍等史料的爬梳,展现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实际上是知识、媒介、社会等因素多重交织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选择、融合、遗失的相互关系;第二,从媒介与知识普及的角度出发,看待历史情景中的媒介实践,丰富健康传播史相关研究。

周向华[7](2017)在《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安全及防护研究》文中认为文章分析了影响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安全的主要因素,并对高校图书馆职业安全的防护路径进行了探讨:引入HSE管理体系,增强馆员职业防护意识;消除环境污染危害,改善图书馆馆员工作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重视馆员身心安全;建立健全法规体系,保障馆员合法权益。

吴雨静,陈辉[8](2017)在《高校图书馆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不断升级,图书馆的职业危害因素也日益增多,危害程度愈加严重,这已经严重制约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文章对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韩进军[9](2017)在《馆藏纸质图书污染及防范措施——以高校图书馆为例》文中指出本文对馆藏纸质图书污染的原因,以及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剖析,并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防范的措施。

程雯[10](2016)在《图书馆环境卫生及防治工作浅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书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的师生,各种病源也会随之传播开来,造成馆内环境和图书的污染,危害到师生的健康。因此,各级领导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保证中小学图书馆满足学校教育教研和师生知识信息需求的前提下,应重视图书馆内的环境卫生及其防治工作。在此,针对图书馆环境的污染源及其防治管理措施略作探讨。一、图书馆环境的污染源及其危害一是室内空气中的污染源及危害。雾霾中所含的PM2.5颗粒会飘进室内,师生进入图书馆时沾染

二、图书细菌对人体的危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细菌对人体的危害(论文提纲范文)

(1)有害生物对图书储存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有害生物的种类
    1.1 微生物
    1.2 虫害
2 有害生物对图书的危害
    2.1 微生物的危害
    2.2 虫害的危害
3 有害生物的防治
    3.1 图书馆基础设施的完善
    3.2 防治措施的多元化
    3.3 规范化管理
        3.3.1 定时对库房进行全面系统的清理、检查。
        3.3.2 对进出库房的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
        3.3.3 定时对库房进行全面的清洁。

(3)雾霾对人体危害的图解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2 选题的实践意义
    1.3 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5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2 简述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2.1 雾霾的概念及成因
        2.1.1 雾霾的概念
        2.1.2 雾霾的形成
    2.2 雾霾对人体的危害和预防
        2.2.1 雾霾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2.2.2 如何预防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2.3 雾霾对人体危害的数据统计
        2.3.1 雾霾引起的死亡数据
        2.3.2 雾霾对人体危害的等级
3 图解设计概念与发展现状
    3.1 图解设计概述
        3.1.1 图解设计的概念
        3.1.2 图解设计的起源
    3.2 图解设计的发展现状
        3.2.1 视觉可视化下的设计行为
        3.2.2 图解时代的信息传播
4 图解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4.1 图解设计的扁平化原则
    4.2 图解设计的阅读层级
    4.3 内容信息的框架设定
5 雾霾对人体危害的图解设计
    5.1 雾霾对人体危害的信息选取
        5.1.1 雾霾对人体危害的信息分类
        5.1.2 雾霾对人体危害的信息关联框架设定
    5.2 图解雾霾对人体危害的设计原则
        5.2.1 实用原则
        5.2.2 易识别原则
        5.2.3 创新原则
        5.2.4 美观原则
6 毕业作品实例分析
    6.1 创作过程
        6.1.1 创作来源
        6.1.2 受众范围
        6.1.3 装饰图案风格定位
        6.1.4 表现形式
        6.1.5 表现手法
        6.1.6 色彩的使用
        6.1.7 修改完善
    6.2 作品分析
        6.2.1 整体视觉效果
        6.2.2 蕴含的文化内涵
        6.2.3 创作手法有何新颖
7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选取部分);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新疆艺术》(选取部分);《幸福生活小百科》(选取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语料介绍
    (一)汉译维
        1.《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介绍
    (二)维译汉
        1.《北京798艺术区》介绍
        2.《彭德怀特型演员宗利群》介绍
        4.《幸福生活小百科》介绍
二、译文
    (一)汉译维
        1.《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译文
    (二)维译汉
        1.《北京798艺术区》译文
        2.《彭德怀特型演员宗利群》译文
        3.《浅谈油画作品《木卡姆》的构图特征》译文
        4.《幸福生活小百科》译文
三、原文
    (一)汉译维
        1.《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原文
    (二)维译汉
        1.《北京798艺术区》原文
        2.《彭德怀特型演员宗利群》原文
        4.《幸福生活小百科》原文
结语
致谢辞

(5)某高校图书馆真菌气溶胶分布特征分析及通风控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真菌气溶胶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真菌气溶胶采样方法
        1.2.2 真菌气溶胶分析方法
        1.2.3 真菌气溶胶研究现状
        1.2.4 图书馆微生物气溶胶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图书馆空气真菌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图书馆概况
        2.1.2 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方案
        2.2.2 现场实测
        2.2.3 真菌培养与计数
        2.2.4 利用形态学特征鉴定真菌种类的方法
    2.3 真菌气溶胶分布特征与环境参数分析讨论
        2.3.1 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结果分析
        2.3.2 PM_(2.5)与PM_(10)浓度分布特征
        2.3.3 真菌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2.3.4 真菌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2.3.5 形态学鉴定真菌种类
        2.3.6 真菌浓度相关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书馆空气真菌群落多样性和有害性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方案
        3.2.2 真菌气溶胶的采集
        3.2.3 样品DNA的提取
        3.2.4 PCR扩增
        3.2.5 数据分析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3.2 原始数据处理
        3.3.3 OTU分类
        3.3.4 物种分类及优势物种分布特征
        3.3.5 致病真菌种类及其分布
        3.3.6 Alpha多样性分析
        3.3.7 Beta多样性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用通风控制高校图书馆真菌气溶胶的建议
    4.1 开窗时间段
    4.2 通风换气次数
    4.3 通风空调系统过滤效率
    4.4 通风控制技术的局限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媒介与知识
        1.1.2 理解媒介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卫生含义内涵研究
        1.2.2 关于卫生叙事方式研究
        1.2.3 关于卫生传播媒介研究
        1.2.4 关于卫生研究路径研究
        1.2.5 结论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1.3.1 研究限定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视角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2 明清译着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入华
    2.1 偏隅一方的知识
        2.1.1 中国传统卫生知识
        2.1.2 西方卫生知识演变
    2.2 暗流涌动的知识
        2.2.1 耶稣会士:译着传教
        2.2.2 中国文人:不变应之
    2.3 小结
3 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建立(1840-1898)
    3.1 本章概说
    3.2 建立知识的机构
        3.2.1 医院诊所:新空间新体验
        3.2.2 书馆学会:新机构新启蒙
    3.3 迁移知识的报馆
        3.3.1 外文报刊:引入新知的模板
        3.3.2 中文报刊:传播新知的效仿
    3.4 小结
4 现代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之塑造(1898-1911)
    4.1 本章概说
    4.2 再造知识的报刊
        4.2.1 报刊之新景象
        4.2.2 报刊中的卫生
        4.2.3 知识之新呈现
    4.3 小结
5 媒介新环境与现代卫生知识之普及(1911-1937)
    5.1 本章概说
    5.2 出版界:卫生知识的销售
        5.2.1 教科书:普及卫生常识
        5.2.2 .卫生广告:萌生知识经济
    5.3 学术界:卫生知识的分类
        5.3.1 学科教学:改变课程设置
        5.3.2 专业期刊:提升学术意识
        5.3.3 工具丛书:重建卫生图谱
    5.4 读者与民众:卫生知识的获得
        5.4.1 可视可听:卫生的形象化
        5.4.2 信任与否:遗失传统卫生
    5.5 小结
6 结论
    6.1 转型呈现:知识、社会、媒介多重交织的过程
    6.2 卫生释义:选择、融合、遗失相互作用的结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874年-1907年[上海]《万国公报》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附录二 1876年-1892年《格致汇编》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附录三 1864 年-1885年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CONSULAR GAZETTE(1870-1941)关于卫生的篇目
附录四 1904年-1919年《东方杂志》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附录五 其他报刊关于卫生的篇目
附录六 1903年-1911年《北洋官报》关于卫生的篇目
附录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目录

(7)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安全及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影响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安全因素分析
    1.1 影响高校图书馆馆员躯体安全的主要因素
        1.1.1 收藏对象的污染
        1.1.2 空间环境的污染
        1.1.3 工作方式的影响
    1.2 影响高校图书馆馆员心理安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
        1.2.1 社会地位较低、缺乏成就感而引起的消极情绪
        1.2.2 学科发展带来的精神压力
        1.2.3 进修培训渠道不畅, 发展道路单一
        1.2.4 人际环境不理想形成的心理障碍
2 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安全防护路径
    2.1 引入HSE管理体系, 增强馆员职业防护意识
    2.2 消除环境污染危害, 改善馆员工作环境
        2.2.1 控制污染源
        2.2.2 加强卫生宣传
    2.3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重视馆员身心安全
        2.3.1 加强对馆员的人文关怀
        2.3.2 加强馆员自身修养
    2.4 建立健全法规体系, 保障馆员合法权益

(8)高校图书馆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职业危害因素
    1.1 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
        1.1.1 久坐不动。
        1.1.2 辐射污染。
        1.1.3 光污染。
    1.2 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
        1.2.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污染。
        1.2.2 铅污染。
        1.2.3 臭氧污染。
    1.3 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
        1.3.1 病原体污染。
        1.3.2 尘螨、蟑螂。
    1.4 社会因素
        1.4.1 职业倦怠。
        1.4.2 工作压力。
2 防护措施
    2.1 宣传教育, 重视预防
    2.2 注意卫生, 做好防护
    2.3 加强运动, 劳逸结合
    2.4 加强辐射防护, 减轻光学污染
    2.5 通风消除污染, 绿化利于身心
    2.6 定期消毒, 灭除病菌
    2.7 提升社会地位, 提高馆员素质
3 结语

(9)馆藏纸质图书污染及防范措施——以高校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纸质图书加工过程中造成的污染
    1.1 纸质图书所用纸张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1.2 纸张内荧光增白剂含量超标
    1.3 纸质图书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1.4 纸质图书装订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2 纸质图书在流通过程中的污染
    2.1 纸质图书流通后所携带的细菌
    2.2 纸质图书存放过程中产生寄生虫
3 污染对纸质图书造成的损坏
    3.1 霉菌分泌物对纸质图书造成的危害
    3.2 霉菌对纸质图书的损害
4 纸质图书污染的防范措施
    4.1 新书污染的防范措施
    4.2 馆藏图书污染的防范措施
        4.2.1 对于归还的图书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4.2.2 对于书库中尘螨的防范
        4.2.3 馆藏图书防范霉菌的措施
5 结论

(10)图书馆环境卫生及防治工作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环境的污染源及其危害
二、图书馆环境卫生的预防消毒措施
    1. 积极做到“六防”,落实卫生消毒措施
    2. 书刊的消毒措施
三、图书馆环境卫生的管理与对策
    1. 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 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意识

四、图书细菌对人体的危害(论文参考文献)

  • [1]有害生物对图书储存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 吴梅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12)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雾霾对人体危害的图解设计与研究[D]. 谢成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选取部分);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新疆艺术》(选取部分);《幸福生活小百科》(选取部分)[D]. 沙凯强. 新疆大学, 2020(07)
  • [5]某高校图书馆真菌气溶胶分布特征分析及通风控制策略[D]. 孔强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D]. 陈佳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7]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安全及防护研究[J]. 周向华. 江苏科技信息, 2017(33)
  • [8]高校图书馆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 吴雨静,陈辉.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11)
  • [9]馆藏纸质图书污染及防范措施——以高校图书馆为例[J]. 韩进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6)
  • [10]图书馆环境卫生及防治工作浅谈[J]. 程雯. 基础教育参考, 2016(18)

标签:;  ;  ;  ;  ;  

书本菌对人体的危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