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治卫思想概论

《金匮要略》治卫思想概论

一、《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阐要(论文文献综述)

魏鹏辉[1](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李金梁,田加坤,姜兴权[2](2012)在《MODS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综合方案干预及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综合方案的干预在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多器官功能不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同期临床试验。将MODS患者分为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综合方案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按"四证四法"的辨证施治原则对MODS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证型诊断与"治未病"综合方案的个体化干预。结果实验组病情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ICU病房病死率、DIC发生率、胃肠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胃肠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Marshall评分在第3日和第7日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以多器官功能支持为主,同时给予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综合方案个体化治疗,是目前临床MODS患者可行的、有效的救治方法,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

曹关志[3](2012)在《亚健康的防治与中医治未病》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生活水平提高、环境污染加重以及生活压力和情绪的复杂化等影响,人类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过去的传染和营养不良等生物因素为主,转化为由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活行为

传鹏[4](2012)在《中医未病学学科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中医“治未病”学科化核心的基础理论性问题,主要包括其:历史源流,学科研究对象内涵,基本学术范式;学科概念,学科定位,以及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建议。方法:从科学哲学、科学认识论的视角,以科学方法论、学科发展规律规范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与逻辑方法相结合展开研究。在对古今中医“治未病”学术研究进行系统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综合等逻辑方法探寻命题答案。结果:①中医“治未病”历史悠久,起源于远古人民的生活实践,理论渊薮奠基于先秦《易经》、诸子;形成于秦汉;充实于两晋隋唐;发展宋金元;至明清而兴盛;在近代短暂停滞后,在现代又再次被关注而弘扬。②“未病”是中医“治未病”明确的核心研究对象,包括“健康状态”、“欲病状态”,“整体未病态”,“局部未病态”。中医“治未病”学术,在整体观、生命观、健康观、权衡观、疾病观、预防观,等基本观念的指导下,有其基本的思路和原则。③中医未病学的母体学科是中医养生学,目前可定位为中医养生学的二级学科,随着其学科发展成熟可独立为一级学科发展;其与中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康复学是并行独立而又交叉的关系;可以与现代医学体系中的预防医学相参应。④中医未病学的学科化建设,当前需要重点攻克“学科理论共识”、“人才队伍建设”、“学科教材空白”三大关键环节;在战略上应以“针对欲病未病态的治未病学术研究”为重点,以“未病的病因病机病理研究”优先;宜首先从“文献”研究开始左手。结论:中医“治未病”学术已经具备从学科前学术向独立学科转化的基础;可以从母体学科中医养生学中独立出来学科化发展,弥补中医学科体系欠缺的专门针对临床前生命范畴的学科体系空白;今后宜加快加强其学科化建设,使本学科成形、发展、壮大。

陈晟暐[5](2011)在《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治未病为根据脏腑之间生克乘侮的关系和疾病产生变化的规律,进而采取无病早防、有病防变的治疗方法。在现代人们认为饮食、生活习惯、情志等也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预防医学受到现代医学界的特别重视在临床中也得到较多的应用。早在内经时期祖国医学即认为治未病思想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治则,到了东汉时期张仲景更继承了内经的思想,也包括了治未病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而后如晋唐时期的孙思邈、金元的朱震亨等代表性医家,也均在其着作中体现出了此一治疗原则,在再证明近代才受到重视的预防医学,在祖国医学中为千百年以来且一脉相承的重要思想。在2007年吴仪副总理,提出并需将“治未病”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并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张仲景彻底透析了外感病和杂病的诊治规律,并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其着作中理法方药皆具,其着作为传统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之一,受到历来各大医家的高度重视,为现代中医必读经典。治未病思想在仲景着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在其辨证施治的过程中,重点体现的治则。<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点出的“养慎”、“无所复传”、“食伤”、“忧伤”等等观点,均说明了在疾病的发生预防,均要重视治未病的思想。仲景更在着作中罗列了已病防变的条文,以告诫医者要辨证施治,以免疾病传变。后人云张仲景所着为阐述外感及杂病治疗规律之作,但其中实为以治未病的思想原则为本,再加之仲景对理法方药之论述所成。如在<伤寒论>自序中所指出“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便说明人类惟有顺应自然界气候环境之变化,才能生存并防止疾病的发生。故后世医家在仲景的影响下,也皆秉持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治则,如朱震亨提出的“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痰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长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所以现今重视治未病,就应先重视仲景的治未病思想。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治未病是仲景的一大重点思想,由此本论文中尝试对仲景的治未病思想的研究与运用,进行以下多方位的探讨。1.未病的概念2.未病的历史沿革3.治未病思想在仲景着作中的地位4.仲景着作中有关治未病思想的条文5.方剂的配伍特点6.用药特点7.探讨仲景治未病思想在现代的发展与未来的展望

陈飞[6](2011)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大肠癌防治中的体现》文中研究表明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全世界新发病例78.3万,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的9.7%,居第4位。每年死亡率为43.7%,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8.4%,居第3位。在我国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发病率明显高

李春林[7](2010)在《中医对“治未病”的认识及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规律》文中指出

张晓羽[8](2010)在《“治未病”应贯穿于防治肿瘤的始终》文中研究表明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分别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等方面论述了治未病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陈莉,郭彩霞[9](2010)在《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治未病之探讨》文中指出分析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探讨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未病"的关系及"治未病"学说对亚健康状态防治的指导意义。

刘憬慷,鲁红玲[10](2009)在《《内经》“治未病”理念解析》文中认为

二、《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阐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阐要(论文提纲范文)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研究目标
    4.研究内容
    5.研究方法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5 结论
6 创新性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作者简介

(2)MODS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综合方案干预及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中西医结合证型诊断与“治未病”方案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危重症MODS患者的年龄和APACHE-Ⅱ评分比较
    2.2 两组危重症MODS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胃肠功能评分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的APACHE-Ⅱ评分比较
    2.5 两组治疗前后的Marshall评分比较
3 讨论

(3)亚健康的防治与中医治未病(论文提纲范文)

1 亚健康概要
    1.1 体质的偏颇和脾气秉性的阳刚或阴柔 (心理因素)
    1.2 有不良的生活事件的刺激 (社会因素)
    1.3 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
2 中医在临床怎样识别亚健康
    2.1 亚健康是“未病”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2.2 亚健康的病机常见心神失养, 疏泄失职
    2.3 体质因素与亚健康的发生密切相关
3 治疗亚健康的重要性和临床现实意义
4 中医治疗亚健康
    4.1 “未病先防”即预防疾病发生
    4.2 “既病防变”即防止疾病发展和传变

(4)中医未病学学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概述
    1 问题的提出
        1.1 中医“治未病”至今未学科化
        1.2 学科化是中医“治未病”深化发展的瓶颈
        1.3 “中医未病学”学科化研究刻不容缓
    2 研究定位
    3 研究目标
    4 研究的意义
        4.1 理论方面
        4.2 实践方面
    5 研究思路
第1章 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考察
    1 学科的概念
    2 学科独立性特征
    3 学科专业分类
    4 学科体系的概念
    5 学科基础性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本章小结
第2章 中医未病学的学科基础
    1 中医“治未病”源流
        1.1 起源——远古时期
        1.2 奠基——先秦时期
        1.2.1 《易经》
        1.2.2 儒家
        1.2.3 道家
        1.3 成形——秦汉时期
        1.3.1 《黄帝内经》
        1.3.2 《难经》
        1.3.3 《伤寒杂病论》
        1.4 充实——两晋隋唐时期
        1.4.1 回顾经典阐发“治未病”学术
        1.4.2 研究证候探索“未病”病理
        1.4.3 着眼病邪,阐发“养慎治未病”
        1.4.4 着眼德行,阐发“养性治未病”
        1.5 发展——宋金元时期
        1.6 兴盛——明清时期
        1.6.1 以“治未病”立论,深化发展养生治未病学术
        1.6.2 深化“治未病”学术于疾病理论研究和临证辨治
        1.7 弘扬——近现代时期
    2 中医未病学的研究对象——“未病”
        2.1 “未病”的内涵
        2.2 “未病”概念的外延
        2.2.1 健康状态和欲病状态
        2.2.2 整体未病态和局部未病态
    3 中医未病学学术范式——“治未病”
        3.1 基本指导观念
        3.1.1 整体观
        3.1.1.1 天人一体
        3.1.1.2 天人相应
        3.1.1.3 人自身一体
        3.1.2 生命观
        3.1.2.1 生命的物质观
        3.1.2.2 生命的运动变化观
        3.1.3 健康观
        3.1.3.1 形体健康(生理健康)
        3.1.3.2 心理健康
        3.1.3.3 社会适应性良好
        3.1.3.4 道德完美
        3.1.4 权衡观
        3.1.5 疾病观
        3.1.5.1 和则为正,失和则邪,内外失和,发病之由
        3.1.5.2 内因为主,外因为辅,正邪相搏,邪胜病发
        3.1.5.3 起于毫毛,由表入里,由浅及深,渐次内传
        3.1.5.4 一处患病,牵涉全身,病势跌宕,更相传移
        3.1.6 预防观
        3.1.6.1 疾病可知,则可防治
        3.1.6.2 预防为上,防重于治
        3.1.6.3 审因察势,辨证预防
        3.1.6.4 内外并重,综合预防,内调为主
        3.1.6.5 防微杜渐,分级设防
        3.2 “治未病”基本思路和原则
        3.2.1 健康状态的“治未病”
        3.2.1.1 对象和目的
        3.2.1.2 诊断评估思路
        3.2.1.3 干预原则
        3.2.1.4 疗效评价思路
        3.2.2 整体欲病态的“治未病”
        3.2.2.1 对象和目的
        3.2.2.2 诊断评估思路
        3.2.2.3 干预原则
        3.2.2.4 疗效评价思路
        3.2.3 局部未病态的“治未病”
        3.2.3.1 对象和目的
        3.2.3.2 诊断评估思路
        3.2.3.3 干预原则
        3.2.3.4 疗效评价思路
    4 中医未病学学科定义与定位
        4.1 中医未病学的基本概念
        4.2 中医未病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4.2.1 与中医养生学的关系
        4.2.2 与中医临床医学的关系
        4.2.3 与中医康复学的关系
        4.2.4 与预防医学的区别和联系
        4.2.4.1 “治未病”概念的超前性
        4.2.4.2 对象范畴的相似性
        4.2.4.3 学术范式的差异
    5 中医未病学基本理论体系结构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医未病学科化建设方略探讨
    1 学科化建设关键环节与方略
        1.1 达成学科理论共识
        1.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3 填补学科教材空白
    2 学科分化方向与战略
        2.1 学科化初期的学术分化方向
        2.2 战略权重分析
        2.3 继承为先,从文献着手研究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1: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及综合医院“治未病”试点单位“治未病中心”科室网调情况
附2:涉及“未病”的中医古籍文献辑录
附3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仲景治未病的渊源
    1.1 起源于《内经》《难经》
    1.2 什么是“未病”与“治未病”
张仲景治未病的思维体系
    2.1 养生防病
    2.2 己病防传、及时阻断病程
养慎重视预防
    3.1 饮食养慎
    3.2 房室养慎
    3.3 精神养慎
    3.4.“养慎”包括外辟邪病邪,防备金刃、虫兽等其它致病因素的伤害。
    3.5.“养慎”还包括“导引、吐纳”
仲景"治未病"重视脾胃
    4.1 组方用药方面重视脾胃
    4.2 治病方面重视脾胃
    4.3 攻邪不伤脾胃
    4.4 调护将息方面重视脾胃
    4.5 危重病候脾胃
治未病与中病即止
康复过程中如何治未病
    6.1 疾病初愈与病后防复
    6.2 提示病后护理的重要性,这也是仲景治未病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的未来展望
    7.1 重视疾病的早期治疗
    7.2 重视疾病未盛时的治疗
    7.3 治疗已病时,安守未病脏腑,预防疾病的传变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中医对“治未病”的认识及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治未病”的概述及含义
    1.1 “治未病”的概述
    1.2 “治未病”的四层含义
2 现代社会“治未病”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1 “疾病模式”的转变, 给“治未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2.2 现代医学 (西医) 和传统医学 (中医) 的诊疗不同也为中医“治未病”提供了条件和优势
    2.3 提升全民强身防病的意识, 增强国民体质
    2.4 大大降低医疗费用, 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3 “治未病”所服务的对象
    3.1 健康人群
        ①体质的偏颇和脾气秉性的阳刚或阴柔。
        ②有不良的生活事件的刺激。
        ③长期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3.2 亚健康人群
    3.3 既病患者, 积极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传变 (并发症的发生)
    3.4 大病或手术之后的康复者, 防止其复发
4 “治未病”的方法和方式 (模式)
    4.1 治未病的方法
        4.1.1 祛除致病因素
        4.1.2 积极的中药疗法和非药物疗法
    4.2 “治未病”的方式和流程
        ①病因调查室:
        ②健康调养咨询诊室:
        ③中医传统疗法诊室:

(8)“治未病”应贯穿于防治肿瘤的始终(论文提纲范文)

1“治未病”与肿瘤预防
2“未雨绸缪”有病早治
3 既病防变
4 防止复发转移

(9)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治未病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
2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
    2.1 治未病的渊源及含义:
    2.2 由中医角度看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3 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亚健康

(10)《内经》“治未病”理念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内经》 “治未病”内涵
    1.1 未病先防
    1.2 即病早治, 既病防变
2 未病先防措施
    2.1 和四时, 适时养生
    2.2 饮食有节
    2.3 形神合一, 形神兼养
    2.4 扶正祛邪
    2.5 保持阴阳平衡

四、《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阐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MODS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综合方案干预及临床评价研究[J]. 李金梁,田加坤,姜兴权. 中国中医急症, 2012(10)
  • [3]亚健康的防治与中医治未病[J]. 曹关志. 四川中医, 2012(08)
  • [4]中医未病学学科化研究[D]. 传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06)
  • [5]张仲景治未病思想研究[D]. 陈晟暐.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1(04)
  • [6]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大肠癌防治中的体现[J]. 陈飞.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1(02)
  • [7]中医对“治未病”的认识及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规律[J]. 李春林.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2)
  • [8]“治未病”应贯穿于防治肿瘤的始终[J]. 张晓羽. 光明中医, 2010(03)
  • [9]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治未病之探讨[J]. 陈莉,郭彩霞. 山西中医, 2010(01)
  • [10]《内经》“治未病”理念解析[J]. 刘憬慷,鲁红玲.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9(06)

标签:;  ;  ;  ;  ;  

《金匮要略》治卫思想概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