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检测的临床价值

乳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检测的临床价值

一、乳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检测的临床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宓露丝,李婧婷,边学海,梁楠,孙辉[1](2021)在《CYFRA21.1在辅助乳腺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目前女性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乳腺癌新增人数达226万,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在我国,乳腺癌亦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1-2]。目前我国乳腺癌患者术前诊断方式不统一,手术方式各样,随访内容预测预后效果欠佳。寻找潜在的肿瘤标志物辅助诊断非常有必要。

李小丰[2](2021)在《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目前,肺恶性肿瘤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肺癌的新发病例数为78.7万,死亡人数为63.1万,均列癌症首位。根据临床和病理特点的不同,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占13%)和非小细胞肺癌(占87%),其5年总生存率仅为18.2%。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但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均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兴起,非小细胞肺癌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都得到了显着改善。具有敏感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分子靶向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而对于没有敏感突变或在靶向治疗过程中发生靶基因耐药突变的患者而言,发现新的肿瘤生物学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显得尤为重要。鱼精蛋白-1(PRM1)是肿瘤-睾丸抗原(CTA)的一种,CTA在正常情况下只在睾丸组织中表达,而其它组织不表达或极低表达,但当机体出现肿瘤时则可以在某些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肿瘤-睾丸抗原也因此得名。既往对于PRM1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男性生殖领域。近年来,随着CTA在肿瘤领域研究的深入,关于PRM1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也逐渐被重视,研究发现PRM1是结肠癌相关的肿瘤-睾丸抗原基因,利用RT-PCR技术分析PRM1在结肠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发现肠癌组织中PRM1-m RNA水平明显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也有研究发现PRM1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高表达,PRM1也被认为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CTA基因。另有研究表明,PRM1在恶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生长侵袭相关。在动物实验中,给裸鼠皮下注射PRM1蛋白可明显提高小鼠肠道肿瘤的发生率。目前为止,尚无关于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情况的报道,课题组的前期工作已证实,与正常组织比较,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同时,PRM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具有促进增殖作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了PRM1蛋白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评估了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通过过表达和敲低PRM1基因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建立非小细胞肺癌裸鼠转移瘤模型,检测转移瘤裸鼠外周血PRM1蛋白的表达水平,观察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和PRM1抗体对裸鼠转移瘤生长的影响。旨在评估PRM1作为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PRM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并对其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1、收集110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配对正常组织、术前血清和健康者血清标本,应用RT-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ELISA法检测其中PRM1基因和蛋白水平,应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PRM1蛋白水平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2、评估PRM1的诊断价值,应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外周血中PRM1蛋白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及其亚组肺腺癌、肺鳞癌的诊断价值,并与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CEA、SCC和CYFRA21-1进行比较,评估PRM1诊断价值的优劣性。3、观察细胞内PRM1表达水平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质粒构建技术及si RNA转染技术,过表达和敲低A549、NCI-H460细胞的PRM1基因,应用RTPCR和ELISA法检测细胞PRM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CCK8法和Ed U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4、观察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和抗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将人源重组PRM1蛋白和PRM1抗体加入到A549、NCI-H460细胞培养液中,应用CCK8法和Ed U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5、观察细胞在不同营养状态下PRM1的表达情况,将A549、NCI-H460细胞培养于含不同浓度血清的培养液中,应用RT-PCR法和ELISA法检测细胞的PRM1基因及蛋白水平。6、观察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和抗体对动物转移瘤生长的影响,制备裸鼠转移瘤模型,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皮下注射到裸鼠背部偏右侧,肿瘤形成后,(1)应用ELISA法检测转移瘤裸鼠和健康裸鼠外周血PRM1蛋白水平,并分析其差异性;(2)分别经尾静脉注射人源重组PRM1蛋白、PRM1抗体及两者混合剂,每3日测量并计算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3)第33天于麻醉下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组织,测量重量并计算肿瘤体积,分析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和PRM1抗体对裸鼠转移瘤生长的影响。结果:1、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PRM1的m RNA和蛋白水平较配对正常组织明显升高。统计分析显示:随着肿瘤组织中PRM1蛋白水平的增加,肿瘤T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越高,而与病理类型、年龄、性别、脉管及神经浸润无相关性;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PRM1蛋白水平较健康者显着升高。统计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和临床分期较晚的患者外周血中的PRM1蛋白水平更高,而与病理类型、年龄、性别、脉管及神经浸润不相关。3、PPM1对于非小细胞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SPSS软件统计分析显示:(1)外周血中PRM1蛋白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及其亚组肺腺癌、肺鳞癌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2)在肺腺癌中,PRM1的诊断价值高于CEA;在肺鳞癌中,PRM1的诊断价值明显强于SCC且与CYFRA21-1相当;(3)含有PRM1的肿瘤标志物组合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传统组合;(4)在早期的肺腺癌中,PRM1的诊断价值高于CEA;在早期肺鳞癌中,PRM1诊断价值高于SCC且不劣于CYFRA21-1。提示PRM1具有较高的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4、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NCI-H460的PRM1 m RNA水平较人正常肺上皮细胞株BEAS-2B明显升高;同样,A549、NCI-H460细胞内和培养液中的PRM1蛋白水平较BEAS-2B细胞均显着升高。5、成功构建PRM1过表达和敲低的A549、NCI-H460细胞株模型,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PRM1促进A549和NCI-H460细胞的增殖,而敲低PRM1则抑制细胞的增殖。6、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能够促进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NCI-H460细胞的增殖,而PRM1抗体则抑制细胞增殖。7、不同营养状态下PRM1的表达存在差异。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细胞培养液中血清浓度的降低,A549和NCI-H460细胞PRM1表达水平显着增加。8、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提示,过表达PRM1使细胞周期中G0/G1期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增加,肿瘤细胞增殖活跃;而敲低PRM1则使细胞周期发生G0-G1期阻滞,S期细胞比例降低,肿瘤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凋亡结果显示,敲低PRM1对A549和NCI-H460细胞的凋亡水平无显着影响。9、动物实验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转移瘤裸鼠外周血中PRM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也证实了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结果与人体组织实验结果一致。(2)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具有促进裸鼠转移瘤生长的作用,而PRM1抗体则抑制转移瘤生长。实验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经尾静脉给予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的裸鼠肿瘤生长速度快,肿瘤体积大,而给予PRM1抗体的裸鼠肿瘤生长速度较慢,且肿瘤体积较小。结论:1、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特异性高表达,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早期患者的诊断价值,使其具备了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的潜质。2、过表达和敲低PRM1基因双向验证了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NCI-H460的促增殖作用,这种作用与增加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比例相关,而非抑制细胞的凋亡。3、细胞内外PRM1蛋白水平的增加均可促进细胞的增殖,提示PRM1促增殖作用可能存在多条途径,为进一步研究PRM1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4、营养供应差时细胞PRM1的表达水平反而增加,这种负反馈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非小细胞肺癌在血供不良的情况下仍快速生长的原因。5、外源性PRM1重组蛋白和抗体对裸鼠转移瘤生长的影响,进一步在生物体内验证了PRM1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同时,PRM1抗体的抑瘤作用也为其成为肿瘤治疗靶点提供直接的理论支持。

王建伟[3](202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的检测及意义探讨》文中提出背景食管癌是临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分为食管腺癌(EAC)和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全球90%以上的国家ESCC发病率明显超过EAC,而中国的ESCC发病率位居全球首位。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于改善ESCC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但传统的诊断方法如纤维内镜与黏膜组织活检具有局限性,常规肿瘤标志物亦存在敏感性和/或特异性不足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CST)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引起关注。有学者认为生物体内存在着针对半胱氨酸蛋白酶与CST之间平衡的调节,该平衡的失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CST1)蛋白在早期ESCC患者癌组织中存在异常高表达,是否CST1在ESCC患者的血清中亦存在高表达值得探讨,为此我们构建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进行小样本队列的血清CST1检测,结果显示CST1在早期ESCC患者组的水平与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食管良性病变(EBL)患者组与健康对照(HC)组(P<0.05),提示血清CST1的检测可能有助于ESCC的早期诊断。目的基于前期的研究基础,我们拟(1)对构建的CLIA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评价,评估其检测性能;(2)扩大样本规模检测,深入探讨血清CST1检测对ESCC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疗效监测与预后判断的价值;(3)分析血清CST1与常规肿瘤抗原类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在保证特异性的前提下,建立两者的联合检测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对ESCC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方法1.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2例早期ESCC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的CST1蛋白表达。2.对构建的CLIA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线性范围、最低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干扰实验、样本稳定性、试剂稳定性。3.基于构建的CLIA法行扩大样本规模【112例早期(0期、Ⅰ期、Ⅱ期)ESCC患者、101例晚期(Ⅲ、Ⅳ期)ESCC患者、107例EBL(食管糜烂、食管平滑肌瘤等)患者、151例健康对照】的检测,观察早期ESCC患者组血清CST1的表达水平以及不同病程ESCC患者之间血清CST1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血清CST1检测对ESCC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的价值。4.通过对28例ESCC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ST1水平变化的比较,探讨血清CST1检测对ESCC疗效监测的价值。5.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及电话随访等方式密切追踪治疗后ESCC早期患者的复发情况,探讨血清CST1检测对ESCC预后判断的价值。6.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ESCC患者血清常规抗原类肿瘤标志物CEA、SCC和CYFRA21-1的水平,研究3种常规抗原类标志物检测对ESCC早期诊断的性能。7.分析CST1与3种常规肿瘤抗原类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在保证特异性的前提下,建立两者的联合检测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对ESCC早期诊断的性能。结果1.构建的CLIA法检测血清CST1的线性范围为6.25~400 U/ml;最低检出限1.35 U/ml;平均回收率102.65%;本方法的低、高水平批内精密度分别为4.43%、1.94%,均<1/4TEa;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39%、1.90%,均<1/3TEa;血红蛋白、类风湿因子对本方法无显着干扰,重度脂血和黄疸对低浓度CST1的检测存在一定的干扰;样本的4℃保存稳定性良好;试剂的25℃、37℃热稳定性与4℃效期稳定性良好。2.ESCC早期患者癌组织CST1表达阳性率81.8%(18/22),而配对癌旁组织表达均为阴性。3.以68.33U/ml为cutoff值,ESCC早期患者血清CST1的水平与阳性率均明显高于EBL、HC组(P<0.05);血清CST1对ESCC早期患者的诊断敏感性31.25%(特异性92.64%),AUC达0.654。4.ESCC晚期患者组血清CST1水平(81.29±56.17 U/ml)明显高于ESCC早期患者组(60.08±42.36 U/ml)(P<0.05)。5.28例ESCC患者手术后血清CST1水平(37.49±23.98 U/ml),明显低于手术前血清CST1水平(53.32±23.37 U/ml)(P<0.05)。6.20例ESCC复发患者组血清CST1水平(88.46±50.39 U/ml)明显高于无复发患者组(53.92±37.98 U/ml)(P<0.05),且50%复发患者组复发前血清CST1高于正常参考水平68.33U/ml。7.ESCC早期患者组血清CEA的水平与阳性率均明显高于EBL组/HC组(P<0.05);ESCC早期患者组血清CYFRA21-1、SC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BL组/HC组(P<0.01),而水平与EBL组/HC组无显着差异(P>0.05);3种常规抗原类肿瘤标志物对早期ESCC的敏感性介于10.81%-29.73%,特异性均>92.0%,其中以SCC对ESCC早期患者的AUC最高,达0.722。8.CST1与3种常规抗原类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模式中,以CST1与CEA、SCC的联合检测对ESCC早期患者的AUC最高,达0.726(95%CI0.653-0.798),诊断敏感性44.59%(特异性92%)。结论1.构建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血清CST1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2.血清CST1检测对ESCC具有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的价值。3.3种常规抗原类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对ESCC的早期诊断价值有限;CST1与CEA、SCC的联合检测模式可进一步提高对ESCC的早期诊断性能。

肖伟迪[4](2021)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确诊MPE有助于指导精准治疗方案的制定,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经典肿瘤生物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单独作为依据诊断肺癌时,性能尚不充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升高的被证实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表明NGAL可能是一种新的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但国内外鲜少有关于胸液NGAL含量对MPE诊断价值的研究。本文将探究血清及胸液中NGAL单独及联合CEA、CYFRA21-1诊断MPE的性能,旨在为MPE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目的探讨NGAL水平是否与MPE的存在相关,并与已确定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如CEA和CYFRA21-1比较评估其诊断价值。检验联合两种或多种标志物检测能否提高MPE的诊断性能。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了在2019至2020年间就诊于安医大一附院的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s,PE)人群共计98例,其中MPE 44例,良性胸腔积液(Benign pleural effusion,BPE)54例。研究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及胸液中NGAL含量,本院生化实验室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及胸液中CEA和CYFRA21-1含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性曲线(ROC)来评价血清及胸液NGAL、CEA和CYFRA21-1对MPE和BPE的鉴别能力,将曲线下面积(AUC)大于0.7被认定为有诊断价值,本研究还评价了胸液NGAL、CEA和CYFRA21-1分别组合对MPE的诊断价值。结果1.MPE患者血清及胸液中NGAL浓度分别为164.65(80.22-271.61)ng/ml、86.65(62.32-138.34)ng/ml,BPE患者血清及胸液中NGAL浓度分别为83.39(48.94-161.15)ng/ml、55.14(27.03-78.24)ng/ml,在血清和胸液中,MPE与BPE患者的NGAL浓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MPE组患者血清及胸液中CEA、CYFRA21-1含量均高于BPE组,统计学差异显着(P<0.001)。3.在不同类型恶性肿瘤导致的MPE中,胸液NGAL的浓度无显着差异。在不同病理类型、有无远处转移、有无淋巴转移的肺癌所致MPE的患者中,胸液NGAL浓度未见显着差异。4.当使用单项生物标志物鉴别MPE与BPE时,目前临床最常用的CEA仍最具有优势,血清及胸液CEA的AUC分别为0.77、0.82,高于新型生物标志物NGAL的0.68和0.71。5.在截断值为78.24 ng/ml时,患者胸液NGAL诊断MPE的敏感度为61.36%、特异度为74.07%,AUC为0.71。联合检测胸液NGAL和CEA具有最高的敏感度(84.09%),当与CYFRA21-1联用后可将特异度提高到88.89%,三者联合诊断MPE具有最高的诊断价值,AUC为0.86。结论血清和胸液NGAL水平升高与MPE有关。在胸液中联合使用NGAL与CEA、CYFRA21-1等指标,可弥补单用某项肿瘤标志物诊断的不足,提高现有手段对MPE诊断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徐海飞,陈金笑,王瑶[5](2020)在《超声造影参数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6例为恶性组,同期76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2组均施行超声造影检查,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表达。对比恶性组、良性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峰值强度、达峰时间)、血清CA153、CEA、TPS、CYFRA21-1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乳腺癌发病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Spearman相关分析乳腺癌患者超声造影参数与血清各肿瘤标志物关系。结果恶性组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高于良性组,达峰时间短于良性组(P<0.05);ROC分析显示,超声造影参数中峰值强度诊断乳腺癌的AUC小于达峰时间,当达峰时间截断值为≤20.15 s时,诊断灵敏度为60.53%,特异度为88.16%(P<0.05);恶性组血清CA153、CEA、TPS、CYFRA21-1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A153、CEA、TPS、CYFRA21-1均为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超声造影参数中峰值强度与血清CA153、CEA、TPS、CYFRA21-1水平呈正相关(r=0.714,0.753,0.682,0.597,P<0.05),达峰时间与血清CA153、CEA、TPS、CYFRA21-1水平呈负相关(r=-0.693,-0.726,-0.652,-0.559,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造影参数值与乳腺良性病变具有较大差异,且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疾病诊断、病情评价的重要手段。

毛敏静[6](2020)在《乳腺癌患者术前腋窝淋巴结诊断新方法探讨和淋巴结CD8+T细胞功能及其表面PD-1表达与临床分期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乳腺癌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已位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其治疗方案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分型和疾病的分期,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直接影响疾病的分期,也是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本课题围绕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细针穿刺洗脱液标本开展研究,旨在发现新的检测方法以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前可疑淋巴结诊断的检测敏感性;分析标本中CD8+T细胞表面PD-1及胞内因子表达,为评估机体免疫应答状态提供依据,并探索评估乳腺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新指标。乳腺癌初发患者腋窝淋巴结细针穿刺洗脱液及血液标本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首先,我们建立了“比值法”(穿刺洗脱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值/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值)新型分析方法。分别检测血清和穿刺洗脱液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含量,评估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并结合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的细胞学检测(US-FNAC)探究最佳联合诊断方法。其次,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患者转移淋巴结组和阴性淋巴结组穿刺液洗脱液中CD8+T细胞的比例、亚群分布、细胞表面PD-1及胞内IFN-γ、TNF-α和Granzyme B的表达,以反映不同类型淋巴结中CD8+T细胞的亚群格局和功能;通过分析转移淋巴结中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在转移淋巴结穿刺洗脱液中PD-1作为参考指标评估乳腺癌严重程度的可能性。第一部分实验结果显示:(1)US-FNAC对乳腺癌腋窝转移淋巴结诊断的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88.4%。(2)血清CEA、CA15-3和CYFRA21-1对乳腺癌转移淋巴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4%、21.1%和47.7%。(3)穿刺洗脱液CEA、CA15-3和CYFRA21-1对乳腺癌转移淋巴结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50.1%、44.8%和95.3%,特异性分别为92.9%、91.4%和92.9%,准确性分别为62.8%、58.3%和94.6%。(4)CEA、CA15-3和CYFRA21-1的比值法分析对乳腺癌转移淋巴结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47.7%、40.1%和94.2%,特异性均为100%,准确性分别为62.8%、57.4%和95.9%。(5)US-FNAC与上述各种方法联合诊断结果显示,US-FNAC联合CYFRA21-1的比值法分析对乳腺癌转移淋巴结诊断的检测性能达到最优,能将检测的敏感性提高到97.1%,特异性保持100%、准确性提高到97.9%。第二部分实验结果显示:(1)与阴性淋巴结组相比,乳腺癌患者腋窝转移淋巴结组CD8+T细胞中初始T细胞(TNaive)比例降低,效应记忆T细胞(TEM)比例升高,中央记忆T细胞(TCM)和CD45RA+效应记忆T细胞(TEMRA)比例无明显变化。(2)与阴性淋巴结组相比,转移淋巴结组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增高,胞内IFN-γ和TNF-α表达增强;但PD-1+CD8+T细胞内IFN-γ、TNF-α、Granzyme B的表达降低,而PD-1-CD8+T细胞内上述因子表达增高。(3)转移淋巴结中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数量呈正相关。我们发现US-FNAC洗脱液是一种新颖的标本来源,洗脱液肿瘤标志物CYFRA21-1检测在诊断方法学中的表现优于CEA和CA15-3,新型创建的CYFRA21-1比值法分析联合US-FNAC检测能在不降低方法学特异性的同时显着提高对腋窝淋巴结的诊断敏感性,可以减少乳腺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活检率。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洗脱液中淋巴细胞进行分析,发现转移淋巴结组中CD8+T细胞亚群由TNaive向TEM细胞分化且功能增强,揭示转移淋巴结中CD8+T细胞抗肿瘤能力的变化。转移淋巴结组中PD-1+CD8+T细胞比例增多、功能下降;CD8+T细胞表面PD-1的高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级别增高及淋巴结转移数量增多相关,提示转移淋巴结洗脱液中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的比例可以作为参考指标评估乳腺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可为乳腺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和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张建立,唐历,王伟佳[7](2020)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胸苷激酶1(TK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同期选取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手术前后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比较不同临床分期、不同复发情况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上述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术前,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试者;术后1周,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术前,且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TNM分期乳腺癌患者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低于Ⅱa期和Ⅱb期,Ⅱa期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低于Ⅱb期患者,Ⅰ期和Ⅱa期患者血清TK1、CA125水平均低于Ⅱb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68例乳腺癌患者中,复发18例,复发率26.47%,未复发50例,比较复发和未复发患者随访末期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结果显示,乳腺癌复发患者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YFRA21-1、TK1、CA125水平的检测在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姚淑晖[8](2020)在《食管癌中AKR1C3与CYFRA211、SCC-Ag相关性及与放射抵抗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醛固酮类还原酶家族1成员C3(AKR1C3)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AKR1C3与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相关性及其与放射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无法手术并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鳞癌患者胃镜下活检肿瘤组织石蜡标本,参照食管癌放射治疗后近期疗效的评价标准,分为放疗有效组及放疗无效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AKR1C3蛋白的表达部位及表达强度。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患者放疗前血清CYFRA211、SCC-Ag含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AKR1C3、CYFRA211及SCCAg与放射抵抗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AKR1C3与肿瘤标志物CYFRA211及SCC-Ag的相关性。结果1 60例食管癌患者经放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有效者30例,无效者30例。2 AKR1C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主要位于细胞胞浆和胞核中,表达呈棕褐色颗粒。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在放疗有效组和放疗无效组中AKR1C3在胞浆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无差别,P=0.131;两组中AKR1C3在胞核表达是有差异的,P=0.019。应用卡方检验判断AKR1C3胞浆中表达高低与食管鳞癌患者放射治疗后近期疗效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00,P=0.069)。AKR1C3细胞核蛋白表达高低与近期疗效有关,AKR1C3蛋白在无效组中存在胞核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6,P=0.020)。3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判断在放疗有效组和放疗无效组中血清CYFRA211的表达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1。患者放疗近期疗效与CYFRA211表达水平无关。4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放疗有效组和放疗无效组中血清SCC-Ag的表达水平有差异,P=0.038。SCC-Ag的表达水平与放疗近期疗效有关。5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胞浆及胞核AKR1C3与CYFRA211、SCC-Ag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1食管鳞癌胞核AKR1C3高表达与患者放射抵抗有关,核AKR1C3表达水平越高,放疗近期疗效越差。2食管鳞癌患者中血清SCC-Ag的浓度与食管鳞癌放疗疗效有关,血清SCC-Ag的浓度越高,放疗近期疗效越差。3 AKR1C3蛋白胞浆及胞核表达水平与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正相关。图5幅;表8个;参177篇。

周家田[9](2020)在《血清TK1、CEA、CYFRA21-1联合胸部CT特征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胸苷激酶1(TK1,thymidine kinase 1),是细胞增殖周期中嘧啶补救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当细胞恶变时,TK1从增殖恶变的细胞中释放出来,通过检测细胞外液中TK1的浓度可以衡量恶变细胞的破坏程度,其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细胞增殖特异性的标志物。本研究通过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在良恶性肺结节的表达水平,以及联合传统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胸部CT特征对于早期肺癌诊断的价值,为临床上鉴别良恶性肺结节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初次就诊的肺结节患者120例,通过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为肺恶性结节70例,良性结节50例,通过免疫印迹化学发光法检测良性、恶性肺结节组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表达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良恶性肺结节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的表达水平,同时收集患者术前胸部平扫及增强CT的影像学特征,比较良恶性肺结节患者血清TK1、CEA、NSE、CYFRA21-1表达差异,以及胸部CT影像学特征的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结节位置,大小,密度,形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征,支气管征、空泡征和胸膜凹陷征),通过受试者ROC曲线分析血清TK1、CEA、NSE、CYFRA21-1单独以及联合在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恶性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从而建立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预测模型并检验其诊断价值。结果:1.本次研究共120例肺结节患者,恶性结节70例,占所有结节的58.3%,其中鳞状细胞癌12例,腺癌58例;良性结节50例,约占41.7%,其中错构瘤6例,结核性肉芽肿12例,硬化性血管瘤1例,淋巴细胞弥漫性增生1例,炎性假瘤30例。2.良恶性肺结节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8.64±12.61岁和60.33±9.69岁(P=0.079)。良性肺结节中,男性22例,占所有良性肺结节的44%,女性28例,占56%;而恶性肺结节中,男性39例,约占所有恶性肺结节的55.7%,女性31例,约占44.3%(P=0.208)。良性肺结节患者中有34%的为吸烟者,而恶性结节患者有约48.6%的为吸烟者(P=0.143)。良恶性肺结节患者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无显着差异(P=0.079、P=0.208、P=0.143)。3.通过对两组患者胸部CT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肺结节大小,结节形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征,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等影像学特征有统计学差异(P<0.05)。4.检测出恶性肺结节组血清TK1表达的水平为2.02(1.65,2.43)pM,明显高于良性肺结节组表达水平(1.28(0.84,1.74)pM,P<0.0001);在良恶性肺结节血清CEA表达水平分别为1.22(0.82,2.20)ng/ml,2.22(1.46,3.89)ng/ml(P=0.0258);CYFRA21-1水平分别为0.93(0.44,1.60)ng/ml和2.00(0.90,3.30)ng/ml(P=0.0004),两组间血清TK1、CEA、CYFRA21-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K1、CEA、CYFRA21-1单独用于恶性肺结节诊断时,灵敏度分别为84.29%、87.14%、58.57%,特异度分别为68%、52%、76%,AUC分别为0.783、0.752、0.711;当三者结合时,其诊断恶性肺结节的灵敏度为81.43%,特异度为74%,AUC为0.83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K1、血清CEA、结节形态和支气管征有统计学差异(P<0.05),为恶性肺结节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恶性肺结节的预测模型:P=ex/(1+ex),X=–4.629+(1.199×TK1)+(0.619×CEA)+(–1.963×支气管征)+(2.258×结节形态),检验模型诊断效能的结果显示:敏感度为87.14%,特异度为82%,AUC为0.910,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2=7.807,P=0.453>0.05,结果说明该模型在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中具有良好预测准确度。结论:1.恶性肺结节患者的血清TK1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肺结节患者,其可作为诊断肺癌的潜在的血清生物标志物。2.通过结合血清TK1,CEA和CYFRA21-1,可以提高恶性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3.本研究通过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建立恶性肺结节的预测模型,对诊断恶性肺结节的预测有较好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将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的准确性。

张维,龙松权,彭印钢[10](2020)在《血清CYFRA21-1,HCY及CA15-3水平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辅助诊断的临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21-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antigen15-3,CA15-3)在乳腺癌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1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良性乳腺瘤患者95例为疾病对照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三组研究对象CYFRA21-1,HCY和CA15-3水平,分析其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结果乳腺癌组的CYFRA21-1,HCY和CA15-3检测水平分别为6.25±1.60ng/ml,19.42±3.67μmol/L和40.84±6.77U/ml;良性乳腺瘤组的CYFRA21-1,HCY和CA15-3检测水平分别为1.28±0.38ng/ml,11.72±2.46μmol/L和16.44±3.71 U/ml;对照组的CYFRA21-1,HCY和CA15-3检测水平分别为0.86±0.21ng/ml,9.57±2.22μmol/L和12.84±2.69U/ml,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的三项指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乳腺瘤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2.314~97.593,均P <0.05)。乳腺癌晚期患者(Ⅲ-Ⅳ期)血清CYFRA21-1,HCY和CA15-3水平显着高于早期患者(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11~11.720,均P <0.05)。血清CYFRA21-1,HCY和CA15-3联合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9.04%和83.33%,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55~21.196,均P <0.05)。结论 CYFRA21-1,HCY和CA15-3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为临床提供经济快捷有效的实验室依据。

二、乳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检测的临床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检测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CYFRA21.1在辅助乳腺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YFRA21.1联合其他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2 CYFRA21.1联合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3 CYFRA21.1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
4 CYFRA21.1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5 CYFRA21.1预测乳腺癌复发
6 总结与展望

(2)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肺癌的研究进展
        1.1.1 肺癌的分类
        1.1.2 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1.1.3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1.2 肿瘤-睾丸抗原(CTA)的研究进展
        1.2.1 CTA分类及特征
        1.2.2 CTA表达调控
        1.2.3 CTA作用和功能
        1.2.4 配子发生与恶性生殖
        1.2.5 CTA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1.2.6 肿瘤疫苗和免疫治疗
    1.3 人鱼精蛋白1(PRM1)
        1.3.1 PRM1 的作用
        1.3.2 PRM1 与恶性肿瘤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备和试剂
        2.1.1 实验设备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细胞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临床样本的收集
        2.2.2 RT-PCTR法检测样本mRNA水平
        2.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
        2.2.4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2.2.5 细胞株复苏与培养
        2.2.6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活力检测
        2.2.7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在不同血清浓度下孵育
        2.2.8 质粒转染和RNA干扰
        2.2.9 人源重组PRM1 蛋白孵育实验
        2.2.10 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
        2.2.11 EdU法检测细胞增殖实验
        2.2.12 动物实验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PRM1 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
        3.1.1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与配对正常组织PRM1-mRNA水平的差异
        3.1.2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PRM1 蛋白水平及临床相关性
        3.1.3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PRM1 蛋白水平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3.2 PRM1 诊断价值的评估
        3.2.1 外周血PRM1 蛋白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3.2.2 PRM1 在肺腺癌中诊断价值的评估
        3.2.3 PRM1 在肺鳞癌中诊断价值的评估
        3.2.4 PRM1 在组合标志物中诊断价值的评估
        3.2.5 PRM1 对不同分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评估
        3.2.6 PRM1 在Ⅰ-Ⅱ期肺鳞癌和肺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3.3 PRM1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生物学作用的研究-细胞学实验
        3.3.1 PRM1 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3.3.2 PRM1 基因过表达和敲低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3.3.3 外源性PRM1 重组蛋白和PRM1 抗体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3.3.4 细胞营养状态对PRM1 表达水平的影响
        3.3.5 PRM1对A549、NCI-H460 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3.4 PRM1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生物学作用研究-动物学实验
        3.4.1 构建A549 细胞裸鼠转移瘤模型
        3.4.2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 转移瘤裸鼠血清中PRM1 表达水平
        3.4.3 外源性PRM1 重组蛋白和PRM1 抗体对肿瘤生长曲线的影响
        3.4.4 外源性PRM1 重组蛋白和PRM1 抗体对肿瘤体积和重量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的检测及意义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 的表达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 的检测及其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的价值
    一.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1 检测相关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构建及方法学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 检测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CST1与不同常规抗原类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ESCC 早期患者的诊断性能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在肿瘤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4)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NGAL在癌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NGAL的结构与功能
    2.NGAL在癌症中的表达和意义
    3.总结与展望
    4.参考文献

(6)乳腺癌患者术前腋窝淋巴结诊断新方法探讨和淋巴结CD8+T细胞功能及其表面PD-1表达与临床分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绪论
    一、乳腺癌诊断与治疗的研究现状
    二、乳腺癌患者术前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的研究现状
    三、乳腺癌免疫治疗中PD-1/PD-L1 抑制剂应用的研究现状
    四、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第一部分 乳腺癌患者术前腋窝淋巴结诊断新方法探讨
    引言
    1.1 实验材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耗材
    1.2 实验方法
        1.2.1 苏木精-伊红染色
        1.2.2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1.2.3 腋窝淋巴结超声检查
        1.2.4 US-FNAC检查和洗脱液标本的制备
        1.2.5 穿刺洗脱液肿瘤标志物检测
        1.2.6 比值法肿瘤标志物检测
        1.2.7 比较联合诊断的检测性能
        1.2.8 统计学分析
    1.3 实验结果
        1.3.1 乳腺癌患者淋巴结细针穿刺的一般资料
        1.3.2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
        1.3.3 US-FNAC检查的结果和诊断价值
        1.3.4 洗脱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
        1.3.5 洗脱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诊断价值
        1.3.6 比值法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诊断价值
        1.3.7 US-FNAC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性能分析
        1.3.8 US-FNAC不能确定报告的分析
    1.4 实验讨论
第二部分 淋巴结CD8~+T细胞功能及其表面PD-1 表达与临床分期关系研究
    引言
    2.1 实验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耗材
    2.2 实验方法
        2.2.1 主要溶液及配制方法
        2.2.2 淋巴结穿刺洗脱液标本的收集
        2.2.3 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结穿刺洗脱液中CD8~+T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
        2.2.4 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结穿刺洗脱液中CD8~+T细胞胞内因子的表达
        2.2.5 转移淋巴结中CD8~+T细胞表面PD-1 表达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2.2.6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淋巴结穿刺洗脱液中CD8~+T细胞亚群格局的分析
        2.3.2 淋巴结穿刺洗脱液中CD8~+T细胞表面PD-1 表达的分析
        2.3.3 淋巴结穿刺洗脱液中CD8~+T细胞胞内因子表达的分析
        2.3.4 淋巴结穿刺洗脱液中PD-1~+CD8~+T 细胞和PD-1~-CD8~+T 细胞胞内因子表达的分析
        2.3.5 转移淋巴结CD8~+T细胞表面PD-1 表达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2.4 实验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8)食管癌中AKR1C3与CYFRA211、SCC-Ag相关性及与放射抵抗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对象
        1.1.2 实验试剂
        1.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 实验方法与步骤
        1.2.1 取材
        1.2.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食管癌AKR1C3的表达
        1.2.3 靶区勾画及放疗方法
        1.2.4 血清中CYFRA211及SCC-Ag的 ECLIA检测
        1.2.5 放疗近期疗效评价标准
    1.3 统计学分析
    1.4 实验结果
        1.4.1 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近期疗效
        1.4.2 AKR1C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食管癌放疗近期疗效关系
        1.4.3 CYFRA21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放疗近期疗效关系
        1.4.4 SCC-Ag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放疗近期疗效关系
        1.4.5 在食管鳞癌中AKR1C3与CYFRA211 表达的相关性
        1.4.6 在食管鳞癌中AKR1C3与SCC-Ag表达的相关性
    1.5 讨论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AKR1C3、CYFRA211和SCC-Ag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1 醛酮还原酶超家族AKR
        2.1.1 醛酮还原酶AKR族的分型与命名
        2.1.2 醛酮还原酶AKR1C3与疾病
    2.2 AKR1C3的表达与癌症相关性的研究
        2.2.1 AKR1C3的表达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
        2.2.2 AKR1C3的表达在乳腺癌中的研究
        2.2.3 AKR1C3的表达在胃癌中的研究
        2.2.4 AKR1C3的表达在肺癌中的研究
        2.2.5 AKR1C3的表达在结直肠肿瘤中的研究
        2.2.6 AKR1C3的表达在肝癌中的研究
        2.2.7 AKR1C3的表达在食管癌中的研究
        2.2.8 AKR1C3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
    2.3 CYFRA211的表达与癌症相关性的研究
        2.3.1 CYFRA211的表达在肺癌中的研究
        2.3.2 CYFRA211的表达在肝癌中的研究
        2.3.3 CYFRA211的表达在宫颈癌中的研究
        2.3.4 CYFRA211的表达在乳腺癌中的研究
        2.3.5 CYFRA211的表达在食管癌中的研究
    2.4 SCC-Ag的表达与癌症相关性的研究
        2.4.1 SCC-Ag的表达在宫颈癌中的研究
        2.4.2 SCC-Ag的表达在食管癌中的研究
        2.4.3 SCC-Ag的表达在头颈部肿瘤中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A 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
附录 B 食管癌治疗疗效评价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9)血清TK1、CEA、CYFRA21-1联合胸部CT特征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材料
    1.4 实验试剂
2 方法
    2.1 血浆标本的采集和储存
    2.2 血清CEA、NSE、CYFRA21-1 的检测
    2.3 血清胸苷激酶1的检测
    2.4 实验结果阳性的判定
    2.5 胸部CT图像的采集及分析
    2.6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良恶性肺结节临床特征的比较
    3.2 良恶性肺结节影像学特征的比较
    3.3 良恶性肺结节血清TK1、CEA、NSE和 CYFRA21-1 表达的比较
    3.4 血清TK1、CEA、NSE和 CYFRA21-1 在良恶性肺结节诊断的价值
    3.5 结合临床、影像学特征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建立恶性肺结节预测模型
    3.6 检验恶性肺结节预测模型的诊断价值
4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血清CYFRA21-1,HCY及CA15-3水平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辅助诊断的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三组研究对象CYFRA21-1,HCY和CA15-3检测水平比较
    2.2 乳腺癌不同分期各检测指标水平比较
    3.3 CYFRA21-1,HCY和CA15-3单项及联合检测结果对比
3讨论

四、乳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检测的临床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CYFRA21.1在辅助乳腺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展[J]. 宓露丝,李婧婷,边学海,梁楠,孙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08)
  • [2]PR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研究[D]. 李小丰. 吉林大学, 2021(01)
  • [3]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的检测及意义探讨[D]. 王建伟.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D]. 肖伟迪.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超声造影参数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关系[J]. 徐海飞,陈金笑,王瑶. 中国医师杂志, 2020(12)
  • [6]乳腺癌患者术前腋窝淋巴结诊断新方法探讨和淋巴结CD8+T细胞功能及其表面PD-1表达与临床分期关系研究[D]. 毛敏静.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 张建立,唐历,王伟佳. 癌症进展, 2020(16)
  • [8]食管癌中AKR1C3与CYFRA211、SCC-Ag相关性及与放射抵抗的关系[D]. 姚淑晖.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血清TK1、CEA、CYFRA21-1联合胸部CT特征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D]. 周家田.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10]血清CYFRA21-1,HCY及CA15-3水平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辅助诊断的临床评价[J]. 张维,龙松权,彭印钢.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0(03)

标签:;  ;  ;  ;  ;  

乳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检测的临床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