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的反传统倾向

曹的反传统倾向

一、曹操作品的反传统倾向(论文文献综述)

宋雪伟[1](2021)在《李商隐无题诗研究》文中认为李商隐的无题诗,包括以“无题”为题的诗作十四首,界定上有争议之作六首。除此之外,在李商隐诗集中存在大量的与无题诗风格相类似的首句命题式“准无题诗”以及抽象类题目的“准无题诗”共计二十余首。无题诗是一种在题目上不表现内容,不显示功用,在内容上多以描写女子恋情或男女相思为诗面意义,以表现抒情主人公可望而不可即之情思或无悔追求的执着精神为抽象意义,在艺术上善用颇具细微和抽象意义的表现手法,表达含蓄抽象情绪、抽象意义的一种独特的诗歌类型。李商隐无题诗的形成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其风格特征的定型也非单一因素所致。传统的考评、笺注在诗面意义的解读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因为本事不可考,任何企图将李商隐无题诗做“实化”解读的做法都是很难令人信服的。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必须重新寻求一种思路,那便是对其抽象性的探讨。此外,近些年来,学术界对李商隐无题诗提出的很多全新的解读,很多也没有逃出将诗歌意义“实化”的思维误区。虽然古今笺注家对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有阐释,但很多细节解读依旧存在较大分歧。通过文本细读、典故细节的梳理,不难发现无题诗中依旧存在诸多值得去研究乃至进一步确认细节意义的地方,例如“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里,燕和鸾的典故都暗含了鸟雀企图成双等细节都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获得。李商隐的无题诗的最大特征便是其抽象性。抽象性贯穿无题诗的始终。首先,无题诗的题目便是抽象的,其题目不表示内容,不指明功用。其次,无题诗的内容充斥着一种抽象情绪,这种抽象情绪可以概括为“对美好事物的发现或追求——认定自己有资格追求美好事物——追求过程中因受阻而失落——追求失败后的愤愤不平以及绝望而难以排遣的凄楚情绪——受阻后继续执着无悔的追求”这样一条潜在的线索。虽然落实在具体的诗作当中,每一首无题诗所投射的情感线索的侧重有所不同,但李商隐的无题诗所传达的抽象情绪都在这样一条线索中有所印证。再次,李商隐的无题诗惯用颇具细微和抽象意义的艺术手段表达抽象的情感线索,这些抽象的艺术手段造就了李商隐无题诗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在声音方面,它们巧妙地运用了文字用韵、节奏等方面的抽象表达效果,形成了声情并茂的抽象情绪的传达;在色彩方面,它们注重色彩的基本特性与通感效果,注重色彩的组合与搭配作用,使得色彩与抽象情绪的传达得到巧妙的配合;在结构方面,李商隐无题诗的诸多构成因素貌似支离破碎实则紧密相连,各因素组合作用形成了诸多意义完整而层次多样的“格式塔”,整体意义大于各部分意义组合的手法拓宽了抽象情绪的表达境界;在意义方面,李商隐的无题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阻隔”情节,这种“阻隔”同时也是李商隐无题诗所展现出的抽象情绪链条中起到转折性作用的关键一步,这种“阻隔”情节有时候也会生成抒情主体的离别之苦,促成抒情主体的偷窥行为,乃至成为生成可望而不可即之感以及执着无悔追求的根源所在。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究其根源,也是自始至终贯穿李商隐无题诗的抽象情绪所致。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历程是中国古典文学阐释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生与发展与中国文学与社会的客观情况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无题诗的抽象情绪特征是其能够穿越古今获得跨时空读者共鸣的本质条件。

胡焕龙[2](2021)在《淮河文化精神结构与历史蜕变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依芮德菲尔德的大小传统理论视角,文明时代3000多年的淮河文化发展历程,可以唐宋为大致分界,分为前期与后期两大历史阶段。前期自春秋战国至隋唐,约1600年历史,又可分为春秋战国时期、汉淮南国时期和魏晋三个时段。在前期历史阶段,淮河文化大传统以其多元思想成果与独特的人文精神,引领淮河文化走向辉煌。然而,两宋以后到近现代,淮河文化的"大传统"逐步衰落,民间文化"小传统"逐步成长壮大,最终一枝独秀。淮河文化"衰落"的过程是漫长的,蜕变的原因是复杂的。现阶段淮河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体现在文化扶贫、文化产业、淮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三个层面。

张显[3](2019)在《温庭筠骈文与其诗词之间互融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温庭筠是晚唐全擅多能的大家,他的诗歌与李商隐并称“温李”,其骈文又是“三十六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是词这一文体的开创者之一。钱锺书先生曾指出“樊南文与玉谿诗互通消息”,而温庭筠作为能与李商隐一时瑜亮的着名文人,其诗、文、词中亦存在着互融。在温李之前,唐代文学又陆续发生了陆贽骈文改革和以韩愈为首的“古文运动”,所以第一章重点论述了陆、韩、李三人对温庭筠诗文创作的影响。第二章首先通过数据反映温庭筠诗文用典的整体情况,然后梳理出温庭筠诗文用典的偏好倾向。其次,具体罗列温氏诗文中共有的以及仅出现在诗或文中的常用典故,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再通过剖析和比较这些典故在温庭筠诗文中的用法,以期找到温庭筠诗文互融的条件。最后,又结合温庭筠生平和唐代学术发展情况探究了其诗文用典的文化意义。第三章的侧重点在于探索骈文藻饰对飞卿词的启发。因为骈文藻饰和温庭筠的词有重色彩的共性,并且又集中体现在各自致力于描写女性的作品之中,这正是温庭筠文词互融的两种表现。而研究温庭筠这两种文体之间的联系,将有利于我们正确评价骈文在词体发轫到成型这一过程中的贡献。

靳祺[4](2017)在《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戏剧中的现代性因素》文中认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创立的“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理论体系和戏剧创作实践,在对传统戏剧的反叛之路上开创了成功的范例。其戏剧理论和作品中呈现出的现代性因素对20世纪的现代戏剧和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导了后世文学的发展方向。本文拟从“现代性”视角切入,分析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和作品中呈现的现代性因素,进而探讨布氏戏剧在戏剧史和文学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的现代性因素,体现为“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与“理性的戏剧观”、“间离效果”与推倒“第四堵墙”、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巧妙结合。第二章分析布莱希特作品中的现代性因素,分别为独立叙述的戏剧结构、灵活开放的舞台表演、“非典型性”的人物形象。第三章探讨布莱希特戏剧的现代性意义以及对现代文学发展方向的揭示。首先分析布莱希特戏剧与中国古典戏曲的殊途同归,其戏剧一定程度上有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借鉴痕迹;其次探讨布莱希特戏剧在西方戏剧史上的转折作用;最后阐释布莱希特戏剧的现代性意义以及对现代文学发展方向的启示。

曹学琴[5](2016)在《乔亿诗学批评考论》文中研究表明格调派是清代诗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诗歌流派之一,沈德潜是清代格调派的集大成者,他与其他格调论者,诸如李重华、乔亿、薛雪和黄子云等人共同将格调派诗论发扬光大。目前学界对格调派领袖沈德潜的研究较多,相对而言,其同调者却很少受到学者的关注。乔亿作为清代格调派的代表人物,格调论是他诗学观点的有机组成部分。乔亿生平与沈德潜相交善,他们的诗论中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对其诗论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乔亿诗学批评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乔亿对历代诗歌评点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整理和抽绎出乔亿的诗学批评观,力求对乔亿的诗学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乔亿诗学批评思想渊源背景考略。首先,对乔亿深厚的家学渊源进行考察,以期了解乔亿诗学思想的形成与乔氏家学的关系;其次,对乔亿与沈德潜、沈起元、方观承三人的文学交游进行分析,由此发掘乔亿在文学交游中所受到的诗学影响;最后,对乔亿所处的清代前中期诗坛的诗学思潮进行梳理,阐述乔亿诗学思想的独特之处。第二章:乔亿对历代诗歌的批评。本章依照时代顺序,以乔亿论述较多、对其诗学观点有重要论证意义的诗人及诗歌为考察对象。在先秦两汉诗歌批评中,着重论述乔亿对《诗经》、《楚辞》以及汉乐府的品评。在魏晋南北朝诗歌批评中,侧重于乔亿对“三曹七子”、陶渊明以及“元嘉三大家”的品评。对于乔亿唐代诗歌批评这一部分,本文将其分为初唐、盛唐和中晚唐三个时期进行分别考察,着重论述乔亿对盛唐诗和中唐诗的品评。最后,考察乔亿对宋、元、明诗歌的批评,由此可见乔亿诗学批评中较为通达的一面。第三章:乔亿的诗学批评观。本章建立在乔亿对历代诗歌品评的基础上,由此梳理出乔亿论诗时的四大诗学论点,分别是“诗教为本,人格为重”、“诗贵学古,重在创新”、“性情为体,崇尚真趣”以及“着意全篇,强调自然”。其中既有格调派的基本论点,又不乏乔亿的创新之论。

刘绍峰[6](2014)在《文学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 ——现代文学思潮与主体性批判》文中指出中国文学是中国历朝历代民族国家文学的总和,是一个复杂存在,其性质、构成、所指和能指在不同语境下有所不同。这在20世纪表现得尤为突出。受世界多种文艺思潮影响,中国文学在20世纪经历了反复多次全面重建,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阶段特征,不同文学流派、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现象纷繁多样,阐释五花八门。各阶段文学既相互关联,又迥然不同,相互竞争,交相辉映。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学主张和艺术规范,形成民族国家文学的主体性。现代文学是现代中国民族国家的文学,在现代化进程中,与新的民族国家建设紧密相连,密切互动,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质,围绕其主体性有诸多相关理论阐释和探讨,如文学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大众与精英、民族化与世界性、中国与西方等,但却由于多种原因始终未能切入正题,主体性长期被忽视。论文是《文学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与主体性批判》(共60万字)的上篇,联系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争取民族国家自由解放的历程,以现代政治的视角,把文学重建的大历史与文学发展的细节结合起来,比较系统集中地探讨了在多种文艺思潮影响下,现代文学的生成、演变和发展道路选择,以此为线索,整理把握文学的本质及其历史走向,评估现代文学重建的价值意义,分析其缺失和不足,鲜明提出现代文学作为现代中国新的民族国家文学的主体性论题,并作了比较系统深入的阐释论证。第一章通过扫描古代文化,从专制国家与文化统治的关系透视中国数千年专制主义统治的精神实质。民族国家的思想文化是该民族国家实践和创造精神成果的总和。隋朝开科取士,中国建立起了文官统治制度,自此后,封建国家以文治国,文化国家化。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家”、“国”、“天下”是一体的。“天人合一”、以“德”“孝”治天下、“三纲五常”等道德伦理观念,与封建国家统治要求高度一致,是封建国家统治的思想基础和政权建设的重要部分。中国古代文化有“道统”传统,以吏为师、文以人传、尊重传统、重视传承,有影响的文学家大多又是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在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不分,习惯上将“文学”当作文化思想的主要载体和核心内容,文学体裁序列等级森严,功能分工严密。各文体都有严格的艺术规范,创新创造空间狭小,表达受到极大限制。诗文等是文学正宗,讲求遣词造句和音韵声律,备受推崇;小说、戏曲等为“邪宗”,不登大雅之堂。在朝向近代的进程中,正统文学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苛禁锢,因循守旧,缺乏创新,走向穷途末路;“邪宗”的小说、戏曲虽受到民间大众欢迎,获得较大发展,但却不被认可,发展遭遇困境。民族国家与文化思想的生命力逐渐丧失,双双进入衰亡阶段。第二章阐述近代文学思潮和社会变动引起的文学新变。近代文学是古代文学的自然延续发展,又是现代文学的胚胎和先声,是文学重建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自鸦片战争起,中国遭遇了东西方列强持续一百多年的侵略掠夺,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国家危亡,呈现末世景象,“经世致用”成为主导性的思潮,引起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的一系列变化。近代诗歌承续古代文学的爱国主义传统,热情歌颂国家民族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揭露侵略者的残暴,与明清诗文的纯文学风格相比有明显变化,走在了变革前列。这种转变由于受到诗歌严重的形式化桎梏,难以转向现代,文学的重心由诗歌向“文界”、“小说界”转移。晚清民初,进步学人在西方思想文化影响下,大力推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多方面探求救国救民道路,都以失败告终,继而深刻反省传统文化,倡导用文学“新民”,开启民智,改革社会人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世纪初,中国报刊业迅速发展。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文官体制废弛,知识分子进入国家体制的通道被阻塞,被排除在体制之外,只有通过写文章、办报刊介入国家政治,传播现代文明,获得思想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各派势力纷纷涉足文学,以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文化观念阐释文学,推动文学为改良社会政治服务,梦想新国家的美好未来,文学观念理论和实践开始朝向现代,文学作为传播思想工具的作用更加突显,极大地矫正了明清以来严重的纯文学倾向,为现代文学重建作了重要铺垫。但是也带来了对文学作理念性阐述、文学的艺术特征被忽略等问题。第三章论述在现代思想文化催生下文学最初的重建。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以文学为切入口,从革新文学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和传播方式、对象等方面,否定旧文学的主体性,将文学革命与改造社会、塑造新的国民精神、建设现代思想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呼吁建设新文学,掀起了文学革命思潮,确立了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朝向,成为社会革命的先声,彰显了文学的极端重要性。五四运动前后,现代文学以西方文学为正宗,崇尚科学民主和理性精神,呼唤人的自由解放,重视对文学语言、形式、主题思想等文学表层的革新,用明白晓畅的白话文创作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社会矛盾,激发变革热情。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文学各派探讨文学与人生、艺术的关系,重建适应现代要求的新文体、新内容、新形式。文学从古代中庸的文学、文人雅集的文学转向批判的文学、战士的文学,从抒情转向叙事,写实、真实成为创作基本要求,现代特征日渐鲜明,形成了区别于古代文学的主体性。现代文学最初的重建是彻底反传统的,是以引进西方观念和模式为目的的,有种种偏颇偏激的认识和操作,导致源流被遮蔽,传承被割裂,带来了政治化简单化的传统,产生了民族化与西化、国家与世界的分歧与对立,文学的民族国家主体性严重不足,必然在随后的发展中得到弥补修正。第四章论述随着民族国家危机加深,现代思想理论不断引入,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不断生成,民族自尊和文化自觉自信持续增强,现代文学日益成熟,积极追求民族国家文学的主体性。现代文学重建需要作大量理论与创作实践准备,过程注定曲折漫长。现代文学与世界多种文艺思潮互动,弘扬人道主义,倡导个性解放,书写新思想,描绘新人物,营造新意境,拓宽了艺术空间和审美范围,作了多样探索实践。由于中国是在与西方的激烈对立中转向现代的,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是被强行植入的。中国社会对此充满了异己感和强迫感,在多个向度上展开批判。受世界左翼文学运动影响,现代文学经历了最初的狂热后,复归理性,摆脱对西方文学的亦步亦趋,在文学上实践中体西用,扬弃五四时期的“欧化”倾向,系统地批判西方和资本主义,从混杂西方、日本、俄苏等多种观念,转向认同苏俄,追求民族国家的形式和内容,产生了复古与进步,民族民间形式与欧化、世界化,无产阶级文艺与资产阶级文艺等理论与实践的争执。现代文学社团蜂起,文学各派分裂对立,奉行不同的文学宗旨和主张,形成了不同阵营,激烈争夺文学的阐释权和话语权。现代政党迅速壮大,积极介入文学,文学与政治纠缠在一起,使清晰地划定文学与政治的界限客观上很难做到。文学主流在严酷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坚定的民族民主立场,从革命文学向左翼文学递进。现实主义一枝独大,以鲜明的反传统特征、富于激情和浪漫色彩,被当作五四文学的正脉。第五章阐明由于现代文学基本上是在战争环境下产生发展的,形成了文学的战时体制,党派文艺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党从不同时代要求出发,规范引导文学创作。现代文学受到各派政治势力拉扯,不是以统一的国家意志为基础的,现代政党主导了文学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一致对外,国家完全统一和民族解放出现了曙光,国共两党提出“民族文学”、“国家文学”、“民族形式”、“大众化”等观念,规范文学发展。分裂的文学各派团结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趋向融合。文学面向民族、面向大众,重视对传统文学进行研究和转换,集中关注民族国家反帝爱国、救亡图存的伟大抗争,为文学重建提供了丰富的民族和传统资源,形成新的创作潮流,更多地具备了统一民族国家文学特征。进步作家投身民族国家独立解放运动,激情书写人民的觉醒抗争和理想的英雄,促进了文学民族形式和内容生成。文学倡导集体意识,排斥批判个人意志,向着形成民族国家文学的方向疾行。文学的主体性追求进入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受战时体制规范,暴露和讽刺、批判的文学在国统区、解放区受到不同形式的批判,批判的文学与文学的批判日渐萎缩,文学多样化发展的宏大局面渐趋结束,单一文学的局面初现端倪。受时代社会的现实制约,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纷繁复杂、理论争鸣层出不穷、创作实践多种多样,有多个走向、多样理论、多种派系,取得了辉煌成就,也产生了一些不足和问题。文学是变动的。现代文学适应中国现代革命的要求,与民族国家争取独立解放的奋斗密切相连,在近代文学自新的基础上推倒旧文学,从语言形式入手,通过系统引入外国文学理论,学习借鉴外国文学的思想艺术形式,张扬个性,反映国家现代化进程,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方面,获得了现代性,取得了区别于古代文学的主体性;又通过关注现实,走民族化大众化发展道路,描绘本国本民族集体和个体的生存状况,书写民族国家的苦难与奋斗,形成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国家特征,对传统文学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和再造,实现了从旧文学到新文学,从文人文学到大众文学,从社团文学到党派、阶级文学再到民族国家文学的跨越,完成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建,获得了区别于西方文学的主体性,成为世界文学中独特的“这一个”。从旧文学到新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第一次重建,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重建,形成了深厚传统。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文学实现了思想理论、内容形式的全面更新,与文化日益分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规范了随后的多次文学重建,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基石。

沈杰,王晓初[7](2013)在《试析“狂人”对“祢衡”的继承与超越——兼谈鲁迅与徐渭》文中研究说明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新青年》第4卷第5期上发表,因"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我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同时,在作品中那个"语颇错杂无伦次"却一针见血地揭穿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①的"狂人"也自此成为读者争相揣摩的典型。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狂人"形象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或者说"狂人"形象是否已有先在的文化先驱(渊源)?他们又表

受志敏[8](2012)在《复社文人的《诗经》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代以朱子理学立国,《大全》的颁布并悬为功令,使得《诗经》学的官学研究开始衰落,阳明心学末流带来的束书不观的空疏学风也影响着《诗经》学研究。晚明时期,文社迭起,复社作为当时有影响的社团,掀起了明代第三次复古高潮,试图反拨空疏学风,提出“兴复古学,务为有用”的口号,掀起经学古学研究的高潮,是明代《诗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为引言、主体、结论三部分,引言指出了本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现状、文章框架和研究方法。主体部分分为总论和分论。第一章从总体上论述复社《诗经》学的着述情况及治经思想特点。分论部分在对复社《诗经》学特点分类的基础上,分为文学评析派《诗经》学研究、科举类《诗经》学研究、诗话《诗经》学研究三个层面去展开。第二章以万时华的《诗经偶笺》和贺贻孙的《诗触》为中心进行考察,二者代表了复社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复社的《诗经》文学研究成就斐然,并非出于偶然,这与明代尊情的文学思潮有关,而选文、社刻等活动在促进文学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诗经》文学研究的发展。万时华“《诗》之为诗”的解《诗》方法,贺贻孙“可与汉唐以后诗人触类旁通”的解《诗》方法,都是《诗经》文学解读的表现。贺贻孙重《小序》首句的解《诗》倾向,反映出了当时的《诗》解已经走向了汉宋融通的一面。科举类的《诗经学》研究以顾梦麟的《诗经说约》为中心进行考察。《诗经说约》是当时很受欢迎的科举类《诗经》学着作,受科举考试的拘牵,它在诗旨的总体理解上,表现出尊崇朱熹《诗集传》的特点;但在名物训诂上又博采众家、不烦考证,往往独出新意,对朱熹的《诗集传》进行了补充完善与订正,显示出了《诗经》研究力辟空疏、走向征实的信号。明代各种学派林立、相互辩难,促进了诗话这一文学批评方式的出现。而复社与其他文社之间在古文与时文观点上不同,为了维护自身的观点而进行的交锋,客观上也促进了文学理论的发展,使得诗话这一批评体裁得到了发展。诗话对《诗经》的阐释,由于既不受传经授道的拘牵,又没有科举考试的压力,故常多从文学的角度对《诗经》予以阐释。而明代一直以来的唐宋文之争、诗文之辨、重视源流考辨等文学活动,在诗话《诗经》学里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本文以宋征璧的《抱真堂诗话》、徐世溥的《榆溪诗话》、方以智的《通雅·诗说》、贺贻孙的《诗筏》、陈宏绪的《寒夜录》为考察对象,考察复社诗话《诗经》学的具体特点。晚明动荡的社会,影响着复社文人的诗教观,散见于诗话专着以外的文章中的诗话,反映出他们强调“务为有用”文学理论,表现在对传统儒家诗教观上,就是重视发挥儒家诗教干预现实的作用。陈子龙即使处于衰世也要发出盛世元音的主张、张溥重雅正的诗学观,都是对儒家诗教的弘扬。总之,复社的《诗经》学研究是明代《诗经》古学研究一派的重要力量,是明代《诗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传统的文学研究、对《诗经》学走向征实研究及诗话《诗经》学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陈婵[9](2012)在《二十世纪上半期(1900-1949)中国历史小说主题类型及其叙事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历史小说突破了传统历史小说单一化的叙事模式,通过多元主题形态的叙事建构,承担了关于文化、民族和个体现代性想象的任务。本文分析了二十世纪上半期不同主题类型的历史小说在叙事时间、叙事结构和叙述话语等方面的建构特点,阐述了它们与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话语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以外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分析了历史小说叙事的特点,阐述了中国传统历史小说叙事特征以及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小说在叙事方面的新发展。其中包括西方短篇小说的引介带来的历史小说叙事结构的改变;外国历史小说的译介使得作家摆脱了传统历史小说的叙事模式,进行有意识的文学虚构;大量西方现代叙事方法的借鉴实现了对历史的崭新叙事等。第一章阐述了文化反思型历史小说叙事的本质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这种类型的小说普遍借鉴了西方短篇小说的叙事经验,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述视角、情节和叙事话语等方面进行文学建构,实现了向现代历史小说叙事形态的转变。本章对其中有代表性的鲁迅和郭沫若的作品进行了叙事形态分析,还对张爱玲和沈祖棻等女性作家关于男权文化历史语境中女性身份的颠覆性叙事加以深入剖析。第二章分析了人性关怀型历史小说叙事的建构特征及其对二十世纪下半期历史小说叙事的影响。本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对人性关怀型历史小说叙事特征的分析。第一方面分析了二十世纪初吴趼人和蔡东藩的历史小说在还原历史人物人性本质方面所做的叙事创新。第二方面阐述了施蛰存、宋云彬、谭正璧、孟超等作家表现普通历史人物人性本质的历史小说的叙事形态特征。第三方面研究了郁达夫、蔡仪、沈祖棻等作家的历史小说通过彰显主体精神,表现个人在历史存在中的主体价值,体现现代主体精神等方面所做的叙事探索。第四方面阐述了郭沫若、施蛰存、李拓之、蔡仪等作家的历史小说对复杂人性,尤其是长期被压抑的变态人性的深刻呈现,以张扬现代平等、民主和自由精神的叙事建构及其对二十世纪下半期历史小说人性叙事的影响。其中包括郭沫若运用生理学知识对人性的剖析;蔡仪、李拓之和施蛰存通过对人物心理时空的建构以表现被压抑的复杂人性,使得被隐埋于历史文本中的本真人性得到现代性观照的历史叙事。本章还以冯至的历史小说《伍子胥》为例,分析其通过伍子胥故事的重构性叙事实现了对现代人生活的核心精神和价值标准的探索,表现了时代意识和社会变革对人的存在价值和精神风貌的深刻影响。第三章分析了革命语境中历史小说叙事的建构及其特征。其中包括主张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革命史为文学想象资源的历史小说叙事特征,探讨其文学叙事不足背后的深刻原因;以黄小配的《洪秀全演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历史小说的叙事特征,以及这种叙事形态的文学史价值;剖析了茅盾、宋云彬和孟超等人在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指导下的历史小说叙事建构。其人物符号体系、语式结构和叙述话语带有极鲜明的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的色彩,并对二十世纪后半期的革命历史小说叙事产生了深刻影响。第四章阐述了救亡语境中的历史小说的叙事特征。第一,研究了二十世纪初以中外抗敌救亡史为叙述对象的历史小说叙事,主要包括吴趼人和陈渊等作家的作品对民族国家意象的建构性叙事;第二,分析了抗日救亡语境中的历史小说叙事形态的建构,主要包括对代表民族气节的人物或事件等象征符号的选择,突出爱国精神的情节建构和运用大量自由间接引语实现叙事干预的叙述话语建构等;本章以郑振铎和廖沫沙的小说为例,分析了其救亡型历史小说叙事的本质特征。第五章探讨了政治讽喻型历史小说的叙事特征。分析了30、40年代历史小说创作的政治文化背景,解读了作家身份的政治属性。他们对政治意象的建构与现实政治斗争需要密切相关,有极强的功利性。小说通过将历史人物和事件放置在特定政治语境中,选取具有政治隐喻性的事件、人物和场景,对其进行重新编码、排序和诠释,实现对政治讽喻意象的建构,表现了鲜明的政治内涵。政治讽喻型历史小说的叙事策略包括对原有历史语境中的元素进行的有目的的选择性呈现;对已有史事进行了重组、改写和虚构,以服从政治隐喻主题的情节建构;将历史故事进行喜剧性编排的叙事结构;叙述者通过叙事声音的建构而介入叙事当中,使叙事具有更强的隐喻性和指涉性等。结语部分总结了二十世纪上半期历史小说在主题类型及其叙事建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其对二十世纪下半期历史小说叙事的影响。

孙淑芳[10](2012)在《鲁迅小说与戏剧》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鲁迅小说研究,基本是把鲁迅小说“当作小说”来研究的,而本论文则从“跨艺术”的角度,即从戏剧这一非小说艺术的视角来阐释、解读、研究鲁迅小说。本论文一方面采用“传记学”方法梳理鲁迅进行戏剧艺术活动的事实,一方面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在鲁迅小说中考察戏剧艺术的“痕迹”,然后用戏剧艺术的一些思想、原理、技巧去透视、研究鲁迅小说,在寻求戏剧艺术为鲁迅小说所增加的新的特质和美学品格的同时,从新的角度对鲁迅小说中所包含的沉深的思想进行了新的发掘。本论文在研究鲁迅与戏剧艺术关系的基础上,主要从人物、语言、结构、表现手法四个方面,以追求相同或相似的的美学效果为逻辑基点,深入研究了鲁迅小说与戏剧艺术的关系。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依据鲁迅有关戏剧方面的着述,对其一系列的戏剧活动特别是其戏剧批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评述。可以说,鲁迅与戏剧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对戏剧的内容和形式从整体上来看也是相当熟悉的,尤其是家乡绍兴自古即发达的戏剧,给了鲁迅沁入骨髓的文化熏染。对群体意识痼疾的反抗使鲁迅最终没有进行真正的戏剧艺术创作实践,然而戏剧对鲁迅的创作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融入了许多戏剧艺术的质素。第二章研究“鲁迅小说的人物与戏剧”。就表面而言,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与戏剧具有直接的关系,从其联系方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看戏者、唱戏者、演戏者和谈戏者。这些人物与戏剧的关系虽然不同,但都不仅寄寓了深刻而丰富的意义,而且,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戏和唱词的选择还都紧扣人物的身份、处境、心理状态,从而使戏剧的原初含义与经现实语境过滤后的含义所形成巨大的张力,构筑了小说更为丰厚的艺术意味。从深层次来看,鲁迅将矛盾冲突这一戏剧性巧妙地融入到人物的塑造中,但是鲁迅更注重人物内在的戏剧性,他通过人物之间矛盾对立的关系,人物思想逻辑的非正常性与荒谬性,人物命运的突转,充分表现出人物内在矛盾冲突的精神世界及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展示了人物普遍处境的戏剧性。第三章探讨“鲁迅小说的语言与戏剧”。鲁迅小说的人物话语基本上采用戏剧式直接展示的方法。话语有一种摆脱了叙述主体的影响而“自行其是”的幻象,仿佛是对象自身越过了话语主体的中介而“直接”同我们见面,因而具有一种客观性、生动性。人物的话语也明显地体现出戏剧话语的特点——不仅显示人物的性格,更具有很直观的动作性。而这种具有动作性的人物话语,不仅指向人物的生存状态,更指向人物的精神状态。鲁迅小说语言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特色就是具有很强的色彩感,鲁迅小说在色彩语码的使用上着力凸显了白、黑、红三种基本颜色,这三种颜色是绍兴戏剧中角色装扮上惯用的颇具特色的色彩搭配,是鲁迅深为激赏的颜色,赋予了鲁迅独特的精神观念,形成了其极具个性的颜色隐喻化认知形式。鲁迅小说大量运用颜色词与中国戏曲中装扮色彩一样都具有激发接受者的想象力、引发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调动接受者的情绪情感等多种艺术功能。第四章研究“鲁迅小说的结构与戏剧”。第一节从时空结构上研究鲁迅小说与戏剧所具有的相似的美学追求。鲁迅小说对故事时间的巧妙安排,体现了鲁迅崭新的时间观念和深刻的思想意义。鲁迅小说以场景与省略交替的戏剧化节奏改变了小说的常规,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作者追求客观、直观、写实的审美理想。鲁迅小说采用现在时的基本时态所表现出来的戏剧艺术特性,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在叙事时态功能上的观念。第二节从情节结构上研究鲁迅小说所追求的戏剧艺术效果。鲁迅小说不仅存在着紧凑精炼、集中整饬的戏剧化外部情节结构,还存在着承载深层意蕴的内部情节结构。鲁迅小说的内外结构与戏剧的内外结构具有同构性,它们的构成形态都属于“完成性和非完成性之间辩证的统一”。但从构成的意义上来看,它们又具有根本的异质性。鲁迅小说这一独具匠心的结构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小说结构的重大突破。第五章研究“鲁迅小说的表现手法与戏剧”。鲁迅小说在表现手法上对戏剧艺术的借鉴,主要体现在鲁迅小说的“无背景”方法与鲁迅小说的“油滑”手法两个方面。鲁迅自觉地借鉴了戏曲背景的虚拟手法,不仅使小说背景简洁传神,富于写意性,而且充分发挥着表演的效能。在小说背景的展现上,鲁迅积极借鉴了中国戏曲背景的表现方法,均采取了动态的展现。鲁迅小说中的“油滑”并非产生于偶然事件,它是鲁迅深受民间戏曲影响,借鉴戏剧艺术审美经验所独创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运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和运用叙述者风趣幽默的评论两个方面。“油滑”手法的运用不仅获得了如同丑角插科打诨,以滑稽姿态对现实进行揭露和讽刺的艺术效果,而且还具有如同中西方戏剧有意制造观众与舞台生活幻景的距离,引导读者对作品整体进行理性思考和评价的间离效果。总之,戏剧的影响和戏剧因素的渗入,为鲁迅小说带来了戏剧艺术的审美效果,增添了新的美学特质,也使鲁迅小说在主题意蕴的开掘上呈现出特有的表现力。鲁迅小说对戏剧艺术的吸收、融合和创新,拓展了中国小说诗学的领域,为现代中国小说的发展,乃至繁荣今天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思路与范式。

二、曹操作品的反传统倾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曹操作品的反传统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1)李商隐无题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现状
        一、中国古代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二、二十世纪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三、新世纪以来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四、海外学者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
    第二节 以往对李商隐无题诗阐释的主要问题
        一、充满缺陷的“寄托说”阐释
        二、因阻距性而亟需准确解读
        三、深入研究李商隐无题诗的可能性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思路上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观点上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构及结论
        一、以双重抽象性界定无题诗及准无题诗
        二、以抽象类情绪线索解读无题诗的主旨
        三、李商隐无题诗具备四大抽象艺术特征
第一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界定
    第一节 首句命题诗、准无题诗及无题诗
        一、裸题诗与首句命题诗
        (一)早期诗歌的流传与题目的功用
        (二)从“裸题诗”到“首句命题诗”
        二、抽象类题目诗作
        (一)古代制题方式的发展
        (二)抽象类型题目的形成
        三、“首句命题诗”与无题诗
        (一)“首句命题诗”与便稽检的题目功能
        (二)李商隐的“首句命题诗”及其无题诗
    第二节 无题诗的界定与准无题诗的争论
        一、李商隐无题诗的界定范围
        (一)现存古籍中李商隐无题诗的文本情况
        (二)李商隐十四首无题诗及六种类型划分
        二、李商隐“准无题诗”的争论
        (一)“准无题诗”界定的分歧
        (二)《锦瑟》的无题属性问题
    第三节 “无题”中的“阙题”之作
        一、“万里风波一叶舟”评析
        (一)七律“万里风波一叶舟”的基本性质
        (二)七律“万里风波一叶舟”与无题有别
        二、“幽人不倦赏”评析
        (一)五律“幽人不倦赏”的基本性质
        (二)五律“幽人不倦赏”与无题有别
    第四节 “无题”中的“误合”之作
        一、“无题”与“蝶”
        (一)《蝶》其一与其二、其三性质迥异
        (二)《蝶》其二、其三的“阙题”性质
        二、“无题”与“留赠畏之”
        (一)《留赠畏之》其一与其二、其三性质迥异
        (二)《留赠畏之》其二、其三的“阙题”性质
    第五节 首句命题式题目与准无题诗
        一、首句命题式诗作成为准无题诗的条件
        (一)首句命题诗成为准无题诗的条件
        (二)诗句中间词汇命题的诗作不可归为“无题”一类
        二、首句命题诗与准无题诗间的分流
        (一)首句命题诗中可以归为“无题”一类的诗作
        (二)首句命题诗中不可归为“无题”一类的诗作
    第六节 抽象式题目与准无题诗
        一、抽象题目及其与首句命题诗间的关系
        (一)全抽象类题目与半抽象类题目
        (二)抽象题目与首句命题诗之间的关系
        二、抽象题目诗作如何归为准无题诗
        (一)抽象内容类题目诗作的“无题”性质
        (二)抽象功用类题目诗作的“无题”性质
第二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形成
    第一节 无题诗的形成条件
        一、家道中落与诗风的形成
        (一)自谓尊贵的家族和凄楚的童年
        (二)反衬文学作品中的理想与现实
        二、诗歌中折射的早逝阴影
        (一)“早逝”引导的文学伤感细腻的风格
        (二)“早逝”对诗歌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三、因仕途坎坷诱发的悲情
        (一)“悲”是文学中的一大母题
        (二)缺失性经验与李商隐诗中之“悲”
    第二节 无题诗的创作追求
        一、虚化朦胧之美的追求
        (一)中国文学中的“隐秀”理论
        (二)无题诗的虚化朦胧特质
        二、非功利性的心灵书写
        (一)诗性与诗人纯粹的心灵
        (二)李商隐与非功利“诗性”
        三、道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一)李商隐思想中饱含道教元素
        (二)“内丹”法与诗歌对心灵的刻画
        (三)对女冠的单相思及对诗作的影响
        (四)道教思维并非无题诗风格形成的唯一助力
    第三节 无题诗与通俗文学风尚
        一、李商隐与通俗文学风尚
        (一)李商隐的通俗文学观及相关创作
        (二)李商隐文学观念中的尚真与任情
        二、从载道到刻画生活细节
        (一)从咏叹“性灵”到深入内心
        (二)晚唐初期社会风尚的推进
    第四节 李商隐无题诗形成的意义
        一、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一)诗“无题”为描绘真性情提供便利
        (二)诗“无题”可能并且需要有其发展
        二、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发展的可能和空间
        (一)诗“无题”与格律限定之间的中和作用
        (二)诗“无题”与以音乐形式传唱关系密切
        (三)诗“无题”是对儒家诗教的反扑与补充
        三、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其复归的条件和必要
        (一)中唐文学思潮的特征及其文学影响
        (二)“无题”一类诗作对中唐文学思潮的反扑
第三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最大特征——抽象性
    第一节 无题诗与言意关系
        一、诗“无题”与言意之关系
        (一)关于“言”与“意”的争论
        (二)作为“言”的题目之作用
        二、诗本乎情与诗循乎物
        (一)诗歌题目在情感多样表达上的劣势
        (二)真情、矫情与诗歌题目之间的关系
        三、无题之诗与天籁之音
        (一)“无题之诗”区别于无题诗,是对天籁之音的追求
        (二)天籁之音的追求推动了唐代诗人回归首句命题的方式
    第二节 无题诗的意在言外
        一、当词汇进入意境
        (一)词汇“烛”进入意境时的积极功能
        (二)词汇“烛”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作用
        二、无题诗对境界的超越
        (一)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片段化超越
        (二)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片段化超越
    第三节 无题诗的形象与思想
        一、无题诗的创作思想——抽象而不尽可知
        (一)无题诗的抽象性大于诗歌普遍意义上的抽象性
        (二)虚化本事是无题诗区别于其他诗作的典型特征
        二、无题诗呈现的形象——零碎而相对抽象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中的零碎抽象特征
        (二)七律无题诗中的零碎抽象特征
        三、抽象于形象,具体于创作思想
        (一)抽象中包含具体的成分
        (二)抽象方式是解读无题诗的有效手段
    第四节 李商隐诗歌的抽象性与具象性
        一、诗歌抽象性的两个层面
        (一)抒情类文本较之叙事类文本的抽象性
        (二)无题诗较之其他类抒情文本的抽象性
        二、抽象与具象诗意的区别
        (一)诗意具象明确的李商隐传统诗作
        (二)诗意抽象含混的李商隐无题诗作
        三、无题诗及其抽象性诗意
        (一)题目因不显内容而题旨不明
        (二)文本内容抽象使含义不确定
        (三)抽象性与朦胧、多义、含蓄的关系
第四章 李商隐无题诗抽象情绪解读(上)
    第一节 “白日当天三月半”——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美女愁嫁
        一、“泣春风”的背后:无法满足对美的追求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的民歌特质
        (二)“偷”“芙蓉”“银甲”“悬知”所隐含的细节
        (三)广泛寄托身世与单纯爱情描绘
        (四)“追求——阻隔——惆怅”的情感线索
        二、“闻长叹”的背后:无法解决的悬殊境遇
        (一)诗面意义分析
        (二)绝非陈情令狐
        (三)难以成立的解说
        (四)失势者的无奈与不平
        三、“春风笑”的背后:没有价值的绝世美艳
        (一)诗面意义分析
        (二)“怀才不遇”辨析
        (三)因无人欣赏而失落、不平
        四、“待好风”的背后:未知结局的美好期待
        (一)诗面意义分析
        (二)评析的争议
        (三)题旨的争议
        (四)细节的争议
        (五)恋情说的争议
        (六)实现自我的期待与失落
        五、“弹棋局”的背后:虽嫁犹怨的不平之鸣
        (一)诗面意义与“不平”的题旨
        (二)针对抽象题旨的具象化推测
        (三)充斥着“恨”与“不平”的情绪
    第二节 “偷看吴王苑内花”——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庐山真容
        一、“苑内花”的背后:得偿所愿的窥见
        (一)由天涯到眼前的诗面意义
        (二)笺注家的争议及解读评析
        (三)远在天边的失落,近在眼前的兴奋
        二、“作重楼”的背后:企盼真容的睹见
        (一)小律体的性质与浅显的诗面意义
        (二)古人对题旨的争议
        (三)现代学者的主要阐释观点
        (四)企盼得见——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欲过难”的背后:羞怯心理的反映
        (一)“钗上燕”与“镜中鸾”的隐喻解读
        (二)颇具情节连贯性特征的诗面意义
        (三)三种类型解读评述
        (四)渴望又羞怯的矛盾心理
第五章 李商隐无题诗抽象情绪解读(下)
    第一节 “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执着追求
        一、“相思成灰”的背后:无尽的失落
        (一)执着的爱情与成灰的相思
        (二)描绘男女爱情的解读——部分剑走偏锋
        (三)托寓政治仕途的解读——落得太死太实
        (四)别具新意的说法——缺乏更可靠的佐证
        (五)执着无悔的抽象情绪
        二、“相思惆怅”的背后:无悔的执着
        (一)占据优势的爱情解读
        (二)政治寄托说的得与失
        (三)以爱情传达的执着无悔
        三、“丝尽泪干”的背后:至死的坚守
        (一)占据优势且内部分歧大的爱情解读
        (二)君臣寄托、怀才不遇说的局限性
        (三)托寓令狐说的不确定性
        (四)从企盼获得到执着追求
    第二节 “更在瑶台十二层”——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渴望难即
        一、“瑶台”的另一端:可望不可即
        (一)诗歌题旨的各置其辞
        (二)难以简单认定的托寓之说
        (三)尚待论证的讥讽求仙之作
        (四)充满想象的爱情诗解读
        (五)越发难以追求的抽象情绪
        二、“蓬山”的另一端:层层之阻隔
        (一)诗面意义的梳理及相思题旨的争议
        (二)别有寄托的主张臆测性质浓重
        (三)咏李夫人说并不成立
        (四)托寓政治仕途的不准确性
        (五)难上加难的抽象情绪
    第三节 “昨夜星辰昨夜风”——客观纪实的宴饮博戏之诗
        一、宴饮博戏的单纯诗意
        (一)描绘宴饮博戏的诗面意义
        (二)诸家“寄托说”的得失
        (三)爱情诗解读的意义与局限
        (四)对欢乐时光的追忆
        二、别无寄托亦绝非艳诗
        (一)描写爱情题材并不等于情感不够严肃
        (二)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题旨的认定
第六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声情艺术
    第一节 声情艺术的审美价值及在无题诗中的表现
        一、汉字字音中的声情艺术
        (一)声情在诗歌中的表现
        (二)韵字层面的声情艺术
        (三)声调层面的声情艺术
        二、以“声”传“情”的无题诗
        (一)李商隐诗之声情艺术
        (二)无题诗声情艺术的表现特征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用韵艺术
        一、李商隐无题诗用韵与情感之关联
        (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的用韵与情感
        (二)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用韵与情感
        二、李商隐古体无题诗的用韵技巧
        (一)古体诗的转韵艺术
        (二)李商隐古体诗的转韵特质
        (三)无题诗中类似转韵的艺术技巧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节奏音高
        一、无题诗的声律与规范
        (一)近体诗声律规范的声情艺术
        (二)近体诗声律规范的消极作用
        二、无题诗的双声与叠韵
        (一)李商隐诗歌的叠韵魅力
        (二)无题诗中的叠音词与联绵词
        三、无题诗的句中韵
        (一)叠音词的声情艺术魅力
        (二)句中韵的声情艺术效果
第七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色彩艺术
    第一节 李商隐诗歌中的色彩艺术
        一、李商隐诗歌色彩使用特点
        (一)李商隐诗歌中的颜色对举
        (二)李商隐诗歌中的色彩明暗
        二、无题诗在色彩使用上的特殊性
        (一)无题诗中色彩的艺术作用
        (二)无题诗中色彩表情之关系
    第二节 色彩的环境铺垫
        一、晚霞的色彩环境
        (一)无题“白道萦回入暮霞”的色彩环境
        (二)无题“含情春晼晚”的色彩环境
        二、灯烛的色彩环境
        (一)无题诗中的三处灯烛色彩环境
        (二)蜡烛点燃在主人公熟睡之前
        三、星月的色彩环境
        (一)无题诗中星与月的色彩特征
        (二)无题诗中星与月不同时出现
    第三节 色彩的组合作用
        一、色彩内外的组合作用
        (一)外部色彩的艺术效果
        (二)内部色彩的艺术效果
        二、色彩的明暗组合作用
        (一)“金烬暗”的细节解读
        (二)“暗”与“红”的组合
        三、色彩的串联组合作用
        (一)金之黄与玉之白的串联组合
        (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色彩串联
    第四节 色彩的通感作用
        一、暖色调的通感效果
        (一)夜晚室内灯烛的暖色调艺术效果
        (二)室内暖色调在对举中的艺术作用
        二、冷色调的通感效果
        (一)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冷色调效果
        (二)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的冷色调效果
        三、色调与声情之关系
        (一)声音艺术通过感觉传达画面效果
        (二)声音艺术与色彩艺术的勾连关系
    第五节 色彩的补偿作用
        一、色彩在情感之中的浓度
        (一)色彩浓度的抽象性
        (二)色彩浓度与情感浓度的关系
        二、色彩对心灵的补偿作用
        (一)色彩是对平淡情感的一种补偿
        (二)色彩是对消极情感的一种补偿
        三、色彩的使用与文化环境
        (一)无题诗的色彩艺术是晚唐社会审美的反映
        (二)无题诗的色彩艺术是对生命意识的萌动
第八章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阻隔”情节
    第一节 贯穿“阻隔”情节的无题诗
        一、男女恋情中的阻隔情节
        (一)以女子为主导的恋情阻隔
        (二)以男子为主导的恋情阻隔
        二、复杂思绪中的阻隔情节
        (一)蕴含阻隔情节的无题诗
        (二)饱含阻隔情感的无题诗
        三、阻隔情节中的悲剧意味
        (一)因阻隔而生成的悲剧意味
        (二)阻隔酝酿强大的精神魅力
    第二节 “阻隔”与“偷窥”在无题诗中的表现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偷窥情节
        (一)无题诗偷窥情节的三个层次
        (二)无题诗偷窥情节的深刻内涵
        二、无题诗偷窥情节的潜在缘由
        (一)偷窥情节的表面对象——异性恋人
        (二)偷窥情节的引申对象——美好事物
    第三节 离别情节引导的“阻隔”情节
        一、无题诗中别离情节的特征
        (一)因主观原因而离别进而导致的“阻隔”
        (二)因客观原因而离别进而导致的“阻隔”
        二、别离情节隐含的作者心境
        (一)焦虑而急切
        (二)失望与绝望
        (三)执着的追逐
        三、李商隐其他诗作中的别离
        (一)离别-阻隔情节在李商隐诗歌中具有广泛性
        (二)离别-阻隔情节在无题一类诗作中更具张力
第九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整体性结构
    第一节 无题诗中的“底”与“图”
        一、背景与人物之关系
        (一)白道萦回中之笑靥如花
        (二)雪月瑶台上的紫府仙人
        (三)幽暗灯光下的写信之人
        (四)缝罗帐的执着待嫁女子
        (五)双鬓斑白的夜间耐寒人
        (六)动态的底图关系之组合
        二、环境与图案之关系
        (一)菱枝与桂叶
        (二)金翡翠与绣芙蓉
        (三)金烬暗与石榴红
        (四)金蟾与玉虎
        三、典故与弱势文本
        (一)典故为底,文本为图
        (二)无题诗典故的弱势文本属性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接近性与连续性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尾联的断裂性
        (一)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尾联的断裂性
        (二)七律无题诗尾联普遍存在断裂性
        二、李商隐无题诗的结构疏密关系
        (一)无题“八岁偷照镜”的结构疏密
        (二)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的结构疏密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简化性
        一、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知觉与思维
        (一)偏向知觉与思维的表达
        (二)以意义结构为发挥源头
        二、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同形性载体
        (一)以具体的形式结构表现抽象的意义结构
        (二)无题诗的意义焦点在于抽象的意义结构
        三、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倾向性张力
        (一)从弹棋的棋盘说起
        (二)“更在瑶台十二层”与“更隔蓬山一万重”
第十章 本世纪李商隐无题诗解读观点商榷
    第一节 对无题诗出自传奇文观点的商榷
        一、无题诗与准无题诗的混淆
        (一)不应采用清代底本探讨无题诗来源问题
        (二)不应将《锦瑟》与无题诗混为一谈
        二、李商隐无题诗独创性辨析
        (一)李商隐是晚唐诸家无题诗创作中的代表
        (二)不见于选本不足以证明无题诗的不存在
        三、李商隐是否创作过传奇文
        (一)创作过传奇文并不证明无题诗出自其中
        (二)无题诗与骈文和词的关系较小说更密切
        四、穿凿性质明显的传奇文说
        (一)抽象性决定了无题诗便于被附会到特定故事中
        (二)无题诗与传奇杂剧故事相勾连具有极大臆测性
    第二节 对无题诗是表现李王婚恋观点的商榷
        一、照镜女年龄虚实辨析
        (一)对传统笺注的质疑并不完全可靠
        (二)对几首无题诗之间的意义关联并不准确
        (三)“十五”并非实指王茂元女儿的真实年龄
        (四)对“藏六亲”的颠覆性解读有待进一步商榷
        二、阿侯之真实身份辨析
        (一)“阿侯”的形象不可武断地与王氏等同
        (二)“黄金屋”不是李商隐别娶的直接证据
        三、昨夜偷窥之对象辨析
        (一)旧解的质疑颇具可取之处
        (二)新解的提出难免臆测之嫌
        四、中心缘何最不平辨析
        (一)无题“照梁初有情”很难确考创作时间
        (二)“岳家不公”的解读法臆测性十分明显
    第三节 本世纪无题诗解读观点的文学史意义
        一、无题诗抽象性具体化的必然结果
        (一)诗歌本事的具体性和诗歌抽象性之间的矛盾
        (二)传奇文说和王氏婚恋说有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无题诗研究成果繁荣的外在表现
        (一)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已经趋于繁荣
        (二)无题诗新解读是其研究繁荣的表现
第十一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因诗教观念而饱受贬斥
        一、无题诗与儒家诗教的矛盾
        (一)无题诗与儒家诗教间的对立
        (二)无题诗与儒家诗教间的统一
        二、传统诗学对无题诗的诟病
        (一)无题诗用典虽多但并非全无可取
        (二)无题诗用词艳丽但绝非浪荡轻浮
    第二节 因多征典故而广被笺注
        一、清代的社会环境与古诗的笺注
        (一)文化气候严谨,雅文学趋于低谷
        (二)文化行业的发展促使笺注的刊行
        (三)阶层的固化使无题诗更易产生共鸣
        二、李商隐的诗歌特征与阐述可能
        (一)李商隐诗歌在清代之前笺注不足
        (二)李商隐的诗集有被阐述的可能性
    第三节 因旨意朦胧而常被穿凿
        一、托寓令狐与君臣寄托
        (一)中国诗学的阐释传统
        (二)托寓、寄托的文化价值
        二、曲折离奇的恋爱历史
        (一)爱情说产生的文化背景意义
        (二)爱情说所呈现出的文化缺陷
        三、革命反抗与儒法斗争
        (一)夸张式的穿凿和政治性的误读
        (二)抽象性在文化阐述上的变异体现
    第四节 因深入心灵而易于共鸣
        一、接受者审美价值的变化
        (一)用典审美取向的影响
        (二)笺注者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
        (三)接受者不断变化的审美取向
        二、无题诗自身的世俗特征
        (一)内向性与细微性
        (二)因平俗更易共鸣
        三、无题诗共鸣的客观条件
        (一)李商隐无题诗文化意义的历史使命
        (二)李商隐无题诗文化意义的时代生气
第十二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地位及其影响
    第一节 晚唐后无题诗创作史
        一、晚唐时期的无题诗
        (一)唐代现存诸家无题诗概况
        (二)李商隐无题诗的时代地位
        二、两宋时期的无题诗
        (一)西昆派的无题诗创作
        (二)宋代无题诗创作概览
        三、元代以后的无题诗
        (一)元明清的无题诗创作概览
        (二)民国时期无题诗创作概览
        四、民国时集句无题诗
        (一)《西昆贯玉稿》
        (二)《集玉溪生句》
        (三)《玉溪碎锦集》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评价史
        一、无题诗的毁誉参半及其“党争说”
        (一)不能够完整准确阐述无题诗的牛李党争说
        (二)不能够全面准确阐述无题诗的史诗互证法
        二、南宋前少被选集入选的无题诗
        (一)古代主要选集录选无题诗情况
        (二)南宋前无题诗少录选集之原因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历史地位
        一、绮艳风格在诗词转承中的关节
        (一)和乐演唱导致题目功能的淡化
        (二)词与无题诗在形式上的相似性
        二、以男女寓君臣到以男女寓情怀
        (一)诗歌深层意义由实转虚的标志
        (二)以爱情托寓抽象情怀的根本特征
        三、中国诗索隐式解读的集中体现
        (一)索隐式解读方式的形成及特征
        (二)无题诗的抽象性与索隐式解读的穿凿性
结语
附录A:李商隐无题诗用字中古音归部拟测表
附录B:李商隐无题诗用字开口度变化矢量图
附录C:李商隐无题诗现存古籍文献情况概述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淮河文化精神结构与历史蜕变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小传统理论与文化模式理论
二、一路辉煌:前期淮河文化大传统及其历史演变
    (一)商、周至春秋战国,淮河文化的“多元共生”
    (二)汉淮南国文化的辉煌
    (三)魏晋时期淮河文化精神谱系
三、沧海桑田:近世民间文化兴起与淮河文化转型
四、余论:淮河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3)温庭筠骈文与其诗词之间互融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
    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中唐以来骈散相争对温庭筠诗文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陆贽对骈文的改革成果在温庭筠骈文作品中的表现
    第二节 韩愈“以文为诗”对温庭筠诗文创作的启发
    第三节 樊南文与玉谿诗“互通消息”对温庭筠诗文互融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 从用典层面来看温庭筠诗文的互融
    第一节 温庭筠诗文用典情况的量化分析
    第二节 温庭筠诗文用典习惯的相似与差异
    第三节 温庭筠诗文用典的文化意义
第三章 骈文藻饰对飞卿词的启发
    第一节 温庭筠骈文藻饰与飞卿词中的色彩
    第二节 温庭筠骈文藻饰与飞卿词中的女性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戏剧中的现代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的现代性因素
    第一节 “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与“理性的戏剧观
    第二节 “间离效果”与推倒“第四堵墙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巧妙结合
第二章 布莱希特戏剧创作中的现代性因素
    第一节 独立叙述的戏剧结构
    第二节 灵活开放的舞台表演
    第三节 “非典型性”的人物形象
第三章 布莱希特戏剧的现代性意义
    第一节 布莱希特戏剧与中国古典戏曲的契合与共鸣
    第二节 布莱希特戏剧对西方现代戏剧的影响
    第三节 布莱希特戏剧的意义与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个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乔亿诗学批评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乔亿诗学批评思想渊源背景考略
    第一节 乔亿深厚的家学渊源
        一、乔氏家学的开创者——乔可聘
        二、乔氏家学的发扬者——乔莱
        三、乔氏家学的承继者——乔崇烈、乔崇修
    第二节 乔亿文学交游中的诗学影响
        一、乔亿与沈德潜
        二、乔亿与沈起元
        三、乔亿与方观承
    第三节 乔亿与清代前中期诗坛
第二章 乔亿的历代诗歌批评
    第一节 乔亿的先秦两汉诗歌批评
        一、乔亿的先秦诗歌批评
        二、乔亿的两汉诗歌批评
    第二节 乔亿的魏晋南北朝诗歌批评
        一、乔亿的魏晋诗歌批评
        二、乔亿的南北朝诗歌批评
    第三节 乔亿的唐代诗歌批评
        一、乔亿的初唐诗歌批评
        二、乔亿的盛唐诗歌批评
        三、乔亿的中、晚唐诗歌批评
        四、乔亿的宋、元、明诗歌批评
第三章 乔亿的诗学批评观
    第一节 诗教为本、人格为重
    第二节 诗贵学古,重在创新
    第三节 性情为体,崇尚真趣
    第四节 着意全篇,强调自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文学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 ——现代文学思潮与主体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专制国家文化与文学重建的基础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地位及其历史走向
    第二节 古代文学的体裁序列及其功能分工
    第三节 文化沉沦与民族国家迷失
第二章 旧国家败亡与传统文学式微
    第一节 末世景象与士大夫的省思
    第二节 经世致用思潮与近代诗文的新变
    第三节 “武化”实践与“文化”的救赎
    第四节 晚清民初文学的铺垫与对新民族国家的梦想
第三章 现代政治发端与新文学发生
    第一节 文学革命思潮与五四文学的建构
    第二节 西方规范确立与“人”的发现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生成与现实主义兴起
    第四节 被遮蔽的源流与被割裂的传承
第四章 政党分立对抗与文学的选择
    第一节 政党纷争与革命文学的兴盛
    第二节 社会分化与文学分裂对峙
    第三节 西化浪潮的困顿与对人民民主国家的呼唤
    第四节 批判西方与转向社会主义
第五章 国家统一的前景与战时文学的策略
    第一节 民族国家主义思潮与文学优秀传统修复
    第二节 民族国家文学意识建立与党派文艺政策产生
    第三节 文学战时体制的形成与单一文学的端倪
    第四节 民国覆亡与滞后的文学转换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8)复社文人的《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缘由与价值
    二、复社《诗经》学的研究现状
    三、文章的结构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复社与明代《诗经》学
    第一节 复社的学风及其对学术的影响
        一、复社的成立及宗旨
        二、复社成员的苦学之风及其学术着作
        三、复社的切磋辩难对学术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复社的学术活动对《诗经》学的影响
        一、复社的学术主张
        二、复社的社刻、选文活动
        三、复社的治经思想与治经方法
    第三节 复社《诗经》学与明代《诗经》学
        一、明代《诗经》学研究的政治文化背景
        二、明代理学发展流变对经学的影响
第二章 复社文学评析派《诗经》学研究
    第一节 复社《诗经》文学性研究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万时华《诗经偶笺》研究
        一、万时华与《诗经偶笺》
        二、《诗经偶笺》之反传统研究——文学研究的特色
    第三节 贺贻孙《诗触》研究
        一、贺贻孙与《诗触》
        二、《诗触》文学性解《诗》的特点
        三、对《诗经》学史上焦点问题的观点
第三章 复社科举类《诗经》学研究
    第一节 顾梦麟《诗经说约》成书的学术背景
        一、儒学的国家化对《诗经》学的影响
        二、明代科举制度对《诗经》学研究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 《诗经说约》的着书目的、体例及治《诗》思想
        一、《诗经说约》的着书目的与编纂体例
        二、《诗经说约》的治《诗》思想
    第三节 《诗经说约》对《诗集传》注解的补充完善
        一、对朱熹《诗集传》注解的再注解
        二、对《诗集传》注解的补充与完善
    第四节 《诗经说约》对朱熹《诗集传》注解辨正
        一、字义韵读的订正
        二、诗意理解的辨正
        三、名物训诂的考辨
        四、地理名称的辨误
    第五节 《诗经说约》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诗经说约》的成就
        二、正确评价《诗经说约》及其影响
第四章 复社诗话《诗经》学研究
    第一节 明代诗话《诗经》学概述
    第二节 复社文人诗话《诗经》学研究
        一、宋征璧与《抱真堂诗话》
        二、徐世溥与《榆溪诗话》
        三、贺贻孙与《诗筏》
        四、方以智与《通雅·诗说》
        五、陈宏绪与《寒夜录》
    第三节 诗话专着之外散见于文章中的诗话《诗经》学研究
        一、陈子龙的诗话《诗经》学研究
        二、张溥的诗话《诗经》学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二十世纪上半期(1900-1949)中国历史小说主题类型及其叙事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小说叙事的新发展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小说主题类型及其叙事特征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文化反思型历史小说的叙事研究
    第一节 文化过渡时期历史小说的叙事新质
    第二节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反思叙事
    第三节 郭沫若历史小说叙事的文化反思
    第四节 传统缺席语境中的女性历史叙事
第二章 人性关怀型历史小说的叙事研究
    第一节 世纪初历史小说人性关怀的叙事新质
    第二节 五四以后还原人性本质的历史小说叙事
    第三节 彰显个体精神的历史小说叙事
    第四节 历史语境中异态人性的关怀叙事
    第五节 基于现代价值维度的人性反思型历史叙事
第三章 革命语境中的历史小说叙事研究
    第一节 外国历史语境中的改良派革命叙事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历史文学想像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指导下的历史文学想象
第四章 救亡语境中的历史小说叙事研究
    第一节 世纪初民族救亡的历史文学想象
    第二节 抗日救亡语境中的历史小说叙事
    第三节 郑振铎救亡型历史小说的叙事特征
    第四节 廖沫沙救亡型历史小说的叙事形态
第五章 政治讽喻型历史小说的叙事研究
    第一节 时代氛围与作家身份的政治属性
    第二节 变革时代历史小说的政治意象建构
    第三节 政治讽喻型历史小说的叙事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鲁迅小说与戏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
    二、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小说与戏剧
第一章 鲁迅与戏剧
    第一节 鲁迅所从事的戏剧活动
        一、观看戏剧演出
        二、翻译绍介外国戏剧
        三、开展戏剧批评
        四、购买戏剧书籍、进行戏剧研究
    第二节 鲁迅的戏剧与人生观
        一、深入揭批中国旧戏中“瞒和骗”的文化本质
        二、彻底否定“善扮”与“愿看”的戏剧人生
        三、全力倡导新文化、新人生
    第三节 鲁迅的戏剧艺术实践与文艺选择
        一、强调个体意识,反对群体意识的文艺价值观念
        二、鲁迅文艺选择的深入思考
第二章 鲁迅小说的人物与戏剧
    第一节 鲁迅小说的人物与戏剧的直接关系
        一、看戏者
        二、唱戏者、演戏者
        三、谈戏、论戏者
    第二节 人物普遍处境的戏剧性
        一、人物关系设置的戏剧性
        二、人物思想逻辑的戏剧性
        三、人物生存状态及命运的戏剧性
第三章 鲁迅小说的语言与戏剧
    第一节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话语与戏剧
        一、“自然”对话的动作性
        二、个人独白的动作性——人物内心话语表达的戏剧化
    第二节 鲁迅小说中的语言与戏曲中的装扮色彩
        一、白色
        二、黑色
        三、红色
        四、其它色彩
第四章 鲁迅小说的结构与戏剧
    第一节 鲁迅小说的叙事时间与戏剧
        一、鲁迅小说的叙述时距与戏剧的演述时距
        二、鲁迅小说的现在时态与戏剧的舞台现在时
    第二节 鲁迅小说的情节结构与戏剧
        一、鲁迅小说外部情节结构的戏剧化
        二、鲁迅小说的双重情节结构与戏剧的内外结构
第五章 鲁迅小说的表现手法与戏剧
    第一节 鲁迅小说背景的简单化与中国戏曲的空台艺术
        一、戏曲与小说中背景的所指与设置特点
        二、鲁迅小说背景与戏剧背景的虚拟手法
        三、鲁迅小说背景与戏剧背景的动态展现
    第二节 鲁迅小说中的“油滑”手法与戏剧
        一、“油滑”的内涵、作用及与戏剧的密切关系
        二、“油滑”与中国戏曲中丑角的关系
        三、“油滑”与戏剧的间离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中西方小说借鉴戏剧艺术的历史演绎概述
附录2:“鲁迅与戏剧”研究综述
附录3:“其他小说与戏剧”研究述略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曹操作品的反传统倾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商隐无题诗研究[D]. 宋雪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淮河文化精神结构与历史蜕变考察[J]. 胡焕龙. 学术界, 2021(02)
  • [3]温庭筠骈文与其诗词之间互融现象研究[D]. 张显.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4]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戏剧中的现代性因素[D]. 靳祺. 宁夏大学, 2017(02)
  • [5]乔亿诗学批评考论[D]. 曹学琴. 安徽大学, 2016(10)
  • [6]文学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 ——现代文学思潮与主体性批判[D]. 刘绍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7]试析“狂人”对“祢衡”的继承与超越——兼谈鲁迅与徐渭[J]. 沈杰,王晓初. 鲁迅研究月刊, 2013(09)
  • [8]复社文人的《诗经》学研究[D]. 受志敏. 河北大学, 2012(05)
  • [9]二十世纪上半期(1900-1949)中国历史小说主题类型及其叙事特征研究[D]. 陈婵.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10]鲁迅小说与戏剧[D]. 孙淑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曹的反传统倾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