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混养鳜鱼的注意事项

池塘混养鳜鱼的注意事项

一、池塘中混养鳜鱼的注意事项(论文文献综述)

任信林[1](2016)在《滁州市鳜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文中指出本文以鳜鱼为研究对象,对鳜鱼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及水体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对鳜鱼养殖技术方面的研究探索和技术要点。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鳜鱼高效养殖技术、EM菌简易培养及应用、专用捕捞网具制作研究及应用以及HACCP体系在鳜鱼养殖中的应用等内容的研究,并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集成整合,形成系统的滁州市鳜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并进行大规模示范推广应用,以促进滁州市鳜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如下:1、鳜鱼高效养殖技术研究开展了以鲮鱼为鳜鱼的主饵料鱼,鳜鱼池塘中先养殖克氏螯虾,后养殖鳜鱼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养殖模式中克氏螯虾产量达到了40.0-46.7kg/667m2,收入为 1600-1733 元/667m2;鲮鱼产量为 720.2-770.8kg/667m2,是传统的鲢、鳙鱼养殖产量的2.4-3.8倍;鳜鱼产量为122.3-127.4kg/667m2,经济纯效益为2415-2554元/667m2,较采用鲢、鳙鱼为饵料鱼的鳜鱼产量提高了 75%-155%,经济纯效益增加了 61%-70%。2、EM菌简易培养及应用研究在特定条件下,将EM菌培养基、EM菌种及溶质(水)按照一定比例在容器中混合均匀,经过一定时间的自行发酵后,以培养能够运用于生产实践的微生态制剂EM菌培养液,并将此培养液在鲮鱼养殖中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在25-35℃和培养时间为5-7d时,能够获得pH值在3.6-4.6之间,呈褐红色或暗红色的简易EM菌培养液,此培养液在鲮鱼养殖过程中的使用,能够改善养殖水体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使养殖生产的饵料系数降低了 0.14-0.17,每千克鲮鱼生产成本降低了 0.56-0.68元,每投入1元的EM菌能够提高鲮鱼养殖产量1.94-2.45kg。3、鳜鱼专用捕捞网具制作研究及应用根据生产实践需要,针对鳜鱼这种淡水底层鱼的捕捞特点,设计一套专用捕捞网具,以解决传统捕捞网具带来的费时耗力、劳动力成本高、捕捞率低、捕捞效果不理想等缺点。应用结果表明:该专用捕捞网具3-4人即可拉网操作,头网捕捞率85%以上,三网捕捞率可达95%,每次可为渔民节省劳动力成本100-200元,与传统的捕捞网具相比,具有方便、实用、经济、高效等优点。4、HACCP体系在鳜鱼养殖中的应用对鳜鱼养殖生产环节中产生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提出预防措施,初步建立了以HACCP体系为主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并在滁州市的鳜鱼池塘养殖中大力示范和推广应用,做到鳜鱼生产的无公害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鳜鱼质量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提高水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促进鳜鱼养殖业可持续性发展。

邓来富[2](2014)在《池塘鱼虾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池塘养殖产量约占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的45%,凡纳滨对虾(Litoponaous vannam)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均是我国池塘养殖的主导种类。本研究基于本课题组在发明池塘养殖高效生物膜载体—生物膜净水栅基础上所创建的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开展了该技术在凡纳滨对虾淡水、半咸水、海水等三类池塘水体养殖和在淡水池塘草鱼苗种培育中的示范应用,研究了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的应用对池塘养殖水质的改良效果及其增产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类水体池塘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的应用效果水质理化因子:在淡水池塘中,处理组的氨氮显着低于对照组57.1%(P<0.05),总氮和亚硝酸盐氮分别极显着低于对照组34.2%和77.7%(P<0.01);在半咸水池塘中,处理组总氮和亚硝酸盐氮分别显着低于对照组34.8%和32.6%(P<0.05),氨氮极显着低于对照组67.1%(P<0.01);在海水池塘中总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分别显着低于对照组20.0%、58.5%和53.7%(P<0.05)。在淡水和海水池塘中,处理组的总磷分别显着低于对照组42.3%和40.6%(P<0.05),在半咸水池塘中极显着低于对照组38.9%(P<0.01);在海水池塘中,处理组的活性磷极显着低于对照组45.2%(P<0.05),在淡水和半咸水池塘中,分别极显着低于对照组48.8%和44.8%(P<0.01)。在淡水池塘中,处理组的化学需氧量和总碱度分别极显着低于对照组31.0%和34.3%(P<0.01),而在半咸水、海水池塘中均无显着差异(P>0.05)。水质生物因子:在海水池塘中,处理组的细菌总数显着高于对照组56.7%(P<0.05),在淡水和半咸水池塘中分别极显着高于对照组134.7%和177.2%(P<0.01);在淡水和海水池塘中,处理组的异养菌数分别显着高于对照组78.8%和83.1%(P<0.05),在半咸水池塘中极显着高于对照组285.8%(P<0.01);在海水池塘中,处理组的弧菌数显着低于对照组96.8%(P<0.05),在淡水和半咸水池塘中分别极显着低于对照组64.1%和78.5%(P<0.01)。三类水体池塘中,处理组的弧菌数均低于100CFU/mL。处理组的藻类密度在半咸水池塘中显着低于对照组65.3%(P<0.05),在淡水和海水池塘中分别极显着低于对照组76.9%和58.3%(P<0.01);处理组的蓝藻相对密度在淡水、半咸水和海水池塘中分别极显着低于对照组35.4%、45.5%和55.3%(P<0.01);处理组的硅藻相对密度在淡水池塘中显着高于对照组74.6%(P<0.05),在半咸水和海水池塘中分别极显着高于对照组61.1%和92.7%(P<0.01)。在凡纳滨对虾的三类不同养殖池塘中,处理组的藻类均主要由硅藻、绿藻和蓝藻组成,而对照组中的第一和第二优势种均为蓝藻,在淡水池塘养殖中对照组的第三优势种为硅藻,在半咸水池塘养殖中为蓝藻,在海水池塘养殖中为绿藻。生物膜上微生物:生物膜上的细菌总数和异养菌数最高时可以达到109CFU/g,是池塘水体细菌的105倍。而弧菌数均为0。养殖结果:在半咸水池塘中,对照组的凡纳滨对虾的养殖成活率、起捕规格和产量分别极显着高于对照组62.5%、53.9%和150.0%(P<0.01),饲料系数极显着低于对照组26.8%(P<0.01)。在淡水、海水池塘中,对照组的对虾成活率分别显着高于对照组56.9%、24.8%,起捕规格分别显着高于对照组7.07%、14.2%,产量分别显着高于对照组68.0%、45.2%,饲料系数分别显着低于对照组16.9%、13.7%(P<0.05)。2.淡水池塘草鱼鱼种培育中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的应用效果处理组中的氨氮、总磷、活性磷和硫化物分别显着低于对照组25.6%、41.6%、37.8%和27.9%(P<0.05),pH、总氮和亚硝酸盐氮分别极显着低于对照组3.7%、31.3%和38.7%(P<0.01)。处理组的细菌总数、异养菌数分别显着高于对照组50.8%、33.6%(P<0.05),而弧菌数极显着低于对照组63.1%(P<0.01)。处理组的蓝藻相对密度显着低于对照组16.6%(P<0.05),藻类密度极显着低于对照组51.3%(P<0.01),硅藻相对密度极显着高于对照组93.7%(P<0.01),而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的藻类生物多样性指数和藻类生物均匀度指数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处理组中藻类的主要优势种为:绿藻、绿藻、硅藻。对照组为绿藻、蓝藻、绿藻。养殖结果:处理组的成活率显着高于对照组4.3%(P<0.05),饲料系数极显着低于对照组15.6%(P<0.01)。综上所述,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不论应用于凡纳滨对虾的淡水、半咸水、海水池塘养殖还是应用于淡水池塘草鱼鱼种培育,均对水质具有显着的改善作用,能有效控制病害和蓝藻的爆发,优化藻相,提高养殖产量,降低饲料系数以及增加养殖效益。因此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

白小丽[3](2013)在《草鱼、鳜鱼氨氮排泄研究及微生态制剂对鳜鱼养殖池塘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氨氮作为鱼类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最终产物,可以直接反映鱼体内蛋白质的代谢情况。本文研究三个温度条件(19±0.5℃,24±0.5℃,29±0.5℃)下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鳜鱼(Siniperca chuatsi)氨氮排泄率变化,鳜鱼和草鱼的饵料投喂时间为每天8:30,投喂量为体重的1.5%(干物质),分别于摄食后0h、2h、4h、8h、12h和24h定点取水样检测水体氨氮浓度,计算氨氮排泄率。结果显示:随温度升高,鳜鱼和草鱼氨氮排泄率均显着性增加(P<0.05):禁食24h后,随温度升高,鳜鱼和草鱼氨氮排泄率均显着性(P<0.05)增加且呈现线性关系,草鱼氨氮排泄率与温度的关系为y=0.2228x.2.2969,R2=0.9918,鳜鱼氨氮排泄率与温度的关系为y=0.3002x.3.8167,R2=0.9748;分析摄食后草鱼和鳜鱼氨氮排泄率发现,草鱼氨氮排泄率峰值出现在摄食后2-4h,而鳜鱼氨氮排泄率峰值则出现在摄食后4-8h,二者均于摄食后24h降至最低。此外,对摄食后草鱼和鳜鱼氨氮排泄率/摄入氮(NE/NI)的分析结果显示,草鱼的(NE/NI)一直高于鳜鱼,该结果可表明在相同的养殖环境中,摄食后同一时间以及同一温度条件下,草鱼的(NE/NI)高于鳜鱼,因此认为就同一规格的草鱼和鳜鱼而言,鳜鱼自身代谢对环境所产生的胁迫要低于草鱼。近年来,水产养殖规模和密度不断增加,养殖本身对池塘水质的污染日益严重,同时工业及农业污水的排放,使得水产养殖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生物法修复水质特别是微生态制剂已逐步推广,但大多数微生态制剂的水质净化作用研究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室外池塘的研究较少。考虑到室外养殖池塘与室内环境差异较大,其水质净化作用亦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采用芽孢杆菌(Bacillus)制剂和硝化细菌对鳜鱼(Siniperca chuatsi)养殖池塘进行水质调控。通过测定池塘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氮、透明度及pH值等水质指标,评价芽孢杆菌制剂对鳜鱼养殖池塘的水质调控效果;通过定性和定量检测池塘浮游生物,评价该制剂对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制剂能够提高水体透明度,降解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其中,亚硝酸盐的最大降解率可到达77.5%;施用芽孢杆菌后,实验池塘和对照池塘浮游生物组成均变化不大,表明该制剂可能不影响池塘的浮游生物组成。硝化细菌在施用前期(0-8d)能提高鳜鱼养殖池塘透明度,降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投菌后第6d,实验池塘硝酸盐含量较对照池塘高75%,较投菌前高31.6%。可能由于硝化细菌硝化作用减弱,施用后期(8-12d)实验池塘各水质指标变化趋势与对照池塘基本相同。此外,硝化细菌对池塘水体的pH值和总氮含量无显着影响。

徐宗平,葛福生[4](2011)在《池塘鱼虾蟹高效生态混养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一、养殖条件实行鱼虾蟹生态混养的池塘一般面积在3~10亩左右较为适宜,池深1.5~2m。要求水源充沛无污染,注排水系统分开,底质以壤土为好,无渗漏,淤泥厚小于10cm。在

吴学军,颜怀宇,李素华[5](2010)在《河蟹池塘中套养不同饵料来源鳜鱼的模式探讨》文中指出在大规格河蟹养殖中,常出现野杂鱼与河蟹争食饵料的情况,影响河蟹正常摄食与生长,降低养殖户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河蟹池塘中套养一定数量的大规格鳜鱼种。利用鳜鱼捕捉蟹池中的野杂鱼,不仅改善水质,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将经济价值较低的野杂鱼转化为经济价值较高的鳜鱼,达到鳜鱼、河蟹双丰收,提高了经济效益。

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6](2010)在《2010年广东省:渔业科技入户主导品种(选登)》文中研究指明一、"新吉富"罗非鱼品种来源:"新吉富"罗非鱼,是上海水产大学与国家级广东罗非鱼良种场、青岛罗非鱼良种场合作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在1994年从菲律宾引进的经过三代选育的吉富品系罗非鱼的基础上,从1996年起,通过选择体形标准、健康的吉富品系罗非鱼建立选育基础群体,采取群体

朱仙珍,周一鸣[7](2010)在《八字精养法在鳜鱼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八字精养法是我国池塘养鱼工作者于1958年从生产实践中提炼出的"水、种、饵、混、密、轮、防、管"八个要素。在养殖过程中灵活运用传统的"八字精养法"基本原理,不

沈树军[8](2009)在《河蟹与鳜鱼混养技术》文中指出河蟹与鳜鱼混养,通过鳜鱼控制蟹池野杂鱼数量,既能减少野杂鱼与河蟹争饵料、争氧气,同时生产一定量的鳜鱼又能增加经济收入,充分发挥蟹、鱼、草互利共生,优势互补的生态效益。该模式由于放养密度稀,主要使用天然饵料,生产的蟹规格大、色泽鲜艳、口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9](2009)在《2008~2010年渔业科技入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七)》文中指出十三、鳜鱼【品种来源】鳜鱼原产长江水系,亲本来自于自然水系并经培育筛选。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白沙湖联营渔场、上海水产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联系,选择长江支流——秋浦河中具有典型地方性状特征的野生翘嘴鳜作亲本,将其F1后代作为育种的基础群,经过人工驯化、不

丁金林,乐文俊[10](2008)在《蟹虾鳜混养模式效益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南京市江宁区开展省级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在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的推广、指导下,全区有约1350亩的水面,17户采取了蟹、虾、鱼混养模式,亩均产蟹72.5千克、虾17.5千克、鱼15千克,亩均效益2415元。其中科技示范户王立洪在技术指导员的精心指导

二、池塘中混养鳜鱼的注意事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池塘中混养鳜鱼的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滁州市鳜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鳜鱼的地理分布
    2 鳜鱼的生物学特性
        2.1 形态特征
        2.2 生活习性
        2.3 食性特征
        2.4 生长特性
        2.5 繁殖习性
    3 水体环境的适应性
        3.1 水温
        3.2 溶解氧
        3.3 pH
        3.4 氨氮
        3.5 亚硝酸盐
    4 鳜鱼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4.1 养殖模式
        4.1.1 池塘养殖
        4.1.2 湖泊、水库等养殖
        4.2 鳜鱼饵料
        4.2.1 鲜活饵料
        4.2.2 配合饲料
        4.3 养殖环境
        4.3.1 池塘条件
        4.3.2 清整消毒
        4.4 水质调控
        4.4.1 水位调节
        4.4.2 水质调节
        4.4.3 微生物制剂应用
        4.5 疾病防治
        4.5.1 预防措施
        4.5.2 常见病害治疗
        4.6 捕捞工具
        4.7 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4.7.1 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4.7.2 HACCP体系的应用
    5 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鳜鱼高效养殖技术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池塘条件
        1.1.1 鳜鱼池塘
        1.1.2 鳜鱼池塘
        1.2 清塘施肥
        1.2.1 鳜鱼池塘
        1.2.2 鳜鱼池塘
        1.3 苗种放养
        1.3.1 克氏螯虾苗种放养
        1.3.2 常规饵料鱼投放
        1.3.3 鲮鱼苗放养
        1.3.4 鳜鱼苗投放
    2 日常管理
        2.1 饲养投喂
        2.1.1 克氏鳌虾养殖
        2.1.2 鲮鱼饲养
        2.1.3 鳜鱼饲养
        2.2 水质管理
        2.2.1 鳜鱼池塘
        2.2.2 鲮鱼池塘
        2.3 病害防治
        2.3.1 鳜鱼
        2.3.2 鲮鱼
    3 试验结果
        3.1 2014年试验情况
        3.2 2015年试验情况
    4 分析与讨论
        4.1 技术可行性分析
        4.2 疫病预防措施总结
        4.3 鲮鱼为主饵料鱼的优与劣
        4.4 捕捞工具的选择
    5 小结
第三章 EM菌简易培养及在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1 EM菌简易培养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设计
        1.2 培养方法
        1.2.1 水体除氯
        1.2.2 接种培养
        1.3 实验结果
        1.4 分析与讨论
    2 EM菌培养液应用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池塘条件
        2.1.2 清塘施肥
        2.1.3 鱼苗放养
        2.1.4 试验管理
        2.1.5 试验设计
        2.2 试验结果
        2.2.1 水质测定结果
        2.2.2 池塘底质比较
        2.2.3 投入成本
        2.2.4 饵料系数
        2.2.5 养殖产量
    3 分析与讨论
        3.1 EM菌的生态效益
        3.2 EM菌的经济效益
        3.3 EM菌的社会效益
    4 小结
第四章 鳜鱼专用捕捞网具制作研究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网具结构
        1.2 盛鱼网箱
        1.2.1 材质选择
        1.2.2 网目大小
        1.2.3 网箱规格
        1.2.4 舌头网大小
        1.3 赶鱼连网
        1.3.1 材质选择
        1.3.2 网目大小
        1.3.3 网片形状
        1.3.4 上纲浮子
        1.3.5 下纲沉子
        1.3.6 网套作用
    2 应用研究
        2.1 网具安装
        2.2 网具操作
        2.3 应用结果
    3 分析与小结
    4 注意事项
第五章 HACCP体系在鳜鱼养殖中的应用
    1 前期准备工作
        1.1 试验基地描述
        1.2 成立HACCP小组
        1.3 产品特性描述
        1.4 养殖过程流程图制定
    2 危害分析
        2.1 生物性危害
        2.1.1 寄生虫危害
        2.1.2 病毒性危害
        2.1.3 致病菌危害
        2.2 化学性危害
        2.2.1 重金属危害
        2.2.2 药物残留危害
        2.2.3 饲料添加剂危害
        2.3 物理性危害
    3 确定关键控制点
        3.1 池塘环境
        3.2 苗种选择
        3.3 养殖水质
        3.4 渔药使用
        3.5 饵料管理
    4 建立预防措施和监控体系
        4.1 池塘环境的监控
        4.2 苗种选择的监控
        4.3 养殖水质的监控
        4.4 渔药使用的监控
        4.5 饵料管理的监控
    5 建立验证程序和记录保持
        5.1 应用验证效果
        5.2 做好记录保存
    6 小结
展望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2)池塘鱼虾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池塘养殖现状与发展
    1.2 生物修复技术
        1.2.1 微生物修复
        1.2.2 植物修复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
        1.2.3 动物修复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
        1.2.4 生物修复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综合应用
        1.2.5 生物膜修复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
    1.3 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淡水池塘凡纳滨对虾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
        2.3.1 水质
        2.3.2 生物膜上生物因子动态
        2.3.3 养殖结果
    2.4 分析与讨论
        2.4.1 水质改良效果及机理
        2.4.2 微生态系统调控
        2.4.3 养殖结果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半咸水池塘凡纳滨对虾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
        3.3.1 水质
        3.3.2 生物膜上生物因子动态
        3.3.3 养殖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3.4.1 水质改良效果及机理
        3.4.2 微生态系统调控
        3.4.3 养殖结果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海水池塘凡纳滨对虾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
        4.3.1 水质
        4.3.3 养殖结果
    4.4 分析与讨论
        4.4.1 水质改良效果及机理
        4.4.2 微生态系统调控
        4.4.3 养殖结果的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淡水池塘大规格草鱼鱼种培育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方法
    5.3 结果
        5.3.1 水质调控效果
        5.3.2 节水效果
        5.3.3 养殖结果
    5.4 分析与讨论
        5.4.1 水质改良及节水效果与机理
        5.4.3 养殖结果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凡纳滨对虾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在三类不同水体中应用效果的异同
        6.1.2 淡水池塘草鱼鱼种培育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的应用效果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草鱼、鳜鱼氨氮排泄研究及微生态制剂对鳜鱼养殖池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温度及摄食对草鱼、鳜鱼氨氮排泄的影响研究
    1 前言
        1.1 氨氮排泄
        1.1.1 温度对鱼类氨氮排泄的影响
        1.1.2 摄食与饥饿对氨氮排泄的影响
        1.1.3 摄食后鱼类氨氮排泄的变化
        1.2 草鱼的研究概况
        1.3 鳜鱼的研究概况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鱼准备以及暂养环境
        2.2 草鱼和鳜鱼饵料成分检测定
        2.2.1 水分的测定
        2.2.2 粗蛋白的测定
        2.2.3 粗灰分的测定
        2.2.4 粗脂肪的测定
        2.3 实验设计
        2.4 氨氮含量测定
        2.4.1 试剂
        2.4.2 操作步骤
        2.4.3 计算方法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禁食24 h后三个温度条件下鳜鱼和草鱼氨氮排泄率比较
        3.2 草鱼和鳜鱼三种温度条件下摄食后24 h内氨氮排泄率的变化
        3.3 鳜鱼和草鱼氨氮排泄率的比较
    4 讨论
        4.1 温度对鳜鱼和草鱼氨氮排泄率比较
        4.2 摄食对鳜鱼和草鱼氨氮排泄率的影响
        4.3 鳜鱼和草鱼氨氮排泄率的比较
    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微生态制剂对鳜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1 前言
        1.1 水产养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2 养殖水体污染净化的主要措施
        1.2.1 物理修复法
        1.2.2 化学修复法
        1.2.3 生物修复法
        1.3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上的应用现状
        1.3.1 芽孢杆菌
        1.3.2 硝化细菌
        1.3.3 反硝化细菌
        1.3.4 光合细菌
        1.3.5 复合微生态制剂
        1.3.6 微生态制剂存在的问题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实验一 芽孢杆菌对鳜鱼养殖池塘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水样的采集
        1.3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1.3.1 水体中氨氮浓度的检测(参照第一章)
        1.3.2 亚硝酸盐的测定
        1.4 浮游生物的采集、计算方法
        1.4.1 浮游生物的采集方法
        1.4.2 浮游生物的计数方法
        1.4.3 浮游植物密度的计算
        2 结果及分析
        2.1 鳜鱼池塘水质理化性质的变化
        2.1.1 池塘投菌期间透明度、水温及pH值变化
        2.1.2 池塘投菌期间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变化
        2.2 试验前后池塘浮游生物的变化
        3 讨论
        3.1 芽孢杆菌制剂对鳜鱼池塘水质的影响
        3.2 芽孢杆菌制剂对鳜鱼池塘浮游生物的影响
    实验二 硝化细菌对鳜鱼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1 材料及方法
        1.1 硝化细菌信息及施放
        1.2 实验池塘基本信息
        1.3 养殖管理
        1.4 采样方法
        1.5 水质指标测定
        1.5.1 氨氮的检测(参照第一章)
        1.5.2 亚硝酸盐的检测(参照实验一)
        1.5.3 硝酸盐浓度的检测
        1.5.4 总氮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池塘透明度
        2.2 池塘水温和pH值
        2.3 池塘氨氮含量
        2.4 池塘中亚硝酸盐含量
        2.5 池塘硝酸盐含量
        2.6 池塘中总氮含量
        3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池塘鱼虾蟹高效生态混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养殖条件
二、放养模式
    1、蟹种投放。
    2、青虾投放。
    3、鳜鱼苗投放。
    4、饵料鱼等投放。
三、日常管理
    1、合理投喂
    2、水质调节
    3、日常管理
四、经济效益分析
五、养殖管理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5)河蟹池塘中套养不同饵料来源鳜鱼的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试验思路
二、池塘、水源条件
三、苗种放养
    1. 放养前准备
    2. 苗种放养
    3. 注意事项
四、日常管理
    1. 饲料投喂
    2. 水质调控
    3. 巡塘观察
五、放养情况
六、收获情况
七、效益分析
八、分析讨论

(7)八字精养法在鳜鱼健康养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水”。
“种”。
“饵”。
“混”。
“密”。
“轮”。
“防”。
“管”。

(8)河蟹与鳜鱼混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池塘修整、消毒
二、进水、肥水
三、种植水草、放养螺蛳
    1、种水草
    2、放养螺蛳
四、放养优质种苗
    1、蟹种
    2、鳜鱼种放养
五、生产管理
    1、饵料投喂
    2、水质管理
        (1) 肥水、换水
        (2) 定期泼洒生石灰
        (3) 定期使用生物制剂调水
    3、病害防治
六、注意事项

(9)2008~2010年渔业科技入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七)(论文提纲范文)

十三、鳜鱼
十四、鲈鱼

(10)蟹虾鳜混养模式效益好(论文提纲范文)

一、池塘、水源条件
二、苗种放养
    1. 放养前准备
    2. 苗种放养
    3. 注意事项
三、日常管理
    1. 饲料投喂
    2. 水质调控
    3. 巡塘观察
四、收获情况
五、效益分析
    1. 销售收入
    2. 生产成本
    3. 效益
六、经验与推广

四、池塘中混养鳜鱼的注意事项(论文参考文献)

  • [1]滁州市鳜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D]. 任信林.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2]池塘鱼虾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应用研究[D]. 邓来富. 集美大学, 2014(01)
  • [3]草鱼、鳜鱼氨氮排泄研究及微生态制剂对鳜鱼养殖池塘的影响[D]. 白小丽.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4]池塘鱼虾蟹高效生态混养技术[J]. 徐宗平,葛福生. 渔业致富指南, 2011(08)
  • [5]河蟹池塘中套养不同饵料来源鳜鱼的模式探讨[J]. 吴学军,颜怀宇,李素华. 科学养鱼, 2010(05)
  • [6]2010年广东省:渔业科技入户主导品种(选登)[J]. 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 2010(04)
  • [7]八字精养法在鳜鱼健康养殖中的应用[J]. 朱仙珍,周一鸣. 渔业致富指南, 2010(02)
  • [8]河蟹与鳜鱼混养技术[J]. 沈树军. 渔业致富指南, 2009(19)
  • [9]2008~2010年渔业科技入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七)[J].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 2009(07)
  • [10]蟹虾鳜混养模式效益好[J]. 丁金林,乐文俊. 科学养鱼, 2008(08)

标签:;  ;  ;  ;  ;  

池塘混养鳜鱼的注意事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