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高频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一、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许导靖[1](2020)在《ABVS与VTQ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ing,ABVS)和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136位病人共164个乳腺肿块,所有乳腺肿块均经手术或活检后病理证实。使用配备有ABVS成像系统及频率为4MHz~9MHz的9L4高频探头和声触诊量化技术软件的西门子公司ACOUSON S2000超声仪器;获得所有肿块的常规超声图像、ABVS冠状面图像以及VTQ剪切波速度值(shear wave velocity,SWV),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超声、ABVS、VTQ技术及ABVS联合VTQ技术等检查方法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构建各检查方法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获取VTQ技术SWV的最佳诊断界值,并获取各检查方法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以对比分析各检查方法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1.164个乳腺肿块,病理结果为恶性的有75个,病理结果为良性的有89个。2.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89.89%,78.05%,84.21%,74.77%,AUC为0.769。3.ABVS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3%,95.51%,85.37%,93.22%,80.95%,AUC为0.844。4.良恶性肿块VTQ技术SWV均值分别为2.55±1.31m/s、6.07±2.68 m/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所有肿块的SWV值构建ROC曲线,当约登指数达到最大0.6526时,对应的截断点为3.76 m/s,95%CI为0.784-0.900,即VTQ技术SWV诊断界值取3.76 m/s时,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最佳,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72%,93.26%,83.54%,90%,79.81%,AUC为0.826。5.ABVS与VTQ技术联合应用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7%,89.89%,90.24%,88.31%,91.95%,AUC为0.903。6.不同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比较:ABVS和VTQ技术联合诊断灵敏度与准确度显着高于常规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VS和VTQ技术联合诊断灵敏度显着高于ABVS、VTQ单独应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VS诊断特异性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和VTQ技术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显着大于常规超声、ABVS、VTQ,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VS曲线下面积显着大于常规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BVS与VTQ技术与常规超声相比对乳腺肿块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BVS冠状面高特异性表现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更多参考依据。VTQ技术SWV值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间存在显着差异,当SWV诊断界值取3.76 m/s时,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效能最佳。2.ABVS与VTQ两者联合应用时可提高诊断灵敏度与准确度,联合应用价值高于常规超声、ABVS、VTQ单独应用。

李晓娜[2](2019)在《超微血管成像联合钼靶X线在乳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标准,探讨联合应用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技术与钼靶X线诊断技术在乳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乳腺疾病先后进行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的189个患者,共204个结节,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后得到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204个乳腺结节的声像图资料,以穿刺病理或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在BI-RADS分类的基础上,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模式与SMI模式的诊断效能,再比较单独应用SMI与SMI联合钼靶X线检查的诊断效能,根据约登指数选取最佳诊断方法。结果1.CDFI模式和SMI模式对乳腺结节整体血流检出率分别为71.01%和76.4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两种模式对乳腺良性结节的Adler血流分级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对比分析两种模式对乳腺恶性结节的Adler血流分级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别比较CDFI、SMI、钼靶、SMI与钼靶X线联合检查方法与病理结果的差异性(均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病理结果做一致性比较:CDFI、SMI的Kappa值分别为0.614、0.723,吻合度高度一致;钼靶的Kappa值为0.490,吻合度中度一致;联合检查的Kappa值为0.823,吻合度为最强一致。3.四种方法以BI-RADS分类为指导,对比穿刺或手术后的病理结果:CDFI诊断乳腺结节的灵敏度为75.53%、特异度为84.55%、准确度为80.39%;SMI诊断乳腺结节的灵敏度82.98%、特异度89.09%、准确度为86.27%;钼靶X线诊断乳腺结节的灵敏度为76.60%、特异度为72.73%、准确度为74.51%;SMI与钼靶X线联合检查乳腺结节的灵敏度91.49%、特异度90.91%、准确度为91.18%。4.两两方法间分别进行灵敏度与特异度的比较:SMI检查较CDFI检查诊断乳腺结节性质的灵敏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和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较单独应用SMI诊断乳腺结节性质的灵敏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和准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SMI与CDFI、SMI与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结节性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综合比较(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SMI的约登指数为0.72,CDFI的约登指数为0.50,SMI的诊断效能较高。对比SMI与联合检查方法的约登指数,联合检查的约登指数为0.82,联合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较高。结论CDFI、SMI、钼靶X线、SMI与钼靶X线联合检查的方法均与病理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SMI的诊断效能优于CDFI,联合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应用SMI检查方法。SMI与钼靶X线两者联合检查可发挥各自优势,为临床提供安全、科学、精准的无创检查手段和诊断依据。

李霞[3](2019)在《多普勒高频超声在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鉴别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鉴别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2018年12月为时限,方便择取该院80例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分为乳腺良性病变组(40例)和乳腺微小癌组(40例)两组,观察两组声像图表现,评价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乳腺微小癌组单发结节77.50%、性状不规则80.00%,边缘毛糙75.00%,有包膜32.50%,均匀低回声27.50%,钙化57.50%,有血流72.50%,RI>0.7为82.50%,与良性病变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4、8.350、6.711、5.836、5.957、5.386、7.912、9.304,P<0.05)。基于金标准,定性诊断灵敏度82.50%、特异度77.50%,阳性预测值78.57%,阴性预测值81.58%,总符合率80.00%。结论多普勒高频超声能够为临床定性诊断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对乳腺疾病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倪暾[4](2019)在《乳腺包块BI-RADS分级超声与病理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乳腺包块彩超声像图改变及BI-RADS分级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超声科检查出70例乳腺包块的病例,总结包块典型声像图表现,并对其进行BI-RADS分级,检索乳腺包块病理诊断结果,找出之间的关系,证实彩超技术以及BI-RADS分级在乳腺包块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的价值。结果:在本研究中,运用超声技术检出乳腺包块共计70例,其术后病理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34例、导管原位癌8例、导管乳头状癌4例、乳腺腺病13例、乳腺纤维腺瘤8例、乳腺囊肿3例。乳腺包块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依据乳腺包块的超声声像图改变,超声初步诊断为乳腺癌43例,与病理结果对比,乳腺癌超声符合率达93%;乳腺包块的超声BI-RADS分级5级共计23例,病理诊断是乳腺癌的22例,阳性预测值高达96%;4c级13例,病理证实乳腺癌共计11例,阳性预测值达85%;10例4b级,阳性预测值50%;17例4a级,阳性预测值35%;7例3级,阳性预测值29%。结论:乳腺超声BI-RADS分级对乳腺包块良恶性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各项典型声像图表现与乳腺病理特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吴国柱[5](2018)在《瘤体周边滋养血管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分子标记物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女性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有全球化性加剧的态势,而我国女性乳腺癌患病趋势有自身特色,即呈现显着的农村化和年轻化[1-2]。造成的后果就是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随之增高,这不但给患者家庭造成严重影响,而且给社会同样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医务工作者一直把对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作为重点和热点领域展开研究。乳腺肿瘤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大量血管生成,导致肿瘤边缘带和肿瘤中心区域的血管分布存在异质性。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血管的异质性由肿瘤的类型和微环境决定,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基质细胞的主动调节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调节在空间、时间表达水平的不协调性导致肿瘤血管生成与生理状态下的血管生成存在显着差异[3]。以往的研究证实恶性乳腺瘤体周边区域的血流灌注强度比肿瘤中心区域显着增大,周边区域的血管分布更密集[3-4]。乳腺癌肿块生长速度快,内部血流供应不足,出现坏死区致使内部血管稀疏,血流灌注相对瘤体周边区域少。以往的研究及肿瘤治疗手段更多聚焦于肿瘤内部血管[5],而报道乳腺瘤体周边滋养动脉在良恶性肿瘤间的差异的研究并不多。恶性乳腺肿瘤生长旺盛,瘤体周边地带存在大量走行迂曲的放射状或环绕型的滋养血管,这种滋养动脉决定肿瘤生长速度的快慢和侵袭性的强弱。乳腺恶性肿瘤瘤体周边滋养动脉管径往往较粗且走形不规则,并向瘤内多个分支供应足够的血液以保障乳腺恶性肿瘤迅速生长的需求,乳腺恶性肿瘤的滋养血管是肿瘤细胞扩增和侵袭的关键因素。随着高频超声的分别率愈来愈高,超声检出直径在10mm以下的乳腺恶性结节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但这些直径较小的恶性结节在二维声像图中并不是都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再者,乳腺的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者,内部出现坏死液化区时,超声检测瘤体内部血管提供的诊断信息有限。以上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常规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这时候乳腺瘤体周边滋养血管对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或许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目前鲜有文献报道超声测量所得的肿物周边滋养动脉血流频谱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得以快速发展,医务工作者逐步认识到在乳腺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肿瘤分子标记物对监测肿瘤的侵袭性和生长性具有显着的作用。乳腺癌的重要的分子标记物有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C-erbB-2是HER2的Neu亚型)及Ki-67等,这些分子标记物在乳腺癌个体化诊断、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疗效评估中对临床医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6-7]。目前对部分乳腺恶性肿瘤,临床提出了先进行新辅助放化疗后再进行手术的方案,以上这些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是该疗效是否满意的直接证据[8]。但是,需要通过病理学以及免疫组化技术对组织标本观察来判断肿瘤的分子标记物表达状况,而这些组织标本必须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因此,如何利用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研究肿瘤在宏观影像学形态改变与乳腺肿瘤相关的分子标记物表达的关系,以此利用无创的影像学方法间接地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而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是目前国内外乳腺癌影像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有学者[9]将肿瘤血管分成三个区域:①肿瘤中心带,血管稀少,很少有分支或吻合支,存在大片无血管区,认为中心带与肿瘤坏死有关。②肿瘤外带,血管密集,窦状扩张,相互吻合成拌,提示外带是肿瘤细胞生长旺盛区。③肿瘤周围组织带,血管粗大迂曲,互相融合成片状、胚窦样。血管粗大的区域多位于肿瘤边缘,边缘区域的血管化程度有高于中心区域的趋势。以往的研究证实肿瘤内部血管与这些分子标记物阳性表达有关[10-12],但很少文献报道瘤体周边滋养血管与肿瘤分子标记物的关系。因此,如果寻找出乳腺癌和纤维腺瘤肿物周边滋养动脉血流频谱的差异,不但对对鉴别肿瘤良恶性的有价值,而且对乳腺内无血流信号显示、恶性征象不显着的微小癌以及发生坏死液化的癌灶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如果能找到肿瘤周围滋养血管与肿瘤病理学标志物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就可以利用超声检查乳腺恶性瘤体周边滋养动脉观察新辅助放化疗的前后变化,利用无创的这种影像学方法就能间接地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而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正是基于以上因素考量,本文对乳腺肿瘤周围滋养血管及其与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关系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第一部分瘤体周围滋养动脉及超声造影肿物周缘区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乳腺瘤体周围滋养动脉的血流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通过对乳腺肿瘤周缘区域进行超声造影,探讨乳腺肿瘤周围区域的造影增对区分肿物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测定220个乳腺病灶瘤体周围滋养动脉的血流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对反复测量3次的滋养动脉PSV、RI所得数据进行可重复性评估,构建受试者工作曲线,得出诊断相对符合临床实际的诊断乳腺癌临界值。对其中的46个乳腺病灶周缘区行超声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周缘区造影增强强度及造影参数的差异。结果220例乳腺肿物中有97个乳腺癌病灶,肿块直径7~52 mm,平均(23.7±10.8)mm;有123个良性病灶,肿块直径9~39 mm,平均(19.5±4.8)mm。乳腺实性瘤体周围滋养动脉血流频谱的PSV、RI的3次测值ICC大于0.75。乳腺癌周围滋养动脉频谱测值的PSV和RI均比乳腺良性肿瘤的数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周边滋养动脉多呈放射状走行,而乳腺良性瘤体周边滋养动脉多呈环绕状走行,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周边滋养动脉走行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周边滋养动脉的PSV的诊断临届值为16.5 cm/,敏感度为86.60%,特异度较低,约为56.60%,84.15%的阴性预测值较为理想,阳性预测值差,61.31%;滋养动脉RI的诊断临界值为0.715,与之相对应的数值分别为91.75%、79.51%、92.38%和78.07%。对其中的46个乳腺病灶周缘区进行超声造影显示,乳腺癌周缘区多表现为高增强,而纤维腺瘤周缘区多为低增强或等增强(P<0.05);与乳腺纤维腺瘤相比,乳腺癌周缘区多为放射状灌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造影参数的比较中,乳腺癌周缘区造影参数中的达峰时间比纤维腺瘤快,且曲线下面积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测量乳腺瘤体周围滋养动脉稳定性良好,可成为二维超声诊断及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基础上的一种补充手段。乳腺肿瘤周缘区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区分有一定临床价值,也进一步印证乳腺良恶性肿瘤周围区域血管分布不同。第二部分分子标记物C-erbB-2、ki-67及VEGF的表达对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影响目的探讨分子标记物中的C-erbB-2、ki-67及VEGF的表达情况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影响,为临床评估乳腺IDC预后及对瘤体周边滋养血管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2例行乳腺癌切除术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病灶被病理证实为乳腺IDC或IDC混合型。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122个病灶研究,分析肿瘤相关因子ER、C-erbB-2、VEGF及ki-67及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对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影响。结果122例乳腺IDC患者的年龄为年龄29~80岁,平均(52.6±11.3)岁;122个IDC病灶直径7~68mm,平均(24.0±11.6)mm,病灶直径≥20mm的有64个,<20mm的58个;C-erbB-2阳性表达者占39.3%(48/122),C-erbB-2表达阴性占总数的60.7%(74/122);组织学分级≥II级的为75个,<II级为47个;发生腋窝淋巴结者61例;ER和PR的阳性表达的病灶分别为58和54个;Ki-67阳性表达者为97例,占79.5%(97/122),Ki-67表达阴性者为25例,占总数的20.5%(25/122);VEGF阳性表达者占63.1%(77/122),VEGF表达阴性者占总数的36.9%(45/122)。C-erbB-2和Ki-67阳性表达者多数病理组织分级≥II级,也更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P<0.05)。C-erbB-2阳性表达者,其ER和PR多数表现为阳性(P<0.05)。Ki-67和VEGF表达阳性时,肿瘤直径多数≥20 mm(P<0.005),当乳腺IDC的VEGF表达阳性时,患者多数容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分子标记物C-erbB-2、Ki-67在乳腺IDC中表达为阳性时,病灶的组织学分级多数≥Ⅱ级,而且多数出现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的情况;当C-erbB-2呈现出阳性表达时,病灶雌激素受体ER、PR大多数呈阳性表达;Ki-67及VEGF的阳性表达者,肿瘤多数往往生长迅速,大多数肿块直径≥20 mm。因此,分子标记物C-erbB-2、Ki-67、VEGF是否阳性表达影响着乳腺IDC组织学分级及向远处转移。第三部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周边滋养血管与C-erbB-2阳性表达强度分级的关系目的探讨超声检测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瘤体周边滋养动脉的PSV及RI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亚型C-erbB-2阳性表达强度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2个乳腺IDC肿物周围滋养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等参数,选取同期138个乳腺纤维腺瘤作为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对肿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C-erbB-2表达情况,分为强阳性、阳性、弱阳性、阴性4个等级,分别用“+++”、“++”、“+”、“-”表示,分析其与瘤体周围滋养动脉PSV、RI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IDC组肿块周边滋养动脉PSV为(20.99±8.14)cm/s,RI为0.80±0.06,纤维腺瘤组病灶周边滋养动脉的PSV为(15.56±3.68)cm/s,RI为0.66±0.07,乳腺IDC组肿物周围滋养动脉的PSV及RI均高于纤维腺瘤组肿块周边滋养动脉的PSV和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IDC瘤体周边滋养动脉的PSV及RI与C-erbB-2表达强度分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3和0.360),纤维腺瘤病灶周缘区域滋养动脉PSV及RI的大小与C-erbB-2阳性表达强度分级均无相关性(r值均为0.001)。结论乳腺IDC瘤体周边滋养动脉频谱形态呈高速高阻型,乳腺IDC滋养动脉的PSV和RI的高低与C-erbB-2表达强度分级有关第四部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周围滋养动脉的PSV和RI与肿瘤直径及Ki-67表达强度的关系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肿物周围区域滋养血管的PSV、RI与肿瘤直径及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表达强度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37例乳腺IDC肿物直径及周围滋养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等相关参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术后对肿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Ki-67表达情况,根据免疫组化图中显示的细胞染色数量的多少把Ki-67分成4个等级(强阳性、阳性、弱阳性和阴性),分别用“+++”、“++”、“+”和“-”表示,分析137个病灶周边滋养动脉的PSV、RI与肿块直径及Ki-67表达等级的关系。结果137例乳腺IDC肿块直径7~68mm,平均(24.0±11.6)mm,Ki-67阳性表达率81%(111/137).瘤体周边滋养动脉的RI和肿瘤直径在Ki-67的“-”组、“++”组、“+”组和“+++”组间比较结果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2和2.76,P=0.017和0.045)。随着结节直径及瘤体周边滋养血管的PSV和RI增高,Ki-67阳性表达强度分级增高,即存在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283、0.271和0.361,P值均<0.001),137个乳腺病灶直径与周边滋养动脉的PSV呈正相关(r=0.409,P<0.001),与 RI 呈正相关(r=0.361,P<0.001)。结论乳腺IDC的瘤体周边滋养血管的PSV和RI与肿瘤直径与Ki-67阳性表达强度呈正相关性。肿瘤直径的大小与乳腺癌病灶周边滋养PSV和RI的高低呈正相关性。

熊伟红,涂淑萍[6](2018)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运用高频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10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高频多普勒超声特点,其中恶性肿瘤25例(设为A组),良性肿瘤75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及其图像特征。结果 A组25例,术后病理证实浸润性导管癌10例,小叶癌8例,髓样癌4例,导管内癌、原位癌、黏液癌各1例;B组75例,术后病理证实纤维腺瘤32例,良性增生16例,乳腺囊肿10例,脂肪瘤8例,乳腺炎5例,乳头状瘤4例。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肿瘤71例,准确率为94.7%;诊断恶性肿瘤24例,准确率为96.0%;总准确率为95.0%。高频超声声像图显示,A组腺体致密、微小钙化、边界缘毛刺、肿块影特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25患者中,检测丰富血流信号16例;B组75患者中,检测少量血流信号12例;A组血流信号检出率较高,B组血流信号检出率较低。恶性肿瘤内部血流信号多为IIIII级,占68.0%(17/25);良性肿瘤内部血流信号多为0I级,占82.7%(62/75)。100例乳腺疾病患者中,检出动脉血流频谱30例,其中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20例,恶性肿瘤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均高于良性肿瘤。结论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疾病的准确率高,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周军华[7](2017)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乳腺癌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已经严重危害到女性健康和生活。乳腺癌分期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有很大差别。因此乳腺癌的早诊早治显得尤为重要。乳腺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触诊和影像学检查。在国际诊断规范中,钼靶被认为是乳腺癌诊断及筛查的首选,然而其局限性也逐渐被人们发现。钼靶在密度较高、体积较小的乳腺检查中存在不足,敏感性会降低约50%。我国妇女乳房体积较小,乳腺癌发病年龄早,乳腺腺体密度高,因此单一使用钼靶x线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超声由于操作方便、快捷,价格便宜,患者耐受性好,无放射性污染等优势,作为钼靶的补充手段而被广泛应用。随着超声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乳腺超声能够发现直径大于0.5cm的乳腺结节,乳腺超声对病灶的检测和诊断能力已有大幅度提高。然而,传统的超声成像模式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即操作者依赖性。超声诊断结果受操作医师经验和操作手法影响很大,而不同的诊断结果直接影响着治疗方案的制定,不当的诊断有时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经济上的影响,甚至延误病情。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研究的初衷即为了实现整个乳腺图像信息的完整存储,减少对操作者的依赖性。对其研究可追踪之上个世纪70年代,然而因为图像质量和设备技术原因一直未进入临床使用。近年来,西门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自动全容积成像系统(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ing,ABVS)通过应用宽幅高频探头和灵活的机械臂,能够获得整个乳腺图像扫描数据,通过专用工作站完成三维数据重建,能够多层次、多方位展示乳腺影像,同时使得影像扫查和诊断分离的模式得以实现,有着良好的前景。既往研究多是关于ABVS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等诊断能力的报道。本课题侧重于该技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以及和常规超声一致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中以病理结果和常规手持超声(Hand-held Ultrasound,HHUS)为参考标准,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因乳腺疾病来我院就诊并行HHUS和ABVS检查的患者病例资料215例。根据不同研究侧重点,筛选病例资料,对ABVS在乳腺病灶的检测和诊断能力等应用分别进行评估,内容包括:(1)ABVS病灶检出率、图像描述与常规超声一致性;(2)对乳腺肿瘤诊断与常规HHUS一致性;(3)诊断能力(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与常规HHUS比较;(4)ABVS扫查和诊断乳腺肿瘤的可重复性;(5)ABVS扫查成像冠状面诊断优势;(6)ABVS在常规HHUS难以定性的结节中应用价值等。第一部分: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检测乳腺结节的可重复性研究第一部分: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检测乳腺结节的可重复性研究目的:ABVS技术通过自动扫查实现了对整个乳腺的完整存储。理论上有极高的可重复性,然而乳腺是活动器官,ABVS能否克服HHUS的操作者依赖性,决定着这项技术最终能否应用于临床。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ABVS在乳腺结节检测中的可重复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因乳腺疾病来我院就诊并经HHUS检查有明确乳腺结节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两名医师对患者先后两次行ABVS检查,分别记录病灶数目、定位信息及大小,对两次测量参数,计算组内相关系数(ɑ值),进行可重复性研究。一致性分析参数参考标准:00.20微弱;0.210.40弱;0.410.60中等;0.610.80强;0.811.0极强。结果:(1)两次扫查发现病灶数目分别为67个、68个,ɑ=0.997,具有极强的一致性;(2)两次扫查病灶距离乳头距离、距离皮肤距离及时钟位置ɑ值分别为:0.343、0.883、0.949,除距离乳头距离的重复性较差外,余均有极强的一致性;(3)病灶上下径、左右径及前后径两次测量ɑ值分别为0.938、0.936、0.948,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第二部分: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与常规超声一致性分析目的:ABVS技术是在常规HHU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检测和诊断乳腺病灶方面ABVS和HHUS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因乳腺疾病来我院就诊患者超声检查资料90例。先后行HHUS和ABVS两种检查,并对发现的病灶数目、大小、定位、声像图特征及最终分类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1)共检查乳腺患者90例,HHUS检测出病灶138个,ABVS检测出病灶148个,其中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出病灶113个,单独由HHUS检出25个,单独由ABVS检出35个,两种方法比较组内相关系数ɑ=0.870;(2)两种检查方法对检出病灶特征描述一致性比较,病灶时钟位置(ɑ=0.684),距乳头距离(ɑ=0.241),距皮肤距离(ɑ=0.772);(3)病灶上下径、左右径及前后径一致性参数ɑ值分别为0.625、0.610、0.511;(4)对病灶声像图特征描述的一致性参数分别为外形(κ=0.554)、纵横比(κ=0.617)、边界(κ=0.722)、内部回声(κ=0.392)、后方回声特征(κ=0.177)、微钙化(κ=0.130);(5)对病灶进行BI-RADS分类,总体κ=0.539。第三部分: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能力比较目的:本研究通过与HHUS对比,旨在评价ABVS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表现,从而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因乳腺疾病就诊的114例患者病例资料,先后行HHUS及ABVS检查,发现病灶共计118个。以术后(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等参数,并对二者诊断表现进行比较。结果:HHUS诊断乳腺病灶的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74.0%,准确率为85.6%;ABVS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74.0%,准确率为86.4%,二者诊断表现相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第四部分: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优势及其诊断价值目的:ABVS获取整个乳腺全容积数据,通过三维重建,展示出类似于外科视角的冠状面图像,完善了超声诊断信息。本研究旨在探讨ABVS冠状面各声像图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因乳腺疾病在我院就诊的114例患者病例资料。经HHUS筛选病例后,进行ABVS检查,114例患者共检出乳腺病灶118个。以病理为金标准,对比HHUS,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ABVS冠状面声像图特征区别,评价其在乳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在114例乳腺病患者中,发现病灶共计118个,其中良性病变组46例,共50个病灶;恶性病变组68例共68个病灶;(2)乳腺良恶性病灶ABVS冠状面特征在形态、边缘、汇聚征、包膜、粗大钙化、微钙化及病变周围脂肪组织改变的表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纵横比的表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以病变冠状面声像图特征的评分为自变量,以病理类型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入模型的乳腺癌声像图特征包括:汇聚征、微钙化、病变周围脂肪组织改变(P<0.05)。第五部分: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对BI-RADS4类乳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目的:ABVS通过三维重建能够提供与外科视角相似的冠状面图像,充分显示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肿瘤组织的生物学行为。本研究旨在探讨ABVS在诊断常规HHUS难以定性的乳腺结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HHUS诊断为BI-RADS 4类需要活检的乳腺结节53例,以病理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HUS诊断分类情况为4a类23例,4b类8例,4c类22例。以病理为金标准,计算HHUS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4.7%、66.7%、46.9%、45.2%、68.2%;(2)ABVS诊断分类情况为2类12例,3类13例,4a类6例,4b类3例,4c类1例,5类18例。以病理为金标准,计算ABVS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9%、57.1%、75.0%、60.0%、72.7%;(3)HHUS和ABVS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及统计结果分别为(54.7%、67.9%、P=0.231)、(66.7%、57.1%、P=0.525)、(46.9%、75.0%、P=0.021)、(45.2%、60.0%、P=0.301)、(68.2%、72.7%、P=0.716)。结论:1在乳腺病灶的检测和诊断方面,ABVS和HHUS有着较高的一致性,提示ABVS可作为HHUS替代手段用于乳腺癌的诊断。2 ABVS通过自动扫查获取的整个乳腺完全存储,在乳腺病灶检出、定位和大小测量方面可重复性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操作者的依赖性,提高了超声图像的标准化。3乳腺病灶ABVS冠状面声像图能够反映出病灶生长特征,从而反映出病灶的良恶性,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时优于常规HHUS,具有重要诊断价值。4 ABVS冠状面声像图中特有的“汇聚征”在诊断乳腺癌时有重要价值。三维重建提高了乳腺癌周围脂肪组织回声改变的显示机率,为乳腺癌的检出提供了有价值的诊断信息。5在诊断常规超声发现的BI-RADS 4类乳腺结节时,ABVS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度,能够降低误诊率,减少不必要的活检。联合使用HHUS和ABVS便于会诊和读片,可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因工作经验不足造成的不必要的活检。

本刊编辑部[8](2015)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年第31卷第1~12期年度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买日木沙·阿不力米提[9](2009)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128例乳腺肿瘤超声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经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80.7%(46/57),二维声像图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无强回声晕,无簇状钙化,无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1;乳腺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7.2%(69/71),二维声像图多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或欠规则,边缘不清,内回声不均匀或欠均匀,3例有强回声晕,35例有簇状钙化,18例有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1;彩色多普勒显示:恶性肿块的彩色血流信号丰富,血流分级高,血流分级大多数为Ⅰ-Ⅲ级,恶性肿块的PSV、RI、PI均高于良性肿块。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检出率高,应用二维声像图特点、CDFI、PDI及腋窝淋巴结综合判断,并可以提高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刘韬[10](2020)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冠状面“莲藕征”在乳腺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43个乳腺肿物的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冠状面声像图特点,探讨及分析“莲藕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中的诊断效能及其可能的成像机制;对全部完成ER、PR、Her-2、Ki-67检测的乳腺癌病例进行研究,分析“莲藕征”与乳腺癌分子生物学因子的相关性及该征象在本组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分布特点;对比ABVS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本组乳腺肿物中的诊断效能,并初步探究ABVS冠状面出现“莲藕征”的乳腺恶性肿物的MRI检查的TIC表现特点。对象与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198例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45.5±14.6)岁,共计243个肿物(左侧112个,右侧131个),所有乳腺肿物性质均经外科手术或穿刺活检术后病理学结果证实。采用Siemens Acuson 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14L5BV高频线阵探头(频率5-14MHz,中心频率11MHz),首先,记录乳腺肿物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冠状面成像特征:是否出现“莲藕征”(在本组乳腺肿物中发现的一种超声征象,即低回声肿物中出现的一些圆形或椭圆形的更低回声区域,呈筛孔状,类似横断面的莲藕)、“汇聚征”、高回声晕环、微钙化等,根据图像特点做出BI-RADS分类,以外科手术或穿刺活检术后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通过分析“莲藕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中出现率的差异、对比“莲藕征”与“汇聚征”的诊断效能,得出“莲藕征”在乳腺肿物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从病理学基础出发,初步探讨“莲藕征”可能的成像机制;其次,对全部完成ER、PR、Her-2、Ki-67检测的乳腺癌病例进行分析,研究“莲藕征”与乳腺癌分子生物学因子的相关性、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分布特点;最后,在同时进行ABVS及MRI检查的病例中,分析ABVS和MR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及准确度,对比ABVS与MRI在乳腺肿物中的诊断效能,并初步探究ABVS冠状面出现“莲藕征”的乳腺恶性肿物MRI的TIC表现特点。结果1本组乳腺恶性肿物共计101个(左侧51个,右侧50个),其中非特殊型浸润性癌75个,导管原位癌15个,单纯性粘液癌2个,鳞状细胞癌1个,导管内实体型乳头状癌7个,弥漫大B淋巴瘤1个;乳腺良性肿物共计142个(左侧61个,右侧81个),其中纤维腺瘤60个,乳腺腺病8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9个,乳腺炎性改变11个,乳腺增生症28个,脂肪坏死1个,管状腺瘤1个,囊性改变10个,良性叶状肿瘤4个;2在本组243个乳腺肿物中,111个肿物冠状面出现“莲藕征”,其中81个(81/111,73.0%)为恶性肿物,30个(30/112,27.0%)为良性肿物,“莲藕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的出现率有显着差异(P<0.001),“莲藕征”对乳腺恶性肿物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80.2%);3“莲藕征”的诊断结果与乳腺肿物病理结果具有中等的一致性(Kappa=0.566,Sig=0.000),“莲藕征”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的灵敏度为81.2%,特异度为78.9%,准确率为79.8%,PPV为73.2%,NPV为79.4%;“汇聚征”的诊断结果与乳腺肿物病理结果具有一般的一致性(Kappa=0.218,Sig=0.000),“汇聚征”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的灵敏度为28.7%,特异度为96.5%,准确率为68.3%,PPV 85.3%,NPV65.6%;对比“莲藕征”和“汇聚征”的对乳腺肿物的诊断效能,“莲藕征”在灵敏度、准确率、NPV上优于“汇聚征”,而“汇聚征”在特异度、PPV上优于“莲藕征”;4“莲藕征”成像机制可能与肿物内细胞和间质的比值有关,当乳腺癌内部肿瘤基质细胞比例较高且呈弥漫性分布时,ABVS冠状面可出现“莲藕征”,此外,当各种因素造成乳腺导管内部成分改变并发生不同程度的扩张时,也可能表现为“莲藕征”;5在“莲藕征”与乳腺癌分子生物学因子相关性的研究中,“莲藕征”在不同最大直径分组的肿物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莲藕征在HER-2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出现比例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377);莲藕征在ER阳性组的出现率高于ER阴性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4);莲藕征在PR阳性组的出现率高于PR阴性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7);莲藕征在Ki-67阳性组的出现率高于Ki-67阴性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6);6在92个同时进行ABVS和MRI检查的乳腺肿物中,ABVS和MRI诊断乳腺肿物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PPV和NPV分别为84.7%vs.91.5%、75.8%vs.87.9%、81.5%vs.90.2%、86.2%vs.93.1%、73.50%vs.85.3%。ABVS和MRI对乳腺肿物诊断的ROC曲线显示,MRI诊断乳腺肿物的AUC(0.799)大于ABVS(0.79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01,P<0.05);7在92个同时进行ABVS和MRI检查的乳腺肿物中,34个为乳腺良性肿物,58个为乳腺恶性肿物。在58个乳腺恶性肿物中,51个ABVS冠状面出现“莲藕征”,其中6个乳腺恶性肿物(11.8%,6/51)MRI检查的TIC呈流入型,45个乳腺恶性肿物(88.2%,45/51)MRI检查的TIC呈平台型或流出型。结论ABVS冠状面“莲藕征”在本组乳腺恶性肿物中的出现率显着高于乳腺良性肿物,其成像机制可能与肿物内部肿瘤基质细胞比例或不同程度扩张的导管有关。尽管本研究中“莲藕征”与乳腺癌分子生物学因子无明显相关性,但该征象对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ABVS与MRI在本组病例中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当乳腺恶性肿物ABVS冠状面出现“莲藕征”时,其MRI检查的TIC多表现为平台型或流出型。

二、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ABVS与VTQ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 仪器和操作方法
        2.2 图像评价分析及良恶性判断标准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病理检查结果
    2.超声检查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2)超微血管成像联合钼靶X线在乳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实验资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 乳腺结节的超声诊断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三、致谢
    四、个人简介

(3)多普勒高频超声在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鉴别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超声声像图表现
    2.2 诊断结果评价
3 讨论

(4)乳腺包块BI-RADS分级超声与病理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乳腺包块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瘤体周边滋养血管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分子标记物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超声检查乳腺瘤体周围滋养动脉及超声造影肿物周缘区对鉴别肿物良恶性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分子标记物C-erbB-2、ki-67及VEGF的表达对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影响
    1 资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周边滋养动脉与C-erbB-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部分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周围滋养动脉与肿瘤直径及Ki-67表达的关系
    1 资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乳腺疾病的诊断中运用高频多普勒超声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分级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高频超声诊断结果
    2.2 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
    2.3 频谱特点及血流信号
3 讨论

(7)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检测乳腺结节的可重复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与常规超声一致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能力比较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优势及其诊断价值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对BI-RADS 4 类乳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系统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年第31卷第1~12期年度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经验交流
文献综述
病例报告
新产品新技术

(9)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来源
        1.2 样本含量
        1.3 病例的选择
    2. 仪器与方法
        2.1 使用仪器
        2.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128例乳腺肿块的病理与超声检查结果
    2.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征
    3. 乳腺良恶性肿块病灶彩色血流分级
    4. 乳腺肿块的大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的检出结果
    5. 乳腺良恶性肿块病灶内血管血流动力学特性
    6. 乳腺肿块的血流分布部位
    7. 腋窝淋巴结检查
讨论
    1. 二维超声声像图
    2. 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
    3. 血流动力学特性
    4. 能量多普勒显像(PDI)
    5. 腋窝淋巴结转移
    6. 误诊分析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10)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冠状面“莲藕征”在乳腺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在乳腺癌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四、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ABVS与VTQ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应用研究[D]. 许导靖. 皖南医学院, 2020(04)
  • [2]超微血管成像联合钼靶X线在乳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 李晓娜. 锦州医科大学, 2019(05)
  • [3]多普勒高频超声在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鉴别中的价值[J]. 李霞. 中外医疗, 2019(28)
  • [4]乳腺包块BI-RADS分级超声与病理对照研究[D]. 倪暾.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5]瘤体周边滋养血管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分子标记物相关性研究[D]. 吴国柱. 武汉大学, 2018(06)
  • [6]乳腺疾病的诊断中运用高频多普勒超声的价值[J]. 熊伟红,涂淑萍. 当代医学, 2018(07)
  • [7]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D]. 周军华.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8)
  • [8]《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年第31卷第1~12期年度索引[J]. 本刊编辑部.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5(12)
  • [9]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D]. 买日木沙·阿不力米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09(03)
  • [10]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冠状面“莲藕征”在乳腺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 刘韬.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高频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