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黔东南夏季高温天气特征分析

2003年黔东南夏季高温天气特征分析

一、黔东南2003年夏季酷暑天气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1](2021)在《气候因子协同影响下贵州省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文中指出植被水分利用效率(Veget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是指植被单位水分所产生的同化物质的量,是反映植被耗水与其本身干物质之间的关系、评价植被生长适宜程度的综合生理生态指标。是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敏感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连接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两个关键过程。贵州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类型,该区出现典型的工程性缺水现象,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总水量的10.4%,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着植被的生态用水。本文利用MODIS数据(全称为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获得的MOD16A2GF(ET)和MOD17A2HGF(GPP)求取植被WUE,并从中国气象数据网、地理空间数据云、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上分别获取贵州省气象数据、高程数据和土壤类型图。通过趋势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贵州省2000-2019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及年均尺度上植被WUE的时空差异性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对不同高程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协同反应做系统的探讨,以了解贵州省植被WUE的分布状况和主要气候影响因子。以期为贵州省合理开展生态恢复工程计划的实施提供有用的科学参考价值,以提高贵州典型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主要结论有:(1)贵州省近20年来植被WUE春季为1.86g C·mm-1·m-2,夏季为1.97g C·mm-1·m-2,秋季为2.00g C·mm-1·m-2,冬季为1.07g C·mm-1·m-2,年均为1.72g C·mm-1·m-2,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年均>冬季。其中秋季和冬季植被WUE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植被WUE变化速率春季为0.0104g C·mm-1·m-2·a-1,夏季为-0.0152g C·mm-1·m-2·a-1,秋季为0.0025g C·mm-1·m-2·a-1,冬季为0.0088g C·mm-1·m-2·a-1,年均为0.0023g C·mm-1·m-2·a-1,变化速率表现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年均。其中夏季植被WUE呈减小趋势,春季、秋季、冬季和年均尺度上呈增加趋势。四季及年均尺度上,植被WUE在黔西呈增加趋势,黔东、黔南及黔北少部分地区呈减小趋势。(2)春季、秋季、冬季和年均不同植被WUE由大到小为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地>水田>旱地,夏季为混交林>阔叶林>灌丛>针叶林>旱地>水田>草地。夏季的各植被和秋季的混交林都成减小趋势,其余季节各植被都成增加趋势。(3)不同高程下,春季、夏季和年均植被WUE值随高程的升高而增加,秋季和冬季植被WUE值随着高程的升高而减小。海拔越高,植被WUE受气候因子的作用越强,协同作用越明显。500-1000m的冬季和1500-2000m的春季植被WUE只受气温的影响,且气温对1500-2000m高程下植被WUE的影响强度高于500-1000m高程下的植被WUE。2000-2500m下,秋季植被WUE受气温和气压的协同作用,影响强度为气温>气压;冬季植被WUE受风速、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的协同作用,影响强度为风速>日照时数>降雨量。高于2500m的黔西地区,秋季植被WUE受风速、气温和气压的协同作用,影响强度为气温>风速>气压;冬季植被WUE受日照时数、风速和降雨量的协同作用,影响强度为日照时数>风速>降雨量。年均植被WUE受到日照时数和气压的协同作用,影响强度为日照时数>气压。(4)不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差异明显。不同土壤类型下,只有黄壤的冬季、黄棕壤的秋季和冬季受到气候因子的影响最明显。其中黄壤的冬季只受气温的影响。黄棕壤下的秋季植被WUE主要受气温和气压协同作用,影响强度为气温>气压;黄棕壤下的冬季植被WUE主要受气温、风速和降雨量的协同作用,影响强度为气温>风速>降雨量。

夏传花[2](2021)在《三种干旱指数在贵州省农业干旱时空分异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干旱是一种普遍发生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干旱对各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巨大影响。而农业干旱对国家粮食安全及社会经济安全影响更为显着,具有发生频率高,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贵州地区,喀斯特发育良好,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保水能力相对北方地区来说更为低下。因此,如何有效监测土壤含水量、植被的生长状况以及土壤的相对湿润度指数变化情况的时空分异,对于该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以及防旱抗灾治理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利用2000-2019年的气象数据建立土壤相对湿润度干旱监测指标相对湿润度指数(MI)、采用贵州省2000-2019年的MODIS植被指数数据和地表温度数据建立土壤含水量监测指标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利用MODIS遥感数据建立植被生长状况监测指数的农业干旱监测指标植被状态指数(VCI)。并结合农业资料统计数据,运用2000-2018年的粮食产量数据对三种监测指标在研究区的适用性进行了论证分析,并利用降雨数据、地表温度和坡度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从时间特征上来看,农业干旱年际差异变化较为明显,春冬季节的干旱要强于夏秋季节,从年尺度上看,基于不同指数的农业干旱的发生年际变化幅度不大。从空间上来看,西部的干旱要强于中东部地区,各年间的干旱趋势波动都较平稳。(2)不同干旱指数适用于不同时段的农业干旱监测,MI适用于冬半年的农业干旱监测,TVDI适用于夏半年的农业干旱监测,而VCI适用于各个时段,各个时间尺度的农业干旱监测。(3)形成农业干旱的影响因素不是单一的,单一的干旱因子不会完全控制粮食产量的多少,粮食产量的多少不完全是靠农业干旱的发展程度影响,还受其他多种因素共同制约。(4)降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干旱的发生,但降雨量不会完全控制干旱的发生与否,地表温度和温度的差异也会造成农业干旱的时空差异。

赵栋昌[3](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刘芳[4](2021)在《基于乡土材料的凯里市岩寨村景观营造》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着力开发村镇旅游,优化村庄基础服务设施,利用村落自然资源以及人文历史资源,将村落改造为新型村落。传统村落建设是我国乡村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有着独特不可复制的价值,在建设过程中尤其需要科学保护,注重地域特色表达。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与没有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后,传统村落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对材料的选择上也与传统乡土材料与传统村落的联系,成为了孤立而模糊的乡村景观,以至于千村一貌。本文以园林美学、人体工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阅览文献资料对乡土材料特性、种类以及应用表现的梳理总结,并运用文献资料检索法、案例分析、实地调查、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对岩寨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探讨了基于乡土材料的凯里市岩寨村景观营造,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在理论基础上对乡土材料深入了解,结合三个案例分析,对其村落概况、村落景观特征、乡土材料在村落中的应用这几个方面总结出传统村落在保护开发过程中的经验与要点,并提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地取材,生态平衡;传承文化,保持特色四项乡土材料的应用原则。(2)其次以凯里市岩寨村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自然资源、民族风情为切入点,以乡土材料在景观营造上的应用为设计手法,对岩寨村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应对,对村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实行深度挖掘。(3)最后,以生土、石材、木材、砖、瓦的应用表现作为重点,归纳乡土材料在传统村落的表现形式和应用方向,总结出适合乡村建设,能充分发挥传统村落的价值的景观营造策略,为传统村落建设提供了思路与指导办法,避免传统村落落入同一困境。

江丽[5](2021)在《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 ——以贵州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的起源,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资源,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水循环系统将受到影响,因此,水资源脆弱性问题已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亟需解决的问题,对贵州省气候时空变化下引起区域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斯特地区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利用威宁、贵阳等31个站点2001—2018年气象日值数据,基于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法,对2001—2018年平均降雨、气温、水资源量的趋势变化和突变点进行分析。通过熵权法对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分级,再对水资源脆弱性结果进行多方面研究分析,以期为生态治理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参考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1—2018年贵州省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167.52mm,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倾向率为66.52mm·(10a)-1,降雨量在2013年发生突变;年平均气温为15.82℃,呈上升趋势,上升倾向率0.1450.145℃·(10a)-1,气温突变年份为2014年;水资源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上升倾向率为40.661亿m3·(10a)-1,水资源量在2013年发生突变。(2)对贵州省2001—2018年的气温、降雨与水资源量做空间分析,贵州省年均降雨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低降雨量区域从西北部向东南扩散;气温表现为自北方向南方递增,自西部向东部递增,全省高温部分区域逐渐增加,低温区域逐渐减少;近18年来水资源量少的区域逐渐减少,水资源量多的区域逐渐增大。(3)贵州省2001—2018水资源脆弱性在0.35—0.44之间变化,近18年水资源脆弱性的平均值为0.43,总体来说属于轻度脆弱,2001—2018年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和毕节市的水资源脆弱性呈下降趋势,而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的水资源脆弱性呈增加趋势。贵州省的水资源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表现为北高南低,遵义市、铜仁市、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的脆弱度等级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分析气候变化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空间分布可得,贵州省降雨与水资源脆弱性主要呈负相关,气温在六盘水市-安顺市-贵阳市-遵义市以西呈正相关,以东呈负相关。(4)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问题是由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可以通过以下对策建议高效缓解这个问题,一是通过采取措施来平衡供需关系,整合多种管理手段,进行供水与需水管理;二是根据脆弱性分区针对性治理;三是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强化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邢愿[6](2021)在《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贵州省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干旱是影响我国粮食减产、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灾害之一。贵州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但岩溶地貌发育强烈,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突出,生态基础脆弱,严重阻碍其农业经济发展。自2000年以来,贵州省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及封山育林等生态建设工程,积极应对气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准确监测和评估贵州省的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的发生规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贵州省的水资源调控与高效利用、农业生产的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植被状态指数(VCI)分析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并研究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之间的相关性,以此说明气象干旱向农业干旱传递的时滞性特征,以期为贵州省在预防旱灾方面提出有效且科学的参考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18年贵州省不同时间尺度的SPI值与SPEI值总体呈增加趋势,表明贵州省旱情呈减轻趋势。贵州省季节性干旱以春旱为主,且干旱强度以轻旱和中旱为主;全省干旱频发,以轻旱和中旱为主,中特旱发生频率较低。(2)SPI指数与SPEI指数对贵州省的气象干旱具有良好的监测效果,但两者对干旱发生时间的监测精度有所不同;总体而言,SPI指数较SPEI指数监测旱情结果偏重。(3)基于VCI指数的贵州省季节性与年均干旱变化趋势整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干旱减缓趋势大于西部地区;贵州省农业干旱均以轻旱为主;季节性干旱强度趋势变化呈增加趋势,以春季干旱最为显着,干旱频率年和季节空间分布特征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4)结合贵州省历史旱情数据,对比分析3种干旱指数对贵州省旱情监测的时间和空间的准确性。分析可得,SPI和SPEI指数可以详细表征贵州省发生干旱的时间,但干旱强度监测结果与实际旱情相比偏轻;VCI指数对农业干旱监测结果较为准确且旱情的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优于站点式干旱指数。(5)通过研究不同时间尺度的气象干旱指数SPI、SPEI与农业干旱指数VCI间的相关性,以此来分析贵州省气象干旱向农业干旱传递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贵州省气象干旱向农业干旱的传递存在时空滞后性,在时间上年际、季节、月尺度的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存在明显的时间滞后性,且滞后时间为1个月;在空间上贵州省西部地区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敏感性高于东部地区。(6)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对气象干旱发生1-3个月后的VCI指数监测的干旱状况与实际旱情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滞后期为1个月这一结论是准确的。

王昀[7](2021)在《新疆天山两侧冰雹外场探测和预报预警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是我国西北地区冰雹灾害最多的省份,尤其以天山两侧最为严重。进入新世纪雹灾出现次数、受灾面积、经济损失均呈增加趋势,冰雹灾害防御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深入开展冰雹探测与成因机制、进而助力人工防雹作业水平提高的相关研究迫在眉睫。本论文从新疆人工防雹作业及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天山两侧冰雹重灾区阿克苏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奎玛流域、喀什地区为研究靶区,采用通过TK-2A GPS探测火箭对雹暴进行下投式外场探测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冰雹综合灾情信息报告、地面和高空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多部雷达探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和预报数据集等多源数据资料,在雹暴尺度上探析了促进雹暴发展的关键对流要素的垂直分布特征,进一步加深了对雹暴发展物理机制的理解和认识,这为冰雹预报预警指标的研究与确定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了符合业务需求、可操作性强的冰雹预报指标和在时间上具有一定提前量的冰雹预警指标。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山区冰雹成因的理论内涵,可为进一步提高新疆冰雹灾害的防御能力提供新的科技支持。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典型雹暴事件的外场探测试验,通过研究对流要素垂直分布特征获得雹暴发展物理机制的新发现。利用TK-2A GPS探测火箭系统,对2016年7月23日傍晚发生在天山北侧博州的一例属于非超级单体强对流风暴的雹暴事件,在发展阶段的入流区、成熟阶段的上升区(雹暴前侧)、衰退阶段的下沉区,开展了3次7 km高度以下的下投式探测,在雹暴尺度上首次获得雹暴生命史不同阶段气象要素的垂直探测资料,在对比分析水汽参量、风切变、稳定度这些对流要素垂直分布特征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对有利于雹暴发展和增强的物理机制获得新认识。探测研究新发现包括:(1)通过水汽条件的分析发现,在雹暴上升区2~4 km MSL(拔海高度)范围内存在对雹暴发展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的陡立湿层,其间出现高湿度尖点,指示出雹暴云内有融化层存在,给出了融化层出现位置和厚度的判识方法;雹暴上升区云内的绝热比含水量(LWC)随高度单调递增,可降水量(PW)高于入流区和下沉区,较大的LWC和PW有利冰雹的形成;雹暴入流区和上升区水汽水平输入为雹暴发展提供能量和水汽供应,雹暴入流区、上升区、下沉区水汽水平输入输出量垂直廓线的显着特征是3 km MSL高度以下呈上小下大的斗笠状分布,入流区和上升区水汽输入的最大值出现在云底所在高度附近。(2)雹暴上升区强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热量和水汽的向上输送,为雹暴发展提供能量;从雹暴入流区到上升区,有中等强度以下的垂直风切变向强切变转化,正是这种转化促使雹暴向前移动和发展;雹暴上升区最大的风暴相对螺旋度有利于雹暴的发展与维持。(3)雹暴上升区对流性不稳定度随着气压的升高呈非线性增加是雹暴发展最有利的垂直稳定度条件;雹暴上升区云内湍流活动最弱,这有利于雹暴的发展、稳定和生命期的延长。(2)成灾冰雹环境参数预报指标研究(1)对2008-2019年5-8月天山两侧176例成灾冰雹环境条件的分析表明,对起始高度温湿非常敏感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对流抑制能(CIN)、抬升凝结高度(LCL)和抬升指数(LI),其指示意义不够显着,而全总指数(TT)、K指数(K)、杰弗逊指数(JEFF)、强天气威胁指数(SWEAT)、0℃层高度(HGT0)、0℃层与-20℃层高度差(HGZ)、可降水量(PW)、0-6 km风切变(SHR6)则表现出物理意义明确并且指示意义明显,将这8个环境参数确定为预报参数。(2)预报参数的特征分析表明,奎玛流域、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TT、K、SHR6平均值相当,JEFF、HGT0平均值三个区域依次升高,HGZ、PW平均值三个区域依次减小,SWEAT平均值阿克苏地区最高。天山两侧出现成灾冰雹时,TT、PW的平均值与中国东部、美国及欧洲国家冰雹事件相当,SWEAT、SHR6明显偏低。天山两侧平均HGZ比中国东部地区明显偏薄。(3)预报参数特征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山两侧热力和动力条件的不同。对流性不稳定的南强、北弱造成了天山南侧平均TT、K、JEFF、SWEAT要高于天山北侧,南侧HGZ比北侧薄。在近地层湿度相当的条件下,天山北侧更强烈的上升运动使得奎玛流域有着比天山南侧更高的PW。(4)利用2008-2016年5-8月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根据百分位数方法,研究建立了成灾冰雹的环境参数预报指标体系,其中TT、K、SWEAT、HGZ和PW的预报阈值均是天山北侧大于天山南侧,JEFF、HGT0、SHR6均是天山北侧小于南侧。再利用2017-2019年5-8月NCEP/NCAR预报数据集计算的预报参数,预报天山两侧成灾冰雹的试预报准确率达到了100%。可见,采用NCEP/NCAR预报数据集和上述优选的预报指标能够在今后的天山两侧成灾冰雹预报中发挥重要作用。(3)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预警指标研究对2008-2019年5-8月天山两侧176例成灾雹云的进一步综合分析表明:从动态过程来看,在降雹前30 min、18 min和降雹时,成灾雹云云体高度分别在11 km、12 km、11.5 km以上,反射率大于45 d BZ的核心云体顶高大部分超过6km、7 km、6.5 km,且超过80%、87%、96%的成灾雹云会出现大于50 d BZ的核心云体。从时空分布上来看,6月、8月天山两侧成灾雹云都比较强盛,且天山南侧喀什地区的成灾雹云最为高大强盛。从降雹的雷暴类型来看,天山北侧5-8月主要是由单体风暴造成地面降雹;而天山南侧则分两个时间段,5月和6月属于单体风暴的活跃期,它是降雹的主要雷暴系统,7月和8月降雹主要是由长生命史的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以上述分析研究为基础,利用雷达回波形态参数及其与0℃层高度的差,建立了天山两侧5-8月及各月的降雹前30 min、18 min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预警指标。总体上天山南侧喀什地区雷达参数预警指标明显偏高,天山两侧各月的预警指标以8月最高。检验分析指出,天山两侧雷达参数预警指标的准确率在80%以上,具有实用价值。(4)成灾冰雹预报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将预报指标、降雹前30 min和18 min预警指标集成融合,得到天山两侧成灾冰雹预报预警指标体系。基于指标体系,在成灾冰雹多发时段,利用NCEP/NCAR预报场、时间分辨率6 min的雷达探测资料,在3~9 h短期-短时预报中嵌套0~30 min临近预报,实现14:00~02:00 BST(北京时间)天山两侧成灾冰雹无缝隙预报预警。因而,成灾冰雹预报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既有重要理论价值,又对新疆天山两侧人工防雹精准作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技术支持,弥补了以往同类研究的不足。

钱飞银[8](2020)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表明新一轮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是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构建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地理问题解决和实践能力,切实关注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各种地理实践活动。地理野外考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地理教学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传统的重课堂、重教学、重分数和重知识传授教学模式的突破,是地理教学方式的重大转变,是一种开放、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积极响应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课程标准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和重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增添了植被、土壤、地貌等系列野外考察活动知识,在选修部分增设了“地理野外实习”的课程。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高中地理地理野外考察设计及实施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对高中地理野外考察存在问题的调查,可利用的考察资源的挖掘及实证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主要包括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第三部分是课程标准及新教材中高中地理野外考察的相关要求内容的梳理;第四部分是贵州省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设计和开展现状分析;第五部分是地理野外考察内容、线路设计及时间安排等应注意的问题;第六部分是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典型案例实证研究;第七部分是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设计与实施对策及建议;第八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展望。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的概述。第三部分是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对高中野外考察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要求,为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实施提供客观依据。第四部分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全省部分高中一线地理教师、在校学生及学生家长和高校专家进行调查和访谈,对调查和访谈数据的分析发现了“贵州省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开展状况不佳;部分教师案例设计水平较差;学生、教师的考察兴趣浓厚,但在实际考察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困难”等问题。在全面了解贵州省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案例设计和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问题,为后文案例的设计与实施做好铺垫。第五部分是对地理野外考察内容、线路设计及时间安排等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为案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思路。第六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该部分主要是通过亲自参与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实践,进一步分析和探索现阶段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观察发现:教师和学生在实际考察中存在困难;学生考察报告撰写存在问题等。第七部分是针对调查问卷、访谈和实证研究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和建议。第八部分是对论文研究的结果、不足与展望进行说明。

吴帮雄[9](2020)在《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家庭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型博物馆类型,是在民族旅游背景下对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发展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将家庭博物馆建设理念引入到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中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为解决新时期我国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在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总是客观存在。一方面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要对村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另一方面,随着外来投资者和游客的大量涌入,使得传统村落的民族文化遗产遭受巨大冲击,其文化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逐渐减弱。而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在民族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却成为了一个独特个案。围绕家庭博物馆的实践与价值,笔者通过文献研究,详细了解有关家庭博物馆的研究现状,同时深入西江千户苗寨考察了村寨社区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遗产状况,以及家庭博物馆与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对西江千户苗寨开展较长时间的参与式田野调查以及对相关的主要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表明,随着旅游业的带动和博物馆理念与知识在苗寨日常生活之中的日渐融入,村民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逐渐有了自觉意识,开始将旅游者对民族文化体验需求融入到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村寨的环境之中。纷纷利用自持文化资本开设家庭博物馆,并通过开展家庭文物的展示与苗族刺绣、蜡染等非遗项目体验馆等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家庭博物馆的出现使苗寨社区内生主体得到了激活,通过游客的参观、体验积极培养了社区村民的文化自觉。增强其民族传统文化获得感,实现了从培养文化自觉到实现文化自信,为苗寨社区内生主体参与旅游开发提供可持续性动力。同时,家庭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在传统村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事业中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对于家庭博物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而且对于博物馆学领域内的理论探讨也将有所启示。对西江千户苗寨的个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旅游开发而兴起的家庭博物馆,收藏和展示着大量苗族同胞生产生活中的日常用具,透露着浓厚生活气息,成为当地人文历史与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窗口。博物馆中的每一件物品都是他们“祖辈”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用过的,折射着苗族人民的生存智慧与勤劳品质,向来到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者展示着苗寨朴实的生活场景以及淳朴独特的民俗风情。同时,在发挥民间力量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以及推动传统村落民族文化振兴方面均起到正效应,对带动当地村民实现脱贫增收创富取到了积极作用。因此,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实践所探索出来的这一套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为我国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鲜活案例。

聂选华[10](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提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二、黔东南2003年夏季酷暑天气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黔东南2003年夏季酷暑天气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因子协同影响下贵州省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括
    2.2 数据来源
        2.2.1 MODIS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其他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数据的预处理
        2.3.2 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2.3.3 逐像元趋势分析
        2.3.4 相关性分析
        2.3.5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第三章 贵州省GPP、ET及WUE的时空特征分析
    3.1 GPP、ET精准度检验
        3.1.1 GPP精度性检验
        3.1.2 ET精度性检验
    3.2 ET、GPP年内、年际变化特征
        3.2.1 ET年内时空变化特征
        3.2.2 ET年际时空变化特征
        3.2.3 GPP年内时空变化特征
        3.2.4 GPP年际时空变化特征
    3.3 WUE年内、年际变化特征
        3.3.1 贵州省WUE年内时空变化特征
        3.3.2 贵州省WUE年际时空变化特征
        3.3.3 贵州省不同植被WUE时间变化特征
    3.4 WUE空间格局成因
    3.5 不同植被类型WUE差异探究
第四章 植被WUE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
    4.1 贵州省气候因子时空特征分析
        4.1.1 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4.1.2 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4.1.3 气压时空变化特征
        4.1.4 风速时空变化特征
        4.1.5 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
        4.1.6 相对湿度时空变化特征
    4.2 不同高程下植被WUE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
        4.2.1 贵州省高程分类
        4.2.2 不同高程下植被WUE分布特征
        4.2.3 不同高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4.3 不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
        4.3.1 贵州省土壤类型分布特征
        4.3.2 不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分布特征
        4.3.3 不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不同植被WUE与气候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5.1 不同高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模型拟合度分析
    5.2 不同高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5.3 不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模型拟合度分析
    5.4 不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第六章 不同植被WUE与多种气候因子的协同响应
    6.1 不同高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的协同响应
    6.2 不同土壤类型下植被WUE与气候因子的协同响应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讨论
    7.2 结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三种干旱指数在贵州省农业干旱时空分异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干旱及农业干旱的定义
        1.2.1 干旱
        1.2.2 农业干旱
    1.3 农业干旱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2 气候
        2.1.3 河流水系
    2.2 数据来源
        2.2.1 气象数据
        2.2.2 MODIS数据
        2.2.3 其他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相对湿润度指数(MI)
        2.3.2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2.3.3 植被状态指数(VCI)
        2.3.4 相关性分析
    2.4 农业干旱评估指标
        2.4.1 干旱面积比(Ps)
        2.4.2 干旱频率(P_f)
        2.4.3 干旱强度(P)
        2.4.4 相关系数(r)
    2.5 数据预处理
        2.5.1 指标选取
        2.5.2 空间插值
        2.5.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尺度下不同指数的农业干旱特征研究
    3.1 月尺度下不同指数的农业干旱特征研究
        3.1.1 基于MI指数的农业干旱特征
        3.1.2 基于TVDI指数的农业干旱特征研究
        3.1.3 基于VCI指数的农业干旱特征研究
    3.2 季尺度下不同指数的农业干旱特征研究
        3.2.1 基于MI指数的农业干旱特征
        3.2.2 基于TVDI指数的农业干旱特征
        3.2.3 基于VCI指数的农业干旱特征
    3.3 年尺度下不同指数的农业干旱特征研究
        3.3.1 基于MI指数的农业干旱特征
        3.3.2 基于TVDI指数的农业干旱特征
        3.3.3 基于VCI指数的农业干旱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农业干旱指数的适用性分析
    4.1 月尺度下不同农业干旱指数的适用性分析
        4.1.1 月尺度下MI指数在农业干旱研究中的适用性
        4.1.2 月尺度下TVDI指数在农业干旱研究中的适用性
        4.1.3 月尺度下VCI指数在农业干旱研究中的适用性
    4.2 季尺度下不同农业干旱指数的适用性分析
        4.2.1 季尺度下MI指数在农业干旱研究中的适用性
        4.2.2 季尺度下TVDI指数在农业干旱研究中的适用性
        4.2.3 季尺度下VCI指数在农业干旱研究中的适用性
    4.3 年尺度下不同农业干旱指数的适用性分析
    4.4 最优干旱指数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分析
        4.4.1 2000-2019 年农业干旱基础条件分析
        4.4.2 VCI指数与降雨量的相关性分析
        4.4.3 VCI指数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森林文化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区概况
        1.1 苗族概况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3.2 田野调查法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3.4 统计分析方法
    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田野调查点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5 小结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5 小结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1 引言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 引言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5 小结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1 引言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3 讨论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1 引言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4.3 干扰理论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6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结语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4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4)基于乡土材料的凯里市岩寨村景观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的概念
        1.2.1 乡土材料
        1.2.2 传统村落
        1.2.3 地域文化
    1.3 研究综述
        1.3.1 乡土材料的应用研究
        1.3.2 传统村落中乡土材料的应用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1.4.1 园林美学理论
        1.4.2 人体工程学理论
        1.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5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相关案例研究
    2.1 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
        2.1.1 村落概况
        2.1.2 村落景观特征
        2.1.3 乡土材料在村落中的应用
        2.1.4 借鉴与启示
    2.2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
        2.2.1 村落概况
        2.2.2 村落景观特征
        2.2.3 乡土材料在村落中的应用
        2.2.4 借鉴与启示
    2.3 湖南岳阳张谷英村
        2.3.1 村落概况
        2.3.2 村落景观特征
        2.3.3 乡土材料在村落中的应用
        2.3.4 借鉴与启示
3 传统村落乡土材料景观应用探讨
    3.1 乡土材料的特征与分类
        3.1.1 乡土材料的特征
        3.1.2 乡土材料的分类
    3.2 乡土材料景观表现及应用
        3.2.1 生土的景观表现及应用
        3.2.2 木材的景观表现及应用
        3.2.3 石材的景观应用及表现
        3.2.4 砖材的景观表现及应用
        3.2.5 瓦材的景观表现及应用
    3.3 乡土材料应用原则与策略
        3.3.1 乡土材料应用原则
        3.3.2 乡土材料应用策略
4 凯里市岩寨村景观营造
    4.1 凯里市岩寨村概况
        4.1.1 地理区位
        4.1.2 自然环境概况
        4.1.3 社会经济概况
    4.2 村落现状调查与分析
        4.2.1 建筑与构筑物调查
        4.2.2 公共空间调查
        4.2.3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4.2.4 乡土材料应用调查
        4.2.5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4.3 设计总则
        4.3.1 上位规划解读
        4.3.2 设计策略
        4.3.3 设计原则
        4.3.4 设计目标
    4.4 村落空间分类规划
        4.4.1 总体规划
        4.4.2 空间布局规划
        4.4.3 交通路线规划
    4.5 基于乡土材料的空间分类设计
        4.5.1 公共空间设计
        4.5.2 建筑外立面设计
        4.5.3 路面铺装设计
        4.5.4 景观小品设计
    4.6 重要节点初步设计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乡土材料在岩寨村景观营造的应用范围
        5.1.2 乡土材料在岩寨村景观营造的应用手法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凯里市岩寨村景观营造主要图纸
附录B: 重要节点初步设计图纸

(5)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 ——以贵州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支撑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
        1.2.2 水资源脆弱性研究进展
        1.2.3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自然概况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1.4 水资源现状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 气候与水资源量的变化特征及空间分析
    3.1 气候与水资源量趋势变化分析
        3.1.1 降雨的趋势分析
        3.1.2 气温的趋势分析
        3.1.3 水资源量的趋势分析
    3.2 气候与水资源量的突变分析
        3.2.1 降雨的突变分析
        3.2.2 气温的突变分析
        3.2.3 水资源量的突变分析
    3.3 气候与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3.1 降雨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 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
        3.3.3 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4 气候变化与水资源量的相关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分析
    4.1 喀斯特区域水资源脆弱性的特性
    4.2 指标体系的选取的原则
    4.3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3.2 指标权重确定
    4.4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4.4.1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的等级划分
        4.4.2 水资源脆弱性的时间变化特征
        4.4.3 水资源脆弱性的空间变化
        4.4.4 不同分区脆弱性构成
    4.5 气候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4.5.1 降雨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4.5.2 气温与水资源脆弱性的相关性分析
        4.5.3 气候突变年份水资源脆弱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缓解水资源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5.1 缓解不同区域水资源脆弱性的策略分析
    5.2 缓解水资源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5.2.1 应对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管理对策
        5.2.2 根据脆弱性分区针对性治理
        5.2.3 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2.4 强化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6)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贵州省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2.2 研究方法
3 农业干旱特征分析
    3.1 基于VCI指数的年际、季节、月干旱趋势分析
    3.2 基于VCI指数的年际、季节、月干旱频率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4.1 月尺度SPI、SPEI指数干旱趋势分析
    4.2 基于SPI指数的年际、季节干旱趋势分析
    4.3 基于SPI指数的年际、季节、月干旱频率分析
    4.4 基于SPEI指数的年际、季节干旱趋势分析
    4.5 基于SPEI指数的年际、季节、月干旱频率分析
    4.6 干旱指标在贵州省的适用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机制分析
    5.1 年际、季节、月VCI与多时间尺度SPI相关性分析
    5.2 年际、季节、月VCI与多时间尺度SPEI相关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本研究课题受资助项目

(7)新疆天山两侧冰雹外场探测和预报预警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冰雹外场试验的研究进展
        1.2.1 冰雹大规模外场试验的开展
        1.2.2 基于外场试验对冰雹云三维气流结构的研究
    1.3 环境参数在冰雹预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3.1 环境参数在欧洲冰雹预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3.2 环境参数在美国冰雹预报研究的应用现状
        1.3.3 环境参数在中国冰雹预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3.4 其它地区环境参数在冰雹预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4 冰雹雷达参数预警指标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外场试验设计
    2.1 研究区概述
        2.1.1 地理概况
        2.1.2 新疆冰雹的时空分布
        2.1.3 新疆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
    2.2 TK-2A GPS探测火箭系统简介及试验方案设计
        2.2.1 TK-2A GPS探测火箭系统简介
        2.2.2 外场探测试验方案设计
        2.2.3 外场试验中冰雹云特征参量的计算方法与公式
    2.3 资料及预处理
        2.3.1 多普勒雷达探测数据
        2.3.2 多普勒雷达探测数据的预处理
        2.3.3 冰雹云的识别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典型雹暴事件的对流层中低层火箭下投式探测
    3.1 典型雹暴的雷达回波和环境场特征
    3.2 典型雹暴探测过程
    3.3 探测结果分析
        3.3.1 水汽条件
        3.3.2 风的垂直分布
        3.3.3 稳定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山两侧成灾冰雹的预报指标研究
    4.1 成灾冰雹预报参数的确定与特征分析
        4.1.1 邻近探空标准
        4.1.2 成灾冰雹个例统计
        4.1.3 环境参数梳理
        4.1.4 成灾冰雹的环境参数特征
    4.2 预报参数特征南北差异的可能原因
    4.3 成灾冰雹的预报指标研究
    4.4 成灾冰雹预报指标的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山两侧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预警指标研究
    5.1 资料与方法
        5.1.1 雷达探测资料
        5.1.2 雷达参数的确定
    5.2 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特征
        5.2.1 降雹前 30 min分钟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特征
        5.2.2 降雹前18 min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特征
        5.2.3 降雹时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特征
        5.2.4 成灾雹云雷达参数的演变特征
    5.3 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预警指标
        5.3.1 降雹前30 min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预警指标
        5.3.2 降雹前18 min成灾雹云的雷达参数预警指标
    5.4 成灾雹云预警指标的检验
        5.4.1 降雹前30 min成灾雹云雷达参数预警指标的检验
        5.4.2 降雹前18 min成灾雹云雷达参数预警指标的检验
    5.5 成灾冰雹预报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6.3 不足与下一步计划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行性分析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4.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地理核心素养
        2.1.2 地理野外考察
        2.1.3 乡土地理
        2.1.4 教学案例
    2.2 相关理论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情境学习理论
        2.2.3 生活教育理论
        2.2.4 多元智能理论
3 课程标准及新教材中高中地理野外考察的相关要求内容的梳理
    3.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03年版)》中对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建议
    3.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对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要求
    3.3 新教材对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要求分析
        3.3.1 鲁教版新教材对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要求
        3.3.2 中图版新教材对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要求
        3.3.3 人教版新教材和湘教版新教材内容对地理野外考察活动要求
4 贵州省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设计和开展现状分析
    4.1 学生问卷调查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
        4.1.3 调查问卷的内容
        4.1.4 调查结果分析
        4.1.5 结论
    4.2 教师问卷调查
        4.2.1 调查目的
        4.2.2 调查对象
        4.2.3 调查内容
        4.2.4 调查结果分析
        4.2.5 结论
    4.3 家长问卷调查
        4.3.1 调查目的
        4.3.2 调查对象
        4.3.3 调查内容
        4.3.4 调查结果分析
        4.3.5 结论
    4.4 高中地理教师访谈
        4.4.1 访谈目的
        4.4.2 访谈对象
        4.4.3 访谈内容
        4.4.4 访谈结果分析
    4.5 高校专家访谈
        4.5.1 访谈目的
        4.5.2 访谈对象
        4.5.3 访谈内容
        4.5.4 访谈结果分析
        4.5.5 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5 地理野外考察内容选择、线路设计及时间安排等应注意的问题
    5.1 野外考察内容选择
        5.1.1 紧密联系教材原则
        5.1.2 基于学情原则
        5.1.3 乡土特色原则
    5.2 野外考察的路线形式和选择方法
    5.3 野外考察时间安排
    5.4 野外考察地的选择原则
        5.4.1 典型性原则
        5.4.2 交通便利原则
        5.4.3 安全性原则
    5.5 地理野外考察记录要求
        5.5.1 文字记录要求
        5.5.2 图件记录要求
        5.5.3 室内资料整理要求
    5.6 野外考察报告撰写要求
    5.7 贵州省部分典型高中地理野外考察地点的梳理
6 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典型案例实证研究
    6.1 黔灵山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实践
        6.1.1 野外考察目的地概况
        6.1.2 野外考察目的、考察目标的制定和学生学情分析
        6.1.3 野外考察内容的确定
        6.1.4 野外考察点的选择
        6.1.5 野外考察路线和活动与组织的选择
        6.1.6 野外考察时间的确定
        6.1.7 黔灵山地理野外考察活动流程
        6.1.8 考察总结与反思
    6.2 猴耳天坑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实践
        6.2.1 野外考察目的地概况
        6.2.2 野外考察活动主题
        6.2.3 野外考察内容与教材关系分析
        6.2.4 野外考察目的、考察目标的制定和学生学情分析
        6.2.5 野外考察内容
        6.2.6 野外考察地的选择
        6.2.7 野外考察路线和活动与组织方式的选择
        6.2.8 猴耳天坑地理野外考察活动流程
    6.3 对两次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评价
    6.4 野外考察活动中师生的表现水平和存在问题
        6.4.1 学生兴趣浓厚,考察积极性高
        6.4.2 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不足
        6.4.3 学生参与度不高,考察次数受限
        6.4.4 学生野外考察报告撰写效果不佳
        6.4.5 师生专业知识较浅,考察难度较大
        6.4.6 考察内容过多,时间紧促
        6.4.7 考察形式较单一
7 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设计与实施对策及建议
    7.1 加强学生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报告撰写的培训
    7.2 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其地理实践能力
    7.3 增强重视程度,提升高中教师地理野外考察案例设计能力
    7.4 高校与中学联结,增强教师实践专业性
    7.5 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参与考察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贵州省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处于起步阶段、呈现潜力大的特征
        8.1.2 师生对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开展的意愿高
        8.1.3 教师在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设计和开展过程中存在困难
        8.1.4 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能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8.1.5 学生对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产生浓厚兴趣,但地理实践能力亟需提高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开展情况调查问卷表(学生卷)
    附录2 :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开展情况问卷调查表(教师卷)
    附录3 :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开展情况调查问卷表(家长卷)
    附录4 :高中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5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设计—以九洞天地质地貌考察为例
    附录6 :学生地理野外考察活动报告(部分)
    附录7 :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表现性评价量表(黔灵山、猴耳天坑)
    附录8 :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评价量表(黔灵山、猴耳天坑)
致谢

(9)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家庭博物馆的定义
        (二)民族旅游的定义
    五、相关文献回顾
        (一)家庭博物馆的研究
        (二)研究述评
第一章 作为露天博物馆的西江千户苗寨
    第一节 苗寨概述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文化资源
    第四节 旅游开发
    第五节 博物馆的兴起
第二章 旅游世界中的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
    第一节 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的类型与特征
    第二节 呈现先祖文化的鼓藏头家庭博物馆
    第三节 基于蜡染非遗体验的阿幼民族博物馆
    第四节 本土风俗艺术化的枫香阁
    第五节 传承农耕文化的唐兴发家庭博物馆
第三章 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的实践逻辑
    第一节 市场与利益的驱动
    第二节 社区主体的文化自觉
    第三节 游客对原生文化体验的迫力
    第四节 建馆主体对自持文化资本的运作
第四章 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实践的价值向度
    第一节 旅游收益的社区主体化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彰显与振兴
    第三节 社区发展内生主体的激活与培育
    第四节 民族旅游地“过度商业化”的去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10)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四、黔东南2003年夏季酷暑天气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因子协同影响下贵州省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张洁.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2]三种干旱指数在贵州省农业干旱时空分异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D]. 夏传花.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3]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4]基于乡土材料的凯里市岩寨村景观营造[D]. 刘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分析 ——以贵州省为例[D]. 江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6]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贵州省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机制[D]. 邢愿.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7]新疆天山两侧冰雹外场探测和预报预警指标研究[D]. 王昀. 兰州大学, 2021(09)
  • [8]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D]. 钱飞银.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9]西江千户苗寨家庭博物馆研究[D]. 吴帮雄.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10]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标签:;  ;  ;  ;  

2003年黔东南夏季高温天气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