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银杏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邳州市召开

第九届全国银杏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邳州市召开

一、全国第九次银杏学术研讨会在江苏邳州市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陈习刚[1](2020)在《隋唐大运河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期京杭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的发展演变结果。隋唐大运河的研究大致可分大运河申遗前时期、大运河申遗时期、大运河"后申遗时代"三个时期。隋唐大运河研究在隋唐大运河历史、隋唐大运河区域社会变迁、隋唐大运河区域文化、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方面成果丰硕,但也在基础性、综合性、全面性研究,田野考察成果发布的及时性,隋唐大运河的组成及与黄河关系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不足。

亓军红[2](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提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殷禹晴[3](2018)在《劳动力转移影响农业成本—收益的实证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指出不论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还是从当前发展中国家的二元转型过程来看,劳动力转移都是一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会发生的人口流动过程。按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所述,当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成后社会“二元”结构也就基本实现向“一元”的转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不断退出,但劳动力转移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进程中并未发挥显着效果,城乡收入差距、产业效率差距仍较大,农业现代化依旧是我国“四化”建设的短板。当前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如何更有效的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并不断激发农村、农业、农民活力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议题,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充分发挥农业转移劳动力的作用。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从成本-收益角度探讨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促进作用有限的原因,分析不同劳动力转移路径的影响差异,进而针对如何进一步发挥劳动力转移在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以二元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农业现代化理论为研究基础,确定农业成本-收益内涵,建立农业生产成本-收益、农村发展成本-收益、农民生活成本-收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劳动力就地转移、劳动力异地转移、有效劳动差异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市场化资源分配比重、对外开放程度、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作为衡量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解释变量,讨论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成本-收益间的关系。运用2001-2016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农业相关指标,采用熵权法分别对农业成本、收益进行综合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模型分析转移劳动力以及相关外部环境指标对农业成本-收益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劳动力转移途径对农业成本-收益的不同影响得到如下结论:第一:2001-2016年全省农业成本-收益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部分地区的农业成本自2013年起增幅不明显且略有下降;而农业收益不断走高且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第二:当前全省就地转移劳动力数量已达到有利于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收益阶段。第三:目前劳动力异地转移数量增加既不利于降低农业成本,也不利于提高农业收益。第四: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差异增大一方面会降低农业成本,另一方面也会降低农业收益,但对农业收益的影响程度大于对农业成本的影响程度。第五: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指标对成本和收益的影响中,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均较为显着而其他指标的实证结果不显着或影响程度较弱。

黄本亮[4](2018)在《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文中提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可谓精彩纷呈。其间,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的农耕文化土壤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巨变,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搭建了立体文化生态,并推动其产生亦步亦趋的变化。论文研究融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图像学方法等于一体,对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进行了整体性研究。行文在理嬗变脉络、析嬗变动因、观嬗变走向、汇嬗变经验、辨嬗变隐忧的同时,也揭示了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民间文化价值转向在历史和逻辑两个向度的复杂性关联与互动。这不仅将中国民间剪纸在各个时期散落的历史碎片串起,也为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提供了现实语境和实践参照。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纠结跌宕。清末民初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突变的时代。在内部社会变革、外来文化渗透和民间文化启蒙中,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发生新变,教育传承方式开始肇始,应用载体逐渐出新,审美特征发生转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迈出从民间出走的步伐。随后,在延安文艺运动、新中国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和“文革”三种意识形态征召下,民间剪纸艺术表现出与政治意识形态的紧密关联,这一方面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呈现现实主义审美转向,另一方面也逐步使民间剪纸游离民间文化本体。这种过度依附政治征召的发展路径,在改革开放语境中被剥离。改革开放后,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快速复苏,不仅民间剪纸艺术活动全面展开,而且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开始回归,甚至民间剪纸开始作为一种独立艺术样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确立其审美独立性。其间,虽然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重返百花齐放之状,但也渐显绘画化倾向。学者对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展开了及时反拨,短暂守护了复苏成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不仅民间剪纸艺术依附的农耕文化十壤加速消逝,而且民间剪纸艺术在逢迎市场的调适中不断抛弃自身文化内核。在经济利诱下,作为生产消费的民间剪纸在逢迎市场的过程中开始呈现同质化倾向。市场经济时代民间剪纸艺术文化生态巨变推动其呈现整体衰微之势。进入21世纪,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成果在此汇聚。同时,生存困境中的民间剪纸也迎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契机。民间剪纸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中开始文化赋值,并渐显文化重塑之势与多态共生之状。综而释之,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经历了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的曲折历程。其间,民间剪纸艺术虽然经历了抽象化、工具化、符号化的存在状态,但最终寻回了民间文化本体地位。这既是民间剪纸文化内驱力的结果,也是民间文化自信的体现。因此,当下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应遵循民间文化自身规律,使其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展现蓬勃生机。

王堞凡[5](2017)在《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保护与更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景观是自然景观环境、传统农业生产格局、传统乡村格局特色、传统生活延续、民俗文化、现代农业效益、相关产业效益、公共设施、乡村环境、生态环境等农业活动有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结合的一种特殊形态集合产物,是农业外在表现和内在优势相结合的复合型景观,且具有社会、经济、生态和历史等价值属性。在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农业景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论文选取农业生产发展在全国前列,同时城镇化化及美丽乡村建设相对成规模的江苏地区农业景观进行重点分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运用研究成果,保护江苏地区乃至全国农业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发挥农业景观最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使农业景观在新时期得到传承与优化。从而丰富了新时期农业景观保护和更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扩展了乡村景观建设和规划研究的思路,具有社会现实意义。论文主要运用了多学科融贯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田野调查法、归纳分析法、层次分析与模糊评价法以及实践运用法来展开农业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的研究。研究内容拟从5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解决如何合理的进行乡村地区农业景观保护和更新的设计与建设:1、通过对典型乡村农业景观的实地调查研究和归纳分析,分析其现状建设的优势、劣势与亟待解决的问题,发现江苏地区农业景观保护和更新的规划与建设层面核心的问题。2、分析国内外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案例的规划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国内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规划建设提炼出可借鉴的方法和依据。3、构建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内容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论体系、评价原则、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为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4、依据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内容综合评价体系及构建的数据库操作平台,提出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特色规划方法与策略。5、结合相关实践案例为江苏地区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规划提供实践参考,以期使抽象的理论更具现实可操作性。论文最后研究确立了一套被相关领域广泛应用而引申到针对农业景观研究领域的综合评价体系。在调研层面全面系统地列举了评价的指标内容和评价标准构成的要素,将农业景观后续的设计和规划建设定位在更加科学严谨的角度。通过建立的数据库软件,方便相关人员进行实际操作,以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江苏地区乃至全国农业景观设计建设的基础,采用分类保护与更新的方法和策略,以模式套用的方式指导江苏地区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设计与建设。

张凤琴[6](2015)在《乡镇主导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 ——以邳州市官湖镇为例》文中认为目前乡镇工业发展中出现的主导产业选择不当、产业培育不力、产业转型发展滞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乡镇经济和小城镇发展的重要管理难题。所以论文选择邳州市官湖镇为例,总结当地政府在选择、培育板材家具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主要做法与效果,分析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挑战及政府应对举措及经验,对于其他乡镇主导产业管理政策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邳州市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在2012年被邳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为官湖镇主导产业,当地政府在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大力培育下,板材家具产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官湖镇当地政府为了应对板材家具产业发展出现的瓶颈,将工作重心转移,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来持续发展本镇的经济。论文以服务型政府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支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SWOT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在对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发展的经过陈述的基础上,探讨分析地方政府在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选择、培育、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活动规律及特征,提出完善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管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历经萌芽、形成、壮大、提升、板材家具产业链形成、板材家具产业集群形成六个发展阶段;(2)官湖镇地方政府将本地的板材家具产业与河北的邢台、山东的临沂、浙江的嘉善三个地区进行区域间的分析比较,将官湖镇与邳州市其他的乡镇进行区域内的分析比较,确定选择板材家具产业作为官湖镇的主导产业;(3)官湖镇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启动激励机制、建立优质包挂平台、政府定期举办板材产品展销会、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改善发展硬环境培育主导产业;(4)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中面临着如外销起伏不定、融资困难凸显、招商的负面效应不同程度存在、政府及商会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发挥、物流成本高昂等严峻形势,官湖镇地方政府通过重新定位招商引资、促进本地企业解放思想、积极促进产学研合作、积极发挥板材家具协会作用等推进转型升级。最后,论文针对官湖镇主导产业目前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化解企业融资难题、强力提振企业家信心、坚持两个市场并重、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快速降低物流成本、培育板材家具电商城、继续抓好园区建设、发展完善配套产业、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管理方式等九方面提出完善官湖镇主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官湖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陈凤洁[7](2013)在《银杏文化传承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银杏是中国特有的孑遗树种,银杏文化是我国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通过对银杏古籍的整理以及古树资源的考察,研究银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对银杏名称、认知和银杏古树、相关古籍、历史人物等研究基础的梳理,以及从银杏栽培技术、范围和银杏利用与经济等林木资源和产业发展方面,银杏民俗、文学艺术、与儒道释之间的关系等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方面,对银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研究。银杏文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银杏文化在初期以银杏产区的区域性文化的形式存在,汉代以后,尤其是唐宋之间北方银杏文化可能存在断层。宋代以后,银杏产地分布的区域性局限仍然存在,这导致银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阶段性螺旋式发展的状态。我国丰富的银杏古树资源,书籍文献,以及与银杏有关历史人物故事,显示了银杏对我国的强大影响力,是银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银杏文化研究的基础。我国人民从商周时期就开始栽植银杏,随着银杏利用的广泛发展,银杏经济逐渐兴起。宋代以来,银杏是国家和政府征收的物品之一。明清时期,政府征收的银杏数量已经很多,主要去向是户部以及光禄寺,征收方式有实物征收和货币征收两类。同时,随着银杏成为人们日常使用之物,银杏贸易也随之而起。明清时期,白果、银杏板材、银杏树以及银杏盆栽,都成为可供买卖的商品。改革开放一段时间内,是庭院栽植的重要的经济树种。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庭院经济有突破小农经济的限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至少明清时期,政府开始征收银杏相关的税负,主要税负种类有花果树株课钞、塌房钞、钞牙钱钞以及运输中的关税。至少在清代,对关系风水庇佑的公益性质的银杏树,政府就有禁止砍伐的相关规定。当代,我国政府出台多项措施保护古树名木。银杏文化中的文学艺术、风土民俗、以及与儒道释之间的交融和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继承这些财富的同时,发展出当代的银杏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为了更好地建设当代银杏文化,我们要传承历史上的银杏文化,发展具有时代精神的银杏文化。建设银杏文化,要坚持有场所、有古树、有故事、有号召、有受众的“五有”原则。繁荣银杏文化要依靠政府部门、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推动,要对银杏文化进行宣传和引导,最重要的是鼓励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

王佩佩[8](2009)在《徐州都市圈发展中的政府合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当代城市,其空间范围与影响范围都在客观上构成了由中心城市及周边城镇相结合、全面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的都市圈。都市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有益模式。然而,原有行政区划的制度障碍、地方保护、政府管理体制落后等在不同程度上抑制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自然冲动。政府如何改善管理方式、加强相互合作,是城市圈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徐州都市圈是江苏三大都市圈之一。目前圈内政府间合作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合作机制尚未确立,严重制约徐州都市圈的发展。作为东部沿海欠发达地区和跨省都市圈的典型,徐州都市圈面临的政府合作问题非常复杂。因此,对徐州都市圈发展中的政府合作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现有的政府合作理论和实践为依据,在深入分析徐州都市圈特征和政府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徐州都市圈政府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对徐州都市圈发展中的政府合作问题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增强中心城市功能与树立“共赢”的合作理念加强政府合作的动力;突出政府合作的重点即交通一体化;创新政府合作的组织载体;建立政府合作的保障机制包括利益协调机制和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改善政府合作的政策环境;健全政府合作的法律制度。

周洁[9](2007)在《江苏省银杏产业外向型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杏产业是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朝阳产业。发展银杏产业,对于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外向型一直是江苏省银杏产业的发展方式,但上世纪末,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省乃至全国的银杏产业遭遇挫折,也为江苏省银杏产业的外向型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此,有必要探索今后江苏省银杏产业可借鉴的发展模式,以利于江苏省银杏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论文在回顾近20多年江苏省银杏产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促进江苏省银杏产业发展、壮大的动因,明确了江苏省银杏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式-外向型发展。继而,论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系统总结了目前江苏省银杏产业外向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未来江苏省银杏产业外向型发展可采取的模式,并就模式运行所涉及的走出去战略和引进来战略等重要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江苏省银杏产业外向型发展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在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其的顺利运行。论文从出口基地、出口渠道、龙头企业、技术支持、国际市场调研及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等方面对江苏省银杏产业外向型发展提出了对策措施。

周波[10](2005)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环境体现国家的综合国力,反映人民的生活品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已将创建人类高质量的社会生活环境标准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现代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理需要,而公共空间正是城市人这种生理需求得以实现的物质依托,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空间类型。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发展作为衡量城市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建设和发展已经显得相当迫切,已得到世界各国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城市公共空间真正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关键问题和人们关注的热点。 目前,有关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和演变的研究已引起了国内外部分学者专家的重视,但迄今为止,尚缺乏对这一问题运用历史的观点,长时段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从城市史这一独特视角中,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行为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通过长时段的历史考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演变的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和审视,揭示其内在的联系、表现及特点和规律,是现代城市史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

二、全国第九次银杏学术研讨会在江苏邳州市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第九次银杏学术研讨会在江苏邳州市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隋唐大运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隋唐大运河研究分期
二、隋唐大运河本体研究
    (一)隋唐大运河概念、特征
        1.隋唐大运河名实
        2.隋唐大运河的特征
    (二)隋唐大运河河道变迁
    (三)隋唐大运河运河工程、设施
    (四)隋唐大运河交通与漕运
    (五)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三、隋唐大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研究
四、隋唐大运河区域文化研究
五、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一)隋唐大运河遗产内涵、性质特征与价值
    (二)隋唐大运河遗产的调查、保护
        1.隋唐大运河遗产的调查
        2.隋唐大运河遗产的保护
    (三)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发
六、隋唐大运河研究不足与思考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3)劳动力转移影响农业成本—收益的实证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三、研究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村劳动力与农业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
        四、农业成本-收益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二元经济理论
        三、农业现代化理论
    第三节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成本-收益的影响分析
        一、劳动力转移影响农业成本-收益的要素配置效应
        二、劳动力转移影响农业成本-收益的产业结构效应
第三章 江苏省劳动力转移及其对农业发展的现实影响
    第一节 江苏省劳动力转移基本特征
        一、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二、转移方向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三、转移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四、转移劳动力以省内流动为主
    第二节 江苏省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
        一、江苏省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促进作用有限的现实条件
第四章 江苏省农业成本-收益整体评价
    第一节 江苏省农业成本-收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建立农业成本-收益指标体系原则
        二、农业成本-收益评价体系指标选取
        三、农业成本-收益评价指标赋权
    第二节 江苏省农业成本-收益整体评价
        一、农业成本-收益评价结果
        二、农业成本-收益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江苏省劳动力转移影响农业成本-收益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江苏省劳动力转移相关指标与控制变量选取
        一、劳动力转移相关指标与控制变量选取
        二、数据来源
    第二节 江苏省劳动力转移影响农业成本-收益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设定
        二、模型估计结果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持续推进各类制度改革
        二、完善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
        三、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推动小城镇建设
        四、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转移劳动力非农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相关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
    六、思路框架与内容
    七、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开化民间:内动外渗开启民间剪纸艺术应变图新(20世纪初至30年代)
    1.1 清末以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程式化演进
        1.1.1 稳定的演进脉络
        1.1.2 程式特征的固守
    1.2 社会变革引起民间剪纸艺术生存空间变化
        1.2.1 农耕社会结构的松动
        1.2.2 城市商业经济的兴起
        1.2.3 新旧风俗习尚的交锋
    1.3 民间文化启蒙拓宽民间剪纸艺术承传方式
        1.3.1 民间文化启蒙语境中的民俗剪纸辑录
        1.3.2 剪纸教育承传方式的肇始
        1.3.3 剪纸应用载体的新显
    1.4 民间剪纸艺术变异性特征萌醒的双向进路
        1.4.1 内容题材创新与审美价值的转化
        1.4.2 西方艺术浸染与剪纸语言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征召民间:意识形态征召民间剪纸艺术鼎新革故(20世纪40年代至70 年代中期)
    2.1 延安文艺运动指引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探索
        2.1.1 创新主体民间观念的意识形态过滤
        2.1.2 革命战争催生民间剪纸宣传新功能
        2.1.3 战时宣传功能牵引剪纸图像范式变化
        2.1.4 木刻窗花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
    2.2 手工业合作化主导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勃兴
        2.2.1 新中国民间剪纸手工业合作化的展开
        2.2.2 合作化运动中剪纸艺人地位上行的助推
        2.2.3 民间剪纸艺术现实主义转向之时代追随
        2.2.4 民间剪纸艺术写实手法渐熟
    2.3 “文革”催征下的民间剪纸艺术审美革故异化
        2.3.1 “文革”文艺标准对“民间”的政治纯化
        2.3.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文化生态的驱离
        2.3.3 “文革”主题剪纸民间审美意识的异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在民间:改革开放推动民间剪纸艺术复苏立新(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3.1 改革开放开启民间剪纸热的兴盛
        3.1.1 国家文化理念中的民间文化认同
        3.1.2 民间剪纸艺术活动的全面展开
    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旨趣的回归
        3.2.1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价值的苏醒
        3.2.2 民间剪纸艺术传统风格的复苏
    3.3 民风新作型剪纸地位的上扬与反拨
        3.3.1 传统民俗剪纸向民风新作剪纸的滑动
        3.3.2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绘画化倾向的反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诱民间:市场经济利诱民间剪纸艺术吐故逢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
    4.1 民间剪纸文化依附渐失中的经济属性凸显
        4.1.1 市场经济驱诱民间剪纸依附的文化政策转向
        4.1.2 城乡结构固化抽离民间剪纸村社文化传统
        4.1.3 旅游消费刺激民间剪纸艺术经济价值膨胀
    4.2 作为生产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产销调适
        4.2.1 创作方式从“技艺型”向“设计型”切换
        4.2.2 产销方式从“分散型”向“整合型”优化
        4.2.3 艺人身份从“单一型”到“多元型”逢源
    4.3 作为消费的民间剪纸逢迎市场的审美趋同
        4.3.1 审美主题从“民俗文化”走向“审美文化”
        4.3.2 审美功能从艺人“自娱”走向市场“娱他”
        4.3.3 审美风格从“俗”趋“雅”中的趋同倾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返归乡土:非遗契机唤醒民间剪纸艺术文化重塑(21世纪初至今)
    5.1 民间剪纸生存困境中的非遗契机
        5.1.1 政府非遗剪纸保护工程的展开
        5.1.2 社会团体非遗剪纸保护的成效
        5.1.3 民间群体剪纸发掘守护的前瞻
    5.2 非遗激活民间剪纸艺术文化赋值
        5.2.1 非遗剪纸传承中的文化叠加转向
        5.2.2 非遗剪纸保护中的公共文化面向
        5.2.3 非遗剪纸保护对地方话语的引入
    5.3 非遗语境下民间剪纸艺术分野共生
        5.3.1 原生态传承型剪纸与程式特征的回归
        5.3.2 市场态生产型剪纸与大众审美的表达
        5.3.3 艺术态创新型剪纸与个性风格的探索
    本章小结
总结与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中图片来源
    二、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大事记
    三、中国有剪纸的民族主要剪纸类型及分布区域一览表
    四、调研访谈采风录摘编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5)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保护与更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家政策的需要
        1.1.2 文化传承的需要
        1.1.3 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景观
        2.1.2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
    2.2 农业景观的价值特征
        2.2.1 物质生产价值
        2.2.2 生态服务价值
        2.2.3 文化传承价值
        2.2.4 景观美学价值
    2.3 农业景观的形态特征
        2.3.1 自然景观形态与人工景观形态
        2.3.2 静态景观形态与动态景观形态
        2.3.3 物质景观形态与非物质景观形态
    2.4 农业景观的构成元素
        2.4.1 物质元素
        2.4.2 非物质元素
    2.5 农业景观的表现形式
        2.5.1 农业景观的色彩
        2.5.2 农业景观的肌理
        2.5.3 农业景观的格局
    2.6 相关的理论体系
        2.6.1 乡土景观
        2.6.2 景观生态学
        2.6.3 原乡规划
        2.6.4 生产美学
        2.6.5 生活美学
        2.6.6 生态美学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调查研究
    3.1 江苏地区与中国综合农业区划
        3.1.1 中国综合农业区划
        3.1.2 江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
    3.2 江苏地区区域概况
        3.2.1 江苏地区地理环境
        3.2.2 江苏地区行政背景
        3.2.3 江苏地区经济背景
    3.3 调查范围、概况、对象及内容
        3.3.1 调查范围及概况
        3.3.2 调研具体路线
        3.3.3 调查内容
    3.4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主要特征调查
        3.4.1 基于江苏乡村格局的农业景观现状调研
        3.4.2 基于地域环境的农业景观现状调研
        3.4.3 基于功能分类的农业景观调研
    3.5 调查结果
        3.5.1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格局现状
        3.5.2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现状优势
        3.5.3 制约江苏地区农业景观发展的因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分析研究
    4.1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转型
        4.1.1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转变的原因
        4.1.2 江苏农业景观转型的条件
    4.2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与城镇发展的关系研究
        4.2.1 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概况
        4.2.2 江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4.2.3 江苏地区城镇化对传统农业景观的影响
        4.2.4 江苏地区城镇化对现代农业景观的影响
        4.2.5 农业景观融入城镇化
    4.3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与美丽乡村的关系研究
        4.3.1 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与发展
        4.3.2 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及建设内涵
        4.3.3 江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4.3.4 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景观的关系研究
        4.3.5 建设美丽乡村与农业景观融合的有效途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特质与近景
    5.1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内涵
    5.2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重要意义
        5.2.1 农业景观保护的重要意义
        5.2.2 农业景观更新的重要意义
    5.3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关系
    5.4 国内外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案例的研究
        5.4.1 日本水上町公园——“农村公园构想”
        5.4.2 江西婺源篁岭——“古村落活化”
        5.4.3 江苏常州杨桥村农业景观规划建设的缺位分析
        5.4.4 总结
    5.5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问题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内容评价体系的构建
    6.1 国内外评价方法的研究
    6.2 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
    6.3 评价体系模型的构建
        6.3.1 评价的目标
        6.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6.3.3 层次分析法
        6.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6.4 指标体系的构建
    6.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5.1 评价权重的相关公式
        6.5.2 评价指标权重分值
    6.6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内容综合评价体系的形成
        6.6.1 建立评分标准
        6.6.2 相关评价体系的建成
        6.6.3 建立指标数据收集系统
    6.7 评价体系分值的分析
        6.7.1 评价分值的计算
        6.7.2 评价分值相关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策略研究
    7.1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7.2 农业景观分类保护与更新的方法及具体措施
        7.2.1 分类保护与更新的规划依据
        7.2.2 分类保护的方法及具体措施
        7.2.3 分类更新的方法及具体措施
    7.3 建立农业保护与更新的主要模式
        7.3.1 建立保护与更新模式的必要性
        7.3.2 不同发展类型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
    7.4 建立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模式的效益评价机制
        7.4.1 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7.4.2 评价效益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江苏地区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实践应用
    8.1 江苏常州金坛巨村农业景观规划设计应用
        8.1.1 项目概况
        8.1.2 农业景观保护与更新的评价分数
        8.1.3 重点分数内容详解
        8.1.4 总体评价
        8.1.5 发展定位
        8.1.6 规划方法及依据
        8.1.7 保护与更新的主要措施
        8.1.8 模式套用
    8.2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思考和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
        9.1.2 创新点
    9.2 研究思考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乡镇主导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 ——以邳州市官湖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关于产业生命周期的研究
        1.3.2 关于乡镇经济的研究
        1.3.3 关于主导产业的研究
        1.3.4 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研究
        1.3.5 关于政府行为的研究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乡镇经济
        2.1.2 政府行为
        2.1.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1.4 服务型政府理论
    2.2 乡镇主导产业与乡镇经济发展
        2.2.1 主导产业
        2.2.2 发展主导产业意义
        2.2.3 主导产业与乡镇经济的关系
        2.2.4 乡镇主导产业发展中政府可能的作用
第3章 官湖镇主导产业选择与培育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3.1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现状
        3.1.1 官湖镇区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1.2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现状
    3.2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历程
    3.3 官湖镇主导产业的确立
        3.3.1 江苏邳州与山东临沂、浙江嘉善、河北邢台中国三大板材家具产业的优势比较
        3.3.2 邳州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与邳州其他乡镇优势比较
        3.3.3 邳州市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存在的劣势
        3.3.4 官湖镇主导产业的决策过程
    3.4 官湖镇培育主导产业的主要做法
        3.4.1 税收、土地、行政收费等政策扶持
        3.4.2 政府启动激励机制
        3.4.3 建立优质包挂平台
        3.4.4 政府定期举办板材产品展销会
        3.4.5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发展硬环境
第4章 官湖镇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4.1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对邳州市的贡献
    4.2 基于政府角度对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进一步发展的SWOT分析
        4.2.1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的优势(S)
        4.2.2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的劣势(W)
        4.2.3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面临难的机遇(O)
        4.2.4 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T)
    4.3 官湖镇地方政府推进板材家具产业转型升级举措
        4.3.1 重新定位招商引资
        4.3.2 促进本地企业解放思想
        4.3.3 促进产学研合作
        4.3.4 积极发展板材家具协会作用
        4.3.5 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主导产业
    4.4 官湖镇地方政府在发展板材家具产业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4.4.1 存在的不足
        4.4.2 原因分析
第5章 完善官湖镇主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促进官湖镇板材家具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银杏文化传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二章 银杏的名称与认识
    2.1 银杏名称考证
    2.2 银杏的基本认识
    2.3 小结
第三章 银杏古树、古籍和历史人物
    3.1 银杏古树
    3.2 银杏古籍
    3.3 历史人物
    3.4 小结
第四章 银杏种植栽培
    4.1 栽培历史和区域
    4.2 栽培技术
    4.3 栽培类型
第五章 银杏经济利用
    5.1 银杏的利用价值
    5.2 银杏经济政策
第六章 银杏文学艺术
    6.1 趣闻逸事
    6.2 诗词歌赋
    6.3 绘画艺术
第七章 银杏风土民俗
    7.1 银杏与民俗
    7.2 银杏与命名文化
第八章 银杏与儒道释文化
    8.1 概述
    8.2 儒家与银杏文化
    8.3 道教与银杏文化
    8.4 佛教与银杏文化
第九章 结论、建议与讨论
    9.1 结论
    9.2 建议
    9.3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摘要

(8)徐州都市圈发展中的政府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 研究所运用的方法
2 都市圈政府合作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2.1 都市圈政府合作的理论基础
    2.2 都市圈政府合作的实践经验
3 徐州都市圈发展特征与政府合作的基础
    3.1 徐州都市圈概况
    3.2 徐州都市圈特征
    3.3 徐州都市圈政府合作的基础
4 徐州都市圈政府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徐州都市圈政府合作存在的问题
    4.2 徐州都市圈政府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5 促进徐州都市圈政府合作的政策建议
    5.1 增强政府合作的动力
    5.2 突出政府合作的重点
    5.3 创新政府合作的组织载体
    5.4 建立政府合作的保障机制
    5.5 改善政府合作的政策环境
    5.6 健全政府合作的法律制度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江苏省银杏产业外向型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框架
2 外向型经济概念及相关基础理论
    2.1 外向型经济概念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2.3 跨国经营理论
        2.2.4 国际市场营销理论
3 江苏省银杏产业的发展机理分析
    3.1 产业升级基本模式
    3.2 江苏省银杏产业的发展机理分析
        3.2.1 江苏省银杏产业的发展历史
        3.2.2 江苏省银杏产业的发展现状
        3.2.3 江苏省银杏产业的发展动因
4 江苏省银杏产业外向型发展的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江苏省银杏产业外向型发展的环境
        4.1.1 地理区位
        4.1.2 经济环境
        4.1.3 政治环境
    4.2 江苏省银杏产业外向型发展的现状
        4.2.1 江苏省银杏产业的出口发展现状
        4.2.2 江苏省银杏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4.2.3 江苏省银杏产业的资本、技术引进现状
    4.3 江苏省银杏产业外向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3.1 发展模式单一
        4.3.2 出口市场集中度高
        4.3.3 出口产品加工程度偏低
        4.3.4 外资引进层次低
        4.3.5 品牌意识有待提高
5 江苏省银杏产业外向型发展模式的构建
    5.1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
    5.2 江苏省银杏产业外向型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路
    5.3 未来江苏省银杏产业外向型发展模式框架设计
    5.4 积极走出去,大力开发国际市场
        5.4.1 国际市场银杏产品需求形势
        5.4.2 国际市场银杏产品供给形势
        5.4.3 江苏省银杏产业的走出去战略
    5.5 有效引进来,努力提高江苏省银杏产业国际竞争力
        5.5.1 资金引进
        5.5.2 知识引进
6 保障江苏省银杏产业外向型发展模式有效运行的相关措施
    6.1 出口基地建设
        6.1.1 出口基地布局
        6.1.2 无公害绿色基地建设
    6.2 出口渠道建设
        6.2.1 出口渠道的主要模式
        6.2.2 出口渠道模式的不足
        6.2.3 出口渠道模式的改进
    6.3 龙头企业建立
    6.4 技术支持
    6.5 加强国际市场调研
    6.6 塑造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
7 结论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10)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选题的源起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三、目前的研究现状
    四、基本研究方法、思绪及研究难点
    五、资料的搜集与选用
    六、本文研究框架
第一章 城市公共空间的解读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一、“空间”概念的诠释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
        四、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
    第二节 从城市演化过程看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意义
        一、城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
        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公共空间内在机制演化
    第三节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与转型
        一、城市街道
        二、城市广场
        三、城市公园绿地
第二章 中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的简要发展历程
        一、封闭型形态(15世纪以前)
        二、构成型形态(15~18世纪)
        三、功用型形态(18~19世纪)
        四、开发型形态(20世纪)
    第二节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线索
        一、封建时期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特征
        二、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特征
        三、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主要类型的形成与演变
    第三节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一、政治、社会秩序与城市公共空间
        二、经济发展与城市公共空间
        三、思想文化传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四、城市生活的发展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五、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
第三章 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演变(1949~1978年)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历史回顾及演变特征
        一、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历史回顾
        二、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与演变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1949~1957年)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1949~1952年)
        二、一五时期: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起步(1953~1957年)
    第三节 大跃进—文革: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冒进、徘徊与破坏(1958~1978年)
        一、大跃进: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失衡(1958~1960年)
        二、调整政策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1961~1965年)
        三、文化大革命: 也是对城市的革命(1966~1978年)
    第四节 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发展与演变
        一、城市街道的建设
        二、城市广场的发展
        三、城市公园与绿地的演进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与演变(1978~2000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历史回顾
        一、城市建设的正名与复苏
        二、城市规划的恢复,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给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带来新的生机
        四、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1978~2000年)
        一、20世纪80年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
        二、20世纪90年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发展与演变
        一、城市街道的建设
        二、城市广场的发展
        三、城市公园绿地的演变
    第四节 世纪之交城市公共空间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一、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理论与对策框架
结语:新世纪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一、全球和中国的城市化趋势
    二、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
声明
致谢

四、全国第九次银杏学术研讨会在江苏邳州市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隋唐大运河研究述评[J]. 陈习刚.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劳动力转移影响农业成本—收益的实证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殷禹晴.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8)
  • [4]从民间出走到返归乡土—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研究[D]. 黄本亮. 上海大学, 2018(02)
  • [5]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保护与更新[D]. 王堞凡.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5)
  • [6]乡镇主导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 ——以邳州市官湖镇为例[D]. 张凤琴.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银杏文化传承发展研究[D]. 陈凤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4)
  • [8]徐州都市圈发展中的政府合作问题研究[D]. 王佩佩. 华中科技大学, 2009(S2)
  • [9]江苏省银杏产业外向型发展模式研究[D]. 周洁.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10]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 ——以20世纪下半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演变为研究重心[D]. 周波. 四川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第九届全国银杏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邳州市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