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是否被迫加入“广场协议”?

人民币是否被迫加入“广场协议”?

一、人民币正在被逼向“广场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Liu Zhan[1](2020)在《中美贸易战前景 ——脱钩或是重新正常化》文中认为自由主义观点认为,贸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正和博弈。那么,中美贸易战对中美贸易关系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探讨中美贸易战的前景,未来中美经贸关系的走向,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从中美两国的角度深入宽泛的分析贸易战的原因、影响。贸易逆差、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美国霸权的威胁引发的贸易战,源于中美两国都希望保持自己的实力和经济增长,这使得妥协变得困难。如果未来中美经贸关系出现脱钩现象,除了中美两国关系将会进一步恶化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对中美两国产生的,其后果将波及全球经济。因此,中美两国需要通过更多的沟通、协商来解决中美经贸关系上的分歧,避免中美贸易关系脱钩。中国需要深化改革,深化开放,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设立国际化规则标准,重启中美经贸关系正常化。

殷功利[2](2012)在《中国贸易顺差研究:结构、效应与可持续性》文中指出贸易收支是国际经济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中国贸易顺差是学术界、实业界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研究中国贸易顺差的结构、效应及可持续性,探索其运行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国际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我国科学制定贸易、外汇、外资、产业、汇率等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贸易顺差结构、影响因素、效应和国际比较的分析,考察了我国贸易顺差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并通过贸易顺差历史的考察,总结了贸易顺差的演进规律。另外,本论文还基于跨时贸易理论和内生结构突变的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问题,对贸易顺差的影响因素及效应进行了实证。理论意义在于:一是推动相应的国际贸易理论在中国的实证应用;二是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并促其发展;三是为相关学者研究提供学术参考。实际意义在于:一是从顺差结构来看,只有对中国贸易顺差结构进行全面分析,才能明确在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我国外贸发展战略调整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缓解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才能正确定位贸易政策;二是从顺差持续性上看,我国外贸顺差的可持续性不仅关系到出口增长的发展趋势,也关系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等诸多方面。贸易顺差能否持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外贸、外汇、外资、财政等政策的走向。只有在认清我国顺差的本质及判断其能否持续等的条件下才能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正面作用,降低其负面影;三是通过与日德贸易顺差比较研究,总结出它们改善贸易顺差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通过研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与制度安排对贸易顺差的影响,这会对中国贸易顺差的改善提供有益借鉴价值。本文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的方法、比较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发展、现状和特征进行客观描述,又根据规范分析对我国贸易顺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理性判断,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科学的对策建议;通过分析德国、日本等国家贸易发展历史、贸易顺差原因、构成及处理方式并与我国贸易顺差进行了比较;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了我国的贸易顺差持续性、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等效应。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1)相关文献回顾及评述。就贸易顺差原因、影响、治理措施及持续性等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中外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述;(2)贸易顺差的基本理论。首先对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然后就经常项目顺差与储蓄投资的理论、跨时贸易理论、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结构分析法及弹性学说进行了探讨;(3)中国贸易顺差结构。从中国贸易顺差产生的背景开始进行了分析。而后分析了中国贸易顺差的地区结构。继而剖析了中国贸易顺差的商品结构和中国贸易顺差经营主体结构。最后分析了中国贸易顺差的贸易方式;(4)中国贸易顺差的影响因素及效应。就中国贸易顺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还就中国贸易顺差效应进行了探讨;(5)中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包括简要分析了中国进出口关系的典型事实,建立了理论模型,对中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计量分析;(6)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就贸易顺差额进行了国际比较。其后分别对贸易不平衡度、贸易顺差结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了国际比较。文章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从中国贸易顺差结构来看,中国主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地是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顺差国内地理分布集中在东部沿海;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从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导转换到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导,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若从价值链的增值环节看,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仍然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环节,我国的劳动力要素密集的性质未变;外资企业为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加工贸易在绝大部分年份里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力军;(2)从中国贸易顺差影响因素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国内收入、国外收入对我国贸易顺差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大于20%的条件下,反而增大了的我国贸易顺差。因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改善其贸易逆差在实践中是不合理的。中国参加国际垂直分工程度的增强对中国贸易顺差增长有促进作用;(3)从中国贸易顺差的效应来看,中国贸易顺差对中国实际有效汇率、对外直接投资、通货膨胀、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及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4)中国贸易顺差具有弱可持续性。根据经常项目收支跨期分析,从基于内生结构突变的计量检验结果来看,一是中国进出口之间具有包含截距项、斜率项都发生了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中国贸易顺差具有可持续性,表明出口贸易受到了外汇外贸体制改革及“入世”等制度变迁及2008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既包括鼓励出口的影响,也包括阻止出口的影响。二是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是弱可持续性,而非强可持续性,贸易出口容易受到国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三是出口主要受进出口问长期均衡关系的约束,其偏离均衡会在下月得到修正以保证进出口关系不会明显偏离均衡状态,出口企业是理性的,会自动对各期的出口进行调整,以实现跨期利润最大化;(5)从中国贸易顺差国际比较来看,与日本德国相比,一是从贸易顺差额来看,我国不大;二是从贸易不平衡度来看,我国贸易不平衡度不高;三是从贸易顺差结构来看,首先,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比重上,我国低;第二,在出口商品结构的多元化上,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单一;第三,在要素的密集程度上,从价值链的增值环节看,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仍然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环节,我国的劳动力要素密集的性质未变;最后,在贸易获利上,我国获利小。总之,德国的贸易顺差质量第一,日本第二,我国最差;四是从贸易顺差原因来看,通过对日德顺差原因的分析,可知一经济体在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贸易顺差带有一定的普适性,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竞争战略及政府的支持也是顺差产生重要影响因素。而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惯用价格战,缺乏战略,技术创新不足,政府也缺乏对对外贸易系统的科学的促进体系;(6)中国贸易顺差属正常现象。从国际经验来看,一经济体在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贸易顺差带有一定的普适性,现阶段我国正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我国的外贸顺差也是伴随工业化进程自然发生的。具有长期性和弱可持续性。从我国的外贸顺差与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规模相比来看,基本上是平衡的,我国外贸顺差持续的时间远远低于德、美、英日等发达经济体。从贸易不平衡度来看,与日本德国相比,我国无论从年平均值,还是从年超过10%的年份数量来看,我国贸易不平衡度不高。因此,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实属正常现象。本文的创新有三点:一是以日本和德国为例,对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进行了国际比较,通过分析这些国家贸易发展历史、贸易顺差原因、构成及处理方式并与我国贸易顺差进行比较,提出了解决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政策选择、调整、搭配方案(主要内容发表于CSSCI期刊《国际贸易》,2012(8):11-16);二是关于贸易顺差可持续性研究的创新。以往相关研究主要采用外生结构突变的计量分析,采取数据样本是年度数据。本文采取内生结构突变的计量分析,采取数据样本是月度数据以得到比使用年度数据样本更准确的结构突变时间点,把可持续性进一步分为强可持续性和弱可持续性(主要内容发表于CSSCI期刊《当代财经》,2012(1):96-94);三是贸易工业制成品的分类更加细化,本文把工业制成品细分为化学成品及相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及杂项制品以得到更明确的经济增长因素。而以往多分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粗劣(主要内容拟发表于CSSCI期刊《科技进步与对策》,已录用)。本文的不足主要有两点:一是未对顺差的合理范围做一个估计;二是从新型的国际生产分工的视角去解释我国贸易顺差有待进一步深化。

董彦良[3](2012)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霸权政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二战后IMF成立以后至今,一方面,宏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因大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的变化而陆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IMF自身也在此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下开始了其许多变革。IMF的种种变革正是反映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在其组织本体内的一种微观再现。IMF的内部发展演变进程恰恰反映了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脉络,也是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所以可以说,大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展的阶段进程性特点也正反映在IMF的组织变动中。所以不论战后初期成立时英美主要大国在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领导权之争,还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大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相对弱化,或是从20世纪70-80年代国际经济领域混乱状态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因此透过对大国的阶段性特点的研究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进程中的大国政治性特点,因为其带来的经济全球化某些弱点或者是隐含的阵痛也都反射到IMF的组织活动中,某种程度而言是经济全球化和大国政治及国际社会的组织化互为因果、彼此促进的历史进程,两者间呈现出一种互为表里的互动关系。大国政治一直是国际政治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不仅主导政治军事的高政治议题也几乎陇断了所有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低政治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高科技革命的兴起,世界经济的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也让西方国家将“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的层面向“国际垄断”的层面向上延升发展,成为美英等大国进行其推行全球一体化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成份。二战后,美国世界霸权的建立基础是政治霸权与经济霸权二者之上,而经济霸权确立支柱之一源于美元强势地位的建立和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为主导的元霸权体系的最终确立,这也为美国称霸甚至独霸世界提供了坚实的货币金融霸权基础。但在2007年之后,席卷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出现,导致美国金融霸权的坚挺地位是否松动?美国所主导的国际金融组织诸如IMF是否会渐衰落以及其它大国是否不可避免的与美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争夺霸主地位?因此,美国的霸权护持战略与其它大国在国际金融组织的竞争的互动便成为是美国霸权体系的振和护持的重要因素,而IMF对美国及其它大国而言就是一个必须争夺的重要金融权力组织。中国参与IMF建设还有助于中国国际角色定位的提升。中国对外策也更加重视多边主义在全局中的作用,而IMF无疑是实践多边主义战略的好舞台。通过应对IMF的政策协调和机制建设,中国对于未来参与全球性与区域性上的各种事务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探索到适合中国的、能够承担大国务的有效路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IMF建设无疑对于这个战略是一个有效的现实验证,达到了个现实、历史及全局考虑的合理结合。本文通过对中国和西方主流学术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梳理,让笔者发现到目前为止对美国在IMF的金融霸权抑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或是2009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或是2011年的美债与欧债危机的研究大多是经济和金融学者的学术专着或期刊论文。中国与西方主流的国际政治学术界基本上都是在相关研究中涉及到美国金融霸权或特定的融危机时才会对其给予较多的关注,他们很少针对一个专门组织或专门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理论研究,也就是说这两个主要问题并没有成为中国与西方主流的国际政治学术界的重点关关注对象,因此作为国际政治学科中把经济金融现象纳入视野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就更应该责无旁贷把国际金融问题作为自身重点研究对象的责任,IMF正是这个国际金融问题的一个绝佳素材的研究焦点。

张宇燕,卢锋,张礼卿,佟家栋,盛斌,胡鞍钢,赵忠秀,曹天予,余永定,姚枝仲,张斌,路风,宋泓,张维迎,崔之元,徐以升,丁一凡,雷达,王鲁军,钟伟,沈丹阳[4](2011)在《中国入世十周年:总结与展望》文中提出一晃十年过去了,在这之前我们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入世")的讨论好像还历历在目。十年来,围绕着入世的讨论一直都还在,反对的声音也存在,但到了今天,这种声音慢慢小了。我自己觉得入世这个事情总体来讲对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当然,如果要比较详细和有说服力地评估入世得失的细节,需要开展严肃规范的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芝加哥大学的福格尔(Robert Forgel)教授提出的"反事实

韩啸[5](2011)在《东亚货币合作的新趋势 ——以中日韩汇率协调体系建构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给东亚各国敲响了警钟,即一个经济区或经济体里面最好要有一种有效的货币合作机制,是防止域外国家或经济体以汇率等金融手段转嫁危机的最佳方式。由于种种原因,以中日韩三国为主的东亚地区建立类似欧盟的单一货币仍然困难重重,但在三国之间建立起一种货币合作安排,实现三国的汇率协调,并非遥不可及。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贸易金额巨大,同时三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经济上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三国都需求一个稳定的汇率环境。同时,从政治上来说,后金融危机时期,日本在外交政策上,有回归亚洲、重视亚洲的趋势,在日美关系上,追求对等关系。在中日双边关系方面,2008年中日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确认两国为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全新的时期。同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日本福冈举行会议,在《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中提出:将在开放、透明、互信、互利、尊重文化差异的原则下推进区域合作。标志着东亚新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对推动东亚区域合作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这也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政治基础。本文通过政治、经济层面以及国际关系理论对汇率协调体系建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指出构建汇率协调体系是东亚货币合作,乃至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关键所在。中日韩三国必须抓住机遇,搁置争议,才是符合各国利益的选择。

乔臣[6](2011)在《货币国际化思想的流变 ——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文中指出货币国际化是一个大国强势地位的标志。对于货币国际化而言,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断言就可以实现,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并伴随国家实力、货币主权、对外贸易、汇率变动、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制度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虽然宣告了美元独霸国际货币体系的终结,但美元仍然作为强势的世界货币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再次表征了一种国别世界货币难以掌控世界贸易和货币交易的现实,也凸显了世界货币多元化发展的诉求。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在国际舞台上时刻注重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出现,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增。人民币未来能否实现国际化业已成为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因此,只有对货币国际化的一般理论有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准确把握货币国际化脉络,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为切实可行的借鉴。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通过货币国际化理论尤其是内涵界定所创设的研究框架,着重从思想史的角度对货币国际化不同阶段的思想演变进行系统梳理。以此为基础,设定了货币国际化评价的关键点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思维参照,对货币国际化实践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结合人民币的现实发展状况,深入探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的障碍。基于此,构建了货币国际化的路径模式并选择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共八章的内容。第一部分绪论除了文章的研究意义、动态、方法和创新之外,着重对货币国际化的一般理论进行界定,从而为货币国际化思想提供研究框架。主要包括文章的绪论部分;第二部分着重从思想史的角度对货币国际化的思想嬗变进行了系统梳理。在以思想史进程的发展脉络为参照的基础上,侧重于查缺补漏,尽可能将人类货币国际化的思想,无论是片段还是理论都纳入研究的视角。主要包括文章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三部分着重对以往货币国际化思想进行归结,并从货币史的视角审视货币国际化的实践过程,对未来可能成为国际货币的币种和国家进行了预测。同时,结合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运用思想归结的参照关键点评价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对条件和障碍的分析,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必然性和所处阶段。最后,结合货币国际化的范例分析,借助货币国际化范式模型的构建,选择符合人民币国际化的范式,在宏观层面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趋势作出展望并寻求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文章的第六、七章。文章结论部分,即第八章提出了货币国际化无论思想还是历史都是有一般规律可循的。因此,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应当综合考虑内外部影响因素,以成为世界货币并充当国际货币职能为目标,通过人民币统一货币区框架的建立,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最终按照持续、健康、快速、稳健的方式走有中国特色的货币国际化范式。

帅建林[7](2010)在《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问题。关于中美贸易摩擦及其中美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和政策建议等等,国内外研究颇丰。但长期以来,在实践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中美贸易摩擦的个案处理和应对。在学术界,专家学者们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等理论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现象、特征、成因以及应对措施和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本文认为,应该从更深层次研究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本治而标自愈”;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目标、路径和终极目的是为防止贸易摩擦和/或为已经发生的贸易摩擦构建富有弹性的协调处理机制,保持摩擦各方静态和动态的经济结构性互补,实现贸易共赢,从而确保中美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关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问题,本文实现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过程治理”并重的思路转变,力争从源头上根本性地、实质性地减少和更有效地治理中美贸易摩擦。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并成就了中美贸易。建立在整体中美关系基础之上的中美贸易关系,成为中美关系的催化剂和稳定器。中美两国巨大的市场及需求一直刺激着中美贸易的快速发展,中美贸易牢牢地巩固和强化了中美关系,且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然而,中美贸易关系本身就是中美贸易发展和贸易摩擦的矛盾统一体。中美贸易互动及其增长,产生了摩擦;而其快速互动及其持续增长,更使其摩擦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深沉,从单一摩擦到复合摩擦,从产品摩擦到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这是正在崛起的大国与现存超强大国之间十分复杂的国家利益摩擦,中美贸易摩擦的裂度和裂变前兆促使我们必须从更高的战略高度、更广的视角、更深邃的思想境界去认识和探索它,并进行战略治理。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升级,从产品器物层面直指国家制度、经济安全等中美两国核心国家利益层面,引起包括中美国家级元首、政府高层、利益集团、中美学术界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2009年、2010年,中美两国政府高层就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汇率等问题的频繁互访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已经触及两国核心国家利益。中国政府强硬扞卫以人民币汇率价格水平和汇率形成机制等宏观经济体制为特征的国家主权;美国国会和政府痛呼中美贸易摩擦伤及美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际上,中美两国政府已经多次启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国家治理程序,对包括中美贸易摩擦在内的诸多中美关系问题进行严肃的、谨慎的、全面的沟通和战略治理。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政治经济基础。本文依托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从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思想维度,探究中美贸易摩擦的历程、特征、成因和根源,分析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影响因素,研究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战略和策略。从现实主义思想出发,文章探究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及根源,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霸权均势战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中国和谐世界战略,并提出了中国的治理对策。研究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根源在于中美贸易失衡和中美经济结构失衡;政治根源在于中美国家利益的客观静态差异和冲突,以及两国为扞卫各自国家利益所赋予的国家意志和所采取的不同的国家战略;而,国家利益冲突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固有根源。文章指出,中美国家利益冲突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静态根源”。然而,中国的崛起及其在世界体系中的政治经济运动,触及到了中美国家利益,从而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因此,中国的崛起,必然导致国际经济摩擦,它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动态根源”。自2002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直逼人民币汇率等中国宏观经济制度层面,以及美国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等中美两国国家利益。中美为扞卫各自的国家利益所采取的不同的国家战略,又强化和激化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摩擦在国家战略上的体现,换句话说,中美贸易的战略摩擦实际上就是两国国家战略的外部冲突,从而必将导致两国长期的战略摩擦、磨合和反复博弈。因此,国家利益的崇高性及其差异的客观存在注定了中美贸易将经历长期的战略磨合期。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美贸易摩擦的主旋律。而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治理是驾驭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只有中美两国进行复合型相互依存关系下的战略协调,不断求得动态博弈均衡,并及时实施相应治理策略,才可使中美贸易摩擦在可控范围内运行,从而使中美贸易按照战略轨迹安全地、可持续地和良性地发展。根据新自由主义思想,“复合相互依存”(Complex Interdependence)理念为国家之间的新型关系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经过30年历练的中美贸易构建了中美贸易市场,并成为中美两国经济的化身;而中美经济与中美政治互为依存,构成当今中美复合相互依存关系。这一复合依存关系制约着中美贸易行为及其摩擦,为双方通过对话和合作方式进行中美贸易摩擦治理奠定了基础和可能。依托新自由主义思想,本文深入解读了复合依存关系下的中美贸易摩擦的运行轨迹和边界,并提出,中美国家利益的合作,即,中美相互依存关系中的共同利益,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稳定器,也是进行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根本前提。在新自由主义思想启示下,作者提炼了美国对中国所奉行的迁就接触战略,它也正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与此相对,作者进一步提出,内修外练战略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中国战略。影响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因素很多。但是,本文认为,文化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根本影响因素,它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战略和策略的根本约束条件。首先,文化价值观是界定国家利益的根本决定因素。其次,中美文化冲突、价值观差异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深层次,文化摩擦是中美贸易的最隐性摩擦。研究发现,中美贸易的文化摩擦有三个特征:第一,文化产品摩擦;第二,以非文化产品贸易摩擦为摩擦介质的贸易行为背后的文化价值观摩擦,即,一般产品贸易摩擦所指向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摩擦;第三,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是中美文化摩擦的焦点。建构主义认为,大国之间建立的各种伙伴关系,其实就是一种观念的关系。如果国家间能够改变观念,无论权力关系如何,都可能建立新的良好关系。大国的崛起也需要和世界体系建立并反复确认其相互认同的关系,消除观念上的差异,协调与他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中美贸易的文化摩擦治理的根本,是共铸中美文化融合,构建中美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具体地,美国霸权与责任同在,美方需矫正视角,调整观念。崛起中的中国也将调整思维,扩大其对崛起行为的认知,与美国共筑互信,构建国家认同。本文把中美贸易摩擦治理问题放在中美复合依存关系、全球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美自身经济体结构、美国霸权和中国崛起等大背景中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摩擦成因和治理角度,把中美贸易摩擦分为四类,即产品摩擦、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并针对性地提出三大宏观战略治理思想,即市场战略、非市场战略和混合战略。即,针对产品摩擦和制度摩擦,采取市场战略和混合战略思想;针对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采取非市场战略思想。在这一战略思想体系下,笔者分别提炼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三大美国战略和三大中国战略,以及相应的若干治理策略。论文提出并深入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霸权均势战略,迁就接触战略,国家出口战略。并针对这三大战略,文章提出了与其相对应的中国对策。霸权均势战略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刚性”战略。它既是美国国家总体战略和根本战略,也是对华贸易根本战略;同时,该战略也是在以美国霸权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进行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首要战略。霸权均势战略对中美贸易行为、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中美贸易摩擦治理规定了一个原则性的轨迹。因此,霸权均势战略,既是美国国家战略,也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战略。迁就接触战略似为“柔性”战略。它是作者在深入分析研究美国在中美贸易复合依存关系下对华系列战略之后所归纳、总结和提炼的一项美国对华的国家战略,也是对华重大贸易战略,同时,也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国家出口战略,是美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的对外贸易基本战略,也是当下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出口计划,提高了该战略的实施组织级别,其配套的诸如放宽对华出口限制等实施方案更透露出美国政府扭转其贸易失衡之动机、心愿和国家行动。与美国三大战略相对应,文章深入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中国战略,并提出三大战略:和谐世界战略,内修外练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内修外练战略”由内修战略和外练战略构成。内修战略,指内需主导战略,其战略目标是改变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外练战略,特指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内修外练战略的实质,就是转换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即扩消费、稳投资、换模式。市场多元化战略是中国长期的一项基本国家战略,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正在经历战略摩擦时期,中国加强市场多元化战略,建立和完善全球合理市场格局,调整其外贸结构,改变贸易增长模式,必将会有效治理中美贸易摩擦。这三大战略应该是一个伞状性战略体系,和谐世界战略是统领全局的灵魂。和谐世界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关于全球治理的中国主张和战略理论。中国和谐世界战略,与美国霸权均势战略,形成了两种鲜明的战略图景,同时,也为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指明了战略方向。同样,文章在中国三大战略背景下深入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若干具体策略。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把中美贸易摩擦分为四类:产品摩擦、制度摩擦、战略摩擦和文化摩擦。这更符合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和本质,从而为中美贸易摩擦治理勾画了目标,迈出了治理行动的重要第一步。第二,对贸易摩擦治理进行了科学界定,并赋予该概念合理的内涵,指出了贸易摩擦治理的常态性、全局性、战略性、策略性和防御性。这一首创性定义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目标、任务和使命并为治理行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贸易摩擦治理并非消除摩擦,而是持续的动态协调;贸易摩擦治理不是进行摩擦“末端应对”,而是进行“源头整治”、“源头协调”和“系统调和”。第三,文化摩擦。论文研究指出,中美文化冲突、价值观差异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深层次,文化摩擦是中美贸易的最隐性摩擦。并指出了中美贸易的文化摩擦的三个特征。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关键是构建中美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第四,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模式:“333”战略模式+若干策略。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较全面系统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战略和策略,提出了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三大战略治理思想:市场战略、非市场战略和混合战略思想。在三大战略治理思想指导下,作者分别提出了美国的三大战略和中国的三大战略。美国三大战略是霸权均势战略、迁就接触战略和国家出口战略。中国的三大战略是和谐世界战略、内修外练战略和多元化战略。并且,分别在中美三大战略之下,提出并阐述了了若干治理策略。

秦援晋[8](2010)在《文化金融学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文化眼光检讨人的金融行为和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力图探索一种当前全球金融界急需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并就金融法律与制度的重构提出思路。以往研究金融的视角,主要有三个,即从金融运行规律的视角、从金融技术的视角和从金融监管的视角。过去以上视角上的研究,甚有成绩;但对金融的观察,如果限于以上视角,却显得不够。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由全球金融自由化管道所传播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昭示了另一个视角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化伦理的视角。本文即从这个视角切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文化金融学体系。要真正弄清个人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局限于金融学之内的知识是难成其功的。本文认为,对金融进行人性的、历史的、当前情势的三维焦点的考察,首先形成个性化的文化见识,才可能成就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学术领域:文化金融学。所以,文章从对“人”的探讨开始,构成全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个部分中,通过质疑“经济人”概念的简约性和虚构性,揭示了人作为伦理本位的本质特征。这与当前经济学的前沿性理念:活动于市场上的人绝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人,具有内在的相通。由此出发,作者采用现实与历史的照应、欧美与中国的对比这个比较文化学研究方法,对金融的事实秩序和金融的价值秩序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揭示文化对金融的价值秩序的塑型作用。那么,支撑金融价值秩序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呢?文章提出了正义、诚信、节制、责任这四个基本的文化元素,它们如水中之盐一样支持着金融的伦理、法律和制度。文章从金融历史与现实关联性视角,选取了富有意义的案例,指出:但凡文化元素缺失,则金融必定陷入病态,或按美欧学术界的习惯概念,称为“恶金融”,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当代的格林斯潘时期与十八世纪法国“约翰.罗”体系时期就有着惊人的相似,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都曾专门研究过这个着名的约翰.罗体系,当今一些美国学者特意又把约翰.罗体系重述出来,以便于与格林斯潘时期作对比。本文也在相关之处专门研究了约翰.罗的案例,以及其它历史案例,指出:金融中的关键文化元素,即正义性的缺失,是“恶金融”之源;也是当今我们身处其中的金融危机之源。是为文章的第二部分。紧接以上的哲学的与历史的视野相结合的分析,按照分析的结论,文章转入对二十世纪金融的文化批评。二十世纪金融中的着名事件和制度巨变,都没有即身而终,在全球化时代,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文章便自然而然地就这些问题进行伦理文化上的阐释。是为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以上的人性、历史、当代情势的三维聚焦的分析,作者对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文化批评,就金融文化重构初步提出了设想,而其核心是,重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本文的研究方法,既不同于流行的实证分析,也不同于由现成的概念出发的规范分析;它更接近于马克思的方法:为了免受现实中繁茂芜杂的事实存在的干扰,依靠抽象思维能力把复杂的现实形态还原为最初的简单形态进行分析,这个简单形态既是逻辑的起点又是历史的起点,从这种简单形态出发又一步步回到现实形态,并对现实做出结论。文章在相关之处特意批评了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把事实与价值割裂为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多年来的金融研究是有不利影响的,表现在把金融研究局限于所谓的事实判断,而把价值判断开除了;可是离开了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也就走到形下学的纯技巧之路上去了。也正因如此,那些直接服务于工商业资金循环的信贷风险分析技术与那些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技术,便不分价值序列地排列在一起。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巨量的现金流从产业链上漏出,进入虚拟金融,狂热地参加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博利,对此却没有一个系统性价值理论可以进行有力的价值追问。本文初步探索得到的金融文化学原理,对于认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有其价值,至少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关于重建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的思考,也将有助于人们探索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走向。

张云[9](2009)在《经济虚拟化条件下的货币能量功能与政策含义》文中研究指明在新古典的传统经典理论——货币数量学说中,货币仅仅是交易的媒介,从长期来看它对经济过程没有影响,无论是价格决定还是利润和利息决定都与货币数量无关,它们是效用和边际生产力等实际变量决定的,货币被视为中性的,经济学家将货币仅仅看作是交换的媒介;凯恩斯理论的诞生对货币数量理论提出了挑战,其将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相互联系起来,认为货币在实际经济的运行中发挥作用,他认为货币不仅仅是一种交易媒介,而且是价值储藏手段,是一种流动性资产,需要进入广泛的资产选择之中,货币不再是中性的,它的多少会影响利息率,进而影响消费和投资,从而影响总需求和整个经济过程;后来弗里德曼专门研究了货币存量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其通过对美国和国际历史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证明了在“一段时期”内“货币至关重要”这样一个基本理念。这就是对货币功能理解的主流分析理论。本文认为在既有的理论框架中,对货币功能的重要性过于低估了,实际上就经济学的经典教科书而言,不仅微观经济学中没有货币的位置,在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中涉及货币及汇率政策的场合,货币都是作为一个外在物存在的,其本身并非整个“生产过程”的一部分,乃至在认为“唯有货币是重要的”货币主义首领弗里德曼看来,货币至多在短期能够对生产过程施加一些影响,而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然而套用泰勒的说法“这与我们所处的当代经济是‘货币经济’的现实状况明显不符”。本文认为货币基础理论的困难与争论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对货币功能的理解。本文在梳理货币功能演变的研究文献中发现,对货币功能的强调方面实际上是随着经济运行方式以及结构的变迁而变化。故本文基于货币虚拟化和经济虚拟化的背景,突出表现为在经济虚拟化这一新经济运行状态下,提出货币嬗变为一种能量,其为经济系统各经济主体的活动提供动能,货币能量推动着当代经济的核心——虚拟经济以及全球经济的高速运转。货币是一种经济能量,对任何经济领域,当货币大量流入的时候就繁荣(尽管这种繁荣可能完全是虚拟的),流出的时候就萧条。文章在逻辑上首先分析了货币能量功能嬗变的背景——货币虚拟化与经济虚拟化,在此部分主要是通过数据论证经济虚拟化,并不涉及经济虚拟化转变的原因和机制;进而本文在详细分析美国经济虚拟化发展演变的过程以及机制基础上得出货币在当代经济中是一种能量的结论,正是美元这种国际本位货币的能量功能刺激导致了美国的经济虚拟化发展;进而文章在货币能量功能经验分析的基础上继续展开,因为阐述货币能量除了从经验角度进行分析外,还必须从理论层面上具体分析货币的能量功能,故本文从货币能量对经济虚拟化能量公式的作用,以及货币能量支撑新经济运行方式(实质上就是经济虚拟化程度较高的经济体如美国的经济运行方式)的简化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理论角度深度阐述了货币能量的功能,然后文章进一步从货币能量功能的内涵、货币能量的注入以及货币能量的流动与循环问题考察了货币能量功能,至此货币能量功能的核心理论部分基本分析完毕。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货币能量功能的理解,文章从货币能量导致美国杠杆活动泛化以及分析美国在救助危机中注入大量货币能量而没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指出经济虚拟化条件下的货币能量功能发挥与货币的正常运行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前救助措施之所以没有作用就是因为建立在美国私营信用基础之上的货币能量运动以及收入创造基本停滞。在对货币能量功能理论分析完毕之后,文章最后从实践角度提出了货币能量功能视角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启示:第一,从当代国际本位货币配置全球资源的能量功能提出要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谋求人民币的能量功能,本文具体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必要性和机遇以及面临的风险和解决途径;第二,在能量功能视角下,货币流就是经济系统中的能量流,其流向和流量决定着经济各个领域中名义经济变量的兴衰,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虚拟经济的兴衰和实体经济的兴衰,所以完善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货币流量分析方法,观测、监控乃至调控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以及虚拟经济各市场内部之间的货币流量和流向,揭示风险的产生、放大以及传播的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具体讨论和拓展了货币流量的投入产出表分析方法以及介绍了货币流量分析方法的最终目标——建立基于交易量的“全象资金流量观测系统”。

朱晓薇[10](2009)在《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汇率升值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放弃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汇率改革开始,关于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大小快慢以及中国企业和政府应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如何缓解外界对于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压力、减少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并引导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等成为国内外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日本在20世纪70、80年代经济增长时期的日元汇率升值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将以前学者关于日元升值的背景、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均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在文章最后提出日元升值问题对于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和我国对于当前的人民币升值问题应采取的措施的建议。从国际经验看,大多数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往往面临着经常项目收支顺差迅速加大、外汇储备增长较快、汇率升值压力较大等情况。这些国家的汇率升值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国际的政治性压力和国内的经济压力。伴随一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货币升值往往不可避免,但货币升值所造成的结果,则随着货币升值的幅度、国家自身经济结构及在国际产业链条中的地位、相关财政货币政策等方面的不同,而出现很大的差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同时承受了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汇率升值内部压力和贸易逆差国方面施加的外部压力。能否正确应对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出现的汇率升值压力,对一国能否保证宏观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借鉴日本在外汇管理上的经验教训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所研究的日本经济增长阶段选定为20世纪70、80年代。首先,本文就日本20世纪70、80年代汇率制度的变动以及其后日元步入长期升值阶段的国际、国内背景进行了分析概况,进而分析了日元升值的国内外压力,本文将日元升值的压力分为国内外两部分:外部压力主要来自美国,进而分析了美国对日施压的一些具体措施和举措;内部原因主要是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理论分析,“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主要认为一国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价格的系统性变化会引起实际汇率总体水平的系统性调整,而两国之间相对不同部门之间生产率的差异是引起这一过程的主要原因,由此理论可推导出日元实际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汇率,因而使得日元存在长期升值的趋势。在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20世纪70、80年代日元升值问题的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日元升值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影响,但因为此时期日元的升值分为两个阶段,因此在这个较长的时期内,日元升值产生的效果不同,影响不同,无法将产生的各种影响完全划分为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各种因素在不同的升值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比如在70年代缓慢升值阶段,升值的压力引起企业纷纷提高技术含量,国内产业结构开始进行调整,但伴随与此也产生了“产业空洞化”现象;再比如出口,在升值的初期,出口量会减少,但其后随着企业成本的降低,其出口又会慢慢回升……所以,文章主要通过对进出口、产业结构、对外投资、国内物价、失业等这些主要的经济指标来分析判断日元升值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各种影响。关于日元升值与日本泡沫经济的关系,很多人都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但根据笔者对于以前学者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则认为日元升值至多只是引起泡沫经济的导火索,但并不是引起泡沫经济的必然原因,日本应对升值的不当经济政策措施才是祸根。如果日本政府当时能够及时采取恰当的政策措施,则完全能够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化解日元升值带来的不良影响。这一方面,德国则是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德国在当时面临与日本同样的升值压力,但由于德国坚持奉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着眼于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从而最终仍保持了较低的通胀率和稳定的物价、经济增长。分析日本银行当时调整贴现率的频率,也可看出日本政府希望通过对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干预汇率的意图。日本政府当时实行的错误的货币政策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和破灭,而导致日本之后长达十年之久的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则包括:日本政府经济决策部门不能准确对经济形势做出判断并及时采取行动;日本在70年代完成“赶超型”经济目标下的产业升级后,在90年代没有继续紧跟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确定新的主要产业,其支柱产业结构仍是以汽车和家用电器等传统产业为主;日本始终实行政府主导性的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逐步加速的背景下,这种传统体制则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羁绊。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包括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日元在20世纪70、80年代的日元升值问题所作的相关文献综述,文章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日元升值的国内、国际背景和升值的概况。本部分首先介绍了日元汇率变动的背景,日本从1949年实行的固定汇率持续长达20多年,这使得日本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幅增长,贸易顺差急剧增加。面对日益增加的贸易顺差(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主要国家开始要求日元升值。1971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日本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1971-1984年间的日元汇率长期缓慢升值,是对日本经济快速增长的一种事后承认,是当时日本经济发展和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不断提高的自然结果。1985年西方五国召开会议签署的“广场协议”使得日元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涨,日元在此后的一年之中其升值幅度就超过50%,这使得日元升值的效应在很短的时间内被释放了出来。在第二部分的最后,笔者对“广场协议”前后日元升值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升值幅度、当时日本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日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三方面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对两个阶段的日元升值以及当时日本经济所处的实际情况都有了更加详细全面的了解。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日元升值的外在原因,即来自美国方面的压力。二战以后,日本奉行“经济增长至上”的赶超型方针,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美国则由于致力于与苏联的军备竞赛而忽略了对于经济的重视,这就缩小了日美两国的经济实力。日本当时以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其对美贸易顺差的巨额增长引起了美国要求日元升值的压力。面对美日贸易不平衡的不断扩大,美国的对日政策从,贸易领域扩张到了金融领域,并深入到日本国内的政策领域。反过来,日本对于美国的压力却没有给予顽强的抵抗或是拒绝,亲美情节使得日本政府仿佛一颗棋子,任其美国的摆布,而最终丧失了抓住升值契机发展的机会,反而陷入了泡沫经济破灭、经济长期衰退的境地。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日元长期升值趋势的形成,即通过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的分析,在结合当时日本的实际情况得出日元升值的内在原因。首先,就“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和推理,进而将其理论与当时的日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得出结论认为日本,贸易商品部门生产率的显着提高使贸易品价格下降,且低于美国贸易品价格,再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则可推出日元会不断升值。第五部分则分析了不同阶段日元升值对日本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造成的影响不同阶段日元升值的幅度和速度不同,因此对宏观经济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也就有利有弊,效果不同。本文则主要从进出口、产业结构、对外投资、国内物价、失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四大方面来分析日元汇率升值产生的影响。第六部分则探讨了导致日本经济泡沫产生破灭及其后长期萧条的根本原因,即不当的日本经济政策。超低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当时日本的资金供给超过需求,且日本实体经济已发展相对成熟,便引起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和房市,导致经济泡沫产生,而当日本政府意识到泡沫经济的严重性时,急速转向的货币政策挑破了泡沫。对于泡沫破灭后的长期萧条,本文则总结认为主要基于三点原因:即日本经济决策部门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缺乏及时有效的认识;没有确定新的主导产业,错过利用日元升值赶上世界经济新一轮结构调整的机会;第七部分探讨了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能否正确应对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出现的汇率升值压力,对一国能否保证国内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借鉴日本当时就日元升值在外汇管理上的经验教训是很有必要的。结论,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

二、人民币正在被逼向“广场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民币正在被逼向“广场协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贸易战前景 ——脱钩或是重新正常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问题、方法和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
2 理论框架
    2.1 自由主义理论
    2.2 现实主义理论
3 中美贸易战原因
    3.1 赤字
    3.2 中国高科技领域发展对美国核心竞争力的威胁
    3.3 中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不同
    3.4 大国关系对美国霸权的威胁
4 中美贸易战对中美两国的影响
    4.1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4.2 中美贸易战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5 中美贸易谈判
    5.1 中美贸易谈判第一阶段内容
    5.2 达成中美第一阶段谈判的历史演进
    5.3 中美贸易谈判还存在的问题
6 中美经济关系的未来:是否脱钩
    6.1 中美贸易关系脱钩如何产生
    6.2 中美贸易关系脱钩政策的推进
    6.3 中美经济关系完全脱钩短期内难以做到
7 中美经济关系的未来:能否重回合作道路
    7.1 美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
    7.2 中国巨大的市场利益
    7.3 中美贸易关系脱钩对美国的负面影响
8 中国的选择
    8.1 中国深化改革
    8.2 中国深化开放
    8.3 加强中美在国际上的合作关系
    8.4 中美沟通
    8.5 中国如何自强不息
9 结语
参考文献

(2)中国贸易顺差研究:结构、效应与可持续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际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对经常项目顺差产生原因
        1.2.2 关于国际收支失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2.3 关于贸易平衡的路径选择
        1.2.4 关于经常项目顺差或逆差的持续性
        1.2.5 文献简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贸易顺差的基本理论
    2.1 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2.2 经常项目顺差与储蓄投资的理论
        2.2.1 经常项目的吸收模型
        2.2.2 经常项目储蓄投资缺口模型
    2.3 跨时贸易理论
        2.3.1 跨时贸易的模式
        2.3.2 跨时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机制
    2.4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2.4.1 国际分工
        2.4.2 雁行理论
        2.4.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5 结构分析法与弹性学说
        2.5.1 结构分析法
        2.5.2 弹性学说
    2.6 小结
3. 中国贸易顺差结构分析
    3.1 中国贸易顺差产生的背景
        3.1.1 对外贸易总额的上升
        3.1.2 对外贸易结构的改变
        3.1.3 对外贸易主体的改变
        3.1.4 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
        3.1.5 对外贸易顺差的发展过程
    3.2 中国贸易顺差的地区结构
        3.2.1 贸易顺差的境内地区结构
        3.2.2 贸易顺差的境外国家或地区结构
    3.3 中国贸易顺差的商品结构
        3.3.1 主要贸易顺差商品
        3.3.2 主要顺差商品的特性
        3.3.3 顺差商品的贸易竞争力
    3.4 中国贸易顺差经营主体结构
        3.4.1 国有企业
        3.4.2 外商投资企业
        3.4.3 其他企业企业
        3.4.4 中国对外贸易各经营主体贸易状况的比较
    3.5 中国贸易顺差的贸易方式
        3.5.1 一般贸易的顺差
        3.5.2 加工贸易的顺差
        3.5.3 其他贸易的顺差
        3.5.4 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贸易顺差的比较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贸易顺差的影响因素及效应
    4.1 中国贸易顺差的影响因素
        4.1.1 国内、国外收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贸易顺差的影响
        4.1.2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贸易顺差的影响
    4.2 中国贸易顺差的效应
        4.2.1 中国贸易顺差对实际有效汇率的效应
        4.2.2 中国贸易顺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
        4.2.3 中国贸易顺差对通货膨胀的效应
        4.2.4 中国贸易顺差对中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效应
        4.2.5 中国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贸易顺差可持续性的经验分析--基于内生结构突变的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5.1 中国进出口关系的典型事实
    5.2 论模型
    5.3 计量方法
        5.3.1 考虑内生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
        5.3.2 考虑内生结构突变的协整检验
        5.3.3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5.3.4 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国际比较
    6.1 贸易顺差额的国际比较
    6.2 贸易不平衡度的国际比较
    6.3 贸易顺差结构的国际比较
    6.4 贸易顺差原因的国际比较
    6.5 贸易顺差处理措施的国际比较
    6.6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合理处理各类产品进出口
        7.2.2 建设新的贸易促进体系
        7.2.3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
        7.2.4 实行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来源多元化
        7.2.5 完善加工贸易
        7.2.6 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7.2.7 扩大内需以减缓产出对出口的过度依赖
        7.2.8 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
参考文献
在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霸权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表索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
    注释
第二章 霸权理论及其相关概念
    第一节 霸权国与霸权体系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霸权体系的发展变化规律
    第三节 霸权国的霸权护持战略
    第四节 霸权国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
    注释
第三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第一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起源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前的国际货币体系
    第三节 霸权竞争下的怀特方案与凯恩斯方案
    第四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制约条件
    第五节 美国“大西洋关系宣言”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注释
第四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演变
    第一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款的二次重大修正
    第二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国际汇率调整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七国集团
    第四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分配的调整
    第五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组织调整
    第六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政策
    第七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展的策略
    第八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二十国集团
    注释
第五章 个案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1980年以后的各种金融危机
    第一节 1980年代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
    第二节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第三节 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
    第四节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与2011年美债危机
    第五节 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2011年欧债危机
    注释
第六章 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第一节 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及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方式和途径
    注释
结语: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霸权政治的若干思考
    一、理论评估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5)东亚货币合作的新趋势 ——以中日韩汇率协调体系建构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选题依据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汇率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学者对汇率因素在东亚货币合作中作用的相关研究
    2 论文主体框架
    3 研究创新点、研究方法与寻求解决的主要问题
        3.1 创新点与新颖之处
        3.2 研究方法
        3.3 寻求解决的主要问题
1 汇率问题的政治经济学
    1.1 从经济学视角对汇率问题的简单阐述
        1.1.1 一国货币汇率的确定依据
        1.1.2 一国汇率制度的安排模式
        1.1.3 汇率的国际合作
    1.2 从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学视角,分析汇率问题
        1.2.1 影响汇率制度的变量分析
        1.2.2 日美货币谈判中的汇率问题个案研究
        1.2.3 中美汇率纠纷个案研究
        1.2.4 东亚地区与汇率合作
    小结
2 东亚货币合作的新趋势
    2.1 区域性公共产品概念的引入
    2.2 区域性公共产品与汇率协调体系的建立
3 对中日韩三国汇率协调体系可行性的分析
    3.1 中日韩三国构建汇率协调体系的经济基础
    3.2 中日韩三国构建汇率协调体系的政治基础
        3.2.1 以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分析汇率协调体系的理论基础
        3.2.2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货币地区主义
        3.2.3 中日关系对汇率协调体系的影响
        3.2.4 韩国在汇率协调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3.3 中日韩在汇率协调体系构建中的博弈
        3.3.1 日本的政策选择
        3.3.2 韩国的政策选择
        3.3.3 中国的政策选择
    3.4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中日韩三国施行汇率协调的借鉴意义
        3.4.1 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启示
        3.4.2 从魏尔纳计划到欧洲货币体系(EMS)
    小结
4 中日韩三国汇率协调体系的构建原则与阻力
    4.1 构建该体系的基本原则
        4.1.1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
        4.1.2 立足本地区,为地区利益服务的原则
        4.1.3 充分考虑区域外势力影响的原则
    4.2 中日韩三国汇率协调体系构建的阻力
    小结
5 人民币未来的选择-人民币区域化与汇率协调体系的构建
    5.1 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利益
        5.1.1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中国在国际经济交流中获得铸币税的收益
        5.1.2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5.1.3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增强中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5.2 人民币区域化的提出
    5.3 区域汇率协调体系的构建与人民币区域化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6)货币国际化思想的流变 ——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的缘由
        (二) 本文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述评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货币国际化的内涵
        (一) 何谓"世界货币"或"国际货币"
        (二) 货币国际化的形成条件
        (三) 货币国际化的内涵
    四、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创新及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一) 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17世纪前的"世界货币"思想探索
    第一节 重商主义前的"国家货币"思想
        一、阿奎那的"铸币国家化"思想
        二、奥雷斯姆的"领主货币"思想
    第二节 重商主义的"世界货币财富化"思想
        一、早期重商主义的"货币差额"思想
        二、晚期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思想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17世纪中叶—19世纪上叶的"世界货币"思想
    第一节 配第、洛克和诺思的"国际支付"思想
    第二节 休谟的"价格-铸币国际流动"思想
    第三节 斯图亚特的"世界货币职能"思想
    第四节 亚当·斯密的"流通渠道"思想
        一、国际分工思想
        二、货币及世界货币思想
        三、"流通渠道"思想
    第五节 大卫·李嘉图的"贵金属硬币国际流动"思想
    第六节 西斯蒙第的"纸币驱逐黄金国际流动"思想
    第七节 小结
第三章 19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货币"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阐述
        一、马克思"世界货币"及"国际价值"理论
        二、列宁"资本国际输出"的论断
    第二节 庸俗经济学的货币思想
        一、萨伊"国际铸币税"思想
        二、穆勒"国际价值"思想
    第三节 马歇尔的"经济民族性与国际价值"思想
        一、货币一般理论
        二、国际汇兑问题
        三、"国际价值"的局部静态均衡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30年代—70年代的"货币国际化"思想
    第一节 瑞典学派的"国际金融制度"思想
        一、货币经济一体化思想
        二、开放型小国的通货膨胀问题
        三、全球通货膨胀及国际传递
        四、国际新金融制度
    第二节 凯恩斯的"货币国际化"思想片段
        一、"管理货币"和"外汇标准"的理论阐述
        二、"国家干预对外贸易"思想
        三、"国际价值决定"理论
    第三节 弗莱堡学派的"国际货币体系"思想
    第四节 弗里德曼的"浮动汇率"理论
        一、浮动汇率理论的基础——货币数量论
        二、"浮动汇率"理论
    第五节 "最优货币区"理论
        一、蒙代尔最优货币理论
        二、麦金农开放性最优货币区理论
    第六节 其他学者的货币国际化思想
        一、科恩的"货币地理论"
        二、特里芬与"特里芬难题"
    第七节 小结
第五章 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国际货币"多元化及思想
    第一节 西方的"货币国际化"思想
        一、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理论
        二、克鲁格曼的货币区"成本—收益"模型
        三、"最优货币区"思想的深化
        四、麦金农和肖金融深化理论
    第二节 亚洲的货币国际化思想
        一、日元国际化思想
        二、东亚货币区思想
    第三节 中国的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思想
        一、外国学者的观点
        二、国内学者的思想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货币国际化的归结与前景
    第一节 思想归结:货币国际化评价的关键点
        一、统一主权货币与货币国际化
        二、国家综合实力与货币国际化
        三、汇率制度选择与货币国际化
        四、国家金融体系与货币国际化
        五、货币区域化与货币国际化
        六、国际货币职能与货币国际化
        七、国际货币体系与货币国际化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的演变——货币发展史的视角
        一、孕育阶段——商贸催生的帝国货币或城邦货币
        二、发轫阶段——荷兰盾初步体现货币国际化范式
        三、确立阶段——英镑成为第一种世界性货币
        四、高潮阶段——美元、马克、日元、欧元相继成为国际货币
    第三节 未来国际货币及货币区的前景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人民币国际化的展望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分析
        一、国家综合实力逐步增强
        二、金融体系日渐完善
        三、人民币汇率较为稳定
        四、人民币区域辐射作用初见
        五、国际货币金融话语权日渐提升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分析:基于货币国际化思想的视角
        一、"一国四币"现实困扰主权货币统一
        二、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面临诸多难题
        三、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尚未得以实现
        四、人民币面临汇率不稳的影响
        五、人民币国际地位不强,国际货币职能尚不具备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范式选择
        一、货币国际化范式
        二、货币国际化范式的范例分析
        三、货币国际化范式的模型构建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范式选择
    第四节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
        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促成人民币统一货币区框架的建立
        三、坚决维护人民币的货币主权
        四、完善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安排
        五、建立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
        六、提升人民币区域核心地位和国际地位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中美贸易摩擦炽热化
        1.1.2 中美贸易失衡是新的国际分工的结果
        1.1.3 中美贸易复合依存与摩擦治理常态化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框架
2. 中美贸易摩擦的理论文献综述
    2.1 相关范畴的界定
        2.1.1 贸易摩擦的概念
        2.1.2 贸易摩擦的分类
        2.1.3 贸易摩擦治理的界定
    2.2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理论基础
    2.3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及治理的理论分析
        2.3.1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微观理论述评
        2.3.2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宏观理论述评
        2.3.3 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政治经济学述评
        2.3.4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研究的文献述评
3. 中美贸易复合依存与贸易摩擦
    3.1 相互依存理论及“中美国”论
        3.1.1 相互依存理论概述
        3.1.2 Chimerica——一个极端的中美复合依存格局模型
        3.1.3 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矛盾与困惑
    3.2 中美贸易复合依存格局及特征
        3.2.1 30年来中美贸易基本情况
        3.2.2 中美贸易复合依存格局
        3.2.3 中美贸易复合依存特征解读
    3.3 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
        3.3.1 产品摩擦序幕阶段(1979年1月—1986年6月)
        3.3.2 产品摩擦升温阶段(1986年7月—2001年12月)
        3.3.3 制度摩擦阶段(2002年1月—2005年12月)
        3.3.4 战略摩擦阶段(2006年1月至今)
    3.4 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特征
        3.4.1 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性
        3.4.2 中美贸易摩擦的扩张性
        3.4.3 中美贸易摩擦的复合性
        3.4.4 中美贸易摩擦的常态性
4. 中国的崛起与基于核心国家利益冲突的中美贸易摩擦
    4.1 大国崛起与国际贸易摩擦的理论分析
        4.1.1 全球贸易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经济学模型
        4.1.2 大国崛起的国际治理理论思想体系
        4.1.3 大国崛起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思想评析
    4.2 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行动
        4.2.1 美国国内共识
        4.2.2 中国威胁论
        4.2.3 中国崛起与美国霸权共生
    4.3 中美核心国家利益冲突与合作
        4.3.1 中美核心国家利益对比
        4.3.2 中美核心国家利益的冲突
        4.3.3 中美核心国家利益的合作
    4.4 中美贸易摩擦逼近中美核心国家利益
        4.4.1 中美贸易摩擦逼近美国核心国家利益
        4.4.2 中美贸易摩擦逼近中国核心国家利益
    4.5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战略选择
        4.5.1 互信困境与战略需求
        4.5.2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战略思想
        4.5.3 中美贸易战略治理机制
        4.5.4 中美贸易战略治理机制评析
5.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文化影响因素
    5.1 中美文化价值观与国家利益
        5.1.1 文化价值观决定国家利益的界定
        5.1.2 美国文化与帝国意识
        5.1.3 中华文化与和谐意识
    5.2 文化冲突与中美贸易的文化摩擦
        5.2.1 文化冲突与国际贸易
        5.2.2 中美文化冲突与中美贸易的文化摩擦
        5.2.3 中美文化融合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
    5.3 中美文化战略与国家认同战略
        5.3.1 美国对外文化战略
        5.3.2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
        5.3.3 建构主义与国家认同战略
6.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美国战略
    6.1 美国霸权均势战略及中国的对策
        6.1.1 霸权均势战略概述
        6.1.2 霸权均势战略遏制中国经济发展
        6.1.3 霸权均势战略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方略
    6.2 美国迁就接触战略及中国的对策
        6.2.1 迁就接触战略界定
        6.2.2 美国霸权的局限性
        6.2.3 迁就接触战略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方略
    6.3 美国国家出口战略及中国的对策
        6.3.1 国家出口战略概述
        6.3.2 国家出口战略实施
        6.3.3 国家出口计划评析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方略
7. 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中国战略
    7.1 和谐世界战略
        7.1.1 和谐世界的内涵及其理论背景
        7.1.2 中美关系“和而不同”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理念
        7.1.3 人民币汇率之争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方略
    7.2 内修外练战略
        7.2.1 内需主导战略
        7.2.2 走出去战略
        7.2.3 改变贸易增长方式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方略
        7.2.4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方略
    7.3 市场多元化战略
        7.3.1 市场多元化战略概述
        7.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市场多元化战略
        7.3.3 东亚千斤顶国家联盟(JACK Union)与反美遏制战略构想
        7.3.4 市场多元化战略与中美贸易摩擦治理方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文化金融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确定选题的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对金融学的历史与现实的认知
        1.1.3 笔者的文化定见与思想来源
    1.2 以往三种研究视角的述评
        1.2.1 从金融的内在运动规律的视角
        1.2.2 从金融技术的视角
        1.2.3 从金融监管的视角
    1.3 文化金融学的若干规定性
        1.3.1 文化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径
第2章 作为伦理主体的人
    2.1 "我思,故我在"
        2.1.1 人对人本身的好奇心
        2.1.2 人对环境世界的好奇心
    2.2 渗原理
        2.2.1 什么是互渗原理
        2.2.2 恩格斯之前对互渗原理的认知
        2.2.3 恩格斯与恩格斯之后的认知
    2.3 人性的内核
        2.3.1 对人性内核认识的简史
        2.3.2 善意志
    2.4 天演与伦理
        2.4.1 被搁置的善
        2.4.2 达尔文主义困境
    2.5 权利意识模型分析
        2.5.1 鲁滨逊·克罗索模型
        2.5.2 "孤立国"模型
        2.5.3 金融的心理学本质是"增值期待"
第3章 金融的事实秩序与价值秩序
    3.1 社会秩序是怎样形成的
    3.2 金融秩序原理引论
    3.3 对金融的事实观照
        3.3.1 实质金融的秩序
        3.3.2 虚拟金融的秩序
    3.4 对金融的价值观照
        3.4.1 由"适中"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3.4.2 由"德性"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第4章 金融四大文化元素的哲学阐释
    4.1 必要的说明
    4.2 义理论的两种形态
        4.2.1 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4.2.2 非理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4.3 金融行为中的正义
        4.3.1 个体金融行为的正义
        4.3.2 国家金融行为的正义
    4.4 金融制度中的正义
        4.4.1 信用制度的正义
        4.4.2 货币制度的正义
        4.4.3 银行制度的正义
    4.5 正义所涵盖的诚信、节制、责任
        4.5.1 正义与其他美德
        4.5.2 金融与诚信
        4.5.3 金融与节制
        4.5.4 金融与责任
第5章 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文化批评
    5.1 美国式资本主义与金融市场
        5.1.1 资本市场对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5.1.2 美国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
        5.1.3 汉密尔顿与麦迪逊-杰斐逊之争
        5.1.4 汉-杰之争对美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历史的分析
    5.2 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之文化批评
        5.2.1 热情的工作和坚定的信心催生金融创新,带来经济繁荣
        5.2.2 诚信缺失、投机肆虐导致繁荣的瑕疵
        5.2.3 泛滥的流动性和投资欣快症放大股市泡沫
        5.2.4 所有的经济繁荣都会到顶并以逐渐衰退结束
        5.2.5 "黑色星期四":信任不复存在
        5.2.6 美国的大萧条通过债务链条传递到欧洲,形成世界性危机
        5.2.7 政府要承担起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责任
    5.3 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文化批评
        5.3.1 日本泡沫经济概述
        5.3.2 本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
        5.3.3 官定利率的提高刺破经济泡沫
        5.3.4 追求资产升值的短期暴利带来了整个国家经济的长期萧条
        5.3.5 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政策原因
        5.3.6 日本泡沫经济中的黑金政治:非正义的政府行为
        5.3.7 日本版的金融危机及其启示
        5.3.8 泡沫经济后遗症:日本国民如何重找自信
        5.3.9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5.3.10 汲取日本教训,中国莫重蹈日本覆辙
    5.4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5.4.1 亚洲金融危机概述
        5.4.2 东亚经济的成就与潜在的问题
        5.4.3 失败的泰铢与无节制的国外借贷
        5.4.4 以投机正义论为理据的金融大鳄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5.4.5 香港维持联系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
        5.4.6 缺乏世界责任意识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5.4.7 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中国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5.5 关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5.5.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环球金融危机概述
        5.5.2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应对本轮危机负责
        5.5.3 监管机构要为金融危机负责
        5.5.4 投机正义论毁了华尔街,也威胁到美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5.5.5 金融中间商的非诚信与金融衍生工具的无节制
        5.5.6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分析
        5.5.7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与警示
        5.5.8 对美国版救市方案的文化金融学批评
        5.5.9 美国金融霸权——辉煌渐行渐远
结束语
附录:方法论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9)经济虚拟化条件下的货币能量功能与政策含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第二节 主要文献研究回顾和综述
        1.2.1 关于货币虚拟化和经济虚拟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关于货币功能演变以及当代货币理论研究的综述
        1.2.3 关于当代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综述
    第三节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1.4.1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1.4.2 本文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货币功能嬗变的背景——从货币虚拟化到经济虚拟化
    第一节 货币虚拟化、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
        2.1.1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货币虚拟化理论
        2.1.2 货币虚拟化、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
    第二节 对经济虚拟化的数据论证
        2.2.1 美国GDP的产业结构分析——经济虚拟化证据之一
        2.2.2 美国各产业公司利润的相对比重——经济虚拟化证据之二
第三章 货币能量功能的经验分析与理论阐述
    第一节 货币能量功能的经验分析——货币能量刺激美国经济的虚拟化以及全球流动性膨胀
        3.1.1 美元支柱的虚拟化与美元货币能量的国际环流对美国经济的作用
        3.1.2 美元货币能量的国际环流对全球流动性膨胀的刺激作用
    第二节 货币能量功能的理论分析
        3.2.1 货币动能对经济虚拟化能量公式作用的分析
        3.2.2 货币动能支撑新经济运行方式的简化模型
    第三节 对货币能量几个问题的进一步阐述
        3.3.1 货币能量功能的内涵
        3.3.2 货币能量的注入问题
        3.3.3 货币能量的流动与循环问题
第四章 货币能量功能与当代美国金融危机
    第一节 货币能量功能与当代美国金融危机原因
        4.1.1 当代美国经济正常运行对货币能量的依赖性
        4.1.2 回流美元货币能量刺激导致杠杆活动泛化——美国金融危机直接原因
    第二节 从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救助分析货币能量的功能
        4.2.1 建立在私营信用基础之上的货币能量运动以及收入创造基本停滞
        4.2.2 私营信用基础之上的货币能量运动以及收入创造功能恢复问题
第五章 国际本位货币能量功能与人民币国际化——货币能量功能的政策启示之一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分析
        5.1.1 国际本位货币具备货币能量功能的背景——货币彻底虚拟化
        5.1.2 当代国际本位货币基础条件的实证分析
        5.1.3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分析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5.2.1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是当前中国经济正常运行的需要
        5.2.2 全球流动性膨胀的威胁——必须积极着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5.2.3 美元危机的必然性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机遇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与解决途径
        5.3.1 建设虚拟资产的国际化交易平台应对放开资本项目后投机热钱的冲击
        5.3.2 呆坏账处理是处理危机的最后一道防线
        5.3.3 保护好中国公众对银行业的信任——中国不怕金融危机的根源
        5.3.4 建立“金融风险控制试验区”局部试验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全面放开
第六章 货币流量分析与货币能量流观测——货币能量功能政策启示之二
    第一节 货币能量功能、虚拟经济与资金流量分析
        6.1.1 虚拟经济“流动性储备池”的货币能量吸收功能
        6.1.2 现有资金流量分析方法介绍及其分析
    第二节 资金流量投入产出模型及其拓展分析
        6.2.1 资金流量投入产出模型已有研究分析
        6.2.2 我国资金流量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和基本分析
    第三节 资金流量分析的最终目标:建立基于交易量的全象资金流量观测系统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汇率升值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1.2 文献回顾
        1.2.1 外国学者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2. 日元升值的国际与国内背景和升值概况
    2.1 固定汇率时期的日本经济发展概况
    2.2 “广场协议”前的日元升值及日本经济发展概况
    2.3 “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大幅升值及其后日本经济概况
        2.3.1 “广场协议”的基本内容
        2.3.2 “广场协议”的后续事件
    2.4 “广场协议”前后日元升值的比较分析
        2.4.1 两次升值的幅度不同
        2.4.2 日本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2.4.3 日本经济在国际产业分工地位不同
3. 日元升值中的“美日博弈”——日元升值的外在原因
    3.1 美日经济实力的变化所带来的日元升值压力
    3.2 美日经济冲突的政策原因
        3.2.1 “尼克松冲击”及其后果
        3.2.2 美国的对日政策
4、“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日元长期升值趋势——日元升值的内在原因
    4.1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S 效应)
    4.2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日元升值
5. 不同阶段的日元升值对日本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造成的影响分析
    5.1 日元升值对日本进出口的影响
    5.2 日元升值对日本产业结构的影响
    5.3 日元升值对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5.4 日元升值对日本国内物价、就业以及其他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
6. 日本不当的经济政策导致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及其后的长期萧条
    6.1 在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过程中,货币政策负有重要责任——错误的货币政策
        6.1.1 超低利率——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
        6.1.2 货币政策的急速转向——由极度扩张转向极度紧缩
        6.1.3 日本货币政策与汇率变动的联动性
    6.2 日本经济在日元升值后长期、持续萧条的其他原因
        6.2.1 政府经济政策失误扼杀了阶段性景气复苏
        6.2.2 产业发展方向出现偏差
        6.2.3 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经济的持续发展
7. 日本应对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7.1 日本应对本币升值压力的经验教训
        7.1.1 宏观经济政策对升值的反应过度
        7.1.2 仅依靠部分指标错误判断经济形势
        7.1.3 过分看重调整汇率对改变贸易顺差的作用
        7.1.4 过分强调国际协调
    7.2 对我国的启示
        7.2.1 对微观企业的要求——将外部压力转变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动力
        7.2.2 对中国政府的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人民币正在被逼向“广场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贸易战前景 ——脱钩或是重新正常化[D]. Liu Zhan. 浙江大学, 2020(02)
  • [2]中国贸易顺差研究:结构、效应与可持续性[D]. 殷功利. 江西财经大学, 2012(05)
  •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霸权政治[D]. 董彦良. 复旦大学, 2012(02)
  • [4]中国入世十周年:总结与展望[J]. 张宇燕,卢锋,张礼卿,佟家栋,盛斌,胡鞍钢,赵忠秀,曹天予,余永定,姚枝仲,张斌,路风,宋泓,张维迎,崔之元,徐以升,丁一凡,雷达,王鲁军,钟伟,沈丹阳. 国际经济评论, 2011(05)
  • [5]东亚货币合作的新趋势 ——以中日韩汇率协调体系建构为视角[D]. 韩啸. 暨南大学, 2011(07)
  • [6]货币国际化思想的流变 ——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D]. 乔臣.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7]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研究[D]. 帅建林.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4)
  • [8]文化金融学初探[D]. 秦援晋. 辽宁大学, 2010(10)
  • [9]经济虚拟化条件下的货币能量功能与政策含义[D]. 张云. 南开大学, 2009(07)
  • [10]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汇率升值问题研究[D]. 朱晓薇. 西南财经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人民币是否被迫加入“广场协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