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GPDA-F、GGT-Ⅱ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血清GPDA-F、GGT-Ⅱ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一、血清GPDA-F与GGT-Ⅱ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段飞,周刚,张秀辉,喻娜娜,杨君[1](2021)在《血清AFP、TSGF、GP73及GGT联合MSCT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血清AFP、TSGF、GP73及GGT联合MSCT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癌患者、44例肝部良性病变患者和44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各组血清肿瘤标志物AFP、TSGF、GP73、GGT水平以及MSCT图像特征,计算分析不同检查对诊断原发性癌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血清AFP、TSGF、GP73、GGT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健康组(P<0.05);MSCT+血清AFP、TSGF、GP73、GGT联合检查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7.37%、98.68%、96.05%,明显高于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单一检查、血清联合检查以及MSCT的单一检查(P<0.05)。结论血清AFP、TSGF、GP73、GGT和MSCT检查均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血清AFP、TSGF、GP73、GGT联合MSCT检查能显着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

毕婧[2](2020)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血常规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建立观察组,同期纳入慢性乙肝患者50例建立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与AFP、血常规指标WBC与NLR检测情况,分析各指标检测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AFP、CA199、WBC与NLR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0.05);肿瘤分化的程度低、肿瘤病灶直径≥5 cm、肿瘤转移患者血清CA199与AFP水平相对更高(P <0.05);肿瘤病灶直径≥5 cm患者血清WBC水平相对更高,肿瘤病灶直径≥5 cm、转移患者血清NLR水平相对更高(P <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WBC与NLR指标水平上升,临床通过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与AFP、血常规指标WBC与NLR检测有助于提高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效率。

李刚,于水玲,李伟,刘欣,李晶[3](2020)在《PIVKA-Ⅱ与AFP联合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究PIVKA-Ⅱ与AFP联合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该院收治的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60例同期在院治疗的肝脏系统各项指标均正常的其他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并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AFP与PIVKA-Ⅱ水平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AFP与PIVKA-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测水平;AFP与PIVKA-Ⅱ联合检测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1.54%、88.42%、90.48%,均高于AFP单项检测组的65.25%、80.07%、70.53%以及PIVKA-Ⅱ单项检测组的71.24%、89.20%、77.58%,且AFP与PIVKA-Ⅱ联合检测组的敏感性与准确度明显优于两个单项检测组。结论PIVKA-Ⅱ与AFP联合检测法的敏感性、准确度均较好,可以有效用于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为进一步高效诊断原发性肝癌奠定基础。

焦红彬[4](2020)在《AFP在原发性肝癌不同因素分层诊断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探讨原发性肝癌不同标准分层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原发性肝癌的精准诊断提供参考。2通过检测原发性肝癌不同分层诊断患者的AFP表达水平,以此进一步明确AFP在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效率。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至2019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初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289例为病例组(已通过影像学检查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并且尚未进行治疗的肝癌患者),同时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7例(HBs Ag阳性6个月以上的乙型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279例(已通过影像学检查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1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临床分期、肝癌大小分型以及BCLC分期等标准分别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分层,比较各分层标准下不同组别在肝癌高危因素(年龄、男性、HBV感染、HCV感染、吸烟史、饮酒史、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的分布情况;2检测原发性肝癌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中AFP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阳性率(AFP>400 ng/m L为肝癌的诊断标准),初步明确血清AFP对于肝癌总体的诊断价值;3检测不同分层标准下原发性肝癌患者AFP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阳性率,进一步明确AFP在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4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AFP在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效率,并筛选出诊断效率较低的原发性肝癌;5 AFP诊断效率较低的原发性肝癌,采用ROC曲线分析AFP、CEA、CA-199和GGT四项指标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结果1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的影响因素:1)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作为分层标准中,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原发性肝癌患者吸烟史比率和饮酒史比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得出:Child-Pugh C级比ChildPugh A级原发性肝癌患者饮酒史比率显着性升高(P<0.0167);Child-Pugh C级较Child-Pugh B级原发性肝癌患者吸烟史比率明显升高(P<0.0167)。2)将肝硬化临床分期作为分层标准中,不同肝硬化临床分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感染HBV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得出合并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均比无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感染HBV比率明显增高(P均<0.0167)。3)将肝癌大小分型作为分层标准中,具有不同体积大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之间合并肝硬化比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得出小肝癌患者较巨块型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比率显着性增高(P<0.005)。4)将BCLC分期作为分层标准中,不同BCLC分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感染HBV比率和合并肝硬化比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得出:BCLC D期较BCLC A期、BCLC B期和BCLC C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感染HBV比率以及合并肝硬化比率均明显增高(P均<0.0083)。2原发性肝癌组AFP水平和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P分别<0.05和0.0167)。3比较不同分层标准下各组别AFP水平和诊断阳性率得出:1)肝硬化临床分期、肝癌大小分型和BCLC分期作为分层标准下,不同组别之间血清AFP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水平较无肝硬化患者均明显升高(P分别为0.004和0.005均小于0.05);弥漫型肝癌患者较小肝癌患者AFP水平显着性升高(P=0.007<0.05);BCLC D期肝癌患者较BCLC A期肝癌患者AFP水平明显增高(P=0.009<0.05)。2)肝硬化临床分期和肝癌大小分型作为分层标准下,不同组别之间诊断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合并代偿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较未合并肝硬化患者显着增高(P=0.007<0.0167);弥散型肝癌患者较小肝癌患者增高(P=0.001<0.005)。4 ROC曲线分析表明:AFP对Child-Pugh A级、B级、C级原发性肝癌,代偿期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癌,巨块型肝癌,弥散型肝癌以及BCLC B、C、D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较高(AUC均>0.7);对小肝癌和BCLC A期肝癌的诊断价值较低(AUC均<0.6,P均>0.05)。5通过ROC曲线分析四项指标联合对于小肝癌和BCLC A期肝癌的诊断价值,得出AFP、CEA、CA-199和GGT四项指标联合较单独一项指标诊断效率均有所提高(AUC为0.810和0.846,P均<0.0001)。结论1 AFP对于肝功能较差的肝癌、中晚期肝癌、体积较大的巨块型肝癌及肿瘤数目较多的弥散型肝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AFP对于小肝癌和早期肝癌的诊断效率较低。2对于小肝癌和早期肝癌,建议采用AFP、CEA、CA-199和GGT四项指标联合诊断来提高其诊断效率。图2幅;表10个;参54篇。

赵和平[5](2020)在《118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和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生存时间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回顾性研究,调查分析晋津地区1180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临床特征,系统总结PHC患者的人群分布特点,探讨不同病因、性别、年龄PHC患者之间不同层级的分布,为该地区PHC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2.详细分析PHC患者的生化指标、肿瘤标记物及肝硬度值(LSM)在PHC巴塞罗那(BCLC)不同分期中的差别,为PHC患者早期筛查及评估预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运用非条件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PHC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进一步深入研究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并量化计算因素间的条件概率,从而为预测PHC患者的生存期,延长PHC患者生存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本研究将天津市和山西省三所三甲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通过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选取1180例PHC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及辅助检查资料。详细分析1180例PHC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病因、性别和年龄段不同层级之间的分布,分析PHC巴塞罗那不同分期生化指标、肿瘤标记物及LSM的差别;2.选择1180例PHC患者中接受随访的患者295例,根据文献报道并结合本研究中PHC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中位数(29.6月),最终选择30个月作为生存时间的研究节点,将PHC患者生存时间分为<30个月及≥30个月,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PHC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深入探讨PHC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并计算因素间的条件概率。结果:1.1180例PHC患者发病年龄为24-84岁,平均(60.33±9.11)岁,41-60岁占48.47%(572/1180),≥61岁占50.77%(599/1180),PHC发病以40岁及以上年龄段高发;病因分析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导致PHC者占66.69%(787/1180),丙型肝炎病毒(HCV)导致PHC者占18.39%(217/1180),酒精所导致PHC者占14.92%(176/1180),HBV导致PHC占主要地位。PHC研究病例中,41-60岁HBV相关者为395例(50.19%),HCV相关者为76例(34.50%);≥61岁HBV相关者为390例(49.56%),HCV相关者为136例(63.32%),HCV相关PHC患者中,≥61岁年龄段比例(63.32%)高于41-6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34.50%)。2.临床指标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甲胎蛋白(AFP)及LSM在BCLC不同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相关PHC患者中,随BCLC分期增加LSM也增加,分期与LSM成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样,HCV相关PHC患者中分期与LSM亦呈正相关(P<0.001),酒精相关PHC患者中,BCLC不同分期间LSM变化差异无显着性(P=0.807)。在BCLC的A期和B期,LSM值在酒精相关PHC组显着高于HBV相关PHC组和HCV相关PHC组(P<0.05)。3.肿瘤直径>3cm的PHC患者生存时间<30月的风险是肿瘤直径≤3cm的2.191倍;γ-GT>40U/L的PHC患者生存时间<30个月的风险是γ-GT≤40U/L的2.836倍;有肝外转移的PHC患者生存时间<30月的风险是没有肝外转移的2.776倍;4.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年龄、血小板计数、肿瘤大小、肿瘤个数、门静脉侵犯、肝外转移和γ-GT均与PHC患者30月生存时间相关。γ-GT、肿瘤大小和肝外转移均会影响PHC患者30月的生存时间;肿瘤的个数会影响患者肝外的转移,继而对PHC患者30月生存时间产生了影响;年龄对PHC患者肿瘤大小及肝外转移均有影响,而肿瘤大小及肝外转移均对PHC患者30月生存时间有影响;γ-GT对PHC患者30月生存时间会产生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影响肿瘤大小及肿瘤个数,继而对PHC患者30月生存时间产生影响;肿瘤大小>3cm、γ-GT>40U/L,伴有肝外转移的患者,生存时间<30个月的概率最大(98.408%)。结论:1.天津市和山西省1180例PHC患者中,以男性为好发人群,年龄段集中在40岁以上,HBV相关性肝癌占比最大。男女PHC患者的病因均以HBV为主,不同年龄段PHC患者的病因亦以HBV为主。提示HBV感染者、男性、年龄在40岁以上者是PHC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管和随访,同时,应提高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的覆盖率,降低HBV感染率;2.ALP、γ-GT、AFP及LSM与PHC巴塞罗那不同分期显着相关,四个指标可为后续PHC患者早期筛查及评估预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3.PHC患者的年龄、血小板计数、肿瘤大小、肿瘤个数、门静脉侵犯、肝外转移和γ-GT与PHC患者的生存时间均相关,且各个因素之间都有复杂的网络关系,相互影响。其中,肿瘤大小>3cm、γ-GT>40U/L、同时伴有肝外转移的患者,生存时间<30个月的概率最大,从而为预测PHC患者的生存期提供科学依据。

刘少平,余卉[6](2020)在《血清MAO、5’-NT、GGT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清单胺氧化酶(MAO)、5’-核苷酸酶(5’-N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良性肝病患者及35例健康体检者,比较各组血清MAO、5’-HT、GGT水平,并分析血清MAO、5’-HT、GGT水平在检测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MAO、5’-HT、GGT水平高于良性肝病组,良性肝病组血清MAO、5’-HT及GG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MAO曲线下面积为0. 71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 571和0. 418; 5’-NT曲线下面积为0. 71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 558和0. 476; GGT曲线下面积为0. 71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 738和0. 334;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 88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 401和0. 881,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大于单个指标检测。结论血清MAO、5’-NT及GGT是反映肝功能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可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焦红彬,石峻[7](2019)在《非病毒性肝癌患者血清四项指标联合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AFP、CEA、CA-199及GGT联合对非病毒性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非病毒性肝癌、健康体检者以及非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比较三组患者AFP、CEA、CA-199、GGT水平以及四种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非病毒性肝癌组四种指标水平均高于肝硬化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四项指标联合诊断非病毒性肝癌的AUC(0.813)和敏感度(85.83%)均较单独诊断增高(P<0.05)。结论四种指标联合诊断可提高非病毒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李洪波,张伟鹏[8](2019)在《PIVKA-Ⅱ、AFP-L3、CEA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肿瘤相关抗原甲胎蛋白-13(AFP-13)、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诊治的疑似肝癌患者90例,将其按照诊断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应用常规CT扫描诊断,研究组应用肿瘤标志物PIVKA-Ⅱ、AFP-L3和CEA进行诊断,2组患者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诊断结果方面,研究组共检查出42例,总符合率为93.3%;对照组共检查出38例,总符合率为84.4%,研究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6%、80.9%,对照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5%、65.2%;研究组及对照组检查时间分别为(16.4±2.1)min、(22.3±2.4)min,研究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检查时间更短(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应用肿瘤标志物PIVKA-Ⅱ、AFP-L3和CEA进行诊断,可以达到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缩短检出时间,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粟劲松,丁佑铭[9](2019)在《联合GGT、GP73、AFP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谷氨酰转肽酶(GGT)、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联合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选择同时期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0例作为对照1组、健康体检的4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2组,比较三组人员GGT、GP73、AFP检测情况。结果①观察组AFP水平(975.8±16.2)ng/ml、GP73水平(228.0±15.9)ng/ml、GGT水平(19.9±4.2)ng/ml显着高于对照1组、对照组2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组、对照组2组GGT、GP73、AFP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②观察组AFP阳性率75.0%、GP73阳性率70.0%、GGT阳性率62.5%、三者联合阳性率87.5%显着高于对照1组、对照组2组水平,三者联合阳性检测率均显着高于各单一指标检测结果,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组GGT、GP73、AFP及三者联合阳性率显着高于对照2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GGT、GP73、AFP有助于提高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

郭鸿雁,刘庆峰[10](2019)在《γ-谷氨酰转肽酶、高尔基体蛋白73及甲胎蛋白检测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高尔基体蛋白73及甲胎蛋白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8例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46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采用生化分析仪、免疫层析法、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高尔基体蛋白73及甲胎蛋白水平。分析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高尔基体蛋白73及甲胎蛋白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癌组患者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高尔基体蛋白73和甲胎蛋白水平均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肝硬化组患者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高尔基体蛋白73和甲胎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γ-谷氨酰转肽酶、高尔基体蛋白73和甲胎蛋白单独检测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分别为56.25%、58.33%和54.17%,均低于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87.50%;γ-谷氨酰转肽酶、高尔基体蛋白73和甲胎蛋白单独检测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准确度分别为67.53%、67.53%和63.64%,均低于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80.52%。结论γ-谷氨酰转肽酶、高尔基体蛋白73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临床筛查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二、血清GPDA-F与GGT-Ⅱ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清GPDA-F与GGT-Ⅱ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AFP、TSGF、GP73及GGT联合MSCT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血清AFP、TSGF、GP73、GGT水平检测
        1.2.2 MSCT检查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结果
    2.2 不同检查对肝癌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
    2.3 典型病例影像分析
3 讨论

(2)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排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常规指标水平对比:
    2.2 不同临床特征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常规指标水平对比:
3 讨论

(3)PIVKA-Ⅱ与AFP联合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标本采集
        1.3.2 检测方法及诊断标准
        1.3.3 诊断标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2.2 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价值
3 讨论

(4)AFP在原发性肝癌不同因素分层诊断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AFP在原发性肝癌不同因素分层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资料收集
        1.1.3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的影响因素
        1.2.2 原发性肝癌患者AFP表达情况分析
        1.2.3 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患者AFP表达水平及其诊断阳性率
        1.2.4 AFP对于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率
        1.2.5 AFP、CEA、CA-199和GGT联合诊断小肝癌和早期肝癌
    1.3 讨论
        1.3.1 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的影响因素
        1.3.2 AFP对不同标准分层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肝癌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2.1 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性
    2.2 肝癌免疫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成分
        2.2.1 髓来源抑制细胞
        2.2.2 肝星状细胞
        2.2.3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2.2.4 调节性T细胞
        2.2.5 M2型巨噬细胞
        2.2.6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2.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5)118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和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生存时间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一、1180 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现场及对象
        1.1.2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1.1.3 研究内容
        1.1.4 相关定义
        1.1.5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基本资料
        1.2.2 PHC患者不同病因及不同年龄段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
        1.2.3 PHC患者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在不同病因中的分布
        1.2.4 PHC不同病因及不同性别在不同年龄段上的分布
    1.3 讨论
    1.4 小结
二、1180例原发性肝癌BCLC不同分期临床指标及肝硬度值变化特点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2.1.3 血清标本的收集及检测方法
        2.1.4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临床检测指标比较
        2.2.2 肝硬度值的分布
    2.3 讨论
    2.4 小结
三、29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分析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临床资料收集
        3.1.3 随访
        3.1.4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影响PHC患者总生存时间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2.2 影响PHC患者总生存时间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2.3 影响PHC患者生存时间相关因素间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立
        3.2.4 年龄和γ-GT为父节点时肿瘤大小的风险推理
        3.2.5 PHC患者生存时间风险推理
    3.3 讨论
    3.4 总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原发性肝癌高危因素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血清MAO、5’-NT、GGT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血清MAO、5'-HT、GGT水平比较
    2.2 血清MAO、5'-NT、GGT单独和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ROC曲线
3 讨论

(7)非病毒性肝癌患者血清四项指标联合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参考值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三组AFP、CEA、CA-199及GGT水平比较
    2.2 四种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的诊断效率比较
3 讨论

(8)PIVKA-Ⅱ、AFP-L3、CEA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仪器
        1.2.2 诊断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比较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灵敏度、特异度和检查时间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9)联合GGT、GP73、AFP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人员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2.2 GGT、GP73、AFP单独及联合检验结果
3 讨论

四、血清GPDA-F与GGT-Ⅱ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AFP、TSGF、GP73及GGT联合MSCT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 段飞,周刚,张秀辉,喻娜娜,杨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10)
  • [2]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毕婧. 中国医药指南, 2020(20)
  • [3]PIVKA-Ⅱ与AFP联合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J]. 李刚,于水玲,李伟,刘欣,李晶. 中外医疗, 2020(19)
  • [4]AFP在原发性肝癌不同因素分层诊断中的作用研究[D]. 焦红彬.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118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和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生存时间影响因素分析[D]. 赵和平.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血清MAO、5’-NT、GGT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J]. 刘少平,余卉. 实用癌症杂志, 2020(02)
  • [7]非病毒性肝癌患者血清四项指标联合诊断价值[J]. 焦红彬,石峻.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6)
  • [8]PIVKA-Ⅱ、AFP-L3、CEA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 李洪波,张伟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21)
  • [9]联合GGT、GP73、AFP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价值[J]. 粟劲松,丁佑铭. 肝胆外科杂志, 2019(05)
  • [10]γ-谷氨酰转肽酶、高尔基体蛋白73及甲胎蛋白检测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 郭鸿雁,刘庆峰. 癌症进展, 2019(11)

标签:;  ;  ;  ;  ;  

血清GPDA-F、GGT-Ⅱ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