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果树梯田——新型水土保持工程

生态经济果树梯田——新型水土保持工程

一、生态经济型果树台田——一种新型的水土保持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肖丛宇[1](2020)在《北京延庆山区不同台田配置产流产沙及面源污染控制特征》文中指出北京延庆山区土层较薄,土质结构不稳定,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北京延庆山区化肥、农药等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地表污染物随地表径流流入农田和水体中,易造成面源污染问题。本文以台田为研究对象,运用回归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不同台田配置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征,产流产沙量控制作用以及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5)五类面源污染物的控制效果进行研究,进而针对北京延庆山区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控制,提出最合理的台田配置模式,结果显示:(1)土壤分离速率Dr随径流量q增大而增大,随冲刷时间呈波动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平缓的特征。坡面阻力系数f与径流量的关系R2均大于0.899,流量的指数在-0.679~-0.316之间;阻力系数与土壤分离速率的关系R2均大于0.931,阻力系数指数小于0,阻力系数与径流量、土壤分离速率均呈负相关关系。(2)随台田级数的增加,产流量、产沙量以及面源污染控制率逐渐提高,其中一级、二级、三级台田对产流量平均控制率分别为35.84%、42.01%、45.57%;产沙量为75.77%、83.77%、85.83%;面源污染物为21.95%~26.36%、37.98%~43.03%、50%~58.33%。(3)石坎台田对产流产沙量以及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优于土坎台田,其中石坎、土坎台田对产流量平均控制率分别为45.36%、39.64%、;产沙量为92.01%、71.75%;面源污染物为50%~56.25%、22.65%~28.18%。(4)台田+植物边沟配置的产流量、产沙量和面源污染控制率高于单一台田配置,控制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土坎台田、石坎台田、土坎台田+植物边沟、石坎台田+植物边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台田配置产生的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控制效果不同,其中多级台田模式优于单个台田模式,石坎台田阻力优于土坎台田模式,台田+植物边沟配置优于单一台田配置模式。因地制宜的使用不同台田模式,可以为北京延庆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及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保障。

容怀钰[2](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认为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朱永青[3](2020)在《平原河网农业复合污染区清洁小流域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工业点源和城市面源污染的全面控制,农村及农业面源污染正成为制约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首要因素。水利部推广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山区水源地水质保护、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治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与水土流失引发非点源污染的山区小流域不同,平原河网地区降雨径流及生产生活排水是面源污染产生的主要形式,因此需要在清洁小流域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创新。为此,本文整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和相关理论,因地制宜地提出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农业复合污染区清洁小流域的内涵、建设模式及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湖西区小桥浜小流域进行了实例验证。主要研究成果有:(1)提出了平原河网农业复合污染区清洁小流域内涵: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将面源污染全过程防治的环保策略应用到农村生产、生活和生境中,实行水林田草塘村的统一综合治理,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最终达到小流域水体水质满足水功能区目标要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将小流域划分为村镇清洁生活区、农业清洁生产区、河塘清洁生境区,以“控源截污-资源利用-生态修复-监管机制-工程管护”为治理和管理思路配置了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体系。(2)构建了清洁小流域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A)、准则层(B)、要素层(C)、指标层(D)4个层次,筛选了包含清洁生活、清洁生产、清洁生境、长效管理四大方面9个要素共25项指标。确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AHPFCE)的基本步骤,将指标体系分了“很清洁”、“清洁、“一般”、“不清洁”四个等级并制定了分级标准。(3)对小桥浜小流域进行实例验证。专家打分获取权重,准则层相对权重排序为:清洁生产(0.362)>清洁生境(0.3263)>长效管理(0.1632)>清洁生活(0.1485),说明打造清洁生产区和清洁生境是清洁小流域的重点内容。模糊综合评价表明,小桥浜小流域由建设前的“不清洁”状态提高到建设后的“清洁”状态,清洁度指数分别为0.413和0.790。建设后小流域在四个方面均达到“清洁”状态,但清洁生活和长效管理仍存在轻微“不清洁”状态,今后需要加强村庄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高群众参与小流域建设的积极性。结合实际情况,小桥浜小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得到改善,生态循环农业链形成,所在行政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清洁小流域建设取得效果与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推广性。

邓瑞[4](2020)在《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酉阳花田梯田为例》文中提出梯田景观是重要的乡村景观资源,具有美学,生态,生产、文化等价值。在农旅融合背景下,梯田景观对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乡村劳动力流失、土地污染、自然灾害等原因,梯田弃耕、撂荒问题日益凸显,给梯田农业生产,梯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梯田景观形态的维持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梯田景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保护梯田资源,挖掘梯田特色,兼顾其美学,生产,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规划设计出和谐共生,可持续性的梯田景观,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梯田景观为切入点,从景观设计学角度出发,结合景观美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梯田景观进行总体分析。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明确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及原则,尝试性地提出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构建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体系,为今后梯田景区的规划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梯田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由周边自然环境要素、梯田自身构成要素、梯田人文传承要素组成。通过从局部的构成要素分析到梯田整体分析,进而得出了梯田的景观特征。包括由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游赏功能组成的功能性特征和由田埂、田坎线条美,田块大小的肌理美,田面构成的色彩美,附作物变化的季相美,梯脊梯谷的空间美,农业生产的劳作美组成的美学特征。(2)通过对所选三个梯田案例的自然条件、景观格局、功能特征、美学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梯田景观规划的实践经验。具体如下:在自然条件和景观格局方面,充分利用梯田周边自然景观要素及其特殊的垂直空间结构;在功能特征方面,促进梯田生产、生活、生态和游赏多方面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在美学特征方面,依据梯田坡度的差异打造不同的梯田景观效果,陡坡梯田突出田埂线条美、梯脊梯谷空间美,缓坡梯田重视附作物生长变化的色彩美、田块大小的肌理美。(3)在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从生产、生活、生态、美学四个层面明确了规划目标,提出了梯田景观整体优化,保护优先,经济生产,文化延续,可持续性发展的六大规划原则。在此前提下,提出了梯田美学及旅游营造和梯田农业生产策略。在梯田美学及旅游营造策略中,提出通过外“引”内“借”、显“山”露“水”、观景游览系统构建、旅游营销体系构建的规划设计方法,实现良好的景观效果和便利的观景条件。在梯田农业生产策略中,提出通过田坎系数合理化、田块分区治理、沟渠分级灌溉等规划设计方法,实现耕地面积增加、耕作条件优化。

靳姗姗[5](2019)在《典型农艺措施对山地旱作枣林土壤水分及枣树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干旱缺水是限制我国黄土丘陵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该区地下水埋深较深,降水是当地植被生长的唯一水分来源。黄土丘陵区地形沟壑纵横,土壤侵蚀严重,为此国家采取重多植被建设工程。然而随着植被种植面积增加,该区降水量已难以维持其正常生长,导致深层土壤水分逐渐被过度消耗,形成大面积土壤干层。枣树作为当地一种抗旱性较强的经济林树种,其林地也出现了严重的土壤干燥化问题,给枣树正常生长造成障碍。针对该地区普遍存在的土壤干化问题,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陕北米脂县山地矮化密植枣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覆盖,修剪,以及覆盖结合修剪等几种典型农艺措施对枣林土壤水分及枣树生长的影响,来探索提高黄土丘陵区旱作枣林水分利用效率的新途径,以期为山地枣林土壤干层治理及枣林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黄土高原人工林地防治深层土壤干化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技术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与裸地相比,白色地膜和地布覆盖均可改善枣林土壤水热条件。试验期间白色地膜(16.7%)和地布覆盖(16.5%)土壤平均含水率(050cm)分别较裸地提高3.9%,3.7%,但两者差异不显着(P<0.05)。050cm土层温度表现为,冬季(11-次年2月)地布覆盖增温效果最好,土壤平均温度分别较白色地膜和裸地增加0.5℃和0.8℃;而春夏秋三季(3-10月)白色地膜增温效果最好,土壤平均温度分别较地布和裸地增加0.5℃和0.9℃。覆盖的增温作用使冬季土壤冻结时间延迟,融解时间提前,其中地布较裸地土壤冻融时间缩短711天,白色地膜缩短34天。综合考虑,地布覆盖不仅保墒效果略低于白色地膜,而且能控制地温稳定变化,同时具有成本低,使用年限长及防止杂草生长等特点,因此更适用于旱作山地果园管理中。(2)在2012-2015年四个枣树生育期,试验采取的轻度,中度和重度修剪枣林土壤水分均高于对照(当地枣林普通修剪强度),土壤平均储水量(0300cm)分别较对照增加6.218.2mm,14.340.0mm,24.263.2mm。修剪降低了枣林地土壤水分亏缺量和亏缺度,提高了土壤可再供水量。试验期间平均降雨量高于多年平均降雨量,如果按照多年平均降雨量计算,对照,轻度和中度修剪枣林地土壤储水量变化量分别为-58.8mm,-38.7mm,-11.8mm,土壤水分均出现亏缺,而重度修剪枣林土壤储水量变化量为8.6mm,土壤水分得到补给。(3)修剪可促进枣树叶片增大,有利于提高枣吊数量、单果重,降低果叶比。轻度,中度和重度修剪枣林产量明显高于对照,而耗水量低于对照。综合分析枣林产量和耗水量可知,修剪提高了枣林水分利用效率,轻度,中度和重度修剪分别是对照的1.01.2,1.01.3,1.21.6倍。考虑到研究区枣林已经出现土壤干化情况,重度修剪枣林不仅土壤平均储水量最高,在多年平均降雨量水平下能达到土壤水分正平衡状态,而且水分利用效率也最好,还能获得可观产量(四年年均产量达到9000 kg ha-1左右),因此推荐重度修剪强度作为旱作山地枣林主要推广措施。(4)本研究经过一个干旱年和三个丰水年,结果表明覆盖结合修剪和对照枣林深层土壤水分改善深度分别为480cm和260cm。试验结束时,覆盖结合修剪枣林200500cm土层土壤水分已由二级重度干化转变为一级重度干化水平,而对照枣林仍全部处于二级重度干化程度。(5)覆盖结合修剪(地布+重度修剪)措施在旱作枣林中是一项新措施,能够同时减少土壤蒸发和降低植被蒸腾耗水,更大限度地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损失和消耗,有利于保证树体在干旱环境下的生长。该农艺措施能够调节枣树各生长指标变化,与对照相比可提高枣树产量,降低枣林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覆盖结合修剪:2.052.28kg m-3;对照:1.591.79 kg m-3),有效控制了枣林土壤干化,有望实现旱作山地枣林的可持续经营。

王菁[6](2018)在《适应地域自然特征的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现在及未来的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乡村人居环境生态宜居的需求与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立足于风景园林学科,如何从空间设计上实现乡村庭院设计生态化,如何将生态设计手法通过图解方式普适化表达,是风景园林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图解归纳秦岭北麓西安段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为研究目标,基于生态设计手法图解、乡村庭院相关理论和地域自然特征分析,首先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和乡村庭院生态目标体系,其次采用手段目标分析法对秦岭北麓多个乡村庭院案例进行生态目标判定、设计手段解析和条件性判定,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归纳,最后以图解方式提出了若干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语汇和多类生态设计手法组合。论文共分为六部分,从理论到实践依次展开相关研究论述。第一章,梳理问题提出与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写作框架。第二章,对生态设计手法图解、乡村庭院、案例分析法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同时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通过对秦岭北麓地域自然特征的梳理,明确与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提炼相关的环境因子及其特征,提出乡村庭院生态目标体系;第四章,在调研基础上,采用手段目标分析法对秦岭北麓长安区和鄠邑区6个乡村庭院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分析其设计手段现状;第五章,经相关理论和案例验证,以生态目标为指导,对案例中现状设计手段以图解方式提炼为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及其组合模型;第六章,论文结论部分,总结论文的主要贡献与研究结论,并对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提出展望。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在深度访谈和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典型个案深度解析及跨案例补充验证的方法,通过较为严密的操作步骤进行图解研究,最终提炼出较为普适性的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的生态设计手法语汇33条以及生态设计手法组合3种,为该类型研究提供指导。

岳俊生[7](2017)在《基于能值理论的湿地生态工程评估研究 ——以长江中上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流域视角审视生态环境问题的系统治理,是当前生态恢复与保护的主要策略。本研究基于湿地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原则、思想等,针对长江中上游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面源污染问题(以农村生活污水污染为主)、城市化问题、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库湾养殖问题以及退耕还湿盲目性问题等,提出了生态恢复、环境治理、湿地保护等的生态工程设计模式,并选择典型区域进行示范;在工程示范的基础上,构建不同湿地生态工程类型体系的能值评价模型,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更全面的对不同类型湿地生态工程进行系统定量的评价,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湿地生态工程的能值评价结果及相关工程对比分析,最后对湿地生态工程模式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重点提出针对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湿地生态工程设计思路,并利用当前较为成熟的能值理论,构建相应的能值模型进行湿地生态工程的可持续性的评价,同时对能值模型在小尺度工程示范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从流域角度对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提出可行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基于桑基鱼塘的传统智慧,本研究在总结基塘工程设计思路基础上,选择在澎溪河支流白夹溪河口附近进行示范,并进行适应性能值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本研究根据消落区季节性水位变化的特殊条件,在缓坡区构建基塘系统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构建25块阶梯状串-并联复合的“塘-田”模式。基塘系统的湿地农产品产生的经济价值(40441.92¥/hm2)较周围传统农作物的利润更高。基塘系统产出的经济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未使用化肥、除草剂、杀虫剂,其经济效益潜力更高。通过比较基塘系统与传统农业耕作系统能值模型中的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发现二者总的能值产出密度基本一致(3.99E+16 SEJ/year/ha,4.00E+16 SEJ/year/ha),但总的能值投入,传统耕作系统高于基塘系统,基塘系统的可再生资源投入高于传统耕作系统。能值评价指标中基塘系统的可持续性(2.4)高于传统耕作系统(0.5);与稻鸭共生等可持续性较强的系统比较,基塘系统同样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和资源利用率,具有相对低的环境负载率,相比较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基塘系统不使用农药、化肥、杀虫剂为农民减少经济投入,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基塘系统为缓坡消落区资源化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2)针对城市发展带来城市雨洪、路面硬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提出生物沟、雨水花园设计等海绵体结构设计思路,并在重庆开州区进行工程示范,进行为期2年的生态监测,构建能值模型进行可持续评价与分析。本研究认为生物沟、雨水花园等“海绵体”结构设计,依据地形条件,适当设计管道收集屋顶、硬化路面的高污染负荷雨水,经过生物沟、雨水花园的滞留、拦截、消纳、下渗等,一方面使污染物质在单元体中得到拦截、净化,另一方面雨水能够在系统储水结构层中保留,为城市水资源的再利用和地下水补给提供条件。在构建的生物沟复合系统能值模型中,可再生资源利用比率为8%,不可再生资源投入所占比例较高,外来投入资源小于本地资源利用;工程可持续性中等。雨水花园系统能值模型中,系统能值产出大于投入,且系统产出增加(主要为水资源保护);环境负载率值为3.35,工程实施对原有环境系统产生的负荷影响较小;评价系统可持续性指数大于1,总体可持续性为中等。与国外类似生物沟、雨水花园系统设计和评价相比,本研究设计旨在对城市原有绿地系统进行微地貌结构设计,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生态系统的设计更加完整,能值产出均高于国内外同类系统的能值产出。由于能值评价在生物沟、雨水花园具体案例的评价研究较少,本文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案例参考。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生物沟、雨水花园这类城市湿地单元是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的有效措施。(3)针对长江中游退耕还湿盲目性的问题,选择朱湖农场示范区为典型的退田还湿发展模式,进行工程实践和相关生态监测,并构建能值模型进行评价。本研究对原有农田改造,构造浅滩、洼地水塘、林泽、岛屿、圩田、泻湖、曲岸等要素,形成退田还湖、退田还塘、退田还圩、退田还泽4个大结构单元。工程系统的能值模型中,能值产出大于投入;与其他系统比较,退田还湿工程生境支持值远高于海岸湿地系统,资源供给和文化服务文化值高于海岸湿地系统,功能调节值低于海岸湿地系统。能值的生态服务价值具体表现为:文化服务>初级产品供给>废物处理>生境维持>释放O2>固定CO2>气候调节。工程系统能值可持续指数为5.58。随着湿地工程系统的逐步演替,可持续性慢慢增强,效益逐步增加。同时,退田还湿为流域增加湖泊数量及湖泊面积,是对长江中游洪水的调蓄能力不断提高。(4)针对长江中上游库湾养殖的生态威胁,以湖北宜都天龙湾为典型库湾养殖代表,结合地形地貌,总结其生态发展模式,并进行监测,构建能值模型进行评价。本文研究的鱼菜共生系统是由浮床体和网箱两部分组成。浮床体浮于水面上,床体上栽种花卉或水生蔬菜,网箱沉于水中养鱼。植物根系透过浮床体分散在水中,将水体上、下空间联系在一起。系统在立体空间内实现多层结构、互利共生,形成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本研究根据工程示范特点,构建适应于库湾鱼菜共生系统的能值评价模,结果表明:鱼菜共生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购置资源中不可再生资源大于可再生资源;模型产出中,没有单一研究水产品产出,而是对系统内其他物质流动、能量分配及服务反馈进行分析。反馈指标反映系统在生态恢复和生态服务方面的价值,大约是系统产出的1/10,且植物/动物比值为45.19:1,水上部分/水下部分比值为16.08:1。能值模型中的能值密度为3.73E+17 SEJ/yr/ha。系统能值产出率3.964,环境负载率为5.623,可持续性指数0.705。系统能值产出大于投入。本文的鱼菜共生系统更接近自然化的系统,人工管理干扰相对较少。(5)针对流域内农村生活污水形成的具有点-面污染特征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复合型农家乐人工湿地设计思路,并在典型流域支流上游区域开展适应性工程实践,通过工程后期水质、生物多样性的监测,构建能值评估模型,进行可持续评价与分析。该项设计针对农业生活污水高污染、高颗粒物等特征,采用阶梯多级潜流型人工湿地,在山地条件下利用自然坡降产生水流动力,末端设计生物塘,其既净化水质,也是系统储水结构,还是灌溉菜地的水源。通过能值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本研究认为单一的人工湿地设计与本研究中的复合系统相比,复合系统总投入能值略大于人工湿地系统,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相差不大,且对于两个系统而言,购买的不可再生资源均是主要投入。人工湿地系统的能值产出率略大于复合系统。两个系统产出大于投入,且环境负载率小于3,表明对环境影响较小。系统可持续性指数与类似系统比较,其高于沼气农业复合系统,低于“猪-沼-鱼”系统。系统的能值反馈高于“猪-沼-鱼”系统。系统的可持续性指数小于传统农业系统。通过水质监测,人工湿地单元可拦截、净化进入流域系统的水体,为流域水体污染物质削减发挥应有的功效。农家乐人工湿地系统的多功能效益明显,“生态肾”形式的人工湿地系统是解决地形分散且覆盖面广的乡村生活污水处理难题的有效途径。(6)流域湿地系统构建模式。基塘系统、生物沟复合系统、雨水花园系统、退田还湿系统、鱼菜共生系统和农家乐人工湿地复合系统是为应对流域内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社会发展情势下所产生的环境生态环境问题的适应性湿地生态工程模式。流域内每项适应性的湿地生态工程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和适用环境,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为解决流域内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使已经受损或是遭受破环的生态系统得到自我恢复和修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

潘秀雅[8](2016)在《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设计 ——以天水市藉河流域花牛镇苹果种植园为例》文中认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制约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对黄土高原区的水土流失治理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从水土保持的视角进行农业景观美化,达到水土保持治理的同时满足生态功能、经济发展及景观游憩的需求,是未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治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在水土保持治理及景观美学的研究基础上,在水土保持治理中融入生态农业景观设计的理念,提出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下农业景观设计,探索了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型农业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分析天水市藉河流域花牛苹果种植园现场环境及区域农业景观结构,以良好的水土保持治理环境为依托,以果园观光旅游为特色,进行城郊水土保持农业景观规划,得出了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的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方案,将该农业园区分为入口管理服务区、商贸中心区、水土保持科教区、生态果园游乐体验区、登山览胜区、生态果园培育区及田园风光游览区七大区域,从总体上统筹规划农业园区功能布局及发展方向。根据研究区地形及植被现状,合理布置农业园景点。因地制宜对入口管理区、水土保持科教区等重要景观节点进行详细设计,在合理布设的前提下进行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景观提升设计,通过微地形改造、蓄水保土及软景硬景相结合的措施,分别对坡面景观、边坡防护及流域沟道治理景观进行详细设计,并从水土保持植被措施方面进行进行水土保持林区、经果林区、田园风光区及道路植物群落优化设计,选择抗性强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土保持植物、林果植物及农作物,对坡面、地边田埂及沟道进行植物配置,经果林下间植套种蔬菜花卉,利用植物的生态性和观赏性功能,使农业园整体景观得以优化,从而进一步发展生态景观及生态旅游等功能。黄土高原区农业景观设计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通过对该区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的农业景观设计,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永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参考方案,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娱乐、农业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城郊农业生态园。

高铁[9](2015)在《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划与施工分析》文中指出自水土保持法出台以来,相关的开发建设都已开始着手于水土保持的规划与施工,从而也为降低人为水土流失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受设计深度的影响,水土保持规划方案还存在不足之处,且水土保持施工验收的难度偏高,同时还影响了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有效性。文章以水土保持规划与施工作为切入点,为此给出了各个规划阶段的主要内容以及施工深度指标。

徐春利[10](2014)在《水土保持规划与施工》文中研究说明自水土保持法出台以来,相关的开发建设都已开始着手于水土保持的规划与施工,从而也为降低人为水土流失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受设计深度的影响,水土保持规划方案还存在不足之处,且水土保持施工验收的难度偏高,同时还影响了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有效性。文章以水土保持规划与施工作为切入点,为此给出了各个规划阶段的主要内容以及施工深度指标。

二、生态经济型果树台田——一种新型的水土保持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经济型果树台田——一种新型的水土保持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延庆山区不同台田配置产流产沙及面源污染控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台田
        1.2.2 产流产沙
        1.2.3 水土流失控制
        1.2.4 面源污染
        1.2.5 面源污染控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
    2.3 植被
    2.4 土壤
    2.5 气候
    2.6 水文特征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不同台田配置坡面流水动力学特征
        3.1.2 不同台田配置产流产沙控制特征
        3.1.3 不同台田配置面源污染控制特征
    3.2 研究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产流产沙收集
        3.2.3 面源污染指标检测
        3.2.4 数据获取及计算
    3.3 技术路线
4 不同台田配置坡面流水动力学特征
    4.1 坡面流水力学特征
    4.2 坡面流侵蚀水动力学特征
        4.2.1 土壤分离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
        4.2.2 径流量与阻力系数关系
        4.2.3 土壤分离速率与阻力系数关系
        4.2.4 小结
5 不同台田配置产流产沙控制特征
    5.1 不同台田布设方式下产流产沙控制特征
    5.2 不同台田类型下产流产沙控制特征
    5.3 不同台田植物边沟配置下产流产沙控制特征
    5.4 小结
6 不同台田配置面源污染控制特征
    6.1 不同台田布设方式对面源污染控制特征
    6.2 不同台田类型对面源污染控制特征
    6.3 不同台田植物边沟配置对面源污染控制特征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校内导师简介
校外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2.7 本章小结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3.7 本章小结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4.1.1 水土保持林
        4.1.2 水岸防护林
        4.1.3 农田防护林
        4.1.4 护村林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4.2.1 用材林
        4.2.2 特用经济林
        4.2.3 苗圃
        4.2.4 果园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4.3.1 铁路
        4.3.2 公路
        4.3.3 交叉口
        4.3.4 道路绿化
    4.4 本章小结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5.1.1 公园园林化
        5.1.2 车站园林化
        5.1.3 纪念地园林化
        5.1.4 广场绿化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5.2.1 居住区园林化
        5.2.2 学校园林化
        5.2.3 工厂园林化
    5.3 本章小结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平原河网农业复合污染区清洁小流域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流域水污染防治与面源污染控制研究
        1.2.2 生态清洁小流域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农业复合污染区清洁小流域内涵及建设模式
    2.1 农业复合污染区特点
    2.2 农业复合污染区清洁小流域内涵
        2.2.1 基础理论依据
        2.2.2 内涵及建设目标
    2.3 农业复合污染区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
        2.3.1 分区布局及内容
        2.3.2 建设措施体系
第3章 清洁小流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指标体系
        3.2.1 指标体系的确定
        3.2.2 指标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3.3 指标评价方法
        3.3.1 模型简介
        3.3.2 层次分析法步骤
        3.3.3 模糊综合分析法步骤
    3.4 指标分级标准
第4章 清洁小流域应用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状况
        4.1.2 社会经济
        4.1.3 基本建设情况
    4.2 指标数据获取及计算
    4.3 小流域综合评价
        4.3.1 指标权重测算
        4.3.2 模糊综合评价
    4.4 评价结果讨论与建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酉阳花田梯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梯田景观类型与构成要素研究
    2.1 梯田景观类型
    2.2 梯田景观的构成要素
    2.3 小结
第3章 梯田景观功能与美学特征研究
    3.1 梯田景观的功能性特征
    3.2 梯田景观的美学特征
    3.3 小结
第4章 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典型案例研究
    4.1 案例选择及其概况
    4.2 自然条件与景观格局分析
    4.3 梯田景观功能分析
    4.4 梯田景观美学特征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5.1 规划设计目标
    5.2 规划设计原则
    5.3 梯田景观美学及旅游营造策略
    5.4 梯田景观农业生产设计策略
    5.5 小结
第6章 案例实践—酉阳花田梯田规划设计
    6.1 项目概况
    6.2 现状分析
    6.3 景观资源分析
    6.4 农旅融合现状分析
    6.5 总体规划
    6.6 专项规划设计
    6.7 梯田修复设计
    6.8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典型农艺措施对山地旱作枣林土壤水分及枣树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枣林地土壤干层研究进展
        1.2.2 土壤干化指标研究进展
        1.2.3 覆盖对土壤水热的影响研究进展
        1.2.4 修剪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1.2.5 修剪对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进展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4.1 试验样地的选择
        2.4.2 监测指标的测定方法
        2.4.3 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2.5 试验设计
        2.5.1 覆盖试验设计
        2.5.2 修剪试验设计
        2.5.3 覆盖结合修剪试验设计
    2.6 试验材料
    2.7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不同覆盖方式枣林地土壤水热变化特征
    3.1 不同覆盖方式枣林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3.1.1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随时间动态变化
        3.1.2 不同阶段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3.2 不同覆盖方式枣林土壤温度动态变化
        3.2.1 土壤温度日动态变化
        3.2.2 土壤温度日变幅动态变化
        3.2.3 土壤温度月变化动态
        3.2.4 冻融期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特征
    3.3 连续无降雨条件下不同处理土壤水热动态变化
        3.3.1 连续无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
        3.3.2 连续无降雨条件下土壤温度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土壤水分循环及枣树生长特征
    4.1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土壤水分周年变化
        4.1.1 枣林地土壤储水量随时间的变化
        4.1.2 不同修剪处理土壤储水量的比较
    4.2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剖面土壤水分变化
    4.3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土壤水分年际变化
    4.4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土壤水分亏缺状况
        4.4.1 枣林地土壤水分亏缺量
        4.4.2 枣林地土壤水分亏缺度
        4.4.3 枣林地土壤可再供水量
    4.5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土壤水分平衡
    4.6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上器官生长变化
        4.6.1 枣树各生长指标的差异
        4.6.2 枣树各器官生物量的差异
    4.7 不同修剪强度枣林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覆盖结合修剪方式枣林地土壤干化恢复及枣树生长特征
    5.1 研究区气候条件
    5.2 枣林地分层土壤水分月动态变化
    5.3 枣树生育期和休眠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5.3.1 生育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5.3.2 休眠期土壤储水量变化
    5.4 不同处理剖面土壤水分特征
        5.4.1 土壤水分年际变化
        5.4.2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统计特征
        5.4.3 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灰色关联度分析
    5.5 不同处理枣林地土壤干化程度
    5.6 不同处理枣林深层土壤耗水特征
        5.6.1 不同处理土壤耗水剖面分布特征
        5.6.2 不同处理分层土壤耗水特征
    5.7 不同处理土壤水分平衡特征
    5.8 不同处理枣树生长特征
    5.9 不同处理枣林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5.9.1 枣树坐果率,单果重及单株果实个数
        5.9.2 枣树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主要进展
    6.4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适应地域自然特征的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从现实问题到学科问题
        1.1.2 学科问题拆分与本研究的关系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对象概况
        1.2.2 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与典型性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理论意义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内外文献梳理
        1.5.2 相关研究评述与展望
        1.5.3 相关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的相关理论
        2.1.1 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的基本概念
        2.1.2 生态设计手法的基本特征
        2.1.3 生态设计手法图解在本文中的应用
    2.2 乡村庭院的相关理论
        2.2.1 乡村庭院的基本概念
        2.2.2 乡村庭院生态设计的相关理论
        2.2.3 乡村庭院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2.3 案例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2.3.1 案例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2.3.2 案例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2.3.3 案例分析法在本文中的应用
    2.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2.4.1 分析框架
        2.4.2 技术路线
    2.5 本章小结
3 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目标分析
    3.1 秦岭北麓西安段地域自然特征分析
        3.1.1 地形地貌
        3.1.2 地质土壤
        3.1.3 水文资源
        3.1.4 气候特征
        3.1.5 动植物资源
    3.2 秦岭北麓乡村庭院对地域自然特征的适应性分析
        3.2.1 乡村庭院对地形地貌的适应
        3.2.2 乡村庭院对地质土壤的适应
        3.2.3 乡村庭院对水文资源的适应
        3.2.4 乡村庭院对气候特征的适应
        3.2.5 乡村庭院对动植物资源的适应
    3.3 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目标体系分析
        3.3.1 生态目标归纳的原则
        3.3.2 乡村庭院生态目标体系
    3.4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乡村庭院典型案例解析
    4.1 典型案例解析步骤
    4.2 传统生产型乡村庭院案例解析——以长安区子午街道南豆角村为例
        4.2.1 南豆角村区位概述
        4.2.2 生态目标判定
        4.2.3 设计手段解析
        4.2.4 本节小结
    4.3 经济生产型乡村庭院案例解析——以长安区滦镇上王村为例
        4.3.1 上王村区位概述
        4.3.2 生态目标判定
        4.3.3 设计手段解析
        4.3.4 本节小结
    4.4 体验生产型乡村庭院案例解析——以鄠邑区祖庵镇南街村为例
        4.4.1 南街村区位概述
        4.4.2 生态目标判定
        4.4.3 设计手段解析
        4.4.4 本节小结
    4.5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图解
    5.1 手法研究层次分析
    5.2 条件性判定
        5.2.1 设计手段总结归纳
        5.2.2 设计手段案例验证
    5.3 生态设计手法语汇
        5.3.1 生境改善
        5.3.2 庭院经济
        5.3.3 生态循环
        5.3.4 本节小结
    5.4 生态设计手法组合
        5.4.1 传统生产型庭院
        5.4.2 经济生产型庭院
        5.4.3 体验生产型庭院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6.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6.2.2 后续扩展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图录
附录-Ⅲ表录

(7)基于能值理论的湿地生态工程评估研究 ——以长江中上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背景
    1.2 长江中上游典型湿地生态环境问题
        1.2.1 农业面源污染
        1.2.2 城市化
        1.2.3 三峡水库消落区
        1.2.4 库湾养殖
        1.2.5 盲目退耕还湿
    1.3 湿地生态工程设计及评价研究
        1.3.1 生态工程概述
        1.3.2 湿地生态工程的发展
        1.3.3 湿地生态工程效益评价
    1.4 能值理论及能值评价方法
        1.4.1 能值理论
        1.4.2 能值模型评价方法基本过程
        1.4.3 能值模型基线的确定
        1.4.4 模型能值分析表制作
        1.4.5 模型能值流动图构建
        1.4.6 模型能值指标体系建立
    1.5 能值模型评价生态工程效益的研究
    1.6 本研究的意义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
    2.1 研究区概述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
        2.1.4 水文
        2.1.5 土壤
    2.2 示范工程区简介
        2.2.1 广元山区乡村生态工程示范点
        2.2.2 三峡库区消落区生态工程示范点
        2.2.3 湖北宜都天龙湾区域生态工程示范点
        2.2.4 湖北孝感朱湖农场生态工程示范点
3 基塘系统能值评价
    3.1 基塘工程介绍
    3.2 模型构建及评价指标
    3.3 数据收集与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5 讨论
        3.5.1 基塘工程的可再生能值资源及其影响
        3.5.2 基塘工程的形态结构与水文功能
        3.5.3 基塘工程的产出、投入模式分析
        3.5.4 基塘工程设计及系统运行的不足
4 生物沟复合系统能值评价
    4.1 生物沟复合工程介绍
    4.2 模型构建及评价指标
    4.3 数据收集与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5 讨论
        4.5.1 生物沟复合工程能值资源及设计使用年限
        4.5.2 生物沟复合工程结构设计及功能分析
        4.5.3 生物沟复合工程的生境构造及其效益
        4.5.4 生物沟复合工程的不足与优化建议
5 雨水花园系统能值评价
    5.1 雨水花园工程介绍
    5.2 模型构建及评价指标
    5.3 数据收集与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5 讨论
        5.5.1 能值模型在雨水花园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5.5.2 雨水花园系统设计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5.5.3 雨水花园植物设计及微调功能
        5.5.4 雨水花园的管理与维护
6 退田还湿系统能值评价
    6.1 退田还湿工程介绍
    6.2 模型构建及评价指标
    6.3 数据收集与处理
    6.4 结果与分析
    6.5 讨论
        6.5.1 退田还湿环境恢复中的多重生态效益的发挥
        6.5.2 退田还湿系统的整体系统设计及其洪水调蓄功能
        6.5.3 圩田模式
        6.5.4 退田还湿的可持续性
7 鱼菜共生系统能值评价
    7.1 鱼菜共生工程介绍
    7.2 模型构建及评价指标
    7.3 数据收集与处理
    7.4 结果与分析
    7.5 讨论
        7.5.1 能值评价方法的优势
        7.5.2 鱼菜共生系统多级利用模式效益
        7.5.3 相关政策的影响及系统维护中的不足
8 农家乐人工湿地能值评价
    8.1 人工湿地工程介绍
    8.2 模型构建及评价指标
    8.3 数据收集与处理
    8.4 结果与分析
        8.4.1 农家乐人工湿地系统能值
        8.4.2 沼气-人工湿地复合系统能值
        8.4.3 两系统能值指数
    8.5 讨论
        8.5.1 乡村污水处理中人工湿地的能值评价
        8.5.2 乡村污水处理模式“沼气池-人工湿地-生物塘”
        8.5.3 新型模式处理效率和复合多功能效益
        8.5.4 新型模式的管理和环境限制
9 总结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图
    B. 工程能值计算具体过程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8)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设计 ——以天水市藉河流域花牛镇苹果种植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基于水土保持功能下的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相关概念
        1.2.1 水土保持治理
        1.2.2 景观农业
        1.2.3 生态农业景观规划与设计
        1.2.4 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及其特点
    1.3 研究进展与现状
        1.3.1 国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1.3.2 国内研究进展与现状
        1.3.2.1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
        1.3.2.2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农业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3.2.3 景观农业与观光农业的发展
2 研究技术途径
    2.1 研究内容
    2.2 规划设计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
    3.2 社会经济环境
    3.3 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4 天水市花牛镇苹果种植园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设计
    4.1 生态农业景观设计要点
    4.2 生态农业园区总体目标与定位
        4.2.1 规划原则
        4.2.2 规划设计定位与理念
    4.3 农业生态景观结构
    4.4 生态农业园区总体布局规划
    4.5 生态农业园详细分区设计
    4.6 生态农业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治理景观
        4.6.1 流域坡面治理景观
        4.6.2 边坡防护景观设计
        4.6.3 流域沟道治理景观设计
        4.6.3.1 沟头治理景观
        4.6.3.2 沟坡治理景观
        4.6.3.3 沟谷治理景观
    4.7 水土保持治理植物措施景观优化设计
        4.7.1 水土保持植物景观功能
        4.7.2 植被景观现状
        4.7.3 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4.7.4 不同类型植物景观设计
        4.7.4.1 水土保持林区植物群落设计
        4.7.4.2 经果林区植物群落设计
        4.7.4.3 农田景观区植物群落设计
        4.7.4.4 道路景观区植物群落设计
    4.8 水土保持治理径流调控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 2:设计图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天水市花牛镇苹果种植园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四、生态经济型果树台田——一种新型的水土保持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延庆山区不同台田配置产流产沙及面源污染控制特征[D]. 肖丛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平原河网农业复合污染区清洁小流域研究及应用[D]. 朱永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酉阳花田梯田为例[D]. 邓瑞. 西南大学, 2020(01)
  • [5]典型农艺措施对山地旱作枣林土壤水分及枣树生长的影响[D]. 靳姗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6]适应地域自然特征的秦岭北麓乡村庭院生态设计手法图解研究[D]. 王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7]基于能值理论的湿地生态工程评估研究 ——以长江中上游为例[D]. 岳俊生. 重庆大学, 2017(12)
  • [8]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设计 ——以天水市藉河流域花牛镇苹果种植园为例[D]. 潘秀雅.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9]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划与施工分析[A]. 高铁. 2015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5
  • [10]水土保持规划与施工[J]. 徐春利. 科技创业家, 2014(02)

标签:;  ;  ;  ;  ;  

生态经济果树梯田——新型水土保持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