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建设

青海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建设

一、青海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城镇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苟廷佳[1](2021)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中提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于此,惠泽我国20个省区以及东南亚5个国家,是维系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的腹地,拥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战略地位,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为维护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世界气候变化的预警区、敏感区和启动区,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发挥着指示和前瞻的重要作用。然而,三江源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导致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本高;受生态产品外部性影响,三江源地区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长期被无偿享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加上三江源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而被限制产业的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上述因素导致当前三江源地区三生空间矛盾突出,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压力。因此,通过研究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探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现人地和谐的发展模式,打造三江源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路径,实现三江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围绕“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分析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现状和困境,全面系统的提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为缓解生态脆弱区人地矛盾、实现三江源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构建了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中包括: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构成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系统性框架、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指导。(2)建立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将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三江源生态产品总价值为6568.56亿元/年。同时在绿色GDP指标基础上,提出构建“三江源经济-生态生产总值(SJYGEEP)”指标评价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突出三江源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价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需求”二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受三江源居民“生态补偿满意度”和“生态旅游业认识”的影响;需求意愿受“淡水资源支付意愿”、“机会成本支付意愿”、“共享牧场支持度”、“对口支援省份是否享受生态产品特别优惠”等因素的影响。(4)从生态产品构成视角出发,全面系统研究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具体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基于三江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三江源生态产品分类、价值实现现状和面临困境,提出贴合国家现行政策与三江源实际、突出三江源特色的价值实现路径,并结合路径,提出“调查监测-核算评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制度保障-持续推进”的系统性价值实现机制。由于三江源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并存,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对促进当地生态产业发展和融合、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仉振宇[2](2021)在《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的有序健康推进与高质量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支撑、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功能逐渐完善,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镇化建设正由传统的“注重规模”向新型的“提升质量”转变。然而,部分地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增长方式粗犷、资源配置低效、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城乡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稳步提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城镇集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绿色生态、水源保障、城乡统筹、教育创新以及文化繁荣等8个维度构建了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借助Matlab软件,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从而计算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分维度评价指数。其后,借助ArcGIS、GeoDA以及GS+等软件,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以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定量地研究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逐年提升,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评价指数均值由26.91提高到31.75,整体增长幅度为17.99%,且呈现出“东高西低,空间分布不均”的空间分布特点。在分维度评价指数中,经济发展、绿色生态以及城乡统筹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相对较高,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镇集聚以及文化繁荣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则相对较低。(2)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H-H型集聚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最主要的集聚类型。集聚类型之间的演变与转换主要集中在H-H型和L-H型集聚之间以及L-L型和H-L型集聚之间,空间格局演变较为稳定,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关联特征均较为显着。核心热点区呈现出“先东移-后西迁”的变化特点,核心冷点区空间格局较为稳定,未发生显着变化。(3)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自组织性和空间变异性较强,变异程度呈现出加深态势,空间变异影响范围有所缩小,变异随机性有所增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格局演变的显着程度有所加深。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在各个方向上的均质性有所减弱,东-西方向以及东北-西南北方向上的均衡性较差,空间变异最为显着。空间变异结构特征由“双核”逐渐转变为逐步融合的“三核”,“东高-西低”以及“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结构性差异显着。(4)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建设能力是影响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政府财政支持、区域创新能力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布局、城镇人力资本具有较为显着的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本文在开展驱动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黄河流域各省市在城镇化质量提升过程中应着重补齐短板项,增强优势项,以进一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邹泽敬[3](2020)在《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街子镇为撒拉族发源地,地处青藏高原及黄土高原交界处,是在独特自然生态环境及宗教文化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逐步生长发展而来。这些地域特征映射在空间上使街子镇形成独特的适地性空间布局模式。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街子镇在城镇发展大潮中不断进行着空间拓展和新的规划建设。由于规划管理者及当地居民对地域环境的忽视,一方面,导致盲目扩张的城镇空间出现与地域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另一方面,历经百年传承的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的空间布局特色在城镇化的大潮中被逐步淹没,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与地域自豪感也在逐步消失。如何保证在地域空间布局特色不被埋没的基础上开展城镇建设,如何使城镇在未来的空间布局中适应地域环境、解决现状问题、传承空间特色成为街子镇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传承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特色、解决不适地空间布局问题、引导其他类似城镇合理科学布局为目的,采用理论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访谈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以及借助ArcGIS、Depthmap等软件的定量分析法,以现状地域生态文化环境特征的梳理为基础,从空间功能、结构、形态三方面入手探讨城镇适应地域环境的空间布局思路及实施方法途径。通过现状地域特征的梳理总结出街子镇在生态方面处于河谷地区两山两河相夹、气候温和、水源充沛、秋冬多风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文化方面以撒拉宗教文化为核心,依托特殊地缘社会组织关系的地域文化环境特征。在城镇空间功能、结构、形态布局方面,首先调整街子镇生态及历史文化功能定位模糊的问题,传承地域生态及文化功能特色,打造突出的绿色生态保育功能及历史文化保护功能,并在此核心功能指引下促进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功能发展,强化以宗教文化为导向的内向型居住功能传承,协调好外向型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与内向型宗教居住功能间的关系,避免相互影响。在空间结构方面,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不侵犯生态底线的原则下确定合理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及“北限、东进、南控、西延”的城镇拓展方向。基于此,在适应生态方面形成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绿色空间相融合的城镇绿色生态网络,适应文化方面构建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结构,并以此为原则发展满足文化旅游及文化居住的多功能多层级城镇空间结构,深化以宗教为核心的居住生活结构,促进城镇空间结构与地域生态及文化环境间的有机结合。在空间形态方面,传承适应地域环境的特色空间形态,形成与周边生态环境及自然边界相协调的城镇外部形态,加强街子河两侧组团空间的联系性,实现外松内紧的城镇外部空间形态。城镇内部形态传承历史核心区布局模式,保证其他区域布局与其的相互协调。完善绿化系统,强化服务于居民及游客的城镇核心、轴线,及各功能用地配置。完善居住社区中心除清真寺外的其他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综上,打造绿色生态入城、历史保护层级清晰、宗教文化特色传承、游居有序分离、古今融会贯通的街子镇空间布局形态。

李莉[4](2020)在《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即进一步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全面发展。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应达到60%、45%,两者之间的差距要缩小2个百分点,实现农业人口转移数量应达到1亿人。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平衡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城镇化发展进程当中,需要重点做好生态宜居、城乡统筹、产城互动以及和谐发展等核心工作。青海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农牧区没有大城市,城镇数量也不多,且多数为规模不大的小城镇。青海省是一个经济落后省份,但却是一个能源大省,青海农牧区地矿资源、清洁能源丰富,产业结构从最初的能源开采等重工业逐步向轻工业转变和新兴产业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农牧民人口转移三者和谐共生,是解决农牧区的城镇化发展问题的关键,这是青海省政府在“十四五”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个理念,将人口迁移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社会不公平理论运用于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中,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描述青海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分析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通过指标数据研究,结合自然生态、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情况研究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条件,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赵满[5](2020)在《青南藏区生态保护和特色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三次科技革命的完成,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然而,经济的快速扩张带来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危及到生态环境的问题,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GDP至上”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开始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在中国,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进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挑战。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总体布局中的战略位置,开启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时代。青南藏区地处三江源头,生态环境脆弱且难以恢复,同时又是中国的生态功能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保护价值。另一方面,青南藏区经济发展缓慢,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是中国典型的贫困地区,青南藏区正承担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因此,怎样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托自身特色优势发展生产,深度挖掘其潜在价值,实现经济实力的飞跃,是青南藏区面临的最大难题。本文在生态与经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青南藏区的生态保护现状以及经济发展现状两个方面对青南藏区的生态及环境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对青南藏区的特色经济发展现状进行集中分析,研究各种特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青南藏区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协调的表现,并找出成因,最后对青南藏区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魏巍[6](2020)在《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方法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青海省生态补偿量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补偿作为实现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生态经济与环境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对保护区域环境、促进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减小地区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区别于运用生态服务价值的单一评价方法,本文从区域能值消耗平衡的角度,改进了能值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方法,构建了青海省生态补偿评估模型;研究中,通过对比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熵值法,确定使用熵值法计算青海省各州市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权重;结合3S(GIS、RS、GPS)技术,动态分析了青海省2001-2016年的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生态补偿标准的时空趋势变化;进而从行政区补偿、生态系统补偿和生态功能区划补偿三个角度给出了青海省分类补偿标准。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基于区域能值背景,添加了废弃物数据、“文化账户”,考虑了废弃物、人类科技教育投入、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植被生理角度计算气候调节价值的方法考虑了不同植被吸收热量的差异,使得研究结果与地区实际情况更加贴合。。(2)2001-2016年青海省的人均能值生态足迹快速增加,16年间从6.78hm2增加到36.97hm2,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保持在10hm2左右,生态赤字持续加大;全省的生态环境供给与消费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东部人口集中,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较高,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较低,生态赤字较大;中西人口密度小,人均能值生态足迹较低,而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较高,生态盈余较大;但是整体来看,全省的生态赤字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生态盈余区域不断缩小。(3)2001-2016年间,青海省的供给服务价值从33.36×104万元增加到338.80×104万元,文化服务价值从1.30×105万元增加到3.10×106万元,调节服务价值呈现波动变化,其中西北部的调节服务价值有所增长;整体来看,全省的生态系统生态总值不断上升,区域之间差异性较大。(4)2001-2016年青海省的生态补偿标准较快增加,16年一共增加了4.93×10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3.13%。中西部城市是全省主要的生态冗余区域,但是冗余面积从2001年的6448.19×104hm2减少到2016年的2771.96hm2,冗余地区能够提供的生态冗余价值也不断降低;需要生态补偿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格尔木地区,面积从2001年的700.59×104hm2增加到2016年的3876.82×104hm2,所需金额也在不断上升。(5)2001-2016年西宁市、海东市和海西州的补偿标准处于全省较高水平,其中海西州的补偿标准在2008年猛然增长,波动较大;海北州、海南州和黄南州的补偿标准处于全省中等水平;果洛州和玉树州的补偿标准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其中玉树州从2007年起由生态冗余区变为补偿区,所需补偿标准不断提高(这与2005年草原法实施后的地区实际情况吻合)。研究表明青海省未来的补偿原则是对各行政区补偿时要以东部地区和海西州为主、中西部地区次之。(6)2001-2016年青海省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补偿标准(最大值、平均值、最低值)不断增加,林地、草地、农田、城镇所需的补偿金额普遍较高。以16年的平均值来看,三种水平上的生态补偿标准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最高标准:草地>城镇>农田>林地>水体>荒漠及裸地>永久性积雪及冰川;平均生态补偿标准:城镇>农田>林地>草地>水体>永久性积雪及冰川>荒漠及裸地;最低生态补偿标准:林地>农田>城镇>草地>水体>荒漠及裸地>永久性积雪及冰川。(7)对生态功能区划进行补偿时,水源涵养功能区划的生态补偿标准最高,其次是防风固沙功能区划、产品供给功能区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划的补偿标准最低。在各个功能区划内,各生态系统的补偿标准大小顺序依次是:水源涵养功能区划:草地>荒漠及裸地>农田>林地>水体>城镇>永久性积雪及冰川;防风固沙功能区划:草地>农田>城镇>荒漠及裸地>林地>水体>永久性积雪及冰川;产品供给功能区划:草地>农田>城镇>林地>水体;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划:荒漠及裸地>草地>永久性积雪及冰川>水体。(8)为了更好地推行生态补偿政策,青海省要优化政府管理部门,建立权责分明的生态补偿主管部门,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生态监测、评估体系;拓宽省内筹措生态补偿资金的渠道;发展地区农牧业产业及相关产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收入结构;采用国家统一补偿与区域内自我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曹瑞[7](2019)在《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海省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了“一优两高”的发展战略,即立足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旅游是人们继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近年来,基于青海生态立省和全域旅游的大背景,青海省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目前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迈出脚步,而小城镇不仅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和载体,同时也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因而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旋律,又符合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是解决省内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具体举措之一。旅游小城镇是依托旅游资源、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以发展或旅游服务为主要功能,且旅游经济在GDP中不断增加的小城镇。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不仅能带动城镇及周边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全体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当地的经济效益,改善当地的生态经济状况;还能使农村人口、经济活动不断向城镇集中,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既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又是当地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因此,本文以青海省的旅游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在界定旅游小城镇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综合分析了当前青海省旅游小城镇发展的优势、劣势、威胁与机遇,研究发现青海省旅游小城镇具有资源、旅游市场多元化、知名度日益提升等优势,并指出了旅游小城镇基础服务设施薄弱、旅游季节性差异大、缺乏特色旅游产品和专业旅游人才队伍等对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同时,本文在针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周边地区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旅游监管等方面,提出紧抓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全域旅游、假日经济的机遇,并结合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成功案例,在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等原则基础上,提出坚持走“休闲+体验”、“文化+旅游”、主题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尝试为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魏婉茹[8](2019)在《青海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海省作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高地,生态地位特殊,关系重大。然而,青海省过去粗放式的产业发展模式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同时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产业生态化成为化解资源约束与环境瓶颈的有效发展模式之一,对提高青海可持续发展能力,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以产业生态学等理论作为支撑,构建了青海省产业生态化的理论框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青海省能源消耗、经济发展、污染排放、环境保护四个层面的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了评价与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产业生态化水平呈上升趋势,资源消耗层面与污染排放层面指标是影响产业生态化水平提升的关键,经济发展层与生态保护层的产业生态化水平滞后于资源消耗层与污染排放层。研究认为,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力量薄弱影响了青海省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提升。进而论文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职能等对策建议,推进青海省产业生态化水平提升。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构建了青海省产业生态化的理论框架,包括遵循原则、主要要素与指标体系,其意义在于:通过深入研究,探索了产业生态化的作用机理,丰富了青海省产业生态化的研究内容,为全面、科学评价青海产业生态化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实证支持。

雷翼丞[9](2019)在《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速的增长,引发的矛盾和风险日益凸显。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成为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所以提出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研究,找出自身内部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外在差距,对其未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找准发展方向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青海省经济发展基础。并参考前人已有的基础上,结合新发展理念,从经济增长有效性、经济增长协调性、经济环境开放性、经济发展创新性、经济发展持续性五大方面客观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的内部差异性与外部差距,研究了青海省自2000~2017年来经济发展质量的变化过程,试图总结出与经济质量变化相关的基本规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分析研究。基于马氏距离的TOPSIS方法,对青海省2000~2017年经济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①经济发展质量呈现缓慢提升的走势,整体变化幅度较小。说明就经济发展还处于“量”的有效积累阶段。②经济质量提升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结构调整滞后。其中,经济环境开放性、经济增长协调性、经济持续性等,成为质量提升的限制性条件,就其结果与实际表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第二部分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区域差异的分析。通过对省内8个市州和西部十个省区的横向比较。结论显示:①省内经济发展质量不协调问题突出。除西宁市、海西州经济发展相对可持续外,其他地区“不可持续性”表现较为突出。②在西部十一省区中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处于最低层次。本质上反映出欠发达地区在内生动力不足、缺乏外部强刺激的过程中,经济发展质量提升需要经历一个相对缓慢的变化过程。

任妍妍[10](2019)在《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青南藏区地处三江源生态功能核心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最大的生态价值,承担着最大的生态责任,拥有最大的生态潜力。改革开放前后一系列忽视生态承载能力、违背自然规律的经济活动,不但使青南藏区的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反而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破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立为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开启了新篇章。本文结合青南藏区实际情况,以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系统作为目标层,以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作为系统层,以生态容量和生态压力作为生态系统的分类层,以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经济活力、居民生活水平作为经济系统的分类层,每个分类层下对应具体指标。本研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权重值对青南藏区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做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生态系统容量小、压力大,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活力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生态系统处于较差阶段,经济系统处于一般水平;通过进一步测算耦合度和协调度,研究发现青南藏区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目前处于弱协调阶段,属于生态滞后的调和耦合协调类型。青南藏区生态子系统中,影响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为:人均可利用草地面积少,农作物耕种面积少,年末牲畜存栏数量过大等;经济发展子系统中,地区生产总值较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较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不高,城镇化水平不高,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少,这些指标拉低了青南藏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较大,加重了原本脆弱的生态负担,青南藏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科技项目投入占GDP比重这两项指标虽然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活力,但是对于青南藏区来说,这两项指标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青南藏区自身的经济发展实力并不强。生态基础脆弱、生存条件恶劣、经济实力不足、经济行为不合理,人口增长压力大、受教育水平和观念滞后、师资力量薄弱、医护人员稀缺等是导致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不能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应该继续加强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和治理,改善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积极建设民族生态文化,从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角度促进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二、青海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城镇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城镇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文献分析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国内文献分析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研究述评
    2.4 国内外经验启示
        2.4.1 国际经验和启示
        2.4.2 国内经验和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框架
    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产品形成的基础理论
        3.1.2 生态产品价值形成的理论基础
        3.1.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
        3.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3.2.2 生态产品价值
        3.2.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梳理
        3.3.2 基于产权-需求矩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3.3 生态产品分类的价值实现路径
    3.4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框架
        3.4.1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供给-需求”二元回归模型
        3.4.2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系统性框架
        3.4.3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遵循的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的价值
    4.1 三江源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条件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生态地位
        4.1.5 生态保护
    4.2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2.1 三江源生态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
        4.2.2 三江源生态资产总值
        4.2.3 三江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2.4 三江源发展机会成本估算
        4.2.5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意愿分析
    5.1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问卷调查
        5.1.1 调查地区选取及原因
        5.1.2 问卷基本情况
        5.1.3 数据收集和检验
        5.1.4 描述性统计
        5.1.5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1.6 三江源生态产品供给意愿分析结果
    5.2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问卷调查
        5.2.1 问卷基本情况
        5.2.2 数据收集和检验
        5.2.3 描述性统计
        5.2.4 空间交叉分析
        5.2.5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2.6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意愿分析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分类
        6.1.1 生态农畜产品
        6.1.2 淡水资源产品
        6.1.3 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6.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6.2.1 畜牧业发展现状
        6.2.2 水资源价格和交易现状
        6.2.3 绿电交易现状
    6.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6.3.1 市场基础不健全
        6.3.2 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
        6.3.3 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
        6.3.4 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
    6.4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6.4.1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直接交易路径
        6.4.2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生态产业化路径
        6.4.3 三江源生态物质产品产业生态化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分类
        7.1.1 三江源固碳释氧产品
        7.1.2 三江源土壤保持产品
        7.1.3 三江源水源涵养产品
        7.1.4 三江源净化产品
        7.1.5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
    7.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7.2.1 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现状
        7.2.2 三江源生态补偿现状
        7.2.3 三江源生态补偿成效
        7.2.4 对口支援三江源的成效
    7.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7.3.1 政府主导下三江源生态产品购买力度有待增强
        7.3.2 基础制度和政策工具仍待完善
        7.3.3 市场化交易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7.4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7.4.1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市场化路径
        7.4.2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横向生态补偿
        7.4.3 三江源生态调节产品纵向生态补偿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资源
        8.1.1 三江源旅游资源
        8.1.2 三江源文化资源
    8.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现状
        8.2.1 三江源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8.2.2 三江源各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8.3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困境
        8.3.1 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待提升
        8.3.2 生态文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8.3.3 生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8.3.4 三江源自然条件制约性明显
        8.3.5 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依旧突出
    8.4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8.4.1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顶层设计
        8.4.2 三江源生态文化产品基础建设
        8.4.3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生态产业化
        8.4.4 三江源生态旅游的产业生态化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9.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监测确权交易机制
        9.1.1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信息普查
        9.1.2 推进三江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9.1.3 构建三江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机制
    9.2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9.2.1 推行三江源绿色产品认证标准
        9.2.2 实现三江源生态产品供求平衡
        9.2.3 拓宽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9.2.4 促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9.3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9.3.1 完善三江源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9.3.2 建立三江源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9.4 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9.4.1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法律制度保障机制
        9.4.2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
        9.4.3 建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
        9.4.4 加大三江源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9.5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9.5.1 强化行政职能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2 设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
        9.5.3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5.4 健全三江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受益付费制度
    9.6 建立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
        9.6.1 构建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体系
        9.6.2 制定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
        9.6.3 推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应用
    9.7 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建议
        9.7.1 持续发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和体制改革优势
        9.7.2 持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提标扩面
        9.7.3 加快实施三江流域协同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9.7.4 推进对口支援助力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9.7.5 打造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9.7.6 加快推动三江源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9.7.7 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保障
第十章 结论、贡献与讨论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三江源生态产品需求情况调查
附录二 三江源居民生态产品供给情况调查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2)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概述
        2.1.1 城镇化相关概述
        2.1.2 城镇化质量相关概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及分析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范围界定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人文历史概况
        3.1.4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平台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平台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
        3.3.2 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3.3.3 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4.2 Matlab熵值法权重计算
        4.2.1 方法编程实现
        4.2.2 指标权重确定
    4.3 评价结果分析讨论
        4.3.1 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4.3.2 城镇化质量分维度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5.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关联格局演变
        5.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1.3 热点分析
    5.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异质格局演变
        5.2.1 空间结构变异
        5.2.2 方向维度变异
        5.2.3 三维空间变异
    5.3 本章小结
6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
    6.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性分析
        6.1.1 资源禀赋
        6.1.2 地方政策
        6.1.3 区域发展
        6.1.4 国家战略
    6.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6.2.1 变量选取
        6.2.2 模型比选
        6.2.3 回归计算
        6.2.4 结果分析
    6.3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
        6.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6.3.2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快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
        6.3.3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坚持市场导向与企业核心
        6.3.4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循环经济与改革开放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城镇建设与地域特征不相适应
        1.1.2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及发展
        1.1.3 街子镇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形成了突出地域特色的城镇发展路径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空间布局相关研究
        1.3.2 历史文化名镇相关研究
        1.3.3 街子镇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街子镇发展现状及地域环境特征
    2.1 街子镇概况
        2.1.1 街子镇发展历程
        2.1.2 街子镇发展现状
        2.1.3 研究范围确定
    2.2 街子镇地域生态环境特征
        2.2.1 地形环境特征
        2.2.2 水文环境特征
        2.2.3 气候环境特征
    2.3 街子镇地域文化环境特征
        2.3.1 民族宗教文化特征
        2.3.2 社会组织关系特征
        2.3.3 其他民族文化特征
    2.4 本章小结
3.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
    3.1 街子镇空间功能现状特征梳理
    3.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特色提取
    3.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问题识别
        3.3.1 适应地域生态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3.3.2 适应地域文化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3.4 街子镇适地性功能定位
        3.4.1 街子镇发展条件分析
        3.4.2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基本思路
        3.4.3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
    3.5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3.5.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
        3.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实施途径
    3.6 本章小结
4.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
    4.1 街子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梳理
    4.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4.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4.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4.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4.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4.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4.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
        4.4.2 凸显适地性的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及发展方向判断
        4.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实施途径
    4.5 本章小结
5.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
    5.1 街子镇空间形态现状特征梳理
    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5.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5.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5.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5.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5.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5.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及实施途径
        5.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
        5.4.2 街子镇适地性外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5.4.3 街子镇适地性内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4)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农牧区城镇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城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城镇化
        二、城乡一体化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
        四、新型城镇化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人口迁移论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三、社会公平理论
第二章 青海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与条件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
        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二、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三、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基本概况
        一、青海省农牧区自然交通概况
        二、青海省农牧区人口概况
        三、青海省农牧区经济概况
    第三节 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环境条件
        一、城市发展规划政策
        二、生态资源环境
        三、经济产业发展环境
        四、社会人文环境
第三章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第一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概况
        一、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点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二、农牧区人口市民化现状
        三、农牧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四、农牧区城镇基本设施发展现状
        五、农牧区生态与民族文化发展
第四章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产业发展水平低
        二、城镇布局规划不合理
        三、城镇人口吸引力有限
        四、城乡公共服务落后
        五、农牧民的适应性问题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自然环境的制约
        二、交通的制约
        三、人口的制约
        四、经济产业的制约
第五章 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第一节 推进农牧区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提高农牧区城镇人口聚集度
        二、实行有效人口政策
    第二节 推进农牧区产业与城镇化发展
        一、推动海西加快转型发展
        二、推动柴达木重点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
        三、连接周边城市群
    第三节 推进农牧区生态与城镇化发展
        一、生态保护
        二、生态移民
    第四节 推进农牧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一、强化社区建设
        二、发展多样化教育
        三、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四、完善小城镇功能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青南藏区生态保护和特色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青南藏区
        二、生态保护
        三、生态经济
        四、特色经济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生态承载力理论
        三、绿色经济理论
        四、产业生态化理论与生态产业化理论
第二章 青南藏区生态保护现状分析
    第一节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一、地域广阔、地势高峻
        二、人口稀少,生存环境恶劣
        三、水能、太阳能丰富
        四、动植物资源丰富
        五、矿产资源丰富
    第二节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总体评价
第三章 青南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青南藏区经济总量发展概况
    第二节 青南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一、青南藏区人口发展状况
        二、青南藏区居民人均收入、支出状况
        三、青南三州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五、公共财政预算收支状况
        六、教育及医疗卫生发展状况
第四章 青南藏区特色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一、黄南州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二、果洛州特色生态农牧业的发展状况
        三、玉树州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四、特色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高原特色农林渔业的发展
        一、黄南州特色农林渔业的发展状况
        二、果洛州特色农林业的发展状况
        三、玉树州特色农林渔业的发展状况
        四、特色农林渔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热贡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康巴文化、格萨尔文化及宗教文化的发展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高原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一、黄南州特色旅游业发展状况
        二、果洛州特色旅游业发展状况
        三、玉树州特色旅游业发展状况
        四、特色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五节 特色藏药产业的发展
        一、藏药产业的发展
        二、藏药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青南藏区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经济和特色经济本身效益不佳
        二、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三、“季节性”问题明显
        四、专业性人才不足
        五、缺乏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
        六、产业结构不合理
        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
    第二节 青南藏区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不协调的成因分析
        一、高原生态的自身脆弱性
        二、青南藏区人口稀少
        三、生态环境破坏因果累积影响
        四、发展中过度依赖于政府帮扶
        五、科技创新不足
        六、相关制度建设不足
第六章 促进青南藏区生态与特色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法律、制度层面
        一、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支持
        二、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三、建立生态保护奖惩机制
    第二节 经济层面
        一、立足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经济
        二、扩大企业融资渠道
        三、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
    第三节 文化、教育层面
        一、加大生态保护观念传播力度
        二、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四节 科技创新层面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读研期间参与项目

(6)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方法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青海省生态补偿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进展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外研究进展
        1.1.3 国内研究进展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类型
        2.1.3 土地类型
        2.1.4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状况
        2.2.2 经济发展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 统计数据获取及处理
    3.2 遥感数据获取及处理
    3.3 气象数据获取及处理
    3.4 其他数据获取及处理
第四章 生态补偿模型构建
    4.1 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
        4.1.1 改进的EEF模型
        4.1.2 EEF的计算方法
        4.1.3 ECC的计算方法
    4.2 GEP模型
        4.2.1 GEP的简介
        4.2.2 GEP计算方法
        4.2.3 权重计算及选取
    4.3 生态补偿测算
        4.3.1 生态补偿的生态经济学基础
        4.3.2 生态补偿对象的确定
        4.3.3 生态补偿计算方法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5.1 EEF模型结果分析
        5.1.1 EEC与EEF时间变化分析
        5.1.2 EEF与EEC空间变化分析
    5.2 青海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分析
        5.2.1 供给服务价值分析
        5.2.2 调节服务价值分析
        5.2.3 文化服务价值分析
    5.3 青海省生态补偿分析
        5.3.1 生态补偿调整系数分析
        5.3.2 生态补偿标准分析
    5.4 青海省分类补偿标准分析
        5.4.1 按行政区分类补偿
        5.4.2 按生态系统分类补偿
        5.4.3 按生态功能区划分类补偿
第六章 讨论
    6.1 青海省改进的EEF模型研究结果讨论
    6.2 青海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研究结果讨论
    6.3 青海省整体生态补偿研究结果讨论
    6.4 青海省分类补偿研究结果讨论
        6.4.1 按行政区生态补偿讨论
        6.4.2 按生态系统补偿结果讨论
        6.4.3 按生态功能区划补偿结果讨论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青海省实施生态补偿的建议
    7.3 展望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7)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旅游小城镇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1.2 小城镇和旅游小城镇
        2.1.3 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路径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区域经济理论
        2.2.2 旅游系统理论
        2.2.3 产业关联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3.1 青海省的概况
    3.2 青海省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3.2.1 青海省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3.2.2 青海省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
    3.3 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3.3.1 青海省旅游资源概况
        3.3.2 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3.3.3 青海省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3.4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3.4.1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概况
        3.4.2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资源类别
        3.4.3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作用
第四章 青海省发展旅游小城镇的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旅游资源丰富
        4.1.2 区位交通优势显现
        4.1.3 旅游市场多元化
        4.1.4 旅游小城镇知名度日益提升
    4.2 劣势分析
        4.2.1 旅游季节性差异大
        4.2.2 小城镇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薄弱
        4.2.3 缺乏特色的旅游产品
        4.2.4 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4.3 机遇分析
        4.3.1 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4.3.2 “一带一路”的机遇
        4.3.3 全域旅游的机遇
        4.3.4 假日经济的机遇
    4.4 挑战分析
        4.4.1 周边地区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
        4.4.2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4.4.3 小城镇文旅融合度低
        4.4.4 旅游监管体系不健全
    4.5 SWOT分析结论
第五章 案例分析—茶卡旅游小城镇的建设经验
    5.1 茶卡旅游小城镇的基本概况
    5.2 茶卡旅游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5.2.1 明确发展目标,政府规划先行
        5.2.2 强化组织领导,积极招商引资
        5.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5.2.4 落实规划编制,加大宣传推广
    5.3 茶卡旅游小城镇的建设成效
        5.3.1 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5.3.2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收
    5.4 茶卡旅游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借鉴
第六章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
    6.1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原则
        6.1.1 生态优先的发展原则
        6.1.2 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
        6.1.3 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发展的原则
        6.1.4 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发展原则
    6.2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路径
        6.2.1 走“休闲+体验”的生态化发展道路
        6.2.2 走“文化+旅游”的品牌化发展道路
        6.2.3 走主题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6.3 青海省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6.3.1 明确主体定位,强调合理规划
        6.3.2 注重生态保护,强化监督管理
        6.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才服务质量
        6.3.4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开发多类旅游产品
第七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8)青海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青海省产业生态化的理论框架
    2.1 产业生态化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1.1 产业生态化的内涵
        2.1.2 产业生态化的理论基础
    2.2 青海省产业生态化的理论框架
        2.2.1 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原则
        2.2.2 产业生态化的主要要素
        2.2.3 产业生态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3章 青海省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
    3.1 青海省产业生态化的现状
    3.2 青海省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
        3.2.1 产业生态化的资源消耗评价
        3.2.2 产业生态化的经济发展评价
        3.2.3 产业生态化的污染排放评价
        3.2.4 产业生态化的生态保护评价
第4章 青海省产业生态化评价结果与制约因素
    4.1 青海省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结果
    4.2 青海省产业生态化的制约因素
        4.2.1 发展的粗放型特征明显
        4.2.2 经济实力难以提供充足保障
        4.2.3 产业结构不合理
        4.2.4 科学技术对发展的支撑力量薄弱
        4.2.5 对环境治理的监管力度不足
第5章 促进青海省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5.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5.3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释放创新活力
        5.3.1 建立健全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5.3.2 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5.3.3 构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5.4 争取和完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5.4.1 争取更大的中央投资与转移支付力度
        5.4.2 做好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
        5.4.3 加速建立健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5.4.4 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
        5.4.5 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主要内容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辨析及基础理论
    2.1 概念辨析
        2.1.1 经济发展
        2.1.2 经济发展质量
    2.2 理论基础
        2.2.1 科学发展观
        2.2.2 协同发展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绿色发展
第三章 青海经济发展基础评价
    3.1 区位条件
    3.2 自然资源
        3.2.1 土地资源及开发利用
        3.2.2 水资源
        3.2.3 矿产资源
    3.3 经济基础
        3.3.1 经济发展规模
        3.3.2 产业发展及演化趋势
    3.4 社会基础
        3.4.1 交通运输及建设规模
        3.4.2 劳动力资源开发
    3.5 科技创新发展
        3.5.1 科技创新投入
        3.5.2 科技创新产出
第四章 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成
        4.1.2 具体指标解释
    4.2 评价模型
        4.2.1 方法选择——基于马氏距离的灰色TOPSIS法
    4.3 数据分析
    4.4 结果分析
    4.5 结论
第五章 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
    5.1 省内经济发展质量比较
        5.1.1 人均GDP内部差距
        5.1.2 城乡收入变化
        5.1.3 经济发展可持续状况判断
    5.2 省际经济发展质量比较
        5.2.1 指标及方法的介绍
        5.2.2 数据运算
        5.2.3 结果分析
    5.3 结论
第六章 结论
    6.1 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缓慢提升
    6.2 青海省发展质量在区际比较中相对落后
    6.3 青海省区内经济发展不协调
第七章 促进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7.1 促进绿色经济
    7.2 开放经济体系建设
    7.3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7.4 协同发展,构建区域联动开发的良好格局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科研状况及学术论文发表状况

(10)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现状
    2.1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总体概况
    2.2 青南藏区生态资源现状
        2.2.1 地域广阔,农、林地面积较小
        2.2.2 水能资源富集
        2.2.3 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巨大
        2.2.4 矿产资源储备丰富
        2.2.5 药材资源品质优良
        2.2.6 旅游资源闻名遐迩
    2.3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2.3.1 青南藏区生态破坏与治理的历史回顾
        2.3.2 青南藏区生态环境治理情况
第三章 青南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1 青南藏区经济发展在全省的地位
    3.2 青南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2.1 青南藏区产业结构现状
        3.2.2 青南藏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状况
        3.2.3 青南藏区工业发展情况
        3.2.4 青南藏区民营企业发展状况
        3.2.5 青南藏区城镇化水平
        3.2.6 青南藏区农牧民收入及消费水平
        3.2.7 青南藏区教育现状
        3.2.8 青南藏区医疗卫生状况
第四章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4.1 模型介绍及指标体系构建
        4.1.1 耦合协调模型介绍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2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4.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4.3.1 权重确定方法
        4.3.2 权重计算结果
    4.4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综合评价
    4.5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耦合模型
        4.5.1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度测算
        4.5.2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度水平测算
第五章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5.1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5.1.1 生态容量小、压力大、治理困难
        5.1.2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经济活力不足
        5.1.3 经济结构不合理
        5.1.4 农牧民生活质量依然低下
        5.1.5 环境保护管理难度大
        5.1.6 生态畜牧业经济发展缓慢
        5.1.7 民营企业经营压力大
        5.1.8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
        5.1.9 受“一刀切”政策的影响比较严重
    5.2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5.2.1 生态环境因素
        5.2.2 经济发展因素
        5.2.3 社会发展因素
第六章 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路径探析
    6.1 继续加强对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和治理
    6.2 加强生态经济的发展
        6.2.1 加强生态农牧业发展
        6.2.2 合理开发生态工业和生态后续产业
        6.2.3 优化生态畜牧业经济发展
        6.2.4 合理发展旅游经济
    6.3 改善经济不合理行为
    6.4 积极建设民族生态文化
    6.5 提高当地人口素质和劳务输出
    6.6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6.6.1 加强文化教育制度保障
        6.6.2 加强行政组织制度保障
        6.6.3 加强法律制度保障
        6.6.4 加强经济制度保障
        6.6.5 加强科技制度保障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读研期间参与项目

四、青海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城镇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D]. 苟廷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 仉振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D]. 邹泽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D]. 李莉.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青南藏区生态保护和特色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赵满.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6]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方法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青海省生态补偿量化研究[D]. 魏巍. 兰州大学, 2020(01)
  • [7]青海省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路径研究[D]. 曹瑞.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8]青海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与研究[D]. 魏婉茹.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9]青海省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 雷翼丞.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10]青南藏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任妍妍.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青海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